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研究与实践”课题成果报告.doc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课题研究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课题研究一、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在当前中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以下为教学过程中的三个主要常见问题:1、学习兴趣不足当前,许多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表现出兴趣不足的现象。
这主要是因为数学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使得学生难以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实际意义和价值。
此外,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畏惧和抵触情绪。
(1)教学方式单一。
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依赖讲授法,缺乏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使得课堂氛围沉闷,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在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过于注重成绩,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和进步,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重结果记忆,轻思维发展在传统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率,强调对公式、定理的记忆,而忽视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这种现象导致学生在面对新的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1)教学目标偏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关注学生的成绩,使得教学目标偏离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教学方法不当。
部分教师采用“题海战术”,让学生反复练习类似题目,导致学生形成思维定势,难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3、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在数学学习中,概念的理解是基础。
然而,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在解决问题时出现错误。
(1)教师对概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概念的讲解不够详细,使得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停留在表面。
(2)缺乏有效的概念教学方法。
教师往往采用“定义—例题—练习”的模式进行概念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
二、教学实践与思考为了解决教学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与思考:1、梳理脉络,全面理解教材(1)从培养目标出发,理解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体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首先明确数学课程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针对性研究结题报告榆林市第二小学房剑曹艳丽一、课题的提出:练习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它是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技巧、培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数学练习对数学知识的构建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目前小学数学练习的设计还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
首先,受长期以来“精讲多练、以练代讲”的思想的影响,练习题的安排常常是机械重复的多,课堂练习是例题的重复,课外作业是课堂练习的重复……究其原因,是有些教师认为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熟能生巧的过程,继而布置大量的练习。
这样做不但剥夺了学生的休息时间而且与教师自己理想的效果背离。
其次,受应试教育的顽固影响,作业设计形式单一,过份注重书面,而忽视了实践操作方面的练习。
特别是在课外作业上,很多老师无非就是把配套的同步练习与作业本完成好,而同步练与作业本有许多地方是重复的,作业的内容、形式比较单调。
学生疲于应付,毫无兴趣可言。
对学生学习的延续性极为不利。
再次,很多教师对数学练习存在着比较片面的认识,过于强调练习与教材的一致性,课堂练习题大多是一些条件明确,思路单一,结论明确的封闭性习题,这样的练习使学生缺少个性化的思考,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基于对练习重要性的认识和练习现状的分析和反思,我们课题组提出了“提高小学数学练习设计有效性研究”。
二、课题的涵义:本课题主要针对现在小学数学练习设计中出现的弊端,如:技能训练数量不足、联系生活的数学过于牵强、实践性练习不足、练习方式单一,针对性不强、练后反思不重视等。
开展有效的课、内外练习设计进行研究。
改变传统的练习观,确立效率意识,从教学现状出发,反思当前哪些练习是有效的,哪些练习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让练习设计真正体现“高效”的特点。
实现真正意义的“减负提质”。
三、课题的基本目标:1、探索不同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安排合适练习形式,从而使课堂的练习能真正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数学课分层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数学课分层教学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所要解决的问题(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的差异,表现在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上也不尽一致。
然而,传统教育所实施的“齐步走”的教学模式,“一刀切”的教学要求,“大一统”的教学进度和“同一标准”的教学评价却无视学生个性差异对教学的不同需要,使得“吃不饱”、“吃不了”、“吃不好”的现象随处可见。
而素质教育的三大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要全面发展,第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
三大要义将“面向全体学生”放在第一位,这既顺应了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国家对人才需求的必然。
中国是个发展中大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在经济上呈多元化格局。
作为基础教育,面临的任务既要瞄准知识经济的需要,培养高素质尖端人才,又要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培养人才和合格的建设者。
