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化学课后习题考试重点ra..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选修五课后习题答案

高中化学选修五课后习题答案

高中化学选修五课后习题答案在学习高中化学选修五这门课程之后,同学们都需要做一些相关的习题来帮助巩固知识点和加深理解。

下面是本人为大家总结的高中化学选修五课后习题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章:化学反应动力学和化学平衡1. 表示速率定律的式子是什么?其含义是什么?速率定律的式子是:v = k[A]^m[B]^n其中,v表示反应速率,k表示速率常数,[A]和[B]分别表示反应物A和B的浓度,m和n表示反应的阶数。

这个式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某一个反应的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2. 什么是平衡常数K?如何用反应物浓度表达平衡常数?平衡常数K是指在某一温度下,反应物和产物之间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产物浓度之间的比值。

反应物浓度表达平衡常数的公式是:K = [C]^c[D]^d/[A]^a[B]^b其中,[C]、[D]、[A]和[B]分别表示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c、d、a和b分别是平衡化学式中的系数。

3. 什么是反应速度常数k?如何求得反应速率常数?反应速率常数k是指当所有反应物浓度为1摩尔/升时,单位时间内反应的摩尔数。

反应速率常数的求法需要通过实验测得,可以通过在不同条件下反应速率的测量来确定速率常数。

4. 怎么判断一个反应是可逆反应?一个反应是可逆反应意味着反应物和产物在反应过程中能够相互转化。

如果一个反应在前进反应和逆反应之间处于动态平衡状态,那么就是典型的可逆反应。

第二章:电解质溶液的电导和电解质溶液的电解1. 什么是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是指在水中能够导电的物质溶液,包括酸、碱、盐等物质的溶液。

2. 电导率和电导率法测定溶液浓度有什么关系?电导率是指单位长度、单位横面积的导体内发生单位电流后,在流过单位长度、单位横积面积的电极间的电势差。

电导率法测定溶液浓度的原理基于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大,电导率也就越大的规律。

3. 什么是电解质分子作为电解质的条件?电解质分子作为电解质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分子内部需要带有电荷,并且能够自动解离形成电离子,这样才能在水溶液中产生离子反应,从而使得溶液导电。

2024高考化学考点必练专题17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知识点讲解

2024高考化学考点必练专题17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知识点讲解

考点十七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学问点讲解在历年高考命题中,通过图象考查弱电解质电离平衡、pH与起始浓度的关系、有关混合溶液pH的计算、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盐类水解、守恒关系的应用以及沉淀溶解平衡等学问的题目是必考题,具有肯定难度和区分度。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类试题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和难点,试题通常以酸碱滴定过程为基础,涉及电解质水溶液中离子浓度的等量关系、大小关系以及水的电离程度等学问和规律,综合性强,难度较大。

一、解题方法:1.要细致分析所给图象,确定图象各点的成分和溶液酸碱性,充分挖掘图象信息中的隐含条件,如图示中的最高点、最低点、交汇点、突变点都是供应解题信息的关键点。

2.用守恒法、不等式(先主次、后大小)等方法解决问题。

(1)三大守恒:①电荷守恒,②物料守恒,③质子守恒。

(2)一个不等式:主要微粒>次要微粒。

①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含水解和不水解)溶液主要以电离产生的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②弱酸、弱碱主要以弱电解质的分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③可水解的盐溶液中可水解的离子的水解程度微小、弱电解质分子的电离程度微小。

④强碱弱酸的酸式盐溶液,须要探讨酸式酸根水解和电离程度的相对大小。

3.对于混合溶液的离子平衡图象题,解题思维必需触及:混合溶液有无反应、反应物是否过量、电离与水解何者强、溶液体积变更有无影响定性分析或定量计算等。

若不发生反应的混合溶液,则同时考虑电离和水解。

若恰好完全反应的混合溶液,生成的是酸或碱则考虑电离,生成的是盐则考虑水解。

若反应物过量,则依据过量程度考虑电离或水解。

若有定量计算,则要考虑混合溶液的体积变更。

4.肯定要理解透坐标用对数表示的含义。

结合平衡移动原理确定变更量究竟是增大了还是减小了。

5.选择题中的曲线图通常有以下几种:(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图象。

该类试题中,图象中一般会同时涉及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2)酸碱混合液的pH与离子浓度大小之间的关系图象。

(3)沉淀溶解平衡图象。

化学选修五课后习题及答案

化学选修五课后习题及答案

化学选修五课后习题及答案化学选修五课后习题及答案化学选修五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的一门选修课,主要涉及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结构、有机反应机理等内容。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下面将提供一些化学选修五课后习题及答案,供同学们参考。

一、选择题1. 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属于醛的是:A. 乙酸B. 甲醛C. 丙酸D. 丁酸答案:B. 甲醛2. 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属于酮的是:A. 丙酮B. 甲酸C. 乙醇D. 甲醛答案:A. 丙酮3. 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属于酯的是:A. 乙酸B. 甲醛C. 丙酸D. 乙酸乙酯答案:D. 乙酸乙酯4. 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属于醚的是:A. 乙酸B. 甲醛C. 丙酸D. 乙醚答案:D. 乙醚5. 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属于醇的是:A. 乙酸B. 甲醛C. 丙酸D. 乙醇答案:D. 乙醇二、填空题1. 甲醛的结构式为______。

答案:HCHO2. 丙酮的结构式为______。

答案:CH3COCH33. 乙酸乙酯的结构式为______。

答案:CH3COOC2H54. 乙醚的结构式为______。

答案:C2H5OC2H55. 乙醇的结构式为______。

答案:CH3CH2OH三、简答题1. 请解释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答案: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是根据化合物的结构和功能基团进行命名的。

