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歌曲的成熟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菩提树》

6、浪漫主义音乐时期(19世纪初-20世纪初)
音乐风格:个性化、求新求异。 歌唱艺术:这一时期音乐作品的基本风格是抒情性和歌唱 性的;诗词和音乐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主体,强调了作品的 创作性和独立性;音乐的表情术语更加丰富、准确;随着 工业革命的进展,乐器的设计与制造更为先进、精细、灵 敏;出现音乐会歌曲。
3、文艺复兴音乐时期(15世纪-17世纪)
音乐风格:宗教音乐为主,世俗音乐有所发展。 歌唱艺术:出现叙事歌、猎歌、牧歌、舞蹈歌、交替圣歌、 经文歌、尚松等。这一时期欧洲进入了尼德兰音乐时代。 ①歌曲的词、曲作者开始分工②在这一时期,声乐走上了 专业化、演唱技巧化、组织多元化的立体发展之路。
若斯坎《唯你独自创造奇迹》经文歌
西方音乐史简述
1、古希腊古罗马音乐时期 纪)
(公元前8世纪-公元4世
音乐风格:亲近自然,遵循人类自身规律——诗歌舞三位一体。 歌唱艺术:古希腊罗马的声乐作品主要是合唱。
2、中世纪音乐时期(从公元5世纪-公元14世纪)
音乐风格:宗教音乐占统治地位。 歌唱艺术:中世纪音乐中出现两大分支
《格里高利圣咏》 《我看见云雀扑打着翅膀》
4、巴洛克音乐时期(17世纪-18世纪中叶)
音乐风格:气势恢宏,音响宏大,宗教音乐为主。 歌唱艺术:巴洛克时代还有一个最伟大最有意义的贡献。 就是歌剧的诞生,以及声乐教育进入“美声唱法时期”。
许茨《扫罗你为什么要迫害我》
5、古典主义音乐时期(18世纪中叶-19世纪初)
音乐风格:严谨均衡,宗教世俗音乐平分天下。 《你们可知道》 歌唱艺术:歌剧进一步发展,出现喜歌剧等。
E
人音版音乐高一必修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学设计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聆听《魔王》《鳟鱼》,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感受、体验并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2.运用感受、体验、合作、表现等方法,提升音乐审美能力与归纳总结能力。
3.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了解外国及我国的艺术歌曲特征。
二、教学重点:欣赏《魔王》《鳟鱼》,把握作品的故事情节、风格特征。
三、教学难点:把握艺术歌曲的概念及风格特点。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一)表演导入1.教师演唱舒伯特《摇篮曲》,询问作品名称、情绪特点及作者,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总结:所弹唱的作品为《摇篮曲》,作品的情绪是梦幻的、恬静的。
作者是舒伯特,引出课题——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3.简介舒伯特师:舒伯特是奥地利作曲家,出生于维也纳郊外的教师家庭。
自幼随父兄学习小提琴和钢琴,少年时既显示出他在音乐创作上的特殊才能。
舒伯特的一生是在贫困中度过的,艰难的生活使他过早地离开人世。
然而,舒伯特却为人类留下了大量的不朽名作。
他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
舒伯特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4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许多其他作品,被称为“歌曲之王”。
(二)探究歌曲1.作品《魔王》。
A.提出问题:作品的情绪是怎样的?联想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自由作答。
教师总结:情绪是紧张地、不安的。
歌曲主要描绘了,一个狂风之夜,父亲怀抱病重的儿子骑马飞奔,魔王不断诱惑儿子,企图夺走儿子生命,最后儿子死在了父亲的怀中。
B.感受作品的演唱方式,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演唱技巧高吗?为什么?(男声独唱,演唱出紧张的气氛,并一人诠释四种角色)对比听音乐片段体会歌曲高潮的安排:孩子音调越来越急,越来越高,魔王也由轻快诱惑的音调到最后凶恶坚定的语气,推向高潮。
高中音乐_高中音乐1.16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魔王》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课标指出,音乐鉴赏主要通过聆听和感受音乐及对音乐历史与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是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聆听、分析艺术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魔王》,让学生感受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魅力,了解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特点。
