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民用产品开发项目群集成管理模式
“后起之秀”的关键跨越

“后起之秀”的关键跨越作者:袁文峰来源:《项目管理评论》2017年第04期现代大型客机由数百万个零部件及系统设备组成,是大型、复杂的高科技产品,技术要求高、集成难度大、研制周期长、经费投入大。
因此,大型客机的研制需要大量供应商的协同和支持。
我国C919大型客机项目,采用国际先进的“主制造商—供应商”的管理模式,是第一个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大型民用飞机项目。
然而,受国内民机产业发展滞后、全球政治经济环境波动和项目管理文化差异的影响,国内供应商在技术、规范、质量、适航、成本、服务等方面整体水平不高,国外供应商在相应系统专业领域占据垄断地位,我们在全球供应链管理方面缺乏成熟经验和主导能力。
在缺乏经验和理论支撑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统筹利用和管理控制好国内外供应商资源,建立长久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给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商飞”)带来挑战。
这要求我们对供应商管理进行新的探索,逐步建立一套适合当前实际情况、有利于项目顺利推进、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管理体系,完成大飞机项目由概念到实体的关键跨越。
巨头探路:“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兴起众所周知,波音公司(下称“波音”)和空客公司(下称“空客”)是世界航空工业的两大巨头,他们的产品种类齐全,生产系列化、规模化,新型号设计和预研保持稳定的大规模投入,新产品开发不断推进。
尽管如此,波音在研制B787客机的过程中,将越来越多的工作份额分包,自己主要控制设计、集成、市场营销等核心价值环节。
波音越来越多地基于知识产权,而不是制造能力来控制整个民机产业的发展。
由于没有及时出售制造厂,另一巨头空客不得不承担更大更多的研制风险。
但他们随之采取了相应步骤使风险降低。
从20世纪末开始,飞机制造商们纷纷效仿波音,不断出售制造生产单元,甚至不再保留零部件制造能力。
与此同时,飞机制造商的售后服务部门却不断扩张,服务内容也逐渐扩展,服务在全部业务中的比重迅速增加。
在航空电子、电气、机电和动力等领域,越来越多的系统供应商出现。
IPD模式下芯片产品研发项目质量管理改进研究

IPD模式下芯片产品研发项目质量管理改进研究IPD模式下芯片产品研发项目质量管理改进研究摘要:随着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芯片成为了信息技术领域内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众所周知,芯片产品研发需要长时间、高投入、高风险,复杂且多层次,因此容易受到各种环节干扰和影响,使得芯片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
因此,如何提高芯片产品质量和研发效率成为了该领域研究的一个重点。
本文基于IPD模式,从研发项目管理的角度出发,对芯片产品研发项目过程中存在的质量管理问题进行探讨和改进研究。
首先,本文对IPD模式的概念和其在芯片产品研发项目中的应用进行介绍和分析。
接着,对于当前芯片产品研发项目中存在的质量管理问题,如需求分析不清、研发进度难以掌控、测试环节不充分等进行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措施。
同时,本文还着重探讨了质量管理指标的制定和运用,包括针对不同工作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使用质量统计工具对整个项目进行监控、建立完善的质量跟踪和反馈机制等,以确保研发项目质量与效率的持续提升。
最后,本文总结了IPD模式在芯片产品研发项目质量管理中的优势和不足,并对未来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和分析。
本文的研究成果为芯片产品研发企业改进流程和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了可行性建议,同时也为其他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IPD模式;芯片产品研发;质量管理;研发项目管理;质量控一、IPD模式在芯片产品研发项目中的应用IPD模式是集成产品开发的一种方法,旨在通过跨职能协作,提高产品性能、质量和可靠性。
