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训练1
人教部编版 小升初语文 阅读专项训练一(含答案)
部编版小升初阅读训练及答案(一)阳光①清晨照进你卧室的第一缕阳光,实际已经走了大约亿千米的路程。
走完这些路程,只花了它们大约分钟的时间。
因为光总是以极高的速度在宇宙中传播。
幸运的是,阳光并没有直接照射在地球上,否则这里就不会有任何生命存在。
大气层是一层厚厚的空气,它像柔软的被子一样包裹着地球。
它是一个很好的保护层,大部分阳光都被它反射回了宇宙,只有一小部分可以穿透大气和云层。
但就是这一点儿阳光,已经足够维系地球上的全部生命了。
②夜的黑暗过后,阳光照亮了你的房间,你又能看见所有的东而。
阳光的亮度比几百万支蜡烛或者几万个电灯泡更强大,如果你直视太阳的话,它甚至会灼伤你的眼睛。
③我们不仅通过亮度来感知日光,也通过热量来感知它,这种热量就是太阳能。
大气层只给我们留下了一部分阳光,否则的话,所有的海水都要被煮沸了。
大气层同时也保持着地球表面的温度,不让热量太快地散失到字宙中去。
这就好像一辆停在阳光下的汽车,它的里面总是比外面要暖和。
④并不是所有的太阳射线都对我们有好处,相反,还有一会害我们,比如紫外线。
大气中的大气中的特殊气层——臭氧层——过滤了绝大部分紫外线。
虽然我们看不到这些射线,但当我们被黑时,就会注意到它们。
我们的皮肤保护着身,不让它受大的伤害。
⑤有时下了一场阵雨,如果与此同时阳光从云隙中穿进出来,那么你就可能看到彩虹:这就是彩红的颜色:红、橙、黄、绿、蓝、靛、紫。
所有的颜色都是从同样的白色阳光中变化出来的。
1.短文是从阳光的传播、、、、等几个方面来介绍阳光的的。
(4分)2.概括课文的内容3.大气层有什么作用?联系短文内容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3分)4.画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5.走完这些路程,只花了它们大约..分钟的时间。
1醉西湖阅读训练
4.短文第④段重点描写的景物是( )(2分) A.西湖的水B、西湖的雾C.西湖的树林D.西湖的歌舞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短文中画“_.___”的句子是从听觉、嗅觉和视觉等角度来描写景物的。 B.第②③④段属于“分一总”结构,按照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的顺序来写。 C.短文中画””的句子中的“印”字,写出了西湖景色给人留下的印象之深, 侧面反映了西湖的景色之美。 D.第③段中的“暖风”出自南宋诗人林升的诗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第⑤⑥段 化用了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水。
2.连一连。(3分)
毕竟西湖六月中
西湖歌舞几时休
山外青山楼外楼
绿杨阴里白沙堤
最爱湖东行不足 风光不与四时同
3.文中画线句子的加点字可以换成“留”吗?为什么?(2分) (1)不可以,(2)“印”字可以写出西湖景色给人留下的印象之深,侧面反映西湖景色之美。 (3)而“留”字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4.本文以“醉西湖”为题的好处是(ABC)。(多选题)(3分) A.点明西湖的特点 B暗含了作者的情感 C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D.富含哲理,引人思考 5.有人说,本文的最后三段可以合为一段,你同意吗?说说理由。(2分) 不同意,最后三段分开,起强调内容的作用,而且这样分开来,在形式上也有一种特殊的美感, 有利于情感的抒发。文章层次更清楚,结构清晰。
柔和的光,把柳条颤动的姿态印在游人的双眸中。
“印”字,写出了西湖景色 给人留下的印象之深,侧面 反映了西湖的景色之美。
朗月
弦乐、花香 晚风、杨柳
路灯
视觉 触觉 听觉 想象
对比
比喻 拟人 拟人 比喻
③远处,是亭榭(xiè)歌舞。歌舞声和着丝弦的颤音,似乎是 从暖风中飘来的,飘转了千万里的路程,又夹杂了太多湖水的蜜语。 西子的笑声和诗人的吟唱,听来模模糊糊,似乐曲又不似乐曲,让 人费神去揣测,歌者何许人?歌词有何意?让人依着歌声去窥视那亭 榭中断续闪现的人影,不知是否有苏小小迷人的笑靥和白娘子临风 的仙袂。灯火交辉,人影朦胧的风景隔着夜幕,在远处召唤着游人。
初一语文阅读训练15篇
七年级语文阅读训练①(一)一诺千金①去陕西出差,先到一个很偏远的小镇,接着坐汽车去村里。
路凹凸不平特难走。
沿着盘山公路转悠,没多久我就开始晕车,吐得一塌糊涂。
后来翻过了两座高山,过了一条湍急的河,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好不容易捱到了村里。
②于是我开始忙着拍照,一群小孩子好奇地围着我,该换胶卷了,我随手把空胶卷盒给旁边的一个小孩子,她高兴极了,其他的孩子羡慕地围着看。
看着小孩儿喜欢,我又拆了个胶卷盒给另一个小孩儿,他兴奋得脸都红了。
我又翻翻书包再找出两支圆珠笔分给孩子们,惹得更多的孩子渴望地看着我的书包,我真后悔没多带几支笔。
我拉着一个穿红碎花小褂的女孩儿问:“叫什么呀?”“小翠。
”“有连环画没有?”“没有。
”旁边男孩儿说:“学校只有校长才有本字典。
”“姐姐回北京给你们寄连环画来,上面有猫和老鼠打架,小鸭子变成天鹅的故事。
”听得他们眼睛都直了。
③我拿出笔记本:“记个地址吧。
”“陕西×县李庄小学……”“谁收呢?”“俺姐识字,她收。
”过来一个大一点的女孩儿,“姐姐,写李大翠收。
”“好吧。
”④从陕西又转道去四川、青海。
回北京忙着写报告,译成英文,开汇报会,一晃就是两个月。
一天,偶尔翻到笔记本上的“李大翠”,猛然想起小村子的孩子们。
我犹豫了一下:“孩子们早忘了吧?就是寄过去,也许路上丢了,也许被人拿走了,根本到不了孩子们手里。
”⑤第二天,我还是拜托有孩子的同事带些旧书来。
大家特热情,没几天,我桌上就堆了好几十本,五花八门什么都有:《黑猫警长》、《邋遢大王》、《鼹鼠的故事》、《十万个为什么》、《如何预防近视眼》,居然还有一本《我长大了,我不尿床》,呵呵,是有婴儿的妈妈给的。
从家里找了本《新华字典》,又跑书店买了本《课外游戏300例》,一同寄走了。
⑥快忘了的时候,接到李庄的信:“北京姐姐你好,从你走以后,村里的娃娃天天都说这事儿。
我们经常去镇上的邮局看看,嘱咐那儿的叔叔、婶婶,‘有北京来的信一定要收好啊,那是我们的。
四升五暑假语文阅读训练《每日一练》(30篇)(含答案) (1)
四升五暑假阅读理解《每日一练》(35篇)(一)相濡以血几位探险者在一个荒凉的孤岛上发现了一种生存了14年的吸血蝙蝠,它们是一种100%靠其他动物的鲜血来维持生命的可怕的嗜血动物,已经成为了这个荒岛的霸主。
然而令动物学家不解的是,这个荒岛上的鲜血并不容易找到。
那么,它们是怎样生存下来,并发展成为这样一个庞大的集团的呢?经过长时间的深入观察,探险者惊奇地发现,面对着奄奄一息的同伴,这群面目狰狞的小东西,它们的无私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在找不到猎物的情况下,它们甚至会把自己腹中的鲜血反刍个没有进食的同伴,以解缓它的饥饿。
吸血蝙蝠的援助对象,首先是小蝙蝠,然后是有血缘关系的成年蝙蝠,之后是无血缘关系的蝙蝠。
不过,这些被援助的无血缘关系的同伴,必须以前也援助过别人,否则就不会得到同伴的援助。
这样一来,被挽救回生命的蝙蝠就有足够的时间去寻找食物,继而再用自己的鲜血来还清这笔感情债。
这种互相帮助的特殊亲密关系在那个荒岛上持续了14年,而且还会持续更长时间。
这个答案相信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因为我们通常认为,动物世界中一直奉行着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
