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与海蜇混养养殖应该注意的问题

合集下载

海蜇养殖技术与肥水

海蜇养殖技术与肥水

海蜇养殖技术与肥水1. 引言海蜇是珍稀的水生生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对海产品的需求增加,海蜇养殖业蓬勃发展。

本文将介绍海蜇养殖的基本技术和如何利用适当的肥水来提高海蜇的产量和质量。

2. 海蜇养殖技术海蜇养殖主要分为选种、培育、养殖和收割等四个阶段。

2.1 选种选择合适的品种是海蜇养殖成功的关键。

常见的海蜇品种有圆盘海蜇、豆豉海蜇等。

选种时应选择体型健壮、抗病性强、生长快的海蜇。

2.2 培育海蜇的培育一般采用水育法。

首先将海蜇的叶片切碎,用清水浸泡几天,待叶片发芽后,将其移植到培养箱中。

在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及时更换适宜的水质,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光照。

2.3 养殖养殖过程中,要注意海蜇的饲养管理。

首先,确保养殖池的水质清洁,合适的水温和充足的氧气。

其次,掌握合适的饲料投喂量和频率。

最后,定期观察海蜇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疾病。

2.4 收割海蜇的收割时机一般为海蜇个体生长到一定大小,并且触手已经完全生长。

收割时,可以用剪刀将海蜇的触手剪断,并将其放入容器中。

3. 肥水的重要性肥水是海蜇养殖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适当的肥水能够提高海蜇的产量和质量,促进海蜇的生长和发育。

3.1 肥水的种类常见的肥水包括有机肥水、化肥水、微生物肥水等。

有机肥水对于提高海蜇的饲养效果最好,因为它富含丰富的养分,可以增加海蜇的产量和改善其口感。

3.2 肥水的投放方法肥水的投放方法有浇灌、喷雾、滴灌等。

在海蜇养殖中,一般采用滴灌的方式给海蜇提供肥水,这样能够精确控制肥水的用量,避免过度施肥造成的水质污染。

4. 如何使用肥水在海蜇养殖中使用肥水要注意以下几点:4.1 适度施肥施肥要适度,不可过度施肥,否则会导致水质污染和海蜇的生长不良。

适量的肥水可以促进海蜇的生长和发育,但过多的肥水则可能对海蜇造成伤害。

4.2 定期监测定期监测水质,以确保肥水的合理使用和水质的稳定。

测量水质中的氨氮、硝氮等指标,确保在合理范围内。

利用参池空间混养海蜇

利用参池空间混养海蜇

利用参池空间混养海蜇

【期刊名称】《水产科技》
【年(卷),期】2008(035)004
【摘要】海参属于底栖动物,这就决定了它只能利用底层的空间,而底层空间的养殖又受到养殖密度的限制,这就限定了每亩的经济效益,那么要想提高单位面积的养殖效益,就只能把目光转向参池的中上层水体。

山东省乳山市海阳所镇开始尝试进行海参和海蜇的混养,到目前为止,这两者混养的效果良好。

【总页数】1页(P10)
【作者】无
【作者单位】山东省乳山市海洋与渔业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62.92
【相关文献】
1.利用电厂冷却海水进行鲍参混养室内越冬的研究 [J], 林光恒;纪友宝
2.利用改造后虾池进行虾、参、贝混养的生产试验 [J], 姜永新;周文江;刘云涛;李人光
3.利用河沟和亲鱼培育池混养鳜鱼的试验 [J], 张伟明
4.鱼、虾、贝、海蜇同池混养技术 [J], 徐英杰
5.刺参养殖技术之三利用海带育苗池进行刺参亲参培育技术 [J], 张壮志;丛义周;姜广亮;钱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水养殖海蜇的生物学特性与生长规律研究

海水养殖海蜇的生物学特性与生长规律研究

海水养殖海蜇的生物学特性与生长规律研究引言:海水养殖是一项重要的水产养殖业,它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海产品。

海蜇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养殖品种,具有高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了解海蜇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规律对于提高养殖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海蜇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环境适应能力;同时研究海蜇的生长规律,包括生长速度、影响生长的因素和生长周期等。

这些知识将为海蜇养殖提供基础理论和技术指导。

一、海蜇的生物学特性:1. 形态特征:海蜇体长较短,呈伞状,主要由伞盖和伞褶组成。

伞盖呈半透明状,一般为半球形或镜面形。

伞褶位于伞盖的边缘,具有管状结构,可以收缩和扩展,帮助海蜇进行游泳。

海蜇的触手数目较多,位于伞褶的下方,用于捕捉猎物和防御敌害。

2. 生理生化特性:海蜇的身体大部分由软骨质的胶原蛋白构成,具有较高的弹性和透明度。

它们的触手上有许多毒细胞,能产生刺激性的毒液,可以用来攻击捕获的猎物或抵御敌害。

此外,海蜇对于温度、盐度和PH值等环境因素的适应能力较强,能够在不同的海洋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二、海蜇的生长规律:1. 生长速度:海蜇的生长速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光照、饵料质量和密度等。

