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读写结合
高中语文教学“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教学“读写结合”教学策略语文教学一直是高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则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一教学策略旨在通过读和写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他们的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下面将就“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和实施方法进行探讨。
一、“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意义1.促进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高中语文教学既要关注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仅接触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还能够通过写作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培养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提升整体的语文素养。
2.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当学生将阅读和写作联系在一起时,他们对所读材料的理解将更加深刻,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艺术表现形式。
这样在写作时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作,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学生在实际写作中能够更好地吸收和借鉴他人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锻炼学生对所读作品的分析和梳理能力,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二、实施“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方法1.选取适当的文学作品在“读写结合”教学中,首先要选取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作为教学材料,这些作品既要有一定的文学价值,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
通过这些作品的阅读和分析,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文学的魅力,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对作品进行写作创作。
2.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阅读教学活动针对选取的文学作品,需要设计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阅读教学活动,通过导读、讨论、分析等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思考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以及语言表达方式,促进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全面提升。
3.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创作在学生对所选取的作品有一定的认知和理解后,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创作。
小学课堂实践中的读写结合与方法迁移
小学课堂实践中的读写结合与方法迁移【摘要】本文针对小学课堂实践中的读写结合与方法迁移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其重要性和背景。
在分别介绍了小学生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和方法迁移的培养策略,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实际应用效果。
提出了在小学课堂中促进读写结合与方法迁移的有效方法,并探讨了评价指标。
在总结了这种实践对学生发展的意义,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更好地指导小学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读写结合与方法迁移能力的培养,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课堂实践、读写结合、方法迁移、教学方法、培养策略、案例分析、促进策略、评价指标、学生发展、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小学课堂实践中的读写结合与方法迁移的重要性小学课堂实践中的读写结合与方法迁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方法。
在当今社会,阅读和写作能力是任何学生成功学习和未来发展的基石。
通过读写结合,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方法迁移则是指学生将在一个领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另一个领域的能力,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小学课堂实践中的读写结合与方法迁移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有效地引导和实施这两个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研究背景在小学课堂实践中,读写结合与方法迁移是教育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模式的不断改进,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意识到读写结合与方法迁移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和认知发展阶段,如何有效地将读写结合起来,并引导他们将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成为教师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读与写往往被孤立对待,学生容易陷入被动的接受和机械的复述中,而方法迁移能力也未能得到充分培养,导致学习效果有限。
高中语文“读”与“写”相结合的应用探索
高中语文“读”与“写”相结合的应用探索摘要:阅读和写作是高中语文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都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方面的素养。
新课标的颁布,对学生的读写能力有了明确要求,“读写结合”教学也面临全新的改革,将二者结合起来的语文教学之路,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高中语文;“读”与“写”;相结合;应用探索1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意义1.1活化学生思维,激发读写兴趣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有利于让学生开启新的认知。
“读写结合”教学的要点不仅在于阅读、写作相关知识的传播,更在于对学生思维的开拓,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多方面的思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思考,阅读与写作的水平也随之提升,阅读和写作的兴趣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提高阅读水平,让“读”与“写”联动起来,从而建立起一个良性的循环。
1.2促进课程资源进一步整合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都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大量优质的课程资源。
传统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二者分别有着各自适配的教学资源,而“读写结合”教学则需要把阅读教学资源和写作教学资源整合起来,使原本独立教授阅读和写作获得的“1+1=2”的效果转变为阅读与写作相结合达到的“1+1>2”的效果。
2高中语文“读”与“写”相结合的教学现状2.1“读写结合”教学中的“读写脱节”与“读写失衡”阅读和写作是高考分数占比较高的两大板块,但是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对二者的重视程度仍有所欠缺。
