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家养老模式研究

合集下载

居家养老可行性研究报告

居家养老可行性研究报告

居家养老可行性研究报告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养老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议题。

传统的养老模式存在着种种不足,居家养老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方式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居家养老的可行性,并分析其优缺点以及相关前景。

一、居家养老的背景和现状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我国老龄化问题愈发突出。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了2.47亿人,占总人口的17.9%。

而且老年人口还在不断增长,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3.4亿。

传统的养老方式存在着高昂的费用、家庭照顾压力大、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给老年人和家庭带来了困扰。

二、居家养老的定义和特点居家养老,顾名思义就是老年人在自己或亲属的家中生活,并通过社区和社会服务来获得养老照料。

相较于传统的养老机构,居家养老具有以下特点:1. 自主性:老人可以在熟悉和舒适的家环境中生活,更好地保持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尊严。

2. 社交性:老年人可以与家人、邻居和朋友保持更密切的联系,降低孤独感,促进社交互动。

3. 个性化: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和特点,提供量身定制的养老服务,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4. 经济性:相比于传统养老机构,居家养老可以降低家庭的经济负担,节约养老费用。

三、居家养老的优缺点1. 优点:(1)尊重老人的意愿和需求:居家养老能够更好地尊重老人的意愿和需求,使老人在亲近的家庭环境中获得关爱。

(2)保持社交关系:老年人在家中可以与家人和朋友保持更紧密的联系,避免孤独和孤立感。

(3)降低经济负担:居家养老可以减少家庭的经济负担,相对于养老机构更加经济实惠。

(4)个性化关怀:家庭环境更容易提供个性化的养老服务,满足老人不同的需求。

2. 缺点:(1)护理不足:家庭环境无法提供充足的专业护理,对于有特殊护理需求的老人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2)家庭压力:居家养老往往需要家人长时间陪伴和照料,对家庭工作和个人生活带来一定的压力。

养老模式研究及新型养老模式建议

养老模式研究及新型养老模式建议

养老模式研究及新型养老模式建议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养老问题愈发凸显。

如何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本文将从养老模式研究的角度出发,探讨我国当前养老模式的现状以及未来可能的趋势,并提出新型养老模式的建议。

一、养老模式研究1.现状分析我国养老模式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1)家庭养老模式面临挑战。

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逐渐失去了它的优势。

现代家庭结构中,夫妻双方都在外工作,而年长者却需要更多的关怀和照料,这导致了家庭养老模式的难度逐渐增加。

(2)养老院模式存在着服务不足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养老院主要分布在城市,而且由于人员和资源的限制,养老院往往无法提供高品质的服务。

养老院的收费也偏高,导致了很多老年人无法负担。

(3)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尚未完善。

虽然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社区养老服务的投入,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依然存在着服务不足、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

2.趋势分析在未来,我国养老模式可能呈现以下趋势:(1)多元化养老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未来的养老模式可能会趋向多元化,不同的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

(2)以社区为基础的养老模式。

社区是老年人生活的主要场所,未来国家可能会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养老服务的投入,推动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服务。

(3)科技化养老模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的养老模式可能会更加注重科技的应用,例如智能养老设备、远程医疗等。

二、新型养老模式建议1.建立社区为基础的养老服务体系。

政府应加大对社区养老服务的投入力度,加强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人员的培训,提高社区养老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2.推行“居家养老”政策。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老年人在家中养老,提供相应的服务和配套设施。

3.发展老年社区。

政府可以在城市规划中加大老年社区的建设力度,提供适合老年人居住和生活的环境和设施。

5.加强科技与养老的结合。

国内外养老模式研究现状

国内外养老模式研究现状

国内外养老模式研究现状国内养老模式研究现状:
1. 传统家庭养老:在中国,长期以来,传统家庭养老一直是主要模式。

然而,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传统家庭养老面临诸多挑战,如家庭结构的小型化、老龄化问题等。

2. 养老院模式:养老院逐渐兴起,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专业的养老服务。

这方面的研究关注养老院的管理模式、服务质量、老年人生活质量等方面。

3. 社区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方向,研究包括社区养老设施建设、社区护理服务、社区老年人参与活动等。

4. 互联网+养老:随着数字科技的发展,研究也涉及到互联网在养老服务中的应用,如在线医疗服务、智能健康监测等。

国外养老模式研究现状:
1. 北欧养老模式:北欧国家一直以其先进的社会福利制度而闻名,包括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医疗、护理和社会支持服务。

研究关注其养老制度的运作和可持续性。

2. 老年人共同体模式:一些国外地区倡导老年人自主组织生活,形成老年人共同体。

这种模式注重社交、参与和共享资源。

3. 老年人自助居家养老模式:强调老年人在家中自助养老,通过社会支持、健康管理等手段,提高老年人在家中的生活质量。

4. 技术辅助的养老模式:类似中国的互联网+养老,国外也研究将新技术应用于老年人护理和生活中,以提高老年人的独立性。

总体而言,国内外的养老模式研究趋向多元化和智能化,力求为老年人提供更全面、个性化的服务,同时关注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怀和融入。

