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杜拉对心理学的主要贡献

合集下载

心理学著名人物简介(时间顺序)讲解

心理学著名人物简介(时间顺序)讲解

(最后一页为顺序排列)古斯塔夫·西奥多·费希纳德国Gustav Theodor Fechner 1801---1887德国物理学家,心理物理学的创始人。

费希纳借用物理学的方式,创立了最小可觉差法、正误法、均差法三种研究方法,第一次对感觉能力进行了划分,并发现了韦伯—费希纳定律。

费希纳的研究为心理学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著有《心理物理学纲要》、《论心理物理学》等。

赫尔曼·赫尔姆霍茨德国Hermann von Helmholtz 1821-1894德国生理学家、物理学家,研究涉及多个领域,是19世纪大科学家之一。

赫尔姆霍兹在心理学发展历程上,首创反应时法对神经传导速率进行了测量,提出三色色觉理论形成了著名的杨 - 赫三色论和听觉共鸣说。

他在生理学方面的成就为实验心理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著有《生理光学手册》、《作为音乐理论的生理学基础的声觉学说》等。

威廉·冯特德国Wilhelm Wundt 1832---1920德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被公认为是实验心理学之父。

他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成为心理学独立的标志。

冯特主张运用实验内省法研究个体的直接经验,奠定了构造主义心理学派的基础,并且提出了感情三度说。

他一生培养了众多的著名心理学家,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心理学巨擘。

著有《生理心理学原理》、《心理学大纲》等。

赫尔曼·艾宾浩斯德国Hermann Ebbinghaus 1850-1909德国心理学家。

艾宾浩斯虽然没有建立正式的理论体系,但他在心理学上却拥有重要地位。

他提出了著名的“艾宾浩斯曲线”和无意义音节的研究方法,他对记忆的研究突破了高级心理过程的研究障碍,开创了一个新领域。

著有《记忆》、《心理学原理》等。

弗朗兹·布伦塔诺德国Franz Clemens Brentano 1838---1917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意动心理学派的创始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

社会学习理论的启示
按照班杜拉的观点,自我奖惩标准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逐步确立起 来的。个体可以通过模仿父母、同伴或权威人物的示范行为获得评判标 准;也町能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由于父母、教师或其他年长者对符合他 们信念和标准的行为予以奖励,符合者予以惩罚,使个体将这些信念和 标准内化为自己的标准,掌握道德的、伦理的评价尺度;或者是凭借榜 样作用,学习怎样借助道德的要求或论点为白己的标准提供合理的依据。
保持过程与注意过程紧密联系。没有保持过程的支持, 注意过程是很难奏效的。
3、复制过程
(也称“动作复现过程”)。这是观察者对示范行为的 表现过程。或者说,是观察者将保存在内部的符号表征转化 为外显行为的过程。在表现观察行为的初期,难免不如示范 行为那么准确,需要一个逐步熟练的过程。对儿童说来,这 种运动复现往往表现为游戏。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评价
(一)理论的积极意义
1. 班杜拉吸收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把强化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有 机地结合起来,以认知的术语阐述了观察学习的过程和作用,提出了 替代强化、自我强化、三元交互、自我效能等概念,改变了传统行为 主义重刺激一反应,轻中枢过程的倾向,使解释人的行为的参照点发 生了重要的转变。
2、保持过程
观察者把自己观察到的示范行为以符号表征【表征 (representation): 将知识保存在人脑中的表示方式。在心 理学中,表征有若干种模型,运用符号(即语义-概念)进 行表征是其中之一。班杜拉认为,人的"大部分调节行为的 认知过程主要是概念性的,而不是心象性的。"】的形式转 化为个人经验储存在自己的记忆中。这时所储存的不是示范 行为的本身,而是对示范行为的抽象。大家都知道,传统的 行为主义是闭口不谈内部过程的,而班杜拉在这里所讲的保 持过程恰恰是典型的内部过程。可见,班杜拉在发展行为主 义理论中,跨出了多大的步伐。