“读写结合”作为未来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之一,在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中依旧呈现出碎片化、零散化的教学特征。
我们常常在语文课上看到这样的现象——“读写脱节”。
在传统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两个独立的板块,有着各自独立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通常是被分隔开进行的。
因此,教师要积极转变课堂方式,协调“读”与“写”的关系,做到读写一体,使阅读和写作教学高度融合。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读写结合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读写结合策略探究伴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小学教学质量也有了很大进步。
语文是一门语言型学科,阅读和写作作为非常关键的两个部分,两者之间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将语文教学中读和写相结合对提高教学效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阐述小学语文读写的优势和重要性,并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基本原则,进一步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
标签: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读写结合;策略探究引言在各种教学方式中唯有读写结合法可以使写作与阅读两种教学任务的进行得到同时兼顾,教师将此法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可以使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获得大幅提升。
在当今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语文课堂,老师们都在致力于读写结合方面的教学研究,因为关于这方面的探索与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
1 读写结合教学法对小学语文的重要性读写结合教学法是一种基于新课改形势下诞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通过语文的阅读与写作相互结合起来促进语文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阅读是小学语文学习非常重要的一点,读写结合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性更好,帮助学生对于语文文章的理解。
读写结合教学法更重要的作用就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小学生进行写作的时候,通过之前阅读文章的积累,通过以往的写作经验,有效地促进写作的速度与质量,大大促进小学语文写作方面的提高。
2 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基本原则纵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读写结合教学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但是要想读写结合教学能够发挥其最大的优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仍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主体化原则,新课程改革下,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所以在小学语文读写结合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主体,根据学生在性格、兴趣以及认知等之间的差异,来进行读写教学,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进来,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提升;第二,坚持性原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和写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小学教学中读写结合心得体会(共8篇)
小学教学中读写结合心得体会(共8篇)第1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心得体会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的有关感悟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个人认为语文课堂的“读”是理解、是吸收、“写”是表达、是运用。
而将两者放在一起,正是因为“读”与“写”这两种能力是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因此,语文课堂上必须读写结合。
阅读是我们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是吸收、是输入,是在丰富自己的思想和内部语言。
而语言的积累就需要大量的阅读,学好语文的根本乃在于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
正如古人云:“开卷有益。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而写作则是语言的应用。
是倾吐,是输出,是将自己的某些人生体验、内部思维转化为外部语言,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生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活动和书面表达练习活动。
读写结合,就是把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紧密联系起来,在作文教学中要明确阅读为写作提供了哪些条件、打下哪些基础,写作要借助阅读的哪些知识、利用学得的哪些技巧。
读写结合,能形成有效的学习链,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一、正确认识读、写之间的关系著名诗人郭沫若写过这样一句诗:“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
”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
”“万卷山积,一篇吟成。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从这些诗句和名言中,我们可以看出写作对读书有很强的依赖关系,或者说是阅读积累对学习表达的重要意义。
具体地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大量阅读书籍可以帮助我们的学生积累丰富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广泛地阅读可以帮助我们的学生丰富写作素材,解决缺乏写作内容的问题。
3、精细地阅读可以帮助我们的学生开阔写作思路,激起学生表达欲望。
4、深入地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感悟写作规律,学习借鉴优秀作文的写作方法。
当然,阅读对写作的影响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潜移默化的,同时读写之间也是厚积薄发的关系。
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读与写的有效结合
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读与写的有效结合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善于引导学生“诵读经典,随堂仿写;细品美文,以读悟写;化零为整,读写双赢;善用‘对话’,诱导反思”。
使他们的语言在读书的过程中变得丰厚,情感在探究的过程中变得丰富,智慧在对话的过程中变得灵动,能力在训练的过程中变得扎实。
标签:语文课堂教学读与写有效结合提升能力《语文课程标准(2011)》在“实施建议”中强调: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有机结合,阅读材料可以作为训练的范例,让学生在感悟、模仿的基础上创造,……做到以读悟写,以写促读。
因此,阅读教学中只有把读与写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在不断的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那么,课堂教学中读与写如何结合才有效呢?现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诵读经典,随堂仿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是我国古代人民总结出的关于读书和写作之间关系的经验之谈。
