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发展战略)第章心理发展与个体差异精编
第章心理发展与个体差异
第 2 章心理发展与个体差异第二章心理发展与个体差异一、简述学生的心理发展学生的心理发展在这里主要是指其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1.学生的认知发展指学生的认知能力随其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而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它主要包括注意、记忆及思维等方面的发展。
(1)注意(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对一定事物或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的心理活动,就是注意。
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所谓有意注意就是指有预定目的、且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无意注意是指无预定目的、也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有优劣之分,优劣的评价标准主要体现在注意稳定性、注意分配性和注意转移性等注意品质(或称注意的特征)上。
所谓注意稳定性是指人能够将注意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地保持在某个认识的客体或活动上。
注意的这种品质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
注意分配性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上。
注意转移性是指当环境发生变化或个体面临的任务发生变化时,需要注意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活动上。
学生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及注意品质在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在个体发展中,无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有意注意。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无意注意已相当成熟,一切能引起成人无意注意的对象也能引起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
他们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并且常带有很强的情绪色彩。
如听的高兴时,小脸上喜形于色,笑逐颜开。
引起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无意注意的条件主要是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教师所创设的教学环境等外部原因。
到了小学高年级,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的成熟及教学任务的不断提高,学生的无意注意从由外界刺激引起逐步向内部兴趣过渡,同时有意注意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表现为他们逐步能理解自己的学习责任和社会义务,懂得了自觉、自动的学习。
到了中学,有意注意在学习中跃居主导地位,表现为他们能够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主动地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专心致志地完成学习任务。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注意稳定性不断增强,注意分配和注意转移也在逐渐提高。
心理发展及个体差异
此时您正浏览在第1页,共36页。
课程大纲
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
第二节 几种主要的心理发展理论 第三节 学生的个体差异
此时您正浏览在第2页,共36页。
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
此时您正浏览在第3页,共36页。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
• 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
• 提出了“最近发展区”概念:儿童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指 导下可以达到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往往有一个距离或者差距,这距离或差距就 是最近发展区。
此时您正浏览在第18页,共36页。
此时您正浏览在第19页,共36页。
三、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观
1、既强调生物学的影响,同时也强调文化、社会因素
•
此时您正浏览在第36页,共36页。
在职业、性别角色等方面获得了 难以始终保持自我一致性,容易丧失
同一性,方向明确
目标,失去信心
成年 初期
亲密感 对孤独感
爱情婚姻
乐于与他人交往,感到和他人相 被排斥在周围群体之外,疏离于社会
处具有亲密感
而感到孤独寂寞
成年 中期
繁殖感 对停滞感
养育子女
关爱家庭,支持下一代发展,富 过于自我,满足私利,产生颓废感,
• 1、基本观点
两种因素具有相互作用、依存关系,任何一因素的作用在大小、性质上 都依赖于另一因素。不是简单的相加或者合并。
• 2、代表人物
皮亚杰学派
(1)主客体相互作用论(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2)影响发展的四种因素: 机体的成熟、自然经验、社会经验、平衡化
维列鲁学派
此时您正浏览在第13页,共36页。
环境决定论
第十三章 心理发展与个别差异
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 人格:又称个性。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 人格:又称个性。
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 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 人格主要使与他人相区别的个人特征。 人格主要使与他人相区别的个人特征。
13
♦ 信任对不信任( Birth to 12-18 months ) 信任对不信任( ♦ 自主对羞耻与怀疑( 18 months to 3 years ) 自主对羞耻与怀疑( ♦ 主动对内疚( 3 to 6 years ) 主动对内疚( ♦ 勤奋对自卑( 6 to 12 years ) 勤奋对自卑( ♦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Adolescents )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 亲密对孤独(Young adulthood) 亲密对孤独( ) ♦ 繁殖对停滞(Middle Adulthood 繁殖对停滞( ♦ 完善感对失望( Late adulthood ) 完善感对失望(
第十三章 心理发展与个别差异
1
一、发展的概念
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发生的变化。 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发生的变化。 ♦ 发展包括: 发展包括:
– – – – 生理发展 人格发展 社会性发展 认知发展
♦ 发展:指个体从胚胎、出生、成熟、衰老到死 发展:指个体从胚胎、出生、成熟、
♦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出生、成熟、衰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出生、成熟、
智 商 名 称 占全人口 总数的百 分数 1% 19% 60% 19% 1%
130以上 110-129 90-109 70-89 70以下
智力超常 智力偏高 智力中常 智力偏低 智力低常
24
2.早晚的差异 早晚的差异
♦ 能力早期表现 –能力的早期表现又称人才早熟。古今中外有 能力的早期表现又称人才早熟。 能力的早期表现又称人才早熟 些人在童年期就表现出某些方面的优异能力。 些人在童年期就表现出某些方面的优异能力。 例如,唐代王勃6岁就善于文辞,13岁时写了 例如,唐代王勃6岁就善于文辞,13岁时写了 著名的《滕王阁序》 著名的《滕王阁序》。 ♦ 中年成才 –中年是成才和创造发明的最佳年龄,是人生 中年是成才和创造发明的最佳年龄, 中年是成才和创造发明的最佳年龄 的黄金时期。 的黄金时期。 ♦ 能力晚期表现 –能力的晚期表现又叫大器晚成。我国医学家 能力的晚期表现又叫大器晚成。 能力的晚期表现又叫大器晚成 和药学家李时珍在61岁时才写成巨著《 61岁时才写成巨著 和药学家李时珍在61岁时才写成巨著《本草 纲目》 画家齐白石在40 40岁才显露出他的绘 纲目》,画家齐白石在40岁才显露出他的绘 画才能,50岁时成为著名画家。 画才能,50岁时成为著名画家。 岁时成为著名画家
