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后处理在骶尾骨侧位DR摄影中的应用
直接数字成像(DR)骶尾骨的投照及诊断价值
直接数字成像(DR)骶尾骨的投照及诊断价值
徐东亚;侯伯男
【期刊名称】《医疗装备》
【年(卷),期】2011(024)006
【摘要】@@ 目的:利用直接数字成像技术及MUSICA后处理清晰显示骶尾骨结构及其周围软组织情况,最后做出准确诊断.rn材料与方法:本组对31例臀部外伤患者进行DR摄影检查,其中男性19例,女性12例,年龄8-65岁,平均35.5岁,采用DR成像系统后处理方法中的MUSICA功能对全部DR影像进行处理,能清晰显示骶尾骨骨质结构及周围软组织情况,为诊断医师提供了更为优质的影像质量.
【总页数】1页(P22)
【作者】徐东亚;侯伯男
【作者单位】解放军252医院,放射科,河北保定071000;解放军252医院,放射科,河北保定071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直接数字X线摄影诊断骶尾骨外伤的价值 [J], 高登发;贾红;张爱莲;贾楠
2.直接数字化成像系统(DR)在成人脊柱结核中的诊断价值 [J], 崔海雄;刘博
3.直接数字化成像系统(DR)在成人脊柱结核中的诊断价值 [J], 崔海雄;刘博
4.直接数字化成像系统在成人骶尾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J], 任勇;陈世孝;杜竑兵;任小凤;母其文
5.直接数字化成像双能量减影对肋骨骨折诊断价值的探讨 [J], 储诚奇;翟辉;王中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优化骶尾骨侧位数字化X线摄影的方法学研究
优化骶尾骨侧位数字化X线摄影的方法学研究田岚;蒋震;尤超尘;李勇;赵春阳;龚建平;沈钧康【摘要】目的:评价曝光辐射剂量及图像后处理2种优化措施对骶尾骨侧位数字化X线摄影影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利用等效体模和矩形波测试卡选取适用于临床优化的曝光条件. 37例患者每例均先后使用该优化的曝光条件和设备默认的曝光条件,摄取骶尾骨侧位的初级图像共74幅,比较2次曝光所测得的毫安秒值和剂量面积乘积的统计学差异.分别使用设备自带的图像后处理软件包中的默认参数与优化参数对所有初级图像进行后处理,得到最终图像共148幅.由2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参照欧共体标准对最终图像的影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结果:优化曝光条件下测得的辐射剂量较默认曝光条件显著降低(P<0.01).2种不同的曝光条件对最终图像的影像质量没有显著性影响(P=0.13),而2种不同的图像后处理参数则显著地影响了最终图像的影像质量(P<0.01).结论:数字化骶尾骨侧位摄影检查中,可在一定范围内减低辐射剂量,同时依靠图像后处理软件的优化,同样能得到满足诊断要求的高质量图像.【期刊名称】《医疗卫生装备》【年(卷),期】2016(037)002【总页数】4页(P86-89)【关键词】数字化X线摄影;骶尾骨;辐射剂量;图像后处理【作者】田岚;蒋震;尤超尘;李勇;赵春阳;龚建平;沈钧康【作者单位】215004江苏苏州,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影像科;215004江苏苏州,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影像科;37420 Tennessee Nashville, Center for Surgical Quality and Outcomes Research, Vanderbilt University MedicalCenter;215004江苏苏州,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影像科;215004江苏苏州,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影像科;215004江苏苏州,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影像科;215004江苏苏州,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影像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R445在使用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进行骶尾骨侧位摄影检查中,我们有时发现大范围地改变辐射剂量对影像质量影响不明显,而图像后处理参数的改变对影像质量的影响却很大。
多层螺旋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骨盆隐匿性骨折诊断中价值
隐匿性 骨 折 是 指 有 明确 外 伤 史 、 常规 x 线 检 查
阴性而实际又存在的骨折 , 好发于解剖结构复杂的部 位 j 。骨 盆 为 环 状 结 构 , 由骶 骨 、 骨 、 骨 和 耻 骨 髂 坐
连合 组 成 , 解 剖结 构复 杂 , 组 成骨 形状 又不 规 则 , 其 各
删除技术和多方位切割技术 , 全方位显示骨盆隐匿性 骨折的具体位置、 型、 类 骨折线走 向、 围和骨折移 范 位、 脱位情况等立体形态结构。
而后经多层螺旋 C T扫描及 图像后处理 技术诊断为
骨 盆隐 匿性 骨折 。
54 6
G a g iMe ia o ra , y 2 1 V 1 3 No 5 u n x dc l un Z Ma . 0 2, o. 4, . J
【 摘要】 目的 探讨 多层螺旋 C T扫描及 图像后处理技术在骨盆隐匿性骨折诊 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
性分 析 5 2例 x线检 查 阴性 , 而后 经 多层 螺旋 C T扫描 及 图像 后 处理技 术诊 断 为骨 盆 隐 匿性 骨折 患者 的影像 学 资料 。结果 本 组 5 经 多层 螺旋 C 2例 T扫描 及 图像后 处理技 术进 行 图像 重组后 显 示耻 骨骨折 1 2例 , 坐骨骨折 1 , 臼骨折 7例 , 骨骨 折 1 , 0例 髋 髂 4例 骶尾 骨骨 折 9例 。结论 多层螺 旋 C T扫描 及 图像 后 处理 技 术 能精 确 显 示骨 盆 隐 匿性 骨折 的具体 部位 、 质 和程 度 。 当临床 高度 怀疑 骨盆 骨 折 而 x线检 查 阴性 时 , 及 时进 行 多层 性 应
螺旋 C T扫 描 。
【 关键词 】 骨盆; 隐匿性骨折 ; 螺旋 C ; T 多排探测器; 图像 重建
64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
