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前海地区填海造地填海,滨海地区发展 的初步探索
我国填海发展历程简述
![我国填海发展历程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ed7f296b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f1.png)
我国填海发展历程简述我国填海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
以改革开放为契机,我国开始探索填海造陆技术,利用填海来发展沿海地区经济。
首先,我国填海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1987年的深圳填海工程。
这是我国首次大规模进行填海造陆的项目,对于中国现代城市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深圳填海工程填海面积达到了5000多公顷,大大扩展了城市用地,为深圳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后,我国的填海发展得到了进一步推动。
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填海工程项目。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上海浦东新区填海造陆项目。
该项目从1992年开始实施,到2009年基本完成。
通过填海造陆,上海浦东新区逐渐崛起为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成为了一个国际性的中心城市。
2000年代,我国填海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在南海诸岛建设中,我国通过填海造陆形成了许多人工岛屿,并建设了相应的军事设施和民用设施。
这些人工岛屿的建设为我国在南海地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了重要支持。
最近几年,我国填海发展也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例如,广东深圳的永南填海区已经成为深圳经济特区的又一个重要发展区域;广西南沙港区通过填海造陆,建设起了一个现代化的港口;辽宁大连还进行了一系列填海项目,推动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在填海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填海造成的环境破坏问题,以及填海项目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考虑。
综上所述,我国填海发展经历了从初步探索到规模扩大的发展阶段。
填海为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我国填海发展将会迎来更好的未来。
填海填石地区旋挖灌注桩充盈系数控制施工技术
![填海填石地区旋挖灌注桩充盈系数控制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db969a3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e2.png)
填海填石地区旋挖灌注桩充盈系数控制施工技术摘要:结合工程实际以及地区现状,介绍了在填海填石地区旋挖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充盈系数控制施工技术,该技术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更为安全、经济、可行,可供今后类似地质条件下施工提供借鉴。
关键词:填海地区;旋挖灌注桩;充盈系数;铁皮封闭。
引言随着我国城镇化及工业化迅速发展,在我国东南部滨海地区已进行了数年的填海造陆工程。
填海工程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这里我们以深圳前海某在建项目为例,分析其施工过程碰到的重难点,为解决旋挖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探讨在填海填石地区进行旋挖灌注桩用铁皮包裹桩身钢筋笼从而控制混凝土充盈系数的施工技术。
1、工程概况深圳前海某在建项目,占地面积约32000㎡,总建筑面积约120000㎡。
1栋单体建筑,地上7层,地下3层。
项目基础形式采用独立桩基础,共计约600余根工程桩,平均长度约40m长,成孔方式主要采用机械旋挖,部分桩基采用冲孔桩机辅助。
地下室基坑底标高暂定为-4.70m至-5.60m,基坑开挖深度约10.0~12.0m。
2、施工重难点2.1地质条件复杂该建筑位于深圳填海地区,根据现场地质勘察报告,本项目所在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场地范围下部存在填砂填石,厚度约20m,主要由花岗岩质块石组成,块径一般10~40cm,最大可达100cm以上,含量大于50%,对于支护桩、工程桩、立柱桩施工均有较大的影响。
场地下部存在最厚13.2m的含砂淤泥层,含砂淤泥层在旋挖钻进过程中极易塌孔,对于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将加大施工难度。
2.2施工难度大,成本增加本项目灌注桩施工因地质情况不良,旋挖钻机成孔过程中塌孔严重。
施工场地下包含大量花岗岩块石,花岗岩块石块径一般10~40cm,块石之间缝隙较大,旋挖过程中块石松散塌孔,此部分选用冲孔桩机进行辅助成孔。
再向下钻进过程中,出现填砂层,孔中注入泥浆对孔壁的砂层冲刷后,泥砂不停的向下掉落,桩底沉渣定理不干净,桩孔不稳定。
前海扩区最新方案
![前海扩区最新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68162e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3d.png)
前海扩区最新方案引言近年来,深圳前海自贸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投资者和企业。
为了进一步拓展前海的发展空间,前海管理局制定了一项最新的扩区方案。
本文将介绍前海扩区的最新方案,包括方案的背景、目标和具体措施等,以便帮助投资者和企业了解和把握前海的发展机会。
背景前海自贸区成立于2017年,是中国自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自成立以来,前海经济特区吸引了大量跨国公司、创新创业企业和资本,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典范和示范区。
然而,随着前海的不断发展,现有的空间已经不足以满足未来的发展需求。
因此,前海管理局决定制定一项最新的扩区方案,以扩大前海的发展空间。
目标前海扩区的最新方案的主要目标是提供更多的土地和资源,以支持更多的企业和项目进入前海。
具体来说,扩区的目标包括:1.扩大前海的面积,增加可供开发的土地空间;2.增加前海的产业多样性,吸引更多的创新型企业和高科技项目;3.加强前海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的整体功能和效率。
方案概述前海扩区的最新方案将采取以下措施来实现上述目标:扩大前海的面积根据最新方案,前海将向南扩展至深圳湾,共计扩大3000公顷的土地。
新的扩展区将包括工业用地、商务用地和居住用地,以满足不同行业和需求的企业。
增加产业多样性为了吸引更多的创新型企业和高科技项目,前海将加大对科技创新和创业的支持力度。
前海将建设更多的科研机构和实验室,并提供更多的创业孵化和资金支持,以帮助企业迅速成长。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提高前海的整体功能和效率,最新方案中还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措施。
