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
河南省城乡规划法实施办法城乡规划法河南省实施办法征求意见
河南省城乡规划法实施办法城乡规划法河南省实施办法征求意见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 __城乡规划法》办法(征求意见稿)浏览次数:51 发布时间:xx-6-9 11:10:03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全省城乡规划管理,统筹城乡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 __城乡规划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在城市、镇、乡、村规划区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必须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村庄规划和 __指定区域的城乡空间布局规划。
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第三条城市、镇、乡和村庄应当依照本办法制定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城市、镇、乡、村庄规划区内的建设活动应当符合规划要求。
第四条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用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能源节约集约利用,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和传统风貌,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并符合区域人口发展、国防建设、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的需要。
第五条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的编制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第六条城乡规划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城市、镇规划区内的村庄,分别纳入城市规划、镇规划实行统一规划管理。
各类城镇新区、产业集聚区、开发区、园区应当纳入城市、镇总体规划统一管理。
第七条城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城乡规划管理机构,镇、乡应配备专职城乡规划管理人员。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城乡规划的编制和管理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八条经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和规划管理的依据,未经法定程序不得修改。
第九条城乡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及时公布经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公开的内容除外。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豫政 〔2016〕62号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正文:----------------------------------------------------------------------------------------------------------------------------------------------------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豫政〔2016〕62号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号)和省委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新型城镇化更好更快发展,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更加注重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更加注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环境宜居和历史文脉传承,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紧紧围绕新型城镇化目标任务,坚持点面结合、统筹推进,充分发挥综合试点的示范作用,着力解决“三个一批人”城镇化问题;坚持纵横联动、协调推进,加强部门间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协调配合,确保改革举措和政策落地生根;坚持补齐短板、重点突破,加快完善现代城镇体系,推进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充分释放新型城镇化蕴藏的巨大内需潜力,充分发挥城镇化建设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平台作用,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持久强劲动力。
二、有序推动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落户(一)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围绕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各省辖市、县(市、区)政府要抓紧出台本地户籍制度改革的具体实施意见,制定实施推动非户籍人口在城镇落户方案,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
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文本2001-2020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城镇发展总体战略 (5)第三章城镇体系结构及空间组织 (8)第四章主要城市空间扩展及控制 (15)第五章小城镇发展引导 (20)第六章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体系规划 (22)第一节交通体系建设 (22)第二节水资源开发利用 (26)第三节供电与通讯网络建设 (27)第四节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28)第七章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规划 (30)第一节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30)第二节旅游资源开发 (31)第三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32)第四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33)第八章区域发展协调与管制 (36)第一节城镇发展分区 (36)第二节乡村地区 (44)第三节生态敏感区 (47)第四节省际边界地区 (48)第九章规划实施的政策与措施 (50)第十章附则 (53)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文本(2001-2020)河南省人民政府二○○二年十二月《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单位名单项目主持单位:河南省建设厅项目主编单位: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项目合作单位: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郑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河南省城乡规划技术服务中心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编制人员名单项目总顾问:范钦臣张洪华查敏技术总负责:刘洪涛项目顾问:刘征远虞绍涛王发曾项目负责人:郭凤春王华昌夏保林技术负责人:乔建平袁中金项目组成员:胡新宇王旭升尚学军薛广静陈卫东吕连琴张传慧康美寅平玉峰王丰虞湘蓉钱新强高建华朱柏钢宋金叶吴国伟黄金川王喜其它参加人员:杨友林陈永信许海燕郭东良王宾波管华陶立新王勇王长征刘道方闫卫阳刘志钢郑海霞李立阳王紫生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落实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实现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强城镇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协调,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编制《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是宏观调控和引导全省城镇化进程和城镇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全省城镇化与城镇发展的基本战略方针和政策。
