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012)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标准一、《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定位《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
环境影响评价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环境管理制度,对确定经济发展方向和保护环境等一系列重大决策上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理论和评价方法,是环境保护当前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特点,以必需够用为度,统筹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内容和过程,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条件,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使学生能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掌握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一些基本原理、评价方法和技术,并初步具有分析和解决一些环境影响评价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培养目标本学习领域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能力目标的实现为核心。
培养学生具备专业能力、职业能力、社会能力。
《环境影响评价》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项目立体整合,在专业知识教育中增强实践技能的培养,并强调对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的了解,使学生具备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的专业能力。
1、专业能力(1)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
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熟悉与环境影响评价有关的环境标准的意义及其关系,能根据相关政策、标准,确定评价参数指标及控制程度。
(2)具备环境影响评价基本知识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技术要求;掌握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的格式和要求。
(3)初步具备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的相关知识及基本技能掌握污染源的来源、性质及分类,污染源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掌握工程分析的方法和主要内容。
(4)初步具备主要环境要素影响评价的相关知识及基本技能掌握大气、水、生态等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级方法、评价范围的确定;现状调查和影响预测的基本方法与内容;掌握常见推荐预测模式的计算。
第五章地下水环评导则与相关环境标准
第五章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相关水环境标准第一节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HJ 610-2011 )适用于以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及对地下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可参照执行。
2建设项目分为三类:(l)I 类:指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起中,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的建设项目:(2)II 类:指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变化,并导致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建设项目:(3)III类:指同时具备I 类和II 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特征的建设项目。
3根据不同类型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程度与范围的大小,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为一、二、三级。
4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任务包括:(l)进行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2)预测和评价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地下水环境可能造成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危害(包括地下水污染、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位变化),(3)并针对这种影响和危害提出防治对策,预防与控制地下水环境恶化,保护地下水资源,为建设项目选址决策、工程设计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5四个工作程序: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可划分为准备阶段、现状调查与工程分析阶段、预测评价及报告编写阶段。
6各阶段主要工作内容(I)准备阶段搜集和研究有关资料、法规文件:了解建设项目工程概况:进行初步工程分析;踏勘现场,对环境状况进行初步调查:初步分析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确定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重点:在此基础上编制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
(2)现状调查与工程分析阶段开展现场调查、勘探、地下水监测、取样、分析、室内外试验和室内资料分析等,进行现状评价工作,同时进行工程分析。
(3)预测评价阶段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依据国家、地方有关地下水环境管理的法规及标准,进行影响范围和程度的评价。
(4)报告编写阶段综合分析各阶段成果,提出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防治对策,编写地下水环境影响专题报告。
第05章环境影响评价与安全预评价
第五章环境影响评价与安全预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与安全预评价的程序、内容、要求与方法考情分析本章是新教材中内容变化最大的一章(真题答案以新教材为准)评价涉及的管理规定、评价文件的内容等为历年考核要点,建议分条分层梳理复习结合第3章建设方案研究中环境保护篇和安全内容复习主要考点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3.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4.安全预评价第一节环境影响评价一、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 09年单(一)概念1、环境: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至少两个特点:主体是人类天然的自然环境,也包括人工改造后的自然环境2、环境影响评价: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1、法律:环境保护综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单行法:针对特定的保护对象,如污染防治法、生态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保护相关法:一些自然资源保护和其他与环境保护关系密切的法律,如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2、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或国务院批准有关主管部门3、政府部门规章4、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性规章(三)环境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1、环境标准体系(1)分类按类型分:五种发布权限:三种行业:跨行业综合性排放标准、行业性排放标准执行性质:强制性和推荐性,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2)应用环境标准的原则(13年单)地方环境标准优先于国家环境标准(补充和完善)环境质量标准,应结合环境功能区和环境保护目标进行分级污染物排放标准,依据所属行业、环境功能区、排放的污染物种类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报批时间确定。
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略)【2009年真题】对下列各类评价,我国有明确法律规定的是()。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PPT课件
充分混合段是指污染物浓度在断面上均匀分布的河段, 当断面上任意一点的浓度与断面平均浓度之差小于平均浓度 的5%时,可以认为达到均匀分布;
混合过程段是指在排放口下游达到充分混合以前的河段。 上游河段是排放口上游的河段
3
• 混合过程段长度可由下式估算: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常见的预测方法: 1、数学模型法 2、物理模型法 3、类比分析法
其中最重要的是数学模型法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总体概述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污染物的扩散
污染进入水体后逐步扩展与河水混合而后到全河段,再 继续混合逐步达到均匀。
53
谢谢聆听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演讲者:XX 时间:202X.XX.XX
54
10
11
12
13
14
水环境影响报告样本15 1617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 思考题: • 1、海水位于地球表面,因此也属于地表水。 • 2、在某环境容量很大的河流旁边,拟建一座印染
厂,经计算即使不进行处理直接排放河流也能自 净,因此评价结论“同意建设”,是否正确?为 什么? • 3、一生产对苯二甲酸的厂家,废水中主要污染物 为有机物,生产过程中使用微量钴、镍做催化剂, 由于用量少,故只选择COD、BOD作为评价因子, 请分析当否?原因?