现行初中语文课本里采用了许多古代和现代语言大师们的经典之作,为学生提供了很多仿写的资源,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它。
需要指出的是,仿写不是抄袭,也不是生吞活剥式的搬用,而是在读中领会其精神和风格的基础上有选择地“拿来”。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诗人流沙河的诗作《理想》第一节时,我列出下列思考题供学生探讨:第1小节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你能用“理想”或者自选词语打头,模仿第一节“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写几句话吗?学生在读懂使用了比喻,顶针的修辞后,仿写出:“爱心是风,卷来遮阳的云;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荫。
”……比较复杂的句式,是模仿某篇文章的写作技巧。
如《土地的誓言》中,东北作家端木蕻良以“当我……当我……当我……我想起……我看见……我听见……我想起……”的句式,用家乡特产和特有的景物叠印组成一个又一个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写出了作者眷恋故土,思念家乡的炽热情感。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读写结合同步教学模式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读写结合同步教学模式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最有效方式之一是积累阅读量。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科学的使用语言,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高效的听、说、读、写。
听与说是直接影响学生交际能力的两个因素,而读和写可以有效提高同学们的综合语言能力,因此教师就读写结合教学应当积极的进行探究,以提高教学效果。
标签: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实践;策略探究小学语文对同学们提高学习能力以及升学都有直接影响,是提高同学们综合素质的重要学科。
当下,许多教育工作者都尤其关注高效结合读写同步教学,以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效率,通过结合阅读和写作教学,推动学生积累阅读量,并且提高写作效率,使他们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教师基于读写结合同步教学,优化课堂可使同学们的学习素养得到提高,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意识。
一、当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同步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当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同步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较多,首先语文教师对所教学的文章缺乏深入解读,从而导致同学们不能够在教师的教学下,体会到阅读的本质,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阅读产生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有少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对读写结合同步的教学模式認识不多,从而导致教学中的缺点明显,不能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难以实现读写结合同步教学;其次,教师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积极推动学生自主地对阅读进行探索,从而使同学们不能在阅读过程中积极的对读写结合同步学习进行了解和认识,教师对班级学生兴趣爱好的不了解,导致同学们的阅读方向较不明确,难以形成阅读兴趣。
最后,小学语文教师进行读写结合同步教学时,没有关注到阅读和写作教学的时间分配,从而使同学们容易出现读写不同步现象,并且没有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布置趣味化的读写结合的语文任务,导致同学们的读写结合学习兴趣低下,如语文教师一味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进而导致写作能力提高较为缓慢,因此教师应当注重时间的分配,推动学生在课堂中积极的对读写结合同步学习方式进行了解,从而有效提高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读写结合的方法与途径》课题研究课题报告
《小学语文课堂读写结合的方法与途径》课题研究课题报告山东省蒲泽市牡丹区安兴镇许垓小学应后龙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肴重人文、轻工具,重感悟、轻写法的倾向,从一个角度导致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不高。
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文本的特点,确定读写结合点,适当安排小练笔,可以有效实现读写互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著名特级教师沈大安老师说:“读写结合蕴含了传统语文教学方式的精华,符合语文教学规律。
读写结合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
"这里的“写",既是阅读内化的语言、写法的模仿、迁移和创造,也是借"写”叩问文本,进入语境与文本对话,凭借词语进行阅读分析、激活想象的过程。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基于新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师积极优化和创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模式,以此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在长期实践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方式的运用,可以合理协调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提升。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合理采取读写结合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课堂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发展方向。
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在长期的实践教学中,不断总结和探索,以此使此教学理念更加完善和可行,最终推动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的向前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著名特级教师沈大安老师说:“读写结合蕴含了传统语文教学方式的精华,符合语文教学规律。
读写结合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
”这里的“写",既是阅读内化的语言、写法的模仿、迁移和创造,也是借“写”叩问文本,进入语境与文本对话,凭借词语进行阅读分析、激活想象的过程。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重人文、轻工具,重感悟、轻写法的倾向,从一个角度导致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不高。
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文本的特点,确定读写结合点,适当安排小练笔,可以有效实现读写互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读写结合的三种形式及操作要领-最新年精选文档
读写结合的三种形式及操作要领本文论及的“读写结合”,是指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写”的积极因子,在写作教学中发挥“读”的引导效应,从而使读与写相互作用,和谐共生。
读写结合首先是一种教学方法。
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读”和“写”巧妙结合,从而有效组织语文活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读写结合还是一门教学艺术。
所谓的“结合”,并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两个环节的“相融共生”。
