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_三国演义_刘备_仁义_形象塑造_杨明怡

合集下载

谈《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形象塑造MicrosoftWordPDF

谈《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形象塑造MicrosoftWordPDF

谈《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形象塑造- 1 - 一、引言《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演义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塑造了400多个形象生动、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其中最为成功的数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张飞等人。

刘备是罗贯中塑造贤君仁主的典型他既没有曹操的雄才大略也没有孙权的祖蔽之功凭着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成为一个与曹操、孙权鼎足而立的英雄是历史上最具人缘的平民皇帝。

在作者笔下刘备自幼家贫以贩鞋织席为业在东汉末年诸侯割据、天下大乱、军阀混战时所表现出的得人心、受尊敬的政治品格他以“皇叔”身份来“扶匡汉室”。

起初没有自己的地盘先后投靠过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助最后他的身世他的仁义以及他忍、哭、人情管理法的谋略让他得以三分天下他的一生在坎坷与奔波中为再次一统天下复兴汉朝而努力但由于时代所限制他没有成功。

以下从刘备的身世仁义的政治品格处世为人、用人的谋略和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悲剧结局这四个方面来谈谈《三国演义》中刘备这一形象塑造。

谈《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形象塑造一、刘备的身世塑造首先作者塑造的刘备是有双重身世的他既是一介贩鞋织席的贫民又是皇室宗亲同时他仁义兼备深得民心先后投靠他人都是深受礼遇和优待甚至连曹操都不愿“杀一人而是天下之心”。

刘备不似作者在《三国演义》中塑造的曹操、孙权等其他人物生来就有一定的身世背景但却未三分天下就名声在外且深得民心那作者是怎样通过身世背景来塑造刘备的呢一、少年刘备虽贩鞋织席为业但胸怀大志由于年少丧父家境贫寒刘备不得不从小跟随母亲靠贩草鞋、织苇席为生但胸怀大志。

《三国演义》第一回中写到刘备一出场作者就交代他“素有大志” 年幼时“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

他平时少言寡语善待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结交豪侠之士因此许多少年争相归附他。

谈《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形象塑造- 2 - 难怪同族人对他另眼相看曰“此儿非常人也”。

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人物形象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的罗贯中。

这部作品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以英雄人物的奋斗和智慧为主线,展现了那个时代壮阔的历史画卷。

在三国演义中,众多的英雄人物各展其威,各具特色,堪称中国文学史上的光辉之作。

本文将从三国演义中的英雄形象进行探讨。

1.刘备:忠诚仁义之君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是备受称赞的君主之一。

刘备具备胸怀大志的特质,在困苦的环境中始终保持着仁义和公正。

他对待部下和百姓都非常慈爱,常听取臣下的意见,从不独断专行。

他不断努力寻找机会,艰苦求索,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建立了蜀汉。

刘备的这种仁爱和理智的领导风格,使得他在三国演义中成为了道德典范和受人景仰的英雄。

2.关羽:忠诚义气之将关羽是三国演义中的另一位传奇英雄。

他的勇猛和忠诚是他的特点。

他一心要效忠于刘备,始终不渝地跟随刘备,无论在战场上还是生活中,他都是刘备的得力助手。

他有着盖世无敌的武艺,从未败于敌手。

关羽的义气和信念使得他赢得了人们的钦佩和尊重。

3.张飞:骁勇善战之猛将在三国演义中,张飞是一个骁勇善战的角色。

他身材魁梧,力大无穷。

他敢于正义,善于奋战。

他在战场上多次表现出非凡的武艺和战略眼光。

张飞对刘备忠诚,百折不挠,维护着了蜀汉的利益。

他的形象也深受读者的喜爱。

4.赵云:青龙偃月之将赵云在三国演义中是独具特色的英雄形象之一。

他的武艺高超,勇猛无敌,被称为"龙的传人"。

他才智过人,懂得利用战略和战术,在战场上取得了许多胜利。

赵云忠诚于诸葛亮,以及自己所效忠的蜀汉,他的英勇和聪明使得他成为三国演义中备受称赞的英雄人物。

5.诸葛亮:智勇双全之谋士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最有名的谋士之一。

他深思熟虑,智慧过人,为刘备出谋划策,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

他以其出色的智谋赢得了许多战役的胜利。

诸葛亮的形象被塑造成为一个忠诚而智慧的英雄角色,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尊敬。

综上所述,三国演义中的英雄形象丰富多样,各具特色。

刘备仁义之君三国演义中的主角

刘备仁义之君三国演义中的主角

刘备仁义之君三国演义中的主角刘备仁义之君-三国演义中的主角刘备,作为《三国演义》中的主角之一,被称为仁义之君。

他的一生彰显出了仁义、忠诚和勇敢的品质,深受人们的敬仰和尊重。

本文将从刘备的背景、仁义行为和其对三国演义的影响等方面,深入探讨刘备作为仁义之君的形象。

一、刘备的背景刘备生于东汉末年,出身贫寒,但却具备良好的家世背景。

他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虽然衰落了一些,但依然保持了一定的地位。

刘备从小耳濡目染,受到良好的教育,培养了他正直的品性和仁义的思想。

二、刘备的仁义行为1. 心系民众:刘备一生都以天下苍生为己任,关心百姓疾苦。

在演义中,刘备赵云刚刚相识时,便向他陈述了自己的理想:“机事不密,害成大事”。

这表明刘备追求的是全民利益,注重布置、安民、治国的大局观念。

2. 宽厚待人:刘备待人宽厚,尤其是对待各路人才,宽容大度。

在治理荆州时,他以礼待诸葛亮,并将其提拔为丞相,充分信任其才能。

对于敌对势力和投降者,刘备采取宽抚政策,取得了他们的忠心归附。

3. 守诺守信:刘备在与吕布结盟时,曾立下三气契约,誓言与吕布共同御敌。

虽然后来吕布败亡,但刘备依然恪守承诺,对其后代念念不忘。

这种守信的品质赢得了他人的尊重和支持,加深了刘备仁义之君的形象。

4. 善待敌方:刘备在与曹操、孙权等敌对势力之间,始终保持着友好的态度。

不仅能以礼待之,也能化解矛盾,减少战争损失。

他与孙权的联盟,不仅加强了抵御曹操的实力,也确保了自身的发展。

三、刘备对《三国演义》的影响刘备作为《三国演义》中的主角之一,对整个故事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

