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常用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妇产科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

妇产科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

妇产科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妇产科是专门负责妇女生殖器官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医学科学。

其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接诊与病史采集1.医生应亲自接待并询问病史,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生活史等。

2.详细了解患者的生理周期,初潮、经期、周期长短、经量、痛经等情况。

3.对于怀孕患者,需详细询问孕龄、孕程、胎动、羊水情况等相关信息。

二、体格检查1.包括全身检查和妇科检查两部分。

2.全身检查包括测量体温、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以及对其他系统的检查。

3.妇科检查主要包括外阴、阴道、宫颈、子宫和附件的检查。

三、实验室检查与辅助检查1.常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型、乙肝五项等。

2.特殊实验室检查包括妊娠相关指标、性激素、乳腺彩超、细菌培养等。

3.超声检查是妇产科常见的辅助检查手段,包括经阴道超声、经腹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等。

四、内窥镜检查1.能够通过阴道或宫腔内镜直接观察宫颈、子宫腔等部位,并取材进行病理学检查。

2.内窥镜检查常用于宫颈病变、宫腔息肉、宫腺肌症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常见手术操作包括刮宫术、宫腔镜手术、剖腹产术、子宫肌瘤切除术等。

2.操作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手术适应症、手术风险及术前准备工作。

3.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无菌操作。

六、妇科治疗常规1.适当使用止痛药、抗生素等药物进行症状治疗。

2.对于一些妇科常见疾病,如宫颈糜烂、盆腔炎、月经失调等,可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

3.诸如宫颈锥切术、宫内节育器放置等治疗措施,则需要在规范的环境下进行。

在妇产科诊疗过程中,医生应严格按照规程进行诊疗,注意文明执业,关注患者的隐私权,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此外,医院也应加强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诊疗工作的质量与安全。

妇产科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妇产科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妇产科护理技术操作规程1.手术准备(1)核对手术室设置,准备手术必须的仪器、器械和药品。

(2)核对手术患者的身份信息,确认手术类型和手术部位。

(3)助手按照手术室卫生要求,进行消毒准备工作。

(4)协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2.产前检查(1)记录孕妇的基本信息和待产指征。

(2)执行一般体格检查,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

(3)进行腹部触诊,了解胎儿的位置、大小和胎心情况。

(4)根据孕妇的病情和孕周,进行相关检查,如B超、胎监、NST等。

3.阴道检查(1)准备器械和药品,包括阴道镜、镜片、消毒液等。

(2)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确认检查类型和目的。

(3)告知患者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尽量减少疼痛和不适。

(4)进行阴道检查,观察宫颈情况、出血情况以及分娩通道的状态。

4.产后护理(1)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

(2)记录产程和分娩过程的相关信息。

(3)协助医生进行产后护理,如处理会阴裂伤、清洁会阴等。

(4)观察产妇的恶露排出情况,如颜色、量和气味等。

(5)宣教产妇有关产后护理事项,包括哺乳、恶露排出和会阴伤口护理等。

5.产妇护理(1)观察产妇的精神状态和行为异常情况。

(2)定期观察和记录产妇的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

(3)协助产妇进行个人卫生,包括清洗和更换床单等。

(4)监测和处理产妇的分娩后出血情况。

(5)宣教产妇有关产后护理的知识,如恶露排出、会阴护理和婴儿护理等。

1.婴儿清洁(1)准备好清洁用品,如温水、肥皂、棉球等。

(2)将婴儿放在清洁垫上,用温水和肥皂洗擦婴儿的身体,包括头部、脸部、四肢和臀部等。

(3)用干净的毛巾将婴儿身体擦干,注意保持婴儿体温。

(4)给婴儿穿上干净的衣物和尿布,并保持洁净。

2.新生儿喂养(1)准备好婴儿喂养所需的配方奶粉、奶瓶和乳头等。

(2)用温水清洗奶瓶和乳头,并消毒好。

(3)根据婴儿的饥饿程度,掌握合适的喂养时间间隔。

(4)将配方奶粉冲泡好,按照医嘱掌握合适的喂养量。

宫内输血术的标准操作规程

宫内输血术的标准操作规程

目录1.目的 (1)2.范围 (1)3.责任人 (2)4.依据 (2)5.定义 (2)6.内容 (2)7.附件 (3)1.目的建立宫内输血术的标准操作程序,确保操作的正确性和规范性。

2.范围2.1 适用范围适用于II-IV期所有临床试验中需要对胎儿进行的宫内输血治疗。

2.2 适应人群2.2.1 母儿血型不合所导致的胎儿免疫性溶血性贫血2.2.2 微小病毒B19感染引起的胎儿宫内贫血2.2.3 非免疫性胎儿水肿2.2.4 其他原因引起胎儿贫血,如胎盘血管瘤、双胎贫血多血质序列等3.责任人专业负责人。

4.依据《妇产科常见疾病诊断与治疗》、《妇产科手术学》、科室相关标准操作规程。

5.定义在超声引导下,利用侵入性穿刺技术,通过胎儿脐静脉或肝内静脉向胎儿输注血制品达到在宫内治疗胎儿的目的。

6.内容6.1 术前准备6.1.1 仪器高分辨率实时超声诊断仪,腹部穿刺探头或穿刺导向装置。

20~22G 穿刺针,长15~18cm。

6.1.2 药品肌松剂Norcuron 1支,洗涤的浓缩红细胞。

6.1.3 术前服用安宝3天,术前半小时预防性静脉应用抗生素,肌注鲁米那0.2g。

6.1.4 向孕妇和家属作必要的解释,交待预后。

取得同意并签字。

6.1.5 术前排空膀胱。

6.2 操作方法6.2.1 局麻穿刺部位皮肤,在超声引导下将穿刺针穿刺进入胎儿脐静脉或肝内静脉中。

6.2.2 穿刺胎儿血管成功后,回抽胎血1ml左右,检查胎儿血常规、血型、胆红素及有关抗体,然后向脐血管内注入肌松剂0.5ml,以抑制胎动,再注入相应的洗涤浓缩的红细胞,若ABO血型不合,注入洗涤浓缩O型红细胞,若为RH血型不合,则注入洗涤浓缩Rh阴性O型红细胞。

6.2.3 宫内脐静脉的输血速度为2-5ml/min,输血过快,脐带易脱落,且加重胎儿心脏负担。

6.2.4 宫内输血量V=(Hct2-Hct1)/Hct3×150ml/Kg (Hct1为输血前胎儿红细胞压积,Hct2为输血后胎儿红细胞压积,Hct3为输入的浓缩红细胞压积)。