班杜拉

班杜拉

一、班杜拉生平简介班杜拉(Albert Bandura),社会学家、心理学家。

1925年出生在加拿大的Mondare,在加拿大一个小的农业社区成长,1949年从不列颠哥伦比亚获得文学士学位,1952年,从爱荷华获得博士学位。

现任斯坦福心理学系约丹讲座教授。

他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

他所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是在与传统行为主义的继承与批判的历史关系中逐步形成的,并在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几乎平分心理学天下的当代独树一帜,影响波及实验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治疗以及教育、管理、大众传播等社会生活领域。

二、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对幼儿社会教育的启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从不同的侧面解释了个体社会行为获得的基本原理和心理机制,这对于当前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榜样示范是幼儿社会教育的基本原则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最杰出贡献就在于强调观察学习是社会行为习得的一种更常见方式,唤醒了人们重新审视榜样示范在幼儿社会教育中的巨大作用和无穷力量,从而为幼儿园的社会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参照。

因此,为幼儿树立正面的、积极的榜样,就成为幼儿社会教育中最基本的原则。

在幼儿园中,教师首先应当做幼儿的表率。

为了给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幼儿教师要从小事做起,以一名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身教”来感染和影响幼儿。

其次,同龄伙伴也是幼儿互相学习的良好榜样。

班杜拉认为,在儿童的同伴中树立学习的榜样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

由于同伴在年龄、经历、性格特点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同伴的行为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激起模仿和学习的兴趣。

我们要给幼儿选择在生活和学习中各方面比较接近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同伴作为学习的榜样。

此外,不能忽视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

父母要约束好自己的行为,尤其要注意无意中、不自觉的示范作用,通过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来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二)合理强化是幼儿社会教育的基本手段利用有效的强化手段促进幼儿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幼儿社会教育中受到了广大教师的青睐。

《幼儿教育心理学》第八章第二节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幼儿教育心理学》第八章第二节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2.班杜拉对观察学习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揭示了观 察学习的规律。这对我们的教育工作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3.社会学习理论突破了传统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框架,把 强化理论和信息加工观点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强调了行为的 操作过程,又重视行为获得过程中的内部活动,是对行为主 义学习理论的重要发展,使解释人类行为的理论参照点又发 生了一次重要的变革。
动机是推动人行动的内部动力。动机过
程贯穿于观察学习的始终,它引起和维 持着人的观察学习活动。人的活动的动 机来自过去别人和自己在类似行为上受 到的强化,包括替代性强化、直接强化 与自我强化,其中前两种属于外部强化, 第三种属于内部强化。
(一)社会学习理论的特点
1.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交互决定论。班杜拉 认为,一种心理学理论的价值在于它能否准确地预测 行为,它必须能正确地说明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以及 引起行为变化的中介机制。
• 班杜拉的一系列实验研究为其社会学习理论的提出奠 定了基础。这里需要说明,观察学习并不只限于所观 察到的具体事物,还可以迁移到同一类或相似的事物 上去。例如学生看到一个同学因捣乱而受到惩罚,他 在交作业方面就不敢迟交或不交,作业与捣乱并不是 同一件事,但都属于是否守纪律一类,因此发生了迁 移。可见,观察学习的过程是复杂的,实际上远远超 过了简单的模仿。此外示范过程除了通过身体演示传 递外,还可以通过语言符号的描述来传递。人们从 “抽象的示范模式”中学到的思维和行为的一般规则,
而习得新的反应。这就是榜样作用
(modeling)。
(一)观察学习的实验研究 (二)观察学习的过程 (三)榜样示范的类型 (四)模仿学习的类型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十分强调榜样的示范 作用,整个观察学习过程就是通过学习者观 察榜样的不同示范而进行的。班杜拉把示范 分成如下几类:

名著导读。社会学习理论

名著导读。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心理学名著导读读后感班杜拉(Albert Bandura ) 美国心理学家。

1925年12月4日生于加拿大。

班杜拉对心理学的突出贡献是用实验法研究儿童的观察性学习,即在控制条件下,让儿童观察别人的行为过后看他在类似情景中是否模仿模式的行为。

他认为人类许多复杂的行为都是通过观察性学习获得的,学习者无须事事通过亲身接受外来的强化进行学习,而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代替性地得到强化。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观察到类似的情景,也许因为这样才有“有其父必有其子”之说法,我个人是身心这种观点的。