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认清每个学生的优势,开发其潜能,培养其特长,使每位学生都具备一技之长,使全体学生各自走上不同的成才之路,成长为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有用人才。
因此学校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且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将因人施教落到实处,才能实现面向全体学生这一目的,才有利于每个学生在各自原有的起点上得到生动和谐的发展。
因此本学年度我们数学组拟定了“数学课分层教学研究”这一研究课题.(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 让教师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从根本上解决教学方法陈旧、单一的问题,改变传统教学中采用的“一刀切”、“满堂灌”、“齐步走”的教学行为。
解决学生个体差异和统一教学要求的矛盾,使每个学生认识到自身的潜能,树立起信心,并使他们的知识、能力与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有最大程度的提高。
在教学方法上,从根本解决学生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得不到开发,学生的特长无法施展的问题2.解决教师“一刀切”、“一个模式”的教学方法,克服教师教学时的盲目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目标明确,针对性强,拓宽教学门路,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
提高低年级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课题研究成果结果
提高低年级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课题研究成果结果通过本课题研究,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使其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数学计算,为研究其他学科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3、研究内容:1)分析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现状,找出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因素;2)研究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方法,探索适合低年级学生的计算教学策略;3)通过实验研究验证教学策略的有效性,总结出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方法;4)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提出适合我校的计算教学方案,推广到其他学校。
三、研究意义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1)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为其后续研究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2)促进教师对计算教学的重视,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3)拓宽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研究渠道;4)推广研究成果,为其他学校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研究旨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口算、心算和笔算能力,促使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研究中慢慢喜欢数学,对计算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研究成绩,为学生今后的研究奠定扎实的基础。
具体目标方面,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研究目标,端正研究态度,自觉地研究,养成良好的研究惯。
同时,学生要学会自主分配时间,将课内和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全面提高整体计算能力。
我们也希望在轻松、愉快的研究氛围中,让学生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对于教师目标,我们要善于发现、勤于研究、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对计算课各方面的教学能力,并有解决新困惑的勇气和本领。
我们也要努力寻求能切实减轻学生计算负担、有效培养学生计算和创新能力的方法,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研究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形成学校特色。
在可供借鉴的理论和经验方面,我们将采用人本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非智力因素理论和素质教育理论。
在研究策略与实施步骤方面,我们将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准备阶段,我们将论证研究课题的意义、价值,并设计课题的实施方案。
《小学数学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实施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内在智能机制的运作和情意的体验,突出发展完善学生的主体人格,也就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几年来广大教师围绕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做了许多工作。
但是通过课堂听课,我们感到目前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现象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
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问题在于教师,有些教师受教学观念、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教材的内涵以及如何进行课堂组织和引导帮助把握不够,缺乏有效地启动学生思维活动的方法和措施,忽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情感态度体验,对数学教学认识存在偏差,热衷于题海战、疲劳战,课堂上充斥着大量机械、重复、低效甚至无效的劳动。
而学生大多只是机械、被动的接受知识,主体参与意识淡薄,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厌学情绪比较普遍。
针对这些现象,我认为我们教师必须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把以教为中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中心,把课堂上少数学生参与转移到鼓励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再到“学会学习”的转变。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以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既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还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这样将大大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通过实施提高课堂教学主体参与有效性的教学策略,达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优化,一方面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可以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自主参与、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的综合运用,积极主地建构知识。