除 此 外 ,骨 结 构 粗 大 ,骨 折 剖结构 的 隐匿性骨折 诊断有 很高价
例 ,其 它部位 5 ( 例 颈椎 棘突 、胸 线细 微而不 易对 比显示 也是主 要原 值 ,可进 行任 意平面 的二维和 三维 肋 关节 ,下颌 骨 ,甲状 软骨 、舌骨 因 ,如 膝 关 节 和 肩 关 节 的 细 微 骨 重 组 。 由 于 隐 匿 性 骨 折 细 小 而位 各 1 ) 6 例 中显示 骨折 线累及 关 折 ,再 者 , 不 规 则 骨 结 构 和 细 微 置 、结构 的复 杂性 ,后 处理 重建 应 例 。0 节 面 8 ,伴 有邻近 关 节腔 积 液 6 的骨 折 线 也 是 重 要 原 因 , 如 足 跗 以综 合 处理技 术联 合运 用 ,以横 断 例 P 例 。 T 断轴位 、MR R S 诊 骨 、腕 骨 、 尺 骨 鹰 嘴 和 冠 突 ,这 位 为基础 ,M R为 主追 踪骨折 线 的 C横 P 、V 、SD R S 为辅 。任意 斜 断骨折 阳性 率 分别 为 8 . % ( 2 些 部 位 的 骨 形 态 不 规 则 , 普 通 平 走 向,结合 V 和 S D 67 5/
密 杂 ,影 像重 叠 ,加 上投照 因 素 ( 如 受部 分容 积效 应 的影 响 , 度分 辨 3 李凤琪, . 章步文 , 中高. 金 多层螺旋 C T 摄 片条件 、体位 、 角度 、中心 线等 ) 率 降低 而 影像骨 折线 的观 察 ,通 过 重建后处理对环枢椎 隐匿性骨折 的诊 断价值 [] 实用放射学杂志, 08 2 J. 2 0, 4 P 影 响 , 片往往 不 易清 晰显示 骨折 M R多平 面 重组 旋转 发现 明确 骨折 平
CHI NES J RNAL OF CT AND MRI AP 01 , o. 0No2 t tl . 3 R OU , R 2 2 V 11 , . o a 4 No
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骶尾骨外伤骨折中的应用
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骶尾骨外伤骨折中的应用作者:王铁志毛艳臣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04期【摘要】目的分析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骶尾部外伤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85例骶尾部外伤患者拍摄骶尾骨正侧位片(DR),后行螺旋CT骶尾部扫描,并进行多平面重建。
结果骶尾骨正侧位DR片对非移位性骨折不能清晰显示;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后,9例发现明显骨折征象。
结论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技术能够多方位、立体、全面地显示骶尾骨骨折及其周围软组织的形态和结构,对骶尾骨骨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并可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
【关键词】骶尾骨;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多平面重建骶尾部外伤后骶尾部疼痛,临床医生大多会拍骨盆正位片和骶尾骨侧位平片,但由于骶尾骨形态复杂,先天变异较多,再加上盆腔脏器、肠道积气及积粪的影响,使得骶尾骨骨折线不容易显示,尤其对非移位性骨折诊断更难,极易造成漏诊。
现应用骶尾骨DR片与螺旋CT扫描后多平面重建对比分析的方法诊断骶尾骨骨折。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9年8月至2012年2月接受X线平片及螺旋CT检查的85例骶尾部外伤患者资料,其中男36例,女49例,年龄16~63岁;均有明确外伤史(交通事故71例;高处跌坐伤14例)引发骶尾部疼痛患者。
所有患者均需要院方提供明确的诊断结果。
1.2 方法试用PhiLips DR机对骶尾骨进行正侧位摄片,后使用PhiLips 16层螺旋CT机进行骶尾部扫描,患者取仰卧位,头先进,扫描参数:120 kv,40 mAs,层厚2 mm,螺距0.938螺旋扫描,后行多平面重建和三维重建技术,从冠状位、矢状位和任意斜面观察外伤部位骨质是否连续。
2 结果85例患者DR正侧位片其中78例无明显骨质异常,7例可疑骨折,而经螺旋CT扫描并进行多平面重建后,其中78例无明显骨质异常患者中有7例发现骨折,7例可疑骨折患者中2例发现骨折。
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后处理重建对骶尾椎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后处理重建对骶尾椎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徐昌茶;吴茂铸;陶海慧;蔡卫东【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容积扫描后处理重建技术对骶尾椎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直接数字X线摄影(DR)检查后未发现骨折而临床怀疑有骶尾椎骨折的患者行MSCT容积扫描,通过ADW4.1工作站对容积数据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和容积再现(VR)等后处理重建,所有图像由2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共同阅读并评定.结果 38例DR未显示骨折的患者经MSCT扫描及后处理重建,检出隐匿性骶尾椎骨折33例,阳性率为86.8% (33/38),包括横行骨折14例,侧块骨折5例,近关节骨折6例,劈裂骨折3例,撕脱骨折5例,共累及42节椎体,5例患者排除骨折.二维重建(MPR/CPR)检出33例,检出率为100.0%,三维重建(VR)检出26例,检出率为78.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5,P<0.05).结论 MSCT容积扫描后处理重建能对骶尾椎隐匿性骨折准确地做出诊断,当X线平片检查阴性或可疑骶尾椎骨折时应及时行MSCT检查.【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4(011)002【总页数】4页(P101-104)【关键词】骶尾椎;隐匿性骨折;多层螺旋CT;后处理重建技术【作者】徐昌茶;吴茂铸;陶海慧;蔡卫东【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中医院放射科,浙江台州 318050;浙江省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路桥医院放射科,浙江台州318050;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中医院放射科,浙江台州 318050;浙江省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路桥医院放射科,浙江台州318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2骶尾椎损伤临床多见,多由交通伤和坠跌伤等暴力引起。
