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镇静深度监测PPT课件
合集下载
BIS监测的应用ppt课件
气管插管、人机对抗明显、焦虑不安或组织供氧不足者需 要镇静程度深些老年体弱、重要器官功能差及非插管病人 镇静程相对浅些。
9
为 了 规 范 事 业单位 聘用关 系,建 立和完 善适应 社会主 义市场 经济体 制的事 业单位 工作人 员聘用 制度, 保障用 人单位 和职工 的合法 权益
临床常用的镇静评分系统
2
为 了 规 范 事 业单位 聘用关 系,建 立和完 善适应 社会主 义市场 经济体 制的事 业单位 工作人 员聘用 制度, 保障用 人单位 和职工 的合法 权益
概论
是目前以脑电来判断镇静水平和监测麻醉深度 的较为准确的一种方法 。
BIS不仅包括了更多的原始EEG信息,并且排除 了许多对EEG的干扰因素。
国外学者的调查表明,离开ICU的病人中,约有50%的病人对于其 在ICU 中的经历保留有痛苦的记忆,而70%以上的病人在ICU期间 存在着焦虑与躁动。
因此, ICU病人镇痛镇静治疗 指南 (初稿)指出镇痛镇 静 治疗 应作为ICU治疗 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荐意见:B 级)。
8
为 了 规 范 事 业单位 聘用关 系,建 立和完 善适应 社会主 义市场 经济体 制的事 业单位 工作人 员聘用 制度, 保障用 人单位 和职工 的合法 权益
BIS监测在镇痛、镇静过程中的作用
ICU病人镇痛、镇静的重要性
ICU的重症病人处于强烈的应激环境之中,由于自身严重的疾病 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各种插管带来的隐匿性疼痛以及对未来命运 的忧虑,使得病人感觉到极度的“无助”和“恐惧”,构成对病 人的恶性刺激,增加病人的痛苦,甚至使病人躁动挣扎,危及生 命。
BIS 监测在ICU 的临床应用
BIS监测在镇痛、镇静过程中的作用 BIS监测对昏迷程度的评估及对病人预后的
9
为 了 规 范 事 业单位 聘用关 系,建 立和完 善适应 社会主 义市场 经济体 制的事 业单位 工作人 员聘用 制度, 保障用 人单位 和职工 的合法 权益
临床常用的镇静评分系统
2
为 了 规 范 事 业单位 聘用关 系,建 立和完 善适应 社会主 义市场 经济体 制的事 业单位 工作人 员聘用 制度, 保障用 人单位 和职工 的合法 权益
概论
是目前以脑电来判断镇静水平和监测麻醉深度 的较为准确的一种方法 。
BIS不仅包括了更多的原始EEG信息,并且排除 了许多对EEG的干扰因素。
国外学者的调查表明,离开ICU的病人中,约有50%的病人对于其 在ICU 中的经历保留有痛苦的记忆,而70%以上的病人在ICU期间 存在着焦虑与躁动。
因此, ICU病人镇痛镇静治疗 指南 (初稿)指出镇痛镇 静 治疗 应作为ICU治疗 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荐意见:B 级)。
8
为 了 规 范 事 业单位 聘用关 系,建 立和完 善适应 社会主 义市场 经济体 制的事 业单位 工作人 员聘用 制度, 保障用 人单位 和职工 的合法 权益
BIS监测在镇痛、镇静过程中的作用
ICU病人镇痛、镇静的重要性
ICU的重症病人处于强烈的应激环境之中,由于自身严重的疾病 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各种插管带来的隐匿性疼痛以及对未来命运 的忧虑,使得病人感觉到极度的“无助”和“恐惧”,构成对病 人的恶性刺激,增加病人的痛苦,甚至使病人躁动挣扎,危及生 命。
BIS 监测在ICU 的临床应用
BIS监测在镇痛、镇静过程中的作用 BIS监测对昏迷程度的评估及对病人预后的
麻醉镇静深度监测PPT课件
按要求安静下来
5分躁动 无外界刺激就有活动,试图坐起或 将肢体伸出床沿。不能始终服从指令(如能
按要求躺下,但很快又坐起来或将肢体伸出
床沿)
4分烦躁 但能配合 无外界刺激就有活动, 摆弄床单或插管,不能盖好被子,能服从指
令
10
.
肌肉活动评分法 (MOTOR ACTIVITY ASSESSMENT SCA测刺激引起的体动或血液动力学改变 不能有效预测意识的恢复时间 不能做到实时监测,计算速度慢(需30~60s) 对镇痛成分监测不敏感 用于儿童麻醉监测尚存在争议 CNS损伤的病人、EEG低电压的病人,BIS无意义 必须使用BIS的专业电极片,使用成本过高
17
受肌松剂影响
爆发抑制,脑电活动逐渐消失
F1 4-0
连续的 EEG 抑制
22
.
