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便秘进展和诊治规范宣教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慢性便秘的诊治课件
![慢性便秘的诊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e235a6b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93.png)
物理治疗
如按摩、热敷等,促进肠道蠕动,缓 解便秘症状。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
手术方式
对于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慢性便秘患者,可 考虑手术治疗。
包括次全结肠切除术、全结肠切除术、排 便反射弧重建术等。
术后护理
并发症预防
术后需注意饮食调整、定期排便等护理措 施,以促进康复。
术后需注意预防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04
慢性便秘的预防与护理
饮食调整
01
02
03
多摄入膳食纤维
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 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的 摄入,有助于软化粪便, 预防便秘。
适量饮水
保证每日足够的水分摄入, 有助于肠道蠕动,促进排 便。
减少刺激性食物
减少辛辣、油腻、高脂肪 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以 免加重便秘症状。
增加运 动
规律运动
03
治疗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大便逐渐规律,腹胀等症状明显减轻。
案例三:手术治疗的决策与效果
1 2 3
病史回顾 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后效果不佳,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决策 经过全面评估,决定采用结肠次全切除术。
手术效果 手术后患者便秘症状得到彻底缓解,生活质量得 到明显提高。
06
相关研究与展望
慢性便秘的研究进展
注意排便姿势
采取正确的排便姿势,如蹲位或坐位,有助于排 便顺畅。
避免过度用力
避免排便时过度用力,以免加重便秘症状或引发 其他问题。
05
慢性便秘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长期便秘引发的问题
病史概述
患者长期受便秘困扰,严重时需依赖药物排便。
症状描述
患者大便干硬,排便费力,伴有腹胀、口臭等不适症状。
便秘的研究进展及护理措施ppt课件
![便秘的研究进展及护理措施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afcca2a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92.png)
03
便秘的护理措施
生活护理
饮食调整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水果、 蔬菜、全谷类等,保持充足的水 分摄入,有助于软化粪便,减少
便秘发生。
规律作息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时排便 ,避免憋便,保持充足的睡眠,
避免熬夜等不良作息。
适当运动
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 式,如散步、慢跑、瑜伽等,促
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症状。
深入研究发病机制
进一步探讨便秘的发病机制,包括肠道菌群、肠道蠕动、肠道神 经等方面的研究,为便秘的治疗提供更全面的理论依据。
个体化治疗方案
针对不同便秘类型和患者个体差异,制定更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提高治疗效果。
创新治疗方法
探索新的便秘治疗方法,如肠道微生态疗法、基因治疗等,为便秘 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心理护理
心理支持
关心患者的心理需求,给 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减 轻患者因便秘产生的焦虑 、烦躁等不良情绪。
放松技巧
教导患者运用深Biblioteka 吸、渐 进性肌肉松弛等放松技巧 ,缓解便秘过程中的紧张 感和不适感。
心理辅导
针对患者心理状况,可酌 情安排专业心理辅导,帮 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 对便秘问题。
并发症预防与护理
便秘的研究进展 及护理措施ppt课 件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便秘的定义与现状 • 便秘的研究进展 • 便秘的护理措施 • 展望与总结
01
便秘的定义与现状
便秘的定义
医学定义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 硬和排便困难的症状。
症状表现
包括排便次数少于每周三次,粪 便质硬、干结,排便费力、不尽 感等。
便秘的流行病学现状
《慢性便秘讲》课件
![《慢性便秘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08afd4f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dd.png)
其他疾病
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内分泌疾病,以及神经系统疾
病等。
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可能导致肠道功能紊 乱,引发便秘。
02
慢性便秘的诊断与评估
诊断标准与流程
诊断标准
慢性便秘的诊断通常基于患者的 症状、排便频率、粪便质地以及 是否存在肠道蠕动障碍。
诊断流程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症 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并进 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如直肠指检 和腹部触诊。
对患者的病情状况和自身认知情况进 行跟踪随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提高生活质量与预防复发
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康复训练和调整生活习惯,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便秘
症状对患者的影响。
预防复发
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 饮食习惯,避免便秘症状的复发
。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 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缓解
评估方法与工具
评估方法
评估慢性便秘的严重程度和病因,医 生可能会要求患者进行一系列检查, 如结肠镜检查、钡剂灌肠、肛门直肠 测压等。
评估工具
评估慢性便秘的工具包括症状评分量 表、生活质量问卷等,这些工具可以 帮助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影响 。
诊断与评估的重要性
诊断与评估有助于确定慢性便秘的病因和严重程度,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 依据。
手术治疗
01
02
03
结肠切除术
对于严重慢性便秘患者, 如果药物治疗无效,可以 考虑结肠切除术。
肠肌切开术
通过切开肠道肌肉,增加 肠道蠕动,帮助排便。
肛门括约肌切开术
通过切开肛门括约肌,增 加排便通道的开口,帮助 排便。
04
慢性便秘的预防与日常护理
慢性便秘进展和诊治规范培训课件
![慢性便秘进展和诊治规范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960e15bcc22bcd127ff0c5b.png)
岁12.1%;70岁以上14.4%。
Commans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05; 128(Supal 2):Abstract S1857
2/25/2021
慢性便秘进展和诊治C规h范oung et al, DDW 2006; Abstract T1253 12
为什么便秘更常见于女性?
