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压缩语段、扩展语句-高考语文一轮备考总复习

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扩展语句:要求学生能够丰富给定的句子或语段,增加细节、修饰语或背景信 息,使表达更加生动、具体和完整,这考验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压缩语段:则需要学生提炼信息,去除冗余,保持语段核心意义的同时,使表达更加精炼和准确,体 现学生对语言精炼和概括能力的掌握。 2、思维发展与提升:扩展和压缩的过程,实际上是在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和判断力。学 生需要理解语句或语段的深层含义,判断哪些信息是核心,哪些是补充,从而做出恰当的添加或删减。 3、审美鉴赏与创造:在扩展语句时,学生可以通过恰当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优美 和富有表现力,展现审美鉴赏力;同时,创造性的表达也体现了个人的审美创造能力。 压缩语段则要求学生保持语段的美学结构和语言的韵律感,即使在精简中也能保持语言的艺术性。4、 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扩展或压缩涉及文化背景的语句或语段,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特定文化现象的 理解,还能在语言运用中体现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
连接世界上不同文明的“带”与“路”。它以文明对话为引领,强调不同文明的相互尊重、
平等对话与交流融合,其路径很清晰:基础设施建设先行,贸易发展紧随,伴着人
民交往、文化交流,逐渐实现沿线国家民众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和平共处、共同
发展,最终达至民心相通,文化相融。
第一步:明 “一带一路”,是语段核心话题,围绕此话题,语段对
(二)、新闻的特点 ①时效性:迅速及时。(“新”)
②真实性:用事实说话。
③客观性:相对。
知识讲解
三、新闻6要素:五W一H
5W:Who(何人) When(何时) What(何事) Why(何因)
1H:How(何果)
高考语文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案

一、扩展语句1. 教学目标了解扩展语句的概念,掌握扩展语句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2. 教学内容(1)扩展语句的概念与意义(2)扩展语句的基本技巧(3)扩展语句的练习与指导3. 教学过程(1)讲解扩展语句的概念与意义(2)介绍扩展语句的基本技巧(3)进行扩展语句的练习与指导4.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5.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扩展语句的掌握程度。
二、压缩语段1. 教学目标了解压缩语段的概念,掌握压缩语段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
2. 教学内容(1)压缩语段的概念与意义(2)压缩语段的基本技巧(3)压缩语段的练习与指导3. 教学过程(1)讲解压缩语段的概念与意义(2)介绍压缩语段的基本技巧(3)进行压缩语段的练习与指导4.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5.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压缩语段的掌握程度。
三、扩展与压缩的综合训练1. 教学目标通过扩展与压缩的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2. 教学内容(1)扩展与压缩的综合训练方法(2)综合训练的练习与指导3. 教学过程(1)讲解扩展与压缩的综合训练方法(2)进行综合训练的练习与指导4.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5.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扩展与压缩的综合训练的掌握程度。
四、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策略与应用1. 教学目标了解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策略与应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2. 教学内容(1)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策略与方法(2)策略与应用的练习与指导3. 教学过程(1)讲解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策略与方法(2)进行策略与应用的练习与指导4.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大单元知识清单(12)压缩语段 扩展语句