河南省主体功能区划分及规划
•
•
•
•
•
• •
(3)评价结果
3、环境容量评价
• (1)技术方法
•
大气环境容量(SO2)计算 水(COD)环境容量的计算
•
•
综合环境容量计算与分析
(2)评价结果
4、生态系统脆弱性
• (1)技术方法
•
由于地貌类型的过渡性,以水力侵蚀为主的水土流失 成为河南省突出的生态问题,豫东平原大部分处于黄河故 道和黄泛区,土地沙漠化问题也较严重。土壤盐渍化在河 南有一定程度的分布,根据河南实际,选择沙漠化脆弱性、 土壤侵蚀脆弱性、土壤盐渍化脆弱性三项指标进行生态脆 弱性的评价。
主体功能区划分及规划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二○○八年四月
• 一、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背景 意义 • 二、指导思想与原则 • 三、主体功能区分类 • 四、主体功能区规划体系构成 • 五、河南省主体功能区划分
一、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背景意义 • (一)国土空间开发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土空间 发生了巨大变化,带来了一些必须高度重视、 认真解决的突出问题: 1、资源环境问题凸现 2、生态系统功能退化 3、空间结构不合理 4、公共服务和生活条件差距大
• (一)指导思想 •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 发展观,树立新的开发理念,调整开发内容,创新开发方式, 规范开发秩序,提高开发效率,按照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 展的要求,明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公 共服务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生态系统脆弱性]=MAX{[沙漠化脆弱 性],[土壤侵蚀脆弱性],[土壤盐渍 化脆弱性]}
河南省建设厅关于在全省实行城市规划公示制度的通知
河南省建设厅关于在全省实行城市规划公示制度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建设厅•【公布日期】2007.05.25•【字号】豫建规园[2007]29号•【施行日期】2007.05.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河南省建设厅关于在全省实行城市规划公示制度的通知(豫建规园〔2007〕29号)各省辖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自2003年我厅印发《河南省城市规划公示制度(试行)》以来,各级城市规划管理部门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全省基本建立了城市规划批前、批后公示和建设项目审批公示制度,对全省城市规划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为进一步健全城市规划民主决策、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机制,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维护公众对城市规划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强化依法行政,规范城市规划的行政行为,在总结各地城市规划公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河南省城市规划公示制度(试行)》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现将修订后的《河南省城市规划公示制度》印发你们,请抓紧制定具体措施,认真贯彻实施,并督促指导所辖县(市)的实施。
我厅将把《河南省城市规划公示制度》贯彻落实情况纳入城市规划效能监察的重点内容进行监督检查。
附件:《河南省城市规划公示制度》二○○七年五月二十五日附件:河南省城市规划公示制度为健全城市规划民主决策、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机制,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维护公众对城市规划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进一步强化依法行政,规范城市规划的行政行为,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规定,特决定在全省实行城市规划公示制度。
具体内容如下:一、城市规划公示的原则全省城市规划公示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依法行政、公开透明、公众参与、规范高效、廉洁公正、强化监督、务求实效为原则,以实现城市规划工作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为目标,全面推动城市规划工作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变,由封闭管理向公众参与转变,由自由裁量为主向依法行政转变,推进规划编制的科学性,提高规划的权威性,保证规划的严肃性,保障城市规划综合调控作用的发挥。
河南最新规划方案
河南最新规划方案河南最新规划方案1. 简介河南省作为中国中部的重要省份,近年来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为了进一步促进河南省的发展,提升城市的功能和形象,河南省政府制定了最新的规划方案。
本文将介绍河南省最新的规划方案,包括重点发展领域、目标、主要举措等内容。
2. 重点发展领域河南省的最新规划方案明确了以下重点发展领域:2.1 经济发展河南省将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领域的支持力度,通过引进高端创新人才、优化投资环境、加强科技创新等措施,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2.2 城市建设河南省将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的功能和品质。
重点发展的城市包括郑州、洛阳、开封等,将建设更多的地铁线路、公共交通系统,并改善城市的环境和居住条件。
2.3 农业现代化河南省将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农业向高效、智能、可持续发展转变。
通过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提升农产品质量、优化农田管理等措施,提高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
2.4 生态环境保护河南省将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通过加强水源地保护、推广清洁能源利用、提升环境监测能力等举措,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3. 目标河南省规划方案的目标是到203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经济体系、良好的城市环境、高效的农业生产和美丽的生态环境。
具体目标包括:1. 经济总量达到全国前列,成为中部地区的经济中心。
2. 城市建设水平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提供更好的居住、工作和商业环境。
3. 农业产业实现现代化,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4.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保护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4. 主要举措为实现上述目标,河南省政府将采取以下主要举措:4.1 宏观政策支持河南省将出台一系列宏观政策,包括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招商引资等,为企业和创新人才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和环境。
4.2 重大项目建设河南省将加大对重大项目的支持,包括高铁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等。
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