前海将改善交通、通信和能源供应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并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设施,如医院、学校和公园等,以提高前海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方案实施为了确保前海扩区最新方案的顺利实施,前海管理局将采取以下措施:1.设立专项工作组:前海管理局将设立专项工作组,负责方案的具体实施和监督,确保各项工作按照计划进行。
2.吸引投资者和企业:前海管理局将积极与国内外的投资者和企业进行接触和洽谈,争取更多的投资和合作机会。
调研报告: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548099bf121dd36a32d8294.png)
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调研报告作为新一轮对外开放对接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试验田”,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坚持“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坚持“一张白纸画出最美最好的图画”,加大制度创新力度,推出一系列高质量的制度创新成果,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等综合评价位居全国榜首,5年开发开放中自贸片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了独特的“前海模式”。
按照梁桂常务副省长的批示要求,省政府研究室调研组赴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进行了专题调研,认真研究分析、整理筛选了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制度创新的44项主要做法和经验,结合我省自由贸易试验区实际,就学习借鉴、复制推广这些经验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一、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的主要做法和经验(一)自贸片区基本情况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于2015年4月27日挂牌成立,是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一部分。
片区总面积28.2平方公里,分为前海区块15平方公里(含前海湾保税港区3.71平方公里)和蛇口区块13.2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是:借助深圳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优势与经验,发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作用,整合深港两地资源,集聚全球高端要素,重点发展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及专业服务、港口服务、航运服务和其他战略性新兴服务业,推进深港经济融合发展,打造亚太地区重要生产性服务业中心、世界服务贸易重要基地和国际性枢纽港。
根据产业形态分为三个功能区,包括前海金融商务区、以前海湾保税港区为核心的深圳西部港区和蛇口商务区。
该片区呈现“合作区+自贸试验区+保税港区”三区叠加模式。
重点把自贸区体制机制创新、前海国家服务业开放发展战略平台功能、蛇口发达的港口航运产业基础更好结合起来,形成区位、政策、体制和产业的叠加优势,进一步发挥新时期深圳经济特区先行先试作用,更好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探索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成立管委会与前海管理局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有效统筹与整合前海与蛇口两大区块的发展。
前海扩区最新方案
![前海扩区最新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bbea58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44.png)
第1篇
前海扩区最新方案
一、项目背景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以下简称“前海合作区”)自成立以来,充分发挥其区位、政策、产业优势,已成为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试验平台。为深入实施国家战略,进一步发挥前海合作区的引领作用,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合作区整体竞争力,现制定前海扩区最新方案。
1.交通网络:构建快速路网、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区域内外互联互通水平。
2.公共服务:加大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满足居民和企业需求。
3.生态环境:加强生态保护,提升绿化水平,构建生态廊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七、政策框架
1.制定支持政策: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创新、创业,吸引高端人才和企业入驻。
三、规划原则
1.创新驱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集聚发展:引导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链完整、协同效应显著的发展格局。
3.绿色低碳:坚持生态优先,构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4.深港融合:深化深港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四、空间布局
1.扩区范围:在现有前海合作区基础上,向北、向东、向南拓展,总面积约为120平方公里。
四、产业发展
1.金融业:发挥前海金融改革创新优势,打造国际金融创新中心。
2.科技创新:引进国际高端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建设科技创新高地。
3.文化创意:推动文化与科技、金融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际文化创意产业中心。
4.现代物流:依托宝安国际机场、西部港口,发展高端物流、跨境电商等产业。
5.会展商贸:举办国际大型展会,吸引全球企业参展,打造国际会展名城。
3.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项目协调、推进、督查等制度,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深圳前海及珠海横琴考察报告综述
![深圳前海及珠海横琴考察报告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18101a47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01.png)
深圳前海及珠海横琴考察报告综述一.简介深圳前海和珠海横琴都是中国经济特区的典型代表。
深圳前海位于深圳市蛇口河西岸,是广东自贸试验区的一部分。
珠海横琴位于珠海市西南部,是中国首个实际探索国际贸易自由化试点的地区。
本次考察的目的是了解前海和横琴的发展情况以及经济特区在中国开放中的作用。
二.规划发展1.深圳前海深圳前海自2024年设立以来,积极推动政府监管体制和企业自主创新的发展模式。
前海定位为深圳引领全球创新创业的核心区域,重点发展金融科技、文化创意、医疗健康等高附加值产业。
