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大纲

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大纲

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大纲一、引言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阐述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大纲的目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目的中国当代文学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学习和研究当代文学作品,帮助学生理解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变革,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关怀意识。

三、内容1. 文学作品选取(1) 文学作品的多样性:选择不同体裁、流派和主题的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

(2) 代表性作品:选择具有重要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当代文学作品,如《红高粱家族》、《狂人日记》、《伤逝》等。

2. 文学作品分析(1) 叙事结构与故事情节:分析文学作品的叙事结构和故事情节,把握作品的整体框架和发展过程。

(2) 主题与意义:解读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意义,分析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3) 符号与象征:分析文学作品中的符号和象征,揭示作品的深层含义和文化内涵。

3. 作者背景与时代背景(1) 作者生平和文学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创作背景和文学成就,探究作品与作者生活的关联。

(2) 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研究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分析作品与时代思潮和社会变革的关系。

4. 文学批评与研究方法(1) 历史批评:运用历史批评方法,分析文学作品在历史文脉中的地位和意义。

(2) 结构主义批评:应用结构主义批评方法,解构文学作品的符号体系和结构特点。

(3) 个人化阅读:鼓励学生进行个人化阅读,发表独立而深入的观点和见解。

四、教学方法1. 前瞻性教学:通过讲授文学作品的背景知识以及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对作品的兴趣和研究欲望。

2. 分析式教学:引导学生分析文学作品的叙事结构、主题和意义,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3. 讨论式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互动交流,促进学生的思想碰撞和知识分享。

4. 阅读与写作结合: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文学阅读,并要求学生撰写读后感、文论和文学研究报告。

5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大纲

5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大纲

《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课程要求中国当代文学史是一门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历史的学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必修的基础课。

该课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的和美学的观点、方法,分析和评价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作品;全面系统地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学思潮、文学运动、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发展的基本概况以及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成就和经验教训;培养学生研究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的能力。

中国当代文学与当下社会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对创新型、实践性型人才培养来讲,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

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及其相关教学活动,能够对中国现代文学史有整体的把握,具有欣赏和分析中国现代文学作家作品的能力。

具备较高的文学鉴赏力,具备一定的理解、分析、鉴赏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能力和评析当代文化现象的能力。

提升学生文化修养,感知市场化、商品化、消费化的价值观与主流意识、正统意识、精英意识的对立和矛盾,认识到在大众文化背景下坚守文学艺术的价值立场是传承人类文化的责任和任务。

通过文学阅读与分析训练,在学理上有提升,强化专业素养和学术能力,胜任中学语文教学,并有较大的持续发展空间。

能用中国当代文学史所学的知识,理解当下文坛文学评价机制,能辩证地解析当代文学思潮、热点及作家作品,辩证地处理文学与政治理念的问题。

能接受中国当代文坛、当代文化中的新变现象。

形成创新性思维模式,反思自身在学习、做事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中国当代文学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不能免修。

三、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掌握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繁荣的历程,重要的文化现象、文学运动、文学流派及重要的代表作家、代表作品的思想与艺术成就。

掌握中国当代文学的基本知识、方法,培养学科专业素养。

(支撑毕业要求3.1.)课程目标2: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与科学方法,独立阅读、理解、鉴赏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能力以及研究并传承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的方法和能力。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及教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及教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及教案一、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学时安排:48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代表作品;2.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核心思想和艺术特点;3.培养学生文学鉴赏和批评能力;4.培养学生文学创作能力。

教学内容:1.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品;2.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核心思想和艺术特点;3.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思潮和流派;4.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和评价。

教学方法:1.阅读课外文学作品,进行文学鉴赏;2.分析作品的人物、情节、语言和风格;3.进行文学作品的导读和讨论;4.开展文学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5.组织文学作品阅读交流会,促进学生的思想交流。

评价方式: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发言、作业完成情况等;2.期中考试:理论知识的考核;3.期末考试:文学作品的分析和鉴赏。