一般来说,较高的温度和光照条件有助于海蜇的生长,而适宜的饵料质量和密度能够提高其生长速度。

海蜇的生长速度呈现出一个先快后慢的趋势,最快的生长期一般为出生后的前几个月。

2. 影响生长的因素:除了温度、光照、饵料质量和密度等环境因素外,海蜇的生长还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不同品种的海蜇生长速度和体型大小可能存在差异。

此外,水质条件的变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以及捕食者的存在都可能对海蜇的生长产生影响。

3. 生长周期:海蜇的生长周期一般较短,通常为几个月到一年不等,但具体周期因品种和环境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海蜇的培育过程中,通过控制温度、饵料和光照等因素,可以调节其生长周期,以提高养殖效益。

三、海蜇养殖的发展前景与挑战:1. 发展前景:海蜇具有高蛋白、低脂肪、无胆固醇等特点,被誉为海洋“美容师”,并且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保健功能。

海参海蜇养殖技术PPT课件

海参海蜇养殖技术PPT课件

1.3.4 再生:
刺参的再生力很强,如将参体切成几段放回海中,几个 月后每段仍有可能再生成一个完整的个体。据试验报道, 体背部表皮切开1周,色素开始沉着,幼小个体的色素沉 着比成体明显,45~50d后体背色素的变化难以识别;疣 足切断处,经过5~7d后形成一个隆起至30d生长到1~ 2mm;管足切断处,约一周后色素沉着并形成突起,大约 30d后完全再生;触手切断7~10d后,伤口愈合并呈突起 状,25~30d后可以再生成正常状态,并能摄食,唯色素 稍淡;体背、腹部切开后,其背部的伤口愈合较快,其腹 部伤口愈合较慢。
前一年11~12月份采捕入池。促熟过程中要有计划地 使培育水升温,以促进亲参生殖腺的发育,使其提早成熟、 产卵。刺参在13℃~15℃时摄食最旺盛。在暗光条件下, 亲参入池后需要先稳定数日,待其生活稳定后,每日升温 0.5℃左右。切不可升温过快,以避免温度升高过快,导致 亲参排脏。当温度升至13℃~16℃时应恒温培育。日投饵 量为海参体重的5%~10%。为使促熟的亲参昼夜摄饵正 常,白天应用黑布遮光,。促熟过程中只有保持水质清新, 投喂高效优质的饵料,并做好疾病防治工作,才能保证促 熟效果。
栖息地的底质与海况:刺参多生活在潮流畅通平稳,无淡 水注入,海藻茂盛的岩礁地,或大叶藻丛生的较硬的泥沙 地。纯泥或纯沙的底质难以见到刺参的分布。环境对刺参 的体型大小,色泽和肉刺等有很大的影响。刺参体色一般 呈褐色,但生活在岩石底的个体与生活在泥沙、混有贝壳 及碎石底的个体相比较,前者的颜色往往较深。生活在海 藻从中的刺参,常带有绿色,并随着透明度的变化而变化, 有时变成白色、赤褐色或紫褐色。生活在礁石底部、水温 较低地方的个体,肉刺多而高;生活在泥沙底质和水温较 高地方的个体较大,体壁肥厚。
水温:成参生存温度0~30℃,生长适温3~19℃,最适温 10~15℃。而幼参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成参要偏高一些。 4~5月和9~11月为刺参快速生长期,幼虫最适温度18~ 22℃。

海蜇养殖32问

海蜇养殖32问

海蜇养殖32问每日一问!第一问:海蜇圈如何清塘?答:经过长年的养殖,海蜇圈普遍存在老化(有机化、还原化、酸化、毒性化等)现象,为了减轻池底污染,净化养殖环境,清塘工作尤为关键。

对于这样老化的池底,最好采取以下措施:养殖结束后,在入冬之前做好清淤工作,以保证有更多的时间让让池底得到充分的暴晒氧化。

一般到第二年的3~4月份即可进行消毒处理,具体方法如下:进水10厘米左右,先用漂白粉10—15公斤/亩消毒,24小时后再用生石灰15-25公斤/亩调整池底PH值,2~3天后泼洒活菌制剂,如“三环活力源”1-2公斤/亩。

这样不仅能杀死部分病原体,还能稳定池底PH值,增强池底的自净能力。

第二问:放苗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答:清淤、消毒工作结束后圈内即可蓄水,时间选择在放苗前一个月以上。