NARCOTREND 与 BIS 的区别
可在头部不同位置采集即时的原始脑电信号, 具有双通道版本,可同时监测左右脑半球脑电活动; 可使用普通心电电极和重复消毒的针式电极采集信
号及精确分析意识深度。 可在不同类型手术 (包括开颅,烧伤,眼部等)和
C0-C2 79-65 浅麻醉 theta 波数量增加
D0 64-57
delta 波数量增加
D1 56-47 常规麻醉
D2 46-37 E0-E1 36-20
连续的高 delta 波
合适的麻醉区域 D2-E1(46-20)
30参考插管
深度麻醉
E2 19-13
向爆发性抑制过渡
F0 12-5
爆发性抑制
过度麻醉
深度麻醉
F0-F1 12-0
过度麻醉
推荐麻醉深度 可能会术中知晓
合适的麻醉区域 爆发抑制,脑电活动逐渐消失
麻醉深度监测与调控新PPT
临床试验与验证
开展多中心、大规模的临床试验, 验证新型监测与调控设备的有效 性和安全性。
培训与教育
加强麻醉医生对新型监测与调控 设备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应用 技能和经验。
制定行业标准和规
范
制定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促进 新型监测与调控设备的普及和应 用,提高患者安全性。
THANKS FOR WATCHING
肌电指数监测通过记录肌肉在受到刺激时产生的电活动,能够反映肌肉的兴奋状 态,从而评估麻醉深度。该技术能够提供与脑电监测互补的信息,有助于更全面 地评估患者的麻醉状态。
02 麻醉深度调控技术
靶控输注技术
总结词
靶控输注技术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控制麻醉药物输注速度的方法,能够实现麻醉药物的精确控制和稳定麻醉深度。
重症患者麻醉深度调控
根据监测结果,对重症患者的麻醉深度进行 精准调控,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 和舒适性,同时减轻术后苏醒期的疼痛和不 适感。
特殊患者麻醉深度监测与调控
要点一
特殊患者麻醉深度监测
要点二
特殊患者麻醉深度调控
对于特殊患者,如新生儿、老年人、孕妇等,需要采用特 殊的监测方法和技术,如功能近红外光谱、振幅整合脑电 图等,以评估其麻醉深度和脑功能状态。
详细描述
靶控输注技术通过设定目标药物浓度,利用计算机算法实时调整输注速度,以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从而控制麻 醉深度。该技术能够减少麻醉药物的浪费和副作用,提高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脑电意识深度监测调控技术
总结词
脑电意识深度监测调控技术是一种通过监测脑电信号变化来评估麻醉深度的技术,能够实时反映患者 的意识状态。
无创技术在麻醉深度监测与调控中的应用
无创技术通过非侵入性的方式监测麻醉深度,如红外光谱分析、超声波成像等, 减少对患者身体的损伤。
麻醉深度监测与调控优秀课件
听觉 通道
2
I II
IV V
III
000..6.66
000..5.55
000..4.44
VI
000..3.33
000..2.22
Po
000..8.88
PPaa
PP 000..6.66
11
000..4.44
000..2.22
PP22
000..1.11
000
5555
11110000
11115555
22220000
全麻状态的组成成分
➢ 从临床作用的角度:
➢ 意识丧失(Unconsciousness) ➢ 制动(Immobility) ➢ 镇痛(Analgesia) ➢ 对病人的无伤害 (Not harming the patient)
➢ 从全麻临床实施的角度:
➢ 全麻的实施多是不同药物的组合,以使药物的副作用尽可能地降低 并达到最佳的麻醉效果。
二、麻醉深度监测
当前临床常用指标
➢血流动力学指标 ➢瞳孔大小 ➢流泪 ➢出汗 ➢呼出末二氧化碳波形
麻醉深度监测技术
✓AEP ✓EEG (pEEG) ✓EMG ✓HRV ✓IFT (isolated forearm technique) ✓SLEC(spontaneous lower esophageal
ARX和MTA模式以及BIS的测算延迟时间
清醒 睡眠
30 -60 秒 2- 6 秒
ARX- 指数 AAI
BIS分析 移动时- 间平均数模式
总的延迟时间
▪ 传统的移动时间平均数模式: 30~60 秒 ▪ 外因输入自动回归模式: 2~6 秒
ARX模式的发展历程
▪ 最早用于军事与勘测:直升机上摄像
麻醉深度检测ppt课件
麻醉深度检测
10
第一节 脑电信号分析基础
(一)傅里叶变换与频谱分析
频谱分析是分析复杂波形常用的方法,它的理论 根据是傅里叶变换。任何一个周期性函数f(t),可以看 成是很多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之和,即可以用傅里叶 级数来表示。
麻醉深度检测
11
第一节 脑电信号分析基础
麻醉深度检测
12
第一节 脑电信号分析基础
Dayswith EEG 163 Patients
在ICU的平均时间(天)
大大提高了治疗的效率,节约了大量的医疗成本
麻醉深度检测
48
理想的麻醉深度监测
能方便地在常规全麻中应用,对所有的麻醉药能显示 不同等级的变化,且不受神经肌肉阻滞药的影响,无创、 实时,反应时间方面达到最小延迟。准确指导临床麻醉用 药,对麻醉管理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由于诱发电位的波形及振幅较为固定,而背景电活动 无极性亦不规律,随着叠加次数的增加,诱发电位波 形愈加明显,而噪音正负极性互相抵消,然后,再用 平均技术使诱发电位波形恢复原貌。
麻醉深度检测
33
麻醉深度检测
34
二、听觉诱发电位监测
麻醉深度检测
35
听觉诱发指数
计算AEP index主要有两种模式 移动时间平均模式(MTA) 外因输入自动回归模式(ARX)
麻醉深度检测
29
第四节 听觉诱发电位监测
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 AEP) 的特性反映了大脑对刺激反应的客观表现。在麻醉时 听觉最后丧失且最早恢复,AEP在麻醉/镇静深度监 测中意义突出。
麻醉深度检测
30
AEP与BIS相比有两个优点
① AEP是中枢神经系统对刺激反应的客观表现,而 BIS反应的是静息水平(resting level) ;
麻醉深度的监测ppt课件
晓
最新版整理ppt
29
麻醉深度的电生理监测
听觉诱发电位(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 AEP): 给予声音刺激,在头皮上所记录到由听觉神经通
路所产生的电位。
最新版整理ppt
30
麻醉深度的电生理监测-AEP
AEP的原理
听觉是麻醉时最后消失的一个感觉,也是清醒时 最先恢复的一个感觉。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欧洲临床 早期研究发现Nacrotrend与
BIS相似
最新版整理ppt
40
麻醉深度的电生理监测-
Nacrotrend
最新版整理ppt
41
麻醉深度的电生理监测-
Nacrotrend
Nacrotrend较BIS监测的优势:
Narcotrend电极成本低 Narcotrend可在大脑任意位置进行电极摆放 Narcotrend的反应时间更短,约3-5 秒 Narcotrend可进行左右脑半球对比
听觉被麻醉药抑制是一渐变过程而非突然消失。 AEP是听觉系统在接受声音刺激后,从耳蜗毛细
胞至各级中枢产生的相应电活动。
最新版整理ppt
31
麻醉深度的电生理监测-AEP
AEP index
能反映皮层兴奋或抑制状态,可用于监测麻醉的 镇静成分。
能反映皮层下的脑电活动,因而可以在一定程度 上监测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疼痛和体动等的变化。
麻醉过深的主要危害
应激反应低下(不足) 生命中枢抑制 呼吸功能抑制(通气不足、呼吸停止) 循环功能抑制(血压显著下降、心搏停止) 苏醒延迟
最新版整理ppt
15
如何监测麻醉的深度?
