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工程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工程习题
石油工程复习题
1.油田开发:就是依据详探成果和必要的生产试验资料,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具有工业价值的油田,按石油市场的需求,从油田的实际情况和生产规律出发,以提高最终采收率为目的,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并对油田进行建设和投产,使油田按方案规划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进行生产,直到油田开发结束的全过程。
2.地层:地层就是地壳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层状岩石的总称。
3.弹性驱动:依靠油层岩石和流体的弹性膨胀能量驱油的油藏为弹性驱动。
4.溶解气驱动:当油层压力下降到低于饱和压力时,随着压力的降低,溶解状态的气体从原油中分离出来,形成气泡,气泡膨胀而将石油推向井底,这种动方式称为溶解气驱动方式。
5.水压驱动:当油藏存在边水或底水时,依靠水压可以将原油驱动到井底,这种驱动方式称为水压驱动。水压驱动有刚性水驱和弹性水驱两种类型。
6.气压驱动:不油墨藏存在气顶时,气顶中的压缩气为驱油的主要能量,该驱动方式称为气压驱动。气压驱动可分为刚性气压驱动和弹性气压驱动两种类型。
7.重力驱动:靠原油自身的重力将油驱向井底的驱动方式,称为
8.注水方式:就是油水井在油藏中所处的部位和它们之间的排列关系。
9.面积注水方式:是将注水井按一定几何形状和一定的密度均匀地布置在整个开发区上。
10.井网:一定几何形状和一事实上的密度均匀地布置在整个开发
11.井网密度:井网密度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平均单井所控制的开发面积;另一种是单位开发面积上的井数。
12.油藏数值模拟:就是用数学模型来模拟油藏,以研究油藏中各种流体的变化规律。
13.岩石的变形特征:是指岩石在各种载荷作用下的变形规律。
14.岩石的强度特征:是指岩石在载荷作用下开始破坏时的最大应力以及应力与破坏之间的关系它反映了岩石抵抗破坏的能力和破坏规律。
15.岩石的抗压强度:是指岩石抵抗外力压缩的能力,其数值等于在岩样上施加轴向压缩力直到破坏时,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力。
16.扬氏弹性模量:对于单轴压缩试验,岩石的弹性模量E为轴向应力σ与轴向应变ε的比值。对于三轴压缩试验,E为向应力差△σ与应变差△ε的比值。
17.波松比ν:是岩石的另一个弹性常数,为侧向应变ε/与轴向应变ε的比值。
18.剪切模量G:是由弹性引起的,但通过实验难以得到,一般通过E和ν来计算,即G=E/2(1+ν)
19.体积模量K:是静水压力和它所引起的体积变形之比,通常用E和ν来计算,即:K=E/3(1-2ν)
20.岩石的研磨性:在用机械方法破碎岩石的过程中,岩石磨损这些机械材料的能力称为岩石的研磨性。
21.岩石的可钻性:岩石的可钻性一般理解为岩石破碎的难易性。
22.直井段:设计井斜角为零度的井段。23.造斜点:开始定向造斜的位置。24.造斜率:造斜工具的造斜能力,即该造斜工具所能钻出井段的井眼曲率。25.造(增)斜段:井斜角随井深的增加而增加的井段。
26.稳斜段:井斜角保持不变的井段。27.降斜段:井斜角随井深的增加而减小的井段。
28.目标点:设计规定的必须钻达的地层位置。
29.普通定向井:在一个井场内仅有一口最大井斜角小于60°的定向井。
30.大斜度井:在一个井场内有一口最大斜角在60°~°之间的定向井。
31.丛式井:在一个井场内有计划地钻出的两口或两口以上的定向井组,其中可含一口直井。
32.水平井:在一个井场内仅有一口最大井斜角大于或等于86°,并保持这种角度
钻完一定长度的水平段的定向井。
33.多底井:一个井口下面有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井底的定向井。
34.斜直井:用倾斜钻机或倾斜井架完成
的自井口开始井眼轨道一直是一段斜面直
井段的定向井。
35.粘土的吸附:钻井液中粘土颗粒和分
介质的界面上,自动浓集介质中分子或离
子的现象称为粘土的吸附。
36.粘土的水化作用:由于粘土颗粒表面
通常带有负电荷,因而能吸附水分子和各
种水化离子,使用权粘土颗粒表面形成一
层具有一定厚度的水化膜,这种现象称为
粘土的水化作用。
37.钻井液的沉降稳定性:沉降稳定性是
指在重力作用下,钻井液中的固体颗粒是
