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紧张!宫颈癌筛查不必一年做一次

合集下载

怎样发现早期宫颈癌

怎样发现早期宫颈癌

怎样发现早期宫颈癌早期宫颈癌是指癌变仅限于宫颈上皮层、内膜下层和浆膜下层,且仅有少量癌细胞,未累及深层和淋巴结核肿的病变。

早期宫颈癌患者病情较轻,治愈率较高,因此早期发现和治疗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早期宫颈癌的发现、治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一、早期宫颈癌的发现1. 定期妇科检查宫颈癌的筛查可以通过定期的妇科检查实现。

定期检查可以发现癌前病变和早期宫颈癌,及时治疗,避免恶化。

通常建议20岁及以上女性每年做一次宫颈涂片检查或采用HPV病毒检测技术。

2. 注意早期症状早期宫颈癌的症状不明显,但仍有以下表现:(1) 阴道出血:不与月经周期有关,经期前或经期后均可能出现。

(2) 阴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异常,可能呈黄色、棕色、血性等。

(3) 阴道异味:臭味浓重。

(4) 其他不适症状:例如腹痛、盆腔不适、排尿、排便异常等。

凡是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医生会进行宫颈涂片检查,如果检查结果异常,则需要进一步进行宫颈活检,以确定是否患有宫颈癌。

二、早期宫颈癌的治疗方法早期宫颈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射和化疗三种方法。

1.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是通过剖宫产术或子宫颈锥形切除术去除宫颈肿瘤。

剖宫产术适用于未生育的患者,手术效果较好。

对于已经生育的女性,子宫颈锥形切除术更适用。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手术创伤较小,保留了子宫和卵巢功能,但可能会导致宫颈管狭窄和早产。

2. 放疗放疗对早期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很好。

放疗分为外放和内放两种。

外放射线照射范围较广,可以覆盖癌变组织和旁边的淋巴结,一般需要接受4-6周的治疗。

内放是将放射源放入宫腔内,直接照射宫颈癌。

放疗的优点是可以保留女性的生育能力,但可能会导致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皮肤损伤等副作用。

3. 化疗化疗主要是通过静脉注射抗肿瘤药物,杀死癌细胞。

化疗通常作为辅助治疗,与手术或放疗联合使用。

化疗的副作用较大,可能会导致恶心、呕吐、脱发、免疫力下降等症状。

三、注意事项1. 定期接受妇科检查和宫颈涂片检查。

【妇幼科普】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性

【妇幼科普】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性

【妇幼科普】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性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生殖道肿瘤之一,严重危害女性健康。

近年来,宫颈癌也呈年轻化趋势。

宫颈癌的高危人群1.大量饮酒、吸烟2.营养不均衡(叶酸缺乏、低硒、低锌等)、滥用雌激素3.月经初潮早、绝经晚,如月经初潮年龄<12岁,绝经年龄255岁4.多产5.性生活混乱,尤其性卫生不良的人群6.患有性传播疾病者7.长期服用避孕药8.有遗传家族史9.自身免疫力低下在中国,每年大约有13万女性确诊宫颈癌,约90%的宫颈癌病因是感染了普通人乳头瘤病毒HPV o在女性体检项目中,HPV检查是常规的妇科检查项目,是宫颈癌筛查的一种重要手段。

HPV检查推荐筛查年龄HPV检查的意义是如果发现自己感染了HPV病毒,可以在体内携带病毒期间保持观察,发现有异常能及时干预,防止向癌变的方向进展。

一般来说,21-29岁的女性,建议最好是1-3年检查一次。

30岁以上的女性由于免疫力下降,感染HPV的几率更大。

若连续几次未检测到异常,可以调整为3-5年检查一次。

女性出现这些症状时,需重视HPV检查月经异常,如闭经、出血增多等白带增多,如有异味、带有血丝等下腹疼痛、下肢肿痛生殖道反复感染子宫颈糜烂样改变不规则阴道出血查出阳性怎么办?HPV阳性W宫颈癌年轻女性感染HPV较常见,绝大多数HPV感染是短暂的。

一般在1-2年内,HPV病毒有90%-95%会被自身免疫系统清除,不必过度担心。

只有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才会导致宫颈癌前病变或宫颈癌,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建议有条件的女性尽早接种疫苗,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宫颈癌的风险。

打了疫苗,还需要做HPV检查吗?注射宫颈癌疫苗,不能代替HPV检查。

原因是:宫颈癌疫苗不能应对所有的病毒,也就是说疫苗不能100%预防宫颈癌。

目前的九价疫苗,也只能预防90%的宫颈癌。

定期检查宫颈细胞,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阻断措施,避免癌变的发生。

HPV检查的注意事项做HPV检查24小时内不要有性生活,三天内不要做阴道冲洗或使用阴道内药物,避开月经期。

不同年龄段防癌筛查有别

不同年龄段防癌筛查有别

不同年龄段防癌筛查有别
20岁后:女性有过性生活后,最好开始做宫颈细胞学检查进行宫颈癌筛查。

宫颈细胞学检查是目前最有效的、简便易行的可以早期发现宫颈癌的办法。

30岁后:女性要特别注意乳腺检查。

40岁后:约有15%的肺癌病人早期完全没有症状,中老年人尤其是抽烟的人,应每年做一次胸部X线或CT筛查,对早期发现肺癌有积极意义。

此外,还应对胃癌进行筛查,包括胃蛋白酶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查、胃肠X线检查等。