最新版整理ppt
16
麻醉深度监测-临床体征
最新版整理ppt
29
麻醉深度的电生理监测
听觉诱发电位(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 AEP): 给予声音刺激,在头皮上所记录到由听觉神经通
路所产生的电位。
最新版整理ppt
30
麻醉深度的电生理监测-AEP
AEP的原理
听觉是麻醉时最后消失的一个感觉,也是清醒时 最先恢复的一个感觉。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欧洲临床 早期研究发现Nacrotrend与
BIS相似
最新版整理ppt
40
麻醉深度的电生理监测-
Nacrotrend
最新版整理ppt
41
麻醉深度的电生理监测-
Nacrotrend
Nacrotrend较BIS监测的优势:
Narcotrend电极成本低 Narcotrend可在大脑任意位置进行电极摆放 Narcotrend的反应时间更短,约3-5 秒 Narcotrend可进行左右脑半球对比
听觉被麻醉药抑制是一渐变过程而非突然消失。 AEP是听觉系统在接受声音刺激后,从耳蜗毛细
胞至各级中枢产生的相应电活动。
最新版整理ppt
31
麻醉深度的电生理监测-AEP
AEP index
能反映皮层兴奋或抑制状态,可用于监测麻醉的 镇静成分。
能反映皮层下的脑电活动,因而可以在一定程度 上监测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疼痛和体动等的变化。
麻醉过深的主要危害
应激反应低下(不足) 生命中枢抑制 呼吸功能抑制(通气不足、呼吸停止) 循环功能抑制(血压显著下降、心搏停止) 苏醒延迟
最新版整理ppt
15
如何监测麻醉的深度?
最新版整理ppt
16
麻醉深度监测-临床体征
麻醉术中监测进展PPT课件
通过刺激神经组织,评估神经传导功 能和麻醉深度的设备。
血气分析仪
用于监测血液中气体成分的设备,可 用于评估呼吸功能和麻醉深度。
体温监测仪
用于监测体温的设备,可用于评估患 者的生理状态和麻醉深度。
监测结果分析
01
02
03
实时分析
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分析, 评估麻醉深度和镇静水平, 指导麻醉药物的调整。
研究目的
探讨麻醉术中监测技术的最新进展, 包括监测指标、监测设备和技术等方 面的研究。
分析不同监测技术的优缺点和应用范 围,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02
麻醉术中监测技术概述
监测技术分类
01
02
03
04
侵入式监测
通过插入身体内部或与身体接 触的方式进行监测,如气管插
管、肺动脉导管等。
非侵入式监测
疗效果。
07
其他监测指标
血糖监测
总结词
血糖监测是麻醉术中重要的监测指标之一,用于评估患者的糖代谢状态和应激反 应程度。
详细描述
在麻醉手术过程中,由于患者的应激反应、麻醉药物的代谢和手术创伤等因素, 血糖水平可能会发生变化。通过实时监测血糖,医生可以及时发现高血糖或低血 糖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
05
呼吸系统监测
监测方法
直接监测法
通过在气管导管上安装压力传感 器或热敏电阻,直接监测气道压 力和气流变化,从而评估患者的
通气状态。
间接监测法
通过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呼气 末二氧化碳分压等生理参数,间接 评估患者的通气状态和氧合情况。
多参数监测
综合应用直接和间接监测方法,同 时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潮气量、 分钟通气量等参数,全面评估患者 的呼吸功能。
血气分析仪
用于监测血液中气体成分的设备,可 用于评估呼吸功能和麻醉深度。
体温监测仪
用于监测体温的设备,可用于评估患 者的生理状态和麻醉深度。
监测结果分析
01
02
03
实时分析
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分析, 评估麻醉深度和镇静水平, 指导麻醉药物的调整。
研究目的
探讨麻醉术中监测技术的最新进展, 包括监测指标、监测设备和技术等方 面的研究。
分析不同监测技术的优缺点和应用范 围,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02
麻醉术中监测技术概述
监测技术分类
01
02
03
04
侵入式监测
通过插入身体内部或与身体接 触的方式进行监测,如气管插
管、肺动脉导管等。
非侵入式监测
疗效果。
07
其他监测指标
血糖监测
总结词
血糖监测是麻醉术中重要的监测指标之一,用于评估患者的糖代谢状态和应激反 应程度。
详细描述
在麻醉手术过程中,由于患者的应激反应、麻醉药物的代谢和手术创伤等因素, 血糖水平可能会发生变化。通过实时监测血糖,医生可以及时发现高血糖或低血 糖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
05
呼吸系统监测
监测方法
直接监测法
通过在气管导管上安装压力传感 器或热敏电阻,直接监测气道压 力和气流变化,从而评估患者的
通气状态。
间接监测法
通过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呼气 末二氧化碳分压等生理参数,间接 评估患者的通气状态和氧合情况。
多参数监测
综合应用直接和间接监测方法,同 时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潮气量、 分钟通气量等参数,全面评估患者 的呼吸功能。
麻醉深度及监测PPT
Fig: BIS, HRV, and PI values before and
10, 30, 60, 120s after incision
指脉波 形降低
伤害性 刺激
交感 兴奋
存在外界伤害性刺激时,灌注指数与肾动脉血流
量的波动一致。
外周指脉波形产生的灌注指数能够反映伤害性感
受的程度。
指脉波型是“理想麻醉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
意识消失
肌肉松迟 肌松药物
抑制伤害性刺激反应
阿片类药物和 血管活性药物
超过0.6MAC的吸入 麻醉药物浓度多为
抑制伤害性感受
意识消失后患者 没有外人所感受
到的“疼痛”
小剂量心血管 活性药物使 麻醉更平稳
心血管活性药物 作为麻醉药的一个成份
P<0.01
end-tidal desflurane concentration (%)
循环稳定
麻醉后交感失张力
手术后交感高张力
麻醉中的容量填充
术后钠水潴留
麻醉时组织自主调 节功能下降
患者术前禁 食禁饮脱水
麻醉诱导药物的 扩血管作用
诱导期急性 超容量填充
血流动 力学平稳
组织充 分灌注
维持较 深的麻醉
有助于 术后恢复
降低PONV 的发生率
肌松药
心血管活性药物?
心血管抑制性药物能否成为麻醉的组成部分
HR、Bp
BIS
HR、Bp ↑ ,BIS↑-麻醉过浅 HR、Bp ↑ ,BIS→ -“镇痛”不全
HRV
HRVI
0~20为“镇痛”过度 20~40“镇痛”适当 40~60为“轻度镇痛不全” >60为“镇痛不全”