二、教材分析舒伯特是欧洲音乐浪漫史上被誉为“歌曲之王”的音乐家,在18岁那年,他创作了《魔王》,5年后出版商才勉强同意发表,条件是:不付稿费。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其中,歌剧14部,交响曲9部,合唱100多首,歌曲600多首。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有:《魔王》《鳟鱼》《菩提树》等。
鉴赏这首作品的重点是聆听、感受和体验,通过分析作品进一步理解作品表达的情感。
也通过这首作品了解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
三、学情分析高中学生具有理性分析能力,尽管作品生疏,但相信学生能够逐步的接受并喜欢这首世界佳作。
四、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肖邦,聆听、分析《魔王》,感受、体验其音乐情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朋友等一切的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思考并规划美好人生。
2.过程与方法:①.体验。
完整而充分地体验《魔王》,学生在音乐形态与音乐情感积极体验中,教师启发学生充分展开联想与想象,爱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
②.比较。
通过分析《魔王》每个角色表达的情感进行比较,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音乐的能力。
③.探究。
引导学生对艺术歌曲《魔王》的研究与创造活动,用开放式、问题式和研究性的学习方法,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④.合作。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与同学与老师的合作交流,增强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3.知识与技能:①.通过欣赏钢琴曲《魔王》,进一步认识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②.通过学唱三个角色的旋律,参与教学中的表演及创作活动,培养多元联系后的创作能力。
人音版高中音乐音乐鉴赏全一册鉴赏课《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教案

《舒伯特的歌曲》教案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美妙,增加学习音乐的热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演唱、欣赏、小组合作等方法,增强音乐表现力、音乐感知能力。
知识与能力:了解艺术歌曲的特点,并能感知歌曲的深刻内涵。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舒伯特歌曲的魅力教学难点:了解艺术歌曲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演唱法、聆听法、谈话法(一)新课导入:谈话导入:展示舒伯特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并顺势介绍舒伯特作为歌曲之王,一生写了600多首艺术歌曲,其歌词许多选自歌德、席勒、海涅等著名诗人的诗作,在艺术歌曲的领域上的成就颇高。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舒伯特的作品,去感受他作品中的音乐魅力吧,一起学习《舒伯特的歌曲》。
(二)新课讲授1、播放《魔王》,并思考歌曲中描绘了怎样的故事情节?塑造了几个人物角色?明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2、提问:由几个人演唱?明确:对学生回答设误,并补充:一人演唱多个角色。
引出艺术歌曲的第一个特点【对于演唱者的技巧要求较高】3、再放歌曲,并思考:歌曲的氛围和情绪是怎样的?明确:生(紧张慌张。
一直有声音哒哒哒地响。
)师总结:艺术歌曲的第二个特点:追问:如果没有三连音会有这样紧张的特点么?(显然没有,因此)【钢琴伴奏有重要作用,是歌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4、播放《鳟鱼》,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特点?明确:生动、轻松、活跃(补充介绍歌曲内容)5、引导学生思考:《魔王》和《鳟鱼》的作词人有什么共同之处?明确:都是知名的文坛大家:歌德、舒巴尔特。
顺势引出艺术歌曲第三个特点:【歌词往往采用名家诗作】(三)巩固提高1、播放《菩提树》歌曲,小组讨论:《菩提树》的艺术特点体现在那些方面?明确:歌词都是名家诗作;钢琴伴奏三连音体现摇动树梢的感觉(432);对演唱者的技巧要求也很高。
四、小结作业师生总结。
(艺术歌曲的三个特点)。
上网搜集关于中国的艺术歌曲,下节课交流分享。
五、板书设计舒伯特的歌曲特点:对于演唱者的技巧要求较高钢琴伴奏有重要作用,是歌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歌曲往往采用名家诗作。