圈内蓄水至1~1.2米,选择晴天泼洒“藻安生”6-8亩/瓶,并与“三环活力源”合用。

注意不要向圈内泼洒鸡粪、化肥等,以防臭底,污染水质。

待水色较为稳定,透明度在40-50厘米左右即可择机放苗。

第三问:海蜇最适宜生长的环境因素都有哪些?答:海蜇属于广温、广盐性的海洋生物,对温度、盐度的适应范围比较广。

适温为15℃-34℃,最适水温为18℃-25℃。

适宜盐度为7-39。

最适pH值为7.8-8.5。

适宜溶解氧为≥4毫克/升。

氨氮应≤0.6毫克/升。

喜欢栖息在光照强度在2400勒克斯以下的弱光环境中。

养殖水域中不得出现油膜、浮沫和其他漂浮物,无赤潮发生。

第四问:放苗密度多少更合适?答:放苗密度的多少与饵料、环境有直接的关系,一般来说,饵料不足、环境恶劣是限制放苗密度的主要因素。

饵料不足会导致海蜇畸形率高、长势不均,而养殖环境恶劣会直接影响蜇苗的成活率。

目前,普遍的放苗密度在30个-50个/亩。

我们认为,如果饵料、环境等各方面因素有所改善的话,放苗密度仍然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反之,如果达不到上述要求,盲目地加大投苗量反而会影响整体海蜇的长势,需要谨慎。

海水养殖海蜇苗的适宜水质参数探究

海水养殖海蜇苗的适宜水质参数探究

海水养殖海蜇苗的适宜水质参数探究海蜇养殖是一项具有广阔前景的水产养殖业,其养殖规模日益壮大。

而适宜的水质参数对于海蜇苗的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究海水养殖海蜇苗的适宜水质参数,为养殖者提供合理的养殖环境条件,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首先,适宜的水温是海蜇苗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

根据不同种类的海蜇苗,其适宜的水温通常在18°C至30°C之间。

在较低的温度下,海蜇苗的新陈代谢速度变慢,生长速度减缓,甚至停止生长;而在较高的温度下,则可能导致海蜇苗代谢过快,生长发育不良。

因此,养殖者应根据所养海蜇苗的种类和生长阶段,控制养殖水体的温度在适宜范围内,以促进海蜇苗的生长发育。

其次,适宜的盐度对于海蜇苗的生长也至关重要。

海蜇苗通常适应盐度较高的海水环境,其适宜盐度通常在25‰至35‰之间。

过高或过低的盐度都会对海蜇苗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高盐度环境会增加海蜇苗体内的渗透压,导致水分丧失,生长发育受阻;低盐度环境则会导致海蜇苗体内的渗透压低于环境水分渗透压,从而引起细胞内水分大量进入,细胞膨胀破裂。

因此,养殖者应根据不同海蜇苗的种类和生长阶段,控制养殖水体的盐度在适宜范围内,以保证海蜇苗的正常生长。

此外,适宜的水质参数还包括水质的氧含量和pH值。

氧是海蜇苗生长发育所必需的重要元素,其适宜的含氧量通常在5mg/L以上。

氧气的充足供应可保证海蜇苗的呼吸顺利进行,有利于其生长发育。

另外,水体的pH值也会对海蜇苗的生长产生影响。

通常,大多数海蜇苗适宜的pH范围在7.5至8.5之间。

过高或过低的pH值都会对海蜇苗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使其生长发育减缓甚至停滞。

此外,海蜇苗对于水质中悬浮物的适应能力较弱,因此需要保持水质的清澈和适宜的溶解氧含量。

增加水质的透明度和清澈度可减少海蜇苗的噬食行为和累积排泄物对其生长发育的负面影响。

同时,保持水质中合适的溶解氧含量,可以促进海蜇苗的呼吸,提高其生长效益。

海蜇全人工育苗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海蜇全人工育苗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效繁殖群体数的公式计算可知要在一个养殖群体 中
选择 亲本 , 同时避 免近交 衰退 , 在实 际生产 中至少 各 有5 0只发 育成熟 的雌蜇 和雄蜇 参与 到繁殖 过程 中[ 1 】 ( 际生产 中所用 亲蜇偏 少 , 实 此数 量作 为育苗 单位 参
考) 。海蜇从外形或性腺颜色难于鉴别雌雄 , 要选择 成熟 度高 的亲蜇 , 镊子从 生殖 下穴插 入 , 出小 块 用 取
( 日照 市 水 产 研究 所 , 东 山 日照 262 ) 7 8 6
海蜇 隶属 腔 肠动 物 门海 蜇属 , 生活 史分 为 有性 世代 和无 性世 代 ,具 有 世代 交替 的生 物学 特 点 , 是 进行 繁殖 生物 学 、 体生 物 学及 遗 传机 理调 控 研究 幼 的合 适对 象 。海 蜇 的育 苗技 术尽 管 已非常成 熟 , 但
养成中可积极探索 高效生态养殖模式 , 以海蜇为主 要 品种 , 当搭 配 鱼 、 、 进行 混 养 , 于充 分 利 适 虾 螺 对
用虾 池 资源 , 高虾 池综 合 利用 水 平和 经 济效 益有 提 显著 意义 。已有文献 报 道 的混 养模 式有海 蜇 和杂 色 蛤 的混 养 [ 海 蜇 同对 虾 的混 养 [ 实 际 的 生 产 中可 3 1 , 4 1 , 根据 海 蜇 的生 态 习性 及 生 物 学 特 点 选 择 更 多 的 品 种进 行实 践 。选择 合 适底 质 的 池塘 进行 养 成 , 如池
的活力。 螅状体吃饱后会用触手将多余的卤虫幼虫 杀 死并 包裹 在 自己周 围 , 引起 螅状 体 随 卤虫 尸体 一
起 腐 烂 死亡 ,在 营 养 强 化 阶 段 投饵 量 也 要 加 以控 制 , 宜过 多 , 不 可视 螅状 体 的颜 色 而定 , 吃饱 为桔 黄