50岁后:有结、直肠息肉,结肠癌家族史,腹泻、便秘、便血史的人最好做肠镜进行结肠病变的筛查。

如不适合做该筛查的人则可用CT检查结肠。

50岁以上的男性,应在体检中增加一项前列腺特异抗原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前列腺癌。

一些有癌症高危因素的人,如病毒性肝炎携带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者,有癌症家族史者,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体检项目。

您需要知道的女性“两癌”筛查小常识

您需要知道的女性“两癌”筛查小常识

您需要知道的女性“两癌”筛查小常识“两癌”即宫颈癌和乳腺癌,近年来,两癌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据临床调查显示我国每年约有9.98万女性被确诊为宫颈癌,而乳腺癌发病率则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至10%,居于女性恶性肿瘤第一位,且发病人群呈现年轻化趋势,成为威胁女性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危险因素。

那么,两癌致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患者可能出现哪些症状?“两癌”筛查的项目有哪些?筛查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又有哪些预防方法呢?您需要知道的女性“两癌”筛查小常识,都在这儿了,一起来看!“两癌”致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1)宫颈癌诱发的危险因素。

第一,多性伴侣;初次性生活年龄过小,小于16岁。

第二,感染因素。

hpv病毒,又可称为人乳头瘤病毒,特别是高危型16和18阳性,与宫颈癌的诱发息息相关。

第三,初次生产年龄过小、多孕多产。

第四,宫颈不典型增生;口服避孕药;吸烟。

(2)乳腺癌诱发的危险因素。

第一,遗传因素。

父母、子女及兄弟姐妹中有乳腺癌病史,则发病风险将是其他群体的2至3倍,一些基因突变也将增加乳腺癌的诱发风险。

第二,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有活跃的乳头状瘤结构的其他良性乳腺疾病患者发病率更高。

第三,月经初潮过早,小于十二岁;闭经过迟,大于55岁;行经大于45年。

第四,年龄大于四十岁,未婚未育;第一胎足月妊娠,大于30岁;生育后哺乳次数和时间较少。

第五,进食过多的动物脂肪,导致营养过剩、身体肥胖,特别是绝经后肥胖、肥胖伴有糖尿病、肥胖伴有甲状腺功能低下等人群,患病的可能性更大。

第六,长期服用激素或使用激素替代疗法;有免疫功能缺陷;有乳腺外伤史;子宫性功能出血史。

第七,长期不良饮食结构,如经常食用高糖、高脂、低纤维食物。

“两癌”患者的可疑症状有哪些?“两癌”的诱发并非一蹴而就,是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宫颈癌和乳腺癌患者疾病诱发后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1)宫颈癌。

宫颈癌早期患者并无明显的症状表现,患者多在筛查的时候发现,但病情进展过程中,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宫颈接触性出血、月经期间不规则阴道流血或者是阴道排浊有腥臭味的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头晕乏力、皮肤苍白、心慌气短等表现。

宫颈癌筛查 最好别每年都做

宫颈癌筛查 最好别每年都做

宫颈癌筛查最好别每年都做*导读:已成全球女性第二高发癌症可通过定期筛查及注射疫苗达到有效预防目的。

……已成全球女性第二高发癌症可通过定期筛查及注射疫苗达到有效预防目的。

子宫颈癌是目前唯一一个病因明确的恶性肿瘤,且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的技术成熟,具有良好的控制前景。

宫颈癌也将可能成为人类通过注射HPV疫苗、定期进行HPV等筛查手段和早诊早治综合防治,来全面预防以致消除的第一个恶性肿瘤。

子宫颈癌是全世界女性第二高发恶性肿瘤,。

在中国每年约新增10万名病例,占全球病例的1/5。

专家建议任何年龄段的女性,都没有必要每年筛查一次。

子宫颈癌·综合预防注射疫苗搭配筛查有效预防宫颈癌。

注射HPV疫苗,可预防子宫颈癌。

当HPV病毒进入人体后,人体产生综合抗体把病毒消灭掉。

而对已有性行为、可能感染HPV病毒的妇女来说,还应该坚持子宫颈癌筛查,早诊断、早治疗。

因此,要从源头上防治宫颈癌,需要将应用疫苗和筛查充分结合。

《中国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指南》指出,“最为理想、且能从根本上防范子宫颈癌的办法,是采用疫苗进行病因预防”。

预防子宫颈癌的HPV疫苗,由默沙东公司于2002年研发成功,2006年在美国上市,随后,全球陆续有160多个国家批准了此疫苗的使用。

到目前为止,最早的HPV疫苗在第一批人群中运用了8年,安全性、有效性都是可认可的。

容易被忽略的宫颈癌认知误区女性勿忽视宫颈癌早期症状哪些征兆预示着宫颈炎癌变性生活影响宫颈癌发病率少女患宫颈癌不洁性交是主因从目前国外使用HPV疫苗的初步效果来看,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率都降低了。