新课标下数学分层教学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
《新课标下数学分层教学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安徽省寿县迎河中学数学课题组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中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数学课程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不仅为数学教学内容的设定指出方向,而且考虑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对数学的需求,并为学生学习数学可能产生的差异性留有充分的余地。
为了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减轻部分学生过重的负担,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又要使有特长的学生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因此必须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实现了同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差异发展,它的实施势在必行。
然而传统教育所实施的“齐步走”的教学模式,“一刀切”的教学要求,“大一统”的教学进度和“同一标准”的教学评价却无视学生个性差异对教学的不同需要,使得“吃不饱”、“吃不了”、“吃不好”的现象随处可见。
作为基础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认清每个学生的优势,开发其潜能,培养其特长,使每位学生都具备一技之长,使全体学生各自走上不同的成才之路,成长为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有用人才。
因此学校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且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将因人施教落到实处,才能实现面向全体学生这一目的,才有利于每个学生在各自原有的起点上得到生动和谐的发展。
为此,我们课题组决定对“中学数学分层教学研究”进行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布鲁姆认为:教学中应克服学生成绩呈正态分布曲线的偏见,即认为优中差学生各占班级学生人数的三分之一,甚至认为优等生只能是少数,多数是中等生和差等生。
他认为这种固定化的预想,是最浪费、最有破坏性的观念。
它不仅遏制了教师为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努力与创造精神,而且也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容易导致老师将主要精力放在尖子学生身上而不去注意后进生的现象。
整理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研究与实践课题成果报告
⑴申报阶段(2012年11月):查找有关的资料(图书、报刊资料、相关的网络信息),了解国内外学生的作业方式,教师的教学经验及创新措施,制定研究方案,申报课题。
⑵准备阶段(2013年1月-2月):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综合,制定研究计划,进行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
⑶实施阶段(2013年2月-2013年4月):按计划实施各项活动,进行实践,不断调整研究的方法和策略。同时撰写与研究相关的论文,开设相应的公开课。
⑶通过一段时间的改革,希望所有学生能够养成及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同时也使拖拉作业的现象彻底消失。此外,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能够变被动写作业为主动要求完成作业,并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⑷顺利完成结题报告,努力在全校进行推广使用作业的分层布置。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研究方法:
⑴文献资料法:主要通过对国内外有关作业分层教学研究的资料进行收集和研究,使我所立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方向更明确,更科学,以保证课题的研究质量。
3、有助于教师成为研究者
由于学生个体间存在着差异,使课堂教学的不确定因素增加。这需要我们不断的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分层作业的研究与实施,恰好为教师的研究创新提供了一个平台。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如何引入某节课,如何设计学生的学习任务,如何安排教学内容等诸多问题,都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加以研究的,以便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当然,作业的设计是一项充满艺术性、创造性的行为,需要教师有扎实的功底和深厚的沉淀,并不断进行自我提升,正确树立新型的数学作业观,更新教学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加强作业的改革,在平时设计作业时避免“题海战”,防止“熟而生厌”,提倡探索创新、自主选择,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技能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课题结题报告汇报[借鉴]
xx小学课题研究《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课题结题报告xx小学数学二年级课题组负责人:xx《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名称: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二、课题的研究背景在数学教学中,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和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数学作业这一基本活动。
肖川博士曾说:“作业是教师精心准备送给孩子的一份礼物。
”作业给孩子综合运用知识,发展和表现个人天赋提供了机会,使教学的影响延续到全部的生活中。
所以有效的数学作业是我们课堂教学的有效资源。
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设计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活动性,实践性的数学作业,即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是素质教育的迫切需求。