这群吸血蝙蝠之所以能够生存壮大,正是因为颠覆了“丛林法则”,在同伴出于危难关头,选择了其他动物无法做到的“相濡以沫”。
人其实也是生活在一个个集体当中的,家庭、单位、国家、社会。
而这一个个集体当中,也不可避免地要遭遇这样那样的危机。
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衰败的集体中的人几乎都选择了各种形式的明哲保身,他们并没有考虑到这种做法不仅伤害到整体利益也会伤害自身利益。
事实上,在一个集体败落以后,损失最大的还是生活在这个集体中的人。
在危难中选择“相濡以血”,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大智慧,因为这是一个集体能够度过难关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
阅读训练一、填空。
“相濡以血”这个词是由()这个成语转变而来的。
二、选择正确的读音。
鲜血(xuèxiě)奄(yǎn yān)奄一息处(chǔchù)于三、“这笔感情债”指的是什么?怎么还?四、为什么“相濡以血”是一种大智慧?五、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
阅读训练 (1)
鼎湖山听泉(节选)谢大光(1)从肇庆市驱车半小时左右,便到了东郊风景名胜鼎湖山下了几天的小雨刚停,满山笼平着轻纱似的薄雾。
(2)过了寒翠桥,就听到淙淙的泉声。
进山一看,草丛石缝,到处都涌流着清亮的泉水。
草丰林茂,一路上泉水时隐时现,泉声不绝于耳。
有时几股泉水交错流泻,遮断路面,我们得寻找垫脚的石块跳跃着前进。
愈往前走,树愈密,绿荫愈浓。
湿漉漉的绿叶,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涌向山顶。
泉水隐到了浓荫的深处,而泉声却更加清纯悦耳。
忽然,云中传来钟声,顿时山鸣谷应,悠悠扬扬。
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活泼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汇成一片美妙的音响。
(3)我们循着钟声,来到了半山腰的庆云寺。
这是一座建于明代、规模宏大的岭南著名古刹。
庭院里繁花似锦,古树参天。
有一株与古刹同龄的茶花,还有两株从斯里兰卡引种的、有两百多年树龄的菩提树。
我们决定就在这座寺院里借宿。
(4)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只有泉声一直传送到枕边。
一路上听到的各种泉声,这时候躺在床上,可以用心细细地聆听、辨识品味。
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那像琵琶一样清脆的,是在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那像大提琴一样厚重回响的,是无数道细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那像铜管齐鸣一样雄浑磅礴的,是飞瀑急流趺入深潭的声音。
还有一些泉声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忽清忽浊,忽扬忽抑,是泉水正在绕过树根,拍打卵石,穿越草丛,流连花间……(5)朦昽中,那滋润着鼎湖山万木,孕育出蓬勃生机的清泉仿佛汩汩地流进了我的心田。
1、本文按______顺序,记叙了在景区的所见、_______和所感,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淙淙(形容流水的拟声词):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湿漉漉(ABB式形容词): 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3、读第2自然段,你能想象到的画面是( )。
阅读训练(一)
阅读训练(一)一只鲸鱼的奇迹假如你看到体重达8600公斤的大鲸鱼跃出水面6。
6米,并为你表演各种动作时,我想你一定会发出惊叹,将这视为奇迹。
而确实有这么一只创造奇迹的鲸鱼。
这只鲸鱼的训练师向外界披露了训练的奥秘:在开始时,他们先把绳子放在水面下,使鲸鱼不得不从绳子上方通过,鲸鱼每次经过绳子上方时,它会得到鱼吃,会有人拍拍它和它玩,训练师以此对这只鲸鱼表示鼓励。
当鲸鱼从绳子上方通过的次数逐渐多于从下方经过的次数时,训练师就会把绳子提高。
只不过提高的速度必须很慢,不至于让鲸鱼因为过多的失败而沮丧。
无疑,是鼓励的力量激励着这只鲸鱼跃过了这可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高度。
对于一只鲸鱼如此,对于聪明的人类来说更是这样,鼓励、赞赏和肯定,会使一个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可事实上更多的人却与训练师相反。
起初就怀着期盼定出相当的高度,一旦达不到目标,就大感失望。
所以,我们常常看到上司对下属的不满和惩罚,教师对学生的严厉批评和叱责,望子成龙的父母对孩子的埋怨和训斥。
因此,即使我们的期望值很高,也最好给手中的“绳子”定个合适的高度,看到对方的每一个进步,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奠定信心,而不要被失望、沮丧的情绪所笼罩。
这道理也适用于我们自身。
我们不妨把一个看似让人生畏的高度分解成若干个“跳台”,层层往上飞跃,每个进步都会使我们心里多些成就感,更激励着我们往前冲刺,更有助于我们走向成功。
这只鲸鱼的训练师给了我们一把开启自己或者他人成功大门的金钥匙。
【阅读训练】1 用“√”给句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这只鲸鱼的训练师向外界披露了训练的(奥秘)。
(àomìāobì)②我们常常看到上司对下属的不满和(惩罚)。
(chéngfáchěngfá)③而不要被失望、(沮丧)(jǜhǎngjǜàng)的情绪所笼罩。
④这只鲸鱼的训练师给了我们一把开启自己或者他人成功大门的金(钥匙)。
小学高年级阅读综合训练(含答案)
(阅读一)【甲】周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
参尝采薪山中,家有客至。
母无措,望参不还,乃啮共指。
参忽心痛,负薪而归,跪问其故。
母曰:“有急客至,吾指以悟汝尔。
”【注】啮(niè)咬【乙】闵子骞事后母,絮骞衣以芦花。
御车,寒,失期。
父怒,笞之。
后抚背,知衣单。
父乃去其妻赛启父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愿大人思之。
”父惭而止,后母改过。
【注】闵子骞(qiān):挂闵,名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
济南的“闵子骞路”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鞨(yǐn):缰绳。
1、解释划线字的意思。
(4分)参尝采薪山中:跪问其故:闵子骞事后母:父怒,笞之:2、翻译下列句子。
((2分)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3、曾参与闵子骞都是的得意弟子。
甲乙两文都谈了有关的问题。
(2分)4、你从这两个故事中受到了怎样的启发?(2分)(阅读二)炊饭成糜①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
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箅②,饭落釜中。
