上证所各指数
上证指数历史
上证指数历史数据【1】(2010-04-06 18:19:30)转载第一轮暴涨暴跌:100点——1429点——400点。
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期,中国股市从100点起步,1992年5月26日【星期二、壬申乙巳壬寅,上证指数就狂飙至1429.01点,历时17个月,这是中国股市第一个大牛市的“顶峰”,上证指数【暴涨1329%】。
随后股市便是迅猛而恐慌地回跌,暴跌5个月后,1992年11月17日【星期二、壬申辛亥丁酉二黑】,上证指数回落至386.85(400点下方)【跌幅72.9%】。
*1992年5月26日1429.01点【星期二、壬申乙巳壬寅八白】【涨幅1329%】NO.1。
*1992年11月17日386.85点【星期二、壬申辛亥丁酉二黑】【跌幅72.9%】NO.2。
第二轮暴涨暴跌:400点——1536点——333点。
上证指数从1992年底的400点低谷启航,开始了它的第二轮“大起大落”。
这一次暴涨来得更为猛烈,从400点附近极速地窜至1993年2月16日1558.95点收盘(上证指数第一次站上1500点之上),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上证指数上涨了1173点,【涨幅303%】。
股指在1500点上方站稳了4天之后,便调头持续下跌。
这一次下跌基本上没遇上任何阻力,但下跌时间较上一轮要长,持续阴跌达17个月之久。
1994年7月29日,上证指数跌至这一轮行情的最低点325.89点【跌幅79%】。
*1993年2月16日1558.95点【星期二、癸酉甲寅戊辰八白】【涨幅303%】NO.3。
*1994年7月29日325.89点【星期五、甲戌辛未丙辰九紫】【跌幅79%】NO.1。
第三轮暴涨暴跌:333点——1053点——512点。
由于三大政策救市,1994年8月1日,新一轮行情再次启动,这一轮大牛行情来得更加猛烈而短暂,仅用一个多月时间,上证指数就猛窜至1994年9月13日的最高点1052.94点,【涨幅为222%】。
我国主要股指
(二)我国主要股指介绍(一)、上证综合指数上证综合指数的全称是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综合指数,是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并发布的用以反映上证股市行情变化的股价指数。
该指数最早是从1991年7月15日开始编制,指数基期为1990年12月19日,成分股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股票,在计算是采用加权平均法,以成分股票的发行量作为权数,具体计算当日股价指数=当日股票市价总值/基期股票市价总值X100当遇到新增、删除上市股票或上市公司增资扩股时,须对指数进行相应的修正,调整修正公式为:修正后当日股价指数=当日股票市价总值/新基期股票市价总值X100新基期市价总值=修正前基期市价总值X(修正前市价总值+市价总值变动额)/修正前市价总值随着上市股票的数目不断增加,股市品种也日益丰富,为反映市场结构的新变化上海证券交易所在上证综指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指数系统,相继推出了A股指数和B股指数(二)、上证180指数上证180指数的前身是上证30指数,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
该指数最早是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所有A股股票中选取最具有市场代表性的30只股票作为成分股票,以流通股股数为权重,经过加权计算后所得。
2002年7月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对上证30指数进行了调整和更名,正式推出了上证180指数,180指数选取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的A 股股票(剔除上市时间不足一个季度的股票、暂停上市的股票、经营状况异常或最近财务报告亏损严重的股票、股价波动较大市场表现明显受到操纵的股票,以及其他经专家委员会认定的应该剔除的股票)中,具有一定规模和流动性,并且在行业中有代表性的180只股票,以2002年6月28日上证30指数的收盘指数3299.06点为基点,以当日收盘后的样本股调整市值为基期。
上证180指数采用派氏加权法以调整股本数作为权重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报告期指数=报告期成分股调整市值/基期成分股调整市值X基点数值其中调整市值=Σ(市价X调整股本数)(三)、深圳综合指数深圳综合指数全称为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综合指数,是由深圳证券交易所于1991年4月4日开始编制并发布的,是反映深圳股市行情变化的股票价格指数。
上证指数历史数据
上证指数历史数据上证指数(Shanghai Composite Index)是中国证券市场的一个重要指标,代表了上海证券交易所所有A股股票的综合表现。
投资者经常关注上证指数的走势,以了解中国股市整体的变化情况。
在进行投资决策之前,深入了解上证指数的历史数据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一、上证指数简介上证指数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主要指数之一,是由鲁证指数有限公司计算并发布的,基准日为1991年12月19日,基准点为100点。
指数的计算方法采用的是市值加权法,涵盖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A股股票。
上证指数的走势可以反映出中国股市整体的状况,被广泛用于市场分析和投资参考。
二、上证指数历史数据通过研究上证指数的历史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和趋势,为未来的投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上证指数每日的收盘点位、涨跌幅度、成交金额等数据都被记录下来,并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查询和获取。
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析历史数据,了解市场的波动情况、主要支撑位和阻力位,预测未来的走势。
三、如何获取上证指数历史数据1. 上海证券交易所官方网站:可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官方网站上查询到上证指数的历史数据,包括日K线、周K线、月K线等不同周期的数据,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下载。
2. 金融数据服务提供商:一些金融数据服务提供商也提供上证指数历史数据的下载和查询服务,收费方式和数据更新频率各有不同,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服务商。
3. 证券软件:一些证券软件也可以提供上证指数的实时行情和历史数据查询功能,投资者可以下载安装相应的软件,方便查看和分析数据。
