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开题报告
2024年法学专业开题报告
2024法学专业开题报告2024法学专业开题报告1一、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一)选题的目的典当是指借款人向典当行借钱而将自己的财产抵押或质押给典当行,在约定的期限内清偿借款本息赎回原物。
如果超过约定期限则质物直接归属典当行所有或典当行变卖质物充抵借款的民商事法律关系。
典当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通过典当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
一般在典当期限内约定当户需要按一定比例交纳利息及综合费用给典当行,有时还约定违约金条款来约束当户履行金钱支付义务或偿还当金的义务。
由于典当具有简便、迅速融资的特点,典当行业发展起来,但是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典当纠纷。
纠纷多发生于典当期限届满或续当期限届满且经过一定期限后当户未按时赎当的情形,此时也称绝当。
《典当管理办法》第四十条规定,典当期限或者续当期限届满后,当户应当在5日内赎当或者续当。
逾期不赎当也不续当的为绝当。
典当纠纷多发生于绝当后是因为:一是《典当管理办法》对于当户在典当期限内以及续当期限届满至绝当前赎当利息、综合费用的上限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在绝当前典当法律关系当事人可以按合同约定支付利息及综合费用,只要数额没有超过《典当管理办法》规定的上限即可。
但《典当管理办法》并未明确绝当后利息和综合费用是否应该继续计算以及如何计算问题。
使得实践中认识和做法不一,给典当业务造成了混乱。
二是典当行与当户在典当合同中约定当户迟延履行金钱给付义务的违约责任条款的情形下,绝当后典当行主张当户依合同约定承担该违约责任;而当户认为在偿还金钱给付后不再需要另行支付违约金。
目前司法实践中法院对于绝当后违约金条款的效力认识和做法也不同,使得当事人对法院的判决持怀疑态度,上诉现象不断增加。
__以安徽省芜湖市鑫达典当公司与程某、吴某典当纠纷一案为例,分析目前已经形成的对绝当后息、费及违约金问题的主要观点,提出自己的观点,以期对今后司法工作有所裨益。
(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1、理论意义我国商务部、公安部颁布实施的《典当管理办法》仅在其第40条规定了绝当的定义。
法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法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法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篇一」法律作为社会的强制性规范,其直接目的在于维持社会秩序,并通过秩序的构建与维护,实现社会公正。
作为以法律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其核心就在对于秩序与公正的研究,是秩序与公正之学。
1.拟定毕业论文题目:论跟单信用证严格相符原则的适用2.选题依据:(选题经过与选题意义)信用证是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一种主要支付方式,在学习国际经济法的过程中我对这一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经与指导老师商定选定跟单信用证严格相符原则的适用问题作为我论文题目。
这一选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业务发展到国际领域,应运而生的国际贸易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在中国,信用证业务在经济活动中的影响越来越大。
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一方面,对缩短企业收汇时间,减少银行和出口企业人力成本,减少不符点扣费,防止收汇风险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另一方面,对此问题的研究为司法人员的司法活动提供相应的标准和依据,有利于正确处理贸易纠纷,节约司法资源。
选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新修订的《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对银行审单原则,银行职责和行为等做了更加明确的修改和完善,但针对信用证银行审单标准仍有一定争议。
因此,有必要对跟单信用证的严格相符原则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商讨,这样有助于从理论上扫清障碍,为进一步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以此统一司法实践中的认定标准不一的难题,并借鉴国际惯例,完善我国的信用证法律制度。
针对信用证严格相符原则在事务中的应用这一问题,我进行了社会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在信用证交易中,单证的不符点达到60%~80%,这就意味着银行拒付达到了60%以上的概率。
尽管这些单证的不符点在第二次交单中,大部分被接受,但银行第一次的高概率拒付会导致交易成本的增加,从而造成了信用证运行机制效率的低下,甚至引发法律纠纷,无疑对信用证的.固有价值造成损害。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对单据相符性的判断往往缺乏专业的银行业和商业知识作为支撑。
法学的开题报告
法学的开题报告法学的开题报告一、引言法学作为一门研究法律原理和法律制度的学科,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公正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法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意义,进而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
二、研究对象法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法律。
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是社会秩序的基石。
它规范了人们的行为,维护了社会的正常运行。
法学通过对法律的研究,探讨法律的产生、发展和实施,以及法律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为法律的完善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三、研究方法法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比较法、历史法、逻辑法、实证法等。
比较法通过对不同国家或地区法律制度的比较,寻找共同点和差异,为法律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供参考。
历史法则通过对法律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进行研究,揭示法律的规律性和发展趋势。
逻辑法则通过逻辑分析和推理,研究法律的基本原理和规则。
实证法则通过对法律实施的现状和效果进行实证研究,为法律的改革和完善提供实证依据。
四、研究意义1. 促进法律的发展法学的研究可以揭示法律的演变和发展规律,为法律的改革和完善提供理论指导。
通过对法律的研究,可以发现法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促进法律的进步和发展。
2. 维护社会公正法学的研究可以揭示法律的公正性和合理性,为社会公正提供理论依据。
法律的公正性是社会稳定和和谐的基础,通过对法律的研究,可以发现法律存在的不公正现象,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维护社会的公正。
3. 保障人权和自由法学的研究可以揭示法律对于人权和自由的保障程度,为人权和自由的实现提供理论支持。
法律是保障人权和自由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法律的研究,可以发现法律对于人权和自由的限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保障人权和自由的实现。
五、结论法学作为一门研究法律的学科,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公正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法律的研究,可以促进法律的发展,维护社会的公正,保障人权和自由。