太丘问:“炊何不馏③?”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箅,饭今成糜。
”太丘曰:“尔颇有所识④不?”对曰:“仿佛识之。
”二子俱说,更相易夺⑤,言无遗失。
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选自《世说新语》,有删改)【注释】①糜: 粥。
②著箅(bì):放置蒸饭用的竹制盛器。
③馏:把食物蒸熟。
④识(zhi):记住。
⑤易夺:订正补充。
1、解释下列句中划横线字的词语。
(6分)①俱委而窃听:③言无遗失: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
3、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4分)4、由结尾“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一句中,可以看出陈太丘对子女的教育持什么样的态度?(4分)(阅读三现代文)读诗(琦君)①爸爸是个军人。
幼年时,每回看他穿着笔挺的军装,腰假银光闪闪的指挥刀,踩着马靴,威风凛凛地去司令部开会,我心里都很害怕,生怕爸爸又要去打仪。
我对大我三岁的哥哥说:“爸爸什么不穿长袍马褂呢?”②爸爸一穿上长袍马褂,就会坐轿子回家。
阅读训练一
阅读训练一《山城的雾》一、初读诗歌,把句子读通读顺,读正确。
二、细读诗歌,完成练习。
1、山城清晨的雾给你的感觉是()。
2、雾种的美景是由一件件景物组成的,作者描写了雾中的景物有:。
3、你认为美()它们美在哪儿()。
阅读训练二《我爱故乡的杨梅》一、初读课文,把句子读通读顺,读正确。
二、细读课文,完成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的果肉()的汁水()的杨梅()的刺()的叶子()的枝条()的朋友()的枝干()的绿阴2、选择合适的词语搭配起来。
伸展甘露吮吸秘密讨论汁水探索杨梅染满枝叶挂满问题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这篇课文是围绕着第1句里一个字写杨梅的,依次写了杨梅的、、的特点:枝条;叶子;果实的形状,,,成熟时,小刺就会,;果食的颜色先,随后,最后;果实的味道在没成熟时,在熟透时,。
文章写枝和叶简略,写果实。
全文通过写杨梅的可爱,表达了家乡的思想感情。
2.“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欢笑着。
”中把比作,把比作;同时把杨梅当作人来写,从、等词语可以看出来。
这些写法,写出了杨梅树生命力,写出了杨梅树的。
阅读训练三《小狮子艾尔莎》一、初读课文,把句子读通读顺,读正确。
二、填空。
1.课文是按照小狮子爱尔莎成长过程的顺序写的:点明它成长过程的词语是:,,,。
2.“我”送小狮子回大自然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二是。
三、读下面句子,用画出能表现“我”爱爱尔莎的词语、句子。
四、读下面句子,用﹏﹏画出表现爱尔莎对“我”有感情的词语、句子。
五、读“我们到卢多尔湖去……轻轻的哼声”一自然段,写出表现爱尔莎活泼的句子,再写出表现它驯服的句子。
活泼:驯服:阅读训练四《在金色的沙滩上》一、初读课文,把句子读通读顺,读正确。
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个()一位()一双()一方()一串()一颗()一堆()一段()三、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词语。
金色的()碧蓝的()美丽的()可爱的()明亮的()细细的()焦急的()灿烂的()四、根据意思写词语。
文言文阅读训练1
文言文阅读训练1文言文,作为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先人的智慧和思想。
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阅读文言文不仅是对历史的追溯,更是对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
在文言文的世界里,字词的含义往往与现代汉语有着较大的差异。
比如,“走”在文言文中常表示“跑”的意思,而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行走”。
又如,“妻子”指的是妻子和儿女,而非单纯的配偶。
要做好文言文阅读,首先要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文言实词数量众多,像“爱”“安”“被”等,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含义。
虚词虽然数量相对较少,但用法灵活多变,如“之”“而”“以”等。
掌握这些字词的含义和用法,是理解文言文的基础。
同时,了解古代的文化常识也至关重要。
古人的称谓、官职、礼仪、历法等方面的知识,常常在文言文中出现。
比如,“朕”在秦始皇之前,任何人都可以自称“朕”,但自秦始皇开始,成为了皇帝的专属自称。
文言文的句式也是阅读的难点之一。
常见的有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等。
判断句往往通过特定的字词来表达,如“……者,……也”。
倒装句则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情况。
省略句在文言文中更是常见,主语、宾语、谓语等都可能被省略。
在阅读文言文时,要学会结合上下文来理解文意。
有时候,一个字或一个词的含义,需要通过前后的语境来推断。
而且,不要被个别生僻的字词所困扰,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大意。
我们以《论语》中的一段为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里,“说”通“悦”,表示高兴、愉快。
“愠”是生气、恼怒的意思。
整段话表达了孔子对于学习、交友以及为人处世的看法。
再比如《岳阳楼记》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理解时要考虑到范仲淹那种豁达的胸襟和高尚的情操。
文言文阅读需要我们耐心细致,多读多练。
通过不断地积累和实践,我们能够逐渐走进那个古老而神秘的文化世界,领略其中的魅力。
在平时的学习中,可以多读一些经典的文言文作品,如《史记》《左传》《战国策》等。
一年级阅读训练20篇
一年级阅读训练20篇一、阅读训练(一)(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春天来了,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1. 短文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短文写了小草、野花、树木、小溪这些春天的景物。
2. 文中把小草比作什么?把野花比作什么?把树木的嫩芽比作什么?把小溪的流水声比作什么?- 文中把小草比作春天的眉毛,把野花比作春天的眼睛,把树木的嫩芽比作春天的音符,把小溪的流水声比作春天的琴声。
(二)阅读小诗歌,完成练习。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1. “小小的船”指的是什么?- “小小的船”指的是弯弯的月儿。
2. 你坐在“小小的船”里看到了什么?- 坐在“小小的船”里看到了闪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
