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0e9791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31.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一. 教材分析《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是一篇讲述一只老虎在森林中生活,却因为自己的窝囊而备受其他动物嘲笑的故事。
课文通过这只窝囊的大老虎的经历,让学生了解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不要只看表面的缺点,而忽略了内在的优点。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寓意。
但是,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如“窝囊”、“嘲笑”等,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解释和引导。
此外,学生可能对课文中的动物角色有一定的兴趣,可以抓住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寓意。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不以貌取人的良好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寓意。
2.难点: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如“窝囊”、“嘲笑”等,需要进一步的解释和引导。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中的内容。
2.互动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3.示范教学法:教师通过朗读和讲解,示范正确的阅读和理解方法。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文本:《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的课文文本。
2.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和相关图片。
3.教学卡片:用于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中的关键词。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只老虎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对老虎的印象。
然后,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是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在朗读过程中,注意强调课文中的关键词,如“窝囊”、“嘲笑”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如“大老虎”、“小猴子”等,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角色扮演。
人教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
![人教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21d506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c0.png)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掌握多音字“露角哄啊”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找出描写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仿照着写一写。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了解我的心理变化,感同身受的谈一谈自己的经历。
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毛主席也喜欢读书,爱读书的毛主席就常在重要的地方做好批注。
他曾说过“书读十遍,批注万页”。
这就是他的学习之道,相信孩子们学会做批注,这节课会收获更多,准备好了吗?一.批注导入今天让我们走进第二单元的第二课,学习用批注的方法进行阅读。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注意囊读二声,组成词语窝囊时读轻声。
跟老师读:窝囊读好多音字,我们就读起课题来就更有味道了。
请同学们再读课题。
二、回忆批注方法我们在学习牛和鹅时,学习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批注。
回忆一下,有哪些角度?1.有疑问的地方?2.写的好的地方。
3.对课文有体会的地方。
4.有启发的地方。
是的,我们在学习课文时,可以质疑问难、领悟写法、赏析语言、书写感受。
除了以上的方法,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批注符号,帮助我们阅读。
下面就让我们一边预习,一边批注。
首先,我们来进行词语检测:露脸角色啊呜啊呜哄堂大笑唉声叹气羡慕殷切笨拙霉浆糊砸锅批注位置合适字迹工整在不理解的地方画了问号。
三、交流问题交流预习中不理解的地方,并解决简单的问题。
豁虎跳是什么样子的?(不理解的词语)为什么文中要用到?(这是你不理解的内容)作者为什么用哪个词,不用哪个词?(语言不理解)同学们,针对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同学们很会学习,在不理解的地方做出了批注。
有些问题我们可以当场解决。
例如:有些需要我们带到课文中去慢慢体会。
比如为什么是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窝囊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文中那两句话中有窝囊这两个词语,结合这两句话说一说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先讲了我期待表演接着讲了我认真排练再讲了演出的经过,最后讲了演出后我的疑惑。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和板书设计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和板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e389c43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10.png)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和板书设计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目标;1.认识“囊、露”等13个生字,会写“念、级”13个生字。
重点指导写好“级、堂、改、亏“这几个字。
2.读准文中使用的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词语,读准含轻声和多音字的词语。
3.默读课文,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创设情境仿照写一写。
4.联系自己生活实际,体会演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
”教学重点: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仿照写一写。
教学难点:体会演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
