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习题与详解
高中物理必修1力的合成和分解习题有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1力的合成和分解习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c4097052ea551811a6875d.png)
力的合成与分解一、选择题1、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F,如果两个分力之间的夹角θ固定不变,其中一个力增大,则()A、合力F一定增大;B、合力F的大小可能不变;C、合力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D、当0°<θ<90°时,合力F一定减小;2、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均为F,若它们的合力大小也等于F,这两个共点力之间的夹角为()A、30°B、60°C、90°D、120°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2N的力可以分解为7N和6N的两个力;B、一个2N的力可以分解为8N和12N的两个力;C、一个5N的力可以分解为两个5N的力;D、一个8N的力可以分解为4N和3N的两个力;4、一个物体静止在斜面上,若斜面倾角增大,而物体仍保持静止,则它所受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变化情况是()A、支持力变大,摩擦力变大;B、支持力变大,摩擦力变小;C、支持力减小,摩擦力变大;D、支持力减小,摩擦力减小;5、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OB、OC的最大拉力相同,它们共同悬挂一重物,如图12所示,其中OB是水平的,A端、B端固定。
若逐渐增加C端所挂物体的质量,则最先断的绳()A、必定是OAB、必定是OBC、必定是OCD、可能是OB,也可能是OC6、如图13所示,一个重球挂在光滑的墙上,若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而将绳的长度增加时,则()A、球对绳的拉力增大;B、球对墙的压力增大;C、球对墙的压力减小;D、球对墙的压力不变;7、把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下面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木块受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B、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木块受的重力D、木块保持静止是由于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二力平衡8、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若稍增大水平力F,而物体仍能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及支持力都不一定增大B、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不一定增大,支持力一定增大C、斜面底部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F,方向水平向右D、斜面底部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F,方向水平向左9、如图所示,物体B的上表面水平,B上面载着物体A,当它们一起沿固定斜面C匀速下滑的过程中物体A受力是()A、只受重力B、只受重力和支持力C、有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D、有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斜面对它的弹力ABCB OAC图12θ F 10、在力的合成中,下列关于两个分力(大小为定值)与它们的合力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 、合力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B 、合力一定小于分力;C 、合力的方向一定与分力的方向相同;D 、两个分力的夹角在0°~180°变化时,夹角越大合力越小11、如图所示,F 1、F 2为两个分力,F 为其合力,图中正确的合力矢量图是( )12、如图所示,恒力F 大小与物体重力相等,物体在恒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运动,恒力F 的方向与水平成θ角,那么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 、cos θB 、1cot (cot =)tan θθθ备注:C 、cos 1sin θθ+ D 、tan θ 13、物体A 、B 、C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 拉B ,使三者一起匀速向右运动,则( )A 、物体A 对物体B 有向左的摩擦力作用; B 、物体B 对物体C 有向右的摩擦力作用; C 、桌面对物体A 有向左的摩擦力作用;D 、桌面和物体A 之间没有摩擦力的作用。
(完整版)力的合成与分解练习及答案
![(完整版)力的合成与分解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5c59a5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48.png)
.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用手握瓶子,瓶子静止在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对瓶子的压力恰好等于瓶子所受的重力B.手对瓶子的摩擦力等于瓶子所受的重力C.手握得越紧,手对瓶子的摩擦力越大D.手对瓶子的摩擦力必须大于瓶子所受的重力2.—物体受绳的拉力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速运动时,绳拉物体的力大于物体拉绳的力B.减速运动时,绳拉物体的力小于物体拉绳的力C.只有匀速运动时,绳拉物体的力才与物体拉绳的力大小相等D.不管物体如何运动,绳拉物体的力与物体拉绳的力大小总相等3.如图1,一把正常使用的自动雨伞,关于其中弹簧的状态,正确的说法是()(A)无论雨伞收起或打开,弹簧都受到压力。
(B)无论雨伞收起或打开,弹簧都受到拉力。
弹(C)雨伞打开时,弹簧受到压力;雨伞收起时,弹簧受到拉力。
(D)雨伞打开时,弹簧受到拉力;雨伞收起时,弹簧受到压力。
4•在机场和海港,常用输送带运送旅客和行李、货物。
如图2所示,a为水平输送带,b为倾斜输送带。
当行李箱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下列几种判断中正确的是()A.a、b两种情形中的行李箱都受到两个力作用B.a、b两种情形中的行李箱都受到三个力作用C.情形a中的行李箱受到两个力作用,情形b中的行李箱受到三个力作用D•情形a中的行李箱受到三个力作用,情形b中的行李箱受到四个力作用5.如图3所示,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0N,在向右运动的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方向向左的大小为15N的拉力作用,则物体受到的合力为()A.5N,向右B.5N,向左C.35N,向右D.35N,向左图36.如图4所示,在竖直光滑墙上用细线悬挂一重为G的小球,悬线与竖直方向0角,将重力G沿细线方向和垂直于墙的方向分解为Fi和F2,则它们的大小应为:()A.F=Gcos0,F=Gtan012B.F=Gcos0,F=Gsin012C.F=G/cos0,F=Gsin012D.F=G/cos0,F=Gtan012图图57.用如图8.如图6所示,小明要在客厅里挂一幅质量为1.0kg的画(含画框),画框背面有两个相距1.0m、位置固定的挂钩,他将轻质细绳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挂钩上,把画对称地挂在竖直墙壁的光滑钉子上,挂好后整条细绳呈绷紧状态。
人教版物理必修第一册------同步课时精练(十六) 力的合成与分解(原卷版+解析版)
![人教版物理必修第一册------同步课时精练(十六) 力的合成与分解(原卷版+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35f65538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70.png)
人教版物理必修第一册------同步课时精练(十六)力的合成与分解(原卷版+解析版)5 / 5同步课时精练(十六)第一部分力的合成A级——学考达标1.2023年3月30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了第三次出舱活动,圆满完成全部既定工作,安全返回实验舱。
在出舱活动中航天员要通过舱外机械臂完成科研任务。
机械臂的运动是由许多支架共同产生的合力完成的,已知一个合力和它的两个分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力必大于每一个分力B.合力必大于两个分力的大小之和C.合力大小可以与其中一个分力相等,但一定小于另一个分力D.两个分力大小一定,夹角越小,合力越大2.设有三个力同时作用在质点P上,它们的大小和方向相当于正六边形的两条边和一条对角线,如图所示,这三个力中最小的力的大小为F,则这三个力的合力等于()A.3F B.4FC.5F D.6F3.下列关于力的合成和分解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力的合力,一定比这两个分力都大B.已知合力及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则求另一个分力有多解C.3 N、4 N、6 N三个共点力最大合力为13 N,最小合力为1 N D.把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两个分力可能同时大于这个力的2倍4.某同学研究两个共点力的合成时得出合力F随夹角θ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分力分别为8 N、10 NB.2 N≤F≤18 NC.两个分力分别为6 N、8 ND.2 N≤F≤16 N5.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1、F2,当它们间夹角为90°时合力大小为10 N,则它们间夹角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A.20 N B.5 NC.10 N D.5 N6.如图所示,一个物体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的坐标原点,只受到F1和F2的作用,F1=20 N,F2=10 N,则物体的合力()A.方向沿+y方向B.方向沿-y方向C.大小等于10 N D.大小等于10 N7.(多选)两个力F1和F2的夹角为θ,两力的合力为F,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若F1和F2的大小不变,θ角越小,合力F越大B.合力F总比分力F1和F2中的任何一个力都大C.如果θ角不变,F1的大小不变,只要F2增大,合力F就必然增大D.F可能垂直于F1或F28.一个人用双手抓住单杠把自己吊起来,静止在空中,在下列四种情况下,两臂用力最小的是()A.当他两臂平行时B.当他两臂成60°夹角时C.当他两臂成90°夹角时D.当他两臂成120°夹角时9.按下列两种情况把一个竖直向下的180 N的力分解为两个分力。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精品练习:3.5力的合成和分解+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精品练习:3.5力的合成和分解+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0796f13915f804d2b16c1f3.png)
