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漫步 心灵碰撞——品读青岛老建筑

时光漫步 心灵碰撞——品读青岛老建筑
时光漫步 心灵碰撞——品读青岛老建筑

青岛德式建筑的设计特色分析

青岛德式建筑的设计特色分析 080511243 应婷婷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班 摘要:德国占领青岛的时期是城市的形成期,是青岛城市建筑发展的第一次高潮。20世纪开始,青岛城市的建筑风格渐趋一致。早期采用的青砖灰瓦被红砖红瓦取代,建筑外墙均以灰浆抹面后涂以明快的黄色。“新城市应该强调德国民族性,强调与中国城市的差异,新城市的建筑应具有现代风格”。 关键字:青岛德式建筑设计特色 1、青岛地理位置 青岛地处山东半岛南部,黄海之滨,位于北纬35°35'-37°09',东经119°30'-121°00',与西面的亚速尔群岛、直布罗陀、马耳他岛,东面日本东京、美国西部旧金山的纬度大致相当。东北与山东省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全市总面积为10654平方公里,市内七区,所辖五市,总人口为720.68万人,其中,市区面积为1102平方公里,人口246.77万人。青岛东依崂山、西伴胶州湾、南面黄海。其地势东高西低,有山地、丘陵和平原。青岛海域辽阔,海产资源丰富,胶州湾不淤不冻,港湾岛屿星罗棋布。四季变化明显,但夏无酷暑,冬无严冬,春长、秋爽。市内到底起伏,几座高60至130米的丘陵不仅将城区分为数个区域,而且还给与城市个性。 2、青岛的德式建筑设计特色 青岛自1891年建置至今天不过百余年的历史,是一个年轻的城市,1949年前,近代青岛老城区里的大规模城市建筑是随着1897年德国占领青岛后开始的。德国占领青岛的时期是城市的形成期,是青岛城市建筑发展的第一次高潮。 2. 1 青岛德式建筑的设计风格 20世纪开始,青岛城市的建筑风格渐趋一致。早期采用的青砖灰瓦被红砖红瓦取代,建筑外墙均以灰浆抹面后涂以明快的黄色。由于建筑法规禁止用瓦楞铁皮作屋顶材料,红瓦屋顶变成了青岛独有的特色。花岗岩石在青岛一代储量丰富、价格低廉,价值当时在德国国内也流行以花岗石作建筑外墙装饰,所以,在青岛“花岗石”便成为典型的建筑材料,被广为使用。“新城市应该强调德国民族性,强调与中国城市的差异,新城市的建筑应具有现代风格”,这是当时殖民者对青岛新城建筑形式的规定。所谓“新风格”是指当时德国国内流行的建筑复古主义思潮—“新文艺复兴”和“新罗马风”式样。这明确反应了德国人在青岛城市建设中的建筑理念,也不可避免的使许多德国建筑的元素移植到了青岛。由于建筑材料来源不足,使用前期的建筑材料多为中国式的青砖灰瓦,建筑装饰上也较为简陋,石雕刻装饰也较少,外形较规整。“新文艺复兴”的建筑在青岛盛行,如:青岛火车站、警察署都具有陡坡屋顶、尖塔等特点。同时并行的流行样式还有德国“新罗马风”建筑,许多建筑喜用粗花岗岩为主要建筑材料,大量采用浮雕装饰,建筑又呈现出罗马风的流风遗韵。青岛的德国总督官邸就具有皇宫雄伟的气势。新艺术运动在德国称之为“青年风格派”,当时的青岛优秀或美观的建筑都参杂着新罗马风式样与青年风格派的装饰语法,总督官邸、医药商店、基督教堂等都具有青年风格派的特点。 2.2 青岛德式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的融合 在青岛,中国人居住的建筑主要集中在大鲍岛、台东、台西和小港码头北部一带,以住宅和小商店为主。除鲍岛区外,殖民当局对建筑图样不加限制,所以建造质量以鲍岛区稍好,其他较差。楼高2-3层,砖木结构,迎门有影壁,内部

新教师成长感悟个人成长

我和孩子一起长大 ——新教师成长感悟 光阴似箭,我走上三尺讲台已经有一个月期了,在这段的时间里,在与学生接触中,我挥洒了汗水,收获了感动,也体验到了教书育人的快乐。作为一个新教师,我在茁壮成长,有一些心得体会和成长感悟。我用以下三点来总结,愿和青年同行们一起分享。 一、对于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一个学期前选择了一个让人“长不大”的职业———小学教师;一个学期里,我们共同经历,共同成长,我哭过、笑过、茫然过、气馁过、放弃过、失败过、成功过、幸福过;一个学期后的今天我用最朴实的语言来分享我的成长故事。 一个学期前,我怀揣着无限梦想和无限憧憬第一次走进校园,一切是那么的好奇和陌生。最初从学生惊恐的脸上和不安的眼神里,可以看出他们对我的怀疑和不信任,怎样才能让他们接受我呢?有经验的老师告诉我:“想要让孩子们接受你、喜欢你、爱你,那你就先要喜欢他们,爱他们。”我试着用爱去包容他们,用心去呵护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成了难舍难分的好朋友,我成了他们的偶像,甚至成了他们家庭中的一员。和他们相处的这些日子里,无时无刻不让我感受到他们的纯洁和善良,无时无刻不让我感受到他们的爱。当我遇到烦心事时,他们会偎依在我身边安慰我;当我生病时,他们会不关心我帮我接热水。 爱人者才能被人爱,你有多爱孩子,孩子就有多爱你! 1.树立威信,才有执行力“学高为师”,学生最佩服的是知识渊博的教师。 “身正为范”,新教师要树立威信更要具备崇高的人格魅力。纵观古今中外的教育大家们,无一不是具备了完美的人格魅力。“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身教重于言教,一个好的教师应有健康的价值观,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影响学生,点燃学生心灵中那支待燃的火把。 2. 在教学实践中培养自己处理偶发事件的智慧和能力。 由于新教师教育教学经验不足,一些课堂偶发事件会让新教师陷于窘境。所以我们要在实践中培养自己处理教学中出现的偶发事件的智慧和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 课堂中学生的心理活动是千变万化的,随时都有可能发生难以预料的、但又必须特殊对待的问题,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准确迅速地判断其性质,细致地观察课堂中出现的任何变化,抓