这些研究对于应对全球老龄化社会所带来的挑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居家养老可行性研究报告

居家养老可行性研究报告

居家养老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居家养老作为一种新兴的养老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报告旨在对居家养老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居家养老的概念和特点(一)概念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在家中居住,并由社会提供养老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

它不同于传统的家庭养老,居家养老强调社会服务的介入,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等多方面的支持。

(二)特点1、自主性老年人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中生活,保持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社交圈子,自主安排日常生活。

2、便利性服务提供上门,减少了老年人出行的不便,能够及时满足老年人的各种需求。

3、经济性相较于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的成本相对较低,减轻了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4、人性化注重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和个性化服务,使老年人在享受服务的同时感受到关爱和尊重。

三、居家养老的需求分析(一)老年人口数量增长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旺盛。

(二)家庭结构变化传统的大家庭结构逐渐解体,小型化、核心化家庭增多,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

(三)老年人健康状况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对医疗护理和康复服务的需求增加。

(四)精神文化需求老年人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如文化娱乐、社交活动等。

四、居家养老的优势(一)符合老年人的心理需求老年人在熟悉的家庭环境中生活,能够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有利于身心健康。

(二)减轻社会养老负担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区资源,降低了对养老机构的依赖,减轻了政府和社会的财政压力。

(三)促进就业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如护理员、康复师、社工等。

(四)传承家庭文化有助于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促进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

五、居家养老的实施条件(一)政策支持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扶持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如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

(二)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包括服务机构、服务人员、服务设施等。

养老模式研究及新型养老模式建议

养老模式研究及新型养老模式建议

养老模式研究及新型养老模式建议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逐渐引起广泛关注。

在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难以满足需求的情况下,新型养老模式应运而生,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

本文将就养老模式的研究及新型养老模式建议进行探讨。

一、养老模式的研究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逐渐失去其原有的优势。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速,更多的家庭无法提供必要的养老服务,而养老院的高费用、服务不足等缺陷则使得大多数老年人望而却步。

因此,我们需要探索更加合适的养老模式。

1.社区养老模式社区养老模式是将养老服务直接提供给老年人所居住的社区。

基于这种养老模式,老年人可以接收到居家养老、社交活动、健康咨询和日常护理服务等等。

社区养老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获得感,同时丰富了社区的活力。

2.颐养院养老模式颐养院养老模式被认为是社会养老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结构包括康复疗养和居所养老。

颐养院养老模式不同于传统养老方式,它具有足够的灵活性,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服务,价格也较为合理,是一个较为好的选择。

智慧养老模式更加强调科技的应用,通过智能化的传感器、物联网、机器人等技术相结合,不断创新养老服务手段,降低养老成本,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

智慧养老将替代传统养老方式,成为老年人最理想的选择。

建立完善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包括医疗、护理、健康咨询等多种服务内容,并提高服务的覆盖率和质量。

同时加强社工队伍的建设,有效维护社区养老服务的顺畅进行。

推广以欧美为代表的独立颐养院模式,即将社会养老服务和房地产业有效地结合,使社会养老服务充分体现市场化特征。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的政策,鼓励颐养院发展,并提高养老院服务的质量水平和规模。

3.推广智慧养老模式智慧养老需要大量的科技支持,因此,政府可以适当增加对智慧养老基础设施和技术的投入。

同时,相关企业也应积极探索智慧养老方式,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开展适合中国老年人的智慧养老服务。

结语养老问题是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研究

“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研究

“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研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居家养老成为一种越来越受欢迎的养老方式。

而在这个背景下,“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这种养老服务模式的特点、优势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特点1.信息化:该养老服务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手机应用、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向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如预约医生、社交活动等。

2.社区化:该模式将社区作为服务提供的重点,充分发挥社区资源,如物业、社工等,为老年人提供生活、娱乐、医疗等多项服务。

3.个性化:该模式根据老年人个别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养老服务。

4.可持续性:该模式有效地运用社区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同时也为社区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二、优势1.降低养老成本:由于可以运用社区资源和互联网技术,因此可以降低养老成本。

比如老年人可以通过互联网购买生活用品,社区物业服务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提供。

2.提供便利服务:老年人不用出门就可以享受医疗、娱乐、社交等服务。

通过手机应用和微信公众号可以随时预约服务,方便快捷。

3.提供多样化服务: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服务,比如羽毛球、棋牌等社交活动,医疗保健等服务等。

4.促进社交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可以提供各种类型的社交活动,促进老年人之间的社交互动,减少老年人的孤独感。

三、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1.技术问题:老年人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可能无法熟练使用手机应用和微信公众号。

