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陲汉晋简册

合集下载

居延汉简《相宝剑刀》册研究综述

居延汉简《相宝剑刀》册研究综述

居延汉简《相宝剑刀》册研究综述作者:韩华狄晓霞来源:《丝绸之路》2009年第20期[摘要]1972年出土于居延破城子遗址的《相宝剑刀》册,为研究汉代铸剑工艺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本文从释文考释、册书的定名和冶炼技术三个方面对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期有所发现。

[关键词]居延汉简;《相宝剑刀》册;铸剑工艺[中图分类号]K8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20-0013-05从考古出土的刀剑来看,距今4000多年的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就有红铜、青铜制成的小件器物,主要是刀、锥、凿、环和其他铜器的碎片。

通过现代科学手段对其成分进行分析,发现其铸造工艺和其他金属的比例搭配都非常合理。

历史上特别是汉代以前对冶铁铸造技术的文献记载较为零散,例如:《尚书•费誓》载:“备乃弓矢,锻乃戈矛,砺乃锋刃,无敢不善。

”大意是说,军队出发前,要把戈矛等武器煅好、磨好。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载:“冬,晋赵鞅、旬寅帅师城汝滨,遂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

”这是历史上铸铁最早的记载。

《汉书•艺文志》载:“《相宝剑刀》,共二十卷。

”①从数量看,铸造工艺和冶炼方法应该比较详细,遗憾的是此文献早已散佚。

无独有偶,1972年在额济纳旗的居延遗址发现六枚记录判断宝剑好坏的简文,为还原《汉书•艺文志》中《相宝剑刀》册提供了珍贵的考古资料,这六枚简文依据《汉书》的记载,在第一次发表时暂定名为《相宝剑刀》。

《相宝剑刀》册出土于破城子遗址第四十探方中,全册计出六简,简长22.3厘米,宽1.2厘米,木质,每简一行。

原简三编成册,五六简之间文意不连贯,似有缺失。

该册发表后,即有学者撰写相关论文对该册进行了专门的考证。

按时间先后顺序分别为:马明达的《居延汉简〈相剑刀〉册初探》(下简称马文),②甘肃省考古研究所编《居延汉简释粹》(下简称《释粹》);③钟少异的《古相剑术刍议》(下简称钟文);④李零的《中国方术考》(下简称李文);⑤沈云韬的《新居延汉简〈相宝剑刀〉册之初步探讨》(简称沈文);⑥陈力的《〈居延新简〉相利善刀剑诸简选释》(简称陈文)。

怎样学习汉简(独家优化整理版)

怎样学习汉简(独家优化整理版)

怎样学习汉简一、概述两汉时期遗留下来大量的简牍。

早在北周时期,就在甘肃居延地区发现汉代简书,北宋曾在甘肃等地获得过东汉简。

近代最先发现的古简是魏晋简。

狭义上的简书就是指汉简,其对后世书风影响很大。

1901年,瑞典人斯文赫定在新疆罗布泊北部地区的一个古遗址里发现了一批魏晋木简和字纸,这里就是后来世所熟知的楼兰遗址。

1906年,斯坦因在新疆民丰北部的尼雅遗址发现少量汉简,次年又在甘肃敦煌一带的汉代边塞遗址里发现了七百多枚汉简。

在甘肃出土的汉简中,大部分为居延汉简。

有研究者将居延汉简按出土年代划分为两个部分,称为“居延旧简”和“居延新简”,一些研究专著也引用了这一说法。

目前出土的居延汉简共三万多枚,内容涉及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方面,具有极高的历史与文物价值。

出土的汉简形制长短、宽窄、厚薄各异,最长的88.2厘米,最短的3.8厘米,多数为尺牍,横向总计在22.5厘米到23.5厘米范围内。

汉代是书法艺术进入高度自觉创造和个性化表现的时代。

根据考古分析,戍卒中有专门分工制简的人,也就是说简书是出自民间。

简书用笔大胆率意、任情恣性、天真罄露,结体自然天成、不守故常,将汉字结构中的平衡对称、统一变化、违和虚实、主次长短、宽窄粗细等矛盾对立关系发挥到了极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突出展现了不拘一格的形式美。