l
(0.4B0.6a)Bu
5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ppt资料
5.2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二、水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
2. 调查时间
1)根据当地水文资料初步确定河流、湖泊、水库的丰水期、平水 期、枯水期,同时确定最能代表这三个时期的季节或月份。遇 气候异常年份,要根据流量实际变化情况确定。对有水库调节 的河流,要注意水库放水或不放水时的水量变化。
2)评价等级不同,对调查时期的要求亦有所不同。 3)当被调查的范围内面源污染严重,丰水期水质劣于枯水期时,
5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本章主要内容
水体概述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学习要求
了解水体的相关知识及影响水体污染的主要水文 因素; 掌握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的原则、方法; 掌握水质预测模型及模型有关参数的估算方法; 掌握建设项目对水环境影响的预测及评价。
概念
水体污染是指一定量的污水、废水、各种废弃物等污染物质进 入水域,超出了水体的自净和纳污能力,从而导致水体及其底泥的 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群落组成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 生态系统和水体的功能,从而降低水体使用价值的现象。
水污染源和污染物
凡是对水环境质量可以造成有害影响的物质和能量输入的来源, 统称水污染源;输入的物质和能量,称为污染物或污染因子。水污 染源分类见下表。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分级方法见下表
5.2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例题:
某地拟新建一纺织印染厂,建成后其废水 排放量为3800m3/d,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色 度、SS、COD、BOD5、硫化物、苯胺类等。 其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入项目附近的大新河, 大新河平均流量为19m3/s.根据当地水环境功能 区划,大新河流经项目附近河段执行GB38382002Ⅲ类水标准(非划定保护区)。请划分该 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环境影响评价规范-水利水电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规范(水利部、能源部SDJ302-88〈试行〉)第一章总则第1.0.1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规定,水利水电工程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
第 1.0.2条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针对工程兴建可能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价,使有利影响得到合理利用,不利影响得到减免或改善,为工程方案论证和领导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1.0.3条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应包括:环境状况调查,环境影响识别、预测和综合评价等。
第1.0.4条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是:一、搜集河流(或河段)规划和拟建工程的开发任务、建设条件及工程特性等资料,并进行初步查勘。
二、编制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大纲。
三、调查工程影响地区的环境状况,并进行必要的测试工作。
四、识别工程影响的主要环境因子,预测、评价工程对其的影响,并对不利影响提出减免或改善措施。
五、进行工程对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
六、综合研究环境保护措施,估算相应投资,进行环境影响经济损益简要分析,提出评价结论。
七、提出环境监测规划和下一设计阶段需要研究的环境影响课题及建议。
八、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
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程序可以简化。
第1.0.5条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必须按照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环境状况调查内容,并应抓住重点,针对工程影响的主要环境因子,进行预测和评价。