(12)压缩语段扩展语句——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大单元知识清单考点1 压缩语段压缩语段要求把一句话中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信息提取出来,再用简约的文字准确无误地概括出来。
压缩的关键是分清主次,辨明轻重,既要全面概括,又不能遗漏重要信息。
这种题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概括综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题型1 下定义下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就是把概念所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揭示出来。
表达一般用“被定义概念(种概念)”=“种差”(种概念区别于同一类属的其他概念的特性)+“邻近的属概念”(大概念)的形式。
方法突破下定义型压缩语段解题步骤1.明确概念,掌握形式。
下定义是把概念所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揭示出来。
表达时一般用“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的属概念”的形式。
2.分析材料,确定属概念。
下定义时,首先需要在提供的材料中找一个比种概念大一级的概念,即属概念。
如果提供的材料中没有恰当、现成的属概念,就需要根据材料的内容,自己确定属概念。
3.筛选信息,分析种差。
所谓“种差”是指被定义概念区别于其属概念的特性,是种概念在属概念中同其他并列的种概念之间的本质差别。
在这一步骤中,既要准确筛选出语段中的关键信息,保证重点不缺失,又要删除重复或冗余的信息,保证语句简洁。
4.整合信息,合理表达。
把被定义者、种差、属概念,用“是”“叫”等连接词连接起来,使之符合“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的属概念”的结构。
题型2 提取关键词关键词原指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中最紧要的词语,一般放置在文段的前面,让读者了解文段的基本内容。
后出现在网络搜索中,指人们输入搜索框中的文字。
提取关键词,考查的是考生概括思想内容、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方法突破提取关键词型压缩语段解题步骤1.整体阅读,把握材料大意。
仔细研读材料信息,弄清其内在关系,明确材料所陈述的对象或文段的大意。
2.划分层次,提取主要信息。
对原文内容有了初步了解后,对文段进行层次划分,通过概括每层的内容,提取原文的主要信息。
高考语文复习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柱廊,色调,建筑立面,
那曲折的 淡雅的 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
组成了画面。
一幅幽谧的
(2)丰富内容 做法是按照要求在所给语句的前后、或者拆开所给语句,添加
一定的内容,要适当地发挥想象、联想,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修 辞手法或表现手法进行扩展。
故扣1分。
正确示例
粉丝对自己偶像的膜拜表现在行为上 已经足够雷人了,可他们仍觉得还不够给 力,看来想怡然自得地做粉丝也难。
“犀利哥”凭借他那雷人的造型,赢得 了众多的粉丝,特别是当听到他那妙趣横 生的回答,网友皆言:”真是太给力 了!”。
欣赏:请你为周恩来总理拟写一段颁奖词。要求: 使用反问句,高度概括生平,表述不凡,有强烈的 感染力,内容不超过200字。
例如:扩展“燕子飞翔”,字数不少于30字。
①在风雨到来之前,天气闷热,觅食的燕子,一边欢快地叫着, 一边在低空飞翔着。(记叙)
②天空象罩着厚重的灰幔,树叶无精打彩地垂着头。这时,一只 只燕子一下子似流星掠过地面,一下子又箭一般射上天空,欢快 地叫着,飞翔着。(描写)
③物竟天择,适者生存。在暴风雨来临前的闷热时刻,一切生灵 都热得难挨,可燕子却欢快地叫着,飞翔着。(议论)
▼这道题是要求写出“文采句” 典型题目, 也是采用率最高的题目,我们应予以高度 重视。
例2:根据下面的思路,合理展开叙述,组
成80字左右的语段。
夏天和冬天,各有各的情趣。
此题的扩展关键是要对夏天和冬天分 别进行叙述和描写,写出各自的情趣,而 描写和叙述有无意蕴是做好这道题的关键。
参考答案:夏有夏的草绿花红,冬有冬的 琼枝玉叶。夏天百川灌海,漫天碧透,雨 后泛舟,总能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湖面溜冰,一 样使人逸兴神飞,意趣盎然。
高考语文知识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高考语文知识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E级。
“扩展语句”重在扩充、丰富、应用,着重考查联想和想象等发散思维能力;“压缩语段”重在归纳提炼、抽取整合、概括浓缩,着重考查①扩展语句考查逐渐弱化,仅20XX年课标全国卷,20XX年天津卷,20XX年湖北、四川卷考查,而压缩语段在高考中备受青睐。