前海的规划和发展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吸引了众多创新创业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入驻。
2.珠海横琴珠海横琴自2024年设立以来,通过自由贸易试验示范区的建设,吸引了大量跨境贸易和投资。
横琴的发展重点是扩大与港澳经济合作,推动金融、保险、航运等服务业的发展。
横琴的税收政策和便利的海关监管措施吸引了众多跨境贸易企业的入驻。
三.模式创新1.深圳前海深圳前海通过创新监管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创新创业服务。
它设立了“一照一码一址”注册制度,简化了企业注册手续,加快了企业的设立和发展。
同时,前海还建立了国际化的法律和金融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吸引了大量优秀企业和人才。
2.珠海横琴珠海横琴通过创新贸易模式,促进了国际贸易和投资。
横琴建立了“先报后审”和“公司自查自纠”等机制,加快了企业的跨境贸易流程,减少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另外,横琴还引入了跨境电商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贸易服务。
四.经济效益1.深圳前海深圳前海的年度经济增长率维持在两位数以上,成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前海的产业结构也得到了优化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服务业占据了重要地位。
前海的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受到国内外的认可。
2.珠海横琴五.问题与展望1.深圳前海深圳前海在推动企业创新创业中遇到了一些困难。
一方面,前海的资源供给不足,导致了企业发展的瓶颈。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地理试卷含详解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地理试卷含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f8ba3b24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fb.png)
A.提高采摘技术B.实现自动管理C.智能控制光热D.精准施用农药
19.与传统水稻种植方式相比,植物工厂( )
A.投入更低B.污染更大C.受季节影响小D.劳动力需求大
20.我国大量建设植物工厂,可以( )
A.增加耕地面积B.提高粮食产量C.扩大粮食需求D.增加大量就业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八年级地理试卷
地理考试总用时50分钟,地理全卷满分50分
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近年来,我国在琛航岛进行填海工程,修建了直升机基地和油库等设施。琛航岛现已成为西沙群岛中重要的救援和物资中转站。下图为琛航岛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软件产业是信息社会的基础性产业,是数字中国建设的关键支撑。图是2021年我国软件业务收入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属于软件产业的是( )
A.煤炭开采B.食品制造C.人工智能D.森林采伐
22.读图可知( )
A.软件产业在全国分布均衡B.沿海地区软件产业收入均高于内陆
C.广东软件业务收入超万亿D.四大工业基地软件产业收入相当
【5题详解】
红嘴鸥是一种迁徙性候鸟,主要分布在俄罗斯萨哈林岛,哈巴罗夫斯克等地,繁殖期后迁徙至中国南部,印度,东南亚等地越冬。近年来,在昆明越冬红嘴鸥数量增加,得益于当地保护自然湿地,为红嘴鸥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D正确,湿地是其觅食,栖息和繁衍的主要场所,不是因为建设了人工渔场,A错误,人们文明观鸟,爱鸟意识不断提高,没有禁止人类观赏,B错误,不能捕杀海鸥天敌,C错误。故选D。
9.图示区域油菜开花日期( )
广东省滨海乡土耐盐植物种植技术及园林应用分析
![广东省滨海乡土耐盐植物种植技术及园林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4004b6d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36.png)
广东省滨海乡土耐盐植物种植技术及园林应用分析作者:陈玮钦来源:《南方农业·下旬》2021年第10期摘要广东省海岸区大多为盐碱地,需要对土壤进行技术改良后方可种植植物。
基于此,分析广东地区耐盐植物种植应用现状,从园林施工的角度分析盐碱土改良技术与景观园林施工的契合点,最后结合具体园林项目,总结出滨海盐碱土改良技术与滨海园林景观结合的应用技术。
关键词土壤改良;耐盐植物;滨海地区中图分类号:S688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ki.1673-890x.2021.30.053在广东省沿海地区,盐碱地利用率低下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并产生了极为不良的影响。
通过开发利用盐碱地,将其与园林建设相结合,创建绿色休闲空间,实现将盐碱地变废为宝,有助于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实现社会效益。
在总结广东地区耐盐植物应用选择原则和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广东省滨海乡土耐盐植物种植技术,同时结合相关园林应用实例,提出广东滨海地区乡土耐盐植物种植技术策略。
希望能为类似滨海地区耐盐植物种植和绿化生态修复提供参考价值,解决滨海地区盐碱地园林绿化种植的生态问题。
1 广东省滨海地区耐盐植物应用选择原则耐盐植物是指具有强盐耐受能力且能够适应盐碱环境,在盐碱地土壤中能良好生长的植物。
结合调查和相关文献,广东省滨海耐盐植物品种丰富,共有84科240多种,其中耐盐植物种类较多的优势科为豆科、菊科、莎草科和禾本科,可合理应用广东滨海地区相关园林工程中[1]。
结合广东省耐盐植物生活型(乔木、灌木、草本、藤本)的應用情况分析,对于乔木和灌木的种类应用种类差别不大,而对于草本种类的应用较多,藤本植物应用种类最少,这个调查结果显示广东海岸植被应用以灌木、小乔木和草本植物为主[2]。
结合广东地区耐盐植物资源的调查和一些园林工程应用经验总结,对广东滨海乡土耐盐植物种植合理选择原则总结如下。
1.1 耐盐能力强广东省滨海地区潮上带部分土地为盐碱地,含盐量较高,一般1 m土层的含盐量为0.3%~1.2%(3~12 g·kg-1)。
深圳前海填海区地铁保护区软基处理与深基坑工程问题
![深圳前海填海区地铁保护区软基处理与深基坑工程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847aa47e25c52cc58bd6be1b.png)
垫层并设双层土工格栅。
土工格栅
褥垫层
砂石桩
搅拌桩
5)、不同工法之间的过渡带
为避免强夯区或砂石桩与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区域的过渡带,避免出 现差异沉降问题,可采用管桩复合地基的过渡处理方法,该法成功解决了 已填土层中石块等对其他工法的影响和有效控制差异沉降等难题,对淤泥
区和填土区地基均适用。
管桩过渡段
沉降(mm)