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作业不再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是一项充满创造性,艺术性的行为活动,能够真正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目前教师都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课堂的教学观念、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水平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然而,对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新型的数学作业,利用作业来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观念,促进学生主动地探究,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等,却依然关注不够。
作业设计中依然存在很多现象,如模仿作业多,创造性作业少;封闭训练多,开放作业少;机械练习多,探究体验少;脱离实际练习多,联系生活实际少;限制思维作业多,解题策略多样化少;个体独立练习多,合作探索练习少;课内练习多,课外实践少;简单划一多,分层要求少。
这样的作业设计,背离了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求,阻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难以实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等基本理念。
小学生实践活动报告单数学
小学生实践活动报告单数学收获总结在这次小学生实践活动中,我参加了数学部分的学习与实践。
通过参与各种有趣的数学活动,我对数学的理解更加深入了解了。
以下是我在活动中所获取的知识和经验总结。
提高计算能力在这个数学实践活动中,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计算练习。
通过这些练习,我学会了如何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例如:使用心算来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快速的加减乘除运算等。
这使得我计算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数学思维培养在活动中,我们还开展了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
这些游戏既寓教于乐,又培养了我的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我们进行了数独游戏,通过填充空格来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种游戏不仅能够提高我的智力和思维能力,还让我对数学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实践应用概念除此之外,我们还进行了一些实践应用概念的活动。
比如,我们组织了一次野外测量活动,用尺子和测量工具来测量校园中的各种对象的长度、面积、体积等。
通过这个活动,我不仅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测量工具,还学到了如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我真正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实际意义和用途。
体验心得在这次数学实践活动中,我收获了很多,也有许多不同的体验。
首先,我发现数学知识是如此有趣和有用。
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总是让我感到枯燥乏味,但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发现数学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和游戏来学习,更能体会到数学的魅力。
其次,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学会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数独游戏和野外测量活动中,我需要与同学们一起合作解决问题。
我们要相互交流,合理安排时间,共同努力完成任务。
通过合作,我不仅学到了更多的数学知识,还学会了与他人合作的技巧。
最后,我认识到数学是需要不断联系和实践的。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发现只有不断地进行数学计算和解题,才能真正的掌握数学知识。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更加注重数学的实践和应用,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
展望未来通过这次数学实践活动,我对数学的学习充满了信心。
我将继续保持对数学的兴趣,并坚持不懈地学习数学知识。
分层教育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的文献综述
“分层教育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的文献综述教学方法的研究是教学研究中不可豁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从人类有教学活动开始,随之也就有了教学方法的创造和应用。
在千百年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人们创造和总结出难以记数的各种教学方法。
“分层教学”理论就是众多教学方法中比较受青睐的一种教学方法。
近些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分层教学”一越成为国内外教学方法研究实践的热点之一。
一、分层教学理论产生的背景及研究现状分层次教学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知识、智力、能力等各个方面的优势能得到充分发展,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个性化基础教育模式。
分层次教学包括差异分层、异步分层、分类分层、班内分层等多种理论,这些理论的研究实践有利于教师提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从而加速各层次学生的发展;也有利于学生间的合作与竞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此,在把兴国重任系于科教,素质教育成为国内教育者们探索新方向的时代,分层次教学模式也就更为国内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实践者们所重视。
分层次教学模式有着漫长的演变历史、丰富的变化形态,以及更趋个性化和科学化的理论及实践现状。
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和德国就开始了普遍采用能力分班(组)分层教学形式,此后,如文纳特制、道尔顿制等个别化分层教学形式亦纷纷出现。
从20世纪60、70年代至今,国外对分层教学思想传播十分广泛,并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个别化分层教学,近些年已经成为西方教育改革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个别化分层教学包括个别规定教学、个别指导教育、按需学习计划、非指导性教学等,其中“掌握学习”是目前美国中小学最常用的一种分层教学方法之一。
除西方之外,日韩也在分层教学实践上有所建树,如1996年,韩国提出实现教育个性化的主张,以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采取不同标准的教育课程。
国内关于分层教学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其中孔子就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的教育家。
他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中期评估小学作业分层设计实验研究