特别是在年轻女性中,大概降低了80%-90%。

不过,HPV疫苗目前仍未在中国批准上市,现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从两年的试验观察看,HPV 疫苗对中国人群是安全的,但要看到癌前病变的预防效果,还需要一段时间,我国将尽快引进国外的HPV疫苗。

子宫颈癌·筛查提醒筛查是对所有具有患子宫颈癌风险的女性的检查,大多数人无症状。

女性需要定期做妇科检查吗

女性需要定期做妇科检查吗

女性需要定期做妇科检查吗据最新统计数据,在本市开展的“10万女性宫颈疾病免费筛查公益活动”中,日前受检女性已将近3万人。

从统计结果看,女性宫颈健康现状不容乐观,其中宫颈炎的患病率超过五成,近4%的女性TCT检查有问题,包括上皮内病变。

妇科专家提醒女性朋友一定要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定期体检,为自己的健康增加一道护身符。

妇科疾病盯住年轻女性据北京当代女子医院妇科特诊专家孙爱达教授介绍,从目前的统计结果看,受检的近3万名妇女中,大多数年龄在36岁至49岁之间,最小的年龄16岁,最大的70岁。

孙爱达教授说,从检查结果可以发现,很多女性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约一半以上的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宫颈炎,其中700多人TCT检查有问题。

孙爱达教授说,近几年来,年轻人宫颈病变的发病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因为宫颈病变和性生活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她强调,年满18岁且有过性生活的女性,每年都应该做一次TCT 检查,如果连续3年以上检测结果呈良性,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适当延长体检周期。

另外,即使是现在已经停止性生活或者不再有月经的女性,也要定期做TCT 检查。

阴道出血要重视宫颈癌不是一种遗传性特别明显的疾病,但是跟早婚、早育、多产、卫生习惯不良等因素有关。

很多女性总觉得“我吃得多,睡得香,能有什么大毛病”。

其实不然,宫颈癌在早期几乎没有身体上不适的感觉,但到有不规则出血的情况出现时危险性增大了很多。

孙爱达教授指出,宫颈癌因为癌变部位位于子宫颈上,在癌变破裂时会出现不规则的出血,有时性交也会引发出血。

因此她强调:“凡阴道出血都要到医院看,因为对妇科疾病来说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有这样的症状就要重视,不能放任不管。

”定期妇检直击疾病“软肋”宫颈癌虽然危险,但是也有它自己的“软肋”,从早期的炎症发展到恶性的癌变需要6-8年的时间,如果好好把握住这段时间,现代医学手段完全可以把癌变检查出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女性重新过上健康的生活。

根据研究显示,宫颈癌最开始的一期状态,治愈率可以达到83%—90%,二期时是60%—70%,进入三期还能有40%—50%,但发展到四期只有10%了,所以,女性朋友需要每年做一次妇科体检,尽早发现癌变,为治疗争取时间。

30岁以上的女性防癌应每月自查一次

30岁以上的女性防癌应每月自查一次

30岁以上的女性防癌应每月自查一次*导读:近年来,受环境、工作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女性妇科疾病增长过快,严重威胁女性身体健康,专家指出,女性年度常规体检,可尽早发现疾病,有效避免降低妇科疾病发病率。

……近年来,受环境、工作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女性妇科疾病增长过快,严重威胁女性身体健康,专家指出,女性年度常规体检,可尽早发现疾病,有效避免降低妇科疾病发病率。

通过天津地区2010年对1800多名女性检查的结果中分析发现,乳腺癌、宫颈疾病、阴道炎症、子宫肌瘤仍是危害女性健康的主要“凶手”,专家指出妇科疾病发病率增长速度过快、患者年龄出现年轻化趋势,妇女每年一次的妇科检查势在必行。

宫颈癌患病呈现年轻化自从梅艳芳、李媛媛等诸多明星因宫颈癌香消玉殒之后,很多女性已对宫颈癌“谈之色变”。

天津市“关爱两性健康免费大普查”活动中,医院就发现几例宫颈癌变病例,让医生忧虑的是,这些患者中最年轻的只有25岁,最大的也才40岁。

她们之前都没有体检的习惯,基本上出现了白带异常,甚至是接触性出血等症状后才来体检的。

近年来,有关宫颈癌发病人群年轻化的报道屡见不鲜。

但有意识进行宫颈癌筛查的年轻女性并不多。

对此,专家提醒说,女性有了性生活,即便没有任何不适症状,也应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不要把这项检查看作是中老年人的专利。

最新的医学报告显示宫颈癌患病呈现年轻化态势,中青年女性尤其应当注意。

乳腺癌患者增长速度过快作为危害女性健康的“第一杀手”,目前全球每年约有120万名女性被诊断为乳腺癌,且每年发病率以5%~20%的速度上升,国内每年有10万新发病例。

据天津现代女子医院医院妇科专家介绍,导致乳腺癌发生的高危因素包括:有乳腺癌家族史、月经初潮早于12岁、绝经期迟于50岁、40岁以上未孕或初次足月产迟于35岁等人群。

