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孔乙己》批注样例

合集下载

《孔乙己》教学设计(通用5篇)

《孔乙己》教学设计(通用5篇)

《孔乙己》教学设计(通用5篇)《孔乙己》教学设计1教学重点:1、理解__思想;2、体会精巧含蓄的布局;3、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4、进行语言训练。

教学难点:__思想的理解。

教学时数:3课时。

导入新课鲁迅的小说中,哪一篇最好?学生讨论,老师提供鲁迅本人意见:鲁迅先生有一位好朋友孙伏园,他也向鲁迅提过这个问题。

鲁迅回答,他最喜欢《孔乙己》。

原因是,“能于寥寥数页之中,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淡,不慌不忙地描写出来,讽刺又不很显露,有大家作风。

”今天,我们就学习鲁迅最喜欢的小说──《孔乙己》。

(板书课题)这篇小说的思想和艺术,请先看“预习提示”(指名朗读)。

预习质疑1、朗读课文,标出生字词和不懂的地方。

2、借助字词典和课文注释,自学生字词。

3、孔乙己失踪了,鲁镇派出所要填写一份“失踪人口档案”(印发),请你帮助填写:鲁镇派出所失踪人口档案姓名曾用名或绰号照片性别年龄籍贯现住外貌特征身材面容衣着语言特征性格行为特征职业及工作单位最后露面时的情况时间地点事由当时衣着及外貌特征见证人推测下落联系人姓名地址档案填写人年月日4、提出你的疑问,特别是“无疑之疑”。

课文阅读与研讨一、指名朗读课文前三自然段,研讨以下问题。

1、__题为“孔乙己”,前两段却不提孔乙己,是否离题?为什么?不写这一段可以吗?为什么?答案:不是离题。

这是交代社会环境(板书)。

小说有“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缺一不可。

人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之中,交代环境,是塑造人物之必需。

2、本段交代了在酒店喝酒的两种人,这两种人有什么不同?写这些有什么作用?答案:一种是“短衣帮”,他们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靠柜外站着喝。

另一种是“穿长衫的”,他们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着喝。

这里一里一外,一坐一站,一贫一富,对比鲜明。

用短衣和长衫区别两种人,具体形象,又为孔乙己的不伦不类埋下伏笔。

板书:短衣──站,外,贫;长衫──坐,里,富。

《孔乙己》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孔乙己》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孔乙己》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孔乙己》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其中涉及到社会现实,社会分层及其他问题,批判社会现实的社会秩序和显示阶层结构。

《孔乙己》是一门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本文重点介绍《孔乙己》在中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首先,《孔乙己》的课堂教学实录及主要的内容介绍:1.课堂教学重点:(1)首先,学生需要深入了解这本书的内容,包括主要人物、背景以及故事中的内容等。

(2)其次,学生要加深对课本的理解,重点理解书中的主题,及其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3)最后,学生需要用自己的观点加以论证。

2.教学难点:(1)首先,《孔乙己》这本书是一部古典文学,学生体会其语言风格及文笔上的差异,较难理解其语义及主题思想。

(2)其次,文章中所涉及的社会现实和社会秩序等问题,对于学生们来说,也较难从理论上理解和掌握。

3.课堂教学活动:(1)小组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各种细节,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作业应用:学生通过完成作业,检查自己的理解情况,并可以根据作业的完成情况对教学的效果进行一定的反馈。

(3)教师发言: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反馈,对课文的理解及研讨结果进行解释,指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并就课文中出现的社会现实等问题进行讨论研究。

以上是本篇文章围绕《孔乙己》在中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所介绍的内容,其中重点介绍了课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及课堂教学活动。

首先,要说明的是,《孔乙己》是一部有深刻启发意义的古典文学,涉及的社会问题及主题也非常复杂和有深度,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点理解其语义及主题思想非常重要。

另外,考虑到学生们学习能力的差异,课堂教学活动也要针对性,可以利用小组讨论等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该给学生提出正确的指导,让他们能够用正确的观点来认识社会现实,更好地思考社会秩序。

总而言之,《孔乙己》作为一部具有深刻启发意义的古典文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有足够的深度和系统的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利用合理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部文学,特别是其语义及其对社会现实的见解,使学生能跳出自身认知的局限,开阔视野,深入思考社会发展问题。

《孔乙己》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孔乙己》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孔乙己》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一、教学目标:1.通过语言品析,理解典型人物的塑造和小说主题的批判性。

2.读鲁迅精神,联系现实,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孔乙己形象的现实批判价值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原因三、写作背景:《孔乙己》这篇小说写于1918年冬,发表于1919年4月的《新青年》杂志上。