14
自主神经病变: 结肠胆碱能神经 分布异常
2/25/2021
慢性便秘进展和诊治规范
15
2/25/2021
慢性便秘进展和诊治规范
16
系统性原因
药物
内分泌、代谢、IBS
系统性硬化,结缔组织病
神经因素
周围性:先天性巨结肠
神经源性
Chaga’s病
中枢性:帕金森氏病,肿瘤
2/25/2021
慢性便秘进展和诊治规范
-抗高血压药物:钙离子拮抗剂 -利尿剂 -抗惊厥药物
慢性便秘进展和诊治规范
19
2/25/2021
慢性便秘患者中结肠内菌群的改变
试验
抗体滴定 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变形杆菌 绿脓杆菌 双歧杆菌
酸乳杆菌
对照组 (25人)
便秘患者 (57人)
严重慢性便秘患者 治疗后(12人)
12 18 9 8 108-9
结肠慢通过型
45.5%
出口梗阻型
36.4%
混合型
18.1%
2/25/2021
慢性便秘进展和诊治规范
5
慢性便秘分类
解剖学、形态学、肿瘤 器质性(继发性) 动力障碍性疾病〔神经源
(谷新分类)
便秘主导型IBS(C-IBS) 功能性肠病(Rome III)
慢性便秘的治疗以及研究进展PPT学习教案
![慢性便秘的治疗以及研究进展PPT学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0d3d74b9d528ea80c77932.png)
膀胱子宫陷凹
第19页/共117页
第20页/共117页
第21页/共117页
第22页/共117页
第23页/共117页
盆底疝
(pelvic floor hernia)
概念 :乙状结肠或小肠 、附件 及大网膜等 离开其正常解剖位 置,下降到耻尾线下、 Douglas陷凹,而压迫直肠, 所形成的一种疝,也可称为盆底 腹膜疝。
第50页/共117页
4、心理治疗 对由焦虑、抑郁引起的便秘应 用心理辅导、心理疗法和精神药物治疗有 较好的疗效。
第12页/共117页
便秘的危害
危及生命:高血压、冠心病、脑出血、心肌梗塞、猝 死(长期便秘—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等) 引发疾病:肛裂、肛瘘、痔疮、脱肛、肠梗阻、子宫 脱垂、盆腔脏器炎症 生活质量下降: 痤疮、皮肤瘙痒、面部色素沉着、 皮疹、腹胀、饮食无味、口臭、体臭、胖肚子、梨 形身材、神经衰弱、失眠、心神不宁、性欲下降或 性生活障碍
国内现在也把盆底疝分为Ⅲ度: 盆底腹膜位置以Douglas 陷凹最低点代表盆
底腹膜正常最低水平,以耻骨联合下缘和 尾骨连线为参考线,在此线以上为阴性, 此线以下为阳性。 并分为三度:下降在0.5-1.5厘米为Ⅰ度, 1.6-3.0厘米为Ⅱ度,大于3.0厘米为Ⅲ度;
第44页/共117页
盆底疝致便秘的治疗
2. 不用缓泻药几乎没有松散大便。 3. 诊断IBS的条件不充分。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 足以上标准。
第33页/共117页
体格检查
叩诊-肠胀气 触诊-“负载”的结肠 肛门直肠指诊-粪便性状、
占位、功能、血迹。
第34页/共117页
诊断检查
结肠传输功能试验
肛门直肠压力测定
便秘的研究进展及护理措施ppt课件
![便秘的研究进展及护理措施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a3fb7a4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34.png)
每天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有 助于软化粪便,预防便秘。
规律饮食
建立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暴 饮暴食,有助于肠道功能的正 常运转。
适当运动
增加身体活动量,促进肠道蠕 动,有助于改善便秘症状。
药物治疗的护理指导
正确用药
遵医嘱正确使用便秘药 物,避免药物滥用和不
当使用。
观察不良反应
在使用药物治疗过程中 ,密切观察不良反应的 发生,及时向医生反馈
运动疗法:运动疗法也被证实对便秘患者有益。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症状。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详细信息,建 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医生。
03
便秘的护理措施
饮食调整与生活习惯改善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有助
于刺激肠道蠕动。
