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系列活动:雪地上的脚印
2024年雪地上的脚印教案范文精选

2024年雪地上的脚印教案范文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教材第五册第二章“气象与物候”,具体内容为“雪地上的脚印”。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学生将了解雪的成因、特点以及雪后的自然现象,本节重点探究雪地上的脚印与科学道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雪的成因和特点,掌握雪地脚印的形成原因及科学道理。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雪地脚印的形成原因及科学道理。
难点:理解雪的成因、特点以及脚印与雪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验器材(雪、放大镜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尺子、放大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通过PPT展示雪景图片,引导学生谈论雪后的有趣现象。
(2)提问:“你们在雪地里走过吗?有没有注意过雪地上的脚印?”2. 新课讲解(15分钟)(1)讲解雪的成因、特点。
(2)分析雪地脚印的形成原因及科学道理。
3. 实践操作(15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雪地脚印实验。
(2)观察、记录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结果。
4.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与雪地脚印相关的例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问题。
5. 随堂练习(10分钟)布置与雪地脚印相关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雪的成因与特点2. 雪地脚印的形成原因及科学道理3. 实践操作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雪的成因和特点。
(2)解释雪地脚印的形成原因。
2. 答案:(1)雪的成因: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冰晶。
特点:六角形、轻盈、易融化。
(2)雪地脚印形成原因:由于雪的松软性,行走时脚底的压力使雪发生形变,形成脚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雪地脚印的形成原因及科学道理。
课后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其他自然科学现象,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024年雪地上的脚印教案通用

2024年雪地上的脚印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自然科学》教材第七章“气象与气候”,具体内容为第三节“雪地上的脚印”。
本节课主要围绕雪的形成、雪的特性以及雪地上的脚印展开讲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雪的形成过程,掌握雪的特性。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雪地脚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3. 增强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雪地脚印的分析。
教学重点:雪的形成过程、雪的特性、雪地脚印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
学具:放大镜、观察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雪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雪地上的脚印,提出问题:“这些脚印是谁留下的?它们有什么特点?”时长:5分钟。
2. 新课讲解:(1)雪的形成过程(2)雪的特性(3)雪地脚印的特点时长:15分钟。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观察雪地脚印,填写观察记录表。
时长:15分钟。
4. 例题讲解:分析雪地脚印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时长:10分钟。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时长:10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时长:5分钟。
六、板书设计1. 雪的形成过程2. 雪的特性3. 雪地脚印的特点4. 观察记录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雪的形成过程。
(2)列举雪的三个特性。
(3)分析雪地脚印的特点。
2. 答案:(1)略。
(2)略。
(3)雪地脚印的特点:深浅不一、形状各异、间距不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雪地脚印分析的能力,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雪地脚印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探索自然现象,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雪地脚印的分析。
雪地上的脚印教案优秀

雪地上的脚印教案优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掌握描写雪地、脚印的写作方法。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学生发现雪地上的脚印特点。
采用小组讨论、分享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设计创意写作环节,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激发创作灵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描写雪地、脚印的写作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雪地上的脚印特点。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雪地上的脚印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事物。
2.课文学习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自读课文,标注生字词,并查阅字典、词典理解字词含义。
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正确书写并组内交流。
3.分析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雪地、脚印的特点,如:形状、大小、方向等。
4.小组讨论教师提出讨论话题:雪地上的脚印给你带来了哪些联想?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5.创意写作教师出示写作题目:请以“雪地上的脚印”为题,写一篇作文。
学生进行创意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分享作文,教师进行点评。
6.课堂小结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7.课后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
观察生活中的雪地上的脚印,拍摄照片并与同学分享。
四、教学反思1.在分析课文环节,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在课后作业环节,可以增加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任务,如:让学生观察并描绘雪地上的脚印,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相信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会越来越好。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在学习生字词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记忆游戏,如“雪地寻宝”,让学生在游戏中记忆生字词。
在理解课文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小松鼠为什么要在雪地上留下脚印?”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雪地上的脚印特点时,教师可以这样问:“你们注意到小松鼠的脚印和我们的脚印有什么不同吗?”鼓励学生细心观察并描述。
雪地里的小脚印小班教案范文通用

雪地里的小脚印小班教案范文通用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雪地里的小脚印》。
结合生活经验,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体验,了解雪的特性,探索雪地里小脚印的秘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雪,知道雪的特点和雪地里小动物的脚印。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雪,知道雪的特点和雪地里小动物的脚印。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视频、小动物脚印模具、雪球。
学具:画纸、彩笔、泥巴、小木棍。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带领幼儿观察窗外的雪景,引导幼儿关注雪地里的小脚印。
2. 讲解:教师通过PPT、图片和视频,讲解雪的特点和小动物的脚印。
3. 实践: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小动物模具,用泥巴制作小动物的脚印。
4. 创作:教师引导幼儿在画纸上绘制雪地里的场景,鼓励幼儿发挥想象,添加小动物和小脚印。
5. 展示: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趣事。
六、板书设计:雪地里的小脚印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观察家里或户外的小动物脚印,并尝试画下来。
答案:幼儿可画出家里或户外常见的小动物脚印,如猫、狗、鸟等。
2. 请幼儿和家长一起制作一个小动物脚印的模具,并放在家里的雪地里。
答案:幼儿可制作出各种小动物的脚印模具,如兔子、松鼠等,并放在家里的雪地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应反思本次活动幼儿的参与度、兴趣和收获,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同时,鼓励幼儿在课后继续观察大自然,发现更多有趣的脚印,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可组织类似的实践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我们特别关注。
让幼儿认识雪,了解雪的特点以及雪地里小动物的脚印是本次教学的重点。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关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是本次教学的难点。
小班系列活动:雪地上的脚印

