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成果2020
中国科技十年成就
中国科技十年成就中国科技十年成就十年金榜重组戊肝疫苗成功上市2009年10月,我国科学家研制出的预防戊型肝炎疫苗完成III期临床研究,是全球首个完成III期临床研究并成功上市的戊肝疫苗。
该临床研究先后历时5年,招募志愿者超过11万人,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疫苗三期临床研究。
戊型肝炎是世界主要的病毒性肝炎之一,世界上有1/3的人口感染或曾感染过戊肝病毒。
国际权威科学刊物《柳叶刀》发表了这一研究结果,标志着我国戊型肝炎疫苗的研究工作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获得国际同行认可。
抗击非典建奇功2003年初,非典型肺炎疫情暴发,对群众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
科技工作者日夜攻关,短期内成功研制开发了首条技术先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防护效果好的生物防护链和α-2b、ω干扰素两个预防药物,及时解决了SARS一线医务人员的防护问题;研究提出具有中国特色、临床效果明显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为有效救治SARS患者提供了重要支撑。
2004年,科研人员顺利完成了SARS疫苗I期临床试验,成为全球第一个完成I期临床试验的SARS病毒灭活疫苗,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天河一号”世界夺冠2012年3月8日,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发言人王贻芳在北京宣布,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并测量到其振荡几率。
这一重要成果是对物质世界基本规律的一项新的认识,对中微子物理未来发展方向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并将有助于破解宇宙中“反物质消失之谜”。
“蛟龙”号完成7000米深潜试验2012年6月,我国自主设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第49次下潜试验中,成功突破7000米水深大关,总共完成6次下潜,3次超越7000米,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
海试取得了宝贵的海底地质样品、生物样品、沉积物样品和水样。
这是目前世界科学家利用载人潜水器首次在马里亚纳海沟7000米深度的海底获得的第一手宝贵资料。
发明专利授权累计100万件2012年7月1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现场为我国第100万号授权发明专利签发证书。
2020中国科技成果汇总
2020中国科技成果汇总社会上习惯于把科学和技术连在一起,统称为科技。
实际二者既有密切联系,乂有重要区别。
科学解决理论问题,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精心为大家整理了22年中国的科技成果,希望对你有帮助。
22年中国的科技成果111月12日,22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在杭州举行。
本届软博会以软件铸魂数智转型为主题,以行业年度重大发展成果为核心组织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参与,通过展+赛+会和线上线下联动方式举办。
11月12日开展的22年中国软件成果综合展,重点展出国家数据管理成熟度DCMM成果展、浙江省软件成果展、企业创新成果展三大精品区,同期开放山3多家企业参展组成的六大线上主题特色展;同期,线下举办了主题峰会、破解大赛、软件之夜、信息发布和产业政策闭门研讨会等系列活动,来自主管部门和主办单位的领导以及2名定向邀请的专业观众出席了软博会现场。
13 0-18 0为软博会线上云论坛开放日,共有13场专题论坛7 多场精彩演讲在云端直播,向世界传递中国软件的发展成就,引领数字化世界的未来走向。
22年中国的科技成果222年11月23日下午,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2年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活动在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行,这是第五次面向全球举行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活动。
此次发布活动紧扣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数字赋能共创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打造了一个顶尖科技与人文交流、数字经济发展与抗击疫情相互交融的平台。
发布活动共评选出包括腾讯、阿里、白度、微软、高通、思爱普、卡巴斯基等15项国内外有代表性的领先科技成果。
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活动旨在展现全球互联网领域最新科技成果,弘扬互联网技术创新、绿色、包容和共享理念,彰显互联网领域从业者的非凡贡献,搭建全方位的创新交流平台。
成果征集通知自8月初对外公布后,得到了全球互联网领域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
今年共征集到各类领先科技成果3多项,分别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瑞典、加拿大、比利时等国家和地区,所申报项LI聚焦产业恢复与协同发展、数字化社会治理、全球公共危机应对、人工智能云生活、绿色数字公益实践五大应用领域,涵盖量子计算、卫星互联网、人工智能、高端芯片、5G网络架构和应用等方面,覆盖智慧城市、智能交通、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应用场景。
2020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
序号
知识产权(标准)类别
知识产权(标准)具体名称
国家
(地区)
授权号(标准编号)
授权(标准发布)日期
证书编号
(标准批准发布部门)
权利人(标准起草单位)
发明人(标准起草人)
发明专利(标准)有效状态
1
授权发明专利
基于物联网的城市固废收运智能监控装置及方法
中国
ZL201310001542.6
8
田海奎
无