专家发现,不少就诊女性都是旧病复发。

对此,专家分析说,这可能与这些女性只治“眼前病”,缺少长久防病意识有关。

所以防止这类疾病反复发作,不能只重视眼前的治疗,生活中某一方面的疏忽都让防病功亏一篑。

宫颈癌筛查多久做一次

宫颈癌筛查多久做一次

宫颈癌筛查多久做一次文章目录*一、宫颈癌筛查多久做一次*二、为什么宫颈癌早期能检查出来*三、引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宫颈癌筛查多久做一次1、宫颈癌筛查多久做一次专家表示,但是如果初次性交的年龄的年龄过早,建议女性提前进行初筛,一般每年一次细胞学检查,连续两年均为正常者,可适当延长筛查间隔时间至3年查一次;高危妇女人群,筛查时间应较短,最好每年筛查一次。

2、宫颈癌怎么筛查专家介绍,目前女性宫颈癌筛查主要有三种方式。

第一步宫颈细胞学检查。

首先是宫颈TCT,TCT检测是宫颈癌前病变检查的第一步,TCT能发现早期病变的细胞,较常规巴氏方法更客观、更准确且无人为误差,能做到真正的早期诊断(诊断率高达90%以上)。

其次是人乳头瘤病毒(HPV)检验,HPV病毒是引起宫颈癌的元凶,感染高峰在18-28岁和40岁-44岁两个年龄段。

感染HPV后,大部分女性自身能清除HPV,然而有不到10%的女性,无法完全清除体内的HPV,这样HPV便与DNA整合,改变宫颈表面鳞状细胞的性质,慢慢侵蚀正常的宫颈,直到发生恶变。

HPVDNA检测筛查宫颈癌前病变的敏感性优于传统的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

第二步:阴道镜检查。

第三步:宫颈活检。

当HPV阳性或宫颈TCT有异常时,就要做阴道镜配合宫颈活检予以确诊。

3、做宫颈癌筛查注意什么宫颈癌筛查当日清晨排空大便,检查前10分钟排空小便。

宫颈癌筛查钱,若是女性正在进行妇科阴道上药治疗,这时候的妇女应至少停药2天再接受检查。

宫颈癌筛查注意事项还需要注意的是,在检查前女性患者一定要避开月经期,如有阴道不规则出血,尤其是绝经后出血,必须进行检查的,要告诉医生情况,医生严格消毒后可以进行检查。

在宫颈癌筛查进行时,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前48小时,不要有性生活,避免阴道冲洗,否则不能真实反映宫颈的情况。

若没有过性行为的女性原则上无需做宫颈癌筛查,不做妇科内诊,若因他因素必须要做,须请提前告知医生。

进行宫颈癌筛查检患者一定要放松心情、以平常心对待,因紧张感会让阴道和宫颈的肌肉会收缩变小,这样医生取样的时候就会变困难,而且受检者也会有不适感。

宫颈癌的预防!

宫颈癌的预防!

宫颈癌的预防!宫颈癌是非常多见的恶性肿瘤,占居女性朋友生殖器官癌瘤的首位。

宫颈癌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为了减少宫颈癌的发生,女性朋友要做好预防措施,这样才能降低宫颈癌发生率,保证自己身心健康。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如何预防宫颈癌。

1.定期做宫颈癌筛查女性定期做宫颈癌筛查可帮助早期发现癌前病变,及时对癌前病变进行治疗。

感染HPV是引发宫颈癌的首要因素,很多HPV感染都是一过性的,极少数会持续存在,进而引发宫颈癌前病变。

定期进行宫颈癌的筛查工作,可及早发现问题,及早进行正确治疗,有效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1.筛查项目:①宫颈和阴道细胞学的筛查: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方法有巴氏涂片检查与液基细胞学检查。

②HPV检测筛查:取一些宫颈分泌物进行HPV检查,查看是否带有HPV病毒,尤其是高风险HPV亚型感染。

2.筛查频率:①存在性生活的女性朋友,年龄在20岁到30岁之间的,建议每三年做一次宫颈涂片检查;②年龄超过30岁,在65岁之内的女性朋友,每三年做一次宫颈涂片检查,或者每五年进行一次HPV筛查,也可每五年联合进行宫颈癌涂片检查和HPV检查;根据我国宫颈癌发病年龄特点,宫颈癌筛查可从25岁到30岁分为一个阶段,年龄超过65岁的女性,如果曾经连续做3次宫颈癌涂片检查都没有异常情况发生,或者连续两次HPV检查结果都是阴性,也没有发现癌前病变等,可以不再进行筛查。