也就是说,通过“读”与“写”的相互作用,不仅能对读写本身有相互促进的作用,而且能不断生成新的学习资源。
呈现形式之一:“以读促写”以读促写,常常被用在作文指导课上,其形式是从阅读材料中提取写作指导的元素,然后组织相关的写作活动。
1.把阅读材料作为“例文”,进行句段仿写训练。
教材中有许多经典的语段,对这些语段的模仿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比如梁衡的《夏感》,在表现夏天的热烈和气势的时候,作者连续用了十几个动词。
我们可以将其拿来让学生感受“动词的表现力”,让学生仿写“春日的池塘”或是“秋日的田野”,要求连续运用10个不同的动词。
这样的仿写,既直观又实用,使学生对“景物描写中的动感”有了实践操作的体验和积累。
2.把阅读材料作为“样本”,进行写作专题训练。
教材中有很多含有某种“相同特质”的文章,它们或者写法上类似,或者选材上类似,把这类文章组合起来,以这些文章为样本,可以很快地使学生获得某种写作的方法。
3.把阅读材料当作“积木”,在文字的不断“变形”中训练写作能力。
比如阅读曹文轩的《草房子》中《孤独之旅》这一章,我们可以做很多“写”的活动:选段组合,写“孤独”;选句排比,说“成长”;编写剧本,细说镜头;用第一人称“我”来改写故事……每一次对原著文字的“重组”,都是基于阅读的一种写作训练,这样的写作活动,有抓手,有指向,有落点。
4.把课文当作“用件”来训练写作能力。
教材中有一些选文并不是经典之作,这些课文,语言浅显,中心也未必深刻,与其“浅文浅教”,不如试着挖掘其在写作训练上的教学价值,也许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第一篇示例: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文字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将读与写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这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课题。
本文将从实践的角度,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现读写结合。
一、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增加阅读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尤其重视阅读的重要性。
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增加阅读量。
可以通过讲解课文背景、导读,然后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小组讨论、师生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读一些相关的优秀作品,扩大阅读面,丰富语言知识和表达能力。
二、鼓励学生多样化的写作在阅读的基础上,学生要进行写作,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在写作方面,我们要鼓励学生多样化的写作,包括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等不同形式的文章,还可以在这些文章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和发挥。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要逐步教会学生如何提炼观点、构思结构、升华语言,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三、阅读与写作相结合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式。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经典的优秀作品,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立意、用词等,使其在阅读中感悟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并且,教师可以通过分析案例,指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使学生将所学到的写作技巧应用到实际的写作中去。
在实践中,学生会逐渐体会到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评价能力,进而提高自身写作水平。
四、注重评价和反馈在实践中,注重评价和反馈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进行指导和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也可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促进和共同提高。
读写结合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实践,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一、读写结合的核心理念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读和写往往是分开教学的。
读是输入,写是输出,两者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
读和写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
通过读书,学生能够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提高语感,培养文学情趣;通过写作,学生可以巩固知识,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将读与写结合起来,能够更加全面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是:通过读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通过写作来巩固和提升语文能力。
在实施这一教学模式时,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大量阅读积累语言材料,通过写作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实现知识的深度理解和灵活运用。
在此基础上,老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特点,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培养他们的语文思维能力和写作技巧。
二、有效实施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策略1. 选择合适的读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选择合适的读物是实施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第一步。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认知水平等因素,选择一些富有教育意义和趣味性的读物,如故事、诗歌、科普读物等。
这些读物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2. 设计多样化的阅读活动在选择了合适的读物之后,老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阅读活动,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吸收所读内容。
可以组织朗读比赛、朗诵比赛、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语言的魅力;还可以设置阅读任务,让学生按照任务要求整理阅读笔记、撰写读后感,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写作能力。
3. 引导学生开展创意写作在学生通过读书获得了丰富的语言材料之后,老师可以引导他们开展创意写作,将所学的知识和感悟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可以开展作文比赛、写信活动、编故事等形式多样的写作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 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评价在学生进行写作活动的过程中,老师要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评价。
可以针对学生的写作特点和水平,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引导他们不断完善文章,提高写作质量。
读写结合课题实施方案范文(三篇)
读写结合课题实施方案范文一、学情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因此,制定《读写结合,读中学写》课题研究计划非常有必要。
在制定研究计划之前,我在班内进行了前期调查,情况如下:1、学生的读课外书时间。
天天读的占____%,经常读的占____%,偶尔读的占____%,从不读的占____%。