由于骶尾椎位置深在、解剖结构复杂并有盆腔脏器重叠投影的干扰,X线平片不易显示其骨折征象,以致延误诊治。
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CT,MSCT)具有扫描范围大、薄层、高分辨率及多种后处理重建的优点,可有效解决X平片中隐匿性骨折漏诊问题,不仅能直观、立体地显示这类细微骨折的形态特征,还可显示骨折周围的其他病理改变,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有较大帮助[1-2]。
64层CT多平面重建(MPR)在诊断骶骨骨折中的价值论文
64层CT多平面重建(MPR)在诊断骶骨骨折中的价值【摘要】目的:探讨64层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诊断骶骨骨折中的价值。
材料与方法:对83例临床诊断骶骨骨折病人前后进行x线平片及64层ct扫描检查,其中54例x线显示骨折,全部病例ct检查均显示骨折,ct扫描后在工作站上进行矢状位,冠状位及斜位mpr重建及容积再现(vr)三维技术等方法后处理,由两位高年资医师利用各种处理技术对骶骨骨折进行诊断,结论不一致时讨论决定。
对各种方法检出骶骨骨折的检出率进行x2检验,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ct诊断骶骨骨折由于x线平片,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矢状位mpr对x线显示正常的骶骨隐匿性骨折检出率横断位及冠状位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多层ct各向同性扫描mpr成像,尤其是矢状位pmr 成像可提高骶骨骨折的检出率,可作为对骶骨骨折检查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骶骨;隐匿性骨折;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多平面重建【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292-02以往认为骶骨骨折比较少,但随着多层螺旋ct的应用,有较多的骶骨隐匿性骨折(occult fracture)被发现,隐匿性骨折是指x平片检查阴性而实际存在的骨折。
由于骶骨位置相对隐蔽,所造成的神经损伤也不引人注意,常在伤后第一时间漏诊或不被重视,仅在合并伤稳定后,骶尾骨骨折所引起的神经损害症状出现时才被发现[1]。
如果对这种病人只拍摄骶骨正侧位x线片,由于骶尾骨形态复杂,加上盆腔内容物的影响,使骶骨骨折线不易显示[2],极易造成误诊、漏诊。
本研究利用64层ct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再现(vr)技术分析54例骶骨骨折病例,其中29例x线片显示正常,总结mpr 及vr技术在骶骨隐匿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1 材料与方法我院2008年3月至2011年11月期间ct诊断骶骨骨折83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54例,年龄16~75岁。
CR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腰椎侧位中的应用
CR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腰椎侧位中的应用张捷【摘要】目的:探讨CR图像后处理技术对于提高体厚较大的腰椎侧位影像质量的价值.方法:对500幅体厚大于30 cm的腰椎侧位影像进行图像的谐调处理和空间频率处理的调试.结果:利用窗宽窗位的后处理调节后,影像细微结构符合诊断要求的图像符合率为39.0%,其中在骨皮质与骨小梁、腰椎小关节、腰椎间隙、影像细节方面的符合率分别为37.8%、68.0%、96.4%和36.4%.当再次利用腰椎filter(过滤器)的调节后,影像的细微结构诊断要求的图像符合率为86.4%,在骨皮质与骨小梁、腰椎小关节、腰椎间隙、影像细节方面的符合率分别为86.8%、91.6%、100.0%和51.4%0结论:提高了结构显示的层次,丰富了诊断的信息量.【期刊名称】《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2(026)009【总页数】4页(P62-65)【关键词】CR(计算机X线成像);腰椎侧位;图像后处理【作者】张捷【作者单位】天津市红桥区中医医院 3001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14.42随着科技的进步,X射线检查已经逐步由数字化图像取代传统的屏/片组合系统,屏/片组合系统的密度分辨率只能达到26灰阶,而数字图像的密度分辨率可达到14~16 bit[1]。
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作为目前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数字化影像系统,其丰富的影像信息、可调节的后处理功能对于提高CR影像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尽管数字图像可通过窗宽、窗位、转换曲线等技术调节,使全部灰阶分段得到充分显示,扩大了密度分辨率的信息量。
但是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体厚过大的腰椎侧位影像椎体边缘显示模糊、骨小梁显示欠佳、甚至棘突与腰椎小关节结构轮廓消失等问题。
而腰椎CR在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的间接征象[2]、腰椎结核、骨折、肿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人按照腰椎侧位体厚大于30 cm的标准从我院CR工作站中抽取500幅腰椎侧位图像进行后处理分析,利用后处理软件实现对较大体厚腰椎侧位影像质量的最优化。
骶尾骨正侧位X线摄影
骶尾骨正侧位X线摄影
开篇祝福词
祝各位亲们,恭喜发财,财源广进,福气多多,吉祥如意,贵人相伴,好运常在,好事连连,大展宏图,前程似锦!
