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第四章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基本模式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第四章 广播电视新闻评评论
第一节口播评论 一、口播评论的定义 口播评论,即广播电视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或评论作者单纯依靠“有声语 言”向受众传播新闻评论信息的“口说耳听”的评论形式。口播评论不包 含实况音响、采访录音、画面视屏等其他符号元素。 我国的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早期的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传统报刊评论的多种形式,诸如本 台评论(社论)、本台短论、评论员文章、编前编后语等。 随着媒体技术的进步,新闻评论观念的发展,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传播模 式从单纯的口播向运用音响、音乐、图像等多元符号手段的多媒体传播模 式发展,衍生出了声情并茂的音响评论、交流式谈话体评论等其他传播形 式。
9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对话式广播评论将一人口播变成两人口播对话,常常以“你问我答”“一 来一去”的形式交流。 虽然对话的内容一般是提前准备或事先排练过的,或者两位对话者不在同 一空间内主持节目,但两位对话者相互配合,创造了一种较为真实的对话 氛围。 对于今天的广播来说,丰富的媒体手段已经信手可得,为了增强评论的真 实感,录音对话的介入成为一种新的普及形式,即对话形式的录音评论。 (二)座谈连线式 相比起对话式评论来,座谈连线式广播评论更能发挥主持人、嘉宾、记者 及被访连线者的即席评论能力。对话式评论是事先准备好文字评论稿,经 编辑和排练形成的模拟真实对话表演;而座谈连线式评论则是主持人或嘉
4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清晰,论断一语中的。总而言之,精练的形式、明确的论点是它最大的特 色。 (三)本台评论员评论 评论员文章分为署名和不署名两种形式,所论述的内容的重要性和广泛性 ,介于本台评论和本台短评之间,属于中型的评论武器。 对于广播电视新闻评论来说,常用的评论员评论以本台评论员评论(不署 名)为主,它一般代表了电台、电视台编辑部的意见,反映编辑部的观点 和倾向,并不代表个人;而署名评论员评论又大致分为“特约评论员”和 “评论员专栏”两类。 冠以“特约”或“专栏”二字,意在加重作者的身份,他们往往都是党政 机关或理论学术机构的权威人士,评论的议题大都是举足轻重、关乎国家
3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论,及时表明党的立场和态度,阐明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指明当前形 势、今后任务和奋斗方向。 (二)本台短评 首先应明确的是,“短评”并非是由于字数少、篇幅短来定义的,而是新 闻评论中的一种常见规格。广播电视新闻评论除了少量本台评论员文章、 述评、谈话类评论外,大量的评论形式是本台短评。 在广播电视新闻评论中,短评经常配合新闻报道播出,很少单独发表,从 新闻中来找主题,或在大量的事实中选取一个方面加以发挥,阐明新闻事 实的社会意义和时代价值。 短评的传播特点是,短评是篇幅短小、内容单一、分析扼要的编辑部评论 ,其规格介于评论员文章和编前、编后语之间;运用广泛灵活,说理脉络
8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的空间,通过谈话的形式传到人们的耳际和眼前,实实在在地把传播者与 受众的距离拉近了。 二、广播谈话体评论 广播谈话类节目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出现以来,逐渐成为受众喜闻乐见的 一种形式。 目前,广播使用的新闻性谈话节目在内容上与报刊上的思想评论类节目有 着相似的特点,即谈话体评论的任务是要对现实生活中带有倾向性的思想 领域的问题,对新人新事新风尚新经验,进行分析,发表看法,也适用于 就典型事例来解释某种政策。 另外,谈话节目最关键的是言之有物。 (一)广播对话
2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二、口播评论的基本模式 (一)本台评论 本台评论,实际上就是把报刊评论中的“社论”搬到广播电视的传播平台 。社论,从本质上说,它不是一种特定的文体,而是一种写作制度。 在广播电视新闻评论中,本台评论的特质和表现如出一辙。有以下三个特 征:首先,本台评论是一种新闻事实与党性意见的统一;其次,本台评论 一般针对的新闻是国家当前重大事件、典型事件或重大问题发言并引导公 众舆论;再次,本台评论出现的频率不是很高,但都是精心写作的作品, 文风严谨庄重,在写法上“评”重于“论”。 与社论一样,本台评论的任务就是代表编辑部就国内外(或省、市、自治 区)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诸领域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进行分析评