《小学生作业分层设计的实验研究》中期研究报告湖南省临湘市第一完全小学课题研究组新课程呼唤着新的作业方式,我们于2012年11月申报了岳阳市级课题《小学作业分层设计实验研究》,通过一年时间的实践,我们建立了多样化和可选择性的,能注重学生个别差异、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分层作业方式。
一、研究的目标和内容研究目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顺应小学生的心理与年龄特点,分层次地设计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型作业形式,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通过课题研究,创新小学数学作业的形式,总结出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数学作业形式。
2、通过课题研究,提高学生数学作业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独特个性,全面发展学生能力。
3、通过课题研究,改变作业评价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研究内容1.教师树立作业分层设计的意识,掌握作业分层设计的方法,提高因材施教水平的实践研究。
2.怎样设计多样化的课外作业,让学生开展个性化的课外拓展。
3.多元智能与多样化作业设计,如何丰富作业呈现的形式,以适合学生的智能结构,达成促进多元智能发展的研究。
4.通过多样化作业设计的研究和实践,形成对学生作业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
5.通过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和实践,构建以学校为主体,家庭为基础、社会参与的三位一体联动的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6.对学生作业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研究。
二、研究工作进展1.成立课题实验小组。
申报《小学生作业分层设计的实验研究》课题以后,我们组织一批骨干教师进行立项后的工作,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课题研究小组认真学习相关理论文献资料,举办不同层面的研讨会,探讨该课题研究成对课堂教学的指导意义,确定研究意向。
2.组织课题实验教师培训和查阅文献资料。
为了提升课题主持人的教育科研理论素养,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育理论,重点学习刘景蕉《分层作业的设计技巧》.小学教育参考(数学)、顾淑平《分层作业分层评价实验研究报告》、刘春生《让学生爱上作业》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和辽宁师范大学姜丽华《世界各国小学生课外作业的现状及其研究》等,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双减课题《小学六年级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结题报告
《双减背景下小学六年级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摘要】如何既要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又能真正“减量增质”,在优化作业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教学质量,这确实是值得我们努力探索实践的重要课题。
本课题通过对六年级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与探讨,从影响六年级学生作业低效原因的分析出发,实现从原先所谓的“任务”转化成学生自身学习的一种需求,使作业也能与人的个性发展相协调,实现从原先的一种“负担”向一种自身需求并能促进自身发展的转变,使学生把作业作为一项自己需要的、乐意的事去做,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又能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关键词】六年级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研究一、课题的立项背景社会背景: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
做作业,是个学生就跑不了。
但问题是一些学校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既达不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又占用了学生正常的锻炼、休息、娱乐时间。
长期以来,义务教育学校特别是小学存在“三点半”放学现象,这一政策的初衷是为学生减负,但没想到,校内减负校外增负,而且校外增加的负担处于失控、失管的状态。
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危害民族未来。
只有通过减轻课业负担,才能保证学生生动活泼的个性、健康快乐成长。
国家为了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
从这开始,“双减”成了街头巷尾议论的主要话题,更变成了教师的工作指针。
每位教师肩负起“双减提质”的研究任务。
六年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加,年级的升高,数学学科的难度及知识量也相应增大了,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开始感到学数学很吃力,学习劲头明显没有以前足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开始萌芽。
教育背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和锻炼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优秀人才。
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云 南 省 县 级 教 研 机 构 建 设 发 展 评 沽 工 作 启 动
为了 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全面 加强县级教研机构建设, 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服务的水平, 逐步提高在本地及全省、 全国
的地位和影响。
教 作管 法, 进素 教育 研工 理方 促 质 全面实 施
和教学质童德定提高,云南省县级教研机 《 构建设发展评佑方案》 在近日 已 下发在全省
研究
令沧源县民族小学 李正前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 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 来, 使他们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 为了实现 。 这一目 在教学过程中, 的, 作为教师就要按照班级实 际, 根据教学目 合理划分课堂教学层次, 标, 依据学 生间的差异, 分层施教, 努力为各类学生提供发展的 机会, 让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的改编。
3上 2生、 3工、 2立 、 4 4 鱼 8 5
三、 分层训练 及时反姗 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是影响新知识学习的重 要因素, 要使学生牢固掌握新知识或技能, 就必须重 视课堂练习。 教பைடு நூலகம்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 每次
首 ,示 编 的 题 5 1 。 师 出 先出 改 后 例 :J鱼、 教 提 问 0
5