心理发展阶段与个体差异
心理发展阶段与个体差异心理发展是人类在不同生命阶段中,经历着心理、认知和情感等方面的变化和成长过程。
心理发展阶段与个体差异是心理学领域中的重要课题,研究人员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中发现了一些普遍的心理发展规律,同时也发现了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
本文将从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和成人期五个阶段分别探讨心理发展和个体差异的相关特点。
一、婴儿期婴儿期是出生后至两岁左右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婴儿主要通过感官和运动来接受和理解世界,逐渐形成表情、言语和身体动作之间的联系。
然而,个体在婴儿期的心理发展存在显著差异。
有些婴儿发展较快,能够在早期就开始发出简单的语音或表情,而有些婴儿则发展较慢,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达到相同的里程碑。
二、幼儿期幼儿期一般指两岁至六岁左右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幼儿逐渐掌握语言能力,开始通过言语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幼儿的认知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可以进行简单的逻辑思考和问题解决。
然而,个体在幼儿期的认知和语言发展存在差异。
一些幼儿可能在语言表达能力上卓越,能够运用复杂的词汇和语法结构进行交流,而其他幼儿可能在这方面进展缓慢。
三、儿童期儿童期一般指六岁至十二岁左右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进入学龄阶段,接受正规教育。
他们逐渐学会独立思考、合作与分享,并且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然而,个体在儿童期的心理发展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
一些儿童可能在学术方面表现出色,善于解决问题和记忆知识,而其他儿童可能更擅长艺术、体育或社交技能。
四、青春期青春期是十二岁至十八岁左右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个体经历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变化,进入到性成熟和身份认同构建的关键时期。
青春期是个体差异最为明显的阶段之一。
一些青少年可能经历早熟,早早进入成熟期,而其他青少年可能相对晚熟,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适应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
五、成人期成人期是十八岁及以上的阶段,个体进入到社会角色和责任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个体经历职业发展、婚姻和家庭生活等方面的变化。
教育心理学 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别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一、个体旳心理发展(一)心理发展及人生全程发展1.心理发展旳感念: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旳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旳一系列心理变化。
2.人生全程发展八个阶段: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或学龄前期(3-6.7岁)、童年期或学龄初期(6.7-11.12岁)、少年期或学龄中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上)人生全程发展旳重要观点:(1)个体心理发展是整个生命历程中持续不断旳变化过程,这个过程由若干发展阶段构成;(2)发展是多维度、多侧面、多层次旳;(3)个体发展由多种因素决定,且存在极大旳可塑性。
(二)个体心理发展旳一般规律(基本特性)1.持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 不平衡性;4. 差别性。
(三)中小学生心理发展旳阶段特性1.童年期(学龄初期)是个体毕生发展旳基础时期,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旳时期。
四年级(10-11岁)小朋友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其抽象逻辑思维仍需以具体形象为支柱。
2.少年期(学龄中期)大体相称于初中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旳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旳特点。
这一时期,学生处在生理发育旳第二个高峰期。
也被成为“心理断乳期”“危险期”。
这一时期,抽象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浮现反省思维,但抽象在一定限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为支柱。
补充:中学生心理发展旳一般特点:过渡性、闭锁性和社会性。
3.青年初期(学龄晚期)相称于高中时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旳时期。
这一时期旳青年,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浮现辩证思维。
对将来布满抱负。
(四)影响个体心理发展旳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五)中小学生心理发展旳教育含义1.教育必须以一定旳心理发展特点为根据(1)结合学生旳心理发展特点,注意学生心理发展旳个体差别;(2)注意学生旳学习准备状态(学习者在从事新旳学习时,其身心发展水平对新旳学习旳适合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增进或阻碍学习旳个人生理、心理发展旳水平和特点)。
学前教育中的心理发展与个体差异
学前教育中的心理发展与个体差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教育的不断重视,学前教育也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
学前教育不仅仅是简单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促进儿童的心理发展和关注个体差异。
本文将探讨学前教育中心理发展与个体差异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促进儿童心理发展和处理个体差异的方法。
1. 心理发展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学前教育是儿童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
在学前教育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他们的认知能力、情感表达和社交技能都在这个阶段得到迅速发展。
良好的学前教育环境和经验可以为儿童提供适当的刺激和引导,促进他们的心理发展,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
2. 学前教育中的个体差异在学前教育中,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存在着不同的差异。
这种个体差异是正常的,但对教师而言也是挑战。
教师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适当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3. 促进学前教育中的心理发展为了促进学前教育中的心理发展,教师和学校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3.1 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积极的学习环境可以培养儿童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学校可以打造有趣的学习场所,提供富有创意的玩具和教具,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3.2 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例如,针对不同的学生,可以使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辅助教具,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3.3 鼓励自主学习和探索学前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自主学习和探索能力。
