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发光剂鲁米诺的合成
发光底物

发光底物-鲁米诺郑金来,20090822北京科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目录前言HRP-鲁米诺发光及其增强剂 自由基增强发光改变发光效率前言什么是化学发光鲁米诺之简介影响鲁米诺发光之因素化学发光?化学发光(chemiluminescence) 是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將发光物质的中间体或产物激发至电子激发态,并藉由光的形式将能量释放回到基态,此释放出的光即为化学发光常见的发光物质:虫荧光素、鲁米诺、光泽精、洛酚碱、dioxetane、peroxyoxalate鲁米诺鲁米诺(luminol ),又名发光氨。
化学名称为3-氨基邻苯二甲酰肼。
常温下是一种黄色晶体或者米黄色粉末,是一种比较稳定的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
化学式为C 8H 7N 3O 2,结构式见右图,溶液显强酸性,对眼睛、皮肤、呼吸道有一定刺激作用。
鲁米诺的合成3-硝基邻苯二甲酸可作为鲁米诺的合成原料。
3-硝基邻苯二甲酸与肼在高沸点溶剂(如二甘醇)中发生缩合反应,失去一分子水,生成3-硝基邻苯二甲酰肼。
然后还原硝基,得到3-氨基邻苯二甲酰肼,即是鲁米诺鲁米诺的发现鲁米诺早在1853年就被合成出来了。
1928年,化学家首次发现这种化合物有一个奇妙的特性,它被氧化时能发出蓝光。
几年以后,就有人想到利用这种特性去检测血迹。
血液中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含有铁,而铁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让过氧化氢变成水和单氧,单氧再氧化鲁米诺让它发光。
在检验血痕时,显出蓝绿色的荧光。
这种检测方法极为灵敏,能检测只有百万分之一含量的血,即使滴一小滴血到一大缸水中也能被检测出来鲁米诺发光示意:化学发光反应大部分都在碱性溶液中进行,因此luminol 主要以LH−的形式存在。
在氧化剂存在下,luminol被氧化产生luminol自由基(L•−),L•−和超氧离子(superoxide,O2•−;来自溶氧被还原)反应产生luminol endoperoxide(LO22−),LO22−分解释放氮气并形成激态产物3-aminophthalate (3-AP),激态3-AP 回到基态而产生化学发光。
鲁米诺的制备实验报告

鲁米诺的制备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鲁米诺的制备实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化学反应制备鲁米诺,并观察其发光性质。
二、实验原理鲁米诺是一种发光化合物,通常用于化学发光实验。
鲁米诺分子结构中含有苯并噻吩和吡咯环,它们共同构成了鲁米诺分子的核心结构。
实验中,我们将使用一系列化学试剂和反应条件将苯并噻吩和吡咯反应,制备鲁米诺。
三、实验步骤1. 在实验室通风橱中,准备试剂与设备。
2. 将50 mL 的无水四乙酸铊溶液倒入200 mL的圆底烧瓶中,并加入约0.2 g 的苯并噻吩。
加适量的四氢呋喃溶剂使得苯并噻吩完全溶解。
3. 在实验室通风橱的适当位置,将2.5 g 的溴溶液(48%溴溶液)滴加到苯并噻吩溶液中。
4. 缓慢加入0.4 g的吡咯、6 mL的浓氢氧化钠溶液和30 mL 的无水乙醇。
此时,反应溶液呈暗红色,通入氮气。
继续搅拌30 min。
5. 使用橡皮塞封住烧瓶口,并将其浸入水浴中。
在85C下搅拌反应液60分钟。
6. 在适当的位置用水冷却,然后将反应液转移到500 mL锥形瓶中。
7. 加入适量的浓HCl ,产生大量气泡。
8. 使用酸性石炭酸钠溶液中和反应液。
9. 过滤过滤杂质,然后将过滤液放在冷柜中冷藏12小时。
10. 准备稻草酸钠溶液,用稻草酸钠溶液洗涤上锥形瓶中的粉末沉淀三次,每次30毫升。
11. 将纯净的鲁米诺粉末置于真空干燥器中,干燥12小时,最后将其称重,得到制备的鲁米诺产量。
四、实验结果通过上述实验步骤可以制备出一定量的鲁米诺产物。
经过称量,得到鲁米诺的产量为x克。
五、实验讨论与思考鲁米诺的制备实验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
在实验中,苯并噻吩与吡咯在适当的反应条件下,经过一系列的反应步骤,得到了鲁米诺产物。
通过测定鲁米诺的产量,我们可以评估反应的效果。
由于实验中使用的试剂和反应条件较多,实验中需要注意操作方法的准确性和谨慎性,避免对人体产生伤害和化学品的浪费。
同时,鲁米诺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潮、防晒和避免高温等因素,以保证其性质和效果的稳定性。
异鲁米诺合成

化学发光试剂异鲁米诺的合成及其发光实验提要化学发光是指在一些特殊的化学反应中发出可见光的现象.其发光机理是反应体系中的某些物质吸收了反应释放的能量而由基态跃迁至激发态,从激发态返回基态时将能量以光辐射的形式释放出来,产生发光现象.在众多的化学发光试剂当中,鲁米诺(3-氨基邻苯二甲酰肼)因其具有较高的发光量子产率和较好的水溶性,可与多种氧化剂发生化学光反应,已成为应用最广泛的化学发光试剂.鲁米诺-过氧化氢化学发光反应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鲁米诺发光体系.Cu2+、Cr3+、Ni2+、Co2+和Fe2+等过渡金属离子对鲁米诺-过氧化氢化学发光反应有很好的催化作用,这一特点使得该化学发光反应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如海水中微量铁的分析测定。
可采用8-羟基喹啉交换树脂对海水中微量铁进行在线富集浓缩后直接利用鲁米诺-过氧化氢流动注射体系分析,检出限为0.05 nmol·L-1.Timothy等人早在1975年就提出了金属离子与鲁米诺-过氧化氢化学发光反应的机理[2].如图1所示,M n+先与HO2-配位,生成的配合物再与鲁米诺发生氧化反应,M n+失去一个电子变成M(n+1)+,鲁米诺则被氧化成鲁米诺游离基,随后,鲁米诺游离基进一步被过氧化氢氧化成氨基邻苯二甲酸根离子并产生化学发光.鲁米诺-过氧化氢-M n+化学发光反应机理但是在鲁米诺的合成中,由于第一步硝化选择性低下(如下图),致使整个合成产率不足30%,故本实验采用不同的合成路线,合成4-氨基邻苯二甲酰肼(异鲁米诺)苯酐硝化制3-硝基邻苯二甲酸的产率摘自川北医学院学报1993年3月第8卷第1期实验1仪器与试剂仪器500ml三口烧瓶;冷凝管,电热套;恒压漏斗;温度计,磁力搅拌仪,布氏漏斗。
试剂邻苯二甲酸酸酐;尿素;发烟硝酸;浓硫酸;乙醇;氯化亚锡;浓盐酸;水合肼;30%过氧化氢;冰乙酸;氢氧化钠;赤血盐;二甲基亚砜;罗丹明B;荧光黄。
2合成路线3.实验步骤邻苯二甲酰亚胺的制备在装有温度计、回流冷凝器的500mL三口瓶中,加入37.1g苯酐,9.0g尿素,打开冷凝器夹套冷却水,加热升温,当温度升至133℃,保温反应30min,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得邻苯二甲酰亚胺产品,其含量≥97%,收率≥98% (以苯酐计)。
化学发光剂鲁米诺的合成及其发光试验