AEP Entropy
《麻醉深度监测》PPT课件
全麻过深的主要危害
1、应激反应低下(不足) 2、生命中枢抑制 3、呼吸功能抑制(通气不足、呼吸停止) 4、循环功能抑制(血压显著下降、心搏停止) 5、难以满足手术需要 6、其他
因此,全身麻醉期间,维 持适当的麻醉深度对于确保病 人安全和提供良好的手术条件 是十分重要的!为此,必须掌 握全麻深度的监测和临床判断。
最新型双频谱指数麻醉深度监测仪具有 反应灵敏、及时准确、显示直观、判断方便、 体积小、抗干扰强等优点。除监测麻醉深度 外,同时可反映肌松(EMG)和镇痛(SR)情况。 双频谱指数范围为0-100,指数越小,麻醉 越深。手术中适宜的指数范围(麻醉深度) 为40-60。
使用注意事项:(1)正确放置头皮电极; (2)信号质量指数(SQI)>50时的Bis(非中 空数值)才有意义;(3)手术电刀、电凝 的使用对其有一定干扰。
不规律 呛咳 气道阻力高 喉痉挛
规律 气道阻力小
膈肌呼吸 频率增快 气管拖曳
血压升高 心率增快
血压稍低 但稳定
刺激无改变 低血压
瞬目反射(眼睑反射(+ 眼球运动(+
偏视 流泪 眼睑反射(眼球固定中央
对光反射(瞳孔散大
吞咽反射(+ 出汗(+ 分泌物多
刺激下体动 (+
体动(分泌物减少
指标
状态
记分
P
收缩压
3、体感诱发电位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 SEP)
4、视觉诱发电位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VEP)
双频谱指数是对脑电活动中波谱界频和中 频综合分析的结果,能随常用麻醉药的麻醉深 度改变显示出剂量相关的变化。Dutton等的 临床研究显示Bis作为麻醉中体动的预测,明 显优于血压和心率。Rampil发现界频可判断 刺激前的麻醉深度,以便及时调整深度。这是 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时间最长、最成熟方法。 其监测结果在美国是唯一可用作司法证据的。 Bis目前仍是麻醉深度监测的金标准。
《麻醉深度监测》课件
《麻醉深度监测》PPT课 件
麻醉深度监测技术在手术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处于适 当的麻醉状态。
研究背景
过去几十年中,麻醉深度监测技术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使医生能够更准确地 控制患者的麻醉水平,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麻醉深度监测的重要性
1 精确控制麻醉水平
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 处于最佳麻醉状态,提 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舒 适度。
很难综合评估患者的麻醉状 态,容易产生主观判断和偏 差。
影响因素复杂
麻醉深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包括药物代谢、患者年龄、 疾病状态等,难以精确评估。
课题的研究目标
本课题旨在开发一种可靠、准确的麻醉深度监测技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并 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
实验室研究
通过对模型动物的实验,验证 新技术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安全性评估
通过大量数据分析,证明新技术在麻 醉深度监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结论和展望
本研究成功开发了一种准确可靠的麻醉深度监测技术,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好的治疗工具。未来的研究 将进一步优化技术,并探索更多的应用领域。
2 减少并发症风险
通过监测麻醉深度,可 以减少术后恶心、呕吐 等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 生。
3 个体化麻醉管理
能够根据患者的特定情 况和需求,调整麻醉药 物的剂量和使用方式, 提高治疗效果。
现有技术的局限性
传统的生理监测指 标
如心率、血压等无法准确反 映患者的麻醉深度,存在误 差和滞后性。
单一监测参数
临床验证
在手术实际应用中对新技术进 行评估,收集患者数据并进行 分析。
数据分析
利用统计学方法和机器学习技 术,分析实验结果和临床数据, 确定监测指标的有效性。
麻醉深度监测技术在手术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处于适 当的麻醉状态。
研究背景
过去几十年中,麻醉深度监测技术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使医生能够更准确地 控制患者的麻醉水平,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麻醉深度监测的重要性
1 精确控制麻醉水平
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 处于最佳麻醉状态,提 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舒 适度。
很难综合评估患者的麻醉状 态,容易产生主观判断和偏 差。
影响因素复杂
麻醉深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包括药物代谢、患者年龄、 疾病状态等,难以精确评估。
课题的研究目标
本课题旨在开发一种可靠、准确的麻醉深度监测技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并 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
实验室研究
通过对模型动物的实验,验证 新技术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安全性评估
通过大量数据分析,证明新技术在麻 醉深度监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结论和展望
本研究成功开发了一种准确可靠的麻醉深度监测技术,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好的治疗工具。未来的研究 将进一步优化技术,并探索更多的应用领域。
2 减少并发症风险
通过监测麻醉深度,可 以减少术后恶心、呕吐 等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 生。
3 个体化麻醉管理
能够根据患者的特定情 况和需求,调整麻醉药 物的剂量和使用方式, 提高治疗效果。
现有技术的局限性