四、如何分析上证指数历史数据1. 走势分析:通过绘制K线图、折线图等形式,分析上证指数的走势情况,了解市场的热点板块和弱势品种,判断市场的主要趋势。
2. 技术分析:运用各种技术指标,如均线、MACD、RSI等,对上证指数的波动情况进行量化分析,确定买入点和卖出点。
3. 基本面分析:关注与上证指数相关的经济数据、政策法规等因素,分析市场的宏观背景和影响因素,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上证50指数计算规则
上证50指数计算规则
上证50指数是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的一个重要的股票指数,旨在跟踪上海证
券市场表现较好的50只品种的股票。
为了保证该指数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上证50
指数的计算采用了一系列严格的规则。
首先,上证50指数的成分股是根据一定的市值和流动性要求来确定的。
具体
来说,成分股必须是A股市场中流通股本排名前50位的、具有一定流动性的股票。
这些成分股的市值占比必须达到上证50指数总市值的70%以上。
其次,上证50指数采用的是自由浮动市值加权法进行计算。
按照这种方法,
每只成分股的权重是根据其自由流通市值与上证50指数成分股自由流通市值之和
的比例来确定的。
换句话说,市值较大的股票在指数中的权重也较大。
此外,上证50指数的计算是按照固定的时间点进行的,通常是每个交易日的
结束时。
在计算过程中,首先确定每只成分股的收盘价,然后根据其权重和收盘价计算该股票的点数贡献。
最后,将所有成分股的点数贡献加总,即可得到上证50
指数的数值。
需要注意的是,上证50指数是一个动态调整的指数,成分股的调整会根据市
场情况和指数规则进行。
一般来说,指数调整会在每年的四季度进行,以确保指数的代表性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上证50指数的计算规则主要包括成分股的选择、权重的确定和指
数数值的计算。
这些规则保证了指数的公正性和准确性,使得上证50指数成为了
一个重要的市场指标,能够反映上海证券市场中表现较好的大型股票的整体走势。
上证指数名词解释
上证指数名词解释上证指数是一种衡量中国股市整体表现的重要指标,它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并发布。
上证指数的成分股是沪市中的核心蓝筹上市公司,它们的上证指数股票代码开头均为60XX。
上证指数的基期为1990年12月31日,指数调股方法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计算公式。
上证指数的分类覆盖了全部沪市股票,包括A、B、C、D、E、F、G、H、J、K、L、M、N、O、P、Q、R、S、T、U、V、W、X、Y、Z、ZR 等16个交易品种。
上证指数的样本股数据取自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实时行情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获得有关股票交易的各种信息,包括股票的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等。
上证指数对投资者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过上证指数,投资者可以了解整个中国股市的表现,以便对未来的市场走势进行分析和预测。
上证指数也可以作为投资者的风险管理工具,因为通过跟踪上证指数,投资者可以确保他们在市场下跌时不会遭受过度损失。
上证指数的编制原则是基于证券市场的代表性原则,以沪市中的核心蓝筹上市公司为样本股选择基准,对股票的质量进行筛选,去除不具备条件的股票,并计算出上证指数。
在上证指数的样本股中,除了选取具有A股资格的股票外,还选取了H股、G股和F股,这样就保证了上证指数对所有A股、H股和G股的覆盖。
上证指数的计算方法与道琼斯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等主要国际指数相同,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计算公式,即以样本股的加权平均计算出指数的点数,再将点数除以权重系数得到指数。
上证指数的权数系数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计算公式确定,是以样本股的调整股本作为权数依据的。
上证指数的编制和发布,为投资者提供了及时、准确、可靠的市场信息,对促进上海证券市场健康发展,促进A股市场国际化的运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此外,上证指数对基金行业跟踪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基金经理可以通过上证指数来调整其投资组合中含有的股票成分,以控制其对整个证券市场的风险敞口。
上证综合指数名词解释
上证综合指数名词解释上证综合指数是中国股票市场上最早编制的股票指数之一,是目前国内最具影响力的股票指数之一。
本文将介绍上证综合指数的概念、编制方法、优势以及其对投资者的重要性。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4篇《上证综合指数名词解释》,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证综合指数名词解释》篇1一、上证综合指数的概念上证综合指数是指上海证券交易所自 1991 年 7 月 15 日起编制并发布的股票指数,是中国股票市场上最早编制的股票指数之一。
上证综合指数的成份股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所有上市的股票,因此它代表了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情况。
上证综合指数是投资者了解中国股票市场、分析市场趋势、制定投资策略的重要参考指标。
二、上证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上证综合指数的编制采用派许加权法。
具体来说,上证综合指数的计算方法是:报告期指数 = 报告期成份股的总市值 / 基期指数×基期发行总股本的加权方式。
其中,总市值采用市价发行股数进行加权,而基期指数和基期发行总股本的加权方式则采用派许加权法。
此外,上证综合指数还采取对除数进行调整的指数修正方式,以反映新股、分红、送配、增发、摘牌等公司事件对指数的影响。
三、上证综合指数的优势1. 股票覆盖面最广:上证综合指数的成份股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所有上市的股票,因此它基本反映了中国整体经济的整体发展情况。
而其他成份指数如沪深 300、上证 180/50、深圳 100 等只包含部分上市公司,因此投资上证指数就相当于投资了中国经济的未来,而不仅仅是投资股票市场本身。
2. 风格更加均衡:上证综合指数在风格上更加均衡,代表了大中小盘股股票的综合表现。
而其他指数如沪深 300、上证 180/50 等指数都只代表了大中盘股票的表现。
因此,上证综合指数能够全面把握大中小盘股票的表现。
3. 行业分布更加均衡:上证综合指数的行业分布也更加均衡,从而指数整体波动性更小,风险也就越分散。
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更加稳健。
上证50指数名词解释