我们看到,一些书家所临习的汉简已不是汉简本来的形象。

为什么呢?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对汉简的观察不够本质、入微。

笔者有意识选择后世书家书写的汉简书体与原大简书墨迹进行对照。

经过这种对比,体会就更为深刻。

如果借助现代科技,将字迹放大,其中的差别就更为明显。

毫厘之间迅速移动的笔触被我们放大之后,汉简中那些夸张的“巨笔”其实真是“微不足道”。

也就是说,精美不仅限于微小,庞大不见得代表气势。

汉简出自无名工匠之手,放逸不拘,似为不经意的书写,然而又时时能体现出一种“法度”,这是后世规矩森然、匠气十足的隶书所不具备的。

丛书集成初编目录

丛书集成初编目录

丛书集成初编⽬录太平寰宇记残六卷 (宋)乐史撰影古逸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098册元丰九域志⼗卷 (宋)王存等撰据聚珍版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099-3103册舆地⼴记三⼗⼋卷•附札记⼆卷 (宋)欧阳忞撰;(清)黄丕烈撰札记) 据⼠礼居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04-3109册江汉丛谈⼆卷 (明)陈⼠元撰据湖北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10册搅辔录⼀卷 (宋)范成⼤撰据知不⾜斋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10册北道勘误志⼀卷(宋)王瓘撰未出乘軺录⼀卷(宋)路振撰未出北辕录⼀卷(宋)周辉撰未出北⾏⽇录⼆卷(宋)楼轮撰未出北边备对⼀卷(宋)程⼤昌著未出河朔访古记三卷(元)纳新撰未出冀越通⼀卷(明)唐枢撰未出兴复哈密记⼀卷(明)马⽂升撰未出游历纪存⼀卷 (清)朱书撰据问影楼舆地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13册云中纪程⼆卷 (清)⾼懋功撰据粤雅堂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13册骖鸾录⼀卷 (宋)范成⼤撰据知不⾜斋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14册南中纪闻⼀卷 (明)包汝楫撰据砚云甲⼄编本排印史地类第3114册三省⼭内风⼟杂识⼀卷 (清)严如煜撰据问影楼舆地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14册柳边纪略五卷 (清)杨宾撰据仰视千七百⼆⼗九鹤斋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15册陇蜀余闻⼀卷 (清)王⼠禛撰据龙威秘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16册万⾥⾏程记⼀卷 (清)祁韵⼠撰据问影楼舆地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16册滇⾏纪程⼀卷•续抄⼀卷 (清)许缵曾撰据龙威秘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17册东还纪程⼀卷•续抄⼀卷 (清)许赞曾撰据龙威秘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17册蛮书⼀卷•附校讹⼀卷•附续校⼀卷 (唐)樊绰撰;(清)胡xyz撰校讹);(清)董⾦鉴撰续校) 据琳琅秘室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17册桂林风⼟记⼀卷 (唐)莫休符撰据学海类编本排印史地类第3118-3119册岭外代答⼗卷 (宋)周去⾮撰据知不⾜斋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18-3119册峤南琐记⼆卷 (明)魏浚撰影砚云甲⼄编本史地类第3120册君⼦堂⽇询⼿镜⼀卷 (明)王济撰影纪录汇编本史地类第3120册⾚雅三卷 (明)邝露撰据知不⾜斋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21册粤述⼀卷 (清)闵叙撰据龙威秘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22册粤西偶记⼀卷 (清)陆祚蕃撰据龙威秘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22册岭表录异三卷 (唐)刘恂撰据聚珍版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23册南海百咏⼀卷•附校讹⼀卷•附续校⼀卷 (宋)⽅信孺撰;(清)胡珽撰校讹);(清)董⾦鉴撰续校) 据琳琅秘室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23册始兴记⼀卷 (刘宋)王韶之撰;(清)曾钊辑) 据岭南遗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23册⼴州游览⼩志⼀卷 (清)王⼠禛撰据学海类编本排印史地类第3124册岭海舆图⼀卷 (明)姚虞撰据守⼭阁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24册南越笔记⼗六卷 (清)李调元撰据函海本排印史地类第3125-3127册南汉地理志⼀卷 (清)吴兰修撰据岭南遗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28册琼州杂事诗⼀卷 (清)程秉钊撰据灵鹣阁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28册岭南杂记⼀卷 (清)吴震⽅撰据龙威秘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29册西陲要略四卷 (清)祁韵⼠撰据粤雅堂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30册听园西疆杂述诗四卷 (清)箫雄撰据灵鹣阁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31-3132册西藏记⼆卷 (清)佚名撰据龙威秘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33册卫藏通志⼗六卷•⾸⼀卷•附校字记⼀卷 (清)和琳撰;(清)袁昶撰校字记) 据渐西村舍丛刊本排印史地类第3134-3140册西藏考⼀卷 (清)佚名撰据仰视千七百⼆⼗九鹤斋丛书史地类第3141册⼤理⾏记⼀卷 (元)郭松年撰据奇晋斋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42册滇南新语⼀卷 (清)张泓撰据艺海珠尘本排印史地类第3142册滇游记⼀卷 (清)陈⿍撰据学海类编本排印史地类第3142册滇载记⼀卷 (明)杨慎撰据古今说海本排印史地类第3142册南中杂说⼀卷 (清)刘昆撰影豫章丛书本史地类第3142册维西见闻纪⼀卷 (清)余庆远撰据艺海珠尘本排印史地类第3142册长河志籍考⼗卷 (清)⽥雯撰据问影楼舆地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43-3144册晋录⼀卷 (明)沈思孝撰据学海类编本排印史地类第3143-3144册⼭东考古录⼆卷 (清)顾炎武撰据龙威秘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43-3144册⼭左笔谈⼀卷 (明)黄淳耀撰据学海类编本排印史地类第3143-3144册江西粤地图说⼀卷 (明)赵秉忠撰影纪录汇编本史地类第3145册饶南九三府图说⼀卷 (明)王世懋撰影纪录汇编本史地类第3145册吴地记⼀卷•附后集⼀卷 (唐)陆⼴微撰;(宋)佚名辑后集) 据学津讨原本排印史地类第3146册吴郡图经续纪三卷•附校勘记⼀卷•附续校⼀卷 (宋)朱长⽂撰;(清)胡珽撰校勘记);(清)董⾦鉴撰续校) 据琳琅秘室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46册吴郡志五⼗卷•附校勘记⼀卷 (宋)范成⼤撰;(清)钱熙祚撰校勘记) 据守⼭阁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47-3152册江上杂疏⼀卷 (明)彭宗孟撰影盐⾢志林本史地类第3153册吴船录⼆卷 (宋)范成⼤撰据知不⾜斋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53册杨州⿎吹词序⼀卷 (清)吴绮撰据龙威秘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53册云间第宅志⼀卷 (清)王澐撰据艺海珠尘本排印史地类第3153册⾦陵赋⼀卷 (清)程先甲撰据⾦陵丛刻本排印史地类第3154册桃溪客语五卷 (清)吴骞撰据拜经楼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54册中吴纪闻六卷 (宋)龚明之撰据知不⾜斋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55册平江记事⼀卷(元)吴德基撰史地类第3156册吴中旧事⼀卷(元)陆友仁撰史地类第3156册凇故述⼀卷(明)杨枢纂史地类第3156册吴乘窃笔⼀卷(明)许元溥撰史地类第3156册虞乡杂记三卷(明)⽑晋辑未出云间杂志三卷撰⼈不详未出松江衢歌⼀卷(清)陈⾦浩撰未出松南乐府⼀卷(清)杨光辅纂未出⾦陵历代建置表⼀卷 (清)传春官撰据⾦陵丛刻本排印史地类第3158册京东考古录⼀卷 (清)顾炎武撰据龙威秘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59册潞城考古录⼆卷 (清)刘锡信撰据畿辅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59册燕魏杂记⼀卷 (宋)吕颐浩撰据艺海珠尘本排印史地类第3159册汝南遗事⼆卷 (明)李本固撰据借⽉⼭房汇钞本排印史地类第3160册豫志⼀卷 (明)王⼠性撰据学海类编本排印史地类第3160册闽部疏⼀卷 (明)王世懋撰据宝颜堂秘笈本排印史地类第3161册泉南杂志⼆卷 (明)陈懋仁撰据宝颜堂秘笈本排印史地类第3161册闽⼩纪⼆卷 (清)周亮⼯撰据龙威秘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62册海盐澉⽔志⼆卷 (宋)常棠撰影盐⾢志林本史地类第3163册嘉⽲百咏⼀卷 (宋)张尧同撰据学海类编本排印史地类第3163册⾦华游录⼀卷 (宋)⽅凤撰据学海类编本排印史地类第3163册景定严州续志⼗卷 (宋)郑瑶等撰据渐西村舍丛刊本排印史地类第3164册严州图经三卷•附校字记⼀卷 (宋)陈公亮修);(清)袁昶撰校字记) 影渐西村舍丛刊本史地类第3165-3166册洞霄图志六卷 (宋)邓牧编) 据知不⾜斋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67-3168册游唤⼀卷(明)王思任著未出熙朝乐事⼀卷(明)撰⼈不详未出西湖⼿镜⼀卷(清)季婴辑补未出⽯柱记笺释五卷 (清)郑元庆撰据粤雅堂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70册湖需杂记⼀卷 (清)陆次云撰据龙威秘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71册西湖纪游⼀卷 (清)张仁美撰据借⽉⼭房汇钞本排印史地类第3171册硖⽯⼭⽔志⼀卷 (清)蒋宏任撰据别下斋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71册清波⼩志补⼀卷 (清)陈景锺撰据读画斋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72册清波⼩志⼆卷 (清)徐逢吉撰据读画斋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72册会稽三赋注五卷(宋)王⼗朋撰未出乐郊私语⼀卷(明)姚桐寿撰未出瓯江逸志⼀卷(清)劳⼤兴著未出东城杂记⼆卷 (清)厉鹗撰据粤雅堂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74册渚宫旧事五卷•补遗⼀卷 (唐)余知古撰;(清)孙星衍校并增辑) 据平津馆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75册岳阳风⼟记⼀卷(宋)范志明撰未出楚书⼀卷(明)陶晋英著未出楚南⼩记⼀卷(清)吴省兰纂未出和林考⼀卷 (清)黄楙材撰据灵鹣阁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77册和林诗⼀卷 (清)李⽂⽥撰据灵鹣阁丛书本排印据灵鹣阁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77册⿊鞑事略⼀卷•附校勘记⼀卷 (宋)彭⼤雅撰;(宋)徐霆疏证);(宋)胡思敬撰校勘记) 据问影楼舆地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77册西北域记⼀卷 据龙威秘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77册译语⼀卷 (明)岷峨⼭⼈撰;(明)尹耕撰影纪录汇编本史地类第3177册吉林外记⼗卷 (清)萨英额撰据渐西村舍丛刊本排印史地类第3178-3179册宁古塔记略⼀卷 (清)吴振⾂撰据渐西村舍丛刊本排印史地类第3178-3179册出⼝程记⼀卷 (清)李调元撰据函海本排印史地类第3180册滦京杂咏⼆卷 (元)黄懋材撰据知不⾜斋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80册西陲闻见录⼀卷 (清)黎⼠宏撰据学海类编本排印史地类第3180册凉州记⼀卷 (北凉)段龟龙撰;(清)张澍辑) 据⼆⾣堂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81册塞外杂识⼀卷 (清)龙⼀鹏撰据借⽉⼭房汇钞本排印史地类第3181册沙州记⼀卷•附录⼀卷 (刘宋)段国撰;(清)张澍辑) 据⼆⾣堂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81册西河记⼀卷 (晋)喻归撰据⼆⾣堂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81册西河旧事⼀卷 (清)张澍辑) 据⼆⾣堂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81册黔书四卷 (清)⽥雯撰据粤雅堂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82-3183册黔志⼀卷 (明)王⼠性撰据学海类编本排印史地类第3182-3183册黔游记⼀卷 (清)陈⿍撰据学海类编本排印史地类第3184册续黔书⼋卷 (清)张澍撰据粤雅堂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84册黔记四卷 (清)李宗昉撰据问影楼舆地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85册龙沙记略⼆卷(清)⽅式济撰未出东三省兴图说⼀卷(清)曹廷杰撰未出建州⼥真考⼀卷(明)撰⼈不详未出华阳国志⼗⼆卷 (晋)常璩撰据函海本排印史地类第3187-3189册⼊蜀记六卷 (宋)陆游撰据知不⾜斋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90册蜀都杂抄⼀卷 (明)陆深撰据宝颜堂秘笈本排印史地类第3190册益部谈资三卷 (明)何宇度撰据学海类编本排印史地类第3190册蜀中名胜记三⼗卷 (明)曹学诠撰据粤雅堂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91-3195册罗江县志⼗卷 (清)李调元撰据函海本排印史地类第3196册蜀鉴⼗卷 (宋)郭允蹈撰据守⼭阁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197-3198册⾦川琐记六卷 (清)李⼼衡撰据艺海珠尘本排印史地类第3199册⿊龙江外记⼋卷 (清)西清撰据渐西村舍丛刊本排印史地类第3200-3201册西征道⾥记⼀卷 (宋)郑刚中撰据⾦华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202册校正康对⼭先⽣武功县志三卷 (明)康海撰;(清)孙星烈校注据得⽉簃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202册游城南记⼀卷 (宋)张礼撰据宝颜堂秘笈本排印史地类第3202册秦录⼀卷(明)沈思孝著未出陕西南⼭⾕⼝记⼀卷(清)⽑凤枝撰未出⾟⽒三秦记⼀卷(清)张树编辑未出三辅黄图六卷•补遗⼀卷 (汉)佚名撰;(清)毕沅校) 据经训堂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204册两京新记残⼀卷 (唐)韦述撰影佚存丛书本史地类第3205册三辅故事⼀卷 (清)张澍辑) 影⼆⾣堂丛书本史地类第3205册三辅黄图⼀卷 (汉)佚名撰;(清)孙星衍,庄逵吉校) 史地类第3205册三辅旧事⼀卷 (清)张澍辑) 影⼆⾣堂丛书本史地类第3205册唐两京城坊考五卷 (清)徐松撰;(清)张穆校补) 据连筠簃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206-3208册长安志⼆⼗三卷(宋)宋敏求撰未出六朝事迹编类⼆卷 (宋)张敦颐撰影古今逸史本史地类第3213-3214册⼲道临安志⼗五卷•附札记⼀卷 (宋)周淙撰;(清)钱保塘撰札记) 据式训堂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215册东京梦华录⼗卷 (宋)孟元⽼撰影秘册汇函本史地类第3216册武林旧事⼗卷(宋)周密辑未出古杭杂记⼀卷 (元)李有撰据古今说海本排印史地类第3219-3221册梦梁录⼆⼗卷 (宋)吴⾃牧撰据学津讨原本排印史地类第3219-3221册南宋古迹考⼆卷 (清)朱彭撰据指海本排印史地类第3222册故宫遗录⼀卷 (明)萧洵撰据知不⾜斋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223册⾦鳌退⾷笔记⼆卷 (清)⾼⼠奇撰据龙威秘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223册东三省韩俄交界道⾥表⼀卷 (清)聂⼠成撰影问影楼舆地丛书本史地类第3224册边纪略⼀卷 (明)郑晓撰影百陵学⼭本史地类第3225册东南防求利便三卷 (宋)陈克撰;(宋)吕祉编) 据学海类编本排印史地类第3225册靖海纪略四卷 (明)曹履泰撰据别下斋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226册靖海纪略⼀卷 (明)郑茂撰据盐⾢志林本排印史地类第3226册塞语⼀卷 (明)尹畊撰据畿辅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227册乡约⼀卷 (明)尹畊撰据畿辅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227册备倭图记⼆卷(明)⼘⼤同辑未出□李记⼀卷(明)王樵撰未出备边屯⽥车铳议⼀卷(明)赵⼠桢纂未出倭情屯⽥议(明)赵⼠桢纂未出江防总论⼀卷(清)江⾠英撰未出海防总论⼀卷(清)江⾠英撰未出海防述略⼀卷(清)杜臻著未出江防述略⼀卷(清)张鹏翮著未出江防集要⼀卷(清)韩奕辑未出海蔻议⼀卷(明)万表著未出奉使俄罗斯⾏程录⼀卷(清)张鹏翮著未出出塞记略⼀卷(清)钱良择撰未出台海使槎录⼋卷 (清)黄叔璥撰据畿辅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231-3232册台湾随笔⼀卷 (清)徐怀祖撰据学海类编本排印史地类第3231-3232册采硫⽇记三卷 (清)郁永河撰据粤雅堂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233册蠡测汇抄⼀卷 (清)邓传安撰据豫章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234册台湾纪略⼀卷 (清)林谦光撰据龙威秘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235册台湾杂记⼀卷 (清)季麒光撰据龙威秘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235册宣和奉使⾼丽图经四⼗卷•附录⼀卷 (宋)徐兢撰据知不⾜斋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236-3239册朝鲜纪事⼀卷 (明)倪谦撰影纪录汇编本史地类第3240册朝鲜志⼆卷 (朝鲜)佚名撰据艺海珠尘本排印史地类第3240册輶轩纪事⼀卷 (明)姜⽈⼴撰影豫章丛书本史地类第3240册东篱隅谈四卷(朝鲜)⾦正喜撰未出朝鲜国记⼀卷(明)黄洪宪著未出使琉球录⼀卷•附夷语夷字⼀卷 (明)陈侃撰影纪录汇编本史地类第3242-3243册使琉球纪⼀卷 (清)张学礼撰据龙威秘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244册琉球国志略⼗六卷•⾸⼀卷 (清)周煌撰据聚珍版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245-3247册三⼗国记⼆卷(晋)施法显撰未出⼤唐西域记⼗⼆卷(唐)释⽞奘译未出长春眞⼈西游记⼆卷 (元)李志常撰据连筠簃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252册使西域记⼀卷 (明)陈诚,李暹撰影学海类编本史地类第3253册西游录注⼀卷 (清)李⽂⽥撰据灵鹣阁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253册西域释地⼀卷 (清)祁韵⼠撰据粤雅堂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253册汉书西域传补注⼆卷 (清)徐松撰据指海本排印史地类第3254册奉使安南⽔程⽇记⼀卷 (明)黄福撰影纪录汇编本史地类第3255册交州记⼆卷 (晋)刘欣期撰;(清)曾钊辑) 据岭南遗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255册缅述⼀卷 (清)彭崧毓撰据问影楼舆地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255册南翁梦录⼀卷 (安南)黎澄撰影纪录汇编本史地类第3255册安南传⼆卷 (明)王世贞撰影纪录汇编本史地类第3256册安南纪游⼀卷 (清)潘⿍珪撰据龙威秘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256册安南杂记⼀卷 (清)李仙根撰据学海类编本排印史地类第3256册越史略三卷 (安南)佚名撰据守⼭阁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257册西洋朝供典录三卷(清)黄省曾撰未出东西洋考⼗⼆卷 (明)张燮撰据惜阴轩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259-3261册外国⽵枝词⼀卷(清)尤侗撰未出海国闻见录⼆卷(清)陈伦炯纂未出⼋纮译史四卷 (清)陆次云撰据龙威秘书排印史地类第3263册⼋次荒史⼀卷 (清)陆次云撰据龙威秘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264册译史纪余四卷 (清)陆次云撰影龙威秘书本史地类第3264册职⽅外纪五卷•⾸⼀卷 (明西洋)艾儒略撰影守⼭阁丛书本史地类第3265册坤舆图说⼆卷 (清西洋)南怀仁撰影指海本史地类第3266册坤舆外纪⼀卷 (清西洋)南怀仁撰影龙威秘书本史地类第3266册地理备考全书⼗卷(泰西)玛吉⼠辑译未出诸蕃志⼆卷 (宋)赵汝适撰据学津讨原本排印史地类第3272册异域志⼆卷 (元)周致中辑) 影夷门⼴牍本史地类第3273册瀛涯胜览⼀卷 (明)马欢撰影纪录汇编本史地类第3274册瀛涯胜览集⼀卷(明)张升撰未出星槎胜览四卷(明)费信著未出四夷考⼋卷(明)叶向⾼著未出西南夷风⼟记⼀卷 (明)朱孟震撰据学海类编本排印史地类第3277册异域⽵枝词三卷 (清)福庆纂) 据艺海珠尘本排印史地类第3277册海录⼀卷 (清)杨炳南撰据海⼭仙馆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278册⽇本考略⼀卷 (明)薛俊撰据得⽉簃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278册西⽅要纪⼀卷 (清西洋)利类思撰;(清西洋)安⽂思撰;(清西洋)南怀仁撰据学海类编本排印史地类第3278册新嘉坡风⼟记⼀卷 (清)李锺珏撰据灵鹣阁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278册朔⽅备乘札记⼀卷 (清)李⽂⽥撰据灵鹣阁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279册异域录⼆卷 (清)图理琛撰据借⽉⼭房汇钞本排印史地类第3279册澳太利亚洲新志⼀卷 (清)吴宗濂译);(清)赵元益译) 据灵鹣阁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280册使德⽇记⼀卷 (清)李凤苞撰据灵鹣阁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280册英轺私记⼀卷 (清)刘锡鸿撰据灵鹣阁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280册⽒族姓名诗⽒族考六卷 (清)李超孙撰据别下斋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281-3282册风俗通姓⽒篇⼆卷 (汉)应劭撰;(清)张澍注据⼆⾣堂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283册魏⽒补证六卷 (清)万光泰撰据艺海珠尘本排印史地类第3283册姓⽒考略⼀卷 (清)陈廷炜撰据学海类编本排印史地类第3283册古今同姓名录⼆卷 (梁)元帝撰;(唐)陆善经读);(元)叶森补) 据函海本排印史地类第3284-3291册九史同姓名略七⼗⼆卷•补遗四卷 (清)汪辉祖撰据史学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284-3291册三史同名录四⼗卷 (清)汪辉祖辑);(清)汪继培补) 据史学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292-3295册姓解三卷 (宋)邵思撰据古逸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296册古今姓⽒书辩证四⼗卷•附校勘记三卷 (宋)邓名世撰;(清)钱熙祚撰校勘记) 据守⼭阁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297-3304册希姓录五卷 (明)杨慎撰据函海本排印史地类第3297-3304册姓觽⼗卷•附录⼀卷•札记⼀卷 (明)陈⼠元撰;(清)丁兆松撰札记) 影湖北丛书本史地类第3305-3307册姓觽琴误⼀卷•札记⼀卷 (清)易本良撰;(清)丁兆松撰札记) 影湖北丛书本史地类第3308册⾃号录⼀卷 (宋)徐光溥撰据⼗万卷楼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309册名疑五卷(明)衬⼠元著未出男⼦双名记⼀卷(明)陶涵中录未出妇⼥双名记⼀卷(明)李肇亨纂未出历代讳名考⼀卷(清)刘锡信撰未出左传⼈名辩议三卷(清)程廷祚辑未出周秦名字解诂附录⼆卷(清)王萱龄学未出⼩名录⼆卷 (唐)陆龟蒙撰据稗海本排印史地类第3312册补侍⼉⼩名录⼀卷 (宋)王铚撰据稗海本排印史地类第3313册乐府侍⼉⼩名⼆卷 (清)李调元撰据函海本排印史地类第3313册侍⼉⼩名录拾遗⼀卷 (宋)张邦⼏撰据稗海本排印史地类第3313册续补侍⼉⼩名录⼀卷 (宋)温豫撰据稗海本排印史地类第3313册奇字名⼗⼆卷 (清)李调元撰影函海本史地类第3314册世系东家杂记⼆卷•⾸⼀卷•附校讹⼀卷•附续校⼀卷•附补校⼀卷 (宋)孔传撰(清)胡珽撰校讹);(清)董⾦鉴撰续校补校) 据琳琅秘室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315册孔⽒祖庭⼴记⼀⼆卷•附校讹⼀卷•附续补校⼀卷 (⾦)孔元措撰;(清)胡珽撰校讹);(清)董⾦鉴撰续校补校) 据琳琅秘室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316-3317册圣门志五卷 (明)吕元善撰据盐⾢志林本排印史地类第3318-3321册圣贤总传孔⼦弟⼦考⼀卷 (清)朱彝尊撰据学海类编本排印史地类第3322册孔⼦门⼈考⼀卷 (清)朱彝尊撰据学海类编本排印史地类第3322册孟⼦弟⼦考⼀卷 (清)朱彝尊撰据学海类编本排印史地类第3322册学术家总传正学续四卷 (清)陈遇夫撰据岭南遗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323-3324册汉西京博⼠考⼆卷 (清)胡秉虔撰据艺海珠尘本排印史地类第3325册汉学师承记⼋卷•附经师经义⽬录⼀卷 (清)江藩撰据粤雅堂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326-3327册学统五⼗三卷 (清)熊赐履撰据湖北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328-3337册哲学家总传道统录⼆卷•附录⼀卷 (清)张伯⾏撰据正谊堂全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338-3339册伊洛渊源录⼗四卷 (宋)朱熹撰据正谊堂全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340-3341册道命录⼗卷 (宋)李⼼傅辑) 据知不⾜斋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342-3343册道南源委六卷 (明)朱衡撰据正谊堂全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344-3345册宋学渊源记⼆卷•附记⼀卷 (清)江藩撰据粤雅堂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346册释道总传禅⽞显教编⼀卷 (明)杨溥撰影稗乘本史地类第3347册列仙传⼆卷•附校讹⼀卷•附补校⼀卷 (汉)刘向撰;(清)胡珽撰校讹);(清)董⾦鉴撰补校) 影琳琅秘室丛书本史地类第3347册海陵三仙傅⼀卷 (宋)佚名撰据古今说海本排印史地类第3349册仙吏传⼀卷 (唐)太上隐者撰据龙威秘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349册⾹案牍⼀卷 (明)陈继儒撰据宝颜堂秘笈本排印史地类第3349册续神仙传⼀卷 (南唐)沈汾撰据夷门⼴牍本排印史地类第3349册疑仙传三卷•附校讹⼀卷•附补校⼀卷 (宋)隐夫⽟简撰;(清)胡珽撰校讹);(清)董⾦鉴撰补校) 据琳琅秘室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349册钟吕⼆仙传⼀卷 (明)黄鲁曾撰据宝颜堂秘笈本排印史地类第3349册莲社⾼贤传⼀卷撰⼈不详未出⾼僧传⼗三卷(梁)释慧皎撰未出罗湖野录四卷 (宋)释晓莹撰据宝颜堂秘笈本排印史地类第3354册孝⼦忠义总传孝传⼀卷 (晋)陶潜撰据汉魏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354册古孝⼦传⼀卷 (清)茆泮林辑) 史地类第3354册备遗录⼀卷(⼀名建⽂忠节录) (明)张芹撰据古今说海本排印史地类第3355册殉⾝录⼀卷 (明)裘⽟撰影稗乘本史地类第3355册昭忠录⼀卷 (元)佚名撰据守⼭阁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355册名⾂官吏军⼈总传群辅录⼀卷(晋)陶潜著未出英雄记抄⼀卷(魏)王粲撰未出英雄传⼀卷(唐)雍陶撰未出元朝名⾂事略⼗五卷•附校勘记⼀卷 (元)苏天爵撰;(清)傅以礼撰校勘记) 据聚珍版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357-3359册造邦贤动录略⼀卷(明)王炜集未出名卿绩纪⼀卷(明)王⼠贞撰未出明良录略⼀卷(明)沈⼠谦著未出晋诸公别传⼀卷(清)汤球辑未出嘉靖以来内阁⾸辅传⼋卷(明)王⼠贞撰未出御史台精舍碑题名⼀卷(清)赵魏录未出⼴名将传⼆⼗卷 (明)黄道周注断) 据海⼭仙馆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364-3368册河州景忠录三卷(清)胡秉虔纂未出陈张事略⼀卷(明)吴国伦编未出算学家总传畴⼈略四⼗六卷(清)阮元撰未出续畴⼈传(清)罗⼠林续补未出⽂学家总传唐才⼦传⼗卷(元)⾟⽂房撰未出江西诗社宗派图录⼀卷 (清)张泰来撰据知不⾜斋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381册吴郡⼆科志⼀卷 (明)阎秀卿撰影纪录汇编本史地类第3381册新倩籍⼀卷 (明)徐祯卿撰影纪录汇编本史地类第3381册名家诗抄⼩传四卷(清)郑⽅坤撰未出名⼈总传三辅决录⼆卷(汉)赵歧纂未出钱塘先贤传赞⼀卷(宋)袁韶撰未出京⼝耆旧传九卷撰⼈不详未出国宝新编⼀卷 (明)顾濂撰影纪录汇编本史地类第3387册浦阳⼈物记⼆卷 (明)宋濂撰据知不⾜斋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387册⼴州⼈物传⼆⼗四卷 (明)黄佐撰据岭南遗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388-3391册国琛集⼆卷 (明)唐枢撰影纪录汇编本史地类第3392册续吴先贤赞⼗五卷 (明)刘凤撰影纪录汇编本史地类第3393-3394册百越先贤志四卷 (明)欧⼤任撰据岭南遗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395册前徽录⼀卷 (清)姚世锡撰据咫进斋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395册三峰传槁⼀卷 (明)万应隆撰据泾川丛书本排印史地类第3395册隐逸总传⾼⼠传三卷 (晋)皇甫谧撰影古今逸史本史地类第3396册绍陶器录⼆卷(宋)王质撰未出宋遗民录⼗五卷(明)程敏政辑未出逸民传⼆卷 (明)皇甫濂撰;(明)刘凤补遗) 影夷门⼴牍本史地类第3398册贫⼠传⼆卷 (明)黄姬⽔撰据宝颜堂秘笈本排印史地类第3399册⼩隐书⼀卷 (明)敬虚⼦撰据砚云甲⼄编本排印史地类第3399册妇⼥后妃总传藏书纪事诗六卷(清)叶昌炽撰未出。