妇产科工作流程图

妇产科工作流程图

妇产科工作流程目录一般病人入院服务规一般病人住院流程图急、危重病人入院服务流程危/急重病人住院流程图病人转床/科服务规院病人转科交接流程图病人出院服务规病人出院流程图输血流程图卫生手规则心肺复抢救护理程序心肺复术一般病人入院服务规一、规要求:根据病人的需要,提供主动热情的服务及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

二、规程序:1、病人或家属持医生签发的住院证及相关证件,到住院处办理入院手续。

2、医生或护士通知病房,准备接待新病人。

3、了解病人病情,必要时联系勤务中心使用轮椅或平车推送病人入院。

4、值班护士根据病人病情做好接待新病人的准备,并报告主管医生。

5、接待病人,给病人戴好腕带,并护送到指定的床位,向病人(家属)介绍病区环境,并舒适地安置病人。

6、向病人及家属介绍责任护士和主管医生7、的病房管理制度,介绍病人入院须知。

8、为病人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体重等。

9、采集护理病史,并做好必要的护理体检,针对病人病情及需要好相应的健康宣教。

10、护理病历和有关的护理表格。

11、医嘱对病人进行各种处理和治疗,并做好相关容的记录。

三、规标准:1、(家属)对解释和给予的护理表示理解、满意,并积极配合。

2、得到舒适的安置,并熟悉了病房的周围环境。

3、及时、准确的护理记录。

一般病人住院流程图病人步行、轮椅、平车入院通知医生 询问病史检查病人安置病人询问病史、体检介绍病区环境、制度等 提出诊断测量生命体征及体重 开出医嘱采集病史、护理体检 书写病历病人或家属 办理入院手续 医生开具入院证急、危重病人入院服务规一、规要求:保证急、危重病人能及时、准确地得到治疗和护理。

二、规程序:1.医生确定病人收入住院,签发住院证。

2.医生或护士向病人(家属)告知病情,使病人(家属)有心理准备。

3.通知病区,病人由医生或护士护送到住院病房。

4.接到急诊室,病房护士立即准备好抢救用物及仪器,同时报告医生做好抢救准备。

5.急诊或门诊护士护送病人至病房,协助病房护士将病人安置在重危病房或抢救室,并认真做好交接班,给病人戴好腕带。

妇产科诊断技术操作规程文档

妇产科诊断技术操作规程文档

妇产科诊断技术操作规程文档一、患者基本信息的收集在进行妇产科诊断技术操作之前,医生首先需要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婚育史、病史以及主诉等。

这些信息对于医生判断疾病的可能性以及对患者的治疗方案的制定非常重要。

二、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妇产科诊断技术操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医生需要通过观察、询问和触诊等方式对患者进行检查,以便确定患者的妇科疾病类型和程度。

此外,医生还需要注意患者的精神状态和情绪变化等方面的观察,以便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

三、实验室检查在妇产科诊断技术操作中,医生可能需要进行一些实验室检查来辅助诊断。

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妇科常规检查、血液检查、尿液检查、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等。

这些检查能够提供更为准确的诊断依据,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情的进展。

四、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在妇产科诊断技术操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医生可以通过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来观察患者的内部结构,以帮助诊断疾病。

影像学检查能够提供更为直观的信息,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病情。

五、特殊检查根据具体情况,医生可能还需要进行一些特殊检查。

例如,对于不明原因的阴道流血患者,可以进行宫腔镜检查;对于疑似卵巢肿瘤的患者,可以进行腹腔镜检查以及细胞学检查等。

这些特殊检查能够为医生提供更为详细的信息,有助于确定疾病的确切类型和程度。

六、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在完成以上一系列的检查后,医生可以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对患者的疾病进行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疗等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治疗方案应在充分了解患者的情况下制定,并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

总之,妇产科诊断技术操作规程对于医生正确诊断妇科疾病并制定治疗方案非常关键。

通过患者基本信息收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特殊检查等环节的操作,医生可以获得更为准确的诊断依据,为患者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措施。

妇产科诊疗常规目录

妇产科诊疗常规目录

妇产科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XXXXXX医院二OO九年八月修订目录第一章产科疾病•1、产前检查12、正常分娩23、难产处理5(1)产力异常5〔附〕子宫收缩环6(2)骨产道异常6(3)胎位及胎儿异常7①枕后位(枕横位)7②颜面位8・③臀位8④横位•⑤巨大胎儿。