青岛德国建筑简介

青岛德国建筑群考察报告 1897年11月德国占领青岛后,为加强殖民统治,在青岛兴建了较为完整的德意志帝国殖民统治体系建筑,这些建筑对体现青岛城市风貌特色起着主导作用。青岛近代史上先后历经德、日、美三代帝国主义统治,经过百余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欧式建筑特别是德国建筑为主要特色的青岛城市近现代建筑艺术文化景观。在这些建筑中所包含的德国青年派、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以及拜占廷、折中主义等建筑风格,体现了欧洲近现代建筑艺术美学倾向,体现了文艺复兴到近现代所表现的积极的人文主义思想。由此所形成的城市艺术建筑景观,不但是青岛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构成了青岛丰富多采、错落有致的城市特色。 1899年10月12日,德皇威廉二世正式命名“胶州保护地的新市区”为“青岛”。1900年正式推出了几经调整的由德国人设计的胶澳青岛区的总体规划,建筑活动全面展开,市政工程亦同步进行。 根据总体规划,在青岛湾北侧、观海山南侧,依山傍海处布置为行政中心和欧人居住区。在此区域内,除天后宫和总兵衙门外不准建造华式房屋,建筑形式应以德意志民族传统形式为主调。 从德占初期至1910年,是早期青岛市区建筑风格形成的时期,也是城市建设规模较大和建设速度较快的时期,许多重要德建筑物都

在1910年前建成,其中的代表作品有:总督府、总督官邸、警察署、俾斯麦兵营、总督学校、德华高等学堂、德华银行、野战医院、基督教堂,以及美、英、俄领事馆、水师饭店、吉利银行等大量的行政、商业和金融性建筑。同时还出现了许多花园别墅。1910年后,随着市区人口规模的扩大,德国重新制订了胶澳青岛区的总体规划,城市的投入主要集中在各类单体建筑物的修造方面,如:胶澳海关、帝国法院等。这些建筑包括了市政、军事、法院、警署、监狱、海运、铁路、医院、学校、宗教、银行、工厂、住宅甚至供电气暖水等各种建筑和设施,大多数还在正常运行和使用。 1949年青岛解放后至今,青岛市结合旧城改造,使德国建筑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利用,大部分建筑保护完好,不少已作为公共建筑对外开放。 青岛德国建筑是青岛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实证,是宝贵的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对德国建筑的保护,对于保持城市个性特色、推动人文旅游和保持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6年青岛25处德国建筑-“青岛德国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更加充分的保护利用好文物建筑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法律保障。本文将依次做简要介绍。 1.行政性建筑

读书活动演讲稿 知识改变命运 阅读滋养心灵

读书活动演讲稿知识改变命运阅读滋养心灵知识改变命运阅读滋养心灵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知识改变命运,阅读滋养心灵"。 朱熹的《观书有感》中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而这源头便是读书。 书,是人类文明的果实;书,是贮存知识的宝库;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爱读书。因为书中有精彩的故事,有大自然的奥秘,有生活中的趣事,还有做人的道理。 每当读到《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就会想到她在凛冽的寒风中卖火柴的情景,不禁掬一捧同情之泪;每当读到《鲁宾逊漂流记》时,我都会被鲁宾逊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所折服,所震撼;每当读到《西游记》时,我又会被孙悟空的聪明机智所感染,被猪八戒的好吃懒做逗得开怀大笑……书,就像一碗酸甜苦辣的味噌汤,让我喜、让我怒、让我乐、让我忧,让我在书的海洋里尽情地徜徉。书,成了我朝夕相处的亲密伙伴。 在喧嚣的都市中,现在的人们往往忘记了许多原始生命的本能与需求。汽车代替了行走,电视代替了观察,网络代替了交流。现在我们中的很多人都喜欢上网冲浪,我们不否认进步,但我们知道有的东西是永远不能代替的,如一片纯净的自然,如一本翻黄的旧书,如一首经典老歌。即使我们已经有着e时代的时尚外形,在内心的最深处,也许我们还执着于那种红袖添香的雅致、青梅煮酒的风趣,还有雨夜 读书的清幽。

在书中我们可以用纯洁的心灵去体味人生这一片绿地,我们可以用美妙的憧憬去悸动生活这一方天空。绿色,是挡不住的诱惑,追求是无法抑制的信念。我们每个人都在用心品味,我们每个人又都用渴盼的目光去看书中的世界,书中的世界色彩纷呈。 伫立海边看帆,看飞翔的鸟,用心去倾听涛声,静坐山头遥望轻轻移动的白云,去想属于自己的心事,用心灵去读出无数深情的诗章,小憩人生旅途中每一个驿站,便会发现每一个脚印都是那样的深沉和坚定,阅读整个人生,我们便拥有一切,因为我们为整个世界献出了真诚~ 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经历苦难的高尔基曾说“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想幸福吗,捧起那散发着淡淡书香的书本吧~盯了许久屏幕的眼睛是否已觉酸涩,读一本真正的好书吧~我们虽然已经远离了红袖添香夜读书的年代,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仍犹在耳,一杯清茶,一本好书,在喧嚣之后让自己的心灵平静下来,在历史与现实的碰撞中感受过去,畅想未来。书籍是全人类的智慧,我们是新时代的宠儿,今天的我们——生活在阳光下的年轻一代,更应该努力丰满自己的羽翼。我们知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以书作垫脚石,我们可以攀得更高。 知识改变命运,阅读滋养心灵,书香萦绕你我心间,让我们一起读书吧~