②扩展语句考查在结构层面扩展充实;在内容层面增加容量,强化表达;在应用层面丰盈形象,直观生动,答题时都有字数限制。
压缩语段有时考查概括语段的中心或提取关键词语(短语),如20XX年重庆卷,20XX年福建卷;有时考查拟写一句话新闻、导语或短信息,如20XX年浙江卷;有时考查根据材料给某一概念下定义,写一段某物的介绍文字,如20XX年安徽、辽宁卷;有时则是概括主要内容或推导结论的几个方面,近三年有多套卷涉及。
③考查综合性强。
二者常与联想、想象和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相结合。
扩展语句还与修辞手法、仿写相结合,压缩语段还与考查分析概括相结合。
命题容易“出彩”“出新”。
④选材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凡社会民生、时事政策、热点焦点,多有反映。
真题体验1.[2012·课标全国卷] 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
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超过20个字。
(6分)材料:司马迁《史记》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
”晋代王嘉在《拾遗记》中说:“神农采峻岭之铜,以为器。
”如果这些史料可靠,则我们祖先大约在5 000年前就开始使用铜器了。
但是,考古学家一直没有发掘到可以确证是夏代之前的铜器。
因此,这些记载还只能视为传说。
早在传说中的远古时期,__①__。
从传世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在夏代之前就已进入铜器时代,但是___②__。
上个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带发掘出了不少青铜器。
经鉴定,这批青铜器的制作年代距离现在3 500多年,这个时间大概是夏晚期。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语言表达之扩展语句与压缩语句课件

心声吹向天空——幸福的取得需要努力,这是我和天空的对白。
解析 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创设一种情境。“春”体现了季节特点,“我”是抒情的主
体,“天空”是情境表达的背景,是和“我”对话的对象。表述时,可运用描写、抒情等手法,合 乎情理地表达一个主题。要注意题目中“扩写为一段散文”“限60个字以内”的要求,还要注 意扩写的重点。扩写时,语句要符合语境,语言优美。
压缩语段题的四种考查类型 1.提取关键词(短语) 【提问模式】 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意思,提炼出关于某个概念(事物特点)的几个(多为3至5个) 关键词语。 【答题模式】 审读材料,把握大意—划分层次,筛选重要信息—摘录或概括出体现重要信息的关键词语。
例1 提取所给材料的主要信息,在横线处写出四个关键词。 引力全称万有引力,指具有质量的物体之间加速靠近的趋势,简单说就是物体之间相互吸引的 作用力。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视野里,引力等价于弯曲的时空。而引力波就是在弯曲的时空 这个大背景下,当发生有质量的物体加速运动导致的扰动时,由此产生的波动如波纹一样向外传播 的现象。 一个世纪前,爱因斯坦预测了引力波的存在,但近百年来,科学家们并未找到证明它存在的直 接证据。华盛顿当地时间2016年2月11日,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观测台(LIGO)实验组召开新闻发布 会,宣布首次直接观测到了由两颗恒星级黑洞13亿年前并合产生的引力波。这是科学史上又一次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现。 引力波的发现对普通人的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科学家们表示,一个新的重大科学发现,总会 给人类社会带来无法预估的发展。18世纪描述电磁波的麦克斯韦理论确认的时候,也没有人知道 会给人类带来什么,但是现在不管是电视机还是移动电话,都与电磁现象有关。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高考语文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知识点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高考语文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知识点一、什么叫扩展语句就是通过遣词造句将几个词语或一个简单的句子加以丰富、完善,或语言表达更生动形象,或理论论述更加严谨。
扩展语句就是用一定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将结构简单、内容贫乏、意思欠明确、表达欠具体、描述欠生动的语句扩充得丰富、充实、鲜明、形象起来。
它要求考生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联想、想象能力以及驾驭语言的能力。