现有的学习水准及学习动机等, 将学生合理分为不 同的层次, 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分类教学目 如在 标。 推导“ 圆柱体的体积公式” 对高层次学生提出的 时, 课堂目 标是:会借助圆面积公式推导的方法, 通过动 手操作, 熟练推导出圆柱体体积公式; 能灵活运用公 式, 解决较复杂的、 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对低层次的 学生提出的课堂目 标是: 能在小组合作中学会推导 圆柱体体积公式, 能记住其字母表达式, 会用语言叙 述, 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小学数学作业“分层布置”的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作业“分层布置”的研究结题报告【内容摘要】新课程改革一直倡导:“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伟大的教育家孔圣人提出的“因材施教”早已为我们熟悉。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数学作业陷入了题海战术,机械、划一的作业,让我们的孩子负担过重,厌倦作业,事倍功半。
基于此,我们课题组对“分层布置数学作业”展开了深入研究,改变以往作业的形式,探索“分层布置”指导下学生评价,让作业与孩子的个性发展相协调,在“轻负担”的同时,实现“高效率”。
【关键词】作业分层分层布置分层评价轻负高效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一)课题的现实背景1.数学作业不可或缺。
数学作业是教师设计、由学生完成的一种学习任务。
它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对于巩固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伟大的教育家孔圣人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新课程改革也一直倡导:“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同时也提出:“对数学学习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2.现实教学中的题海战术。
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我们的教学陷入了题海战术的深渊。
做不完的作业,机械重复的数学题,使得多少孩子过早的戴上了近视眼镜,又使得多少孩子失去了原本属于自己的最珍贵的童年记忆。
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们怕减少作业量会降低教学质量,于是凭“题海”战取胜,结果学生负担过重,导致厌倦作业、事倍功半。
3.学生不良习惯的养成。
长期的这种作业方式已经使学生逐渐形成不良的作业习惯。
比如马马虎虎地做,早上到校抄同学的答案,字迹潦草,错误率高,不认真思考等。
大量的作业占去学生课余的大部分时间,抑制了他们自身兴趣爱好的发展,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4.我们课题组的思考。
面对这一切我们进行了深深的思考,同时也在探索怎样使得课外作业也能与人的个性发展相协调,实现从原先的一种“负担”向一种自身需求并能促进自身发展的转变呢?也就是如何让学生把作业作为一项自己需要的、乐意的事去做,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又能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呢?面对当今令人担忧的教育现状,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培养和锻炼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杰出人才。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研究与实践”课题成果报告【精选】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成果报告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唤醒,在于激励,从而让每一个生命都闪现希望的曙光。
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学生,现实中的学生因为教育环境、接受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差异而呈现不同的学习结果。
在亚迪校园大部分学生是比亚迪公司子弟,随父母进入公司而从内地插班到亚迪,学习基础良莠不齐的现象尤为突出。
面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怎么办?答案:不能放弃;面对学生发展不均衡的整个班级怎么办?答案:实施分层教学。
在分层教学中面向全体,尊重学生的差异,在个性化的教学过程中满足全体同学的求知需求与心理需求,使得每一个学生能全面和谐、生动活泼地发展。
近年适逢比亚迪公司提出创办优质化精品化学校,借创精品提质量契机,小学数学组在四、五、六年级开展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两年来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欢迎、家长的认可、学校的激励及教育主管部门的赞誉。
一、课题研究背景1、分层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的主题是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而素质教育的根本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实施素质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学校是学生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途径,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采用“一刀切”或“齐步走”的教学方式只会涣散学生的意志,泯灭学生的个性,扼杀学生的创造力,是无法实现学生全面和谐,生动活泼发展的。
分层教学正是从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等方面出发,解决素质教育面临的根本问题的。
2、分层教学是全面推进新课程标准的需要新课标提倡“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句话落实了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反映了教学中要面向全体,体现了基础性、广泛性和发展性合一的总体目标。
新的数学课程应该是顺应“每一个孩子健康发展”的课程,而不是凸显优秀学生的筛子,更不应该成为淘汰沙粒的大浪。
2022课标下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
2022课标下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摘要:2022年新版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和创新奠定了基础。
小学阶段学生处于数学学科学习的初步阶段,加之小学生自身发展差异较大,在数学学习过程的“吸收”效果也就不尽相同。
小学数学教师完成每节课教学任务之后,设计作业,将能起到复习巩固本节课的学习成效。
匹配不同学生需求和水平进行分层作业设计,成为2022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路径。
通过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研究,既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提高数学的教育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贯彻落实的大背景之下,小学数学教学不仅仅需要完成包罗万象知识的输出,还需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借助于2022年最新课标要求开展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既能体现小学数学作业的育人特征和精准匹配,还能借助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所以,探索2022课标下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实践策略成为现阶段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重点课题。