青岛著名建筑

青岛著名建筑 胶澳总督府又称“提督府”。位于市南区沂水路11号。面对青岛湾,背依观海山。始建于1904年,1906年竣工,德国古典式建筑风格。建成后为德国胶澳总督办公之地,故名“总督府”。 该建筑坐北朝南,平面为凹型中轴对称状,主体4层,高约20米,主入口处为扁圆大圆券门廊,位于二层,由宽大石阶联接城市道路。屋顶用红筒瓦覆盖,大坡度,围以铁栏杆,作避雷及修饰用。整个建筑外墙用花岗岩石砌成,依托地势,凝重威严。 1914年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后,总督府改作青岛日本守备军司令部。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成为胶澳商埠督办公署办公地,1925年改为胶澳商埠局办公地;1929年4月成为接收青岛专员公署,是年7月用作青岛特别市政府所在地。1938年1月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总督府成为日伪青岛最高统治机关“青岛特别市公署”、“青岛特别市政府”的办公地。1945年南京国民政府接收青岛后,再次将总督府作为青岛市政府办公楼。

青岛解放后,总督府成为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楼。1984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将其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6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胶澳总督楼又称“提督楼”。位于市南区龙山路26号,德式建筑风格,花园式高级别墅。建于德占青岛时期,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楼高30余米。为德国胶澳总督居住所建。 总督楼风格独特,气派豪华。内部装潢、陈设华丽,护墙板雕刻精细,壁灯、吊灯造型各异,壁炉上镶嵌有各种玉石,室内陈设德国钢琴、沙发、茶几、书橱等物,保存完好。设计上特别注重安全防范,从外面任何角度都无法由窗射击到总督卧室内。 1914年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后,总督楼成为青岛日本守备军司令官邸。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成为胶澳商埠督办官邸。1925年,胶东护军使毕庶澄住进总督楼,1927年3月毕庶澄被张宗昌枪毙。此后,总督楼改为接待重要宾客之用。1930年,青岛市政府正式决定将总督楼改称“市长官舍”。1934年定名为“迎宾馆”。1938年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曾改作“国际俱乐部”。日本投降后仍改作“迎宾

优秀班主任事迹材料:用真心和智慧走进学生的心灵

优秀班主任事迹材料:用真心和智慧走进学生的心灵 优秀班主任事迹材料:用真心和智慧走进学生的心灵 班主任工作是一种育人、育心的工作。我从毕业参加工作至今,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回想这些年的工作历程,可以把我的班主任工作简单地概括成:唤醒学生,宽容学生,赏识学生,用真心和智慧走进学生的心灵,实实在在落实好每项常规工作。 一、班主任要唤醒学生 教育是一种唤醒。我认为,凡事只有是自己想做的,才会做到最好。也正是源于这种理念,我特别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我总是千方百计调动学生自主管理的热情,使之与我管理的目的相吻合,例如,学校的四个一五个要,我用黑板报的形式让学生明白,只有学生明白我们的目的要求,学生才会渐渐向我们的要求前进。 在提要求讲道理时,我总是以故事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小故事,大智慧,让学生从这些故事中汲取真理,进而影响学生的思想;在班级文化建设时,我设置了班主任寄语,教师寄语,目的墙,一日一言等专栏,例如,高三,我们的奋斗目的就是:大同大学,我来了;在处理班级共性问习题时,我会召开相对应的主习题班会,例如开学时《新的开始,新的征程》,高三增强学生自信的《放飞梦想》、《奋斗一年,幸福一生》等主习题班会,主习题班会我是让学生自己选主习题,自己组织,同时,我还会跟踪教育,利用课余时间,跟学生个别交流;每周星期日的晚自习,我会让学生阅读书籍,营造书香班级,

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 通过多方面,多渠道的思想教育,让学生的自主变成是发自内心的需要,学生不用扬鞭自奋蹄,既有仰望星空的方向感,还能有兢兢业业的行动。可以让学生真正做自己的主人,形成自觉主动的学风。一直以来,我班的班风正,学风浓。(这是课前时间学生自学的情景)优良学风是一种无形的强大力量,学生置身于学风的熏陶与潜移默化之中,就可延续和开展下去,在这种良性循环之下,学生把关注点放到了学习上,那么,学生惹是生非的时间也就相对应的减少了,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时时处处接触到正能量,让这些正能量时时刻刻唤醒学生,提醒学生,学生有了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想法,那么,学生离改变,成功也就迈进了最重要的第一步。 二、班主任要宽容学生。 宽容是一种教育方法。我认为,宽容是允许学生犯错,接纳学生的缺点,倾听学生的意见。或者说,宽容就是“换位思考”。在学校里,人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教师把犯错的学生叫到办公室,教师气呼呼地一坐,学生怒冲冲一立,教师把口一张,学生头一低,虽然教师义正严辞,可学生却很难听进去,更别说产生自惭自愧的内疚心理了。对此,教师就会怨声叹气:“孺子不可教也。”曾经年轻气盛的我,觉得对待学生必须严厉,也经常采取的是这种做法,可总是感觉收效甚微。后来,经过屡次的尝试,发现教师假如能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换位思考,师生促膝而谈、互相沟通,不仅可以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还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从而起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

青岛德式建筑风格赏析

2008级艺术设计(环艺) 综合实习考察报告 实习名称:青岛德式建筑可持续利用研究 实习时间: 2011-9-5——2011-9-18 专业班级: 08环艺3班 姓名学号: 2011年 9 月 18 日