武安市新峰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武安市新峰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对创新点一、创新点三做出主要贡献,主要包括:负责“多相态废弃物水泥窑协同处置示范工程”总体设计、建设及技术攻关,建成了6种以上废弃物水泥窑示范工程(附件9、10);完成了多源固废水泥窑协同处置的高精度实时在线仿真与优化调控技术,解决了生产过程物料/能量的最佳动态配比和海量瞬时参数的建模难题(附件7)。
工业园区能源在线监测及管理分析平台
中国
2016SR331345
2016.11.15
/
清华大学
温宗国
/
10
其他
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关键技术及城乡统筹一体化应用
中国
ISBN:9787511141378
2019.10
/
武安市新峰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温宗国,焦烽,王肇嘉,金宜英,田海奎
/
4
王肇嘉
教授级高工
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对创新点一做出主要贡献,研发了“无机固废原料替代系统控制技术”,提出技术路线、研发方案,参与工艺设计、技术和装备开发、示范工程和技术推广应用等工作(附件4);根据项目研究整体思路及研究内容,主编《固体废物协同处置与综合利用》、参编《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关键技术及城乡统筹一体化应用》(附件10)。
企业科技创新成果推荐目录(2020年版)
关键材料
61
高性能海洋油气输送用管线钢(X65/X70级)
鞍钢
关键材料
62
大型集装箱船用止裂钢(EH40/EH47)
鞍钢
关键材料
63
低温高压服役条件下高强度管线用钢
(X70/X80级)
鞍钢
关键材料
64
航空发动机及机体结构件用钛合金材料及等温
锻件
中国宝武
关键材料
65
超轻镁锂合金高塑性板材
中铝集团
关键材料
中国化工
关键材料
74
高强高模芳纶Ⅲ长纤维及织物
中国化工
关键材料
75
高性能特种光纤保护涂层材料
中国化工
关键材料
76
热等静压氮化硅陶瓷球
中国建材
关键材料
77
药用玻璃材料
中国建材
关键材料
78
集成电路关键装备用石英玻璃基板及精密碳化硅陶瓷零部件
中国建材
关键材料
79
T800级高性能碳纤维
中国建材
关键材料
80
高端PCB用特种电子玻璃纤维及制品
中国有色集团
关键零部件
35
145kV高电压等级真空灭弧室
中国西电集团
关键零部件
36
直流支撑电容器
中国西电集团
关键零部件
37
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
航天科技
分析测试仪器
38
全视角高精度三维测量仪
航空工业集团
分析测试仪器
39
色度亮度计
兵器工业集团
分析测试仪器
40
短波长X射线衍射仪
兵器装备集团
分析测试仪器
41
2020年铁路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入库成果(铁路专利)
离缝修补用低粘度高早强聚氨酯修
建筑研究所
江,温浩,程冠之
补材料
4
序 成果编号
号
专利编号
44 2020ZL228 ZL201220624688.7
45 2020ZL229 ZL201610671947.4
46 2020ZL231 ZL201310382596.1
47 2020ZL234 ZL201610170581.2 48 2020ZL238 ZL201610438578.4 49 2020ZL240 ZL201710002508.9
专利权人
发明人
一种隧道施工岩爆防护台车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 乔志斌,杨玉彬,康富润
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铁路隧道全断面综合检测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的轨道车
肖明清,龚彦峰,王少锋,唐曌,孙文 昊,刘浩,薛光桥
预制轨下结构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王焕,李占先,周庆合,赵海涛,陈爽, 高始军,刘磊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中铁建 周光忠,黄耀怡,尚庆保,许宏升,朱
预制节段逐跨拼装造桥机
北方路桥工程有限公司,中铁第五勘察设 海燕,李大康,孙世豪,朱雄,苏燕东,
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李磊,张宁辉,朱宇驰,继旭,万鹏
用于深厚软土路基预压处理的排水 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加固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雷文,郑晓慧,李小燕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 方杭玮,肖俊恒,许绍辉,李子睿,赵
建筑研究所
汝康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 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容积测量
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标准计量 王前 方法及装置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每一年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成果都是我国科技实力的体现,也是对科技工作者辛勤付出的最好肯定。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是我国科技领域最高荣誉之一,以下将介绍本年度获奖项目及其突出贡献。
一、《获奖项目一名称》该项目在《获奖项目一名称》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其在技术创新、应用实践和市场推广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对我国在《获奖项目一名称》领域的国际地位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创新方面,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团队取得了一系列的原创性成果,包括《创新成果一》、《创新成果二》等。
这些技术创新为《获奖项目一名称》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为整个行业的升级换代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
应用实践方面,团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建立了可操作、实用的应用模式,并在多个实际项目中进行了验证和推广。