教师可以提供合适的学习任务和材料,鼓励儿童主动地探索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建立良好的家校沟通家校沟通对于促进儿童的心理发展非常重要。
教师和家长可以定期交流,了解儿童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和需求,共同制定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计划和措施。
4. 处理学前教育中的个体差异在处理学前教育中的个体差异时,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4.1 建立多元化学习活动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设计多元化的学习活动。
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
了解孩子的个性、兴趣和需求, 制定适合的家庭教育计划和目标。
尊重孩子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鼓 励他们尝试新事物和探索未知领
域。
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 系,关注他们的情感和心理健康,
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因材施教在社会教育中的应用
针对不同年龄段和群体的需求, 提供多样化的社会教育服务和 活动。
鼓励个人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 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和发展 路径。
音乐和艺术天赋
个体在音乐和艺术天赋方面有不同 的表现。
运动和身体协调性
个体在运动和身体协调性方面存在 差异,影响体育活动和技能表现。
02
因材施教的理念
因材施教的意义
促进个体潜能发挥
培养创新人才
根据个体差异进行教育,有助于发挥 个体的潜能和特长,实现个性化发展。
通过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有助于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教育资源不均衡
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对因材施教的效果有直 接影响,当前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影响了因
材施教的有效实施。
家长和社会认知不足
家长和社会对因材施教的认识和理解不足, 对教育改革和支持有限,制约了因材施教的 发展。
展望未来因材施教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1 制定科学评估标准
未来需要制定科学、客观的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以衡 量因材施教的效果。
心理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是因材施教的前提和基础,因材施教 是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有效手段。
分析当前因材施教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缺乏科学评估
当前因材施教缺乏科学、客观的评估标准和 方法,导致教育效果难以衡量。
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教育资源在不同地区、学校之间的分配存在 差异,影响了因材施教的实施效果。
教育心理学心理发展和个别差异-文档资料
自然
植物学 家 猎人
空间
航海家 雕刻家
对视觉空间的精确感知能力,并 且能够对最初的感知进行修正。
对身体运动的控制能力以及熟练 的器械操作能力
身体运 舞蹈家 动 运动员
认知方式差异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
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 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认知方式差异的表现:
场独立与场依存
冲动型与沉思型
辐合型与分散型
威特金(H.Witkin)对知觉的研究
场独立(field ndependence)和场依存在(field dependence)这两个概念最初来源于威特金 (H.Witkin)对知觉的研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为了研究飞行员怎样 利用自身体内部的线索和视觉见到的外部仪表的 线索调整身体的位置,专门设计了一种可以摇摆 的坐舱,舱内置一坐椅。当坐舱倾斜时,被试可 调整坐椅,使身体保持与水平垂直。研究发现, 有些被试主要利用来自仪表的视线索,他们不能 使自己的身体恢复垂直。另一些则主要利用来自 身体内部的线索,尽管坐舱倾斜,他们能使自己 身体保持与垂直。
核心成分 代表性 样本 逻辑/数 科学家 敏感的辨别能力、逻辑或数字的 理 数学家 思维方式;进行连锁推理的能力。 智力 语言能力 诗人 记者 音乐 音乐家 作曲家 对声音、节奏和词义的敏感性; 对语言的不同功能的敏感性。 对节奏、音调和音质的创造能力 和欣赏能力,对音乐表达方式的 欣赏能力。 对自然物种的敏感性;能够进行 精细的感觉辨别。
威特金 (H.Witkin) 对知觉的研究 威特金称前一种人的知觉方式为场依存方式,后一
种人的知觉方式为场独立方式。 具有场独立方式的人,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 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 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他们的周围背景,倾向于在 更抽象的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作出判 断。 具有场依存方式的人,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 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 更易受周围的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 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 Group Embedded Figures Test (GEFT)
心理发展与个体差异
青年期:14、15岁至25岁
成年期:25岁至65岁
8
老年期:65岁以后
2、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例如:速度、成熟时间等 关键发展期 4、差异性
四、招教试水
1、把一个玩具从儿童的身边拿走,他会去寻找,这说明儿童认知发展至 少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动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动阶段
2、有的学生平时易受暗示,喜欢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喜欢和同学一起讨 论问题,这类学生的认知方式是( )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性 C沉思型 D冲动型
3、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为( ) A培养主动性 B培养勤奋感 C培养主动性 D培养自我同一性
第二章
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
张小丽
学生心理发展及其差异性
1 2 3 4
个体心理发展概述 心理发展理论 学生的个别差异 试水招教
一 个体心理发展概述
Title
心理发展及人生全过程
Title
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 征
Title
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 段特征
1、心理发展及人生全过程
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 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1