化学发光剂鲁米诺的合成及其发光试验
苏宇;钟增培
【期刊名称】《川北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3(0)1
【摘要】鲁米诺是一种化学发光物质。
作为化学发光分析法中的一种重要试剂。
它广泛地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中,在医学、药学方面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本文介绍了作者从邻苯二甲酸酐开始合成鲁米诺的方法以及产品的红外、核磁共振、质谱的分析结果和发光试验。
【总页数】3页(P15-17)
【作者】苏宇;钟增培
【作者单位】[1]川北医学院化学教研室;[2]中山大学化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
【相关文献】
1.抗氧化剂对鲁米诺—亚硫酸钠化学发光体系发光强度的影响 [J], 高宏峰
2.化学氧化合成聚(苯胺_鲁米诺)复合纳米线的电化学发光特性研究 [J], 王艳杰;李桂新;郑行望
3.还原剂与鲁米诺化学发光反应的研究:Ⅲ.钼(Ⅲ)—鲁米诺化学发光反应 [J], 吕九如;张新荣
4.恒电位电生还原剂与鲁米诺化学发光分析研究 [J], 杨玲娟;王小芳;吕九如
5.还原剂与鲁米诺化学发光反应的研究(Ⅱ)——钒(Ⅱ)-鲁米诺化学发光反应 [J], 吕九如;张新荣;朱智甲;章竹君;李美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鲁米诺

1概述鲁米诺luminol,又名发光氨。
可以鉴别经过擦洗,时间很久以前的血痕。
它常温下是一种黄色晶体或者米黄色粉末,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化学试剂。
它的化学式是C8H7N3O2 结构式在下面的图图里面有。
同时,鲁米诺又是一种强酸,对眼睛、皮肤、呼吸道有一定刺激作用。
在检验血痕时,鲁米诺与血红素(hemoglobin,血红蛋白中负责运输氧的一种蛋白质)发生反应,显出蓝绿色的荧光。
鲁米诺的灵敏度可以达到一百万分之一。
即1滴血混在 999,999滴水中时也可以被检验出来(既:1吨带1ML血的溶液中).不过它与其他具有氧化性的物质也发生反应,但是显示的颜色和显色的时间长短都是不同的。
任何东西都不会不留痕迹地消失。
这对于暴力犯罪受害者尤为适用。
凶手可以处理掉受害者尸体,擦去一滩滩的血,但如果不使用强效清洁剂,仍将会留下一些痕迹。
血液中的微小粒子将会附着在现场表面许多年,却无人知晓。
2基本原理发光氨的基本原理是:几种化学物质与血液中的含氧蛋白——血红蛋白发生发光化学反应,从而显示血液的痕迹。
分子会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在这一特定反应中,反应物(原有分子)比生成物(生成分子)能量大。
分子以可见光子的形式释放出多余的能量。
这一过程通常称为化学发光,与萤火虫和荧光棒发光现象类似。
3适用范围. 使用发光氨的一个问题是化学反应会破坏犯罪现场的其他证据。
基于这一原因,调查人员仅会在尝试其他办法之后,才使用发光氨。
发光氨的确是警察的有用工具,但在现实犯罪调查中,并不像有些电视节目上使用得那样普遍。
警察不会一走进犯罪现场,便开始向所有物体表面喷射发光氨。
4缺点发光氨的缺点: 它能照亮如铜和漂白剂等物质而不是血液。
一直用发光氨来检测血液,也能摧毁血液证据,虽然研究证明一个能自行生产发育的DNA匹配经常在发光氨血液检测中被发现。
最后一点就是,目前还不清楚发光氨是否是一种致癌物质.当CSI用发光氨检测血液时,他们首先将发光氨与过氧化氢混合。
鲁米诺与化学发光

不断搅拌,5 min后,稍微冷并加入2.6 mL冰醋酸,冰水浴冷却至室温,
析出黄色晶体,过滤、洗涤后收集产品。
鲁米诺的化学Leabharlann 光在100 mL磨口锥形瓶中依次加入4 g KOH、20 mL DMSO和0.2 g未干 燥的鲁米诺,塞上瓶塞。剧烈摇荡使溶液与瓶内空气充分接触,此时,在暗 处就能观察到锥形瓶中发出微弱的蓝色荧光;继续摇振并不时打开塞子让新 鲜空气进入,瓶中荧光会越来越亮。 将不同荧光染色剂(1-5 mg)分别溶于2-3 mL水中,并加入到鲁米诺的 二甲亚砜溶液就可观察到不同颜色的荧光。 无染料:蓝白色; 曙红:橙红色; 罗丹明B:绿色; 荧光素:黄绿色。
鲁米诺与化学发光
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实验目的
掌握鲁米诺制备所涉及的酰胺化、硝基还原 基本实验操作。 了解鲁米诺发光的原理。
实验原理
鲁米诺制备 鲁米诺化学发光
鲁米诺的制备
1.3 g 3-硝基邻苯二甲酸和2 mL 10% 水合肼加入装有温度计和回流冷 凝管的100 mL三口烧瓶中,三口烧瓶的另一支口通过安全瓶与水泵相连。 电热帽加热至固体溶解后,加入4 mL二缩三乙二醇。开启循环水泵并快 速加热三口瓶,使反应体系温度维持在210-220oC约2 min,打开安全瓶旋 塞使体系与大气相通,停止加热并关闭水泵。反应液冷却至100oC,加入 约20 mL热水,进一步冷却至室温,过滤,收集黄色晶体3-硝基-邻苯二甲 酰肼中间体。 将3-硝基-邻苯二甲酰肼中间体转移至100 mL烧杯,加入6.5 mL10% NaOH溶液,搅拌使固体溶解,加入4 g 水合连二硫酸钠,加热至沸腾并
《易错题》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5章选择题专项测试题(培优提高)