其中,主链上的碳原子数目决定了化合物的前缀,而功能基团则决定了化合物的后缀。

根据主链上的碳原子数目,有机化合物可以分为烷、烯、炔等不同类别。

功能基团包括醛、酮、酸、酯、醚、醇等,每种功能基团都有相应的命名规则。

2. 请解释有机反应机理。

答案:有机反应机理是指有机化合物在反应过程中发生的分子间或分子内的变化过程。

有机反应机理可以分为两类:极性反应和非极性反应。

极性反应是指反应中涉及到电子的重新分配,包括亲核取代反应、亲电加成反应等。

非极性反应是指反应中不涉及电子的重新分配,包括自由基取代反应、消除反应等。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_有机合成基础知识_基础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_有机合成基础知识_基础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有机合成基础知识【学习目标】1、掌握有机化学反应的主要类型: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的概念,反应原理及其应用;2、了解有机化学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能根据碳原子的氧化数法判断有机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3、了解加成聚合反应和缩合聚合反应的特点,能写出简单的聚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了解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能判断有机反应类型,能正确书写有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要点梳理】要点一、有机化学反应的主要类型 1.取代反应。

(1)取代反应指的是有机物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2)有机物与极性试剂发生取代反应的结果可以用下面的通式来表示。

888811221221A B A B A B A B +-+--+-→-+- (3)烃的卤代、芳香烃的硝化或磺化、卤代烃的水解、醇分子间的脱水反应、醇与氢卤酸的反应、酚的卤代、酯化反应、酯的水解和醇解,以及即将学到的蛋白质的水解等都属于取代反应。

①卤代。

CH 4+X 2−−→光CH 3X+HX②硝化。

③磺化。

④α—H 的取代。

Cl 2+CH 2=CH —CH 3500600C︒−−−−−→CH 2=CH —CH 2Cl+HCl ⑤脱水。

CH 3CH 2OH+HOCH 2CH 3140C︒浓硫酸CH 3CH 2OCH 2CH 3+H 2O⑥酯化。

CH 3COOH+HO —CH 3∆浓硫酸CH 3COOCH 3+H 2O⑦水解。

R —X+H 2O NaOH∆−−−−→R —OH+HX R —COOR '+H 2OH +RCOOH+R 'OH(4)取代反应发生时,被代替的原子或原子团应与有机物分子中的碳原子直接相连,否则就不属于取代反应。

(5)在有机合成中,利用卤代烷的取代反应,将卤原子转化为羟基、氨基等官能团,从而制得用途广泛的醇、胺等有机物;也可通过取代反应增长碳链或制得新物质。

《化学反应工程》(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化学反应工程》(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3
(3)两个CSTR串联
VR C A0 x A1 C A0 ( x A2 x A1 ) 根据 V0 rA1 rA2
m 1 m2
C A0 x A1 C A0 ( x A2 x A1 ) kCA0 (1 x A1 )C A0 x A1 kCA0 (1 x A2 )C A0 x A2 1 ( x A2 x A1 ) ; (1 x A1 ) (1 x A2 ) x A2

x A1
0
xA2 dxA dxA 4.35 2 2 x A1 (1 x ) (1 x A1 ) A1
1 1 1 1 4.35 1 x A1 1 x A2 1 x A1 1 1 4.35; 1 x A1 1 5.35 4.35; 1 x A2 1 5.35; x A1 0.81; 1 x A1
1 1 8.314 0.7 1 ln[ / ln ] 423 T2 83.681000 1 0.7 1 0.6 1 1 8.314 0.9347 ; 423 T2 83.681000
T2 441K
习题3-5解答
C A0
1 C B 0 2.0 1.0mol / L 2 CP 0 CR 0 0; xAf CB 0 xBf 1.0 0.8 0.533 xBf 0.8; ; C A0 1.5 CA 1.5 (1 0.533) 0.7; CP CR CB0 xBf 1.0 0.8 0.8;
1 5 0.99 t2 ln 5.81(h) 4 0.615 0.307 5 (1 0.99)
分析:等当量配料,随转化率提高,反应时间迅速增长; 若采用过量组分配料,随转化率提高,反应时间增长放慢。

分析化学第三版重点考试习题参考答案

分析化学第三版重点考试习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习题参考答案3.答:应选用1mol•L-1HCl作洗涤液。

因为HCl含有与氯化物沉淀的共同离子,可以减少洗涤时的溶解损失,又可保持一定的酸度条件,避免某些水解盐的沉淀析出,另外HCl为强电解质可避免因洗涤引起的胶溶现象。

如果用蒸馏水洗涤,则不具备上述条件,使沉淀的溶解损失增大,特别是PbCl2。

HNO3不含共同离子,会引起盐效应而使沉淀溶解度增大。

NaCl虽具有共同离子,但不具备酸性条件,故亦不宜采用。

4.(1)用NH4Ac溶液,PbSO4溶解,而Hg2SO4不溶。

(2)用氨水,Ag2CrO4溶解,而Hg2CrO4不溶。

(3)用NaOH溶液,PbCrO4溶解,而Hg2CrO4不溶。

(4)用氨水,AgCl溶解,而PbSO4不溶。

(5)用稀HNO3,Pb(OH)2溶解,而AgCl不溶。

(6)用氨水,AgCl溶解,而Hg2SO4不溶。

5.解:17解:由分组试验未得到肯定结果,可判断第一、二组阴离子肯定不存在;由挥发性试验和氧化还原性试验未得到肯定结果,可肯定NO2-、S2O32-不存在;只有NO3-、Ac-不能肯定其存在与否,还需进行鉴定。

19解:第一、二组阴离子的铅盐都难溶于水。

所以第一、二组阴离子不可能存在,故第一、二组阴离子(SO42-、SO32-、S2O32-、SiO32-、CO32-、PO43-、Cl-、Br-、I-、S2-)可不必鉴定。

