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我们的远古祖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我们的远古祖先

教学设计:

1、创设情景,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历史课所讲述的内容距离我们很久远,让学生去了解和想象很久远的故事,对于初中学生来讲比较困难。因而创设情景,再现历史,在历史教学中很关键。

2、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情感体验。历史要贴近生活、走进生活,减少很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怎样让刚上初一学生尽快学历史。本节课难点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

本课地位:

我国的原始社会,从一百七十万年前的元谋人开始,到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为止,分为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

生产生活状况,展现了原始群居的历史。七千年前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生动地再现了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图景。五六千年前的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是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经济的重要代表。传说中的黄帝、炎帝和尧、舜、禹时期,正处于我国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阶段。由于生产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现象,阶级逐渐产生,原始社会逐渐崩溃。本节课文是中国历史的起始课,也是对我国原始社会的概括.

方案一:以考古形式体验探究历史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类是万物的主宰,是地球的主人,有人类才有人类社会的历史。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终于认识到,人类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是由古猿的一支发展来的。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怎样生活的?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一课:我们的远古祖先。

学习新课:

一、洞穴中的祖先

(一)元谋人:

1、建议教师先让学生看“我国遗址分布图”同时告诉学生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肥沃的土地是我们的衣食之潭,众多的江河给我们灌溉之利,纵横的山脉,茂密的森林蕴藏着丰富的宝藏。早在远古时期,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片富饶、美丽的土地上。

2、提出问题“在这些远古人类中,谁是我国最早的人类?他的发现时间和地点?”学生读书,并回答问题。教师在肯定学生的回答后,简单补充一些有关元谋人的知识。

3、教师再次向学生提出问题,“看完我国遗址分布图后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学生的答案中会有分布较多或均匀的说法,教师稍作补充后指出,我国是世界上目前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从而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二)、北京人(创设考古北京人情景进行探究)

1、考古北京人体质情况

出示北京人头盖骨、牙齿和肢骨化石图片及头部复原图,并提问:“根据这些你能说出北京人和现代人相比有什么不同吗?”

2、考古北京人使用工具情况

出示图片探究“这些石头是怎么制成的?有什么作用?”

3、考古北京人火的使用情况

师:在我们的祖先生活的洞穴中,还发现了一块黑乎乎的动物骨化石。大家仔细看看计算机上的图片,推测一下,这动物骨化石为什么是黑的呢?

大家再想想,生活在几十万年前的祖先,怎么得到火呢?

再想像一下,我们的祖先用火都做些什么,这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学生纷纷抢答:野兽见了火就吓跑了;火能取暖、照亮山洞;烧过的野兽肉好吃、好消化,人就少生病;保管不好,火也会伤着人……)

教师过渡:我们的祖先北京人接受了大自然的赐与,使用火改善了他们的生存条

件,加快了他们的进化过程。又过了几十万年,大约

里的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这在人类进化史上可是了不起的进步啊!

假如说“有一位北京人脱离了群体,他会生活下去吗?为什么?”

4、根据刚才的考古知识你能说一说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吗?

5、教师总结北京人特点:北京人是人,会创造工具(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会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以采集和狩猎为主。

而且对于人类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是的发展、进步的有了比较,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教师过渡:

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了很多进步。但是这个进步经过了几十万年的演变。远古人类前进的脚步是多么艰难啊,尤其是在生产活动中,从采集到采集,从捕猎还是到捕猎。几十万年无限的采集和捕猎有可能带来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生态破坏、资源短缺、没有食物来源、人们居无定所、引发战争等)师:如果真的像同学们所想象的那样,那是多么悲惨的情景啊!

师:人类的这种悲剧可以避免吗?

学生讨论:(人类学会自己种植和饲养。)

师:同学们的主意真是太好了,据最新的考古发现,我国早在8000-7000年前,人们就学会了种植,有了原始的农耕。黄河流域的代表是半坡遗址,长江流域的代表是河姆渡遗址。

引出学习河姆渡氏族和半坡氏族有关知识,教师先解释“氏族”含义。

接着考古学习:

二、定居的祖先

师:大约五千至七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由野外生存进化到定居生活,他们住上了房屋。大家观察一下这两幅图,这都是根据遣迹复原的房屋。大家听清楚:

的房屋,一个是黄河流域今陕西西

安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谁能区别出来?

生1:下面用木头支架起来的房屋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陷入地下一截的房屋是半坡原始居民的。(师指图插话:这叫干栏式,这叫半地穴式。)

师:说得对!能不能说说理由,凭什么做出这样的结论呢?体会一下,假如你生活在那个时代、那个地方,为什么要把房屋造成这样?

生1:假如我是河姆渡人,我想房子架起来能防潮,上面能通风,因为那地方潮湿。

生2:长江如果发水,水可以从下面流走。

生3:房子下面可以养鸡鸭猪什么的,我去过南方,看见现在还有这样的两层房屋。

师:看来大家想得挺周到的,很有道理。那我们再来研究一下半坡原始居民的房

屋,为什么建成半地穴式的呢?他们不怕潮啊?

生4:西安那个地方不是黄土高坡吗?干燥少雨,至少那个时代是不怎么下雨吧?不然半坡人也不敢这么造房子呀!

师:那也犯不上非建成半地穴式呀,上来下去不方便,也怪黑暗的。再想想,你要是生活在那个时候,谁能说服你这样造房子?

生5:我知道了,那地方冬天冷,半地穴式冬暖夏凉!

师:是吗?谁有这样的体验?想想我们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情况——

(学生抢答:楼房的地下室,还有地铁,还有……)

师:看来同学们比我们的祖先更聪明了!不过我还有一个问题,从刚才咱们大家对南北两类远古建筑分析,大家能悟出什么道理?

2、师:这是河姆渡出土的骨制器物,是用动物的肩胛骨加工而成的,长约20厘米。大家观察思考一下,它是干什么用的呢?

远古祖先怎么用这个东西呢

河姆渡出土了这样的东西,半坡那里能使吗?这似乎也能说明点问题?假如你是位考古学家,会做出什么推论呢?

(学生议论,发言:南方土地湿软,用骨耜挖得动,用着省力;北方土地干硬,用这样的东西肯定不行,所以要锋利坚硬的石器。)

半坡人使用什么工具呢?

3、根据这些文物你能推测出什么信息?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刻画猪纹黑陶钵

碳化稻谷

(河姆渡遗址出土)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黑陶炊具

4、根据这些半坡遗址出土的文物你能推测出什么信息?(半坡出土的文物)

人面鱼纹彩陶盆鱼纹彩盆炭化了的粟和菜籽

三、传说中的祖先——炎帝与黄帝

通过学生讲故事的形式理解炎黄子孙的意思。

(1)、黄帝的贡献

(2)、尧舜禹的禅让故事

(3)、大禹治水的故事

通过尧、舜、禹的故事理解禅让的意思即可。

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是本课难点,理论性强。在刚开始学历史时不应扩充深化,而应简化,让学生知道这节课学过的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人、半坡人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成果,到后来出现贫富分化,部落首领变成有权势的贵族,约公元前21世纪原始社会结束,国家正在萌生就可以了。

走进远古家园:以旅游的形式学习

课前准备:把学生分成4个小组,每组完成的任务如下:

1、北京人导游组:搜集并介绍北京人的生活情况。

2、河姆渡人导游组:搜集并介绍河姆渡人的生活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