教学资源:1.课本:《中国现当代文学选读》;2.电子媒体:影音资料、网络资源等;3.图书馆:相关文学著作、文献资料等。

二、教学案例教学内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思潮和流派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思潮和流派,培养学生的文学分析能力;2.掌握不同思潮和流派的代表作品和核心思想;3.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批评能力。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教师以问题导入,引发学生对文学思潮和流派的思考。

例如:什么是文学思潮?什么是文学流派?它们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有什么影响?Step 2:讲授(20分钟)教师给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主要思潮和流派,介绍其代表作品和核心思想。

例如:鲁迅思潮、现代主义文学、文化批评流派等。

Step 3: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思潮或流派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代表作品和核心思想,并准备小组报告。

Step 4:小组报告(10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报告,介绍所选择的思潮或流派的代表作品和核心思想,并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Step 5:课堂讨论(15分钟)全班共同讨论不同思潮和流派的异同、特点和影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批评能力。

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大纲

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大纲

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大纲一、引言中国当代文学是指1949年以后中国大陆地区创作的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中国当代文学在思想、风格和题材上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

本文将根据中国当代文学的特点,论述其教学的重要性和应涵盖的内容。

二、文学概述1. 文学定义与意义:文学是一种通过语言、形象和表达来展现人类思想和情感的艺术形式。

它不仅提供娱乐和享受,还具有社会、道德、历史等方面的教育意义。

2. 文学分类:中国当代文学可以按照创作形式、内容主题或时代背景进行分类,如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

3. 文学史背景:中国当代文学正处于中国文学史的重要阶段,它承载了当代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的特征。

三、中国当代文学教学目标与原则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中国当代文学,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和文化背景。

2. 教学原则:注重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分析,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写作、演讲等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教学内容安排1. 小说教学:重点介绍经典的中国当代小说作品,如《活着》、《红高粱家族》等。

通过阅读、分析和讨论,了解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培养学生对小说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诗歌教学:选择有代表性的当代诗歌作品,如北岛、海子等的诗歌,让学生领略中国当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表现形式。

3. 戏剧教学:介绍中国当代戏剧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如《茶馆》、《雷雨》等。

通过学习戏剧的剧本和实践演练,培养学生的表演技巧和戏剧鉴赏能力。

4. 散文教学:挑选具有文学价值和社会关注度的当代散文作品,如余秋雨的散文集。

通过阅读与写作,培养学生的文学表达能力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能力。

5. 其他文学形式教学:探讨中国当代文学中其他形式的作品,如短篇小说、微小说和网络文学等。

通过对这些新兴文学形式的了解,与学生分享文学创作的多样性和发展趋势。

中国当代文学大纲

中国当代文学大纲

《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国当代文学Chinese present literature【课程编码】WXZB0050【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课时】108【学分】 3【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中国当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熟悉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各个历史时期、各主要文体的重要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思潮与文学批评的一般状况,把握当代主要"文体"的演变轨迹,进而探寻某些规律性的东西。

通过个案解读,掌握分析当代文学作家作品的一般方法,提高文学阅读、鉴赏、分析、表达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鉴赏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增强艺术修养和道德情操,提高个人主体素养。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对教材介绍的所有内容,都要求"了解",即清楚地知道各知识点的概貌和简况;第二,对教材中作集中介绍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都要求"掌握",即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能充分运用其提供的材料进行一般问题的说明和描述;第三,对教材中重点介绍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都要求"分析",即在掌握的基础上,能融入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进行理论性的分解和剖析。

【教学时间安排】本课程计3学分,108学时, 学时分配如下:绪论一、学习目的要求介绍历次文代会的召开;了解五六十年代重大文艺批判运动;了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的积极作用;了解“左”倾思潮的升级以及文革对文学事业造成的损害。

了解新时期之初文艺界的拨乱反正、对思想禁区的冲击与文学的复苏等状况,梳理八十年代前期、中期、后期的文学思潮发展的轨迹。

二、主要教学内容1、当代文学的定义、发生和发展、分期、成就2、历次文代会的召开,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对《红楼梦》研究中主观唯心论的批判;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4、反右”斗争及文艺政策的调整;“左”倾思潮的升级及对文学事业造成的损害以及文革文艺运动5、梳理新时期文学思潮发展的轨迹三、课堂讨论选题1、请谈谈你对当代文学分期的看法。