1. 仁义之君的典范:刘备的仁义之举和高尚人格,成为了后世仁义之君的典范。

他的形象深入人心,激励着后来者去追求仁义的境界,塑造了他在三国演义中的主角形象。

2. 彰显主角人物魅力:刘备作为主角之一,其仁义之举成为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的关键。

他的高尚品质,吸引了众多武将和文臣投效并长期奋战在他的麾下,为他的事业助力不少。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形象与仁义之道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形象与仁义之道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形象与仁义之道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刘备是一个备受尊崇的历史人物。

而在《三国演义》这部经典的历史小说中,刘备的形象更是被塑造得仁义典范。

刘备作为主角之一,以其高尚的品德和仁义之道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从刘备的仁义思想、对待部下的态度以及对待敌人的慈悲心态等角度来探讨刘备形象与仁义之道的关系。

首先,刘备以仁义为核心思想。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仁义思想贯穿始终,无论在处理政务还是与人相处时都秉持着仁义原则。

他奉行王佐之道,追求天下太平,从而使得自己成为三国时期人们心目中的理想君主。

刘备在接受诸葛亮拜师时,言传身教地传授给亮他的仁义之道。

“善恶相济,不争成事”、“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等名言流传至今,表达了他对仁义的深刻理解。

刘备将仁义与人的行为准则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言行举止展现自己高尚的品质,成为后世所敬重的楷模。

其次,刘备对待部下的态度显示了其仁义之心。

刘备深知没有威信和敬意,很难成就事业,因此他非常重视与部下的关系。

无论是诸葛亮、关羽还是张飞,他都以平等和尊重对待。

他经常提醒自己要“始终不忘众人之功”并对部下的忠诚、才能和贡献充满感激之情。

尤其是在关羽失陷的时候,他几经周折寻找关羽,并向关羽的儿子关平表示慰问,展现出他对待部下的关怀和体贴之心。

这种对待部下的态度,彰显了刘备卓越的领导能力和仁义之心,使得部下对他的忠诚和信任达到了极高的程度。

此外,刘备对待敌人也展现出慈悲之心。

历史上,刘备与曹操、孙权等多位敌人发生过冲突,但他从不心存恶意,总是以宽容和仁慈的态度对待敌人。

在困扰曹操的汉中之战期间,刘备采取宽和的态度,让曹操感受到了自己的人道主义。

曹操为刘备感到羞愧,并向其发出了“待我安福”的言辞。

同样,在与孙权的战争中,刘备也对孙权表示友好,多次派使者表示自己的善意,并以全国一统为目标来寻求与孙权的合作。

通过这种仁慈的态度,刘备赢得了敌人的尊重和信任,同时也体现了他争取天下和平、崇尚人道的价值观。

刘备三国演义中的仁义之君

刘备三国演义中的仁义之君

刘备三国演义中的仁义之君刘备:三国演义中的仁义之君刘备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名人之一,他在《三国演义》中被诠释为一个充满仁义之君的形象。

刘备以其高尚的品质和仁义的行为赢得了广大人民的敬仰和支持。

在整个斗争的历程中,刘备始终秉持着仁义的原则,为人民着想,助人为乐。

本文将从刘备的性格特点、仁义行为和对待敌人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刘备的性格特点使他成为一个仁义之君。

他性格温和谦虚,待人真诚友善,广泛吸收各种人才,他总是给予他人足够的信任和尊重。

在与张杰、关羽、赵云等一系列有才华、忠诚的将领相处中,刘备总能以宽容、善待的态度来对待他们。

这些都是刘备仁义之君的表现。

其次,刘备的仁义表现在他对待人民的态度上。

他始终把人民的福祉放在首位,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遗余力地奉献自己的一切。

刘备治理的蜀国,以民生为重,开展农田、水利、教育等各项建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他也十分重视树立起一些爱民如子的名声,减轻百姓的负担,以此来换取人民对他的支持和拥护。

第三,刘备在对待敌人方面也表现出仁义之心。

他对曹操和孙权两位主要对手都持有一种仁慈的态度。

曹操对付同胞的残暴举动使得他极其深恶痛绝,却对其子曹丕展现出宽容之心;他与孙权合作,保持了长期的友好关系,相互支持并致力于互利合作。

这种仁慈和宽容的态度,使得刘备与其他割据势力相比展现出与众不同的仁义之心。

最后,刘备的仁义之举也体现在他对于部下和家人的关怀上。

他对待部下始终如同亲人一样,关羽、张杰等人成为他最为信任和依赖的左膀右臂。

即使在他失去荆州、遭受战败的困境中,他依然尽力保护他们的安全,表现出充满仁义之心的行动。

对家人,刘备也表现出极大的关心和关爱,尊重和听从夫人的建议,为其子刘禅设下权臣关平来保护政权的安定。

刘备通常会倾听周围人的意见,据此采取行动,充分显示了他以仁义为标准。

刘备作为三国演义中的仁义之君,他以高尚的品质和仁义的行为赢得了众人的敬仰和信任。

三国演义忠肝义胆的正直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忠肝义胆的正直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忠肝义胆的正直人物形象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其丰富的历史背景、复杂的人物关系和鲜明的正邪立场而被广大读者所喜爱。

在这部作品中,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层出不穷,其中体现出忠肝义胆的正直人物形象尤其引人瞩目。