举个例子,比如说你正从饭厅出来,同学问你:"吃饱了吗"你可以回答:"吃饱了!"也可以回答:"我吃了三块肉饼,还有一碗肉丝面,吃得太饱了!"这后一种回答就是把"吃饱了"这句话扩展了。
二、扩展语句的原则1.一致性原则扩展的语句要尽量保持与原句的情境、事理、语气各方面的和谐一致,不能改变原意,另起炉灶。
2.合理性原则扩展的内容要合情合理,不能与原句文风、文意相悖;不能偏离话题,把握不住话题的重点;更不能胡乱地补充添加一些絮语废话。
要在所提供的大框架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
借助丰富的想象力和一定的阅读分析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触文生感,具体发挥。
3.新颖性原则品茗扩展的语句不仅要包蕴原句,做到通顺流畅、合情合理,而且要使语意在原句的基础上更加充分、具体、形象、透彻。
要尽可能地运用新颖的形式,尝试运用多样化的修辞手法进行合乎规律的大胆创新。
三、扩展语句的类型(一)逻辑推理型扩展(续写补写式扩展):就是提供一句话或一段话,要求能根据所提供的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逻辑思维,补写或续写一段话或一句话,合理地推导出一定的结论或填上与上下句衔接的句子。
补写或续写的句子必须做到与原句文意相通,中心一致,语境和谐,句式相类,甚至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法也应和原句保持一致,当然,关键的是必须符合题干所规定的要求。
例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后按文意补写结尾。
不得超过70字。
(不得使用否定句)一位伟人说:"喜欢聆听的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资料

二、情景的再现
根据提供的几个情景信息词,充分展开想象和联 想,并且运用一定的表现手法,将所构思的情景生动地 表现出来。
这种形式。几个词语之间存在一定的空白,这个空 白给我们的思维提供了一定的想象空间。想什么?怎么 想?这对我们的思维的信度和广度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思维的信度即思维的合理性,思维的广度即思维的丰富 性,这是思维的两个重要的品质。
春天是树尖上的呼喊,呼喊着夏天
的艳阳,艳阳孕育着秋天的果实,果
实淡化了冬天的冷峻。
20
2、有人比喻说,人生就像一个半圆。 请你展开联想和想象,运用整句和散
句相结合的形式,写一段句子,其中要运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60字左右)
人生,有平直大道通天,也有羊肠小道 迂回;有大江东去,也有小桥流水。这样, 一条笔直的线,一条弯曲的弧,构成了人 生——一个半圆。
29
2、以“黄昏 我 海风”中的“我”为 重点,展开想象。
黄昏时,我伫立在海边的一个巨大的礁 石上,海风迎面吹来,我感觉自己像一个放 飞的风筝。我飞上高空,我看到了海鸥追逐 着怒涛的英姿,我听到了它那欲征服大海的 嘶鸣。这一切,给我的体内灌注了无穷的力 量。(我怎样)
30
3、以“黄昏 我 海风”中的“黄昏”为 重点,运用想象写一段话。
7
毕业典礼上,同学们放声歌唱,歌声饱 含着深情,嘹亮而悠扬,回荡在每一位师生 的心中。
考试前夕,我微微地闭着眼睛等待发卷,手心冒 着汗,心里打着鼓,头脑中一片空白。这时, 从窗外传来一阵优美的歌声,像一股沁人心脾 的春风轻轻地吹干了我手心的汗渍;似母亲感 人的话语慢慢地抚慰着的心灵;又如潺潺的溪 水渐渐地流进了我空白的头脑,顿时,我异常 轻松而清醒,一切看起来也都倍感亲切。 8
高考语文_专题03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疑难突破)(解析版)

专题3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一、【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不超过50个字。
(5分)传统观点认为,中国和欧洲的陶瓷贸易始于明代。
近日,英国杜伦大学证实,该校考古系与中国故宫博物馆考古所,联合整理研究了在西班牙萨拉戈萨等地出土的十余种中国唐代至宋代早期的陶瓷器残片,表明这些陶瓷是当时随阿拉伯商人经印度洋与红海贸易到达地中海地区的。
这就将中欧陶瓷贸易的起始时间大大向前推进了,证明了“海上丝绸之路”早在唐代就已延伸至西欧。
【答案】关键信息:①中英联合考古研究;②中欧陶瓷贸易起始时间不晚于唐代;③“海上丝绸之路”在唐代已廷伸至西欧。
【解析】压缩语段的一般方法:1.摘取法,就是指提取句子主干的方法,也就是把每个句子所表达的重要内容摘出来,然后按题干要求进行连缀。
这种方法适合于封闭性语段,字数较少,内容单一,要求宽泛。
2.分层法,是语段压缩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的步骤是:首先给段落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然后辨别主次,留主舍次;最后压缩语段,连缀语句。
3.复取法,也叫合取法,它是根据语段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纳的一种压缩方法。
二、【2019年高考新课标Ⅱ卷】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5分)2019年的永定河补水工程于3月13日启动。