三大考古发现对现当代书学的影响

三大考古发现对现当代书学的影响

而后有
章草



楷书

行 草 的形成

发展过

总数约达3 0 0 0 之 多

足供书学
汉 以 来 古 文 家之 学
有 赵 宋 时古 器 之
关于 隶书

传 统 的看 法 是产 生 于

研 究和 书法创 作 取 资
( 二 ) 简 牍 帛书
出土 学


而后 有 宋 以 来古 器 物 古 文 字 之 然 则 中国书本上 之 学 问

跋 他 在 《 自临礼
18 9 9


王 懿荣偶然发现 龙骨上
加 上 俄 国 藏 的 大 约 10 0 0 0 件 和 各 种 零


礼 余 于 汉 碑 中独 喜 《

的锲 刻 文 字

揭 开 了 殷 墟 甲骨 研 究 的

碎散失 的部 分

}‘’


总 数应 该 不 下 5 0 0 0 0

其书 则 上 承 殷 龟 版 文 》二 碑
” , ”
下开
大幕

河南 安 阳

殷墟

遗 址 开 始被
龙 《 法》《 藏 启 把 甲骨 文 定 为



李 瑞清 还
考古界所重视 的发掘

官 方组 织 的大 规模

殷派
作 为 中国 书
19 4 9

年前有 l S 次 ( 中央研 究 年 后 有 12 次
, 。
院主 持 )
鹏统计

19 4 9

第02章敦煌文献的发现及流散

第02章敦煌文献的发现及流散
• 不准入墓时“不以为意,往往散乱”,后来官府前 往,又“收书不谨,多毁落残缺”。
第二章
• 竹书纪年》原简可能在永嘉之乱时亡佚﹐但初释本和 考正本仍继续传抄流行。直到唐玄宗开元以前此书仍 旧存在。宋《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直斋 书录解题》已不加着录﹐可能在安史之乱到唐末五代 ﹐传抄本也逐渐散佚。元末明初和明朝中期出现的 《竹书纪年》刻本﹐春秋战国部分均以周王纪年记事 ﹐一般称为“今本”。清钱大昕等指其为明人伪书﹐ 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更推断为明嘉靖间天一阁 主人范钦伪作。南宋初罗泌《路史·国名纪》戊注曾 引《纪年》桓王十二年事﹐已不用晋国纪年﹐除多一 字外﹐与今本全同﹐故今本最迟在南宋初即已出现。
第二章
• 第二天天刚亮,蒋孝琬面带惊愕的神色向 斯坦因报告,有些 经卷上有题署,有的题 署表明,佛经是玄奘从印度带回并亲自从 梵文译为汉文的。听了这一消息,斯坦因 也很惊讶,并让蒋师爷去报告王道士。王 道士听后更是惊愕不已。
第二章
• 蒋孝琬说,只有一种解释才说得过去,即 阴曹地府的玄奘亲自选定这一时辰,把这 些 神圣的佛经展示在斯坦因面前,以便这 位来自遥远印度的虔诚信徒和弟子能把它 们带回印度老家去。在蒋孝琬这种半神话 的影响下,王道士终于向斯坦因打开了藏 经洞之门。
第二章
敦煌藏经洞的发现及文物的早期流散
尤其难得的是有大量失传的古佚文书,大大丰富了我国 文献宝库;其书写文字,除汉文之外,又有卢文、粟特 文、突厥文、梵文、于阗文、吐蕃文、回鹘文、希伯来 文等,多是久已失传的民族古文字。此外,还发现了晚 唐、五代及北宋刻本印刷书籍、绘品。价值之大,无与 伦比,被学术界誉为“古代学术的海洋”。
第二章
伯希和盗宝03
伯希和在藏经洞进行了整整3个星期的挑选。 把卷子分成两堆:一堆是菁华,不论多么艰 难不惜一切代价弄到手;另一堆是凡品,也 是需要的,但不是必不可少的。经过每天大 约1000份的紧张挑选,他基本上将石室遗书 检查一过。

西陲汉晋简册

西陲汉晋简册

西陲汉晋简牍居延简武威简百年来的简帛发现与简帛学的发展简帛发现层出不穷据文献记载,我国简帛的发现、整理和研究,可以追溯至2000多年前西汉景帝(前156—141年)末年的孔子故宅壁中经,但采用近代考古的科学方法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发掘、整理和研究,则开端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迄今将近一个世纪。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简帛的发现可谓层出不穷,共出现了两次大发现的高潮:一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二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

出土简帛的年代涵盖战国、秦、汉、三国及魏晋。

战国简包括五里牌楚简37枚、仰天湖楚简43枚、杨家湾楚简72枚、长台关楚简229枚、望山楚简22枚、藤店楚简24枚、天星观楚简70枚、九店楚简344枚、随县楚简240多枚、临澧楚简数十枚、包山楚简448枚、秦家咀楚简41枚、石板村楚简4371片、郭店楚简804枚、新蔡楚简1300余枚等。

秦简包括云梦秦简1155枚(另有80枚残片)、天水秦简460枚、龙岗秦简283枚、木牍1方、杨家山秦简75枚、关沮秦汉简500枚、王家台秦简800余枚、周家台秦简389枚、木牍1枚、青川秦牍1枚等。

汉简包括敦煌汉简708枚(或云702枚、704枚)、居延汉简3500余枚、罗布淖尔汉简71枚、武威汉简600余枚、甘谷汉简23枚、银雀山汉简4974枚、武威医简78枚、木牍14方、马王堆汉简900余枚、木49枚、定县汉简一批、凤凰山汉简428枚、木牍9方、居延新简近两万枚、罗泊湾汉简十余枚、木牍5枚、阜阳汉简一批、大通汉简400枚、张家山汉简2787枚、胥浦汉简17枚、木牍2方、清水沟汉简一册(27枚)、散简14枚、悬泉置汉简35000余枚(有字者23000余枚)、帛书10件、纸文书10件、墙壁题记1件、尹湾汉简133枚、木椟24方、虎溪山汉简1000余枚、孔家坡汉简785枚等。

三国两晋简包括尼雅、楼兰简牍400余枚、纸文书728件、吐鲁番阿斯塔那晋木简1枚、南昌永外正街晋墓出土木刺5枚、木牍1枚、南昌阳明路三国吴墓出土木刺21枚、木牍2枚、鄂城出土三国吴木刺6枚、马鞍山出土三国木刺14枚、木3枚、武威旱滩坡出土东晋木牍5枚、高台晋墓出土木牍1枚、长沙走马楼出土三国吴简10万多枚等。

汉晋春秋白话文

汉晋春秋白话文

汉晋春秋白话文摘要:1.汉晋春秋的概述2.汉晋春秋的内容与特点3.汉晋春秋的历史价值4.汉晋春秋的现代意义正文:汉晋春秋,又称《汉晋春秋》,是一部记录中国历史上汉朝和晋朝时期的历史著作。

该书采用白话文撰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历史书。

汉晋春秋的作者不详,但其内容与特点、历史价值和现代意义都备受人们关注。

汉晋春秋的概述:汉晋春秋是一部关于汉朝和晋朝历史的白话文著作。

书中详细记载了这两个朝代的历史事件、人物传记和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这部书对于后世了解汉晋时期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汉晋春秋的内容与特点:汉晋春秋的内容非常丰富,既有对汉朝和晋朝历史的全面梳理,也有对各个时期的重点事件和人物的详细描绘。

书中采用白话文撰写,使得这部历史书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还具有较高的可读性。

此外,汉晋春秋在史料搜集和整理方面也具有较高的成就,对于后世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汉晋春秋的历史价值:汉晋春秋是一部具有很高历史价值的著作。

首先,它为后世提供了关于汉晋时期的丰富历史资料,使得人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两个朝代的历史。

其次,汉晋春秋作为一部白话文历史书,对于后世白话文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最后,汉晋春秋在史学研究方面也具有重要地位,为后世史学家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

汉晋春秋的现代意义:虽然汉晋春秋是一部古代的历史著作,但它对于现代人仍具有重要的启示。

首先,通过阅读汉晋春秋,现代人可以了解历史,从中汲取智慧,为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其次,汉晋春秋作为一部白话文著作,对于现代白话文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最后,汉晋春秋中记载的许多历史事件和人物传记,对于现代人在道德、文化、政治等方面的修养和素质提升也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总之,汉晋春秋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现代意义的白话文历史著作。

14史料集锦:西域

14史料集锦:西域

西域
材料
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至五十余,皆在匈奴之西,乌孙之南。

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东西六千余里,南北千余里。

东则接汉,厄以玉门、阳关;西则限以葱岭。

其南山,东出金城,与汉南山属焉。

其河有两原,一出葱岭山,一出于阗。

于阗在南山下,其河北流与葱岭河合,东注蒲昌海。

蒲昌海,一名盐泽者也,去玉门、阳关百余里,广袤三百里。

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皆以为潜行地下,南出于积石,为中国河云。

——[东汉]班固:《汉书》卷九十六上《西域传上》。

天下第一汉简

天下第一汉简

天下第一汉简
天下第一汉简
书法中国2019-05-17 22:56:03
武威《仪礼》简
中国凉州西汉墓中出土的简牍,凉州汉简统称武威汉简。

包括《仪礼》简、凉州王杖诏令简和凉州医药简牍等。

1957年7月间,在甘肃省武威市城西南15公里处武威汉墓群共出土了480枚木简,令人叹为观止。

其中除11枚简为日忌、杂占内容外,其余469枚均为《仪礼》简。

由于它不是散乱的残简令札,而是完整的书册,是西汉经书的样本,在我国所有出土的简犊中,保存最完整,大多数墨迹如初,虽稍有残损,但每一篇首尾俱全,保存了原书的编题、尾题、页码和顺序,像这样样完整的《仪礼》简是迄今出土汉简中空前的发现,不愧称为天下第一简。

这批竹简是目前所见最古老的一部完整的包含9篇《仪礼》的手写本经书,内容包括今存《仪礼》11篇中的7篇,为研究汉代简册制度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同时,由于它不是散乱的残简令札,而是完整的书册,是西汉经书的样本,在我国所有出土的简犊中,保存最完整,大多数墨迹如初,虽稍有残损,但每一篇首尾俱全,保存了原书的编题、尾题、页码和顺序,对研究汉代经学和《仪礼》的版本具有重要价值;另外,此简字体摆脱了篆书框架,笔态扁匀,笔势流畅,蚕头燕尾,逆入平出,工整秀丽,具备成熟的汉隶气质。

《仪礼》简册共27298字,字字是现在研习隶书书法者难得一览的“隶范”,是价值连城的书法奇品。

近年新出土两汉简牍墨书大全(之西汉篇)

近年新出土两汉简牍墨书大全(之西汉篇)

近年新出土两汉简牍墨书大全(之西汉篇)近年新出土两汉简牍墨书(之西汉篇)文/王晓光简牍帛是上世纪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在已面世的楚秦汉晋简牍中,两汉简牍帛是大宗,进入21世纪以来,又有多例汉简出土面世。

