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筛查
宫颈癌筛查与治疗方案
![宫颈癌筛查与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96d872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9a.png)
宫颈癌筛查与治疗方案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并进行及时的治疗对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宫颈癌筛查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检查手段,旨在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及早期宫颈癌,从而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
本文将探讨当前常用的宫颈癌筛查方法以及治疗方案。
一、宫颈癌筛查方法1. 妇科检查妇科检查是早期发现宫颈癌的重要依据之一。
医生通过观察和触诊,检查宫颈的形态、大小、质地等特征,如发现异常情况,进一步进行宫颈涂片、宫颈刮片和宫颈活检等进一步检查。
2. 宫颈涂片检查宫颈涂片检查是目前宫颈癌筛查的一种常用手段。
它通过采集宫颈细胞样本,经过特殊染色和镜下观察,以提供早期癌前病变和早期癌变的诊断依据。
宫颈涂片检查无需昂贵的设备,简单易行,但有一定的误诊率。
3. HPV病毒感染检测宫颈癌与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有着密切的关联。
通过检测HPV病毒感染情况,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患宫颈癌的风险。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HPV DNA检测和HPV mRNA检测。
4. 宫颈刮片检查宫颈刮片检查是一种将宫颈表面细胞通过蘸取细胞刮片的方式收集,然后进行细胞学检查的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能够发现宫颈上皮细胞的异常变化,但不能区分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
5. 宫颈活检宫颈活检是通过活检钳等工具,在局部麻醉下获取宫颈组织后送检。
宫颈活检是明确宫颈病变性质的最可靠方法,对于病变的类型、程度以及侵犯的深度等有重要意义。
二、宫颈癌的治疗方案1. 早期宫颈癌的治疗方案对于早期宫颈癌患者,手术是常用的治疗方式之一。
其中,子宫颈锥切术(conization)和子宫全切术(hysterectomy)是较为常见的手术方式。
此外,还可以结合辅助性放疗或化疗来提高治疗效果。
2. 进展期宫颈癌的治疗方案对于进展期宫颈癌患者,多模式治疗(multimodal therapy)被广泛采用。
该治疗方案包括放疗、化疗和手术等多种方式的组合。
宫颈癌筛查的最佳方案
![宫颈癌筛查的最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8d3268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81.png)
宫颈癌筛查的最佳方案宫颈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也是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癌症之一、宫颈癌的发展过程较为缓慢,通常从异常宫颈细胞开始,经过多年甚至十几年的演变,最终发展成宫颈癌。
因此,通过定期筛查,可以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及时进行治疗,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目前,宫颈癌筛查的最佳方案主要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Pap涂片)、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HPV(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和宫颈组织活检等。
首先,Pap涂片是目前最常用的宫颈癌筛查方法之一、通过收集宫颈表面的细胞样本,经过染色和显微镜检查,可以评估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判断是否存在异常细胞。
Pap涂片的优点是简单、无创和成本低廉,但其缺点是存在误诊率较高的问题,尤其是在早期病变时的敏感性较低。
其次,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是对Pap涂片的改良和升级,通过将宫颈细胞样本收集到液基介质中,再进行细胞学检查,提高了宫颈癌和宫颈癌前病变的检测率。
相比于Pap涂片,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可同时进行HPV检测,可以准确判断是否存在高危型HPV感染。
第三,HPV检测是目前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手段之一、HPV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病原体,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
通过采集宫颈上皮细胞,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技术,检测是否存在高危型HPV感染。
HPV检测的优点是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更早地发现宫颈癌前病变。
最后,宫颈组织活检是最为准确的宫颈癌诊断手段,尤其适用于病理学检查和病理诊断。
当存在异常细胞或阳性的HPV检测结果时,或存在宫颈癌的高度怀疑时,可以进行宫颈活检,通过检查组织病理学变化,确诊宫颈癌。
综上所述,宫颈癌筛查的最佳方案是结合多种筛查方法,以提高宫颈癌和宫颈癌前病变的检出率,以及减少误诊率。
常规健康体检中可以进行Pap涂片和HPV联合检测,对于初潮期后的女性,每1-3年进行一次筛查,并根据个体情况和HPV感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宫颈组织活检。
一年要做几次宫颈癌筛查?
![一年要做几次宫颈癌筛查?](https://img.taocdn.com/s3/m/aaf0e99b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e2.png)
一年要做几次宫颈癌筛查?引言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严重威胁到女性的身体健康。
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防和控制该疾病非常重要。
而宫颈癌筛查可以帮助早期发现潜在病变,提供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
那么,一年要做几次宫颈癌筛查呢?本文将详细介绍宫颈癌筛查的相关知识和建议。
什么是宫颈癌筛查?宫颈癌筛查是通过检查宫颈组织的病理变化,早期发现潜在的病变或癌前病变。
常见的宫颈癌筛查方式有细胞学检测(Pap试验)和HPV病毒检测。
•Pap试验:通过收集宫颈上皮细胞,进行细胞学检测,判断是否存在异常细胞变化。
它是目前常用的宫颈癌筛查方法之一,简单、无创、低成本,但有一定的假阴性和假阳性率。
•HPV病毒检测:通过检测HPV病毒的感染情况,判断个体是否存在宫颈癌前病变的风险。