二、阅读训练(二)(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会走出天山。
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爸爸告诉我,沿着宽宽的公路,就会走出北京。
遥远的新疆,有美丽的天山,雪山上盛开着洁白的雪莲。
我对爸爸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1. 文中的“我”分别想去哪里?- 文中的“我”想去北京看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也想去新疆看美丽的天山和雪山上的雪莲。
2. 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 反义词是“弯”和“宽”。
(二)阅读短文,做练习。
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荷叶圆圆,他对青蛙说:“我是夏天。
”谷穗弯弯,他鞠着躬说:“我是秋天。
”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顽皮地说:“我是冬天。
”1. 说一说每个季节的代表事物。
- 春天的代表事物是草芽,夏天的代表事物是荷叶,秋天的代表事物是谷穗,冬天的代表事物是雪人。
2. 仿照短文写一写。
- 桃花红红,她对蜜蜂说:“我是春天。
”- 西瓜圆圆,他对小朋友说:“我是夏天。
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5篇含答案
现代文阅读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风景①从这个角度望出去,拇指和食指框住的镜头里,左边是小区里栉比的高楼,右边是起伏的群峰,刚下了一些小雪,灰秃秃的山顶上,多了些白色的点缀。
好一幅美丽的水墨素描!小翠陶醉在这美丽的风景中。
②妈妈的责骂声把小翠从沉醉中惊醒,仔细一听,是骂热力公司的,这么冷的天,居然一大早就没了暖气。
小翠伸手拽了拽搭在身上的毛毯,拿起桌上的报纸,一则启事吸引了她,市里要举办“泉市好人”西展,获奖作品将雕刻进广场的“泉市好人碑林”里。
小翠怦然心动,立即决定参加这次比赛,画谁呢?她想了想,一时半会儿没有理想的人选。
③她继续构思她的画作,忽然,一高一矮两个人,从远处径直走进了她手指框住的风景里。
她有些气恼,她想画一幅雪景,送给福利院的佳佳。
那是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去福利院做公益时认识的一个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他特别喜欢画画,从那时起,小翠就常常去教他,有好一阵子没去了,正好送一幅雪景图给他。
④两人走到窗外,钩开地上的井盖。
猫着腰向井里看,矮个子回身打开工具包,取出一条皮裤子,两人似乎在争执什么,矮个子穿上了那条肥肥的裤子,下到井里,高个子拿着手电朝里照着,吆喝着,和井下的矮子联络着。
⑤过了一会儿,矮个子从井口探出了头,和高个子交流着井下的情况,然后又钻下去了。
高个子从背包里取了几样工具,一件一件递给井下的矮子个,那矮个子也一会儿探出头来取工具。
一会儿又探出来放工具,矮个子终于从井下爬上来了,那条皮裤已经湿到膝盖以上,小翠惊讶地发现,皮裤上,丝丝粪便往下流淌,小翠感到一股恶臭从胃里猛地冒上来…⑥矮个子脱下皮裤,那高个子在一旁帮忙,两人讨论着什么,他们把那些工具装入口袋里,走出了小翠的视野,那幅“素描”再一次跃入小翠的眼帘,朝阳柔柔的抚慰着远处的山、美丽的楼。
⑦“热力公司的人要挨家挨户供热冲洗管道!真是的,自己供不好暖,居然麻烦我们!” 妈妈骂骂咧咧进了屋,小翠没有回应妈妈,皮裤的湿冷和恶臭,又浮现在他脑海。
(完整版)六年级语文阅读训练一(含答案)
(一)生之喜悦美国西海岸的边境城市圣迭戈的一家医院里,长年住着因外伤全身瘫痪的威廉•马修.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的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
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折磨中,马修不能翻身,不能擦汗,甚至不能流泪,他的泪腺由于药物的副作用而萎缩。
年轻的女护士为马修所经受的痛苦以手掩面,不敢正视。
马修说:“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马修住院的头几年,身体没有任何感觉,没有舒适感也没有痛楚感。
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有一部分神经已经再生,每天早上向中枢神经发出“痛"的信号。
在痛楚中发现喜悦,这在一般人看来简直是荒唐。
但置身马修的处境,就知道这种特定的痛楚不仅给他带来了喜悦,而且带来了希望。
当然一个重要前提在于,马修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如果说,痛楚感是一处断壁残垣的话,无知觉则是死寂的沙漠。
痛楚感使马修体验到了“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甚至是一种价值体现——医疗价值与康复价值的体现.谁也不能保证可怜的马修能获得这一天,但他和医生一起朝这个方向努力,因而他盼望痛楚会在第二天早晨如期到来。
1、请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答: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意思。
契机-—断壁残垣——3、第三段划线的句子,饱含着主人公怎样的情感?可以看出马修是一个怎样的人?答:4、请谈一谈第三段画虚线句子的作用.答:5、理解题目“生之喜悦”的含义。
(2分)答:(二)怀念南极①在南极这个最不适宜生命存活的地方,却最能感受到生命的美丽。
②这份美丽来自顽强。
在长城站西边的山麓中,有一个湖,也叫西湖,美丽如同西子,是长城站的水源。
一天早晨,我去西湖边散步,下雪了,长在石头上的地衣平时灰蒙蒙的,这时顶着丛丛雪花,煞是好看。
我真想采一丛留作纪念,但马上为这个念头而自责,因为科考队员告诉过我:它每生长一毫米,需要一百年.这丛地衣高约四五厘米,算来已有几千年高寿。
比起人来是“老祖宗"了,岂敢动它一指!③这份美丽来自和谐。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100篇(1)
(2) 方塔街是我市的闹市区。( )
乘:①坐 ②在数与数之间进行乘法运算 ③利用
(1) 我们全家在门前场地上乘凉。( )
(2) 我们一起乘车去公园吧。 ( )
3.联系短文回答问题。
(1) “我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盘算了一会说”句中的“两次教训”是指
英国青年并非不要钱,可他眼睛盯着的是大钱而不是小钱,所以他的钱总在明天。这就是问题的答案。
1、这样有深刻含义的文章我读得懂: 对待一分钱,英国青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犹太青年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英国青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球见了,连忙安慰说:“月亮妹妹,你别难过,我并不像你说的那样十全十美。人类在我身上做了许多坏事。他们( )了覆盖我的山林,( )了滋润我的河流,( )了保护我的大气层。现在,我已是遍体鳞伤了!唉—”说着说着,地球摇摇头,也难过起来。
月亮听了,大吃一惊,问:“真的吗?中国的长江和黄河也如此吗?”