上证50指数名词解释上证50指数是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和发布的一个重要股票指数,用于反映中国A股市场中规模较大、流动性较好的50家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对上证50指数进行解释。
首先,上证50指数是一种市场指数,它是根据一定的计算方法对5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进行加权计算得出的。
这些50家公司是根据市值、流动性等因素进行选择的,因此该指数可以作为衡量中国A股市场中大型蓝筹股的表现的重要指标之一。
其次,上证50指数的编制和发布是为了提供一个参考标准,帮助投资者了解中国A股市场中规模较大、流动性较好的上市公司的整体走势。
通过观察上证50指数的涨跌情况,投资者可以了解到这些公司的整体表现,从而做出相应的投资决策。
此外,上证50指数的成分股是经过一定的筛选和调整的。
一般情况下,指数编制方会定期对成分股进行调整,以保持指数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这意味着,上证50指数的成分股可能会随着市场变化而发生变动,新的上市公司有可能进入指数,而原有的成分股有可能被替换出去。
上证50指数的涨跌对投资者和市场都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上证50指数上涨,意味着其中的50家上市公司整体表现较好,市场信心较高,投资者可能会对整个市场的走势持乐观态度。
相反,如果上证50指数下跌,可能意味着其中的50家上市公司整体表现较差,市场信心较低,投资者可能会对整个市场的走势持悲观态度。
总的来说,上证50指数是一个重要的市场指数,用于反映中国A股市场中规模较大、流动性较好的50家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
投资者可以通过观察该指数的涨跌情况来了解市场的整体走势,从而做出相应的投资决策。
同时,指数的编制和成分股的调整也是为了保持指数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上海证券综合指数
上海证券交易所全部上市股票
01 历史沿革
03 全球大跌 05 计算修正
目录
02 暴跌事件 04 计算方法 06 成份股
目录
07 影响因素
09 上证系列指数
08 历史走势
上海证券综合指数简称“上证指数”或“上证综指”,其样本股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 和B股,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
沪股通北向抄底成交明显放大,截止14点左右,沪股通余额80.29亿元,占每日额度61%,即资金净流入近50 亿元。
一场屠杀式的暴跌不幸在本周五意外上演。沪指全天遭遇了逾300点的断崖式暴跌,指数连破4700、4600和 4500点三大整数关口,个股表现惨不忍睹,千只股票封上跌停。就全周来看,沪指一周暴跌近700点,跌幅逾13%, 创七年来最大周跌幅 。
上证综合指数是最早发布的指数,是以上证所挂牌上市的全部股票为计算范围,以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综合 股价指数。这一指数定为100点。
新上证综指发布以2005年12月30日为基日,以当日所有样本股票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点为1000点。新上证 综指简称“新综指”,指数代码为。
2017年11月23日,A股低开低走,全线深幅调整。上证综指失守3400点整数位,创下年内最大单日跌幅。上 一交易日率先回调的深市三大股指同步出现3%以上的跌幅。
历史沿革
从1990年至201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从最初的8只股票、22只债券,发展为拥有894家 上市公司、938只股票、18万亿股票市值的股票市场,拥有199只政府债、284只公司债、25只基金以及回购、权 证等交易品种,初步形成以大型蓝筹企业为主,大中小型企业共同发展的多层次蓝筹股市场,是全球增长最快的 新兴证券市场。
证券交易所的市场指数解读行情的指南
证券交易所的市场指数解读行情的指南市场指数是反映股票市场整体走势的重要指标,对于投资者来说,了解市场指数的解读方法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指南,帮助您准确解读证券交易所的市场指数行情。
一、什么是市场指数市场指数是根据一定的计算方法,综合股票市场中一揽子股票价格、交易量等因素得出的数值。
它既能反映市场整体的涨跌情况,也可以为投资者提供参考依据,预测未来市场走势。
二、常见的市场指数1. 上证指数(Shanghai Composite Index,简称SHCI):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主要指数,反映A股市场整体走势。
2. 深证成指(Shenzhen Component Index,简称SZCI):是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主要指数,主要反映中小市值股票的整体涨跌情况。
3. 沪深300指数(CSI 300):是由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组合而成,包括了沪深两个市场的300只股票,是中国股市的重要风向标。
4. 创业板指数:反映创业板市场的整体走势,成分股集中在新兴产业和高科技领域。
5.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简称DJIA):是美国股市中最具代表性的指数,反映了30家具有代表性的美国上市公司的整体走势。
三、解读市场指数行情的方法1. 涨跌幅度:市场指数行情中最直观的信息就是涨跌幅度。
通过涨跌幅度我们可以了解市场整体的涨跌趋势,并结合其他因素判断市场的走势和风险。
2. 成交量:市场指数行情中的成交量反映了市场投资者的交易活跃程度。
当市场指数上涨同时成交量也增加时,可能暗示着市场上的资金开始加大买入力度,反之亦然。
3. 换手率:市场指数行情中的换手率反映了市场中股票的流动性。
高换手率意味着投资者交易频繁,市场活跃度较高,而低换手率则可能说明市场较为谨慎。
4. 股票涨跌比:股票的涨跌比是指上涨股票数与下跌股票数之比。
如果涨跌比大于1,表示上涨股票数多于下跌股票数,市场整体走势向好;反之,如果涨跌比小于1,市场整体走势可能较弱。
上证指数
上证系列指数的总体介绍作为国内外普遍采用的衡量中国证券市场表现的权威统计指标,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并发布的上证指数系列是一个包括上证180指数、上证50指数、上证综合指数、A股指数、B股指数、分类指数、债券指数、基金指数等的指数系列,其中最早编制的为上证综合指数。
为推动长远的证券市场基础建设和规范化进程,2002年6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原上证30指数进行了调整并更名为上证成份指数(简称上证180指数)。