HPV病毒是宫颈癌的主要诱因之一,该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宫颈癌筛查的推荐频率宫颈癌筛查的推荐频率是根据不同的年龄和筛查方法而有所不同的。
21-29岁女性对于21-29岁的女性,推荐采用Pap试验作为主要的筛查方式。
根据美国癌症协会的指南,建议这个年龄段的女性每隔3年进行一次Pap试验。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年龄段的女性不推荐单独进行HPV病毒检测,因为在此年龄段,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生率较低。
30-65岁女性对于30-65岁的女性,可以采用以下两种筛查方式:•仅进行Pap试验:根据美国癌症协会的指南,建议这个年龄段的女性每隔3年进行一次Pap试验。
•Pap试验结合HPV病毒检测:根据美国癌症协会的指南,建议这个年龄段的女性每隔5年进行一次Pap试验结合HPV病毒检测。
这种筛查方式相对更准确,可以提高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的准确性。
65岁以上女性对于65岁以上建议停止进行常规宫颈癌筛查,前提是之前的筛查结果一直正常。
如果之前有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现或宫颈癌的诊断,建议继续进行定期筛查,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后续治疗和随访。
2024宫颈癌筛查要点
![2024宫颈癌筛查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deb8d48f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e6.png)
2024宫颈癌筛查要点目前已经明确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感染是引起子宫颈癌及子宫颈上皮内病变的主要病因。
子宫颈上皮内病变包括: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lL),即子宫颈上皮内瘤变1级(CIN1);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z包括子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和3级(CIN2,CIN3)o原位腺癌(AIS),也称高级别腺上皮内病变(HG-CGIN)oHSIL及AIS均为子宫颈癌前病变。
我国20岁及以上普通女性人群的HPV总感染率为15%,其中常见型别主要包括HPV52、58、53、16、51我国HPV感染率呈中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的差异。
我国HPV感染与年龄密切相关,具有两个感染高峰,分别为17~24岁和40~44岁。
我国女性子宫颈细胞学正常、LSIL x HSIL和浸润癌人群中的高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15.6%、69.8%、86%和88.7%o以医院为基础的全国多中心研究显示,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和子宫颈腺癌中高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97.6%和74.5%o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子宫颈癌筛查项目推荐方法中建议对14种高危HPV 型另(RHPV16、18s31、33、35、39、45、51、52、56、58、59、66、68)进行核酸检测。
HPV16/18阳性人群的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病风险高,在HSIL 中,HPV16/18感染率约52%;在子宫颈鳞癌中,HPV16/18最常见,占84.5%o HPV18可引起50%的AIS与浸润癌.HPV核酸检测较细胞学检查,可检出更多的HSIL及以上病变,证实HPV核酸检测用于子宫颈癌初筛的有效性;同时,HPV核酸检测有着更高的阴性预测值以及更低的漏诊率。
多个国内外共识/指南目前均推荐使用高危HPV核酸检测作为子宫颈癌的初筛方法目前,我国超过90%的实验室使用贝塞斯达报告系统(TBS)报告术语子宫颈细胞学。
该系统对细胞学形态异常分为以下描述:不典型鳞状细胞(ASC).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不能排除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H)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鳞状细胞癌(SCC);不典型腺上皮细胞(AGC)原位腺癌(AIS)腺癌(adeno-carcinoma)细胞学检查对于CIN2及以上病变(即QN2+)的特异度>90%,灵敏度仅为53%~81%,低于HPV核酸检测。
(医学课件)宫颈癌筛查演示课件
![(医学课件)宫颈癌筛查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e75315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a6.png)
3
宫颈癌的主要症状包括阴道出血、阴道排液、 疼痛等,晚期可能累及膀胱、直肠等邻近器官 。
宫颈癌筛查的意义
01
通过筛查可以早期发现并诊断宫颈癌,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02
筛查可以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等癌前病变,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避免病情恶化。
筛查可以评估出宫颈病变的高危人群,进行针对性地预防和治
03
疗。
的药物。
02
筛查后注意事项
筛查后可能出现少量阴道出血或分泌物增多,一般无需特殊处理,注
意个人卫生,避免性生活和盆浴。
03
Hale Waihona Puke 异常细胞处理对于细胞学检查结果异常的女性,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建议进一步检
查或治疗。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积极配合治疗。
05
宫颈癌筛查的实践经验
筛查实践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1 2
免疫组化染色
对活检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可以更准确地确定异常细胞的存在和类型。
各种筛查方法的比较
1 2
准确性
传统筛查方法的准确性相对较低,新型筛查技 术的准确性较高。
费用
传统筛查方法的费用较低,新型筛查技术的费 用较高。
3
适用人群
传统筛查方法适用于广大女性,新型筛查技术 适用于年龄较大、有性生活史、有异常症状的 女性。
02
宫颈癌筛查的方法
传统筛查方法
宫颈细胞学检查
包括传统巴氏涂片和液基细胞学检查,可以发现异常细胞和 早期癌症细胞。
宫颈活检
对于细胞学检查异常的女性,需要进一步进行宫颈活检,通 过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认癌症的存在。
新型筛查技术
HPV DNA 检测
通过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基因,可以预测宫颈癌的风险。
宫颈癌筛查方案