6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顾到了事件的源流和背景。 述评这种独具个性的新闻体裁,既要摆事实又要讲道理,不仅要对新闻事 实进行比较全面的讲述,还要在叙述具体事实的同时进行议论。 通常情况下叙述内容多过于评论内容,叙述是手段,评论才是目的。 (二)电视主持人评论 电视主持人评论是指主持人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阐述对某一问题的 意见或看法,在形式上极具个人话语风格的隐性署名评论。 其部分特征类似于广播述评,可以由主持人单独对事件进行犀利尖锐的批 判,或在新闻播报的间隙插入只言片语的点评,也可以由主持人参与嘉宾 谈话,夹叙夹议地开展评说。 第二节谈话体评论
5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和社会的重大问题。 本台评论员评论在写法上特点是“论”重于“评”,需要更深入地阐明道 理,篇幅稍长。 三、口播评论的特殊形式 (一)广播述评 述评,又称新闻述评或记者述评,指的是以新闻事实为基础的叙述与评论 。它是一种以夹叙夹议、边叙边评的方式,来反映社会热点或国内外重大 事件问题的新闻体裁,是一种介于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之间的边缘体裁。 新闻述评是介于新闻和评论之间的一种叙与议、事与理相融合的体裁,不 仅报道新闻事实,必要情况下还需把新闻背景或来龙去脉加以描述,不同 于其他评论中的不完整性引用,新闻述评中的事实材料结构完整独立,照
7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一、谈话体评论的定义 传播学经实践证明,最好的传播效果是受众参与的一种活动性的面对面的 接触。 对于谈话体评论来说,谈话的方式只是它的表现形式,而其实质则在于以 完全平等的态度、口吻面向受众论事说理。 另外,谈话体评论所涉及的题材范围也非常广泛,按节目的内容划分大致 可以分为以下四类:新闻时政类、社会生活类、情感交流类和专业话题类 等,大多以谈话、聊天的形式在平等的交流基础上,沟通和共享各自对事 物的看法和意见。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和发展,谈话类节目借助现代传播手段,选择人们 熟悉和感兴趣的话题,创造一个人与人之间的亲切、真实、自然情感交流
第四章 广播电视新闻评评论
第一节口播评论 一、口播评论的定义 口播评论,即广播电视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或评论作者单纯依靠“有声语 言”向受众传播新闻评论信息的“口说耳听”的评论形式。口播评论不包 含实况音响、采访录音、画面视屏等其他符号元素。 我国的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早期的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传统报刊评论的多种形式,诸如本 台评论(社论)、本台短论、评论员文章、编前编后语等。 随着媒体技术的进步,新闻评论观念的发展,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传播模 式从单纯的口播向运用音响、音乐、图像等多元符号手段的多媒体传播模 式发展,衍生出了声情并茂的音响评论、交流式谈话体评论等其他传播形 式。
9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对话式广播评论将一人口播变成两人口播对话,常常以“你问我答”“一 来一去”的形式交流。 虽然对话的内容一般是提前准备或事先排练过的,或者两位对话者不在同 一空间内主持节目,但两位对话者相互配合,创造了一种较为真实的对话 氛围。 对于今天的广播来说,丰富的媒体手段已经信手可得,为了增强评论的真 实感,录音对话的介入成为一种新的普及形式,即对话形式的录音评论。 (二)座谈连线式 相比起对话式评论来,座谈连线式广播评论更能发挥主持人、嘉宾、记者 及被访连线者的即席评论能力。对话式评论是事先准备好文字评论稿,经 编辑和排练形成的模拟真实对话表演;而座谈连线式评论则是主持人或嘉
4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清晰,论断一语中的。总而言之,精练的形式、明确的论点是它最大的特 色。 (三)本台评论员评论 评论员文章分为署名和不署名两种形式,所论述的内容的重要性和广泛性 ,介于本台评论和本台短评之间,属于中型的评论武器。 对于广播电视新闻评论来说,常用的评论员评论以本台评论员评论(不署 名)为主,它一般代表了电台、电视台编辑部的意见,反映编辑部的观点 和倾向,并不代表个人;而署名评论员评论又大致分为“特约评论员”和 “评论员专栏”两类。 冠以“特约”或“专栏”二字,意在加重作者的身份,他们往往都是党政 机关或理论学术机构的权威人士,评论的议题大都是举足轻重、关乎国家