(+290) (+275) (+260) (+245) (+230) (+215) (+200) (+185) (+170) (+155) (+140) (+125) (+110) (+095) (+080) (+065) (+050) (+035) D1-1 D2-1 D3-1 D4-1 D5-1 D6-1 D7-1 D8-1 D9-1 D10-1 D11-1 D12-1 D13-1 D14-1 D15-1 D16-1 D17-1 D18-1 0.4 3.2 4.8 5.1 5.1 5.1 5.8 5.3 0.5 3.2 4.4 3.5 2.6 2.5 2.6 2.2 0.6 3.4 4.2 4.5 3.9 3.8 4.0 3.7 0.9 3.7 4.6 5.2 4.7 4.8 5.2 5.2 0.7 3.3 4.2 4.5 3.6 3.3 3.3 2.9 -0.6 0.3 0.4 -0.6 -4.3 -7.7 -1.1 -0.9 -1.2 -2.7 -7.4 -1.5 -1.8 -2.4 -4.2 -9.5 -2.6 -4.4 -5.2 -7.2 -2.1 -4.1 -5.4 -6.8 -2.6 -5.0 -6.4 -8.1 -1.8 -3.0 -4.3 -5.4 -9.4 -1.6 -2.7 -4.6 -6.0 -10.7 -1.1 -1.7 -3.5 -4.9 -9.4 -0.6 -0.7 -2.2 -3.4 -7.4 0.1 0.5 -0.4 -1.0 -4.1 -7.2 0.5 1.4 0.9 1.0 -0.8 -2.8 -6.5 -8.5 1.0 2.1 2.5 3.1 2.8 2.2 0.5 -0.5
高考地理《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经典题型含答案
![高考地理《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经典题型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a0f05f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48.png)
高考地理《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经典题型含答案选择题[2024·吉林一模]人工化指数是指人类活动导致的岸线使用类型变化占总岸线长度的比例,能够反映海岸线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
下图示意深圳市东西海岸线人工化指数的变化。
读图,完成1~2题。
1.据图可知,1988~2021年深圳()A.西海岸经济发展速度快B.东海岸城镇建设潜力小C.东海岸自然岸线替代人工岸线D.西海岸人工岸线替代自然岸线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人工化指数能够反映海岸线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
由图可以看出,西海岸人工化指数高于东海岸,能够反映出西海岸的开发强度更高,经济发展速度快,A正确;东海岸开发较少,城镇建设潜力大,B错误;人工岸线是由填海造地、围海和构筑物等永久性工程构成的岸线,自然岸线被破坏,难以恢复和替代人工岸线,且读图可知,东海岸人工化指数整体升高,人工岸线占比可能增加,C错误;西海岸人工化指数较高且整体呈增长趋势,反映海岸线受人类活动明显,即人类活动利用改造自然岸线,但并未全都形成了人工岸线,D错误。
故选A。
2.近年来西海岸人工化指数变化的原因可能有()①城镇建设岸线趋于饱和②政府推行均衡一体发展③发展中心转向东部海岸④自然岸线生态保护提升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西海岸人工化指数趋于平稳,2018~2021有降低趋势,可能是因为西海岸城镇建设岸线趋于饱和,①正确;政府推行均衡一体发展,会增加东海岸的开发,而不是降低西海岸的开发,②错误;发展中心转向东部海岸,会增加东海岸的开发强度,而不是降低西海岸的开发,③错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自然生态,保护自然岸线生态环境,主动减少人工干预,④正确。
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024·河南信阳高级中学高三月考]我国海岸线漫长,海域广阔,水产养殖业产量居世界前列。
但目前我国养殖产业以浅海养殖为主,深海水域利用率不到1%。
前海湾填海区域地铁施工技术总结
![前海湾填海区域地铁施工技术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3371112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ec.png)
前海湾填海区域地铁施工技术总结摘要:本文结合深圳地铁1号线续建工程土建5标段在深圳前海湾填海区域施工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及处理措施浅谈下在未经软基处理且仍在填海施工过程下的海积软土地层地铁修建技术。
1.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深圳地铁1号线续建工程土建5标段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南头前海湾畔,主要包括前海站、鲤鱼门站、前海站~鲤鱼门站区间、前海湾站~新安路站区间、出入段线的土建工程。
鲤鱼门站全长215。
7m;前海湾站全长237m;前鲤盾构区间右线长701.852m、左线长723.674m;前新区间右线长度为970。
655m、左线长度为959.458m,其中包括240m长北明挖段,390m南明挖段,339.9m长盾构隧道;前新区间左入段线长度为1646.838m,前新区间右入段线长度为1799。
699m,其中包括盾构区间出左入段线长约534m,右出入段线长约532m,出入段线并行段明挖段861。
935m。
1.2地质情况:前海湾位于深圳市南山次中心前海片区,前海片区是以填海区为主的7.5平方公里的新兴区域,现正进行施工的填海区,周围空旷,无建筑物、管线、道路等.该区域位于海积平原,上覆第四系填土、海积淤泥,海冲积粘性土、砂层、残积层,下伏风化花岗岩岩体。
素填土、杂填土、残积土及全、强风化岩土质不均,呈坚硬~流塑状态,有球状风化残留体存在,容易引起不均匀沉陷,施工开挖容易坍塌,属较不稳定土体。
场地普遍分布有较厚的(2~13m)海积的淤泥,具有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等特点,具触变性、流变性和不均匀性,属不稳定土体,施工中易产生侧向滑动,导致基坑侧壁围护结构的失稳和位移.场地普遍存在海冲积的饱和砂层,富水性大,结构松散,属较不稳定土体,透水性强,施工中易发生坍塌、涌水、涌砂、管涌、基底涌水等现象,前海湾车站范围内的砂层局部为地震液化土。
饱和状态下花岗岩残积土、全风化岩土质不均,属较不稳定土体,受施工扰动,强度骤降,渗透性增大,围护桩施工易发生桩底涌泥、涌砂等危害,也极易造成基坑侧壁失稳,基坑底板隆起变形,翻浆冒泥,涌水等危害.1.3工程水文:前海湾填海区,地下水埋深较浅,水源丰富,潮汐水对底下水位有较大影响.前海湾站进场时仍为一鱼塘地表面尚未回填到位,涨潮时潮水很可能灌入施工场地,标段范围内的含水层主要是砂层,与双界河河水及海水有水力联系,结构松散,自稳性差,施工中易发生坍塌、涌水、涌砂等现象.地下水的浸泡会使岩土抗剪强度降低,变形加大,易造成基坑变形、失稳、坍塌。
深圳前海深港合作区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深圳前海深港合作区城市设计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fe70a7b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11.png)
“分层”
“环带”
— * —
第四章
水平方向的条带带来多样性和差异性,而环带提供凝聚性和连接性。
对比总结
OMA“前海城岸”方案简介
— * —
第四章
“前海水城”与OMA“前海城岸” 方案对比
不同之处体现为以下三点:
设计思想的不同 交通组织方式的不同 对于具有挑战性的自然因素的回应不同
设计过程
标准化的实施
— 11 —
第二章
标准化的实施
第二步——分区
线状的水处理设施将超大尺度的基地划分为5个亚区
设计过程
— 12 —
第二章
第三步——公共空间
通过改善和设计水体边界,海湾边界和五条水道来活跃城市界面和创造更多的城市公共空间。
设计过程
标准化的实施
— 13 —
第二章
第四步——交通综合体
长期以来,前海被看作是深圳的“后院”,主要发展港口、仓储、物流等功能 2005年以来,逐步明确其区域经济战略核心的重要地位,将前海推向粤港澳创新合作的最前沿