因此,深入研究法学,探索法律的本质和规律,对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法学论文开题报告3篇
法学论文开题报告3篇法学论文开题报告篇(一)题目:商业银行委托贷款业务法律问题研究第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选题:商业银行委托贷款业务法律问题研究委托贷款是指由委托人提供资金,由贷款人(即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
贷款人(即受托人)只收取手续费,不承担贷款风险。
委托贷款由于涉及委托人、贷款人与借款人等多方当事人和委托、借贷、担保等多种法律关系,基于其关系的复杂性,理解并研究其中的各种法律关系,对正确处理当事人之间的纠纷、依法保护社会资金和金融机构的资金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拟从委托贷款分类、法律特征、法律关系的性质等基础理论入手,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委托贷款业务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从法律制度、商业银行、监管部门这三方面提出了一点建议,以完善委托贷款法律制度。
第二、本选题所涉及的法律规定综述根据查阅到的相关法律规定可看出,对委托贷款业务管理没有专门的法律规定,现行的主要依据是《贷款通则》的有关委托贷款的规定,但《贷款通则》的相关规定过于原则性,并不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特别是对于新发展起来的业务比如集合委托贷款很难实施有效的管理;我国关于委托贷款纠纷的处理依据散见于一些部门规章或司法解释,法律层次较低,增加了金融机构办理委托贷款业务的风险。
第三、选题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你个人拟形成的新见解根据笔者所搜集和整理的资料,涉及委托贷款的文章大多只是从某一方面对委托贷款进行理论上的阐述,朱克鹏《关于商业银行委托贷款业务中的若干法律问题》一文中,对委托贷款的法律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商业银行开展委托贷款业务应注意的法律问题;仇京荣先生主要是从委托贷款合同的角度来阐述委托贷款各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刘凌燕《浅析商业银行企业委托贷款风险》一文中从资金来源、资金用途、法律关系、商业银行等各个角度探讨了商业银行开展委托贷款业务的问题与风险,并从监管部门、商业银行、法律层面提出来相应的对策;张学文在《委托贷款及其法律责任探究》一文中主要探讨了委托贷款的法律责任承担问题,他认为应该依委托合同的一般原理并以违约损害的过错归责原则为基础来确定委托贷款各方的责任。
最新法学论文开题报告(3篇)
最新法学论文开题报告(3篇)最新法学论文开题报告(一)法律与社会基本知识入门:不同学科:Richard L. Abel (ed.). The Law & Society Reader,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95. 收录该领域奠基性文章。
Alfonso Morales (ed.), Renascent Pragmatism: Studies in Law and Social Sciences, Burlington, VT: Ashgate, 2003. 哲学、社会学、法学学者论文集。
June Starr, and Jane F. Collier (eds.). History and Power in the Study of Law: New Directions in Legal Anthropology,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9. 人类学、社会学、法学文集。
David S. Clark (ed.). Encyclopedia of Law and Society, Three volumes.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2007. 百科全书,词条解释通用、权威。
John M. Conley and William M. O Barr, Just Words: Law, Language, and Power, 2nd ed.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5. 言辞而已,社会语言学与正义Roger Cotterrell, Law, Culture and Society: Legal ideas in the Mirror of Social Theory, Burlington, VT: Ashgate, 2006. 法社会学诸进路的整合,法理学中基本论争以及有关正义的讨论。
2023最新-法学论文开题报告优秀4篇
法学论文开题报告优秀4篇法学开题报告03-14下面是精心为大家整理的4篇《法学论文开题报告》,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法学论文开题报告篇一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随着当今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加强,公众参与行政立法已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
近年来,我国行政立法中的公众参与有了较大发展,听证会、讨论会、行政立法草案公共评论等形式的公众参与成为行政立法和公共决策民主化的重要标志。
然而,该制度实施以来,在实践中暴露出诸多缺陷:公众参与能力和技术不足,激励机制缺失,行政机关组织公众参与的约束机制有待规范,公众参与信息反馈和保障机制亟需健全等。
因此,行政立法的公众参与机制完善成为法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通过对行政立法中的公众参与制度相关内容的探讨,深入分析该制度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建议,希冀有助于进一步推动该制度的理论研究,为该制度的立法完善提供参考借鉴;公众积极参与立法活动,能够进一步增强行政立法的科学性、可操作性,提高立法质量,推动依法治国的进程,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行政立法中的公众参与,一直是近些年我国法学界研究的热点,学者们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公众参与的概念方面,归纳起来有三种主要观点:一是我国学者俞可平支持的广义说,即公众参与就是公民试图影响公共政策和民主生活的一切活动;二是以蔡定剑为代表提出的互动说,即公众参与是决策者与收到决策影响的利益相关人双向沟通和协商对话的过程;三是狭义说,即公众参与是指行政机关及其他组织在行使国家行政权,广泛吸收私人参与行政决策、行政计划、行政立法、行政决定、行政执行的过程,学者杨建顺对此观点予以支持。
其次,公众参与行政立法的价值方面,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实现公民权利的意义,李海青等学者认为公众参与行政过程是实现公民参政权、监督权、自由表达权等权利的基本途径;(2)制约公共权力的作用,俞可平等学者认为广泛的民主参与是防止政府腐(fu)败、制约公共权力的有效手段;(3)提升决策科学性、合法性的意义,王锡锌等学者认为公众参与有利于广泛调动多元化社会的智识与信息,克服政府和精英立法弊端,从而实现决策的科学性和包容性。
法学专业开题报告
法学专业开题报告法学专业开题报告一、引言法学作为一门研究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的学科,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法学专业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研究方向法学专业的研究方向多种多样,包括刑法、民法、行政法、经济法等等。
其中,刑法研究主要关注犯罪行为及其法律后果,民法研究则关注个人、家庭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
行政法则研究行政机关的组织、职权及其对公民权益的影响,而经济法则关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法律规范和法律保护。
此外,还有国际法、环境法、劳动法等等,各具特色。