一、选择题1.中国研制成功的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青蒿素,其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一种烃B.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属于芳香族化合物D.分子式是C15H22O5答案:D解析:A.该物质中含有C、H、O元素,不属于烃,属于烃的含氧衍生物,故A错误;B.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分子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该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远远小于10000,属于小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C.含有苯环的化合物属于芳香族化合物,该分子不含苯环,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故C 错误;D.该分子中含有15个C原子、22个H原子、5个O原子,分子式为C15H22O5,故D正确;故选D。
2.漆酚(Urushiol)是生漆的主要成分,化工辞典对其组成与结构的描述如图。
下列对漆酚的推测不合理的是A.漆酚可发生加成反应B.漆酚是混合物,难溶于水、可溶于苯C.生漆固化硬化过程伴随漆酚的聚合反应D.生漆是纯天然产物,对人体无毒无害答案:D解析:A.R基中含有不饱和键,所以可以发生加成反应,故A正确;B. R基不同构成的漆酚分子式不同,所以漆酚是这一类混合物的统称,结构式中含有-OH,酚羟基,难溶于水,可溶于苯,故B正确;C.生漆成膜固化硬化过程认为先是生物化学过程,然后是化学物理聚合过程,故C正确;D.苯酚具有毒性,破坏皮肤细胞,故D错误;故选D。
3.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古代记载文字的器物“甲骨”与“丝帛”成分相同B.纳米级的铁粉能通过吸附作用除去水体中的Cu2+、Hg2+重金属离子C.酿酒过程中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醇D.用于制作N95型口罩的“熔喷布”主要原料是聚丙烯,聚丙烯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答案:D解析:A.“甲骨”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而“丝帛”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两者成分不同,故A 错误;B.纳米级的铁粉具有还原性,能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Cu2+、Hg2+重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单质从水体中除去,故B错误;C.葡萄糖是单糖不水解,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属于氧化反应,故C错误;D.用于制作N95型口罩的“熔喷布”主要原料是聚丙烯,聚丙烯是高聚物,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D正确;答案选D。
化学发光剂鲁米诺的合成

化学发光剂鲁米诺的合成化学发光剂?鲁米诺的合成一、实验目的学习芳烃硝化反应的基本理论和硝化方法,加深对芳烃亲电取代反应的理解,进一步掌握重结晶操作技术;了解鲁米诺化学发光原理。
二、实验原理3-硝基-邻苯二甲酸(3-Nitrophthalic Acid)是制备化学发光剂鲁米诺的原料,经脱水后得到的3-硝基-邻苯二甲酸酐可用于有机合成和醇类测定。
邻苯二甲酸酐经直接硝化,既可获得3-硝基-邻苯二甲酸,同时也会得到4-硝基-邻苯二甲酸。
在3-硝基-邻苯二甲酸分子中,硝基对邻位羧基影响很大,它和羧酸会形成分子内氢键,加上相邻二羧基之间存在的分子内氢键,对整个羧酸分子的离解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从而导致其水溶性下降。
在4-硝基-邻苯二甲酸中,硝基与羧酸之间难形成分子内氢键,因而,它在水中的离解度相对要大一些,水溶性也好一些。
邻苯二甲酸酐硝化后产生的异构体的分离正是利用它们在水溶性上的差异加以解决的。
反应式:许多化学反应都是以热的形式释放能量,也有一些化学反应主要是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鲁米诺(Luminol)在碱性条件下与氧分子的作用就是一个典型的化学发光例子。
一般认为,鲁米诺在碱性溶液中转变为二价负离子,后者与氧分子反应生成一种过氧化物,过氧化物不稳定而发生分解,导致形成一种具有发光性能的电子激发态中间体。
其过程如下:现已证实,发光体是3-氨基-邻苯二甲酸盐二价负离子的激发单线态。
当激发单线态返回至基态,就会产生荧光。
激发态中间体也可将能量传递至激发态能量较低的受体分子,受激发的受体分子再通过发出荧光释放能量恢复到基态。
不同受体分子的激发态能量的差异使其发出的荧光各不相同,这些现象在本实验中可观察得到。
三、药品邻苯二甲酸酐、二缩三乙二醇、10,水合肼、二水合连二亚硫酸钠、二甲亚砜、浓硫酸、发烟硝酸、冰醋酸、10,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四、实验操作1、3-硝基-邻苯二甲酸的合成在100mL三口烧瓶上,配置磁力搅拌器、温度计、冷凝管和滴液漏斗,分别加入12ml浓硫酸和12g邻苯二甲酸酐。
ecl发光液成分