保持足够水分摄入
一些研究发现,便秘患者的肠道神经 调节存在异常,可能影响肠道蠕动和 排便反射。
便秘的药物治疗研究
泻药
泻药是治疗便秘的常用药物,主要通过刺激肠道蠕动、软 化粪便、润滑肠道等作用促进排便。常见的泻药包括刺激 性泻药、渗透性泻药和润滑性泻药等。
促分泌药
促分泌药通过刺激肠道分泌,增加肠道内液体量,软化粪 便,促进排便。常见的促分泌药包括鲁比前列酮和利那洛 肽等。
肠道神经调节剂
一些药物如普芦卡必利等,通过调节肠道神经递质,促进 肠道蠕动和排便反射,改善便秘症状。
便秘的非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治疗研究
饮食调整:饮食调整是治疗便秘的重要非药物治 疗方法。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足够的水分摄 入、避免过度饮酒和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质,有助 于改善便秘症状。
生物反馈疗法:生物反馈疗法是一种行为疗法, 通过训练患者控制排便肌肉,改善排便反射,从 而缓解便秘症状。
规律饮食
建立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暴 饮暴食,有助于肠道功能的正 常运转。
适当运动
增加身体活动量,促进肠道蠕 动,有助于改善便秘症状。
药物治疗的护理指导
正确用药
遵医嘱正确使用便秘药 物,避免药物滥用和不
当使用。
观察不良反应
在使用药物治疗过程中 ,密切观察不良反应的 发生,及时向医生反馈
运动疗法:运动疗法也被证实对便秘患者有益。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症状。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详细信息,建 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医生。
03
便秘的护理措施
饮食调整与生活习惯改善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有助
于刺激肠道蠕动。
保持足够水分摄入
一些研究发现,便秘患者的肠道神经 调节存在异常,可能影响肠道蠕动和 排便反射。
便秘的药物治疗研究
泻药
泻药是治疗便秘的常用药物,主要通过刺激肠道蠕动、软 化粪便、润滑肠道等作用促进排便。常见的泻药包括刺激 性泻药、渗透性泻药和润滑性泻药等。
促分泌药
促分泌药通过刺激肠道分泌,增加肠道内液体量,软化粪 便,促进排便。常见的促分泌药包括鲁比前列酮和利那洛 肽等。
肠道神经调节剂
一些药物如普芦卡必利等,通过调节肠道神经递质,促进 肠道蠕动和排便反射,改善便秘症状。
便秘的非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治疗研究
饮食调整:饮食调整是治疗便秘的重要非药物治 疗方法。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足够的水分摄 入、避免过度饮酒和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质,有助 于改善便秘症状。
生物反馈疗法:生物反馈疗法是一种行为疗法, 通过训练患者控制排便肌肉,改善排便反射,从 而缓解便秘症状。
中国慢性便秘诊治课件
![中国慢性便秘诊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80de06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cd.png)
药物治疗
泻药
用于增加肠道水分,软化粪便 ,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 常见的泻药有硫酸镁、硫酸钠
、乳果糖等。
促动力药
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常 见的促动力药有多潘立酮、莫 沙必利等。
肠道菌群调节药
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 便秘症状。常见的肠道菌群调 节药有双歧杆菌、乳酸菌等。
其他药物
如抗抑郁药、抗胆碱能药等, 也可用于治疗慢性便秘,但需
过多的高脂肪、高糖食物会导致肠道菌群 失衡,增加便秘的风险。
戒烟限酒
保持规律作息
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对肠道健康产生负面 影响,应尽量避免或控制。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 于维持肠道健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5