我们班的大多数学生天天读书的很少,就是经常读书的同学也不多,而偶尔读的同学尚占相当大的比例。
从阅读时间来看,绝大部分学生平均每天看书的时间不到____分钟。
这说明多数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不浓,未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学生的读课外书习惯:能自觉摘录好词好句并加以背诵的____人,能主动写读后感的____人,能把读过的故事讲给别人听的占____%。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比较喜欢说书中的精彩故事、介绍好书但学生在阅读时,缺少具体的方法指导。
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
写作是在阅读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因此,针对班内情况,本学期我决定开展引导学生有效开展课外阅读的课题研究。
二、研究目标:1、增加阅读量,两周至少读完一本书,本学期每人至少读____本课外书。
2、完成各种活动目标,进一步诱发学生阅读的热情。
3、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三、研究方法:1、营造书香氛围。
设立班级图书角,营造阅读的教室氛围。
2、提倡利用中午休息时间1:00—1:30,学生静静看书。
3、开展睡前半小时读书活动,家长监督。
4、每周设一节读书课,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
5、鼓励学生即兴表达,再通过“作文竞赛”、“朗诵会”、“读后感比赛”、“我喜爱的一本书”推荐、故事大王比赛等活动,进一步诱发学生表达的热情。
6、每月评选一次“阅读之星”,给予奖励,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具体措施:(一)、寓教于趣—让学生爱读书爱因斯坦说过。
小学语文的读写结合教学案例研究
小学语文的读写结合教学案例研究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学校们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强有力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实施了“读写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读写结合”是指语文课堂中通过文本阅读、讨论、演示、作文等形式,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深入思考,以提高学习成效的一种方式。
为了更好地探索“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应用,以下对本年级三班小学语文课堂中具体实施“读写结合”的案例进行研究分析。
首先,本班选取《故乡》课文通过阅读讨论的方式进行实施“读写结合”,让学生体会故乡的美好,了解家乡正在发生的变化。
教师首先利用教学计划安排好上课内容,在课前让学生自主预习,课堂上让学生积极参与,通过答疑辅导的方式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能够读懂故事内容和把握文章主旨。
课堂阅读之后,教师发展班级活动,通过分组讨论和课堂发言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故乡的温馨,加深对家乡的热爱。
接下来,教师利用学生的反馈信息进行文本的演示,通过把小学生自己的创作投入到课堂上,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故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取到实际的体验。
同时,教师还发展课堂上的写作活动,把学生的自我感受、自我表达书写下来,如下所示:“故乡,是一片宁静的土地,有一缕春风,把温暖的思念和期盼带到我的心中,这片土地就像母亲的怀抱,那么温暖,那么温馨,我的故乡,我愿在这里天长地久。
”最后,教师利用班级活动中的讨论反思,来总结学生的学习体会,包括班级共同分享,对故乡的热爱以及参与活动带来的乐趣,让学生输出情绪,受到多面的陶冶情操。
本人通过上述案例,发现“读写结合”是一种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它不仅可以让学生提高阅读技能,而且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更重要的是能够把学生的思想和真实的生活有机融合,让孩子的文学创作充满生活气息,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实现高效的学习效果。
总之,“读写结合”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阅读技能,激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发挥出强大的效能。
读写结合教研心得(模板13篇)
读写结合教研心得(模板13篇)教研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挑战。
值得一读的教研论文,让我们从中汲取智慧,提升教学质量。
读写结合课心得体会第一段:引入读写结合课的重要性(200字)。
读写结合课是一种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通过读书与写作的联动,可以提高学生对于阅读材料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在我参加读写结合课之前,我对这种教学方法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希望通过这种方法的学习,能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在读写结合课上,老师先引导我们读一篇经典文章,分析其中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然后,老师会给我们提供一个写作话题,并要求我们写一篇关于这个话题的文章。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需要把前面阅读的文章的内容和结构进行借鉴,这样能够更好地展示我们的思路和表达能力。
通过读写结合的实践,我逐渐发现,通过阅读优秀文章的分析和借鉴,我能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写出更有逻辑性和连贯性的文章。
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意图,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三段:读写结合课对于提高综合语言能力的重要性(300字)。
读写结合课对于提高我们的综合语言能力来说十分重要。
首先,通过分析和借鉴优秀文章,我们能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写出更好的文章。
其次,通过阅读优秀文章,我们能够加深对于作者意图和文章结构的理解,从而提高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有了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我们在考试和实际生活中都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各种类型的文章。
最后,读写结合课也能够培养我们的批判思维能力,通过分析和评价优秀文章,我们能够更好地发现其中的亮点和问题,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第四段:读写结合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作用(200字)。
读写结合课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读写结合课中,我们有机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优秀文章,这些文章涵盖了不同的主题和风格,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和阅读经验。
读写结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读写结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言表达、阅读、写作等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就需要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通过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来实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要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兴趣的读物,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积极性。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还可以进行集体或个体的朗读,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韵律和美感,提升学生的语感。