![宫颈癌筛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52d121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e4.png)
宫颈癌筛查方案宫颈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但如果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宫颈癌是可以被治愈的。
为了提高宫颈癌的筛查率和早期诊断率,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宫颈癌筛查方案。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宫颈癌筛查方案,以帮助妇女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宫颈癌筛查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宫颈细胞学检查(Pap涂片)宫颈细胞学检查,即常说的“Pap涂片”,是目前最常用的宫颈癌筛查方法之一。
该检查通过取宫颈表面的细胞进行染色和观察,以发现异常的细胞变化。
正常的Pap涂片结果表明宫颈细胞结构正常,没有明显的异常情况;而异常的涂片结果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2. HPV病毒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是宫颈癌的主要病因之一,因此HPV病毒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该检测可以通过检测宫颈细胞中的HPV病毒感染情况来评估个体的宫颈癌风险。
对于HPV阳性的女性,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如宫颈活检等。
3. 宫颈活检宫颈活检是采取活体组织进行检查,直接观察宫颈组织的形态和结构,以判断是否存在宫颈癌或癌前病变。
宫颈活检可通过穿刺活检或锥形切除术进行,依据活检结果可以进一步确定治疗方案。
4. 宫颈癌疫苗接种宫颈癌疫苗是一种有效预防宫颈癌的方法,它通过接种疫苗增强免疫系统对HPV的防御能力,减少被HPV感染的风险。
目前市场上有多种宫颈癌疫苗可供选择,妇女在接种前应咨询医生,了解具体的接种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综上所述,宫颈癌筛查方案包括Pap涂片、HPV病毒检测、宫颈活检以及宫颈癌疫苗接种等多项措施。
不同的检查方法可以相互补充,提高宫颈癌的早期检出率。
对于妇女来说,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是非常重要的,以及时发现和诊治任何异常情况。
此外,合理的生活习惯和健康饮食也是预防宫颈癌的重要措施,妇女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自我保健意识,注重宫颈癌的防护与保健。
总结起来,宫颈癌筛查方案的实施对于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妇女应注意定期进行宫颈癌的筛查,并采取相应的保健措施,以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宫颈癌筛查 cin分级标准
![宫颈癌筛查 cin分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2a28e69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37.png)
宫颈癌筛查 cin分级标准
宫颈癌筛查中的CIN分级标准,主要依据病变的严重程度,可以分为CIN1级、CIN2级和CIN3级。
1. CIN1级:属于病变的早期,主要表现为宫颈部位轻度和轻度不典型增生。
细胞学的检查显示,不成熟的异形细胞局限于上皮厚度的下1/3,具体表现为细胞核增大,核质比例略增大,核染色质稍加深,核分裂相少,细胞极性紊乱。
2. CIN2级:属于病变的中期,相当于中度不典型增生症状。
不成熟非典型
细胞局限于上皮的下2/3,细胞核明显增大,核质比例增大,核深染,核分裂相较多,细胞数量明显增多,细胞极性尚存。
3. CIN3级:属于病变的较严重阶段,也相当于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
上皮全层几乎都为不成熟非典型细胞,但表层细胞的密度稍低或可见1~2
层与表面平行的扁平细胞。
重度非典型增生是指异型细胞超过上皮层的2/3,而原位癌则是指异型细胞达全层,此时细胞的异型性较CIN2级更明显,核分裂像增多,原位癌可出现病理性核分裂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医生。
最新宫颈癌筛查指南
![最新宫颈癌筛查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eb2e1fc0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d8.png)
最新宫颈癌筛查指南引言:宫颈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通常起源于宫颈表面的鳞状上皮细胞。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超过50万女性死于宫颈癌。
然而,通过宫颈癌的筛查和早期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近年来,宫颈癌筛查的指南也有了一些调整和改进,下面将以最新的宫颈癌筛查指南为基础,详细介绍相关内容。
1.宫颈癌筛查的目的和重要性宫颈癌筛查的目的是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癌前病变,以便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宫颈癌可以分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浸润性宫颈癌两类。
CIN是一种可逆的病变,及早发现和治疗可以防止其发展为宫颈癌。
因此,通过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可以早期发现CIN,提供及时的干预治疗机会。
2.筛查方法和频率目前,宫颈癌筛查通常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Pap试验)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
Pap试验是通过收集宫颈颈管和外口的细胞标本,然后进行细胞学分析。
HPV检测是通过检测宫颈细胞中的HPV感染病毒,以评估其潜在的癌变风险。
根据最新的指南,推荐的宫颈癌筛查方案如下:-21岁以下的女性不建议进行宫颈癌筛查。
- 21-29岁的女性应每三年进行一次Pap试验。
- 30-65岁的女性可以选择每三年进行一次Pap试验或每五年进行一次HPV检测,或每五年进行一次联合Pap试验和HPV检测。
-65岁以上的女性,如果之前的筛查结果都正常,则不再需要继续进行宫颈癌筛查。
3.高危人群的筛查策略对于有高宫颈癌风险的人群,如HIV感染者、器官移植受者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者等,宫颈癌筛查策略有所不同。
这些人群通常建议更频繁地进行宫颈癌筛查,以及使用其他筛查方法,如宫颈组织检查(宫颈活检)。
4.宫颈癌疫苗接种宫颈癌疫苗是预防宫颈癌的一种有效手段,目前已经有多种疫苗上市。
根据最新指南,建议九价HPV疫苗在9-45岁范围内的女性接种,以便预防HPV感染和相关病变的发生。
5.筛查结果和处理方案宫颈癌筛查的结果通常分为阴性、异常可疑和阳性。
2024年宫颈癌筛查实施方案