这些成功的应用案例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为产业升级和转型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市场推广方面,团队不断拓展国内外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了我国在《获奖项目一名称》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提升。
一系列的成功案例使得该项目成为行业的佼佼者,为相关产业的国际化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影响力。
二、《获奖项目二名称》该项目在《获奖项目二名称》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为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
其在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为我国在《获奖项目二名称》领域走向世界提供了重要支撑。
理论研究方面,团队在《获奖项目二名称》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推动了该领域的理论研究水平向前发展。
这些理论研究成果为我国在该领域的学术声誉与国际影响力提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技术创新方面,团队在《获奖项目二名称》方面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技术研发与探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水平的技术成果,为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
1.收集3项中国科技新成果和3位中国科学家的相关资料
1.收集3项中国科技新成果和3位中国科学家的相关
资料
1. 中国天眼
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2020年1月11日,我国自主研发设计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投入使用。
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开通
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5颗导航卫星。
3. 嫦娥五号成功采样月球样本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升空并进入预定轨道,它肩负着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月表取样返回。
4. 钱学森
出生于上海,浙江杭州人,中国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
“工程控制论”创始人,为中美两国的导弹和航天计划都曾作出过重大贡献。
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5. 邓稼先
出生于安徽怀宁,毕业于普渡大学,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核武器研制开拓者和奠基者,被称为“两弹元勋”
6. 李四光
原名李仲揆,字仲拱,湖北黄冈人,毕业于伯明翰大学,地质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
创新照亮新征程 中国科技创新九大成果
|封面故事|创新照亮新征程中国科技创新九大成果◎编辑|刘相龙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
这一年,我国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创新的“脉动”尤为强劲。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
这一年,我国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创新的“脉动”尤为强劲。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创新是不竭动力,科技自立自强是时代使命。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投入商业运行———————————————2021年1月30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我国在三代核电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前列。
“中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之后真正掌握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
”中核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余剑锋说,作为中国高端制造业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华龙一号”是当前核电市场上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电机型之一。
由科技自立自强“打底”产生的一系列数据,可以为“华龙一号”这一地位作注脚:设计寿命为60年,反应堆采用177堆芯设计,堆芯设计换料周期18个月,创新采用“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安全系统及双层安全壳等技术,在安全性上满足国际最高安全标准要求。
“华龙一号”首堆所有核心设备均已实现国产,所有设备国产化率达88%,完全具备批量化建设能力。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的商运,对优化中国能源结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助力碳达峰、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余剑锋所言非虚,据悉,“华龙一号”每台机组每年可发电近100亿千瓦时,能满足中等发达国家100万人口的生产和生活年度用电需求,同时相当于减少标准煤消耗31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6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7000多万棵。