三、研究方法法学专业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有文献研究、案例分析、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等。
文献研究是通过查阅相关法律文献和学术著作,对法律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案例分析则是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探讨法律规范在实践中的应用和适用性。
比较研究则是将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律制度进行对比,寻找差异和共同点。
实证研究则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对法律规范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四、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和法律环境的不断演变,法学专业也面临着新的发展趋势。
首先,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法的研究将变得更加重要。
国际法涉及到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国际组织的作用,对于维护全球秩序和促进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法律的研究也将成为法学专业的重要方向。
信息法律涉及到网络安全、个人隐私保护等问题,对于维护公民权益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此外,环境法、知识产权法等领域也将成为法学专业的研究热点。
环境法研究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知识产权法研究则关注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利用,对于推动创新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五、结论综上所述,法学专业的研究方向多种多样,研究方法也多样化。
未来,国际法、信息法律、环境法和知识产权法等领域将成为法学专业的研究热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法律环境的不断变化,法学专业也需要不断适应和更新,以更好地服务社会、保护公民权益。
法学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尊敬的评审专家,很荣幸可以在此向您提交我的法学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本文旨在介绍我的研究主题、研究背景和目标、研究方法和预期成果,以及研究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一、研究主题我的研究主题是“探究利益冲突下的知识产权法律适用问题”。
在当今社会,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它直接关系到创新和知识的产权保护,维护制造业和信息产业的发展。
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也会遇到许多利益冲突下的知识产权问题。
因此,我选择了这个主题,希望能够探索在不同利益冲突下,知识产权法律适用的问题,为政府、企业、个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
二、研究背景和目标在当今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知识产权保护越来越重要,但同事面临着许多问题。
例如,企业利用了他人的知识产权,然而却并没有得到授权,如何平衡被侵犯者及侵犯者的利益,实现透明、公正的法律适用,一直是一个难题。
所以,我的目标是在探讨利益冲突下的知识产权法律适用问题时,更加深入的考虑利益关系的构成、权利的冲突形成,以及在实践中对这些问题的法律解决方法探究。
三、研究方法和预期成果本研究将通过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形式进行研究。
我将综合运用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了解知识产权的法律规定,到具体的案例中进行分析,探究利益冲突下的知识产权法律适用问题。
最终,我的预期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内容:1.了解丰富的知识产权法律适用的知识,对市场需求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2.对于实际问题,如何构建知识产权利益关系的分析方法和法律适用解决方案进行探究;3.基于法律和实务,深入分析并总结知识产权案例,以提供思路和方法。
四、研究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人们在现实中会遇到许多知识产权的纠纷和利益冲突问题,同时,解决这些问题一直是非常复杂和困难的。
因此,本研究对于解决利益冲突下的知识产权法律适用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继续开展知识产权方面的研究,深化法律理论研究、优化法律实践及完善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工作。
法学开题报告
法学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法学是一门研究社会规范与规则制定的学科,主要研究法律的形成、实施和效果。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法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选择了“法学开题报告”作为研究的主题,旨在探讨法学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对法学研究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当前法学研究的热点与问题,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同时,通过对法学研究的展望,可以为法学学科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促进法学研究的创新与深入。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本研究采用了文献综述法和访谈调查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收集与法学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对法学研究的现状进行总结和归纳。
然后,对法学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访谈,探讨他们对于法学研究的看法和建议。
最后,通过对文献综述和访谈结果的分析和比较,提出对法学研究的展望和建议。
四、研究内容与重点本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法学研究的现状、法学研究的热点和问题,以及法学研究的展望。
其中,法学研究的现状包括了法学研究的领域和范围、研究方法与手段等方面的内容。
法学研究的热点和问题包括了当前比较关注的法学研究方向、难点和争议等问题。
法学研究的展望则从学科发展的角度分析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五、预期研究结果与意义本研究预期将总结和归纳当前法学研究的热点和问题,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同时,通过对法学研究的展望,可以为法学学科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促进法学研究的创新与深入。
这对于提升法学研究的水平和质量,推动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六、研究计划与进度安排本研究计划共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收集和整理与法学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2. 阅读和分析文献资料,总结和归纳法学研究的现状;3. 设计访谈调查的问卷,并邀请法学领域专家学者参与访谈;4. 对访谈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总结法学研究的热点和问题;5. 结合文献综述和访谈结果,提出法学研究的展望和建议;6. 撰写研究报告,并进行修订和完善。