高中音乐鉴赏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一教学目标:一、聆听《魔王》、《鳟鱼》、《菩提树》,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感受、体验并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二、掌握有关艺术歌曲、声乐套曲的.基本知识。
三、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
初步了解浪漫乐派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初步了解浪漫乐派的风格特点,基本掌握基础知识艺术歌曲和声乐套曲。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播放贝多芬的《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 热情)音乐片段说出所属音乐历史时期和作者。
小节:古典主义者崇尚理性,音乐结构严谨。
贝多芬是集大成者,并在哪个作品中创造性的加进了人声?(《第九交响乐》),正因为此,贝多芬不但成为古典主义音乐的最高锋,同时也成为浪漫主义的先行者。
舒伯特生活的年代与贝多芬的中、晚期相同,比贝多芬晚去世一年,他们也都生活在维也纳。
今天请大家和我一起认识舒伯特,聆听舒伯特。
二、进入新课(一)学生阅读第114页,了解西方浪漫主义时期的年代划分,简介舒伯特及其所处的时代:见教参第121页(了解浪漫乐派形成的原因)。
(二)欣赏1、《魔王》(1)、阅读教材第116页后提问:①歌词是谁的诗作?(歌德)②反应什么内容?有几个人物?(叙述者、父亲、孩子、魔王)③什么乐器伴奏?(钢琴)(2)、聆听《魔王》听前提问:舒伯特怎样把歌德诗中的氛围和人物融入音乐中的?讨论小节:(不同的旋律音调表现不同的角色、钢琴伴奏的三连音表现逼人的气氛、两个特强的和弦表现父亲精辟力尽、悲痛欲绝的痛苦心情。
)2、《菩提树》(1)简介《菩提树》,简单讲解声乐套曲。
(2)聆听中文版《菩提树》①歌词是谁的诗作?(缪勒)②反应什么内容?(流浪汉的心情)③什么乐器伴奏?(钢琴)教师小节:舒伯特将钢琴演奏、歌曲和诗词融为一体,成就了音乐史上所谓的艺术歌曲。
我国艺术歌曲发展历程

我国艺术歌曲发展历程艺术歌曲,作为一种音乐艺术形式,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从20世纪初期开始,中国的艺术歌曲经历了从萌芽到成熟的过程,这个过程与中国的社会历史背景紧密相连。
以下是对中国艺术歌曲发展历程的详细阐述。
一、20世纪初期至中叶:萌芽与初步发展在20世纪初期,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关注西方音乐文化,并将其引入中国。
在这个时期,一些中国的音乐家开始尝试创作具有中国元素的艺术歌曲。
这些歌曲大多以中国传统诗词为歌词,结合西方音乐的作曲技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例如,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他》就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
这首歌曲以中国传统的诗词为歌词,通过西方的音乐技巧,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西方文化的融合。
这个时期的其他代表作品还包括黄自的《玫瑰三愿》和《春思曲》等。
二、20世纪中叶至70年代:成熟与繁荣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的艺术歌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强调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同时注重表现人民的情感和思想。
许多作曲家开始将中国民族音乐的元素融入到他们的艺术歌曲中,这使得这些歌曲具有了强烈的中国特色。
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有《牧歌》、《渔光曲》等。
这些歌曲以中国传统的诗词为歌词,结合了民族音乐的元素和现代音乐技巧,成为了中国艺术歌曲的经典之作。
三、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多元化和创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艺术歌曲在70年代至90年代进入了另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多元化和创新。
许多作曲家开始尝试在他们的艺术歌曲中融入更多的元素和技巧,这使得这些歌曲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力。
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有《乡愁》、《祖国,我永远热爱你》等。
这些歌曲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对祖国和家乡的深深热爱。