调回学习频道~
骶椎正侧位:观察骶骨、尾骨在正面投影的形态和结构,显示骶骨骨质、骶孔及骶髂关节结构;侧面投照影像,观察骶骨和尾骨曲度是否正常,前、后缘骨质结构及周围的软组织影。
常用于诊断外伤骨折、炎症、肿瘤等疾病。
那么,如何拍出高质量的骶尾骨正侧位片?今天,就由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何伟同学带大家一起学习一下吧~。
骶尾部外伤X射线投照方法
骶尾部外伤X射线投照方法
胡凡刚;徐向东
【期刊名称】《中国辐射卫生》
【年(卷),期】2007()3
【总页数】1页(P279-279)
【关键词】骶尾部;投照;外伤;骶骨
【作者】胡凡刚;徐向东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88医院放射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814
【相关文献】
1.颈椎斜位摄影方法的改进柯氏位投照方法的改进颞下颌关节外伤的CT检查影像诊断小儿鼻咽部侧位的投照方法 [J],
2.用斜射线投照骶尾骨侧位 [J], 毕研翠;亓向斌
3.骶尾部外伤所致的便秘者排粪造影所见 [J], 卢任华
4.Ⅲ级~Ⅳ级骶尾部压疮不同治疗方法效果评价对比研究 [J], 王思佳;刘进辉;刘冬梅;白晓龙;李宏伟;宋斌;聂晓东;吕东亮
5.使用去腐生肌膏、中西医结合方法及手术方法治疗骶尾部难愈创面54例经验浅析 [J], 刘尔东;陈伟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部分DR摄影技术的应用技巧
部分DR摄影技术的应用技巧摘要】x线摄影检查是医学影像学发展至今仍然不可或缺的实用技术之一,CT等X线检查设备的迅速发展和进步使原本较为复杂的摄影技术简单化、多样化,从而也导致基础DR摄影技术发展缓慢甚至萎缩[1]。
本文以普通摄影投照技术学为基础,结合长期实践工作经验,将人体各部位普通摄片技术的应用技巧按系统分类叙述,对部分特殊状态下的摄片技巧和方法作了介绍。
同时,比较了使用各种技巧拍片与传统规范拍片认为:灵活应用投照技术可在保证影像质量的前提下,大量简化拍片常规操作流程,降低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向人性化发展;并可改变技术员一成不变的工作方式,让技术员在日常工作中有新鲜感的同时更能因人、因条件差异而多动脑筋想办法,创新使用特殊实用的投照新技术。
【关键词】DR 摄影技术应用技巧【中图分类号】R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8-0087-02规范化DR投照技术包括投照原理,操作常规、摄影位置等。
一些必要条件减化,不仅可降低技术人员工作强度,减少病人因保持某些强制性体位的痛苦,而且可明显缩短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改进摄影质量。
现就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几种经过长期实践总结的各部位如何灵活应用投照技术和操作技巧分述如下,以期对同道的实践工作有所帮助。
一、利用立式摄片架进行头颅各部位拍片头颅正位片技术要点是正中矢状面及听眦线垂直于探测器平面,侧位片要点是矢状面平行,瞳间线垂直探测器[2]。
只要掌握其各自要点,无论患者体位如何,均可得到标准位置的图像。
因此,凡是意识清楚,一般条件允许、能够配合检查的患者,采取站立或坐位,利用立式摄片架,让其自己对准中线、前额轻靠在中线上,双手扶两侧稳定身体的体位拍正位片,各种头型的人听眦线都只需稍加校正即可垂直探测器;同样体位下按需要头颅向任意一侧转为侧靠摄侧位片,瞳间线将无需校正即可与探测器平面自然垂直。
此体位拍头颅片省去了让患者脱鞋上检查台、侧卧收下颌及以手握拳枕下颌等动作,减化了正侧位校正左右、前后时需移动其身体的高强度劳动,不需训练其双手摆放不同位置等操作过程,特别是对于肥胖体型患者较卧位更具优点。
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在腰椎正侧位影像中的应用价值
【 Ab s t r a c t 】0b j e c t i v e T o e x p l o r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v a l u e o f d i r e c t d i g i t a l r a d i o g r a p h y t e c h n o l o y g i n l u mb a r f r o n t a l a n d l a t —
患 者 的 腰椎 部 位 X线 摄 片 , 利用 直 接 数字 X线 摄 影 系统 对 图像 进行 后 处 理 , 另 随 机抽 取 8 0例 患者 的普 通 腰椎 X线摄 片 资料 进行 对 比分析 ,比较 两组 的 图像 质量 评 分与 阅 片满 意率 。 结果 观察 组评 分 的 中位数 为 1 4分 , 对
2 0 1 3 年 8 月 第 5 1 卷 第 2 3 期
・医学影像 ・
直接数字化 x 线摄影技术在腰椎正侧位影像中的 应用价值
魏 强
辽宁 省锦 州 市第 二 医 院放射 科 , 辽宁 锦州 1 2 1 0 0 0 【 摘 要】目的 探讨 直接 数 字化 X线 摄 影 技术 在 腰 椎 正侧 位 影 像 中 的应 用 价 值 。 方法 随 机 抽取 8 0例 腰 椎 疾病
g r o u p s . Re s u l t s Th e me d i n a s c o r e o f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wa s 1 4, t h e me d i a n s c o r e o f c o n t r o l g ou r p wa s 9 .Us e r a n k s u m t e s t s t a t i s t i c, Z = -8 . 2 8, P <0 . 0 1 , t h e r e wa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b e t we e n i ma g e q u li a t y s c o r e o f t wo ro g u p s .S a t i s f a c —