・••10⑥无脑儿10⑦脑积水114、妊娠病理11(1)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1(2)过期妊娠14(3)双胎15(4)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15(5)死胎17(6)羊水过少17(7)羊水过多18(8)前置胎盘18(9)胎盘早期剥离20(10)早产21(11)前次剖宫产22(12)疤痕子宫225、妊娠合并症22(1)妊娠合并贫血22(2)妊娠合并心脏病24(3)妊娠合并心律失常26(4)围产期心肌病26(5)妊娠合并卵巢肿瘤27(6)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27(7)妊娠合并慢性肾炎28(8)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29(9)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29(10)妊娠合并急腹症30①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30②妊娠合并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30・③妊娠合并胆囊炎及胆石症31・④妊娠期急腹症手术应注意的问题32-6、产科手术32(1)剖宫产.・.・・32(2)会阴切开缝合术34(3)产钳术35(4)胎头吸引术37(5)外倒转术38(6)臀位助产术39(7)臀位牵引术39(8)宫颈探查术39(9)人工剥离胎盘术39(10)清宫术39(11)子宫腔纱布条填塞术40-(12)引产术407、分娩期并发症42(1)先兆子宫破裂42(2)子宫破裂42(3)产后出血(PPH)43(4)胎膜早破45(5)脐带先露及脐带脱垂466)羊水栓塞46・8、产后疾病48(1)晚期产后出血48(2)产褥感染48(3)会阴阴道炎48(4)................................................................................................................................... 子宫内膜炎48(5) ..................................................................................................................................... 产后尿储留49(6)子宫周围结缔组织炎49(7)败血症49(8) ..................................................................................................................................... 乳胀与乳头毅裂509、产科危重病人抢救(MICU)50(1)心跳骤停、心肺复苏50(2)产科抢救51(3)呼吸衰竭抢救51(4)产科休克抢救52(5)水、电解质平衡及酸碱平衡紊乱诊断与处理53(6)急性子宫内翻症58第二章妇科疾病60-1、外阴病变60(1)外阴痰痒症60(2)硬化性萎缩性苔鲜60(3)增生性营养障碍60(4)前庭大腺炎61(5)外阴溃疡61(6)外阴仓U伤612、女性生殖器炎症61(1)滴虫性阴道炎61(2)霉菌性阴道炎62(3)老年性阴道炎62(4)非特异性阴道炎62(5)子宫颈炎62①急性子宫颈炎84-②慢性子宫颈炎62-(6)子宫内膜炎63(7)盆腔炎64①急性盆腔炎64-②慢性盆腔炎及亚急性盆腔炎64・3、早、中期妊娠疾病65(1)流产65①先兆流产65•②不全流产66・③完全流产66④习惯性流产66(2)妊娠剧吐66(3)异位妊娠664、妇科肿瘤67(1)外阴癌67(2)子宫颈癌68(3)子宫肌瘤69(4)子宫内膜癌70(5)卵巢肿瘤71(6)滋养细胞肿瘤72(7)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725、内分泌疾病73(1)功能性子宫出血病73①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74②有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74(2)经前期紧张综合症75(3)子宫内膜异位症75(4)子宫腺肌病766、损伤性疾病76(1)尿瘩76(2)直肠阴道痰76(3)子宫脱垂77(4)陈旧性会阴m度撕裂777、女性生殖器官畸形78(1)先天性无阴道78(2)阴道横隔78(3)阴道纵隔或斜隔78(4)子宫发育异常78第三章生殖健康科及计划生育疾病79・1、计划生育手术常规79(1)宫内节育器放置常规79(2)宫内节育器取出常规83(3)输卵管结扎术常规84(4)负压吸宫术常规86(5)钳刮术常规.87(6)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终止早期妊娠常规88(7)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中期妊娠引产常规89(8)水囊引产常规91(9)经腹剖宫取胎术92-2、复杂计划生育并发症处理常规93(1)终止妊娠并发症93(2)腹式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963、输卵管吻合术(再通术)974、清宫术985、输卵管通液术996、女性不孕症1007、高泌乳素血症及闭经泌乳综合征1018、多囊卵巢综合征1039、闭经10510、淋病10711、尖锐湿疵108第四章妇产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规程108 1、内窥镜检查108(1)腹腔镜108①检查性腹腔镜108②手术性腹腔镜109(2)宫腔镜检查111(3)阴道镜检查1112、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1133、宫颈活检1134、宫颈粘液检查1135、取内膜术1146、诊断性刮宫1147、后弯隆穿刺术1158、子宫输卵管造影术1159、宫颈息肉摘除术11610、激光治疗117。

妇产科常用操作规程

妇产科常用操作规程

妇产科常用操作规程一、阴道分娩操作规程1.床位准备a.准备分娩床位,保证宽敞、干净、整齐。

b.安装分娩床单、床垫等分娩用品。

c.调整床位高度,方便医生操作。

2.患者准备a.做好患者的隐私保护工作,保证患者的言行尊严。

b.患者换上手术衣,褥垫,保持清洁。

3.器械准备a.准备好常用的助产器具,如手套、剪刀、无菌纱布等。

b.准备好分娩的一次性用品,如导尿管、巴氏吸引器等。

4.麻醉a.根据患者的需求和条件,确定是否需要提供麻醉。

b.进行局部麻醉或蛛网膜下腔阻断等麻醉操作。

5.布置分娩台a.分娩台消毒。

b.准备好产妇指导用具,如鹅口夹、呼吸帮助装置等。

c.准备好常用的产钳、软式吸球等。

6.监护准备a.连接产妇的产妇监护仪,实时监测产妇的胎儿心率、宫缩情况等。

b.配置氧气瓶和吸引器,以备会阴产妇阵发性腹痛、呼吸困难或有出血时紧急使用。

7.分娩过程a.医生或助产士在合适的时间和位置将手套戴好。

b.医生或助产士使用双手实施分娩辅助手法。

c.监测胎儿心率、宫缩情况,及时判断分娩进展。

8.新生儿处理a.安全接生新生儿,清除婴儿口鼻部的分泌物。

b.撕开羊水囊,使新生儿开始呼吸。

9.分娩结束a.收集胎盘,检查胎盘完整程度。

b.观察产后出血情况,做好出血的控制和处理。

c.清理分娩台、病床等,使其保持整洁。

二、剖宫产术操作规程1.麻醉a.根据患者条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全身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断或硬膜外麻醉等。

b.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麻醉操作的安全性。

2.手术准备a.患者腹部消毒,覆盖手术布。

b.准备好手术器械和药品。

3.手术切口a.医生决定手术切口的位置和方式,进行切口。

b.手术切口通常选择在腹部横脐以下位点,切口方式通常选择传统横切口或截石切口。

4.手术操作a.医生根据手术指征,采用低位开宫口或经腹路操作。

b.医生切开腹膜和子宫壁,取出胎儿。

5.胎儿处理a.医生立即处理胎儿,进行初步护理工作。

b.医生关注胎儿的呼吸、心率和体温。

妇产科手术室操作规程

妇产科手术室操作规程

妇产科手术室操作规程手术室是妇产科医疗团队进行手术操作的核心地点,它的规程和操作流程的严谨性对于保证手术质量和减少手术风险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妇产科手术室的操作规程进行介绍,确保手术室运行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一、手术室准备1. 无菌环境准备a. 确保手术室周边无尘、无杂物。

b. 开启空气净化系统,确保手术室内的空气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c. 检查手术室内的常备物品和设备是否齐备,如手术刀、缝线、无菌手套等。

