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小曲概观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人口 最多的一个民族,约有 657 万人,云南 彝族占彝族人口的五分之三以上。主要 节日有火把节、年节、插花节、牟定三 月会、跳宫节、二月八年节等。因地理 环境和文化变迁等因素的差异,云南彝 族对本民族的文化记忆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做为其传承媒体的仪式也就有了 不同的名称和表现形式。然而,彝族火 把节作为彝族的一个最重要的仪式,在 彝族的各个支系里都有着相对固定的名 称和仪式行为,这和彝族的祖先崇拜和 对火的崇拜是分不开的。常年居住在高 寒山区的彝族,对火的崇拜超过其他民 族。彝族古称爨,“爨”即烧火之人,火与 彝族先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火不仅能够给 他们带来温暖和熟食,还能防御野兽的侵 害。他们从火塘边来到这个世界,又由 熊熊火焰把他们的灵魂送回祖先的怀抱。 彝族先民认为火是族群的起源,更是族群 的归宿。如凉山彝文古籍 《勒俄特依》 记载:“远古的时候,天庭祖灵掉下来,掉 在恩杰杰列山,变成烈火在燃烧,九天烧到 晚,九夜烧到亮,白天成烟柱,晚上成巨光。 天是这样烧,地是这样烧,为了创造人类
“一唱众合”成为小曲的又一特色。 5、差异性特征:由于口传心授,没
有版本,在一代接一代的传授中必然形 成了腔体和唱本的差异,因此,同是一 个腔调,唱者不同、唱法有异;同是一 个腔调,唱词不同、唱法不同;即使是 同一个唱腔、同一段唱词,地域不同, 唱法也不尽相同,随意性强。只要“求 大同、存小异”是完全行得通的。正是 这种允许差异性的存在,方便了百姓, 丰富了创作,形成了不同的流派。通渭 小曲的腔调是唱念的统一,据民间艺人 口碑相传,随着情感的起伏而变化,很 讲究抑、扬、顿、挫,以表达不同行当 的声腔和韵味,唱腔因每个人不同声嗓 的高低、地域审美情趣的区别、地方方 言语音的差异,而对腔调旋律带来一定 的影响和区别,“十唱九不同”,一个地 域与另一个地域在声腔各自音区用音习 惯和繁简上有较大差异,而形成鲜明的 地域特色。属同一曲调,在唱法上却有 多种风格。下举银钮丝前两句为例:
眉户和小曲中还折射着宋元杂剧中 的许多词曲牌的影子,如 “风落怨”、 “跌落金钱”等曲调。它还有由“弹词” 演变而来的踪迹,如清代毛奇龄 (1623—1716) 《西河词话》 所谓“弹词 者,以故事编为韵语,有白有曲,可谓 弹唱者也”。通渭一带亦称唱小曲为“弹 唱 ”, 称 擅 长 小 曲 的 民 间 艺 人 为 “ 弹 唱 手”或“弹唱家”。弹唱系为演唱小曲的 古称。
通渭不愧人杰地灵。“小曲”音乐 在通渭的发展不仅造就了几代民间老艺 人的成型,同样,也正是这些老艺人丰 富和发展了通渭小曲,他们把原有的 “清唱”伴奏逐渐改造成了另一种表演形 式—— —舞台伴奏,从此增添了当地民间 文化活动新的色彩。清中叶,秦腔尚未 流传到通渭之前和秦腔传入到通渭的初 级阶段,小曲音乐就以舞台伴奏的形式 经常活动在“庙会”舞台上,后来随着 秦腔的蓬勃兴起,老艺人在一台戏中往 往将秦腔音乐和小曲音乐联缀使用,把 秦腔唱腔和小曲唱腔交互运用,他们把 这种不同腔体并用的唱法叫做“风搅 雪”。
■传统剧目
这是一种风趣、欢快的唱法。 慢速 (三)
这是一种抒情悲凉的唱法,用于旦 角表白心情。用另一种相反的速度和行 腔,给人以悲伤的感染,悲音类的曲调 是用来表达凄凉、悲哀的情感,基本上 形成了固定唱腔,如滚白、哭五更、大
“通渭小曲”的演唱脚本内容极为丰 富,突出表现了劳动人民纯朴忠厚、老 实善良的百姓本质和男女之间的真挚爱 情。有些也借用神话传说,用浪漫的手 法来寄托劳动人民的向往和志向。现以 整理成册的剧本有 70 多本,据不完全考 证,有 100 多出演唱剧目流传在民间, 其内容广泛、趣味性极强。栩栩如生的 艺术形象、生动泼辣的语言、浓郁的泥
■音乐特征
通渭小曲作为一个地方曲艺,流行 于通渭的大部分乡镇。县城区、马营镇、 寺子川、华家岭、义岗川、北城铺、襄 南、陇阳、李店等乡镇,流传最为广泛, 可谓名家辈出,“把式”接踵,久演不 衰。
“通渭小曲”作为民间曲艺,其源远 流长,有着辉煌的经历并独具特色。