传统的生理监测指 标
如心率、血压等无法准确反 映患者的麻醉深度,存在误 差和滞后性。
单一监测参数
临床验证
在手术实际应用中对新技术进 行评估,收集患者数据并进行 分析。
数据分析
利用统计学方法和机器学习技 术,分析实验结果和临床数据, 确定监测指标的有效性。
《镇静镇痛评分》课件
在急诊中,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选择适当的镇静镇痛药物和剂量,并进行 密切监测。同时,应确保患者处于安全、舒适的状态,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04
镇静镇痛评分的影响因素
年龄因素对镇静镇痛评分的影响
儿童和老年人是镇静镇痛评分中需要特别关注的人群。
儿童由于身体发育尚未完全,对药物的代谢和反应与成人存在差异,需要调整用药 剂量和频率。
疾病因素对镇静镇痛评分的影响
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会 影响患者的药物代谢和反应,需
要特别关注。
疼痛程度、病因、病程等因素也 会影响镇静镇痛效果,需要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
疗方案。
某些疾病会导致患者对镇静镇痛 药物的敏感性增加或降低,需要
调整用药剂量和频率。
05
镇静镇痛评分的未来展望
研究开发更安全、更有效 的镇静镇痛药物,以满足 临床需求。
药物联合应用
探索多种药物的联合应用 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 减少副作用。
个体化用药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 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以 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人工智能在镇静镇痛评分中的应用前景
数据挖掘和分析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大量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以发现新的评分 指标和规律。
03
镇静镇痛评分在临床实践中的 应用
手术患者镇静镇痛管理
手术患者镇静镇痛管理是临床实践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合理的镇静镇痛处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痛
苦和焦虑,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的康复质量。
输标02入题
在手术前,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需要,制定个性 化的镇静镇痛方案,包括选择适当的镇静镇痛药物和 剂量,以及合理的给药途径和时间等。
镇静镇痛评分方法的改进和优化
01
04
镇静镇痛评分的影响因素
年龄因素对镇静镇痛评分的影响
儿童和老年人是镇静镇痛评分中需要特别关注的人群。
儿童由于身体发育尚未完全,对药物的代谢和反应与成人存在差异,需要调整用药 剂量和频率。
疾病因素对镇静镇痛评分的影响
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会 影响患者的药物代谢和反应,需
要特别关注。
疼痛程度、病因、病程等因素也 会影响镇静镇痛效果,需要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
疗方案。
某些疾病会导致患者对镇静镇痛 药物的敏感性增加或降低,需要
调整用药剂量和频率。
05
镇静镇痛评分的未来展望
研究开发更安全、更有效 的镇静镇痛药物,以满足 临床需求。
药物联合应用
探索多种药物的联合应用 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 减少副作用。
个体化用药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 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以 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人工智能在镇静镇痛评分中的应用前景
数据挖掘和分析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大量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以发现新的评分 指标和规律。
03
镇静镇痛评分在临床实践中的 应用
手术患者镇静镇痛管理
手术患者镇静镇痛管理是临床实践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合理的镇静镇痛处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痛
苦和焦虑,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的康复质量。
输标02入题
在手术前,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需要,制定个性 化的镇静镇痛方案,包括选择适当的镇静镇痛药物和 剂量,以及合理的给药途径和时间等。
镇静镇痛评分方法的改进和优化
01
麻醉深度监测 ppt课件
2017最新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
深圳威浩康
参考文献
不同方法监测全麻患者麻醉深度准确性的比较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16 年 5 月第36 卷第5 期
徐州医学院江苏省麻醉重点实验室:
深圳威浩康
Chin J Anesthesiol,May 2016,Vol.36,.5
参考文献
不同方法监测全麻患者麻醉深度准确性的比较
与镇痛药物相关 伤害性刺激强度
全麻镇痛深度
0-99
30-50 (右美除外)
面部肌电指数
EMG
与肌松药物相关 评估面部肌松
0-99
诱导35 拔管75
爆发抑制比
BS
与镇静药物相关 提示麻醉过深
0-99
0
深圳威浩康
解决临床问题
Angel-6000D 生命体征+麻醉深度
Angel-6000A 麻醉深度 (镇静+镇痛)
40--50,会出现镇静过深 50--60,会出现术中知晓
深圳威浩康
6、复苏唤醒提示
IOC1≥70 IOC2≥90
IOC2越接 近99,越 容易被唤醒
深圳威浩康
利用IOC1与IOC2的关系如何控制苏醒时间
深圳威浩康
唤醒时机
复 苏 期 IOC2 称 为 警 觉 指 数 , 数 值 越 接 近 99 , 患 者越容易被唤醒,如果 IOC2达到99未能唤醒, 观 察 EMG 数 值 , 数 值 很 低,说明肌松未代谢完。 拔管EMG>75.