d. 检查各种无菌包装的完整性和有效期,按照要求进行贴标。

2. 手术台准备a. 清洁消毒手术台,保证操作区域干净整洁。

b. 配置患者必要的手术器械和设备,如导尿管、监护仪等。

c. 根据手术需要准备相应的药品,如镇痛药、抗生素等。

d. 检查手术台和各项设备的功能性和无损伤情况。

3. 团队准备a. 医疗团队按照标准程序进行穿戴手术衣、帽子、口罩和手套。

b. 核对手术室手术准备单,并准备相关的手术记录单、护理记录单等必要文档。

c. 手术团队成员之间进行通力合作和有效沟通,明确分工和职责。

二、手术室操作流程1. 患者进手术室a. 确认患者身份,核对相关医疗资料,如手术同意书、病历等。

b. 整理患者安全带、氧气管、静脉输液等设备。

2. 术前皮肤准备a. 患者采用全身清洗或局部消毒方式进行手术前准备。

b. 选择适当的皮肤消毒剂,并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法进行擦拭。

3. 手术操作a. 手术团队成员按照手术顺序和相关操作规程进行手术操作。

b. 定期更换手术器械和巡视手术台、洁净工作区是否干净整洁。

c. 遵循手术风险控制的原则,如避免污染手术渠道、及时止血等。

4. 术后处理a. 手术完毕后,及时清理手术台和运送患者至恢复室。

b. 记录手术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和事件,包括手术开始和结束时间、出血量、药物使用情况等。

c. 配合患者术后护理工作,保证患者安全和舒适。

三、手术室安全措施1. 感染控制a.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规范手术室内的工作流程。

妇产科标准操作规程

妇产科标准操作规程

妇产科标准操作规程
《妇产科标准操作规程》
妇产科是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涉及到妇女的健康和生育问题。

在妇产科医院或科室,需要严格遵守一套标准操作规程,以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首先,妇产科标准操作规程需要包括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流程。

从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到产科疾病如妊娠并发症、分娩并发症等,每一种疾病都需要有详细的处理流程和标准操作步骤。

这可以避免医护人员在处理疾病时出现偏差,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其次,妇产科标准操作规程还需要包括手术操作的规定。

妇产科手术包括剖宫产、宫腔镜手术、妇科肿瘤切除手术等,这些手术都需要有专门的术前准备、手术操作和术后护理规定。

这些规程可以规范手术流程,避免术中操作失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妇产科标准操作规程还需要包括妇产科护理的标准。

妇产科护理涉及到孕期护理、产后护理、产后康复等多个方面,每一种护理都需要有标准的操作规程。

这可以让护理人员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确保孕妇和产妇的身体健康。

总而言之,妇产科标准操作规程对于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它可以规范医疗流程,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风险,保护患者的权益。

因此,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都需要
认真遵守和执行这些规程,以确保妇产科医疗服务的安全和有效。

各科门诊 诊所 技术操作规程

各科门诊 诊所 技术操作规程

各科门诊诊所技术操作规程各科门诊诊所技术操作规程1. 概述各科门诊诊所是医疗机构中重要的一部分,承担着提供各种门诊诊疗服务的职责。

为了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制定并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就各科门诊诊所常见的技术操作规程进行说明。

2. 患者就诊前准备在患者就诊前,各科门诊诊所需要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2.1 患者信息登记患者就诊时,诊所工作人员应详细记录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

确保患者信息的准确性对于后续的诊疗工作至关重要。

2.2 医疗器械准备各科门诊诊所应提前准备好所需的医疗器械,确保器械的数量充足、完好,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消毒灭菌,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3. 各科门诊技术操作规程各科门诊诊所的技术操作规程因科室差异而有所不同,下面将针对常见的科室进行说明。

在操作规程中,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循相关规范和流程,以确保诊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3.1 内科门诊内科门诊是最常见的门诊科室之一,常见技术操作规程包括:3.1.1 血压测量医务人员应确保使用准确可靠的血压计进行测量,并按照操作手册上的要求正确测量患者的血压值。

在测量前应告知患者适当的准备工作,如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波动等。

3.1.2 心电图检查医务人员应按照相关流程为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包括正确粘贴电极、设定适当的采样速度和增益,并记录患者的病历和检查结果。

3.2 外科门诊外科门诊是负责各种外科手术和创伤处理的科室,常见技术操作规程包括:3.2.1 伤口处理医务人员应根据伤口的不同情况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如清洗、缝合、敷药等。

在处理伤口前,医务人员应正确洗手,并戴上手套和口罩,以防止交叉感染。

3.2.2 手术准备如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医务人员应在手术前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核对手术器械、消毒手术器械、准备手术所需的药物等。

3.3 妇产科门诊妇产科门诊主要负责妇女和胎儿相关的疾病诊断和治疗,常见技术操作规程包括:3.3.1 妇科检查医务人员应尊重患者隐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并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

妇产科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妇产科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妇产科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完整妇产科是专门负责妇女生殖健康和妊娠、分娩等相关问题的医学科目。

妇产科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是指医务人员在妇产科诊疗工作中遵循的一系列标准和操作规范,旨在确保诊疗工作的安全、高效和可靠性。

以下是妇产科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详细介绍。

一、诊疗常规1.病史采集:医务人员应详细了解患者的个人信息、家族史、病史等相关信息,为后续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2.体格检查:医务人员应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妇科检查、生殖器检查、腹部检查等,以帮助了解疾病的性质和范围。

3.辅助检查:根据病情需要,医务人员应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供诊断和治疗参考。

4.诊断:医务人员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的结果,对患者进行疾病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5.治疗:根据病情和诊断结果,医务人员进行相应的治疗操作,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

二、技术操作规程1.妇科检查:主要包括采集阴道分泌物、宫颈涂片、阴道镜检查等,用于了解妇科疾病的性质和范围。

2.生殖器检查:主要包括子宫大小和位置、附件检查、阴道检查等,用于了解生殖器疾病的性质和范围。

3.腹部检查:主要包括腹部触诊、胎儿听诊等,用于了解胎儿的发育情况和妊娠的进展。

4.血液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血型、凝血功能、血生化等,用于了解患者的体质状况和疾病的进展。

5.尿液检查:主要包括尿常规、尿培养、尿妊娠试验等,用于了解患者的泌尿系统功能和妊娠情况。

6.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B超、彩超、核磁共振等,用于了解患者的内部器官结构和病变情况。

7.胎儿监护:主要采用胎儿听诊器、心电图等技术,用于了解胎儿的心跳情况和宫内环境的变化。

8.手术操作:根据病情需要,医务人员进行相应的妇产科手术,如剖宫产、子宫肌瘤切除、子宫腔镜检查等,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性。

以上是妇产科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的简要介绍,具体操作要根据相关的医疗标准和规范进行。

阴道分娩接生术的标准操作规程

阴道分娩接生术的标准操作规程

目录1.目的 02.范围 (1)3.责任人 (1)4.依据 (1)5.定义 (1)6.内容 (1)6.1用物准备:产包、外科手套、脐带夹、长针头、20ml注射器、可吸收缝线、2%盐酸利多卡因溶液10ml、灭菌注射用水10ml、新生儿吸痰管。