上证成份指数的编制方案,是结合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借鉴国际经验,在原上证30指数编制方案的基础上作进一步完善后形成的,目的在于通过科学客观的方法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样本股票,建立一个反映上海证券市场的概貌和运行状况、能够作为投资评价尺度及金融衍生产品基础的基准指数。
上证50指数是根据科学客观的方法,挑选上海证券市场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只股票组成样本股,以便综合反映上海证券市场最具市场影响力的一批龙头企业的整体状况。
上证红利指数挑选在上证所上市的现金股息率高、分红比较稳定、具有一定规模及流动性的50只股票作为样本,以反映上海证券市场高红利股票的整体状况和走势。
上证指数系列从总体上和各个不同侧面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证券品种价格的变动情况,可以反映不同行业的景气状况及其价格整体变动状况,从而给投资者提供不同的投资组合分析参照系,随着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渐重要,上证指数也将逐步成为观察中国经济运行的"晴雨表"。
为保证指数编制的科学性和指数运做的规范性,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了国内首个指数专家委员会,就指数编制方法、样本股选择等提供咨询意见。
[编辑本段]上证系列指数上证指数列表指数名称基准日期基准点数成份股数量相关全收益指数成分指数上证180 2002-06-28 3299.06 180 上证180全收益上证50 2003-12-31 1000 50 上证50全收益上证中盘2003-12-31 1000 130 上证中盘全收益上证小盘2003-12-31 1000 320 上证小盘全收益上证中小2003-12-31 1000 450 上证中小全收益上证全指2003-12-31 1000 500 上证全指全收益综合指数上证指数1990-12-19 100 上交所全部上市股票新综指2005-12-30 1000 上交所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全部股票(G股)A股指数1990-12-19 100 上交所全部上市A股B股指数1992-02-21 100 上交所全部上市B股工业指数1993-04-30 1358.78 上交所全部工业类股票商业指数1993-04-30 1358.78 上交所全部商业类股票地产指数1993-04-30 1358.78 上交所全部地产业类股票公用指数1993-04-30 1358.78 上交所全部公用事业类股票综合指数1993-04-30 1358.78 上交所全部综合业类股票行业指数上证能源2003-12-31 1000 上证能源全收益上证材料2003-12-31 1000 上证材料全收益上证工业2003-12-31 1000 上证工业全收益上证可选2003-12-31 1000 上证可选全收益上证消费2003-12-31 1000 上证消费全收益上证医药2003-12-31 1000 上证医药全收益上证金融2003-12-31 1000 上证金融全收益上证信息2003-12-31 1000 上证信息全收益上证电信2003-12-31 1000 上证电信全收益上证公用2003-12-31 1000 上证公用全收益风格指数180成长2002-06-28 1000 60 180成长全收益180价值2002-06-28 1000 60 180价值全收益180R成长2002-06-28 1000 60 180R成长全收益180R价值2002-06-28 1000 60 180R价值全收益主题指数红利指数2004-12-31 1000 50 上证红利全收益180金融2002-06-28 1000 180金融全收益治理指数2007-06-29 1000 治理指数全收益180治理2007-06-29 1000 100 180治理全收益180基建2002-06-28 1000 180基建全收益180资源2002-06-28 1000 180资源全收益180运输2002-06-28 1000 180交通运输全收益上证央企2008-12-31 1000 50 上证央企全收益责任指数2009-06-30 1000 100 责任指数全收益上证民企2009-06-30 1000 50 上证民企全收益基金指数基金指数2000-05-08 1000 上交所全部证券投资基金债券指数国债指数2002-12-31 100 上交所上市的所有固定利率国债企债指数2002-12-31 100 从国内交易所上市企业债中挑选了满足一定条件的具有代表性的债券组成样本沪公司债2007-12-31 100 由在沪市交易的公司债券组成沪分离债2007-12-31 100 由在沪市交易的分离交易可转换债券组成其他指数超大盘2003-12-31 1000 20 上证超级大盘全收益中型综指2007-12-28 1000 中型综指全收益[编辑本段]上证综合指数狭义的上证指数指的是上证综合指数(SH000001)。
上证指数深成指数
基础知识介绍: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上证指数:广义上说上证指数有4类16种,分别为一、样本指数类4种1.沪深3002.上证1803.上证504.红利指数二、综合指数类2种1.上证指数2.新综指三、分类指数类7种1.A股指数2.B股指数3.工业指数4.商业指数5.地产指数6.公用指数7.综合指数四、其他指数类3种1.基金指数2.国债指数3.企债指数狭义说就是专指上证综合指数,其样本股是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从总体上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
1、“上证指数”全称“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股价指数”,又称“沪指”,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反映上海股市总体走势的统计指标。
上证指数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于1991年7月15日公开发布,上证指数以"点"为单位,基日定为1990年12月19日。
基日指数定为100点。
随着上海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于1992年2月21日,增设上证A股指数与上证B股指数,以反映不同股票(A股、B股)的各自走势。
1993年6月1日,又增设了上证分类指数,即工业类指数、商业类指数、地产业类指数、公用事业类指数、综合业类指数、以反映不同行业股票的各自走势。
至此,上证指数已发展成为包括综合股价指数、A股指数、B股指数、分类指数在内的股价指数系列。
2、计算公式上证指数是一个派许公式计算的以报告期发行股数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
报告期指数=(报告期采样股的市价总值/基日采样股的市价总值)×100市价总值=∑(市价×发行股数)其中,基日采样股的市价总值亦称为除数。
3、修正方法当市价总值出现非交易因素的变动时,采用“除数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数,以维持指数的连续性,修正公式如下:修正前采样股的市价总值/原除数=修正后采样的市价总值/修正后的除数由此得到修正后的连续性,并据此计算以后的指数。
五大指数
五大指数都有哪些?,分别代表什么?