他听到皮鞋声。“叔叔,盲校怎么走?”求助的口吻。“不知道。”同情而又无可奈何。
他又听到高跟鞋的声音。“____,盲校怎么走?”盲孩问,“你知道吗?”“盲校?没听说过。”声音由近而远。
他又听到一阵细碎的脚步声。“你知道盲校怎么走吗?”声音低得像对自己说。可是,没有回答。他只觉得竹竿的另一头被抬起来了,并且轻轻地向前____着,他不由自主地跟着走。“你知道盲校吗?”盲孩兴奋了。没人回答。“你要送我去哪儿?”又是无言。他____了,忙问:“你要带我去哪儿?”还是没有回音。他突然想起盲孩子被骗的故事,下意识地用另一只手顺着竹竿摸了摸,竹竿的另一头低一些。他想: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训练(一)-说明文阅读
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训练(一)-说明文阅读阅读训练(一)开发太空资源宝库①许多人或许没有意识到,太空将逐步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巨大的资源宝库。
目前研究已经知道,月球和其他行星上,存在着大量的铁、硅等资源。
而且,人类进入地球轨道和外层空间后会发现,资源不仅是人们传统意义上理解的矿藏,特殊的环境和条件也是人类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
②高远的位置、空间微重力环境、强宇宙粒子射线辐射和高真空环境,就是这种地面所不具备的极其宝贵的资源。
③也就是说,高远位置也是一种资源。
人们都会有这种体会,站在地上只能看到眼前一点大的地方,站在高山上极目四眺,则“一览众山小”。
我们利用位置资源,已经发射了通信、气象和对地遥感卫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④人之所以站在地球上而不会掉进茫茫太空,是由于重量和地球引力的存在。
而在太空中航天器里的物体,处于微重力状态,物体可悬浮空中飘忽不定。
空气、水受热后,不会出现上下对流的情况,比重不同的液体,可在一起和平共处。
这种奇特环境,对人类从事新材料加工,细胞、蛋白质晶体的生长与培养是十分有利的。
⑤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其密度随离海平面距离的升高而减小,到达100公里以上的高度,已逐渐成为真空。
地球表面的大气层中,每立方厘米中合有兆个氮分子和氧分子,而在太阳系宇宙空间,纯净无污染,每立方厘米只有.1个氢原子。
⑥别的,我们所居住的地球,被大气层包裹着。
这团大气层如同一张天幕,遮去了局部阳光,这张天幕被物理学家称为大气阻尼。
而宇宙空间充满着各类激烈的辐射,如银河宇宙线、大阳电磁辐射等,这将使种子、微生物以及各类细胞的遗传暗码在排列上产生变化,从中会产生更有价值的新物质。
⑦40多年的空间研究向人们传递着这样的信息,外空资源是研究新材料、新工艺、新的微生物制品的绝妙实验场,是一座可源源不断掘出新物质的富矿。
1、文章第④段中的“奇特环境”是指,它对人类从事,是很有帮助的。
2、文章第⑤段运用了、的说明方法,第⑥段运用了、、的说明方法。
小学阅读训练题1(5篇,附答案)
1.希望无敌鲍勃·摩尔在参加哈佛大学的招生考试时,列入考试的五门功课中,()有三门功课不及格,因此没有能够顺利地进入到这所世界著名的大学深造。
鲍勃·摩尔感到非常的自卑,常常将自己独自关在黑屋子里,怨天尤人,唉声叹气。
这年夏天,鲍勃·摩尔的家乡接连下了一个多月的暴雨,终于,山洪暴发了。
鲍勃·摩尔不幸被滚滚的山洪卷进了咆哮的河流。
在翻滚的河水中,他像一片轻飘飘的树叶一样被抛来甩去,生命危在旦夕。
他心下暗想,这回算是完了,没有救了。
也罢,人生在世,总有一死,死就死吧!就在鲍勃·摩尔万念俱灰,最后一丝生的希望也即将被死神抽走的时候,脑袋突然被洪水中滚动的石块给碰了一下,骤然的疼痛使他突然清醒过来。
刹那间,他()想起去年夏天与女友在这条河中漂流探险时,曾在这条河的下游遇到过一棵粗壮的老树,老树有一个粗大的枝丫,正好斜长着横贴在水面上。
只要能够抓住这根树杈,他就能保住自己的生命。
一想到这里,他的心中顿时充满了希望,一有了希望,浑身上下顿时力气倍增,心也不慌了,僵硬的四肢也变得灵活了。
鲍勃·摩尔心中默念着那棵救命的老树,在洪水中顽强地坚持着,拼命地挣扎着……历尽艰险,他终于游到了那棵老树跟前。
但是,当他拼命地抱住伸向河面的树杈时,谁知那根树权早已经枯朽。
使劲一拽,便“咔嚓”一声断为两截。
鲍勃·摩尔只好紧抱着断落的树杈,继续随水漂流。
刚漂出没有多远,就被河边经过的抢险队员搭救上岸。
事后,鲍勃·摩尔说,要是他早知道那根树杈是枯朽的,他兴许就不可能坚持游到那儿。
得知这次事故后,远在英国的父亲打电话给鲍勃·摩尔:“你瞧,连死神都害怕希望!只要你的心中还有希望,那么,再大的困难,再大的挫折你都能够战胜。
你想()然你已经通过了两门考试,那就一定能够通过更多的考试。
记住,哈佛大学就是你生命的下游那棵紧贴河面生长的“大树”。
鲍勃·摩尔心中豁然开朗。
六年级语文试题-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全国通用(含答案)
六年级语文试题-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全国通用(含答案)②这一年,刷子李收个徒弟叫曹小三。
当徒弟的开头都是端茶、点烟、跟在屁股后边提东西。
曹小三当然早就听说过师傅那手绝活,一直半信半疑,这回非要亲眼瞧瞧。
③那天,曹小三头一次跟师傅出去干活,到镇南道给姓李的人家新造的楼房刷浆。
到了那儿,刷子李跟管事的人一谈,曹小三才知道师傅派头十足。
照他的规矩一天只刷一间屋子。
这楼房大小九间屋,得刷九天。
④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果然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
⑤一间房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