1、演出形式方便灵活:五、六人即 可 , 十 多 人 不 限 , 常 在 “ 庭 院 ”、 “ 村 落”以自娱自乐为主,方言演唱。
这是一种叙述之情的唱法,适合于生旦的 情感表达。 较快 (二)
哭调、苦调、老龙哭海等。综上所述, 小曲虽属民间小戏,而曲调在表现喜、 怒、哀、乐方面比较丰富和完整。
7、曲牌。现已搜集、整理的曲牌音 乐有 20 个。以“柳青”、“大红袍 ”、 “满天星”、“金钱”等曲为代表,主要 用来连接曲调的过渡性音乐片段。在清 唱前也用来作为开场白、引子。
生育、节典、礼仪、语言、文字、图腾、 宗教、禁忌、审美都呈现出不同的社会 文化形态。各个民族都通过自己的行为 仪式把本民族的文化形态刻下了深深的 印记,这些民族的民间信仰就是这些历 史印记的载体,而其民间信仰又通过各
种仪式得以传承。彝族火把节作为彝族 的 一 个 最 重 要 的 仪 式 —— —祭 祀 性 节 日 , 每年都在同一神圣的日子唤醒和强化本 民族的文化记忆。
2、曲调繁多,娓娓动听。“通渭小 曲”的曲调到底有多少,很难统计。根 据目前搜集、整理的情况,已经整理成 形的有 90 个,娓娓动听。脚本故事情节 浅显 (多表现劳动人民生活)、表演风格 缠绵悱恻、百听不厌、百看不烦、感染 力很强,使人喜怒哀乐随兴而发。
3、具有“套曲”特征。一个完整的 唱本,从“月调”、“背宫”入韵,然后 以“紧述”、“岗调”等曲达到高潮,再 以“落背宫”进入尾声,用“月尾”收 曲。中间根据情节、唱词,配上与之相 适应的曲调,并且用曲牌音乐恰当地串 联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套曲”。有 时“单曲”和“套曲”可以参用,起到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的作用,并且用得 恰到好处。“套曲”和“单曲”结合, 自始至终热情洋溢。套曲格式与结构是, 通渭小曲属联套体,根据剧目剧情、唱 调内容变化所需,将若干首曲调依照一 定的规律连套在一起,组成了一出小戏 完整的唱腔 。 例 如 : 《兄 妹 观 灯》 越 调—岗调—剪边—五更—大东调—小东 调—东调—船曲—打牙牌—五更子—六 月花—岗调—观灯调—紧述—越尾。不 管任何小曲,都以越调为开头,下接背 宫或其它调 (背宫较为普遍),以越尾作 为结束调。且有开腔“先缓后紧”,曲调
通渭小曲可能在明代即为盛行,因 为当时陕陇 (甘、青、宁) 为一省建制, 明代陕西武功进士康海 (1475—1540) 擅长于词曲,归田之后三十年中创制乐 曲,自比俳优,编戏自娱,其好友户县 进士王九思 (1468—1551) 亦善歌弹 、 工词曲,有剧作行世。康王二人对关陇 一带的戏曲有很大的贡献,对民间小曲
清嘉庆年代以后,随着秦腔唱腔及 伴奏音乐的日趋丰富和完善,秦腔艺人 不再运用两种腔体并用的唱法,而是用 秦腔代替了多年来“庙会”上的小曲音 乐,小曲也从此回到了它原有的存在形 式—— —清唱。但是小曲作为一种民间曲 艺,受众群体极大,具有玩强的生命力, 至今仍然是人们茶余饭后,喜庆之余, 在庭院、地滩、村落里活动的主要文化 娱乐内容,它带着百姓生活的真切感, 久唱不衰,百听不厌,为广大人民群众
有时几个人拥炉而坐,伴随着通渭 罐罐茶特有的清香,边喝边唱;有时几 个人在暖烘烘的热炕上,围着炕桌,吃 着小菜,饮着烈酒弹唱小曲,曲尽人醉, 躺仰待旦。
马营镇更是通渭小曲的摇篮。农历 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五月 初五,六月初一等,每逢庙会,小曲表 演成了马营人不可缺少的主要内容之一, 也是演唱队之间得以同场竞技的难得机 会,互相比试,互相示强,互不服弱, 听者看者围而不哄、挤而不乱。其热闹 程度,名为小曲,实为大戏,喧宾夺主, 实在难得。
[论 坛] 民族音乐
For um
通渭小曲概观
■张智军(甘肃兰州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所喜欢。漫漫的发展历程,使它在不断 汲取当地民歌营养的同时,无论在音乐 旋律,节奏变化,还是速度减缓与强弱 改变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渐渐具 备了自己的地域特色,成为今天的“通 渭小曲”。