第 1.0.6条对具有水库的水利水电工程,其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一般应包括:库区、库区周围及水库下游影响河段,以库区及库区周围为重点。
对跨流域调水工程、分(滞)洪工程、排灌工程等,也就根据工程特性确定评价范围。
第1.0.7条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写,应由取得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证书的单位承担,并对评价结论负责。
第1.0.8条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一般均应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xs
为
控制河段总长度,km;x 为沿程距离(0≤x ≤
xs
) ,km。
2、河流水质一维水质模式
当河流中河段均匀,该河段的段面积 A、平均流速 ux、污染物的输入量 Q、扩散系数 D 都不随时间 变化,同时污染物的增减量仅为反应衰减项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无其他源和汇项,则河流中污 染物的浓度 C 为:
第 3 页 共 18 页
该式适用于无边界中的连续点源排放。 当污染源处于两个边界的中间,则:
C ( x, y ) =
Q u x h 4πD y x / u x
∞
u y {exp − x
2 ∞ + ∑ exp − u x (nb − y ) + 4Dy x 4 D y x n=1 2
Os =
式中,T 为温度,0C。 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希望能找到溶解氧浓度最低的点——临界点。在临界点河水的氧亏值最大,且 变化速率为零。此处水质最差,氧亏值(或溶解养值)及发生的距离为:
468 31.6 + T
(5-8)
xc =
k u ln 2 k 2 − k1 k1
D0 (k 2 − k1 ) 1 − L k 0 1
(二)水环境影响预测方法
预测地表水水质变化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数学模式法、物理模型法和类比分析法。
更多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资料,请浏览:/st /st
第 1 页 共 18 页
(1)数学模式法:该法利用表达水体净化机制的数学方程预测建设项目引起的水体水质变化,能 给出定量的预测结果,在许多水域有成功应用水质模型的范例。 (2)物理模型法:该法依据相似理论,在一定比例缩小的环境模型上进行水质模拟实验,以预测 由建设项目引起的水体水质变化。 该法能反映比较复杂的水环境特点, 且定量化程度高, 再现性好。 但需要有相应的试验条件和较多的基础数据,且制作模型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且水 中的化学、生物净化过程难于在试验中模拟。 (3)类比分析法:调查与建设项目性质相似,且其纳污水体的规模、流态、水质也相似的工程。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预估拟建项目的水环境影响。该法属于定性或半定量。该法的缺点是此工程与 拟建项目有相似的水环境状况不易找到,所得结果比较粗略,一般多在评价工作级别较低,且评价 时间较短,无法取得足够的参数、数据时,用类比法求得数学模式中所需的若干参数、数据。 预测条件的确定:(1)筛选预测的水质参数;(2)拟预测的排污状况;(3)预测的设计水文条 件;(4)水质模型参数和边界条件(或初始条件)。
水生态系统的环境影响评估
水生态系统的环境影响评估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水生态系统是指由水体及其周围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包括湖泊、河流、湿地等水域生态系统。
(整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防治水污染,保护地表水水质,保障人体健康,维护良好的生态系统,准项目分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和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
地表水环境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和特定项目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保护区。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地表水水质特点和环境管理的需要表水源地补充项目和选择确定的特定项目作为基本项目的补充指标。