在芯片产品研发项目中,也可以采用IPD模式来改进质量管理,并提高研发效率。
首先,IPD模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阶段:需求分析、概念设计、详细设计、实现和验证。
在芯片产品研发项目中,每个阶段都需要协调不同的职能部门和利益相关者的工作,以确保每个任务都有条不紊地完成。
其次,IPD模式还强调了跨职能的团队协作、风险管理和设计控制等方面。
IPD管理模式

质量管理 管道管理
文档管理 软硬件设计
绩效管理 基于战略和流程的KPI体系
IPD工具
共用工具(业务,技术)
IPD培训教材
16
Copyright higet Corporation 2009
IPD集成了多个最好的产品开发实践方法
+
引细 力分
市 场 的 吸
优化投资组合 +
--
产品的竞争位置 +
基于衡量标准的评估和改进
华为公司总裁 任正非
IPD培训教材
14
Copyright higet Corporation 2009
IPD的核心思想
1. 产品开发是投资行为 2. 基于市场的创新 3. 基于平台的异步开发模式和重用策略 4. 技术开发与产品开发分离 5. 跨部门协同 6. 结构化的并行开发流程 7. 产品线与能力线并重 8. 职业化人才梯队建设
产品创新周期
概念
计划
产品开发周期
开发
验证
负现金流
正现金流 生命周期 时间
产品开发盈利周期 投资回收期
结构化流程
系统全面的客户需求分析
P-包装
A-可获得性
P-性 能
$-价格
E-易用性
S-社会可接受性
A-保证
L- 生 命 周 期 成 本
项目和管道管理 管道容量模型 容量线
高效的 研发体系
跨部门的团队
有活力 职业化 的人才梯 队
杠杆利用 产品平台
行业价值链创新战 略、产品/技术创新
突破
IPD培训教材
6
Copyright higet Corporation 2009
思考及讨论
贵公司的产品研发管理处于什么级别,以下几个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产品开发的流程及管理制度

产品开发的流程及管理制度一、需求分析阶段:1.定义产品目标:明确产品的定位、目标用户群及解决的问题。
2.竞争分析:研究市场上已有产品并分析其特点、优缺点。
3.用户调研:通过问卷调研、用户访谈等方法了解用户需求,确定产品功能和特性。
4.需求分析:根据用户调研结果,将用户需求转化为产品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
二、概念设计阶段:1.制定产品概念:形成产品的整体框架和核心功能,并输出产品概念文档。
2.市场调研:分析目标市场的竞争环境和用户需求,确定产品定位和差异化策略。
3.制定产品规划:明确产品的功能、技术要求、开发周期、预算及运营计划。
4.制定产品设计原则:确定产品的设计原则和风格。
三、详细设计阶段:1.创意设计:采用创意设计方法,设计产品的外观、交互界面等。
2.技术设计:根据产品功能需求,确定产品的技术架构,选择合适的技术工具和平台。
3.数据库设计:根据产品需求,设计数据库结构和数据模型。
4.系统API设计:设计系统的公共接口和数据传输格式。
四、开发阶段:1.编码开发:根据详细设计阶段的结果,进行程序编码开发。
2.单元测试:对开发的每个模块进行单元测试,确保功能正常。
3.集成测试:将各个模块进行集成测试,确保系统整体运行稳定。
4.测试修复:对测试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修复和优化。
五、上线发布阶段:1.系统测试: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测试,确保产品符合用户需求和技术要求。
2.上线准备:准备系统上线所需的资源,包括服务器、数据库、域名等。
3.发布上线:将经过测试的系统部署到正式服务器上,对外发布。
4.运维支持:对系统进行后续的监控、维护和升级。
一、项目管理:1.制定项目计划:明确项目的目标、范围、时间和资源等要求。
2.分工与协作:明确各个团队成员的职责和任务,建立良好的沟通协作机制。
3.进度管理:对项目的进度进行有效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风险管理:识别和评估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二、质量管理:1.制定开发标准:明确编码规范、文档格式、测试方法等标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产业链整合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3