小说反映了在封建科举制度下,一个旧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

小说发表于“五·四”运动前夕,这时封建帝制虽然被推翻,但封建势力仍统治全国;封建科举虽然废止,但封建教育仍通过其他地方推行,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仍根深蒂固,毒害着广大人民。

“五·四”前夕的中国社会,由于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早期的共产主义者如李大钊、陈独秀等领导的新文化运动,向封建思想和封建文化进行猛烈的抨击,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即将爆发。

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员猛将,后来成为新文化运动、文化新军的最伟大最英勇的旗手。

他以锋利的笔为武器,向封建思想道德、封建文化进行最无情最猛烈的攻击。

他在1918年初写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猛烈地攻击了吃人的封建制度,在文化战线上,为号召人民向封建堡垒进攻发出了第一声进军号。

1918年冬,他又写了第二篇白话小说《孔乙己》,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们的毒害,控诉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

鲁迅在“五·四”前夕发表的这两篇小说,对“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小说反映的是清朝末年时的事,那时距1911年的辛亥革命还有十多年,距1919年的“五·四”运动约20年,距1905年的废除科举制度也还有一段时间。

尽管在1898年中国社会有过失败的“百日维新”运动,但并未动摇中国封建统治的根基。

所以《孔乙己》反映的是封建阶级统治时代的事,孔乙己生活在未经革新的古国里。

《孔乙己》的矛头直指封建制度。

文化常识——科举制封建科举制度是隋朝以后封建王朝用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人教版初中语文孔乙己教案点评

人教版初中语文孔乙己教案点评

人教版初中语文孔乙己教案点评
孔乙己作为著名文学家鲁迅的代表作之一,一直被广大读者所推崇和喜欢。

在初中语文课程中,孔乙己也是一个必学的内容。

针对孔乙己这个话题,本篇文章将围绕人教版初中语文孔乙己教案进行点评。

一、教案设计
本教案设计上,以导入、讲解、分组阅读、探究和练习几个步骤为主线,环环相扣,逐步深入,达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目的。

针对不同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兴趣爱好,设计了分组阅读和角色扮演等形式,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上,本教案将孔乙己的一生和他的遭遇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剖析,同时也分析了他品格之中的种种感人之处。

将文本的深度和广度完美结合,既考虑到了知识性,又注重了情感上的体验。

同时,本教案也引导了学生对文本进行了深入思考,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引发了学生对文学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三、教师指导
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了教学主导作用,通过对文本的解析和展示,指导学生逐步掌握文学鉴赏的方法和技巧,进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师还通过线上和线下答疑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了便利,完美地实现了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指导。

人教版初中语文孔乙己教案设计得非常周密细致,既注重了知识的传授,又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提升了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富有感染力的教学和细致入微的指导,达到了事半功倍效果。

整体而言,人教版初中语文孔乙己教案完美地展现了孔乙己这一话题的文学价值和人生意义,既有文学的魅力,又有道德的力量,足以让学生受益一生。

《孔乙己》批注(转载)

《孔乙己》批注(转载)

《孔⼄⼰》批注(转载)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个曲尺形的⼤柜台,柜⾥⾯预备着热⽔,可以随时温酒。

【别处是怎样的,不当街还是不能随时温酒,谁知道呢?总之,已经将要说的东西凸显出来:柜台、温酒以及酒——柜台照应其位置体现的地位不同,温酒则关乎“我”以后的⼯作和与此⼯作相关的在此酒店中的所见所闻所感,酒更有分量,涉及到孔⼄⼰的⽣活与精神。

】做⼯的⼈,傍午傍晚散了⼯,每每花四⽂铜钱,买⼀碗酒,——这是⼆⼗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便可以买⼀碟盐煮笋,或者茴⾹⾖,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那就能买⼀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帮,⼤抵没有这样阔绰。

【⼀句话的容量之⼤,令⼈赞叹。

仿佛在⼭路上⾏⾛,时见“峰回路转”,⼜见⽆限的景致迤逦⽽来。

有⼈说,⽂学作品与哲学著作的区别在于:后者好⽤关联词。

⽽这句话,也有哲学的风格,就有“倘”“便”“或者”“如果”“那就”“但”,将许多意思包含其中,⼜转折⼏次。

前⾯,⼜有破折号,将叙述打断,作了个过去与现在的映照,给⼈以鲜明的时间感。

“每每花”如此少之钱,⽽得“热热的”享受,其⼼情为何如呢?可以推想了。

⼜将重要之物如茴⾹⾖和⼈的地位标志如短⾐帮都呼唤⽽出,并将贻害孔⼄⼰⼀⽣的“长衫”逼将出来。

】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隔壁的房⼦⾥,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到这⾥为⽌,演戏所需要的主要配⾓如短⾐帮,演戏所需要的场地如酒店,演戏所需要的物如酒、茴⾹⾖、短⾐和长衫,均已齐备并到场等候,专等孔⼄⼰上场了。