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zhàn)浆。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⑥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他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那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
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
⑦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看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
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
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
他怕师父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还要扫一眼。
⑧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小三,你瞧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
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
傻小子,你再仔细瞧瞧吧——”说着,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刻没了,再一松手,白点又出现,奇了!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
里边的白衬裤打小洞透出来,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好好学本事吧!”⑨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不一定明白呢。
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一)-2022-2023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部编版)
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一)-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部编版一.现代文阅读(共8小题)1.读一读,完成练习。
蜗牛的奖杯ㅤㅤ很久以前,蜗牛长着一对翅膀,四只脚,一对触角,在空中自由地飞舞着。
ㅤㅤ在一次飞行比赛中,蜗牛遥遥领先,夺得了冠军,捧到了金灿灿的奖杯。
ㅤㅤ从此,蜗牛得意(级极)了。
它成天把奖杯背在身上,生怕别人不知道它是飞行冠军。
到了晚上,蜗牛就睡在奖杯里,唯恐奖杯被别人偷了去。
可是,这奖杯很大很重,蜗牛背上它,再也飞不动了。
ㅤㅤ好朋友见了它,都劝它把奖杯放下来。
蜗牛却把别人的好心当成恶(意易)。
天长日久,蜗牛和奖杯连在一起了。
它再也不能飞行了,只能背着沉重的奖杯,在地上慢慢地爬行。
(1)猜一猜,选择短文括号中正确的字打上“√”。
(2)蜗牛以前长着一对,四只,一对。
(3)“遥遥领先”的意思是:(4)后来,蜗牛只能爬行而不能飞行的原因是:2.阅读乐园。
小河的四季图ㅤㅤ春天,积雪融化,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小河的水哗哗地流着,成群的鸭鹅在河游来游去。
ㅤㅤ夏天,太阳烤着大地。
我们在河里游泳,像水里的鱼儿一样,自由自在,小河里时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
ㅤㅤ秋天,河水静静地流着,变得恬静而温柔,小河两岸的庄稼成熟了,欢乐的河水把丰收的喜讯带给了家家户户。
ㅤㅤ冬天,河面冻上了厚厚的一层冰,小朋友们穿着五颜六色的防寒服,在那里滑冰玩冰车……好一幅小河的四季图。
(1)查字典,按要求填空。
①“融”字,查部首,除部首外还剩画。
②“恬”字,查部首,除部首外还剩画。
(2)根据下面句子中画“________”部分的意思,在括号里写成语。
(1)春天,积雪融化,春暖花开,一切事物都恢复了生气。
(2)我们在河里游泳,像水里的鱼儿一样,毫无拘束,安闲舒适,小河里不时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
(3)搭配词语。
①积雪花开春暖成熟庄稼融化②成群的喜讯欢乐的野鸭丰收的河水3.我会阅读,完成练习。
黄山奇石ㅤㅤ中外闻名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
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现代文阅读训练(1-10)
1、月日用时:分钟得分:幽幽七里香丁立梅①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②三层小楼,粉墙黛瓦,阅览室设在二层。
靠楼梯的一面墙上,满满当当的,摆的全是书。
朝南的窗户外面,植着七里香。
人坐在室内看书,总有花香飘进来,深深浅浅,缠绵不绝。
③这是当年我念大学时学校的阅览室。
对于像我那样痴迷读书而又无钱买书的穷学生来说,这间免费开放的阅览室,无疑是上帝赐予的一座宝藏。
在那里,我如饥似渴,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书籍。
④其实那时,我心卑微。
我来自贫困的乡下,无家室可炫耀,又不貌美,穿衣简朴,囊中时常羞涩。
在一群光华灼灼的城里同学跟前,我觉得自己真是既渺小又丑陋。
⑤是读书使我的内心慢慢地变得丰盈。
那真是一段妙不可言的光阴。
每日黄昏,一下课,我便匆匆跑回宿舍,胡乱塞点食物当晚饭,就直奔阅览室。
看管阅览室的管理员,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个高,肤黑,表情严肃。