科研热词 产业链整合 风险管理 评价 西部地区 经济绩效 经济福利 纵向投资 系统集成 竞争优势 石油焦 电信产业 激励 流程模拟 水电工程 武汉服装 横向整合 林业政策 政策模拟模型 承接产业转移模式 循环经济 并购 市场机制 多联产 伙伴关系 价值链 价值创新 产品同质化 产业链 乳制品 业务流程再造 3g
推荐指数 2 2 2 2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4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跨国并购 网络价值整合 种业 欧洲失业 新兴技术链 新兴产业链 投资路径 战略性新兴产业 应对策略 失业根源 均衡分析 制度 创新 价值链延展 中国投资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1年 科研热词 产业链 风电产业 风机制造 领先企业 采购渠道 葡萄酒行业 葡萄酒产业 营销渠道 营运资金 结构转型 经济后果 组织模式 纵向整合 管理绩效 竞争强度 移动互联网 种植基地 生产型外贸企业 猪肉产业链 渠道整合 汽车产业链 模式选择 核心企业 服务外包 服务业 整合模式 整合 并购 多晶硅行业 外包 周转期 启示 发展战略 双向溢出效应 博弈论 动力机制 制造业 全球价值链 保利协鑫 价值链 价值共生网络 价值 人力资源 产业链整合 产业升级 互动 推荐指数 5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1 以客户为中心、以目标为导向、流程为基础、闭环的集成产品开发管理体系

保证做正确的事情
保证把事情做正确
保证有合理的团队、合格的资源来做事
保证在正确的轨道上做事
指明方向
提供源头
提供章法
提供能力
资源保障
资源保障
体检监控
体检监控
1
2
3
项目群管理
4
5
快速产品化高效率的开发
高效协同
营销上市
研发
供应制造
……
技服
6
课程系列1:产品管理系列:产品管理:基于集成产品开发IPD思想、方法和工具,构建以市场/客户为导向的产品管理和创新体系。概览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战略/规划/开发/上市流程、绩效牵引机制,帮助提升产品经理组织能力。产品经理能力提升:聚焦于产品经理的角色定位、关键职责和素质模型;明确产品经理与决策/规划/开发/运营团队的协作关系,使其成为各职能部门的业务牵引着。
课程系列5:产品线组织与运作管理怎样实现从“市场项目定制化”到“把产品开发作为投资来管理、基于市场驱动的产品研发的”商业模式的转变。怎样保证由功能型组织向矩阵型团队的转变能大大增强业务执行和协同效率,并保证有合理的团队、合格的资源来做正确的事情产品线组织的特点和设置原则、建设路径、组织变化带来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及责权利闭环运营和运作机制(业务决策、财务管理、绩效管理)
战略解码到部门,形成组织绩效KPI指标
组织绩效分解到个人PBC
IPD 核心业务
06 / IPD核心业务课程体系介绍-1
产品研发管理体系
需求管理基于市场需求的分析
产品管理系列
项目和管道管理
质量管理基于衡量标准的评估和改进
IPD主业务流程
跨部门团队产品线组织模式与投资组合运作管理
技术管理:基于平台的并行和重用模式
新产品开发项目管理

更大旳版图,那么新产品战争将会给企业带来
更加好旳市场地位,更多旳份额
新旳市场领地
取得市场领导地位
是企业生存与发展旳关键
给企业带来可观旳利润
新产品研发旳分类
新产品开发管理体系框架
基础研发/全新型 该产品发明了全新旳市场,是该类产品旳第一款。据统计,该类产品大
约占新产品旳10%。如SONY 旳随身听,3M旳即时贴。
计划
项
目
项
目
项
目
执行
结题
新产品开发管理体系框架
新产品开发失败原因分析
战略层原因
财务原因
•追求技术而忽视成本
•缺乏阶段成本控制
•研发团队缺乏财经目旳
•项目旳投入与产出失衡
•项目预算不规范、不精确
•没有产品规划
•冒然进入陌生领域
•注重产品开发,忽
视平台构造
研发流程原因
•产品开发缺乏规范流程旳支撑
•研发与市场、采购、生产脱节
项目N
新产品开发管理体系框架
新产品开发战略定位
战略定位要素
新产品开发战略定位
战略竞争域:2005—2023年,XX新产品开发战略领域界定为XX类、XX类产品产品系
战略模式选择:XX主要采用进取型战略模式,以跟随主要竞争对手为新产品开发方
向,增长销售量、提升市场拥有率
战略目的:以满足市场需求、扩大销售规模、提升市场份额、利润率和投资回报率
新产品开发管理体系框架
进取型战略模式
冒险型战略模式
维持市场拥有率、维持
利润水平
迅速发展、大幅度提升
市场拥有率
产品、顾客群
最终用途、技术、顾客群
全球航空工业的“瀑布效应”及我国的对策