21解:(1)试样本身无色,溶液也无色,则有色离子如Cu2+、Fe3+、Fe2+、Cr3+、Mn2+、Co2+、Ni2+不可能存在;试样易溶于水,则易水解生成难溶化合物的离子Bi3+、Sb3+、Sb5+、Sn2+、Sn4+不可能存在;(2)焰色试验时火焰为黄色,表明有Na+存在;其它有明显焰色反应的离子Ba2+、Ca2+、Cu2+、K+不可能存在;(3)则Ag+、Hg22+、Pb2+不存在,且在酸性溶液中具有挥发性的阴离子SO32-、S2O32-、S2-、CO32-、NO2-及与酸作用能生成沉淀的SiO32-都不可能存在;(4)则能生成难溶性硫酸盐的离子Pb2+、Ba2+、Ca2+、Ag+、Hg22+不存在;另外挥发性阴离子及还原性强的I-不存在;(5)则NH4+不存在;生成有色沉淀的阳离子Ag+、Hg22+、Cu2+、Hg2+、Fe3+、Fe2+、Cr3+、Mn2+、Co2+、Ni2+不存在;(6)表明第一组阴离子(SO42-、SO32-、S2O32-、SiO32-、CO32-、PO43-)不存在。

高三化学知识点必考要点

高三化学知识点必考要点

高三化学知识点必考要点1. 化学平衡1.1 平衡常数平衡常数K表示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正向进行到达平衡时各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

平衡常数的大小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有关,但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初始浓度无关。

1.2 勒夏特列原理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的平衡位置因为某些外部因素的变化而改变时,化学平衡会向着能够减弱这种变化的方向移动。

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2.1 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初始浓度、反应物的性质、温度、压强等因素有关。

2.2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反应物的浓度: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温度: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压强:对于气态反应物,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催化剂: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反应的平衡位置。

3. 有机化学3.1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烃:仅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的化合物。

•卤代烃:烃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的化合物。

•醇:烃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的化合物。

•醚:两个醇分子失去一个水分子形成的化合物。

•酮:烃的氢原子被羰基取代的化合物。

•酸:含有羧基的有机化合物。

•酯:酸和醇反应生成的化合物。

3.2 有机反应•加成反应:两个或多个分子结合成一个分子的反应。

•消除反应:一个分子中的两个原子或基团离开,生成一个双键或三键的反应。

•水解反应:化合物与水反应,分解成两个或多个分子的反应。

•氧化反应:化合物与氧气反应,氧化数增加的反应。

4. 化学计算4.1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含有一定数目微观粒子的物理量,单位是摩尔(mol)。

4.2 摩尔质量摩尔质量是指1摩尔物质的质量,单位是克/摩尔(g/mol)。

4.3 化学方程式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利用物质的量的比例关系进行计算。

4.4 质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5. 实验操作5.1 实验基本操作•称量:使用天平进行精确的质量测量。

(完整版)结构化学习题答案第4章

(完整版)结构化学习题答案第4章

2组长:070601314组员:070601313070601315070601344070601345070601352第四章 双原子分子结构与性质1.简述 LCAO-MO 的三个基本原则,其依据是什么?由此可推出共价键应具有什么样的特征?答:1.(1)对称性一致(匹配)原则: φa = φs 而φb = φ pz 时, φs 和φ pz 在σˆ yz 的操作下对称性一致。

故 σˆ yz ⎰φs H ˆφ pz d τ = β s , pz ,所以, β s , pz ≠ 0 ,可以组合成分子轨道(2)最大重叠原则:在 α a 和α b 确定的条件下,要求 β 值越大越好,即要求 S ab 应尽可能的大(3)能量相近原则: 当α a = α b 时,可得 h = β ,c 1a = c 1b , c 1a =- c 1b ,能有效组合成分子轨道;2.共价键具有方向性。

2、以 H 2+为例,讨论共价键的本质。

答:下图给出了原子轨道等值线图。

在二核之间有较大几率振幅,没有节面,而在核间值则较小且存在节面。

从该图还可以看出,分子轨道不是原子轨道电子云的简单的加和,而是发生了波的叠加和强烈的干涉作用。

图 4.1 H + 的 ψ 1(a)和 ψ 2(b)的等值线图研究表明,采用 LCAO-MO 法处理 H 2+是成功的,反映了原子间形成共价键 的本质。

但由计算的得到的 Re=132pm ,De=170.8kJ/mol ,与实验测定值Re=106pm、De=269.0 kJ/mol 还有较大差别,要求精确解,还需改进。

所以上处理方法被称为简单分子轨道法。

当更精确的进行线性变分法处理,得到的最佳结果为Re=105.8pm、De=268.8 kJ/mol,十分接近H2+的实际状态。

成键后电子云向核和核间集中,被形象的称为电子桥。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看到,当二个原子相互接近时,由于原子轨道间的叠加,产生强烈的干涉作用,使核间电子密度增大。

化学na题型知识点总结

化学na题型知识点总结

化学na题型知识点总结Na题型知识点总结一、元素的周期表排布及性质1. 元素的周期表排布元素周期表是将元素按照其原子序数从小到大排列成横行(周期)和竖列(族)的一张表。

根据周期表的排布,我们可以得到元素的周期性规律,比如周期性趋势。

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包括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金属活性等。

这些性质都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规律,比如原子半径随着周期数的增加递减,电离能和电负性则会呈现出周期性的增减变化。

2. 元素的性质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出元素的化学性质。

比如,周期表上同一周期内的元素,它们的电子排布相似,因此它们具有类似的化学性质。

而同一族的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也有一些共同之处,比如同族元素的离子半径随族数的增加而增加。

二、化合物的构成及性质1. 化合物的构成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子组成的化学物质。

化合物的构成一般由化学键的形成所决定,化合物的化学键主要有共价键和离子键两种。

2. 化合物的性质化合物的性质受其组成元素以及化学键的影响。

比如,共价化合物的熔沸点较低,大多数共价化合物为非电离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的熔沸点较高,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等。

三、化学反应及平衡1. 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反应主要包括: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沉淀反应、燃烧反应等。

不同类型的反应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条件。

2. 化学反应的平衡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反应速率随着反应进行逐渐减缓,并最终达到动态平衡。