ecl发光液成分
ECL发光液,也称为增强型化学发光试剂,是一种在生物学和医学实验中广泛使用的检测工具。
其核心作用是在免疫印迹过程中,与HRP(辣根过氧化酶)标记的抗体反应,产生可检测的荧光信号。
这种发光液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A液和B液。
A液主要成分是鲁米诺(luminol)及特制发光增强剂。
鲁米诺,也被称为鲁米诺尔,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发光底物。
在碱性条件下,它能够被HRP催化并与过氧化氢反应,生成一种激发态的中间体,当这个中间体回到基态时,会发出光子,最大发射波长为425 nm。
特制发光增强剂的作用是增强鲁米诺的发光效果,使其更加明显和稳定。
B液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氢(H2O2)及特殊稳定剂。
过氧化氢在这里作为氧化剂,与鲁米诺反应产生发光的激发态中间体。
特殊稳定剂的作用是保持过氧化氢的稳定性,防止其在未使用时发生分解,从而确保发光液在需要时能够正常工作。
ECL发光液的使用通常是在Western Blot等免疫印迹技术的最后一步。
在加入等量的A 液和B液后,它们会覆盖在PVDF膜等固相支持物上,与HRP标记的抗体发生反应,产生荧光信号。
这个信号可以通过X光片压片、显影技术或者Luminometer等设备进行检测和记录。
总的来说,ECL发光液是一种基于鲁米诺化学发光原理的试剂,通过HRP的催化作用,与过氧化氢反应产生可检测的荧光信号。
它的成分复杂且精细,需要特定的稳定剂来保持其活性和稳定性。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高考化学羧酸与羧酸衍生物一轮复习小题训练(原卷版)

羧酸与羧酸衍生物1.下列物质中,属于饱和一元脂肪酸的是()A.乙二酸B.苯甲酸C.硬脂酸D.石炭酸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CH3COOCH3的名称是乙酸甲酯B.酯的官能团是酯基。
C.乙酸乙酯分子中含有甲基、乙基和酯基D.酯的分子中一定有—COOH3.下列各项结构简式与名称不相符的是( )A.CH3COOCH3乙酸甲酯B.HCOOC2H5 甲酸乙酯C.乙烯酸甲酯CH2=CHCOOCH3 D.甲酸甲酯CH3OOCH4.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则它是()A.饱和二元羧酸B.芳香酸C.脂环酸D.高级脂肪酸5.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1 mol 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 mol羧酸和2 mol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A.C14H18O5B.C14H16O4 C.C16H22O5D.C16H20O56.下列有机物中,互为同系物的是()A.甲酸与油酸B.乙酸和丙烯酸C.硬脂酸和油酸D.甲酸与硬脂酸7.乙酸乙酯在NaOH的重水(D2O)溶液中加热水解,其产物是()A.CH3COOD、C2H5OD B.CH3COONa、C2H5OD、HODC.CH3COONa、C2H5OH、HOD D.CH3COONa、C2H5OD、H2O8.有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包括矿物油、植物油与动物油B.油脂的氢化与油脂的皂化都属于加成反应C.植物油能使碘酒褪色D.油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可以发生水解反应9.油脂水解后的一种共同产物是()A.硬脂酸B.甘油C.软脂酸D.油酸10.某些高温油炸食品含有丙烯酰胺。
过量的丙烯酰胺可引起食品安全问题。
关于丙烯酰胺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能发生加聚反应C.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D.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11.近期,我国科学家合成了一种高能量密度材料,该成果发表在《Nature》上。
合成该材料所需主要原料为草酰二肼(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草酰二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中含有三种官能团B.同时具有碱性C.完全水解可得2种有机化合物D.与联二脲()互为同系物1.将-CH3、-OH、-COOH、四种原子团两两组合,所得化合物的水溶液呈酸性的共有()A.3种B.4种C.5种D.6种2.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A.3种B.4种C.5种D.6种3.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是,下列有关A的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A与金属钠完全反应时,两者物质的量之比是1∶3B.A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时,两者物质的量之比是1∶3C.A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D.A既能与羧酸反应,又能与醇反应4.如图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
鲁米诺的合成与振荡化学发光