本次补水工程加大了补水力度,到4月2日,已累计输水3 100万立方米。
另外,拦截在河道上的官厅水库发电站、珠窝水库下马岭发电站、落坡岭水库的下苇甸发电站全都停用,以保证补水全部灌入河道。
目前,门头沟区城内102公里的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实现全级通水。
【答案】关键信息:①2019年3月13日;②永定河补水工程启动;③加大补水力度,停用发电站;④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全线通水。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要在把握文段主旨的基础上筛选出文段主要信息,并将其按照要求概括表达出来。
高考语文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案

高考语文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的概念及重要性。
2. 掌握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扩展语句:如何将简洁的语句扩展为丰富的内容。
2. 压缩语段:如何将冗长的文段压缩为简洁的概括。
三、教学方法1.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经典例句和语段,让学生理解扩展和压缩的技巧。
2.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 练习反馈:布置相关练习题,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的概念及重要性。
2. 实例分析:分析经典例句和语段,讲解扩展和压缩的技巧。
3.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亲身体验扩展和压缩的过程。
4. 练习环节: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5. 反馈与指导: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练习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3. 学生作品:评估学生在练习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资源:经典例句和语段、练习题、反馈表。
教学时间:45分钟。
六、教学目标1. 深化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技巧的理解和应用。
2. 提升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
七、教学内容1. 扩展语句进阶: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描绘细节等技巧丰富语句。
2. 压缩语段进阶:如何提炼核心信息、使用恰当的连接词缩短语段。
八、教学方法1. 修辞手法讲解:讲解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在扩展语句中的应用。
2. 细节描绘练习:通过描绘细节,让学生掌握扩展语句的方法。
3. 核心信息提炼:教授如何快速准确地提炼语段中的核心信息。
九、教学步骤1. 复习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做铺垫。
2. 修辞手法讲解:讲解修辞手法,举例说明其在扩展语句中的应用。
高考专题复习 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

【练习巩固】用一句话表述下面语段的主
要意思。(不超过25个字)
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 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 白、紫,五彩缤纷,像绵延的织绵 那么华丽,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 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
主干摘取法:摘取句子主干, 按题干要求进行连缀。
【练习巩固】请在保留主要信息的基础
压缩题型 3.拟写一句话新闻或标题
4.提取关键词 5.图文转换
压缩语段之一—— 下定义
找出主干,独立附加
下定义类语段压缩题解题技巧:
1、首先要恰当找到该定义所需的“属概念” (中心词)
2、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准确地筛选语段中的 关键信息;
3、归纳相同信息,删除重复或多余信息; 4、运用一定的语言表达技巧,如:恰当使用代词、
旅顺警方大力整治学校周边环境
小结:新闻概写
(1)拟写标题: 人物+ 事件
(2)拟写一句话新闻: 人物+事件+ 时间 (或+ 结果)
压缩语段之四——提取关键词
(筛选整合要点)