———————————————“海牛Ⅱ号”下钻231米———————————————高7.6米、“腰围”10米、体重12吨,在南海超2000米的深水成功下钻231米,刷新世界深海海底钻机钻探深度。
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与美国差距有多大,问题在哪里(连载一)
79近年来随着国家在不断加大科技投入,以及专利成果数量的快速增长,全社会对科技创新关注程度不断提高,对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批评不断增加,有文章指出“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仅有10%,比美国80%转化率低70个百分点。
”按照转化率衡量,政府“用了数以万亿计的资金换来的研发成果,有90%打了水漂。
”中美科技成果转化率是否真的存在如此大的差距?造成这种状况原因有哪些?一、概念限定为使问题具备讨论的基础,有必要对科技成果概念进行厘清。
“科技成果”的定义非常广泛,有适合转化的以专利、专有技术等为形式的成果,也有不以转化为目的而是注重知识传播的论文、报告等形式的成果。
根据国内实际使用“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情况,参考美国政府评估机构的相关报告,将科技成果限定为发明专利是一个较为常用的、合理的、可得的口径,即以专利转化率指代科技成果转化率。
需要说明的是,企业的科技成果不在“转化率”讨论范畴,科研成果的讨论对象只是以大学为代表的“非企业部门”产出的发明专利。
企业部门作为成果转化的受众和终点,其科技成果不存在转化问题,因为在市场条件下,企业技术开发的目的就是使用,企业不会投入资源开发不能用的技术并耗资费神去申请专利。
即便有暂时不投入实际应用的专利,也是出于开发策略、技术储备、专利战略等方面的考虑,因此这些成果实际是处于“使用”当中,并不需要“转化”。
二、为什么要关注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美国尽管集中了全世界最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政府的绝大部分科研资助也流向大学,但美国大学发明专利占整个国家的比例不足4%,企业发明专利占比则达85%[1];与此相对应,中国《2018年专利统计年报》显示,当年授权发明专利中,企业占63.9%,高校占23.2%,科研单位6.4%,中国企业占比相对美国低超过20%,而大学发明专利占比则要高出近20%。
不仅如此,两国人才分布差异更为明显。
美国企业拥有大量高水平研究人员,比如一直隶属于企业的贝尔实验室就孕育了9位诺贝尔奖得主[2];中国因为各种原因,最优秀的智力资源基本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除极少数明星私企和大型国企,企业整体研发能力相对羸弱。
2020年重点推广林草科技成果100项
四、生态修复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序号
成果名称
49
油茶主要病虫害生态调控关键技术集成
50
牧草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51
橡胶树死皮康复综合技术
52
核桃炭疽病发生流行规律及绿色防控技术
53
枣缩果病防治技术
54
美国白蛾灾害精准防控技术
55
青海省林地鼠兔害综合防控技术
56
林果栽培全程害鼠无害化调控技术
57
我国亚热带重要经济林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附件
一、林木良种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2020年重点推广林草科技成果100项
成果名称
‘渤丰3号’杨树 ‘庆元林场杉木3代种子园种子’杉木
‘洋020’‘洋061’杉木 ‘南林-金森E1号’杂交鹅掌楸 ‘尼泊尔印度黄檀优良种源’印度黄檀
‘平核无’柿 ‘中柿5号’柿 ‘东榧1号’‘龙凤细榧’香榧 ‘三元515’印楝无性系 ‘中林1号’楸树
11
‘中宁盛’核桃
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
12
‘青山1号’‘青山2号’‘青山5号’‘青山6号’西南桦
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13
‘瑞雪’苹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4 ‘闽杉3号’‘闽杉4号’‘闽杉5号’‘闽杉6号’‘闽杉7号’‘闽杉8号’杉木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15
‘燕山早丰’板栗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 所
35
珍贵树种钩栗良种选育及栽培关键技术
36
灰木莲优良种源家系选育及繁育技术
37
核桃高产高抗良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3
成果单位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20年度报告》出炉
新声代《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20年度报告》出炉文/刘垠同编写,得到了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的 指导。
交易金额下降为哪般报告指出,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持续活跃,但 科技成果交易金额下降。
科技成果转化合同平均 金额为101.4万元,较上年下降38.8%。
作价投 资合同金额也有所下降,以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科 技成果的合同金额达51.0亿元,以作价投资平均 合同金额达1016.6万元,比上一年下降39.1 %。
“随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三部曲的出台实 施,2016年一2019年全国出现‘井喷式’成果 转化热潮,各高校院所的成果转化合同实现了兑 现。
”究其原因,国家科技评估中心副总评估 师、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秘书长韩军 认为,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是有规律的,即“+4月14曰,记者从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国 家科技评估中心)获悉,《中国科技成果转化 2020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近 曰在全国出版。