】【相对于“多”,此“只有”意义更为明显,但此“只有”⼜陷⼊其语意上的⽭盾处,也就是说“只有”中其实存在着对此“只有”突破的⼈,那就是孔⼄⼰。

因此此“只有”是强调⼈,也强调物,更强调其中的难以⾃圆其说的“尴尬”。

】【如果说“热热的喝”是⽣理上的舒畅,那“踱”进来“慢慢地坐喝”,便是⼀种精神上的优越——这种优越感必然是基于物质⽽超越物质的存在,但对孔⼄⼰来说,⼜是⼀个坎。

人教部编版九下语文第5课《孔乙己》(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下语文第5课《孔乙己》(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下语文第5课《孔乙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孔乙己形象特点。

2.分析塑造孔乙己所使用的方法。

3.了解造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

【教学重点】了解孔乙己形象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造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据鲁迅先生的朋友孙伏园回忆,鲁迅先生自己也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乙己》。

他为什么对《孔乙己》如此钟爱,而孔乙己又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孔乙己》,去体味它复杂的情感内蕴。

二、作者简介鲁迅,周树人,字豫才,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且介亭杂文》、《坟》、《热风》。

一副由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克合写的悼念鲁迅的挽联,请根据下联补全上联内容。

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三、了解背景戊戌变法前,每年有100多万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许多读书人老死科场,他们“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处理社会事物、谋划生计的能力缺乏。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让他们鄙视体力劳动,至于经商营业,更是不耻。

实际上,封建文化和科举制度所培养出的人是一群无用的人。

我们要学的课文中的主人公孔乙己,就是其中的一个。

《孔乙己》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的又一篇讨伐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的战斗檄文。

科举制度虽已废除,但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孔孟之道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

要拯救青年一代,不能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老路。

鲁迅选取了社会的一角——鲁镇的咸亨酒店,展现了20多年前社会上的这种贫苦知识分子的生活,启发读者思考当时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

四、初读感知(一)采用圈点批注法读课文:1.标注生字词语。

2.标注段落序号。

3.思考:主人公是谁?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从哪儿看出来的?(二)积累词语附和( hè)不屑( xiè)置辩荤(hūn )菜咸亨(hēng)酒店羼(chàn )水擦拭(shì)蘸(zhàn)酒绽(zhàn)出阔绰(chuò)舀(yǎo)水涨(zhàng)红哄(hōng)笑间(jiàn)或着(zháo)了慌打折(shé)腿门槛(kǎn)踱步(duó)舀酒( yǎo )砚台(yàn )颓唐( tuí)之乎者也:用来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

[精品]《孔乙己》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精品]《孔乙己》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孔乙己》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孔乙己》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檀郎《孔乙己》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一、导入:由孙伏园先生的评论引出《孔乙己》。

师:据鲁迅先生的朋友孙伏园回忆,鲁迅先生说,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乙己》,还把它译成了外史。

他为什么最喜欢孔乙己,孔乙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孔乙己。

二、初品孔乙己,他是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读书人。

师:课前我们都已预习过,请大家说说,通读课文后,孔乙己留在你脑海里最深刻的画面或者说最深刻的语言、动作是什么。

生: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生:他总是满口之乎者也。

生:他给孩子们吃茴香豆时的情景。

师:你能把这一段朗读一下吗?(学生朗读。

)师:从这段话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生:孔乙己是一个有文化的人。

生:他是一个好玩、可笑的人。

生:他是一个迂腐的人。

师:但老师觉得这情景是这篇课文中唯一能让人感到温馨的地方。

有同学有同感吗?生:他自己钱不多,买了点儿茴香豆还要给孩子们吃。

生:我感受到了他的善良。

师:同学们都很有感触。

孔乙己还留给你们什么深刻的印象?生:窃书不能算偷这句话给我印象也很深。

师:你认为窃和偷意思一样吗?生:不一样。

师:怎么不一样?生:……师:其实两者意思一样。

偷是口头语,窃是书面语。

你们说孔乙己自己知不知道两者意思是一样的?生:知道的。

师:那他为什么要这样说?生:人们用口头语偷来嘲笑孔乙己,孔乙己为了辩解而用书面语窃,故意在字面上做文章。

生:说明了孔乙己这个没落封建文人的迂腐、可悲。

师:同学们讲得都非常棒。

《孔乙己》这篇经典的课文你们的父辈和老师读书的时候就学过,有意思的是,这两天老师问了一些年长者和一些与我同时代的人,让他们说说多年后孔乙己留在他们脑海里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他们不约而同地说到了这几幅经典画面(大屏幕呈现下述文字):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总是满口之乎者也。