学生在阅读的可以进行读后写的练习。
通过读后写,学生能够加深对读物内容的理解,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所阅读的内容,写一篇读后感,并进行修改。
通过修改,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除了课堂教学,还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读好书,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他们进行阅读,并要求学生进行读后交流和写作。
通过课外阅读,学生能够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教师还可以设置写作任务,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写作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写作,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话题,让学生进行议论文、记叙文等不同形式的写作。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及时的批改和指导,让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
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需要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
通过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从而使学生真正喜欢语文,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爱。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策略语文教学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而读写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两个方面。
读、写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
如果能善于将读与写结合起来,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采取一些策略来促进读与写的结合,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利用阅读材料进行写作训练利用阅读材料进行写作训练是促进读写结合的重要策略之一。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课文或文章,让学生阅读后进行写作训练。
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情景再现,或者进行文章改写等写作训练。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巩固阅读内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二、写作之前进行阅读导入三、鼓励学生进行阅读笔记和读后感写作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进行阅读笔记和读后感写作。
学生可以通过读后感来反映自己对所读书籍的理解和感悟,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通过阅读笔记的撰写,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读物内容,有利于深化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阅读与写作的相互引导。
在进行阅读训练的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而在进行写作练习的时候,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阅读训练。
通过相互引导,可以让读和写相互促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除了课堂教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写作。
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读物,如小说、散文、诗歌等,进行阅读和写作训练。
通过课外阅读和写作,可以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写作水平。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善于将读与写结合起来,采取一些策略来促进学生的读写能力。
通过利用阅读材料进行写作训练、进行阅读导入、鼓励学生进行阅读笔记和读后感写作、进行阅读与写作的相互引导以及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写作等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
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摘要:新课改的不断发展下,初中生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是初中教师培养学生的主要目标,通过增加阅读量提升学生个人写作水平,丰富学生文学底蕴。
基于此,本文重点研究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旨在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提升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读写结合;高效课堂;初中语文;有效策略引言:“读写结合”教学模式通过将阅读和写作两个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并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采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意义对于初中生来说,掌握“读写结合”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所学的内容。
因为当学生需要用自己的话去解释或阐述一个概念时,他们会更加清楚地了解这个概念的本质。
同时,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让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并提出新的观点。
其次,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学习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们可以通过写作来练习自己的文字表达技巧,同时也可以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样一来,学生们就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各样的考试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最后,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学习还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
因为当学生需要自己动手去解释或者说明某个概念的时候,他们就会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个概念的本质。
此外,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好方法[1]。
总之,“读写结合”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内容,还能够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策略(一)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开展相应的写作训练在初中语文课程中,阅读和写作是两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通过对文本进行分析和理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性。
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持续深入,现阶段的教育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和强化,旨在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进步。