大 学 化 学Univ. Chem. 2022, 37 (5), 2110089 (1 of 11)收稿:2021-10-28;录用:2021-11-04;网络发表:2022-03-22 *通讯作者,Emails:**************.cn(周金梅);******************.cn(张慧君)基金资助:2021年度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重点课题(20211038);2021年厦门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20210127);2020年厦门大学一流本科课程项目•化学实验• doi: 10.3866/PKU.DXHX202110089 鲁米诺的合成与振荡化学发光张一平,邓昆月,赵博轩,张雨豪,陈洲慧,阮永红,周金梅*,张慧君*,林敏,邓顺柳,曹晓宇,任艳平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厦门大学),福建 厦门 361005摘要:鲁米诺的合成与化学发光是一个极具展示度的基础化学实验。
近年来,国内部分高校陆续开设了这一实验,引起不错的反响。
为进一步丰富和提升该实验的科学理论内涵,我们进行了如下改进:1) 在合成部分引入机械搅拌、硫粉还原和微波合成,实现安全、快速、高效制备高纯度鲁米诺的目的;2) 在单次化学发光的基础上,特别引入宛如星辰闪烁般的振荡化学发光反应(鲁米诺/H 2O 2/SCN −/Cu 2+/OH −振荡体系),该反应涉及非平衡态热力学和非线性化学等重要概念与基础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3) 设计并搭建了可与荧光光谱仪配套使用的简易微型磁力搅拌加热装置,实现了对振荡化学发光的光强和振荡周期等数据的实时定量监测,使学生可以自行设计对比实验,探究影响振荡反应过程的因素,并总结振荡反应规律。
该实验涵盖了多学科的重要知识点,兼具科学性与趣味性,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硫粉还原;微波合成;振荡化学发光;光强和周期实时监测 中图分类号:G64;O6Synthesis of Luminol and Chemiluminescence OscillationYiping Zhang, Kunyue Deng, Boxuan Zhao, Yuhao Zhang, Zhouhui Chen, Yonghong Ruan, Jinmei Zhou *, Huijun Zhang *, Min Lin, Shunliu Deng, Xiaoyu Cao, Yanping RenNational Demonstration Center for Experimental Chemistry Education (Xiamen University),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 Fujian Province, China.Abstract: Synthesis and investigation of the chemiluminescence of Luminol is a valuable educational and pedagogical tool. In recent years, a few domestic universities started offering this experiment to undergraduate students. To further enrich the scientific and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synthetic and chemiluminescent process, we have improved the existing experiments in several ways. First, we introduced mechanical stirring, sulfur-mediated reduction, and microwave chemistry in the synthesis portion to achieve safe, rapid, and efficient preparation of high purity Luminol. Second, we introduced the Luminol/H 2O 2/SCN −/Cu 2+/OH − system for chemiluminescence oscillation, which involves applying important concepts such as kinetics, autocatalysis, non-equilibrium thermodynamics, and dissipative structures. Finally, to achieve real-time quantitative monitoring of the light intensity and frequency of the chemiluminescence oscillating process, we designed a simple miniature magnetic stirring heating device, which can be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a fluorescence spectrometer. Students can design comparison experiments independently and explore the mechanism. This experiment involves combining several important multidisciplinary chemical concepts. The precise measurement of the chemiluminescence oscillating process has effectively captured the interest of students.Key Words: Sulfur-mediated reduction; Microwave-assisted synthesis; Chemiluminescence oscillation;Real-time monitor1 引言鲁米诺(Luminol)的化学名称为3-氨基邻苯二甲酰肼,具有化学发光的特性。
(必考题)初中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五章《合成高分子》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工程塑料PBT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PBT的说法正确的是A.PBT是通过加聚反应得到的高聚物B.PBT分子中含有酯基C.PBT的单体中有芳香烃D.PBT的单体均能与Na、NaOH、Na2CO3反应答案:B【分析】由结构可知,该物质为缩聚反应生成的高分子,含-OH、-COOC-、-COOH,单体为对苯二甲酸和丙二醇,以此来解答。
解析:A.PBT是缩聚反应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单体中不含碳碳双键,故A错误;B.含-OH、-COOC-、-COOH,则PBT分子中含有羧基、羟基和酯基,故B正确;C.芳香烃含苯环,且只有C、H元素,而单体为羧酸和醇,为烃的衍生物,故C错误;D.单体丙二醇不能与NaOH、Na2CO3反应,故D错误;故选B。
2.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二氧化碳制造全降解塑料,可以缓解温室效应B.大米、玉米、小麦中的淀粉经水解可变成乙醇C.测定氢氧化钠的熔点时,可以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石英坩埚中高温加热Br和MgD.海洋中含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仅利用物理方法可以获得NaCl、2答案:A解析:A.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将二氧化碳用于制造全降解塑料,可以有效减少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缓温室效应,A正确;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分解得到乙醇和二氧化碳,B 错误;C.石英坩埚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加热条件下二氧化硅可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导致坩埚炸裂,C错误;D.要从海水中提取镁和溴,需要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D错误;答案选A。
3.某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如图:下列不属于合成此高聚物单体的是A.CH2=CH2B.CH2=CH-CH3C.CH2=CH-CN D.CH2=CH-CH=CH2答案:A解析:从高分子左边开始,根据规律“见双键,四个碳,无双键,两个碳”画线断开,然后将半键闭合,得到单体为:CH 2=CH-CH 3、CH 2=CH-CH=CH 2,CH 2=CH-CN ,不属于合成此高聚物单体的是CH 2=CH 2,故选A 。
鲁米诺

鲁米诺(luminol),又名发光氨,英文名5-Amino-2,3-dihydro-1,4-phthalazinedione。
它常温下是一种黄色晶体或者米黄色粉末,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化学试剂。
它的化学式是C8H7N3O2 结构式在下面的图图里面有。
同时,鲁米诺又是一种强酸,对眼睛、皮肤、呼吸道有一定刺激作用。
法医学上,鲁米诺反应又叫氨基苯二酰一胼反应,可以鉴别经过擦洗,时间很久以前的血痕。
生物学上则使用鲁米诺来检测细胞中的铜、铁及氰化物的存在。
3-硝基邻苯二甲酸可作为鲁米诺的合成原料。
3-硝基邻苯二甲酸与肼在高沸点溶剂(如二甘醇)中发生缩合反应,失去一分子水,生成3-硝基邻苯二甲酰肼。
然后以保险粉还原3-硝基邻苯二甲酰肼中的硝基,得到3-氨基邻苯二甲酰肼,即是鲁米诺。
鲁米诺只有用氧化剂处理过才会发光。
通常使用双氧水和一种氢氧化物碱的混合水溶液作为激发剂。
在铁化合物催化下,双氧水分解为氧气和水:2 H2O2 → O2 + 2 H2O实验室中常以铁氰化钾作为催化剂铁的来源,而法医学上的催化剂则恰好是血红蛋白中的铁。
很多生物系统中的酶也可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
鲁米诺与氢氧化物反应时生成了一个双负离子(Dianion),它可被过氧化氢分解出的氧气氧化,产物为一个有机过氧化物。
该过氧化物很不稳定,立即分解出氮气,生成激发态的3-氨基邻苯二甲酸。
激发态至基态转化中,释放的能量以光子的形式存在,波长位于可见光的蓝光部分。
在检验血痕时,鲁米诺与血红素(hemoglobin,血红蛋白中负责运输氧的一种蛋白质)发生反应,显出蓝绿色的荧光。
鲁米诺的灵敏度可以达到一百万分之一。
即1滴血混在999,999滴水中时也可以被检验出来。
不过它与其他具有氧化性的物质也发生反应,但是显示的颜色和显色的时间长短都是不同的。
即使犯罪现场的血迹已经被擦过或清除过,调查者依旧可以使用鲁米诺找到它们的位置。
实际上,调查者在要调查的区域内喷洒鲁米诺和激发剂溶液,血中的铁立即催化鲁米诺的发光反应,使其产生蓝色光芒。
02 化学发光剂─鲁米诺的合成