海水养殖海蜇苗的方式和技术探究

海水养殖海蜇苗的方式和技术探究

海水养殖海蜇苗的方式和技术探究海蜇养殖是一种具有潜力的养殖产业,海蜇的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和多种营养元素。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海蜇养殖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探究海水养殖海蜇苗的方式和技术,旨在帮助养殖户了解如何有效地进行养殖,并获得更好的养殖收益。

海蜇养殖的方式有多种选择,常用的方式包括海蜇苗直接收购、自产苗、育苗场购买等。

养殖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

首先,海蜇苗直接收购是一种常见的方式。

养殖户可以直接从专业的养殖基地或苗场购买到符合要求的海蜇苗,然后进行后续的养殖工作。

这种方式需要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所购买的海蜇苗质量良好,并具备良好的生长潜力。

其次,自产苗是另一种常用的方式。

养殖户可以自己培育海蜇苗,这样可以减少中间环节的成本。

自产苗需要一个适合海蜇生长的培育地点,如温度、水质等条件要符合要求。

养殖户可以通过种植母蜇或者购买种苗的方式,自己培育出适合养殖的海蜇苗。

自产苗的方式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但是可以长期稳定地供应养殖耗苗。

此外,养殖户还可以选择在育苗场购买海蜇苗。

育苗场通常拥有专业的苗种培育技术和设施,所供应的海蜇苗质量稳定。

选择育苗场购买海蜇苗可以节省养殖户的时间和精力,但也需要充分考虑价格和供应的可靠性。

无论是哪种方式,选购海蜇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选择品种时应优先选择市场上畅销的品种,以确保销售的畅通无阻。

其次,要选择健康、无病害的海蜇苗,避免引入疾病的风险。

同时,还要注意苗体的大小和均匀度,以保证养殖的一致性和效益。

对于海蜇养殖的技术探究,养殖户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技术。

首先是养殖环境的搭建和管理。

海蜇需要适宜的水温、水质和水体流动,养殖户需要根据海蜇的生长需求,合理调控养殖水体的温度、盐度、溶氧量等参数。

其次是饲养管理。

海蜇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养殖户需要合理配置饲料,确保海蜇的生长需求得到满足。

同时还需要定期清除污染物和残饵,保持养殖水体的清洁。

海蜇苗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海蜇苗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海蜇苗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海蜇苗是一种适应能力极强且耐寒的生物,其养殖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本文将介绍海蜇苗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海蜇苗的选育、养殖环境的选择、合理的饲料搭配以及病虫害的防治等。

通过正确的养殖方法和细心的管理,可以提高海蜇苗的产量和质量,为海蜇产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正文:一、选育优质的海蜇苗海蜇苗的选育是养殖成功的关键。

首先需选择优质的原始种苗,可通过在线购买或与相关渔业部门联系获得。

海蜇苗品种繁多,如长叶海蜇、马来西亚海蜇等,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当地水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品种。

二、养殖环境的选择海蜇苗适应能力较强,但对养殖环境仍有一定要求。

水温是影响海蜇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一般要求水温保持在20-27℃之间,过高或过低会对海蜇苗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必须确保养殖水质清洁,并定期检测水质指标。

选择能提供良好水质的养殖池塘或大型水族箱作为养殖场所,适量加入氧气以保证氧供应。

三、合理的饲料搭配合理的饲料搭配是保证海蜇苗健康成长和提高产量的重要保障。

作为肉食性生物,海蜇苗对优质的饲料需求较高。

一般使用新鲜的鱼虾类作为主要饲料,可适当添加部分藻类等植物性饲料。

饲料应悬浮在水中,方便海蜇苗捕食,而不会对水质产生过多影响。

饲料的种类和比例需要根据具体养殖品种和生长阶段进行合理调配。

四、病虫害的防治海蜇苗的养殖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防治措施。

勤换养殖水是预防病虫害传播的一种关键措施,可以减少细菌和寄生虫的滋生。

此外,定期对养殖场所进行卫生消毒,防止病原菌滋生。

如发生病害,可采取合适的药物和生物防治方法,遵循使用说明严格操作。

五、后期管理与收获海蜇苗的后期管理和及时收获都对养殖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根据海蜇苗的实际生长情况,合理进行摸排,随时清除废弃物和死亡个体,保持养殖环境的干净整洁。