本文将就三国演义中几个典型的正直人物形象展开论述,探索他们的品质、行为和价值观。

1. 刘备:仁爱之主刘备是三国演义中最有理想和雄心的人物之一。

他诚实宽厚,热爱和平,尽心为民,被誉为“仁者营业”。

刘备的正直体现在他虽然身世卑微,但从不对他人心生嫉妒或恶意。

他始终忠于自己的信仰和承诺,无论处于何种困境,都坚守节操,不为诱惑所动。

刘备的忠肝义胆反映在他从容应对各种挑战时的勇气和坚定态度。

他始终抱着仁爱之心,深得众人拥护,并与关羽、张飞结下了深厚的义兄弟之情。

2. 关羽:重义之士关羽是三国演义中备受推崇的英雄人物。

他以虎猛之姿、白身的义举而闻名于世。

关羽忠于他的兄长刘备,并且永远忠诚于约定与誓言,即使在危急关头也从未背叛过他人。

关羽在遵守道德准则的同时,他还恪守军人的职责,以血肉之躯,保卫他心中最珍贵的族群。

他以返回曹操父亲的养老之地蜀国为例,体现出他对家族和家人的责任感和忠诚。

关羽的英勇和义气使他得到了众人的敬仰,成为正直忠肝义胆的代表人物之一。

3. 张飞:刚直不阿的豪杰张飞是三国演义中另一位备受景仰的人物。

他天性刚烈,直言不讳,所以时常被认为是三国时期最具个性的英雄之一。

张飞与刘备、关羽情同手足,他与关羽一样,体现出了一种忠肝义胆的正直人物形象。

张飞无论在战场上还是生活中,都保持着坚定不移的信仰和行动力。

他的意志坚定,不畏强敌,以果敢的决策和勇气面对逆境。

他的刚直不阿和义气令人钦佩,并在文中被广泛赞美。

以上所述只是三国演义中几个忠肝义胆的正直人物形象的缩影。

正直的人物形象在整个作品中无疑具有重要的地位。

他们以自己的正直和忠诚影响和感染周围的人,塑造了正义的形象。

他们的形象不仅通过战斗的胜利得到体现,更是通过对待他人的真诚和对己责任的担当而深入人心。

三国演义之刘备的仁义与胆识

三国演义之刘备的仁义与胆识

三国演义之刘备的仁义与胆识刘备,字玄德,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之一,也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角色之一。

他以仁义和胆识而闻名于世,为后世人所称道。

本文将从他的仁义与胆识两个方面来论述刘备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

一、仁义刘备被誉为“仁者君子”,这主要表现在他对待人民、朋友以及敌人的态度上。

首先,他对待人民始终保持着关怀和爱心。

在长期的游历和流亡中,刘备频繁接触百姓,了解民间疾苦,对待百姓始终保持着关怀之心。

他在治理蜀地时,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民生的政策,减轻了百姓的负担,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其次,刘备对待朋友的仁义也是备受称颂的。

他与关羽和张飞结义为兄弟,三人情同手足,共进退。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多次表现出对两位兄弟的关怀和照顾。

尤其是在赤壁之战时,他为了救关羽,不顾危险亲自前往曹营,可见他在友情上的仁义之心。

再次,刘备对待敌人也展现了他的仁义之道。

在征战中,他多次给予俘虏宽容和机会。

例如,在董卓之乱时,刘备抓获了董卓,但他并没有急于杀害对方,而是将其释放,并为其安排了退隐后的生活。

这种对待敌人的仁义态度,使得刘备在战乱时期仍能保持崇高的道德标准。

二、胆识刘备在《三国演义》中展现了非凡的胆识和智谋。

首先,他在逆境中保持了乐观和果断的态度。

尽管流亡多年,面临着各种困难和压力,但刘备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并且乐观面对,从不气馁。

他勇敢地寻找机会,努力争取,最终取得了蜀地的统治,建立了自己的势力。

其次,刘备在军事领域展现了出色的胆识和智谋。

他先后征服了益州和荆州,击败了曹操等敌人,收为己有。

在历次战斗中,刘备运用了变化多端的策略,出奇制胜,攻无不克。

例如,在赤壁之战中,他亲自率领军队,巧妙地利用风向和火攻,打败了曹操的强大军队,取得了关键的胜利。

最后,刘备的胆识还体现在他的政治智慧上。

他具备着积极的才干和统治能力,善于借助贤能之士。

他任用了诸葛亮为军师,蔡瑁为谋士,共同打造了一个强大的团队。

在接任益州牧后,他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改革,使蜀地逐步繁荣起来。

三国演义中刘备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中刘备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中刘备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分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三国演义中刘备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分析【导语】:刘备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关于刘备是怎样的人一直受到关注,本店铺来给大家分享刘备的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的英雄人物的品质

三国演义的英雄人物的品质

三国演义的英雄人物的品质
《三国演义》是一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其中涵盖了很多英雄人物的故事。

这些英雄人物的品质各不相同,以下就是其中几位代表性的英雄人物的品质:
1. 刘备:仁义礼智信
刘备是《三国演义》中最具有人格魅力和道德风范的人物之一。

他不但有着高尚的人格,还具备着优秀的领导才能。

在战争中,他对待俘虏从不杀害,而是宽容待之,因此赢得了广泛的信任和支持。

他认为维护天下公义是自己的责任,因此在治国时也非常注重礼义廉耻,这些特质让他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君子。

2. 关羽:忠诚勇敢
关羽是《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人物之一,他的忠诚和勇敢让人们久久难忘。

在很多人眼里,关羽是一个忠诚的军人,他对主公刘备忠心耿耿,从不背叛。

在战争中,他也是一个英勇无畏的战士,从不畏惧敌人,时刻保护自己的主公和同伴。

这些品质让他成为了一个备受尊敬和崇拜的英雄人物。

3. 曹操:智慧果敢
曹操是《三国演义》中最富有争议的人物之一。

虽然他的行为不一定符合道德标准,但他的智慧和果敢却是非常值得称赞的。

在战争中,他往往能够准确地判断形势,采取正确的战略,因此很多次取得了胜利。

同时,他也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在治理国家时非常果断,虽然他的方法有时过于残酷,但却无疑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总的来说,《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人物各具特色,他们的品质也不尽相同。