”仿写一段心理活动,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1.同学们,你们去过动物园吗?说说你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下面这幅图片中的老虎(PPT出示)。
作者又是用的哪个词语来描绘的呢?看到这个词语,你一定感觉很奇怪,“窝囊”的老虎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修这个有趣的故事。
2.作者简介二、字词乐园。
1.读一读下面的词语,开战车读。
náng。
jílòu。
jué。
xiànyīnhuō窝囊班级露脸角色倾慕殷切豁出去XXX撇嘴倒霉吃亏哄闹笨拙砸锅2.我会给下列生字组词。
念级段俩练裤改逃亏挖堂砸锅3.多音字组词。
露角三、指导写字。
1.出示几个要求会写的大字。
念、级、段、俩、练、裤、改、逃、亏、挖、堂、砸、锅)2.动画演示“级”、“逃”“堂”“段”“锅“的笔顺。
留意“段”的第一笔是撇,提示学生不要连写。
3.“堂”上面要和“学”上边辨别。
“改”左边第三笔是提。
“亏”字下面是竖折钩,不要和“专”字下面混淆。
形近字比较:级极枪抢亏专练炼4.每个字认真写三遍,同桌互相检查纠错。
四、当堂检测。
1.用“√”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窝囊(lāng nāng)露(lùlòu)脸角(jiǎo jué)色殷(yīn yīng)切撇(piě piè)嘴想念(liàn niàn)哄(hōng hǒng)闹砸(zá zhá)锅2.给下列字加上偏旁再组词。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精美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精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44f9cbb0717fd5370cdc20.png)
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精读课文)【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囊、级”等9个生字,认识多音字“露、角、哄、唉”,会写本课“念、级”等12个字。
2.读准文中使用的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词语,读准含轻声和多音字的词语。
3.默读课文,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创设情境仿照写一写。
4.联系自己生活实际,体会演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
”5.学会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
【教学重点】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仿照写一写。
【教学难点】1.体会演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
”仿写一段心理活动。
2. 学会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本课“囊、级”等9个生字,认识多音字“露、角、哄、唉”,会写本课“念、级”等12个字。
(重点)2.读准文中使用的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词语,读准含轻声和多音字的词语。
(重点)【教具准备】小学课件资源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默读课文,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创设情境仿照写一写。
(重点)2.联系自己生活实际,体会演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
”(难点)3.学会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
(难点)【教具准备】小学课件资源板书设计可爱期待上台19一直窝囊的大老虎自信排练难紧张演出哄堂大笑课后反思成功之处:读书伊始,指导学生抓住题眼,把握全文,抓住“窝囊”一词,使学生既理解了“窝囊”一词的意思,又在“窝囊”这一词的关照下阅读全文。
在讲解课文内容这一过程中,师生共同对文本进行详细、深入的阅读,层层深入地感悟品味语言、理解重点句子,既读懂了故事,也学习了语言的表达方式;同时结合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展开合理想象,等方法学习语言,收到很好的效果。
不足之处: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让同学上台上来表演老虎的动作,影响了对重点词句更为深入和扎实的训练,使得重点没有突出,教学特色也不鲜明。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是叶至善回忆他童年时候,在一次班级演出时上台扮演老虎的故事。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第一课时) 》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第一课时) 》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6627ba66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f9.png)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第一课时)》部编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掌握故事的基本内容。
2.学习生字词“窝囊、调皮、筋疲力尽、发抖”,提升词汇量。
3.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掌握基本的语音语调。
4.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包含的道德寓意,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用简短的语言描述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通过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展开猜想和推理。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交流和分享观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掌握关键词汇的意义。
2.引导学生探讨课文包含的道德寓意,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难点1.部分学生可能不太理解课文中较为抽象或复杂的词语,需要教师借助具体情景或动作进行解释。
2.学生在理解故事中的隐含意义时,可能需要教师适时引导和提示,以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
三、教学准备1.备好课文教材《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2.准备相关词汇卡片及教学辅助工具。
3.打印相关教学素材,如小组讨论指导问题等。
4.教室环境布置,确保学习氛围舒适。
四、教学过程1. 开场导入首先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入故事背景,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想象力。
2. 导入新知教师呈现生字词“窝囊、调皮、筋疲力尽、发抖”,并通过图片、动作等形式让学生理解词义。