六、实验反思总结 第一步控温很重要,一定注意不能超过 130°C,第一次加水溶解的时候一定要用冷水, 防治主要产物溶解;肼化的时候温度一定不能高,200°C 沸腾一两分钟就行,太久了产率 会下降很多。 还原的时候最好用三氧化硫脲或者水合肼加三氯化铁,肼化的时候到 200°C 左右用余 热可以,但是至少要沸腾一分钟。 第一次做的产物是膏状的,不仅产率低,抽滤分离的时候也不好分离。所以又做了一次 第二次做的时候,由于蛇形冷凝管漏水,导致硝酸、硫酸被稀释,产物 3-硝基邻苯二甲 酸量明显减少且是絮状的,不是结晶的。(下次做实验前一定要检查仪器是否报废!) 做到了 3-硝基邻苯二甲酸中间体下一步,肼化的时候由于加水量比第一次少得多,丙三 醇没有加太多就很容易使温度达到了 200°C 左右,而且温度比较好控制,第二次肼化后用 的是水合肼加三氯化铁还原的,效果比第一次的保险粉要好,用量较低。而且在一加入冰醋 酸的时候马上就有鲁米诺晶体析出,在抽滤的率米诺滤液中,几乎检查不出鲁米诺的存在, 更主要的是这次抽滤的时候非常快速,干净。
类别
编号 02
电石游泳实验室
…
…
…
…
…
…
…
… …
有机合成实验报告
…
…
…
装
…
… …
化学发光剂─鲁米诺的合成
…
…
… 订
Synthesis of chemiluminescent agent - Lumino
…
…
…
…
…
…
线
… …
学院名称: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鲁米诺的合成方法

鲁米诺的合成方法鲁米诺又叫发光氨,CSA号为521-31-3。
化学名称为3-氨基-苯二甲酰肼。
在常温状态下呈现出黄色粉末,是一种很稳定,研发生产多年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
同时它也是刑侦的一种检测工具,可以在犯罪现场检测血迹,可以让肉眼没办法观察到的血液使其发光,呈现出血迹痕迹,方便于记录与侦查。
目前已公开的制备鲁米诺与异鲁米诺的工艺有多种,但是多种制备方法中要么存在废料污染,不符合绿色环保要求,要么就是工艺繁琐,设备要求高,要么原料成本高,要么存在不必要的人工成本,多多少少存在些问题,不能做到尽善尽美。
为适应鲁米诺类试剂的广阔市场需求,一种工艺简洁、成本低、绿色环保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十分重要。
介绍一种最新报道的鲁米诺或异鲁米诺的合成方法。
这种利用一锅法合成鲁米诺或异鲁米诺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以3-硝基邻苯二甲酸或4-硝基邻苯二甲酸为起始原料,与尿素在有机溶剂中回流3-10小时,3-硝基邻苯二甲酸或4-硝基邻苯二甲酸与尿素的摩尔比为1:1-3,得到含3-硝基邻苯二甲酰亚胺或4-硝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的混合产物A;步骤二:向混合产物A中加入水合肼水溶液,起始原料3-硝基邻苯二甲酸或4-硝基邻苯二甲酸与水合肼的摩尔比为1:1-3,加热回流1-5小时,得到含3-硝基邻苯二甲酰肼或4-硝基邻苯二甲酰肼的混合产物B;步骤三:向混合产物B中加入催化剂和还原剂,起始原料3-硝基邻苯二甲酸或4-硝基邻苯二甲酸与还原剂的摩尔比为1:1.5-4,在温度为30-50℃下还原反应3-8小时,得到含鲁米诺或异鲁米诺的混合产物C,混合产物C经精制后,得到鲁米诺或异鲁米诺。
这种制备方法将三步反应在同一锅内完成,且中间产物无需进行任何纯化处理,直接得到产物,不仅具有操作方便、工艺简洁的优点,而且得到的鲁米诺以及异鲁米诺的收率和纯度高,能充分满足产品工业化生产的需求以及市场的需求。
另外,这种合成方法所需的试剂均为常规试剂,制备过程中使用的设备也都是常规设备,原料成本和设备成本都较低,适合工业化化大生产。
鲁米诺的合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鲁米诺的合成方法,了解芳烃硝化反应的基本理论和硝化方法。
2. 深入理解芳烃亲电取代反应,并掌握重结晶操作技术。
3. 了解鲁米诺化学发光原理,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
二、实验原理鲁米诺(Luminol),又名发光氨,化学名称为3-氨基-苯二甲酰肼。
其合成方法主要基于芳烃硝化反应,即在芳烃上引入硝基,再与肼反应得到目标产物。
鲁米诺在氧化的情况下可以发出蓝光,这一特性使其在法医学、生物工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1. 邻苯二甲酸酐2. 甘油(丙三醇)3. 10水合肼4. 连二亚硫酸钠(保险粉Na2S2O4)5. 混合酸(浓硫酸:浓硝酸=3:2)6. 冰醋酸7. 10氢氧化钠溶液仪器:1. 烧杯2. 玻璃棒3. 量筒4. 研钵5. 热水浴6. 冷却水浴7. 抽滤装置8. 滤纸9. 蒸发皿四、实验步骤1. 硝化反应:- 将邻苯二甲酸酐加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甘油,搅拌均匀。
- 在搅拌下,逐滴加入混合酸,反应温度控制在40-50℃。
- 反应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表明硝化反应完成。
2. 肼化反应:- 将硝化反应后的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的10水合肼,搅拌反应。
- 反应过程中,溶液逐渐变为浅黄色,最后变为淡棕色,表明肼化反应完成。
3. 重结晶:- 将肼化反应后的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的冰醋酸,搅拌使溶液饱和。
- 将溶液置于冷却水浴中,冷却结晶。
- 使用抽滤装置将结晶分离,并用少量冰醋酸洗涤。
4. 干燥:- 将洗涤后的结晶置于蒸发皿中,在室温下干燥至恒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成功合成了鲁米诺,其外观为浅黄色粉末。
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与目标化合物相符。
六、实验讨论1. 硝化反应是鲁米诺合成的关键步骤,反应条件对产物的纯度和收率有重要影响。
在本实验中,控制反应温度和酸浓度是保证硝化反应顺利进行的关键。
2. 肼化反应过程中,反应时间、温度和溶剂的选择对产物的纯度和收率有显著影响。
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五章《合成高分子》知识点