但无论是仁义礼智信、忠诚勇敢还是智慧果敢,这些品质都是我们应该学习和追求的。

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仁义之道

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仁义之道

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仁义之道刘备,历史上备受人们景仰的伟大政治家与军事家,他的仁义之道,是三国演义中的一大特色。

刘备以仁义为核心价值观,成为了他的领导理念与政治决策的主要准则。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刘备的仁义之道。

一、仁者爱人,刘备的仁慈之心刘备以仁者爱人为志向,他对待士兵、属下和百姓都表现出高度的关怀和慈悲。

他在选择部下时并非看重身份背景和资历,而是注重人格品质和能力。

刘备视士兵如子,对待属下和百姓始终保持宽厚待人的态度。

他常常通过赏赐、奖励和医疗救助来体现自己对他人的关爱与善意。

二、义者行为,刘备的正直与忠诚刘备以义者行为为底线,他坚守诚实、正直和信义的原则。

他在政治决策和待人处事中从来不违背自己的良心。

刘备从来不利用权力谋取私利,始终从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出发,对外承诺必信守,对内自律严谨。

他与关羽、张飞兄弟情深义重,始终保持忠诚和信任,以支持和鼓励他们为国家和民众做出贡献。

三、道义化教育,刘备的仁义之道的传承刘备在治国过程中注重道义教育与文化传承,他派遣学者、文人学习儒家经典,培养社会各界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他致力于改革土地制度,提倡农耕文化,鼓励人民务农兴业。

刘备积极成立学院与学校,培养人才,传承儒家礼仪和道德伦理,使社会风气更加正庄,并为后人树立了崇高的道德榜样。

在《三国演义》中,我们可以看到刘备时刻坚守着自己的仁义之道,无论是从他对待士兵、属下和百姓的慈爱关怀,还是他对正直和忠诚的坚持,以及他传承道义、培养人才的努力,都体现了刘备仁义之道的核心和精髓。

总之,刘备的仁义之道是其伟大领导者的标志。

他以仁慈、正直以及教育文化的传承为准则,为后人树立了崇高的道德榜样。

他的仁义之道不仅在历史中闪耀光芒,也为我们今天仍然提供了深思和启示。

刘备的仁义之道三国演义中的君子形象

刘备的仁义之道三国演义中的君子形象

刘备的仁义之道三国演义中的君子形象刘备的仁义之道:三国演义中的君子形象在中国文化中,仁义之道一直被奉为高尚的道德准则。

而在《三国演义》这部经典的历史小说中,刘备的仁义之道被塑造得淋漓尽致,成为了君子形象的典范。

通过刘备的言行举止,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聪明才智、高尚品德以及对人民的深深关怀,他的仁义之道不仅感染着身边的人,也深深影响着后世。

刘备的仁义之道体现在他对待亲朋好友的态度上。

他与关羽、张飞三人结为义兄弟,立下桃园三结义的约定。

刘备与关羽、张飞的兄弟之情,可以说是铁杵磨成针,同船共济。

而刘备本人也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他宽宏大量,不计前嫌,不忘旧情,深信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当关羽背叛曹操归降之际,刘备不仅原谅了他,还庆贺他在历次战斗中所取得的胜利。

这种仁义之道的表现,让他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信任。

刘备的仁义之道还体现在他对待敌人的态度上。

《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无疑证明了刘备是一个睿智的战略家,他善于化敌为友,以智取胜。

在刘备和诸葛亮发起北伐之时,他不仅如约释放了曹操的妻儿,并以诸葛亮的计策使曹操收服了司马懿,进一步巩固了他们联盟的关系。

刘备的仁义之道不仅让敌人感受到了温暖,更让他们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刘备的仁义之道更是体现在他对人民的关怀上。

在刘备担任各地官职的时候,他一直以人民的利益为重。

他力主减轻农民的赋税,鼓励农业生产,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

他还积极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人民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他关心部下的安危,经常与士兵们共食一锅饭,不以高高在上的姿态示人。

这种平易近人的态度和对人民的关怀,让人民对他充满了感激之情。

刘备的仁义之道不仅仅体现在他的言行举止中,还体现在他的品德修养上。

他讲究道义礼法,严格要求自己。

他以诚实为根本,重视忠义。

他在处理政务时有所为有所不为,不为贪图权势所动,为人民着想,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众人皆服他为君子,称他为“仁者之师”。

总而言之,刘备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展现了仁义之道的精髓。

刘备仁德令人钦佩三国演义中的仁义君子形象

刘备仁德令人钦佩三国演义中的仁义君子形象

刘备仁德令人钦佩三国演义中的仁义君子形象刘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备受尊敬的人物。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被塑造成了一个充满仁义之气的君子形象,为人所敬佩。

他的仁德之举以及他所表现出的高尚品质,使他在历史和文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刘备的仁德体现在他对待家人和朋友的态度上。