3. 教学核心让学生阅读课文并理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包含的道德寓意,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4. 拓展训练分小组讨论故事中的反思问题,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5. 温故知新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对生字词进行操练和巩固,确保学生的消化吸收。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故事内容有了初步的理解,提高了词汇量和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考能力。
六、作业布置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或进行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d94a1a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6c.png)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课文原文及教案叶至善的《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是一个能让许多小伴侣产生共鸣的故事。
故事回忆了小时候一次参与班级演出活动的经受,他布满期盼地获得了一个角色——演一只大老虎,满怀自信地参与排练,最终却由于紧急演得很窝囊,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圆满和怀疑。
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既引人深思又富有童趣的故事,但从亲身体验这次窝囊经受的“我”的角度看,却是一件让人多年难以释怀的事情。
我预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篇一】部编版学校四班级上册语文第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课文原文我念的那所学校每星期六下午全校开周会,会上总有文艺表演。
由十二个班级轮番演出,每个学期,一个照级至多轮到两次。
我没在台上露过面,由于逢到我们班表演,班主任老师总把我给忘了,角色都派给了班上最机智的几个小伴侣。
看着同班的小伴侣在台上又唱又跳,边说边比划,我真个艳羡得要死。
我多想在台上露露脸,尝尝大家都看着我,给我鼓掌是什么味道。
有一回又逢到我们班表演,级任老师在分派角色的时候,我段切期盼的目光可能引起了她的留意。
分派到最终,她看了我半晌才下决心说:“就这样吧,你扮老虎。
”这一回我们应演的是《兄妹历险记》,中间有这么一段情节:兄妹俩在森林里述了路,碰上一只老虎。
我就扮这只老虎,用不着说话。
于是开头排练。
我套上老虎皮,那是一件画着黑道道的黄布连衣裤,脸,手、脚都不露,我想上台露脸是露不成了。
演那个哥哥的小伴侣问我:“你会豁虎跳吗?”“不会”我只好照实说。
“不会豁虎跳算什么老虎”他撇了撇嘴。
没想事到临头还会消失危机。
我看着老师的脸,就怕她转变办法。
老师真是个通情达理的好老师。
她说:“不要紧,扮老虎不肯定要豁虎跳。
你先四脚着地爬上台,见了他们兄妹俩就站起来,啊呜啊呜叫着,向他们扑过去,他们逃你就追。
等到猎人上场,对你连开两枪,你就躺下来一死掉。
记住了吗?”“记住了!”我赶忙答应。
我有充分的自信,“现在开头排练。
第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f069fe8e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19.png)
答案:大老虎威严而软弱,其他动物各有特点,如狐狸狡猾、兔子胆小等。
4.改写题:将课文中的一个段落进行改写,使其更加生动有趣。
答案:示例:大老虎迈着沉重的步伐走进森林,它的眼神迷茫而无奈。其他动物纷纷躲避,仿佛它能传染病一般。
5.连线题:将课文中的动物与它们的特点进行连线。
再次,在素质方面,学生需要培养的是对语言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以及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通过本文的教学,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最后,在行为习惯方面,学生需要培养的是朗读和表达的习惯。通过课堂朗读和讨论,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朗读技巧,培养自己的自信和勇气。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课文相关的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这个活动将演示大老虎的情感变化。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的活动。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课文中的动物形象”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5.朗读与表达:通过课堂朗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朗读技巧,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勇气。
学情分析
考虑到我所面对的是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动物故事也有一定的兴趣。然而,由于年龄的特点,他们在理解抽象的情感描述和复杂的心理活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针对他们的特点进行引导和帮助。
4.故事情节:学生需要掌握课文的故事情节,包括大老虎与其他动物的互动和冲突,以及最终的结果。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f3dc05376baf1ffc4fad79.png)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是叶至善回忆他童年时候,在一次班级演出时上台扮演老虎的故事。
课文内容浅显,但耐人寻味。
按照课文的写作顺序,可以归纳为三部分:期盼参加演出、饰老虎没成功、寻找失败根源。
在讲述怎样演老虎时,故事中的老师与演“哥哥”的小朋友有不同意见。
那个小朋友一直认为扮老虎要有“豁虎跳”,而老师却认为不一定要“豁虎跳”,二者的矛盾贯穿始终。
演老虎的“我”一直按老师的指导排练、演出。
正式演出时“砸”了。
于是“我”寻求原因。
有意思的是作者没有直接道出原因,而是以“我至今还不明白”结尾,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
【作者介绍】叶至善(1918—2006年),江苏苏州人,曾任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兼《中学生》主编。
代表作:曾先后参与和领导编辑大型丛书《少年百科丛书》、《中国历史小丛书》、《中国历史故事集》、《儿童自然科学丛书》等。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虎,俗称老虎,是哺乳纲猫科动物中体形最大的一种,是亚洲的特有种类,原产地主要是东北亚和东南亚。
虎是种高度进化的猎食动物,也是自然界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成年虎的身长可达2-3.5米,尾长1米,重达200-350公斤。
在它庞大的体型与有力肌肉之外,它们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在白色到橘红色的毛皮上有黑色垂直的条纹,它们下半部的颜色较淡。
凶猛至极、力量极大,原有森林之王、百兽之王之称,之后学习狮子用万兽之王之称以及用万兽之皇之称。
课后作业五、课文整体梳理。
课文是按照()、()、()三部分来写的。
在讲述怎样演老虎时,故事中的老师与演“哥哥”的小朋友有意见()。
那个小朋友一直认为扮老虎要有“豁虎跳”,而老师却认为不一定要“豁虎跳”,二者的矛盾贯穿始终。
六、重点段落品析。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片段终于到了星期六,到了下午,到了我们班演出的那个时刻。