他一见我跑去,就把我看的《诗经》取出来,交到我手上,把我的借书卡拿去,插到书架上。
这一连串的动作,跟上了发条似的,机械连贯,滴水不漏。
我起初还对他说声“谢谢”,但看他反应冷淡,后来,我连“谢谢”两字也免了,只管捧了书去读。
⑥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已有。
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
一本《诗经》连同它的解析,我一字不落地抄着,常常抄着抄着,就忘了时间。
年轻的管理员站在我身边许久,我也没有发觉,直到他不耐烦地伸出两指,在桌上轻叩,“该走了,要关门了。
”语调冷冷的。
我才吃一惊,抬头,阅览室的人已走光,夜已深。
⑦我不好意思地笑笑,归还了书。
窗外七里香的花香,蛇样游走,带着露水的清凉。
我心情愉悦,摸黑蹦跳着下楼,才走两级楼梯,身后突然传来管理员的声音:“慢点走,楼梯口黑。
”依旧是冷冷的语调,我却听出了温度。
我站在黑地里,独自微笑很久。
⑧那些日子,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我蓬勃如水边的荇菜、野地里的卷耳和蔓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强化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下锅烂邓刚①我的家在辽东半岛的尖尖上,出门就是海.好吃的东西多极了。
礁石上有一片片牡蛎,只要用蛎钩子当当敲打几下,再轻轻一掀,便露出一窝白嫩的蛎肉.咬一口饼子,就一口蛎肉,咂巴咂巴嘴儿,可真鲜死了!礁石旁还有美味的蚬子和用针一挑一嘟噜肉的香海螺。
再往水里走,肥肥的大赤角红蟹子,比鸡蛋还有营养的刺锅子(海胆),还有胖乎乎的海参、鲍鱼、扇贝,据说多么高级的宴会也少不了这些海味儿。
②但是,在海边上长得最多,看得最多,吃得最多,闻到味儿也最多的还是海菜。
这东西泼实,沿着弯弯曲曲的海滩,长得绿茵茵的一片,集市上所有的海物,数它贱,吃起来也省事,水烧开以后,再把它下锅,翻一个滚就行,所以渔村人叫它下锅烂。
只要喝过一碗下锅烂的人,一辈子也会想着它的鲜味儿。
太冷天,满身冰茬盐花的打鱼人下了船,咕嘟嘟喝上一碗热乎乎的下锅烂汤,立即热气四溢,血脉贯通,浑身浪打风摇的乏劲儿,一扫而光!再品品那海参呀,鲍鱼呀,扇贝呀,蚬子呀,蛎子呀,味道全有了!难怪渔村有这样的歌谣:蚬子鲜到嘴,蛎子鲜到心,下锅烂鲜到脚后跟。
⑧下锅烂是又薄又嫩的小绿叶叶,却只在冬天里长,而且天越冷越长得旺,味道也越鲜。
姑娘们蹲在冰冷的水湾里,用冻得红肿的手指头一点点从礁石上往下揪,很不夸易;揪一会儿,手指就冻得猫咬似的痛,但姑娘们不在乎,依然叽叽嘎嘎干得欢。
这硬功夫是从一代代老辈勤劳的渔家人传下来的。
当她们还吃奶的时候,母亲就把她们捆绑在腰后,拐着筐子下海;刚会走,就跟在母亲身后揪海菜,揪一会儿,小手冻勾勾了,痛得不行,就呜呜地哭,当妈的回过头来用嘴含着孩子的小指头咂一阵。
缓过热来,便喝斥着说:“干吧,冻过劲就好了!”果然,孩子不再哭了,那小手开始麻木,过一会儿就不痛了。
渔村人就是靠这种“冻过劲就好了”的精神,支撑着一代代家业。
④隆冬时节,寒风呼号,灰白色的天,土黄色的地,一派死气沉沉,连老绿色的松树也像蒙上了一层灰。
然而在浪头翻滚、冰雪覆盖的海滩上,一片片鲜嫩的海菜,却像绿色的绸缎,在波痕里轻柔地摆动。
海菜是海边人的命根子,海菜饼子,海菜包子,海菜粥……三年灾害那阵,不知救了多少人的命,那年头,连八个岁的老人也颤颤巍巍地拄着拐下海,老老少少走向了海滩,大家拼命地揪呀,揪呀,一潮一潮,成千上万筐海菜拐出了海滩。
可是你回头再看,海滩上仍是鲜来绿的一片!下锅烂通人性,它知道人们挨饿,需要它,就使劲地长,把营养献给人们。
下锅烂有营养呀,人吃了长劲,猪吃了长膘,鸡鸭吃了下大个儿的蛋。
渔村人靠着它,在那艰难困苦的年头,挺起身架去迎风踏浪。
⑤前些年我回家乡一趟,母亲发愁地说:“现在回来干啥,吃不着鱼,看不见虾!”我说:“喝碗下锅烂比什么都强!”父亲在一旁叹口气:“这年头,揪下锅烂也是走资本主义!……”倔强的小妹妹一声不响地拐着小柳筐下海了,但不一会儿,就被工作组的人撵回来,她手上脚上被蛎壳子划出了血道道,小柳筐被人家用脚瑞碎了。
我拉着妹妹冰凉的小手,说:“哥哥什么也不想吃!”小妹却骄傲地从衣兜里掏出一球湿漉漉的下锅烂,母亲赶紧给我熬了一大碗下锅烂汤。
我含着泪花喝着,却不感到有什么鲜味儿,反觉得有些苦。
⑥那一年又赶上了寒流,冰雪遮天盖地,正在飞涌的浪涛也突然被冻凝在半空,形成一道道固体的白色浪峰。
我望着连天的冰雪。
心里猛然一动,那下锅烂完了吧,便跑向海滩。
确实什么也没有了,到处是一片银白色,我捡块蛎壳,使劲地挖着雪,陡然,在那坚硬的冰层里闪着一片淡淡的绿光,啊,下锅烂!它虽然凝结在冰层里,却顽强地向上伸展着叶片,不难看出,它是在水中摆动漂浮时突然被冻住的,所以,还保持着轻柔的身姿。
我急急地刨碎冰块,便露出下锅烂那同冰茬结成一体的僵硬叶片,像一块远古的植物化石,但却闪烁着绿得可爱的光。
不知怎么的,我想起了风雨山林里的边防战士,烟火轰鸣中的炼钢工,险涛恶浪里的打鱼人……⑦第二天,艳阳高照,冰雪消溶时,下锅烂却又在波浪里翩翩起舞了,你绿色的叶尖尖,仿佛是无数双绿色的小手,倚着海涛的节奏打拍击掌。
渔村一个长辈爷爷对我说,他小时候赶上一次大寒潮,鱼儿冻成了棍,蛎子冻凸了盖,蚬子冻碎了壳,海参冻成了冰蛋蛋,可下锅烂没事儿,这东西命大,冻不死!⑧也有好长时间没回家乡了。
妹妹来信说,现在家乡好啦,不用说下锅烂,鲜鱼肥蟹也管你吃个够!可我并不想那些鲜鱼肥蟹,我想的是那些脚踩、浪砸、寒风扫的下锅烂。
1982年8月31日1.文章写“下锅烂”,为什么从海边的牡蛎、蚬子、香海螺等美味开始写起?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1)渔村人就是靠这种“冻过劲就好了”的精神,支撑着一代代家业。
(2)我含着泪花喝着,却不感到有什么鲜味儿,反觉得有些苦。
3.第④段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列举两种并分析其效果。
4.文中的“下锅烂”有什么特点?文章写“下锅烂”有什么寓意?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俯向大地的身影许俊文这些年来,我的笔下总是很少提到自己的母亲。