可以通过定期培训等方式,提高老年人的技术使用能力。

2.隐私问题:老年人的隐私需要得到更好的保护。

社区应建立保护隐私的制度,并落实隐私保护措施。

3.服务水平问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要高水平的服务人员。

社区可以组织培训,提高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

4.资源短缺问题:有些社区资源比较短缺,无法提供全面的养老服务。

可通过联合多个社区,共享社区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四、结论综上所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具有信息化、社区化、个性化和可持续性等特点,具有降低养老成本、提供便利服务、提供多样化服务、促进社交发展等优势,但也存在技术问题、隐私问题、服务水平问题和资源短缺问题等。

“互联网+”背景下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模式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模式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模式研究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老龄化进程,居家养老成为了越来越多老年人的首选方式。

由于老年人通常需要更多的关怀和服务,居家养老面临诸多挑战,如何提供高质量的上门服务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养老服务模式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对“互联网+”背景下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模式进行研究,探讨其发展现状、特点、优势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一、发展现状1.老年人口数量增加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老龄化进程,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55亿,占总人口比例的18.1%。

老年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导致了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

2.居家养老趋势明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居家养老成为越来越多老年人的首选方式。

与传统的养老院相比,居家养老可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更贴心的照料和关怀。

3.养老服务需求多元化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养老服务需求也日益多元化,不仅包括基本的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还包括社交陪伴、心理关怀等多方面的服务需求。

这意味着居家养老服务需要更加全面和多样化。

二、特点与优势1.个性化服务“互联网+”技术使得居家养老服务可以更加个性化。

通过智能化设备和数据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为其提供更加精准的个性化服务。

2.便捷高效“互联网+”技术可以使居家养老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老年人可以通过手机App或者电脑轻松预约服务,同时服务提供方也可以更加高效地组织资源和安排服务。

三、面临的问题与挑战1.技术普及不足尽管“互联网+”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老年人对于互联网技术的认知和使用能力普遍较低,如何让老年人更好地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成为了一个问题。

2.服务标准化难度大由于老年人的需求和健康状况各异,制定统一的服务标准和质量控制也面临一定的困难。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模式及其优化研究的开题报告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模式及其优化研究的开题报告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模式及其优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我国是一个老龄化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居家养老成为老年人的首选。

但是,目前我国居家养老服务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服务质量不稳定、服务供给不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居家养老服务,已成为重要的途径。

二、选题意义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模式,可以有效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提高服务质量,优化资源配置。

针对现有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如市场竞争不充分、服务质量难以保障等,进行优化研究,对于完善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目标本文旨在通过对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及其优化的研究,探讨如何优化现有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养老服务。

四、研究内容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概念及其形式;2.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优势和不足;3.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优化的方向和策略;4.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应用与实践。

五、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调研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通过收集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相关资料,了解政府购买服务模式的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探索如何优化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促进服务供给的持续发展。

六、预期成果本文预期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可行且具有很大潜力;2.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市场竞争不充分、服务质量不稳定、服务供给不足等方面;3.优化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可以采取鼓励竞争、加强监管等策略;4.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应用与实践需要在政策制定、服务评估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七、研究计划本文的具体研究计划如下:第一阶段:文献调研和资料收集,对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进行梳理和整理,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优势。

第二阶段: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深入探讨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应用和不足,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政策实施情况。

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研究现状、问题和展望

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研究现状、问题和展望

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研究现状、问题和展望1. 本文概述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加剧,居家养老服务作为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综述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研究现状,分析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概念、发展背景进行简要介绍,明确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接着,通过文献回顾,梳理国内外关于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研究成果,总结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和需求特点。

本文将分析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如研究方法的局限性、服务需求评估的不准确性等问题。

基于现状分析,本文将提出未来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研究的可能方向,如技术应用、服务模式创新、政策支持等,以期为我国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 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现状分析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和老龄化趋势的加速,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增长态势。

当前,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和文化娱乐等方面。

老年人对于居家养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这既体现了老年群体生活质量的提升,也反映了社会对养老服务供给的更高要求。

在日常生活照料方面,由于家庭结构的核心化和小型化,许多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着无人照料的困境。

他们需要家政服务、助餐服务、洗浴服务等基本生活支持。

在医疗保健方面,老年人对定期健康检查、慢性病管理、康复护理等服务的需求尤为迫切。

精神慰藉和文化娱乐方面,老年人渴望得到情感交流、心理咨询以及参与文化活动的机会,以丰富晚年生活,提升精神生活质量。

当前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仍存在较大的不平衡。

一方面,服务供给总量不足,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另一方面,服务供给结构不合理,难以满足老年人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参差不齐,服务水平和服务态度有待提高。

当前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呈现出总量大、增长快、结构复杂的特点。

面对这一现状,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加大资金投入、优化服务供给结构、提升服务质量等措施,满足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推动居家养老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社区居家养老发展路径研究

社区居家养老发展路径研究

社区居家养老发展路径研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养老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这种背景下,社区居家养老模式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成为缓解养老压力、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探讨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路径,希望为推动我国养老服务的优化和创新提供参考。