本文对近十来年新出土的西汉简牍进行粗略考察,简要叙述、分析这些新出简牍情况及墨书特色。

北大西汉简2009年初,北京大学获得一批从海外回归的西汉简,这批简共编号3346个,其中完整简约1600枚,残断简1700余枚,简长分三种,长简约46厘米,中简约29.5—32.5厘米,短简约23厘米。

北大西汉简内容属古代书籍,不见官方文档、私人文书等,因此又称“西汉竹书。

”[1]北大汉简内容有近20种古代文献,涉及《汉书·艺文志》的六大门类。

北大西汉简北大汉简书法特色:北大简诸篇书写风格不尽相同,墨迹风格不下十种[3]。

总的看一派成熟汉隶风范,法度谨严,书写工整规范,不妨作为武帝间隶书成熟化、定型化的标杆墨迹。

北大简墨字极尽横扁之形,大小匀整;波势磔角适中,少有过分的笔画延展与夸饰,仅在古意略浓些的《苍颉篇》中存有少量左右下方的弧形笔;点画平行列置现象十分突出,结构讲究均衡有序。

其中,《赵正书》、《周驯》、《妄稽》等更接近成熟八分的水准。

水泉子汉简2008年,甘肃永昌县水泉子汉墓M5中出土一批木简,其中较完整的有700多枚,简长19—20、宽约0.6—2厘米,该墓年代约在东汉中期以后。

木简内容分字书、日书两种。

字书主要是《仓颉篇》,共130枚(段)、约900字,字体间杂古形、异体,或是刻意复古,有些含篆体结构,抑或是汉代人对先秦古文字的简俗写法,即所谓“隶古定”。

[4]日书则为标准隶书,分栏书写,从两栏至六七栏不等,其内容与云梦、放马滩秦简等日书有同有异。

水泉子简谢家桥西汉简2007年11月,湖北荆州关沮乡谢家桥1号汉墓出土竹简208枚、竹牍3枚,简长23、宽0.45—0.75厘米,一枚牍长23.6、宽2.8厘米,其余两枚略小。

汉晋正史“西域传”中的娱乐、传说及民俗物产概览

汉晋正史“西域传”中的娱乐、传说及民俗物产概览

汉晋正史“西域传”中的娱乐、传说及民俗物产概览作者:马煜来源:《西部论丛》2018年第06期汉晋正史“西域传”主要包括西汉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大宛列传》、东汉班固所著的《汉书·西域传》、南朝宋时期范晔所著的《后汉书·西域传》以及唐朝房玄龄所著的《晋书·西戎传》,在这几篇文章中,几位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通过不同的途径收集资料,以不同的历史文化为背景,对当时人们依旧感到十分神秘的西域进行了十分精彩的描写,为当时及后来的学者们研究西域提供了方便,也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由于很多这方面的论文都是从衣食住行这四个方面对上述史书传记进行整理,因此这篇论文将另辟蹊径,从汉晋正史中西域人的娱乐活动、民间传说及民俗物产入手,对其进行梳理。

1娱乐活动方面:《史记·大宛列传》:“条枝在安息西数千里……国善眩”,“眩”在这里通“炫”,是幻术、戏法的意思,张守节正义引颜师古曰:“今吞刀、吐火、殖瓜、种树、屠人、截马之术皆是也。

”,说明条枝国的人擅长变魔术;安息国曾“以大鸟卵及黎轩善眩人献于汉”,据本传记载,安息国曾派使者随汉朝使者来观察汉朝的国力,并把大鸟蛋和黎轩地区擅长变魔术的人献给了汉朝,“黎轩”据前人考证,很有可能是指埃及的亚历山大城一带,当时黎轩是大秦属地,故黎轩幻人亦被称为大秦幻人,大秦即古代罗马及近东地区。

《汉书·西域传》:条枝国“善眩”,安息国“以大鸟卵及黎轩眩人献于汉”,表明条枝国和与之毗邻的安息国的人民都擅长变魔术。

这一点与《大宛列传》里关于西域娱乐活动的描写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同的。

2民间传说:《后汉书·西域传》记载道“和帝永元九年,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条支。

临大海欲度,而安息西界船人谓英曰:‘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度,若遇迟风,亦有二岁者,故入海人皆赍三岁粮。

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

’英闻之乃止。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新疆文化网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新疆文化网
• 一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制品的形制和用途
• 二“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的年代 • 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的织造部门?
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
制品的形制和用途
• “五星”织锦制品:
• 呈圆角长方形; • 锦面长18.5、宽12.5厘米;
• 有长约21厘米白绢带
• 初始功用:射箭时的护臂。
白虎、黄龙、鸾鸟、嘉禾、朱草、三足乌、木连理
为异者数百,不可胜纪。咸曰:‘福祥以为瑞应。’”
2-《东观汉记》:“章帝元和二年,祥瑞屡见,凤
凰三十九、麒麟五十一、白虎二十九、黄龙四、青
龙、黄鹄、鸾鸟、神马、神雀、九尾狐、三足乌、 赤鸟、白兔、白鹿、白燕、白鹊、甘露、嘉瓜、秬 秠、明珠、芝英、华平、朱草、木连理,日月不绝, 载于史官,不可胜纪。”
“中国有一部《流沙坠简》,印了将有十年了。要谈 国学,那才算一种研究国学的书。开首有一篇序,是 王国维先生做的,要谈国学,他才可以算一个研究国 学的人物。。。。当假的国学家正在打牌喝酒,真的
国学家正在稳坐高斋读古书的时候,莎士比亚的同乡
斯坦因博士却已经在甘肃新疆这些地方的沙碛里,将 汉晋简牍掘了去;不但掘了去,而且做出书来。”
有过苦, 有过累,有欢喜 有过痛,还要走
有过执着和韧的追求
有过考古人未弃的敬畏
1991-1994年多年考察所获甚微,屡败 屡战,屡战屡败。。。
考察队员们午睡时都在(白日)梦想着下午奇遇 老先生心中装着事情,睡不着。。。
天 道 酬 勤
1995年开始,在多年积累的基础上, 中日合作尼雅遗址考察队遵循“友好 共同 安全 高质 节约”五大精神,考 古调查发掘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五星”文字织锦,经纺织考古专家鉴定:

说草书章草、今草和狂草

说草书章草、今草和狂草

说草书:章草、今草和狂草说草书--草书分章草、今草和狂草三种。

章草盛行于两汉至西晋,由于章草使用于日常生活中的简札簿书,不书碑刻石,因而书迹罕传。

唐人假托西晋索靖书《月仪帖》,及王羲之《奴帖》,明人所刻《皇象书急就章》中的章草,其实都是把今草字体,去其上下字之间连绵顾盼的笔势,加上笔势波磔而成,是后人所作的章草。

直至近代,埋藏地下的两汉魏晋竹木简册,不断发现。

当时通用的章草字迹,始再现于世。

从中可以看出,章草是草隶的发展,是进一步化成今草的过渡字体。

初期的章草,不过在原有的草隶基础上,略微参入使转笔画,逐步发展成为成熟的章草。

汉许慎《说文解字·序》中说:“汉兴,有草书。

”就是指这种行将发展成章草的草隶。

章草字体的成熟和登上艺术高峰,见于《公辅》一简。

罗振玉在《流沙坠简考释》中考定此简书于始建国五年(公元一三年),当时西汉之末,王莽执政执政期间。

并云:“此简章草精绝,虽寥寥不及二十字,然使过江十纸(指张芝书)犹在人间,不足贵也。

”下及东汉西晋与隋朝人所书章草书迹,本丛帖要选印,使初学者略窥各阶段章草字体之变,和它进而发展为今草的过程。

其中特别要指出的,是《史孝山出师颂》。

黄庭坚赞为:“笔短意长”。

前人有附会此书出于西晋索靖。

宋米友仁定为“隋贤书”,是较可靠的。

此颂临古,属后期的章草,隶书笔法全淹,使转圆熟,已与王羲之今草《十七帖》渐渐接近。

一般所称草书字体,即指今草。

此体盛行于东晋。

故流传王羲之的书迹,多数是草书。

如《十七帖》和宋人刻入《淳化阁帖》、《大观帖》等丛帖子内的王羲之草书,僧智永所书真草二体《千字文》中的草书,《孙过庭书谱》、《怀素小草千字文》等都不能是此体。

其特点比章草流畅,上下字间,可有牵丝顾盼,但不若狂草的连绵不绝。

狂草起自唐张旭,是突破了原有今草的规范,运笔放纵连绵,专从艺术角度上尽情发挥。

因此千变万化,引人瞩目。

杜甫诗咏张旭狂草:“挥毫落纸如云烟”。

当时其它诗人形容怀素狂草者有:“奔蛇走虺,骤雨旋风”、“轻烟淡古松,山开万仞峰”;“寒猿饮水撼枯藤,壮士拔山伸劲铁”;“笔下唯看激电流,字成只畏盘龙走”等句。

考古所见道教简牍考述

考古所见道教简牍考述

考古所见道教简牍考述*导读:中国古代简牍是最常用的书写材料,后来随着纸张的出现与广泛使用,简牍一类相对厚重的材质便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但笔者在研究有关……中国古代简牍是最常用的书写材料,后来随着纸张的出现与广泛使用,简牍一类相对厚重的材质便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但笔者在研究有关考古资料和道教文献时,却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文化现象,即当世俗社会普遍淘汰竹木简犊、使用纸张的时候,道教则在法术仪式活动中广为采用木质简牍,动辄十几、数十甚至上百件,而且还继承商周秦汉古风,在木简之外又发展出简牍形制的铅券、玉简、金简、银简、铜简及铁简等。