四、21世纪初至今:新的探索和挑战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的艺术歌曲在新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继续发展。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新的探索和挑战。
许多年轻的作曲家开始在他们的作品中融入更多的现代元素和技巧,这使得这些歌曲具有了更加鲜明的个性和时代感。
《第十六节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必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奇特艺术风格和重要性。
2. 掌握舒伯特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3. 培养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舒伯特歌曲中的音乐语言和诗歌的结合。
2. 难点:将个人情感与舒伯特歌曲产生共鸣,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内涵。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括舒伯特的艺术生平宁成就、舒伯特歌曲的精选片段等。
2. 准备舒伯特歌曲的音频和视频资料。
3. 准备用于教室讨论和互动的材料。
4. 提前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音乐背景和兴趣,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室教学。
教室可以尝试以下几种互动的材料:1. 乐器:提供一些适合初学者的乐器,如吉他、钢琴、小提琴等,让学生们可以亲自尝试演奏。
这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音乐的结构和元素。
2. 音乐卡片:制作一些包含音乐术语和乐谱的卡片,让学生们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互动学习。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音乐知识。
3. 音乐书籍:提供一些适合初学者的音乐书籍,如孩子音乐启蒙书籍、简单的音乐理论书籍等。
学生们可以在教室上互相阅读和讨论,增加他们对音乐的了解。
4. 音乐软件:利用一些适合初学者的音乐软件,如音乐制作软件、音乐游戏软件等,让学生们可以在电脑上进行互动学习。
这种方式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通过以上互动的材料,教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室教学,增加教室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们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四、教学过程: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和价值,掌握演唱技巧,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
以下是具体的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舒伯特及其艺术歌曲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和价值,包括歌词的文学性、旋律的漂亮性、和声的丰富性等。
同时,教师将介绍舒伯特的艺术观和创作理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作品。
艺术歌曲舒伯特教学设计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学设计姓名:张雪云工作单位:陇县第二高级中学学科:高中音乐教材版本:人教版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1.在欣赏音乐作品时,感受音乐情绪,体会音乐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追寻歌曲所蕴涵的深层内容,初步认识曲子所表达的艺术性。
2.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初步感受他为世人留下千首不朽之作的艺术精华,学习他为了音乐而甘于寂寞、执着追求艺术的高贵精神。
【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听——唱——分析——讲解——讨论——实践”的方法对作品进行层层深入地学习。
【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听、唱、对比等方式欣赏艺术歌曲《鳟鱼》、《菩提树》、《魔王》,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