此外,如果年龄在20岁之内,子宫和宫颈已经被切除的女性朋友,不建议再进行宫颈癌的筛查。

如果通过筛查发现有癌变病变,一定要遵医嘱正确处理,如果身体存在免疫功能缺陷的女性朋友,筛查间隔时间要缩短,或者遵医嘱进行宫颈癌的筛查。

3、宫颈癌筛查前后注意事项:筛查前注意事项:①如果患有阴道炎,一定要彻底治疗好之后再进行宫颈癌细胞学检查;②在进行宫颈癌筛查前的48小时内不可对阴道内进行冲洗,或是向阴道里上药,也不可过性生活等;③在月经期间,不可进行宫颈癌筛查,等月经彻底干净后三五天,再进行宫颈癌筛查,这也是宫颈癌筛查的黄金时期。

宫颈癌课程心得体会(2篇)

宫颈癌课程心得体会(2篇)

第1篇作为一名女性,我深知女性健康的重要性,而宫颈癌作为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更是让我深感忧虑。

近期,我有幸参加了一门关于宫颈癌的课程,通过学习,我对宫颈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对这门课程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认识宫颈癌通过课程学习,我了解到宫颈癌是一种起源于宫颈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

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

宫颈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性生活过早、多性伴侣、HPV感染等。

了解宫颈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宫颈癌。

二、宫颈癌的预防1. 定期体检:女性应每年进行一次妇科体检,特别是宫颈癌筛查(如HPV检测、宫颈细胞学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宫颈癌。

2. 注射HPV疫苗:HPV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宫颈癌,建议适龄女性接种。

3.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有助于降低宫颈癌的发病风险。

4.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性生活过频,减少感染HPV的机会。

三、宫颈癌的治疗1. 手术治疗:适用于宫颈癌早期患者,如子宫切除术、宫颈锥切术等。

2. 放射治疗:适用于宫颈癌中晚期患者,通过放射线杀死癌细胞。

3. 化学治疗:适用于宫颈癌晚期或复发患者,通过化疗药物抑制癌细胞生长。

4. 靶向治疗:针对宫颈癌的分子靶向治疗,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疗效。

四、课程收获1. 提高对宫颈癌的认识: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宫颈癌的危害性,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

2. 掌握宫颈癌的预防方法:学会了如何通过定期体检、注射HPV疫苗、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等手段预防宫颈癌。

3. 了解宫颈癌的治疗方法:掌握了宫颈癌的治疗原则,为家人和朋友提供一定的帮助。

4. 提高自我保健意识:课程让我认识到,关注女性健康,从自身做起,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对预防宫颈癌具有重要意义。

五、总结通过参加宫颈癌课程,我对宫颈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了宫颈癌的危害性。

作为一名女性,我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做好宫颈癌的预防工作。

宫颈癌筛查注意事项,每个女性都应知道

宫颈癌筛查注意事项,每个女性都应知道

宫颈癌筛查注意事项,每个女性都应知道癌症是人体内癌细胞不受控制、无限增殖的一种疾病,虽然其有可能扩散至全身各个部位,但通常还是以其原发部位命名。

当癌症的原发部位在子宫颈时,所产生的恶性肿瘤就被命名为“宫颈癌”。

宫颈被鳞状上皮覆盖,颈管内是柱状上皮,宫颈癌好发于鳞柱交界的地方。

宫颈癌是一种可以通过常规筛查来预防的恶性肿瘤,在筛查发现后,治愈率较高。

宫颈癌是目前仅有的明确病因的恶性肿瘤,其潜伏期长达十到二十年。

我国的宫颈癌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势态,并有发病年轻化的趋势。

绝大部分的宫颈癌与长期或反复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HPV)有关。

尽管宫颈癌的病因现已十分明确,但宫颈癌却一直在我们身边发生着。

所以宫颈癌筛查十分重要。

宫颈癌筛查手段及其注意事项1.巴氏涂片法巴氏涂片是一种常规宫颈涂片检查,可有效的发现早期宫颈癌,该涂片检查可预防绝大部分的宫颈癌,宫颈涂片检查步骤较为简单,首先医生使用内窥镜扩张受检人员生殖道,以便观察宫颈口,然后使用棉签、木质刮片从宫颈口收集脱落细胞,并将其制成玻片,再利用显微镜观察标本。

其检测结果有五个等级:①刮取细胞为正常细胞,还需要定期检查。

②有少量不正常细胞,或许是炎症所致。

③出现可疑的癌细胞,需再做一次玻片检查,有时需要做病理切片。

④出现非常可疑的癌细胞,需要做病理切片进一步观察。

⑤确定出现癌细胞,需做病理切片进一步观察癌细胞的发展程度。

1.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筛查TCT筛查技术与巴氏涂片相似,但是取样、制片和观察手段均更加先进。

一般采用细胞刷刮取宫颈管的上皮细胞,细胞刷可以通过摩擦力使上皮细胞脱落,取样效果优于巴氏涂片法,并将刮取的细胞装入含有细胞保存液的小瓶中进行漂洗,再将漂洗的细胞送往实验室过滤,减少样品中的血液、分泌物和炎症组织等干扰因素,且TCT法使用全自动制片机对样品进行制片,使细胞均匀的分布在玻片上,在玻片的清晰度方面也优于巴氏涂片法。

女性妇科体检建议

女性妇科体检建议

女性妇科体检建议1.定期妇科体检:女性妇科体检应该成为日常保健的一部分。

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妇科体检,特别是年满18岁的女性。

体检前应尽量避免经期,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2.青春期女性体检:青春期女性需要定期进行妇科体检。