(1)6.3铺产包 (1)6.4接生 (1)6.5产后护理 (3)7.附件 (4)1.目的使胎儿经母体产道顺利娩出而减少对胎儿及母体的损伤。

2.范围适用于自然分娩,进入第二产程者。

3.责任人专业负责人。

4.依据《妇产科常见疾病诊断与治疗》、《妇产科手术学》,以及科室相关标准操作规程。

5.定义自然分娩时,助产士协助胎儿及胎盘从阴道娩出的手术。

6.内容6.1用物准备:产包、外科手套、脐带夹、长针头、20ml注射器、可吸收缝线、2%盐酸利多卡因溶液10ml、灭菌注射用水10ml、新生儿吸痰管。

6.2产妇护理6.2.1评估产妇会阴情况,胎儿大小,产妇配合情况等,决定是否会阴切开或切口大小。

6.2.2向产妇解释说明会阴切开的目的和注意点,以取得产妇配合。

6.2.3产妇取膀胱截石位,注意保暖。

6.3铺产包6.3.1外阴常规冲洗消毒后,将消毒巾置于病人臀下,消毒巾上缘应与病人腰齐。

6.3.2打开产包,二层内包布应超过产床后缘15cm左右,包布应将产床完全遮盖。

6.3.3准备接生用的一次性物品。

6.4接生6.4.1常规洗手后,穿接生衣,穿时应注意动作幅度不宜过大,双手不得低于自身腰下,接生衣须将自己内衣全部遮住。

6.4.2戴手套时,应将接生衣罗纹口完全覆盖。

6.4.3先套近侧脚套,再套对侧脚套,遮盖皮肤至大腿根部。

6.4.4将一块中单放于患者阴阜上端,开口朝向接生者。

6.4.5将弯盘放在产台的左上角,积血盘放在产台的右上角。

6.4.6取第一块消毒巾,抖开后1/3折叠外翻放在产台上,次1/4折叠处翻上后正好遮没肛门。

6.4.7取第二块消毒巾双层1/4 反折后放在第一块消毒巾的反折下。

妇产科设备操作规程

妇产科设备操作规程

妇产科设备操作规程一、前言妇产科设备在保障妇女健康和医疗服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确、规范地操作这些设备不仅能够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还能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为了使医护人员能够熟练、安全地使用妇产科设备,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常见妇产科设备及用途(一)B 型超声诊断仪用于对孕妇进行产前检查,观察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包括胎儿的大小、胎位、心率等,还可用于检查妇科疾病,如子宫、卵巢的形态和结构异常。

(二)电子胎心监护仪实时监测胎儿的心率变化,评估胎儿在子宫内的状况,及时发现胎儿是否存在缺氧等危险情况。

(三)阴道镜用于直接观察阴道和宫颈的病变情况,辅助诊断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等疾病。

(四)宫腔镜可直观地检查子宫腔内的情况,如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等,并能在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五)产后康复治疗仪帮助产妇促进子宫收缩,恢复盆底肌肉功能,缓解产后疼痛等。

三、设备操作前准备(一)环境准备保持操作室清洁、安静、温度适宜,避免强光和电磁干扰。

(二)设备检查1、检查设备外观是否完好,有无损坏或松动的部件。

2、接通电源,检查设备的电源指示灯是否正常亮起,仪器是否能正常启动。

3、检查设备的各项功能按键是否灵敏,显示屏是否清晰。

(三)操作人员准备1、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的性能、原理和操作方法,经过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

2、操作人员应穿戴好工作服、帽子、口罩,洗手消毒。

(四)患者准备1、向患者详细说明检查或治疗的目的、方法、过程和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紧张和恐惧心理。

2、根据检查或治疗的需要,患者应采取适当的体位,如仰卧位、截石位等。

3、患者应去除身上的金属物品和影响检查的衣物。

四、B 型超声诊断仪操作规程(一)开机按下电源开关,等待设备启动完成,进入操作界面。

(二)设置参数根据患者的检查部位和需求,设置合适的探头频率、深度、增益等参数。

(三)涂抹耦合剂在患者检查部位涂抹适量的耦合剂,以保证探头与皮肤之间良好的接触。

(四)探头操作1、手持探头,轻轻接触患者皮肤,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进行扫描。