一、选择题1.高分子P是一种聚酰胺纤维,广泛用于各种刹车片,合成路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合物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组峰B.化合物B与乙二酸互为同系物C H N D.高分子P含有三种官能团C.化合物C的分子式为6102答案:D解析:A.由高分子P倒推,B为对苯二甲酸,A氧化生成B,则A为对二甲苯,结构对称,只有2种等效氢,所以核磁共振氢谱有二组峰,故A错误;B.化合物B为对苯二甲酸,分子中含有苯环,乙二酸分子中不含苯环,二者结构不相似,且二者分子组成不相差整数个CH2原子团,不互为同系物,故B错误;C H N,故C错误;C.对硝基苯胺被还原为对苯二胺,则C为对苯二胺,分子式为862D.由高分子P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肽键、羧基、氨基三种官能团,故D正确;答案选D。
2.中国科学家率先合成出可降解塑料:聚二氧化碳,对其判断合理的是CO不同B.属于纯净物A.含碳量与2C.会产生白色污染D.结构可表示为答案:D解析:A.聚二氧化碳是通过二氧化碳加聚反应得到的,其含碳量与二氧化碳相同,A项错误;B.聚二氧化碳属于高聚物,是混合物,B项错误;C.聚二氧化碳是降解塑料,可以降解不会产生白色污染,C项错误;D.聚二氧化碳是通过二氧化碳加聚反应得到的,结构可表示为,D项正确;答案选D。
3.顺-1,4-聚异戊二烯,又称“天然橡胶”。
合成顺式聚异戊二烯的部分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3Al O ①Δ−−−→N 催化剂Δ−−−−−→顺式聚异戊二烯 A .N 是顺式异戊二烯B .M 存在顺反异构体C .N 分子中最多有10个原子共平面D .顺式聚异戊二烯的结构简式为答案:D解析:A .N 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顺式聚异戊二烯,则N 为异戊二烯,不存在顺反异构,故A 错误;B .双键上存在同一碳原子连接2个氢原子,则M 不存在顺反异构体,故B 错误;C .N 为异戊二烯,碳碳双键为平面结构,旋转碳碳单键可以使碳碳双键形成的2个平面重合,甲基是四面体结构,可以使甲基中1个氢原子处于平面内,因此分子中最多有11个原子共面,故C 错误;D .两个相同原子或基团在双键同一侧的为顺式异构体,故顺式聚异戊二烯的结构简式为,故D 正确;故选D 。
深圳市福景外国语学校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5章选择题专项知识点总结(课后培优)