(答题时间:30分钟)1. 下列关于合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合力是原来几个力的等效代替,合力的作用效果与分力的共同作用效果相同B. 两个力夹角为θ(0≤θ≤π),它们的合力随θ增大而增大C. 合力的大小总不会比分力的代数和大D. 不是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力也能进行力的合成的运算2. 生活中的物理知识无处不在,如图所示是我们衣服上的拉链的一部分,在把拉链拉开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个类似三角形的东西在两链中间运动,使很难直接分开的拉链很容易地被拉开,关于其中的物理原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拉开拉链的时候,三角形的物体增大了分开两拉链的力B. 在拉开拉链的时候,三角形的物体只是为了将拉链分开,并没有增大拉力C. 在拉开拉链的时候,三角形的物体增大了分开拉链的力,但合上拉链时减小了合上的力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3. 如图所示,相隔一定距离的两个相同的圆柱体A 、B 固定在等高的水平线上,一细绳套在两圆柱体上,细绳下端悬挂一重物,绳和圆柱体之间无摩擦,当重物一定时,绳越长( )A. 绳对圆柱体A 的作用力越小,作用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越小B. 绳对圆柱体A 的作用力越小,作用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越大C. 绳对圆柱体A 的作用力越大,作用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越小D. 绳对圆柱体A 的作用力越大,作用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越大4. 有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 1和F 2,当它们夹角为90°时的合力为F ,它们的夹角变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 )A. 2FB.22 FC.2 FD.23 F 5. 如图所示,某同学通过滑轮组将一重物吊起,该同学对绳的竖直拉力为F 1,对地面的压力为F 2,不计滑轮与绳的重力及摩擦,则在重物缓慢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 1逐渐变小B. F 1逐渐变大C. F 2先变小后变大D. F 2先变大后变小6. 如图所示,A 、B 都是重物,A 被绕过小滑轮P 的细线所悬挂,B 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小滑轮P 被一根斜短线系于天花板上的O 点;O ′是三根线的结点,bO ′水平拉着B 物体,cO ′沿竖直方向拉着弹簧;弹簧、细线、小滑轮的重力和细线与滑轮间的摩擦力均可忽略,整个装置处于平衡静止状态。
人教版高一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习题与详解
![人教版高一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习题与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de8beb252cc58bd63086bdc6.png)
高一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专题辅导知识要点梳理知识点一——合力与分力、共点力一、合力与分力几个力一起作用的成效与某一个力单独作用的成效相同,那么这一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
那几个力称为这一个力的分力二、共点力若是几个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同一点或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咱们就把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
知识点二——力的合成一、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假设两个力同方向,F =F1 +F2,方向与分力的方向相同假设两个力反方向,,方向与分力大的方向相同二、不在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知足平行四边形定那么假设两个分力大小别离为F1、F2,夹角为,那么两个力合力的大小讨论:a.当θ=00时,F =F1 +F2b. 当θ=1800时,c. 当θ=900时,d. 当θ=1200时,且F1 =F2时,F = F1 =F2e.当θ在00∽1800内转变时,当θ增大时,F随之减小,θ减小时,F随之增大知识点三——力的分解一、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力的分解一样也遵守平行四边形定那么。
二、把一个力分解成两个分力,仅是一种等效替代关系,不能以为这两个分力有两个施力物体。
同时分力的作用点也必然要和已知力的作用点相同。
3、力的分解时,应该依照力的实际成效来确信它的分力,因为分力与合力只有在相同作用成效的前提下才能够彼此代替。
因此力的分解的关键是找出力的作用成效。
常见的几种情形分析如下:(1)斜面上的物体的重力一方面使物体沿斜面下滑,另一方面使物体紧压斜面,因此重力一样分解为沿斜面向下和垂直于斜面向下的两个力F1、F2,如下图。
(2)地面上物体受斜向上的拉力F,拉力F一方面使物体沿水平地眼前进,另一方面向上提物体,因此拉力F可分解为水平向前的力F1和竖直向上的力F2,如下图。
(3)用绳索挂在墙上的篮球受到的重力G产生了两个成效,一个成效将绳索拉紧,另一个成效使球压墙,因此球的重力G可分解为斜向下拉绳索的力F1和水平压墙的力F2,如下图。
3.4力的合成和分解(第二课时:力的分解)(精选练习)(原卷版+解析)
![3.4力的合成和分解(第二课时:力的分解)(精选练习)(原卷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e18e253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35.png)
人教版新教材 物理必修第二册 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第4节 力的合成和分解第二课时:力的分解精选练习一、夯实基础1.(多选)力的合成和分解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高大的桥要建很长的引桥,减小桥面的倾角,是为了减小汽车重力沿桥面向下的分力,达到行车方便和安全的目的B .幼儿园的滑梯很陡,是为了增加小孩滑滑梯时受到的重力,使小孩下滑得更快C .运动员做引体向上(缓慢上升)动作时,双臂张开很大的角度时要比双臂竖直平行时觉得手臂用力大,是由于张开时手臂产生的合力增大的缘故D .帆船能顺风行驶,说明风力一定能分解出沿船前进方向的分力2.拖拉机拉着耙前进时,拖拉机对耙的拉力大小为F ,F 斜向上方、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
将F 分解到水平和竖直方向,则水平方向分力的大小为( )A .F sin θB .F cos θC .F tan θD .tan F θ3.在现实生活中,力的分解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卡车陷入泥坑中,在紧急状况下,我们可以按如图所示的方法,用钢索把卡车和木桩拴紧,在钢索的中央用较小的垂直于钢索的侧向力F 就容易将卡车拉出泥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F一定比它沿钢索分解的两个分力都大B.一个较小的力F可以分解为两个较大的分力C.力F的大小等于沿钢索分解的两个分力大小之和D.当力F作用于钢索时,若钢索上的力一定,钢索形成的夹角越大,力F就越大4.(2022·湖南·隆回县教育科学研究室高一期末)甲乙两人在比较滑的水平地面上拔河,甲身材高瘦,乙身材矮胖,两人力气差不多,体重也差不多,穿相同材料的鞋子,则()A.甲赢的概率大B.乙赢的概率大C.力气大的肯定赢D.两人对绳子的拉力一样大,因此赢的概率相同5.(多选)李强同学设计的一个小实验如图所示,他将细绳的一端系在手指上,细绳的另一端系在直杆的A端,杆的左端顶在掌心上,组成一个“三角支架”。
在杆的A端悬挂不同的重物,并保持静止。
力的合成和分解练习题及答案
![力的合成和分解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f7e0f8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27.png)
力的合成和分解练习题及答案力的合成和分解例1:一个物体受到垂直作用的两个力F1和F2,大小分别为53N和5N。
求这两个力的合力和方向。
根据力的合成公式,F=F1+F2=(53)²+5²N=10N22.合力与F1的夹角θ为:tgθ=F2/F1=5/53,θ=30°。
例2:一个物体受到大小相等的两个拉力的作用,每个拉力均为200N,两力之间的夹角为60°。
求这两个拉力的合力和方向。
根据力的合成公式,F=2F1cos30°=2003N=346N。
合力与F1、F2的夹角均为30°。
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力的分解相当于已知对角线求邻边或两个力的合力惟一确定。
一个力的两个分力在无附加条件时,从理论上讲可分解为无数组分力。
但在具体问题中,应根据力实际产生的效果来分解。
例3:将放在斜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的重力mg分解为下滑力F1和对斜面的压力F2,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从力的性质上看,F2是属于重力的分力,而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属于弹力。
因此,这种说法不正确。
例4: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互相垂直的力,有几种分法?有无数种分法,只要在表示这个力的有向线段的一段任意画一条直线,在有向线段的另一端向这条直线做垂线,就是一种方法。
几种有条件的力的分解:1.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求两个分力的大小时,有唯一解。
2.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时,有唯一解。
3.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求两个分力的方向时,其分解不唯一。
4.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求这个分力的方向和另一个分力的大小时,其分解方法可能唯一,也可能不唯一。
用力的矢量三角形定则分析力最小值的规律:1.当已知合力F的大小、方向及一个分力F1的方向时,另一个分力F2取最小值的条件是两分力垂直。
2.当已知合力F的方向及一个分力F1的大小、方向时,另一个分力F2取最小值的条件是所求分力F2与合力F垂直。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力的合成和分解(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力的合成和分解(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2d9f21f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60.png)
力的合成和分解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达标练1.(2021陕西宝鸡高一期末)在力的合成中,关于两个分力与它们合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力大小一定等于两个分力大小之和B.合力的方向一定与分力的方向相同C.合力大小一定比任何一个分力都大D.两个分力不变且两个分力的夹角在0~180°之间变化时,夹角越大合力越小,合力大小不一定是等于两个分力大小之和,A错误;由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合力的方向不一定与分力的方向相同,B错误;当两个力方向相同时,合力等于两分力之和,合力大于每一个分力;当两个分力方向相反时,合力等于两个分力之差,合力可能小于分力,由此可见:合力可能大于分力也有可能小于分力,C错误;当夹角在0~180°之间变化时,由公式F=√F12+F22+2F1F2cosθ,知夹角越大合力越小,D正确。