对此,道教文献多名其为简,有些又称其为札、版、谒、刺、券等等,常常把现今简牍研究者所说的简、牍、版、方混淆在一起。

故本文遵照名从主人的学术研究原则,在总其名为简牍的情况下,具体说证时则按考古实物自铭、材质及文献自称述之,举例力求翔实。

请各位专家学者不吝赐教。

*一木质简牍在道教法事活动中使用频率较高,且自东汉以倾,至少延用到宋元。

从其形制与内容上说,大体可以划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解除疾病鬼邪灾异的符咒简牍。

《三国志魏志张鲁传》注引《典略》说,东汉五斗米道张修施用请祷之法,该法为:书病人姓名,说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

从行文称其作三通、还要沉之水以及东汉纸张并不普遍的情况分析,远乡僻壤的五斗米道的三官手书,当为木质简牍比较合适。

按史所言,张陵、张修(或张衡)、张鲁三世领导五斗米道,这种三官手书木简的用量当不在少数,可惜至今未见出土。

不过,在大致为太平道活动地区内,却发现两例道教简牍实物。

一为天津蓟县出土的汉魏道教简牍,最近《中国文物报》已有报道,但未公布简文具体内容。

另一例则是名气颇大的朱书符咒木简,出土于江苏省高邮县邵家沟汉代遗址。

该简长28、宽3.8厘米,朱符绘于木片上部偏右,左下为朱书咒文3行,其文为:乙巳日死者,鬼名为天光。

天帝神师已知汝名,疾去三千里。

汉晋春秋白话文

汉晋春秋白话文

汉晋春秋白话文摘要:一、汉晋春秋的概述二、汉晋春秋的作者及成书背景三、汉晋春秋的主要内容四、汉晋春秋的历史价值五、汉晋春秋的白话文版本及影响正文:《汉晋春秋》是一部记载了我国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历史的编年体史书,作者为东晋时期的史学家陈寿。

此书是陈寿在晋朝时期,根据《史记》、《汉书》等史籍,结合当时流传的史料编撰而成,共有一百卷,是研究我国古代历史的重要资料。

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晋朝著名的历史学家。

他曾任晋安东将军掾、散骑常侍等职务,晚年致力于史学的研究和著述。

陈寿治史严谨,强调实事求是,主张对史料进行考订、辨伪。

在《汉晋春秋》中,他通过详实的记载,展现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汉晋春秋》的主要内容包括西汉末年的王莽篡位、绿林赤眉起义,东汉初年的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王朝,以及此后的明、章、和、殇、安、顺、桓、灵、少帝等各朝皇帝的治世、乱世、衰世等。

书中以纪事本末体裁,按照年代顺序,记载了这一时期的重要事件、政治斗争、战争、灾异等,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汉晋春秋》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不仅为后世研究古代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同时也对后世史书的编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尤其是陈寿的严谨治学态度和详实的记载方法,为后世史学家树立了榜样。

近年来,《汉晋春秋》的白话文版本在学术界受到了广泛关注。

白话文版本不仅使得这部史书更加通俗易懂,方便了广大读者的阅读,同时也为研究者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此外,《汉晋春秋》的白话文版本还对传统文化的普及和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之,《汉晋春秋》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史书,陈寿的严谨治学态度和详实的记载方法为后世树立了榜样。

汉晋古音与古西域地名

汉晋古音与古西域地名

汉晋古音与古西域地名
薛宗正
【期刊名称】《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0(028)001
【摘要】汉语古今读音不同,不能用今音妄测古音.本文主要根据古音学原理,恢复古西域地名.
【总页数】4页(P50-53)
【作者】薛宗正
【作者单位】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乌鲁木齐,830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04
【相关文献】
1.西域历史地名教学中的音韵学运用——从岑参诗中的西域地名谈起
2.汉晋时期西域汉文化在西藏西部传播的考古学观察
3.丝路首饰:珠圆意满,光华灿烂——史前·汉晋时期西域首饰艺术的变化历程
4.汉晋古法与西域样式的碰撞r——莫高窟257窟中的花树造型研究
5.汉晋时期西域精绝国农业生产考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汉晋南北朝西域胡服“汉化”现象初探

汉晋南北朝西域胡服“汉化”现象初探

汉晋南北朝西域胡服“汉化”现象初探
汉晋南北朝时期,西域就是丝绸之路上的必经之地。

张骞出使西域之前,中原王朝对西域民族的了解仅限于部分传世史料。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国内学术界掀起了民族服饰的研究的热潮。

西域胡人服饰文化作为西域研究的重要一环,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但关于胡人服饰中的汉文化因素,至今还没有被系统研究,没有专题性质的著作出现。

20世纪以来,国内出土了大量涉及古代西域服饰的陶俑、壁画、丝织物、随葬物品等实物资料,弥补了传世文献的不足,极大地推动了古代西域服饰文化的研究发展。

从出土文物来看,汉到南北朝,这一时期的服饰是中华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投影。

不仅出土了众多民族情调的地域特色毛织品,还有大量的汉文化因素出现,是西域物质文明与中原文化交流的凭证,为考证西域这一时期的社会风俗、经济发展与审美文化等提供了实物资料。

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一节。

汉晋南北朝时期服饰具有文化独特性和内容丰富性,通过对这时期西域胡人服饰汉文化现象的分析,反向思维模式研究,对我们了解和认识古代丝绸之路上的胡汉乃至西域的互通有无大有裨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陲汉晋简牍居延简武威简百年来的简帛发现与简帛学的发展简帛发现层出不穷据文献记载,我国简帛的发现、整理和研究,可以追溯至2000多年前西汉景帝(前156—141年)末年的孔子故宅壁中经,但采用近代考古的科学方法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发掘、整理和研究,则开端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迄今将近一个世纪。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简帛的发现可谓层出不穷,共出现了两次大发现的高潮:一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二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

出土简帛的年代涵盖战国、秦、汉、三国及魏晋。

战国简包括五里牌楚简37枚、仰天湖楚简43枚、杨家湾楚简72枚、长台关楚简229枚、望山楚简22枚、藤店楚简24枚、天星观楚简70枚、九店楚简344枚、随县楚简240多枚、临澧楚简数十枚、包山楚简448枚、秦家咀楚简41枚、石板村楚简4371片、郭店楚简804枚、新蔡楚简1300余枚等。

秦简包括云梦秦简1155枚(另有80枚残片)、天水秦简460枚、龙岗秦简283枚、木牍1方、杨家山秦简75枚、关沮秦汉简500枚、王家台秦简800余枚、周家台秦简389枚、木牍1枚、青川秦牍1枚等。

汉简包括敦煌汉简708枚(或云702枚、704枚)、居延汉简3500余枚、罗布淖尔汉简71枚、武威汉简600余枚、甘谷汉简23枚、银雀山汉简4974枚、武威医简78枚、木牍14方、马王堆汉简900余枚、木49枚、定县汉简一批、凤凰山汉简428枚、木牍9方、居延新简近两万枚、罗泊湾汉简十余枚、木牍5枚、阜阳汉简一批、大通汉简400枚、张家山汉简2787枚、胥浦汉简17枚、木牍2方、清水沟汉简一册(27枚)、散简14枚、悬泉置汉简35000余枚(有字者23000余枚)、帛书10件、纸文书10件、墙壁题记1件、尹湾汉简133枚、木椟24方、虎溪山汉简1000余枚、孔家坡汉简785枚等。

三国两晋简包括尼雅、楼兰简牍400余枚、纸文书728件、吐鲁番阿斯塔那晋木简1枚、南昌永外正街晋墓出土木刺5枚、木牍1枚、南昌阳明路三国吴墓出土木刺21枚、木牍2枚、鄂城出土三国吴木刺6枚、马鞍山出土三国木刺14枚、木3枚、武威旱滩坡出土东晋木牍5枚、高台晋墓出土木牍1枚、长沙走马楼出土三国吴简10万多枚等。

帛书包括斯坦因在敦煌汉代烽燧遗址中发现的几件帛书、长沙子弹库楚墓发现的“楚缯书”、敦煌马圈湾烽燧遗址出土的帛书1件、长沙马王堆3号墓出土的一大批帛书、敦煌悬泉置遗址出土的帛书10件等。

简帛的整理与研究硕果累累随着大宗简帛的相继出土和陆续公布,引起海内外学术界的极大兴趣和高度重视。

据粗略统计,近百年来,经过海峡两岸和国外学者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已发表有关简帛研究的论著数千种。