一、社区居家养老的定义和意义社区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在自己的居住地,通过社区提供的服务和支持,依托家庭和社会资源,实现自主、方便、快捷的养老模式。

相比于传统的养老院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更加注重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和家庭情感的延续,更加符合老年人的心理和生活习惯。

社区居家养老也可以有效缓解养老资源的不足和老龄化所带来的挑战,降低社会养老压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二、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尚不够完善,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服务供给不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和人员不足,服务质量和覆盖面不够。

二是服务水平不高,缺乏专业性和标准化,服务内容和形式单一,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

三是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缺乏政府、社会和市场多方参与的机制。

1.建立健全的政策法规体系政府应加大对社区居家养老的政策支持力度,完善相关法规和规范,为社区居家养老提供制度保障。

包括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管理办法、补贴政策、人才培训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以确保服务的规范化和专业化。

2.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大对社区居家养老设施的投入,提高服务设施的覆盖率和质量。

建立多元化的服务设施,包括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养老驿站、居家护理服务中心等,以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需求。

3.提升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化程度,建立专业化的服务团队和机构,提高服务人员的技能和水平。

建立完善的服务标准和评估体系,保障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4.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市场化发展引导社会资本的进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建设和运营,扩大服务的供给。

“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研究

“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研究

“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研究1. 利用互联网技术“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充分利用了互联网技术,通过手机App、互联网平台等工具,实现老年人与居家养老服务提供者之间的即时沟通和信息交流。

老年人可以通过手机App预约服务、了解养老信息、参与活动等,为老年人提供更便捷的服务通道。

2. 社区化服务“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强调服务的社区化和个性化,服务提供者可以根据老年人的具体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居家养老服务。

通过社区资源整合,将医疗、健康、休闲、社交等服务整合到一起,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生活服务。

3. 多元化服务内容“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还包含了多元化的服务内容,不仅包括日常生活照料、健康护理等传统养老服务,还包括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心理关怀等内容,满足老年人多方面的需求。

1. 提高服务效率“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通过技术手段,可以提高服务效率,减少服务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提高服务的透明度和可靠性。

“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可以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使得服务更加贴近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需求。

3. 促进社区资源整合4. 提升服务质量1. 市场需求增长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而“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正好满足了老年人对便捷、个性化服务的需求,未来市场需求将会持续增长。

2. 技术支撑不断升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将为“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撑,使得服务更加智能、便捷。

3. 政策环境不断优化政府对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各地也在积极探索推动“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发展。

未来政策环境将对模式的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养老模式可行性研究报告

养老模式可行性研究报告

养老模式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目的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养老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养老模式的选择将对我国的养老制度和社会稳定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养老模式的可行性,为政府和社会提供决策建议。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收集相关文献,分析国内外不同养老模式的优缺点,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探讨我国实施不同养老模式的可行性。

同时,我们还走访了一些老年社区、养老院和养老服务机构,了解不同养老模式的运营情况以及老年人和家属的意见。

三、文献综述1.居家养老模式居家养老模式是目前我国主要的养老方式,它侧重于提供家庭养老服务,让老年人在家中享受养老生活。

居家养老模式有利于老年人保持家庭关系的稳定和情感联系,能够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但是,这种养老模式也存在着家庭照顾者的心理和经济压力大,对于有特殊养老需求的老年人来说,并不是最佳选择。

2.社区养老模式社区养老模式是在社区建设老年人服务设施,提供医疗、保健、护理和文娱等服务,让老年人在社区中度过晚年。

这种养老模式有利于老年人的社交和文化生活,帮助他们建立新的社会关系,增强生活的参与感。

但是,社区养老模式需要有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和足够的资金投入,需要政府的支持和社区居民的参与度,才能有效实施。

3.养老院养老模式养老院养老模式是将老年人安置在专门的养老机构中,在机构内提供生活、医疗、护理等服务。

这种养老模式的优点是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的养老服务,可以解决家庭照顾者的心理和经济压力,提供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但是,养老院养老模式需要有良好的管理机制和服务质量,需要政府的监管和社会的认可,防止出现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问题和老年人的权益保护问题。

四、案例分析1.美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美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一种由国家和个人共同投入的养老保障制度,旨在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这种制度由政府设立专门的养老保险机构,对老年人进行养老金的发放和医疗保障。

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创新模式

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创新模式

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创新模式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为了满足老年人对于优质养老服务的需求,创新模式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几种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创新模式,并分析其优势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社区化养老服务模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化养老服务模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作为社区老年人关爱的平台,不仅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等基础服务,还为老年人提供文化活动、娱乐休闲等社交服务。

社区养老服务模式通过将服务设施尽量置于老年人居住的附近,方便他们享受生活的便利,同时也减轻了老年人和家属的负担。

二、互联网养老服务模式互联网养老服务模式的出现为老年人居家养老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通过互联网平台,老年人可以在线预约家庭护理、健康咨询、药品配送等服务。