2.如图所示,轻绳OA、OB和OP将一只元宵花灯悬挂在P点,花灯保持静止。
已知绳OA和OB的夹角为120°,对O点拉力的大小皆为F,轻绳OP对O点拉力的大小为()A.FB.√2FC.√3FD.2FOP对O点拉力的大小等于绳OA和OB的拉力的合力,根据几何知识可知,应为F。
3.(2021山西长治高一月考)三个共点力F1、F2、F3可用如图所示的有向线段表示,它们围成封闭的三角形。
则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大的是()中F1和F2的合力为-F3,合力等于0;B中F1和F3的合力为F2,合力等于2F2;C中F1和F2的合力为F3,合力等于2F3;D中F2和F3的合力为F1,合力等于2F1;由上可知2F1最大,故选D。
4.如图甲为射箭比赛时的场景。
已知弓的顶部跨度为l,且拉弓过程中l保持不变;弦均匀且弹性良好,其自由长度也为l,劲度系数为k;射箭时弦和箭可等效为图乙情景:箭在弦的正中间,弦夹在类似动滑轮的附加装置上,将箭发射出去。
发射箭时弦的最大长度为2l,设弦的弹力满足胡克定律,则箭被发射瞬间所受的弹力为()kl B.kl C.√3kl D.2klA.√32,两侧弦和虚线构成一个正三角形,则弦伸长的长度为x=2l-l=l,由胡克定律知,弦上的拉力为F=kx=kl,两侧弦之间的夹角为60°,则箭受到的弹力,即两侧弦的拉力的合力为F'=2F cos 30°=√3kl。
3.4 力的合成与分解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练习】
![3.4 力的合成与分解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a5891251da38376bae1fae82.png)
第三章相互作用——力4 力的合成与分解知识点一合力与分力力的合成1.合力、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跟原来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原来的几个力叫做分力.*注意: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的关系.受力分析时不能同时考虑合力和分力,否则出现重复.2.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3.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4.合力与分力间的大小关系.当两分力F1、F2大小一定时,(1)最大值:两力同向时合力最大,F=F1+F2,方向与两力同向;(2)最小值:两力方向相反时,合力最小,F=|F1-F2|,方向与两力中较大的力同向;(3)合力范围:两分力的夹角θ(0°≤θ≤180°)不确定时,合力大小随夹角θ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合力大小的范围是:|F1-F2|≤F≤F1+F2.知识点二力的分解1.力的分解:已知一个力求它的分力的过程.2.分解法则: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3.分解依据:通常依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4.一般把一个力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或沿斜面方向和垂直斜面方向分解.5.一个合力可分解为唯一的一组分力的条件.(1)已知合力和两个分力的方向时,有唯一解.(2)已知合力和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时,有唯一解.(3)已知合力F以及一个分力F1的方向和另一个分力F2的大小时,若F与F1的夹角为α,有下面几种可能:①当F sin α<F2<F时,有两解,如图甲所示②当F2=F sin α时,有唯一解,如图乙所示③当F2<F sin α时,无解,如图丙所示④当F2>F时,有唯一解,如图丁所示*按实际效果分解的几个实例.实例分析地面上物体受斜向上的拉力F,其效果为一方面使物体沿水平地面前进,另一方面向上提物体,因此可分解为水平向前的力F1和竖直向上的力F2.F1=F cos α,F2=F sin α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其重力产生两个效果:一是使物体具有沿斜面下滑趋势的分力F1,二是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分力F2·F1=mgsin α,F2=mgcos α质量为m的光滑小球被竖直挡板挡住而静止于斜面上时,其重力产生两个效果:一是使球压紧板的分力F1,二是使球压紧斜面的分力F2. F1=mgtan α,F2=mg cos α质量为m的光滑小球被悬线挂靠在竖直墙壁上,其重力产生两个效果:一是使球压紧竖直墙壁的分力F1,二是使球拉紧悬线的分力F2. F1=mgtan α,F2=mg cos α质量为m的物体被OA、OB绳悬挂于O点,重力产生两个效果:对OA的拉力F1和对OB的拉力F2. F1=mgtan α,F2=mg cos α质量为m的物体被支架悬挂而静止,其重力产生两个效果:一是拉伸AB的分力F1;二是压缩BC的分力F2. F1=mgtan α,F2=mg cos α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的物理量.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求和时按照算术法则相加的物理量.3.三角形定则:如图所示,三个矢量F1、F2和F构成一个三角形,其中首尾连接的矢量F1、F2为两个分矢量,从一个矢量的箭尾指向另一个矢量的箭头的矢量F为合矢量,矢量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和方向分别表示三个矢量的大小和方向.知识点三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一、实验原理1.若用一个力F′或两个力F1和F2共同作用都能把橡皮条沿某一方向拉至相同长度,即力F′与F1、F2的共同作用效果相同,那么F′为F1、F2的合力.2.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F′和F1、F2的大小,并记下它们的方向,作出F′和F1、F2的图示,以F1、F2的图示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其对角线即为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得的F1、F2的合力F.3.比较F′与F,若它们的长度和方向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则可以证明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正确性.二、实验器材方木板、白纸、弹簧测力计(两只)、橡皮条、细绳套、三角板、刻度尺、图钉(若干).三、实验步骤(1)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水平桌面上的方木板上.(2)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A点,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个细绳套.(3)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到某一位置O,如图所示,记录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用铅笔描下O点的位置及此时两细绳套的方向.(4)用铅笔和刻度尺从结点O沿两细绳套方向画直线,按选定的标度作出这两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和F2的图示,并以F1和F2为邻边用刻度尺作平行四边形,过O点画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此对角线即为合力F的图示.(5)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O,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细绳的方向,用刻度尺从O点按同样的标度沿记录的方向作出这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的图示.(6)比较力F′与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F在大小和方向上是否相同.(7)改变两个力F1与F2的大小和夹角,再重复实验两次.四、误差分析1.误差来源.除弹簧测力计本身的误差外,还有读数误差、作图误差等.2.减小误差的办法.(1)实验过程中读数时眼睛一定要正视弹簧测力计的刻度,要按有效数字和弹簧测力计的精度正确读数和记录.(2)作图时用刻度尺借助于三角板,使表示两力的对边一定要平行.(3)因两个分力F1、F2间的夹角θ越大,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合力F的误差ΔF就越大,所以,实验中不要把θ取得太大,但也不宜太小,以60°~120°之间为宜.五、注意事项1.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注意的问题.(1)弹簧测力计的选取方法将两只弹簧测力计调零后互钩水平对拉,若两只弹簧测力计在对拉过程中,读数相同,则可选;若读数不同,应另换,直至相同为止.(2)弹簧测力计不能在超出它的测量范围的情况下使用.(3)使用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否则应校正零位(无法校正的要记录下零误差).(4)被测力的方向应与弹簧测力计轴线方向一致,拉动时弹簧不可与外壳相碰或摩擦.(5)读数时应正对、平视刻度.2.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时应注意的问题.(1)不要直接以橡皮条端点为结点,可拴一短细绳连两细绳套,以三绳交点为结点,应使结点小些,以便准确地记录结点O的位置.(2)在同一次实验中,使橡皮条拉长时结点O的位置一定要相同.(保证作用效果相同)(3)不要用老化的橡皮条,检查方法是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要反复做几次,使橡皮条拉到相同的长度看弹簧测力计读数有无变化.(4)细绳套应适当长一些,便于确定力的方向.不要直接沿细绳套的方向画直线,应在细绳套末端用铅笔画一个点,去掉细绳套后,再将所标点与O点连直线确定力的方向.(5)在同一次实验中,画力的图示所选定的标度要相同,并且要恰当选取标度,使所作力的图示稍大一些.(6)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勾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时,其夹角不宜太小,也不宜太大,以60°到120°之间为宜.【例1】(多选)两个共点力F1、F2大小不同,它们的合力大小为F,则()A.F1、F2同时增大一倍,F也增大一倍B.F1、F2同时增加10 N,F也增加10 NC.F1增加10 N,F2减少10 N,F一定不变D.若F1、F2中的一个增大,F不一定增大【例2】把一个80 N的力F分解成两个分力F1、F2,其中力F1与F的夹角为30°,求:(1)当F2最小时,另一个分力F1的大小.(2)F2=50 N时F1的大小.【例3】(多选)已知力F的一个分力F1跟F成30°角,大小未知,另一个分力F2的大小为33F,方向未知,则F1的大小可能是()A.33F B.32F C.233F D.3F【例4】如图中,用绳AC和BC吊起一个重50 N的物体,两绳AC、B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和45°,求绳AC和BC对物体的拉力.【例5】某学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时,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筋的结点位置O点以及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如图(a)所示.(1)试在图(a)中作出无实验误差情况下F1和F2的合力图示,并用F表示此力.(2)图(b)所示是甲和乙两位同学在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哪一个比较符合实验事实?