青岛德式建筑可持续利用研究 ———兼论建筑与结构的融合 摘要:根据青岛市德式建筑艺术特色和城市发展运营需求,以及在青岛进行的德式建筑物质量鉴定、修复等方面的积累而拟定的。主要挖掘了青岛德式建筑艺术的历史风貌和特色,研究青岛德式建筑可持续利用的途径。论述了青岛德式建筑可持续利用的意义,研究了全球化语境条件下发扬青岛德式建筑艺术的途径和价值;回顾了历史建筑艺术保护的成果,研究了建筑空间艺术与结构空间性能的关系;交代了青岛德式建筑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并结合青岛市中山路老字号商店的修复工程,阐述了结构空间性能的检测、验算和修复,以期达到德式建筑可持续利用的目的。本文对青岛德式建筑艺术的传承和中国特色城市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德式建筑;可持续利用;建筑与结构;检测;修复 自1898年威廉二世强行出兵胶州湾,与清政府签订《中德胶澳租借条约》,从此德国人利用统治时期的16年间建成了一座西方化现代城市———青岛.从而,哥特式建筑、新罗马风建筑、文艺复兴建筑等,欧陆建筑艺术风格齐集青岛.如今,漫步青岛老市区,随处可见殖民时期遗留并历经百年岁月沧桑的德式建筑.他是青岛历史的见证,已成为青岛的标志性建筑,吸引着无数建筑艺术爱好者的目光.同时,融入了青岛建房“取向阳坡、依山靠水、人字屋顶”的民俗和室内外装修的“手工艺术、时尚前卫、本土民间工艺”的风情,形成了如今的“红瓦、 绿树、碧海、蓝天”城市风貌。 然而,德式建筑艺术的发挥和传 承需要结构来支撑,结构是建筑 艺术的载体,由于这些德式建筑 使用至今已达110年之久,远远 超过了其使用年限,结构上出 现诸多缺陷和质量问题,有的建 筑物甚至破烂不堪.为了实现德 式建筑艺术的传承与保护,探索 了建筑空间艺术与结构空间性 能的依存关系,并以青岛市中山 路老字号商店修缮加固工程为 例,论述了德式建筑的可持续利 用的原则、结构质量监测、修 缮加固措施等,为青岛市德式建 筑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对 其他具有建筑特色城市建设亦 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对于历史 建筑艺术的保护,19世纪中叶, 形成了历史建筑艺术保护的基 本理念,保护修复工作也逐步 科学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 些国家相继制定了一些文物保 护法令.进入21世纪,欧美一些 国家在历史建筑艺术保护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我国古代建筑有七千多年可考的历史,有大量历代建筑实物和遗迹留存至今,积累了一定的历史建筑艺术保护经验.1964年

读书滋养心灵读书铸就梦想

读书滋养心灵读书铸就梦想甘井中心小学安小艾

读书滋养心灵读书铸就梦想 【内容摘要】 让教师获得完美幸福的教育生活从阅读开始,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从阅读开始。作为一名教师,我想,我需要终身读书,将自己视为一个不断成长的人和持续的读书者;作为学校教育主任,我想,我有职责让我的老师和学生爱上读书,尝到读书的乐趣。 【关键词】 读书乐趣智慧梦想 【正文】 教育改革给中国的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很多教师、教育管理者都怀着各种教育理想,热情地投身于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希望中国教育能够改善,自己的教育理想能够实现。中国教育改革呼唤教育理想,呼唤有教育理想的人,尤其是具有并坚守自己教育理想的一线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和一位管理者,我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而不辜负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呢——让教师获得完美幸福的教育生活从阅读开始,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从阅读开始。记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文件曾写道,阅读是每位公民的权利,任何国家都应保证公民享有这样的权利。党的十八大也提出了“推动全民阅读”的号召,全民阅读第一次写进了党的工作报告。近日,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莫言受邀来到北京一零一中学,与师生们分享自己的阅读和文学创作体会时曾说:阅读带我走上了文学之路。

作为一名教师,我想,我需要终身读书,将自己视为一个不断成长的人和持续的读书者;作为学校教育主任,我想,我有职责让我的老师和学生爱上读书,尝到读书的乐趣。 第一部分:我的成长“以书为侣” 读书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它带给我无尽的快乐。小时候我读过小人书,上了初中、高中以后我读过高尔基的《母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复活》等经典名著。2000年9月,我成了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当站在讲台上,才意识到自己读的书太少。一个没有读多少书的人,怎么有资格来教书呢马坚是新中国成立时的北大教授,他说:“一个教员就像一口井,要努力挖掘得深些!井越深,水就会积得越多,打水的人才会感到方便。要想让大家提上一桶水,你井里至少必须有十桶水。如果你井里只有一桶水,打水的人恐怕只能喝上点儿泥浆了。”试想一下,如果我们井里只有一桶水的话,那我们让学生喝的就是井底的泥浆了。马坚老前辈的一番话让我明白:我作为教师,应该多看书、多学习,扎实的提高自己的教学基本功,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知识。多听课、多实践,用心去给孩子们上最好最有效的课,让孩子们喝上清澈甘甜的“井水”。在这位老前辈的影响下我开始读书,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这部博大精深的教育经典使我知道:并非学生的智力不好才不会阅读,而是因为我们没有教会学生阅读才使学生智力不好的。读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我懂得了用教师的心灵赢得学生的心灵、用教师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才