慢性便秘的最新研究进 展
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药物治疗是慢性便秘的主要治疗方式 之一,近年来在药物治疗方面取得了 一些新的进展。
非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非药物治疗是慢性便秘的重要 治疗方式之一,包括饮食调节
、运动、生物反馈等。
饮食调节方面,研究发现高纤 维饮食、低脂饮食等能够改善 便秘症状,因此推荐患者适当
调整饮食结构。
运动方面,一些特定的运动方 式如瑜伽、太极等被证明能够 改善肠道蠕动,缓解便秘症状 。
生物反馈是一种新兴的非药物 治疗方式,通过训练患者控制 盆底肌肉收缩,提高排便效率 ,对于一些特定类型的慢性便 秘有较好的疗效。
谨慎使用。
非药物治疗
饮食调整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 饮水,改善饮食习惯, 有助于缓解便秘症状。
运动锻炼
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以促 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
症状。
排便训练
心理治疗
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 定时排便,有助于改善
慢性便秘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慢性便秘诊断与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0a8440b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93.png)
四、病因病机
(一)西医认识
2.发病机制
食物在空、回肠经消化吸收后,余下的不能再度吸 收的食糜残渣随肠蠕动由小肠排至结肠,结肠黏膜 再进一步吸收水分及电解质,粪便一般在横结肠内 逐步形成,最后运送达乙状结肠、直肠。直肠黏膜 受到粪便充盈扩张的机械性刺激,产生感觉冲动, 冲动经盆腔神经、腰骶脊髓神经传入大脑皮质,再 经传出神经将冲动传至直肠,使直肠肌发生收缩, 肛门括约肌松弛、紧接着腹肌与膈肌同时收缩增加 腹压使粪便从肛门排出体外。以上即是正常的排便 过程。如果着一排便反射过程的任一环节出现障碍 时均可导致便秘。
四、病因病机
(一)西医认识
2.发病机制
2.1 摄入的食物或水分过少,使肠内的食糜残渣或粪 便的量亦减少,不足以刺激结肠的正常蠕动。
2.2 结肠运动功能异常:表现为运动亢进、减弱、不 协调。结肠非推进性收缩幅度、频率增加,肠传输 时间延长,肠内容物水分吸收过多,粪便干燥;结 肠推进性收缩的幅度频率减少、结肠蠕动无力,肠 传输时间增加,肠传输时间增加,粪便无法正常推 送至直肠;不协调运动,结肠某一部分收缩增强、 逆向蠕动,影响传输时间。
二、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慢性便秘与性别、年龄、 职业、种族、饮食习惯、居住环境、遗传、 性格等密切相关,婴幼儿、晚孕期、高龄、 女性、低收入、工作压力过大、缺乏运动、 饮食习惯改变是便秘的易患因素。
二、流行病学
于普林等抽查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沈阳6个地 区老年人的便秘发生率为11.5% ,且发病率随年龄上升而 增加,乡村>城市,北方>南方,女性>男性。
四、病因病机 (一)西医认识
1、病因:通常认为导致便秘的原因非常复 杂,除结、直肠排空障碍引起的便秘外,主 要需甄别器质性疾病引起的便秘。
慢性便秘进展及诊治规范ppt课件
![慢性便秘进展及诊治规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ac9325a8114431b90dd8da.png)
免疫功能异常和微生物的作用? • 婴儿双岐杆菌改变细胞因子状况3
应激? • IBS患者的下丘脑-垂体-肠道轴过度激活4
25
5-羟色胺信号途径缺陷可能在胃肠动 力性疾病中有一定作用
5-羟色胺信号途径改变
粘膜5-羟色胺含量缺乏 肠嗜铬细胞(EC)数量减少 5-羟色胺再摄取运载体(SERT)浓度改变
≤107 33% 无 33%
≤105 42% 无 42%
*p<0.05 vs controls
便中菌群正常化和其他参数恢复正常可以使便秘缓解;
提示以上改变继发于便秘。
21
便秘患者的心理学异常: 是否与潜在的病理生理学异常相关?