Photoshop在数字化脊柱侧弯X线摄影图像后处理中的临床应用
【 Ab s t r a c t 】 Ob i e c t i v e To d i s c u s s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P ho t o s ho p t o p o s t -p r o c e s s i n g i ma g e s o f s c o l i o s i s d i g i t a l
a n d we r e p r i n t e d o n A4 p a p e r s f o r me a s u r i n g t h e s c o l i o s i s a n g l e( c o b b a n g l e ) .Re s u l t s I n 6 0 p a t i e n t s ,t h e r e we r e 1 5 c a s e s wi t h c o n g e n i t a l a b n o r ma l i t y, 1 8 c a s e s wi t h s p i n a l t u b e r c u l o s i s ,7 c a es s wi t h eq s u e l a o f i n i u r y c o mp r e s s e d
维普资讯
P h o t o s h o p 在数 字化 脊柱侧 弯 X线摄 影图像后
处 理 中 的 临床 应 用
吴 颖
广东商学院 医院,广东 广州 5 1 0 3 2 0
【 摘要 】 目的 探讨 P h o t o s h o p 在 脊柱 侧弯数字化 x 线摄影 图像后处理 中的应用 ,以获取脊柱全景 x线图像 ,利于 脊柱矫形手术。 方法 首先将 6 0 例 同时进行颈椎、胸椎 、腰骶椎摄影 患者的数字化影像通信标 准格式 ( D I C 0 M) x 线影像分别转换 为 J E P 6 标准格式 影像 ,使用 A d o b e 公司P h o t o s h o p 6 . 0 软件对 J E P 6 格 式的图像进行无缝连接 ,然后 打印在 A 4 相纸上测量脊柱侧 弯角 ( c o b b角 。 结果 6 O 例患者 中,先天畸形 1 5 例 ,脊椎结核 1 8 例 ,外伤压缩性骨 折后遗症 7 例,脊椎退行性变侧弯 2 0 例;右侧弯畸形 2 1 例, 左 侧弯畸形 1 8 例,s 形畸 形 2 1 例;侧 弯角最大 7 5 度, 最小1 5 度。 结论 P h o t o s h o p 软件获得优化 的、无缝连接 的脊柱全景图像 ,满足 了诊 断与骨科矫形手术的需要 。 【 关键词 】 图像 处理;计 算机辅助;脊柱侧弯;计 算机摄影术
站立位15°尾骨侧位摄影在臀坐式外伤诊断中的应用
成 功进行站立位 与侧卧位尾骨侧位 D R摄 片。
1 . 2 方 法 பைடு நூலகம்
1 . 2 . 1 摄影准备
使用 C a r e s t r e a m D R X — E v o l u t i o n
D R系统 , 翻转式胸 片 架 带滤 线 器 ( 栅 比值 为 1 2 : 1 ,
栅焦 距 1 4 0 c m) , K o n i e a D R Y P R O mo d e l 7 9 3干式 激
处 置于胸 片架 中心 。限束 器 上 缘包 括 骶 骨 , 下 缘包 括 尾骨 尖 。 中心 线 : 经 尾骨 向前 1 0 c m 处 垂 直 摄 入 ’ 。呼 吸方式 : 曝光 时屏气 。
1 . 2 . 3 传 统侧 卧位尾 骨侧 位 ( 简称侧 卧位 ) 摄 影体
收集 2 0 1 1年 8月 ~ 2 0 1 2年 4月 天 位 将 胸片架 翻转 为 水平 位 , 其 长 轴 中线 与摄 影 床
检 验 。结 果 站立位和侧卧位检查时间分别为( 1 . 3 1± 0 . 3 1 ) 、 ( 3 . 5 3± 0 . 2 8 )m i n , 骨 折 分 型 中 完 全 性 骨 折 分 别
为2 4 、 1 5例 , 不完全性骨折分别为 3 、 1例 , 优质影像率 分别为 9 5 . 8 %、 8 3 . 3 %, 准 确率分别 为 5 6 . 3 %、 3 3 . 3 %; 站 立
中图 分 类 号 : R 8 1 4
文献标志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2 — 2 6 6 X( 2 0 1 3 ) 1 6 - 0 0 4 4 - 0 3
臀坐式外伤 所致 尾骨 骨 折是人 们 在运 动和 生活 中常见 的外伤性疾病 , 主要 由于高处 坠落伤 、 跌伤、 踢
尾椎骨侧位x线拍摄方法
尾椎骨侧位x线拍摄方法一、准备工作。
咱得先把要用的东西都准备好。
这就好比做饭,食材和调料得齐全不是。
首先得有一台能正常工作的x线机,这可是关键家伙事儿,要是它出毛病了,那后面可就白忙活啦。
然后呢,得有适合患者躺的检查床,这床得舒服点,不然患者躺上去难受,说不定还影响拍摄效果呢。
还有啊,铅衣也不能少。
这铅衣就像是给咱医护人员穿的“防护服”,能挡住x 线,保护咱的身体。
毕竟x线这东西,对身体还是有点小危害的,咱可不能马虎。
另外,还得准备一些辅助固定的东西,像沙袋啥的,有时候患者躺得不稳,就得靠这些来帮忙固定姿势啦。
二、患者准备。
患者这边也得做好准备工作哟。
咱得跟患者好好沟通,告诉他们别太紧张,放轻松点。
毕竟拍x线又不是啥特别可怕的事儿,就当是给身体做个小检查。
然后让患者把身上的金属物品都取下来,像钥匙、项链、皮带扣这些,因为金属会影响x线的成像效果,就好像拍照的时候镜头上有东西挡着,拍出来的照片肯定不清楚呀。
患者要换上医院提供的检查服,这衣服一般比较宽松,穿起来舒服,也方便咱进行拍摄。
然后让患者躺在检查床上,姿势很重要哦。
要让患者侧卧,一般是左侧或者右侧都行,但是得保证尾椎骨那边能充分暴露出来,就像要把尾椎骨“亮”出来给x 线看清楚一样。