同时,互联网养老服务还提供了养生知识、健康管理等方面的指导,帮助老年人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健康状况。

互联网养老服务模式的优势在于其高效、便捷的特点,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个性化和精细化的服务。

三、家庭化养老服务模式家庭化养老服务模式是指依托老年人家庭资源,通过全家人共同参与和协作,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养老服务。

这种模式强调了家庭的作用,并通过家人的陪伴和关爱,满足老年人的生活和情感需求。

家庭化养老服务模式能够缓解老年人与家属之间的矛盾,同时也增加了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融入感。

四、智慧化养老服务模式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化养老服务模式应运而生。

智慧化养老服务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老年人居家生活的智能化管理。

例如,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可以实时监测老年人的生理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智能助行器可以帮助老年人行动不便时保持独立性;智能家居系统可以通过语音控制帮助老年人完成日常生活中的操作。

智慧化养老服务模式的优点在于提高了老年人生活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同时也减轻了家属的负担。

总结起来,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创新模式包括社区化养老服务、互联网养老服务、家庭化养老服务以及智慧化养老服务。

我国城市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研究

我国城市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研究

我国城市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研究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居家养老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养老模式。

城市居家养老社区服务作为一种养老服务新模式,为老年人提供了全方位、全周期的养老服务,成为了老年人实现安享晚年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针对我国城市居家养老社区服务进行研究,分析其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目前,我国城市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供需不平衡是其中之一。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庞大,而养老服务资源的供给却相对不足。

其次,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行业监管不够,一些养老机构存在服务品质低下的问题,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此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与居家养老需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也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应该加强城市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发展。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支持力度,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养老服务中来,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其次,加强对养老机构的监管,提高服务质量。

只有通过强化管理,确保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才能让老年人享受到真正的优质服务。

此外,还应加强对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的了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提供准确、及时的服务信息。

同时,我国城市居家养老社区服务还应加强对老年人的精神关怀。

目前,一些老年人在居家养老中存在心理孤独的问题,需要社区提供更多的陪伴和关爱。

因此,社区应加强对老年人的心理咨询与疏导,增加老年人的社交活动,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居家养老环境。

此外,城市居家养老社区服务还应注重老年人的健康管理。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因此,社区应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和护理,提供定期体检、康复训练和疾病防治等服务,帮助老年人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

最后,我国城市居家养老社区服务也需要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当前,我国居家养老服务人才短缺,导致服务质量难以保障。

因此,应加大对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以提供更好的服务。

“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研究

“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研究

“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研究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越来越受到重视。

如何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和效率,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近年来,“互联网+”理念的提出,给社区居家养老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和实践经验,探讨“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发展情况、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以期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

“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是指通过互联网技术和创新理念,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相结合,从而实现对老年人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和服务。

目前,“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已经在全国许多城市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例如,杭州市“互联网+”健康养老服务平台,为老年人提供预约医疗、在线咨询、智能健康管理等服务;上海市“云康养”平台,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家政服务、心理健康服务等;广州市“零距离关爱”平台,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社区服务、生活照料服务等。

通过“互联网+”模式,老年人可以在家中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贴心的服务。

1. 实现信息化管理。

通过互联网技术,对老年人进行信息化管理,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健康跟踪等服务体系,方便管理和评估。

2. 提供智能化服务。

利用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设备等技术,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精准的服务。

3. 实现便捷化服务。

通过互联网技术,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例如在线购物、医疗预约、社交活动等。

4. 建立社区服务平台。

通过社区服务平台,老年人可以与家庭、医院、社区之间建立联系,及时获取服务和援助。

1. 技术应用不足。

由于老年人对新技术的接受度较低,不习惯使用手机、电脑等设备,导致技术应用不足。

解决措施是加强老年人的科技普及教育,让他们了解新技术的优势和使用方法。

2. 缺乏专业化服务。

目前,“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服务人员水平不够专业化,存在一些管理混乱、不合理的现象。

解决措施是建立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体系,吸引专门从事居家养老服务的人员参与。

地方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模式研究基于三个典型案例的比较

地方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模式研究基于三个典型案例的比较

参考内容
引言
引言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为了满足老年人的 多元化需求,政府逐渐引入市场机制,推行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政策。本次演 示旨在探讨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机制的研究,以期为该领域的深入发展提供参 考。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是指政府通过招投标等方式,将原本由自身承担的养 老服务转交给企业或社会组织,由其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的居家养老服务。这种 模式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如 服务质量不稳定、服务价格偏高、监管不到位等。因此,完善政府购买居家养老 服务机制势在必行。
2、服务提供商的行动逻辑
2、服务提供商的行动逻辑
服务提供商的行动逻辑主要受利润驱动、服务质量竞争和声誉影响。服务提 供商的目标是获得经济收益,提高服务质量,建立良好的声誉,以获取更多的政 府购买服务合同。同时,服务提供商也会考虑老年人需求、服务成本、市场竞争 等因素来制定其服务内容和价格策略。
3、老年人和家庭的行动逻辑
3、完善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机制的建议
结论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机制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为完善该 机制,应建立严格的供应商筛选机制,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并加强监管力度。只 有这样,才能确保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有效实施,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 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参考内容二
引言
引言
2、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服务质量不稳定。部分服务供应商存在服务质量低下、服务态度不佳等问 题,导致老年人的满意度不高。
2、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服务价格偏高。由于市场竞争不充分,服务价格普遍偏高,加重了政府的 财政负担。