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大纲

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大纲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及设置目的本课程是高等院校中文教育专业必修课程之一。

讲述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直至目前的文学发展状况。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轮廓,了解这一时期出现的文学思潮及文学流派的基本情况。

提高学生阅读、鉴赏和评论当代文学作品的能力。

并对学生进行健康人格及审美观的教育。

二、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学生自学、课堂讨论等形式。

三、教学参考书目朱栋霖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陈思和、李平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精品·当代文学100篇》,学林出版社出版。

四、学分与学时分配学分:4学时:64五、训练设计方案在每次课的讲述过程中,根据师生的互动,发现学生兴趣与课程内容与培养目标的结合点,随机布置一定量的小题目,以个人发言的方式,在下一次课时融入,力求改变教师满堂灌的旧模式。

六、自学指导方案(一)引导学生坚持作阅读笔记,在积累中提高对当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阅读笔记所要记录的内容有:作品内容提要、艺术特色、社会历史背景、写作目的、思想性、艺术性及个人看法等。

)(二)自选一篇作品,写出一篇较完整的鉴赏评论性文章,为将来的论文写作打基础。

七、考核方式及评分办法以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对于该门课程基本知识的掌握水平及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

成绩的计算方法为:(一)期未闭卷考试(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为主),占总成绩的60%;(二)课堂表现、出勤占总成绩的20%;(三)作业完成情况占总成绩的10%。

(四)实训练习占10%八、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绪论中国当代文学的产生和发展(2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两种传统,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产生、分期与发展概况。

第一节中国当代文学的产生一、20世纪中国文学是一个开放性的整体二、中国当代文学的产生第二节中国当代文学的分期及阶段性特征一、第一阶段:战争心态下的文学(1949~1978年)二、第二阶段:和平建设时期的文学(1978~1989年)三、第三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学(90年代以来)第三节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特征一、文学与时代的密切联系二、由一元到多元的文学格局三、探索与困惑并存的发展态势思考题:1、中国当代文学主要经历了哪些阶段性发展?各阶段有何特征?2、中国当代文学有何重要特征?第一编 1949~1978的文学第一章1949~1978文学思潮(4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介绍三次文代会的召开;了解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对《红楼梦》研究中主观唯心论的批判;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反右”斗争及文艺政策的调整;“左”倾思潮的升级及对文学事业造成的损害。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一、引言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对于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相关内容的教学进行了规范和指导。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来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

二、教学目标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基本了解和认知;2. 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能力;3. 提升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想、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的理解;4.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文学创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背景;2.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主要创作流派和代表作家;3.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主要作品形式和题材特点;4.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解读和评价;5. 中国现当代文学与社会、政治、文化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倡导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以下是几种适用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教师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相关知识和内容,引导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2. 阅读法:鼓励学生阅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3. 分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协作,提升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4. 课堂演讲法:要求学生进行演讲,展示他们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评价;5. 视听法:运用多媒体和视听资料,如影视作品、音频剧等,激发学生的感官体验和思考。

五、教学评价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强调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反馈,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教学评价方法:1. 学生作业评价: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作品的质量等来评价学生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 课堂表现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等;3. 考试评价:通过考试的形式来测试学生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掌握情况。

六、总结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套规范和指导,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大纲

《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大纲

《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大纲一、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中国当代文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主要讲授从1949年到1999年间中国(大陆)文学50年发展的历史过程和主要成就。

(二)课程的目的和要求基本知识:要求掌握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基本常识,了解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概貌和主要文学现象。

作品阅读:要求阅读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重要作家的有代表性的作品,并对这些作品的思想艺术成就和历史地位有所了解。

分析能力:要求通过对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各种历史现象的分析,提高正确观察和评价其中一些突出的文学现象的能力;要求通过对主要作家作品的阅读和欣赏,提高分析作品的能力。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在不同发展时期的阶段划分,因此,这三门课程在内容上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而当代文学则是中国文学最新的发展形态。