首先,作为一个亲人,刘备对他的妻子、兄弟和子女都十分关爱。

不论是在困难时期,还是在顺境中,他始终秉持着温和宽容的态度,为他们提供全力的支持和保护。

他对妻子孙尚香的关怀体现在他细心照料她的生活起居,给予她无尽的爱和关怀。

他对义弟关羽的忠诚与信任是无人能及的,他们之间的交情堪称兄弟之情的典范。

他还对待子女倾注了深深的父爱,同样给予他们最好的教育和关怀。

刘备这种对家人之间的深情厚意,展现了他作为一个丈夫、兄弟和父亲所具备的仁德和家庭观念。

其次,刘备对待朋友和下属也表现出了极高的仁义之心。

他待人宽厚,十分钟爱人才。

对于与他有交情的朋友和帮助他的人,他总是心存感激,并以手足之情报答。

例如,当诸葛亮向他出示发誓书时,诸葛亮尽管未能给予刘备确凿的证据,但刘备仍然相信诸葛亮的诚意和才干,毫不犹豫地与之结为盟友。

此外,他还相信黄月英的卓越智慧并接纳她为义女,展现出了对于人才的重视和欣赏。

刘备对下属的关心体现在对待贤才的用人之道上,他注重人的素质和才干,推崇器重人才,鼓励和赏识他们的努力和成就。

这种对待朋友和下属的仁义之心,使他赢得了众人的尊敬和拥戴。

刘备的仁德也展现在他对待战胜的敌人上。

他深知战火中的残酷,不愿为忠义而丧失人性。

他对战胜的敌人持有一种宽容和仁慈的态度,从不虐待俘虏或掠夺平民。

相反,他对他们保持着和善的态度,让他们感受到仁义的力量。

他积极推行赦免政策,给予俘虏们重新开始的机会,以期使他们能够回归社会,为共同的繁荣而努力。

刘备的宽容和仁慈,充分彰显了他作为一个君主的仁德态度,赢得了广大百姓和战胜的敌人的敬仰。

总结起来,刘备在《三国演义》中被描绘为一个备受钦佩的仁义君子形象,他对家人、朋友和下属都表现出高尚的品质和关爱之情。

三国演义的英雄形象解读

三国演义的英雄形象解读

三国演义的英雄形象解读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罗贯中刻画了许多英雄人物,他们的形象丰满而传奇,深深地影响了后世人们的思想和审美观念。

本文将对三国演义中的英雄形象进行解读,探讨他们的特点和价值。

一、刘备——仁德之君刘备是三国演义中的核心人物之一,他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仁义和仁德的核心价值观。

作为汉室宗亲,刘备始终牢记自己的家族使命,努力恢复汉室的疆土。

他虽然身处乱世,但从不背离自己的仁义之心,无论是对待部下还是对待敌人,他总是以仁爱和宽容的态度对待。

他与关羽、张飞等人的深厚兄弟情谊也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

刘备的仁德形象在演绎了中国古代的君子之风,也给人们树立了高尚的道德标杆。

二、关羽——武艺之神关羽是三国演义中最为知名的英雄之一,他以其非凡的武艺和忠诚的精神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楷模。

关羽的形象在民间流传甚广,他的忠诚、勇敢和义气成为了对后世英雄的标志。

他为了曹操效力时表现出的忠诚和义气使他在历史上享有盛誉。

关羽死后,民间将他奉为武艺之神,纷纷祭祀他,流传下了关公文化。

关羽的形象不仅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艺术创作素材,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符号。

三、张飞——热血之勇张飞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位重要角色,他以其雷霆万钧的热血和勇猛无畏的形象深入人心。

张飞出生贫寒,但他的勇猛和坚韧却成为他在战场上的杀敌利器。

他的咆哮能够震慑敌军,他的猛勇让敌人闻风丧胆。

虽然他性格暴躁,但他的忠诚和义气依然感染着人们。

张飞的形象在三国演义中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充满热血和豪情的一面,鲜明地表达了人们对英勇的向往和崇拜。

四、曹操——智勇之才曹操是三国演义中最具争议性的人物之一,他以其出色的智勇和政治手腕成为了后世传颂的英雄。

曹操有过改变历史格局的野心和勇气,同时他也是一个足智多谋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的声名和影响力使得他可以招纳许多才士为其效力,他的统治也为那个时代带来了一丝稳定。

但他也因一些暴行和残暴的举止而受到指责。

《三国演义》中的英雄形象与权谋智慧

《三国演义》中的英雄形象与权谋智慧

三国演义中的英雄形象与权谋智慧引言《三国演义》是中国历史上一部极具影响力的经典小说,描绘了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乱世风云。

这部作品不仅展示了许多英勇豪杰的形象,还深入剖析了他们之间的权谋斗争和智慧谋略。

本文将探讨《三国演义》中几位代表性英雄人物的形象塑造以及他们在权谋智慧方面的表现。

1. 刘备:仁义之君刘备是《三国演义》中最具仁义之君形象的人物之一。

他为人诚实宽厚,善于联络人际关系,并且对待部下及子民十分体贴与关怀。

刘备奉行“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念,在权谋斗争中始终保持着其高尚的道德风范。

即使面临艰难困境,在用兵策略上也更倾向于圣明而非狡诈。

2. 曹操:权谋高手曹操被称为《三国演义》中的权谋高手,他深谙权术之道。

曹操善于运用智计和策略,让人难以捉摸。

他一方面推崇儒家思想,在政治上追求稳定与安宁,另一方面却能毫不犹豫地采取激进而勇敢的军事行动。

曹操的权谋智慧使其在乱世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并且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3. 孙权:灵活变通孙权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创始人,也是《三国演义》中备受称颂的英雄之一。

他在政治方面展现出了非凡的灵活性和变通能力。

孙权能抓住机会,并根据形势做出相应调整,这使得他能够在复杂多变的权谋斗争中保持稳定并取得胜利。

孙权善于运用合理分配资源和掌握情报优势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4. 赵云:忠诚勇猛赵云是蜀汉将领刘备麾下最为闻名而可歌可泣的英雄之一。

他以忠诚和勇猛而闻名于世。

赵云在战场上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军事才能,将其个人魅力与对主公刘备的无限忠诚相结合。

赵云用自己的英勇行为书写了《三国演义》中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结论《三国演义》中不仅塑造了众多仁义之君、权谋高手、灵活变通者以及忠诚勇猛的英雄形象,还深入展示了他们在权谋智慧方面的表现。

这些英雄人物通过不同方式展示了智慧、胆识和领导才能等品质,使得他们成为历史上备受推崇的人物,并对后来者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们是《三国演义》中精彩纷呈的角色,也是我们值得学习和敬佩的榜样。

三国演义刘备传读后感仁义与智慧的领袖之路

三国演义刘备传读后感仁义与智慧的领袖之路

三国演义刘备传读后感仁义与智慧的领袖之路三国演义刘备传读后感:仁义与智慧的领袖之路在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响彻千古的英雄人物,而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备受赞誉的领袖之一,刘备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作为一个仁义而智慧的领袖,刘备在整个故事中展现了他的非凡魅力和领导能力。

