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学后教”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摘要】“先教后学”,使得课堂教学重心前移,使学生的问题、疑难和矛盾得以提前暴露,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先学后教”模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教师引导为辅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提高自学能力、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高中化学课程中采用“先学后教”模式更能展现化学学科的魅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先学后教;高中化学;导学案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化学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兼顾学生志趣和潜能的差异和发展的需要。“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很好的响应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是自学的意思,学生带着教师布置的任务、有既定目标地自学。“教”是指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给予高屋建瓴的指导。我校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借鉴永威学校的教学改革经验,结合学校的生源和教学条件,大胆地引进“先学后教”模式,在高一课程教学中坚定地走教改之路,结合我自己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经验,我谈谈如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更好的实施“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
1. 充分的课前准备认真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必须抓好备课这一环节。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在备课中所花的功夫越多,教学质量就会越高。大多
数教师讲授公开课或精品课时,教学效果比平时要好,这当然不是他们的教学能力突然提高了,而是因为备课比平时花了更多的功夫。可见,任何一堂成功的课都离不开精心的筹划和准备,而化学这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又对化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1 准备实验。化学实验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好化学的决心。实验过程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探究能力有重要作用,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实验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先学后教”模式的顺利实施。学生在有实验操作的课堂中往往表现的比纯理论课更积极、热情,自觉的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主动学习,遇到问题及时相互讨论或是请教老师,可见化学实验对由“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这个教改过程的重要作用。化学教师应在每堂课中根据课程内容和特点认真准备实验。准备好的实验必须提前试验,检查实验现象是否明显,是否符合预测,以免在课堂上出现仪器短缺或者现象不明显等问题。对于少数有危险或是实验条件达不到的实验,可以利用视频或模拟动画来演示。视频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为了学生能看清实验现象,教师应当课前思考如何控制播放速度,以便于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探究。
1.2 准备导学案。我校采取的是“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课堂学习资料是导学案。导学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我校的导学案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在制备导学
案时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首先经过教师集体研究,然后有个人初步备课,备好后再集体研讨制定。导学案设计的成功与否决定着课堂效率的高低,综合我校的教改经验和个人的教学体会,我认为导学案设计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2.1 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目标是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应达到的最低标准。这个最低标准不仅是针对教师的,更重要的是针对学生,使学生学完一节课后知道自己该掌握些什么,能够做些什么。因此教学目标在整个课堂设计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在课堂中,教师应当首先揭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揭示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书面形式的学习目标更容易被学生理解,所以我校的导学案上都明确揭示了学习目标。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是为学生设计的,所以应当尽量浅显易懂,具体详细。
例如,《离子反应》一课有人确定这样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使学生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含义;
②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含义;
③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对中和反应、碳酸根离子检验等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
而在我们的导学案中将本课的学习目标细化为三点:
(1)学习离子反应的概念;
(2)掌握离子反应的条件;
(3)体会离子反应的实质。
这样的学习目标言简意赅,重点突出,在课堂中才能真正起到指南针的作用。
1.2.2 教学过程的设计。我校的导学案中教学过程一般包含情境创设、依纲自学,合作探究、当堂检测和拓展延伸。这些环节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灵活设计。每个环节中问题探究都是关键。这些问题的作用是拓展学生的思维,为新知识的学习创造情境。导学案中的每个问题的大小和难易程度都建立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自问和自练的机会,问题的设计既要源于课本,体现知识性,还要有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认知需求。需要注意的是要防止导学案习题化,问题与问题之间要有层次,要体现一定的跨度,题目与题目之间也要有内在的逻辑联系,这样才能起到引导作用,让学生在问题的显现和解决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1.2 教师自身的准备。有位教育家说得好:“以人格培养人格是最简单,最明了,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一个有魅力的教师能让枯燥乏味的学习变成一种享受,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我们不能忽视教师人格的潜在作用,要充分发挥教师自身人格魅力所起的作用。一个成功的教师不但在教育教学上游刃有余,而且善于处理、协调跟
学生以及同事之间的关系。教师魅力的塑造不仅是在课堂中,更是在课堂外。每个教师都应当刻苦钻研,成为科研型教师;要勤奋学习,拥有纯熟的专业技能。教师还应当努力提高个人修养,要懂得宽容、尊重学生。
2. 高效的课堂教学课堂的高效离不开教与学的完美结合。“先学后教”模式并不是粗放型的将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引导完全分离,相反的,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和学紧密结合,环环相扣,相互促进。在采用“先学后教”模式教学时到底该如何操作才能取得成功,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细节问题。
2.1 知识准备环节。新知识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的,真正会学习的人都能通过已知推得未知,化学学科更是如此。在每堂课开始,教师都要引导学生回顾与学习目标相关的知识。比如,在讲授《离子反应》一课时,需要电解质及其电离的知识,我设置了两个问题来引导学生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1)什么是电解质?(2)为什么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导电?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设置,学生便进入到了思考状态,主动参与到了教学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教师设置的问题中温故知新,步步靠近学习目标,教师只起到了引导作用,可见“先学后教”模式中的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标地学习。
2.2 情境创设环节。这个环节的设置目的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新课的情境中。化学课程的情境创设一般都会应用到实验。实验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将抽象的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