方法解说:有些语段,信息要点比 较分散,其内涵是若干要点组合而成。 在压缩语段时,要对文中信息要点加 以整合,使得答案全面、完整,不遗 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知识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E级。
“扩展语句”重在扩充、丰富、应用,着重考查联想和想象等发散思维能力;“压缩语段”重在归纳提炼、抽取整合、概括浓缩,着重考查
①扩展语句考查逐渐弱化,仅20XX年课标全国卷,20XX年天津卷,20XX年湖北、四川卷考查,而压缩语段在高考中备受青睐。
②扩展语句考查在结构层面扩展充实;在内容层面增加容量,强化表达;在应用层面丰盈形象,直观生动,答题时都有字数限制。
压缩语段有时考查概括语段的中心或提取关键词语(短语),如20XX年重庆卷,20XX年福建卷;有时考查拟写一句话新闻、导语或短信息,如20XX年浙江卷;有时考查根据材料给某一概念下定义,写一段某物的介绍文字,如20XX年安徽、辽宁卷;有时则是概括主要内容或推导结论的几个方面,近三年有多套卷涉及。
③考查综合性强。
二者常与联想、想象和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相结合。
扩展语句还与修辞手法、仿写相结合,压缩语段还与考查分析概括相结合。
命题容易“出彩”“出新”。
④选材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凡社会民生、时事政策、热点焦点,多有反映。
真题体验
1.[2012·课标全国卷] 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
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超过20个字。
(6分)
材料:司马迁《史记》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
”晋代王嘉在《拾遗记》中说:“神农采峻岭之铜,以为器。
”如果这些史料可靠,则我们祖先大约在5 000年前就开始使用铜器了。
但是,考古学家一直没有发掘到可以确证是夏代之前的铜器。
因此,这些记载还只能视为传说。
早在传说中的远古时期,__①__。
从传世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在夏代之前就已进入铜器时代,但是___②__。
上个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带发掘出了不少青铜器。
经鉴定,这批青铜器的制作年代距离现在3 500多年,这个时间大概是夏晚期。
它们出土的地点正好是古书中所说的夏代开采铜矿之地,因此,可以确信,__③__。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采掘铜矿,铸造铜器了②这却一直没有得到考古发掘的证实③我国至迟在夏晚期就已经开始使用铜器了
[解析]本题考查扩展语句、语言表达连贯,属于续写补充型扩展。
下段文字是对上段文字的转换与扩展,填空白时既要根据上段的内容,又要结合下段横线前后的语境。
前两个横线的内容可以放在一起看,原文表述,远古时期,黄帝就已经采铜矿铸造铜器了,史料中有记载,5 000年前就已经开始使用铜器了,但迄今没有找到考古发掘的证据。
所以根据这些内容即可填出前两个空。
最后一空是总结前面的话,前面是说已证实大概在夏晚期就有了不少青铜器,说明至少这个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铜器了,所以据此可以填出最后一句。
2.[2012·浙江卷] 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不超过60字)(4分)
银杏树初冬疾风骤雨凋零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校园路旁,两排挺拔的银杏树,犹如威严雄壮的仪仗队队员,迎接大家。
初冬,一阵疾风骤雨之后,树叶凋零,像一个个音符洒落地面。
[解析]本题考查扩展语句。
考生解答此题,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将所提供的词语有机地运用到句子之中;其次,要展开合理的想象与联想,描摹具体的情境;再次,要准确运用修辞手法,使得句子生动形象,富有意蕴;最后,要注意字数的限制。
题型一续写补充型
给出部分语句,要求对其进行补充或续写的扩展方式。
续写,多为续写后面的部分或结尾一句(几句)使其内容扩展。
补充,一是补充单句使其成分扩展,二是补充某个文段的开头一句使其内容扩展,三是补充段中一句(几句)使其内容扩展。
例如:
以下面的句子为首句,续写一个语段。
要求:续写的内容是对首句意思的扩展,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不少于50字。
翻开古诗文,你可以品味历史上文人们深切的思想情感。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读杜少陵、白居易,你懂得了什么是忧民情结;读辛弃疾、陆放翁,你明白了什么是爱国情怀。
李太白的傲骨令你钦佩,苏东坡的豪放让你叹服,文天祥的忠心使你扼腕……读着,品着,你已和诗人们融为一体,共同承担了历史赋予的责任。
[解析] 补充扩展型语句题可紧扣前面语句。
本题一要紧扣“品味历史上文人们的思想情感”这个主题进行扩展;二要有文采,要生动形象地表达。
三个句子的句式基本相同,构成排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