2.初步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点,学习相关音乐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1、学习、了解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感受其风格特征。
2、通过聆听、演唱、朗读、律动、师生共同探讨等方式,让学生感受、体验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
三、教学设想1、教学方法:示范法、讲解法、互动法2、学习方法:体验法、实践法3、教学时间: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聆听两首曲子《命运交响曲》《摇篮曲》思考:听乐曲片段请说出乐曲的名字?谁的作品?乐曲的区别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2、老师点评:作品时代不同,所表现的方式也不一样,古典主义时期的艺术提倡“理性、自由、平等、博爱”,音乐风格简洁明快。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西方社会出现了一种反对崇拜理性、歌颂本能和情感的音乐,刚才我们听的《摇篮曲》就是浪漫主义代表人物舒伯特的代表作。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位大师,聆听他的作品,感知这一时期浪漫主义音乐的艺术性。
3、板书课题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二)新授1、作者简介世界歌曲之王——舒伯特(奥地利)a.随着优美的旋律,看舒伯特的生平简历小视频。
(学生讨论互评感知)b.请同学们点评伟人。
c.老师点评:一生清贫、对艺术执着600多首作品、将艺术歌曲潜能挖掘、誉为世界歌曲之王)他的音乐为什么具有如此强烈的艺术性呢?那就让他的作品说话,下面让我们共同去听,一起来唱三首他的歌曲,感知舒伯特作品的独特魅力,从而进一步认识一代音乐大师。
解读艺术歌曲对我国声乐发展的影响

一、我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历程 (一)诞生时期 艺术各歌曲在我国诞生于五四时期,当时的中国除了社会的动 荡之外,文艺界也在经历着巨大变革。五四时期的中国正在进行着 文化的革命,很多作曲家在开展艺术创作的时候都借鉴了国外的形 式,其中以赵元任、萧友梅等最有代表性,特别是萧友梅,他有着 在德国留学的经历,因此其作品集《今乐初集》、《新歌初集》等 中有很多作品都具有明显的欧洲风格。赵元任也有在美国长时间留 学的经历,美国的艺术歌曲创作形式对他也很大影响,他的代表作 《教我如何不想他》以及萧友梅的《问》在当时对国外创作手法的 表现中是非常明显的,更推动了我国艺术歌曲的发展,正因为这些 优秀的音乐家,也使得艺术歌曲在我国的诞生阶段就处在比较高的 起点上,同时伴随着学堂乐歌而走入了大众的视野。 (二)成熟时期 我国艺术歌曲的诞生期有着比较高的起点,因此步入成熟期的 时间也非常早,大约在上世纪的30到40年代就已经有了一定规模, 而这个时期我国的内忧外患也最为严重,因此这个时期的艺术歌曲 对国仇家难、保护山河等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很多具有代性的艺 术歌曲都带有革命、独立等性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也发挥出 了在乱世中振奋人心的巨大力量。在艺术歌曲的成熟时期,当时很 多著名的音乐家在音乐作品中使用了独特的表现手法来体现时代特 征,例如刘雪庵、贺绿汀、冼星海等人的作品《红豆词》、《嘉陵江 上》、《采桑子•别情》等都使用了词曲互相辅助的方式来表现当时 的社会环境,更将我国的艺术歌曲推上了新的高度。 (三)发展时期 艺术歌曲的发展时期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这个时候我国刚摆 脱战争的侵扰,百业待兴,全国上下都充满着建设新中国的热情, 而我国在开展各项建设的同时也对艺术界的发展非常重视,因此这 个时期的艺术歌曲和我国的发展建设、党的领导等都有非常密切的 关系。在这个时期,我国的艺术歌曲除了歌颂党、歌颂社会发展、 歌颂毛主席以外,还对民族风情有着非常好的体现,例如《嘎俄丽 泰》、《牧歌》、《小河淌水》等歌曲就体现出了维吾尔族、蒙古族、 云南地区少数民族的特征。时至今日,我国的艺术歌曲都对国家情 感、民族风情等体现的非常明显,而艺术歌曲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通 过对多种元素的融合也有了更加多元的发展。 二、艺术歌曲对我国声乐发展的影响 (一)对声乐演唱技巧的影响 演唱技巧在声乐中的作用非常大,在我国声乐演唱主要分为美 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三种形式,早期的声乐演唱对美声唱 法较为青睐,这是因为很多作曲家在留学期间都受到了国外演唱形 式的影响,并将这种影响带到了国内,直到今天很多美声歌唱家还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

魔王
魔王 儿子 父亲
诱惑
恐惧
焦急并安慰孩子
叙述者
密切关注事件的发展
鳟鱼
词作者 舒巴尔特
作者用什么来表现鳟鱼的形象呢?
鳟鱼