共计109项,其中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24项,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5项,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999相比,本标准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中增加了总氮一项指标,删除了基本要求和亚硝酸盐、非离子氨及凯氏氮三项指标,将硫调整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修订了PH、溶解氧、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铅、粪大肠菌群7个项目的标准值,增源地特定项目40项。
本标准删除了湖泊水库特定项目标准值。
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按本标准对地表水各类水域进行监督管理。
相连的地表水河口水域根据水环境功能按本标准相应类别标准值进行管理,近海水功能区水域根据使用功能按《海水水质标准》相应类别标渔业水域按《渔业水质标准》进行管理,处理后的城市污水及与城市污水水质相近的工业废水用于农田灌溉用水的水质按《农田灌溉水质标境质量标准》(GB3838-83)为首次发布,1988年为第一次修订,1999年为第二次修订,本次为第三次修订。
本标准自2002年6月1日》(GB3838-88)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ZB1-1999)同时废止。
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负责修订。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教程文件
例题分析
• 4、影响地面水环境质量的污染物按排放方式分为(D)
• A.持久性污染物
B.非持久性污染物
• C.水体酸碱污染和热污染 D.点源和面源
城市非点污染源负荷计算
径流中冲刷到受纳水体的有Ycu机污a染Ysu负C荷ou
Y cu
—有机污染物的日负荷量,kg/d aY—s u 单位转换因子 C o u —总颗粒物固体日负荷量,kg/d
—机污染物在颗粒物中的浓度
水体污染物
➢按污染物性质分 ✓持久性污染物:在地表水中不能或很难由于物理 化学生物作用而分解、沉淀或挥发的污染物 ✓非持久性污染物:在地表水中由于生物作用而逐 渐减少的污染物 ✓酸碱污染物:各种废酸废碱等,水质参数为PH
❖含油废水主要来自油罐区和操作区的雨水、油罐 排水、冷却水排污、冲洗和清洗水及原油脱盐
❖苯酚、苯和有机酸等有机物以及硫化铵、金属盐 和无机盐等无机物来自汽提、原油裂解、洗涤、 油的化学处理等工艺
❖高温水来自锅炉排污、冷却水排放等
工业项目运行期环境影响识别
钢铁工业:六种操作—焦炭制造和副产品回收、铁 矿石制备、高炉炼铁、转炉电炉或平炉炼钢、铸 轧机操作、精整操作。废水来源:
小
地面水水质要 求(水质类别)
Ⅰ~Ⅲ Ⅰ~Ⅳ Ⅰ~Ⅲ Ⅰ~Ⅳ Ⅰ、Ⅱ Ⅰ~Ⅲ Ⅰ~Ⅲ Ⅰ~Ⅳ Ⅰ、Ⅱ Ⅰ、Ⅱ
Ⅰ Ⅰ、Ⅱ Ⅰ、Ⅱ
Ⅰ
Ⅰ
二级 地面水域规模 (大小规模)
大 中、小
大 中、小
大 中、小
大 中、小
水环境影响评价
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
调查范围与时间 调查内容
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 现有污染源调查 水质调查参数的选择 水质取样原则与方式 水质调查取样的次数
水质调查与监测
不 同 污 水 排 放 量 时 河 流 环 境 现 状 调 查 范 围 *参 考 表
河 流 规 模
调 查 范 围 污 水 km 排 放 量 3 m /d >50000 50000~20000 20000~10000 10000~50000 <5000
精选课件水环境影响评价精选课件内容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精选课件水环境实际上除了对水质进行评价外对水生生物底质等也应该进行评价精选课件水体污染源按排放方式分类如工矿废水生活污水通过管道沟渠集中排放非点源如农田排水矿山排水城市与工业区路面排水按污染性质分类持久性污染物如无机盐重金属等非持久性污染物如好氧有机物酸碱度以ph值表示热效应以温度表示精选课件地表水环境评价基本思路污染源排放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环境质量目标输入响应关系水质模拟优化控制方案环境社会经济综合分析精选课件精选课件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任务控制方案与环保措施精选课件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地表水水质要求精选课件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低于第三级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条件的建设项目不必进行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只需按照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有关规定简要说明所排放的污染物类型和数量给排水状况排水去向等并进行一些简单的环境影响分析
为以排污口为圆心,以调查半径为半径的半圆形面积.