深圳威浩康
解决临床问题
3、避免麻醉过深
爆发抑制比 出现数值提 示麻醉过深。 而生命体征 不能代表真 实麻醉深度。
深圳威浩康
解决临床问题
麻醉深度的监测[新版].ppt
最新.
22
BIS降低PASD发生率
•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全麻过浅最严重并发 症。
• BIS监测有助于减少危重病人术中知晓发生
最新.
23
专家共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术中知晓预防和脑功能监测 专家共识(2008)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这是在2005年,ASA发布《术中知晓和脑功能监测的临 床建议报告》之后,中国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一次发布
最新.
18
麻醉深度监测-MOAA/S
改良警觉/镇静观察评估法
(modified observre assessment of alertness/sedation MOAA/S)
评分
机体反应
5 对正常音调姓名呼唤反应正常
4 对正常音调姓名呼唤反应迟钝
3 只有反复或大声呼唤姓名才有反应
2 只对轻刺或摇晃有反应
麻醉深度的监测
最新.
1
麻醉深度与安全
• 麻醉深度监测一直是麻醉医生关注的问题,过浅 或过深都会给患者带来身体或精神的伤害。
最新.
2
麻醉是什么?
麻醉是无反应状态 -Prys-Roberts
最新.
3
麻醉状态的现代定义
“麻醉深度”的定义在不断演变。随着麻 醉药物的出现以及药物对人体作用的知识 体系变化而变化
所能测量的“麻醉深度”是对刺激的反应 患者对指令有反应吗? 切皮时有反应是否提示存在意识感知? 患者的心率或血压对手术操作有反应性上升吗? 患者是否记得术中的事件、谈话或疼痛?
最新.
6
适宜的麻醉深度
意识消失 镇痛良好 肌松适度 适当抑制应激反应
最新.
7
麻醉过浅的主要危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取数据,结构紧凑,具有独立性; ④能为临床医师提供决定性的帮助; ⑤不受电磁与其它电器设备的干扰。 但目前已有的麻醉深度镇静监测仪器都还不
能满足全部要求
5
.
麻醉镇静深度 监测方法
6
.
主观监测方法
警觉/镇静评估法(改良的OAA/S评分)
Ramsay镇静评分标准
肌肉活动评分法 (Motor Activity Assessment Scale, MAAS)
BIS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 Entropy™ Narcotrend
14
.
.
BIS脑电双频指数
BIS是将脑电图(EEG)的功率和频率经快速傅 立叶转换及双频技术处理后得到的一个数字
主要反映大脑皮质的兴奋或抑制状态,已被 认为是评估患者意识状态的敏感、准确的客 观指标。
12
.
客观的监测方法
EEG EEG 还是EEG
13
数字化EEG
计算机技术的进步,通 过对原始脑电的快速计 算和加工,逐步产生了 一系列源于脑电的、用 于监测意识深度的技术
原始EEG ,脑电双频指数(BIS) 听觉诱发电位( AEPI),熵指数 (Entropy),麻醉/脑电意识监 测系统(Narcotrend)
.
麻醉/脑电意识监测系统 (NARCOTREND)
18
.
NARCOTREND
Narcotrend通过实时采集病人脑部任意部位 的脑电表皮生物电信号(脑电信号),将镇 静或麻醉下的脑电图进行自动分析并分级。
是一个综合意识判断的指标,称Narcotrend 指数,表示麻醉意识深度。
合适麻醉区域范围:D2-E1,相应的指数为 (46-20)
3分 安静、配合 无外界刺激就有活动,有目 的的整理床单或衣服,能服从指令
2分 触摸、叫姓名有反应 可睁眼,抬眉,向 刺激方向转头,触摸或大声叫名字时有肢体 运动
1分 仅对恶性刺激有反应 可睁眼,抬眉,向 刺激方向转头,恶性刺激时有肢体运动
0分 无反应 恶性刺激时无运动
11
.
意义
临床麻醉与重症监护治疗中的镇静,重要的 不是选用哪一种镇静评分,而是使用与不使 用这些方法的问题,就已经获得公认的这些 镇静评分方法,合理地应用于临床均能有效 地防止镇静过深或过浅的发生。
3级:嗜睡,对指令反应敏捷
4级:浅睡眠状态,可迅速唤醒;
5级:入睡,对呼叫反应迟钝
6级:深睡,对呼叫无反应
9
肌肉活动评分法 (MOTOR ACTIVITY ASSESSMENT SCALE, MAAS)
.