小班系列活动:雪地上的脚印作者:朱时颖来源:《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2019年第01期设计意图:正值寒冷的冬季,前几天还下起了小雪,小朋友在教室里高兴极了,又笑又叫:下雪啦,下雪啦,我们要去玩雪!绘本故事《雪地上的脚印》符合季节特点,故事连贯且有极大的想象空间,与小班年龄段孩子的兴趣点比较契合。
绘本中选取的几种脚印都在小班幼儿的认知范围内,贴近小朋友的生活。
本教案围绕绘本故事《雪地上的脚印》设计了两个活动:让幼儿知道走过雪地会留下不同脚印的自然规律;幼儿尝试用牙刷点彩的方式,表达自己在下雪时候的感受。
活动一:绘本阅读《雪地上的脚印》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绘本内容,并且知道从雪地里走过会产生脚印。
2.通过观察画面,想象猜测雪地上是谁的脚印。
3.在故事创编中,体会绘本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对于前几天下雪的经历有体会,知道雪的基本形态。
1.绘本PPT。
2.绘本中出现的脚印的图片和对应的脚的图片。
3.下雪了,不同动物和人走过雪地的视频。
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结合前几天下雪的经验,观看视频,了解下雪后的地面的样子。
1.师:现在是什么季节啊?前几天下了什么?2.师:请你们思考一下,下完雪的地面有什么不一样,这里还有一个视频,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1)师:观察一下雪花是什么颜色的?(2)师:仔细看一看下过雪之后的地面变成了什么样子?3.师:看一看下过雪的地面,如果有小动物或者人走过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1)师:下过雪的地面是雪白的,小动物或者人走过去雪地还是雪白的吗?(2)师:对了,小动物和人走过会留下脚印。
二、观看绘本PPT,猜测脚印的主人1.观看绘本的1~2页。
师:白白的雪地里出现了什么?这些都是谁留下的?它们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提醒幼儿说清楚哪一个脚印是谁的,能一一对应脚印和主人。
2.观看绘本的3~4页。
师:细细尖尖的脚印又是谁的呢?它又和上面的脚印有什么不同?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并且表述清楚脚印的不同点。
雪地上的脚印教案(优秀3篇)

雪地上的脚印教案(优秀3篇)雪地上的脚印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辨别各种小动物的脚印,尝试给脚印涂色。
2.体验发现和操作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重点:辨别各种小动物的脚印,尝试给脚印涂色。
难点:能在指定范围内涂色。
活动准备:1. 油画棒、桌布、操作纸。
2. PPT活动过程:一、有趣的小脚印。
师:白茫茫的雪地里,是谁留下了一些特别的东西?是什么呢?观察PPT片《雪地里的小脚印》第1幅。
师:请你仔细看一看,这是什么?师:这些脚印看起来是怎样的?师:你知道是谁的脚印吗?师:雪地里留下了小鸡、小狗、小马的脚印:小鸡的脚印尖尖的,小狗的脚印圆圆的,小马的脚印弯弯的,小动物们的脚印真有趣!二、漂亮的小脚印。
观察图片《雪地里的小脚印》第2幅。
师:请小朋友们比一比,这张图上的小脚印有什么变化?这些小脚印分别是什么颜色的?三、观察脚印并涂色。
师:小动物的脚印真有趣。
如果给它们涂上颜色,白白的雪地里就会留下漂亮的小脚印。
师:我们可以选一个自己喜欢的。
颜色涂在脚印里,一用以品一个自己客交的原色价在期印国,涂到轮廓边缘的时候慢慢涂,尽量不把颜色涂到雪地上。
四、操作(幼儿人手一张操作纸。
)师:你们手里都有一张“雪地”纸哦,请你仔细看一看能找到怎样的脚印?然后,帮它涂上漂亮的颜色。
师:我们来看看,请你告诉大家,你把谁的小脚印变漂亮了?.我们一起来夸夸谁涂的小脚印又漂亮又干净。
雪地上的脚印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
2、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的爪(蹄)子的不同形状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孩子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识字、朗读课文。
难点正确区分小鸡、小鸭、小狗、小马的脚印。
教学准备1、课件2、小鸡、小鸭、小狗、小马以及竹叶、梅花、枫叶、月牙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师述: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现在是什么季节?冬天给你什么印象呀?现在我们就借助几张图片来感受一下美丽的雪景。
2024年雪地上的脚印教案范文精选