动态平衡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比例在一定范围内不再发生变化。

四、酸碱的性质及中和反应1. 酸碱的定义酸呈酸性溶液,有酸味和酸性反应;碱呈碱性溶液,有碱味和碱性反应。

酸和碱是化学中两种重要的化合物类别。

2. 酸碱的性质酸碱的性质主要包括酸碱指示剂、酸碱中和反应等。

其中,酸碱指示剂是一种染料,它能根据pH值的不同在酸性、中性和碱性溶液中呈现不同颜色。

而酸碱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在适当条件下作用产生盐和水的反应。

高中化学选修5期末复习全套资料汇总(考点+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化学选修5期末复习全套资料汇总(考点+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化学选修5期末复习全套资料汇总(考点+试题)高中化学选修5 第一章【本章重点】1.熟知常见有机物的类别及其结构特点。

2.掌握同分异构体的概念、类别、书写及判断方法。

3.掌握有机物命名的方法原则。

4.会确定有机物的实验式和分子式。

【考点归纳】考点一有机化合物的分类1. 按碳架分类:有机化合物是以碳为骨架的,可根据碳原子结合而成的基本骨架不同,分成链状化合物和环状化合物。

(1)链状化合物: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连接成链状,因油脂分子中主要是这种链状结构,因此又称为脂肪族化合物。

如:丙烷(CH3CH2CH3)、正丁醇(CH3CH2CH2CH2OH)、丙酸(CH3CH2COOH)。

(2)环状化合物: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连接成环状结构,故称为碳环化合物。

碳环化合物又可分成脂环族化合物和芳香族化合物。

①脂环族化合物:这类化合物的性质与前面提到的脂肪族化合物相似,只是碳链连接成环状,如:环戊烷()、环己醇()、氯代环己烷()。

②芳香族化合物:化合物分子中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它们在性质上与脂环族化合物不同,具有一些特性。

如:甲苯()、苯甲酸()、萘()。

2. 按官能团分类:官能团是决定有机化合物主要性质和反应的原子或原子团。

官能团是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比较活泼的部位,一旦条件具备,它们就充分发生化学反应。

含有相同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具有类似的化学性质。

例如:丙酸和苯甲酸,因分子中都含羧基(—COOH),因此都具有酸性。

因此将有机化合物按官能团进行分类,便于对有机化合物的共性进行研究。

【考点练习】1. 下列对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结果正确的是( )A.乙烯CH2CH2、苯、环己烷都属于脂肪烃B.苯、环戊烷、环己烷同属于芳香烃C.乙烯CH2===CH2、乙炔CH CH同属于烯烃D.同属于环烷烃解析:烷、烯、炔都属于脂肪链烃,而苯、环己烷、环戊烷都属于环烃,而苯是环烃中的芳香烃。

环戊烷、环丁烷及乙基环己烷均是环烃中的环烷烃。

答案:D2. 环扁桃酯具有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血管的功能,其结构简式如下图。

高考化学选做题必背知识点

高考化学选做题必背知识点

高考化学选做题必背知识点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考化学提高题也成为了考生备考的重点之一。

其中,选做题在高考化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选做题不仅可以提高考生的化学素养,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下面将为你介绍一些高考化学选做题必背的知识点,希望能帮助你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一、常见选做题分类高考化学选做题通常涉及以下几大分类:1.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中的基本概念,也是选做题中常见的考点。

在考试中,考生需要掌握酸、碱以及其中和反应的性质、计算等方面的知识。

2.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高考化学中的重要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性质、计算等方面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现象。

考生需要熟悉平衡常数、平衡计算、平衡浓度等方面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4. 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选做题中还会涉及到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

考生需要了解元素周期表、主族元素、副族元素、化合物等方面的知识,并能正确分析和解答相关问题。

5. 化学实验选做题中还会包含一些化学实验相关的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化学实验中的常见操作、实验原理、仪器仪表等方面的知识,并能正确分析实验结果。

二、必背知识点在备考选做题时,以下是一些必背的知识点:1. 酸碱中和反应中,酸和碱的性质及计算;2.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及计算;3. 高考化学平衡题目中,平衡常数、平衡计算等基本概念;4. 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的性质;5. 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化学实验操作、实验原理、仪器仪表等基本知识。

三、备考策略备考高考化学选做题时,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背诵必要的知识点首先,要针对每个分类的知识点进行背诵,特别是核心概念和计算方法。

掌握这些知识点是解题的基础。

2. 多做选择题和解答题其次,要多做相关的选择题和解答题。

通过反复练习,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要注意分析解答过程中的错误,及时改正。

结果化学课后习题考试重点ra

结果化学课后习题考试重点ra

【1.1】将锂在火焰上燃烧,放出红光,波长λ=670.8nm,这是Li原子由电子组态(1s)2(2p)1→(1s)2(2s)1跃迁时产生的,试计算该红光的频率、波数以及以k J·mol-1为单位的能量。

解【1.3】金属钾的临阈频率为5.464×10-14s-1,如用它作为光电极的阴极当用波长为300nm的紫外光照射该电池时,发射光电子的最大速度是多少?解:【1.4】计算下列粒子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a)质量为10-10kg,运动速度为0.01m·s-1的尘埃;(b)动能为0.1eV的中子;(c)动能为300eV的自由电子。

解:根据关系式:(1)【1.6】对一个运动速度(光速)的自由粒子,有人进行了如下推导:结果得出的结论。

上述推导错在何处?请说明理由。

解:微观粒子具有波性和粒性,两者的对立统一和相互制约可由下列关系式表达:式中,等号左边的物理量体现了粒性,等号右边的物理量体现了波性,而联系波性和粒性的纽带是Planck常数。