![2024年宫颈癌筛查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9f8411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47.png)
一、背景介绍宫颈癌是全球妇女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妇女生殖系统肿瘤的主要死因之一、据统计,每年全球有超过50万人被宫颈癌夺去生命。
然而,宫颈癌是一种可以通过早期筛查和治疗避免或治愈的癌症。
因此,制定一套有效的宫颈癌筛查实施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1.提高宫颈癌筛查的覆盖率,让更多的妇女受益;2.早期发现宫颈癌和宫颈癌前病变,降低患者的病死率;3.优化宫颈癌筛查的流程和效果,提高筛查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三、实施方案1.宣传教育为了提高宫颈癌筛查的覆盖率和妇女对筛查的参与度,需要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制作宣传海报、宣传册子和宣传片,传播相关知识;-组织宣传活动,如宫颈癌健康讲座、义诊等;-在妇女常去的场所设立宣传展示板,增加宣传的曝光度。
2.筛查方法宫颈癌筛查的方法主要包括细胞学检查(宫颈涂片)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
细胞学检查是目前广泛采用的筛查方法,而HPV检测作为辅助筛查手段有其特殊的价值。
因此,本方案将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相结合,以提高筛查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3.筛查流程(1)首次筛查-年龄范围:建议对20-65岁的妇女进行筛查。
-筛查间隔:建议首次细胞学检查在25岁开始,每隔三年进行一次。
若首次细胞学检查结果阴性,则可延长筛查间隔至五年。
对高风险人群和HPV感染者,可考虑缩短筛查间隔。
-HPV检测:建议对30岁及以上的妇女进行HPV检测,以提高筛查的敏感性。
(2)复查如果筛查结果异常,建议进行复查以确诊或排除宫颈癌前病变或宫颈癌。
复查结果如下:-低级别病变:建议一年后复查,如果结果连续两次阴性,则可延长复查间隔。
-高级别病变:建议立即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4.筛查机构和操作规范宫颈癌筛查应由具备相关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确保筛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筛查操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并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筛查。
5.数据统计和分析宫颈癌筛查的数据应及时收集、统计和分析,以评估筛查实施的效果,并不断优化筛查方案。
宫颈癌筛查前注意事项
![宫颈癌筛查前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746c3477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de.png)
宫颈癌筛查前注意事项
宫颈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
为了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癌,宫颈癌筛查是非常重要的。
在接受宫颈癌筛查前,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宫颈癌筛查。
通常情况下,妇女在月经周期的第7到第14天进行宫颈癌筛查效果会更好。
这
是因为在这个时间段,宫颈液体较多,可以提供更准确的检测结果。
其次,需要避免在月经期进行宫颈癌筛查。
由于月经期宫颈内腔较为敏感,容易产生误诊。
因此,在月经期结束后的1周时间内进行宫颈癌筛查是较为合适的选择。
另外,宫颈癌筛查前需要注意个人卫生。
定期清洗外阴部,保持干净卫生,可以减少宫颈癌感染的风险。
避免使用含有化学药物的卫生用品,特别是漱口水,避免使用含有药物的润滑剂等物品。
此外,宫颈癌筛查前一定要避免性行为。
性行为会导致宫颈分泌物的改变,影响宫颈癌筛查结果的准确性。
建议在宫颈癌筛查前两天内避免性生活。
最后,宫颈癌筛查前需要注意心理调适。
对于一些紧张、焦虑的女性来说,宫颈癌筛查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压力。
在做宫颈癌筛查前,可以听音乐、做深呼吸等方式舒缓情绪,减少紧张感。
总的来说,宫颈癌筛查前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避免在月经期进行筛查,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性行为,并进行适当的心理调适。
这些注意事项可以帮助女性更好地进行宫颈癌筛查,早期发现宫颈癌,提高治愈率。
同时也需要强调,宫颈癌筛查只是一种早期发现宫颈癌的手段,如果筛查结果异常,仍然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医院宫颈癌筛查宣传知识
![医院宫颈癌筛查宣传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ca73964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03.png)
医院宫颈癌筛查宣传知识子宫颈癌是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人们常常“谈癌色变”,但目前宫颈癌是公认的唯一的一种病因明确,可以预防的恶性肿瘤,除了HPV疫苗之外,还可以通过定期筛查宫颈癌前病变等方式,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一、宫颈癌的筛查方法。
人乳头瘤病毒(HPV)核酸检测和子宫颈细胞学检查(TCT/巴氏涂片)是主要的筛查方法,最新官方1类推荐的筛查方法是HPV核酸检测或联合筛查(以上两种方法联合)。
二、筛查方案。
1、有性生活史的适龄女性。
25岁以下:存在多性伴史、过早性生活史、感染HIV等高危女性,推荐筛查并适当缩短筛查间隔。
25~64岁:每5年一次的HPV核酸单独检测/联合筛查;每3年一次细胞学检查。
65岁及以上:①10年内有连续3次细胞学筛查,或连续2次的HPV筛查或联合筛查,且最近一次筛查在5年内,筛查结果均正常,并且无宫颈上皮内瘤变(CIN)、HPV持续感染,以及无因HPV相关疾病治疗史等高危因素,可终止筛查。
②从未接受过筛查或65岁前10年没有充分阴性筛查记录或有临床症状,仍应进行筛查。
三、特殊人群筛查。
1.妊娠期女性的筛查:对妊娠期女性进行筛查的目的是排除子宫颈癌。
妊娠期进行子宫颈癌筛查是安全的,不会对母儿健康构成威胁。
推荐意见:对于从未接受过子宫颈癌筛查的女性;未进行规范子宫颈癌筛查的女性;恰好需再次子宫颈癌筛查的女性,建议在孕前检查或者第一次产前检查时进行子宫颈癌筛查。
2.预防性HPV疫苗接种后的筛查:预防性HPV疫苗未涵盖所有的高危HPV型别,不能预防所有HPV型别感染;已有性生活的接种者在接种HPV疫苗前可能已被HPV感染,接种HPV疫苗并不能阻断HPV感染进程,因此接种HPV疫苗后仍应定期接受筛查。
四、注意事项。
筛查前3天禁止性生活、阴道冲洗、阴道上药,以免影响筛查质量,若为急性炎症期,如外阴瘙痒、疼痛、白带增多等情况,需要治疗炎症后再进行筛查。
宫颈筛查后可能会有少量阴道出血,请您不要进行性生活,禁盆浴、游泳、阴道冲洗等操作,以免造成感染,如出血量增多、腹痛等不适请及时复诊。
宫颈癌的筛查
![宫颈癌的筛查](https://img.taocdn.com/s3/m/5e1d78a9f524ccbff1218411.png)