2024年雪地上的脚印教案范文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教材第五册第四章《奇妙的冰雪世界》,详细内容为“雪地上的脚印”。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了解雪的基本特性,认识雪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并探究雪地上的脚印形成的原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雪的基本特性,掌握雪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2. 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雪地上的脚印形成的原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雪地上的脚印形成的原理。
教学重点:雪的基本特性;观察和分析雪地上的脚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投影仪、实物展示台、雪地脚印图片、放大镜、温度计等。
2. 学具:笔记本、铅笔、尺子、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雪地脚印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脚印是谁留下的?为什么雪地上会有脚印?2. 新课导入:介绍雪的基本特性,如水的三态、雪的形成过程等。
3. 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观察室外的雪,让学生亲身感受雪的特性。
4. 例题讲解:讲解雪地脚印的形成原理,结合实物展示台进行演示。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雪地脚印的形成原因。
7. 课堂拓展:让学生思考,除了脚印,雪地上还会留下哪些痕迹?六、板书设计1. 雪的基本特性2. 雪地脚印的形成原理3. 观察和分析雪地脚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附近的雪地,描述你所发现的脚印或其他痕迹。
答案示例:我在雪地上发现了小鸟的脚印,它们是由小鸟的脚趾和脚跟留下的。
我还发现了风吹过的痕迹,雪地表面形成了波浪状的纹路。
2. 作业要求:字迹清楚,描述准确,不少于1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雪地脚印的形成原理,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善于发现和思考,提高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雪地上的脚印形成的原理。
2. 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观察室外的雪,让学生亲身感受雪的特性。
2024年雪地里的小脚印小班教案范文通用

2024年雪地里的小脚印小班教案范文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小班教材《快乐成长》第四章《冬天来了》,详细内容为“雪地里的小脚印”一节。
通过故事、观察、体验等方式,让幼儿感知雪天的乐趣,了解雪的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雪天的特点,知道雪是冬天的代表性天气现象。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雪地里小脚印的能力,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3. 培养幼儿在集体活动中遵守纪律、合作、互助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感知雪天的特点,学会观察、描述雪地里的小脚印。
难点: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故事书、雪景视频、小脚印模具、画纸、画笔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雪景视频,让幼儿观察雪天的景象,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在雪天的经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述故事《雪地里的小脚印》,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小动物们留下的脚印,让幼儿了解雪的特点。
3. 实践:发放小脚印模具和画纸,让幼儿在画纸上拓印出不同的小脚印,观察、描述小脚印的形状、大小等特征。
4. 互动: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拓印的小脚印,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猜测小脚印的主人是谁。
5. 创作:鼓励幼儿用彩泥、画笔等工具,创作一幅以雪地里小脚印为主题的画作。
6. 展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交流,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雪地里的小脚印2. 雪天的特点:白茫茫、冰冷、雪花飘落3. 小脚印主人:小狗、小猫、小兔子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雪地里的小脚印,并猜测脚印的主人。
2. 答案示例:画出小狗的脚印,旁边标注“小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中观察雪天景象,与家人分享所学内容,将课堂学习延伸至生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即让幼儿在画纸上拓印小脚印。
雪地里的小脚印小班教案范文通用

雪地里的小脚印小班教案范文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小班教材《雪地里的小脚印》,详细内容为第二章“雪地里的欢乐”,主要围绕雪地里的小脚印展开,通过观察、体验、探索,让幼儿了解雪地里小脚印的形成,以及雪天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观察、体验雪地里的小脚印,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雪天的乐趣,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雪地里小脚印的形成过程。
教学重点:观察、体验雪地里的小脚印,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视频、故事书、小脚印模具、雪花道具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图片、视频、故事书等,向幼儿展示雪地里的小脚印,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激发他们的兴趣。
2. 例题讲解以雪地里的小脚印为例,讲解雪天小脚印的形成过程,让幼儿了解雪天的乐趣。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用小脚印模具在画纸上制作小脚印,观察、讨论不同动物的小脚印特点。
(2)组织幼儿在户外雪地里踩出小脚印,体验雪天的乐趣。
4. 小组活动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合作完成一幅以“雪地里的小脚印”为主题的画作,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趣事,教师给予点评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雪地里的小脚印——观察、体验、探索2. 雪天小脚印的形成过程3. 不同动物的小脚印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最喜欢的雪地里小脚印。
2.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画出喜欢的雪地里小脚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效果,及时反思教学策略,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开展户外活动,让幼儿在雪地里寻找不同动物的小脚印,增强观察力。
(2)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雪地游戏,增进亲子关系。
(3)开展雪地环保教育活动,让幼儿了解保护雪地环境的重要性。
雪地里的小脚印小班优质教案范文通用