根据上述两式及早为人们所熟知的力学公式:知①,②,④和⑤四步都是正确的。

微粒波的波长λ服从下式:式中,u是微粒的传播速度,它不等于微粒的运动速度υ,但③中用了,显然是错的。

在④中,无疑是正确的,这里的E是微粒的总能量。

若计及E中的势能,则⑤也不正确。

【1.7】子弹(质量0.01kg,速度1000m·s-1),尘埃(质量10-9kg,速度10m·s-1)、作布郎运动的花粉(质量10-13kg,速度1m·s-1)、原子中电子(速度1000m·s-1)等,其速度的不确定度均为原速度的10%,判断在确定这些质点位置时,不确定度关系是否有实际意义?解:按测不准关系,诸粒子的坐标的不确定度分别为:子弹:尘埃:花粉:电子:【1.11】是算符的本征函数,求其本征值。

解:应用量子力学基本假设Ⅱ(算符)和Ⅲ(本征函数,本征值和本征方程)得:因此,本征值为。

化学反应工程许志美课后习

化学反应工程许志美课后习

L
VR
(d / 2)2
140.8m
4-15 在一活塞流反应器中进行下列反应: A k1 P k2 S
反应均为一级,已知 k1 0.30 min1, k2 0.10 min。1 A的最大进料量为3 m3 / h ,
且不含P与S。试计算P的最大收率和总选择性以及达到最大收率时所需反应器 的体积
0.2745m3
4-23*
常压法生产稀硝酸时,离开快速冷却器的气体组成是:NO为9%, NO2为1%,
O2为8%,其余均为N2等惰性气体(摩尔分率)。此气体浸入氧化塔。在
t1 9900s
t5 9980s
t10 9990s
对于二级反应,若1/CA>>1/CA0

kt
1 cA
反应时间t与反应物初始浓度无关。
3-10
生物化工中胰蛋白原转化成胰蛋白酶时,
dcA dt
kcAcS
在间歇反应实验中测得不同温度下反应速率于某时刻 tMAX
达到最大值
CT 0kt
(CA0
CP0 )kt
K k1 xAe 0.667 2.003 k2 1 xAe 1 0.667
(rA ) 0.0577cA 0.0288(cA0 cA )
*例3-8(p27)《化学反应工程原理——例题与习题》
3-21 可逆反应 AP ,已知(H) 130959J / mol 。已知210oC 时,k1 0.2 , k2 0.5。求在该温度下所能达到的最大转化率为多 少?若要使 xA 0.9,则需采取何种措施?
3-13 在3-12题中,若 cB0 / cA0 5 时,用拟一级反应方程式处理, 其计算结果与按二级反应处理相比较。
k kcB kt ln 1

化学反应工程测试习题集(精心整理)

化学反应工程测试习题集(精心整理)

化学反应工程测试习题集(精心整理)第一章绪论1.化学反应工程是一门研究______________的科学。

2.化学反应工程是一门研究化学反应的工程问题的科学,既以_______作为研究对象,又以_______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体系。

3._______是化学反应工程的基础。

)4.化学反应过程按操作方法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

5.化学反应工程中的“三传一反”中的三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不论是设计、放大或控制,都需要对研究对象作出定量的描述,也就要用数学式来表达个参数间的关系,简称_______。

A.化学反应B.反应工程C.反应热力学D.反应动力学9.“三传一反”是化学反应工程的基础,下列不属于三传的是_______。

A.能量传递B.质量传递C.热量传递D.动量传递第二章均相反应动力学1.均相反应是指_。

pP+S对于反应,则rP_______(rA)。

2.aA+bB3.着眼反应组分K的转化率的定义式为_______。

4.当计量方程中计量系数的代数和等于零时,这种反应称为_______,否则称为_______。

5.化学反应速率式为rAKCCACB,用浓度表示的速率常数为KC,假定符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如用压力表示的速率常数KP,则KC=_______KP。

6.化学反应的总级数为n,如用浓度表示的速率常数为KC,用逸度表示的速率常数,则KC=_______f。

K7.化学反应的总级数为n,如用浓度表示的速率常数为KC,用气体摩尔分率表示的速率常数y,则KC=_______Ky。

8.在构成反应机理的诸个基元反应中,如果有一个基元反应的速率较之其他基元反应慢得多,他的反应速率即代表整个反应的速率,其他基元反应可视为处于_______。

9.当构成反应机理的诸个基元反应的速率具有相同的数量级时,既不存在速率控制步骤时,可假定所有各步基元反应都处于_______。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_有机合成综合应用_基础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_有机合成综合应用_基础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有机合成综合应用【学习目标】1、了解有机合成的过程,掌握有机合成的基本原则;2、了解逆合成分析法,通过简单化合物的逆合成分析,巩固烃、卤代烃、烃的含氧衍生物的性质及相互转化关系,并认识有机合成在人类生活和社会进步中的重大意义。

初步学会设计合理的有机合成路线;3、掌握碳链的增长与缩短、官能团的引入和转化的方法,加深对有机合成的关键步骤的认识。

【要点梳理】要点一、有机合成的过程1.有机合成的定义。

有机合成是指利用简单、易得的原料,通过有机反应,生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物的过程。

2.有机合成遵循的原则。

(1)起始原料要廉价、易得、低毒性、低污染。

通常采用四个碳以下的单官能团化合物和单取代苯。

(2)应尽量选择步骤最少的合成路线。

为减少合成步骤,应尽量选择与目标化合物结构相似的原料。

步骤越少,最后产率越高。

(3)合成路线要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

高效的有机合成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分子的每一个原子,使之结合到目标化合物中,达到零排放。

(4)有机合成反应要操作简单、条件温和、能耗低、易于实现。

(5)要按一定的反应顺序和规律引入官能团,不能臆造不存在的反应事实。

综合运用有机反应中官能团的衍变规律及有关的提示信息,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有时则要综合运用顺推或逆推的方法导出最佳的合成路线。

原料顺推逆推中间产物顺推逆推产品3.有机合成的任务。

有机合成的任务包括目标化合物分子碳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的引入与转化。

4.有机合成的过程。

有机合成的过程是利用简单的试剂作为基础原料,通过有机反应连上一个官能团或一段碳链,得到一个中间体;在此基础上利用中间体上的官能团,加上辅助原料,进行第二步反应,合成第二个中间体……经过多步反应,按照目标化合物的要求,合成具有一定碳原子数目、一定结构的目标化合物。