当海蜇苗生长到足够大小时,可以进行定期的清理和剪根,增加养殖容量。

在收获时,选择成熟的海蜇苗,并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

海水养殖海蜇的养殖风险与风险评估研究

海水养殖海蜇的养殖风险与风险评估研究

海水养殖海蜇的养殖风险与风险评估研究海蜇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洋的海洋生物,其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独特的口感,在许多亚洲国家被广泛食用。

近年来,海蜇养殖成为一项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产业,然而,与其它养殖业一样,海蜇养殖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

本文将探讨海蜇养殖的风险,并进行风险评估研究,为养殖者提供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

一、养殖环境风险养殖环境是海蜇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性直接影响着养殖效果。

养殖环境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温度变化:海蜇对环境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弱,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其生长和繁殖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养殖者在选择养殖场址时应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并采取相应的温度调节措施,如建造温室或利用冷却系统等。

2. 水质污染:海蜇对水质要求较高,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质非常敏感。

水质污染会导致海蜇生长缓慢、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因此,养殖者应定期监测水质,并采取相应的净化措施,如增加水体流速、设置过滤器等。

3. 水体溶氧:海蜇对氧气的需求较高,缺氧会导致其死亡。

养殖者应确保养殖区域的水体含氧量充足,并及时排除污水和废弃物,以保持水体清洁。

二、疫病风险及防控措施海蜇养殖过程中常常会发生疫病,导致养殖者的经济损失。

疫病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感染病原体:海蜇容易感染各种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病原体。

感染病原体后,海蜇会表现出免疫力下降、食欲减退等症状。

为了减少感染病原体的风险,养殖者应注意养殖水体的清洁,并定期对养殖设施进行消毒。

2. 病害传播:疫病在养殖过程中通过环境、水体和携带者等途径传播。

防控疫病的关键是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检查养殖设施和饲料,及时发现并隔离有病的海蜇,阻止疫病的传播。

3. 预防免疫:为了提高海蜇的免疫力,养殖者应根据病原体的类型和特点,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并定期进行预防免疫。

三、市场风险及应对策略海蜇养殖的市场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需求下降、产品质量问题、价格波动等。

市场风险的存在可能导致养殖者的产品滞销和经济亏损。

海参养殖技术与疾病防治

海参养殖技术与疾病防治

海参养殖技术与疾病防治海参是一种具有高经济价值和医疗保健功能的海产品。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参的养殖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然而,海参养殖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疾病问题,为了保障海参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我们需要掌握科学的养殖技术和有效的疾病防治方法。

一、海参养殖技术1. 基础设施建设海参的养殖需要建立充足的养殖场地,选择适宜的水域或土地进行布置。

建立合适规模的养殖池塘或槽,确保海参能够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2. 规划养殖过程在进行养殖前,应制定详细的养殖计划,包括品种选择、养殖密度、饲料类型和投喂量等。

科学的养殖规划可以提高养殖效率,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3. 管理水质海参对水质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养殖密度较大时,更需要严格控制水质。

定期检测水质指标,维持适宜的水质条件,如保持水温、pH值和溶氧量等在合适的范围内。

4. 合理投喂海参的饲料种类繁多,包括植物饲料和动物饲料。

根据养殖的阶段和品种特点,选用合适的饲料种类和投喂方式。

饲料的投喂量应适宜,过多或不足都会对海参的生长和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二、海参疾病防治1. 疾病预防预防疾病是海参养殖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首先,要生态化养殖,保持水质清洁;其次,加强养殖场的消毒工作,定期清除废弃物和死亡海参,防止病原体的滋生;同时,注意对养殖环境进行调节,避免极端气候和水质波动。

2. 疾病监测定期进行养殖水域和海参的疾病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监测包括水质监测和海参体质检查,如体色、体形、呼吸情况等。

3. 病害诊断一旦发现疑似疾病症状,需要及时进行病害诊断。

可以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检测,或者将疑似患病的海参标本送至相关实验室进行确诊。

4. 疾病治疗根据疾病的诊断结果,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可以采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或其他科学的治疗手段。

但需要注意合理使用药物,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说明进行投药,以避免对环境和海参本身产生负面影响。

总结:海参养殖技术的学习和疾病防治的重视是保障海参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海蜇养殖技术

海蜇养殖技术

海蜇养殖技术第一节海蜇生物学特性海蜇是大型食用水母,经济价值很高,其营养成分独特之处是脂肪含量极低,蛋白质和无机盐类等含量丰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近几十年来海蜇作为大宗出口海产品,在出口创汇中占有重要地位。