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中共河南省委员会•【公布日期】2016.07.20•【字号】•【施行日期】2016.07.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6号)精神,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强和改进全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推动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产城融合、科学发展、改革创新,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依法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遵循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着力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着力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着力提升城市环境质量,着力创新城市管理服务,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河南实际的城市发展新道路,促进新型城镇化更好更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依法治理与文明共建相结合。
强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法治保障,坚持依法治理城市,注重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培育城市精神,形成政府、社会和市民共治共管、共建共享的城市治理和发展模式。
——坚持规划先行与建管并重相结合。
充分发挥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引领调控作用,坚持高水平规划城市、高质量建设城市、高标准管理城市,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确保城市科学规划、有序建设、高效管理。
——坚持改革创新与传承保护相结合。
创新体制机制,破解发展难题,传承历史文脉,保护优秀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和发展,为城市提供动力、激发活力、增添魅力。
河南省临颍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2008--2025
河南省临颍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2008-2025)目录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县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1第三章村镇体系规划 2第四章村庄布点调整规划3第五章空间管制和资源利用规划4第六章公共服务设施规划6第七章历史文化保护与旅游系统规划7第八章综合交通规划7第九章生态与环境保护规划8第十章给水设施规划9第十一章排水设施规划10第十二章电力设施系统10第十三章燃气与供热规划10第十四章通信设施规划11第十五章防灾规划11第十六章环境卫生设施规划11第十七章近期建设规划11第十八章实施对策与建议12第十九章附则1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临颍县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引导、调控临颍县域城镇建设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法律法规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是依法制定的指导临颍县域城乡建设活动的法律性文件。
凡在规划范围内进行的一切建设活动,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要求,执行本规划。
第三条对本规划的调整、修改,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有关条款执行。
第四条指导思想1. 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土地集约化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
2. 坚持统筹发展原则,统筹考虑城镇和乡村、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从促进县域整体发展角度进行空间资源和各类公共基础设施配置。
3. 坚持控制和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从县域长远发展出发,确立以控制为主,适度引导发展的原则。
第五条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2008年)《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2005)146号文发布)《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建规(2006)183号文发布)《河南省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技术细则(试行)》(豫建村镇〔2007〕14号)《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中原城市群规划(2006~2020)》《河南省建设厅关于加快省25个重点县(市)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漯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临颍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六条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08~2025年,其中:近期2008~2015年,远期2016~2025年。
河南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
河南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1991年12月18日河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根据1999年3月26日河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关于修改〈河南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05年1月14日河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河南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以下简称《城市规划法》)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建设,必须遵守《城市规划法》和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市、镇。
本办法所称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
设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镇(含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不再另行划定城市规划区。
城市规划区需要跨行政区域的,由其共同上一级人民政府协调处理。
第四条制定城市规划应执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
城市规划应当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远景发展的关系,并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在城市规划区内建设,必须坚持适用、经济的原则,贯彻勤俭建国的方针。
编制城市规划,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从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和现状特点出发,坚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统筹兼顾,综合部署。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和国土规划、区域规划、江河流域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
第五条城市规划确定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规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按计划分步实施。