其合成过程示意图如下:要点二、有机合成的关键有机合成的关键是目标化合物分子的碳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的引入与转化。

反应工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反应工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 绪论1.1在银催化剂上进行甲醇氧化为甲醛的反应:3222CH OH O 2HCHO 2H O +→+ 32222CH OH 3O 2CO 4H O +→+进入反应器的原料气中,甲醇:空气:水蒸气=2:4:1.3(摩尔比),反应后甲醇的转化率达72%,甲醛的收率为69.2%。

试计算(1)反应的选择性;(2)反应器出口气体的组成。

解:(1)由(1.7)式得反应的选择性为:0.629Y S 0.961196.11%X 0.720====(2)进入反应器的原料气中,甲醇:空气:水蒸气=2:4:1.3(摩尔比),当进入反应器的总原料量为100mol 时,则反应器的进料组成为2由甲醇的转化率达72%2y x +=72%; 4.27x=69.2% 解得x=18.96; y=0.77 所以,反应器出口气体组成为: CH 3OH:%100221004.27⨯++--y x yx =6.983%空气:%1002210023279.54⨯++--y x y x =40.19% 水: %10022100281.17⨯++++y x y x =34.87%HCHO: %10022100⨯++y x x=17.26%CO 2: %10022100⨯++y x y=0.6983%1.2工业上采用铜锌铝催化剂由一氧化碳和氢合成甲醇,其主副反应如下:23CO 2H CH OH +⇔ 23222CO 4H (CH )O H O +⇔+ 242CO 3H CH H O +⇔+ 24924CO 8H C H OH 3H O +⇔+222CO H O CO H +⇔+由于化学平衡的限制,反应过程中一氧化碳不可能全部转化成甲醇,为了提高原料的利用率,生产上采用循环操作,即将反应后的气体冷却,可凝组份变为液体即为粗甲醇,不凝组份如氢气及一氧化碳等部分放空,大部分经循环压缩机后与原料气混合返回合成塔中。

下图是生产流程示意图放空气体 Akmol/h原料气和冷凝分离后的气体组成如下:组分 原料气 冷凝分离后的气体 CO 26.82 15.49 H 2 68.25 69.78 CO 21.460.82CH40.55 3.62N22.92 10.29粗甲醇的组成为CH3OH 89.15%,(CH3)2O 3.55%,C3H9OH 1.10%,H2O 6.20%,均为重量百分率。

人教版化学选修五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人教版化学选修五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人教版化学选修五教材课后习题答案1.醛的结构特点是含有羰基(C=O),羰基与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氢原子相连。

2.醛的命名按照羰基所在的位置和所连的基团来命名,如甲醛、乙醛等。

3.醛的化学性质活泼,易于被氧化还原,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缩合反应等。

4.醛的应用广泛,如甲醛用于制造人造板材,乙醛用于制造树脂和塑料等。

第三节酮1.酮的结构特点是含有两个碳原子上的羰基(C=O),两侧都连接有烃基。

2.酮的命名按照羰基所在的位置和所连的基团来命名,如丙酮、己酮等。

3.酮的化学性质活泼,易于被氧化还原,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缩合反应等。

4.酮的应用广泛,如丙酮用于制造药品和溶剂等。

第四节羧酸1.羧酸的结构特点是含有羧基(-COOH),羧基与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相连。

2.羧酸的命名按照羧基所在的位置和所连的基团来命名,如甲酸、乙酸等。

3.羧酸的化学性质活泼,易于被氧化还原,可以发生酯化反应、酰化反应等。

4.羧酸的应用广泛,如乙酸用于制造醋酸纤维、塑料等。

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第一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高分子化合物是由单体(小分子)通过化学反应连接而成的大分子化合物。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包括聚合反应和缩合反应。

聚合反应是指将单体通过共价键连接成高分子的过程,缩合反应则是指将两个或多个分子通过共价键连接成高分子的过程。

第二节: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是指以高分子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材料。

由于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因此高分子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其中,聚合度较高的高分子材料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

而C3.a和d4.B是两种应用广泛的聚合物,硅橡胶则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弹性体材料。

第三节:功能高分子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是指具有特定功能的高分子材料。

例如,聚合物电解质是一种具有离子传输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可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等领域。

而聚合物发光材料则是一种具有发光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可应用于LED等领域。

高三化学做题应该掌握的知识点

高三化学做题应该掌握的知识点

高三化学做题应该掌握的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 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三化学做题应该掌握的知识点高三化学做题应该掌握的知识点高三化学注重思路,化学原理如元素守恒原则、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得失守恒、化学平衡、物质结构、有机反应中断键成键的一般规律,要重点回顾。

高中化学选修五的知识点清单与化学解题技巧

高中化学选修五的知识点清单与化学解题技巧

高中化学选修五的知识点清单与化学解题技巧1. 化学选修五知识点清单1.1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结构•主要元素的名称、符号和原子序数•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性规律:周期趋势、族内特性1.2 配位化学•配位键的形成和类型•配位化合物的命名与简化法则•配位数与配位环境的影响•配合物的光谱性质1.3 化学平衡•平衡常数与平衡表达式•动态平衡和平衡移动•影响平衡的因素:温度、压力和浓度的变化•平衡的移动与实验条件的选择1.4 燃烧与能量转化•燃烧反应的类型与特点•热效应与焓变•能量转化的过程和方式•燃料的选择与化学能源利用1.5 有机化学基础•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与结构•与有机化合物相关的基本概念:同系物、异构体、官能团、取代基等•有机化合物的常见反应类型: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重排反应等•有机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2. 化学解题技巧2.1 阅读题目与理解问题•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问题的要求和条件•理清题目中涉及到的概念和知识点,确定需要解决的具体内容2.2 制定解题策略•根据题目类型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和策略•分析问题的关键步骤和思路,确定解题方向2.3 运用化学知识与公式•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原理,解释问题的背景和原理•掌握相关的化学公式和计算方法,利用公式解决问题2.4 数据分析与推理•对于给定的实验数据或条件,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运用推理和逻辑思维,推导出问题的答案或解决方法2.5 解题步骤与写作技巧•在解题过程中,按照逻辑顺序进行步骤推导和计算•采用清晰、简洁和准确的语言,书写解题过程和思路•注意符号、单位和数值的使用,避免拼写和计算错误结语以上是关于高中化学选修五的知识点清单与化学解题技巧的简要介绍。