本课程与文艺学概论课程有着互为依托的关系。

文艺学概论课的许多理论原理将在本课程中得到运用,而本课程中的许多文学现象,又将成为文艺学概论课的重要例证。

本课程与外国文学课程也有着重要联系。

不但本课程在内容上将涉及许多外国的作家作品以及文艺思潮,而且本课程讲授的许多文学现象与外国文学中讲授的内容也有相类似或可类比之处,有着丰富的比较研究资源。

(四)课程的教学要求层次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对教材(包括文字教材和音像教材)介绍的所有内容,都要求“了解”,即清楚地知道各知识点的概貌和简况;第二,对教材中作集中介绍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都要求“掌握”,即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能充分运用其提供的材料进行一般问题的说明和描述;第三,对教材中重点介绍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都要求“分析”,即在掌握的基础上,能融入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进行理论性的分解和剖析。

二多种媒体教材总体设计初步方案(一)学时分配注:录像和录音课皆采用每集25分钟的标准本。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pdf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pdf

基本要求
考查方式 学生书面 作业
学生书面 及口头作 业
学生口头 作业
老舍的话剧 《茶馆》 :
4 历史变迁的 见证
食指的诗歌 《相信未 来》 :文革 2 时期的代表 诗作
讲授/讨论 讲授/讨论
电影《辛德 勒的名单》 展开讨论, 深入对小说 内涵的理 解;同时通 过辨析几部 作品的异 同,以“战 争的残酷与 人性的美 好”为题展 开讨论 1、了解中国 当代文坛对 《茶馆》的 多种评论观 点,并作出 自己的判 断。如:《茶 馆》是对中 国近现代历 史变迁的深 刻描写”、 “《茶馆》 是老舍人道 主义思想的 集中体现”、 “《茶馆》 充分体现了 老舍浓重的 满族情结和 对民族文化 的诉求”等。 1、赏析诗歌 《相信未 来》及诗人 的另一首诗 歌《这是四 点零八分的 北京》。 2、同时以 “相信未 来”作为文 化主题,通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Course Information)
课程代码 (Course Code)
*课程名称 (Course Name)
*学时
CI378
(Credit
Hours)
(中文)中国当代文学
32
*学分
2
(Credits)
(英文)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 讲授/讨论
讲授/讨论
作业及要求 1、中国当代 文学的源流 2、中国当代 文学的发展 概况 1、独立阅读 并理解《锻 炼锻炼》的 主要内容; 能够用流利 的汉语复述 小说内容 2、以小说题 目“锻炼锻 炼”为切入 点,围绕“谁 应该接受锻 炼?”这一 问题分析小 说中的主要 人物形象, 从而理解小 说主旨 1、以“战争 与爱情”作 为主题,通 过比较韩国 电影《欢迎 来到东莫 村》、 意大利电影 《美丽人 生》、美国

《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大纲

《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大纲

《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大纲(供三年制小学教育专业文科方向使用)中国当代文学是三年制小学教育专业文科方向的一门基础课程,本课程简明扼要地介绍中国当代文学史知识,介绍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家作品。

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正确认识中国当代文学的性质、特点,特别是新时期文学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其个性特征。

二.历史地、科学地评价建国以来的文学思潮以及不同作家的代表作品及独特风格。

三.系统地分析和了解新时期文学的艺术特色及其成就与不足教学计划:本课程计划学时为:每周2课时,18周共 36学时,由于教学内容繁多,需详略得当、轻重适宜。

另外,由于当代文学有很大的现实性,故教学内容可根据当前一些有影响的作家或评论做适当的调整。

教学内容:本大纲适用于非汉语文学专业的当代文学课程学习使用。

主要内容为建国后的“十七年”和“新时期”的文学发展概观,及这两个时期的作家作品分析。

第一章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文学第一节建国后至六十年代中期的文学思潮一、1949年7月召开的第一次文代会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起点。

会议确定了以毛泽东“讲话”为新中国文艺的总方针。

二、关于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三、1956年5月,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推动以反对教条主义为中心的思想解放浪潮。

四、五十年代后期,新民歌运动的兴起繁荣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并给文艺带来了影响。

五、进入六十年代,为了纠正“左”的文艺倾向,周恩来等领导人对文艺工作和知识分子问题发表了多次讲话,极大的鼓舞了文艺工作者.六、六十年代初,毛泽东提出抓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左”的思潮进一步发展,反对“修正主义”成为文艺批判的主题。