歌词 舒巴尔特 明亮的小河里面,有一条小鳟鱼, 快活地游来游去, 像箭儿一样。 我站在小河岸上,静静地朝它望。 在 清清的河水里面,它游得多欢畅, 在清清的河水里面, 它游得多欢畅。 那渔夫带着钓杆,站在河岸旁, 冷酷地看着河水, 想把鱼儿钓上。 我暗中这样期望,只要河水清又亮, 他别想用那钓钩,把小鱼钓上, 他别想用那钓钩,把 小鱼钓上。 但渔夫不愿久等,浪费时光, 立刻就把那河水弄浑, 我还来不及想。 他就已提起钓杆,把小鳟鱼钓到水面。 我满怀激动的心情,看鳟鱼受欺骗, 我满怀激动的心 情,看鳟鱼受欺骗。
声乐套曲
内容关联,同一诗曲
多采用诗歌进行创作
都有精心编配的钢琴伴奏
菩提树
体味乐曲的情绪 分析乐曲的段落
门前有棵菩提树,生长在古井边 我做过无数美梦在它的绿荫间 也曾在那树干上刻下甜蜜诗句 无论快乐和痛苦常在树下留连 今天像往日一样,我流浪到深夜 我在黑暗中行走,闭上了我的双眼 好像听见那树叶 对我轻声呼唤 同伴,回到我这里,来找寻平安! 凛冽的北风吹来,直扑上我的脸 把头上帽子吹落我仍坚定向前 如今我远离故乡,转眼有许多年 但仍常听见呼唤 到这里寻找平安!
摇篮曲
艺术歌曲的成熟
——舒伯特的歌曲
舒伯特简介
弗朗茨· 泽拉菲库斯· 彼 得· 舒伯特
奥地利作曲家
1797年1月31日-1828年11月19日
14部歌剧 9部交响曲 100多首合唱 600多首艺术歌曲
魔王
词:歌德
1、说说你所感受到的音乐气氛 2、你能说出曲中共有几个角色吗?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舒伯特详案

舒伯特的歌曲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九单元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从古典主义时期过渡到浪漫主义时期,因此要引导学生聆听浪漫主义音乐中代表人物的音乐作品,如本节所要求的教学内容——舒伯特和他的艺术歌曲。
舒伯特生平的介绍。
他是伟大的奥地利作曲家,浪漫主义音乐的开创者之一。
舒伯特采用和声上的色彩变化,用各种音乐体裁形式来刻画个人的心理活动,富有大自然的和谐和生命力的气息,将瞬息间的遐想行之于乐谱,把感受到的一切化为音乐形象,构成了他独特的浪漫主义的旋律。
他对后来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起到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虽然三十一岁就夭折,但给后世留下了大量的音乐财富,尤以歌曲著称,被称为“歌曲之王”。
舒伯特总共写下14部歌剧、9部交响曲、100多首合唱曲、600多首歌曲等近千件作品。
其中最著名的有:《未完成交响曲》、《鳟鱼》五重奏、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冬之旅》等。
教材选取了舒伯特的三首艺术歌曲《魔王》、《鳟鱼》、《菩提树》,它们风格各异,但是都十分强调个人主观情感的表现。
声乐套曲《冬之旅》,充分展现对大自然景物的表现越来越重要。
《魔王》原为德国文学家歌德的一首叙事诗,诗中描写的是:父亲怀抱生病的孩子,策马奔驰在黑暗的森林里。
这时,魔王出现了,想用各种办法引诱、威胁孩子,父亲竭力安慰、保护孩子,但孩子依然惊恐而死。
《魔王》这首歌是舒伯特18岁时创作的。
《鳟鱼》是舒巴尔特的一首抒情诗,他把当时的统治者比作搅浑河水的渔夫,把群众比作上当受骗的小鳟鱼。
舒伯特写这首歌是在1817年的夏天,他对当时的社会环境不满,也很向往自由,但是又摆脱不了贫困潦倒的生活境遇,所以,他看到舒巴尔特的这首诗时很有感触,很快就写了《鳟鱼》。
教材中提供的相关音乐知识分别是“艺术歌曲”“声乐套曲”。
二、学情分析本课教学的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通过初中《鳟鱼五重奏》的学习,处于这个年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即对其旋律和舒伯特已经比较熟悉。
高中音乐_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音乐鉴赏》第九单元浪漫幻想的音乐世界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导入:教师演唱教师范唱舒伯特艺术歌曲《小夜曲》;学生聆听教师演唱舒伯特的《小夜曲》片段,营造音乐氛围,引出课题----艺术歌曲----舒伯特的歌曲。
一、舒伯特简介二、欣赏舒伯特艺术歌曲代表作《魔王》1、分辨角色2、分析旋律以儿子出现四次旋律为例分析通过视频方式,了解舒伯特生平故事。
观看视频问题:1、歌曲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2、歌曲中出现了几个角色?通过几段视频片段分辨角色通过教师范唱儿子出现四次旋律的不同,让学生分析、感受角色的有什么情绪变化。
初步了解艺术歌曲的风格特点。
了解歌曲表述内容,让学生能感受到艺术歌曲中歌词戏剧化的表达方式,让学生能感受出全曲中四个不同角色不同语气和情感。
让学生不看字幕,运用音乐要素分辨出作品中一个演员表现出的四个角色。
分析音乐旋律在表现歌曲情绪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3、分析节奏分析三连音的作用对比三连音与前十六后八节奏的效果4、朗诵歌词分角色朗诵歌曲歌词片段5、完整欣赏歌曲6、欣赏舒伯艺术歌曲特《鳟鱼》、《菩提树》片段1、分辨出典型节奏:三连音2、前十六后八节奏互动3、对比、体验两种节奏效果的不同引导学生朗读歌词,尽量将每个不同的角色各自不同的语气、心情表现出来欣赏歌曲小视频,聆听体验歌曲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通过三连音和前十六后八节奏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到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是歌曲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体会歌曲所要表达的情绪和气氛,让学生认识到艺术歌曲的歌词多是采用名家诗作。