不 同 污 水 排 放 量 时 海 湾 环 境 现 状 调 查 范 围 参 考 表 调 查 范 围 污 水 排 放 量 3 M /d
调 查 半 径
调 查 面 积 ( 按 半 圆 计 算 )
[整理]4浙江省水域保护规划编制技术导则
浙江省水域保护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浙江省水利厅2007年6月前言2006年5月1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以省政府214号令颁布实施了《浙江省建设项目占用水域管理办法》(下称《办法》)。
为认真贯彻执行《办法》有关规定,加强水域的保护和管理,维护并发挥水域在防洪、排涝、蓄水、航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功能,规范和指导全省的水域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省水利厅于2006年5月提出了编写《浙江省水域保护规划编制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的任务,并专门成立了《导则》编写组。
编写组拟定了《导则》编制工作大纲,并于2006年5月底召开会议对工作大纲进行了认真讨论,明确了《导则》编制的主要内容和编制思路。
2006年7月编写组在调研全省水域调查工作基础上编写完成了《导则》(初稿),并印发各有关单位和部门征求意见。
2006年8月根据反馈意见和建议,编写组对《导则》(初稿)进行了修改补充,形成《导则》(征求意见稿)。
2006年8月~2007年4月,按照《导则》(征求意见稿)开展水域保护规划编制试点工作。
2007年5月,编写组召开座谈会,对《导则》(征求意见稿)结合试点工作经验进行了认真讨论,会后编写组对《导则》(征求意见稿)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本《导则》(试行稿)。
在《导则》(试行稿)编写过程中得到了省水文局、省钱塘江管理局、各市水利设计部门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导则》组织编制单位:浙江省水利厅《导则》编制单位:浙江省河道管理总站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参加单位: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浙江省水利水电咨询中心主要起草人:王士武、韩玉玲、胡玲、陈雪、严齐斌、徐华敏、曾金年、郑世宗、刘红、温进化、姚水萍、徐海波目录1概况 (1)1.1自然地理 (1)1.2社会经济 (2)1.3水域概况 (2)1.4国民经济发展对水域的需求 (2)2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和依据 (2)2.1指导思想 (2)2.2规划原则 (2)2.3规划范围 (2)2.4规划水平年和依据 (2)3水域现状评价 (3)3.1水域现状分析 (3)3.2水域现状评价 (3)3.2.1行洪除涝功能评价 (3)3.2.2水资源利用功能评价 (3)3.2.3水域其它功能评价 (3)3.3现状水域存在问题及分析 (3)4基本水面率确定 (3)4.1计算分区与水域功能 (4)4.2分区基本水面率确定 (4)4.2.1行洪除涝要求的水面率 (4)4.2.2水资源利用要求的水面率 (4)4.2.3其它功能要求的水面率 (5)4.3规划区域基本水面率确定 (5)5水域总体布局 (5)5.1行洪除涝功能要求的水域布局 (5)5.2水资源利用功能要求的水域布局 (5)5.3其它功能要求的水域布局 (5)5.4水域总体布局 (5)6水域保护与利用 (6)6.1水域保护等级 (6)6.2水域保护范围 (6)6.3水域恢复、扩大或新增方案 (7)6.4水质保护目标 (7)6.5水域利用方案 (8)7水域管理 (8)7.1日常管理制度 (8)7.2水域及保护范围管理 (8)7.3年度调查统计和动态监测制度 (8)7.4水域管理信息系统 (8)附录:规划成果附图与附表 (9)浙江省水域保护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水域保护规划总体目标: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水理念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紧密结合规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域的需求,针对本地区水域保护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水域调查基础上科学规划,通过基本水面率、水域总体布局、水域保护与利用、水域管理等技术环节的分析,实现以水域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章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012)
污水排放量中不包括间接冷却水、循环水以及其 它含污染物极少的清净下水的排放量,但包括含热 量大的冷却水的排放量。
2)污染物分类 根据污染物在水环境中输移、衰减特点以及它们的预 测模式,将污染物分为四类: ◆持久性污染物(其中还包括在水环境中难降解、毒性 大、易长期积累的有毒物质);
◆非持久性污特征
污染物在水体中存在着迁移运动、分散运动和衰减转化。
迁移运动是指在水流作用下在X、Y、Z三个方向上产生的平移, 只改变位置,不改变浓度。
分散运动包括分子扩散、湍流扩散和弥散作用,污染物通过分 散运动得到稀释。
衰减转化:非持久性污染物在水体中微生物或化学作用下浓度 不断降低,自身不断分解转化。
与环境特征(工程特征污染物、无环境容量的污染物、区域严控污 染物)。