一、2022课标下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实践价值小学数学作为小学教育教学课程体系中最具基础性、应用性和理论性的学科,其教学涉及的知识点多,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感觉到困难。
长期以来,作业都是作为教学补充和教学拓展的形式存在,其教学巩固、教学归纳总结、教学回顾等价值没有凸显。
2022年最新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出台之后,小学数学教师既要完成知识传输,还要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借助于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小学数学作业的复习巩固、归纳总结等价值不仅能够展现出来,且能够让学生在作业完成的过程提高自身核心素养[1]。
二、2022课标下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实践策略(一)巧妙划分学生层次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实践核心在于学生“层次”的巧妙划分。
结合2022年新版课程标准的内容来看,巧妙划分学生层次开展作业设计,需要教师充分结合起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推理、数感意识、创新能力、知识储备、个性特征、学习发展能力、兴趣特征等核心素养,以确保学生划分的“层次”是基于核心素养和学习水平,而非“学生好坏”[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成果报告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唤醒,在于激励,从而让每一个生命都闪现希望的曙光。
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学生,现实中的学生因为教育环境、接受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差异而呈现不同的学习结果。
在亚辿校园大部分学生是比亚辿公司子弟,随父母进入公司而从内地插班到亚迪,学习基础良莠不齐的现象尤为突出。
面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怎么办?答案:不能放弃;面对学生发展不均衡的整个班级怎么办?答案:实施分层教学。
在分层教学中面向全体,尊重学生的差异,在个性化的教学过程中满足全体同学的求知需求与心理需求,使得每一个学生能全面和谐、生动活泼地发展。
近年适逢比亚辿公司提出创办优质化精品化学校,借创精品提质量契机,小学数学组在四、五、六年级开展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两年来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欢迎、家长的认可、学校的激励及教育主管部门的赞誉。
一、课题研究背景1、分层教学是全而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的主题是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而素质教育的根本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实施素质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学校是学生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途径,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 采用“一刀切”或“齐步走”的教学方式只会涣散学生的意志,泯灭学生的个性, 扼杀学生的创造力,是无法实现学生全面和谐,生动活泼发展的。
分层教学正是从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等方面出发,解决素质教育面临的根本问题的。
2、分层教学是全面推进新课程标准的需要新课标提倡“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句话落实了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反映了教学中要面向全体,体现了基础性、广泛性和发展性合一的总体目标。
新的数学课程应该是顺应“每一个孩子健康发展”的课程,而不是凸显优秀学生的筛子, 更不应该成为淘汰沙粒的大浪。
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只有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才能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数学需要,最大限度地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让每一位同学获得不同的发展,使每位同学都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二、课题概念界定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是在新课标理念的引领下,在不打破原有班级框架的基础上实施的教学研究,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分成几个层次,按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通过设定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寻找不同层次的教学方式, 设定不同层次的练习反馈,选择不同层次的评价手段,来满足不同学生的求知需求与心理需求,以达到不同的学生获取不同发展之目的,以此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三、课题研究内容如何进行不同层次的目标定位?如何进行分层教学指导?如何进行分层练习设计?如何进行分层测评?四、课题研究目标及意义1、通过本课题研兖使教师为每一位学生打开一扇心灵之窗,让每一位学生体会到被尊重、被关注的幸福感,从而唤醒内心炽热的情感,进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最终体验到生命的精彩O2、通过本课题研究使学生成绩大面积丰收,班级整体实力显著增强。
优等生得到强化,中等生得到拔高,学困生得到转化。
让优秀的学生更优秀,让普通的学生争取优秀,让学困生脱离学习困境。
3、通过本课题研兖探索出符合亚迪校情的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模式,为其他年级实施数学分层教学提供借鉴,为学校实施分层教学管理提供参考,促进教师走专业化发展之路,加速亚辿创精品化过程。
五、课题研究现状1、西方发达国家采用小班化教学制,采用个性化的课程设置,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所需选择课程,选择时间,以满足不同的个体所需。
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教学评价,面向学生个体,强调给每一个孩子表现的机会,对有特殊需求的学生更是倍加呵护。
2、在国内,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优质教育的渴求越来越强烈。
早期,国内一些大中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杭州己经从实施小班化教学试点开始尝试分层教学,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分层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个性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新课程标准颁布后,各地掀起教改热潮,更多的学校步入探索分层教学、合作学习,如今分层教学已经遍布全国。