感受艺术歌曲的风格魅力主要采用听、对比欣赏的方式,通过对比让学生总结出艺术歌曲风格特点。
教学过程7、总结艺术歌曲的风格特点8、艺术歌曲的定义9、学唱艺术歌曲引导学生总结歌词:歌词多采用名家的诗作,演唱形式:多为独唱曲伴奏:伴奏多为钢琴,在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演唱:对演唱技巧要求很高1、教师伴奏完整演唱学生跟唱跟随伴奏完整演唱艺术歌曲通过对作品的听赏,学生能够总结出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了解舒伯特艺术成就。
我国艺术歌曲发展历程

我国艺术歌曲发展历程一、引进模仿在中国,西方意义上的艺术歌曲创作,始于二十世纪初。
一些留洋学成归来的音乐家们,尝试着运用欧洲的作曲技法,创作中国风格的艺术歌曲。
在他们的作品中,大多比较注重调性的布局和曲式结构的安排,注意艺术形式和人文精神内涵的融洽。
这个时代的主要人物有青主、萧友梅、赵元任等人。
他们的艺术歌曲创作,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尤其是赵元任先生对艺术歌曲的种种探索,在他同时代人中是出类拔萃的。
他在创作实践中,积极探索具有我国民族特性的艺术歌曲的创作模式及其规律,大胆进行“中国民族和声”的试验工作。
譬如在曲式上,他一般不采用分节歌形式,而是随着情感的需要,让音乐自由展开,形成独特类型的变奏曲式。
他抛弃了对欧洲音乐创作手法的单纯模仿,把民族的审美习惯与西洋音乐创作手段结合起来。
他的代表作《教我如何不想他》,就是一首示范性的杰作。
全曲由四段歌词组成,每段歌词的旋律、钢琴伴奏及调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对比和变化。
作品中的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把作者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做了细腻的描写。
不过,就总体而言,这个时期的艺术歌曲创作仍然还是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作曲家是引进模仿西洋音乐的创作手法,甚至审美意识也是西方的。
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除了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他(》刘半农词)、《也是微云》(胡适词)等许多作品之外,还有青主的《大江东去》《。
大江东去》是一首早期借鉴西方音乐体裁进行创作的范例作品。
另有萧友梅的《问》,有人说这首歌曲似乎更像贝多芬的《我爱你》。
这个时期的艺术歌曲作品,大多表现了一种对生活和希望的积极态度,以及纯净、质朴的情感和心态。
特别是作曲家们对欧洲音乐创作手法和作曲技法作不同程度的吸收和改进,为后来新音乐创作模式的建立积累了宝贵经验。
二、学习借鉴二十世纪的三四十年代,是中国学习借鉴西方艺术歌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
特别是那些倡导艺术歌曲中国化、民族化的创作,风靡一时,影响了后来一大批有成就的作曲家。
高中生物课件-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魔王》这首歌曲是舒伯 特在18岁时根据歌德的同名 叙事诗而创作的,是一首具 有戏剧性的叙事歌曲。
边听边看边思考: 音乐作品中刻画了几 个人物?
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运用什么乐器来伴奏 儿子 魔王
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紧张、急迫、恐惧。 三连音的运用表现了气氛逼人的场景, 最后两个和旋表现了父亲悲痛,绝望的 情绪。
思考: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
歌词大意:
门前有棵菩提树,生长在古井边, 我做过无数美梦,在它的绿荫间。 也曾在那树干上,刻下美丽诗句; 无论快乐和痛苦,常在树下留恋。 今天像往日一样,我流浪到深夜, 我在黑暗中行走,闭上我的双眼; 好像听见那树叶对我轻声呼唤: “同伴,回到我这里来找寻平安。” 凛冽的北风吹来,直扑上我的脸, 把头上帽子吹落,我仍坚定向前。 如今我远离故乡,转眼有许多年, 但仍常听见呼唤:“到这里找寻平 安。” 如今我远离故乡,转眼有许多年, 但仍常听见呼唤:“到这里找寻平安, 到这里找寻平安。”
丰城第九中学
高中 音乐 教师:贾秀琦
睡吧 睡吧 我亲爱的宝贝, 妈妈的双手轻轻摇着你。 睡吧 睡吧 我亲爱的宝贝, 妈妈的双手轻轻摇着你。 摇蓝摇你快快安睡, 夜已安静,被里多温暖。
浪漫主义音乐的基本特征:
强调个人主观情感的表现;
对大自然景物的表现占有重要的地 位;
在音乐中追求民族民间的内容和情 趣;
创作目的:
作曲家为某种艺术表 现而创作。