这些论著大体上可分为简帛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个方面。

所谓基础研究主要包括发掘报告、图版、释文、注释、语译、索引、字编、参考文献和论著目录等。

而应用研究主要是应用新发现的简帛资料(包括简帛文字记载、实物以及器物、遗址、墓葬等),结合传世典籍研究当时的政治、法律、经济、军事、文化乃至科技、民族关系、中外关系、语言、文字、书法等各个方面。

前者是前提,后者是归宿,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正如张政史之逸。

”简帛的整理和研究,大体上是沿着这样的轨迹进行的。

1949年以前,主要集中于敦煌和居延汉简的整理和研究。

首批敦煌汉简虽然首先由法国汉学家沙畹率先进行整理和考释,但作出最大贡献的应该首推我国学者罗振玉和王国维。

二人于1914年合著的《流沙坠简》一书以及王国维后来发表的系列论文,不仅对每枚简文分类详加考释,而且应用新发现的简牍资料,撰写出许多研究汉代制度和西北史地的论文,尤其重视把敦煌汉简所记载的内容和汉代烽燧遗址的情况联系起来,力图尽可能恢复汉代烽燧组织系统的原貌。

《流沙坠简》一书的精辟考释和王国维研究敦煌汉简的系列论文,不仅为当时的东西方学者所望尘莫及,而且至今仍不失为近代简帛学的奠基之作。

和敦煌汉简迥然不同的是,首批居延汉简的整理和考释,一开始便是由中国学者负责的。

起初参加的学者有马衡、向达、贺昌群、余逊和劳干等人,因为抗日战争爆发,整理工作中辍。

后由劳干一人完成全部整理和考释,先后于1943年和1944年在南溪石印出版了《居延汉简考释·释文之部》和《居延汉简考释·考证之部》。

与此同时,劳干还发表了二十多篇研究居延汉简的论文。

《释文之部》在变通《流沙坠简》一书的基础上,将居延汉简分为文书、簿录、簿籍、信札、经籍、杂类等六大类。

《考证之部》和研究论文则沿用王国维所创立的“二重证据法”,进一步拓宽了研究领域,在居延汉简和汉代历史研究两个方面,均作出了巨大贡献。

1949年以前,重要的论著还有《汉晋西陲木简汇编》、《罗布淖尔考古记》、《新获之敦煌汉简》、朝鲜古迹研究会《乐浪彩箧冢》、贺昌群《〈流沙坠简〉补正》、《烽燧考》、陈盘《汉晋遗简偶述》、《汉晋遗简偶述续稿》和劳干《敦煌汉简校文》等。

1949年以后,特别是随着七十年代居延新简和马圈湾等敦煌汉简的相继出土,居延和敦煌汉简的整理和研究仍呈方兴未艾之势,在应用简牍来研究历史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概括地说,在下列六个方面均有重大的突破:(一)、1956—1958年《内蒙古额济纳河流域考古报告》和1957年《居延汉简·图版之部》的出版,使人们第一次得知贝格曼田野发掘工作的详情,并能见到居延汉简的全部图版。

(二)、1959年出版的《居延汉简甲编》(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首先公布了破城子、大湾、地湾、瓦因托尼、查科尔帖五地所出的1914枚汉简所属的出土地点。

1980年出版的《居延汉简甲乙编》发表了首批居延汉简的全部出土地点,这对居延汉简的断简缀合、册书复原以及古文书学的研究,均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三)、早在《甲编》出版以后,就有学者曾撰文对《甲编》的释文进行补正,如陈直《〈居延汉简甲编〉释文校正》、陈邦怀《〈居延汉简甲编〉校语》、于豪亮《〈居延汉简甲编〉补释》等。

当1980年《甲乙编》问世前后,又有许多学者接连不断发表有关补正释文的论著,如裘锡圭《汉简零拾》、于豪亮《居延汉简释丛》、谢桂华、李均明《〈居延汉简甲乙编〉补正举隅》等。

从1979年起,为了整理新出土的居延汉简,谢桂华、李均明曾反复审读居延汉简各种版本的图版和释文,又得有机会见到尚未公开发表的居延新简的简影,于是将以往诸家释文逐一进行校订,最后编撰成《居延汉简释文合校》一书,在释文的准确性上有显著的提高。

(四)、众所周知,首批发现的一万余枚居延汉简,完整的册书仅保留下来两种,即由77枚简(其中2简无字)编联成的“永元器物簿”和由3枚简编联成的“永光二年候长郑赦予宁书”仅由此两种简册可知,居延汉简绝大多数原本都是用细麻绳编联的册书,出土以后,因为麻绳腐烂断绝,原来的册书都变成了一枚一枚的散简和断片。

为此,森鹿三以为将已散乱的简牍恢复到册书的本来状态,至少恢复到接近原来的册书的状态,这是居延汉简研究的首要前提和基础工作。

当1957年劳干《居延汉简·图版之部》出版以后,森鹿三将全部精力倾注到了“通泽第二亭食簿”(簿书)、卒家属廪名籍(名籍)等簿籍的复原上,率先开了复原居延汉简簿籍册书的先河。

鲁惟一继承和发展了森鹿三的这种研究方法,出版了专著《汉代行政记录》,从居延汉简中复原出多种完整或基本完整的册书。

对居延汉简的断简进行缀合和册书进行复原,其意义正如永田英正在《汉简的古文书学研究》一文中所总结的:(1)在居延汉简中,从全体上来看,簿籍简牍占绝大多数;(2)簿籍简牍和它们所记载的内容相应,各自具有固定的书写格式;(3)所有的簿籍简牍并不是孤立的个别记录,而是被编联成册书的;(4)以简牍的书写格式为标准,有可能将大量的简牍归类集成;(5)随着簿籍简牍的移送和传递,就有可能形成文书。

这就开启了通往对简牍进行古文书学研究的道路。

(五)1998年,台北出版了《居延汉简补编》。

《补编》弥补了以往历次刊布的首批居延汉简的图版和释文均未能核对原简的根本缺陷。

为了尽可能为字迹日渐褪色的原简保留最好的简影资料,而采用红外线设备等先进科学技术,使以往用肉眼和放大镜无法看出或看清的字迹,清晰呈现,从而对以往诸家的释文多有补正,在释文的准确性上又有新的突破和提高。

(六)1994年中华书局出版《居延新简—甲渠候官》,全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为简牍释文,下册为简牍图版,除收录居延都尉所辖甲渠候官治所(7933枚)与甲渠候官所辖的第四部和第四燧(195枚)这两处遗址所获的全部简牍外,还收录了如下五宗简牍:(1)1982年在甲渠候官采集的散简20枚;(2)甲渠塞第四燧采集的散简67枚;(3)1976年在居延都尉三十井塞次东燧所获简173枚;(4)1972年居延地区采集的散简7枚;(5)1972年居延地区采集的地点不明? 纳⒓?4枚,合计8409枚。

《居延新简—甲渠候官》的出版标志着居延汉简从此进入新简和旧简结合,进行综合研究的新阶段。

与此相应,在1949年以后,中外学者研究居延汉简的论著不断出版问世,限于篇幅,在此不能一一列举。

而林梅村、李均明《疏勒河流域出土汉简》、大庭修《大英图书馆藏敦煌汉简》和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推出的《敦煌汉简》上、下册,则是研究敦煌汉简的重要论著。

另一方面,七十年代以后发现的简帛,诸如云梦秦简、马王堆汉墓帛书、尹湾汉墓简牍、郭店楚简等的研究也紧跟而上。

(一)云梦秦简的释文公布伊始,便有许多学者撰写论文。

据台湾东海大学吴福助教授统计,截至1995年止,已发表论著近千种。

(二)马王堆汉墓帛书和竹木简,虽然还有三册没有发表,但经过20多年的整理和研究,业已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

其中,帛书《老子》、《黄帝书》既是整理发表最早的,也是海内外学术界特别关注和研究论著最丰富的两种帛书。

《周易》和《易传》尽管发表时间较晚,但由于其在中国哲学思想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决定,故一经发表,便成为研究热点。

经过研究,《周易》经传和通行本大有不同。

迄今为止,已发表的帛书研究成果数以百计。

(三)尹湾汉墓简牍,仅就其数量而言,既无法与多达数万枚的居延和悬泉置汉简相比,也远不如云梦秦简、敦煌汉简、马王堆汉墓帛书和竹木简,但因为它们出自生前曾任东海郡功曹史的师饶墓中,不仅内涵异常丰富,而且特殊珍贵。

自1993年春尹湾汉墓简牍发掘出土以后,连云港市博物馆为了将这批珍贵的简牍及早公诸于世,便迅速组织有关专家进行整理,于1997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了包括全部简牍图版、释文以及文物、发掘报告、简牍尺寸索引等在内的《尹湾汉墓简牍》一书。

此外,还发表了廖伯源《简牍与制度——尹湾汉墓官文书考证》等专著、论文集、书法集以及论文近百种。

(四)郭店楚墓竹简的发现,引起海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

1998年5月《郭店楚墓竹简》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后,立即受到学界的高度重视,迅速形成国际性的研究热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