本文将从仁义和智慧两个方面来探讨刘备在《三国演义》中的领袖之路。

首先,刘备的仁义之道令人钦佩。

仁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而刘备无疑将其发扬光大。

他不仅尊重敬重他的亲人和朋友,还对待下属、百姓和敌人都如同亲人一般。

刘备的仁义之举可以从他对待关羽和张飞的关系中得到体现。

无论是在艰难时期还是成功时期,刘备始终保持着对关羽和张飞的同等关心和尊重。

他凭借这种真挚且真实的情感,建立起了一个坚固的忠诚关系,这极大地加强了他们团结的力量。

其次,刘备的智慧也是他成为一个优秀领袖的重要特质之一。

智慧是一个领袖的核心素质,对于刘备来说也是如此。

面对艰难的局势和复杂的政治斗争,刘备始终保持着冷静和明智的头脑。

他敏锐地观察到各种形势的变化,并利用自己的智慧做出了正确的决策。

例如,在被曹操围困的危机中,他采取了“苦肉计”,成功地脱离了险境。

在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的战略上,他也展现了出色的智慧和谋略。

同时,刘备对待人才的包容性也展现了他的智慧。

他知道一个人不能成就大业,需要有一支能力出众的团队。

刘备招揽人才,无论是来自士人还是平民百姓,他都给予了充分的信任和机会。

正是因为他的包容与信任,他才得以吸引了像诸葛亮和庞统这样的杰出人才,并建立起了一个稳定且协作高效的团队。

总结起来,刘备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展现了他作为一位领袖的仁义和智慧之道。

他以仁义之心感召人心,建立了忠诚的团队;他以智慧之道引领着团队走向胜利。

通过刘备的故事,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伟大的领袖所应具备的品质和智慧。

他的仁义和智慧无疑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领导力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我们也可以从刘备的领袖之路中汲取智慧,为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三国演义之刘备的仁义

三国演义之刘备的仁义

三国演义之刘备的仁义刘备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位重要角色,他以仁义之道为准则,深受人们的敬仰与喜爱。

本文将从刘备的仁义品质、在政治军事中的体现以及与其他人物的关系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刘备的仁义品质刘备一贯以仁义为准则,他心怀天下百姓,心系社稷安危,体现出了伟大的仁义品质。

首先,他待人宽容和善,从不计较过往恩怨,愿意给予人们第二次的机会。

例如,当他与张杰不和时,张杰曾欲杀害刘备,但刘备原谅了张杰,并与之结为兄弟,最终张杰为刘备效力,出力甚多。

这种宽容和善良的品质使得刘备不仅赢得了张杰的忠诚,也赢得了更多人的心。

其次,刘备关心民生,对待百姓极为慈爱。

他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以减轻百姓的负担,改善人们的生活。

此外,在与他人合作时,他也总是真诚坦率、守信用,不会为了私利而做出不光彩的事情。

刘备的这种仁义品质使得他在江山动荡的年代能够得到百姓的拥护和支持。

二、刘备在政治军事中的体现刘备的仁义品质不仅体现在个人行为上,在政治军事方面同样有着明显的体现。

首先,在三国纷争的时代背景下,刘备始终追求的是天下大同、疆土安定。

他积极寻求与其他诸侯的合作,以共同对抗外族侵略、消除战乱。

此外,他还着重发展教育、修复城市、恢复农业等方面,为社会的稳定与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

其次,在军事方面,刘备一直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善于用人。

他聪明睿智,能够看出别人的才能,并给予他们合适的岗位,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

无论是关羽、张飞这样的武将,还是诸葛亮、庞统这样的谋士,他都能够善于运用,以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这种善于用人的能力,不仅彰显了刘备的智慧,也让他的政权得以稳固。

三、刘备与其他人物的关系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但刘备的仁义品质使得他与众人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他与关羽、张飞结为了生死兄弟,彼此忠诚而无怨无悔;他与诸葛亮、庞统形成了默契的合作关系,共同为实现治国理政的目标而努力。

刘备以自己的仁义和宽容,建立了信任和团结,使得他可以凝聚各方力量,在战争与政治中取得重要胜利。

谈《三国演义》中刘备形象塑造

谈《三国演义》中刘备形象塑造

谈《三国演义》中刘备形象塑造[摘要]《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所著,为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

刘备(161-223)即蜀汉昭烈帝,字玄德,汉族,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公元221-223年在位。

谥号昭烈帝,庙号烈祖,史家又称他为先主。

刘备是涿郡的一介平民。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刘焉大量征兵。

刘备见军书,念为汉室后裔,却无力挽救汉室,只得哀叹。

这时遇到张飞,二人情投意合,到酒馆交谈,遇到关羽,三人在桃园结义,共讨黄巾。

220年,曹丕篡夺汉室,建立魏国,刘备随即建立蜀国,同年为报弟仇东征孙权,被陆逊打败,223年在白帝城病死。

[关键词]《三国演义》;刘备;尊贤礼士;仁德爱民;谋略《三国演义》是一部以历史题材为主的古典小说,对于刘备形象塑造,人们有着一些不同的看法。

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及其白帝城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二,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

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

”有人干脆否定了鲁迅先生的意见,认为作者罗贯中还写了刘备的枭雄行径,作者写刘备虚伪是有意为之,鲁迅所批评的,“恐怕不应该算作作品的缺点,而是它的现实主义的表现”。

到底应该如何评价刘备形象塑造,本文想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一、仁德爱民在三国时期,刘备的“仁义、德高、爱民”没有谁可以跟他一争高下。

前辈孟子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谓是在三国中得到了最大的体现。

当时,罗贯中笔下塑造的枭雄人物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了天时之利,另外一位霸主孙权,继承父亲和兄长打下来的基业占了地利之利,而书中塑造的刘备,则以仁立世,用义号召,占了人和之利,并得以白手起家且三分天下!可以说刘备大半生颠沛奔走,不知道遇到了多少困难和危机,施仁政于民的机会并不多,但他深深的知道“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重视以宽仁厚德待人,以宽仁厚德服人,与那些趁乱残害平民,谋取个人利益,暴力征服手段的乱贼有着天壤的本质之分,因而争取到了人心,使得大伙不论怎么都愿意跟着他打天下。