法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
法学毕业论⽂开题报告怎么写法学毕业论⽂开题报告怎么写 法学专业的同学在毕业之前都需完成论⽂的写作,⽽在正式论⽂之前,必不可少的就是开题报告的撰写了,只有写好了开题报告,后续的研究才能顺利开展下去,以下是⼩编为⼤家整理法学毕业论⽂开题报告怎么写(通⽤7篇)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家! 法学毕业论⽂开题报告怎么写1 ⼀、法律毕业论⽂开题报告怎么写? 论⽂开题报告应该包括以下⼏点: (⼀)拟选论⽂题⽬: (⼆)⽂献综述与选题报告要求: 1.引⽤外⽂⽂献不少于10篇,写出⽂献综述与选题书⾯报告,字数在3000字以上。
2.书⾯报告内容应包括:选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本论⽂的主要研究⼯作和基本框架,主要参考⽂献,预期成果和可能的创新点等; ⼆、法律专业开题报告范本。
题⽬:中西⽅法律观念对⽐研究 ⼀、论⽂(设计)选题的依据(选题的⽬的和意义、该选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等) (⼀)选题的⽬标和意义 法有两种形态,⼀种是法律制度或法律规范;⼀种是法律意识或法律现念。
现实⽣活中,约束和调整⼈们⾏为的是前者,但在幕后起作⽤的却是后者。
中西法律规范、法律制度上的差异,实际上是法律观念、法律⽂化上的差异。
⾃改⾰开放以来,我国⽴法机关已制定法律300多件,国务院及其所属部门制定⾏政法规900多件,⼏乎涉及到社会⽣活的⽅⽅⾯⾯,⽆法可依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但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问题却依然存在。
原因固然很多,如体制、环境等等,但是,⼀个重要原因是⼈们法律观念的淡薄。
中国建设法治国家,很⼤程度上借鉴了西⽅成功的法治经验和法治⽂明的成果。
但是中国的法制建设有其特定的历史、⽂化和社会背景,其现代的法观念也必然与西⽅有着巨⼤差异。
探寻中西⽅法观念的差异,对我国从根本上实现依法治国的核⼼,对我国的法治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
(⼆)选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我国学者在中国与西⽅的法观念相关内容上作出了丰富的研究。
法学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法学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在当今社会,法学专业的毕业设计是对学生四年学习成果的一次全面检验,也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法律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次考验。
因此,选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围绕法学专业毕业设计选题展开讨论,探究如何选择合适的毕业设计题目,以及如何进行深入研究和撰写高质量的毕业设计。
二、选题意义选择一个有意义且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毕业设计题目对于学生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毕业设计,学生可以深入研究某一法律领域的问题,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优秀的毕业设计还可以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对学科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三、选题方法在选择毕业设计题目时,首先要结合自身兴趣和专业特长进行思考。
其次要关注当前社会热点和法律问题,选择与之相关性强的课题。
同时要考虑到选题的可行性和研究深度,避免选择过于宽泛或过于狭窄的课题。
最后要与导师进行充分沟通,听取导师意见并根据导师建议进行适当调整。
四、研究内容在进行毕业设计研究时,首先要对选定的课题进行深入调研,了解相关理论和实践情况。
其次要明确研究方法和路径,确定研究框架和思路。
然后要搜集并整理相关数据和文献,进行数据分析和案例分析。
最后要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包括摘要、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与分析、结论等部分。
五、预期成果通过本次毕业设计,预计可以深入研究某一法律领域的问题,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可以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对学科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最终目标是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毕业设计论文,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以上是本次法学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的内容,希望能够得到您的认可与支持。
感谢您的阅读!。
法学开题报告范文精选5篇
法学开题报告范文精选5篇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
法学开题报告要怎么写呢?小编精选了一些法学开题报告优秀范例,一起来看看吧。
毕业论文答辩致谢词大学毕业论文评语法学开题报告1一、选题的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动态(一)研究目的与意义1、研究目的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流动人口大量增多。
随着人口流动所带来的许多社会问题,尤其是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本文在研究了众多学者关于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法律保障的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对流动人口及受教育权的相关概念作了界定,并分析了我国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现状,得出完善受教育权益保障迫在眉睫。
其次,分析了我国在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法律保障的建设成就及法律保障存在的漏洞或不足。
再次,根据问题结合原因并借鉴国外经验对我国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法律保障提出建议。
2、研究意义我国的流动人口是 20 世纪 80 年代中叶出现的,是在改革开放的国家政策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特有现象。
流动人口尤其是流动民工群体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必然出现的特殊群体,也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必然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本文主要从我国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保障现状分析出发,探究目前造成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缺损的原因,有利于明确我国当前面临的保障困境,探讨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问题的对策,促进受教育权益问题的解决。