第六条省人民政府和省辖市人民政府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有关城市规划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承办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具体组织工作;参与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组织工程选址;对城市规划的实施进行监督和检查;其他城市规划管理工作。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12.31•【字号】豫政〔2021〕55号•【施行日期】2021.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豫政〔2021〕55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现将《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河南省人民政府2021年12月31日目录第一章发展基础第一节主要成就第二节发展态势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主要目标第三章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新格局第一节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第二节提升郑州国家中心城市能级第三节推动郑州都市圈扩容提质第四节培育壮大副中心城市第五节强化区域发展多极支撑第六节完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第四章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一节引导县域经济特色化发展第二节推进“一县一省级开发区”建设第三节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第四节深化县域放权赋能改革第五章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第一节打通市民化制度性通道第二节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第三节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劳动技能素质第四节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配套政策第六章建设宜居韧性智慧现代化城市第一节建设便捷舒适的宜居城市第二节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第三节建设更具活力的创新城市第四节建设数字孪生的智慧城市第五节建设美丽低碳的绿色城市第六节建设魅力彰显的人文城市第七章促进城乡深度融合发展第一节充分发挥试验区带动效应第二节合理配置城乡发展要素第三节深入开展乡村建设行动第四节扎实推动城乡共同富裕第八章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一节加强城市空间治理第二节提升城市社会治理水平第三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第九章规划实施第一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第二节加强政策统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前言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重要标志,是挖掘内需潜力、增添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支撑,是优化省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抓手,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路径。
国务院关于《河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河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4.02.28•【文号】国函〔2024〕33号•【施行日期】2024.02.28•【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国务院关于《河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国函〔2024〕33号河南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你们关于报请批准《河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自然资源部审查通过的《河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河南省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河南省地处中原地区,是支撑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实施的重要地区。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努力推动河南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篇章。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河南省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0955.52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9837.89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40万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3倍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国家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260.7亿立方米。
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划定洪涝等风险控制线,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历史文化保护等安全保障空间,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三、构建支撑新发展格局的国土空间体系。
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河南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2005年修正)
河南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2005年修正) 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05.01.14•【字号】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5号•【施行日期】1991.12.18•【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河南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1991年12月18日河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根据1999年3月26日河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关于修改〈河南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05年1月14日河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河南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以下简称《城市规划法》)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建设,必须遵守《城市规划法》和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市、镇。
本办法所称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
设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镇(含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不再另行划定城市规划区。