2 3 4
乳儿期:0岁至1岁 婴儿期:1岁至3岁 幼儿期:3岁至6、7岁 童年期:6、7岁至11、12岁
人生全过程
5
6 7
少年期:11、12岁至14、15岁
2、学生性格差异
性格特征差异 1 2 3 4 态度的差异 理智特征差异 情绪特征型的差异
外倾型和内倾型
第2章心理发展与个体差异
第2章心理发展与个体差异第二章心理发展与个体差异一、简述学生的心理发展学生的心理发展在这里主要是指其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1.学生的认知发展指学生的认知能力随其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而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它主要包括注意、记忆及思维等方面的发展。
(1)注意(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对一定事物或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的心理活动,就是注意。
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所谓有意注意就是指有预定目的、且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无意注意是指无预定目的、也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有优劣之分,优劣的评价标准主要体现在注意稳定性、注意分配性和注意转移性等注意品质(或称注意的特征)上。
所谓注意稳定性是指人能够将注意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地保持在某个认识的客体或活动上。
注意的这种品质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
注意分配性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上。
注意转移性是指当环境发生变化或个体面临的任务发生变化时,需要注意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活动上。
学生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及注意品质在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在个体发展中,无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有意注意。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无意注意已相当成熟,一切能引起成人无意注意的对象也能引起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
他们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并且常带有很强的情绪色彩。
如听的高兴时,小脸上喜形于色,笑逐颜开。
引起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无意注意的条件主要是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教师所创设的教学环境等外部原因。
到了小学高年级,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的成熟及教学任务的不断提高,学生的无意注意从由外界刺激引起逐步向内部兴趣过渡,同时有意注意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表现为他们逐步能理解自己的学习责任和社会义务,懂得了自觉、自动的学习。
到了中学,有意注意在学习中跃居主导地位,表现为他们能够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主动地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专心致志地完成学习任务。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注意稳定性不断增强,注意分配和注意转移也在逐渐提高。
【发展战略】第五章心理发展的差异与教育
一、儿童智能类型的差异与教育
4.音乐/节奏智能 指个人感受、辨别、记忆、表达音乐的能力,
表现为个人对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 及通过作曲、演奏、歌唱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 想或情感。
一、儿童智能类型的差异与教育
题的倾向性,如人为何到地球上来,在人类出现 之前地球是怎样的,别的星球有无生命,以及动 物之间能否相互理解等。
一、儿童智能类型的差异与教育
加德纳认为,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上 述基本能力,智能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的 智能差异。
一、儿童智能类型的差异与教育
(二)教育启示 • 儿童智能类型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几乎每个儿童
第五章 心理发展的差异与教育
第五章 心理发展的差异与教育
第一节 智能差异与教育 第二节 人格差异与教育 第三节 认知方式与教育 第四节 性别差异与教育
第一节 儿童智能差异与教育
一、儿童智能类型的差异与教育 二、儿童智能水平的差异与教育 三、儿童智能表现早晚的差异与教育
一、儿童智能类型的差异与教育
一、儿童智能类型的差异与教育
美国的加德纳( H.Gardner)提出多元智能理论, 认为人有9种智能,即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 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 人际交往智能、自我反省智能、自然认识智能、存 在智能。
一、儿童智能类型的差异与教育
1.言语/语言智能 指人对语言的掌握和灵活运用的能力,表
7.自我反省智能 指个体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
个人能较好地意识和评价自己的动机、情绪、个 性等,并且有意识地运用这些信息来调适自己生 活的能力。
心理发展与个别差异
第二章心理发展与个别差异一、心理发展概念: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阶段:乳儿期(0-1)婴儿期(1-3)幼儿期(3-6、7)童年期(6、7-11、12)少年期(11、12-14、15)青年期(14、15-25)特征:阶段性连续性、定向性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不平衡性的表现: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上不同、不同系统在发展的起止时间不同、不同系统到达成熟的时间不同、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同二、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遗传素质(生物前提物质基础)、环境、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内在动力)三、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一方面教育必须以心理发展特点为依据,一方面教育又对心理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几个重点名词:1学习准备:是指学习者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其身心发展的水平对新学习的适合性。
2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劳伦兹提出。
3几个关键期:2岁是口头语言、2-3岁是计数能力、4岁是形状知觉、4-5是书面语言四、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简答、论述)(一)建构主义发展观。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强调心理发展的实质是对环境的适应,是在已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二)认知发展阶段论。
他将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每个阶段的思维都有其特点。
(三)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有:成熟、练习和经验、社会性经验、平衡。
皮亚杰从发生认识论的观点出发研究人类个体心理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对教学的启示:第一按认知发展顺序设计课程。