报告显示,2019年,3450家公 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 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项数有所增长。
合同项 数为15035项,比上一年增长32.3%;合同总金 额为152.4亿元,较上一年下降19.1 %。
国家科技评估中心副主任黄灿宏介绍,其 中,单项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超过1亿元的成 果有24项,较上年下降20%。
财政资助项目产 生的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项数为2815项,比上一 年增长10.9%;合同金额为47.0亿元,比上一年 下降18.9%。
报告由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 国家科技评估中心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共2021年第4期丨中国科技财富19新声代年磨一剑”。
现有可转化的科技成果存量不多,后续成果的产出及转化,尚需时曰。
需要注意的是,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强度也在 下滑。
2019年,个人获得现金和股权奖励金额达53.1亿元,较上年下降23.6%;研发与转化主要贡献人员获得的现金和股权奖励总金额达47.6亿元,比上一年下降26.2%,占奖励个人总金额(53.1亿元)的比重达到89.6%。
中国科技成就
中国科技成就
1、“上天”:捷报频传。
在载人航天不断创下历史的同时,中国也正向着月球、火星、太阳等不断进发。
“嫦娥”探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中国古代神话正逐渐走入现实。
2020年12月17日,随着嫦娥五号顺利从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带回约月壤。
2、长筒火箭段研制技术。
在二月末,我国首个火箭段贮箱正式建造完成,直径高达3.35米,经过强度测试和其他检测,证明其满足了未来工程应用的基本要求。
最为亮眼的是贮箱采用五米级的长筒段,一举实现了两米到五米的历史性跨越,预示着未来我国航天工程将更近一步。
3、全球开放的天眼系统。
也就是直径500米长的球面射电望远镜,不仅能观测到宇宙边缘,同时可探测到暗物质或暗能量,帮助我们寻找更多的脉冲星,便于更好的了解宇宙,可以说天眼系统对我们未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光存储技术。
该领域最先取得成果的是德国,2013年,德国对光存储最长能达到一分钟,而去年中国将这一时效直接提升一个数量级,达到1小时,刷新世界纪录的同时,也意味着中国再次占到了世界的最高峰。
中国最新科技成果202X
中国最新科技成果202X精品文档,仅供参考中国最新科技成果202X按照原本的计划,2020年将会是我们中国的首次探测火星之旅、至关重要的嫦娥五号也将在今年升空、还有那个让无数国人牵肠挂肚的中国天宫空间站。
尽管的确有一些影响,但就像过去以往的所有中国式奇迹那样,我们中国的发展和快速崛起是绝对无可阻挡的,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中国最新科技成果2020,供大家参考选择。
中国最新科技成果20202020年的开局之艰难程度超出了我们很多人的预料,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许多原本已经制定好的规划。
按照原本的计划,2020年将会是我们中国的首次探测火星之旅、至关重要的嫦娥五号也将在今年升空、还有那个让无数国人牵肠挂肚的中国天宫空间站。
尽管的确有一些影响,但就像过去以往的所有中国式奇迹那样,我们中国的发展和快速崛起是绝对无可阻挡的,有关于这一点已经毋庸置疑。
就在去年年底,我国中科院再次传来了一个重大好消息,这个重大好消息将会在今年被全面推广应用,成为2020年里我们中国一大科技成就。
以至于就连西方专家们都惊呼难以置信:中国到底是怎么做到的?这项即将在2020年被全面推广应用的重大突破成就,是我国中科院在去年年底时公布的新型石墨烯材料,由我国中科院金属研究中心成功研究发明的硅石墨烯锗晶体管。
这种材料的独特之处在于,能够将电磁延迟的时间缩短1000倍,能够以前所未有的强大效率极大提高很多电子元件的处理速度,为我国的石墨烯材料研究领域提供巨大的助力与成就,甚至于足以开启一个崭新的智能科技时代。
石墨烯材料可以说是21世纪一种非常重要的尖端材料领域发明,包括中、美、俄等世界主要强国在内的多国,目前都已经对石墨烯领域展开技术攻关并有所建树。
石墨烯材料为何这么重要?这里给大家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首先,在国防科技领域,石墨烯材料被视作防护材料的一种划时代里程碑,重量更轻、体积更小的石墨烯复合材料,可以获得比传统凯夫拉纤维复合材料以及陶瓷复合材料更好的防弹效果。
中国最高科学技术奖及近年科技成果
第C三H部A分PTER 3
近年中国科技成果
Award winning
紧盯国际发展前沿、聚焦国计民生关键 问题,我国一系列科技成果斩获重大创新 和突破,在世界科技舞台留下了浓墨重彩 的中国印记。下面,让我们来一同回味令 人振奋的高光时刻。
1 造福世界 我科学家成功克隆出杂交稻种子
2019年9月24日,在内蒙古乌兰浩特举行的“兴安盟 袁隆平院士工作站耐盐碱水稻现场测产验收评议会 ”上,袁隆平团队在内蒙古大面积试种耐盐碱水稻 测产的最终结果,成为袁隆平团队为新中国成立70 周年送上的一份特别贺礼:实测亩产508.8公斤,超 过了袁隆平院士的“及格线”。 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造福 全世界。
CH2A0P1T8ER年1 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 刘永坦
著名雷达与信号处理技术专家 刘永坦 哈工 大供图孙自法 摄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永坦 是中国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理论与技术奠 基人和引领者,40年来,这位著名雷达与 信号处理技术专家致力于中国新体制雷达 事业的发展,为中国筑起了“海防长城”
200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正式设立。2004年国家最高 科学技术奖第一次出现空缺。2015年第二次出现空缺。
根据2019年1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官网显示,国 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评选一次,每次授予不超过两名,由 国家主席亲自签署、颁发荣誉证书、奖章和800万元奖金 。 截至2020年1月,共有33位杰出科学工作者获得该奖。