(F′是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的图示)随堂练习1.(多选)关于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如果与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B.合力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分力C.合力就是几个力的代数和D.合力小于任何一个分力是可能的2.同时作用在某物体上的两个方向相反的力,大小分别为6 N和8 N,当8 N的力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两力合力的大小()A.先减小,后增大B.先增大,后减小C.逐渐增大D.逐渐减小3.如图所示,为两个共点力的合力F随两分力的夹角θ变化的图象,则这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为()A.1 N和4 N B.2 N和3 N C.1 N和5 N D.2 N和4 N4.(多选)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三个力作用,其大小分别是4 N、5 N、8 N,则其合力大小可以是()A.0 N B.10 N C.15 N D.20 N5.把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时()A.一个分力变大时,另一个分力一定要变小B.两个分力不能同时变大C.无论如何分解,两个分力不能同时小于这个力的一半D.无论如何分解,两个分力不能同时大于这个力的2倍6.如图所示,在同一平面内,大小分别为1 N、2 N、3 N、4 N、5 N、6 N的六个力共同作用于一点,其合力大小为()A.0 B.1 N C.3 N D.6 N7.某物体在n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合力为零,若把其中一个力F1的方向沿顺时针方向转过90°,而保持其大小不变,其余力保持不变,则此时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为() A.F1 B.2F1C.2F1 D.08.如图所示,物体M在斜向右下方的推力F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恰好做匀速运动,则推力F和物体M受到的摩擦力的合力方向()A.竖直向下B.竖直向上C.斜向下偏左D.斜向下偏右9.水平横梁一端A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小滑轮B.轻绳的一端C固定于墙壁上,另一端跨过小滑轮后悬挂一质量m=10 kg的重物,∠CBA=30°,如图所示,则小滑轮受到轻绳的作用力为多大(取g=10 m/s2)?10.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放一质量为1.0 kg的木块,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在水平方向上对木块同时施加相互垂直的两个拉力F1、F2,已知F1=3.0 N,F2=4.0 N,取g=10 m/s2,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少?若将F2顺时针转90°,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的合力大小为多少?11.如设有五个力同时作用于质点P,它们的大小和方向相当于正六边形的两条边和三条对角线,如图所示,这五个力中的最小力的大小为F,则这五个力的合力等于()A.3F B.4F C.5F D.6F12.(多选)将质量为m的长方形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与水平方向成α角的斜向右上方的力F拉木块,如图所示,则()A.力F的水平分力为F cos αB.力F的竖直分力为F sin α,它使物体m对桌面的压力比mg小C.力F的竖直分力为F sin α,它不影响物体对桌面的压力D.力F与木块重力mg的合力方向可以竖直向上13.F1、F2的合力为F,已知F1=20 N,F=28 N,那么F2的取值可能是()A.40 N B.70 N C.100 N D.6 N14.在同一平面内共点的四个力F1、F2、F3、F4的大小依次为19 N、40 N、30 N和15 N,方向如图所示,求它们的合力.15.在探究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1)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正确的是______.A.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B.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C.将弹簧测力计都拉伸到相同刻度D.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2)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________.A.两细绳必须等长B.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C.用两弹簧测力计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测力计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4 力的合成与分解【例1】答案:AD解析:F 1、F 2同时增大一倍,F 也增大一倍,选项A 正确.F 1、F 2同时增加10 N ,F 不一定增加10 N ,选项B 错误.F 1增加10 N ,F 2减少10 N ,F 可能变化,选项C 错误.若F 1、F 2中的一个增大,F 不一定增大,选项D 正确. 【例2】答案:40 3 N (2)(403-30) N 或(403+30) N 解析:(1)当F 2最小时,如图甲所示,F 1和F 2垂直,此时F 1=F cos30°=80×32N =40 3 N. (2)根据图乙所示,F sin 30°=80 N×12=40 N<F 2,则F 1有两个值. F 1′=F cos 30°-F 22-(F ·sin 30°)2=(403-30) NF 1″=(403+30) N.【例3】答案:AC解析:因F 2=33F >F sin 30°,故对应的F 1的大小有两种可能. 如图所示,F 1的两个解分别对应于三角形的边长OC 和OD 的长度,由三角形的特点和对称性得CB =BD =F 22-⎝⎛⎭⎫F 22=36F ,所以F 1=32F ±36F ,A 、C 正确. 【例4】答案:50(3-1) N 252(3-1) N解析:此题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但因其夹角不是特殊角,计算麻烦,如果改用正交分解法则简便得多.以C 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设x 轴水平,y 轴竖直,在图上标出F AC 和F BC 在x 轴和y 轴上的分力.F ACx =F AC sin 30°=12F AC , F ACy =F AC cos 30°=32F AC , F BCx =F BC sin 45°=22F BC , F BCy =F BCy cos 45°=22F BC . 在x 轴上,F ACx 与F BCx 大小相等:12F AC =22F BC ;① 在y 轴上,F ACy 与F BCy 的合力与重力相等:32F AC +22F BC =50 N ;② 联立①②得,绳BC 的拉力和绳AC 的拉力:F BC =25(6-2) N =252(3-1) N ,F AC =50(3-1) N.【例5】答案:(1)见解析图 (2)甲解析:(1)F 1和F 2的合力图示如图所示.(2)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可以与橡皮筋拉力的方向有偏差,但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结点的拉力与橡皮筋拉力一定在同一直线上,故甲符合实验事实.随堂练习1、答案:AD解析:力的合成遵循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所以求几个力的合力是求这几个力的矢量和,C 错,合力的大小可能大于任何一个分力,也可能小于任何一个分力,D 对.2、答案:A解析:当8 N 的力减小到6 N 时,两个力的合力最小为0,若再减小,两力的合力又将逐渐增大,两力的合力最大为6 N ,故A 正确.3、答案:B解析:两个分力之和为最大值,两个分力之差为最小值,即F 1+F 2=5 N ,F 1-F 2=1 N .解得F 1=3 N ,F 2=2 N 2,B 正确.4、答案:ABC解析:三力方向相同时合力有最大值,即4 N +5 N +8 N =17 N ,而F 1=4 N 和F 2=5 N 这两力合力F 的最大值为9 N ,最小值为1 N ,另一力为8 N ,且1 N<8 N<9 N ,取F 1和F 2适当夹角,可使其合力F 的大小为8 N ,再取F 3的方向与F 的方向相反,则F 1、F 2、F 3合力为零,此即为最小值,故三力合力的取值范围为0≤F ≤17 N ,选A 、B 、C.5、答案:C解析:设把一个力F 分解为F 1、F 2两个分力,当F 1、F 2在一条直线上且方向相反时,则有F =|F 1-F 2|,当F 1变大时,F 2也变大,A 、B 错.F 1、F 2可以同时大于F 的2倍,D 错.当将F 沿一条直线分解为两个方向相同的力F 1、F 2时,则有F =F 1+F 2,可知F 1、F 2不可能同时小于12F ,C 对. 6、答案:D解析:三对共线的分力分别求合力,大小均为3 N ,方向如图所示.夹角为120°的两个3 N 的力的合力为3 N ,且沿角平分线方向,故所给六个力的合力为6 N .D 正确.7、答案:B解析:物体受n 个共点力作用合力为零,则其中n -1个力的合力一定与剩下来的那个力等大反向,故除F 1以外的其他各力的合力的大小也为F 1,且与F 1反向,故当F 1转过90°时,合力应为2F 1.B 正确.8、答案:A解析:物体M 受四个力作用(如图所示),支持力F N 和重力G 的合力一定在竖直方向上,由平衡条件知,摩擦力F ′和推力F 的合力与支持力F N 和重力G 的合力必定等大反向,故F ′与F 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下.A 正确.9、答案:100 N解析:以滑轮与绳子的接触点B 为研究对象.悬挂重物的轻绳的拉力F =mg =100 N ,BC 段绳子在B 处有沿绳子斜向上的拉力、BD 段绳子在B 处有沿绳子竖直向下的拉力,大小都是100 N ,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CBD =120°,则∠CBE =∠DBE =60°,即△CBE 是等边三角形,故滑轮受到绳子的作用力大小为F 合=100 N.10、答案:5.0 N 1.0 N解析: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图中F 1与F 2的合力F =F 21+F 22=5.0 N .若木块滑动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 ′=μF N =μmg =6.0 N .由于F <F ′,故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木块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大小与F 相等,即为5.0 N.当F 2顺时针旋转90°时,F 1与F 2方向相同.它们的合力为F 1+F 2=7.0 N>6.0 N .此时木块运动受滑动摩擦力作用,木块受的合力为1.0 N.11、答案:D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F 1和F 4的合力为F 3,F 2和F 5的合力为F 3,所以五个力的合力等于3F 3,因为F 1=F ,根据几何关系知,F 3=2F ,所以五个力的合力大小为6F ,方向沿F 3方向,故选D 。
高中物理必修一力的合成和分解练习及解析
![高中物理必修一力的合成和分解练习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758fe26ba0d4a7303763a8d.png)