宫颈癌的筛查(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妇瘤科高碧燕)一、宫颈癌筛查的意义宫颈癌筛查属于宫颈癌的二级预防,进行宫颈筛查可以发现早期病变,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在北美洲、澳大利亚及欧洲等有完善筛查制度的国家和地区,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明显下降。
我国北京、上海和天津等一些大城市已开展大规模宫颈癌筛查。
宫颈细胞在致癌因素下出现异常增生,经过癌前病变阶段(CIN)发展成为宫颈浸润癌,这一过程大约需要若干年时间。
而宫颈位于阴道顶端,借助扩阴器及妇科检查即可窥见,这就为进行宫颈筛查提供了很有利的机会。
如果定期对妇女进行的宫颈筛查,在癌前病变阶段就发现病变,并通过对癌前病变的干预及处理,就可有效地阻止其发展为宫颈癌。
如果一个女性能参加规律的宫颈筛查,并在出现癌前病变时接受适当的处理,那么她的一生就不会患宫颈癌。
如果每一个女性都进行规律的筛查,宫颈癌将有可能从疾病谱中消失。
二、筛查的步骤筛查是指在没有出现症状之前通过某些方法发现癌前病变和早期的癌症。
这些方法都具有安全、无创、简单易行、可重复进行的优点。
宫颈癌前病变(ClN)及宫颈癌的诊断可分“三步走”,这三步循序渐进,又称为“三阶梯”筛查法。
第一步(初步筛查)筛查的方法有宫颈细胞学检查和(或)高危型HPV检测,主要目的是从人群中筛选出宫颈可疑有问题的女性。
(一)宫颈细胞学检查(1) 传统的巴氏涂片医生用窥器暴露宫颈后,用木制刮板轻轻刮取宫颈表面含有上皮细胞的分泌物和细胞,涂于玻璃片上,经固定和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以期发现癌变或异常增生的细胞。
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在50%~80%和85%~90%之间。
巴氏涂片的推广和运用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建立高标准细胞学检查需要相应的细胞学技术人员,需要经过长期严格的培训和若干年实践。
其次,巴氏涂片的准确性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取材方法、涂片制作、染色技巧、阅片水平等,假阴性率约为15%~40%。
鉴于巴氏涂片已有多年应用基础,在已经建立了细胞学筛查系统的地区,巴氏涂片仍可作为子宫颈癌筛查的常用手段之一。
宫颈癌筛查注意事项
![宫颈癌筛查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a5cbf376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e5.png)
宫颈癌筛查注意事项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及早发现和治疗对于提高生存率和预后非常重要。
所以,进行宫颈癌筛查非常重要,以下是宫颈癌筛查的注意事项:首先,女性应该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
根据专业机构的建议,女性在18岁开始性生活或者达到20岁时,就应该开始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
初次筛查可选择液体基因芯片检测,其安全性和准确性都非常高。
后续筛查可选择宫颈涂片、HPV病毒检测等方法。
一般来说,女性每3年进行一次宫颈涂片检查,如果有风险因素,可以每年进行一次。
其次,女性在进行宫颈癌筛查前,应该注意一些必要的准备事项。
首先,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最好是在月经期结束后进行筛查,以避免对筛查结果的干扰。
其次,应该事先避免性生活、使用卫生巾和使用抗生素等会对筛查结果产生干扰的因素。
还有,筛查前女性应该注意保持外阴清洁,以免对筛查结果产生影响。
此外,女性在进行宫颈癌筛查时,也需要注意一些身体上的事项。
首先,应该选择一家正规的医院或者诊所进行筛查,确保医疗设备和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
其次,在筛查过程中,女性应该保持放松和配合,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操作,以保证筛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于宫颈涂片检查,医生可能会使用刷子或者细长的棉签取样,可能会有轻微的不适感,但一般不会引起剧痛。
最后,筛查后女性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过于紧张和焦虑,应该相信专业的医生能够给出正确的结果。
总的来说,宫颈癌筛查是女性健康的重要一环,正确地进行宫颈癌筛查可以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癌,提高生命质量和生存率。
所以,女性要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并且注意筛查前的准备事项和筛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确保筛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宫颈癌筛查怎么做](https://img.taocdn.com/s3/m/9456d91b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88.png)
宫颈癌筛查怎么做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居高不下。
为了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癌,宫颈癌筛查成为了女性必不可少的健康检查项目之一。
那么,宫颈癌筛查怎么做呢?本文将为您从筛查的方法、适宜的年龄、筛查间隔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筛查方法1. 宫颈细胞学检查(常规涂片法):这是目前最常用的筛查方法。
医生将使用专业的细胞学技术,从女性宫颈表面采集细胞样本,并将其固定在载玻片上,送至实验室进行细胞学检查。
通过检查细胞形态,医生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宫颈细胞异常。
2. HPV检测:HPV(人乳头瘤病毒)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通过检测宫颈抹片中的HPV DNA是否存在,可以判断感染情况。
HPV检测已被证明对早期发现宫颈癌具有重要意义。
3. 宫颈活检:对于一些异常的宫颈细胞结果,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宫颈活检。
这个过程中,医生会取出一小块宫颈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以进一步明确宫颈细胞异常的性质。
二、适宜的年龄宫颈癌的高发年龄段为30至45岁。
因此,从30岁开始,女性应该进行宫颈癌筛查。
根据国际指南,建议女性在30至65岁之间每3年进行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或者每5年进行一次HPV检测。
对于未满30岁的女性,宫颈癌筛查的指导建议尚有争议。
在一些地区,未满30岁的女性只有在有高风险因素(如HIV感染、免疫系统低下等)情况下才会建议进行宫颈癌筛查。
三、筛查间隔根据不同的筛查方法和个人情况,宫颈癌筛查的间隔时间会有所不同。
在常规涂片法下,建议女性在30至65岁之间每3年进行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