症状得分(均值±SEM)
1.2
1.0
0.8
0.6
*
0.4
0.2
0.0 抑郁
结肠慢通过型
45.5%
出口梗阻型
36.4%
混合型
18.1%
6
慢性便秘分类
器质性(继发性)
解剖学、形态学、肿瘤 动力障碍性疾病〔神经源
(曼谷新分类)
便秘主导型IBS(C-IBS) 功能性肠病(Rome III)
慢性功能性便秘(CFC)
7
功能性便秘是常见的慢性便秘病因
- 210例病因构成比
%
50 47.1 45
20
慢性便秘患者中结肠内菌群的改变
试验
抗体滴定 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变形杆菌 绿脓杆菌 双歧杆菌
酸乳杆菌
对照组 (25人)
便秘患者 (57人)
严重慢性便秘患者 治疗后(12人)
12 18 9 8 108-9
106-7
107
79 16 21 ≤107 65% 无 53%
应激? • IBS患者的下丘脑-垂体-肠道轴过度激活4
25
5-羟色胺信号途径缺陷可能在胃肠动 力性疾病中有一定作用
5-羟色胺信号途径改变
粘膜5-羟色胺含量缺乏 肠嗜铬细胞(EC)数量减少 5-羟色胺再摄取运载体(SERT)浓度改变
≤107 33% 无 33%
≤105 42% 无 42%
*p<0.05 vs controls
便中菌群正常化和其他参数恢复正常可以使便秘缓解;
提示以上改变继发于便秘。
21
便秘患者的心理学异常: 是否与潜在的病理生理学异常相关?
症状得分(均值±SEM)
1.2
1.0
0.8
0.6
*
0.4
0.2
0.0 抑郁
结肠慢通过型
45.5%
出口梗阻型
36.4%
混合型
18.1%
6
慢性便秘分类
器质性(继发性)
解剖学、形态学、肿瘤 动力障碍性疾病〔神经源
(曼谷新分类)
便秘主导型IBS(C-IBS) 功能性肠病(Rome III)
慢性功能性便秘(CFC)
7
功能性便秘是常见的慢性便秘病因
- 210例病因构成比
%
50 47.1 45
20
慢性便秘患者中结肠内菌群的改变
试验
抗体滴定 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变形杆菌 绿脓杆菌 双歧杆菌
酸乳杆菌
对照组 (25人)
便秘患者 (57人)
严重慢性便秘患者 治疗后(12人)
12 18 9 8 108-9
106-7
107
79 16 21 ≤107 65% 无 5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郭晓北峰京等协,和胃医院肠病郭学晓峰720等032001
罗马III标准*:慢性便秘 (CC)
▪ 至少包括以下两项或两项以上(>25%的排便)
• 排便费力 • 粪便呈团块/硬结 • 排便不尽感 • 肛门直肠有梗阻或堵塞感 • 要用手法协助排便 • 每周排便少于3次
▪ 未使用泻药则极少出现稀便 ▪ 不符合IBS的标准
(5-羟色胺, 5-羟基乙酸)↑
1/18/2021
慢性便秘进展和诊治规范宣教
11
在老年人群中慢性便秘的遗传学及发病率
RR(未给出95%置信区 间)
所有一级亲属 母亲 姐妹 女儿 n=330
3.8 3.3 3.4 6.5
0 123 4 56 7
▪ 在CC患者的女性后代中,CC的原始相关危险性最高; 母亲及姐妹中相关危险性也增高;
为什么便秘更常见于女性?
结肠肌细胞的缩短(%)
25
正常对照(n=5) 结肠性便秘(n=6)
20
15
***
10
***
***
5
0 CCK
ACh GTPγS
DAG
KCI
***p=0.001 vs 对照
CCK=胆囊收缩素 GTPγs=5‘-氧-(3-硫代磷酸盐)
ACh=乙酰胆碱 DAG=甘油二酯
▪ 慢传输型慢性便秘患者可能是由于负性下调收缩蛋白及抑制性G蛋白上调所致,也可 能由于孕酮受体过量表达所致。
1/18/2021
慢性便秘进展和诊治规范宣教
6
功能性便秘是常见的慢性便秘病因
- 210例病因构成比
%
50 47.1 45
40
35
30
25 20
20.9
15 10
10
5
0
6.2
2.4
9.1
4.3
功能性便秘 IBS-C
GI器质病 内分泌病 中枢神经病 药物引起 其它因素
1/18/2021
慢性便秘进展和诊治规范宣教
胡品津等 中华消化杂志2003
慢性便秘进展和诊治规范宣教 潘国宗等 王进海等
中华消化杂志1999
4
基础医学与临床2001
便秘流行病学特点
1. 人群总患病率9.18%
男性7.28% 女性11.04%
2. 便秘与年龄,性别,饮水量,进食主食量及
含纤维素蔬菜 量有关