高中物理必修一:力的合成和分解课时练习一、单选题1.两个力F1和F2间的夹角为θ,两力的合力为F。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若F1和F2大小不变,夹角θ由零增大到180°过程中,合力先减小后增大B.合力F总比分力F1和F2中任何一个力都大C.F1和F2大小相等时,它们的合力大小F可能等于分力大小D.两力F1、F2与F是物体同时受到的三个力2.如下图所示,三个大小相等的力F,作用于同一点O,则合力最大的是()A.B.C.D.3.甲、乙两人用绳子拉船,使船沿OO′方向航行,甲用1000N的力拉绳子,方向如图所示,则乙的拉力最小值为()A.B.500N C.1000N D.400N4.如图所示,一个物体由绕过定滑轮的细绳拉着,分别被图中所示的三种情况拉住静止不动,在这三种情况下,若绳的拉力分别为T1、T2、T3,轴心对定滑轮的支持力分别为N1、N2、N3,若不计滑轮的质量及摩擦,则()A.T1=T2=T3N1=N2=N3B.T1>T2>T3N1=N2=N3C.T1=T2=T3N1>N2>N3D.T1<T2<T3N1<N2<N35.如图所示,将光滑斜面上物体的重力mg分解为G1、G2两个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重力mg、支持力F N以及G1、G2四个力的作用B.物体只受到重力mg和斜面的支持力F N的作用C.G1是斜面给物体的下滑力,G2是物体给斜面的压力D.斜面对物体支持力F N的大小等于mg sinθ6.有两个共点力,一个力的大小是10N,另一个力的大小是4N,它们合力的大小可能是()A.40N B.25N C.15N D.8N7.下图中按力的作用效果分解错误的是()A.B.C.D.8.如图为颈部牵拉器牵拉颈椎肥大患者的示意图.当颈部肥大压迫神经时,需要用颈部牵拉器牵拉颈部,以缓解神经压迫症状.图中牵拉细绳为跨过三个光滑小滑轮的同一根绳子,牵拉绳分别为水平、竖直方向,牵拉物P的重力为G,不计小滑轮重力,则牵拉器作用在患者头部的合力大小是A.G B.2G C D.3G9.如图所示,一个力F=30N,现已知F的一个分力F1的方向与F成37°,大小未知.已知sin37º=0.6,cos37°=0.8.关于另一个分力F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F2的最小值等于零B.无法确定F 2的最小值C.F 2的最小值等于12N D.F 2的最小值等于18N10.三个共点力大小满足F1≤F2≤F 3,则它们的合力F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大小一定满足F≥F 3 B.F大小一定满足F≥F 1C.F大小的取值范围一定是0≤F≤F 1+ F 2+ F 3D .若F 1: F 2: F 3=3:4:5,只要适当调整它们之间的夹角,一定能使合力为零11.小娟、小明两人共提一桶水匀速前行,如图所示,已知两人手臂上的拉力大小相等且为F ,两人手臂间的夹角为θ,水和水桶的总重力为G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当θ为120°时,F =2G B .不管θ为何值,F =2G C .θ 越大,F 越大 D .θ 越大,两个拉力F 的合力越小12.如图所示,物体静止在倾角为 的斜面上,物体所受重力G 沿垂直于斜面方向和平行于斜面方向分解为F 1和F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F 1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B .F 1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 .F 2就是斜面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D .F 2与斜面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填空题13.如图所示,甲、乙两同学同时推一辆小车,甲用40N 的力水平向右推,乙用50N 的力水平向左拉,两力沿同一直线,则小车受到推力的合力大小为 N ,方向14.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3 N 、5 N ,则它们合力的最大值为 N,最小值为 N.15.两个共点力的合力最大为15N ,最小为5N ,则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____N 和___N .若这两个力的夹角是90°,则合力的大小为 ____N .16.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测得图中弹簧OC 的劲度系数为500 N/m.如图1所示,用弹簧OC 和弹簧秤a 、b 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在保持弹簧伸长1.00 cm 不变的条件下:(1)若弹簧秤a、b间夹角为90°,弹簧秤a的读数是________N(图2中所示),则弹簧秤b的读数可能为________N.(2)若弹簧秤a、b间夹角大于90°,保持弹簧秤a与弹簧OC的夹角不变,减小弹簧秤b与弹簧OC的夹角,则弹簧秤a的读数________、弹簧秤b的读数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三、解答题17.如图所示,光滑斜面的倾角为θ,有两个相同的小球1、2,分别用光滑挡板A B、挡住,挡板A沿竖直方向,挡板B垂直斜面。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二章第2讲:力的合成与分解有答案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二章第2讲:力的合成与分解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54a2ebc5da50e2524d7ffd.png)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二章第2讲:力的合成与分解一、选择题。
1. 如图所示,体操吊环运动有一个高难度的动作就是先双手撑住吊环(图甲),然后身体下移,双臂缓慢张开到图乙位置,则在此过程中,吊环上两根绳的拉力F T(两个拉力大小相等)及它们的合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为()A.F T减小,F不变B.F T增大,F不变C.F T增大,F减小D.F T增大,F增大2.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杆上穿有两个重力均为2N的球A、B,在两球之间夹一弹簧,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N/m,用两条等长的线将球C与A、B相连,此时弹簧被压缩了10cm,两条线的夹角为60∘,则()A.弹簧弹力大小为0.5NB.细线拉力大小为2NC.C球的重力为√3ND.杆对A球的支持力为(4+2√3)N3. 小娟、小明两人共提总重力为G的一桶水匀速前行,如图所示,两人手臂用力大小均为F,手臂间的夹角为θ.则()B.当θ=90∘时,F有最小值A.当θ=60∘时,F=G2C.当θ=120∘时,F=GD.θ越大时,F越小4. 盖房子有时需要用到瓦这种建筑材料,如图甲所示,工人需要把一些瓦从高处送到低处,设计了一种如图乙所示的简易滑轨.两根圆柱形木杆AB和CD相互平行,斜靠在竖直墙壁上,把一摞瓦放在两木杆构成的滑轨上,瓦将沿滑轨滑到低处.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瓦滑到底端时速度较大,有可能摔碎,为了防止瓦被损坏,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A.减小两杆之间的距离B.增大两杆之间的距离C.减少每次运送瓦的块数D.增多每次运送瓦的块数5.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两个小球A、B固定在轻杆的两端,将其放入光滑的半圆形碗中,杆的长度等于碗的半径,当杆与碗的竖直半径垂直时,两小球刚好能平衡,则小球A对碗的压力大小为()A.2√33mg B.√32mg C.√33mg D.2mg6. 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的三脚架上固定着一质量为m的照相机,三脚架的三根轻质支架等长,与竖直方向均成30∘角,则每根支架承受的压力大小为()A.mg3B.2mg3C.√3mg6D.2√39mg7. 如图所示为男子吊环比赛中的一个场景,此时人静止不动,吊绳与竖直方向分开相同的角度,设人的重力大小为G,左边吊绳张力为F1,右边吊绳张力为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1和F2大小之和一定等于GB.F1和F2大小之和一定小于GC.吊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增大时,F1和F2都会变大D.吊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增大时,F1和F2都会变小8. 有上下两条动摩擦因数相同的水平轨道L1、L2,它们在同一竖直面内,相同质量的物块A、B放置在两轨道上,轨道L1开一条平行轨道方向的细缝,可使细线通过,如图所示.A物块在B物块正上方.在连接A、B细线的中点O施加拉力,使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的方向可能是(图中OQ表示水平方向)()A.沿OP方向B.沿OQ方向C.沿ON方向D.沿OP、OQ、ON方向都可能9. 质量为M的磁铁,吸在竖直放置的磁性黑板上静止不动.某同学沿着黑板面用水平向右的恒力F轻拉磁铁,磁铁向右下方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磁铁受到的摩擦力f()A.大小为MgB.大小为√F2+(Mg)2C.大小为FD.方向水平向左10. 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 A、m B,且m A>m B,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滑轮的质量和一切摩擦均不计.如果绳一端由Q点缓慢地向左移到P点,整个系统重新平衡后,物体A的高度和两滑轮间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如何变化()A.物体A的高度升高,θ角变大B.物体A的高度降低,θ角变小C.物体A的高度升高,θ角不变D.物体A的高度不变,θ角变小二、多选题。
2024-2025高一物理第04讲 力的合成和分解(分层练习)解析版
![2024-2025高一物理第04讲 力的合成和分解(分层练习)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e6f24938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73.png)
第04讲 力的合成和分解1.下列四组共点力分别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可能使物体保持静止状态的是( ) A .1N 3N 5N 、、 B .2N 4N 6N 、、 C .3N 4N 5N 、、 D .4N 4N 4N 、、 【答案】A【详解】A .3N 、5N 的合力范围为2N 8N F ≤≤合,1N 的力不在这个合力范围之内,三力不可以平衡,不可能使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故A 符合题意;B .4N 、6N 的合力范围为2N 10N F ≤≤合,2N 的力在这个合力范围内,三力可以平衡,故B 不符合题意;C .4N 、5N 的合力范围为1N 9N F ≤≤合,3N 的力在这个合力范围内,三力可以平衡,故C 不符合题意;D .4N 、4N 的合力范围为0N 8N F ≤≤合,4N 的力在这个合力范围内,三力可以平衡,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2.分力和合力大小关系为( ) A .合力总是大于每一个分力 B .合力至少比一个分力大C .两分力大小不变,夹角(在0°~180°范围内)增大时,合力一定增大D .两分力1F 和2F 的夹角不变,1F 大小不变,增大2F ,合力的大小可能不变 【答案】D【详解】AB .随两分力夹角的不同,合力的大小也不同,合力可能大于每一个分力,也可能小于每一个分力,故AB 错误;C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如果两分力大小不变,当夹角(在0°~180°范围内)增大时,合力一定减小,故C 错误;D .当分力之间的夹角不变,如果夹角为180°,当分力增大时,合力的大小可能不变,但方向变化了,故D 正确。
故选D 。