城市规划区需要跨行政区域的,由其共同上一级人民政府协调处理。
第四条制定城市规划应执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
城市规划应当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远景发展的关系,并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在城市规划区内建设,必须坚持适用、经济的原则,贯彻勤俭建国的方针。
编制城市规划,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从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和现状特点出发,坚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统筹兼顾,综合部署。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和国土规划、区域规划、江河流域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
河南省规划办法
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初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在规划区内进行建设活动及其管理工作,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包括省域城镇体系规划、设区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和城镇密集地区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第三条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的规划区具体范围,由组织编制规划的有关人民政府划定。
规划区具体范围超出有关人民政府所辖行政区域的,应当报共同上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四条城市和镇、乡应当制定城市规划和镇规划、乡规划。
城市规划区、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规划区范围内的村庄和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确定制定规划的其他村庄,应当制定村庄— 1 —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和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的镇、乡、村庄,不单独编制规划。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城乡规划的编制和管理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专款专用。
第六条城乡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在城乡规划报送批准前,应当将规划草案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30日;自城乡规划批准之日起2 0日内,通过本级人民政府的公报和指定的网站予以公布。
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公开的内容除外。
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经依法批准并公布的城乡规划,服从规划管理。
城乡规划未经法定程序,不得修改。
第七条省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依据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制定本省城乡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的技术标准和规定,规范和指导全省城乡规划工作。
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守国家和省有关技术规范,符合上级人民政府制定的相关城乡规划的要求,并根据需要组织现场查勘和专家论证。
第八条省、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乡规划的管理工作。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指导意见豫政 〔2010〕80号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指导意见豫政 〔2010〕80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为推进我省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带动“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发展,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一、总体要求(一)重要意义。
“十一五”以来,我省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75个百分点,2009年年底达到37.7%;中原城市群综合实力明显提升,现代城镇体系建设逐步展开,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城乡面貌发生可喜变化。
尽管我省已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新阶段,但城镇化发展水平仍然较低,较全国平均水平低8.9个百分点;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中心城市交通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尚不能适应快速发展需要,城市用水普及率、人均绿地面积等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农村村镇面貌亟待改善;城乡建设投资不足,城中村、旧城改造任务繁重,保障性住房不能满足群众需求。
我省城镇化发展特别是城乡建设滞后已成为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
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我省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历史性任务,事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全面、深入、大力抓好这项工作,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内需动力,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利于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
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科学谋划,统筹布局,系统组织,认真实施,并以此为抓手,带动经济社会发展,为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提供强大支撑。
(二)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个重在”(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围绕构建“一个载体、三个体系”(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自主创新体系),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带动“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着力点,全面加强城镇建设,积极稳妥建设新农村,努力走出一条全面开放、城乡统筹、经济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以中原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河南建设规划方案-更新版
河南建设规划方案介绍河南省是中国中部的一个省份,位于黄河下游,与山东、河北、安徽、湖北和陕西等省份相邻。
作为中国的重要经济区域之一,河南省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为了有效地利用和开发这些资源,制定一套完善的建设规划方案是关键所在。