第二以略高于学生现有思维水平进行教学。
第三保持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四重视社会交往对认知发展的作用。
第五重视认知发展的个体差异几个重点名词:1图式:指人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认知结构2同化: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把刺激整合到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中3顺应: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刺激时,通过改变认知结构来适应刺激的影响4几个认知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感觉和动作分化、形成客体永久性、延迟模仿、解决问题能力发展前运算阶段(2-7岁):早期信号功能、自我中心性、不可逆运算(不守恒)、泛灵论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去中心化、可逆性、守恒、分类、序列化形式运算阶段(11-成人):命题运算、思维趋于成熟。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第一节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
如需购买整套,联系qq1923301957
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包含两层含义
(1)教学在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 教学的最佳效果产生于“最近发展区”。
如需购买整套,联系qq1923301957
1. 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 维果斯基B.布鲁纳C.加涅D.桑代克 2.最近发展区是指( ) A.最新获得的能力 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 C 儿童在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D.需要在不同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
如需购买整套,联系qq1923301957
2.定向性和顺序性:心里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 性,而且遵循着共同的模式;且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
机械记忆-意义记忆 具体思维-抽象思维 一般情感-复杂情感
如需购买整套,联系qq1923301957
3.不平衡性:一方面表现出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起止时间与 到达成熟时期的进程不同;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 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个体内:关键期、生长高峰期)。
如需购买整套,联系qq1923301957
1、少年期是指年龄在( )阶段的儿童。 A.6~11、12岁 B 11、12~14、15岁 C. 14、15~17、18岁 D.3~6、7岁 2、心理学家通常将个体的发展划分为多个阶段,其中小学生主要 处于() A.幼儿园 B童年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阶段 基本信任-基本不信任 自主感-羞耻感与怀疑 主动感-内疚感 勤奋感-自卑感 自我同一性-角色混乱 亲密感对孤独感 繁殖感对停滞感 自我整合对绝望感 年龄范围 0-1.5 2-3 4-5 6-11 12-18 18-30 30-60 60以后 任务 培养信任感 培养自主性 培养主动性 培养勤奋感 培养自我同一性 培养亲密感 培养繁殖感 培养自我完满感
2020年(发展战略)版发展心理学知识复习概要
(发展战略)版发展心理学知识复习概要发展心理学知识复习概要第壹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93)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从出生到衰亡壹生全程的心理发展现象。
壹、心理发展的概念和性质(壹)心理发展的内涵广义的心理发展包含:①心理的种系发展;②心理的种族发展;③个体的心理发展。
狭义的心理发展是指个体心理发展。
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
(二)心理发展的性质心理发展的性质包括:①心理发展具有壹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②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③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④心理发展过程中增长和衰退的辩证统壹;⑤心理发展进程中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壹。
1、心理发展的整体性其壹、作为整体的心理活动有其独特的质的规定性;其二、心理的发展是于各种心理过程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中进行的。
2、心理发展的社会性3、心理发展的活动性个体心理的发展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桥梁是活动。
内化过程表现为概括化、言语化、简约化、超越化4、心理发展的规律性(1)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壹(2)心理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3)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是指人壹生的心理发展且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
第壹发展加速期是指从出生到幼儿期。
第二发展加速期是指青春发育期。
心理发展进程表现为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
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1、揭示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2、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壹)心理发展中各年龄阶段的特征(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①遗传和环境的关系;②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③心理发展内于动力和外于动力的关系;④不同心理机能是否存于关键期。
第二单元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 (196)壹、功能和特殊性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功能:描述、解释、预测、控制四种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方式(壹)横向研究设计于某壹特定时间,同时对不同年龄组的被试者进行比较研究的设计方式。
《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幼儿教育心理学
《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教学分析《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别与因材施教》教材分析一、引言《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别与因材施教》是一本针对心理学教育领域的重要教材,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别,从而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因材施教。
本文将对该教材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
二、教材内容分析1. 教材主题:《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别与因材施教》主要盘绕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别这一主题展开,通过讲解心理学中的相关理论和钻研效果,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心理发展上的差别,从而更好地进行因材施教。