这样可以早期发现和治疗妇科疾病,以及提供预防和健康宣教。

3.妇科门诊检查:妇科门诊检查是妇科体检的常规项目之一、包括外阴和阴道检查,宫颈涂片,宫颈抹片以及其他必要的检查。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女性生殖系统的健康状况。

4.乳房检查:乳房检查是预防乳腺疾病的重要手段。

女性可以自我检查乳房,定期了解乳房是否有异常。

此外,医生也会定期进行乳房检查,特别是在妇科体检中。

5.放射学检查:部分妇科疾病需要进行放射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比如,妇科超声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观察和评估子宫,卵巢以及其他相关结构。

骨密度检查也是女性健康的必要项目。

6.宫颈癌筛查:宫颈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中的一种。

建议女性每三年进行一次宫颈涂片检查。

如果涂片结果异常,可能需要进行宫颈活检以明确诊断。

7.子宫肌瘤检查: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良性疾病,多见于育龄妇女。

如果出现异常子宫出血,盆腔痛或类似症状,建议进行妇科超声检查以明确诊断。

8.妇科炎症检查:妇科炎症是女性妇科疾病中的常见问题。

建议女性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了解是否存在妇科炎症。

如果出现外阴瘙痒,白带异常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9.性病筛查:性病是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女性妇科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

特别是已经有多个性伴侣或有不安全性行为的女性,建议进行定期性病筛查。

10.健康宣教和生活方式:妇科体检不仅是检查女性生殖系统健康的机会,也是健康宣教和生活方式指导的机会。

医生可以向女性提供关于妇科保健、避孕、月经问题、性教育等方面的建议。

别紧张!宫颈癌筛查不必一年做一次

别紧张!宫颈癌筛查不必一年做一次

别紧张!宫颈癌筛查不必一年做一次宫颈是女性内生殖器的一部分,宫颈区域发生的各种病变(包括炎症、损伤、肿瘤以及癌前病变等)都属于宫颈疾病的范畴。

女性最常见的宫颈疾患包括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急性宫颈炎,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肥大,宫颈腺囊肿,宫颈癌。

其中,发生率较高、患者最关注的top3是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及宫颈癌。

那么,女性该如何预防宫颈疾病?宫颈糜烂、宫颈炎等疾病需要治疗吗?出现这几个症状当心宫颈出问题一般来说,宫颈疾病的好发年龄为18-45岁。

急慢性宫颈炎好发于生育年龄女性,白领阶层就是宫颈炎最易“盯上”的目标;宫颈癌好发年龄为40~59岁的女性。

若女性出现下面这几个症状,最好及时就诊,排查宫颈疾病。

1. 白带增多2. 外阴痒痛3. 不孕4. 下腹及腰骶部疼痛5. 尿频或排尿困难注意!有些宫颈糜烂不用治生理性柱状上皮异位,也就是过去常说的“宫颈糜烂”,是宫颈外口处的子宫颈阴道部外观呈细颗粒状的红色区域。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已明确“宫颈糜烂”并不是病理学上的上皮溃疡、缺失所致在真性糜烂,也与慢性宫颈炎症(间质中出现慢性炎细胞浸润)并不一致。

因此,“宫颈糜烂”作为慢性宫颈炎症的术语已不再恰当。

宫颈糜烂样改变只是一个临床征象,要分清楚生理性还是病理性。

一般来说,生理性柱状上皮异位多见于青春期,生育年龄妇女雌激素分泌旺盛者,口服避孕药或妊娠期,由于雌激素在作用,鳞柱交界部外移,宫颈局部呈糜烂样外观。

生理性变化是正常的表现,一般不需要治疗。

而宫颈上皮內瘤样变及早期宫颈癌也可使宫颈呈糜烂样改变,因此,若女性发现“宫颈糜烂样改变”,最好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和(或)HPV检测,必要时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以排除宫颈上皮内瘤变或宫颈癌。

确定为病理性变化宫颈糜烂,才需要治疗。

提醒各位女性,若确诊为宫颈炎后,出现下列症状,就要警惕宫颈癌的可能。

1阴道不规则出血,包括生育年龄妇女月经改变,绝经后妇女出现阴道流血,同房后的阴道流血等2阴道分泌物增多,甚至是血性分泌物。

宫颈癌如何筛查与预防

宫颈癌如何筛查与预防

宫颈癌如何筛查与预防目前,宫颈癌已经成为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并且最近几年这种疾病呈年轻化的发展趋势。

一般情况下,35岁以下的女性,发生宫颈癌的风险更高,由于此疾病会对女性的生命安全造成比较大的威胁,致死率高,所以要对其进行及时筛查和预防。

那么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应该如何预防此疾病?具体的筛查方式都有哪些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有关宫颈癌的预防与筛查内容。

一、宫颈癌的筛查一般情况下,女性要在21岁进行宫颈癌的筛查,在21到29岁期间,需要每3年进行一次宫颈的细胞学检查TCT。

30到65岁这个期间的女性,首选筛查方式为每5年,需要进行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或者是人类乳头状瘤病毒,也就是HPV检测。