否容易下沉的性质。
38.钻井液的聚结稳定性:是指钻井液中
的固体颗粒是否易于自动降低分散度而粘
结变大的性质。
39.固井:在钻成的井眼内按设计标准下
入一套管串,并在其周围注以水泥,这项
工作称为固井。
40.试油:对可能出油的生产层,在降低
井内液柱压力的情况下诱导油气入井,然
后对生产层的油、气、水产量,地层压力
及油、气的理化性质等进行测定,这一整
套工艺技术称为试油。
41.流压:油层中的流体流入井筒中,对
于应油层中部深度处的压力为流动压力为
流动压力,简称流压。
42.生产压差:平均地层压力与井底流压
之差,它是油层渗流过程中的压力损失。
43.油气井流入动态:是指在一定的油气
层压力下,流体的产量与相应井底流动压
力的关系。
44.流入动态曲线:反映流体产量与相应
井底流压关系的曲线称之为流入动态曲
线,简称IPR曲线。
45.采油指数:单井采油指数定义为单位
采油压差下的日产油量。广义采油指数定
义为原油产量随井底流压的变化率。
46.流动效率:理想的生产压差与实际的
生产压差之比。
47.绝对无阻流量:当井底流压为零时的
产量。
48.采油方法:将流入井底的原油采出地
面所用的方法。
49.自喷采油:完全依靠地层的天然能量
将原油采出地面的方法。
50.机械采油:需要进行人工补充能量才
能将原油采出地面的方法。
51.滑脱现象:在气液两相垂直管流中,
由于气液密度差而导致气体超越液体流动
的现象,称之为滑脱现象。
52.滑脱现象:由滑脱现象导致额外的能
量损失,为滑脱损失。
53.临界流动:油气混合物通过油嘴时的
流速,达到压力波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时的流动状态。
54.节点:在进行节点系统分析时,在油
井系统中选择的参照点。
55.解节点:在设置众多的节点中,选择
出所要解决问题的节点称为解节点。
56.函数节点:在节点上产生压力损失,
导致压力不连续的节点。
57.冲程:指往复运动部件在上、下死点
间的位移。
58.光杆冲程:悬点在上下死点间的位移。
59.活塞冲程:活塞在上下死点间的位移。
60.冲次:每分钟抽油机悬点上、下往复
运动的次数。
61.平衡方式:为了使抽油机工作达到平
衡状态,在下冲程把抽油杆自重做的功和
电机输出的能量储存起来所采取的形式,
称之为平衡方式。
62.负荷扭矩:由悬点载荷在曲柄轴上产
生的扭矩。
63.扭矩因数:负荷扭矩与悬点载荷的比
值。
64.泵效:抽油泵的实际排量与理论排量
之比。
65.示功图:反映悬点载荷与悬点位移之
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66.应力范围比:抽油杆的实际使用的应
力范围与许用的应力范围之比。它反映了
抽油杆的利用率。
67.等强度原则:进行抽油杆柱设计时,
要求各级抽油杆柱上部断面上的折算应力
相等。
68.沉没度:动液面距泵吸入口的高度。
69.静液面:抽油井停产后,油、套环形
空间中的液面开始恢复。当液面静止不动
时,称之为静液面。
70.总扬程:是指泵在设计排量下工作时
所需要产生的总压头。
71.动液面:抽油井正常生产时,油、套
环形空间中的液面叫动液面。
72.开式循环:水力活塞泵的乏动力液与
采出液混合返出的一种循环方式。
73.闭式循环:水力活塞泵的乏动力液与
采出液不混合,单独由专用通道返出的和
种循环方式。
74.气举启动压力:气举时,随着地面压
风机压力的升高,环空中液面逐渐下降。
当环空液面降低到管鞋处时地面压风机的
压力达到最大,称为气举启动压力。
75.注水指示曲线:表示注水井在稳定流
条件下,注入压力与注入量之间的关系曲
线。
76.吸水指数:单位注水压差下的日注入
量。
77.比吸水指数:吸水指数与油层有效厚
度之比。
78.视吸水指数:日注入量与井口注入压
力之比。
79.相对吸水量:在同一注入压力下,某
分层吸水量占全井吸水量的百分数。
80.吸水剖面:在一定注入压力下沿井筒
各个射开层段吸水量的多少。
81.递减率:单位产量的产量随时间的变
化率。
82.衰减规律:产量变化规律符合n=0.5
时的双曲线递减,称为产量衰减规律。
83.水驱规律曲线:累积产水量与累积产
油量的关系曲线。
填空:
1.油田开发必须依据(一定的技术方针)
来进行,在制订油田开发技术方针时要考
虑(采油速度)、(油田地下能量的利用和
补充)、(采收率的大小)、(稳产年限)、(经
济效益)及(工艺技术)等因素。
2.油田要想进入正规的开发,必须编制好
油田开发方案,即依据油田开发的基础知
识,对油田的(开发程序)、(开发方式)、
(层系划分)、(注水方式)、(井网密度)、
(布井方式)、及(经济指标)等各因素进
行充分的论证、细致地分析对比,最后制
订出(符合实际)、(技术上先进)、(经济
上优越)的方案。
3.油田开发方案中所需的资料有(地质特
征资料)、(室内物理模拟实验资料)、(压