深圳市政府 以国际性的视野谋求更高水平的规划指导建设 2010年,前海概念规划国际竞赛,JCFO“前海水城” 2011年,JCFO与筑博建筑共同完成启动区规划设计工作
延长的海岸线
对比总结
“前海水城”与OMA“前海城岸” 方案对比
— * —
第四章
总结
1.借自然之力解决自然问题是最好的选择
2.尊重城市肌理是设计应该把握的价值观
对比总结
3.面对大尺度设计,应精准把握人的尺度
谢谢观看
宝安区
桂庙区
铲湾区
大铲区
深圳前海地区填海开发的探索
![深圳前海地区填海开发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a311f4e49b89680203d8258e.png)
深圳前海地区填海工程可持续实施的初步探索城市化进程使土地资源的压力不断升级,为此,沿海城市纷纷把目光聚焦海洋,借填海造地来缓解城市用地矛盾,我国正处于以临海工业、滨海旅游、港口开发为目的的填海造地高潮。
根据深圳前海作为国家性战略地区的发展定位,深入研究填海问题已迫在眉睫。
本文通过对日本、香港、新加坡和唐山曹妃甸填海案例的研究,分析归纳其填海经验和教训,从生态优先为前提、规划引导为基础、发展时序和机制为保障四方面为前海填海工作提出借鉴。
1.深圳前海地区填海概况1.1.珠江口概况伶仃洋平面上呈北北西—南南东走向的喇叭形,是珠江最大的河口湾。
其水下地形存在“两槽三滩”格局,即东槽和西槽,东滩、中滩和西滩(表1)[2]。
近年来,珠江口西岸整治和围垦使西槽、中滩略有东移;东岸大面积的开山填海,使岸线外移、东槽缩窄。
大铲湾以南变化较大,南头~暗士敦水道-10m深槽退缩、变窄。
九十年代以来,妈湾、赤湾和蛇口港区的年最大淤积厚度达2~3m 。
南头水道的潮流作用强,涨落潮流动力轴和输沙特性基本为变,但断面缩窄后,潮流强度有所减弱。
1.2. 深圳前海概况前海填海区位于珠江东岸地区,属于珠江口内伶仃洋的矾石水道东南部(图1)。
水路距香港20n mile ,广州约40n mile ,通过珠江水网与珠江三角洲各地区及港澳沟通,海轮经香港暗士敦水道可通达国内沿海及世界各地港口。
前海地区规划功能细分为城市生活服务区、CBD 区、物流综合服务区、物流生产区四大功能区(图2)。
前海所在的深圳珠江东岸沿线地区2007年6月也完成了《填海造地陆域形态与空间布局研究》、《填海造地工程水动力模型试验研究》和《填海造地项目水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估》三个专题的工作,但该专题研究是在有填海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论证。
而国内外填海经验表明:填海工程必须以水动力模型及可行性研究为基础,在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的情况下确定填海方案。
因此,目前前海填海方案是否真的可行,还有待商榷。
重磅!深圳正式公布填海计划,3年还有这些大变化
![重磅!深圳正式公布填海计划,3年还有这些大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92b101d9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da.png)
重磅!深圳正式公布填海计划,3年还有这些大变化5年中,深圳将对12个地方进行围填海,面积约28.2平方公里:12个填海项目12个填海项目广深沿江高速公路二期前海桂湾片区综合开发前海滨海休闲带一期机场三跑道大空港半岛区宝安综合港区二期大铲湾北侧片区项目大铲湾驳船码头华南现代远洋渔业基地大小铲岛码头大小铲岛码头配套仓储工程盐田港东港区集装箱码头工程三轴两带的城市空间结构敲黑板、划重点了!十三五期间,深圳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将是:三轴两带。
三轴1、东部发展轴罗湖-龙岗中心-坪地,龙岗-坪山中心-坑梓充分发挥“罗湖-龙岗中心-坪地”发展轴的带动作用,作为实施东进拓展的战略性走廊,向南由龙岗中心通过龙岗大道、丹平路,经罗湖、莲塘口岸联系香港;向北通过深惠城际线、龙岗大道、惠盐高速联系东莞凤岗、惠州中心城区以及仲恺高新区,并通往粤东地区。
促进东部发展轴向“龙岗-坪山中心-坑梓”方向拓展,增强东部发展轴的辐射能力和带动能力,向南由坪山中心通过坪山大道联系罗湖和香港;向北通过坪山大道、深汕高速联系惠阳、大亚湾。
2、中部发展轴福田-龙华-光明中心向南由福田中心区通过广深港客运专线、赣深客专、龙大、梅观高速、轨道4号线、轨道6号线经皇岗、福田口岸联系香港;向北通过梅观高速、龙大高速、深华快速联系东莞松山湖、塘厦、樟木头、黄江。
3、西部发展轴前海-空港新城-松岗向南由前海蛇口自贸片区通过深港西部通道经深圳湾口岸联系香港;向北通过沿江高速、广深高速、穗莞深城际铁路、深茂铁路等联系东莞西部并通往广州、茂名。
两带1、南部发展带通过深南大道、滨海大道、北环大道、轨道1、2、8、9、11号线,串联前海、南山、福田、罗湖、盐田以及大鹏等核心功能区,打造与香港全面对接的国际化都市功能带,重点发展金融、物流、文化创意、滨海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全面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和国际化水平,打造世界级都市核心区。
2、北部发展带向西通过机荷高速、深中通道、厦深铁路和深茂铁路,加强与中山、江门等珠江西岸城市的联系;向东通过大外环高速、深汕高速、厦深铁路以及未来的沿海客专连接惠州和惠东地区,构成区域性产业发展带。
深圳前海规划方案-最新版
![深圳前海规划方案-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16914756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b7.png)
深圳前海规划方案背景随着深圳经济的迅猛发展,前海作为深圳改革开放的重要载体,一直被作为深圳未来发展的重点区域。
为了促进前海的发展,深圳市政府于2010年出台了前海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规划,进一步加快前海的建设与开发。
建设目标前海被规划为深圳构建国际商业中心、金融中心和现代服务业中心的重要载体。
构建前海新城,旨在推进深圳转变为创新型城市和改革开放新高地,为国家“创新型国家建设”和“自贸区建设”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建设内容前海新城规划总面积为28.2平方公里,包括前海片区和南海片区,前者被定位为非现代物流业、总部经济、金融总部等高端行业的发展重中之重,后者则以科教文卫为主。
具体建设内容如下:基础设施建设前海新城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区域发展的关键所在。
其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重中之重,计划建设前海铁路枢纽、机场快线及地铁11号线等。
此外,还需要配套建设饮水管网、电力供应体系、公共燃气管网等重要公共基础设施及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实将为前海新城的后续地产开发奠定扎实基础。
产业发展前海新城定位为深圳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商业、金融、现代服务业中心,将发展总部经济、高端制造、生物医药和文化产业为主导产业,其中金融服务是重点支持的产业。
为此,前海新城实施金融领域改革试验,支持银行、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
同时,积极开拓科创板、基础设施投资基金等新型金融业务,促进金融业转型升级,打造国际一流的金融中心。
城市设计前海新城的城市设计以“创新、开放、绿色、共享”为导向,通过创新设计手法和科技应用,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
城市设计的重点将放在推动低碳生态社区建设和保障居民福祉上。
推动绿色建筑、能源决策以及垃圾分类等可持续发展举措,建设宜居、可持续、开放的新城。
成效与影响目前,前海新城建设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