有助于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实现教育和社会的公平,并对维护我国社会的安定团结及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1、国内研究动态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农民工大军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大批农民工涌入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以下是我国学者的主要观点:陈信勇,蓝邓骏在《流动人口子女平等受教育权的应然与实然》一文指出当前流动人口子女权益缺损主要有几点表现:1.入学条件遭受不公正对待。
法学论文开题报告
法学论文开题报告法学论文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作用愈发凸显。
法学作为一门学科,对于法律的研究和探索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次论文旨在探讨某一具体法律问题,并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为相关领域的法律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某一具体法律问题的研究,探讨其背后的法律原理和规则,并分析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和问题。
具体内容包括:对相关法律文献和案例的梳理和分析,对法律理论和观点的探讨,以及对法律制度和政策的评估和建议。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论文采用综合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
具体步骤如下:1. 文献研究:对相关法律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了解该问题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2. 案例分析:选取一些相关案例,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案例中的法律原理和规则。
3. 比较研究:对国内外相关法律制度和政策进行比较研究,了解其异同和优缺点。
4. 理论探讨:对该问题的法律理论和观点进行探讨,分析其适用性和局限性。
5. 评估和建议:对相关法律制度和政策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四、论文创新点和预期成果本论文的创新点在于对某一具体法律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分析,通过对案例和文献的综合研究,提出对现有法律理论和制度的评估和建议。
预期成果包括:对该问题的法律原理和规则的深入理解,对相关法律制度和政策的评估和建议,以及对相关领域的法律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五、论文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本论文的重要性在于对某一具体法律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分析,为相关领域的法律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同时,通过对法律原理和规则的探讨和比较研究,可以提出对现有法律制度和政策的评估和建议,为法律改革和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论文的可行性在于有足够的案例和文献可供研究,并且采用综合研究方法,具备一定的实施条件。
六、论文的进度安排根据以上研究方法和步骤,本论文的进度安排如下:1. 第一阶段: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预计完成时间:两个月)2. 第二阶段:比较研究和理论探讨(预计完成时间:一个月)3. 第三阶段:评估和建议(预计完成时间:一个月)4. 第四阶段:论文写作和修改(预计完成时间:两个月)七、参考文献[1] 张三, 李四. 法律问题研究与分析[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2] 王五, 赵六. 法律制度比较研究[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3] John Smith, Jane Doe. Legal Principles and Rules[M]. New York: OxfordUniversity Press, 2018.以上为本次法学论文开题报告的内容,希望能得到指导和支持,谢谢!。
法学开题报告5篇
法学开题报告5篇法学开题报告1一、论文题目仲裁员责任研究——兼及我国仲裁员责任的反思与构建二、选题意义的研究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国际经济交往急剧增加,仲裁因其灵活、快捷、经济、保密以及国际性等优点倍受商人们的青睐,仲裁在解决经济贸易纠纷中的地位日趋重要。
仲裁通常用于解决争议,即由双方当事人将其争议交付第三者(即仲裁员)居中评断是非,并做出对双方当事人均具有拘束力的裁决。
仲裁的质量主要取决于仲裁员,仲裁员关系到仲裁的生死存亡。
所谓的仲裁员,是指接受当事人技权,在法律和仲裁规则许可的范围内以其专业知识、经验和判断力、公正地案件,其裁决可以执行的人。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仲裁员是仲裁吸引力之所在,是活的仲裁法,是仲裁的水源”。
仲裁员在仲裁过程中的某些不正当行为或过失,必然会影响到公正裁决,使当事人遭受不必要且无法预期的损失。
在此基础上,为了避免仲裁员滥用生杀大权,是否应对仲裁员的作出一定的限制,从而避免损失的产生,以及对于仲裁员在仲裁过程中给当事人已经造成损失的故意或过失等不正当行为如何承担责任的问题便浮出水面。
世界各国规定了仲裁员回避及中止、更换,从而尽可能避免损失的发生。
但对业己产生损失后,仲裁员是否应当承担责任,各国在仲裁立法和司法实践、仲裁实务以及仲裁法学理论上尚无定论,一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和差异。
这主要是因为存在立法理念的冲突,即一方面存在给仲裁员施加一定责任的必要性,从而使其不致故意或不加注意地乱用职权;另一方面存在使仲裁员能够妥善履行职责,同时不必担心受到不正当干扰和不法攻击的必要性。
许多外法律专家、学者、律师和仲裁实践者在看到仲裁员的地位和作用的同时,也意识到了仲裁员的法律责任问题。
仲裁中,仲裁员不履行其所承担的民事义务或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时,是否要承担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若是,又要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因我国法律尤其是在民事责任方面并无完善的规定,本文通过研究期望为建立和完善有关仲裁员法律责任的法律,促进我国仲裁事业的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法学论文开题报告(精品多篇)
法学论文开题报告(精品多篇)法学论文开题报告篇一题目:作者:年级:专业方向:指导教师:姓名 + 职称论文类型:1.年级一栏:例:统招为“2003级”;在职为“2003级(在职)”2.专业方向一栏选择:经济法、民事法、国际法、刑事法、宪法与行政法3.职称:教授或副教授4.论文类型一栏选择:专题研究、调查研究报告、案例分析报告注意:开题报告以书面(A4纸打印,左侧订)方式向导师组提供,字数不少于3000字。
请在规定时日之前,按照各导师组成员数提供相应开题报告份数并交到JM办公室。
一、开题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第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X X X X X X X X第二、选题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你个人的新见解第三、论文的结构、基本框架、主要论点、论据和研究方法等例:基本内容(研究框架):序言一、纽伦堡审判二、法律家阶层与实证主义 3.XXXX结语参考文献:拟参考资料(书目、文章和其他素材)及其来源——请注意:著作部分不少于20个,论文部分不少于20个后记法学论文开题报告篇二在研究生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学位论文质量的高低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
而论文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论文开题报告做的细致程度。