古文观止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古文观止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古文观止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作品。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罗贯中塑造了众多丰满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既有英勇豪杰,又有智勇双全的谋略家,他们塑造得非常生动立体。

在本文中,我们将就古文观止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塑造进行探讨。

一、刘备:仁义之君的化身刘备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也是一位非常具有道德和人格魅力的人物。

他被塑造成了一位仁义之君,他对待部下和百姓都极为宽厚仁爱,并且一直以德治天下为目标。

刘备的形象塑造使人们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好感和敬仰之情。

刘备的仁义形象主要通过他与关羽和张飞的关系来展现。

他对待这两位将领十分待见,对他们宽容体恤,以兄长待之。

而且,在刘备的影响下,关羽和张飞也逐渐成长为了真正的忠臣义士。

这一形象的呈现恰到好处地展示了刘备仁义之君的一面。

二、诸葛亮:智勇双全的谋略家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被描述为一个智勇双全的谋略家。

他机智过人,深谋远虑,拥有超凡的智慧和高明的谋略。

诸葛亮在小说中的形象塑造使人们对他敬佩备至。

诸葛亮的形象通过他对付曹魏和东吴两国的策略展示出来。

他利用每一个时机,采取各种手段来等待时机,通过巧妙的计谋使敌人陷入被动,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样的形象描写展示了诸葛亮卓越的智慧和出色的领导能力。

三、曹操:智勇双全的政治家曹操是三国演义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他被塑造成了一个智勇双全的政治家。

曹操的形象是复杂而丰富的,他既是一位英雄,又是一位峻厉的君主。

他通过自己的勇武和智谋,领导着魏国的全面发展。

曹操的形象通过他对待部下和对待敌人的方式展示出来。

他对待忠诚的部下非常慷慨大度,但对待背叛者则冷酷无情。

曹操的出色政治家形象在他对付刘备和孙权的谋略中得到了充分展示,他凭借着自己的智谋和领导能力,成功地掌控了魏国的政权。

四、关羽:忠诚勇敢的美德典范关羽是三国演义中备受崇敬的人物之一,他被塑造成了一个忠诚勇敢的美德典范。

关羽为人刚正不阿,充满忠诚与义气,他对待兄长刘备一心一意,为兄弟不顾一切。

刘备三国演义中的仁义君子

刘备三国演义中的仁义君子

刘备三国演义中的仁义君子在三国演义中,刘备被描绘为一个充满仁义之心的君子形象。

作为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刘备展现出了他的品德和人格魅力,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楷模。

在演义中,刘备的仁义之举贯穿始终,他以智勇双全的特点,为人民谋取福祉,保护百姓安详,为国家的统一及民众的幸福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刘备的仁义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他对待士兵和百姓的关怀上。

在整个三国时期,战火纷飞,百姓疲惫不堪。

然而,在刘备身上,我们看到了他无私的关爱和照顾。

刘备非常重视士兵的福利,对待他们如同对待自己的家人。

他不仅提高了士兵们的待遇,还严格要求军纪,减少百姓的徭役,保护人民的安定生活。

他曾经对士兵们说:“我把你们当作自己的亲人,如同我对待我的父母和弟兄一样。

”他始终不忘士兵们为国家和民族做出的贡献,对他们感恩戴德,激励他们为国家的统一而奋斗。

此外,刘备还展现了对手下文臣的器重和赏识。

他重视人才,善于任用贤能之士。

在三国演义中,有很多著名的文臣武将都是刘备的得力干将,如诸葛亮、赵云等。

他们都被刘备一眼看中,并且被赋予了重任。

刘备对待他们非常宽容和尊重,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和能力,让他们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

刘备对文臣的器重不仅体现了他对人才的崇尚,也显示出他对待手下的仁义之心。

刘备的仁义也表现在对待敌人和俘虏上。

在战争中,刘备始终坚持“仁者爱敌”的原则。

他不同于其他的军事统帅,对战败的敌人和俘虏都持宽容和仁慈的态度。

他不会杀害无辜百姓,也会尽力保护俘虏的生命财产。

他尊重每个人的生命,尽可能减少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他希望通过宽容和理解,实现人民的和平安定,以打动敌人的心灵,使更多的人归附于自己,实现统一大业。

从刘备的仁义之举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内心深处对人类的关怀和热爱。

他不仅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君主,更是一个仁义之君。

刘备的仁义经历了一系列的考验和困难,最终在各方面都得到了肯定和赞赏。

他的形象让人们感受到了仁义之心的力量,也给我们树立了一个伟大的榜样,激励我们在人际关系中,对待他人时也能秉持仁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评论
历史上的刘备真实人物形象就“仁义”这一角度来讲,得见于陈寿《三国志》卷三十二《先主传》末的评语:“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其中的“弘毅宽厚”就是对刘备仁义的很好说明。

《傅子》中评价到:“刘备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

”同时期袁绍称:“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

”可见历史上刘备确实具备了“仁义”这一优良品质。

然我们先主所常说到的刘备之仁,更多得益于《三国演义》中对刘备这一人物的小说刻画。

通过演义中对刘备人物形象的刻画,刘备渐渐失去了历史的本来面目。

本文姑且在比较演义和正史的基础上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演义中刻画刘备仁义所采取的几种方式。