6分 危险躁动 无外界刺激就有活动,不配 合,拉扯气管插管及各种导管,在床上翻来
覆去,攻击医务人员,试图翻越床栏,不能
按要求安静下来
5分躁动 无外界刺激就有活动,试图坐起或 将肢体伸出床沿。不能始终服从指令(如能
按要求躺下,但很快又坐起来或将肢体伸出
床沿)
4分烦躁 但能配合 无外界刺激就有活动, 摆弄床单或插管,不能盖好被子,能服从指
令
10
.
肌肉活动评分法 (MOTOR ACTIVITY ASSESSMENT SCALE, MAAS)
深度麻醉
F0-F1 12-0
过度麻醉
推荐麻醉深度 可能会术中知晓
合适的麻醉区域 爆发抑制,脑电活动逐渐消失
21
Narcotrend
.
NT阶 段
NT数 值
脑电活动 状态
主要的
EEG
特性
100A 95
清醒 alpha 波
推荐麻醉深度
B0-B2 94-80 浅镇静 beta波, theta波 可能会术中知晓 80参考拔管
7
.
【改良的OAA/S评分】警觉/镇静评估法
5级 对正常语调的呼名反应迅速 4级 对正常语调的呼名反应冷淡 3级 仅对大声或反复呼名有反应 2级 仅对轻度的摇推肩膀或头部有反应 1级 对用力挤捏斜方肌有反应 0级 对用力挤捏斜方肌无反应
8
RAMSAY镇静评分标准
1级:烦躁不安。
.
2级:清醒,安静合作
16
.
BIS的局限性
不能预测刺激引起的体动或血液动力学改变 不能有效预测意识的恢复时间 不能做到实时监测,计算速度慢(需30~60s) 对镇痛成分监测不敏感 用于儿童麻醉监测尚存在争议 CNS损伤的病人、EEG低电压的病人,BIS无意义 必须使用BIS的专业电极片,使用成本过高
17
受肌松剂影响
C0-C2 79-65 浅麻醉 theta 波数量增加
D0 64-57
delta 波数量增加
D1 56-47 常规麻醉
D2 46-37 E0-E1 36-20
连续的高 delta 波
合适的麻醉区域 D2-E1(46-20)
30参考插管
深度麻醉
E2 19-13
向爆发性抑制过渡
F0 12-5
术中知晓 体动,影响手术顺利操作
3
.
麻醉镇静深度监测的意义
避免术中知晓等并发症
能精确地给予适量麻醉药物,避免昂贵麻醉 药品的浪费
减少麻醉后恢复室的滞留时间或出院时间, 从而控制医疗成本
4
.
理想的麻醉镇静深度监测
①准确监测病人的镇静状态,并与临床镇静 表现有较好的相关性;
②数据正确可靠; ③设置与使用方便,可从不同距离方便地获
19
NT阶段
与 NT指数
EMG指数
机器报警 提示
电极自检
原始脑电
趋势图
20
按键栏
.
Narcotrend
.
NT阶段 NT数值 脑电活动状态
A 100-95 B0-B2 94-80
清醒 浅镇静
C0-C2 79-65 常规镇静
D0 64-57
D1 56-47 常规麻醉 D2 46-37
E0-E1 36-20 E2 19-13
.
麻醉镇静深度监测
1 魏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麻醉镇静过深
.
①循环抑制心动过缓和低血压; ②呼吸抑制; ③低氧血症; ④认知功能障碍; ⑤免疫抑制; ⑥呼吸机辅助时间延长 ⑦医疗费用上升。
2
.
麻醉镇静过浅
应激反应增高,血流动力学波动,发生高血 压,和心动过速,可能导致心肌缺血,甚至发 生脑血管意外。
用0-100表示,数值越大,患者越趋于清醒。 BIS值是一个统计数值,建立在大量健康成年
志愿者在接受不同麻醉药和不同关键点时原 始脑电信息的基础上。
15
.
BIS
BIS主要与抑制大脑皮质的麻醉药如硫贲妥钠、 丙泊酚、依托咪酯、咪达唑仑等的镇静药麻 醉深度有非常好的相关性
BIS与氯胺酮、吗啡类镇痛药、异氟醚和N2O 无相关性
能满足全部要求
5
.
麻醉镇静深度 监测方法
6
.
主观监测方法
警觉/镇静评估法(改良的OAA/S评分)
Ramsay镇静评分标准
肌肉活动评分法 (Motor Activity Assessment Scale, MAAS)
BIS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 Entropy™ Narcotrend
14
.
.
BIS脑电双频指数
BIS是将脑电图(EEG)的功率和频率经快速傅 立叶转换及双频技术处理后得到的一个数字
主要反映大脑皮质的兴奋或抑制状态,已被 认为是评估患者意识状态的敏感、准确的客 观指标。
12
.
客观的监测方法
EEG EEG 还是EEG
13
数字化EEG
计算机技术的进步,通 过对原始脑电的快速计 算和加工,逐步产生了 一系列源于脑电的、用 于监测意识深度的技术
原始EEG ,脑电双频指数(BIS) 听觉诱发电位( AEPI),熵指数 (Entropy),麻醉/脑电意识监 测系统(Narcotrend)
.
麻醉/脑电意识监测系统 (NARCOTREND)
18
.