同时,也可以每3年进行一次细胞学检查。

此外,全子宫切除的女性,一般并不需要进行筛查。

当前,临床上常见的宫颈癌筛查方式有以下几种:(一)宫颈筛查+HPV测试。

要想实现对宫颈癌的有效预防,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就是做好宫颈癌检查工作,女性朋友要定时进行宫颈筛查和HPV测试,这种方式可以及时检查出宫颈癌前病变情况,对癌变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估。

研究发现,宫颈癌前病变的治愈率为100%。

但是,如果没有及时发现此情况,这种癌前病变就会恶化为宫颈癌,慢慢扩散到膀胱、肝脏和肺脏,严重情况下会蔓延患者的全身。

在具体的Pap Smear筛查中,如果其结果为阳性,要进行阴道镜活检等检查,主要是为了保障宫颈癌检查的准确性。

此外,宫颈癌的分期,一般要根据临床影像学的积极协助,如CT、核磁共振和膀胱镜,进而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条件。

(二)阴道镜检查。

这种检查方式,主要是在形态学与组织学上,对宫颈状况进行确定,不断提高宫颈癌诊断的准确性,及时发现癌前病等情况。

此检查方式与细胞学检查之间互补。

所以在具体的细胞学检查中,我们就可以发现可疑癌细胞,然后进行阴道镜检查,取其中的活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确保筛查的准确性。

(三)细胞检测。

调查发现,以前的细胞学检查,如巴氏涂片检查等,发现宫颈癌的几率为70%以上,但是相关学者在具体的研究中发现,宫颈巴氏的5级分类法具有非常高的假阴性率,存在局限性。

专家建议性行为在三年以上女性要筛查宫颈癌

专家建议性行为在三年以上女性要筛查宫颈癌

专家建议性行为在三年以上女性要筛查宫颈癌为切实降低我国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组织专家编写了《中国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指南》,指南中建议,任何有3年以上性行为或21岁以上有性行为的妇女都应进行子宫颈癌筛查。

指南中指出,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子宫颈癌的发病率有所增长,而且有年轻化的趋势。

而研究表明,系统有效的筛查可使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60%到90%,因此倡导广大妇女开展子宫颈癌的筛查和早诊早治。

筛查的对象包括任何有3年以上性行为或21岁以上有性行为的妇女,而性生活过早、有多个性伴侣、免疫功能低下、吸烟、卫生条件差和性保健知识缺乏的高危妇女人群则是筛查的重点。

因65岁后患子宫颈癌的危险性极低,所以一般不主张对65岁以上的妇女进行子宫颈癌的筛查。

指南中还说明,子宫颈癌最常见于40岁以上的妇女中,通常瘤样病变发展到子宫颈癌大约需要10年时间,所以30岁左右是癌前病变的高峰期。

因此指南建议,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一般妇女人群筛查的起始年龄可考虑在25岁到30岁;经济欠发达地区妇女的筛查起始年龄应放在35岁到40岁。

但高危妇女人群的筛查起始年龄应适当提前,而且最好每年筛查一次。

一般人群在每年进行一次筛查,连续2次细胞学正常可改至3年后复查;连续2次HPV检测和细胞学正常可延至5~8年后复查。

HPV检测的阴性预测值为99.9%,可将筛查间隔延长至5年一次,由此降低的检查成本远远高于因HPV检测所增加的费用。

作为主要筛查试验,单独或与细胞学检查相结合用于较少有暂时性HPV感染的30岁以上妇女,从确诊、卫生经济及患者的心理接受程度。

HPV-DNA检测与细胞学检查联合进行宫颈癌及CIN的筛查,其筛查效率高于单独使用细胞学检查。

研究结果显示联合两种方法的检测率几乎可达100%,且可延长筛查间隔,因为从HPV感染发展为CIN或宫颈癌需经历约5~15年,每3年进行一次筛查与每年一次筛查具有同等效用。

宫颈癌的筛查手段与预防方法

宫颈癌的筛查手段与预防方法

宫颈癌的筛查手段与预防方法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宫颈癌发病初期,很多患者并无任何的临床症状表现,伴随病情的不断进展,一些患者会有异常阴道出血等表现,宫颈癌的发病对于女性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影响,同时也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特别是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非常沉重的负担,所以做好宫颈癌的筛查以及预防非常重要。

目前对于宫颈癌疾病预防的主要策略为:做到宫颈癌前病变和早期宫颈癌的早期发现,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尽快阻断病程进展,最终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

1、女性对宫颈癌筛查的了解程度低一项社会调查研究显示,超过70%的女性通过进行宫颈癌的定期筛查能够帮助早期发现宫颈癌。

然而接近50%的女性并不知道通过早期发现宫颈癌能够治愈,并且有约90%的女性并不知道宫颈癌筛查有哪些方法,与此同时也并不知道常用的宫颈癌筛查方法。

近年来,宫颈癌已成为女性群体的常见病以及多发病,位列女性四大恶性肿瘤疾病之一,且近年来的发病率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我国每年宫颈癌新发病例可达到约50万例左右,并且每年死于宫颈癌的人数高达27万例左右,接近80%的宫颈癌病例分布于发展中国家。