妇产科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妇产科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XXXXX院妇产科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XXXXXXXX院二〇一七年一月修订目录第一章产科疾病··11、产前检查··12、正常分娩··23、难产处理··7(1)产力异常··7〔附〕子宫收缩环··7(2)骨产道异常··11(3)胎位及胎儿异常··10①枕后位(枕横位) ·10②颜面位··11③臀位··11④横位··12⑤巨大胎儿··13⑥无脑儿··13⑦脑积水··144、妊娠病理··15(1)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5(2)过期妊娠··18(3)双胎··19(4)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 )·20(5)死胎··22(6)羊水过少··22(7)羊水过多··23(8)前置胎盘··24(9)胎盘早期剥离··26(10)早产··27(11)前次剖宫产··28(12)疤痕子宫··295、妊娠合并症··29(1)妊娠合并贫血··29(2)妊娠合并心脏病··31(3)妊娠合并心律失常··33(4)围产期心肌病··34(J)妊娠合并卵巢肿瘤··34(6)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35(7)妊娠合并糖尿病··36(8)妊娠合并慢性肾炎··37(9)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38(11)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40(12)妊娠合并急腹症··41①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41②妊娠合并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41③妊娠合并胆囊炎及胆石症··42④妊娠合并肠梗阻··42⑤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42⑥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43⑦妊娠期急腹症手术应注意的问题··436、产科手术··44(1)剖宫产··44(2)会阴切开缝合术··46(3)产钳术··47(4)胎头吸引术………………………………………….(5)外倒转术··50(6)臀位助产术··51(7)臀位牵引术··51(8)宫颈探查术··52(9)人工剥离胎盘术··52(10)清宫术··53(11)子宫腔纱布条填塞术··53(12)引产术··537、分娩期并发症··56(1)先兆子宫破裂··56(2)子宫破裂··56(3)产后出血(PPH) ·57(4)胎膜早破··60(5)脐带先露及脐带脱垂··61(6)胎儿宫内窘迫··61(7)羊水栓塞··628、产后疾病··63(1)晚期产后出血··63(2)产褥感染··61(3)产后尿储留··66(4)乳胀与乳头毅裂··669、产科危重病人抢救(MICU)·67(1)心跳骤停、心肺复苏··67(2)产科抢救··68(3)呼吸衰竭抢救··69(4)产科休克抢救··69(5)水、电解质平衡及酸碱平衡紊乱诊断与处理··71(6)急性子宫内翻症··78第二章妇科疾病··801、外阴病变··80(1)外阴痰痒症··80(2)硬化性萎缩性苔鲜··80(3)增生性营养障碍··81(4)前庭大腺炎··81(5)外阴溃疡··81(6)外阴创伤··822、女性生殖器炎症··82(1)滴虫性阴道炎··82(2)霉菌性阴道炎··83(3)老年性阴道炎··83(4)非特异性阴道炎··83(5)子宫颈炎··84①急性子宫颈炎··84②慢性子宫颈炎··84(6)子宫内膜炎··85(7)盆腔炎··86①急性盆腔炎··86②慢性盆腔炎及亚急性盆腔炎··863、早、中期妊娠疾病··87(1)流产··87①先兆流产··87②难免流产··88③不全流产··88④完全流产··88⑤过期流产··88⑥习惯性流产··89(2)妊娠剧吐··89(3)异位妊娠··894、妇科肿瘤··90(l)外阴癌··90(2)子宫颈癌··91(3)子宫肌瘤··93(4)子宫内膜癌··94(5)卵巢肿瘤··95(6)滋养细胞肿瘤··96②、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975、内分泌疾病··98(1)功能性子宫出血病··98①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99②有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100(2)经前期紧张综合症··100(3)子宫内膜异位症··101(4)子宫腺肌病··1016、损伤性疾病··102(1)尿瘩··102(2)直肠阴道痰··102(3)子宫脱垂··103(4)陈旧性会阴m度撕裂··1037、女性生殖器官畸形··104(1)处女膜闭锁··104(2)先天性无阴道··104(3)阴道横隔··105(4)阴道纵隔或斜隔··105(5)子宫发育异常··105第三章生殖健康科及计划生育疾病··1061、计划生育手术常规··106(1)宫内节育器放置常规 (2)(2)宫内节育器取出常规 (16)(3)输卵管结扎术常规 (41)(4)负压吸宫术常规 (59)(5)钳刮术常规 (65)(6)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终止早期妊娠常规 (72)(7)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中期妊娠引产常规 (82)(8)水囊引产常规 (88)(9)经腹剖宫取胎术··1142、复杂计划生育并发症处理常规··116(1)终止妊娠并发症··116(2)腹式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1203、输卵管吻合术(再通术)·1224、清宫术··1235、宫注术··1246、女性不孕症··1257、高泌乳素血症及闭经泌乳综合征··1278、多囊卵巢综合征··1299、闭经··13110、淋病··13411、尖锐湿疵··135第四章妇产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规程··1371、内窥镜检查··137(1)腹腔镜··137①检查性腹腔镜··137②手术性腹腔镜··138(2)宫腔镜检查··139(3)阴道镜检查··1412、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1423、宫颈活检··1434、宫颈粘液检查··1435、取内膜术··1446、诊断性刮宫··1447、后弯隆穿刺术··1458、子宫输卵管造影术··1469、宫颈息肉摘除术··14710、激光治疗··148第一章产科疾病产前检查一、就诊范围及复诊时间1.初诊预约:于孕三个月内开始立孕妇联系卡。

妇产科设备操作规程

妇产科设备操作规程

妇产科设备操作规程在妇产科的医疗工作中,各种设备的正确操作是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安全的关键。

为了确保医护人员能够熟练、准确地使用妇产科设备,特制定以下操作规程。

一、电子胎心监护仪1、操作前准备检查设备是否完好,电源是否接通,探头及导线是否连接正常。

向孕妇解释操作目的和过程,协助孕妇取舒适体位。

2、操作步骤清洁孕妇腹部皮肤,将胎心探头置于胎心最清晰处,宫缩压力探头置于宫底部。

打开监护仪电源,设置监护时间、走纸速度等参数。

观察胎心和宫缩曲线,记录胎心率、宫缩强度和频率等数据。

3、操作注意事项操作过程中动作轻柔,避免过度用力按压孕妇腹部。

定期检查探头位置,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如发现胎心异常或宫缩过强过频,应及时报告医生。

二、B 型超声诊断仪1、操作前准备检查设备的性能和工作状态,确保仪器正常运行。

准备耦合剂、卫生纸等物品。

嘱孕妇适度充盈膀胱(经腹部超声)或排空膀胱(经阴道超声)。

2、操作步骤协助孕妇取合适体位,暴露检查部位。

涂抹耦合剂,将超声探头置于检查部位,缓慢移动探头进行扫查。

观察子宫、胎儿、附件等结构,测量相关数据,并记录图像和结果。

3、操作注意事项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经阴道超声)。

控制超声检查时间,避免对胎儿造成潜在影响。

操作人员应熟悉仪器的各种功能和参数设置,以获取准确的诊断信息。

三、产后康复治疗仪1、操作前准备检查治疗仪的电源、导线及配件是否完好。

告知产妇操作流程和可能的感觉。

2、操作步骤清洁产妇的治疗部位皮肤。

将电极片粘贴在相应的穴位或部位上。

打开治疗仪电源,选择合适的治疗模式和参数。

治疗过程中观察产妇的反应,适时调整治疗强度。

3、操作注意事项治疗前应排除产妇的禁忌证,如恶露未净、伤口感染等。

电极片粘贴要牢固,避免脱落。

治疗结束后,及时取下电极片,清洁皮肤。

四、新生儿辐射保暖台1、操作前准备检查保暖台的性能,包括温度调节、报警系统等是否正常。

准备好新生儿所需的物品,如尿布、衣物等。

妇产科标准操作规程

妇产科标准操作规程

妇产科标准操作规程妇产科标准操作规程一、患者的接待和登记1. 接待患者时,要礼貌待人,热情接待,询问患者的主诉,并及时安排登记。

2. 登记时,要及时记录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婚否、现住址、联系电话、职业等。

3. 登记时,要仔细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家族史、过敏史等重要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4. 登记时,要将患者的责任医生信息记录清楚,并及时通知责任医生接诊。

二、患者的评估与诊断1. 对于每位患者,接诊医生要充分了解病史,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并按照规定的流程与方法,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