NARCOTREND
Narcotrend通过实时采集病人脑部任意部位 的脑电表皮生物电信号(脑电信号),将镇 静或麻醉下的脑电图进行自动分析并分级。
是一个综合意识判断的指标,称Narcotrend 指数,表示麻醉意识深度。
合适麻醉区域范围:D2-E1,相应的指数为 (46-20)
3分 安静、配合 无外界刺激就有活动,有目 的的整理床单或衣服,能服从指令
2分 触摸、叫姓名有反应 可睁眼,抬眉,向 刺激方向转头,触摸或大声叫名字时有肢体 运动
1分 仅对恶性刺激有反应 可睁眼,抬眉,向 刺激方向转头,恶性刺激时有肢体运动
0分 无反应 恶性刺激时无运动
11
.
意义
临床麻醉与重症监护治疗中的镇静,重要的 不是选用哪一种镇静评分,而是使用与不使 用这些方法的问题,就已经获得公认的这些 镇静评分方法,合理地应用于临床均能有效 地防止镇静过深或过浅的发生。
3级:嗜睡,对指令反应敏捷
4级:浅睡眠状态,可迅速唤醒;
5级:入睡,对呼叫反应迟钝
6级:深睡,对呼叫无反应
9
肌肉活动评分法 (MOTOR ACTIVITY ASSESSMENT SCALE, MAAS)
.
6分 危险躁动 无外界刺激就有活动,不配 合,拉扯气管插管及各种导管,在床上翻来
覆去,攻击医务人员,试图翻越床栏,不能
按要求安静下来
5分躁动 无外界刺激就有活动,试图坐起或 将肢体伸出床沿。不能始终服从指令(如能
按要求躺下,但很快又坐起来或将肢体伸出
床沿)
4分烦躁 但能配合 无外界刺激就有活动, 摆弄床单或插管,不能盖好被子,能服从指
令
10
.
肌肉活动评分法 (MOTOR ACTIVITY ASSESSMENT SCALE, MAAS)
深度麻醉
F0-F1 12-0
过度麻醉
推荐麻醉深度 可能会术中知晓
合适的麻醉区域 爆发抑制,脑电活动逐渐消失
21
Narcotrend
.
NT阶 段
NT数 值
脑电活动 状态
主要的
EEG
特性
100A 95
清醒 alpha 波
推荐麻醉深度
B0-B2 94-80 浅镇静 beta波, theta波 可能会术中知晓 80参考拔管
7
.
【改良的OAA/S评分】警觉/镇静评估法
5级 对正常语调的呼名反应迅速 4级 对正常语调的呼名反应冷淡 3级 仅对大声或反复呼名有反应 2级 仅对轻度的摇推肩膀或头部有反应 1级 对用力挤捏斜方肌有反应 0级 对用力挤捏斜方肌无反应
8
RAMSAY镇静评分标准
1级:烦躁不安。
.
2级:清醒,安静合作
16
.
BIS的局限性
不能预测刺激引起的体动或血液动力学改变 不能有效预测意识的恢复时间 不能做到实时监测,计算速度慢(需30~60s) 对镇痛成分监测不敏感 用于儿童麻醉监测尚存在争议 CNS损伤的病人、EEG低电压的病人,BIS无意义 必须使用BIS的专业电极片,使用成本过高
17
受肌松剂影响
C0-C2 79-65 浅麻醉 theta 波数量增加
D0 64-57
delta 波数量增加
D1 56-47 常规麻醉
D2 46-37 E0-E1 36-20
连续的高 delta 波
合适的麻醉区域 D2-E1(46-20)
30参考插管
深度麻醉
E2 19-13
向爆发性抑制过渡
F0 12-5
术中知晓 体动,影响手术顺利操作
3
.
麻醉镇静深度监测的意义
避免术中知晓等并发症
能精确地给予适量麻醉药物,避免昂贵麻醉 药品的浪费
减少麻醉后恢复室的滞留时间或出院时间, 从而控制医疗成本
4
.
理想的麻醉镇静深度监测
①准确监测病人的镇静状态,并与临床镇静 表现有较好的相关性;
②数据正确可靠; ③设置与使用方便,可从不同距离方便地获
19
NT阶段
与 NT指数
EMG指数
机器报警 提示
电极自检
原始脑电
趋势图
20
按键栏
.
Narcotrend
.
NT阶段 NT数值 脑电活动状态
A 100-95 B0-B2 94-80
清醒 浅镇静
C0-C2 79-65 常规镇静
D0 64-57
D1 56-47 常规麻醉 D2 46-37
E0-E1 36-20 E2 19-13
.
麻醉镇静深度监测
1 魏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麻醉镇静过深
.
①循环抑制心动过缓和低血压; ②呼吸抑制; ③低氧血症; ④认知功能障碍; ⑤免疫抑制; ⑥呼吸机辅助时间延长 ⑦医疗费用上升。
2
.
麻醉镇静过浅
应激反应增高,血流动力学波动,发生高血 压,和心动过速,可能导致心肌缺血,甚至发 生脑血管意外。
用0-100表示,数值越大,患者越趋于清醒。 BIS值是一个统计数值,建立在大量健康成年
志愿者在接受不同麻醉药和不同关键点时原 始脑电信息的基础上。
15
.
BIS
BIS主要与抑制大脑皮质的麻醉药如硫贲妥钠、 丙泊酚、依托咪酯、咪达唑仑等的镇静药麻 醉深度有非常好的相关性
BIS与氯胺酮、吗啡类镇痛药、异氟醚和N2O 无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