六、课题研究保障(一)理论依据1、孔子的“因材施教”理论数千年前,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的重要思想是分层教学最早的理论依据。
2、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该理论的核心即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选择一种能使师生在花费最少的时间与精力的情况下,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案,为分层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3、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等八项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所以对学生而言,某一方面的差距, 并不代表人的差距,某一时期的差别,更不代表终身的差别。
我们要有耐心,要有“等待花开”的精神。
4、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动机等多方面就会变得十分相似”。
这里所指的学习条件,就是指适合学生学习的,能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学习方式,“分层次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的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
(二)客观依据1、学校有一批精诚团结、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他们锐意进取、勇于探索,在工作中善于合作、善于交流、乐于分享。
四、五、六年级的数学教师承担教改的积极性很高,在客观上为分层教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开端。
2、学校独特的文化品位对师生起着激励导向作用,“坚毅进取谦逊包容”的山海精神与“质量为基特色立校和谐奠基进步至上”的核心价值观交相辉映, “人人有自信,个个有特长”的育人观坚定了老师“一个也不能少”的信念,特需关怀工作师生一对一的帮扶,为学困生的成长铺筑了一条通往成功之路。
3、学校是一个开放的校园,注重教师研修水平的提高,利用请进来,走出去,通过校本培训、网络学习、参与竞赛、外出参观等形式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促使教师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为分层教学提供了保障。
(三)经费保障学校有专门的课题研究经费,用于课题研究的开展;学校有科研奖励条例,对承担课题研究的团队有一定的奖励基金。
七、课题研究策略我们将实验对象定位在四(2)、五(2)、六(3)年级,因为这三个班级都是走读班级,全是公司子弟且中途插班生比例大,学生层次感强,最适宜分层教学的实验。
(一)具体措施1、教学主体层次化: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将学生按照现有的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智力发展水平分A\B\C三个层次,各层次的学生老师清楚,班主任清楚、学部领导清楚、学生本人有数,不在班级公开,以免学生产生心理阴影。
A类同学为学习轻松的优等生,约占班级人数的20%, B类同学为发展中的中等生,约占班级人数的70%, C类同学为暂时落后的学困生约占班级人数的 10%,层次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学生的学习状况而改变。
2、教学目标多元化:备课时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努力为各层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由发展的机会。
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A类学生的目标要高于大纲要求。
B类学生完成大纲要求或略高于大纲要求。
C类学生能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就可以了。
3、教学内容自选化:教师不拘泥教材,根据教学目标整合、重组教材,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鲜活的教学情境,提供给学生的是活泼的教学形式,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4、练习方式个性化:教师设计练习时需体现出层次,对于C层次的学生不提倡多练苦练,在相对的时间里能准确完成基本练习也就达到目标了,至于这个层级的学生想挑战B类题也是可以的,中等的学生除了完成基本习题外,还要完成一些稍有难度的思考题,以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优等生不做C层次的作业,也可不做B层次的作业,直接进入A层练习,A层题量不多,但有深度。
5、评价手段多样化:测试时分ABC层的试题,基础题80分+稍难题2。
分+思考题50分的结构模式,C层同学做对80分就算满分,当然也可以挑战后面的题目,做对一题在100分的基础上加分。
B层同学做对前面的100分才算满分,C 层同学不仅要完成前而的两项后,每做对一道思考题就加上相应的得分。
(二)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
在实践中研究策略,在研究中策划实践,在实施中调整完善。
2、调查研究法。
采用问卷及走访这两种调查方法,对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调查,对影响课堂教学的非智力因素进行调查,对实验班级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为课题提供必要的数据和文字资料。
3、总结经验法。
对每个阶段都进行总结,用阶段性研究的经验为后面的研究提供指导,使课题的研究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4、实践验证法。
通过实践对课题研究中的一些构想进行验证,对构想给予相应的总结、纠偏与调节,在实践中验证,在验证中调节,在调节中发展,再在新的发展与实践中进一步去验证、调节,形成良性循环。
(三)研究步骤本课题的研究的具体思路为:调查研究一确定方案一目标实施一总结提炼一成果鉴定。
计划用两年时间,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09年6月一2009年7月)进行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确定成员分工及具体研究内容,撰写课题研究方案,进行课题申报,等候学校审核。
2、实施阶段(2009年9月一2011年9月)本阶段主要任务是研究实施,总结提炼。
课题组成员定期不定期地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开设公开课、探究课、展示课,学生测评质量分析会,及时撰写教学反思、教学随笔、教学论文。
3、总结阶段(2011年10月一2011年12月)整合资料,形成成果,作成果鉴定。
八、课题研究成果两年来,我们在四(2)、五(2)、六(3)班进行分层教学研究,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与鼓励下,在课题组全体同仁的努力下,收获颇丰。
对学生而言,快乐取代了郁闷,进取替代了颓废,差生的标签撕去,迎接学生的是教师的信任与鼓励,每位学生带上好心情徜徉在求知的海洋,收获了学习的进步与快乐。
对教师而言, 创新替代了传统,充实替代了庸碌,教师收获的丰硕的教学效益。
具体体现在:(一)构建了个性化的分层教学模式更新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改千人一面的教学方式,为学生量身定做教学方案,使教学更具针对性、适应性。
探索出分层教学目标的预设,分层教学方法的指导, 分层练习的设计及分层评价激励的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