(2)各阶段均应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决定其拟预测水质参数,彼 此不一定相同。 对河流,可按下式选取:
ISE
c pQp (cs ch )Qh
式中:ISE——水质参数的排序指标;Cp——污染物排放浓度,mg/L Ch——河流上游污染物浓度,mg/L;QP——废水排放量,m3/s; Qh——河流流量,m3/s; ISE 越大说明建设项目对河流中该项水质参数的影响越大。
上游河段是排放口上游的河段。
3.2河流水质预测模型
3.2.1混合过程段 混合过程段长度计算公式:
◆酸和碱(以pH表征); ◆热污染(以温度表征)。 例:持久性污染物:K+、Na+、Cl-、F非持久性污染物: COD、BOD、挥发酚、氨氮等
3)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
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按污水中拟预测的污染物类型和以某 类污染物中水质参数的多少划分为复杂、中等和简单三类。
◆复杂:污染物类型数≥3,或者只含有两类污染物,但需预 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10; ◆中等:污染物类型数=2,且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 <10;或者只含有一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 数目≥7; ◆简单:污染物类型数=1,需预测浓度的水质参数目<7。
(整理)GB11607-89渔业水质标准.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和《海洋环境保护法》、《渔业法》,防止和控制渔业水域水质污染,保证鱼、虾、贝、藻类正常生产、繁殖和水产品的质量,特制订本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鱼虾类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和水产增养殖区等海、淡水的渔业水域。
2 引用标准(略)3 渔业水质要求3.1 渔业水域的水质,应符合表1(渔业水质标准)。
3.2 各项标准数值系指单项测定最高允许值。
3.3 标准值单项超标,即表明不能保证鱼、虾、贝正常生长繁殖,并产生危害,危害程度应参考背景值、渔业环境的调查数据及有关渔业水质基准资料进行综合评价。
4 渔业水质保护4.1 任何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经营者排放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有害废弃物,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最近渔业水域的水质符合本标准。
4.2 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有害废弃物严禁直接排入鱼虾类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鱼、虾、贝、藻类的养殖场及珍贵水生动物保护区。
4.3 严禁向渔业水域排放含病源体的污水,如需排放此类污水,必须经过处理和严格消毒。
5 标准实施5.1 本标准由各级渔政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监督与实施,监督实施情况,定期报告同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
5.2 在执行国家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如不能满足地方渔业水质要求时,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制定严于国家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以保证渔业水质的要求,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和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5.3 本标准以外的项目,若对渔业构成明显危害时,省级渔政监督管理部门应组织有关单位制订地方补充渔业水质标准。
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和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5.4 排污口所在水域形成的混合区不得影响鱼类洄游通道。
6 水质监测6.1 本标准各项目的监测要求,按规定表2(渔业水质分析方法)进行监测。
6.2 渔业水域的水质监测工作,由各级渔政监督管理部门组织渔业环境监测站负责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河流水质预测模型
3.2.1混合过程段 混合过程段长度计算公式:
l (0.4B0.6a)Bu (0.05H8 0.00B 6)g (5H )1/2I
L—混合过程段长度,(m); a—排放口距岸边距离,(m);
I—河流坡降,m/m;
B—河宽,m;
H—河流平均水深,m; u—河流平均流速,m/s;
污水排放量中不包括间接冷却水、循环水以及其 它含污染物极少的清净下水的排放量,但包括含热 量大的冷却水的排放量。
2)污染物分类 根据污染物在水环境中输移、衰减特点以及它们的预
测模式,将污染物分为四类:
◆持久性污染物(其中还包括在水环境中难降解、毒性 大、易长期积累的有毒物质);
◆非持久性污染物; ◆酸和碱(以pH表征); ◆热污染(以温度表征)。 例:持久性污染物:K+、Na+、Cl-、F-
例题:
1、单项选择.