2. 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结合临床经验,进行科学的诊断,并与患者充分沟通,解释诊断结果。

3. 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应及时报告和转诊至相应的专科医生,并做好交接工作。

4. 在诊断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孕妇和胎儿的安全,严禁使用有害的检查手段和药物。

5. 对于疑难病例,可组织专家会诊,确保诊断准确。

三、患者的治疗和处置1. 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并与患者充分沟通,获得患者的同意。

2. 在治疗过程中,严格遵守医疗操作规范,确保医疗器械的洁净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3. 对于手术和其他特殊治疗操作,必须严格遵守手术规范和操作流程,确保手术安全和效果。

4. 在治疗过程中,要及时观察和记录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5. 治疗结束后,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记录治疗详情,为患者的随访和复查提供依据。

四、患者的护理和康复1. 对于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要确保患者的基本生活需求,包括饮食、休息、卫生等,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

2. 针对患者的疾病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计划,并按照要求执行,包括疼痛管理、并发症的预防等。

3. 对于手术患者,要进行术后护理,包括伤口处理、疼痛缓解、并发症的预防等。

4. 对于需要康复训练的患者,要制定康复计划,并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

5. 在患者康复期间,要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关心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情绪变化。

妇产科设备操作规程

妇产科设备操作规程

妇产科设备操作规程一、前言妇产科设备在保障妇女健康和医疗服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设备的安全、有效使用,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妇产科常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超声诊断仪、胎心监护仪、电动吸引器等。

二、超声诊断仪操作规程(一)操作前准备1、检查设备外观是否完好,电源线、探头线是否连接正常。

2、开启电源,预热设备,等待设备自检完成。

3、选择合适的探头,并确保其清洁、无损坏。

(二)患者准备1、向患者解释检查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紧张情绪。

2、患者取合适体位,如仰卧位、侧卧位等。

3、暴露检查部位,涂抹适量的耦合剂。

(三)操作步骤1、手持探头,将探头轻轻放置在患者检查部位,调整探头角度和深度,获取清晰的图像。

2、按照检查项目的要求,依次对子宫、卵巢、胎儿等进行检查。

3、注意观察图像的形态、大小、回声等特征,记录相关数据和图像。

4、检查过程中,与患者保持沟通,了解其感受,如有不适,及时停止检查。

(四)操作后处理1、关闭设备电源,清洁探头,并用消毒湿巾擦拭。

2、协助患者整理衣物,告知检查结果和注意事项。

3、填写检查报告,将相关数据和图像保存至电脑。

三、胎心监护仪操作规程(一)操作前准备1、检查监护仪外观是否完好,电源线、传感器线是否连接正常。

2、开启电源,设置监护参数,如胎心率上下限、宫缩压力阈值等。

(二)患者准备1、向患者解释监护目的和过程,让患者放松心情。

2、患者取半卧位或左侧卧位,暴露腹部。

3、清洁患者腹部皮肤,确保传感器与皮肤接触良好。

(三)操作步骤1、将胎心传感器放置在胎儿胎心最强处,用绑带固定。

2、将宫缩压力传感器放置在子宫底部,同样用绑带固定。

3、启动监护仪,开始监测胎心和宫缩情况。

4、观察监护仪显示的胎心率、宫缩曲线,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四)操作后处理1、停止监护,取下传感器,清洁患者皮肤。

2、关闭监护仪电源,整理好电源线和传感器线。

3、打印监护报告,交给医生进行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部四步触诊法
腹部四步触诊法:孕妇排空膀胱,取仰卧位,两腿稍屈曲时检查;前3步手法,检查者面向孕妇站在孕妇右侧;第4步手法时,检查者面背向孕妇。

第一步手法:检查者双手置于子宫底部,确定子宫底高度,估计胎儿大小与妊娠周数是否相符,再以双手指腹交替轻推,分辨宫底处是胎体的哪一部分,圆而硬有浮球感---胎头,宽而软且形状不规则---胎臀。

第二步手法:检查者双手置于腹部左右侧,一手固定,另一手轻轻深按检查,两手交替进行.分辨胎背及胎儿四肢各在母体腹壁的哪一侧,平坦饱满部分---胎背,并确定胎背向前、向侧方或向后.触到可变形的高低不平部分---胎儿肢体,有时感到胎儿肢体在活动。

第三步手法:检查者右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置于耻骨联合上方,握住胎先露部,进一步查清先露是头还是臀,再左右推动先露部,以确定是否衔接。

能被推动,表示尚未衔接入盆。

若已衔接,则胎先露部不能被推动。

第四步手法:检查者左右手分别置于先露部两侧,沿骨盆入口向下深按,再一次核对先露部的诊断是否正确,并确定先露部入盆程度。

先露为胎头时,一手能顺利进入骨盆入口,另一手则被胎头隆起部阻挡,该隆起部称胎头隆突。

枕先露时,胎头隆突为额骨,与胎儿肢体同侧;面先露时,胎头隆突为枕骨,与胎背同侧。

阴道后穹窿穿刺术
【适应症】
1.疑为异位妊娠或卵泡破裂等引起的腹腔内出血。

2.盆腔炎性积液或积脓,穿刺用于鉴别直肠子宫陷凹积液或贴接该部位的液体性质及病因。

3.若贴近阴道后穹窿疑为肿瘤,性质不明,也可用此法采取标本行细胞学或组织
学检查判定。

若高度怀疑恶性肿瘤,应尽量避免穿刺。

一旦穿刺诊断为恶性肿瘤,应尽早手术。

4.在B超引导下经阴道后穹窿穿刺取卵,用于各种助孕技术。

5.B超引导下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或输卵管妊娠部位注药治疗。

【禁忌症】
1.盆腔严重粘连,直肠子宫陷窝被较大肿块完全占据,并已突向直肠
2.疑有肠管与子宫后壁粘连
3.临床高度怀疑恶性肿瘤
4.异位妊娠准备采用非手术治疗时,应避免穿刺,以免引起感染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排尿或导尿后,取膀胱截石位(估计积液量少者可同时取半坐位)一般无须麻醉。