雪地里小脚印小班优质教案范文通用一、教学内容在教学《雪地里小脚印》这一课时,我们将依托幼儿用书第二册第六单元“可爱动物”,第二节“雪地里小脚印”为主要教学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通过观察图片,让幼儿认识雪地里小动物们脚印,解它们特征;通过讲故事,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培养他们想象力与表达能力;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区分雪地里不同小动物脚印。
2. 培养幼儿倾听、表达和想象能力。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雪地里不同小动物脚印,培养他们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难点: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发挥想象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幼儿用书、图片、故事磁带、录音机、脚印卡片、手工材料等。
2. 学具:手工材料、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带着一幅雪地图片走进教室,引导幼儿观察:“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地方?你们知道雪地里会发生什有趣事情?”2. 讲解故事(10分钟)播放故事磁带,让幼儿倾听《雪地里小脚印》故事。
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出现不同小动物脚印,让他们尝试描述每个脚印特点。
3. 例题讲解(5分钟)展示脚印卡片,让幼儿尝试分辨出是哪种小动物脚印,并说出理由。
4. 随堂练习(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一张脚印卡片,让他们互相讨论,分辨出卡片上脚印是哪种小动物,并派代表进行汇报。
5. 手工制作(10分钟)让幼儿根据所学脚印知识,用手工材料制作属于自己小脚印画。
让幼儿展示自己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趣事。
六、板书设计1. 雪地里小脚印小兔子脚印:短小、圆润小熊脚印:大、有爪子印小松鼠脚印:小、细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喜欢雪地里小动物脚印。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表现,关注他们在分辨脚印、表达观点等方面能力,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024年雪地里的小脚印小班教案范文通用

2024年雪地里的小脚印小班教案范文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小班教材《雪地里的小脚印》章节,详细内容包括:通过观察雪地上的小脚印,引导幼儿认识不同动物的脚印,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通过故事讲述,让幼儿了解小动物们在雪地里的趣事,引导幼儿关注自然、热爱生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区分不同动物的脚印,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热爱,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的好奇心。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不同动物的脚印,了解小动物们在雪地里的趣事。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发现、表达,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故事挂图、小脚印卡片、动物玩偶。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PPT课件,展示雪地里的场景,引导幼儿观察雪地上的小脚印。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见过的小动物脚印,激发幼儿兴趣。
2. 故事讲述(10分钟)讲述故事《雪地里的小脚印》,引导幼儿关注小动物们在雪地里的趣事。
结合故事挂图,让幼儿观察、讨论故事中出现的动物脚印。
3. 例题讲解(5分钟)展示小脚印卡片,让幼儿尝试分辨不同动物的脚印。
邀请幼儿上台演示,用动物玩偶模仿脚印,加深幼儿对脚印的认识。
4.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让幼儿在画纸上用水彩颜料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脚印。
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分享作品,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幼儿继续努力。
六、板书设计1. 雪地里的小脚印2. 不同动物的脚印3. 小动物们在雪地里的趣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脚印,并描述脚印的特点。
2. 答案示例:我喜欢小猫的脚印,它的脚印像小梅花,四个圆圆的脚趾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观察、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认识并区分了不同动物的脚印,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小班科学教案雪地里的脚印

小班科学教案雪地里的脚印小班科学教案:雪地里的脚印引言:在小班教学中,科学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和探索,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
本教案将以雪地里的脚印为主题,通过观察雪地中动物留下的脚印,引导学生对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环境适应能力进行探索。
一、目标和目标类型:1. 主题目标:通过观察雪地里的脚印,学生能够认识一些常见的动物,并了解它们在寒冷环境中的生活习性。
2. 目标类型:认识目标、过程目标、技能目标。
二、教学准备:1. 物料准备:- 雪地外出活动所需的衣物和防寒措施。
- 教师准备一些关于雪地中常见动物的图片或绘本。
- 布置具有动物脚印的观察实验活动,如模型动物脚印、纸板上沾雪后的动物脚印等。
- 收集一些动物脚印的图片或视频,用于学生观察和猜测。
2. 教师准备:- 了解雪地中常见的动物和它们的脚印特征。
- 深入了解动物的适应能力和日常习性,以便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和讨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 引导学生回顾前几天的外出活动经历,让他们回忆在雪地中有没有看到过动物的脚印。
- 引发学生对动物脚印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2. 观察实验环节:- 带领学生到户外,在雪地上观察动物的脚印。
教师可提前埋下一些模型动物脚印或布置观察点,让学生去发现。
- 让学生观察动物脚印的形状、大小、数量等特征,并鼓励他们进行讨论和猜测。
3. 学习环节:- 展示一些动物脚印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并猜测是什么动物留下的。
-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动物会在雪地中留下脚印,让他们认识到动物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
4. 探索环节:-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动物脚印进行研究。
可以提供一些绘本或参考资料,让学生了解该动物的习性、饮食和栖息地等信息。
- 每个小组向全班做一个简短的展示,分享他们对该动物脚印的认识和发现。
5. 总结环节:-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总结不同动物脚印的特征,比较它们之间的区别和共同点。
雪地里的小脚印小班教案(精选10篇)