CH2A0P1T6ER年1 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 赵忠贤
著名物理学家 赵忠贤 中新社发 孙自法 摄 孙自法 摄
赵忠贤,我国高温超导研究的奠基人之一 。他是国际上最早认识到柏诺兹和缪勒关 于“在Ba-La-Cu-O中存在可能高达35K 超 导性”(后获诺贝尔奖)的重要意义的少数 几位学者之一,此外,他还发现系列50K 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并创造55K纪录。
新时代十年我国科技创新取得的显著成效
新时代十年我国科技创新取得的显著成效新时代十年,是我国科技创新蓬勃发展的历程。
自2011年起,我国提出“创新驱动”战略,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十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一、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我国在高端芯片、5G网络、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019年,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国产航母“山东舰”正式入列,标志着我国在航母建造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
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我国还取得了包括探月、载人航天、北斗卫星系统、高速铁路、大飞机等多项关键技术突破。
二、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的贡献持续增强科技创新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2019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超过2.2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二。
不仅在高科技领域,科技创新在传统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这不仅有助于实现产业升级和创新升级,还促进了经济增长和就业,推动了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迈进。
三、创新发展带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不仅在实现核心技术突破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推动了科技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
中国科学家陆续发明了新型药物、新型医疗设备、新材料等创新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价值巨大,能直接惠及整个社会,同时也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和完善。
受疫情影响,2020年,我国5G网络、远程办公、网上医疗等新兴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科技创新成果得到了更广泛的体现。
四、加强国际合作,共享科技创新成果中国科技创新的成果不断被国际社会所认可。
十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渐提升,成为科技创新大国。
同时,我国也致力于加强国际合作,在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与美国、欧洲等国家开展了广泛合作。
通过国际合作,我国不仅提升了实力,还能享受国际科技成果的发展和应用,实现科技创新成果的共享。
五、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推进科技创新持续发展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
我国加强了基础研究投入,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和开放创新。
创新引领 科技成果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引领科技成果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2019年,中国的全球创新指数首次跨越门槛,升至第14名;2020年,这一排名继续巩固。
而在2015年,中国还仅排在第29位。
变化的不止是排名。
2019年,全国研发经费支出2.2万亿元,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3.3件;相比2015年的1.4万亿元、6.3件,几乎都翻了一番。
数字的跳动,映照出这5年来,中国稳重而坚定的创新脚步。
从嫦娥探月到海斗入海,再到“手撕钢”,大大小小科技成果“井喷”的背后,彰显我国在科技创新道路上的坚持和超越。
“嫦娥四号”巡探月球2020年2月27日,国际科学期刊《科学•进展》发表了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科研团队在月球深空探测领域取得的重大发现。
该研究团队利用嫦娥四号测月雷达,首次揭示了月球背面着陆区域地下40米深度内的地质分层结构,这一研究成果对于了解撞击过程对月表的改造等具有重要意义。
测月雷达好比是一台给月球做CT的设备,嫦娥四号探测器2019W初在月球背面着陆后,玉兔二号月球车上搭载的测月雷达基于前两个月昼期间高频通道雷达所探测的数据,根据获得的物性参数和雷达图像,沿着月球车行走的106米的路径,在深度40米的范围内,识别出了三个不同次表层地层单元。
这项研究工作通过嫦娥四号测月雷达的直接就位测量,首次揭开了月球背面地下结构的神秘面纱,2019年,中国的全球创新指数首次跨越门槛,升至第14名;2020年,这一排名继续巩固99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对月球撞击和火山活动历史的理解,并为月球背面的地质演化研究带来新的启示。
“天问一号”造访火星据中国探月工程官方微信给出的信息,截至2020年12月14H21时,天问一号探测器已在轨飞行144天,距离地球超过1亿公里,飞行里程约3.6亿公里,飞行状态良好。
1亿公里相当于2499个地球赤道长度。
现在,天问一号正以每秒17.4公里的对地速度飞向火星.预计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造访我们地球的“姊妹星”。