3.如图所示,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六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F 、2F 、3F 、4F 、5F 、6F ,相邻两力间的夹角均为60°,其合力大小为( )A .FB .2FC .6FD .0【答案】D【详解】竖直方向两力的合力为3F ,竖直向上;3F 与6F 两力的合力为3F ,沿6F 的方向;2F 与5F 两力的合力为3F ,沿5F 的方向。
人教高中物理必修一-力的合成与分解基础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高中物理必修一-力的合成与分解基础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f058df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a1.png)
人教高中物理必修一-力的合成与分解基础练习题(含答案)高一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基础练题1.在力的合成中,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什么?A。
合力可以比两分力都小。
2.将一个力F分解为两个不为零的力,下列哪种或哪些分解方法是不可能的?B。
分力之一垂直于F。
3.已知物体在F1、F2、F3三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若F1=20N,F2=28N,那么F3的大小可能是多少?C。
40N。
4.两个共点力大小相等都等于F,同时作用在物体上时合力大小也等于F,此时两力之间的夹角应为多少?A。
0度。
5.将一个8N的力分解成两个分力,下列各组值不可能的有哪些?B。
10N和10N。
6.物体受到两个方向相反的共点力F1和F2的作用,F1=4N,F2=5N,在F2由5N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小变化是什么?C。
先减小后增大。
7.弹簧秤两端各拴一绳,用大小都等于F、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分别拉住两绳,则弹簧秤的读数F1和弹簧秤所受的合力F2分别为多少?A。
F1=2F,F2=0.8.如图所示是骨折病人的牵引装置示意图,绳的一端固定,绕过定滑轮和动滑轮后挂着一个重物,与动滑轮相连的帆布带拉着病人的脚,整个装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为了使脚受的拉力增大,可采取的方法是什么?D。
只将两定滑轮的间距增大。
9.如图所示,人的质量为M,物块的质量为m,且M>m,若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则当人拉着绳向右跨出一步后,人和物仍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什么?C。
人对地面的作用力不变。
1.题目解答:1.当θ=0时,两个力的合力最大,最大值是7N;当θ=180°时,两个力的合力最小,最小值是1N。
2.这三个力的合力大小为20N。
3.F1=50N,F2=86.6N。
4.风力的大小为F = mg tanθ,金属丝的拉力大小为T =mg/cosθ。
5.(8) 在纸面上任选一点B,测出OA和OB的长度,作出OA和OB的方向,作出F的平行四边形,求出F的大小和方向。
高一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试题含答案
![高一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a529e0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52.png)
高一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试题含答案1. 問題:一個物體受到兩個力的作用:一個向東方的力$F_1=80N$,一個向南方的力$F_2=100N$,則合成力的大小為多少?合成力的方向是向哪個方向?答案:合成力的大小為$F=\sqrt{F_1^2+F_2^2}=\sqrt{(80N)^2+(100N)^2}=128N$,合成力的方向是東南方向。
2. 問題:一個物體受到一個向上的力$F_1=50N$和一個向下的力$F_2=30N$的作用,則合成力的大小為多少?合成力的方向是向哪個方向?答案:合成力的大小為$F=|F_1-F_2|=|50N-30N|=20N$,合成力的方向是向上方向。
3. 問題:一個物體受到一個向左的力$F_1=60N$和一個向右的力$F_2=40N$的作用,則合成力的大小為多少?合成力的方向是向哪個方向?答案:合成力的大小為$F=|F_1-F_2|=|60N-40N|=20N$,合成力的方向是向左方向。
4. 問題:一個物體受到一個向東的力$F_1=50N$和一個向北的力$F_2=30N$的作用,則合成力的大小為多少?合成力的方向是向哪個方向?答案:合成力的大小為$F=\sqrt{F_1^2+F_2^2}=\sqrt{(50N)^2+(30N)^2}=58.31N$,合成力的方向是東北方向。
5. 問題:一個物體受到一個向西的力$F_1=60N$和一個向北的力$F_2=80N$的作用,則合成力的大小為多少?合成力的方向是向哪個方向?答案:合成力的大小為$F=\sqrt{F_1^2+F_2^2}=\sqrt{(60N)^2+(80N)^2}=100N$,合成力的方向是西北方向。
以上為高一物理力的合成與分解的試題及答案,希望能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和分解练习(含解析)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和分解练习(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e60daa589eb172ded63b7a9.png)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和分解练习(含解析)[要点对点练]要点一:力的合成1.如图所示,F1、F2、F3恰好构成封闭的直角三角形,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大的是( )[解析] 由矢量合成法则可知A选项的合力为2F3,B选项的合力为0,C选项的合力为2F2,D 选项的合力为2F3,因F2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故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大的为C选项.[答案] C2.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F1和F2,作用于物体的同一点.两力同向时,合力为A,两力反向时,合力为B,当两力互相垂直时合力为( )A.A2+B2B. A2+B2 2C.A+BD. A+B 2[解析] 由题意知F1+F2=A,F1-F2=B,故F1=A+B2,F2=A-B2.当两力互相垂直时,合力FF2 1+F22=⎝⎛⎭⎪⎫A+B22+⎝⎛⎭⎪⎫A-B22=A2+B22.[答案] B3.(多选)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的作用,下列几组力的合力不可能为零的是( )A.3 N,4 N,8 N B.5 N,2 N,3 NC.1 N,5 N,10 N D.10 N,10 N,10 N[解析] 三个力合成,若前两个力的合力可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就可以使这三个力的合力为零,只要使第三个力在其他两个力的合力范围之内,就可能使合力为零,即第三个力F3满足:||F1|-|F2||≤F3≤|F1|+|F2|.所以选项A、C符合题意.[答案]AC要点二:力的分解4.如图所示,拖拉机拉着耙耕地,拉力F与水平方向成α角,若将该力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分解,则它的水平分力为( )A.F sinαB.F cosαC.F tanα D.F sinα[解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将F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分解,则有F2=F cosα,B正确.[答案] B5.将一个有确定方向的力F=10 N分解成两个分力,已知一个分力有确定的方向,与F成30°夹角,另一个分力的大小为6 N,则在分解时( )A.有无数组解B.有两组解C.有唯一解D.无解[解析] 由三角形定则作图如图所示,由几何知识知另一分力的最小值F2′=F sin30°=10×12N=5 N,而题中分力的大小为6 N,大于最小值5 N,小于F=10 N,如图所示有两组解,B正确.[答案] B6.将物体所受重力按力的效果进行分解,下列图中错误的是( )[解析] A图中重力产生了使物体下滑的效果及压斜面的效果,故两分力即图中所示,A正确;B图中重力产生了向两边拉绳的效果,B正确;C图中重力产生了向两墙壁挤压的效果,故两分力应垂直于接触面,C错误;D图中重力产生了拉绳及挤压斜面的效果,D正确.[答案] C要点三:实验: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7.有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的拉力F1、F2和F3,回答下列问题.(1)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完成的是________.A.钩码的个数N1=N2=2,N3=4B.钩码的个数N1=N3=3,N2=4C.钩码的个数N1=N2=N3=4D.钩码的个数N1=3,N2=4,N3=5(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________.A.标记结点O的位置,并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B.量出OA、OB、OC三段绳子的长度C.用量角器量出三段绳子之间的夹角D.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3)在作图时,你认为图中________(选填“甲”或“乙”)是正确的.[解析] (1)实验中的分力与合力的关系必须满足:||F1|-|F2||<F3<|F1|+|F2|,因此B、C、D选项是可以的.(2)拆下钩码和绳子前要记录结点O的位置以及三段绳子的方向,故选A.(3)实验中F3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故甲正确.[答案](1)BCD (2)A (3)甲[综合提升练]8.(多选)两个共点力F1、F2大小不同,它们的合力大小为F,则( )A.F1、F2同时增大一倍,F也增大一倍B.F1、F2同时增加10 N,F也增加10 NC.F1增加10 N,F2减少10 N,F一定不变D.若F1、F2中的一个增大,F不一定增大[解析] 在矢量三角形中容易看出,F1、F2同时增大一倍,F也增大一倍,A正确;F1、F2同时增加10 N,若F1、F2夹角为180°,则合力不变,B错误;当两分力垂直时F=F21+F22,F′=(F1-10)2+(F2+10)2,F与F′不一定相等,C错误;当F1>F2,夹角为180°,F2稍微增大,合力减小,D正确.[答案]AD9.如图所示,小物块P沿光滑半圆曲面下滑,其重力G的切向分量为G1,从A点下滑到最低点B的过程中,下列关于G1的大小变化的情况正确的是( )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解析] 以物块为研究对象,作出重力的分解图如图所示,设切向分量G1与G的夹角为α,根据几何知识得G1=G cosα,当夹角α缓慢增大时,cosα减小,则G1变小,B正确.[答案] B10.(多选)质量为m的木块在推力F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运动.已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那么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A.μmg B.μ(mg+F sinθ)C.μ(mg-F sinθ) D.F cosθ[解析] 木块匀速运动时受到四个力的作用:重力mg、推力F、支持力F N、摩擦力f.沿水平方向建立x轴,将F进行正交分解如图(这样建立坐标系只需分解F),由于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在x轴上,向左的力等于向右的力(水平方向二力平衡);在y轴上向上的力等于向下的力(竖直方向二力平衡),即F cosθ=F f,F N=mg+F sinθ,又由于F f=μF压,所以F f=μ(mg +F sinθ),B、D正确.