如果选择进行HPV检测,建议女性在30至65岁之间每5年进行一次。
对于有宫颈细胞异常或高风险的女性,医生可能会建议更频繁的宫颈癌筛查。
但对于已切除子宫的女性,则无需进行宫颈癌筛查。
四、注意事项1. 避免性行为前48小时内的宫颈癌筛查,因为这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2. 如果您正在月经期间,最好避免进行宫颈癌筛查。
宫颈癌concerv标准
![宫颈癌concerv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3d9bf03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4b.png)
宫颈癌concerv标准宫颈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对女性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为了在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癌,医学界提出了一系列的宫颈癌筛查和诊断标准。
本文将介绍目前常用的宫颈癌标准,并对其适用范围和临床价值进行评述。
一、宫颈癌筛查标准1.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Liquid-based Cytology,LBC)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是一种较新的宫颈癌筛查方法,通过对宫颈细胞的采集和制片,再进行细胞学评估,以筛查和早期诊断宫颈癌及其前病变。
该方法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还可以检测到与宫颈癌相关的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
因此,LBC已成为许多国家宫颈癌筛查的首选方法。
2. 宫颈细胞学(Cervical Cytology)标准宫颈细胞学标准是目前最常用的宫颈癌筛查方法之一。
根据细胞学特征,将细胞分为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非典型腺细胞(AGC)。
低级别鳞状细胞病变(LSIL)、高级别鳞状细胞病变(HSIL)和宫颈腺上皮内瘤变(AIS)等不同等级,以评估细胞学异常程度和可能的恶性风险。
3. HPV检测(Human Papillomavirus Testing)HPV检测是一种直接检测宫颈上皮感染HPV病毒的方法,可以用于宫颈癌的筛查和预测。
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尤其是高危型HPV亚型。
因此,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具有重要意义。
常用的HPV检测方法包括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和基因芯片技术。
二、宫颈癌诊断标准1. 细胞学-病理学共识(Cytologic-Histologic Concordance)标准细胞学-病理学共识标准是目前宫颈癌诊断的“金标准”,即通过对宫颈细胞学检测结果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的比较,来判断宫颈癌的存在和恶性程度。
当细胞学和病理学的诊断结果一致时,可以确定宫颈癌的确诊和病情分期。
2. 宫颈活检(Cervical Biopsy)宫颈活检是宫颈癌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取材宫颈组织样本,经过组织学检查来确定宫颈癌的存在和程度。
医疗机构对宫颈癌筛查的工作方案
![医疗机构对宫颈癌筛查的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53f700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e3.png)
医疗机构对宫颈癌筛查的工作方案宫颈癌作为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对女性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每年全球约有5万多名妇女因宫颈癌死亡,而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更高。
宫颈癌的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的特点,使得对该疾病的筛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医疗机构对宫颈癌筛查的工作方案。
一、宫颈癌筛查的概述宫颈癌的筛查是通过特定的检查手段,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以便及时进行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手段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也称为宫颈抹片检查)和HPV病毒检测。
在宫颈细胞学检查中,医生会在宫颈上采集组织细胞样本,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判断宫颈是否存在异常细胞。
而HPV病毒检测则是通过检测宫颈上的人乳头瘤病毒(HPV)的DNA是否存在来判断患者是否感染了HPV,从而评估患者患宫颈癌的风险。
同时,宫颈癌筛查还包括了对患者的病史调查、体格检查等内容。
二、宫颈癌筛查的对象和范围1.对象:宫颈癌筛查主要对象是已有性生活史的妇女。
虽然宫颈癌主要发生在性活跃的女性身上,但也有极少数未有性生活史的女性发生宫颈癌,因此建议所有年龄在21岁以上的女性都应该进行定期的宫颈癌筛查。
特别是那些有过多个性伴侣、未使用避孕措施或有相关家族史的女性,更应该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
2.范围:宫颈癌筛查的范围主要包括了全社会的妇女群体。
这其中既包括了在医疗机构就诊的妇女,也包括了社区里的妇女。
因此,医疗机构在制定宫颈癌筛查工作方案时,应该考虑到这一广泛的范围,并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宣传教育工作,引导更多的女性关注和重视自身的健康问题。
三、宫颈癌筛查工作方案1.宣传教育工作:医疗机构应该在不同的平台上加大宫颈癌筛查的宣传力度,包括通过宣传栏、专家讲座、健康教育课程等形式,向广大妇女普及宫颈癌的相关知识,提高妇女对宫颈癌筛查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同时,医疗机构还可以通过定期开展义诊活动、社区健康服务等方式,为妇女提供便捷的宫颈癌筛查服务。
两癌检查制度范文
![两癌检查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825d472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04.png)
两癌检查制度范文两癌检查制度指的是我国医疗保险覆盖的两种癌症筛查项目,包括宫颈癌筛查和乳腺癌筛查。
这两种癌症筛查项目的目的是为了早期发现并治疗这两种常见的癌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以下是对两癌检查制度的详细介绍。
一、宫颈癌筛查: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并治疗可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宫颈癌筛查主要通过宫颈涂片或者宫颈涂片联合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来进行。