前海综合改革试验区已经形成了产融大市场、独角兽企业等重大创新成果,市场主体超过6万家。
深圳填海项目成本控制探究
![深圳填海项目成本控制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1aa65760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e1.png)
深圳填海项目成本控制探究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填海工程在深圳的城市建设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填海项目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项目,它涉及到海洋环境、土地资源、资金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成本控制是填海项目管理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从深圳填海项目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出发,介绍填海项目的成本控制方法和策略,重点探究填海项目成本控制的挑战和应对措施。
一、深圳填海项目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深圳填海项目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深圳市政府计划将一片深圳湾海域填平,以扩大城市用地。
随着深圳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填海项目不断扩大,已经成为深圳市城市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目前,深圳市的填海项目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在城市周边海域填海,用于拓展城市用地和建设港口、码头等设施;另一类是在深圳湾填海,用于建设蛇口、盐田等新城区。
深圳市填海项目的总面积已经达到数百平方公里,是全国填海面积最大的城市之一。
然而,填海项目的发展也伴随着一系列的问题。
填海造地对海洋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对土地资源的消耗也比较严重。
此外,填海项目成本也在不断上升,成本控制已经成为填海项目管理中的一大挑战。
二、填海项目的成本控制方法和策略成本控制的第一步是深入分析填海的成本特点。
填海项目的成本主要包括工程造价、环境保护成本、土地资源成本等。
其中,工程造价是填海项目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比约为65%。
因此,填海项目的成本控制主要围绕工程造价进行。
(一)制定合理的成本预算制定合理的成本预算是成本控制的重要一环。
填海项目的成本预算需要充分考虑项目的特点和工程量,同时考虑成本变动的因素,例如物价、人工成本等。
在制定成本预算时,还需要对不同阶段的工程进行分项预算,确保项目的成本控制在全过程中得到有效的管理。
(二)选择合适的工程管理模式填海项目的成本控制需要选择合适的工程管理模式,包括总包模式、分包模式、设计施工一体化模式等。
不同的管理模式适用于不同的填海项目类型和规模,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控制填海项目的成本和风险。
填海工程施工总结
![填海工程施工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c298f76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1a.png)
填海工程施工总结一、工程背景随着我国沿海地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地上可利用空间越来越匮乏。
通过填海造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越来越迫切,填海区域地下空间的施工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本工程为深圳市前海合作区桂湾片区核心区地下车行联络道工程,位于填海区域,总长度约1.5km。
主要功能是连接沿线地块的地下车库和地下主干道路,承担沿线地块对外快速到达核心区的集散功能。
二、工程概况本工程基坑标准段宽度约14.5m,加宽段约26.6m,基坑开挖深度最浅12.4m,最深23.3m,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
主体结构有上下叠层双孔、水平双孔两种形式,上下叠层段采用单孔三车道、水平双孔段采用单孔双车道框架结构。
场区原始地貌为滨海相潮间带滩涂,分布有较厚的淤泥层,后经人工填海造陆,回填至现状标高。
三、施工难点与重点1. 施工场地限制:本工程位于填海区域,施工场地受限,施工布置及运输组织难度较大。
2. 地质条件复杂:场区原始地貌为滨海相潮间带滩涂,地层分布不均匀,地质条件复杂,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
3. 安全风险较大:基坑开挖深度较深,且邻近现有建筑物,安全风险较大。
4. 施工质量要求高:本工程为地下车行联络道,施工质量要求高,需保证工程耐久性和使用功能。
四、施工总结1. 施工组织与管理:针对施工场地限制,合理规划施工布置,优化运输组织,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 地质处理:针对地质条件复杂的特点,采用合理的地质处理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及工程质量。
3. 基坑支护:针对深基坑开挖,采用合理的基坑支护方案,确保施工安全及邻近建筑物安全。
4. 施工质量控制:严格把控施工质量,确保工程耐久性和使用功能。
5. 安全管理: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安全规程,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6. 环保与节能:注重施工现场环保与节能措施,降低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五、经验与启示1. 针对填海区域施工,提前进行地质调查和研究,了解地质条件,为施工提供依据。
深圳前海规划方案
![深圳前海规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b1733a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54.png)
深圳前海规划方案1. 背景介绍深圳前海作为深圳市的重要发展区域,位于深圳湾南岸,总面积约为28平方公里。
自2010年起,深圳市政府启动了前海的规划和建设工作,旨在打造一个集商业、金融、科技、文化等多个功能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本文将介绍深圳前海规划方案的关键特点和发展目标。
2. 规划目标深圳前海规划的目标是通过科技创新、优质发展等手段,打造一个全球领先的开放型经济实验区。
具体规划目标包括:•建设国际化的创新创业中心,吸引优秀企业和创新人才在前海落地生根。
•培育壮大多样化的高端产业,提升经济发展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建设一体化的城市基础设施,提供高效、便捷的交通和生活环境。
•推动深港合作,增强前海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地位。
3. 规划重点为了实现上述规划目标,深圳前海规划方案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3.1 创新科技前海致力于成为创新科技的孵化地和集聚区。
为此,规划方案强调建设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高端创新企业,吸引国内外优秀的创新人才和创业项目。
