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研究一些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统筹课标、教材、教学、评价、考试等环节。全 面发挥课程标准的统领作用,协同推进教材编写、 教学实施、评价方式、考试命题等各环节的改革, 使其有效配合,相互促进。
➢ 统筹一线教师、管理干部、教研人员、专家学者、 社会人士等力量。围绕育人目标,协调各支力量, 形成育人合力。
➢ 统筹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等阵地。
以人为本、深化改革、科学设计、综合统筹
3. 高中课程标准框架
➢学制:三年 ➢课时:每学年41周(教学+社会实践);周35 课时;每课时45分钟;
18课时为1学分。 ➢结构:必修、选修Ⅰ、选修Ⅱ
——必修:共同基础。(全修全考,毕业标 准)
——选修Ⅰ:根据个人需求和升学考试要求选修, 由国家根据学生专业倾向和个性发展需要设置。 (选修选考)
任务2:研究制订学业质量标准
➢ 研究制订中小学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根据核心 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 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指导 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考试评价更 加准确反映人才培养要求。
➢ 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 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
1. 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国际趋势
➢ 联合国教科文“五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 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学会改变。
➢ 经合组织“三种关键能力”:交互作用地运用社 会、文化、技术资源的能力;异质社群中进行人 际互动的能力;自立自主地行动的能力。
➢ 欧盟“八大素养”:母语沟通、外语沟通、数学 能力及基本科技能力,数位能力,学会如何学习, 人际、跨文化与社会能力及公民能力,创业家精 神和文化表达。
任务1: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
➢ 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对 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深入回答“培 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 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 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 品格和关键能力。 ——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 ——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 统筹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研究生等学段 (包括职业院校)。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自教育 功能定位,理顺各学段的育人目标,使其依次递 进、有序过渡。
➢ 统筹各学科。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 进一步提升数学、科学、技术等课程的育人价值。 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发挥综合育人功能,不 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美国“21世纪技能”:学习与创新素养、数字化 素养、职业与生活技能。
➢ 芬兰“7种综合能力”:成长为人,文化认同与国 际化,信息素养与交际,参与行使公民与企业家 的权利,对环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将来的责 任感,安全与交通,技术与个体。根据这七个主 题再逐步分解到各个学科中去。
➢ 美国国家管理者协会和州立学校首席管理会联合 出台了“共同核心州立标准”(CCSS)。其中在数 学学科标准中提出的核心素养是:(1)理解和解决 问题;(2)抽象的、量化的推理;(3)构造可行的论 证、推理;(4)数学建模;(5)灵活地使用适合的工 具;(6)精确化;(7)探求并利用结构;(8)在反复推 理中探求并表达规律。
课程标准
学科核心素养 内容标准 质量标准
任务3: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各学 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完善高校和 中小学课程教学有关标准。 ➢ 指导思想:
努力构建坚持立德树人方向、遵循教育规律、 富有时代精神、具有中国特色、体现国际发展趋 势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 ➢ 修订原则:
由此提出对我国建构核心素养框架的启示。
建立了以校为本,注重教研,提升教师专业 发展的培训体系。
主要问题:
配套性:政策、制度、经费、条件…… 适切性:地区、学校差异…… 有效性:教学方式转变、课程管理与监督
…… 科学性:模块的划定、难度、容量…… 操作性:课程标准、综合素质评价、综合实
践活动、通用技术……
2.课程标准修订的依据
每个模块都由内容标准、教学提示、学业要 求组成,典型案例插入。
学业水平将细化学习结果的
要求,教学、评价指向更为
明确 素养1
素养2
素养3
素养……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水平4
毕业要求 高考要求
水平5
自主招生等其他
二、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 根本任务的意见》于2014年3月30日正式印发,这 份文件中提出了“核心素养”概念。核心素养体 系——研究提出各学段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 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 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个文件的出台,标志 着核心素养的研究方兴未艾。
——选修Ⅱ:自主选修,包括国家在必修与选修Ⅰ 基础上设置的拓展、提高性课程和校本课程。 (学而不考、学而备考或学而助考)
目前修订中的突破:
核心素养为纲,学科核心素养贯穿始终; 体现新时期高中教育定位,体现课程的基础性、
时代性、选择性; 以问题为导向,以适应未来为起点; 将学业质量标准嵌入课标,与高考密切衔接; 引领、推进教学方式的变革。
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一些思 考
一、学科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
1.课程改革的回顾
十年课程改革的贡献与成就
树立了“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着眼学生的终 身发展”的课程理念;
建立了注重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的课程设 置原则;
形成了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样的教学方式;
实现了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建构;
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考试等考试招生评 价制度的改革;
2.国内的研究
引进介绍:
刘新阳(2014)等介绍了欧盟整体层面针对核心素养 的相关教育政策和计划项目,对欧盟核心素养课 程实施的现状作了梳理,对当前欧盟实践中诸如 跨学科素养的实施、核心素养与传统基本能力的 关系、核心素养的评价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 裴新宁(2013)等对欧盟“核心素养”框架作了介绍, 包括欧盟核心素养的产生,核心素养的相关术语 辨析,欧盟核心素养的功能定位、结构与内容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