通过系统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并灵活运用解题技巧,相信你能够在高中化学学习和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将锂在火焰上燃烧,放出红光,波长λ=670.8nm,这是Li原子由电子组态(1s)2(2p)1→(1s)2(2s)1跃迁时产生的,试计算该红光的频率、波数以及以k J·mol-1为单位的能量。

解【1.3】金属钾的临阈频率为5.464×10-14s-1,如用它作为光电极的阴极当用波长为300nm的紫外光照射该电池时,发射光电子的最大速度是多少?解:【1.4】计算下列粒子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a)质量为10-10kg,运动速度为0.01m·s-1的尘埃;(b)动能为0.1eV的中子;(c)动能为300eV的自由电子。

解:根据关系式:(1)【1.6】对一个运动速度(光速)的自由粒子,有人进行了如下推导:结果得出的结论。

上述推导错在何处?请说明理由。

解:微观粒子具有波性和粒性,两者的对立统一和相互制约可由下列关系式表达:式中,等号左边的物理量体现了粒性,等号右边的物理量体现了波性,而联系波性和粒性的纽带是Planck常数。

根据上述两式及早为人们所熟知的力学公式:知①,②,④和⑤四步都是正确的。

微粒波的波长λ服从下式:式中,u是微粒的传播速度,它不等于微粒的运动速度υ,但③中用了,显然是错的。

在④中,无疑是正确的,这里的E是微粒的总能量。

若计及E中的势能,则⑤也不正确。

【1.7】子弹(质量0.01kg,速度1000m·s-1),尘埃(质量10-9kg,速度10m·s-1)、作布郎运动的花粉(质量10-13kg,速度1m·s-1)、原子中电子(速度1000m·s-1)等,其速度的不确定度均为原速度的10%,判断在确定这些质点位置时,不确定度关系是否有实际意义?解:按测不准关系,诸粒子的坐标的不确定度分别为:子弹:尘埃:花粉:电子:【1.11】是算符的本征函数,求其本征值。

解:应用量子力学基本假设Ⅱ(算符)和Ⅲ(本征函数,本征值和本征方程)得:因此,本征值为。

【1.16】求一维势箱中粒子在和状态时,在箱中范围内出现的概率,并与图 1.3.2(b)相比较,讨论所得结果是否合理。

解:(a)由上述表达式计算和,并列表如下:0 1/8 1/4 1/3 3/8 1/20 0.293 1.000 1.500 1.726 2.0000 1.000 2.000 1.500 1.000 05/8 2/3 3/4 7/8 11.726 1.500 1.000 0.293 01.000 1.5002.000 1.000 0根据表中所列数据作图示于图1.16中。

图1.16(b)粒子在状态时,出现在和间的概率为:粒子在ψ2状态时,出现在0.49l和0.51l见的概率为:(c)计算结果与图形符合。

【1.19】一个粒子处在的三维势箱中,试求能级最低的前5个能量值[以h2/(8ma2)为单位],计算每个能级的简并度。

解:质量为m的粒子在边长为a的立方箱中运动,其能级公式为:E122=E212=E221=9E113=E131=E311=11E222=12【2.1】氢原子光谱可见波段相邻4条谱线的波长分别为656.47、486.27、434.17和410.29nm,试通过数学处理将谱线的波数归纳成为下式表示,并求出常数R及整数n1、n2的数值。

解:将各波长换算成波数:由于这些谱线相邻,可令,……。

列出下列4式:(1)÷(2)得:用尝试法得m=2(任意两式计算,结果皆同)。

将m=2带入上列4式中任意一式,得:因而,氢原子可见光谱(Balmer线系)各谱线的波数可归纳为下式:式中,。

【2.4】请通过计算说明,用氢原子从第六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所产生的光子照射长度为的线型分子,该分子能否产生吸收光谱。

若能,计算谱线的最大波长;若不能,请提出将不能变为能的思路。

解:氢原子从第六激发态(n=7)跃迁到基态(n=1)所产生的光子的能量为:而分子产生吸收光谱所需要的最低能量为:显然,但此两种能量不相等,根据量子化规则,不能产生吸收光效应。

若使它产生吸收光谱,可改换光源,例如用连续光谱代替H原子光谱。

此时可满足量子化条件,该共轭分子可产生吸收光谱,其吸收波长为:【2.5】计算氢原子在和处的比值。

解:氢原子基态波函数为:该函数在r=a0和r=2a0处的比值为:而在在r=a0和r=2a0处的比值为:e2≈7.38906【1.14】写出Li2+离子的Schrödinger方程,说明该方程中各符号及各项的意义,写出Li2+离子1s态的波函数并计算或回答:(a)1s电子径向分布最大值离核的距离; (b)1s电子离核的平均距离;(c)1s电子几率密度最大处离核的距离;(d)比较Li2+离子的2s和2p态能量的高低;(e)Li原子的第一电高能(按Slater屏蔽常数算有效核电荷)。

解:Li2+离子的Schrödinger方程为:方程中,μ和r分别代表Li2+的约化质量和电子到核的距离;▽2,ψ和E分别是Laplace算符、状态函数及该状态的能量,h和ε0分别是Planck常数和真空电容率。