班杜拉指出,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无法解释人类的观察学习现象。

因为刺激-反应理论不能解释个体为什么会表现出新的行为,以及为什么个体在观察榜样行为后,这种己学会的行为可能在过一段时间后才出现等现象。

所以,如果社会学习完全是建立在奖励和惩罚之结果的基础上的话,那么大多数人都无法在社会化过程中生存下去。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班杜拉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在科学的实验基础上建立起了他的社会学习理论。

1.观察学习: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特别是人的复杂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

行为的习得既受遗传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制约,又受后天经验环境的影响。

现在流行的早教和胎教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揭示班杜拉的观点。

生理因素的影响和后天经验的影响在决定行为上微妙地交织在一起,很难将两者分开。

他认为行为习得有两种不同的过程:一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另一种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程,我们所说的间接经验的学习。

2.交互决定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还详细论述了决定人类行为的诸种因素。

班杜拉将这些决定人类行为的因素概括为两大类: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和决定行为的结果因素。

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包括学习的遗传机制、以环境刺激信息为基础的对行为的预期、社会的预兆性线索等决定行为的结果因素包括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3.自我调节理论:班杜拉认为自我调节是个人的内在强化过程,是个体通过将自己对行为的计划和预期与行为的现实成果加以对比和评价,来调节自己行为的过程。

心理学著名人物简介(时间顺序)

心理学著名人物简介(时间顺序)

(最后一页为顺序排列)古斯塔夫·西奥多·费希纳德国Gustav Theodor Fechner 1801---1887德国物理学家,心理物理学的创始人。

费希纳借用物理学的方式,创立了最小可觉差法、正误法、均差法三种研究方法,第一次对感觉能力进行了划分,并发现了韦伯—费希纳定律。

费希纳的研究为心理学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著有《心理物理学纲要》、《论心理物理学》等。

赫尔曼·赫尔姆霍茨德国Hermann von Helmholtz 1821-1894德国生理学家、物理学家,研究涉及多个领域,是19世纪大科学家之一。

赫尔姆霍兹在心理学发展历程上,首创反应时法对神经传导速率进行了测量,提出三色色觉理论形成了著名的杨- 赫三色论和听觉共鸣说。

他在生理学方面的成就为实验心理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著有《生理光学手册》、《作为音乐理论的生理学基础的声觉学说》等。

威廉·冯特德国Wilhelm Wundt 1832---1920德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被公认为是实验心理学之父。

他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成为心理学独立的标志。

冯特主张运用实验内省法研究个体的直接经验,奠定了构造主义心理学派的基础,并且提出了感情三度说。

他一生培养了众多的著名心理学家,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心理学巨擘。

著有《生理心理学原理》、《心理学大纲》等。

赫尔曼·艾宾浩斯德国Hermann Ebbinghaus 1850-1909德国心理学家。

艾宾浩斯虽然没有建立正式的理论体系,但他在心理学上却拥有重要地位。

他提出了著名的“艾宾浩斯曲线”和无意义音节的研究方法,他对记忆的研究突破了高级心理过程的研究障碍,开创了一个新领域。

著有《记忆》、《心理学原理》等。

弗朗兹·布伦塔诺德国Franz Clemens Brentano 1838---1917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意动心理学派的创始人。

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人物简介

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人物简介

• 这本书主要探讨了认知过程与行 为调整之间的关系 • 对心理学领域的研究产生了很大 影响
《自我效能:行为改变 的理论》是班杜拉关于 自我效能理论的经典著

• 这本书详细阐述了自我效能理论 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 对教育、心理治疗等领域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02
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原理
观察学习及其过程
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
自我效能理论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心理治疗师可以通过帮助个体提高自我效能感,从而改变个体的行为和心理状态 • 自我效能感可以作为心理治疗的一种评估指标,评估个体心理治疗的进展和效果 • 自我效能理论可以为心理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和策略
班杜拉理论在其他领域中的应 用及启示
• 班杜拉的理论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教育、心理治疗、 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
班杜拉的学术成果丰硕,对心理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 他的论文和著作被广泛引用,对后来的研究者产生了很大启发 • 他的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心理治疗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班杜拉的主要著作及影响
《社会学习理论》是班杜拉的代表作 之一
《认知过程与行为调整》 是班杜拉的另一部重要
著作
• 在这部著作中,班杜拉系统地阐 述了他的社会学习理论 • 对观察学习、认知过程、自我效 能等概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 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通过观察和 实验来研究行为 • 班杜拉在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集 中在学习过程和动机方面
• 获得过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 科学贡献奖 • 被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班杜拉的学术生涯及成就
班杜拉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
• 这一理论强调了观察学习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 • 提出了认知过程与行为调整的关系 • 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论,强调个体自我评价对行为的影响