中国股市五大指数分别为上海证券综合指数、深证成份股指数、中小板指数、创业板指数、沪深指数。
1、上海证券综合指数:上海证券综合指数简称“上证指数”或“上证综指”,其样本股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
2、深证成份股指数:深证成份股指数是深圳证券交易所编制的一种成份股指数,是从上市的所有股票中抽取具有市场代表性的50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作为计算对象,并以流通股为权数计算得出的加权股价指数,综合反映深交所上市A、B 股的股价走势。
深圳成分指数基点为1000点,1994年7月20日为基期。
3、中小板指数:中小板指数即中小企业板指数指从深交所中小企业板上市交易的A股中选取的,具有代表性的股票。
参考公司治理结构、经营状况、发展潜力、行业代表性等因素后,按照缓冲区技术选取中小板100指数成份股。
此后需要对入围的股票进行排序选出成份股。
4、创业板指数:创业板指数,就是以起始日为一个基准点,按照创业板所有股票的流通市值,一个一个计算当天的股价,再加权平均,与开板之日的“基准点”比较。
为了更全面地反映创业板市场情况,向投资者提供更多的可交易的指数产品和金融衍生工具的标的物,推进指数基金产品以及丰富证券市场产品品种。
5、沪深指数:沪深300指数,是由沪深证券交易所于2005年4月8日联合发布的反映沪深300指数编制目标和运行状况的金融指标,并能够作为投资业绩的评价标准,为指数化投资和指数衍生产品创新提供基础条件。
上证交易指数
一、历史简介上证综指即“上证综合指数”-(上海证券综合指数),英文是:Shanghai(securities)composite index. 通常简称:“Shanghai composite index”(上证综指)。
“上海证券综合指数”它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的,以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全部股票为计算范围,以发行量为权数综合。
上证指数是反映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股票总体走势的统计指标。
其前身为上海静安指数,是由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业务部于1987年11月2日开始编制,于1991年7月15日公开发布,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期,基期值为100,以全部的上市股票为样本,以股票发行量为权数进行编制。
上证指数于1992年2月21日,增设上证A股指数与上证B股指数,1993年6月1日,又增设了上证分类指数,即工业类指数、商业类指数、地产业类指数、公用事业类指数、综合业类指数、以反映不同行业股票的各自走势。
上证指数的样本为所有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股票,其中新上市的股票在挂牌的第二天纳入股票指数的计算范围。
上证指数的权数为上市公司的总股本。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票有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分,其流通量与总股本并不一致,所以总股本较大的股票对股票指数的影响就较大,上证指数常常就成为机构大户造市的工具,使股票指数的走势与大部分股票的涨跌相背离。
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指数的发布几乎是和股市行情的变化相同步的,它是我国股民和证券从业人员研判股票价格变化趋势必不可少的参考依据。
二、上证指数计算与修正方法一.指数计算 (一)计算公式 1.上证指数系列均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公式计算。
2. 1、计算公式 上证指数系列均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公式计算报告期指数= 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1000 其中,调整市值= ∑(市价×调整股本数),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亦称为除数,调整股本数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份股股本进行调整。
简述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主要股价指数
简述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主要股价指数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主要股价指数主要包括:上证综指(简称上证指数)、上证A股指数、深证成指(简称深成指)、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等。
上证综指:它是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票市场的一个标准,它长期以来被用作衡量大盘市场水平的标准指标,反映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票市场收盘价的变化。
深证成指:这是一种由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票构成的指数,也称深圳成指,它以当前月份的股票市场价格和市值构成,反应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票市场当前价格水平。
沪深300指数:这是一种由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票组成的指数,它是由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300家上市公司组成的综合指数,它旨在反映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场的整体发展趋势。
中证500指数:这是一种由中国证券市场上500家最活跃的上市公司构成的指数,它旨在反映中国证券市场的大盘价格走势。
它是由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反映中国证券市场股票市场价格变动的重要指标
之一。
- 1 -。
上证主要指数详解
上证主要指数详解
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并发布了多只反映不同市场走势的股票指数,其中最主要的指数包括:
1. 上证综合指数
上证综合指数是反映上海证券交易所最广泛的股票指数,由所有上市股票样本编制而成,是衡量中国股市总体表现的最重要指标之一。
2. 上证180指数
该指数是由上海证券交易所180只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股票编制而成,能较好地反映沪市蓝筹股整体表现。
3. 上证380指数