一、选择题1.“鲁米诺”是一种化学发光试剂,一定条件下被氧化后能发出蓝光。
“鲁米诺”的合成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面B.一定条件下X可以和乙醇发生缩聚反应C.“鲁米诺”分子中C、N原子杂化方式有3种D.上图反应①与反应②理论上生成水的质量比为2∶1答案:A解析:A.苯环所有的碳原子共平面,且羧基直接与苯环相连仍在苯环所在平面内,分子中所含碳原子均共平面,故A正确;B.X里含有两个羧基,乙醇中只有一个羟基,故X可以与乙醇反应生成小分子酯类物质,不能发生缩聚反应,故B错误;C.“鲁米诺”分子中C、N原子的杂化方式依次为sp2、sp3杂化,故杂化方式有两种,故C 错误;D.上图反应①与反应②理论上生成水的质量比为1∶1,故D错误;故选A。
2.PCT树脂是应用广泛的一种高聚物,其结构简式为,它可由有机物X()与另一种有机物Y 反应制得。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YB.Y的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C.可用小苏打区分X和YD.合成PCT的化学方程式:+催化剂+(n-1)H 2O答案:C【分析】有机化合物是由与通过缩聚反应形成,所以Y是,然后根据物质性质分析解答。
解析:A.X是,羧基具有独特的稳定性,不能与氢气反应,只有苯环能够与H2发生反应,所以X与H2发生加成反应产生,产物并不是Y,A错误;B.Y结构简式是,分子具有对称性,分子中含有4种不同位置的H原子,因此其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B错误;C.X含有羧基,具有酸性,能够与小苏打反应产生CO2气体,而Y不能与小苏打反应,因此可用小苏打区分X和Y,C正确;D.二者发生缩聚反应脱去的H2O分子数目是2n-1,故反应方程式应该为:+催化剂+(2n-1)H2O,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水煤气可合成某些碳氢化合物和含氧有机物B.乙烯通过缩聚反应生成聚乙烯C.塑料、橡胶、糖类、蛋白质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等体积的CH4和 Cl2的混合物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物只有CH3Cl和HCl答案:A解析:A.水煤气是CO、H2组成的混合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液态碳氢化合物如辛烷等,也可以合成含氧有机物如甲醇等,故A正确;B.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可通过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故B错误;C.单糖和二糖等低聚糖,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D.CH4和 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物有:CH3Cl、CH2Cl2、CHCl3、CCl4和HCl,故D错误;答案选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发光剂─鲁米诺的合成
一、实验目的
学习芳烃硝化反应的基本理论和硝化方法,加深对芳烃亲电取代反应的理解,进一步掌握重结晶操作技术;
了解鲁米诺化学发光原理。
二、实验原理
3-硝基-邻苯二甲酸(3-Nitrophthalic Acid)是制备化学发光
剂鲁米诺的原料,经脱水后得到的3-硝基-邻苯二甲酸酐可用于有机合成
和醇类测定。
邻苯二甲酸酐经直接硝化,既可获得3-硝基-邻苯二甲酸,
同时也会得到4-硝基-邻苯二甲酸。
在3-硝基-邻苯二甲酸分子中,硝基
对邻位羧基影响很大,它和羧酸会形成分子内氢键,加上相邻二羧基之间
存在的分子内氢键,对整个羧酸分子的离解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从而导
致其水溶性下降。
在4-硝基-邻苯二甲酸中,硝基与羧酸之间难形成分子
内氢键,因而,它在水中的离解度相对要大一些,水溶性也好一些。
邻苯
二甲酸酐硝化后产生的异构体的分离正是利用它们在水溶性上的差异加
以解决的。
反应式:
许多化学反应都是以热的形式释放能量,也有一些化学反应主要是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鲁米诺(Luminol)在碱性条件下与氧分子的作用就是一个典型的化学发光例子。
一般认为,鲁米诺在碱性溶液中转变为二价负离子,后者与氧分子反应生成一种过氧化物,过氧化物不稳定而发生分解,导致形成一种具有发光性能的电子激发态中间体。
其过程如下:
现已证实,发光体是3-氨基-邻苯二甲酸盐二价负离子的激发单线态。
当激发单线态返回至基态,就会产生荧光。
激发态中间体也可将能量传递至激发态能量较低的受体分子,受激发的受体分子再通过发出荧光释放能量恢复到基态。
不同受体分子的激发态能量的差异使其发出的荧光各不相同,这些现象在本实验中可观察得到。
三、药品
邻苯二甲酸酐、二缩三乙二醇、10%水合肼、二水合连二亚硫酸钠、二甲亚砜、浓硫酸、发烟硝酸、冰醋酸、10%氢氧化钠、氢氧化钾
四、实验操作
1、3-硝基-邻苯二甲酸的合成
在100mL三口烧瓶上,配置磁力搅拌器、温度计、冷凝管和滴液漏斗,分别加入12ml浓硫酸和12g邻苯二甲酸酐。
加热并开动搅拌器,当反应混合物温度升至80℃停止加热。
将10mL发烟硝酸自滴液漏斗慢慢滴入烧瓶中,滴加速度以维持反应混合物温度在100~110℃[1]。
加完硝酸后,继续加热并搅拌1h,温度控制在100℃。
然后,让反应液冷却。
在通
风橱中将反应液慢慢倒入盛有40ml冷水的烧杯中[2]。
当有固体析出时,倾去酸液,再向烧杯中加入10ml水,用玻璃棒充分搅拌,使副产物4-硝基-邻苯二甲酸溶于水。
过滤,收集固体即得到3-硝基-邻苯二甲酸粗产物[3]。
3-硝基-邻苯二甲酸粗产物可用水重结晶,在重结晶时,每克粗产物约需2.3mL的水。
产物m.p 215~218℃。
2、鲁米诺的合成
将1.3g 3-硝基-邻苯二甲酸和2ml10%水合肼置入100ml二颈烧瓶,加热溶解[4]。
然后加入4ml二缩三乙二醇,将二颈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加入沸石,插入温度计,用一导管将烧瓶通过安全瓶与水泵相连。
打开水泵,加热烧瓶,瓶内反应物剧烈沸腾,蒸出的水蒸气由导管抽走。
大约5min后,温度快速升至200℃以上。
继续加热,使反应温度维持在210~220℃,约2min,打开安全瓶上活塞,使反应体系与大气相通,停止加热和抽气[5]。
让反应物冷却至100℃,加入20ml热水(加热后在冷却,所获粗产物容易过滤),进一步冷却至室温,过滤,收集浅黄色晶体,即得到5-硝基-邻苯二甲酰肼中间体,中间体不需要干燥即可用于下一步的反应。
将5-硝基-邻苯二甲酰肼中间体转入到烧杯中,加入6.5ml 10%氢氧化钠溶液,用玻璃棒搅拌使固体溶解。
加入4g二水合连二亚硫酸钠,然后加热至沸并不断搅拌,保持沸腾5min。
稍冷却,加入2.6ml冰醋酸,继而在冷水浴中冷却至室温,有大量浅黄色结晶析出。
抽滤,水洗3次,再抽干,收集终产物5-硝基-邻苯二甲酰肼(鲁米诺)。
取少许样品经干燥测定熔点(m.p 319~320℃)。
3、发光反应
在250ml锥形瓶中,依次加入15g氢氧化钾、25ml二甲亚砜和0.2g未经干燥的鲁米诺,盖上瓶塞,然后剧烈摇荡,使溶液与空气充分接触。
此时,在暗处就能观察到从锥形瓶中发出的微弱蓝色荧光。
继续摇荡并不时地打开瓶塞,让新鲜空气进入瓶内,瓶中的荧光会变得越来越亮。
若将不同荧光染料(1~5mg)分别溶于2~3ml水中,并加入到鲁米诺二甲亚砜溶液中,盖上瓶塞,用力摇动,在暗室里可以观察到不同颜色的荧光。
部分结果如下:
无染料:蓝白色;曙红:橙红色;罗丹明B:绿色;荧光素:黄绿色
五、注释
[1]、发烟硝酸是强腐蚀性试剂,应在通风橱中小心量取。
若不慎溅到手上,可用水冲洗。
[2]、反应物在倒入水中的过程,有毒的一氧化氮气体会逸出,操作时应在通风橱中进行,不要吸入有毒气体。
[3]、洗涤液和母液合并后,经蒸发浓缩,可获得4-硝基-邻苯二甲酸。
不过浓缩要当
心,当溶液变浓时,固体物质溶液发生碳化。
或者用乙醚对经过初步浓缩后的合并液进行萃取,然后蒸去乙醚即可得到4-硝基-邻苯二甲酸,m.p 165℃。
[4]、水合肼极毒并具有强腐蚀性,应避免与皮肤接触。
[5]、停止加热前,一定要先打开安全瓶上的活塞,使反应体系与大气相通,否则容易发生倒吸。
六、思考题
1、与氯苯硝化相比,邻苯二甲酸酐的硝化条件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2、为什么4-硝基-邻苯二甲酸在水中的溶解性要比3-硝基-邻苯二甲酸强?
3、鲁米诺化学发光的原理是什么?
4、本实验在做鲁米诺发光演示时,为什么要不时打开瓶盖并剧烈摇荡?
1.鲁米诺的合成
在20cm3试管中,加入0.3g环状二酰胺,用5cm3 10%NaOH溶解,加入2g连二亚硫酸钠粉末,用玻璃棒充分搅匀,在通风柜内,将试管放入油浴中,加热至沸点,保温15min (或用酒精灯的微火小心加热至沸腾,试管距火焰高些,保温加热,并不断摇晃,千万不可喷出!沸腾15min),加入冰醋酸2cm3。
将试管自然冷却至室温,再在冷水浴中冷却10min,逐渐析出棕黄色鲁米诺固体,离心分离,用滴管取出上层清液,得产物鲁米诺约0.3g。
名称:鲁米诺; 3-氨基苯二甲酰肼; 发光氨
英文名:3-Aminophthalhydrazide
别名:Luminol ;5-Amino-2,3-dihydro-1,4-phthalazinedione
分子式:C8H7N3O2
分子量:177.16
CAS #:521-31-3
形状:浅黄粉末
含量:≥98% (HPLC)
熔点:>300℃
用途:化学发光试剂,常用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例如,金属阳离子和血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