全球航空工业的“瀑布效应”及我国的对策彭本红;吴桂平【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航空工业发展出现了新态势:航空巨头集中趋势明显,制造供应商网络化加剧,航空企业之间合作形式多样,使得航空工业“瀑布效应”明显.作为大型客机研制的后起者,我国面临更为复杂的情景,不仅增加了与在位者的竞争困难,而且增加了进入航空工业链和在产业链上实现升级的困难.我国航空工业要采取新的对策,积极参与全球制造网络,构建全球供应链体系,加强系统集成能力建设,强化服务型制造的理念,实现跨越式发展.【期刊名称】《工业技术经济》【年(卷),期】2012(000)011【总页数】4页(P23-26)【关键词】瀑布效应;服务型制造;系统集成能力【作者】彭本红;吴桂平【作者单位】南昌航空大学,南昌 330063;南昌航空大学,南昌 33006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601 全球民用航空工业的新态势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民用航空工业掀起了合并与兼并的浪潮,加强了产业集中与专业化的调整,特大型企业不断产生,全球民用航空工业呈现了新态势。
1.1 航空工业巨头集中化在庞大的航空产品制造商中,大部分研发生产能力和市场销售份额被少部分具有较强规模实力的企业所控制。
在飞机整机制造领域,干线飞机领域是波音公司和空客公司双头垄断;喷气支线飞机领域是庞巴迪宇航和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的双头垄断;涡桨支线飞机领域的重要制造商是ATR公司和庞巴迪宇航;民用直升机领域中的重要企业包括贝尔直升机公司、波音直升机公司、欧洲直升机公司、阿古斯塔◦韦斯特兰公司。
喷气公务机领域的主要企业包括赛斯纳飞机公司、湾流航宇公司、达索航空公司等。
在飞机机体结构件领域,主要的结构件制造企业数量逐渐减少,并同飞机整机系统集成商建立了非常紧密的关系,如美国的沃特飞机工业公司和海克斯赛尔公司(Hexcel),欧洲的拉泰科埃尔集团,日本的富士重工、三菱重工等等。
在发动机制造领域,GE航空、罗罗公司、联合技术公司下属的惠普公司处于整个行业的领先地位;斯奈克玛公司凭借CFM56系列发动机缩小了与前三甲企业的差距;霍尼韦尔国际公司、斯奈克玛公司下属的透博梅卡公司、惠普加拿大公司主要面对小型发动机市场;俄罗斯土星联合体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德国的MTU航空发动机公司、意大利阿维奥集团、瑞典沃尔沃航空公司、日本的石川岛播磨重工和西班牙的ITP公司在发动机关键子系统和部件领域具有很强的实力。
多项目组合管理在产品研发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分析探讨

多项目组合管理在产品研发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分析探讨所谓的项目组合管理,简单来说,就是在基于企业战略方案之下,对企业经营当中的所有资源进行多个项目的选择。
对项目进行多方面的优化管理,确保企业今后战略目标加以明确的同时,为促使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章主要针对多项目组合管理在产品研发项目管理当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希望为今后企业的稳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多项目组合管理在产品研发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分析在产品研发项目管理当中应用多项目组合管理形式,其重要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产品研发项目的选择。
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在当前企业可持续发展道路中,要想保持稳定发展态势,那么就必须全面融合创新性管理形式,合理的选择企业的产品研发项目方案,最终基于企业创新性战略目标之下,促使产品研发项目的选择工作能够与绩效工作相结合,进而才能在激烈市场竞争下,促使企业迈向全新的发展方向。
第二,产品研发项目过程研究。
通过实际调查发现,产品研发项目流程有着较为复杂的过程,并非一项顺序性的过程。
基于产品开发全生命周期视角下,产品研发项目的主要涵盖了产品构想、前期评价以及设计到测试再到上市等一系列的环节。
基于创新理念下构建的模型,主要包括观念形成、支持以及开发到执行等的过程。
在产品研发项目管理过程中应用多项目组合管理形式,能够确保企业得以充足创新资源支撑的同时,还能够促使企业生产的产品满足市场变化以及创新性的要求。
二、基于项目组合管理理论的产品研发项目管理流程(一)产品研发项目的选择与优化在应用项目组合管理理论进行产品研发项目管理过程中,基于产品研发项目选择与优化环节当中,可以将企业的发展战略分为组织、项目群以及项目层面三方面视角下。