3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论,及时表明党的立场和态度,阐明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指明当前形 势、今后任务和奋斗方向。 (二)本台短评 首先应明确的是,“短评”并非是由于字数少、篇幅短来定义的,而是新 闻评论中的一种常见规格。广播电视新闻评论除了少量本台评论员文章、 述评、谈话类评论外,大量的评论形式是本台短评。 在广播电视新闻评论中,短评经常配合新闻报道播出,很少单独发表,从 新闻中来找主题,或在大量的事实中选取一个方面加以发挥,阐明新闻事 实的社会意义和时代价值。 短评的传播特点是,短评是篇幅短小、内容单一、分析扼要的编辑部评论 ,其规格介于评论员文章和编前、编后语之间;运用广泛灵活,说理脉络
8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的空间,通过谈话的形式传到人们的耳际和眼前,实实在在地把传播者与 受众的距离拉近了。 二、广播谈话体评论 广播谈话类节目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出现以来,逐渐成为受众喜闻乐见的 一种形式。 目前,广播使用的新闻性谈话节目在内容上与报刊上的思想评论类节目有 着相似的特点,即谈话体评论的任务是要对现实生活中带有倾向性的思想 领域的问题,对新人新事新风尚新经验,进行分析,发表看法,也适用于 就典型事例来解释某种政策。 另外,谈话节目最关键的是言之有物。 (一)广播对话
2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二、口播评论的基本模式 (一)本台评论 本台评论,实际上就是把报刊评论中的“社论”搬到广播电视的传播平台 。社论,从本质上说,它不是一种特定的文体,而是一种写作制度。 在广播电视新闻评论中,本台评论的特质和表现如出一辙。有以下三个特 征:首先,本台评论是一种新闻事实与党性意见的统一;其次,本台评论 一般针对的新闻是国家当前重大事件、典型事件或重大问题发言并引导公 众舆论;再次,本台评论出现的频率不是很高,但都是精心写作的作品, 文风严谨庄重,在写法上“评”重于“论”。 与社论一样,本台评论的任务就是代表编辑部就国内外(或省、市、自治 区)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诸领域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进行分析评
6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顾到了事件的源流和背景。 述评这种独具个性的新闻体裁,既要摆事实又要讲道理,不仅要对新闻事 实进行比较全面的讲述,还要在叙述具体事实的同时进行议论。 通常情况下叙述内容多过于评论内容,叙述是手段,评论才是目的。 (二)电视主持人评论 电视主持人评论是指主持人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阐述对某一问题的 意见或看法,在形式上极具个人话语风格的隐性署名评论。 其部分特征类似于广播述评,可以由主持人单独对事件进行犀利尖锐的批 判,或在新闻播报的间隙插入只言片语的点评,也可以由主持人参与嘉宾 谈话,夹叙夹议地开展评说。 第二节谈话体评论
5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和社会的重大问题。 本台评论员评论在写法上特点是“论”重于“评”,需要更深入地阐明道 理,篇幅稍长。 三、口播评论的特殊形式 (一)广播述评 述评,又称新闻述评或记者述评,指的是以新闻事实为基础的叙述与评论 。它是一种以夹叙夹议、边叙边评的方式,来反映社会热点或国内外重大 事件问题的新闻体裁,是一种介于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之间的边缘体裁。 新闻述评是介于新闻和评论之间的一种叙与议、事与理相融合的体裁,不 仅报道新闻事实,必要情况下还需把新闻背景或来龙去脉加以描述,不同 于其他评论中的不完整性引用,新闻述评中的事实材料结构完整独立,照
7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一、谈话体评论的定义 传播学经实践证明,最好的传播效果是受众参与的一种活动性的面对面的 接触。 对于谈话体评论来说,谈话的方式只是它的表现形式,而其实质则在于以 完全平等的态度、口吻面向受众论事说理。 另外,谈话体评论所涉及的题材范围也非常广泛,按节目的内容划分大致 可以分为以下四类:新闻时政类、社会生活类、情感交流类和专业话题类 等,大多以谈话、聊天的形式在平等的交流基础上,沟通和共享各自对事 物的看法和意见。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和发展,谈话类节目借助现代传播手段,选择人们 熟悉和感兴趣的话题,创造一个人与人之间的亲切、真实、自然情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