2.外阴、阴道常规消毒,覆以无菌洞巾。

3.用阴道窥器暴露宫颈及阴道穹窿,再次消毒。

4.用宫颈钳夹持宫颈后唇向前牵引,充分暴露阴道后穹窿。

5.用18号腰麻针接10ml注射器,于宫颈后唇与阴道后壁之间(后穹窿中央部),取子宫颈平行而稍向后的方向刺入2~3cm,有落空感,然后抽吸。

若为肿块,则于最突出或囊感最显著部位穿刺。

6.吸取完毕,拔针。

若有渗血,可用无菌干纱布填塞,压迫片刻,待止血后取出阴道窥器。

【注意事项】
1.穿刺方向应是阴道后穹窿中点进针与宫颈管平行的方向,深入至直肠子宫陷凹,不可过分向前或向后,以免针头刺入宫体或进入直肠。

2.穿刺深度要适当,一般2~3cm,过深可刺入盆腔器官或穿入血管。

若积液量较少时,过深的针头可超过液平面,抽不出液体而延误诊断。

3有条件或病情允许时,先行B型超声检查,协助诊断直肠子宫陷凹有无液体及液体量。

4.阴道后穹窿穿刺未抽出血液,不能完全除外宫外孕,内出血量少、血肿位置高或与周围组织粘连时,均可造成假阴性。

5.抽出液体均应涂片,行常规及细胞学检。

6.经阴道后穹穿刺最常用于内出血及炎症,故肉眼观察更为重要。

若抽出鲜血,可放置4~5分钟,血凝者为血管内血液,应改变穿刺部位、方向和深度;若抽出不凝血(放置10分钟以上确定),则为内出血,可结合病史及体征确定诊断。

若抽出为淡红色、稀薄、微浑浊,多为盆腔炎渗出液。

若为脓液,则一目了然。

抽取液一般有5~10ml足供诊断用。

诊断性刮宫术
诊断性刮宫术简称诊刮,是刮取子宫内膜,做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如须排除颈管病变时,则需分别刮取宫颈管黏膜和子宫内膜,称分段诊刮,用于子宫内膜癌和子宫颈癌的患者。

【适应症】
1.子宫异常出血,需证实或排除子宫内膜癌、宫颈管癌或其他病变如流产、子宫内膜炎等。

2.对功血或不全流产,做诊刮既可明确诊断,又可起治疗作用。

3.不孕症,取内膜了解有无排卵及内膜发育情况。

4.闭经,如疑有子宫内膜结核、卵巢功能失调、宫腔粘连等。

5.宫外孕的辅助诊断。

【禁忌症】合并感染的妇科患者不宜立即做刮诊,应先予以抗感染再做刮诊。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铺巾。

2.行双合诊检查,确定子宫大小、位置及宫旁组织情况。

3.用窥器扩张阴道暴露宫颈,以消毒液再次消毒阴道及宫颈。

4.用宫颈钳固定宫颈,用探针探测宫腔深度(若需分段诊刮则应先刮宫颈内膜,再探宫腔)。

5.用特制的诊断性刮匙,刮取子宫内膜。

6.刮宫时,刮匙由内向外沿宫腔四壁、宫底及两侧角有次序地将内膜刮出,注意宫腔有无变形、高低不平等。

7.刮出的子宫内膜全部固定于10%甲醛或95%乙醇中送病理检查。

【注意事项及并发症】
1.正确掌握诊断性刮宫的时间及范围:
⑴了解卵巢功能:应在月经前1~2d或月经来潮24h内。

⑵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如疑为子宫内膜增生症者,应于月经前1~2d或月经来潮24h内诊刮,如疑为子宫内膜剥脱不全时,则应于月经第5~7天诊刮。

出血多或时间长,则抗感染治疗并随时诊刮。

⑶原发不孕:应在月经来潮前1~2d诊刮,如分泌象良好,提示有排卵;如内膜仍呈增生期改变,则提示无排卵。

⑷子宫内膜结核:应于月经前1周或月经来潮12h内诊刮,刮宫时要特别注意刮两侧宫角部,因该处阳性率较高(术前怀疑为结核者应先用抗结核药)。

2.条件允许,可根据患者要求或如患者精神紧张或患者为无性生活史可酌情予以镇痛药,或采取静脉麻醉或宫旁阻滞麻醉。

3.阴道出血时间长者,常合并有宫腔内感染,术前和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及控制感染。

4. 如为了解卵巢功能而做诊刮时,术前至少1个月停止应用性激素。

5. 须行刮宫止血时,应尽量刮净内膜,以起到止血作用。

6. 放置子宫探针、刮匙做宫腔搔刮时,要注意子宫位置,操作应轻柔尤其是哺
乳期或绝经期妇女及怀疑子宫内膜癌、绒癌的患者。

7.术后根据病情予以抗生素防止感染;一般禁盆浴及性生活2周。

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
【适应症】
妊娠10周内要求终止妊娠而无禁忌症,患有某种严重疾病不宜继续妊娠者。

【禁忌症】
1.各种疾病的急性期或严重的全身性疾患。

2.生殖器官急性炎症。

3.术前相隔4小时两次体温在37.5℃以上。

【手术步骤】
1.位置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外阴、阴道消毒,铺无菌孔巾及腿套,术者做
双合诊检查,复核子宫大小、位置及双附件情况。

用阴道窥器暴露宫颈,消毒
阴道及宫颈管。

2.探测宫腔术者先以宫颈钳钳夹前唇后用左手向外牵拉,右手用子宫探针探测
子宫深度并用指尖在探针上做标记。

3.扩张宫颈以执笔式持宫颈扩张器顺子宫位置方向扩张宫颈,一般自4号半开
始按序号扩张至大于所选用的吸管号半号或一号。

4.吸管吸引连接好吸管及负压吸引器,吸管送入宫底部再退出1cm,按孕周及
宫腔大小给予负压,负压控制在400mmHg~500mmHg,将吸管侧孔朝向宫腔前
或后壁,一般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上下移动吸引宫腔1~2周。

感到宫壁粗糙,提示组织吸净,将吸引管折叠取出吸管。

用小号刮匙轻轻搔刮宫底及两侧
宫角,检查宫腔是否吸净,必要时重新放入吸管,再次用低负压吸宫腔1圈。

取下宫颈钳,用棉球擦净宫颈及阴道血迹,术毕。

5.将吸出物过滤,测量血液及组织容量,检查有无绒毛;若未见绒毛需送病理检查。

【并发症】
1.出血
2.子宫穿孔
3.人工流产综合反应
4.漏吸或空吸
5.吸宫不全
6.感染
7.羊水栓塞
8.远期并发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