我套上老虎皮,戴上老虎头罩,紧张地等候在后台的上场口。
忽然背后有人轻轻推了我一把。
我知道推我的是老师,立刻弯下身子爬上场去,嘴里啊呜啊呜直叫。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9《和时间赛跑》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9《和时间赛跑》集体备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0046541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14.png)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9《和时间赛跑》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1.1 教材内容概述《和时间赛跑》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围绕时间观念展开,通过描述小女孩赛跑与时间的故事,启发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
1.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时间观念,学会简单计时。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学会合理规划时间。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2.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学会简单的计时方法。
2.2 教学难点•转化时间观念,理解“时间就是金钱”的含义。
•培养学生计时的观察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3.1 导入(5分钟)•利用举例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重要性。
•引入课文《和时间赛跑》的主题。
3.2 学习与讨论(15分钟)•朗读课文,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分析故事中人物与时间的关系,讨论时间的作用。
3.3 计时实践(20分钟)•让学生尝试使用钟表工具进行简单计时。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3.4 拓展与应用(10分钟)•引导学生将时间观念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师提问题,促进学生思考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式与手段4.1 教学方式•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时间与生活的关系。
•小组合作: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任务。
•教师讲解:解释课文内容和时间观念。
4.2 教学手段•课文资料:准备相关课文教辅资料。
•钟表工具:让学生实践简单计时。
•小组活动:设计小组任务,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与反馈5.1 评估方式•观察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
•组织小组活动,评估学生合作与计时能力。
5.2 反馈方式•结合课堂讨论,对学生提出问题引导思考。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时间管理。
六、教学反思与改进本次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意识。
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更多形式的实践活动来巩固学生对时间观念的理解,提高课堂互动性,更好地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
第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f9a56628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b0.png)
第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只大老虎因为各种原因感到自卑,但在朋友们的帮助下逐渐找回自信,最终成为森林之王的故事。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阅读理解、生字词学习、语言表达、情感体验、价值观培养等。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复述故事情节;学会通过人物描写分析角色性格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课堂发言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树立自信,学会关爱他人,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如“窝囊”、“自卑”等。
2. 分析大老虎在故事中的心理变化,以及如何从自卑走向自信。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正能量,树立自信,关爱他人。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投影设备2. 生字词卡片3. 情境创设道具(如森林背景图、动物头饰等)4. 课堂讨论记录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情境创设道具,引导学生进入森林世界,激发兴趣。
2. 出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学生分享自己阅读课文的感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深入学习,理解课文1. 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大老虎在故事中的心理变化。
2.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学生通过人物描写,分析大老虎的性格特点。
4. 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正能量,树立自信,关爱他人。
四、巩固提高,拓展延伸1. 学生用“窝囊”一词造句,教师点评并指导。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克服困难的经验。
3.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五、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大老虎从自卑走向自信的过程,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树立自信,关爱他人。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0e4470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75.png)
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内容:本课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作者叶圣陶。
文章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的故事。
通过阅读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到老虎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与其他动物的关系。