本文将探讨河南省建设规划方案,以期为其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背景河南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在上个世纪的农业革命时期,河南以其丰沛的水源和种植技术得以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域之一。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和新技术的应用,河南省正在从传统的农业区域向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转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河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很高的经济增长率和人口数量的增加。
然而,这种增长并没有以均衡的方式进行,其中一些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城市化水平较低,大量农村人口和失业人口还没完全融入城市化进程中。
这些问题的存在意味着河南省在未来需要更加全面和协调的规划来解决这些问题,并为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务。
河南建设规划方案的主要目标河南建设规划方案的目标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创新,推动城市化进程,提高经济增长水平,促进产业升级,引导人口流动,提高生活质量等。
以下是具体的规划目标:•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加强城市和乡村交通建设,优化水利设施,改善污水处理设施,提高能源供应能力等。
•科技创新: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探索新型科技的应用,提高企业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推动城市化进程:将城市化水平提高到50%,在城市化进程中注重保护和改善环境,重点发展新型城镇化。
•提高经济增长水平:保持经济增长速度在7%以上,提高区域发展均衡性,在支持优势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促进产业升级: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为重点,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引导人口流动:在发展城市化的同时,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领域转移,促进人口流动和城乡一体化。
•提高生活质量: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
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及中原城市群发展浅析摘要:河南省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城镇化水平较低,在实现中原崛起的的新时期,河南省面临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而通过研究河南省城市的人口规模分布,可以对其城市的规模发展方向做出指引,并促进其城镇化。
河南省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策略中原城市群在发展方向及空间体系分布都有一定的关键词:中部崛起、城市规模分布、中原城市圈、城镇化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
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也是河南简称“豫”的由来。
《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现今河南大部分地区属九州中的豫州,故有“中原”、“中州”之称。
河南省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
河南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而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部署,更加凸显了河南独特的区位优势。
全省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居全国各省区市第17位,占全国总面积的1.73%。
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由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中、东部为黄淮海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
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分别占总面积的55.7%、26.6%、17.7%。
2007年,全省耕地面积11889万亩,人均耕地1.21亩。
1河南省城镇人口-规模研究与分析1-1河南省市辖情况河南省辖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17个省辖市,济源1个省直管市,20个县级市,共38个城市。
具体市辖范围情况如表1-1所示。
表1-1地级市县级市地级市辖区域郑州市巩义市、新郑市、新密市登封市、荥阳市中原区金水区二七区管城回族区上街区邙山区巩义市新郑市新密市登封市荥阳市中牟县(城关镇)开封市鼓楼区龙亭区顺河回族区南关区郊区开封县(城关镇) 尉氏县(城关镇) 兰考县(城关镇)杞县(城关镇) 通许县(城关镇)洛阳市偃师市西工区老城区涧西区瀍河回族区洛龙区吉利区偃师市孟津县(城关镇) 汝阳县(城关镇)伊川县(城关镇)洛宁县(城关镇)嵩县(城关镇)宜阳县(城关镇)新安县(城关镇)栾川县(城关镇)平顶山市汝州市、舞钢市新华区卫东区湛河区石龙区汝州市舞钢市1-2河南省市区人口统计对比通过人口统计年鉴将河南省众多城市的人口情况整理的表1-2,其中某些县级市在90年还只是县城时,以县政府所驻地为统计标准计算。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决定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决定(豫发[2003]9号)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实现工业化,优化城乡布局,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速现代化进程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进一步加快我省城镇化进程,特作如下决定:一、城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坚持大型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三头并举”的方针,以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优化经济结构为目标,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提升郑州中心城市地位,加快中原城市群建设,发展一批地区性中心城市,扶持省定重点县(市、区)和重点镇,增强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数以千万计的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数以千万计的农民走向城镇,为提高全省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二)主要原则:全面推进,重点突破。
突出抓好郑州市、中原城市群、省内区域中心城市、省定重点县(市、区)和重点镇的建设,带动全省城镇化。
科学规划,注重特色。
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体现以人为本思想,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城镇体系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和各项专业规划,发挥规划对城镇化发展的科学引导和综合调控作用,建设既有地方特色又有时代气息的现代化城镇。
产业支撑,经济推动。
立足于产业兴市,大力发展城镇二、三产业,为吸纳农业劳动力提供充裕的就业岗位。
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
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充分发挥各地经济优势,体现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特点,从实际出发,尊重经济规律,既积极主动,又量力而行,防止盲目攀比,反对搞限期达标,力戒形式主义,不搞一刀切。