首先,组织层面。
在产品研发项目进行组织层面选择过程中,企业可以以战略发展目标为核心,深入对企业的潜在价值进行分析,合理的对其中项目的迫切程度等进行分析,然后加以选择针对性的产品研发项目,确保项目当中所有的资源能够妥善管理。
适合小规模的高科技研发企业的ipd开发流程

适合小规模的高科技研发企业的ipd开发流程
IPD(集成产品开发)是一种先进的研发流程,它强调跨部门、跨领域的协
同合作,以提高研发效率和成功率。
对于小规模的高科技研发企业来说,采用IPD开发流程可能不太现实,因为IPD流程复杂、资源投入大,不太适
合规模较小的企业。
不过,小规模企业可以采用敏捷开发、快速应用开发等轻量级的研发流程,这些流程强调灵活性和快速响应,适合小规模、快速迭代的高科技研发项目。
在这些流程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规模和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开发阶段和工具,以达到提高研发效率和竞争力的目的。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第四章项目管理的一般知识

3 理解项目环境
社会环境 政治环境 自然环境
4 一般的管理知识和技能
财务管理和会计 购买和采购 销售和营销 合同和商业法律 制造和分配 后勤和供应链 战略计划、战术计划和运作计划 组织结构、组织行为、人事管理、薪资、福利 健康与安全实践
5 软技能
有效的沟通:信息交流; 影响一个组织:“让事情办成”的能力 领导能力 激励 谈判和冲突管理 问题管理
参考书
《项目管理》 美 凯西.施瓦尔贝 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参考网站
官方网站
卡耐基梅隆大学 (中国项目管理网) (现代项目管理 培训) 项目管理相关知识、案例
教程章节分析
第一章、第二章 信息化技术总结概括。 包含内容多。(电子政务/监理……) 知识点多。
教程章节分析
第三章 集成应用到的技术内容。覆盖的范围广。 软工、、、架构设计、数据库与数据仓
精通J2及其相关技术;精通面向对象技术;精 通建模语言;精通分布式软件系统架构设计; 精通软件项目开发与管理;了解当前流行的 新技术,对基于的应用开发有丰富的经验。
讲授软件项目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课 程,对软件开发流程、项目管理、、有深刻 的认识。
自我介绍
熟悉, , ,, ,等编程工具的应用。
与建设;细化项目的技术要求;项目绩效 的编写与开发;采购产品或服务;跟踪项 目的执行;进行过程控制;指挥、调度与 协调;
项目生命周期的阶段
结束/收尾阶段-项目过程完成,最终产品的 交付与验收,项目文件的整理与归档。
审查和验收项目;项目移交;把项目结果 形成文件;对项目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解除项目的资源,并对资源进行重新分配; 解散项目团队,并对团队成员进行重新分 配;
目标:识别需求、确定目标、如期完成、 控制成本、保证质量、控制好范围和进度、 妥善处理需求变更;
高科技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合作研发模式研究

技术 最 能表 现共性 技术 特征 和属 性 。有 调查 显示 , 2 0世 纪 8 0年代 之后 . 高科 技 产业 、 中等技 术产 业 、 低技 术 产业 中合 作研 发 占三 种技 术 总 合作 研 发 的 比例 的演 变 趋 势表 明高 科技 产 业研 发合作 比例 从 5 0 %上 升到 8 0 %, 中等技 术 的企 品) 合 作 研发 比较 少 。 国 内学 者钟 书 华 ( 2 0 0 0 ) 进 行 了 技术 类别 的合作 创新 问卷 调查 , 调查 结 果显 示 合作 创新 中高新 技术的占5 1 . 8 %. 中间技 术 占 2 2 . 3 %, 传 统 技术 占 7 . 7 %。学
个 国家 产业 技术 的发 展与 科技 进步 的重 要科 技政 策 。 高科 技 产 业 是 产业 共 性 技术 研 发 和 创新 过 程 中最 为
业 群 的发展 又 能促进 共性 技术 合作 研发 的动 力 因而基
于产 业集 群 共性 技术 对 于产 业 、 集 群 和 区域 经 济发 展 的重
一
技术 研发 合 作组 织模 式 分为 项 目组 织 、产业 技术 联盟 、 研
发基 地 和 国家共 性技 术 研究 机构 由此 可见 . 从 理 论 研 究
和 实证 角 度 均表 明合 作 研发 或 以合 作研 发 为 主 的研 发 模 式有 利于 提高 共性 技术 研发 效率 , 促 进创新 成果 。 产业 共性 技 术研 发 和创 新推 动 了产业 集 群 的形成 . 产