同时,鼓励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不同领域之间的创新融合。
3.2 创业创新前海规划方案鼓励创业创新,提供优惠政策和创投基金支持,吸引更多优秀的企业家和创新项目。
规划中设立创新创业孵化园区,并提供配套的办公、实验和生活设施,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办公和生活环境。
3.3 高端产业前海致力于培育和发展高端产业,包括金融、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新能源等。
规划方案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吸引优质投资和扶持高端产业的发展,同时鼓励企业进行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3.4 城市建设前海规划方案注重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提升。
规划中包括优化交通网络、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医疗资源,改善城市环境和居住条件。
同时,规划还提倡低碳、环保的城市发展模式,推动可持续发展。
4. 发展路径深圳前海规划方案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推动前海的发展:4.1 优化政策环境为吸引优质企业和创新项目,前海规划引入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减税降费、贷款支持、知识产权保护等。
沿海地区填海造地的现状和分析
![沿海地区填海造地的现状和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bdecf69168884868762d6dd.png)
沿海地区填海造地的现状和分析作者:张安瑾陈茜聂桦睿胡金辉来源:《法制博览》2015年第02期摘要:填海造地是指把原有的海域、湖区或河岸转变为陆地。
对于山多而平地少的沿海城市而言,填海造地是一个为市区发展创造平地的有效方法。
填海造地行为在民法物权法上属于物权行为,法律性质属于民法物权法上的添附。
填海造地权属于物权;其所生之地是国家所有,填海人只有使用权。
关键词:填海造地;海域使用权;物权;沿海中图分类号:D9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5)05-0102-02作者简介:张安瑾(1993-),女,广东深圳人,东北财经大学法学院本科在读;陈茜(1992-),女,安徽淮北人,东北财经大学本科在读;胡金辉(1993-),男,湖北黄冈人,东北财经大学本科在读;聂桦睿(1993-),男,四川泸州人,东北财经大学本科在读。
填海造地是指把沿海地区的海域变成陆地的一种方法。
由于中国大陆地形复杂,东部沿海城市地形多不平整,于是填海造地就成为发达地区拓宽城市陆地面积的一个有效方法。
如我国的香港、澳门、深圳均以此法制造土地。
到九十年代后期,我国沿海地区填海造地面积已达1.2万平方公里,平均每年围填面积也达到230至240平方公里。
填海造地在缓解人地矛盾、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虽然过度的填海造地增加了土地资源,短期解决了土地紧张问题,但是对附近海区生物种类多样性造成严重的破坏。
同时,滩涂和海湾大面积削减,严重影响纳潮量和海水自净能力,造成海洋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下降。
以大连为例,在缺乏规范的填海运动席卷过后,不仅扰乱了沿海居民的日常生活,损害了渔民们的经济来源,破坏了大连的海洋资源。
大连海洋局曾根据调研结果估算出,大连到2020年填海造陆的需求将达到3万多公顷,但一年以后,再次发出同样的调研请求,结果显示至少会超过四五万公顷。
究竟五年后的大连实际需要多少土地,至今我们仍无法准确预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前海地区填海造地的初步探索陈君丽摘 要: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口的急剧增加以及城市更新的资金负担,城市土地资源紧缺与城市发展矛盾日渐激烈,为了缓解人口增加及土地紧缺的压力,许多沿海城市目光瞄准海洋,大规模地填海造地建设城市。
深圳前海地区作为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国家性战略地区,承担着深港合作示范区的重要职能,已进入到城市中心填海需求的浪潮中。
然而前海填海工程仍处于探索中,未能落实动工。
本文通过对日本、香港、新加坡和唐山曹妃甸填海案例的研究,分析归纳其填海经验和教训,从生态优先为前提、规划引导为基础、发展时序和机制为保障四方面来指导前海的填海,希望能够探索出一条适合深圳前海自身特色的填海之路。
关键词:深圳前海、填海造地、探索、启示1.前言随着城市建设用地增长与土地资源紧缺、现有资源与人们物质生活需求提高的矛盾不断升级、恶化,国内外众多沿海城市纷纷把目光聚焦海洋,借填海造地来缓解城市的矛盾,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所谓的“沿海化浪潮”。
我国正处于以临海工业、滨海旅游、港口开发为目的的填海造地高潮,位于沿海化浪潮中的第二阶段1。
深圳作为经济发展最迅速、现代化进程最快的地区,填海造地已处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迈进的过渡时期。
而前海地区定位为珠三角甚至是泛珠三角的区域性商务中心、生产型服务中心[1],是为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国家性战略地区,承担着深港合作示范区的重要职能,并将引领深圳城市发展的第二次腾飞。
因此,前海填海区是第三阶段沿海化浪潮的体现,已进入到城市中心的填海造地需求中。
2.前海地区填海概况2.1珠江东岸概况珠江口是西江、北江、东江、流溪河和潭江五江的汇流口,具有水网稠密和八口(虎门、蕉门、洪奇沥、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和崖门)入海的特点。
伶仃洋平面上呈北北西—南南东走向的喇叭形,是珠江最大的河口湾。
其水下地形存在“两槽三滩”格局,即东1作者通过分析国内外沿海化浪潮趋势,将国内外沿海化浪潮分三阶段:第一阶段以发展农业和集装港口为主;第二阶段以发展重化工、能源港为主;第三阶段则是城市化的需求,用于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如城市中心的建设。
槽和西槽,东滩、中滩和西滩(表1)[2]。
近年来,珠江口西岸整治和围垦使西槽、中滩略有东移;东岸大面积的开山填海,使岸线外移、东槽缩窄。
大铲湾以南变化较大,南头—暗士敦水道-10m 深槽退缩、变窄。
90年代以来,妈湾、赤湾和蛇口港区的年最大淤积厚度达2~3m 。
南头水道的潮流作用强,涨落潮流动力轴和输沙特性基本为变,但断面缩窄后,潮流强度有所减弱。
2.2前海概况深圳由于地形构造复杂,山地多,海岸线长,可建设用地已消耗殆尽,也没有腹地可供扩张,城市的发展只能向海要地。
前海填海区位于珠江东岸地区,属于珠江口内伶仃洋的矾石水道东南部(图1)。
水路距香港20n mile ,广州约40n mile ,通过珠江水网与珠江三角洲各地区及港澳沟通,海轮经香港暗士敦水道可通达国内沿海及世界各地港口。
目前,前海地区在《深圳市西部滨海地区综合开发策略研究(2006—2020)》(2007版)中确定规模约10平方公里,功能细分为城市生活服务区、CBD 区、物流综合服务区、物流生产区四大功能区(图2)。
前海所在的深圳珠江东岸沿线地区2007年6月也完成了《填海造地陆域形态与空间布局研究》、《填海造地工程水动力模型试验研究》和《填海造地项目图1 前海位置 图2前海地区规划功能结构水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估》三个专题的工作,但该专题研究是在已有填海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论证。