2. 教材结构:教材分为多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涵盖了不同的主题,如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个体差别的表现形式、因材施教的原则和方法等。
每个章节都有清晰的逻辑结构,便于教师系统地进修和理解教材内容。
3. 教材内容:教材内容涵盖了心理学中关于个体差别和因材施教的重要理论和钻研效果,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等。
教材还介绍了一些实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教师更好地应对学生的个体差别。
三、教学方法分析1. 理论讲解:教材通过系统的理论讲解,帮助教师建立对心理发展个体差别的深刻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理论知识的进修,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2. 实例分析:教材中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帮助教师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学相结合。
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个体差别,找到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3. 教室讨论: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教室讨论。
通过讨论,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别,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效果分析1. 对学生的影响:通过《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别与因材施教》的进修,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别,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学生的进修效果和进修兴趣。
2. 对教师的影响:教材可以帮助教师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宁专业素养,更好地应对学生的个体差别,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第二章 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
“最近发展区”。
5、教学支架的应用 为促进教学发展,维果斯基
认为教师可采用支架,进行支架式教学。
练习 1、单选:前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是 指() A、最新获取的能力 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 C、儿童在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D、即将达到的、下一阶段重点发展的能力
心理断乳期、危险期
⑥青年期(14、15岁——25岁) 高中(青年初期或学龄晚期)
⑦成年期(25——65岁) ⑧老年期(65岁以后)
(二)个体法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基本规律) (多选、填空、简答)(一级考点)
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和顺序性 3、不平衡性 4、差异性
1、连续性与阶段性 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但在某些年龄阶
5、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 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的特点。
A、顺序性 B、差异性 C、不均衡性 D、阶段性
2015年山东统考单选: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 一定的最佳时间,我们称之为关键期。如果在此时给予适当 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 则会阻碍其发展。提出关键期概念的学者是() A、劳伦兹 B、加德纳 C、斯滕伯格 D、卡特尔
(三)中小学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选择、判断)
1、童年期(小学) 四年级(10——11岁):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 维过渡
2、少年期(初中)(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 特点:半成熟、半幼稚
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经验型)占主导,但在一定程度
上仍要以具有形象为支柱
3、青年初期(高中) 特点:生理上、心理上、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
2、“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顺序性 D、个别差异性
心理学发展与个体差异
心理学发展与个体差异引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演变,从最早的实验心理学到现代的应用心理学,涵盖了广泛的研究领域。
在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不仅对心理过程和行为的本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还逐渐认识到个体差异对于心理发展的重要性。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以及个体差异对心理学研究的影响。
第一节: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起源于哲学和生理学的交叉领域。
从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到现代的心理学奠基人威廉·詹姆斯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在这一小节中,我们将回顾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并介绍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和理论。
第二节:心理学的分支领域随着心理学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多个分支领域,每个领域都关注不同的心理现象和问题。
在这一小节中,我们将介绍一些主要的心理学分支领域,例如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以及它们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三节: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依赖于科学研究方法来获取和验证知识。
在这一小节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常用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如实验研究、观察研究、问卷调查等,以及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第四节:心理学的应用领域除了基础研究,心理学还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临床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组织心理学等。
在这一小节中,我们将介绍一些主要的心理学应用领域,并探讨它们在实践中的意义和挑战。
第五节:个体差异对心理发展的影响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个体差异是心理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这一小节中,我们将探讨个体差异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差异的相互作用,以及个体差异对心理健康和适应的影响。
第六节:个体差异的测量与评估为了研究和理解个体差异,心理学研究者开发了各种测量工具和评估方法。