(三)主要目标:到2020年,城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省非农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比重达到60%以上,城镇化水平达到50%以上。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订)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订)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订)批前公示一、概况《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于2010年8月经国务院批复实施,2016年3月住建部印发《关于同意修改<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函》(建规函〔2016〕62号);2016年5月郑州市人民政府组织开展《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修改工作,2017年7月5日,《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2017年修订)通过专家评审会。
现将该规划主要内容进行公示,欢迎社会公众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二、公示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三、公示时间四、公示地点郑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 修订)规划方案简介2010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2010版总规),对郑州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但同时期,郑州市内外发展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近年来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出台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召开,对城乡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和新要求;二是2012年国务院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要求郑州在中原经济区发展中发挥核心和引领作用;三是2013年国务院批复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我国第一个以航空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实验区,规划面积415平方公里,定位为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现代航空都市、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四是2013年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郑州被确定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五是2016年国务院批准设立“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河南省自贸区(以郑州为主,包括郑州、洛阳、开封三个片区);六是2016年国务院出台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和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均要求郑州市要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加快相关工作,全面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辐射带动功能;七是郑州市社会经济和城镇建设超常规发展,2010版总规提出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大部分已超预期进度,部分指标甚至已提前实现。
河南省城镇体系空间布局优化的思路
河南 古 为豫州 之地 , 故 简称 “ 豫” 。而 豫 州位 居 九
州之中, 故 又有 “ 中原 ” 、 “ 中州 ” 之 称 。河 南 是 中
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古城镇发展历史悠久 。
因此 , 本文在经济全球化 、 区域经济一体化 、
两大“ 规划 ” 落地 实施 的新 形 势下 , 以河南 省 城镇
体系空间布局为研究对象 , 运用 G I S 等空间分析
手段 , 解 析河南 城镇 空 间 布局 存 在 的 突 出问题 及
结构又是城市体系规模结构 和职 能结构 在区域
空 间上 的投 影 , 也是 区域 自然 、 经济 、 社会 条 件 空 间分 布 的表现形 式 。 _ 2 合 理 的空 间结 构 可 以增 强
二、 河南 省城镇体 系发展 的空 间格局 河南 位 于 中 国 中东部 、 黄 河 中下 游 , 界 于 北 纬3 1 。 2 3 ~ 3 6 。 2 2 , 东经 1 1 0 。 2 1 ~1 1 6 。 3 9 之间。
1 0 1 1 个建制镇的城镇体系结构 。但在实施“ 中原
Vo 1 . 3 2 No . 1 Fe b. 201 4
2 0 1 4年 2月
河 南省 城 镇 体 系空 间布 局 优化 的 思路
陈海 霞, 李
( 郑 州航 空工业管理学院 , 河南
锋
郑州 4 5 0 0 1 5 )
摘
要: 在 区域 经济 一体 化 、 “ 中原 经 济 区规 划” 和“ 郑 州航 空港 经 济 综 合 实验 区发 展 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
一、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纲要
1、河南省的地理位置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东部,其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历来以其特殊的战略地位,优越的自然条件,丰富的物产资源,广阔的市场,便利的交通条件,成为中国的重要省份。
河南国土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居全国各省区市第17位,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73%;其中山地丘陵面积7.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4.3%;平原和盆地面积9.3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5.7%。
复杂多样的土地类型为农、林、牧、渔业的综合发展和多种经营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河南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河流密布,小浪底水利枢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已建成或陆续在建,水源供给比较宽裕。
2、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的目的
(1)制定全省城镇发展战略,加快城镇化步伐;
(2)优化全省城镇体系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3、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
(2)区域协调发展
二、河南省城镇发展条件综合评价
1、发展现状
河南省辖18个省辖市,其中地级市17个、省直管市1个,50个市辖区、2 0个县级市、88个县,下辖464个街道办事处、1892个乡镇。
城镇人口37 58万,城市化水平37.7%,初步形成“一横、一纵”——“陇海铁路城市带”和“京广铁路城市带”。
2、发展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
(1)自然条件:河南省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黄淮海平原西南部,全
省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与河北、山西、陕西、湖北、安徽、山东毗邻,且地处我国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过渡带,西部山地绵延起伏;河南省地势西高东低、北坦南凹,西、北、南三面是山脉,中部和东部为辽阔的平原;山区丘岭面积占44.3%,平原面积占55.7%,境内有黄河、淮河、卫河、汉水四大水系。
河南省属北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区气候,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的特点。
年平均降水量1120-570毫米。
(2)社会经济条件:2011年,全省总人口938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约占3758万,城市化水平为37.7%,2011年河南全年生产总值达到2.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左右,约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