如:教我如何不想他(赵元任) 嘉陵江上 (贺绿汀) 花非花(黄自) 点绛唇 赋登楼(黄自) 大江东去(苏轼 青主)
课后拓展:
1.请同学们收集一些你感 兴趣的中国艺术歌曲,下 节课做歌曲介绍。
2.模唱本节课三首歌曲中 的任何一首。
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公开课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 引子—钢琴如流水的线条,表现潺潺流水的 形象及鳟鱼在水中自由生活;
❖ 第一段:明快的音乐是活泼天真的鱼儿在河 中嬉戏;
❖ 第二段:渔夫要向鱼儿下毒手; ❖ 第三段:转到小调性上,情绪有些暗淡,渔
夫搅浑水钓到了小鳟鱼。钢琴急促的节奏, 衬托出紧张的气氛。
哼唱《鳟鱼》主题旋律
思考:
1.音乐分为几段?作品的结局如何? 三段,作品以悲剧告终。
❖ 最后,叙事者用焦急沉痛 的音调描述了可悲的结局: 父亲急驰到家,儿子早已 在怀抱中死去。钢琴以两 个特强和弦,表现了精疲 力竭的父亲悲痛欲绝的心 情。
❖ 钢琴伴奏以 快速的三连 音和低音区 简短的音阶 走向,模仿 急促的马蹄 声和呼啸的 风声作为前 引,并贯穿 全曲。共有 四个人物: 叙述者、魔 王、父亲、 儿子。
❖ 舒伯特:在世间有太多的 不幸和欺骗,在他的心灵 深处有强烈地对阳光幸福 的渴望,但残酷疾苦的现 实让他感到无助、无奈, 思想一直压抑,所以对未 来失去信心作品多是在痛 苦中挣扎的悲剧结局。
❖ 贝多芬:一直坚信黑暗 过后就是光明,通过斗 争就能得到胜利,他崇 尚自由、民主、平等、 博爱,尽管自己生活在 苦难中,但却一直在追 求幸福,他相信有朝一 日天下为一家,欢乐就 会在全世界实现。
期的过渡人物。
A
A、古典,浪漫 B、德,浪漫,现实
5、在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中,第六交响曲 叫__交响曲,第九交响曲叫__交响曲。 B
A、命运,英雄 B、田园,欢乐颂 C、田园、英 雄 D、英雄、田园
6、以下哪一首不是舒伯特的艺术歌曲。 D
A、《冬之旅》 B、《鳟鱼》 C、《魔王》 D、 《茶花女》
❖ 在舒伯特1815年,18岁时 就创作了著名的艺术歌曲 《魔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教学目标:
一、聆听《魔王》、《鳟鱼》、《菩提树》,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体验并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二、掌握有关“艺术歌曲”、“声乐套曲”的.基本知识。
三、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
初步了解浪漫乐派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
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初步了解浪漫乐派的风格特点,基本掌握基础知识“艺术歌曲”和“声乐套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播放贝多芬的《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热情”)音乐片段说出所属音乐历史时期和作者。
小节:
古典主义者崇尚理性,音乐结构严谨。
贝多芬是集大成者,并在哪个作品中创造性的加进了人声?(《第九交响乐》),正因为此,贝多芬不但成为古典主义音乐的最高锋,同时也成为浪漫主义的先行者。
舒伯特生活的年代与贝多芬的中、晚期相同,比贝多芬晚去世一年,他们也都生活在维也纳。
今天请大家和我一起认识舒伯特,聆听舒伯特。
二、进入新课
(一)学生阅读第114页,了解西方浪漫主义时期的年代划分,简介舒伯特及其所处的时代:见教参第121页(了解浪漫乐派形成的原因)。
(二)欣赏
1、《魔王》(1)、阅读教材第116页后提问:
①歌词是谁的诗作?(歌德)
②反应什么内容?有几个人物?(叙述者、父亲、孩子、魔王)
③什么乐器伴奏?(钢琴)
(2)、聆听《魔王》
听前提问:
舒伯特怎样把歌德诗中的氛围和人物融入音乐中的?
2、《菩提树》
(1)简介《菩提树》,简单讲解“声乐套曲”。
(2)聆听中文版《菩提树》
①歌词是谁的诗作?(缪勒)
②反应什么内容?(流浪汉的心情)
③什么乐器伴奏?(钢琴)
教师小节:舒伯特将钢琴演奏、歌曲和诗词融为一体,成就了音乐史上所谓的“艺术歌曲”。
3、《鳟鱼》
(1)聆听中文版《鳟鱼》
①表达什么内容?(表达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
②歌词是谁的诗作?(舒巴尔特)
2)聆听原文《鳟鱼》
((三)、引导学生总结“艺术歌曲” 的特点:
歌词:根据文学家诗作而创作的歌曲;
演唱形式:多为独唱曲;
伴奏:一般都有精心编配的钢琴伴奏;
演唱水平:对演唱技术有较高的要求。
目的:艺术歌曲是由作曲家为某种艺术表现的目的;
(四)说说唱唱或听听你还知道那些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以及中国艺术歌曲。
《摇篮曲》、《教我如何不想他》(赵元任)、《嘉陵江上》(贺渌丁)等。
(五)总结
浪漫主义者们总是不满足于真实的现状,总是力求挖掘出理想中的美,并同现实中的丑形成鲜明对比。
因而浪漫主义大都表现个人主观情感,热衷于不同寻常的事物或异国情调的题材,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