雪地里的小脚印小班教案雪地里的小脚印小班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雪地里的小脚印小班教案(精选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雪地里的小脚印小班教案1活动目标:1、仔细观察绘本画面,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绘本带来的快乐。
2、学说“请问,这些是您的脚印吗?”。
活动准备:《雪地里的脚印》绘本课件活动过程:一、一只爱读书的好狼1.请你看一看图片,你看到了什么?2.你猜这些书会是谁的呢?3.请你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4.你们平时见过的狼都是什么样子的?那你们看看这只狼,你觉得这只狼和你平时见过得狼,有什么不一样?5.这只狼啊特别爱看书,他看的所有书都是和......6.这只狼看的这些书都讲了什么故事?这些书里的狼你觉得怎么样?7.是的。
我们都觉得狼都是非常可怕,非常坏的。
可是我们今天的这只狼他可不觉得自己坏,他觉得自己是一只好狼,他今天就要动笔来写一些他当好狼的故事了。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写的故事吧!二、一只写故事的狼1.你觉得这样的雪地像什么?树呢?2.在这个像丝绒一样的雪地上,有一排……3.好狼先生看着这排脚印一直延伸到了森林里,他在心里想,你觉得他会想什么呢?4.他决定跟着这些脚印走,看看它们的主人到底是谁,他想交个新朋友。
过了一会儿,他看到一只……5.他很有礼貌的问了一句“请问这些是您的脚印吗?”6.松鼠怎么回答?7.好狼先生为什么要这样问啊?8.你觉得松鼠会相信这只狼先生的话吗?9.接下来,好狼先生遇见了一只兔子,我们一起和好狼先生说一说10.你觉得小兔子听了狼先生的话,会怎么回答狼先生?11.现在狼先生的心情,你觉得会怎样?12.这次狼先生走的了森林里的大湖边,他遇到了一只,你们能帮这只伤心的好狼先生问问小青蛙吗?13.小青蛙回答,当然不是啦,就算我知道,也绝对不会告诉你那些脚印是谁的?14.为什么小动物们都不愿意告诉狼先生这些脚印是谁的呢?15.小结:是的,这些小动物都不知道这是一只好狼,他们都把他当成了以前的坏狼,他们担心自己告诉这只狼脚印的主人是谁,那这个脚印的主人就会被这只狼给吃掉了。
小班科学教案雪地上的脚印

小班科学教案雪地上的脚印一天,天空飘起了洁白的雪花,小班的孩子们兴奋地跑出了教室,来到了雪地上。
他们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着,双脚踩在雪地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惊喜地留下了一串串脚印。
这些脚印成了小班的科学教案的灵感来源。
科学教育在小班阶段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不仅培养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还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世界的运行规律。
在雪地上的脚印可以成为一个引导孩子们进行科学探究的契机。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份小班科学课程教案,引导孩子们通过观察、实验和总结,探索雪地上的脚印背后的科学原理。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将能够:1. 观察雪地上的脚印,并描述它们的特征;2. 尝试用不同的鞋子在雪地上留下脚印,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3. 了解脚印形成的原理,认识到物体与地面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 雪地或具有类似特征的材料- 不同类型的鞋子,如橡胶鞋、布鞋、皮鞋等- 放大镜、塑料模型2. 教学环境准备- 教室外的露天场地或室内的庭院- 实验台、讲桌或工作台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让孩子们观察窗外的雪景,并引导他们注意地面上的脚印。
提问:“你们注意到了什么?这些脚印是怎么来的呢?”激发孩子们对雪地脚印的好奇心。
2. 实践探究(20分钟)带领孩子们来到雪地或类似的材料上,给每个孩子分发一双鞋子。
鼓励他们踩在雪地上,观察和比较不同鞋子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
同时,引导他们用放大镜观察脚印的细节。
提问一:不同的鞋子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有什么不同?提问二:为什么有些鞋子的脚印深,有些鞋子的脚印浅?3. 总结归纳(15分钟)引导孩子们就问题进行思考和总结,帮助他们理解脚印形成的原理。
提问一:为什么有些鞋子的脚印深,有些鞋子的脚印浅?帮助孩子们回顾自己的观察和实践,引导他们认识到鞋子的材质和底部设计会影响脚印的深浅。
例如,橡胶鞋底相对较硬,受力面积小,容易留下深脚印;而布鞋底柔软,受力面积大,容易留下浅脚印。
雪地上的脚印教案通用

雪地上的脚印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自然科学》教材第四册,第七章“动物的世界”,第三节“雪地上的脚印”。
内容主要围绕动物在雪地中留下的脚印,通过观察和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及脚印特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动物的运动方式及脚印特征。
3. 增强学生对动物世界的兴趣,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常见动物的运动方式及脚印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图片、视频、脚印模具。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雪地上的动物脚印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脚印是哪些动物留下的吗?”2. 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a. 展示课件,讲解常见动物的运动方式及脚印特征。
b.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根据脚印特征判断动物种类。
3. 例题讲解(10分钟)a. 出示例题:展示一组脚印图片,让学生判断是哪种动物的脚印。
b. 讲解解题方法:引导学生观察脚印的大小、形状、步态等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4. 随堂练习(10分钟)a. 发放观察记录表,让学生观察脚印模具,记录不同动物的脚印特征。
b.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观察成果。
b. 拓展:让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动物,爱护自然环境。
六、板书设计1. 雪地上的脚印2. 内容:a. 常见动物的运动方式b. 不同动物的脚印特征c. 观察脚印的方法与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家人或朋友的脚印,分析其特征,判断其可能的运动方式。
2. 答案:根据观察和记录,分析脚印的大小、形状、步态等特征,判断运动方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了常见动物的运动方式及脚印特征。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细节,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践活动,实地观察雪地上的脚印,加深对动物运动方式及脚印特征的理解。
雪地上的脚印教案精选