[答案]BD11.某同学为了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F随θ变化的关系,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中,把E点与力的传感器相连接得到合力大小,如图乙所示在计算机上显示了合力F与θ变化的规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θ越大,合力越大B.合力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分力C.根据图像无法求出两个分力的大小D.这两个分力大小分别为3 N和4 N[解析] 合力随θ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A错误;合力可以比任何一个分力大,也可以比任何一个分力小,B错误;由图像可知,当θ=0°时,F1+F2=7 N,当θ=180°时,|F1-F2|=1 N,可以解得两分力大小分别是3 N和4 N,故C错误,D正确.[答案] D12.某同学通过下述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弹簧秤固定在贴有白纸的竖直木板上,使其轴线沿竖直方向.②如下图所示,将环形橡皮筋一端挂在弹簧秤的秤钩上,另一端用圆珠笔尖竖直向下拉,直到弹簧秤示数为某一设定值时,将橡皮筋两端的位置标记为O1、O2,记录弹簧秤的示数F,测量并记录O1、O2间的距离(即橡皮筋的长度l).每次将弹簧秤示数改变0.50 N,测出所对应的l,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F(N)00.50 1.00 1.50 2.00 2.50l(cm)l10.9712.0213.0013.9815.05③找出②中F OO′.④在秤钩上涂抹少许润滑油,将橡皮筋搭在秤钩上,如图1所示.用两圆珠笔尖成适当角度同时拉橡皮筋的两端,使秤钩的下端达到O点,将两笔尖的位置标记为A、B,橡皮筋OA段的拉力记为F OA,OB段的拉力记为F OB.完成下列作图和填空:(1)利用表中数据在图2中画出F-l图线,根据图线求得l0=________cm.(2)测得OA=6.00 cm,OB=7.60 cm,则F OA的大小为________N.(3)在图3中作出F OA和F OB的合力F′的示意图.(4)通过比较F′与________的大小和方向,即可得出实验结论.[解析] (1)F-l图线如图甲所示,由图像知图线与横轴交点的横坐标即弹簧原长,故l0=10.0 cm.(2)由图像知橡皮筋的劲度系数k=50.0 N/m,OA、OB的长度之和是13.60 cm,原长10 cm,则形变量Δx=3.60 cm,所以弹力T=kΔx=1.80 N.(3)合力F′的示意图如图乙所示.(4)橡皮筋搭在秤钩上拉至O点和把橡皮筋挂在秤钩上拉至O点效果相同,F′应与F OO′比较.[答案](1)如解析图甲所示10.00(9.80、9.90、10.10均正确)(2)1.80(1.70~1.90均正确)(3)如解析图乙所示(4)F OO′。
高一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0021081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c3.png)
高一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试题答案及解析1.如图,质量为m的物块始终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则A.若斜面向左匀速移动距离s,斜面对物块做功mgsinθcosθsB.若斜面向上匀速移动距离s,斜面对物块做功mgsC.若斜面向左以加速度a匀加速移动距离s,斜面对物块不做功D.若斜面向上以加速度a匀加速移动距离s,斜面对物块做功m(g+a)s【答案】BD【解析】若斜面向右匀速移动,物体受力平衡,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等于重力,故斜面对物体做功为零,故A错误;斜面向上匀速运动,物体受力平衡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则作用力做功,故B正确;若斜面向左加速度a运动时,物体对斜面的作用力可分解为向上的大小等于重力的支持力,水平方向上,则斜面对物体做功,故C错误;若斜面向上以加速度a加速移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作用力,则斜面对物体做功,故D正确;【考点】考查了功的计算;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2.已知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为18N,则这两个力不可能是()A.10N,20N B.18N,18N C.8N,7N D.20N,28N【答案】C【解析】根据矢量合成法则可得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满足,A选项合力范围在10N到30N,所以有可能等于18N,故A错误;B选项合力范围在0到36N,所以B错误;C 选项合力在1N到15N之间,所以C正确;D选项合力在8N到48N之间,所以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合力与分力的关系3.将一个力F分解为不为零的力,下列分解方法中不可能的是()A.分力之一垂直于FB.两个分力与F都在同一直线上C.一个分力的大小与F的大小相同D.一个分力与F相同【答案】D【解析】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其中一个分力可以垂直于F.是可能的,故A正确.两个分力与F都在同一直线上是可能的.故B正确.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一个分力的大小与F的大小相等,故C可能,D不可能,故C正确,D错误;本题选择错误,故选D.【考点】力的合成和分解。
新教材高中物理第3章第4节力的合成和分解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物理第3章第4节力的合成和分解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9c45a50165ce0508763213f7.png)
新教材高中物理第3章第4节力的合成和分解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一、单项选择题1.(2019·北京朝阳高一期中)小芳同学想要悬挂一个镜框,以下四种方法中每根绳子所受拉力最小的是( )解析:选B.图中A、C、D的绳子与合力的方向都有一定的夹角,而选项B中的绳子与合力的夹角为0,当两个分力的夹角越大时,其合力越小,该题中的合力大小不变,故分力中只有B最小,选项B正确.2.(2019·桃江校级期中)下列4个图中,F1大小为5 N,F2大小为3 N,F3大小为7 N,其中F1、F2、F3的合力最大的是( )解析:选A.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A图中三个力的合力为2F3=14 N,B图中三个力的合力为0,C图中三个力的合力为2F1=10 N,D图中三个力的合力为2F2=6 N,所以A图合力最大,故A正确,B、C、D错误.3.5个力同时作用于质点O,此5个力大小和方向相当于正六边形的两条边和三条对角线,如图所示,这5个力的合力的大小为F1的( )A.3倍B.4倍C.5倍D.6倍解析:选A.法一:巧用对角线特性如图甲所示,根据正六边形的特点及平行四边形定则知:F2与F5的合力恰好与F1重合;F3与F4的合力也恰好与F1重合;故五个力的合力大小为3F1.法二:利用对称法如图乙所示,由于对称性,F2和F3的夹角为120°,它们的大小相等,合力在其夹角的平分线上,故力F 2和F 3的合力F 23=2F 2cos 60°=2(F 1 cos 60°)cos 60°=F 12. 同理,F 4和F 5的合力也在其角平分线上,由图中几何关系可知: F 45=2F 4cos 30°=2(F 1cos 30°)cos 30°=32F 1.故这五个力的合力F =F 1+F 23+F 45=3F 1.4.(2019·长沙高一检测)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 1、F 2,当它们间的夹角为90°时,合力大小为20 N ,那么当它们之间的夹角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 )A .40 NB .10 2 NC .20 2 ND .10 3 N 解析:选B.设F 1=F 2=F 0,当它们的夹角为90°时,如图甲所示,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其合力为2F 0,即2F 0=20 N ,故F 0=10 2 N .当夹角为120°时,如图乙所示,同样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其合力与F 0大小相等.5.如图所示,一根长为L 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 点,另一端悬挂质量为m 的小球A ,为使细绳与竖直方向成30°角时小球A 处于静止状态,则对小球施加的力最小为 ( )A.3mgB.32mgC.12mgD.33mg 解析:选C.将mg 在如图所示方向分解,施加的最小力与F 1等大反向即可使小球静止,故F =F 1=mg sin 30°=12mg ,选项C 正确. 6.蹦床运动是运动员在一张弹性网上借助于网的作用被弹起一定的高度,运动员在空中做出各种优美的动作.它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如图为蹦床上弹性网的示意图,网绳的结构为正方格形,O 、A 、B 、C 、D 等为网绳的结点.安全网水平张紧后,若质量为m 的运动员从高处落下,并恰好落在O 点上.该处下凹至最低点时,网绳DOE 、BOG 均成向上的120°张角,此时O 点受到的向下的冲击力大小为F ,则这时O 点周围每根网绳承受的力的大小为( )A .F B.F2C .F +mg D.F +mg2解析:选B.由题意知,4根绳子在竖直方向的合力大小为F ,设每根绳子拉力为T ,如图所示,则由几何关系有4T cos 60°=F ,所以T =F 2. 7.(2019·凉山州高一诊断)在日常生活中,力的分解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为用斧子把树桩劈开的图示,斧子对木桩施加一个向下的力F 时,产生了大小相等的两个侧向分力F 1、F 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F =2F 1sin θ2B .F =2F 1sin θC .F =2F 1cos θ2D .F =2F 1cos θ解析:选A.把向下的力F 分解,如图所示,则F =2F 1sin θ2,即A 正确.8.两个共点力F 1和F 2的大小不变,它们的合力F 跟两力F 1、F 2之间的夹角θ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合力F 大小的变化范围是( )A .0~1 NB .1~3 NC .1~5 ND .1~7 N解析:选D.由题图可得:θ=π时,|F 1-F 2|=1 N ;θ=0.5π时,F 21+F 22=5 N ,解得F 1=3 N ,F 2=4 N(或F 1=4 N ,F 2=3 N),故合力F 的范围是1 N ≤F ≤7 N ,故D 正确.二、多项选择题9.(2019·安徽六安一中高一检测)生活中拉链在很多衣服上应用,图中是衣服上拉链的一部分,当我们拉拉链的时候,拉头与拉链接触处呈三角形,使很难直接分开的拉链拉开,关于其中的物理原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拉开拉链的时候,三角形的物体增大了拉拉链的拉力B .拉开拉链的时候,三角形的物体将拉力分解为两个较大的分力C .拉开拉链的时候,三角形的物体将拉力分解为方向不同的两个分力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解析:选BC.在拉开拉链的时候,三角形物体在两链间和拉链一起运动,手的拉力在三角形物体上产生了两个方向不同的分力,分力的大小大于拉力的大小,所以很难直接分开的拉链很容易拉开,B 、C 正确.10.三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其大小分别为6 N 、8 N 、12 N ,其合力大小可能是( )A .4 NB .0C .15 ND .28 N解析:选ABC.