班杜拉的理论及其应用

班杜拉的理论及其应用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跨学科研究与应用拓展
未来,班杜拉的理论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和研究,如神经科学、人
工智能等。这些领域的研究将有助于更深入地揭示观察学习的内在机制
和影响因素。
02
量化研究与实证支持积累
随着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发展,未来对班杜拉理论的量化研究将更加丰富
和精确。通过大样本、多方法的研究设计,可以进一步验证和拓展班杜
给予学生及时、准确、具体的反馈,帮助学生 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
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实践
创设成功体验
通过降低任务难度、提供支持和 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获得成功
体验,提高自我效能感。
鼓励自我比较
引导学生关注自身进步和成长, 与过去的自己进行比较,增强自
我效能感。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教授学习策略、提供学习资 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班杜拉的理论也可以应用于企业管理领域。企业可以组织员工观察优秀员工的良好工作行为,以促进员工之间的相互 学习和进步。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引导员工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班杜拉的理论对于心理咨询实践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引导来访者观察他人的良 好行为,帮助来访者改变不良的行为模式,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
对教育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班杜拉的理论对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观察学习,学生可以模仿他人的良好 行为,从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质。同时,教育者也应注重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以促进学生的观察学习。
在当今社会中推广和应用前景
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班杜拉的理论可以应用于教育领域,通过观察学习和模仿优秀者的行为,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质。 同时,教育者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观察学习机会。

班杜拉

班杜拉

简介
• • • • • •
• 代表作品
《通过榜样实践进行行为矫 正》,《认知过程的社会学习理论》
主要作品
1
• 主要论著 《通过榜样实践 进行行为矫正》(1965) • • 《认知过程的社会学习理论》(1972) • • 《榜样理论:传统、趋势和争端》(1972) • 《行为变化的社会学习理论》(1976) • • 《自我效能:一种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1977) • • 《人类事物中的自我效能机制》(1982)
谢谢欣赏
主要作品 2
主要著作 1、《青少年的攻击》(理查德·沃尔特斯合著, 1959) 2、《社会学习与人格发展》(1963,与理查德·沃尔 特斯合作合著) 文中首次提出了能解释间接学习 的观察学习和替代强化。 3、《行为矫正原理》(1969)
4、《心理学的示范作用:冲突的理论》(1971) 5、《攻击:社会学习的分析》(1973) 6、《社会学习理论》(1971,1977) 7、《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 (1986) 8、《变革社会中的自我效能》(1995) 9、《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1997)
实验延伸
但这是否意味着榜样受奖组的儿童比榜样受 罚组的儿童习得了更多的攻击行为呢?为 了回答这个问题,他们在上述三组儿童看 完电影回到游戏室时,以提供糖果作为奖 励,要求儿童尽可能地回忆榜样行为并付 诸行动。结果发现,三组儿童的攻击行为 水平几乎一致。这说明,榜样行为所导致 的后果只是影响儿童攻击行为的表现,而 对攻击行为的学习几乎没有影响。
社会学习理论 交互决定论 观察学习
结构图
自我调节理论 自我效能理论
直接经验学习
观察经验学习
注意过程
保持过程Βιβλιοθήκη 复制过程动机过程外部强化

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理论阿尔伯特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研究

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理论阿尔伯特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研究

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理论阿尔伯特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研究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理论——阿尔伯特·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研究自我效能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个体对自身能力以及实现特定目标的信心程度。

自我效能理论由社会学习理论家阿尔伯特·班杜拉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教育、工作、运动、健康等。

本文将介绍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以及他的研究成果。

一、自我效能理论的概述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身能力的主观评价,它影响人们对于目标的设定、努力程度以及是否坚持到最后。