可以在患者的背部和两腿之间垫上沙袋,这样能让患者保持稳定的侧卧位,不会乱动啦。
三、拍摄参数设置。
这一步就像是给相机调参数一样,得调得合适才能拍出好的“照片”。
咱要根据患者的体型、年龄等情况来设置x线的参数。
比如说,对于体型比较胖的患者,可能需要稍微高一点的电压和电流,这样才能穿透身体,把尾椎骨的影像清晰地拍出来;而对于小孩子或者体型比较瘦的患者,电压和电流就要适当调低一点,不然拍出来的影像可能会太亮或者太暗,看不清楚细节。
一般来说,电压可以设置在60 80千伏左右,电流在10 20毫安秒。
当然啦,这只是个大概的范围,具体还得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还有曝光时间也得注意,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太长了患者可能会受不了,太短了又拍不清楚。
DR-X线脊柱拼接摄影技术在脊柱侧凸矫形中的应用
DR-X线脊柱拼接摄影技术在脊柱侧凸矫形中的应用【摘要】目的:观察脊柱侧凸矫形中DR-X线脊柱拼接摄影技术的应用效果。
方法:于2021年01月--2022年08月就诊于本院的脊柱侧凸患者71例作为探讨对象,临床给予矫形干预过程中辅以DR-X线脊柱拼接摄影技术。
结果:一次性拼接成功率高达97.18%(69/71),术前证实14例腰椎侧弯、36例胸椎侧弯、21例胸腰椎侧弯。
为期12个月随访观察,脊柱侧凸矫形优良率高达88.73%(63/71),术后Cobb角、LL(腰椎前凸角)、ATR(躯干旋转角)降低,TK(胸椎后凸角)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临床矫正脊柱侧凸患者过程中使用DR-X线脊柱拼接摄影技术,能够为术前制定治疗方案、术后评价疗效提供有效指导,有助于矫形质量提升,值得广泛借鉴。
【关键词】DR-X线;脊柱拼接摄影技术;脊柱侧凸Application of DR-X-ray spine splicing photography in scoliosis correctionLI SongyangDepartment of Radiology, Deyang People's Hospital, Deyang 618000, 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DR-X spine splicing photography in scoliosis correction. Methods: From January 2021 to August 2022, 71 patients with scoliosis were treatedin our hospita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 the process of clinical orthopedic intervention, DR-X-ray spine splicing photography was usedas the auxiliary technique. Results: The success rate of one-time splicing was as high as 97.18%(69/71). 14 cases of lumbar scoliosis,36 cases of thoracic scoliosis and 21 cases of thoracolumbar scoliosis were confirmed before operation. Follow-up observation for 12 months showed that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scoliosis was as high as88.73%(63/71). After operation, Cobb angle, LL (lumbar lordosis) and ATR (trunk rotation angle) decreased, while TK (thoracic lordosis) increased,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beforeoperation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DR-X-ray spine splicing photography technology in clinical correction of scoliosis patients can provide effective guidance for making treatment planbefore operation and evaluating curative effect after operation, which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orthopedic quality, and is worthy ofextensive reference.[Keywords] DR-X line; Spine stitching photography technology;lateral curvature脊柱侧凸是当代临床骨科中一种比较多见的脊柱三维畸形疾病。
骶尾椎摄片在CR和DR中的应用和比较
骶尾椎摄片在CR和DR中的应用和比较
吕辉
【期刊名称】《实用医技杂志》
【年(卷),期】2007(14)33
【摘要】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成像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放射科。
CR、DR等数字化成像系统在影像学中充当重要的角色。