同时,文章也揭示了人类对野生动物的破坏,引发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教学卡片。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老虎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老虎的特点,引发学生对老虎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老虎的了解,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课课题。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读课文,圈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
2.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认读并理解字词意思。
3. 学生再次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思考课文主题。
三、小组合作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度(如:老虎的外貌、生活习性、与其他动物的关系等)进行深入阅读。
2. 小组内交流讨论,总结本组的研究成果。
3. 各小组汇报研究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这只老虎“窝囊”?人类对野生动物的破坏有哪些?2. 学生举手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
3. 教师点评,总结讨论成果。
五、板书设计一只窝囊的大老虎1. 老虎的外貌特征2. 老虎的生活习性3. 老虎与其他动物的关系4. 人类对野生动物的破坏六、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每个词抄写3遍。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第二课时 (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第二课时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36bf78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5f.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第二课时(教案)教学内容《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9课,选自叶圣陶的《稻草人》。
本文讲述了糊涂涂的爸爸为了教育孩子,让他扮演大老虎参加学校演出,结果闹了笑话。
文章通过孩子的视角,揭示了家长教育方式的盲目性和孩子内心的恐惧。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将深入学习课文内容,探讨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掌握文章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糊涂涂爸爸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
2. 分析孩子内心的恐惧和焦虑。
3. 探讨家庭教育中的沟通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课文插图、教学视频等。
2. 学生准备:课文、笔记本、彩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家庭教育问题。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文,理解大意,圈画生字词。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家庭教育问题,探讨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问题。
4. 交流分享:各组代表发言,全班交流,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深入学习:观看教学视频,帮助学生理解糊涂涂爸爸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
6.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体会孩子内心的恐惧和焦虑。
7.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8. 作业布置:根据课堂所学,设计课后作业,巩固知识点。
板书设计1.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第二课时2. 课文结构:引子、发展、高潮、结局3. 教学重点:家庭教育问题、沟通问题、孩子心理4. 教学难点:糊涂涂爸爸的教育方式、孩子恐惧心理作业设计1. 根据课文内容,谈谈你对糊涂涂爸爸的教育方式的看法。
2.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家庭教育对你的影响。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2篇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2篇](https://img.taocdn.com/s3/m/2a92a2f9b307e87100f6966a.png)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2篇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囊、级、露”等13个生字,会写“念、级、段”等13个字。
2.读准文中使用的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词语,读准含轻声和多音字的词语。
3.默读课文,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创设情境仿照写一写。
4.联系自己生活实际,体会演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
”5.学会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
教学重点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仿照写一写。
教学难点体会演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
”仿写一段心理活动。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3个字。
2.读准文中使用的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词语,读准含轻声和多音字的词语。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老虎的图片)(课件出示2)师:同学们都认识着这张图画吗?师:老虎有什么本领?(学生自由说。
)(师补全板书题目: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看到这个词语,你一定觉得很奇怪,“窝囊”的老虎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有趣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可以把你喜欢的内容多读几遍。
(生读书,时间要充裕,使每个学生都能读完)师:(检查读书,了解读书情况)谁来读自己喜欢的内容?师:刚才读了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谁来告诉大家呢?(课件出示3)出示提示语:我(谁)扮演一只大老虎(干什么)结果演砸锅了。