该指数由上证180成份股以外的380只规模相对较小的股票编制而成,旨在反映中小市值公司的整体表现。
4. 上证50指数
该指数是由上海证券交易所50只代表性最强、流动性最好的股票编制而成,反映了沪市最具影响力大盘蓝筹股的综合表现。
5. 上证180基建指数
该指数是由上证180指数成份股中的基础设施建设类股票编制而成,反映了基建行业的整体状况。
6. 上证180金融地产指数
该指数由上证180指数中的金融地产行业股票编制而成,反映了金融和房地产行业的整体表现。
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各类指数为投资者分析市场走势、调整投资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
指数代码列表 -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
.CSIABI .CSI3YABI .CSI7YABI .CSI10YABI .CSILTABI .CSIATSYI .CSIASOVI .CSIACORI
CSIABON CSICAB1 CSICAB2 CSICAB3 CSICAB4 CSIGBOND CSICFBON CSICBOND
中证定制 指数系列
中证策略 指数系列
中证海外 指数系列
CNM1000001D2 .CSIFI
CSIFUND
<指数代码列表>
指数系列
指数名称 中证股票型基金指数 中证混合型基金指数 中证债券型基金指数 中证ETF基金指数 中证货币基金指数 中证QDII基金指数 中证全债指数 中证3债指数 中证7债指数 中证10债指数 中证10+债指数 中证国债指数 中证金融债指数 中证企业债指数 中证综合债券指数 中证1债指数 中证央票指数 中证央票1指数 中证央票(1-3)指数 中证短融指数 中证短债指数 中证公司债指数 中证分离债指数 中证南方小康产业指数 中证光大阳光指数 中证财富大盘指数
中证系列指数
指数系列 指数名称 沪深300指数 中证100指数 中证200指数 中证500指数 中证800指数 中证700指数 中证流通指数 沪深300能源指数 沪深300原材料指数 沪深300工业指数 沪深300可选消费指数 沪深300主要消费指数 沪深300医药卫生指数 沪深300金融地产指数 沪深300信息技术指数 沪深300电信业务指数 沪深300公用事业指数 中证能源指数 中证原材料指数 中证工业指数 中证可选消费指数 中证主要消费指数 中证医药卫生指数 中证金融地产指数 中证信息技术指数 中证电信业务指数 中证公用事业指数 沪深300银行指数 沪深300房地产指数 沪深300成长指数 沪深300价值指数 沪深300相对成长指数 沪深300相对价值指数 中证中央企业综合指数 中证中央企业100指数 中证民营企业指数 中证民营企业200指数 上交所行情代码 000300 000903 000904 000905 000906 000907 000902 000908 000909 000910 000911 000912 000913 000914 000915 000916 000917 000928 000929 000930 000931 000932 000933 000934 000935 000936 000937 000951 000952 000918 000919 000920 000921 000926 000927 000938 000939 深交所行情代码 399300 399903 399904 399905 399906 399907 399902 399908 399909 399910 399911 399912 399913 399914 399915 399916 399917 399928 399929 399930 399931 399932 399933 399934 399935 399936 399937 399951 399952 399918 399919 399920 399921 399926 399927 399938 399939 指数通代码 ISIN CNM0000001Y0 CNM000000332 CNM0000007H2 CNM0000007J8 CNM0000007K6 CNM0000007L4 CNM0000002J9 CNM100000000 CNM100000018 CNM100000026 CNM1000000F9 CNM100000034 CNM100000042 CNM100000059 CNM1000000G7 CNM1000000H5 CNM100000067 CNM1000004C8 CNM1000004D6 CNM1000004F1 CNM1000004G9 CNM1000004H7 CNM1000004J3 CNM1000004K1 CNM1000004L9 CNM1000004M7 CNM1000004N5 CNM1000005S1 CNM1000005R3 CNM100000125 CNM100000133 CNM100000141 CNM100000158 CNM1000003V0 CNM1000003X6 CNM100000547 CNM100000562 路透 .CSI300 .CSI100 .CSI200 .CSI500 .CSI800 .CSI700 .CSIFFI .CSI300EN .CSI300MT .CSI300IN .CSI300CD .CSI300CS .CSI300HC .CSI300FS .CSI300IT .CSI300TS .CSI300UT .CSIEN .CSIMT .CSIID .CSICD .CSICS .CSIHC .CSIFN .CSIINT .CSITC .CSIUL .CSI300BI .CSI300REI .CSI300GI .CSI300VI .CSI300RGI .CSI300RVI .CSICSOE .CSICSOE100 .CSIPOES .CSIPOES200 彭博 SHSZ300 SHCSI100 SH000904 SH000905 SH000906 SH000907 SHSEFF SH000908 SH000909 SH000910 SH000911 SH000912 SH000913 SH000914 SH000915 SH000916 SH000917
沪深股市全部指数详解
沪深股市全部指数详解一、上证指数系列1、重点指数上证指数:上证综合指数的样本股是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从总体上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
上证50指数:是根据科学客观的方法,挑选上海证券市场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只股票组成样本股,以便综合反映上海证券市场最具市场影响力的一批龙头企业的整体状况。
上证50指数自2004年1月2日起正式发布。
其目标是建立一个成交活跃、规模较大、主要作为衍生金融工具基础的投资指数。
上证180:成份指数(简称上证180指数)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原上证30指数进行了调整并更名而成的,其样本股是在所有A股股票中抽取最具市场代表性的180种样本股票,自2002年7月1日起正式发布。
作为上证指数系列核心的上证180指数的编制方案,目的在于建立一个反映上海证券市场的概貌和运行状况、具有可操作性和投资性、能够作为投资评价尺度及金融衍生产品基础的基准指数。
上证380指数是由380家规模适中、成长性好、盈利能力强公司组成,以综合反映上交所一批新兴蓝筹公司整体表现。