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回字有四样写法。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孔乙己》批注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孔乙己》批注

《孔乙己》批注以下是《孔乙己》的批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1.“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又穿长衫的惟一的人。

”这句话是孔乙己的标志性描写,突出了他的特殊身份和性格。

站者喝酒表明他是一个底层人物,而穿长衫则代表了他自命清高的性格。

这种矛盾的身份和性格使得孔乙己在人群中显得格外突出。

2.“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下腰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

”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这是对孔乙己的生动描写,通过语言和动作的细节,展示了他的迂腐和虚荣。

他罩住碟子、弯下腰去,表现出他对酒店伙计的讨好态度;而他摇头晃脑地引用古文,则显示了他的卖弄和自命不凡。

3.“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这句话点明了孔乙己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也暗示了他的悲剧命运。

他的存在能够给人们带来快乐,但是他的离去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变化。

这种矛盾的态度表明了他的存在与否对人们的生活都没有太大的影响,因此他的命运是可悲的。

4.“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这句话是“我”对孔乙己生死未卜的态度,表现了“我”对孔乙己的关切和同情。

同时,“大约”和“的确”这两个词也暗示了孔乙己命运的悲惨和无奈。

5.文章中还有一些批注专门针对某些语句或者段落进行解释和赏析,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想。

例如,“孔乙己在酒店里赊账”的描写不仅展示了他的贫穷和无奈,也揭示了社会的冷漠和无情;“孔乙己被打折腿”的描写更是凸显了他的悲惨命运和社会的残酷。

6.除了针对语句和段落的批注外,还有一些批注是针对文章整体的赏析和评价。

这些批注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思想,以及鲁迅先生的写作手法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

例如,“《孔乙己》是一篇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短篇小说”的评语就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和社会价值。

7.总的来说,《孔乙己》的批注涵盖了文章的内容、思想、人物性格、写作手法等方面,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篇经典的短篇小说。

《孔乙己》教案以及教学反思

《孔乙己》教案以及教学反思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题名称:《孔乙己》2. 教学科目:语文3. 教学年级:八年级4. 教学课时:2课时5. 编写日期:2024年9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孔乙己》的基本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能够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社会背景。

(3)能够欣赏鲁迅先生的讽刺手法和文学魅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2)学会从文学作品中分析人物性格和社会现象。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鲁迅先生对社会的深刻洞察和人文关怀。

(2)认识封建社会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孔乙己》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点和社会背景。

(3)欣赏鲁迅先生的讽刺手法和文学魅力。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孔乙己所处的社会环境。

(2)分析鲁迅先生的讽刺手法和文学价值。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鲁迅先生及其作品《孔乙己》。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分析其性格特点和社会背景。

(2)分析鲁迅先生的讽刺手法和文学魅力。

4.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讽刺手法。

(2)各组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强调学习重点和难点,为课后学习提供指导。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根据课堂学习,总结孔乙己的性格特点和社会背景。

2. 分析鲁迅先生在《孔乙己》中使用的讽刺手法,举例说明。

3. 结合课文,谈谈对鲁迅先生文学魅力的感悟。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反应如何等等。

第5课《孔乙己》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5课《孔乙己》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过程序号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授课内容《孔乙己》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理解故事情节,把握小说的主题。

2.通过品读有关孔乙己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语句,分析他的性格特征。

3.抓住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洞悉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原因,认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4.批判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病态社会的冷酷,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教学重点通过品读有关孔乙己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语句,分析他的性格特征。

关注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理解人物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教学难点抓住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洞悉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原因,认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育教学媒体多媒体及视频展台板书设计第二课时孔乙己人物形象悲剧原因读者眼中:可笑可怜的悲剧人物冷酷社会众人眼中:可有可无的取笑对象病态思想自身性格3分钟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猜一猜:这是我们学过鲁迅先生的哪几篇小说?今天我们学习《呐喊》礼的另一篇小说《孔乙己》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整体把握,概述小说内容这篇小说将了怎样的故事?明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2课文分为几部分?画出小说的情节结构第一部分(1-3):介绍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

第二部分(4-8):介绍孔乙己平日来酒店喝酒的状况。

第三部分(9-13):描述孔乙己最后一次来酒店喝酒的悲惨情形和命运结局。

3了解小说的叙事视角,把握情节设置特点(1)小说用谁的口吻讲述孔乙己的故事?(2)“我”回忆了孔乙己的哪几个生活片段?哪些是“我”亲历的,哪些是“我”从他人的闲聊中了解到的?①众人取笑孔乙己偷东西;②众人奚落孔乙己没考中秀才;③孔乙己小伙计写字;④孔乙己给小孩子分茴香豆(3)情节设置的特点小伙计的视角,正面叙述发生在咸亨酒店的几个片段,孔乙己的科考、抄书营生、偷书被打等情节以插叙和转述的方式呈现。

