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医医疗技术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试行)——第一部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试行)

第一部分

浙江省中医医院感染管理质控中心2017年12月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毫针刺法、拔罐、穴位埋线、针刀、刮痧和中药洗浴等六项中医医疗技术的操作环境要求以及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开展毫针刺法、拔罐、穴位埋线、针刀、刮痧和中药洗浴等六项中医医疗技术的浙江省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S/T 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GB 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 512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

WS/T 508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

WS 310.1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

WS 310.2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

WS/T 511 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

WS/T 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GB/T 21709.20—2009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20部分:毫针基本针刺法

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36号)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国中医药办医政发〔2017〕22号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治疗室:门诊或住院区域内为患者进行治疗操作的房间。

3.2 诊疗室:门诊区域内医生接待患者,对患者进行问诊、物理检查、诊断与治疗功能的房间。

3.3 手卫生: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3.4 毫针刺法: 以毫针为针刺工具,通过在人体腧穴施行一定的操作方法,以通调营卫气血,调整经络、脏

腑功能而防治相关疾病的一种方法。

3.5 Ⅳ类环境:普通门(急)诊及其检查室、治疗室;消毒后空气中平均沉降菌应≤4CFU/(直径9cm平

皿·5min)、物体表面的平均细菌菌落数应≤10CFU/cm2。

3.6 Ⅱ类环境:非洁净手术室(部)或其他保护性隔离病区,消毒后空气中平均沉降菌应≤4CFU/(直径9cm

平皿·15min)、物体表面的平均细菌菌落数应≤5CFU/cm2。

3.7 环境表面:医疗机构建筑内部表面和医疗器械设备表面,前者如墙面、地面、门、窗、家具台面等,

后者如治疗车、医疗仪器的表面等。

3.8 医用织物: 医疗机构内可重复使用的纺织品,包括患者使用的衣物、床单、被罩、枕套;工作人员使用

的工作服;手术衣、手术铺巾;病床隔帘、窗帘以及环境清洁使用的布巾、地巾等。

3.9 消毒:采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过程。

3.10 作用时间:人体、器械、器具和物品以及环境表面受到消毒或灭菌因子作用的时间。

3.11 污点清洁与消毒:对被患者少量血液、体液、排泄物和分泌物等感染性物质小范围污染的环境表面直

接进行清洁与消毒。

3.12 拔罐:以罐为工具, 利用燃烧、抽吸、蒸汽等方法造成罐内负压, 使罐吸附于腧穴或体表的一定部位, 以

产生良性刺激, 达到调整机体功能、防治疾病目的的外治方法。拔罐常用罐具包括玻璃罐、竹罐、陶罐和抽气罐等。

3.13 针罐法:针刺与拔罐相配合的治疗方法。包括留针拔罐、出针拔罐、刺络拔罐等。

3.14 灭菌:杀灭或消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孢和真

菌孢子。

3.15 血罐:指使用针罐法拔罐后的罐具,其通常被血液污染。

3.16 消毒湿巾:以非织造布、织物、无尘纸或其他原料为载体,纯化水为生产用水,适量添加消毒剂等原

材料,制成的具有清洁与消毒作用的产品,用于人体、一般物体表面、医疗器械表面及其他物体表面的消毒。

3.17 针刀治疗:一种闭合性组织内松解术,介于手术与非手术之间的一种特殊治疗方法,将中医的针灸和西

医的手术刀有机结合,通过切割、剥离、松解病变组织而达到治疗目的。

3.18 穴位埋线:在针灸经络理论的指导下,通过针具将医用可吸收外科缝线或其他可吸收线体植入腧穴内,

利用其对腧穴的持续刺激作用,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疗法。

3.19 刮痧:在中医经络腧穴理论指导下,应用边缘钝滑的器具蘸取一定的介质,在患者体表一定部位或者

穴位上的皮肤反复刮动,使局部皮下出现瘀斑或痧痕,使脏腑秽浊之气经腠理通达于外,从而促使气血流畅,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3.20刮痧器具:包括刮痧板和刮痧介质容器。刮痧板是刮痧的主要用具,要求边缘光滑,四角钝圆。

3.21刮痧介质:为了避免皮肤损伤,同时减少刮痧阻力,增强刮痧疗效使用的液体;常见的刮痧介质有水

剂、植物油等。

3.22中药洗浴: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根据辨证论治原则,选取适当的中草药,经加工制成中药浴液,

进行全身、半身沐浴或局部浸浴(如坐浴、足浴、面浴、目浴等),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中药外治疗法。

4 环境要求

4.1 治疗环境要求

毫针针刺、拔罐、刮痧、局部中药洗浴宜在治疗室或诊疗室进行,住院患者可在床边进行。针刀和埋线治疗操作应在独立的微创治疗室进行,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宜在门诊手术室进行。全身、半身洗浴宜在独立治疗室进行。治疗室或诊疗室内应配备经专业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无菌物品管理并落实感染控制相关措施。

4.1.1 治疗室或诊疗室面积应与诊疗活动相适宜,诊疗室问诊区和治疗区应分区明确,微创治疗室应划分无

菌准备区和治疗区;能自然通风或有机械通风设施。

4.1.2 治疗室或诊疗室设施:应配备治疗床、储物柜、治疗车、手卫生设施、利器盒、医疗垃圾桶、非医疗

垃圾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