现阶段宫颈癌是唯一能够明确病因,同时能够实现早期治愈的妇科恶性肿瘤,通过进行宫颈癌的早期筛查能有效降低其发病率以及死亡率。

2、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性对于宫颈癌筛查,广大女性朋友首先要明白子宫颈是进行宫颈癌筛查取材的重要部位,并且该解剖位置比较容易暴露,也比较方便取材、观察和进行触诊等。

第二,女性朋友要明白宫颈癌这种恶性肿瘤的演变时间非常长,从感染HPV病毒到演变为宫颈癌前病变,最终演变为宫颈癌,这期间大约要经历十年左右的时间,并且进入癌前病变阶段后是否可进一步的发展为宫颈癌仍存在着双向可能性,而早期进行的诊断和妥善处理能够预防宫颈癌发生,这也是有效预防宫颈癌的重要环节。

最后还应明确的是,宫颈癌发病早期并无比较典型的症状表现,很多患者的宫颈病变后仍然十分光滑,难以与慢性宫颈炎进行区别,这使得一些女性认为自己是健康的,所以忽视了宫颈癌筛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别紧张!宫颈癌筛查不必一年做一次
宫颈是女性内生殖器的一部分,宫颈区域发生的各种病变(包括炎症、损伤、肿瘤以及癌前病变等)都属于宫颈疾病的范畴。

女性最常见的宫颈疾患包括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急性宫颈炎,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肥大,宫颈腺囊肿,宫颈癌。

其中,发生率较高、患者最关注的top3是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及宫颈癌。

那么,女性该如何预防宫颈疾病?宫颈糜烂、宫颈炎等疾病需要治疗吗?
出现这几个症状当心宫颈出问题
一般来说,宫颈疾病的好发年龄为18-45岁。

急慢性宫颈炎好发于生育年龄女性,白领阶层就是宫颈炎最易“盯上”的目标;宫颈癌好发年龄为40~59岁的女性。

若女性出现下面这几个症状,最好及时就诊,排查宫颈疾病。

1. 白带增多
2. 外阴痒痛
3. 不孕
4. 下腹及腰骶部疼痛
5. 尿频或排尿困难
注意!有些宫颈糜烂不用治
生理性柱状上皮异位,也就是过去常说的“宫颈糜烂”,是宫颈外口处的子宫颈阴道部外观呈细颗粒状的红色区域。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已明确“宫颈糜烂”并不是病理学上的上皮溃疡、缺失所致在真性糜烂,也与慢性宫颈炎症(间质中出现慢性炎细胞浸润)并不一致。

因此,“宫颈糜烂”作为慢性宫颈炎症的术语已不再恰当。

宫颈糜烂样改变只是一个临床征象,要分清楚生理性还是病理性。

一般来说,生理性柱状上皮异位多见于青春期,生育年龄妇女雌激素分泌旺盛者,口服避孕药或妊娠期,由于雌激素在作用,鳞柱交界部外移,宫颈局部呈糜烂样外观。

生理性变化是正常的表现,一般不需要治疗。

而宫颈上皮內瘤样变及早期宫颈癌也可使宫颈呈糜烂样改变,因此,若女性发现“宫颈糜烂样改变”,最好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和(或)HPV检测,必要时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以排除宫颈上皮内瘤变或宫颈癌。

确定为病理性变化宫颈糜烂,才需要治疗。

提醒各位女性,若确诊为宫颈炎后,出现下列症状,就要警惕宫颈癌的可能。

1阴道不规则出血,包括生育年龄妇女月经改变,绝经后妇女出现阴道流血,同房后的阴道流血等2阴道分泌物增多,甚至是血性分泌物。

真的!宫颈癌筛查没必要一年做1次
宫颈癌发病率不断攀升,不少女性开始重视宫颈癌筛查,甚至每年体检都筛查一次。

其实,今年1月,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发布的宫颈癌筛查指南指出,液基及传统涂片法都可以作为筛查方法,但没有必要每年进行1次。

具体可参考以下年龄进行宫颈癌筛查:
1. <21岁女性,无论初次性生活年龄几岁,或有无其他相关危险因素(除非有艾滋病毒感染),都不必进行宫颈癌筛查。

21岁后再开始宫颈癌筛查。

2. 21-29岁女性,建议仅进行宫颈细胞学筛查,每3年一次。

30岁以下不必进行联合筛查。

3. 30-65岁女性,建议每5年进行一次“细胞学+HPV检测”的联合筛查;每3年进行一次细胞学筛查也是可以的。

4. >65岁女性,若过往筛查结果为阴性、且无CIN2或更高级别病变病史,可以停止所有筛查。

所以,无论任何年龄、采取何种方法,筛查都没有必要每年进行1次。

只有艾滋病毒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如实体器官移植者)、出生前有过乙烯雌酚接触、此前曾有过CIN2、CIN3或宫颈癌病史者,才可能需要更频繁的宫颈癌筛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