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为20000m3/d,污水中污染物为一类,需
预测浓度的水质参数为8个,排水进入一条多年平均流量为 130m3/s的河流,该河流环境质量标准执行III类。其地面水环 境影响评价应按( )开展工作。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2、某拟建企业污水排放量为1100m3/d,其中生产和生活废水 排放量为900m3/d,清净下水排放量为200m3/d,拟排入城市 下水管网经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河流。企业污水中主要
时空的评价重点应是水质、水文急剧变化和水体功能改变 处和取水口的位置。
评价结果应具体说明污染影响范围、影响程度、污染特性 、水质变化趋势和存在问题。
2.2.2预测方案的确定 1.预测源强
正常、非正常、事故风险 2.预测时段: 施工期、运营期、服务期满后
(1)所有建设项目均应预测生产运行阶段对地面水环境的 影响。该阶段的地面水环境影响应按正常排放和不正常排 放两种情况进行预测。
库建成后的库区局地小气候的变化,由于下游水资 源减少引起的生态系统的变化;大坝阻隔造成的水 生生物资源的变化。
2.2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技术路线
2.2.1预测原则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任务,主要是在影响预测的基础 上,评述建设项目在各个阶段对地表 水体的环境影响程度和 范围。
水质评价的重点应是对水体影响较重的水质参数。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 Ⅲ
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
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
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建设项目 污水排放 量 m3/d
≥20000
<20000 ≥10000
<10000 ≥5000
<5000 ≥1000
中、小 大、中
小
Ⅰ Ⅰ、Ⅱ Ⅰ、Ⅱ
小
Ⅰ
小
Ⅰ
二级
地面水域 地面水水
规模(大小 质要求(水
规模) 质类别)
大
Ⅳ、Ⅴ
中、小
Ⅴ
大
Ⅳ、Ⅴ
中、小
Ⅴ
大
Ⅲ~Ⅴ
中、小 Ⅳ、Ⅴ
大
Ⅳ、Ⅴ
中、小
Ⅴ
大
Ⅲ、Ⅳ
中、小 Ⅲ~Ⅴ
大
Ⅰ~Ⅲ
中、小 Ⅱ~Ⅳ
大、中 Ⅲ、Ⅳ
小
Ⅲ、Ⅳ
大、中 Ⅰ~Ⅲ
小
Ⅱ~Ⅳ
大、中 Ⅰ、Ⅱ
小
Ⅰ~Ⅲ
大、中 Ⅰ~Ⅲ
小
Ⅱ~Ⅳ
河流水质混合过程:
预测范围内的河段可以分为充分混合段、混合过程 段和上游河段。
排污口——混合过程段——充分混合断面——充分 混合断面以下河段
充分混合段是指污染物浓度在断面上均匀分布的河 段。当断面上任意一点的浓度与断面平均浓度之差小
于平均浓度的5%时,可以认为达到均匀分布。
混合过程段是指排放口下游达到充分混合以前的河 段。
火力发电、热电
pH、悬浮物、硫化物、水温、挥发酚、砷、铅、镉、石油类、 氟化物
煤矿
pH、COD、BOD5、溶液解氧、砷、悬浮物、硫化物
石油开发与炼制
pH、COD、BOD5、溶解氧、悬浮物、硫化物、挥发性酚、氰 化物、石油类、苯类、多环芳烃
化肥、农药
pH、COD、BOD5、悬浮物、硫化物、氟化物、挥发性酚、氰 化物、砷、氨氮、磷酸盐、有机氯、有机磷
水泥
pH、悬浮物
纺织、印染
pH、COD、BOD5、悬浮物、挥发性酚、硫化物、苯胺类、色 度、六价铬
造纸
pH(或碱度)、COD、BOD5、悬浮物挥发性酚、硫化物、铅、 汞、木质素、色度
皮革及到革加工
pH、COD、BOD5、水温、悬浮物、硫化物、氯化物、总铬、 六价铬、色度
肉食加工、发酵、 酿造、味精
pH、BOD5、COD、悬浮物、氨氮、磷酸盐、大肠杆菌数
当平均水深<10m 大湖(库):≥50km2 中湖(库):5-50km2 小湖(库):<5km2
5)水质类别 地面水质按 GB3838 划分为五类 I、II、III、IV、V。
Ⅰ类 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 Ⅱ
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5.拟预测水质参数的筛选 (1)拟预测水质参数的数目应既说明问题又不过多,要体现工程 与环境特征(工程特征污染物、无环境容量的污染物、区域严控污 染物)。
(2)各阶段均应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决定其拟预测水质参数,彼 此不一定相同。 对河流,可按下式选取:
ISE c pQp (cs ch )Qh
式中:ISE——水质参数的排序指标;Cp——污染物排放浓度,mg/L
1.3)时,可视为弯曲河流,否则可以简化为平直河流。 7.污染源简化
排入河流的两排放口的间距较近时,可以简化为一个,其 位置假设在两排放口之间,其排放量为两者之和。两排放口 间距较远时,可分别单独考虑。
排入小湖(库)的所有排放口可以简化为一个,其排放量 为所有排放量之和。
在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中,通常可以把排放规律简化为连 续恒定排放。
3.预测时期
一、二级评价应预测纳污水体自净能力最小和一般两个
时段的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或评价等级为二级但评价
时间较短时,可以只预测自净能力最小时段的环境影响。 一级评价:至少枯水期和平水期; 二级评价:至少枯水期 三级评价:枯水期
(同时要考虑预测背景值的监测时期)
4.预测范围和预测点的布设
(1)预测范围与现状调查的范围相同或略小。
<1000 ≥200
建设项目 污水水质 的复杂程
度
复杂 中等 简单 复杂 中等 简单 复杂 中等 简单 复杂 中等 简单 复杂 中等 简单
一级
地面水域 地面水水
规模(大小 质要求(水
规模) 质类别)
大
Ⅰ~Ⅲ
中、小 Ⅰ~Ⅳ
大
Ⅰ~Ⅲ
中、小 Ⅰ~Ⅳ
大
Ⅰ、Ⅱ
中、小 Ⅰ~Ⅲ
大
Ⅰ~Ⅲ
中、小 Ⅰ~Ⅳ
大
Ⅰ、Ⅱ
中、小 Ⅰ、Ⅱ
Ch——河流上游污染物浓度,mg/L;QP——废水排放量,m3/s;
Qh——河流流量,m3/s;
ISE 越大说明建设项目对河流中该项水质参数的影响越大。
6.河流简化
河流可以简化为矩形平直河流,矩形弯曲河流和非矩形河
流。 河流的断面宽深比≥20时,可视为矩形河流。 小河可以简化为矩形平直河流。 大中河流中,预测河段弯曲较大(如其最大弯曲系数>
4)地面水域的规模
河流与河口,按建设项目排污口附近河段的多年平均 流量或平水期平均流量划分为:
◆大河:≥150m3/s ◆中河:15~150 m3/s ◆小河:<15m3/s
按枯水期湖泊、水库的平均水深以及水面面积划分为:
当平均水深≥10m 时 大湖(库):≥25km2 中湖(库):2.5-25km2 小湖(库):<2.5km2
第五章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012)
第一节 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
1.1总则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为三级。
评价工作等级分为三级,一级评价最详细,二 级次之,三级较简略
低于第三级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条件的建设项
目,不必进行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只需简要说
明所排放的污染物类型和数量、给排水状况、排 水去向等,并进行一些简单的环境影响分析。
2.2.3预测方法
1.数学模式法:定量预测,优先考虑。 ①零维模型:用于河流充分混合段的断面水质平均浓度预 测(不考虑三个方向的运动及衰减) ②一维模型:水质参数沿空间一个方向上变化,假定其它 两个方向上无变化。S—P ③二维模型:同时考虑沿水流方向和沿河横向上污染物浓 度变化。二维稳态衰减模式。 ④三维模型:同时考虑水质参数在三个方向上的变化。 2.物理模型法:按比例缩小的模型实验,定量化程度高。 3.类比调查:定性半定量。 4.专家判断法:定性,主要用于水生生态系统评价
第三节 水质预测模型
3.1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运动特征
污染物在水体中存在着迁移运动、分散运动和衰减转化。 迁移运动是指在水流作用下在X、Y、Z三个方向上产生的平移 ,只改变位置,不改变浓度。 分散运动包括分子扩散、湍流扩散和弥散作用,污染物通过分 散运动得到稀释。 衰减转化:非持久性污染物在水体中微生物或化学作用下浓度 不断降低,自身不断分解转化。
(2)在预测范围内应布设适当的预测点,应包括敏感点
。一般情况下以环境现状监测点为预测点。
同时应考虑以下特殊情况:
①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和水质突然变化处的上、下游,重要水 工建筑物附近,水文站附近等应布设预测点。
②当需要预测河流混合过程段的水质时,应在该段河流中布 设若干预测点。 ③虽然在预测范围以外,但估计有可能受到影响的重要用水 地点,也应设立预测点。 ④排放口附近常有局部超标区,如有必要可在适当水域加密 预测点,以便确定超标区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