没有发展阶段分明的情节安排,只是展现了几个生活片段。

教学设计《孔乙己》批注样例

教学设计《孔乙己》批注样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理解“阔绰、颓唐、间或、不屑置辩”等词语;了解作者及文章的创作背景。
2、体会这篇小说艺术构思的独特性。
3、通过品读对孔乙己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描写,分析他的性格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抓住小说中环境描写(社会)的语言,洞悉孔乙己悲剧的社会原因。
2、通过学习本文,明白应善待弱者,同情弱者,有一颗善良的心。
(1)孔乙己的特殊身份
明确:“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站着喝酒”表明孔乙己生活贫穷,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和短衣帮一样;“穿长衫”表明他不愿与“短衣帮”为伍,硬摆读书人的臭架子;“唯一”点出了孔乙己的特殊性,表明他与上层人、下层人都有距离。
(2)孔乙己的地位
明确:“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讲授新知
了解小说的创作背景既作者情况
1、作者简介:指名一学生回答,或通过多媒体(小黑板)展示。
2、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18年,当时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但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文言、白话的论争仍然激烈地进行着。1916年初,北洋政府的一些规定,是封建复古主义的再现,鲁迅很气愤。孔乙己那样的生活,人们已忘记但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基础仍在,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为拯救青年一代,避免其重蹈覆辙,鲁迅先生选择社会一角——咸亨酒店,艺术地再现生活,通过孔乙己这一典型形象,启发读者思考当时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从而达到批判封建教育制度的目的。
3、按着小说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指名理清本小说情节结构。
学生深入文本,理清思路。
课堂小结(略)
布置作业
了解写作背景有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初步感知文章,理解字词;

孔乙己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2022--孔乙己教学设计剖析

孔乙己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2022--孔乙己教学设计剖析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孔乙己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20xx 孔乙己教学设计孔乙己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学习方法的指导。

2.思维力量的训练。

教学内容1.把握一种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冲突分析法;2.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征;3.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训练。

课时支配课时一课时;课型导读课。

预习要求1.疏通文字,熟识课文。

2.了解科举制度及文中涉及的封建思想(课前印发资料)。

教学步骤一、导入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形象。

据鲁迅先生的伴侣孙伏园回忆,鲁迅先生自己也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爱《孔乙己》。

他为什么最喜爱孔乙己?孔乙己毕竟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今日就让我们一块儿用冲突分析法来熟悉一下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

二、全面感知1.默读全文,完成下列句子,了解孔乙己身上的冲突表现。

孔乙己是一个站着喝酒但又的人。

孔乙己是竭力争论维护清白但的人。

孔乙己是穷得将要讨饭但又的人。

孔乙己是穷困潦倒间或偷窃但又的人。

孔乙己是以读书为傲但又的人。

孔乙己是热心教小伴计茴字写法但又的人。

孔乙己是使人愉快但又的人。

2.相互沟通孔乙己是站着喝酒但又穿长衫的人。

孔乙己是竭力争论维护清白但又间或偷窃的人。

孔乙己是穷得将要讨饭但又好喝懒做的人。

孔乙己是穷困潦倒间或偷窃但又从不拖欠酒帐的人。

孔乙己是以读书为傲但又把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当作灵魂伤疤的人。

孔乙己是个热心教小伴计茴字写法但又遭到冷遇的人。

孔乙己是个使人愉快但又无人关怀的人。

三、深入到探因1.同学四人一组争论孔乙己冲突表现的思想缘由和社会缘由,探求孔乙己的思想、性格、社会地位。

归纳出如下答案孔乙己站着喝酒是由于他经济拮据,买不起酒菜,进不了柜台内坐着喝。

孔乙己穿长衫是由于他追求功名,不愿与短衣帮为伍。

孔乙己竭力争论维护清白是由于他死爱面子,想清白做人。

孔乙己偷窃是由于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训练使他不会营生又好逸恶劳,贫困无法自存不得以而为之。

《孔乙己》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孔乙己》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孔乙己》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孔乙己》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余映潮《孔乙己》的整体阅读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孔乙己》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教育学生珍惜现在的学习生活2、在具体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中,去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揭示孔乙己悲剧生活的社会根源。

[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握主题[教学时数] X教时一、导语:二、时代背景介绍本文写于1918年冬天,发表于1919年4月的《新青年》杂志,后来收入短篇小说集《呐喊》。