雪地上的脚印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教材第四册第四章《动物的运动》,详细内容为“雪地上的脚印”。
通过观察和分析雪地上的脚印,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和足迹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和足迹特点。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3. 增强学生对动物保护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和足迹特点。
难点:分析足迹,推理出动物的运动方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动物足迹卡片、视频资料。
2. 学具:观察记录表、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雪地上的脚印图片,引发学生兴趣,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脚印是谁的吗?”2. 新课:播放动物在雪地行走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动物的足迹特点。
讲解动物运动方式及足迹特点,如:跳跃、爬行、行走等。
3. 实践活动:分组发放动物足迹卡片,让学生模拟在雪地上留下足迹,观察并记录。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通过足迹推理出动物的运动方式,举例说明。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足迹卡片,判断动物的运动方式,并说明理由。
六、板书设计1. 雪地上的脚印动物运动方式:跳跃、爬行、行走等动物足迹特点:长度、宽度、形状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附近的动物足迹,记录下来,并尝试推理出它们属于哪种动物。
2. 答案:根据观察到的足迹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推理出动物种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高,观察和分析能力得到锻炼。
但在足迹推理环节,部分学生还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了解更多关于动物运动方式的知识,提高动物保护意识。
组织学生参加户外活动,观察实际生活中的动物足迹,加深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设计;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针对性;4. 作业设计的实践性与拓展性;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指导意义。
雪地上的脚印教案优秀

雪地上的脚印教案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教材第四册第四章《动物与环境》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认识不同动物脚印的特点,通过雪地脚印的观察,掌握动物踪迹的辨别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见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脚印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生态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通过脚印特点正确辨别动物种类。
教学重点:掌握常见动物的脚印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脚印模具、教学挂图。
学具:观察记录表、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雪地上的脚印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提出问题:“这些脚印是谁留下的呢?”2. 新课导入:展示多媒体课件,讲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脚印特点。
3.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观察,让学生观察脚印模具,记录不同动物的脚印特点。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通过脚印特点辨别动物种类,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展示雪地脚印图片,让学生尝试辨别动物种类。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雪地上的脚印》2. 内容:动物的生活习性不同动物的脚印特点动物踪迹的辨别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动物脚印,记录下来,并尝试辨别是哪种动物的脚印。
2. 答案:根据学生观察到的脚印特点,结合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判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了解更多的动物脚印特点,培养学生的生态观念。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践活动,实地观察动物脚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引导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3.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践性4.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一、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引导1. 分组观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不同动物的脚印模具,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观察。
雪地上的脚印教案通用

编号:__________ 雪地上的脚印教案通用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雪地上的脚印教案通用目录一、教学内容1.1 教材分析1.2 教学内容概述二、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目标2.2 过程与方法目标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3.1 教学难点3.2 教学重点四、教具与学具准备4.1 教具准备4.2 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5.2 探究与交流5.3 实践与应用5.4 巩固与提高5.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6.1 板书内容6.2 板书结构七、作业设计7.1 作业类型7.2 作业内容7.3 作业要求八、课后反思8.1 教学效果评价8.2 教学改进措施8.3 学生反馈与建议九、拓展及延伸9.1 拓展资源9.2 延伸活动9.3 自主学习建议教案如下:一、教学内容1.1 教材分析本节课以《雪地上的脚印》为主题,通过分析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学习雪地上的脚印的形成原理,以及如何根据脚印推断动物的活动情况。
1.2 教学内容概述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雪地上的脚印形成的原因、不同动物脚印的特征、根据脚印推断动物活动情况等。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雪地上的脚印形成的原因,认识不同动物脚印的特征,并能够根据脚印推断动物的活动情况。
2.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增强学生保护动物的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3.1 教学难点雪地上的脚印形成的原因,不同动物脚印的特征。
3.2 教学重点根据脚印推断动物的活动情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4.1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雪地上的脚印模型、动物脚印图片等。
4.2 学具准备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雪地里的小脚印小班教案范文

雪地里的小脚印小班教案范文1. 教案简介教案主题:雪地里的小脚印适用年龄:3-4岁教学目标: - 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雪地 - 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 - 培养幼儿的观察、描述和思考能力 - 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2.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雪地实物(如果有条件的话)•画笔、颜料、纸张等绘画材料•雪地实物照片(可以打印或通过多媒体展示)3. 教学过程步骤1:引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雪地实物照片,引入新的教学主题:“今天我们要探索雪地,你们喜欢在雪地里做什么呢?有没有在雪地里看到过小动物的脚印呢?”鼓励幼儿表达他们的想法和经历。
步骤2:探索雪地•制作一个小雪地盒子。
将一些细蓝色印刷纸切割成小雪花形状,放入浅盒子里,然后用细白色沙子代表雪地。
让幼儿用手指在盒子里留下自己的小脚印,然后观察印记。
步骤3:描述小脚印•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盒子中的小脚印:小脚印是什么形状的?有几只脚印?脚印有多大?是谁留下的?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步骤4:绘画•让幼儿在纸上用画笔和颜料绘制自己在雪地里的小脚印。
在绘画过程中,鼓励幼儿用适当的颜色和形状来表达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步骤5:分享和展示•让幼儿展示他们的绘画作品,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想法。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幼儿的作品,并进行集体评论和欣赏。
步骤6:团队合作游戏•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展示一种动物的脚印(可以使用卡片、玩具模型等代表)。
其他幼儿观察并猜测是哪种动物的脚印。
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解释他们的猜测。
步骤7:总结和回顾•结束本节课,让幼儿回顾并总结他们学到的知识,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描述他们探索雪地的经历和感受。
4. 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幼儿在探索、描述和绘画过程中展示的能力,结合幼儿的日常表现和参与情况进行评估。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参与度、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来评价教学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5. 教学延伸•带幼儿到户外观察和探索雪地和动物脚印。
雪地里的脚印小班科学教案