师小结:概括一件事要抓住主要人物、事情、结果。
可以用上课文中的关键词。
2.老师从课文中找了一些词语,考考你们都读得准确吗?(分组出示课文中的词语)(课件出示4)演技撤换砸锅笨拙逗乐殷切半晌豁虎跳撇嘴头罩羡慕(易读错)角色四脚着地直冲脑门露脸哄堂大笑(多音字)(课件出示5)窝囊糨糊亏得窟窿比划将就打瞌睡(这组加粗字)(轻声词)(课件出示6)接连不断唉声叹气垂头丧气踱来踱去通情达理(成语)(课件出示7)3.哪些词你觉得很有趣?因为这些词充满生活气息,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词吗?4.哪些词你不明白意思?先从课文中找出含这个词的句子,读一读猜猜是什么意思?换个别的意思相同的词试试。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95405f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8d.png)
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本课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作者叶至善。
文章讲述了作者童年时在一次班级演出中扮演老虎的经历,以及他在排练和表演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通过这个故事,展现了童年时期的天真、可爱和成长的过程。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窝囊”的含义,体会作者的心情变化。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要勇敢面对,努力克服,相信自己会不断进步。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变化。
2. 抓住关键词句,感悟作者从不会到会的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在童年时期有没有参加过班级演出?在排练和表演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困难?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面对这些困难的。
2. 出示课题: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音,理解大意。
2. 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发音,指导理解。
3. 学生分享对“窝囊”的理解,教师总结。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做好批注。
2. 小组讨论:作者是如何克服困难的?他有哪些心理变化?3. 全班交流,教师总结。
四、品读课文,感悟情感1.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心情变化。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点评。
五、总结全文,提升认识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作者的成长过程。
2. 学生谈自己的收获,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目标:学习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窝囊”的含义,体会作者的心情变化。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19课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19课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a7f5b3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3f.png)
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囊、羡”等7 个生字,读准“露、角”等5 个多音字,会写“班、殷”等14 个字,会写“文艺、表演”等17 个词语。
2. 能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并借助批注进行阅读。
(教学重点)3. 能结合描写“我”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说出“我”心情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教学重点)4. 能结合生活经验说出“我”的演出是否窝囊,并试着用合适的方式开导“我”。
教学准备课文内容相关的补充资料、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囊、羡”等7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露、角、啊、哄、唉”,会写“班、殷”等14 个字,会写“文艺、表演”等17 个词语。
2. 能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并借助批注理解课文内容。
3. 能结合描写“我”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说出“我”心情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教具准备小学课件资源。
教学过程Ⅰ图片导入,激发兴趣1. 图片导入:课件出示凶猛的老虎的图片。
同学们,看到这张图片,你有什么感受?(老虎凶猛、厉害,跑得也特别快)2. 揭示课题,质疑课题。
(1)导入: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和老虎有关的课文。
学生齐读课题。
注意“窝囊”的“囊”,大多数时候读二声náng,可以表示口袋或像口袋的东西。
比如“ 锦囊”“胆囊”。
而当它组成词语“窝囊”时,要读作轻声。
(2)“窝囊”是什么意思?①因受委屈而烦闷。
②无能;怯懦。
字典中有两种解释,你觉得在标题里是哪种意思?(无能;怯懦)3. 过渡:“窝囊”的大老虎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是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有趣的故事吧。
(板书课题: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设计意图】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唤醒学生对老虎的固有认知,再读课题,形成反差,然后抓住课题中的“窝囊”一词质疑,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Ⅱ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梳理内容。
2. 引导交流: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四)分别讲了什么?演出前——“我”期待参加文艺表演(第1~2 自然段);(板书:想要露露脸)排练时——“我”排练节目的情况(第3~16 自然段);(板书:安排角色:殷切期待平时排练:并不满意)演出时——“我”演出时的紧张和狼狈(第17~20 自然段);(板书:正式演出:砸锅了)演出后——“我”演出后寻找失败的原因及内心的困惑(第21~22 自然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8dc1347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b2.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9课。
本文讲述了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因不会豁虎跳,在一次演出时,把虎皮大衣搞丢,最后,在小朋友的帮助下,终于找到虎皮大衣,并学会了豁虎跳。