在当时的文化教育领域,虽然在1906年就废止了封建科举制度,但封建复古逆流仍然很猖獗。

封建教育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

鲁迅先生针对现状,写了二十多年前的社会现实,启发人们将其与当时现状进行对照,懂得批判与取舍。

三、作者介绍: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从文学创作方面讲,鲁迅前期创作成熟和影响最大的是小说,而他后期则主要从事杂文创作。

小说集:《呐喊》《彷徨》,《狂人日记》是新中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他写的第二部就是《孔乙己》。

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杂文集:《》诗集:《野草》四、读课文1、检查预习,正字注音阔绰(chuò)阔气。

绰:宽绰,如绰绰有余羼(chàn)混和,掺杂绽出(zhàn)突露出来。

比较“绽”“淀”字间或(jiàn)偶然,有时候。

注音“中间”读jian拭(shì)擦蘸(zhàn)打折(shé)打断附和(hè)(言语动作)追随别人(多含贬义)。

比较:和平he不屑置辩(xiè):认为不值得争辩颓唐(tuí)精神萎靡,不振作戕害(qiāng)伤害。

在借鉴中生长自家教学智慧——《孔乙己》教学设计及评析

在借鉴中生长自家教学智慧——《孔乙己》教学设计及评析

在借鉴中生长自家教学智慧——《孔乙己》教学设计及评析在借鉴中生长自家教学智慧《孔乙己》教学设计及评析一、设计意图:《孔乙己》为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

这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的又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他最喜欢的一篇小说。

小说极其深刻地反映了孔乙己一生的悲剧和当时炎凉的世态,揭露了为封建科举制度所戕害的读书人的病苦,是一篇讨伐封建文化教育的战斗檄文。

小说运用正、侧面描写、白描手法,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鲜明地表现了孔乙己的性格特点,成功塑造了一个落魄无助的封建社会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

新课标强调: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如何重读经典?如何渗透小说的语言知识?如何探索适宜的语文知识学习途径?这是本节课切入的基本视角拟主要围绕看字展开,利用看/被看的关系,揭示矛盾的根源,同时完成对小说主题的探讨。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采用主问题贯穿、矛盾语激疑、关键字词还原比较、截取视频片段再现历史场景等方式,来落实重点,突破难点。

采用品读、还原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合作研讨。

注重多层次对话,全面挖掘课文各方面的资源,力求使学生在语言知识、文本品读等方面都有收获。

评析:以看为课眼切入教学设计,感悟人物看与被看的关系,同时渗透小说文类知识,完成小说主题的探讨,有尺幅千里的艺术效果,立意不俗。

有语文课程视野提到了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也有立足文本类性的自觉思考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小说的语言知识,这便与就文本教文本,将小说、散文、诗歌类性特征一锅煮的现象,彻底划清了界限。

但是,将文本定位为:揭露了为封建科举制度所戕害的读书人的病苦,是一篇讨伐封建文化教育的战斗檄文,明显带有社会历史批评和伦理批评的色彩,很可能遏制学生对小说题旨的多元而深度的阐发。

《孔乙己》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2

《孔乙己》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2

《孔乙己》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能够理解《孔乙己》的主要情节、人物关系和故事背景。

1.2 提高阅读能力:通过阅读和分析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1.3 培养思考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孔乙己的形象意义,探讨作品所反映的社会问题。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梗概:介绍《孔乙己》的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2 人物分析:分析孔乙己的形象特点,探讨其性格、命运和社会地位。

2.3 文学鉴赏:分析课文的文学特点,如语言、结构、表现手法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2 互动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3.3 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孔乙己的形象意义和社会背景。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相关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4.2 讲解课文: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4.3 分析人物: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孔乙己的形象特点,探讨其性格、命运和社会地位。

4.4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4.5 总结要点: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等。

5.2 阅读理解:通过课后作业或小测验,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3 思考能力:评价学生在课堂讨论和作业中的思考深度和创造性。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课文文本:《孔乙己》原文文本,供学生阅读和分析。

6.2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历史背景、作者介绍等参考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6.3 视频资料:可以播放相关的小说改编电影或电视剧片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故事情节。

6.4 讨论话题:提供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话题,供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进行思考和交流。

孔乙己教案(含板书及反思)

孔乙己教案(含板书及反思)

《孔乙己》【教学目标】1、了解文章背景,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

2、掌握文中人物描写的方法,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3、把握文章主旨,了解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病态社会的冷酷。

【教学重点、难点】1、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把握文章主旨2、掌握文中人物描写的方法,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了解科举制度:封建科举制度是隋朝以后封建王朝用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考试分院试、乡试、会试、殿试明朝以后内容主要是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某个文句为题作文,文章有固定的格式,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思想,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很大。