自我效能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和心理状态受到他们自身对于能力的认知所影响。

班杜拉将自我效能与自尊区分开来,他认为自尊是人们对自己整体价值的看法,而自我效能是对特定任务成败的信心。

在自我效能理论中,自我效能被看作是内在的,可以通过经验和观察他人的行为来增强。

二、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研究班杜拉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验证了自我效能的存在以及其对于行为的影响。

其中最著名的实验之一是他对儿童学习拼图的研究。

在拼图实验中,班杜拉将儿童分成两组,一组是对拼图有自信的儿童,另一组是对拼图没有自信的儿童。

两组儿童分别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拼图任务。

结果发现,自信的儿童在完成任务时更加坚持不懈,即使遇到困难,他们也会尝试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而没有自信的儿童则往往会很快放弃,认为自己无法完成任务。

通过这个实验,班杜拉得出了自我效能对于个体的行为与决策有重要影响的结论。

他认为自我效能的提升可以通过四种主要途径实现:成功经验、模仿他人、社会支持和情绪调节。

成功经验是指个体通过实践来取得成功的经历,这种经验可以增强个体对于自身能力的信心,从而提升自我效能。

模仿他人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并从中获得信心与技巧。

社会支持包括他人对个体能力的肯定和帮助,这对于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非常重要。

情绪调节则是指通过积极的情绪和自我激励来增加自我效能。

三、自我效能理论的实际应用自我效能理论对于个体的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教育、工作、健康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班杜拉生平及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生平及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生平及其学习理论简介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认知理论之父。

一、人物简介1.生平记事。

阿尔伯特·班杜拉于1925年出生在加拿大的艾伯特省的蒙达,他在加拿大一个小的农业社区成长,父亲是波兰的小麦农场主。

像斯金纳一样,他也是在一个小镇上长大的。

1949年班杜拉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获文学士学位;1951年在美国衣荷大学获心理学硕士学位;1952年从爱荷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爱荷华大学学习期间,他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1953年,他到维基台的堪萨斯指导中心,担任博士后临床实习医生,同年应聘在斯丹福大学心理学系执教,1964年升任正教授。

此后,除了1969华任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研究员一年外,一直在该校任教。

其中,1976年至1977年间出任心理学系系主任。

2.获取荣誉。

班杜拉在心理学理论研究方面有着杰出的贡献,并一直怀有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公益事务的热忱和成功,在他的学术生涯中获得了心理学内外的诸多种荣誉和奖励。

1973年,获加州心理学杰出科学贡献奖;1977年,获卡特尔奖,被命名为认知理论之父;1980年,当选美国西部心理学会主席,同年当选美国艺术及科学院院士;1980年,获得攻击行为国际研究会杰出贡献奖及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1991年至1995年,担任儿童发展研究会国际事务委员会委员;2001年,获行为治疗发展学会终身成就奖;2002年,获西部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

他一生中还获得过包括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在内的16所大学所授予的荣誉学位。

除此之外,班杜拉还经常出席各种咨询委员会、联邦政府机构的各种委员会、美国国会听证会等,他还担任了《美国心理学家》《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实验社会心理学杂志》等20余种杂志的编辑。

二、主要理论1.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关于社会学习理论的建构与发展,依赖于两个领域的经验研究的支持,其一为攻击行为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其二为偏差行为的心理治疗实践。

班杜拉实验报告

班杜拉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班杜拉,被誉为是活着的最有名的心理学家,他在推动心理学从行为主义向认知革命转变的过程中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

他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对人类行为的学习与模仿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本实验旨在探讨班杜拉的经典实验——“波波球实验”的原理、过程和结果,以加深对社会学习理论的理解。

二、实验目的1. 研究儿童受到成人榜样的攻击性行为与非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后果。

2. 探讨观察学习在儿童行为发展中的作用。

3. 验证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的36名男孩和36名女孩作为实验对象,年龄在3~6岁之间。