论文开题报告做的细致,前期虽然花费的时间较多,但写起论文来就很顺手,能够做到胸有成竹,从而保证论文在规定的时间保质保量地完成;但如果不重视论文开题报告,视论文开题报告为走过场,写起论文来就会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没有思路,可能就要多走弯路,也很难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
一、论文开题报告的意义硕士论文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在完成文献调研后写成的关于学位论文选题与如何实施的论述性报告。
论文开题报告既是文献调研的聚焦点,又是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展开的散射点,对研究工作起到定位作用。
写论文开题报告的目的,是要请老师及专家们帮忙判断一下所研究的选题有没有价值,研究方法是否奏效,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
因此论文开题报告就要围绕研究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或阐述的主要观点),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为主要内容。
法学专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法学专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尊敬的导师:您好!非常荣幸和感激能在法学专业学习和研究,并在此向您汇报关于我的法学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研究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在当今社会,法学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公平正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法学专业的学生,我希望通过深入研究一定的法学课题,探索和分析其中的问题,以期对我国的法律体系和社会发展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
二、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本论文将选取我国刑法领域中的一个热门问题——“对于未成年犯罪的刑罚规定”,并结合相关理论研究和国内外的实践经验,研究现行刑罚规定在未成年犯罪问题上的适用性及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可能的改进方向。
具体论述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目前我国刑罚规定对于未成年犯罪的适用情况分析;2. 与国外成熟刑法体系相比,我国对于未成年犯罪的刑罚规定存在的问题;3. 从刑法学理论的角度,探讨对于未成年犯罪的刑罚规定应考虑的因素;4. 借鉴国外相关经验,提出改进我国刑罚规定的建议。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论文将采用比较法、实证法等方法进行研究,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式为基础。
具体步骤如下:1. 收集相关法律资料和文献,围绕未成年犯罪的刑罚规定进行深入研究;2. 比较分析我国现行刑罚规定与国外成熟刑法体系的异同;3. 运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收集并整理我国未成年犯罪的相关数据;4. 分析数据,结合刑法学理论,探究我国刑罚规定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方向;5. 提出合理化的改进建议,为我国未成年犯罪刑罚规定的完善和改革提供思路和参考。
四、论文预期的创新点和实际应用价值本论文的主要创新和价值在于:1. 充分调研国内外未成年犯罪刑罚规定的现状和问题,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符合国际刑法发展趋势的未成年犯罪刑罚规定;2. 探讨未成年犯罪刑罚规定中应考虑的因素,为相关部门和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3. 为刑法学理论的继续发展做出贡献,并为我国未成年犯罪问题的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法学开题报告范文
法学开题报告范文法学开题报告范文一、引言法学作为一门研究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的学科,对于社会的发展和法治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法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意义,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法学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
二、法学的研究对象法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
法律规范是国家或社会制定的规则,用于指导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法律制度则是法律规范的组织体系,包括法律的形成、实施和适用过程。
法学研究的重点在于对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的内涵、适用和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三、法学的研究方法法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
文献研究是通过搜集和分析相关法律文献,了解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的历史演变、理论基础和实践效果。
实证研究是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探索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的实际运行情况和效果。
比较研究则是通过对不同国家或地区法律制度的比较,寻找最佳实践和改进方法。
这些方法相互补充,可以提高法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四、法学研究的意义1. 促进法治建设法学研究可以为法治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通过对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的研究,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法律改革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
同时,法学研究还可以探讨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的适用效果,为司法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法治建设。
2. 推动法律文化的传播法学研究可以促进法律文化的传播和普及。
通过对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的研究,可以深入解析其中的法理原则和价值观念,提高公众对法律的认知和理解。
同时,法学研究还可以将国内外的法学成果进行比较和交流,促进法学研究的国际化和学科的发展。
3. 拓宽法学研究领域法学研究可以拓宽法学研究的领域和视野。
除了传统的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研究,还可以将法学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如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探索法律与社会、法律与经济、法律与人性的关系。
这样的跨学科研究可以为法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法学研究的创新和发展。
法学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法学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随着我国法律体系的逐渐完善以及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法学专业逐渐成为社会各界青年人士追求的热门专业之一。