第二节“1949年—1965年”的文学创作一、“十七年”文学创作概况:小说创作题材广泛;长篇小说大面积丰收;诗歌创作中长篇叙事诗大量涌现;散文创作中报告文学大量涌现;戏剧创作方面话剧收获最多。

二、简介峻青的生平和创作.分析《黎明的河边》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三、介绍柳青的生平与创作。

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大纲

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大纲

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大纲主要内容:本课程讲述新中国成立以来小说、散文、诗歌、戏剧以及影视文学、报告文学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不足,研究当代文学对中国古代文学、近现代文学的继承、发展以及对外国文学的移植和借鉴,探讨文学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

教材:郭志刚等《中国当代文学史初搞》绪论中国当代文学,既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承续,又是社会主义文学发展的起点。

当代文学的分期:一、开拓期的社会主义文学(1949-1956);二、曲折中前进的社会主义文学(1957-1965);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学(1966-1976);四、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文学。

当代文学的成就:一、文学描写的生活范围和创作领域不断扩大;二、人物形象的塑造有了新的发展;三、艺术风格和艺术形式有所突破;四、少数民族文学恢复了生机;五、形成了一支经受严酷考验,能够勇敢战斗的文艺队伍。

经验教训:一、正确认识和处理文艺和生活的关系;二、正确认识和处理文艺和政治的关系;三、正确地理解和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呜”的方针;四、正确地对待中外文学遗产的批判继承。

第一编当代小说第一章概述十七年的小说创作:战争和历史题材的小说,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工业题材的作品,干预生活的小说,“文学”十年的小说创作。

新时期的小说创作:伤痕小说、反思小说、改革小说、现代派小说、对根小说、新写实小说。

第二章十七年的长篇小说梁斌及其《红旗谱》。

杨沫和《青春之歌》。

柳青及其《创业史》。

杜鹏程及其《保卫延安》。

赵树理及其《三里湾》。

第三章十七年的短篇小说反映农村生活的小说创作:李淮.王汶石.马烽、康濯等的短小说。

反映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创作:峻青、王愿坚、茹志鹃等的小说。

第四章刘心武的小说创作生平与创作。

《班主任》等问题小说。

《如意》和《立体交叉桥》等人生小说。

《钟鼓楼》社会剖析小说。

《5·19长镜头》等纪实小说。

第五章王蒙的小说创作生平与创作。

《唯物论者的启示录》。

人物形象章永,情节结构、心理剖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大纲(中文系语文教育专业三年制适用,共90学时)一、使用说明(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高等学校中国语言文学系的一门基础课,是中文系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当代文学知识的主要课程。

中国当代文学课以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现象为基础,讲述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在这一历史时期出现的主要作家、作品,及重要批评理论现象。

(二)教学目的与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中国当代文学的性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线索、运行规律,以及主要作家、作品的创作成就、理论贡献、历史地位。

掌握学习中国当代文学的基本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现象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阅读、分析、鉴赏和评论一般文学文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为胜任中、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三)教学手段及方法基于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理论性强的特点,本课程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

在讲授中要在使学生掌握当代文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注重“三点式”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

本课程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教学内容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讲授式、启发式等相应的教学方法。

本课程教学除注重教师的课堂讲授之外,还要让学生大量阅读当代文学作品。

并运用所学的知识指导自己的阅读,以便使学生更有效地巩固、消化所学的知识。

(四)开课时间、规定学时、规定学分及考核方式1.开课时间:第3、4学期2.规定学时:90 学时3.规定学分:5学分4. 考核方式:考试或考查(当代文学的考核本着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原则,考核的目标有两大方向:一是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二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考核的内容有两大方面:一是文学发展历史、文学现象的知识,二是作品阅读、分析、评价、鉴赏的能力。

课文阅读分析的总体考核目标是识记每篇课文的作者及其所属文学流派。

识记每篇课文所属的文体类别,识记课文中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发表时期,识记课文叙事作品的主要人物。