天问一号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中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它于2020年7月23日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2020年中国的科技成果 2020重大科技成就3篇
2020年中国的科技成果 2020重大科技成就3篇21世纪迎来“20年代”。
从今天开始的2020年,注定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
这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中国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全面消除绝对贫困、首次火星探测任务、5G全面商用……一系列国家大事和民生关切,让2020年备受期待。
这些时间节点很关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迎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后,对于中国而言,2020年又将是一个新的时间坐标。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中国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2020年3月,全国两会将在北京召开,关键的时间节点,中国将要如何规划这一年的发展蓝图,备受期待。
——全面消除绝对贫困伴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绝对贫困也将在中国全面消除,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画上句号。
过去40年,中国完成了卓越的经济转型,8亿多人成功脱贫,这是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就。
在此背景下,中国将在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这些大事很重要——中国健儿出征东京奥运会2020年,日本东京将成为亚洲首个两次举办夏季奥运会的城市,体育迷们即将迎来奥运盛宴。
根据东京奥组委消息,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东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分别于2020年7月24日和8月9日举行。
2016年里约奥运会之后,在又一个4年的奥运备战周期中,中国健儿厉兵秣马,奋勇争先。
2020年的东京“大考”,他们已经蓄势待发。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在2020年,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将提上日程。
按照计划,2020年,中国将通过长征五号发射火星探测器,并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
探测器发射后,大约需要经过7个月左右时间的飞行抵达火星。
火星是太阳系的行星之一,大约每隔26个月就会发生一次“火星冲日”,这时火星与地球的距离会达到极近值,这段时间可以使用较小的代价将探测器送往火星,因此人类的火星探测活动通常也会每隔26个月出现一次高潮。
2020年以来中国取得的创新成就
2020年以来,我国在科技、医疗、环保等领域取得了许多创新成就,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以下是对这些成就的全面评估和深度探讨:一、科技领域的创新成就在2020年以来,我国在人工智能、5G通信、高科技制造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以人工智能为例,我国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在人工智能算法、芯片和应用方面不断创新,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智能化的变革。
我国在5G通信技术方面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持。
二、医疗领域的创新成就2020年以来,我国在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新冠疫情期间,我国科研人员迅速研发出新冠病毒检测和疫苗研发技术,为全球的抗疫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的医疗设备制造商也在医学影像、手术机器人等领域进行了创新,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三、环保领域的创新成就我国政府提出了绿色发展的理念,大力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2020年以来,我国在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环境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我国在太阳能和风能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量研发,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产业的领头羊。
我国也加大了对污染物排放的监管力度,实施了一系列环境治理政策,改善了空气质量和水质环境。
总结:2020年以来,我国在科技、医疗和环保领域取得了许多创新成就,极大地推动了国家和社会的进步。
这些成就不仅提升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个人观点:我认为我国在科技、医疗和环保领域的创新成就是令人瞩目的,体现了我国政府和科研机构的不懈努力和创新精神。
这些成就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和全球治理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我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更多的尊重和认可。
希望以上对2020年以来我国取得的创新成就的论述和评估能对您有所帮助。
感谢您的阅读。
2020年以来,我国在科技、医疗、环保等领域取得了诸多创新成就,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这些成就不仅提升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技成果2020
这项即将在 2020 年被全面推广应用的重大突破成就,是我国中科院在去年年底时公布的新型石墨烯材料,由我国中科院金属研究中心成功研究发明的“硅—石墨烯—锗晶体管”。