教师的快乐源于精神的成长

教师的快乐源于精神的成长 我是教师,我快乐地工作了二十余年,蓦然回首,这段崎岖不平而又长满荆棘与鲜花的小路上赫然印着这样的字句:教师就是在铸炼自己的精神,他的快乐源于精神的成长。 当1984年那个燥热难耐的夏天即将离去的时候,我接到了一个薄薄的信封,里面装着一个朴素得像个农民样的灰色纸条,上面印着“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入学通知书”几个字,乡邻们沸腾了,说我考上大学了,变成非农业了;我的心灰暗了,我知道专科与本科的区别,我将要去做孩子王了。 两年之后,1986年的8月2日,我骑着自行车,带着苫子、被子及简单的洗漱用品,一路打听,来到了我生命旅途中的第一个站台——金陵寺中学。那是怎样的一个学校啊! 她依偎在寺山脚下,站在她的大门口,向里望去,满院子是与肩齐的野草,两排教室好像是被世界遗忘了的老人,默默地掩藏在野草之中。顺着西墙边的一条小道,我找到了一间有人的屋子,现在回忆起来,那情景就在眼前:一个干瘦干瘦的黑黑的老头蹲在一张光床的一头,被烟熏得焦黄的手指撮着一截不足一厘米长的烟头搭在嘴角上,两只眼睛透过缭绕的烟雾,斜斜地打量着我;床上趴着一个酣睡的中年汉子,一条腿斜挂在床下,两只脚都还沾着湿湿的黄泥,满地的烟头足有两公分厚,床底下堆得满满的是最便宜的高粱酒酒瓶。(后来知道,老头是烧茶的校工孙建成,酣睡的是体育教师李景文。)面对此情此景,当我把自行车插下的那一刻,我在心里默默地给自己说:这就是安身立命的地方了。在这儿一呆就是八年,这八年我用四个字来概括:责任、兴趣。 知识不会因贫穷而黯淡了它的光芒,恰恰相反,犹如那暗夜中的灯光,反而会更加明亮。学校破旧依然不会消隐教学的色彩,似乎教学在这儿生长的会更本色更原生态。但这一切都须栽培在责任的土壤上。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的孩子,任何一个农民都会对每一棵庄稼负责,流淌在血液里的这种负责精神,金寺中学的艰苦条件没有把我吓倒,反而激起了我更强烈的责任感。 承担起这个责任,我知道我的双肩还太稚嫩,我需要铸炼我承担这一社会责任的双肩。 扔在后墙跟的一个地排车的废车轱辘,两边的轮子被我拴上砖头,就成了我健身的杠铃;门口那截光滑的断碑,成了我天然的练字书案,沾着清水在碑石依然能写出柳体的味道,那感觉真是好极了;夜晚,三十亩大的校园,只有我和孙键成大爷,他在他那间小屋里抽烟喝酒,我在我的小屋里读《西方美学史》,夏天,赤臂短裤,蚊虫伴舞,野草丛中的轻音乐越到深夜越是热闹;冬天,裹着一个棉大衣仍难以出手,屋子里放了一桶水,第二天竟结成了一个整体的冰块,可是那只昏黄的灯泡永远是温暖的。 在这段时间里我把各种参考书上的资料分门别类地整理,做了几千张的卡片;把我父亲在村庄里用的手推油印机搬到学校,自选自排自刻自印,印出了八开版的《山花》学生作文报;建立了令学生们欢呼雀跃的图书角;带着学生晨练,天色朦胧的乡村土路上终于响起了雄壮的号子声;与北京的高原与刘胐胐老师联系,按照他们的指导,我也带着学生搞起了“观察、分析、表达”作文三级训练;我带着学生爬山春游,让他们把自然美与语言文字的表达之美结合起来。 一切都是教学热情的结果,没有高深的教学理论的指导,没有严格的教学管理的规范,没有同行的切磋研讨,有的只是热情、责任!记不清有多少个寂静的不眠之夜,有多少个空旷冷清但并不寂寞的校园周日。就在这种不知疲倦的乱撞乱闯中,我慢慢地培养起了自己的教学兴趣。 首先,我越来越喜欢琢磨教材。备课是语文老师最困难的事情,现在知道了,这是由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决定的,可是当时没有这个认识,拿到一篇课文,为了确保不留一个“死角”,就花大力气,从字音、字形、词语、句子、段落到篇章结构、写作特点,作地毯式轰炸,因此,我的备课本上有大量篇幅是梳理这些知识内容的。特别是有一次,听了青岛

青岛德式老建筑的历史与现状的调查

青岛农业大学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论文题目:青岛德式老建筑的历史与现状的调查 专业班级园林1102 姓名(学号) 实践时间 2014年8月1日至8月11日 2014年 8 月 20 日

一、实践背景 ㈠、调查的背景及意义 这是我来到青岛的第四年,正像许多人所说的“来到青岛是因为海的魅力,离开青岛带走的却是一座城的思念”,这座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城市已经悄无声息的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青岛地区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从多个方面展示的富有特性的青岛城市文化特色和历史文脉,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资源优势和财富。青岛德式老建筑是青岛著名的旅游景点,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从历史意义上看,德式老建筑是19世纪末德意志帝国在对中国殖民侵略中在所建的,历经百年风雨,是历史建筑文物的瑰宝也是城市化的见证,此外,还表现在其建筑自身和城市整体规划的美学意义上。在新的历史时期,能否保护好这批老建筑,不仅关乎青岛市的经济文化利益,更关乎中德友好关系的良好维持。 ㈡.实践时间:2014年8月1日至2014年8月11日。 ㈢.实践地点:山东省青岛市 ㈣.实践人: ㈤.实践方式:查阅文献、查阅近期杂志、网上查资料、实地考察 二、实践内容 ㈠、研究对象的选择及说明 由于青岛德式老建筑比较多,我选取了5个进行实地详细调查。 1)青岛天主教堂,本名圣弥厄尔教堂,由德国设计师毕娄哈依据哥德式和罗马式建筑风格而设计。 2)青岛迎宾馆,始建于1905年,1908年正式竣工使用。原是胶澳德国总督的官邸,故名之总督官邸。 3)鱼山路5号俾斯麦兵营旧址,德式建筑,建于1903-1905年,现为中国海洋大学教学楼。 4)花石楼,位于黄海路18号,是八大关中最著名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栋别墅。由于是用花岗岩和鹅卵石建成,故得名花石楼。 5)红房子,泛指青岛市广西路与安徽路口3栋相连的红色建筑。 1905年所建的“红房子”是医药商店旧址,又名橡树饭店。