理解并分析课文的思想内容(小说、戏剧作品的题材、情节、主题思想,论说文中的中心论点,记叙文的中心思想,诗歌和抒情散文的基本思想感情等。

理解并分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理解并分析课文的主要艺术特色。

)二、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一)使用教材:1.2. 谢冕、洪子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精选》(1949——1999)(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2版。

3、(二)参考书目:1.王庆生主编《中国当代文学》(上、下卷)(修订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2. 洪子诚著《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3. 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三、课程内容和学时安排根据教学计划规定的学时数,具体分配如下,供参考。

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表注:围绕课堂教学,教师进行了以下实践性教学活动:1、组织学生围绕某一学术问题进行课堂讨论,例如:“‘朦胧诗’的‘崇高精神’对我们当今时代精神建构的意义”;“路遥小说《人生》中高加林的人生悲剧与爱情悲剧”;“张洁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提出的爱情观思考”;“余秋雨散文的文化价值”等。

2、指导学生课后阅读。

每一章节之后任课教师都会根据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列出一批相关的阅读书目作为学生的延伸性学习,任课教师通过课堂提问、课后谈话、布置作业和考试等方式对学生的自学阅读情况进行检查。

3、布置和检查课后作业。

作业内容包括读书心得、当代名著人物形象分析、文学思潮和文学概念的识记等。

四、教学建议原则上教师应遵循大纲的要求,以大纲所确定的基本内容完成教学任务,但本课程专科层次按教育部要求原则上主要讲授作家作品,因此,对教学内容的顺序安排,教学时数的分配,作家作品等方面,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教学内容上编27年文学第一章:1949——1976文学思潮1.教学时数:4 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从1949——1976年的文学思潮,及它们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3.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50年代、60年代文学运动与文学思潮一、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

二、对《红楼梦》研究中主观唯心论的批判。

三、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四、“双百“方针的提出。

五、文艺界的反右及文艺政策的调整。

第二节“文化大革命”十年文艺思潮一、左倾思潮二、两种非主流文学思考题:(1)扼要叙述1949——1976文学思潮发生发展历程。

(2)扼要叙述第一次、第二次文代会的召开及对十七年文学的影响。

(3)本时期都进行了文艺运动?谈谈你对它们的认识。

(4)“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如何?给文学发展带来了那些积极的影响?(5)谈谈你对样板戏的认识。

(6)如何评价文革文学?(7)名词解释:第一次文代会“双百方针”样板戏第二章:27年小说1.教学时数:16 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27年小说发展的概貌,掌握这一时期出现的代表作家的主要作品。

3.教学内容:第一节27年小说概述第二节柳青、梁斌、杨沫一、柳青的《创业史》中粱生宝的形象及《创业史》的艺术特色。

二、粱斌《红旗谱》中朱老忠的的形象及《红旗谱》的艺术特色。

三、杨沫的《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的形象及《青春之歌》的艺术特色。

第三节赵树理、茹志鹃一、赵树理的《“锻炼锻炼”》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二、茹志鹃的《百合花》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第四节《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等小说讨论一、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二、邓友梅的小说创作延伸性阅读: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吴强的《红日》、李准的《李双双小传》、孙犁的《铁木前传》、赵树理的《三里湾》、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思考题:(2)二十七年小说取得了那些突破与成就?(2)为什么十七年小说会出现“形态单一化化的趋向”?(3)谈谈赵树理对当代文学的贡献与局限。

(4)柳青的创作可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5)比较分析《三里湾》、《创业史》、《山乡巨变》。

(6)《百合花》在艺术取得了那些成就?(7)分析《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的艺术成就。

(8)分析《青春之歌》的艺术成就。

(9)分析《红旗谱》的审美追求。

(10)下列人物的艺术形象:梁三老汉、朱老忠、林道静、刘世吾、小战士“通信员”。

第三章:27年诗歌1.教学时数:6 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27年新诗创作的概貌,掌握这一时期出现的主要诗人的代表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3.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27年新诗概述第二节贺敬之、闻捷一、食指《相信未来》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二、闻捷的《苹果树下》等诗歌创作。