在这一小节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个体差异测量方法,如智力测验、人格问卷、心理评估等,以及它们的应用和局限性。
第七节:个体差异的教育意义个体差异不仅在理论研究中有重要意义,也在教育实践中具有重要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战略)第章心理发展与个体差异第2章心理发展与个体差异第二章心理发展与个体差异一、简述学生的心理发展学生的心理发展在这里主要是指其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1.学生的认知发展指学生的认知能力随其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而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它主要包括注意、记忆及思维等方面的发展。
(1)注意(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对一定事物或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的心理活动,就是注意。
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所谓有意注意就是指有预定目的、且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无意注意是指无预定目的、也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有优劣之分,优劣的评价标准主要体现在注意稳定性、注意分配性和注意转移性等注意品质(或称注意的特征)上。
所谓注意稳定性是指人能够将注意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地保持在某个认识的客体或活动上。
注意的这种品质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
注意分配性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上。
注意转移性是指当环境发生变化或个体面临的任务发生变化时,需要注意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活动上。
学生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及注意品质在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在个体发展中,无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有意注意。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无意注意已相当成熟,一切能引起成人无意注意的对象也能引起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
他们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并且常带有很强的情绪色彩。
如听的高兴时,小脸上喜形于色,笑逐颜开。
引起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无意注意的条件主要是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教师所创设的教学环境等外部原因。
到了小学高年级,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的成熟及教学任务的不断提高,学生的无意注意从由外界刺激引起逐步向内部兴趣过渡,同时有意注意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表现为他们逐步能理解自己的学习责任和社会义务,懂得了自觉、自动的学习。
到了中学,有意注意在学习中跃居主导地位,表现为他们能够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主动地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专心致志地完成学习任务。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注意稳定性不断增强,注意分配和注意转移也在逐渐提高。
小学生由于高级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全,其注意的选择性和稳定性都较差。
他们不太会控制自己的注意,容易被新鲜、奇特、突发的无关刺激吸引,因而容易分心。
到了中学,随着高级神经系统的发展和成熟,自控能力的提高,也由于经常性的学习行为训练,他们注意的稳定性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小学生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及思考问题能力都较差,很难边听、边写、边思考,故在课堂上,表现为注意分配能力很低。
到了中学,学生的书写能力不仅达到了自动化程度,而且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有了大幅度地提高,能够同时在几种活动上投入与调配注意,表现出灵活的注意分配能力。
学生注意转移快慢的标志是速度。
速度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快。
一般来讲,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转移速度慢于小学高年级的,中学生的注意转移速度高于小学生,中学高年级的又高于中学低年级的;另一方面,它还受原有注意的紧张度、引起注意转移的新事物或新活动的性质的影响。
原来注意的紧张度越高,新事物或新活动越不符合引起注意的条件,转移注意就越困难。
(2)记忆是人们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三个环节。
记忆在人们的学习和其他一切活动中都是不可缺少的。
根据记忆的有无目的性,可将记忆分为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
有明确目的和意图的记忆活动是有意记忆,没有目的和意图的记忆是无意记忆。
根据记忆的不同方式可把记忆分为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
机械记忆是指对记忆对象不知晓、不甚理解或无法理解而单靠重复背诵进行记忆的记忆方式。
理解记忆,又称意义记忆,就是根据对材料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而进行的记忆,它是一种更有效的记忆方式。
按照信息在头脑中记载和表示的方式可把记忆分为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
形象记忆是指对过去感知过的事物或活动的形象再现。
抽象记忆是指对概念、公式、定律、定理等的抽象材料的记忆。
学生记忆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的发展;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的发展;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的发展三个方面。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都在发展。
一般来讲,一到三年小学生无意记忆占优势,即无意记忆的效果要优于有意记忆的效果。
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有意记忆的发展逐步赶上了无意记忆的发展,即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有意记忆水平开始超过无意记忆水平。
中学以后,学生记忆的目的性、抗干扰性越来越强,而且中学生已能自己确定记忆任务,这为他们完成越来越繁重、复杂的学习任务提供了保证。
小学低年级学生经常采用机械记忆的方法(复述)来学习,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有意记忆的运用增加,有意记忆的水平明显优于无意记忆水平,然而,这种有意记忆仍是被动的,中学以后,有意记忆在学生的记忆中占主导地位,不管是学习还是日常生活中,有意记忆已成为学生的主导活动。
更为重要的是,中学生的有意记忆的主动性增强,他们不再依靠家长或老师的帮助或强调而由自己确定记忆任务。
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都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的,只是在同年龄阶段,二者占优势的情况不同。
小学低年级学生形象记忆占优势,他们对具体形象材料的记忆效果好于对言语材料的记忆效果,在学习中,他们需要借助具体形象来记忆信息,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抽象言语记忆的增长率逐渐超过了具体形象记忆的增长率,但他们对抽象材料的记忆仍然以具体事物为基础。