让书香浸润校园 让经典滋养心灵

让书香浸润校园让经典滋养心灵 ——桓台一小书香校园建设汇报材料 “一个崇尚读书的民族一定是一个理性的优秀的民族,一个崇尚读书的社会一定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社会,而一个崇尚读书的校园一定是一个健康而充满生机的校园。”我们认为:只有每位教师和学生都觉得读书像呼吸一样自然的时候,才会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书香校园的建设。 为此我校将教师读书、学生读书以及校园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了一个“教师——学生——校园”三位一体的阅读文化体系。在校园内播撒读书的种子,强化阅读理念,营造阅读氛围,构建阅读课程,开展阅读活动……努力使阅读成为师生的自觉习惯,成为师生的生活方式。 下面我从三方面就我校书香校园建设情况向各位领导作如下汇报: 一、“青鸟引就勤开卷,彩蝶绕飞书案香。”——建构教师阅读体系,发展个性,涵 养人格 朱永新教授曾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民族阅读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教师阅读水平的高低,没有高水平、好阅读的教师,也就不会培养出高水平、好阅读的学生。”承担着“立人”责任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读书。(课件)唯有读书,才能让教师更加丰富;唯有读书,才能让教师更具魅力;唯有读书,才能让课堂更加多彩。我们学校对培养教师的读书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做了有益的探索: 1、制定教师读书活动方案,为教师读书作好制度上的保障。这就是我校的教师读书活动方案――《生命,因阅读而精彩》,它分为八大部分,附有两个附件,内容充实,易于操作,既确定了教师读书领导小组,明确了职责,健全了组织;又确定了教师必读书目和推荐书目,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还制定了读书活动及管理办法,为整个方案的实施铺平了道路。实践也证明,该读书方案的实施有效的促进了教师读书的兴趣,收到了奇效。(课件链接) 2、制定读书计划,为教师读书提前作好规划。我校教师学期初每人制定适合自己的详尽的读书计划,读什么书,怎么读书,时间怎样安排,如何参加活动等等。让老师们提前安排,心中有数。督促、鼓励教师广泛阅读,博览群书。(课件图片) 3、加大投入,打造读书平台。一年来,学校为教师购置、配备教育教学书刊一百多套,“红帆船读书计划”推荐书目、教师读书推荐书目中的图书已经基本配齐,为教师阅读提供了物质的保证,同时鼓励教师根据个人爱好及需要自主购书,每人每学年必订一份与教育教学有关的报刊杂志或教育教学类书籍,并在办公室内交流阅读,通过多种途径建立教师书架,鼓励教师各类书籍,满足教师成长需求。(教师书橱图片) 4、共读教育宝典,在学习交流中提高。我校每学期都会组织全体教师共读一本教育专著活动,这学期我们读的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全体教师进行了认真阅读,在此基础上,每周摘抄1000字笔记,并写下500字阅读感悟。常读常写常感悟,正达到了孔子治学第一境界:“学而时习之”。这第二境界是什么呢?正如《兰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最新资料推荐------------------------------------------------------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作者: 傅道春著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内容简介: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是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门课程, 也是教师教育中一项研究专题, 在世界范围已成为一个发展蓬勃的研究领域。 成长与发展, 两个词的意义范畴有很大的重叠。 如果加以区分, 成长, 在语言上含有自然而然地成长之意; 发展, 则带有通过人炒的用心努力去推动、促进、提升或改进之章。 一个教师在生命过程中可以自然地成长, 但一个教师的发展则需要用心努力去达成。 《南怀瑾全集》作者: 安忆著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内容简介: 每天读点南怀瑾,会让我们的心胸更加开阔,让我们的精神更加饱满。 在世俗之中摆脱一点俗气,在闲暇之际可享受一份逍遥。 得意之时可让我们淡然,失意之时可让我们泰然。 它是一副清凉剂,如汩汩清泉,流进你我的心田;它也是一副镇静剂,让我们在熙攘的世界中保持心灵的澄澈。 1/ 5

《童书非童书》作者: 黄乃毓王碧华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很特别的书既不是童书也不是介绍童书的书。 但是父母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孩子,进而了解如何引导孩子看书、爱书,如何经由一起分享、共读的过程进入孩子的心灵世界。 藉着作者们的巧妙问答,烦恼的父母可以轻松地在饶富趣味的文字中找到可行的方法,让看书成为一种享受的亲子活动。 《习惯制胜》作者:刘朔出版社: 广东科技出版社内容简介: 人大附中秉承尊重个性,挖掘潜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祖国的腾飞,一切为了人类的进步办学宗旨,多年来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生,刘朔就是他们中的一个。 这是一个礼貌、谦和的孩子,但又非常有性格,对自己想做的事热情、坚定,充满活力。 除了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以外,他参加了许多社会活动。 他是学校学生会的副主席,还成功地主持过北京市中学生的一些大型活动。 另外,他还是学校电声乐队的萨克斯手。 这些都让我对他的能量和潜力非常赞赏。 现在,他把自己的经历和体会写成了一本书,希望每一个和