通渭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定西市东 部。“小曲”即谓西北地区群众所 喜爱的“眉户”,因其别于秦腔大戏故名 “小曲”。流行于通渭县及周边地区的通 渭小曲具有鲜明的西北风格和地方特色, 语言形象生动,曲调优美动听,内容情 节感人,深受民间喜爱。
38 民族音乐 2009·5
[论 坛] 民族音乐
For um
火把节
仪式音乐中的文化认同
■李建富(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
云南 是 一 个 多 民 族 多 元 文 化 的 地 区, “一山不同族,十里不同 天 ”, 在 这 块 红 土 高 原 上 , 生 息 繁 衍 着 26 个自强不息的民族。由于各自的自然 环境、人文背景和心理感受不同,每一 个民族的衣、食、住、行及婚恋、丧葬、
的形成与发展不无关系。明代著名戏剧 家汤显祖曾有诗曰:“秦中弟子最聪明, 何用偏教陇上声。半拍未成声先绝,可 怜白头为多情。”可见当时关陇地区戏曲 的盛行与影响。
清代为戏曲发展的盛世,小曲也不 例外,通渭小曲也在这一时期发展成熟。 据笔者所知,民国年间马营有专演唱小 曲的业余班社,且秦腔艺人王明花、王 虎成、尚老三、尚老五均会唱小曲。民 间艺人张兴贵的父亲是当时业余小曲班 社最著名的“把式”之一,张氏小曲家 传渊源,祖孙几代都是通渭小曲有名的 “弹唱家”。
民族音乐 2009·5 37
For um
民族音乐
[论 坛]
“先低后高”的规律。每一出戏里有普遍 应用的曲调和若干首特殊性的专用曲调 (民间称为“怪调”),而在其它小曲中却 很少出现。普遍应用曲调如:越调、背 宫、五更、银钮丝、岗调、大哭调、剪 边花、东调、越尾等,在每出小戏里少 不了这些常用的曲调。专用曲调如: 《刺目劝学》 中的金钱调, 《李彦贵卖 水》 中的采花调等。因这些剧目和曲调 有较大的难度,在民间称为“把式曲 儿”。每出小戏都会出现情感上的悲欢, 节奏的快慢,当剧情需要转变缓慢时, 演唱者在唱到唱调的最后一句唱调时, 将节奏逐渐放慢,用过门或起板来调整 节奏的稳定性,如 《敬德访白袍》 中由 花调转为老龙苦海, 《伯牙抚琴》 中由 带把转为京道情等。 4、“帮腔”特征:所谓“帮腔”就 是为了营造一种欢乐宏大的氛围,要求 伴奏人员和主唱者一起合唱。这一特色 在小曲音乐中更为独特,它有力地烘托 了欢快、热烈的演唱氛围。委婉动听, 抒情感人。小曲的帮腔是用来烘托某种 感情和气氛而用,它富有艺术表现力。
平襄银钮丝:
马营银钮丝:
陇阳、寺子银钮丝:
由于小曲由一人承担各行当的声腔, 如果没有一个好声嗓,在一出曲演员的声嗓要求是很高的。
6、调式、调性。通渭小曲属于我国 民族七声徵调式。在七声徵调式清乐音 乐体系中,主音“5”与属音、下属音之 间分别构成了纯五、纯四度音程关系, 加上“清角 4”和“变宫 7”的不稳定 性、尖锐的倾向性,增强了 I、VI、V 级 音的稳定效果。小曲曲调分花音、顺音、 悲音。花音 (欢快曲调) 如:采花、莲 花调、岗调、东调、紧述等;顺音类曲 调如:越调、五更、慢述等。一首曲调 的演唱没有固定程式,而根据唱词所表 达的内容可欢快、可叙述,也可表现悲 伤之情,用一首曲调可以表现不同的剧 情和剧中人物的不同情感。如五更: 中速 (一)
■历史渊源
春秋战国时,今陕西为郑、秦的辖 地,故眉户、小曲有“郑声”的遗韵和 “秦风”的传承。因郑声多为表达男女相 爱 和 悲 欢 离 合 的 “ 桑 间 ”、 “ 濮 上 ” 之 音,曲调缠绵悱恻,如怨如慕、如泣如 诉,故被古代文人士大夫斥之为不登大 雅之堂的“靡靡之音”,但它在民间却有 顽强的生命力。曲调中的“哭长城”等 调由反映秦代筑长城的暴虐之政而来, 又因关陇地区为秦的发祥之地,故民间 曲调中最多有“秦风”保留。
8、活动周期。长期以来,每当传统 佳节,在通渭农村耍社火是文化活动的 最主要方式之一,而听“小曲”、唱“小 曲”更是社火中最主要的内容。人们弹 唱小曲,表演秧歌、展示他们的文化技 艺、宣泄他们的富足之情。
由于小曲本身的喜庆成分,经过了 多年的演变,已不再局限于仅仅是传统 节日期间的文化活动内容,更重要的是 已发展成为人们每逢大小节日,老人高 寿、小孩百日,甚至是茶余饭后、田间 地头、下雪下雨时的精神食粮,喜好小 曲的人们总愿意请几个“唱把式”和 “弹拉家”美美地乐上一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