养殖海蜇具有投入少,见效快,收益大等优点,已受到了我国沿海渔业科技工作者和养殖业户的广泛关注。

1.海蜇的形态特征海蜇隶属腔肠动物门,钵水母纲,根口水母科,海蜇属。

海蜇经过腌制加工后,伞体部成为“海蜇皮”,口腕部俗称“海蜇头”。

在中国,海蜇皮的出口历史较长,从60年代开始,至今已发展成为一个出口量达三、四千吨之多的出口商品,深受国外欢迎。

海蜇水母体呈蘑菇状,分为伞体和口腕两部。

伞径一般300毫米~500毫米,伞体部高,超过半球形,中胶层厚,伞顶表面平滑。

内伞具有较发达的环状肌,施运动功能。

内伞辐间位共4个半圆形生殖下穴,有胶质膜封闭,不与胃腔相通;每穴外侧具1瘤状生殖乳突。

伞体中央向下伸出圆柱形口柄(胃柱),其基部从辐位有8对侧扁的肩板,端部为8条三翼性口腕。

肩板和口腕上有许多小吸口丝状附器,其表层布满刺细胞团,具捕食与防御作用。

海蜇的身体有95%以上是水分,其他则是蛋白质和脂肪所构成,所以海蜇的身体会呈现透明状,就是因为身体内的水分之故。

海蜇具有三胚层,最外是表皮层,最内层则是胃皮层,由胃皮层构成一简单的体腔,只有一个开口,兼具口及排泄的功能,在表皮层及胃皮层之间的则是中胶层。

以钵海蜇为例,海蜇的身体有几个构造:1、胃腔:即是由胃皮层所形成的胃腔,也是海蜇的消化系统,胃腔内有胃水管系统,内有许多的触手状的胃丝,胃丝上又有刺丝胞,可将吃进来的饵麻醉,再放出消化液来进行消化。

生殖腺也是位于胃腔壁上,同样是发源于胃皮层。

2、感棍:在海蜇翼的边缘均均有八个感棍,内有一个平衡胞、小眼及两个感觉窝,是在水中平衡其身体及触觉之用,可说是海蜇的感觉器官。

3、触手:在海蜇翼的边缘有许多细小的触手,触手的前端有刺胞,刺胞可捕捉浮游生物及攻击敌人。

海水养殖海蜇苗对水产养殖系统的生态补充作用

海水养殖海蜇苗对水产养殖系统的生态补充作用

海水养殖海蜇苗对水产养殖系统的生态补充作用海水养殖是一种重要的水产养殖方式,它在满足人类食物需求的同时,也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为了保持和恢复海洋生态的平衡,我们需要寻找一种生态友好的方式来改善水产养殖系统的环境。

海水养殖海蜇苗的引入,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创新方法之一。

海水养殖海蜇苗是指通过特殊的培育技术,将海蜇的幼苗放养于海水养殖池中进行养殖的过程。

海蜇作为海洋中的一种重要生物资源,养殖海蜇苗能够产生多种生态补充作用,从而改善水产养殖系统的生态环境。

首先,海水养殖海蜇苗能够有效控制水质。

水产养殖中,鱼类或虾类在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物,这些废物中的氨氮和氮磷化合物容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从而引发水质恶化。

而海蜇苗则能够对这些废物进行有效的吸收和利用,将其转化为自身所需的养分,减少了废物对水质的污染。

其次,海水养殖海蜇苗还具有显著的抗气泡病作用。

气泡病是指水产养殖中的一种常见病害,它主要由气泡细菌引起。

气泡病会导致鱼类、虾类等水产品的大面积死亡,对水产养殖系统的影响十分严重。

而海蜇苗在养殖过程中会分泌抗菌物质,对气泡细菌具有抑制作用,从而减少气泡病的发生,保证了养殖系统的稳定性。

此外,海水养殖海蜇苗还能够增加水体的溶解氧含量。

溶解氧是水体中鱼类等水生生物呼吸所必需的,对于水产养殖系统而言,保持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十分重要。

海蜇苗通过光合作用,能够产生氧气,并将其释放到水中,增加了水体的溶解氧含量,为水生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最后,海水养殖海蜇苗还具有一定的生态调节作用。

水产养殖系统中,常常会出现浮游生物过度繁殖的问题,这会导致水质恶化和养殖品质下降。

而海蜇苗能够以浮游生物为食,调节浮游生物的数量,减少其对水质的影响。

同时,海蜇苗也是许多鱼类和鸟类的重要食物来源,其引入还能够增加水产养殖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平衡的形成。

综上所述,海水养殖海蜇苗作为一种生态友好的方法,对水产养殖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补充作用。

海蜇室内养殖及繁育技术

海蜇室内养殖及繁育技术

海蜇室内养殖及繁育技术
丰爱秀;张志艳;刘欣
【期刊名称】《科学养鱼》
【年(卷),期】2024()3
【摘要】海蜇(Rhopilemaesculenta)隶属根口水母科、海蜇属。

海蜇属有4种,其中海蜇、黄斑海蜇和棒状海蜇在我国均有分布。

海蜇的个体最大,是渔业生产和加工食用的主要种类,也是目前人工养殖的主要品种。

海蜇在海洋中营浮游生活,栖息于近岸水域河口附近,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沿岸及俄罗斯远东海域。

海蜇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还含有钙、碘等微量元素,营养价值较高,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