青岛德式建筑的设计特色分析

青岛德式建筑的设计特色分析 摘要:1897年起德国人开始营建青岛港,直到1914年一战战败,这段时间正是德国的青年风格派在德国以及欧洲的鼎盛时期。青岛德占时期的建筑形式和风格,充分反映了欧洲和德国当时的建筑流派所带来的影响。所以青岛是在中国大地上的欧洲特别是德国近代城市规划与建筑风貌的缩影;是西方近代建筑在中国的延续;又是中西文化碰撞融合的体现。这些建筑使青岛后来的城市建筑发展受到了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青岛德式建筑设计特色 1、青岛总体特色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这是康有为先生对青岛建筑与环境和谐统一的传神描绘也成为青岛城市形象的生动写照。青岛地处沿海,是我国较早的通商口岸之一。它所特有的地形、气候、文化、历史特点使得该地区形成了有着与西欧德式建筑特色相融合的建筑风格。 2、青岛德占时期主要建筑风格 1897~1914年,青岛作为德国殖民者独占的殖民地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在中国较早地开始了近代城市的历程,使青岛在城市风貌上的独特性表现为德占时期建成的高质量的德意志民族浪漫主义、古典主义和折衷主义等风格的建筑。而时值欧洲建筑的复古思潮和探求新建筑运动的影响,所以青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德国在此时期的建筑思潮和特色,是在中国大地上的欧洲特别是德国近代城市规划与建筑风貌的缩影。 2、1殖民时期风格 即日本学者所称“外廊样式”。当时德国殖民者仿效了英国在其印度殖民地颇为成功的这一建筑形式,每层均有遮荫的大面积敞廊环绕。然而德国殖民者不久就发现这种热带建筑形式特别注重通风避热的建筑模式不适合青岛,因青岛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又因其三面环海,在海洋环境的调节作用下,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温度适中、四季分明。于是许多“外廊样式”被改造了,以适应青岛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居住习惯,不久又舍弃了这种形式。如

国旗下讲话——读书,滋养心灵

国旗下讲话——读书,滋养心灵 老师们、同学们: 上午好! 有位哲人说“有恬静的心灵就等于把住心灵之舵,有稳定的精神就等于能够指挥自己。”那么,如何让自己获得心灵的那份恬静呢?答案就是读书。 作为修身养性、提高自身素质的途径,有空多读书,多读好书是非常必要的。 一本好书能教你为人宽厚、心地善良,能教你谦虚谨慎、持重内向,能教你自强不息、不畏艰难,也能教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书是我们的灵魂,不与书为伍的人,就犹如行尸走肉。书是一种清洁剂,能荡涤心灵的污垢,净化心灵,滋养心灵。 多读书, 不仅可以开阔视野, 增长见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提高我们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对于各科学习,都有极大的帮助。毋庸置疑,读书是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读书不仅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在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上对我们有着重大影响。“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多读书,可以让我们全身都有礼节。俗话说:“第一印

象最重要。”从你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中,就可以让别人看出你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多读书可以让人感觉你知书答礼,颇有风度。 多读书,可以让我们变聪明,变得有智慧去战胜对手。书让我们变得更聪明,我们就可以勇敢地面对困难。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我们又向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迈出了一步。 多读书,也能使我们的心情变得快乐。读书也是一种休闲,一种娱乐的方式。读书可以调节身体的血管流动,使我们身心健康。所以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也是一件无限快乐的事情。用读书来为自己放松心情也是十分明智的。 另外,多读书更能让我们懂得许多道理。在主人公的磨难中,我们会知道要做一个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人;在主人公的勤劳中,我们会知道只有付出,只有勤劳,才能换来成果,得到收获的喜悦;在主人公的快乐中,我们也会感到无比的乐趣;在主人公的悲伤中,我们也会泪流满面。保尔让我们变得刚强;文天祥教会我们爱国;培根教会我们求知;冰心让我们充满爱心;居里夫人让我们充满信念…… 既然读书有这么多的好处,那么作为学生的我们就更应该多读书、读好书。为此,从今天开始到4月15日,我校将开展“校园读书月”活动。初一年级的同学们,请为你喜欢的书制作读书卡,做一次生动激情的演讲;初二年级的同

青岛德占时期的主要建筑风格

青岛德占时期的主要建筑风格 摘要:青岛德占时期的建筑形式和风格,充分反映了欧洲和德国当时的建筑流派所带来的影响。所以青岛是在中国大地上的欧洲特别是德国近代城市规划与建筑风貌的缩影;是西方近代建筑在中国的延续;又是中西文化碰撞融合的体现。这些建筑使青岛后来的城市建筑发展受到了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青岛;德占时期;建筑风格 Abstract:DuringGermanoccupationperiod,theformandstyleofQingda oarchitecturesreflectedtheinfluencesofEuropeanandGer manarchitecturalschoolatthattime.ThereforeQingdaoism iniaturesabouturbanplanningandthearchitecturalstyleo fEuropespeciallytheGermanmoderntimesinChina;iscontin uingaboutthewesternmoderntimesarchitectureinChina;al soismanifestingonacollisionandamalgamationbetweenChi naandtheWestculture.Sincethen,thecity'sarchitectural

developmentofQingdaohasbeencausedtoinfluenceunderthe westernconstructionculturebythesearchitectures,andth esearchitectureshavebeenimportantmeaningintheChinese moderntimeshistoryofarchitecture.

读教师心灵智慧与成长有感

读教师心灵智慧与成长 有感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读《教师心灵智慧与成长》有感 在挫折中成长————读《教师心灵智慧与成长》有感走上教师这个工作岗位已将近三年了,在这三年里我时常会想起那句“我爱我做我求索”,正是这句话让我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还能自信的站立在讲台上,还能向同事和学生展露自己的笑容,也是这句话激励我要不断完善自我并让我更有信心和勇气坚守在教师这个岗位上。我选择教师这个行业主要是因为两点:第一,“育人先育己”,所以做教师可以激励我不断完善自己;其次,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会更具有挑战性。我做我爱的,我觉得很幸福,可是在工作中我却发现,“育己先育心”,而非常情绪化的我似乎与教育人的工作格格不入,尤其在做班主任之后,对此感受更深,甚至曾想过要放弃,但是因为我爱,所以我要不断的求索,绝不可以轻言放弃。利用寒假,在阳光里,音乐中,我读完了这本《教师心灵智慧与成长》,感觉到好像是与一位智者有了一次心灵的对话。他仿佛在为我上一节生动的心理学课,而课上的内容深深吸引了我,让我感同身受。在这一节课里我不仅更多的了解了教师心里健康标准和不同职业阶段的教师所存在的心理问题,也学会了一些调适心里情绪的方法以及应对心理困惑的人生智慧。书中所列举的事例都是关于一些有严重心理疾病的教师,很庆幸自己没有那些严重的心里问题,但这些心理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多少也有一些折射,而且也会情绪不佳,心理不适的时候,仔细反省,在与同事和学生的相处中也并不是非常的得心应手。其实,人都有多样的情绪和复杂的心理,只不过有些