为剔除180以外的二级蓝筹公司组成。
上证超大盘:超级大盘指数由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具备一定规模和流动性的20家超大型上市公司组成,于2009年4月23日正式发布,以综合反映上海证券交易所超级大型上市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并为相关指数化投资产品的开发提供基础工具。
上证中盘指数:由上证180指数成份股中剔除50只上证50指数成份股后剩余的130家成份股构成,以综合反映沪市中盘公司的整体状况。
上证小盘指数:是对样本空间剔除180只上证180指数成份股后的剩余股票,根据总市值、成交金额进行综合排名,选取排名靠前320只股票组成样本,以综合反映沪市小盘公司的整体状况。
上证中小盘指数:是由上证中盘指数和上证小盘指数成份股一起构成,以综合反映沪市中小盘公司的整体状况。
共450家上证全指:是由上证180和上证小盘指数成份股一起构成,以综合反映沪市大中小盘公司的整体状况。
我国主要的股票价格指数
我国主要的股票价格指数我国主要的股票价格指数包括:1.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及其指数。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8月25日,是由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共同出资发起设立的一家专业从事证券指数及指数衍生产品开发服务的公司。
(1)沪深300指数。
沪深300指数是沪、深证券交易所于2005年4月8日联合发布的反映A股市场整体趋势的指数。
沪深300指数的编制目标是反映中国证券市场股票价格变动的概貌和运行状况,并能够作为投资业绩的评价标准,为指数化投资和指数衍生产品创新提供基础条件。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成立后,沪、深证券交易所将沪深300指数的经营管理及相关权益转移至中证指数有限公司。
沪深300指数简称“沪深300”,成分股数量为300只,指数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基点为100点。
(2)中证规模指数。
中证规模指数包括中证100指数、中证200指数、中证500指数、中证700指数、中证800指数和中证流通指数。
这些指数与沪深300指数共同构成中证规模指数体系。
其中,中证100指数定位于大盘指数,中证200指数为中盘指数,沪深300指数为大中盘指数,中证500指数为小盘指数,中证700指数为中小盘指数,中证800指数则由大中小盘指数构成。
中证规模指数的计算方法、修正方法、调整方法与沪深300指数相同。
2.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股份指数。
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并发布的上证指数系列是一个包括上证180指数、上证50指数、上证综合指数、A股指数、B股指数、分类指数、债券指数、基金指数等指数系列,其中最早编制的为上证综合指数。
(1)成分指数类。
①上证成分股指数。
上证成分股指数简称上证180指数,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原上证3 0指数进行调整和更名产生的指数。
上证成分股指数的样本股共有180只股票,选择样本的标准是遵行规模(总市值、流通市值),流动性(成交金额、换手率)和行业三项指标,即选取规模较大、流动性较好且具有行业的股票作为样本,建立一个反映上海证券市场的概貌的运行状况、能够作为投资评价尺度及金融衍生产品基础的基准指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证成份指数(简称上证180指数)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原上证30指数进行了调整并更名而成的,其样本股是在所有A股股票中抽取最具市场代表性的180种样本股票,自2002年7月1日起正式发布。
作为上证指数系列核心的上证180指数的编制方案,目的在于建立一个反映上海证券市场的概貌和运行状况、具有可操作性和投资性、能够作为投资评价尺度及金融衍生产品基础的基准指数。
上证50指数是根据科学客观的方法,挑选上海证券市场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只股票组成样本股,以便综合反映上海证券市场最具市场影响力的一批龙头企业的整体状况。
上证50指数自2004年1月2日起正式发布。
其目标是建立一个成交活跃、规模较大、主要作为衍生金融工具基础的投资指数。
上证超级大盘指数由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具备一定规模和流动性的20家超大型上市公司组成,于2009年4月23日正式发布,以综合反映上海证券交易所超级大型上市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并为相关指数化投资产品的开发提供基础工具。
上证中盘指数由上证180指数成份股中剔除50只上证50指数成份股后剩余的130家成份股构成,以综合反映沪市中盘公司的整体状况。
上证小盘指数是对样本空间剔除180只上证180指数成份股后的剩余股票,根据总市值、成交金额进行综合排名,选取排名靠前320只股票组成样本,以综合反映沪市小盘公司的整体状况上证中小盘指数是由上证中盘指数和上证小盘指数成份股一起构成,以综合反映沪市中小盘公司的整体状况。
上证全指是由上证180和上证小盘指数成份股一起构成,以综合反映沪市大中小盘公司的整体状况。
上证企债30指数是国内首只实时成份债券指数,该指数从上海证券交易所市场挑选30只质地好、规模大、流动性强的企业债券组成样本,为债券投资者提供新的投资标的。
该指数基日为2008年12月31日,基点为100点,指数代码为000061,指数简称为沪企债30。
上证综合指数的样本股是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从总体上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
新上证综指当前由沪市所有G股组成;此后,实施股权分置改革的股票在方案实施后的第二个交易日纳入指数;指数以总股本加权计算;新上证综指于2006年1月4日发布。
上证A股指数的样本股是全部上市A股,反映了A股的股价整体变动状况,自1992年2月21日起正式发布。
上证B股指数的样本股是全部上市B股,反映了B股的股价整体变动状况,自1992年2月21日起正式发布。
上海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按其所属行业分成五大类别:工业类、商业类、房地产业类、公用事业类、综合业类,行业分类指数的样本股是该行业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反映了不同行业的景气状况及其股价整体变动状况,自1993年5月3日起正式发布。
参考国民经济产业分类中的大中小型企业划分的常用方法,结合我国上市公司规模基本特征,将上海证券交易所所有A股股票分别按照总股本、总资产与营业收入等指标划分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与小型企业。
全部中型企业股票形成上证中型综指的样本股。