现将海蜇的人工养殖及秋季繁育技术总结如下。

【总页数】2页(P71-72)
【作者】丰爱秀;张志艳;刘欣
【作者单位】日照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
【相关文献】
1.海蜇的人工繁育与养殖技术
2.池塘海蜇养殖技术之一大水面池塘海蜇养殖技术
3.海蜇养殖应注意的五个技术环节
4.海蜇养殖技术之一海蜇池塘养殖技术
5.海蜇养殖技术之一海蜇人工养殖技术探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水养殖海蜇的生长性能与饲养条件优化

海水养殖海蜇的生长性能与饲养条件优化

海水养殖海蜇的生长性能与饲养条件优化海水养殖海蜇作为一种重要的水产养殖种类,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优化海蜇的生长性能和饲养条件将对海蜇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从海蜇的生长性能、饲养条件及其优化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海蜇的生长性能是评价饲养效果的关键指标之一。

海蜇的生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养分、光照、水质等。

研究表明,适宜的水温可以促进海蜇的生长,一般在20℃-30℃之间为宜。

此外,合理的饵料投喂量和频率也是影响海蜇生长的因素之一。

养殖海蜇时,需要根据其生长阶段和养殖密度来确定适宜的饵料投喂量,以满足其营养需求,同时避免过度喂食导致水体污染。

光照对于海蜇生长的影响也十分重要,适宜的光照能够促进光合作用、提高养殖效果。

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合理调节光照强度和照射时间,以保证海蜇的正常生长。

其次,饵料的选择和饲养条件的优化对于海水养殖海蜇的生长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饵料的选择应根据海蜇的食性特点来确定。

海蜇是肉食性动物,对于动物性饵料有着较高的摄食率和消化率。

常见的饵料有鱼饲料、虾饲料等。

在饲养过程中,需要合理配比,确保饵料中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充分供给。

此外,水质对于海蜇的生长也至关重要。

养殖水体的氨氮、硝酸盐等指标应该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避免对海蜇产生不利影响。

适宜的养殖密度也是优化饲养条件的关键之一,通过合理调节密度,可以减少海蜇之间的竞争,提高个体生长速度。

另外,海蜇的疾病防控是饲养条件优化中的重要环节。

饲养海蜇时,要定期检查水质和海蜇的健康状况。

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常见的海蜇疾病有感染性损伤、寄生虫感染等。

预防海蜇疾病的发生可以采取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养殖设备和饲料等方式。

同时,在选择和使用药物时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避免对海蜇产生不良的影响。

此外,饲养海蜇的水体环境也需要进行优化。

养殖过程中,要保持水体的稳定性和清洁度。

海蛰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海蛰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海蛰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海蛰,也被称为海鞠、海参、铜鞄等,它是一种常见的海产品,富含营养物质,备受人们喜爱。

本文将介绍海蛰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帮助那些对海蛰养殖感兴趣的人们。

正文:一、海蛰养殖方法1.水质准备海蛰对水质要求较高,它喜欢清澈透明、富含氧气的海水环境。

在养殖前,需对水质进行测试,并确保水质合适:水温在12℃-25℃之间,PH值维持在7.5-7.8。

2.选购种苗选择健康的海蛰种苗对于养殖的成功至关重要。

种苗应具有完整的身体结构,表面没有明显的损伤或霉斑。

此外,尽量选择体型匀称、外表光滑的种苗。

种苗一般可从当地渔民处购买。

3.建设养殖池塘海蛰可在养殖池塘中进行大规模养殖。

首先,选址要选择离海较近但又不易被污染的地方,确保充足的海水供应。

其次,进行养殖池塘的规划和设计,充分考虑饵料投喂、排污等方面的问题。

4.饲养管理对于海蛰的饲养管理,要注意以下几点:(1)饲料选择:海蛰喜食小型底栖生物,如海针虫、贝壳类等。

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饲料,同时注意饲料的新鲜度。

(2)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养殖池塘的水质和海蛰的生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3)合理密度:控制合理的养殖密度,避免过度密养导致水质恶化和海蛰竞争激烈。

5.防病治疗海蛰养殖过程中,防病治疗至关重要。

养殖者应经常观察海蛰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

常见的疾病有细菌性感染、寄生虫感染等,可采用药物治疗或其他有效的防治措施。

二、海蛰养殖注意事项1.环境调控海蛰对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养殖者应避免环境污染,维持水质清洁。

此外,合理调控养殖池塘的盐度、酸碱度等参数,保持稳定的环境条件,有助于海蛰的健康生长。

2.科学投喂合理的投喂是保证海蛰健康生长的重要因素。

在投喂时,要根据海蛰的饮食习性和生长阶段,选择适宜的饵料和喂养方式。

同时,注意避免过度喂养,以免引发水质问题。

3.防治疾病海蛰容易感染疾病,养殖者应定期检查海蛰的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海蜇养殖标准