二.写作背景《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当时以《新青年》为阵地,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但是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

为了拯救青年一代,不能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老路。

鲁迅选取了社会的一角——鲁镇的咸亨酒店,艺术地展现了20多年前社会上的这种贫苦知识分子的生活,就在于启发读者对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当时的教育现状,思考当时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在“五四”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的第二篇白话小说。

鲁迅先生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最喜欢《孔乙己》。

小说以不到三千字的篇幅,极其深刻地反映了像孔已己一样的芸芸众生及精神麻木的悲凉社会,使读者深深地感受到封建制度的腐朽和病态社会的冷酷。

咸亨酒店在清朝光绪年间,是一家普通小酒店。

自从小说《孔乙己》问世以来,咸亨酒店也随之闻名于世。

现在的咸亨酒店,是1981年为纪念鲁迅一百周年诞辰而重新修建的。

改革开放使咸亨酒店也成了同外部世界联系的纽带。

三.知识回顾(一)小说是一种文学体裁,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1、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2、小说的故事情节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3、小说的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4、小说根据篇幅可分为: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

《九年级语文 孔乙己(深度解读)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 孔乙己(深度解读)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孔乙己>(深度解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深入分析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和社会悲剧。

2.理解小说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3.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人物形象和主题分析。

2.难点:社会悲剧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
文本分析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

四、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回顾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2.人物分析
(1)深入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点和命运。

(2)探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和意义。

3.主题分析
(1)结合人物和情节,分析小说的主题。

(2)讨论主题的深刻性和现实意义。

4.艺术特色分析
(1)分析小说的细节描写、语言风格等。

(2)体会艺术特色对主题的烘托作用。

5.角色扮演
(1)选取小说中的一个片段进行角色扮演。

(2)通过表演加深对人物和情节的理解。

6.总结归纳
总结小说的人物、主题、艺术特色和社会意义。

7.作业布置
写一篇关于社会底层人物的短文,结合孔乙己进行分析。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孔乙己》批注式解读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孔乙己》批注式解读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孔乙己》批注式解读开头:小说用“孔乙己”做题目,但并不用孔乙己开头。

开头是“鲁镇的酒店的格局”。

这一开头,细思极妙。

酒店,与穷困潦倒的孔乙己,是多么的格格不入!但鲁迅先生却偏要我们在酒店里,认识孔乙己。

它凸显出酒的麻醉作用,凸显出人物的麻木性格,凸显出好喝懒做的国民生态。

这种生态,才是作者首先要批判的。

比起《呐喊·序》中所提到的典当铺柜台和药店柜台,鲁镇酒店的曲尺大柜台,更让鲁迅感到悲哀,甚至愤怒。

但是鲁迅先生却用嘻笑的笔法,用“预备着热水”“温酒”“热热的喝了”,活画出一个充满温度的“热闹”的生活场景,孔乙己在这样的热闹里,却倍显孤独、倍感冷漠——“热闹是他们的,孔乙己却什么也没有。

”“这是20多年前的事”:时间的久远。

20多年前至今,酒店除了价格,其它没有变化。

其实,没有变化的,还有人物的悲剧命运,还有造成悲剧命运的人性,以及培育这种人性的整个社会文化环境=。

“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慢慢地坐喝”:喝酒的人,有着明显的固化阶级界限。

从喝酒的穿着,到喝酒的方式,都如此的泾渭分明。

而就在这泾渭分明里,出现了灰色地带,灰色的人物,那就是孔乙己。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个“唯一”,使得孔乙己,既不被富贵阶层所接纳,又成为底层阶段的嘲笑对象。

这个灰色的小人物,在小说的第四自然段儿,才隆重出场。

那么,头三自然段,有甚作用?它不单是交代小说发生的物理环境,更在于渲染无聊的压抑的气氛,这是小人物的文化环境,正是这样的文化场,培育出了小人物对小人物的嘲笑与冷漠。

这也是作者鲁迅先生,对鲁镇整体人性生态,对群体人物,对“类人”的批判与悲哀。

为了强化这种批判与悲哀,鲁迅先生隆重的推出了孔乙己登场的第一句台词——“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孔乙己,可以算是鲁迅作品里,最有功底的名字。

比起同样没有姓名的小人物阿长、阿q、红鼻子阿义……孔乙己的名字最接近纸墨。

《孔乙己》教案(优秀7篇)

《孔乙己》教案(优秀7篇)

《孔乙己》教案(优秀7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是漂亮的小编帮家人们整理的《孔乙己》教案(优秀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孔乙己》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及小说的创作背景,并掌握本课重点字词的音、形、义。