3. 忧郁、焦虑、精神心理因素有关
4. 便秘患者65%结肠传输试验异常
FGIDs
人群患病率%
报告地区
FD GERD RE CC IBS
19.8~36.8
3.8~16.98 2.21~1.92 3.0~11.6 5.7~26.7
北京、广东 上海、北京、西安 西安 西安、武汉、淅江 北京、广东、上海、武汉
参考文献: 李晓波等 中华消华杂志2005
王 星等 中华消化杂志2004
106-7
107
79 16 21 ≤107 65% 无 53%
14
自主神经病变: 结肠胆碱能神经 分布异常
1/18/2021
慢性便秘进展和诊治规范宣教
15
1/18/2021
慢性便秘进展和诊治规范宣教
16
系统性原因
药物
内分泌、代谢、IBS
系统性硬化,结缔组织病
神经因素
周围性:先天性巨结肠
神经源性
Chaga’s病
中枢性:帕金森氏病,肿瘤
1/18/2021
慢性便秘进展和诊治规范宣教
1/18/2021
Xiao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05,128:662
慢性便秘进展和诊治规范宣教
13
神经病变: 神经元性肠道发育不全; 胃肠神经肽异常:VIP↓SP ↓等
NO、NOS: NOS(肠肌神经丛) ↑ NO ↑ →胃肠运动抑制性介质
1/18/2021
慢性便秘进展和诊治规范宣教
17
肛、直肠、盆底肌结构和功能异常
直肠前突→肛、直角变小 直肠脱垂 盆底肌失协调——出口梗阻性便秘 肛、直、括约肌反射异常
1/18/2021
慢性便秘进展和诊治规范宣教
18
1/18/2021
可导致便秘的药物
止痛药----阿片类 抗胆碱能药物/
-抗痉挛药物 -抗抑郁药物 -抗帕金森氏病药物 -抗组胺药物 金属类(阳离子) -铝抗酸剂/钙剂/铁剂 其他
慢性便秘 进展及
诊治规范
1/18/2021
慢性便秘进展和诊治规范宣教
罗金燕 2008 04 1
随意相
腹部/直肠的收缩反射
-内括约肌舒张
自主运动
1/18/2021
-外括约肌舒张
慢性便秘进展和诊治规范宣教
2
1/18/2021
慢性便秘进展和诊治规范宣教
3
1/18/2021
流行病学调查
主要疾病人群患病率
5. 根据传输指数异常传输者分三型:
结肠慢通过型
45.5%
出口梗阻型
36.4%
混合型
18.1%
1/18/2021
慢性便秘进展和诊治规范宣教
5
慢性便秘分类
解剖学、形态学、肿瘤 器质性(继发性) 动力障碍性疾病〔神经源
(曼谷新分类)
便秘主导型IBS(C-IBS) 功能性肠病(Rome III)
慢性功能性便秘(CFC)
* 在诊断之前症状应出现6个月,且最近3个月的症状必须符合诊断标准
1/18/2021
Longstreth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06; 130: 1480
慢性便秘进展和诊治规范宣教
8
Bristol Stool Form Scale 1-7
1/18/2021
慢性便秘进展和诊治规范宣教
9
危险因素
疾病
FD
吸烟 嗜酒 高脂肪餐 心理因素 生活事件 HP感染
GERD 肥胖 吸烟 饮酒 裂孔疝 精神心理 肠炎 高脂肪餐
CC
饮食习惯 职业 药物 高脂肪餐 肥胖
1/18/2021
慢性便秘进展和诊治规范宣教
10
病因学
老年人:食量体力活动↓ 肠分泌↓ 肠管低张、排便反射↓
生活习惯——纤维素效应(30g/d) 精神、心理因素 代谢因素:乙状结肠粘膜,肌层总吲哚
-抗高血压药物:钙离子拮抗剂 -利尿剂 -抗惊厥药物慢ຫໍສະໝຸດ 便秘进展和诊治规范宣教19
1/18/2021
慢性便秘患者中结肠内菌群的改变
试验
抗体滴定 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变形杆菌 绿脓杆菌 双歧杆菌
酸乳杆菌
对照组 (25人)
便秘患者 (57人)
严重慢性便秘患者 治疗后(12人)
12 18 9 8 108-9
▪ 老年人群中,CC的累积发生率:50岁以内9.5%;50-70
岁12.1%;70岁以上14.4%。
Commans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05; 128(Supal 2):Abstract S1857
1/18/2021
慢性便秘进展和诊治规C范h宣ou教ng et al, DDW 2006; Abstract T1253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