海蜇养殖标准

海蜇养殖标准
嘿呀,朋友们!今天来唠唠海蜇养殖标准呀,可有意思了呢。

就说我老家有个亲戚,前几年开始搞海蜇养殖那事儿吧,我去他那养殖场瞧过,可算知道了些门道。

首先呀,这养殖场地得选好呢。

得找那种水质干净又肥沃的地方,水太脏了海蜇可受不了,活都活不好,更别说长大了呀。

亲戚那养殖场靠近海边的一片海湾,那水呀,看着清亮清亮的,他还专门请人检测过水质,各项指标都得符合要求才行呢。

我当时站在岸边,看着那波光粼粼的水面,心里想着,这海蜇住的地儿还挺讲究呀。

再就是放苗这事儿了,苗得选健康的,那些看着病恹恹的、活力不足的可不能要呀。

亲戚每次进苗的时候,都拿着个小网兜,在苗池里捞起来仔细瞧,瞅瞅海蜇苗的个头大小是不是均匀,身体有没有损伤啥的,那认真的模样,跟挑宝贝似的呢。

而且放苗的密度也得把控好,不能太密了,不然它们抢食、抢空间,都长不好了呀。

说到喂食,那也有说法呢。

海蜇爱吃浮游生物呀,亲戚
就会定期往水里投放一些专门培育的浮游生物饵料,还得根据海蜇不同的生长阶段,调整饵料的量呢。

我看他每天早上和傍晚的时候,就提着桶,沿着养殖池边,一点点把饵料均匀地撒下去,边撒还边念叨着:“小家伙们,多吃点,快快长大哟。


日常的管理也不能少呀,得经常监测水温、盐度这些,要是有啥变化不合适了,就得赶紧想办法调整。

亲戚每天都要在养殖场里转好几圈,看看海蜇的生长状态,水有没有啥异常,就怕出啥问题呢。

等海蜇养到合适的个头了,就可以捕捞啦。

反正呀,海蜇养殖可不是随随便便的事儿,这些标准都做到位了,才能养出好海蜇呢,哈哈,你们要是感兴趣,也可以多了解了解呀。

最新海参和海蜇混养技术

最新海参和海蜇混养技术

12 月19日,国家海洋局组织有关专家在烟台市召开了“海参海蜇池塘生态混养模式公共技术服务”项目鉴定会。

鉴定结果认为,该项研究揭示了海参海蜇在池塘混养中的生长规律,提高了养殖池塘的利用效率,构建了海参海蜇池塘生态混养技术,首创了海参海蜇池塘生态混合养殖模式,成果总体水平达到国际领先。

该项目是国家海洋局按海洋经济规划实施的科技推进平台与运行项目,由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承担,好当家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完成。

经过3年的研究实验,摸索出了一套完整的海参海蜇池塘生态混养技术工艺,通过使用复合菌等手段进行养殖环境调控,创造性地打破传统养殖模式,在有限的空间里通过两个经济品种的相互促进,优化了生态环境,降低了发病率,稳定了产量,从而获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

山东青岛市、烟台市、威海市进行海参海蜇混养达到5万亩,实现产值超过10亿元。

摘要
实施海参海蜇池塘生态养殖,可使地方资源持续发展,增强养殖渔业生机,同时带动水产品加工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提高渔民收入,社会效益非常显著。

海蜇与海参混养充分利用两品种的互换生态位。

海蜇水温18~28℃适宜生长,5月底6月初开始放苗,到10月上旬可陆续放苗2~3茬,39~90天可收获海蜇。

6月初水温达到20%海参开始夏眠,正好利用这一特性养殖海蜇,10月中旬收完海蜇,到10月下旬水温下降到18~8℃,正是海参适宜生长的时期。

海蜇平均产量121.52 kg/667 m~2,产值1080.85元/667m~2,海参平均产量158.13 kg/667 m~2,产值5326.48元/667 m~2。

平均每667 m~2纯益3 644.29元,投入产出比为1∶2.3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参与海蜇混养养殖应该注意的问题
1、进行池塘改造和刺参附着礁体投放。

彻底清池除淤消毒施肥,为海参、海蜇入池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2、海参投苗规格为40~400头/kg,海蜇苗在育苗室内伞径达到1.5~2.0㎝时出库,在暂养池中投喂人工孵化的卤虫无节幼体和培育的轮虫,培育到5~8㎝再放养。

3、改进放苗方式,海参苗确保放到附着礁体上,海蜇苗采用分期放苗的方法。

4、每天检测养殖池内的水环境因子,定期监测池内的浮游生物量,及时增施肥料,调节生物饵料的繁殖生长以及单胞藻类的丰歉度。

同时,5~7天增施2×10-6净水复合菌1次,其含量为80亿个/ml 左右,以保持生态健康养殖。

5、确定合理的混养时间,适时收获海参、海蜇成品。

海参收获分春秋2次,而海蜇则要及时收获,只要海蜇的体重达到5㎏以上,伞径30㎝以上就逐渐收获。

6、海参与海蜇混养池,以海参养殖为主,海蜇苗种(5㎝以上)放养量30只/亩。

7、海参摄食底栖硅藻,海蜇摄食浮游动物,避免浮游动物过剩影响海参的生长。

8、换水次数:每月换水次数10次。

晨辉饲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