课文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童趣。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同时学会助人为乐、团结协作的美好品质。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豁、露、砸、臀”等11个生字,正确书写“段、砸、锅、逃”等10个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变化。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读、想象、体会,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语言的特点,提高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课文中的童真童趣,学会助人为乐、团结协作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1. 体会课文中的童真童趣,感受作者的心情变化。
2.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提高阅读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老虎吗?谁来说说老虎的特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老虎是森林之王,威武勇猛,但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故事,却讲述了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教师检查学生朗读情况,指导学生朗读。
3. 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点评。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1. 学生自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并思考:为什么喜欢这个段落?2.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段落,并引导学生品读、体会课文的语言特点。
3. 教师提问: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觉得有趣?为什么?4.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课文中的童真童趣,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心情变化,也让我们学会了助人为乐、团结协作的美好品质。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优质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06ff71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ff.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是一篇关于动物的童话故事,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本文讲述了老虎在人们眼中一直是威风凛凛的动物,但故事中的一只老虎却因为自己的胆小、懒惰而变得窝囊。
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明白只有勇敢、自信、努力拼搏,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童话故事比较感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文中的一些生僻词汇和表达方式还不够理解,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解释。
此外,学生对动物的特点和习性有一定的了解,但还需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故事情节;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从故事中领悟到只有勇敢、自信、努力拼搏,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理解故事情节,把握老虎的形象特点。
3.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和角色形象。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
2.生字词卡片。
3.相关动物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老虎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谈论关于老虎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故事中的老虎为什么被称为“窝囊的大老虎”?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因为老虎胆小、懒惰,不敢捉猎物,所以被称为“窝囊的大老虎”。
操练(10分钟)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拼写。
然后,教师设置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口语表达。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133e04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80.png)
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目标1.认识“囊、羡”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露、角、啊、哄、唉”,会写“班、殷”等14个字,会写“文艺、表演”等17个词语。
2.能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并借助批注进行阅读。
(重点)3.能借助描写“我”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说出“我”心情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重难点)4.能结合生活经验说出“我”的演出是否窝囊,并试着用合适的方式开导“我”。
(难点)学前准备学生预习完成课前预习单课时安排2课时教师备课课件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理解“窝囊、通情达理”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梳理文章结构。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老虎的图片,引导学生形成对老虎的主观认知。
导语:大家认识图片上的这种动物吗?(学生回答)没错,这个动物就是森林之王——老虎。
提到老虎,大家一定对它不陌生。
那么,谁能告诉我关于老虎的信息呢?只要与虎有关,都可以讲一讲。
(学生自由发言,可以说虎的别称、虎的习性、虎的成语或俗语、虎的名画、虎的故事等)很好,大家说的有些内容老师都是第一次听说呢。
从刚刚的发言中,你们体会到老虎给人的最强烈的感受了吗?(引导学生回答“凶猛、威武”等内容)2.出示课题,解释词语,引导质疑。
过渡:老虎给人的印象一向是凶猛威武的,可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标题却是《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窝囊”这个词大家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在字典里,它有无能、怯懦的意思,也有因受委屈而烦闷的意思。