雪地里的脚印小班科学教案引言:冬天是一个寒冷而美丽的季节。
当大地被白雪覆盖时,孩子们总会感到兴奋和好奇。
他们喜欢在雪地里奔跑,观察和感受雪的特性。
基于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心,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设计一个有趣的小班科学教案,通过观察和探索雪地里的脚印,激发孩子们的思考和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1. 帮助孩子观察和描述雪地里的不同脚印;2. 启发孩子思考脚印形成的原因;3. 培养孩子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步骤:第一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10分钟)教师可以先给孩子们讲一个关于脚印的小故事,例如“雪人的秘密”。
故事中有一个神秘的雪人,孩子们只能靠他留下的脚印来了解他的存在。
然后,教师可以向孩子们提出一些问题,如“你们有没有在雪地里看到过脚印?”、“不同的动物会留下什么样的脚印?”等等。
通过故事和问题,激发孩子们对雪地脚印的兴趣。
第二步:观察和描述脚印(20分钟)带领孩子们到室外的雪地上,让他们观察并描述不同的脚印。
教师可以先给出一些示范,例如踩出自己的脚印、动物脚印等。
然后,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自由观察和描述雪地里的脚印。
教师可以提醒他们观察脚印的形状、大小、数量等特征,并引导他们用语言表达描述。
例如,“这个脚印很大,应该是一只大动物留下的。
”、“这个脚印有三个趾头,可能是鸟儿的脚印。
”第三步:讨论和思考脚印的原因(20分钟)带领孩子们回到教室,展开一次关于脚印形成原因的讨论。
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思考脚印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不同的脚印形状不同,为什么有些脚印很深,有些脚印很浅等等。
鼓励孩子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释,并与他们分享一些简单的科学原理,例如大动物的脚印较大是因为它们的体重较大,脚底面积较大。
第四步:实践和实验(30分钟)为了加深对脚印形成原因的理解,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实践和实验活动。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模型动物脚印,例如动物足迹模具。
然后,让孩子们分别使用这些模型在雪地上踩下脚印,并观察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系列活动:雪地上的脚印作者:朱时颖
来源:《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2019年第01期
设计意图:
正值寒冷的冬季,前几天还下起了小雪,小朋友在教室里高兴极了,又笑又叫:下雪啦,下雪啦,我们要去玩雪!绘本故事《雪地上的脚印》符合季节特点,故事连贯且有极大的想象空间,与小班年龄段孩子的兴趣点比较契合。
绘本中选取的几种脚印都在小班幼儿的认知范围内,贴近小朋友的生活。
本教案围绕绘本故事《雪地上的脚印》设计了两个活动:让幼儿知道走过雪地会留下不同脚印的自然规律;幼儿尝试用牙刷点彩的方式,表达自己在下雪时候的感受。
活动一:
绘本阅读《雪地上的脚印》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绘本内容,并且知道从雪地里走过会产生脚印。
2.通过观察画面,想象猜测雪地上是谁的脚印。
3.在故事创编中,体会绘本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
对于前几天下雪的经历有体会,知道雪的基本形态。
1.绘本PPT。
2.绘本中出现的脚印的图片和对应的脚的图片。
3.下雪了,不同动物和人走过雪地的视频。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结合前几天下雪的经验,观看视频,了解下雪后的地面的样子。
1.师:现在是什么季节啊?前几天下了什么?
2.师:请你们思考一下,下完雪的地面有什么不一样,这里还有一个视频,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1)师:观察一下雪花是什么颜色的?
(2)师:仔细看一看下过雪之后的地面变成了什么样子?
3.师:看一看下过雪的地面,如果有小动物或者人走过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1)师:下过雪的地面是雪白的,小动物或者人走过去雪地还是雪白的吗?
(2)师:对了,小动物和人走过会留下脚印。
二、观看绘本PPT,猜测脚印的主人
1.观看绘本的1~2页。
师:白白的雪地里出现了什么?这些都是谁留下的?它们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