骶尾椎摄片因骶骨和尾骨厚度密度差异较大在原屏.片系统中较难以同时摄片,CR、DR的超大宽容度可以弥补这一点,笔者总结这两年骶尾椎摄片的应用并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4539-4540)
【作者】吕辉
【作者单位】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5.2
【相关文献】
1.CR静脉肾盂造影与普通X线摄片在肾疾病及功能评价中临床比较 [J], 许家刚
2.CR静脉肾盂造影与普通X线摄片在肾疾病及功能评价中临床比较 [J], 陈著
3.CR静脉肾盂造影与普通X线摄片在肾疾病及功能评价中临床比较 [J], 许家刚
4.CR静脉肾盂造影与普通X线摄片在肾疾病及功能评价中临床比较 [J], 陈著
5.CR成像系统在骶尾椎摄影的应用 [J], 邵玉;熊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3D)在骨盆创伤中的临床应用
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3D)在骨盆创伤中的临床应用肖涛【期刊名称】《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年(卷),期】2017(001)005【摘要】目的:研究多层螺旋(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骨盆创伤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骨盆创伤患者的X线片和MSCT检查的临床资料。
结果:50例骨盆创伤患者,X线检查明确发现41例患者存在骨折,共有58处骨折,4例患者可能存在骨折,漏诊及误诊患者共5例,检出率为89%;所有患者经32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多平面重建(MPR)及三维重建技术明确诊断出50例骨盆骨折68处骨折,检出率为100%,明显高于X线检查,以MPR技术对骨盆骨折的检出率最高。
结论: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可直接、清楚、全面地显示骨盆创伤情况,有助于了解骨折与周围软组织和关节的关系,以此制定准确合理的临床治疗计划。
【总页数】3页(P65-67)【作者】肖涛【作者单位】海东市平安区中医院放射科,青海海东8106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相关文献】1.MSCT在肩部创伤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J], 沈毅强;梁定;曹健;林有丹;柳溪2.MSCT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J], 薛彩霞;吴卫平;张越;朱海峰;王东江3.MSCT腹部增强扫描图像后处理技术的临床应用 [J], 刘明4.MSCT血管造影及其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诊断主髂动脉闭塞症中的临床应用 [J], 吉立新5.MSCT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J], 薛彩霞; 王东江; 张越; 朱海峰; 吴卫平; 王绍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骶尾骨正常变异的影像学分析
骶尾骨正常变异的影像学分析
张浩;李刚;鲁艺
【期刊名称】《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年(卷),期】2004(12)18
【摘要】目的:观察骶尾骨在X线片上的各种表现形态,以期对正常解剖变异有所了解。
方法:对120例无骶尾部损伤患者拍摄骶尾骨X线片,由有读片经验的骨科和放射科医师观片,分析其不同的形态变化。
结果:骶尾骨有4种不同的形态变异,分别为均匀弯曲型、骶骨成角型、尾骨成角型、尾骨脱位型。
结论:正常骶尾骨在X线片上形态有不同变异,在临床上对骶尾骨骨折脱位的患者诊断时,应注意区分是正常变异还是骨折脱位。
【总页数】2页(P1398-1399)
【关键词】骶骨;尾骨;形态变异
【作者】张浩;李刚;鲁艺
【作者单位】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骨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
【相关文献】
1.尾骶汤合董氏奇穴针刺法治疗原发性尾骨痛22例/哀学松…//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J],
2.骶尾骨变异的侧位X线分析 [J], 李引刚;付江涛;孟向超
3.奇叶正常解剖和变异的影像学表现 [J], 余建国
4.骶尾骨正常变异1例报告 [J], 王少明;王利民;赵仙堂
5.脾正常和先天变异的影像学 [J], 巴特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像后处理在骶尾骨侧位DR摄影中的应用
耿旭飞
【摘要】目的:探讨图像后处理在骶尾骨侧位数字X线摄影(DR)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由诊断医师分析40例外伤的DR骶尾骨侧位图像处理前影像和图像处理后(对比度、曝光度、亮度、图像切割、局部放大)影像.评价两组骶尾骨影像的质量情况并记录相应图像的曝光指数.结果:40例病例中,处理前和处理后影像的优片率分别为65%和75%(P<0.05),发现4例不满足诊断要求的影像经图像后处理调节后有2例能满足诊断要求,曝光指数小于1 200或大于1 800的影像经图像后处理后仍不能满足诊断要求.结论:(1)DR影像经过适当的图像后处理可以提高骶尾骨骨折影像诊断的准确性.(2) 曝光指数不当的影像经图像后处理或可满足诊断要求.