为主导, 企业和科研 院所合作为依托 ; 根据市场需求, 单个企业和科研院所 自 发合作 ; 合作形成产业联盟。在合作模式基础 上, 实施模块化决策、 积极筹措资金 、 阶梯式研发等措施积极构建共性技术合作研发创新 系统。 关键词: 高科技产业集群; 共性技术; 合作; 动力机制; 模式
项目集群管理即多项目管理方案

项目集群管理即多项目管理方案一、概述项目集群管理是指对多个相关项目进行整体协调、资源优化和风险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本文将介绍项目集群管理的概念、目标、原则以及具体实施步骤。
二、概念项目集群管理是在组织层面上对多个相关项目进行协调和管理的一种方法。
它关注的是项目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和协同效应,通过整合资源、优化决策和风险管理,以实现整个项目集群的目标。
三、目标1. 整合资源:通过项目集群管理,可以合理分配和优化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和冲突,提高资源利用率。
2. 提高效率:通过协调和协作,项目集群管理可以提高项目之间的效率和协同效应,实现整体的项目目标。
3. 降低风险:项目集群管理可以通过统一的风险管理和决策机制,降低项目集群的整体风险。
四、原则1. 统一领导:项目集群管理需要有一个统一的领导机构或领导者,负责整体的协调和决策。
2. 共享资源:项目集群中的项目应该共享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投入。
3. 协同合作:项目集群中的项目应该相互协同和合作,共同实现整体目标。
4. 风险管理:项目集群管理需要建立统一的风险管理机制,及时识别和应对风险。
五、实施步骤1. 项目集群规划:确定项目集群的整体目标和范围,明确项目之间的关联性和依赖关系。
2. 资源整合:对项目集群中的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3. 风险管理:建立统一的风险管理机制,识别和评估项目集群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4. 协调和协作: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机制,促进项目之间的协调和合作,提高整体效率。
5. 监控和控制:建立项目集群的监控和控制机制,及时跟踪项目的进展和问题,确保整体目标的实现。
6. 评估和总结:对项目集群的绩效进行评估和总结,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为未来的项目集群管理提供经验和教训。
六、案例分析以某公司的新产品开发项目集群为例,该公司计划同时进行三个新产品的开发,为了提高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他们采用了项目集群管理的方法。
IPT组织模式在软课题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 吕淮北[1] 魏唯一[1] 李文强[1] 曾东[1] 程斌[1,2]
作者机构: [1]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2]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究发展中心
出版物刊名: 航天工业管理
页码: 30-33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1期
主题词: 管理组织模式 IPT 课题研究 应用 全寿命周期 开发团队 集成产品 民用航空
摘要:集成产品开发团队(Integrated Product Teams,IPT)作为一种新型的项目管理组织模式,在民用航空、装备采办等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航天领域在新型武器型号产品的全寿命周期工程设计方面也逐渐开始采用IPT工作模式.实践证明,这种基于任务本身的团队式项目管理组织模式,能在特定的环境和必要的条件下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优化系统组织结构.。
产品研发沟通群名称大全