我觉得至今还没有找到可与母亲般配的文字,就好比我们已探明脚下是一座丰富的矿藏,由于担心技术水平达不到,而一直犹豫不决,迟没有开采。
那是去年深秋的一个黄昏,我从定远县东部的小镇岱山下车去豆村,沿途的田野,该收割的已经收割了,眼前的每一块赤裸的土地,就像产后的孕妇似的,安安静静地躺在那儿,见不到一个来打扰她的人,只有田边地角盛开的野菊花静悄悄地陪伴着她。
一个老妇人的背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青衣青裤,头上扎着时下很少见到的那种黑色的包巾,右手握着一把小锄,举起,落下,举起,落下……在锄头偶尔停顿的间隙,从翻起妁泥土里捡起一点什么,随手丢进身旁的篮子里,再继续翻着泥土。
当我走近,才认出是母亲。
我小声地叫了一声“妈”,她愣怔了半天才反应过来,急忙丢下手里的锄头,想立即站起来,可是挣扎了几次,最后还是在我的协助下才完成了那个简单的动作。
母亲的两个膝盖处沾满了泥土,我不由自主地就跪了下去,替母亲轻轻地扑打,扑着扑着,眼泪就出来了。
母亲是一个惜粮如命的人。
她三岁就跟着外婆讨饭,至今她的左腿还有当初被恶狗咬伤留下的疤痕;七岁下地给东家割麦子,饿极了就搓生麦粒吃;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她的两个女儿相继被饥饿夺去了生命。
粮食在母亲的眼里比什么都金贵。
记得小时候,我家的粮食总是不够吃,为了能够从工分以外多获得一点粮食,母亲请铁匠给我打了一把小锄头,每到秋天,当队里的花生、红薯、胡萝卜收获之后,她就叫我到地里翻找遗落的果实。
虽然如今的生活早已改变,父母的生活费用也由儿女全包了,可母亲依然是一个拾穗的人。
是如今村里唯一的一个,可能也是最后一个了。
母亲总感叹道,人哪,最容易忘本,只要三顿饱饭一吃,就记不得挨饿的滋味了。
前年秋天,父亲打电话说母亲病了,我匆匆忙忙赶回豆村,只见瘦弱的母亲睡在床上蜷作一团,我上前握住她枯瘦的手,粗糙得犹如一截干枯的树干。
父亲唠叨着,他说牛喘气那块水稻田你是知道的,烂泥深得连牯牛都拔不动腿,我叫她不要去拾(稻穗),她非不听……母亲微微地睁开眼,下意识地剜了父亲一下,父亲便不再吱声了。
这时我发现母亲的床边码放着一堆稻子,我一下全明白了。
母亲托人把拾来的稻、麦拿到镇子上去卖,再把卖来的钱放在一个小木匣里,就等着过年了,母亲喜欢过年,过年时儿孙们就像归巢的小鸟,一个个都从很远的地方飞回来了,这时母亲会打开那只木匣子给大家发压岁钱,发一个,说一句,这是地里拾来的,当我的儿子接过压岁钱时,他扑通一声双膝跪地,深深地磕了三个头。
我想,儿子的头,既是给母亲磕的,也是给土地磕的,尽管他离土地已经很远了,但他却与土地血脉相连。
在我写这篇短文的时候,母亲的身影总是在我的眼前晃动。
朦胧中,她佝偻的身影离土地似乎更近了……(选自《散文》2008年第9期,有删改) 1.结合文意,说说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1)就好比我们已探明脚下是一座丰富的矿藏。
(2)是如今村里唯一的一个,可能也是最后一个了。
2.第二段“那是去年深秋的一个黄昏……只有田边地角盛开的野菊花静悄悄地陪伴着她”中的景物有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文章最后为什么再次写到母亲的“身影”?4.本文采用多种描写手法来刻画母亲。
试选取其中的两种手法,对刻画人物形象所起的效果作简单探究。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闲雨轻敲鱼鳞瓦钱续坤①难得一次回乡省亲,不想秋雨连绵,白天出去走走倒还可以,夜晚根本不便串门,只好呆在家中与母亲胡乱拉着家常。
许是兴奋了些,竞然到了子夜时分还辗转反侧,于是坐起披衣,斜靠床头,用一双聪灵的耳朵,去聆听窗外那浙沥的絮语,去感受檐下那滴答的和鸣。
②这样的情景已是多年没有经历,记忆中的趣闻乐事甚至都快淡忘,但是母亲在我儿时所说的一个比喻始终萦系于怀:“瓦是房子的眼皮,雨是屋檐的泪水。
”遗憾的是,略知文墨的母亲并不会写诗,“眼皮”与“泪水”的意象在这里运用得很巧妙,可能是她观察生活最原始最质朴的反映:然而也正是这两个喻体,诱使我无数次地抬起大大的脑袋,关注那些像弯弓又像括号的鱼鳞瓦,那些像新月又像蛾眉的鱼鳞瓦。
③鱼鳞瓦是广布于民间最本真也最易被人们忘却的先知,是泥土的另一种形态,是大地的精魂,也是贴近人类头顶的最矮的天穹。
它是天地之间无数隐秘的收藏者和拥有者——它收藏过煦暖的阳光,如水的月光,柔和的灯光:也收藏过雨的裸足,雾的轻纱,雪的羽毛;更多的时候,它收藏着大面积的黑夜和黑夜中的梦幻。
诗人巴音博罗说瓦是“房屋的外套,梦幻的布衣”。
这两个意象显然更为奇崛,不过细细地品味,我蓦地感觉心头氤氩着一片浓浓的乡愁,挥之不去,隽永悠绵。
④从小就在鱼鳞瓦下长大,在梅雨季节总喜欢贴着窄小的窗棂,看银线穿针,听珠落叮咚;有时也翘首对着对面的屋檐,望水花四溅,听瓦楞的脆响……所有的影像幻化成一幅情景交融的画,所有的声音混合成一支有始无终的曲,催我昏昏然小睡,也使我猝然惊醒、母亲的家务活终于忙完了,她轻轻地一声招呼,我们弟兄三人就雀跃般地聚拢过去,或缠她讲孤魂鬼怪,或听她教拼音汉字,或跟她吟民歌小调……其情融融、其乐陶陶的场景,至今回想起来依然胸荡层云,心生涟漪。
但是今夜,母亲已经酣然入睡。
她细微的鼾声与喁喁的秋雨合着共同的节拍,如同儿时听过的摇篮曲,这叫我无法去惊扰她幸福的美梦。
可我还是无法入眠,索性蹑手蹑脚地从床上爬了起来,静静地伫立于窗前,沉浸在自己无边的闲思遐想之中……⑤瓦是家的符号,家是情的寄托。
离开了家,不见了瓦,乡愁自然而然就从心头泛起,思乡的旋律就会像窗外迷蒙的烟雨一样,在灵魂深处弥漫。
于是,渭城的朝雨、清明的纷雨、楼台的烟雨、天街的酥雨等,几乎成了愁苦的代名词,“巴山夜雨涨秋池”表漂泊之忧,“寒雨连江夜入吴”述离别之苦,“天阴雨湿声啾啾”言乱离之悲,“雨中百草秋烂死”感自伤之叹,“夜雨闻铃断肠声”哭诀别之恨……因此,乡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动人的章节,甚至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