宫颈涂片是通过收集宫颈部的细胞样本,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存在异常细胞,从而判断是否患有宫颈癌。
HPV 检测则是检测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情况,因为宫颈癌与高危型HPV感染密切相关。
当前,我国的宫颈癌筛查已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对于符合条件的女性来说,可以享受一定的补贴费用。
一般来说,宫颈癌筛查适合的对象是35岁及以上的已婚妇女,每年享受一次免费的宫颈涂片检查。
35岁以下的未婚女性也可以自愿参加宫颈癌筛查,并由社会医疗保险给予一定的费用补贴。
二、乳腺癌筛查:乳腺癌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并治疗可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乳腺癌筛查主要通过乳腺超声和乳腺X线摄影(即乳腺钼靶)来进行。
乳腺超声是通过超声波来检查乳房组织是否异常以及是否存在肿块,以判断是否患有乳腺癌。
乳腺X线摄影则是拍摄乳房的X光照片,可以更清晰地观察乳房组织的异常情况。
对于乳腺癌筛查的对象,目前我国采取了不同的覆盖范围和政策。
具体而言,50岁以上的女性可以享受一次免费乳腺超声检查,以及一次免费乳腺X线摄影,每两年一次。
而40岁至49岁的女性可以自愿参加乳腺癌筛查项目,并由社会医疗保险给予一定的费用补贴。
总结起来,两癌检查制度是我国为了降低宫颈癌和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而实行的一项重要政策。
通过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能够及时发现肿瘤的早期病变,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同时,这也体现了国家对于癌症防治工作的重视,为癌症患者提供更及时和合理的医疗保障。
宫颈筛查怎么检查
![宫颈筛查怎么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ce920957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b7.png)
宫颈筛查怎么检查
宫颈筛查是一种旨在检测宫颈癌及其前驱病变的检查方法。
常见的宫颈筛查方法包括宫颈涂片和HPV病毒感染检测。
1. 宫颈涂片:医生会使用细长的刷子或小棉签轻轻刮取宫颈表面的细胞样本。
这些样本将被送往实验室进行细胞学检查,以检测是否存在异常细胞。
该方法可以发现宫颈癌及其前驱病变。
2. HPV病毒感染检测:HPV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病因之一。
医生会使用类似宫颈涂片的方法采集宫颈细胞样本,然后在实验室中检测HPV感染。
这种检测方法可以帮助识别高危型HPV病毒感染,进而评估宫颈癌的风险。
宫颈筛查通常是无痛的,可以在医生诊所或妇科诊所进行。
建议女性每年进行一次宫颈筛查,特别是在性活跃的年龄和40岁以上的年龄段。
根据个人情况,医生可能会调整筛查频率和方法。
宫颈癌筛查宣传总结
![宫颈癌筛查宣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1646d20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fd.png)
宫颈癌筛查宣传总结一、背景介绍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宫颈癌筛查则是预防和早期发现宫颈癌的重要手段。
然而,由于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宣传,许多女性并不了解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性和方法,导致很多人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二、筛查方法1. 宫颈抹片检查:通过取下宫颈表面细胞进行检测,可早期发现异常细胞。
2. HPV病毒检测:检测是否感染人类乳头瘤病毒(HPV),一种导致宫颈癌的主要原因。
3. 宫颈镜检查:通过放大观察宫颈表面及内部情况,可发现早期病变。
三、筛查建议1. 女性应该在20岁时开始每年进行一次宫颈抹片检查。
2. 30岁以上女性可选择同时进行HPV病毒检测和宫颈抹片检查。
3. 对于高风险人群(如有过多个性伴侣或曾经感染过HPV等),应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
四、宣传方式1. 媒体宣传: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渠道,向公众普及宫颈癌筛查知识。
2. 社区宣传:在社区医院和社区活动中,向居民发放宫颈癌筛查宣传资料,并进行现场讲解。
3. 学校教育:通过学校健康教育课程,向青少年普及宫颈癌筛查知识。
五、推广效果1. 提高了公众对于宫颈癌筛查的认识和意识。
2. 增加了女性前往医院进行宫颈癌筛查的人数。
3. 早期发现了一些患者的病变情况,提高了治疗成功率。
六、总结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宫颈癌筛查的宣传和推广,可以提高公众对于该疾病的认识和意识,并促进更多人前往医院进行检测。
同时,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也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情况,提高治疗成功率。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重视宫颈癌筛查,并积极参与相关的宣传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子宫颈癌筛查指南
• 2011年美国癌症学会(ACS)、美国阴道 镜和子宫颈病理学会(ASCCP)和美国临 床病理学会(ASCP)共同制定了新的美国
子宫颈癌筛查指南 • 2012ASCCP子宫颈癌筛查异常及癌前病变 的处理指南
• 质控——细胞学诊断质量和HPV检测质控
筛查年龄——21岁开始
21~29岁妇女
宫颈癌与HPV
中日友好医院妇产科 程娇影
宫颈癌
宫颈癌现状
• 宫颈癌是世界范围内女性最 常见的第三位常见癌症,每 年新增病例45.9万,中国13.5 万); • 88%的病例发生在中、印等 发展中国家; • 宫颈癌是目前唯一确定病因 的癌症——高危HPV的持续 感染
CIN 2 CIN I Histology Grade -进展及治愈率 1到2年的HR HPV持续感染,特 别是HPV16型感染,强烈预示着 在以后的几年内进展为CIN3或更 严重的诊断结果(CIN3+),如 20-30%在5年后发展为CIN3+ 约70%的CIN1在一年内退行, 90%在2年内退行 约11%进展为原位癌 约1%进展为浸润癌 约50%的CIN2在2年内退行 约22%进展为原位癌 约5%进展为浸润癌
CIN2 + CIN2 +
P16(-)=LSIL P16(+) =HSIL
细胞增殖活性指标Ki-67正常表达于基底细胞,CIN可出现中 上层细胞表达,随CIN——宫颈癌,阳性细胞明显增多。
HPV
HPV是小分子双链 DNA病毒,具有 强烈嗜上皮性、 高度组织和宿主 特异性,可致人 类皮肤和粘膜异 常增生,引起多 种良、恶性病变
HPV51 HPV39
HPV73
HPV68 HPV82 不确定
0.5 %
0.5 % 0.2 % 5.2 %
AGC
20-30%
HR HPV
HPV16和HPV18
• 高危型HPV(特别是同一致病型别)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的必要条件