上证中型综指于2008年5月12日正式发布,目标是全面反映在上海证券市场中型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
行业指数上证行业指数选择上海证券市场各行业中规模大、流动性好的股票组成样本股,以反映上海证券市场不同行业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并为指数化投资产品特别是ETF发展提供标的。
风格指数上证180风格指数系列以上证180指数为样本空间,该指数系列共4只指数,包括上证180成长指数和上证180价值指数,上证180相对成长指数和上证180相对价值指数。
上证180风格指数系列的推出,从风格特征的角度进一步刻画了上证180指数,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业绩基准和资产配置工具。
上证全指风格指数包括上证全指成长、上证全指价值、上证全指相对成长和上证全指相对价值,以综合反映上证全指中不同风格特征股票的整体表现。
主题指数上证红利指数挑选在上证所上市的现金股息率高、分红比较稳定、具有一定规模及流动性的50只股票作为样本,以反映上海证券市场高红利股票的整体状况和走势。
该指数2005年1月4日发布。
上证红利指数是上证所成功推出上证180、上证50等指数后的又一次指数创新,是满足市场需求、服务投资者的重要举措。
上证红利指数是一个重要的特色指数,它不仅进一步完善了上证指数体系和指数结构,丰富指数品种,也为指数产品开发和金融工具创新创造了条件。
上证180金融股指数从上证180指数中挑选银行、保险、证券和信托等行业的股票组成样本股,以反映上海证券市场的金融股走势,同时为投资者提供新的投资标的指数。
上证公司治理指数是以上证公司治理板块的股票作为样本股编制而成的指数。
推出公司治理指数的目的是鼓励和促进上市公司进一步改善公司治理,提升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
上证180基建指数从上证180指数中挑选拥有、管理基础设施和从事基础设施建设的公司股票组成样本股,以反映上海证券市场基建类股票的整体走势,同时为投资者提供新的投资标的指数。
上证180资源指数从市值180指数中挑选拥有、开发和开采自然资源的公司股票组成样本股,以反映上海证券市场自然资源类股票的整体走势,同时为投资者提供新的投资标的指数。
上证180交通运输指数样本股由上证180指数中拥有、管理交通运输设施和提供运输服务的公司股票组成,以反映上海证券市场交通运输类股票的整体走势,同时为投资者提供新的投资标的指数。
上证中央企业50指数由沪市上市的具备一定规模和流动性的50家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组成,于2009年3月30日正式发布,以综合反映沪市中央企业控股上市股票的整体表现。
上证社会责任指数是以上证公司治理板块中在社会责任的履行方面表现良好的公司股票作为样本股编制而成的指数。
推出上证社会责任指数的目的是鼓励和促进上市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同时为投资者提供新的投资标的指数,促进社会责任投资的发展。
上证民营企业50 指数挑选上海市场规模大、流动性好、具有代表性的50家民营上市公司股票为样本,刻画了沪市大型民营上市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并为相关指数化投资产品的开发提供基础工具。
上证海外上市A股指数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证券中挑选同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以及大陆以外交易所上市的上市证券组成样本,以反映上海证券市场上含有海外上市股份的证券的整体走势,同时为投资者提供新的分析工具和投资标的。
上证地方国有企业50指数挑选上海市场规模大、流动性好、具有代表性的50家地方国有企业上市公司股票为样本,刻画了沪市大型地方国有企业上市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并为相关指数化投资产品的开发提供基础工具。
上证国有企业100指数由上证地方国有企业50指数和上证中央企业50指数组合而成,能够全面刻画沪市大型国有企业上市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并为相关指数化投资产品的开发提供基础工具。
上证沪企指数由在上海证券交所上市且注册地在上海的规模大、流动好,最具代表性的50家公司组成,以综合反映上海本地股的市场走势。
基金指数基金指数的成份股是所有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证券投资基金,反映了基金的价格整体变动状况,自2000年6月9日起正式发布。
债券指数上证国债指数是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所有固定利率国债为样本,按照国债发行量加权而成。
自2003年1月2日起对外发布,基日为2002年12月31日,基点为100点,代码为000012。
上证国债指数是上证指数系列的第一只债券指数,它的推出使我国证券市场股票、债券、基金三位一体的指数体系基本形成。
上证国债指数的目的是反映我们债券市场整体变动状况,是我们债券市场价格变动的"指示器"。
上证国债指数既为投资者提供了精确的投资尺度,也为金融产品创新夯实了基础。
上海证券交易所企业债指数是按照科学客观的方法,从国内交易所上市企业债中挑选了满足一定条件的具有代表性的债券组成样本,按照债券发行量加权计算的指数。
指数基日为2002年12月31日,基点为100点,指数代码为000013,指数简称企债指数。
上证国债指数是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所有固定利率国债为样本,按照国债发行量加权而成。
自2003年1月2日起对外发布,基日为2002年12月31日,基点为100点,代码为000012。
上证国债指数是上证指数系列的第一只债券指数,它的推出使我国证券市场股票、债券、基金三位一体的指数体系基本形成。
上证国债指数的目的是反映我们债券市场整体变动状况,是我们债券市场价格变动的"指示器"。
上证国债指数既为投资者提供了精确的投资尺度,也为金融产品创新夯实了基础。
上海证券交易所企业债指数是按照科学客观的方法,从国内交易所上市企业债中挑选了满足一定条件的具有代表性的债券组成样本,按照债券发行量加权计算的指数。
指数基日为2002年12月31日,基点为100点,指数代码为000013,指数简称企债指数。
上证公司债指数是首只综合反映上海证券交易所市场公司债券整体价格变动趋势的指数。
该指数的样本是由在沪市交易的公司债券组成,上证所和中证指数公司每日实时计算并向市场发布,为债券投资者提供新的业绩评价基准和分析工具。
该指数基日为2007年12月31日,基点为100点,指数代码为000022,指数简称为沪公司债。
上证分离债指数是首只综合反映上海证券交易所市场分离交易可转换债券整体价格变动趋势的指数。
该指数的样本是由在沪市交易的分离交易可转换债券组成,上证所和中证指数公司每日实时计算并向市场发布,为债券投资者提供新的业绩评价基准和分析工具。
该指数基日为2007年12月31日,基点为100点,指数代码为000023,指数简称为沪分离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