方括号内为总能量算符,其中第一项为动能算符。

第二项为势能算符(即势能函数)。

Li2+子1s态的波函数为:(a)又1s电子径向分布最大值在距核处。

(b)(c)因为随着r的增大而单调下降,所以不能用令一阶导数为0的方法求其最大值离核的距离。

分析的表达式可见,r=0时最大,因而也最大。

但实际上r不能为0(电子不可能落到原于核上),因此更确切的说法是r趋近于0时1s电子的几率密度最大。

(d)Li2+为单电子“原子”,组态的能量只与主量子数有关,所以2s和2p态简并,即E2s=E2p。

(e)Li原子的基组态为(1s)2(2s)1。

对2s电子来说,1s电子为其相邻内一组电子,σ=0.85。

因而:根据Koopmann定理,Li原子的第一电离能:I1=-E2s=5.75eV 【2.16】已知He原子的第一电离能I1=24.59eV,试计算:(a)第二电离能;(b)基态能量;(c)在1s轨道中两个电子的互斥能;(d)屏蔽常数;(e)根据(d)所得结果求H-的基态能量.解:(a)He原子的第二电离能是下一电离过程所需要的最低能量,即:He+(g)He2+(g)+cHe+ 是单电子“原子”,可按单电子原子能级公式计算,因而:(b)从原子的电离能的定义出发,按下述步骤推求He原子基态的能量:He(g)He+(g)+e (1)He+(g)He2+(g)+e (2)由(1)式得:将(2)式代入,得:推而广之,含有n个电子的多电子原子A,其基态能量等于各级电离能之和的负值,即(c)用J(s,s)表示He原子中两个1s电子的互斥能,则:也可直接由减求算J(s,s),两法本质相同。

(d )(e)H-是核电荷为1的两电子“原子”,其基组态为(1s)2,因而基态能量为:【2.19】写出下列原子能量最低的光谱支项的符号:(a)Si; (b)Mn; (c)Br; (d)Nb; (e)Ni 解:写出各原子的基组态和最外层电子排布(对全充满的电子层,电子的自旋互相抵消,各电子的轨道角动量矢量也相互抵消,不必考虑),根据Hund规则推出原子最低能态的自旋量子数S,角量子数L 和总量子数J,进而写出最稳定的光谱支项。

(a)Si :(b)Mn :(c)Br:(d)Nb:(e)Ni :【3.2】写出,,的键级,键长长短次序和磁性。

解:分子(或离子)键级 2.5 2 1.5 1 键长次序磁性顺磁顺磁顺磁抗磁【3.3】分子基态的电子组态为,其激发态有,,试比较,,三者能级的高低次序,说明理由,能量最低的激发态是顺磁性还是反磁性?解:。

因为(c)中两个电子都在反键轨道上,与H原子的基态能量相比,约高出。

而(a)和(b)中的2个电子分别处在成键轨道和反键轨道上,和都与H原子的基态能量相近,但(a)中2个电子的自旋相反,(b)中的2个电子的自旋相同,因而稍高于。

能级最低的激发态(b)是顺磁性的。

【3.5】基态为反磁性分子,试写出其电子组态;实验测定分子键长为,比原子共价双键半径和短,试说明其原因。

解:分子的基组态为:由于s-p混杂,为弱反键,分子的键级在之间,从而使实测键长比按共价双键半径计算得到的值短。

【3.6】据分子轨道理论,指出的键比的键是强还是弱,为什么?解:的键比的键弱。

原因是:的基态价电子组态为,键级为1。

比少1个反键电子,键级为1.5。

【3.8】画出的分子轨道示意图,计算键级及自旋磁矩,试比较和何者的键更强?哪一个键长长一些?解:NO的价层分子轨道能级示意图如图3.8所示。

键级图3.8 NO价层分子轨道能级图不成对电子数为1,自旋磁矩。

由于NO+失去了1个反键的2π电子,因而键级为3,所以它的化学键比NO化学键强。

相应地,其键长比NO的键长短。

【3.13】写出,的价电子组态和基态光谱项。

解::,基态光谱项:。

CN:,基态光谱项:。

【5.1】利用价电子互斥理论,说明等分子的形状。

(不计配位原子数(电子对)【5.4】写出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中心原子所采用的杂化轨道:,,,,,,,,,,,,。

解:【5.6】臭氧的键角是。

若用杂化轨道描述中心氧原子的成键轨道,试按键角与轨道成分的关系式计算:(a)成键杂化轨道中系数和值;(b)成键杂化轨道的每个原子轨道贡献的百分数。

解:(a)根据杂化轨道的正交、归一性可得下立方程[在本方程中(2)作为已知条件给出]:解之,得所以,O3原子的O原子的成键杂化轨道为:ψ成而被孤对电子占据的杂化轨道为:孤可见,孤中的s成分比成中的s成分多。

(b)按态叠加原理,杂化轨道中某一原子轨道所占的成分(即该原子轨道对杂化轨道的贡献)等于该原子轨道组合系数的平方。

因此,和对成的贡献分别为和,即分别约为0.3108和0.6892。

【5.15】已知三次甲基甲烷为平面形分子,形成键。

试用HMO法处理,证明中心碳原子和周围3个碳原子间的键键级和为。

提示:列出久期行列式,解得,0,0,,然后再求。

解:画出分子骨架并给各C原子编号,如图5.15(a)。

根据Huckel近似,写出相应于此骨架的久期方程如下:利用分子的对称性将久期方程化简,求出,代回久期方程,结合归一化条件求出组合系数,进而写出分子轨道。

将,可求出与分子轨道相应的能级。

考虑对镜面Ⅰ和Ⅱ都对称,则有,于是久期方程可化简为:令其系数行列式为:解之,得。

将代入简化的久期方程并结合归一化条件,得:由此可得分子轨道:相应的能量为:将代入简化的久期方程并结合归一化条件,得:由此可得分子轨道:相应的能量为:考虑镜面Ⅱ反对称,有。

代入久期方程后可推得。

将代入,得。

根据归一化条件推得,分子轨道为:考虑镜面Ⅱ是对称的,有,代入久期方程后推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