这个词,怎么会和大老虎联系在一起呢?“窝囊”的老虎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去文中看看吧!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介绍作者及相关写作背景。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把课文读通顺。
提示:预留充分的自读时间,让学生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查查工具书,在有疑问的句子旁打问号。
3.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
教师纠正字音,识记生字。
识字方法:“囊”是鼻音,可通过词语“窝囊”识记;“露、角、哄”是多音字,可以利用查字典的方法进行音、义辨别;“逃、挖、砸”等字可以用动作表演的方法理解字义;“裤、锅”等字可以结合相关图片进行理解,还可以做同类项生字汇总,如关于服装的生字、关于厨房用具的生字等。
部编四年级上语文《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优质课教案
![部编四年级上语文《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优质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1b7d53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da.png)
部编四年级上语文《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讲述了一只老虎在丛林中的生活,它因为胆小、懒惰而被人瞧不起,最后在一场火灾中勇敢地救了其他动物,从而赢得了尊重。
课文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关键是要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勇敢地去克服困难。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对动物生活的了解程度不同,需要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补充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一些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学会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理解课文深层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勇敢地去克服困难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一些生字词。
2.难点: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理解课文深层含义。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通过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文音频:用于引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
2.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3.生字词卡片:用于巩固生字词学习。
4.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只老虎的形象,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老虎的了解,从而引出课文《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理解课文内容。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字词,并适时进行讲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生字词卡片游戏,巩固生字词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秦兵马俑
学习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8个字只要认识不要求会写。
认识一个多音字“乘”。
能够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 、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难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自认生字,相互交流。
从读音上看:瞰、弩、颔、髻、铠五个字的音容易发错。
同学们要看准拼音,多读几遍,尤其是“nǔ”的鼻音要读好。
多音字“乘”的不同读法,可以借助字典看看在什么情况下该读哪种音。
二、学生根据自读提示,再次阅读课文。
(一)阅读提示:
1、秦兵马俑是什么样的呢?有什么特点呢?作者又是怎么介绍兵马俑的呢?同学们,读一读课文就能明白的。
2、文章分为几个部分来讲兵马俑的?每个部分讲的什么?各个部分是用哪句话连接起来的?
3、文章着重对哪个部分进行了描写?重点读一读。
(二)学生回答,讨论
三、精读选段
1、第二自然段
具体描绘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从哪些语句说明兵马俑的确“规模宏大”的呢?
①数据中体会规模宏大。
你可以勾画出有关数据读一读,体会它面积之大、数量之多。
②单举开掘的一号坑里兵马俑的数量进一步说明规模宏大。
③兵马俑的阵容巨大和气势恢弘、制作工艺精湛,体会到规模宏大。
2、文章又是怎样介绍“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呢?
学生勾画书中具体描写的样子及神态的词语,体会到个性特点
将军佣身材魁梧头戴军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前列神态自若久经沙场肩负重任沉毅多谋武士俑体格健壮穿着装扮……目光炯炯…… 威武凝重刚烈豪爽
骑兵佣上身着短甲……左手持弓箭…… 勇猛善战坚毅顽强
车兵佣分为驭手和军士…… 分工明确各司其责
弓弩手张弓搭箭神情专注…… 随时准备冲锋陷阵
马佣形体健壮肌肉丰满……跃跃欲试神气活现斗志昂扬
3、第三至第十自然段,会真正体会到:“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从而,由衷地热爱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赞美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深切感受到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4、第11自然段
①、横线的句子是这部分的中心句。
它既对上文作了小结,又对下文的学习作了提引。
“极为”放在“精美”的前面,更加突出了兵马俑的举世无双,绝无仅有的地位。
②、“端详”就是仔细地看、细致地打量。
这些兵马俑乍一看,似乎一样,但只有精心端详时,才会发现它的细微差异。
③、加底纹的部分,具体介绍了兵马俑的不同神态。
作者运用打比方、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加以细描,仿佛让我们看到,那一个个神武的勇士威武不屈的拼死沙场的高大形象;仿佛让我们倾听到,那一个个威猛将士思乡念亲的凄婉心声;仿佛让我们感受到,那一个个兵马俑背后的血泪与辛酸……正是作者的独巨匠心选择了恰当的观察视角,运用这样的表达方式,让我们读出中华民族的伟大,悟出中国人民智慧的伟大。
④、“……”省去了什么呢?作者留给我们的是思考,是回味,是创造……当你与作者一道思绪驰骋,神游兵马俑,就会用想象的翅膀触摸到兵马俑的神韵,品尝创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