提醒幼儿说清楚哪一个脚印是谁的,能一一对应脚印和主人。
2.观看绘本的3~4页。
师:细细尖尖的脚印又是谁的呢?它又和上面的脚印有什么不同?
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并且表述清楚脚印的不同点。
3.观看绘本的5~6页。
师:是谁会留下这么大的脚印?你们觉得这个东西可怕吗?
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大脚印的由来,提醒幼儿雪地路滑,走路要小心。
4.观看绘本的7~8页。
师:圆圆的脚印是谁的啊?你们想一下谁会有圆圆的脚?你猜猜卜卜带着小鱼干要去做什么?
鼓励幼儿大胆猜测脚印的主人,猜想一下卜卜要去做什么。
5.观看绘本的9~11页。
师:谁的脚印消失了?他去做什么啦?最后他们一起去做了什么?
鼓励幼儿猜测卜卜去哪里了,回忆一下自己和爸爸妈妈出去有没有被抱的经验。
三、再次欣赏绘本故事,结合经验进行创编
1.教师完整讲述绘本故事,介绍雪地里的不同脚印。
2.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进行创编,雪地里留下了什么脚印,让其他小朋友猜一猜是哪个小动物留下的。
要求:根据自己观察到的不同的印记,说明脚印的具体形状和特征,然后大家一起根据脚印大胆猜想脚印的主人。
活动延展:在益智区投放一些有关小动物脚的图片和脚印的图片,请小朋友根据形态一一对应。
活动二:
美术活动《下雪啦!》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点彩和喷洒的方法表现雪花飘落的场景。
2.通过观察、尝试、操作等方式,巩固点彩和初步了解喷洒的方法和技巧。
3.愿意参加美术活动,体会下雪天的乐趣。
活动准备:
对绘本故事熟悉,也对下雪时的场景比较熟悉。
1.绘本PPT。
2.下雪天的图片。
3.黑色卡纸人手一张,牙刷人手一个,白色颜料。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谈话导入,激发作画的兴趣
师:还记得上次我们一起分享的那个绘本故事《雪地上的脚印》吗?故事是发生在什么季节?天上会下什么东西?
二、出示图片,带入绘画主题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雪花的样子。
师:我们这里前几天是不是也下雪了啊,你还记得雪花是什么样子的吗?老师这里还有几张下雪时候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雪花是什么形状的?又是什么颜色的?(出示雪花的图片,有雪花的特写图片,也有雪景图片)
2.教师提问用什么方式表现雪花,幼儿想办法。
师:我想在黑夜里看见雪的样子,你们想一想怎么才能把白色的雪花画出来?
师:我这里有一些黑色的卡纸和白色的颜料,还有一些新的好朋友,是我们每天都要用到的,你们看看是谁呀?(出示牙刷)
师:怎么用小牙刷画出雪的样子呢?请幼儿自己探索和触摸牙刷,进行思考和实践。
(可以刷一刷,也可以摸一摸牙刷的毛)
3.请幼儿在纸上进行尝试,用不同的方法画一画不同雪花。
师:我们见过的雪花大小一样吗?形状一样吗?
师:那你能用手上的牙刷画出不同样子的雪花吗?
4.幼儿自主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发现不同的代表性方法。
请幼儿自主尝试不同的牙刷使用方法,可以是点彩也可以是用刷子进行平涂。
三、绘画游戏:下雪了
1.老师示范用牙刷喷洒颜料的方法,模拟下小雪的场景。
师:我想用牙刷表现出下那种很小的雪的样子,我可以怎么做呢?
教师示范用牙刷进行喷洒。
师:你看我捏住牙刷的头发,一点一点地用力压着拨开,呀?你看什么东西洒出来了呀?
2.请幼儿自主尝试不同的下雪方式。
游戏规则:
(1)用喷洒和点彩的方式在黑色卡纸上进行装饰画。
(2)在绘画的同时,如果用点彩的方式就要说:下大雪啦,雪花一片一片地落下来;用喷洒的方式就要说:下小雪了,雪花洒下来啦。
(3)最后對这幅画用牙刷进行一些平涂的装饰。
四、教师将所有小朋友的作品进行展示,和幼儿一起欣赏冬天的雪景作品
请小朋友自己讲述自己的绘画作品,下的是什么雪,雪花是什么样子的。
师:你们最喜欢哪一幅作品?说一说你最喜欢它的什么?
师:今天我们用我们的好朋友小牙刷进行了创作,画了冬天里的雪花,每一朵小雪花都很漂亮,老师都很喜欢你们的创作,希望你们回去再想一想,看一看我们的小牙刷还可以怎么用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活动延伸:
将牙刷颜料投放在美工区,可以利用游戏时间继续开发和探索牙刷的用法和技巧。
活动反思:
对于冬季,小朋友们最大的感受就是天气好冷,要穿好多衣服,还会下雪。
对于小班孩子来说,还不能完全理解下雪天会留下脚印的自然科学原因,所以在绘本阅读环节中,着重强调脚印和主人的一一对应,用猜想和观察的方式,启发他们的思考;在美术活动中,对于小班年龄段的孩子,点彩的技巧在一个学期的活动中已经基本掌握,但对于用牙刷进行喷洒绘画,还是第一次尝试。
在刷牙的过程中会洒出泡沫和水渍,这个前期经验对喷洒技巧的掌握有一定的帮助。
所以在绘画过程中,通过老师示范和自主尝试结合,幼儿能快速熟悉方法进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