居家养老概念研究综述

居家养老概念研究综述

居家养老概念研究综述一、居家养老定义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居住在家中,依托社区资源,通过家庭、社区、政府等多方面的支持,满足老年人在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等方面的需求,实现老年人在家享受养老服务的模式。

居家养老强调的是老年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同时也注重社区和家庭在养老服务中的作用。

二、居家养老模式1.依托社区的居家养老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社区提供各种养老服务,如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等,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老年人可以住在自己家中,享受社区提供的服务,同时也可以保持老年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2.依托家庭的居家养老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家庭成员的照顾和关心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老年人可以与家人在一起,享受家庭的温暖和亲情,同时也可以避免老年人感到孤独和无助。

3.依托机构的居家养老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养老机构提供各种养老服务,如日间照料、全托服务等,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老年人可以享受专业化的养老服务,同时也可以减轻家庭成员的负担。

三、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居家养老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活照料服务:如家庭保洁、洗衣做饭、陪同购物等;2.医疗护理服务:如健康监测、康复指导、药品配送等;3.精神慰藉服务:如心理咨询、陪伴聊天、文化娱乐等;4.信息支持服务:如紧急呼叫、智能家居等。

四、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的比较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是两种不同的养老模式,它们各有优缺点。

居家养老可以满足老年人对家庭和社区的依恋,同时也可以减轻家庭成员的负担;而机构养老则可以提供专业化的养老服务,同时也可以减轻家庭成员的负担。

在选择养老模式时,应该根据老年人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来选择最合适的模式。

五、居家养老政策法规研究政府在居家养老服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制度保障;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大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投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在政策法规制定中,应该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需求和利益,并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研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研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研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在城市社区居家养老。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建立健全的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成为迫切需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人口老龄化的背景出发,探讨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研究。

一、人口老龄化的背景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峻,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经达2.5亿,占总人口比例的近18%,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

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意味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居家养老需求的提升,如何通过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现状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养老服务设施不足,服务水平不高,服务内容不丰富等。

在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研究中,存在一定的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

四、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探索与创新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一些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积极探索和创新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取得了一些成效。

比如:北京市推出了“北京养老互助社区”项目,通过社区开展养老服务,提高了老年人的幸福感;上海市建立了“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了医疗、康复和娱乐等多种服务。

这些探索和创新为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五、结论与展望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研究还有待加强。

必须广泛吸收国内外养老服务经验,积极开展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建立完善的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提高养老服务水平,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需求。

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需要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学术界的共同努力,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发展,为广大老年人提供更加健康、幸福的养老生活。

协同治理视域下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

协同治理视域下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

协同治理视域下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课题。

在这一背景下,考虑到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涉及的居民及其家庭、社区服务机构、行政管理部门和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协同治理成为促进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重要路径。

本文旨在从协同治理视域出发,探讨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及其协同治理机制,以期为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一、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据统计,我国正在经历着迅速的人口老龄化过程,到2025年预计将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口超过60岁。

而城市老人则更容易感受到养老服务短缺的压力,据报道,中国城市老年人口膨胀速度达到了每年200万人,这也意味着中国城市养老的服务供给要向快速发展的方向转变。

在这一背景下,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迎来了历史性的机遇。

但是,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依旧面临着诸多问题。

首先,服务水平不高。

由于资源分配不均,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设施设备、人员配备、服务水平等有限,难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没有满足老人日益增长的居家养老需求的能力。

其次,服务覆盖范围狭窄。

由于经费来源上的问题,服务中心的覆盖范围和服务对象狭窄,无法满足养老服务的真正全面需要。

此外,管理和服务的专业性较弱,服务机构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不够充分,缺乏对养老服务的投入和支持。

二、协同治理机制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一个复杂系统,涉及的多方利益主体复杂多样,需要建立协同治理机制来解决利益主体之间的协调关系。

协同治理机制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政府主导、公共参与和市场投入。

政府主导是指政府在协同治理中扮演的主导角色,其目的是协调各种力量,平衡各方利益,推动城市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健康发展。

政府主导需要加强区域性和时空性规划,确保养老服务质量和乐业。

同时,政府还需要落实良好、标准化、适应性强的服务体系。

公共参与是指广泛鼓励和促进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通过民间组织、志愿者、活力团队等多方式,发挥公共积极性,支持养老服务需求。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研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研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研究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寿命也越来越长,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显。