2、熟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

3、抓住文中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描写,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点;4、理解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众人对孔乙己的态度,领悟孔乙己悲剧的社会原因。

【学习重难点】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作者对孔乙己的批判与同情;2、明确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和封建社会的腐朽与病态。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先生的《范进中举》,深刻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鲁迅先生有名小说《孔乙己》,也是讲述封建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看看在他身上发生了哪些故事?二、知识链接1、作者回顾:鲁迅(1881年-1936年),现代伟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浙江绍兴人。

幼年时受诗书经传的教育,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影响。

后东渡日本学医,又弃医从文,立志用文学来改变落后的国民精神面貌。

1918年5月发表现代文学史上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从此以后,鲁迅用他手中的一支笔,同旧势力旧思想进行着斗争。

自1918年至1926年,陆续创作并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南腔北调》等专集。

2、写作背景:小说写于1918年冬天,较初刊载在1919年4月的《新青年》上,是鲁迅在五四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的第二篇白话小说,后收入小说集《呐喊》。

当时辛亥革命刚推翻封建帝制,但是中国社会封建势力仍然根深蒂固。

在当时的文化教育领域,虽然在1906年就废止了封建科举制度,但封建复古逆流仍然很猖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孔乙己的特殊身份
明确:“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站着喝酒”表明孔乙己生活贫穷,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和短衣帮一样;“穿长衫”表明他不愿与“短衣帮”为伍,硬摆读书人的臭架子;“唯一”点出了孔乙己的特殊性,表明他与上层人、下层人都有距离。
(2)孔乙己的地位
明确:“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讲授新知
了解小说的创作背景既作者情况
1、作者简介:指名一学生回答,或通过多媒体(小黑板)展示。
2、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18年,当时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但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文言、白话的论争仍然激烈地进行着。1916年初,北洋政府的一些规定,是封建复古主义的再现,鲁迅很气愤。孔乙己那样的生活,人们已忘记但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基础仍在,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为拯救青年一代,避免其重蹈覆辙,鲁迅先生选择社会一角——咸亨酒店,艺术地再现生活,通过孔乙己这一典型形象,启发读者思考当时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从而达到批判封建教育制度的目的。
了解写作背景有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初步感知文章,理解字词;
1、学生默读文本,初步感知文章,理解字词
①读准字音:阔绰(chuò)羼(chàn)拭(shì)绽(zhàn)出
②理解词语
舀蘸荤菜阔绰笔砚颓唐附和惋惜间或绽出营生不屑置辩
污人清白
本环节可以采用抢答的形式,以提高学习兴趣
揣摩句子含义
2、自由诵读,找出反映下列内容的语句并揣摩其丰富含意。
2、通过学习本文,明白应善措施
教学重点:体会这篇小说艺术构思的独特性。
教学难点:
通过品读对孔乙己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描写,抓住描写社会环境的语言,洞悉孔乙己悲剧的社会原因。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讲解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等
※教学设计《散步》批注样例(V2)※
3、按着小说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指名理清本小说情节结构。
学生深入文本,理清思路。
课堂小结(略)
布置作业
教学环节
活动目标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导入新课
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
师:大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孔乙己》的,大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形象。据鲁迅先生的朋友孙伏园回忆,鲁迅先生自己也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乙己》。他为什么对《孔乙己》如此钟爱,而孔乙己又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孔乙己》,去体味它复杂的情感内蕴。
采用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方式,小组形成意见以后在班内展示探究成果。
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并概括孔乙己的六个生活片断
1、学生阅读文本,首先自己概括,再交流讨论
2、指名回答,然后教师作出归纳。
明确:(1)酒客取笑孔乙己偷东西。(2)酒客们奚落孔乙己没有进学。(3)孔乙己教小伙计识“茴”字。(4)孔乙己为偷书作辩解(5)孔乙己给孩子们茴香豆吃。(6)孔乙己被打折腿。
孔乙己的存在只是为无聊的人们提供一个取笑的对象,是个可有可无的多余人。说明孔乙己地位低下,境遇凄凉。
(3)孔乙己的结局
明确:“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大约”表示“我”的猜测,但孔乙己当时已无力维生,加上二十多年也没有见到,在那样冷酷无情的社会里,孔乙己肯定无法生存下去,所以用“的确”表示“我”猜测的结论。
课题
《孔乙己》
学科(版本)
语文(河大版)
章节
第一单元
学时
3课时
年级
九年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理解“阔绰、颓唐、间或、不屑置辩”等词语;了解作者及文章的创作背景。
2、体会这篇小说艺术构思的独特性。
3、通过品读对孔乙己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描写,分析他的性格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抓住小说中环境描写(社会)的语言,洞悉孔乙己悲剧的社会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