– –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几乎100%宫颈癌病例都可以检出HPV HPV16型致癌潜能最高,导致全世界范围内约55-60%的宫颈癌,HPV18的致癌性次之,导致 10-15%的宫颈癌,其它约10种高危亚型型别,40,42,43,44,54,61,70,72,81
遗传构成和基因功能
•
•
早期区(E),晚期区(L)
E1 E2 编码病毒基因组长控制区复制起始区结合蛋白。帮助DNA解链,参与病毒基因组复制准备 E2蛋白是位于长控制区病毒启动子的主要转录调控因子。 小的有争议的基因只存在于少数PV型别中
– 接种过的女性,仍需接受常规筛查。
——因为HPV疫苗并非针对所有型别HPV而 且很多妇女接种时已经感染HPV,所以应 该常规筛查
特殊情况(3)
• 孕妇ASC-US?——阴道镜可以推迟到产后 6个月 • 绝经后女性ASC-US?——同2006年指南
非洲
东非 美洲 亚洲 欧洲 •
22.9%
35.4% 15.5% 8.3% 6.6%
HPV52
HPV35 HPV59 HPV56
2.5 %
1.8 % 1.1 % 0.8 % 0.7 % 0.7 %
细胞学异常样本中高危型别HPV感染 在不同 研究中结果差异很大,一些大型研究指出 ASC-US ASC-H LSIL HSIL 25-60% 30-83% 58-85% 90-95%
性疫苗的基础。 • L2 除了和L1合作将病毒DNA打包成病毒颗粒外,L2也和感染进程中的细胞蛋白相互作用。
HPV感染途径
• 传播
– 属于常见的性传播感染
– 直接的皮肤-皮肤接触是传播的最有效途径
– 病毒不通过血液或体液传播 – 会阴部的接触式获得HPV的必要条件,而性交并不是必要的
• 潜伏期
– 变化极大,一般来说,生殖器疣在HPV感染3-6月后显现,也有研 究表明潜伏期有数个月甚至几十年
•
E3
E4
E5
多种PV型别的E4蛋白被认为通过破坏角化细胞骨架中间丝促进病毒颗粒向环境释放。
E5是小的疏水性蛋白,破坏感染细胞内的许多膜蛋白的功能。HPV E5蛋白同癌症相关,作
用似乎是激活表皮生长因子介导的级联信号。 • E6 E6的主要功能是钝化肿瘤抑制蛋白p53,HPV引发癌症的恶性表型严格依赖E6表达,是治
宫颈癌筛查
三阶梯:Cyto——阴道镜——组织病理学
国际上公认的筛查、诊断原则和标准程序
宫颈管搔刮术(ECC)适应症: ——Cyto诊断AGC或原位腺癌时,ECC协助确定隐匿性宫 颈浸润癌
诊断性宫颈锥切(CKC、LEEP)适应症: —— 组织学活检CIN1但阴道镜不满意或持续CIN1病变1年以 上者;CIN2,3者;三阶梯结果不一致者;ECC提示宫颈 管内病变者;妊娠期高度怀疑浸润癌者
Cyto + HR HPV联合检测
• 高危型HPV DNA检测可明显减少宫颈细胞学检查的假阴性结果。
– 将细胞学和HPV检测结合可达到极高的灵敏度和高达99-100%的阴性预测值。从而延长每次筛查的间隔时间;
•
HPV检测和宫颈细胞学检查联合筛查效率高于各自单独应用。
– 当HPV检测结果阳性,而细胞学涂片正常,不能简单的认为HPV检测是假阳性,再次阅片时可发现5-7%的细胞 学涂片异常;
疗性HPV疫苗的目标靶标。
E7 多数PV型别中,E7的主要功能是钝化肿瘤抑制蛋白pRb家族成员。E6,E7共同作用于阻止
细胞程序性死亡和加速细胞周期,启动细胞复制病毒DNA。同 时E7通过激活细胞端粒酶参与感染 细胞的永生化。
•
L1
L1自组装为五聚体病毒壳微体,纯化的微体进一步形成衣壳,L1衣壳体外组装是预防HPV
HPV背景简介
• • PVs – – 无被膜,20 面体,基因组由约8000bp的环状双链DNA分子组成 HPVs 感染人类,只感染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和粘膜。 • 大部分已知的HPV型别在大部分人中不引发症状, • 部分HPV型别会导致疣 • 而另外一些型别在少数情况下会导致宫颈、外阴、阴道、阴茎、口咽和肛门部位癌症的 发生 • HPV基因型是目前发现与持续感染和病变进展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 ——高危型(15):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73,82 ——疑似高危型(3):26,53,66
• 来自78份多达15万例细胞学正常女性独立研 究的综合分析报告显示高危型HPV的感染率 总感染率 10.4% • 细胞学异常样本中高危型别HPV感染 在不同 研究中结果差异很大,一些大型研究指出
HPV型别 HPV16 HPV18 HPV33 HPV45 HPV31 HPV58 所致宫颈癌比例 54.6 % 15.8 % 4.4 % 3.7 % 3.5 % 3.4 %
特殊情况(1)——子宫切除者
行子宫切除且无CIN2+病史者?
——因为阴道癌少见,所以无论年龄如何, 无论是否有常规阴性筛查结果均应停止阴 道癌筛查
特殊情况(2)—HPV疫苗接种者
• HPV疫苗( Gardasil , Cervarix ) – Gardasil(6、11、16、18),9-26岁; – Cervarix(16、18)10-25岁女性; – ACOG、CDC、ACS指南一致同意11-12岁女性常规注射,不推荐用于年龄超过26 岁的女性。
–
HPV18导致的腺体癌、腺癌、腺鳞癌比例大于鳞状细胞癌(32%:8%)
浸润性子宫颈鳞癌患者 HPV16阳性者5年存活率58% HPV18阳性者5年存活率38%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
• • 子宫颈癌筛检的根本目标是降低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最佳的筛查方案应该能够鉴别出可能发展为浸润癌的宫颈癌前体,避免过度治疗
浸润癌
高质量、一致性的前瞻性研究证据表明,CIN3的短期风险性远低于HPV阳性的ASCUS和LSIL 转诊阴道镜(2年风险8-10%) 发展的过程可能持续10-15年,为癌前病变的检测和治疗提供了大量机会
•
HPV检测能比细胞学更好的预测妇女5-15年内CIN3的进展,增加疾病检出率,增加筛查间隔
不同宫颈细胞学样本的高危型HPV感染率
宫颈癌与HPV
免疫力 HPV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 “子宫颈癌的早期——子宫原位癌(癌变局限在皮肤或粘 膜内,还未通过皮肤或粘膜下面的基底膜侵犯到周围组织
的癌症)如果发现得早、治疗得及时,100%可治愈——这
并非夸张。” 。
• “早期子宫颈病变的治疗效果比子宫颈癌的治疗效果要好
得多,子宫颈浸润癌的5年生存率为67%,子宫颈早期癌 的治愈率为90-92%,而子宫颈原位癌的治愈率则可达到 100%。 ”
CIN 3 12-30%进展为浸润癌 (包括原位癌) 治疗后仅1%进展为浸润癌
浸润癌
治愈率60-80%
宫颈组织病理学各命名系统之间的关系
误区——CINI是癌前病变?
• CINI在2年内逆转率60~90%,癌变几率极低
Cyto
ASCUS/LSIL
HSIL/ASC-H
最终有 84~97%经 LEEP确诊 为CIN2/3
不必锥切 严密随访
积极治疗
CIN2
在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出版的《女性生殖器官肿瘤 分类》第4版中,明确指出2级组织学分类方法( LSIL和HSIL)有利于诊断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由此取消将CIN2作为独立类型。 原有组织学分类中位于CIN1和CIN3之间的病变如何 定义?
P16和Ki-67
P16是肿瘤抑制基因,其高表达与宫颈病变关系密切,且与 HPV感染呈正相关,在宫颈脱落细胞中P16蛋白的表达与 HC-2检测一样能够增加细胞学诊断的敏感性,且P16较 HC-2检测更能够区分ASC-US细胞中是否存在病变。 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P16作为辅助LSIL和HSIL 诊断的分子生物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