【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
【年(卷),期】2012(025)024
【总页数】2页(P3081-3082)
【关键词】数字化X线摄影;图像后处理;曝光指数
【作者】耿旭飞
【作者单位】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3001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814.4
在影像学检查中,X线摄影是骶尾骨外伤骨折最为普遍和有效的检查手段。
由于骶
尾骨体积较小,周围软组织较厚,普通平片摄影效果一般。
目前虽然采用数字化X 线摄影系统(Digital Radiography,DR),但是由于解剖结构重叠、骶尾骨与其后方空曝光区域影像反差大,致使图像不清晰。
本文通过DR图像后处理技术的应用,探讨其在骶尾骨诊断上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通过我院PACS系统,搜集2012年2-5月期间有外伤病史并临床怀疑有骶尾骨病变的40例DR影像。
其中男12例,女28例,年龄16~78岁,平均年龄42岁。
1.2 使用设备及投照方法 DR影像均采用锐珂公司DRX-Evolution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进行检查,使用Workstation Version
2.0系统完成图像后处理。
采用骶尾骨侧位摄影体位,摄影距离:100cm,曝光条件:85kV、200mAs,采用中间电离室进行自动曝光控制(AEC),滤线栅栅比16∶1。
1.3 方法由经验丰富的4名放射科医师分成两组。
图像处理前组(1名正高1名
副高),和图像处理后组(1名正高1名副高),在同一分辨率显示器上评价图像处理前和图像处理后所得的骶尾骨图像的质量。
记录40例影像相应的曝光指数。
图像后处理技术包括:对比度调节、亮度调节、曝光度调节、图像切割、局部放大等。
根据两组图像对骶尾骨整体解剖结构(第5腰椎至尾骨尖处)的显示清晰情况,
图像质量评价分为:优秀、良好、差三个等级。
优秀等级的影像为整体解剖结构显示全面清晰、摆位标准、对比度良好,能够满足诊断要求;良好等级的影像为整体解剖结构完整、摆位及对比度欠佳,但能满足诊断要求;差等级的影像为解剖结构显示不全或对比度较差,不能满足诊断要求。
1.4 统计学分析以每组医师完成图像等级评价的数量、所占比例及曝光指数作为
分析指标,使用SPSS13.0软件对统计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根据符合诊断要求的优片及良好片影像比例,评价图像后处理技术在骶尾骨侧位DR摄影中的诊断价值。
2 结果
40例DR影像中,图像处理前组中优片26例,良好8例,差为6例。
图像处理
后组中优片30例,良好6例,差4例。
两组图像优片率及曝光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曝光指数〔n(%)〕注:百分比为各组图像数量在40例DR影像中的
比例。
?
3 讨论
DR设备具有曝光条件宽容度大、实时显示采集信息、图像后处理(对比度、曝光度、亮度、图像切割、局部放大)等优点。
图像处理前的DR影像是指技术员投照获取并发送到诊断工作站的图像。
虽然DR检查有很宽的曝光宽容度,但这种处理前图像的质量往往与技师的技术因素(摆位、投照条件、照射野及曝光剂量等)密切相关。
3.1 图像后处理与技术因素的关系因为采用中间电离室进行AEC控制,当摆位不
规范、照射野选择不当、曝光条件设置不足均可影响图像的清晰度。
可以通过对比度、亮度和曝光度的调节、图像切割等图像后处理技术提高图像质量;由于细小的尾骨与臀部组织重叠在成像区域如果没有明显错位就会增加诊断难度,造成漏诊,影响诊断准确率,DR图像放大是数字化信号的放大,可通过调节放大倍数,在不影响图像的准确性、真实性的情况下增强诊断准确性;由于臀部组织较厚,投照条件较高,散射线较多,且尾骨与其后方空曝光区造成图像对比度差,可通过图像遮照和谐调曲线(亮度、对比度、曝光度)处理,提高医师对影像细节观察的敏感度,增加诊断准确性。
3.2 图像后处理与曝光指数的关系由于患者肌肉、脂肪及骨密度的差异,很难规
定合理的曝光剂量,而DR摄影时均采用高千伏摄影,在这一条件下,所产生的X 线穿透力增强,平板探测器采集到的信号丰富,通过图像后处理提高诊断质量。
在
陈进良,凌洋等《试述DR组织均衡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的文章中论证了将曝光指数(EI)控制在1 400~1 800,均可获得满意图像。
曝光指数小于1 400或大于1 800为曝光不足或过度曝光。
对于曝光不足(曝光指数1 200~1 400)的图像经协调曲线处理可满足诊断要求,避免对患者的二次辐射。
对于曝光指数小于1 200或大于1 800的影像经图像后处理无法满足诊断要求。
所以根据经验总结采用合适的低的曝光剂量,通过协调曲线处理,满足诊断要求从而减少患者的辐射剂量。
通过对40例患者骶尾骨侧位影像的分析,证明通过DR后处理(对比度调节、曝光度调节、亮度调节、图像切割、局部放大)可提高图像质量,便于医生对影像细节的观察,增加诊断的准确性。
对于曝光剂量1 200~1 400的影像也可通过后处理达到诊断要求从而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参考文献
[1]陈进良,凌洋,刘修法,等.试述DR组织均衡技术及其临床应用〔J〕.医疗装备,2011,10:25-26.
[2]梁荣光,胡文清,曾庆思,等.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及影像后处理对骨折的诊断作用分析〔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4,10(3):182-184. [3]李峰,赵艳娥,孙志远,等.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骶尾骨侧位摄影中的应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9,22(7):732-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