老龄化使得家庭中年轻成员的压力增大,由于可支配时间和精力有限,老年人的养老难题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一种叫做居家养老的养老方式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这种养老方式以社区为基础,以强化社区服务体系为核心,以老年人的居民社区为服务对象,推动了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

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在自己的住所中养老,利用社区资源和社会网络,提供必要的医疗、护理、保健、社交和其他服务。

它具有以下优势:一方面,它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和兴趣。

另一方面,它也可以有效地减少城市老年人的孤独感和抑郁感,并使老年人与社区的联系更加紧密。

同时,居家养老还可以帮助养老服务机构缓解压力,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

在我国居家养老模式中,城市社区诞生了许多服务平台,如在社区内设立养老服务站和日间照料中心等。

与传统养老方式相比,专业的养老服务机构能够提供更加全面和专业的服务,老年人可以在长时间得到优质的照顾。

另外,还推广了药店送药上门、团体购买商业保险和移动医疗等新养老方式,为老人提供更全面的养老服务。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研究还面临一些挑战,如:首先,老年人的需求多样化,如何满足他们的需求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养老服务机构和社区需要增加服务的类型和质量,促进社会网络的建设,从而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其次,养老服务机构的数量和质量不够,服务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质量和安全问题也很严重。

如何提高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优质服务人员,是解决老年人养老难题的必备条件。

而再次,社区服务体系和医疗保健体系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同时社区医院的资源配备应该更加合理化,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

综合来看,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是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有效方式,但它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居家养老模式研究摘要: 21世纪,全球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剧,由于我国未富先老的社会特点,老龄化问题则日益突出。

本文通过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居家养老模式,以合肥市为例,介绍了合肥市居家养老服务现状及首个居家养老项目—太阳湾老年公寓,最后提出在居家养老模式推行过程中的创新性建议。

abstract: in the 21st century, global aging problem is more serious. because of the social characteristics of becoming old before getting rich in china, aging issu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by drawing on the family endowment mode of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by taking hefei city as a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tatus of family endowment in hefei city and the first family endowment item: the taiyangwan apartment for the elderly,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the innovative proposals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the family endowment mode.关键词:老龄化;居家养老;合肥市key words: aging;family endowment;hefei中图分类号:f84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6-0327-030 引言全球人口快速老龄化是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目前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在或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

根据《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1]中指出,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中国自身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备受世界关注。

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加深,如何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

1 我国老龄化进程及居家养老模式现状1.1 我国老龄化进程国际上通用的老龄化,是以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7%或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10%作为进入老龄社会的标准。

[2]通过查阅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中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汇总的《1982-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和老龄抚养比表》,结果表明,1999年中国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

2010年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达已到8.9%,老年抚养比更是达到11.9%,老龄化程度严重加深。

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初步汇总的《各地区年龄结构表》的结果来看,65岁以上人口比例,发达地区只有广东省略低于7%,其他地区只有西藏、青海、新疆、宁夏等四个偏远地区低于7%。

因此,我国的养老问题迫在眉睫。

1.2 我国居家养老模式现状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养老模式大多数是以家庭养老为主,即是由家庭成员提供养老所需的物质条件和生活照料。

然而当前及未来中国都会普遍出现“421”甚至是“4421”家庭结构,出现了高龄化、小型化趋势,逐渐削弱了家庭养老功能,“空巢老人”的家庭问题普遍出现。

居家养老服务是加快建立养老服务体系的基础性工程,是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于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精神慰籍、文化娱乐等方面服务的一种服务形式,它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和更新,是我国发展社区服务、建立养老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

国内学者对居家养老的概念给出各种观点,其中,赵晓征认为居家养老是指老人在自己或子女的住宅中居住,但并不意味着由家庭成员来全部或主要承担养老责任,“家庭养老”必然对应着“居家养老”,但是“居家养老”则不一定是“家庭养老”。

[3]自从我国开始提出居家养老模式后,很多地区都开始探索和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但是都处于起步阶段,并没有形成一个可推广的示范模式。

下面就介绍几种典型的国外居家养老模式。

2 国外居家养老模式介绍早在20世纪,欧洲国家最先进入老龄化社会,但是进展速度平稳而缓慢,是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一种社会问题。

2.1 西方国家居家养老模式在西方价值观的背景下,大部分父母在子女成年后都是与子女分居,在这种观念下,大部分养老问题都是要靠社会保障以及老年社区服务等来进行解决的。

2.1.1 美国的居家养老服务是依托于社区由政府为老年人提供一系列服务,以老年人医疗保险的全面医疗照顾项目为基础,形成一个面面俱到的照顾计划,为老年人提供了包括急性照顾服务、看护服务、初级医疗照顾、住院治疗、护理院照顾,以及预防性的、恢复性的、治愈性的和护理性的服务等在内的所有相关医疗服务。

