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素质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与“选择性”、“淘汰性”的教育模式是相对立的。它提倡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合格的基本素质。

目前,中小学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教育功能的多元化越来越多地被人们重视。各种资料表明,目前较普遍被认可的教育功能有三项:一是教育功能或者说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通过教育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意识,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二是文化教养功能,它包括人类文化遗产的传递、储存和发展,知识的传授与智能的培养等;三是发展功能,它包括学生的兴趣、爱好及特长的培养、创造性才能的发挥、健康的心理素质及其强健体魄的锻炼等等,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力。然而,我们的教育长期以来,偏重于文化教养功能的发挥,并且不适当地将此功能异化成围绕着考试而运作的应试教育,这与当今的社会发展需要是不符的。事实上,今日教育已经不仅仅是学生的一种权力或是为了将来谋职的需求,而是越来越成为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力”的途径。80年代以后,教育无形中日益高涨了民主化,就是向改革方向的进步。其特点表现为:强调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和谐,主张师生间的合作;减轻或消除学生学习中过重的心理负担,以便有利于人的发展;强调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中必须兼顾学生的兴趣、爱好、个人情趣和精神生活;强调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必须关心世界、关注社会,树立对社会的责任感等。发展到目前,

人们更清楚意识到教育功能是多元化的、多层次的,相互间有制约和促进的紧密关系,从而进行了一系列转变,这些转变均称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如,学生成就的评价从单一的标准同一尺度向多方位、多层面方向转变,要真正达到向素质教育转变,除了以上列举的各方面的改变,最重要的是起教育主导作用的教师对每节课实施上的改变。按照改革的方向,我认为可以有几方面。

一,在学科知识目标方面。素质教育并不与“双基”教育矛盾,相反加强“双基”正是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关键是怎样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前提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改变教法,抛弃“满堂灌”和“题海”战术,走出以“考纲”代替“大纲”,以“考点”代替“双基”,以“解题”代替“实践”的纯应试教育怪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生“会学”,重视学生动脑、动手,让他们主动学习、主动理解知识的内涵和联系,最终过渡到“会用”。

第二,在学科能力教育方面。在认知和整个过程中,学生表现出的个性心理特征一智力与能力是有差别的,例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注意力、实验操作力、自然力等各是不同的。而这一在学习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是直按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我们都有这方面的素材。比如许多学生智力并不差,但由于上课时注意力的集中性、稳定性、持久性与合理分配性差,使学习效果不理想。还有的学生学习也很用功,记知识费了很多时间,但由于记忆的速度及记忆的准确性与巩固性差,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因此如

何提高学生的能力,是我们教师最艰巨的任务之一,平日的教学应多注意在这方面努力。最有效的途径是把学法指导有机地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有机渗透学法指导:①预习设计要指点方法,既要教会学生全册预习法、单元预习法,又要根据学科特点指导相应的具体的预习方法。②讲解过程中要示范学法和点拨学法。③整个教学过程要重视指导学生自悟和总结学法。④练习设计要有助于学生运用学法、迁移学法。

第三,在学科的态度方法方面。态度属情意范畴,是指人的一种内在的心理状态,它包括学习活动的动机、学习的意志品质、兴趣与求知欲、自尊心与荣誉感等。方法指在学习中如何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使用信息及迁移信息。事实上,态度和方法既要求学生有科学的认识论和学习观,又包括着强烈的个性因素。学生对学习所持的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应该是素质教育的第一步,因为这是获取知识最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产生成就动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调动内在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对获取知识至关重要,也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优良的教学基本功外,还要同时兼有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还要不断学习,接受新知识、新成果、新教学手段。其次要求我们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好奇、兴趣和需要。设置适当台阶,使各层次学生在学习上都不灰心,使他们的自尊心不受伤害。适时采取表扬肯定的方式,使学生感到

自豪,满足其荣誉感。再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出学科学习的方法来指导学生。比如,在教学中,可利用教材教育学生,使他们了解科学家刻苦钻研、不畏艰辛、勇于探究、不耻下问、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从而具备坚强的意志。也可利用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文学上的成就,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自我提高内驱力。可想如果学生的学习进入自觉自愿而不被“逼”被“压”的为教师为家长而学的状态,我们的教学效果一定会有很大提高。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应最为重要,学习态度端正,方法得当,才能谈能力的提高和科学知识目标的达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