2. 实验分组将36名儿童随机分为三组:- 控制组:24名儿童,不接触任何榜样的影响。

- 实验组1:24名儿童,观看成人攻击性行为的榜样。

- 实验组2:24名儿童,观看成人非攻击性行为的榜样。

3. 实验过程- 将控制组儿童安排在一个没有成人榜样的环境中,观察他们的行为。

- 将实验组1和实验组2儿童分别安排在两个房间内,让他们观看成人对波波球进行攻击性行为或非攻击性行为的榜样。

- 观察实验组1和实验组2儿童在观看榜样后,进入一个没有成人榜样的新环境中,对波波球的行为反应。

4. 实验材料- 波波球:一种与儿童体形接近的充气玩具。

- 观察记录表:记录儿童在实验过程中的行为反应。

四、实验结果1. 在控制组中,儿童对波波球的行为反应以非攻击性为主。

2. 在实验组1中,儿童在观看成人攻击性行为的榜样后,对波波球的行为反应以攻击性为主。

3. 在实验组2中,儿童在观看成人非攻击性行为的榜样后,对波波球的行为反应以非攻击性为主。

五、实验分析与讨论1. 实验结果表明,儿童的行为受到成人榜样的显著影响。

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儿童通过模仿榜样的行为来获得新的行为反应。

2. 实验结果验证了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即人的学习活动主要是通过观察他人在特定情境中的行为,审视他人所接受的强化,把他人的示范作为媒介的模仿活动。

关于班杜拉

关于班杜拉

关于班杜拉关于班杜拉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老先生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现任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约丹讲座教授。

其头衔有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认知理论之父。

他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

他所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是在与传统行为主义的继承与批判的历史关系中逐步形成的,并在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几乎平分心理学天下的当代独树一帜,影响波及实验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治疗以及教育、管理、大众传播等社会生活领域。

他认为来源于直接经验的一切学习现象实际上都可以依赖观察学习而发生,其中替代性强化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人称他为社会学习理论的奠基者,社会学习理论的集大成者或社会学习理论的巨匠。

关于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不满于极端行为主义的观点,在吸取了认知学习理论观点后,通过波波玩偶实验得出了社会学习理论。

在该实验中,班杜拉让斯坦福大学幼儿园年龄介于3-6岁之间的36名男孩和36名女孩观看一位榜样殴打一个波波玩偶。

分为三个小组,分别是控制组、第一实验组和第二实验组,每组各包括24名儿童。

三个小组观看的电影情节一样,都是有一位坏叔叔不停地打一只小熊玩偶——“波波”,并伴随一定的攻击性语言:“踢死你!踢死你!”。

但是三个小组看到的结尾是不一样的:小组一的孩子看到的是坏叔叔打完玩偶“波波”后,一名成人走进房间,表扬“坏叔叔”,并给他很多糖果;小组二的小孩子看到的是坏叔叔打完玩偶“波波”后,既没有被奖励,也没被惩罚;小组三的小孩子看到的是坏叔叔打完玩偶“波波”后,一名成人走进房间,批评坏叔叔。

电影看完后,班杜拉把三组孩子分别带到与电影场景相同的房间里,里面当然会有波波玩偶啦!然后观察小孩子的行为,结果发现,小组一和小组二的小孩子更多的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小组一更为强烈。

班杜拉为了确认小孩子是否都学会了成人打玩偶的行为,而小组三是因为榜样行为被惩罚而没有表现出来相同的行为,班杜拉进行了第二阶段的实验。

社会心理学之父-班杜拉

社会心理学之父-班杜拉
阿尔伯特· 班杜拉Albert Bandura
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 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认知理论之父
• 阿尔伯特.班杜拉,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 家,现任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约丹讲座 教授。
• 他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
• 他所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在认知心理学 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几乎平分心理学天下 的当代独树一帜,影响波及实验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治疗以及教育、 管理、大众传播等社会生活领域。
• Bandura, A. (1973). Aggression: Social learning analysi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Translations: German, Russian. •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Hall. Translations: Chinese, French, German, Italian, Japanese, Russian, Spanish
• Bandura, A. (Ed.) (1996). Self-efficacy in changing societie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ranslations: Italian, Japanese, Spanish • Bandura, A. (1997). 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 . New York: Freeman, 1997. Translations in progress: Chinese, French, Korean, Portuguese, Spanish.