3、发展存在的问题
人口多,资源少,地处内陆流通慢,经济总量小,农耕文化主导,无成熟产业。
能源不足,人才匮乏,经济结构不合理。
三.河南省城镇发展战略
1、河南省城镇发展战略目标
基本形成以郑州为中心,洛阳为副中心,大中城市为骨干,小城市和县城、重点建制镇为基础,规模结构整合有序、功能定位优势互补、空间布局科学合理的省域城镇体系,并融入更大范围的城镇体系网络之中。
城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明显成效,要素集聚和经济辐射功能明显提高。
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建成比较完善的城市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供气、供热和污染治理、防灾减灾等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
形成良好的城市绿化和生态环境,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全省城镇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科教文卫等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基本达到同期全国平均水平。
2.战略原则
坚持科学规划,有序展开的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相互促进的原则。
四、河南省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1.河南省城镇空间布局结构
根据河南省城镇经济发展条件与基础,河南省城镇体系空间布局形态为“一群、五区、两带、两轴”;通过强化核心,培育重点,加强区域合作,以线串点,以点串面,形成等级分明、分工合理、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结构,从而带动全省的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与进步。
(1)“一群”即中原城市群,以郑州为中心、洛阳为副中心,开封等9市委地区中心城市。
郑州市是我省省会,同时郑州也是全国交通枢纽之一,交通发达,经济发展条件得天独厚。
洛阳交通便利,陇海、焦柳铁路,连霍、二广高速在此交汇;此外,洛阳是中国的文化古都,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
(2)“五区”即除中原城市群外,将全省的其他地区划分为五个城镇发展区。
(3)“两带”即横穿全省的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复合而成的城镇带和纵观全省的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复合而成的城镇带共同构成的“十”字形城镇发展带。
(4)“两轴”即由两条西北东南向的发展轴组成。
一条是济源-洛阳-漯河-周口-阜阳线,另一条是312国道与宁西铁路复合而成的轴线。
2.河南省城镇等级结构
第一等级郑州(省会)
第二等级新乡、洛阳、安阳、焦作、许昌、开封、平顶山、漯河
第三等级濮阳、鹤壁、三门峡
第四等级南阳、商丘、周口、信阳、驻马店
3.河南省主要职能城市定位
(1)郑州市:郑州市是本省的省会城市,是本省的政治、经济。
文化中心,
现代化商贸城,现代制造业中心,全国重要的交通和通讯枢纽,是“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
未来发展应综合产业,积极发展食品工业,先进制造业,汽车产业等。
(2)洛阳市:洛阳素有“九朝古都”之称,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旅游资源
丰富;科技实力雄厚,是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
今后应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资源勘探业。
(3)安阳市:安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历史古城,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
同时也是河南省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和高新技术开发区;今后的发展应着眼于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4)焦作市: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部,水资源、矿产资源、文化旅游丰富,
应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铝电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5)鹤壁市: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
(6)商丘市:努力壮大农产品产业化率,积极提高食品加工产业化率。
(7)信阳市:努力发展旅游产业,饲料加工与养殖产业,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率。
(8)许昌市:大力发展电力电子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积极促进旅游产业的
发展。
(9)濮阳市:大力发展石油工业,积极引进石油化工、装饰材料、陶瓷制品
等产业。
(10)平顶山市:加快电力产业发展,促进化工、资源结构调整。
(11)济源市:努力壮大钢铁产业、旅游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布局。
(12)周口市:周口市是豫东中心城市,今后应大力加强农业现代化率,加快养殖业发展。
(13)南阳市:南阳,豫陕鄂川渝交界处区域性中心城市,豫西南政治、经
济、文化教育、科技、物流、交通中心;因南阳玉得名“千年玉都”,玉石文化产业发展迅速。
(14)新乡市:新乡市地处河南省北部,有“豫北明珠”之美称,是河南第
三大城市,是豫北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是河南的畜牧生产加工基地,矿产资源丰富。
(15)驻马店市:驻马店位于本省中南部,地处中原地区中心,交通便利;
已初步形成了医药、机械、化工、电子、建材、食品、粮油加工、畜牧等支柱产业,今后应大力发展养殖业与规模化农业产业化、现代化。
(16)漯河市:漯河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南,是豫中南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
商贸物流中心、国家二类交通枢纽城市。
漯河市,食品工业享誉四方,是中国食品名城与品牌城市,漯河是全国最大的肉食品加工基地、全国重要的粮食加工基地和中部地区重要的饮料生产基地,大力发展食品饮料产业。
五、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服务规划
1、打造快速轻轨铁路
高速公路系统建设主要包括运城—济源—新乡—东明高速公路;大(庆)广(州)高速公路新乡—开封段;许昌—登封—巩义—焦作高速公路;开封—新郑国际机场高速公路;郑州—石人山高速公路。
京珠、连霍高速公路在郑州、洛阳、开封、新乡、许昌、漯河等区段加宽至单向3~4车道。
郑州—开封、郑州—新乡、郑州—许昌—漯河建城际快速公路。
规划建设洛阳—郑州—开封、郑州—新乡、郑州—许昌的快速轻轨铁路。
2、军用机场改军民两用
建设“川气入豫”工程河南段主干管线及南阳—信阳、南阳—泌阳、郑州—洛阳、开封—商丘等支线配套工程;建设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河南段管线。
形成以郑州新郑机场为中心,以洛阳、南阳机场为辅,其他机场为补充,与陆路交通紧密衔接的全省空中交通运输网络。
加快推进商丘、明港、焦作三个军用机场,改建成军民两用机场。
优化全省邮运网络。
3.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1)教育发展规划:强化基础教育,调整中等教育结构,继续扩大高等教育
规模,成人教育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
(2)文化设施:郑州市作为全省的文化中心,建设现代化的、功能先进的省
图书馆、博物馆、影视中心、新闻发布中心;举办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文化节、艺术节;搞好县乡文化馆和文化中心建设。
(3)体育建设:努力实现“全民健身”计划;加强体育科研体系的建设。
(4)医疗卫生设施:全省形成不同层次、布局合理、具有综合卫生服务功能
的医疗预防保健网;省会郑州市形成预防、医疗、保健、教学、科研相配套的、医疗水平先进、技术力量强大的省级卫生服务和技术指导中心。
省级重点医院应与市地县医院加强联系;在市地县建成一批医疗水平先进的,同时面向基层的地区性医疗和技术服务中心。
编写人:章春蕾
江小迎
吴梦
缪静
方媛媛
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