延伸性阅读:郭小川的《秋歌》、贺敬之的《回延安》、李瑛的《戈壁日出》、艾青的《礁石》、流沙河的《草木篇》、食指的《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思考题:(1)50年代、60年代的新诗取得了哪些突破与成就?(2)结合作品谈谈你对“政治抒情诗”看法。

(3)对50年代、60年代的新诗存在“普遍的艺术困境”的现象你是怎样看待的?(4)分析食指的《相信未来》的艺术成就。

(5)同为“政治抒情诗人”的郭小川、贺敬之,它们在艺术上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6)《天山牧歌》在艺术有那些突破与创新成就。

(7)名词解释:政治抒情诗、战士诗人第四章:27年戏剧文学1.教学时数:4 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27年戏剧创作概貌,掌握这一时期出现的主要剧作家以及他们代表作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3.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27年戏剧概述第二节《茶馆》一、独特的构思二、《茶馆》的结构艺术。

三、《茶馆》的其它艺术特色。

第三节《关汉卿》等历史剧一、《关汉卿》中关汉卿的形象及《关汉卿》的艺术特色。

延伸性阅读:田汉的历史剧创作、《红色娘子军》、《刘三姐》、《江姐》思考题:(1)结合作品谈谈50年代、60年代“历史剧”的创作。

(2)老舍在建国后戏剧创作有那些特点?(3)《茶馆》艺术上有那些独到之处。

(4)分析《茶馆》的艺术风格。

(5)分析《关汉卿》的创作缘起与艺术成就。

(6)分析王利发、关汉卿的人物形象。

第五章:27年散文1.教学时数:6 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这一章主要让学生掌握27年散文发展的概况,掌握这一时期出现的重要散文作家及他们代表作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3.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27年散文概述第二节杨朔、秦牧等一、杨朔的《雪浪花》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二、秦牧的《社稷坛抒情》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的。

延伸性阅读:刘白羽的《日出》、秦牧的《古战场春晓》思考题:(1)50年代、60年代的散文取得了那些突破与成就?(2)结合作品谈谈50年代、60年代杂文的创作情况。

(3)以具体的作品为例分析杨朔的“诗化散文”的成就与影响。

(4)以具体的作品为例分析秦牧的散文艺术风格。

(5)名词解释:当代散文三大家诗化散文学者散文中编台港文学第一章:台湾文学1.教学时数:8 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台湾文学发展的大致概况,及具有代表性作家的主要创作成就。

3.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台湾文学概述一、20-40年代的台湾新文学。

二、50-60年代的台湾文学。

三、70-90年代的台湾文学。

第二节白先勇的《游园惊梦》第三节余光中、洛夫一、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二、洛夫的《边界望乡》第四节通俗小说一、琼瑶的《六个梦》延伸性阅读:陈映真的《将军族》、黄春明的小说、古龙的武侠小说、余光中的诗歌思考题:(1)20世纪的台湾文学处在祖国大陆文学和西方文学的中间地带,它接受了两者的哪些影响?(2)作为台湾现代小说的代表作家,白先勇小说具有怎样的特色?在艺术上显示了哪些新的审美追求?(3)洛夫的《边界望乡》的艺术成就(4)当代台湾通俗小说的发展状况第二章:香港文学1.教学时数:4 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香港文学发展的概况,及其主要作家作品。

3.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香港文学概述一、抗战前的香港文学二、40-60年代的香港文学三、70年代以后的香港文学第二节金庸一、金庸小说的思想内容二、金庸小说的艺术特色延伸性阅读:梁凤仪的小说、侣伦的《穷巷》、刘以鬯的《酒徒》、倪匡的科幻小说思考题:(1)为什么说“香港文学由于文化根基和环境迥异于内地,因此既不可能成为深圳那样的‘特区文学’,也不可能完全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内地文学合流,它将在两地作家的交流中保持自己的特色,成为中华民族文学中的一支。

”请结合香港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对其这一特色加以简要概括。

(2)当代香港文学的发展脉络及其特点(3)香港的通俗文学的特点(4)如何看待近年来的“金庸”热。

下编新时期文学第一章:1976-1989文学思潮1.教学时数:4 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让学生掌握1976-1989文学思潮,及这些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