[4] 2.1.2 法国的居家养老服务主要针对于散住于家中的老人,依靠社区的力量为他们的居家生活提供各种服务。

比如,社区的公共食堂可以上门为体弱多病、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饭;建立社区家庭服务员制度,为老年人提供从生活照料到医疗保健的上门服务;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组织老人开展各种丰富的文娱活动等。

[5]2.1.3 德国的居家养老服务是采用“护理式”居住模式,居住功能被放在第一位,而把医护功能放在了辅助和补充的位置。

从而把“居住”和“护理”两种在空间上不一定直接联系的功能结合起来。

这种模式不仅可以应用于新建居住区,也能融入到已有的住宅小区中。

既弥补了社会养老机构私密性和自主性不足的缺点同时又能满足老年人对安全感的需求。

提供包括照料、护理、帮助和治疗在内的,既灵活而又可靠的全天候服务。

[6]2.2 亚洲国家居家养老模式在东方价值观的背景下,亚洲国家与我国有相似的文化背景,更加重视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因而更加重视居家养老模式的探索。

2.2.1 日本在2000年4月由政府开始实行《护理保险制度》。

这项保险的目的主要是“脱离医院,让老人回归社区,回归家庭”。

40岁以上的国民必须加入并缴纳护理保险金,在65岁后接受这项保险提供的服务。

卧床不起无法自理或者患有痴呆的老年人不用去医院,就可以在家接受护理。

护理保险制度由日本厚生劳动省牵头,地方政府的高龄福祉部门主管,各地居家护理支援中心、社会福祉联合会等官方和民间团体负责具体实施。

[7]2.2.2 新加坡在1982年推出“多代同堂组屋计划”鼓励子女和父母亲属同住,给购买组屋的家庭可一次性减少三万新元的优惠政策。

采取行政和经济的政策手段引导家庭结构向有利于加强家庭养老功能的发展。

[8]3 合肥市居家养老模式分析3.1 合肥市居家养老服务现状合肥是安徽省的省会城市,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信息、金融和商贸的中心,安徽省的第一大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城市。

根据合肥市老龄人口数据统计,截至2011年末,合肥市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人和65岁及以上老人分别占总人口的15.87%和11.08%,已经超过安徽省的平均水平,接近全国最高值。

预计到2015年,合肥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约为141.2万,占总人口的17.65%,80岁以上高龄老人约为23.92万,占全市老年人口的16.94%。

[9]然而全合肥市唯一的一家市级老年公寓位于合肥市少儿福利院内,仍然完全属于政府福利性质,条件简陋,只有几十张床位;其它各市区也分别有一家至两家同等规模或更低档次的投入少、规模小、档次低、功能差的小型福利养老院,与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形成强烈的落差,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十二五”期间是合肥市建设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和区域性特大城市的关键阶段,也是发展老龄事业的重要机遇期。

随着居家养老服务这种新型养老模式在合肥是不断地深化发展,那些不愿意在养老院的老人们就可以在家中或是在熟悉的社区里健康快乐地养老,为合肥的养老项目探索出一条新型之路。

面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和高龄化,不断探索和推动养老服务社会化体系建设,依照《合肥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要求,2012年合肥市出台了《合肥市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基本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及其配套文件《合肥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规范化建设考评办法及标准》。

《规范》从机构设置、机构职能、建设标准、制度建设、人员配置、经费来源等六个方面对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提出了明确、具体要求,使得合肥市的居家养老服务的开展有了标准,能够更好地开展下去。

3.2 合肥市居家养老服务措施根据相关资料,合肥市政府主要采取三大措施来推行居家养老服务:3.2.1 “18140”居家养老服务工程建设 2011年,为探索居家养老新路子,我市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启动了“18140”(即在18个街道建设养老服务中心、140个社区建设养老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工程建设,按照有规范名称、有信息平台、有服务场所、有工作制度、有工作队伍、有工作人员职责“六有”标准,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家政、安全保障、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精神慰藉“六项”服务。

目前已在20个街道和134个社区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

3.2.2 “2460”为老服务网络信息平台建设为完善和拓展居家养老服务功能,我市坚持政府主导,依托社会组织,整合社会资源,推动“2460”为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为老年人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

包河、庐阳、瑶海等区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区的为老服务信息平台,并投入运行。

形成了区、街道、社区三级为老服务信息网络,实现了对辖区内老年人的全覆盖。

[10]3.2.3 市政府出台财政补贴政策 2012年4月10日,合肥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印发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试行)的通知》,相对于旧版,针对社会养老服务业增加了多条条款,其中41条规定:新建、改建(租赁经营)床位数不低于20张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新建、改建(租赁经营)床位数不低于10张的居家养老服务站,正常运行1年,经市老龄办认定并验收达标后,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一次性补助。

自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的,按其缴纳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的全额标准给予补助。

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从运营第2年起,按实际提供服务床位数,每张床位给予1200元的运营补助。

这是市政府首次将居家养老服务纳入到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对于促进全市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