产品研发沟通群名称大全以下是一些产品研发沟通群的可能名称大全:1. 产品研发沟通交流群2. 产品研发分享群3. 产品创新交流群4. 产品开发沟通群5. 产品设计讨论群6. 创新产品研发群7. 产品技术交流群8. 产品管理沟通群9. 产品设计与开发群10. 产品研发团队沟通群11. 产品测试和优化群12. 产品竞争与市场调研群13. 产品需求与规划讨论群14. 产品创意和设计群15. 产品营销与推广群16. 产品迭代和改进交流群17. 产品用户反馈和改进群18. 产品质量控制讨论群19. 产品项目管理与跟进群20. 产品数据分析和决策群这些名称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组合,以适应具体的产品研发团队沟通需求。
21. 产品创业交流群22. 产品市场调研与分析群23. 产品原型设计讨论群24. 产品数据统计与分析群25. 产品用户体验研究群26. 产品需求管理与优先级讨论群27. 产品迭代和版本发布群28. 产品竞争情报收集与分析群29. 产品市场推广与营销策略群30. 产品质量保障与监控讨论群31. 产品项目进展与协作群32. 产品团队招募与人员管理群33. 产品监控与故障排查讨论群34. 产品创新思维与方法群35. 产品技术趋势与前沿研究群36. 产品法规合规与风险管理群37. 产品市场定位与目标群38. 产品品牌建设与宣传群39. 产品用户培训与支持群40. 产品价值观与文化建设群希望以上群名称能够帮助到你,祝你的产品研发团队沟通顺利!如果有需要,还可以进一步调整和定制化这些名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管视线
一、项目群管理(Program Management)背景
参见图1,项目群管理(Program Management)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和利益,而对一组项目进行的统一协调管理。
由于大型复合型民用产品高科技公司的业务需求变化快,需要对时间,成本,风险,范围,资源,质量和收益进行协调统一的联动管理和依赖性管
理,集成管理成为实现项目群管理的关键。
图1 企业多层次项目管理体系和目标
二、项目群环境下集成管理
大型高科技民品开发项目群管理必须运用系统化的思想,以系统整体优化为目标,使系统各要素集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并以系统为对象综合性地解决管理系统问题。
项目群的集成管理应该包括2个维度的集成管理:管理要素集成和全生命周期集成。
全生命周期集成指将项目实施的整个周期,从决策、设计开发、交付运营到后评价,各阶段各环节之间通过充分的交流集成为一个整体。
管理要素集成指同时对范围、工期、费用、质量、人力资源、采购、风险、沟通等多个相互影响和制约的目标和要素进行通盘的规划和考虑,以达到对项目的全局优化。
三、项目群全要素集成管理实现的模式
以上项目群集成管理的理论和基本模型为我们实现项目群的集成管理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以下为笔者对集成的具体实现模式的设想——以广义网络计划技术为基础的“6 BS”模式,参见图2。
图2 基于广义网络计划技术的“6 BS”模式
1.“6 BS”介绍
(1)EPBS(Enterprise Project BREAKDOWN Structure)企业项目分解体系
企业项目分解体系(Enterprise Project Structure,简称EPBS)反映大型复合型民用产品高科技公司内所有项目的体系分解层次,是所有项目的一种组织形式。
EPBS的层次结点可以代表分公司、部门、项目地点、项目类别等。
而具体项目存在于EPBS结点下,一个EPBS结点可以包含多个项目。
EPBS有效地保证企业目标始终受控,并为实现项目群的范围管理打好基础。
(2)WBS(Program Work Breakdown Structure)项目群工作分解体系
项目群工作分解体系WBS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范围的一种逐级分解的层次化体系,在项目建立以后,WBS将整体项目内容逐级分解成较小的、较易控制的管理单元或者工作包,以便于项目计划的细化与编制、责任的落实与监控。
WBS根据项目的技术组成,反映项目管理人员对项目范围的把握。
WBS指导作业的执行,作业可进一步细化其作业步骤直至工作包级别(通常为1人周工作量)。
(3)RBS(Program Resource Breakdown Structure)项目群资源分解体系
资源是指完成作业上的工作所需要企业的人、材、机以及其他东西。
资源分解体系RBS是对企业内所有资源的一种层次化排列的组织方式,根据RBS建立的资源库有利于统计、分析和逐层汇总资源在项目群内所有项目的分配和负荷情况,为实现项目群的资源管理和平衡提供保证。
(4)CBS(Program Cost Breakdown Structure)项目群费用分解体系
CBS是根据项目管理需要依照预算或者成本核算体系建立的一种费用体系,用于对项目群的费用控制,WBS是基于项目技术的分解,由各作业的费用依照WBS层层汇总可以得到费用的汇总,但是这种汇
高科技民用产品开发项目群集成管理模式研究