这种材料的独特之处在于,能够将电磁延迟的时间缩短1000 倍,能够以前所未有的强大效率极大提高很多电子元件的处理速度,为我国的石墨烯材料研究领域提供巨大的助力与成就,甚至于足以开启一个崭新的智能科技时代。
石墨烯材料可以说是 21 世纪一种非常重要的尖端材料领域发明,包括中、美、俄等世界主要强国在内的多国,目前都已经对石墨烯领域展开技术攻关并有所建树。
石墨烯材料为何这么重要?这里给大家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首先,在国防科技领域,石墨烯材料被视作防护材料的一种划时代里程碑,重量更轻、体积更小的石墨烯复合材料,可以获得比传统凯夫拉纤维复合材料以及陶瓷复合材料更好的防弹效果。
根据网络上已有的资料表明,我国早先曾经测试过的石墨烯复合防护材料,在一块普通防弹衣插板相同的体积下足以抵挡住 12.7 毫米穿甲弹的直射攻击,这毫无疑问是现代战争防护材料领域的一次巨大迈进。
目前,用国产石墨烯复合材料制成的防御挡板,已经被装上了我国的武直 10 武装直升机进入现役状态,专门负责保护武直 10 的驾驶员机舱
这个脆弱的要害部位,可以对飞行员的生命安全起到非常好的保护效果。
同样的,石墨烯材料也可以被用作单兵防弹头盔和防弹衣
的应用领域,经由石墨烯复合材料制成的单兵防护装具,对比传统的凯夫拉纤维防弹装具具备更加强大的防护效果、且重量更轻。
在单兵火力不断大幅度提升的现代战争,石墨烯材料制成的单兵防护装具可以极大地增强战士们的战场安全,提供强大而可靠的战场防护保证。
另一方面,就像我们前文中所提到的那样,石墨烯材料除了能被应用在国防科技领域外,其在民用领域和航天领域的应用范围同样也很是不小。
此次我国发明的这种“硅-石墨烯-锗晶体管”,拥有全世界同类型产品中功率最大的开泰电流,但同时也是全世界最小的发射节电筒,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硅-石墨烯-锗晶体管”已经可以实现目前世界上效率最高的发射节充电技术,代表着我们中国这一尖端科技领域又一次站在了世界之巅位置引领世界。
一旦我国此次发明的这项最新技术进入大规模商业化应用阶段,那么我们可以预见到的一个事实便是人类未来电子产品业的长远发展,将会毫无疑问地由我们中国人来进行定义。
事实上除了石墨烯材料领域所取得的巨大迈进以外,我们中国近些年来的各项长足进步在世界范围内同样独一无二、举世瞩目。
就拿大家都非常熟知的 5G 技术应用来说,
这种在不久的将来就会伴随我们生活的崭新技术,正是由我们中国人率先发明并进行定义与规则主导的。
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对此感到嫉妒、不快,用毫无根据的抹黑谣言进行造谣诽谤肆意语言攻击。
有句老话说得好,强大的对手嫉妒你因你感到不快,这恰恰说明了你的强大,这样一句真理放在现在来用可以说是再合适不过。
石墨烯和 5G 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只是我国近些年来科技蓬勃发展的一个小缩影。
在我们中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大力倡导培养下,我们中国涌现出来的科技人才正呈现出井喷之势,而这些中国新一代的科技人才们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几乎个个都是在理科知识方面造诣很深的高等理科人才,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原因,乃是因为现如今的高新科技发展与数理化知识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举个简单的例子,石墨烯材料牵扯到很多化学公式的套用和材料配方的合成,基于化学的延伸理论知识到实际实用在此方面非常重要。
同样的,5G 技术领域也牵扯到很多计算机程序的设计和使用,要想在这些领域方面做大做强,计算机编程涉及到的数学相关知识必不可少,这是一种密不可分的前因后果关系。
说到这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老话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不论是在国防领域还是在普通科技发展领域,高等理科知识的重要性在现如今社会下都是显而易见
的,作为高等理科知识基础的数学则更加重要。
数学对于高等理科知识的重要性就好似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地基,地基坚固牢靠了,大楼才能盖得更高更加结实,高等理科知识也才能因此冲刺的更远,数学正是一切高等理科知识最开始的重要起点。
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有很长的路要走,把孩子培养成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也是个漫长的过程。
学好数学对一个孩子人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既可以把握住成功的脉搏机遇,也可以因缜密的数学逻辑而对人生有一个系统的规划,数学的重要性可以说是不言而喻。
在这里有一套数学三书推荐给大家,这套书籍是我国的数学大师刘薰宇,倾其毕生精力完成的数学著作。
不同于一般传统意义上的数学教学,数学大师刘薰宇可以说是现代兴趣教学的开山鼻祖,刘薰宇大师所提倡的,是让孩子们因为兴趣、喜欢数学而去主动地学习数学,并不是生搬硬套的课堂模式让孩子被迫去接受数学,由此教育思想衍生出的数学三书,与一般的传统课堂教学有着最本质的区别,所起到的作用足以让孩子开启并面向崭新世界的大门,开启学习数学的崭新兴趣篇章。
中国科技成果2020中国
1.神舟七号发射成功。
2.下一代互联网研究与产业化获得重大突破。
3.首条国际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在京津两大城市间开通。
4.首个中国人基因组序列研究成果发表。
5.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建设任务圆满完成。
6.曙光 5000A 跻身世界超级计算机前十。
7.光谱获取率最高望远镜落成。
8.自主研制的支线飞机首飞成功。
9.量子中继器实验被完美实现。
10.转基因抗虫棉使北方农作物免受虫害。
世界
1.胚胎干细胞研究获新进展。
2.凤凰号探测器成功降落火星并确认火星上有水。
3.开发出全球运算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
4.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正式启动。
5.设计出杀灭癌细胞的“纳米机器”。
6.建立第一个人类神经细胞组织系统。
7.铁基超导材料研究获重大进展。
8.创建首张完整的大脑网络地图。
9.发现土卫六上碳氢化合物远超地球油气储量。
10.最大规模人类遗传多样性调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