而国内外填海经验表明:填海工程必须以水动力模型及可行性研究为基础,在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的情况下确定填海方案。
因此,目前前海填海方案是否真的可行,还有待商榷。
3.国内外案例研究3.1日本——生态反思后谨慎填海二战后,随着经济和人口的迅速增长,日本城市发展与土地短缺的矛盾越来越激烈。
于是,利用天然最长的海岸线的优势,大规模的填海造地运动开始越演愈烈,向海要地就成为日本解决土地问题的应急办法。
然而,填海使日本获得巨大收益的同时,大事填海造地发展工业经济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后遗症。
面对大规模填海造成的沿海滩涂面积的大量减少、海洋环境的污染以及滨水空间被侵占等问题(图3),日本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开始从环境修复和环境保护两方面着手,进行生态填海。
一方面,国家为修复环境设立了专门的“再生补助项目”,政府也立法要求各种工厂和城市限制排污,各种海洋环保机构也在进行各种实验如人造海滩,以寻求恢复生态环境的好方法。
但大量的实践证明:要恢复以前的状态是举步维艰,非常困难的。
另一方面,日本立法规定:要进行填海,地方政府必须组织各方人员进行广泛调查,了解填海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在报告得到环境省同意后方可进行。
可见,填海虽然能缓解了城市发展与土地之间的矛盾,但是所带来的生态问题更加严重,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填海造地与生态之间如何选择?是“鱼”和“熊掌”兼得,还是二者取其一?这都需要在填海造地实施前慎重考虑,谨慎决定。
3.2香港——全面规划后计划填海香港自1842年开始填海,至今填海土地已超过70平方公里,占香港陆地总面积超过6.5%。
香港填海土地用于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包括港口、住宅、商业、广场、公园等,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
填海前期科学、全面的整体规划是香港填海成功的关键。
香港所有填海计划都是经政府主导,从宏观到微观进行规划引导,层层深入逐渐展开。
每项填海工程至少有四个层次的规图3 受到污染的海水 赤潮 日益减少的滩涂划指导,即海港填海及市区战略、都会计划、各区填海计划以及海滨城市设计。
当然,随着工程的进展和城市的发展,各项规划还会根据需要适时进行调整和修改,以适应当时的城市发展。
正是由于对填海造地的全面整体规划,香港的每一项填海工程历时较长,而在这个长期的过程中仍不忘反思和检讨,使每一项工程更加合理完美。
历时多年中环及湾仔填海计划最初在1983年的“海港填海及市区发展研究”中正是提出,之后又相继进行下层次的都会计划、各区填海计划以及优化海滨的城市设计。
这期间由于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以及维港协会的反对,“都会计划”曾两次进行检讨,以修正原来的规划策略。
目前,该计划仍然在进行之中,未真正完工(图4)。
3.3新加坡——配套先行的分期填海为了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新加坡于60年代建立裕廊工业区(图5)。
同时为降低发展化工和临港产业对城市的影响,工业区的石化产业和港口建设在由填海形成的人工岛屿上。
如今,裕廊化工岛已成为居住人口24万,新加坡最大的综合工业区、世界第三大石化炼油中心和工业港为主,并辅以相应城市功能加以支撑的港区城一体化的综合产业新城。
裕廊化工岛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是其分期实施,配套先行的填海开发方式。
整个发展建设分两阶段。
前期投入大量资金,重点建设港口、码头、铁路、公路、电力、供水等各种基础设施。
而各种社会服务设施也同步发展,兴建学校、科学馆、商场、体育馆等使裕廊工业区成为城市生产和生活的综合体。
后期则引进外资,带动园区经济的发展。
新加坡这种从整个工业区发展全面出发,先投入主要力量建设完整的基础设施,为工业区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填海开发模式计划性强,效率高,利于填海与城市的整体性发展。
事实上,也只有在各项基础设施都相对完善后,地区才有吸引力,才能拉动该区的发展。
图4 中环及湾仔计划:2008年,维多利亚港中环岸边在填海图5 新加坡裕廊化工岛3.4曹妃甸——多方参与的和谐填海开发建设唐山曹妃甸是党中央、国务院和河北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环渤海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引领现代工业走循环经济之路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初期规划曹妃甸需填海310平方公里,现已填海造地超过15平方公里。
截至目前为止,曹妃甸的每一个决策和规划都经过了多方的共同参与达成一致意见,方可实施。
从1992年启动曹妃甸工程开始,就聘请14名院士和3500多名专家、学者参与该项工程反复论证、研讨和优化,为曹妃甸的决策提供科学翔实的依据和定性结论,先后完成了50多项工作成果和科研课题。
在空间规划设计方面,则邀请国内外多家知名设计单位进行国际招标。
在曹妃甸正式拉开大规模开发建设序幕后,众多的会议、评审会、论坛相继开展。
如召开会议就搞好规划与国土海洋工作的衔接进行专门协调、就《曹妃甸工业区规划区域地震小区划报告》召开评审会等。
同时,专门成立市国土资源局曹妃甸工作组,搞好工作上的衔接,共同推进国土、海洋工作。
首届曹妃甸论坛也于2009年10月顺利开展,参会人员有政府官员、中外城市市长、知名企业及专家学者,同时也邀请部分国际政要及知名人士、联合国有关机构代表和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负责人、环渤海及东北亚周边国家城市及在可持续发展领域有重要影响的城市市长、对华友好的经济界专家学者、世界500强企业代表参加。
填海造地的根本是为城市发展,最终为人所使用。
曹妃甸的实践证明:填海造地不仅仅是工程师的责任,也不仅仅是规划师的责任,更是城市里每个公民的责任。
因此,填海造地要尽可能的使每个人参与其中,为和谐填海、为城市的发展出一份力。
4.对前海填海造地的启示深圳前海在工程正式动工之前,应该先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和教训,从中寻找一条适合深圳特色的填海成熟机制和方法,使城市的发展少走弯路。
因此,借鉴上述的案例,对前海的填海造地提出四方面的启示。
4.1生态优先填海造地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优先采取相应措施,保证保护“原始”海洋生态环境。
像日本那样先破坏后补偿式的填海造地是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得不偿失。
深圳前海地区前期基于方案的填海可行性研究的指导意义不强,需重新进行填海可行性研究和相关规划。
建议以生态优先为前提,由前海办组织委托专业部门,尽早开展基于现状的水动力数据模型研究,并且研究范围要扩大到珠江东岸沿线(北至深圳东莞交界、南至深圳湾),在生态可行的前提下确定填海的范围及规模,进而指导下一步的规划。
缺少填海可行性研究的空间规划,不论多么漂亮,也只是纸上谈兵,无法实施、落到实处。
4.2规划引导国内外实践证明:统筹规划是保证围海开发顺利实施的基础。
填海造地不是简单、单一的过程,它是一项涉及多方面、影响深远、长期调控、复杂的系统过程,需要规划引导,从宏观到微观层层深入。
因此,在进行此项工作前做好科学、全面的规划是十分必要的。
深圳前海地区是珠三角地区的区域性商务中心、生产型服务中心,定位十分明确。
在该定位指导下,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和城市具体功能。
建议前海办(或有关部门)尽快与发改委进行产业专题协调,确定前海地区发展的产业和未来城市功能,确保方案设计和国际招标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