力温度系统及初始油分布资料)、(动态资
料)、(一些特殊资料)。
4.油田地质模型主要包括(地层)、(构造)、
(储集层)、(隔层及夹层)、(油藏)、(储
量)等内容。
5.组成地层的岩石主要包括(沉积岩)、(沉
积变质岩)、(混合岩)和部分(岩浆岩)。
6.研究地层时主要分析地层的(接触关
系)、(地层年代)、(地层的划分和对经)
及(地层岩性的描述)。
7.储集层研究的三在方面是指(沉积体系
的研究)、(储集层非均质性)和(成岩作用
的研究)、其核心是(储集层的非均质性)。
8.在储集层研究中要对开发区域的储集层
进行(分类),另外还要对储集层的(成因
及储集性质)、(孔隙结构特征)、(形成条
件)、及(分布特征)进行研究。
9.在对油层进行研究时,要阐明油层的(沉
积相)、(油层特性)、(分布面积)、(厚度)、
(有效厚度)以及组成岩石的(岩性)。
10.储层精细研究的主要特点是(精细程度
较高)、(基本单元较小)、(与动态结合较
紧密)、(预测性更强)、(计算机化程度高)。
11.储集层预测内容包括:(泥页岩等隔、
夹层的分布);(岩相、沉积相的分布);(储
集层物性分布);(储集层物性分布);(断
层、裂缝的分布)。
12.储集层预测方法有:(地质统计随机模
拟方法)、(分形几何学方法)、(神经网络
方法)。
13.油藏驱动类型主要有:(弹性驱动)、(溶
解气驱动)(水压驱动)、(气压驱动)和(重
力驱动)。
14.油层性质相近体现在:(沉积条件下
近);(渗透率相近);(组合层系的基本单
元内油层的分布面积接近);(层内非均质
程度相近)。
15.目前国内外应用的注水方式或注采系
统,主要有(边缘注水)、(切割注水)、(面
积注水)和(点状注水)四种方式。
16.边缘注水根据油过渡带的油层情况又
分为三种:(边外注水)、(缘上注水)、(边
内注水)。
17.面积注水可分为(四点法)、(五点法)、
(七点法)、(九点法)、(歪七点法)和(正
对式与交错式排状注水)。
18.生产井与注水井比例分别为:四点法为
(1:2)五点法为(1:1)七点法为(2:
1),九点法为(3:1)
19.岩石的力学性质通常包括岩石的(变形
特征)和(强度特征)两个方面。
20.岩石的强度由大到小的一般规律是:
(抗压强度)、(抗剪切强度)、(抗弯强度)、
(抗拉强度)。
21.岩石的变形规律包括岩石的(弹性变
形)、(塑性变形)、(粘性流动)和(破坏
规律)。
22.岩石的力学性质通常包括岩石的(变
形特征)、(强度特征)。
23.岩石的应力—应变曲线一般由(压密阶
段)、(弹性变形阶段)、(不稳定发展阶段)、
(岩石解体阶段)组成
24.岩石的弹性常数有(杨氏弹性模量E)、
(泊松比v)、(剪切弹性模量G)和(体积
弹性模量K)
25.确定岩石弹性常数的实验方法主要有
(静力法)和(动力法)两大类
26.刮刀钻头刀翼的结构角包括(刃尖角
β)(切削角α)(刃前角φ)(刃后角ψ)
27.按牙轮的个数分,牙轮钻头有(单牙
轮)、(两牙轮)、(三牙轮)和(四牙轮)
钻头,其中使用最多的是(三牙轮)钻头
27.牙轮钻头的复合运动由牙轮(相对运
动)、(牵连运动)、(绝对运动)、(纵向振
动)、(向下钻进运动)。
28.PDC钻头的结构由(钻头基体)、(钻头
切削齿)、(喷嘴)及(排(屑槽)等几部
分组成
29.按钻井目的分,油气井可以分为(探
井)、(开发井)
30.按深度分,油气井可以分为(浅井)、
(中深井)、(深井)和(超深井)。
31.浅井、中深井、深井和超深井的深度范
围分别为(小于2000m)、(2000m—4500m)、
(4500m—6000m)和(大于6000m)
32.按井眼轨道分,油气井可分为(直井)、
(定向井)
33.定向井包括(普通定向井)、(大斜度
井)、(水平井)、(径向水平井)、(丛式井)、
(多底井)(斜直井)等
34.井眼轨道的类型有(二维井眼轨道)和
(三维井眼轨道)
35.二维井眼轨道由(垂直井段)、(增斜井
段)、(稳斜井段)和(降斜井段)组合而
成
36.钻井液技术的发展历程经历了(清水)、
(天然泥浆)、(细分散泥浆)、(粗分散泥
浆)、(不分散泥浆)(无固相泥浆)等几个
阶段
37.粘土晶体构造中的基本单元有(硅氧四
面体)和(铝氧八面体)
38.常见的粘土矿物有(高岭石)(蒙脱石)、
(伊利石)、(海泡石)、(绿泥石)。
39.粘土的电荷可分为(永久电荷)(可变
电荷)和(正电荷)三种
40.粘土的吸附可分为(物理吸附)、(化学
吸附)和(离子交换吸咐)三种
41.粘土水化膨胀机理主要有(表面水化)
和(渗透水化)
42.井身结构包括(套管层次)(下入深度)
(井眼尺寸与套管尺寸的配合)(水泥返
高)等方面的问题
43.一口井下入的套管根据其功用,可分为
(导管)、(表层套管)、(技术套管)和(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