作为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我非常关注我国法律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尤其是在用法律手段解决民事纠纷中,如何避免不当干预和当事人自愿的权利保护问题。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论文旨在探讨我国法律领域中的“不当干预”的现象以及引起该现象的原因,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案和建议,以更好地确保当事人的自主意识和自愿原则的有效实施。
在研究过程中,我将结合案例分析、文献综述、实地调查等方法,深入探讨该问题,并分析其对社会和法律体系的负面影响,并为推动法律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论文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文献综述部分:对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理解,了解不当干预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原因等。
2、案例分析部分: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了解不当干预在民事纠纷中出现的具体情况和原因。
3、现场调查部分:通过实地调查调研,了解不同地区和社会阶层对不当干预的认识和对策,以及相关法官和律师的对该问题的看法和评价。
4、问题解决措施:根据以上调查和分析结果,对不当干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和建议。
五、预计结果与意义
预计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可以了解到我国法律领域中的不当干预现象以及引起它的一些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以加强当事人的自主意识和自愿原则的实施,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从而推动我国法律体系的更进一步发展。
法学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法学论文开题报告模板法学论文开题报告模板一、选题背景与意义法学作为一门研究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的学科,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公正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法学研究也日益重要。
因此,选择一个合适的研究课题,对于法学学术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某一特定领域的法学问题,通过对相关法律文献和案例的研究,分析该问题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建议。
该研究对于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提高司法公正和保障公民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问题概述:对研究问题进行概述,介绍该问题的背景、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理论分析:通过对相关法律理论的研究,分析该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3.实证研究:通过对相关法律文献和案例的研究,分析该问题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4.解决办法与建议: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改进建议。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
通过对相关法律文献和案例的综合分析,结合理论研究,对研究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四、预期成果与创新点本论文预期的成果是对研究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改进建议。
通过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相关法律问题,为完善法律制度和保障公民权益提供参考。
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研究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结合理论和实证研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办法和改进建议。
2.通过对相关法律文献和案例的研究,对研究问题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从而提供更加全面和准确的研究结果。
3.对研究问题进行创新性的思考和探索,提出一些新的观点和理论,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五、研究计划与进度安排本论文的研究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文献综述:对相关法律文献进行综合梳理和分析,了解研究问题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案例分析:选取相关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研究问题的具体表现和影响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孝感学院新技术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论我国死刑之存废
院系财经政法系专业法学
学生姓名王赫学号2070324116指导教师徐立新职称教授
2010年10月6日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全面剖析我国现阶段关于死刑的存废问题,寻求符合我国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及顺应世界潮流的理想中的死刑制度就是要寻求一种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同时又适应世界形势发展的死刑的实体概念及其实施程序。
首先,实现我国刑法关于死刑的突破和完善,从根本上区分我国刑罚的指导思想是坚持重刑主义还是轻邢主义的价值取向,切实做到依法定罪量刑,保障刑罚特别是死刑的正确审判和实施,充分体现刑罚的公正性、惩戒性和教育性特征。
其次,顺应世界各国关于死刑存废大趋势,对于国外各种流派的不同观点,加以认真分析和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拓展我国关于死刑问题的外延,不断完善发展我国的死刑制度。
最后,通过对死刑制度的研究和探索,逐步实现死刑制度在理论上的优化升级,使刑罚体系在日渐发展中得到完善,在理性实践中得到检验,最终使得我国刑法关于死刑制度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接受和认可。
二、已了解的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关于死刑存废问题的研究现状:
(1)群众主张保留死刑,他们对犯罪分子造成的危害有切身的体会、认识与感受,处于保护自身安全及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考虑,自然不赞成废除死刑;
(2)大多数的专家和学者主张限制死刑逐步废除死刑,这也是我国刑罚理论界的主导思想,他们认为我过现阶段的精神和物质基础还不具备废除死刑的实力,但在日益讲究人权的今天,死刑作为侵犯人身权利最严重的一种刑罚必将被代替;
(3)少部分学者认为至少要维持现在的死刑的罪名数量,并可以适当增加死刑的数量,他们还是基于对社会主义大的环境的考虑,目前我国的社会治安还没达到理想的安宁状态,严重的犯罪现象依然存在,加大死刑力度对于威慑犯罪,教育人民还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
(4)还有的学者受西方观念影响较深,主张完全废除死刑,顺应世界上发达国家关于人道主义的理念,但这种观点在国内还是鲜为多数人认可的。