阅读与写作作为小学语文的重要教学内容,更是有着不可分割且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读写结合,学生可通过阅读丰富自身的文化知识,不断开阔自身的文化视野,通过写作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而有效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能力。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阅读和写作进行有机结合,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根据小学生读写能力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地开展读写结合教学工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应用策略读写结合简单来说便是阅读与写作相结合,阅读是知识的理解与吸收,写作则是知识的完善与输出,阅读与写作之间本就有着密切的联系,将读写结合应用在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可以让学生在充分掌握阅读知识的同时,有效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及核心素养。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正视读写结合对于学生语文基本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将这一教学模式有效运用于实践教学中。
一、明确读写结合的重要性众所周知,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对学生发展以及教学质量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两者之间看似独立,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二者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
但是受到教师主观意识以及多方面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会产生读写分离等现象,导致实际教学与预期结果出现差异性,致使学生学习实效低下,难以达到素质教育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为规避这一负面现象,教师应当注重教学革新。
以《秋天的雨》教学为例。
教师应当注重教学革新,立足学生发展特征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由此保障学生的学习实效。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明确读写结合的重要性,避免形式化。
鉴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度剖析,以文章中优美的语句为基点进行读写结合训练,帮助学生从中积累和掌握更多的知识。
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发展特征,借助信息化设备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优美语句,如: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课堂读写结合的有效研究高桥中心小学三(1)班宗智敏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阅读与写作是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还存在读写分离或重读轻写的现象,导致学生缺少写作实践的机会,致使语文课堂读写分离现象日益严重。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而其中首先及着力强调的便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语文学习的根本任务是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学习语文,离不开形象生动的语言文字,离不开文质兼美的文章、课例,更离不开触景生情的写作。
叶圣陶的“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教是为了不教”;张志公的“带着写的问题上阅读课”都精辟地阐述了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必由之路。
教学中我进行了语文读写结合的尝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一、阅读要到位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阅读不到位,写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一)阅读教学中重视语言品味,更好地运用语言。
领悟语言在特定语境中是怎样被具体运用,品味领悟语言运用的精妙所在,有助于深化理解文本的内容、思想和情感。
所以品味语言能将理解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融为一体,一箭双雕,实质是“工具”与“人文”共舞,“语文形式”与“语文内容”兼得。
(语文形式两个层面:一是语言学层面,包括词汇、句式、句群、修辞等,因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而居于既是基础又是核心的地位;二是文章学层面,包括表达方式、表面手法、篇章结构等)。
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指出的“语文教学所当着眼的不应只是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尾,应是生字难句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摄取。
”他还指出:“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
”(二)阅读教学中启发指导学生通过模仿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仿写”是指导学生依照课文的写作方法,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同时达到训练作文的目的,顺利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
指导学生仿写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一是通过仿写范句锻炼学生运用语言的基本功。
二是通过仿写范段提高学生构段的能力.(三)阅读教学中引导体会文本的表达方法,学以致用。
阅读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感悟文本在表达方法(技巧)方面的特点、作用和效果,既有利于让学生逐步积累一些表达方面的知识,又能促进他们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虽然主要要靠增加读写实践,但教学实践也充分证明,在阅读课,适时巧妙地渗透作文常识教学,能够使学生的习作少走弯路。
根据新课标精神和新教材特征,从中年级开始应该结合阅读教学让学生逐步领悟掌握的作文常识有:先总写后分写、先概括后具体、先具体后归纳等常见的构段方式;按时间顺序写、按事情发展顺序写、按观察顺序写等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顺叙、倒叙、插斜等常用的叙事顺序;记事要从时间、地点、事件、经过、结果等方面交待清楚;表现人物品质要通过行动、语言、外貌、心理活动的描写;写景、状物应该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进行静态、动态描写;文章常见的开头、结尾、过渡和照应等。
同时还应结合阅读和习作实践,使学生感悟、掌握作文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如习作前如何搜集、整理材料;如何确定要表达的意思;如何选择材料、组织材料和拟定习作提纲;如何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等。
(四)阅读教学中启发指导学生向课文借“生花妙笔”一是启发学生向课文借“题目”,教会他们自主命题。
二是启发学生向课文借“选材”,擦亮学生发现素材的眼睛。
学生的生活五彩缤纷,平时也有不少的积累,可一习作时就感到“无米下锅”,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学生还缺乏发现素材的眼睛。
教材中很多课文的选材很有特点,引导得法对学生有启发作用。
是启发学生向课文借“语言”,提高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
一方面要引导他们通过品读感悟、摘记积累等方式进行内化,一方面又要及时地给学生创设活用语言的情境,让他们在语言运用的实践中逐步提高语言驾驭能力。
(五)阅读教学中启发指导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学以致用迁移实践活动。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习作资源是丰富多彩的,从内容看,写人、记事、绘景、状物、描写活动等不同类别的资源(素材)都有反映;从形式看,有文字素材(分词语、句子、段落和全文素材)、音像素材和实体素材。