班杜拉

班杜拉

Albert Bandura——社会学习理论的巨匠班杜拉(Albert Bandura) 1925年出生,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

他认为来源于直接经验的一切学习现象实际上都可以依赖观察学习而发生,其中替代性强化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

1974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80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一、求学之路1、中学生活班杜拉的家乡是一个人烟稀少、偏远落后、教育资源奇缺的地方,这对他的教育极为不利。

集小学和中学为一身的学校。

父母鼓励班杜拉利用暑假的时间去村庄以外的地方积累经验,班杜拉在Edomnton的一家家具厂工作,在这里学会的木工手艺不仅帮助了他后来完成大学的学业,也成为他终生的业余爱好。

2、“无心插柳”的心理学中学毕业后参加远征修路队,参加修补阿拉斯加公路的修补活动。

修路生活结束后,他带着一身荒原气息来到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打算在生物科学中选择专业。

但是,生物科学的课程并没有那么早就开始上课。

对精神病理学的兴趣让班杜拉决定专攻心理学,三年后(1949),他完成了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学业,并获得了心理学的贝娄肯奖。

3、研究生学习1949年,班杜拉决定接受研究生教育,攻读临床心理学专业。

1951获硕士学位,1952获博士学位。

二、学术生涯的开端1、学术渊源和研究生涯的开始(1)以赫尔为首的“耶鲁学派”的影响(2)新兴的认知心理学的影响(3)受米勒与多拉德的影响2、社会学习理论的创立(1)对传统学习理论的批判:试误说(2)米勒与多拉德带来的理论灵感:(3)西尔斯带来的经验操作范式:(4)塑料宝宝玩偶实验(5)构建理论的基础研究(6)社会学习论的创立——1977年《社会学习理论》3、社会学习论简述(1)交互决定论行为、人的内部因素(即观念、信仰、自我知觉)、环境影响三者彼此相互联结、相互决定。

个体(P)行为(B)环境(E)(2) 亲历学习和观察学习亲历学习(enactive learning):班杜拉把通过反应结果而获得的学习称为亲历学习。

班杜拉

班杜拉

班杜拉的儿童攻击行为实验 波波玩偶实验
他让儿童们目睹一位模特殴打一个塑料小丑,名叫波波 玩偶。儿童们在那里观看一步录像,一位模特攻击性地殴打 一个玩偶,“模特用棒槌敲他的头部,把它朝下猛摔,坐在 它上面,反复地打它的鼻子,把它抛到空中,用球击打 它……”(班杜拉,1973年:第72页)。看完录像后,儿童 们被放在一间有好玩的玩具的房间里,但他们不能动玩具。 记忆过程开始了,因此,儿童们变得愤怒和沮丧。然后,把 这些儿童领到一间放着和录像中同样玩具的房间。动机状态 产生了。班杜拉和许多其他研究人员发现88%的儿童模仿攻 击行为。八个月后,40%的儿童重演波波玩偶实验中观察到 的暴力行为。
榜样事件
显著性 情感诱发力 复杂性 独特性 功能价值性
榜 样 事 件
观察者特 征
知觉能力 知觉定势 认知能力 唤醒水平 习得的偏好
观察者特征 认知技能 认知结构
观察者特 征 体能 亚技能成 分匹 配 行 为来自支配观察学习的四个子过程
是由班杜拉提出的。他认为,人的行为受两种因素 的影响:一是行为的结果因素,即强化。二是期待。 班杜拉将强化分为: 1 . 直接强化 直接强化 是指通过外部因素对学习行为予以强化。 2.替代性强化 替代性强化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 3.自我强化 自我强化依赖于社会传递的结果。社会向个体传递某 一行为标准,当个体的行为表现符合甚至超过这一标准 时,他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
班杜拉认为自我调节是个人的内在强 化过程,是个体通过将自己对行为的计划 和预期与行为的现实成果加以对比和评价, 来调节自己行为的过程
自我调节由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三个 过程组成,经过这三个过程,个体完成内在因素 对行为的调节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在教育上的应用