2、国外关于死刑问题存废的研究现状:
美国学者盖米茨的许多观点源于《圣经》,其中《圣经·旧约创世》第九章5-6节指出,在洪水退尽,诺亚自方舟出来,向上帝献祭之后,上帝曾对诺亚说,“流你们血,害你们命的,无论是兽是人,我必讨他的罪,就是向各人的弟兄也是如此。
凡流人血的,他的血也必被人流,因为神造人是照自已的形象造的。
”因此,不能说圣经反对剥夺人的生命,相反,死刑支持论者认为死刑恰恰是上帝对生命的保障。
当然,人们也可以从圣经中找到反对死刑的强有力的证据。
《圣经·出埃及记》中记载,上帝授予摩西“十诫”,其中第六诫是“不可杀人”。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上帝要求的是不可无缘无故杀人,故才有教会反对堕胎、反对剥夺他人生命之说。
但上帝同样认为“凡流人血的,他的血也必被人流”。
不可一概认为上帝反对剥夺他人的生命,基督教的宽容是有限度的,否则就不会有阿富汗和伊拉克硝烟滚滚的战场了。
战争杀人和死刑本无本质区别,相对于战争将杀人的权力赋予士兵,死刑实在是非常文明的“杀人”。
几乎每个初到西方的人都会以为,基督教宽容,基督徒善良,但是伊拉克战争足以将基督教的“宽容”幻想击得粉碎。
“不可杀人”是神的诫命,而“杀人者死”也是神的旨意。
上帝的“不可杀人”和杀人具有不可同日而语的条件。
在现代社会,不可杀人不仅是神的旨意,也是道德的要求,更是法律约束的底线。
死刑体现了人间法律和宗教之间的联系。
德国学者鲍勃主张用自然权利反对死刑。
他认为生命是一种自然权利,生命具有以下的含义:生命与生俱来,无论种族、性别都拥有这种权利。
这意味着生命不可转让、出售或者赠予他人。
任何人都拥有生命的权利且不可被剥夺是引起死刑争论的最大焦点。
现代国家建
立后,法律成为统治的有效和最佳工具。
刑罚是国家权力的象征,死刑更是如此。
在刑法学上,死刑是国家为了维护统治而对犯罪者采取的剥夺生命的刑罚,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死刑具有政治哲学的意义。
生命的不可剥夺性从某种意义上否定了国家的死刑权。
这实际上陷入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怪圈。
生命不可剥夺,对剥夺他人生命的人的生命的剥夺是否具有正义性反倒成了一个问题。
三、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结合我国死刑的历史渊源、现代死刑存在的社会基础及其存在的利弊价值,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研究我国死刑制度的存在意义及发展方向和更高层次的人权理念。
纵观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大的社会坏境,提出更适合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具体如下:
1、重点:从科学理性的角度全面分析我国死刑制度的利弊价值。
(1)利的价值:A、死刑作为历代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有力工具,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巨大的威慑力对于惩罚犯罪、教育民众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B、死刑对受害者来讲,是安抚其精神创伤的一剂良药,使受害者打消报复念头,不至出现“冤冤相报何时了”的惨剧发生,同时也恢复了其他社会成员对犯罪的恐惧心理,保障社会的稳定;C、死刑的执行直接剥夺了人的生命,无需耗费太多的人力物力,因此,死刑的成本较低。
(2)弊的思考:A、刑罚的核心思想在于对犯罪人惩戒犯罪的同时,进行观念上的改造,使其悔过自新,有可能在重回社会之后为国家的建设尽一份力,但作为刑罚一种的死刑却打破了这一思想,剥夺了人的最基本权利——生命权,因此,何谈重归社会,何谈为社会做贡献;B、死刑的存在本身是为了惩罚犯罪,震慑犯罪,但仔细想来,死刑的执行实际上的一种“以暴制暴”的方式,也就是在运用暴力,宣扬暴力,有悖于和平发展的主题;C、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权的呼声在世界范围内愈加高涨,我国死刑制度面临人权思想的挑战,我国死刑对人权的践踏一直遭到国际社会对我国批评和指责,这不仅有碍于我国对外交往还会动摇我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的形象和政治地位。
2、难点:如何结合我国死刑的历史渊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及死刑存在的利弊价值,寻求一个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顺应时代发展和能被绝大多数人接受认可的死刑制度。
四、本课题研究的步骤、方法及进度安排
研究步骤:
1、查阅有关死刑存废的国内外书籍资料,收集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和素材全面剖析总
结各流派的不同观点和主张,对研究死刑存废问题起到了宝贵的借鉴作用;
2、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利用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查阅到各国学者对死刑存废问题
的独到的见解和主张,特别是我国法学工作者对我国死刑的现状和存废问题的阐
述,进一步加深我对死刑存废问题的认识,为更好的研究死刑存废问题奠定基础;
3、制作有关死刑存废问题的调查问卷,在同学中展开调查;
4、虚心请教指导老师,询问相关死刑存废的问题,在老师多年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理论
学识的引导下,能够比较好的完成这次课题的研究。
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查阅与分析法;2、比较分析法;3、法律、时事陈列分析;4、访谈法。
进度安排:
12010年07月至08月搜集、查阅资料;
22010年09月至10月撰写开题报告;
32010年10月至11月撰写论文。
五、主要参考文献
[1]戎志仙.有关死刑存废的思考.时代经贸2007年1月第5卷总第54期.
[2]高铭暄.《刑法学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3]胡云腾.存与废—死刑基本理论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
[4]马爱敏.试论死刑之利弊.论文天下论文网,2007年11月.
[5][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M].黄风,译。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6]贾宇.论我国刑法中的死刑制度及其完善[J].中央检察管理学院学报.
[7]候国云.死刑存废的理论根据及其评价.刑事法学,2007.
[8]张明楷.刑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
[9]陈兴良.《刑法的人性基础》.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
[10]汪力.我国死刑制度现状评析[J].现代法学2002年12月.
[11]杨辉.论死刑在中国的存废.[C]法律论文资料库.刑法.
[12]贾宇.《死刑的理性思考与现实选择》.载《法学研究》第19卷第2期.
[13]王立峰.惩罚的哲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4]高玉敏.我国死刑制度刍议.兰州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4月第25卷第2期.
[15]赵秉志.中国废止死刑之路探索[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16]吴大华,王飞.限制死刑的理性思考[J].政治与法律,2005年3月.
[17]高一飞.刑事法的中国特色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
[18]邱兴隆.比较刑法(第1卷,死刑专号)[C].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
[19][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六、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年月日
七、院系或教研室审核意见:
1.通过
2.完善后通过
3.不通过
负责人: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