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子的无为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老子的“无为”思想
作者:梁舒华
在翻开《道德经》之前,我觉得本人最喜欢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老子,他的清静无为思想让我不禁对此产生强烈的共鸣,因为我认为这种思想里面含有某种“独善其身”的境界,这又与我的价值观不谋而合。
我认为,如果社会中多数人都能用积极的方式去“独善其身”,那么就能使个人所得到的达到最优,从而整个社会的物质精神财富也就达到了最优,从而实现了社会的进步。
细细思考,我发现了原来自己一直以来的理解都有那么一点偏差。
首先,“清静无为”不等于“独善其身”,清静无为是指一切听其自然,人力不必强求(见百度百科)。一切听其自然,依我拙见,便是听从、遵守自然规律。那么这个“听从、遵守自然规律”又是具体指什么呢?是指人类完全不改造自然规律,完全抛弃意识的能动性吗?这显然是消极意义上的清静无为,查百度百科的时候,“清静无为”一词的用法竟公然标注“含贬义”。大概说的就是消极含义了。照这个含义来讲,清静无为显然不是什么好思想。假若从最开始的人类便信奉清静无为,那么劳动工具、生产力、生产资料这些专用术语想必今天都不会产生,几千年来,人类都在摘果子、喝甘露罢了。
可是对以上这番论述我是存有很大的疑惑的,清静无为真的是人类完全不进行任何改造自然规律的活动吗?非也,非也。人类社会发展不也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吗?那么也就是说,不管人
类的思想无为不无为的,人类社会都是按既定模式从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发展到现在,那么清静无为的消极作用到底作用在这个过程中的哪个环节?好像依照这个思路找不到吧?那再修正一下这句话:清静无为的作用到底作用在这个过程的哪个环节?既然我们发现消极作用没有
找到,那干脆再修正一下这句话:清静无为的积极作用到底作用在这个过程的那个环节?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搞明白什么是清净无为的积极作用。无为不是不为,而是不妄为,能而不为,为而不争,积聚势能(腾讯搜搜问问)。由此看来,用今天的话来讲,“无为”倒变成了“低调”,“务实”之流的词语了。所以清净无为的积极作用就是积聚势能,作用在社会,就是社会总体“势能”的增加。
到底哪种观点更接近老子本人的意思呢?我觉得这真的是一个难辨的问题,本人仅有的一点点哲学入门知识想要对任何一种观点论证清楚那都是相当困难的。所以,我就从《道德经》中入手,谈谈老子的无为思想。
《道经》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不治。
这一章应该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上来说的。道家认为,不招贤,百姓就不会为了得一权贵而斗争,不持有奇珍异宝,就不会有百姓去偷,不把人之所欲的东西放出来,百姓的心才会安稳。所以正确的统治老百姓的方法是让他们身体强健但知识浅薄,意志浅弱。我觉得这种方式
跟西欧以前教会人员掌握知识而百姓什么都不懂几乎一样。这样也许统治者的统治目的达到了,可道家根本不以整个社会的整体利益和进步作为立足点,单单“独善当朝,不顾后世”,显然是消极之至的。
《道经》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处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这段话我的确理不清其逻辑所在,在我看来,甚至是胡说八道了,天长地久以其不自生这点就不阐述了,但圣人后其身而身先,以其无私而成其私绝不单纯因为他们的后其身、无私。造成他们身先、成其私的结果是与人的社会属性有些关联的,人与人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如果原文中的“圣人”之流与他人没有发生联系,有可能后其身的行为导致身先的结果吗?有可能无私的行为导致成其私的结果吗?如果回
答不是,那么原文的推理过程从何而来?论据本来就是不足的。
《道经》第二十二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兮!诚全而归之。
读到这里,我有一种感觉,就是《道德经》的推理是很不严密的,一切的“故"都来得太突然太武断了。为什么“曲则全”,为什么“枉则直”呢?这里通通都没有讲清楚,“不自见”到“故明”这一步前后两句话的等价关系从何而来?显然不是“抱一为天下式”吧?这里全部都
没有讲清楚,便又来“故”了一个结论:诚全而归之。如果按照这种机械式的推理,既然“曲则全”,我是不是可以说一句:”全则曲“呢?按此类比是不是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无为则为,为则无为。所以老子的思想是有为?显然这个断论是不成立的。
《道经》第二十九章: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虚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这里的”故“和”是以“的弊病先且搁臵,”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可以拿来分析一番,道家思想只见到”为"、“执”的一个方面而不注意到“为”、“执”的另一个方面。现实结果是以那一个方面为表现形式取决于“为”和“执”的度,“度”是“质”与“量”的分界线。“度'的两边延伸便是”量“和“质”的轴,”量“的轴便表征”败之“和”失之“,也就是原文的结论。”质"的轴便表征“胜之”和“得知”,这是原文分析中舍去的。所以“为”和“执”是可能会产生积极结果的,正是因为人类的“为”、“执”,才能更好地改造自然规律,利用人的意志的能动作用去创造社会财富。
《德经》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间入有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这里的至柔克刚与太极哲学有某种程度的相通之处,至柔之所以能克刚,自古以来,水一直是最好例子。无论浪潮多么汹涌,碰到硬物都
会跌碎,唯有轻舟戏水般的至柔才难以被碰撞。至柔之水可借势推送,能进能退,能磨至顽石也融。人们亦常说“上善若水”、“浮生若水”,亦如此,过于强硬容易碰壁,能屈能伸,蓄势待发才能达到目的,这种无为之益显然是指第二种观点中的积蓄势能了。
《德经》第四十七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这是论据严重不足的一章,甚至在今天看来更是难以令人信服,闭门造车之弊不言而众人皆知。唯有实践才能出真知,这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已经证明了的,如果真有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的圣人,这种人必先经过了足够之行,足够之见,足够之为,才得以洞悉一切,那又怎么能说他们是不为、不见、不行呢?就其在今天这种飞速发展的社会,靠无为而知天下、见天道更显得痴心妄想。
可以说,通过阅读《道德经》,我发现老子的“无为”思想更偏重于消极的方面,通过这种消极的无为思想,他又用一种近乎诡辩的方法试图向人们阐述无为之益。所以我认为,虽然道家思想里也有涉及到无为的积极作用,可是总体来说,“无为”并不适用于普世,更不可能成为社会的主流哲学思想。不过依本人拙见,“无为”的某些思想用来作为少数个体修身养性的准则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比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