教育心理学关键人物之班杜拉

教育心理学关键人物之班杜拉

教育心理学关键人物之班杜拉(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教育心理学关键人物之班杜拉教育心理学关键人物之班杜拉相关推荐:教育心理学十大关键人物【汇总】1、人物简介阿尔伯特·班杜拉(1925— )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述评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述评
关键词:班杜拉社会学系理论观察学习自我调节贡献
正文:
艾尔伯特班杜拉(Albert·Bandura,)是美国现代著名的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现任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班杜拉于1952年获得爱阿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1974年他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会长。1977年,他荣获J·M·卡特尔奖以后又获得美国心理学会的卓越科学贡献名誉奖,1980年又被选为美国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学会的成员。自四十年代后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儿童社会学习行为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社会学习理论在世界产全了重大影响。他是以人可观察的外部行为作为研究的出发点,研究大量的儿童社会性行为,吸收认知心理学所强调的内在认知因素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吸收人本主义心理学倡导的自我观念在人类学习中的积极意义,进一步阐述了观察学习理论,强调认知、自我调节、自我效能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个人、行为和环境交互作用决定人格的形成。下面将对班杜拉的主要理论做大体的介绍。
(2)学习不仅是亲自经验的过程,更主要的是通过观察进行的替代学习,个体不仅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以及行为结果得到学习,而且可以通过言语的描述来重新别人的行为,模仿别人的举止,体验别人的情感和态度,他认为这是人类最大量的学习,这种学习的水平越高,个体的认知水平就发展越高。
(3)学习是自我调节的过程,学习受认知因素的影响,而通过学习也能改变人的认知结果,整合人的认知体系。所以,人的学习不应受强化控制,强化只是一种因素,在没有强化物条件下,学习也能发生,在个体认知平衡的条件下,学习的效率最高。因此,在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中,自我强化的作用最大,这是一种自觉的高水平的强化。还是认识到学习的自我调节性,班杜拉提出了通过学习可以矫正失去的心理,达到心理的治疗的任务,他在应用社会学习论原理指导心理治疗和行为矫正取得较大进展,总之,在社会学习论中学习不再是单纯的背记或内心的动作,也不单单是情感的激发而是日趋于科学化。

班杜拉对心理学的主要贡献

班杜拉对心理学的主要贡献

班杜拉对心理学的主要贡献
班杜拉对心理学的主要贡献之一在于他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

它从社会学习的观点出发,在1982年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论,用以解释在特殊情景下动机产生的原因。

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对自己完成某方面工作能力的主观评估。

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既可以看出行为主义的影子,又可以看到认知心理学的影响。

他坚持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一些基本观点,如强调研究人类的行为,强调客观化的研究原则,强调学习中强化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他也探索了内部的心理过程,强调自我因素对行为的中介调节作用。

他主张行为和认知的结合;主张必须以环境、行为、人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来解释人的行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社会行为大部分是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

“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亦称之为“替代学习”。

用班杜拉的话来说“一个替代学习事件可以这样来定义,既经由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现存的行为反应特点得到矫正。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观察者并没有外显性的操作示范反应。

”从这一定义中我们可看出观察学习的以下特点:一是观察学习并不必然具有外显的反应;二是观察学习并不依赖直接强化;三是认知过程在观察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

由此,班杜拉认为强化除了对直接行为后果的外部强化外,还有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班杜拉认为强化并不像传统的行为主义者所认为的是学习的必要条件,而是一种促进条件。

譬如小孩子喜欢玩“过家家”的游戏,在没有外部强化的情况下,他们仍会玩得很开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杜拉对心理学的主要贡献
班杜拉对心理学的主要贡献之一在于他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

它从社会学习的观点出发,在1982年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论,用以解释在特殊情景下动机产生的原因。

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对自己完成某方面工作能力的主观评估。

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既可以看出行为主义的影子,又可以看到认知心理学的影响。

他坚持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一些基本观点,如强调研究人类的行为,强调客观化的研究原则,强调学习中强化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他也探索了内部的心理过程,强调自我因素对行为的中介调节作用。

他主张行为和认知的结合;主张必须以环境、行为、人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来解释人的行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社会行为大部分是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

“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亦称之为“替代学习”。

用班杜拉的话来说“一个替代学习事件可以这样来定义,既经由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现存的行为反应特点得到矫正。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观察者并没有外显性的操作示范反应。

”从这一定义中我们可看出观察学习的以下特点:一是观察学习并不必然具有外显的反应;二是观察学习并不依赖直接强化;三是认知过程在观察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

由此,班杜拉认为强化除了对直接行为后果的外部强化外,还有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班杜拉认为强化并不像传统的行为主义者所认为的是学习的必要条件,而是一种促进条件。

譬如小孩子喜欢玩“过家家”的游戏,在没有外部强化的情况下,他们仍会玩得很开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