中学以后,学生的抽象记忆占优势地位,并且对抽象材料的记忆不再依赖具体事物的支撑,学生不用通过实物的具体演示就完全可以记住了。
(3)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而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或间接的反映,是认识活动的高级阶段,它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中。
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两大基本特性。
思维是复杂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思维进行不同的分类。
按照思维活动内容与性质进行分类的思维,即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直观动作思维是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过程,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实际的动作。
具体形象思维是以直观形象和表象为支柱的,依赖于头脑中鲜明的形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是以语言形式为支柱的,用抽象的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得出各种规律或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过程,也称语词逻辑思维。
它是人类思维的典型形式,学生学习各种科学知识,科研工作者从事各种科学研究都是运用这种思维。
它又分为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
形式逻辑思维是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辩证逻辑思维是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过程,辩证逻辑思维也是人类思维的最高形态。
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五个方面。
这五种思维品质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其中,思维的深刻性是一切思维品质的基础,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是在深刻性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两个品质;灵活性是独立性的基础,而独立性则是灵活性的发展。
思维的批判性也是在深刻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又是独立性的前提。
思维的敏捷性以其它几个思维品质为前提,同时也是其它几个品质的具体表现。
学生思维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以及思维品质的发展。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离不开事物的具体形象,需要借助具体事物的表象来解决问题。
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思维的概括性和抽象性逐渐增强,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中学以后,学生的思维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一般的抽象概念(如定理、定义)并进行逻辑推导,对许多复杂的现象概括和抽象,但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的逻辑思维和成人相比还很不成熟。
到了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内容更加丰富、深刻和复杂,家长和社会对他们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他们不仅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还能揭示事物运动发展变化的原因和他们对立统一的关系,因而,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明显占优势,辩证逻辑思维已基本形成。
小学生知识少,经验不足,观察问题较为肤浅,思维具有表面性。
到了初中阶段,随着思维的抽象概括能力的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刻性有了明显的发展,但思维的表面性还明显存在,他们在分析问题时还常被事物的个别特征或外部特征所困扰,而难以深入事物的本质中去,常表现为对自然规律和社会现象进行评价时容易受表面特征的左右。
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逐渐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思维的深刻性也得到提高。
初中生由于知识经验的不断积累,思维还具有了独创性和批判性。
2.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情绪和情感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它们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心理活动。
其中,情绪主要指个体需要与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它往往随着情境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增强、减弱或消失;情感是在情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比情绪具有更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情绪、情感的社会性成分不断增加。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情绪、情感往往是由个别事物产生的,而且情绪、情感的表现比较外露。
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情感的社会性增强,学生由对个别事物产生的情绪、情感逐渐向对社会、对集体和同伴的产生的情感过渡。
他们越来越关注生活中除父母以外其他重要的人(老师和同伴),这就促使了他们一系列与社会交往需要相关的社会情感(如责任敢、义务感、友谊感和自尊感)的发展。
中学以后,由于生活条件的变化和教育要求的提高,情感内容进一步深化。
学生的情感内容日渐丰富的同时,高级的社会情感如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友谊感等也日益加深。
但由于知识经验的局限性,与成人比这种高级的社会情感还显得狭隘和肤浅,如常容易把友谊局限在小范围,甚至脱离群体,出现哥们儿义气等容易带来消极影响的情感方式。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生活的拓展,学生的社会需要越来越丰富,这促使了高级情感即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的发展。
道德感是个体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举止、思想、言论和意图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
如果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行为符合一个人掌握的道德标准,便产生满意、愉快等肯定性情感,反之,则产生不满意、厌恶等否定性情感。
儿童的道德感大约在2岁以后开始逐渐发展,在幼儿期,儿童的道德感最初与行为的直接后果联系在一起,升入小学后才逐渐同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相联系。
小学低年级学生主要以社会反应作为自己道德感体验的依据,小学高年级学生则以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为依据。
到了中学,由于教育、教学的影响、社会性活动的日益增多,学生的道德感进一步发展。
学生开始以内化、抽象的道德观念作为自己道德感体验的依据,并且能以理解的道德来管理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社会准则。
中小学生的道德感常表现在乐于助人、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等良好的品行中。
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中产生的情感,它同人的认识活动的成就获得、需要兴趣的满足、对真理的探索追求及思维任务的解决相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