让阅读滋养心灵

让阅读滋养心灵,让经典照亮人生 横山县实验中学初中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成果我校初中语文主题学习众采博长,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有机把河南·永威“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延安·宜川“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山东·潍坊“语文主题学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我校独特的教学模式。或者说以主题学习为教学内容,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为教学方式,以小组合作为学习的课堂组织形式,我们本着“简简单单教,实实在在学”的教学宗旨,在课堂实践教学中逐步完善不足之处,通过近二年多的实践与摸索,想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语文主题学习的理解。 一、实施“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必然性 有人曾这样形容中国的教育和语文教师:几匹瘦骨嶙峋的马拉着教育的车子,吃力地行驶在曲曲折折的小道上,尽管吃力,但车仍向前行驶;尽管瘦骨嶙峋,但马儿仍然倔强地撑起教育这一方蓝天。因为,这些辛劳的马儿从未放弃自己的教育梦想。 谈起“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来历,要从语文教学中的几大怪象说起: 怪象之一:语文教师的尴尬 20世纪80年代初期,李希贵老师任教于山东省高密四中,高一新扩招了两个班,却因语文教师缺乏而致使这两个班无师上课。无奈之下,语文教师只好和学生共同制订自学计划,让学生自修,学生感到枯燥时,老师就让他们到阅览室里去阅读,或者把图书馆的书借到

教室里来读,一个学期下来,从学校领导到语文教师都捏了一把汗,为这两个班的语文成绩担心。可是,期末成绩却让语文教师们很尴尬:这两个班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成绩并不比别的班低,阅读和写作的成绩比别的班还略好一点。 这件事让李希贵老师久久不能释怀:作为语文教师,课堂上那些汗水和努力到底起了什么作用? 怪象之二:刺在语文教师心中的痛 1995年,李希贵老师来到了山东高密一中,作为校长的他遇到了这样一件事:一位考上大学的毕业生,写信给他正在复读的一位好好伙伴,信中介绍了各科的学习方法,当谈到语文时,这个学生告诫他的同伴:“语文哪,你可千万别上语文老师的当,语文老师在堂课上讲的那些东西没用。”这封信后来被班主任发现了,带回到办公室,她当着全办公室的语文教师念了这封信。在场所有语文教师听后久久没有说话,因为他们的心被刺痛了,但也确实深深被刺中了! 李希贵老师不得不承认这位学生在信中所讲的有一定道理,也因此从中发现了语文教学改革的契机。 怪象之三:初中生语文成绩堪比高三生 为了统一老师和家长们的思想,李希贵老师让刚刚上初中的一年级的儿子和上高中一年级的侄女参加了高三级语文期末考试。结果,这两名初中生的成绩令语文教师们大吃一惊:初一的学生考了82分,高一的学生考了85分,而高三(包括两个复习班)学生的语文平均成绩却只有84.5分,这与高三学生的平均分不相上下的成绩,确实

读《教师心灵智慧与成长》有感.

读《教师心灵智慧与成长》有感 2019-01-01 走上教师这个工作岗位已将近三年了,在这三年里我时常会想起那句“我爱我做我求索”,正是这句话让我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还能自信的站立在讲台上,还能向同事和学生展露自己的笑容,也是这句话激励我要不断完善自我并让我更有信心和勇气坚守在教师这个岗位上, 。我选择教师这个行业主要是因为两点:第一,“育人先育己”,所以做教师可以激励我不断完善自己;其次,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会更具有挑战性。我做我爱的,我觉得很幸福,可是在工作中我却发现,“育己先育心”,而非常情绪化的我似乎与教育人的工作格格不入,尤其在做班主任之后,对此感受更深,甚至曾想过要放弃,但是因为我爱,所以我要不断的求索,绝不可以轻言放弃。 利用寒假,在阳光里,音乐中,我读完了这本《教师心灵智慧与成长》,感觉到好像是与一位智者有了一次心灵的对话。他仿佛在为我上一节生动的心理学课,而课上的内容深深吸引了我,让我感同身受。在这一节课里我不仅更多的了解了教师心里标准和不同职业阶段的教师所存在的心理问题,也学会了一些调适心里情绪的方法以及应对心理困惑的人生智慧。书中所列举的事例都是关于一些有严重心理疾病的教师,很庆幸自己没有那些严重的心里问题,但这些心理问题在日常中多少也有一些折射,而且也会情绪不佳,心理不适的时候,仔细反省,在与同事和学生的相处中也并不是非常的得心应手, 《》()。 其实,人都有多样的情绪和复杂的心理,只不过有些转瞬即逝,而又些却越演越列,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还记得刚工作时,我也是个理想主义,完美主义者。我曾想让我的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英语,让我的课堂生动活泼,可为了应试,我却不得不改变我原有的一些设想,虽然尽量去坚持自己的一些风格却有一些无可奈何的感觉。但随着对中国教育制度的更深了解和自己不断的调整,在掌握一些应试技巧的同时也力求坚持自己的风格,有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当然,在内心深处还是没有放弃一些改革的想法,当然这些想法在现今的教育制度的大环境下时难以执行的,所以不是的还是会小郁闷一下。而我的完美主义让我在工作初受到深深的折磨,我总是期望所有的`学生都有进步,总是期望他们能理解我为他们所做的一点一滴。可这些是那么的不切实际,但有一段的时间我却固执的坚持着,也对自己失去过信心。 虽然失望,失落,但我没有逃避现实,而是积极的去面对,总相信“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了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的书籍,多与老教师谈心,很快就走出了自己的困惑。现在看到这本书中对年青教师成长的一些概述,我真的觉得很欣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