因此,“读写沟通、从读学写”的方式,除前面假设的向课文借“生花妙笔”,通过模仿由读到写迁移外,还有很多的途径和方式值得研究。
二、练笔要有效读与写的结合,要有机结合,切不可分割开来。
读是写的基础,而写则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表达方法。
这样,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必须有效地设计写的训练,不能为写而写。
在阅读课上,写的训练有好多种,续写、补白、改写、扩写等,只要行之有效,好多形式都可以用。
总之,读写结合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我们应该结合自己的语文课堂深入思考,用心琢磨,争取让“读写”的结合达到最高境境界。
小学语文课堂读写结合的有效研究高桥中心小学三(2)班周文霞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什么一回事?是吸收。
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写作是什么一回事?是表达。
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大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
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
这两件事,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经常需要的。
他还指出“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老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写得好。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既要让学生读书,又要教学生作文。
可见读和写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教学中只有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才能使读写相得益彰、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一、善读课文,以读带写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主要体现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而“写”的训练则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
从低年级的写句子、写话,到中年级的写片断,以至高年级写篇章,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写作是学生多种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反映,然而写什么、怎样写,这是每位教师和每名学生都必须面对探讨的一个困难话题。
我们知道读和写的关系是输入和输出关系。
读是一个多方面吸收的过程,读是写的基础,写从读中吸取养分。
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水平,培养辩证的思想方法,陶冶道德情操,提高审美修养;读可以帮学生见到由于种种限制而造成的难以亲自耳闻目睹的东西,使学生开拓视野,积累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文化素质;读可以让学生接触许许多多的文章样式和品种,它们能为写提供良好的方式和借鉴。
更何况有的文章就是在传授写作的原理和方法,告诉读者写作的规律和途径,把这些巨人的肩臂,作为向更高目标攀登的阶梯,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得以提高。
所以在读写教学中应该注重以读带写。
以读带写,关键是善读,重心是摹写。
拿《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课文来说。
首先我们要对这一文章进行熟读,感知语言文字。
通过读接触到文中的字、词、句、段。
然后,对这篇文章的思想内容就会有所认识。
作者写故乡的杨梅是为了抒发他眷恋家乡,对家乡一草一木深深热爱的感情。
其次,还要看一看作者是如何抒发怀乡之情的。
为了表达怀乡之情,作者选材很巧妙,结构很清楚。
选材上,作者以小见大,用杨梅来寄托自己的感情。
结构上,作者围绕着“爱”字做文章。
开头就饱含深情地道出:“我爱故乡的杨梅”,总领全文。
然后从两个方面进行具体的描写。
一是用拟人的手法描写了杨梅树,抒发了“爱”之情。
二是写杨梅的果实。
写杨梅果时又是从两个方面来写的。
先总述杨梅果的形、色、味都惹人喜爱,抒发喜爱之情。
后分述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
这里作者不仅把杨梅让人喜爱的理由叙述得清楚,而且亲切地运用了一系列的色彩饱满的形容词。
如:“细腻、柔软、新鲜、红嫩、又酸又甜、津津有味”等等,进一步抒发了作者的“爱”之切。
通过这两个过程的阅读,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达到对课文的深入理解,最终达到善读。
读书只有达到善读的地步,才能对学生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具有指导意义。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果能善读,自必深受所读书籍文章所影响,不必有意摹仿,而思绪与技巧才能渐有提高。
”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运用阅读中学到的方法,学习写一处景物。
抓住景物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展开丰富的想象,表达自己真挚的思想感情,达到以读带写这一教学目的。
再以《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描写父亲神情的词句去体会父亲的内心活动;抓住作者描写时间的句子,去体会父亲挖废墟的艰辛和父亲心中坚定的信念及浓浓的父爱;通过对描写父亲外貌的语句的感悟,去体会父亲的坚强和伟大的爱。
进而让学生领悟到描写人物的特点可以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来体现这一写作方法。
课后再让学生根据本课学到的描写人物特点的方法,写一写人,练一次笔,自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功效。
再如《落花生》一课,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作者许地山从落花生与苹果、石榴的特点进行对比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
学习完这篇课文后,可以引导学生谈谈,从身边的事物中领悟到了什么,然后选择一种熟悉的事物写写。
这样练习,可以让学生把在阅读中学到的相关知识用到实际的写作之中去。
西汉著名的辞赋学家杨雄曾云“能读千赋,则善为之矣!”唐代大诗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叶圣陶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
”上述几个例子就是在课堂教学中,采取读写结合的方法,重视了语言文字训练,既培养了阅读能力,积累了语言,注重读写结合。
又让学生学到了一些写作的方法,并锻炼了习作能力。
二、以写促读,拓展阅读但是,读也靠写来促。
写是表达的一种手段,是为了交流思想感情。
写的过程,事实上也就是对于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和运用的过程,但跟学了数理定理再去解答习题大不相同,写不仅需要懂得怎么写,还要解决为什么写和写什么。
写的过程在词语的运用,篇章的结构,都会受到所读文章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会有意识地从某一读过的文章中寻求启发和借鉴,然后去创造和写作。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给学生一个作文命题后,可以要求学生先拟定提纲,在脑子里形成一个初步构思,再根据自己的构思去广泛搜集、阅读相关的文章、材料,用来不断丰富自己文章的内容。
这样,使学生在从感性到理性再回到感性的训练活动中受益,发展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读只是走别人的思想路线,写才是走自己的思想路线。
为了写去读别人的东西,就经过自己的思想路线把读来的知识消融掉变为自己的东西。
叔本华说:“这样的读书可以教导我们如何发现自己的天赋,也可以借以培养写作能力。
”三、读写结合,共同发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读与写必须有效衔接在一起。
在读与写的有效衔接的教学中,如果强调写而忽视了读,写就会陷入盲目性,写者会江郎才尽,但如果强调读而忽视了写,读也会失去有效的巩固和检验机会,读者会眼高手低,一辈子不会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