一、“移花接木”型
所谓“颠倒是非”,是指演义中所描述的事实与历史上的真实情况截然相反。

这一类型的代表事件便是演义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

且看原文:“张飞大怒,睁圆环眼,咬碎钢牙,滚鞍下马,径入馆驿,把门人那里阻挡得住,直奔后堂,见督邮正坐厅上,将县吏绑倒在地。

飞大喝:“害民贼!认得我么?”督邮未及开言,早被张飞揪住头发,扯出馆驿,直到县前马桩上缚住;攀下柳条,去督邮两腿上着力鞭打,一连打折柳条十数枝。

玄德正纳闷间,听得县前喧闹,问左右,答曰:“张将军绑一人在县前痛打。

”玄德忙去观之,见绑缚者乃督邮也。

玄德惊问其故。

飞曰:“此等害民贼,不打死等甚!”督邮告曰:“玄德公救我性命!”玄德终是仁慈的人,急喝张飞住手。

傍边转过关公来,曰:“兄长建许多大功,仅得县尉,今反被督邮侮辱。

吾思枳棘丛中,非栖鸾凤之所;不如杀督邮,弃官归乡,别图远大之计。

”玄德乃取印绶,挂于督邮之颈,责之曰:据汝害民,本当杀却;今姑饶汝命。

吾缴还印绶,从此去矣。

”此一段描述一方面反映了张飞嫉恶如仇的性格,但更多的把一个“仁义”的刘备展现在读者面前,在读者心中自然的树立了刘备“仁义”这一高大形象。

其实历史上的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刘备不仅不是在督邮被打后的施救者,而是真正使督邮感受皮肉之苦的“施暴者”。

《三国志》卷三十二《先主传》载:“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二百,解绶系其颈着马 ,弃官亡命。


由此可见,真正怒鞭督邮的是刘备而非张飞,而罗贯中则在创作小说的时候,为了凸显刘备之仁,而将事实颠倒,这是小说《三国演义》在描写刘备“仁义”这一特点时采用的一个重要手法。

二、“无中生有”型
演义中为了更好的展现刘备之“仁”,多有在原有史料的基础上另行加工,虚构情节之事。

如围绕“的卢”马进行的描写。

就《三国志》中对的卢马的叙述只见于“马跃檀溪”一处。

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载:“所乘马名的卢,骑的卢走,堕襄阳城西檀溪水中,溺不得出。

备急曰:“的卢:今日厄矣,可努力!”的卢乃一踊三丈,遂得过,乘浮渡河……”而演义中则对这匹马有了更为详细的描述,并以此论证刘备之仁。

且看演义第三十五回刘备与徐庶(单福)之间的对话:“单福曰:“适使君所乘之马,再乞一观。

”玄德命去鞍牵于堂下。

单福曰:“此非的卢马乎?虽是千里马,却只妨主,不可乘也。

”玄德曰:“已应之矣。

”遂具言跃檀溪之事。

福曰:“此乃救主,非妨主也;终必妨一主。

某有一法可禳。

”玄德曰:“愿闻禳法。

”福曰:“公意中有仇怨之人,可将此马赐之;待妨过了此人,然后乘之,自然无事。

”玄德闻言变色曰:“公初至此,不教吾以正道,便教作利己妨人之事,备不敢闻教。

”福笑谢曰:“向闻使君仁德,未敢便信,故以此言相试耳。

”玄德亦改容起谢曰:“备安能有仁德及人,惟先生教之。

”福曰:“吾自颍上来此,闻新野之人歌曰‘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

’可见使君之仁德及人也。

”由此处描述可见刘备在演义中之仁义,与曹操之“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之语形成鲜明对比。

也将刘备常说“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

”之语达到惊人之契合。

而这一“仁义”的体现,恰好是演义中无中生有之妙作,史书不见!
三、“愈演愈烈”型
前文中我们已经谈到了历史上的刘备本来就具有“仁义”的优良品质。

演义在刻画刘备这一人物形象时,自然不会放过本就存在的素材,再加以渲染。

最能体现刘备“仁义”品质的事件在历史中存在,在演义中又被高度渲染的无疑是“携民渡江”。

《三国志》《先主传》这样记载: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馀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

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简单数语当能体现刘备之仁,习凿齿评价: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逼事危而言不失道。

追景升之顾,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

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其终济大业,不亦宜乎!然演义中对此处之描写更令人叫绝,且看演义第四十一回:操大怒,即日进兵。

玄德问计于孔明。

孔明曰:“可速弃樊城,取襄阳暂歇。

”玄德曰:“奈百姓相随许久,安忍弃之?”孔明曰:“可令人遍告百姓:有愿随者同去,不愿者留下。

”先使云长往江岸整顿船只,令孙乾、简雍在城中声扬曰:“今曹兵将至,孤城不可久守,百姓愿随者,便同过江。

”两县之民,齐声大呼曰:“我等虽死,亦愿随使君!”即日号泣而行。

扶老携幼,将男带女,滚滚渡河,两岸哭声不绝。

玄德于船上望见,大恸曰:“为吾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难,吾何生哉!”欲投江而死,左右急救止。

闻者莫不痛哭。

船到南岸,回顾百姓,有未渡者,望南而哭。

玄德急令云长催船渡之,方才上马。

比较正史与演义在描写此事之不同手笔,感慨作者写作技艺的出神入化,淋漓尽致地通过环境烘托,细节刻画将刘备的仁义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这句在刘备遗诏里的话是刘备一生为人的写照。

虽然演义中对其“仁义”有渲染之效,但刘备仁义之德仍为后世所传颂。

参考文献:
[1]《三国演义》明罗贯中.
[2]《三国演义的政治与谋略》清毛宗岗.
[3]《三国演义资料汇编》朱一玄刘毓忱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4]《厚黑高手——刘备的登龙术》宋少华编著沈阳出版社2001年版.
[5]《三国演义研究集》四川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6]《三国志》晋陈寿.
谈《三国演义》刘备“仁义”形象塑造
杨明怡
绵阳南山中学语文组 621000
摘要:《三国演义》塑造多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刘备的“仁义”是书中一大亮点。

过往许多学者就刘备“仁义”形象进行论述。

本文主要从“演义”与正史的比较来分析《三国演义》中刘备“仁义”形象的塑造。

关键词:刘备;仁义;移花接木;无中生有;愈演愈烈
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