马艳峰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22室
摘要:当代航空业的先进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高科技民用产品,笔者所在单位已经发展为行业领先的集开发,研制,制造于一体的复合型高科技公司,同时面临巨大的管理挑战:项目干系人需求管理难度高,项目研发成本和进度压力大、内部研发和外包管理并重等,整个公司的经营模式越来越多地以“多项目和项目群管理”形态出现,而集成化管理是实现项目群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着重探讨高科技民品项目群的集成管理的实现。
关键词:业务模式;项目群管理;集成管理;项目管理计划与控制;分解结构(BS)
中图分类号:F2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47-02
现代经济信息
总往往无法满足企业对于成本核算或者合同费用体系,如图3,CBS的建立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让企业各好地控制项目群内各个项目的费用。
(5)KMBS(Knowledge Management Structure)项目群知识管理体系
项目群知识管理即是以知识和知识活动为中心,对信息的获取和传播、知识的学习和运用、知识的交换及项目内部的分享结构、知识水平的提高等进行管理,促进项目各参与方系统性地利用信息内容和专家知识,提高效率、技能及响应能力,以谋求在专业知识有效利用的环境中完成项目的目标,提高业主的满意度。
(6)OBS(Program Organization Breakdown Structure)组织责任分解体系
组织责任分解体系(Organization Breakdown Structure,简称OBS)是多项目组织管理和责任落实体系的层次化排列。
OBS表达的是一个统一的责任权利体系,因为这样不仅有利于清晰方便的分配管理范围和责任,而且有利于保证管理人员职责与权利保持平衡。
2.“6 BS”模式 核心运行框架
首先,复合型民用产品高科技公司的业务模式设置EPBS,在EPBS结点下建立项目。
然后针对每个项目制定WBS,在WBS的指导下建作业甚至工作包。
由此建立整个企业项目群和项目从宏观到微观的项目层级体系。
RBS可以根据企业的资源体系来建立,往往是将内外部研发资源以及生产制造能力资源池植入企业的资源库中,并依据项目优先级给各个作业分配资源,再与工程量结合,便可生成费用。
CBS分配给作业的每个资源,使之都有一个对应的CBS编码。
OBS与EPBS、项目、WBS对应关联,实现责任分配、范围和权限控制。
由KBS建立的企业知识库全面支持整个体系。
由此也构成了项目群集成集成管理的基本框架。
3.广义网络计划技术
图3 以进度为主线的集成
如图3,利用广义的网络计划技术编制的进度计划,融入“6 BS”结构,是工作协调的基础,进度计划确定相关项目管理流程的起点与终点时间要求,不同类型的管理业务、各项目组与进度计划结合构成动态的、环环相扣的集成系统。
四、6 BS架构下集成各项业务管理实现
为使6 BS模型成为可操作的范式,不同专业或职能部门的管理业务必须与之建立良好的集成关系。
如下图所示,EPBS、项目、OBS、WBS形成项目群集成管理架构,它们与以作业工序为基础的广义网络计划技术共同构成6 BS模型的核心。
从质量、进度、费用等管理要素角度对项目群/项目的分解与EPBS、项目、OBS、WBS关联对应,甚至到最底层的工作包级。
这样在兼顾各专业管理需求前提下,实现在主框架下的集成,从不同角度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支持决策。
下面
详细说明最核心的进度成本量费集成和质量集成。
图4 6 BS与各项业务集成模式
五、结束语
大型高科技复合型公司的业务发展以及客户需求的不断增长,已经要求管理层不再满足于过去以单个项目,单个任务为管理对象的交付和运营模式,需要转型到以企业收益和企业战略目标可持续性实现的角度,综合运用现代先进的管理技术,结合信息技术的应用,借鉴先进管理思想,不断创新,才能使得企业的发展得以永续经营,从这个角度上说,项目是企业战略实施最重要的工具,而项目管理能力是每一个企业管理者所必备的能力。
参考文献:
[1]PMI PMBOK® Guide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2012版(第5版)(美国项目管理协会).
[2]英国商务部.管理成功的项目群Managing Successful Program.2011.
[3]美国项目管理协会.项目集管理标准The Standard of Program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