对于三个力的合成,应该是先求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的取值范围,再去与第三个力合成即可.由于6 N 、8 N 这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介于2 N 与14 N 之间,再与12 N 的力去合成,其最小值是0,而最大值为(6+8+12)N =26 N ,所以选项A 、B 、C 正确.11.(2018·高考天津卷)明朝谢肇淛《五杂组》中记载:“明姑苏虎丘寺庙倾侧,议欲正之,非万缗不可.一游僧见之曰:无烦也,我能正之.”游僧每天将木楔从塔身倾斜一侧的砖缝间敲进去,经月余扶正了塔身.假设所用的木楔为等腰三角形,木楔的顶角为θ,现在木楔背上加一力F ,方向如图所示,木楔两侧产生推力F N ,则( )A .若F 一定,θ大时F N 大B .若F 一定,θ小时F N 大C .若θ一定,F 大时F N 大D .若θ一定,F 小时F N 大解析:选BC.由于木楔处在静止状态,故可将力F 沿与木楔的斜面垂直的方向进行分解,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力F 按效果分解的图示.并且可据此求出木楔两侧产生的推力.选木楔为研究对象,木楔受到的力有:水平向右的F 、和两侧给它的与木楔的斜面垂直的弹力,由于木楔处于平衡状态,所以两侧给它的与木楔的斜面垂直的弹力与F 沿两侧分解的推力是相等的,力F 的分解如图:则F =F 1cos ⎝ ⎛⎭⎪⎫90°-θ2+ F 2cos ⎝ ⎛⎭⎪⎫90°-θ2=2F 1cos ⎝ ⎛⎭⎪⎫90°-θ2=2F 1sin θ2,F N =F 1=F 2,故解得F N =F2sinθ2,所以F 一定时,θ越小,F N 越大;θ一定时,F 越大,F N 越大,B 、C 正确. 三、非选择题12.(2019·城北校级一模)“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 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 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 和OC 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1)某次实验中,拉OC细绳的弹簧秤指针位置如甲图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 N;乙图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2)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与橡皮筋连接的细绳必须等长B.用两只弹簧秤拉橡皮筋时,应使两弹簧秤的拉力相等,以便算出合力的大小C.用两只弹簧秤拉橡皮筋时,结点位置必须与用一只弹簧秤拉时结点的位置重合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短一些解析:(1)由图可知,甲图所示弹簧秤的最小分度为0.1 N,则读数为2.60 N;F是通过作图的方法得到合力的理论值,而F′是通过一个弹簧秤沿AO方向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到O点,使得一个弹簧秤的拉力与两个弹簧秤的拉力效果相同,测量出的合力.故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F′,由于误差的存在,F和F′方向并不重合.(2)与橡皮筋连接的细绳是为了确定细绳拉力的方向,两绳的长度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用两只弹簧秤拉橡皮筋时,只要使两弹簧秤拉力的合力与一只弹簧秤拉力的效果相同就行,两弹簧秤的拉力不需要相等,故B错误;为了保证效果相同,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至同一位置,故C正确;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长一些,这样引起的拉力方向的误差会小些,故D错误.答案:(1)2.60 F′(2)C13.“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1)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力________.(2)本实验采用的主要科学方法是________.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3)实验中可减小误差的措施是________.A.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要越大越好B.两个分力F1、F2间的夹角应越大越好C.拉橡皮筋时,弹簧测力计、橡皮筋、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D.A、O间距离要适当,将橡皮筋拉至结点O时,拉力要适当大些解析:(1)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时,拉力的方向沿AO方向即F,而F′是F1、F2合力的理论值,与实际值间存在误差,所以不一定沿AO方向.(2)本实验利用了一个力作用的效果与两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即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3)在本实验中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及两个分力F1、F2间夹角适当大些就好,不是越大越好,所以A、B错误;作图时,是在白纸中作图,作出的是水平力的图示,若拉力倾斜,则作出的图中的力的方向与实际力的方向有较大差别,故应使各力尽量与木板面平行,所以C 正确;力大些,测量误差减小,所以D正确.答案:(1)F(2)B (3)CD14.以下是某实验小组探究“二力合成规律”的过程.(1)首先进行如下操作:①如图甲,轻质小圆环挂在橡皮条的一端,另一端固定,橡皮条的长度为GE;②如图乙,用手通过两个弹簧测力计共同拉动小圆环.小圆环在拉力F1、F2的共同作用下,位于O点,橡皮条伸长的长度为EO;③撤去F1、F2,改用一个力F单独拉住小圆环,仍使其位于O点,如图丙.同学们发现,力F单独作用,与F1、F2共同作用的效果是一样的,都使小圆环保持静止,由于两次橡皮条伸长的长度相同,即________,所以F等于F1、F2的合力.(2)然后实验小组探究了合力F与分力F1、F2的关系:①由纸上O点出发,用力的图示法画出拉力F1、F2和F(三个力的方向沿各自拉线的方向,三个力大小由弹簧测力计读出);②用虚线将拉力F的箭头端分别与F1、F2的箭头端连接,如图丁,得到的启示是________;③多次改变拉力F1、F2的大小和方向,重做上述实验,通过画各力的图示,进一步检验所围成的图形.实验小组发现:在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个规律叫做________,上述实验中,如果把图乙和图丙的操作顺序对调,即先用拉力F将圆环拉到O点,再用拉力F1和F2共同拉圆环产生相同效果,则F1和F2就是F的________,此实验可以探究________规律.解析:(1)橡皮条对小圆环的拉力相同,即相同的作用效果.(2)图丁,得到的启示是可能构成平行四边形.(3)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个规律叫做平行四边形定则.先用拉力F将圆环拉到O点,再用拉力F1和F2共同拉圆环产生相同效果,则F1和F2就是F的分力,此实验可以探究力的分解规律.答案:(1)相同的作用效果(2)可能构成平行四边形(3)平行四边形定则分力力的分解。
3.4 力的合成和分解-同步练习(含解析)—【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机构)
![3.4 力的合成和分解-同步练习(含解析)—【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机构)](https://img.taocdn.com/s3/m/c7a28fd94a7302768f99392c.png)
3.4 力的合成和分解-同步练习(含解析)一、单选题1.物体受共点力F1、F2、F3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若F1、F2、F3三个力不共线,则这三个力可能选取的数值为()A.15N、5N、6NB.3N、6N、4NC.1N、2N、10ND.1N、6N、7N2.如图为汽车的机械式手刹(驻车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结构对称。
当向上拉动手刹拉杆时,手刹拉索(不可伸缩)就会拉紧,拉索OD、OC分别作用于两边轮子的制动器,从而实现驻车的目的。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当OD,OC两拉索夹角为60°时,三根拉索的拉力大小相等B.拉动手刹拉杆时,拉索AO上拉力总比拉索OD和OC中任何一个拉力大C.若在AO上施加一恒力,OD,OC两拉索夹角越小,拉索OD,OC拉力越大D.若保持OD,OC两拉索拉力不变,OD,OC两拉索越短,拉动拉索AO越省力3.如图所示,小方块代表一些相同质量的钩码,图甲中O为轻绳之间连接的结点,图乙中光滑的轻质小滑轮跨在轻绳上悬挂钩码,两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现将图甲中B滑轮的端点B稍稍右移一些,图乙中的端点B稍稍向上移动一些(图乙中的绳长不变),则关于θ角和OB绳的张力F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乙中的θ角均增大,F均不变B.图甲、乙中的θ角均不变,F均不变C.图甲中θ角增大、图乙中θ角不变,张力F均不变D.图甲中θ角减小、F不变,图乙中θ角增大、F减小4.如图,小明在倾斜的路面上使用一台没有故障的体重秤,那么测出来的体重示数比他实际体重()A.偏大B.偏小C.准确D.不准确,但无法判断偏大偏小5.如图,物体在力F作用下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F与水平面夹角为37°。
撤去F瞬间,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小可能是()A.0B.0.3FC.0.8FD.F6.关于力F1、F2及它们的合力F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力F一定与F1、F2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B.两力F1、F2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C.两力F1、F2可能是同一个物体受到的力,也可能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D.两力F1、F2与F是物体同时受到的三个力7.如图所示,有两个共点力,一个是F1=40N,一个是F2,它们的合力是F=100N,则F2的大小可能是()A.20 NB.40 NC.80 ND.160 N8.关于大小不变的两个共点力F1、F2的合力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力F的大小一定大于任一分力的大小B.合力F的大小一定小于任一分力的大小C.合力F的大小可能等于F1或F2的大小D.合力F的大小随F1、F2间夹角增大而增大二、多选题9.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5N和8N, 其合力的大小可能等于()A.2NB.5NC.8ND.13N10.将物体所受重力按力的效果进行分解,下列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11.如图,将力F=40N(大小、方向已知)分解为两个分力F1和F2,已知F2和F的夹角θ= .则关于分力F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sin =0.6,cos =0.8)A.当F1=30N时,有两个解B.当F1=50N时,有唯一解C.当F1=20N时,有唯一解D.当F1=24N时,有两个解12.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F1=15 N,F2=8 N,它们的合力大小可能等于()A.6NB.10NC.20ND.25N13.下列四组三个共点力的合力可能是0的有()A. B. C. D.14.作用于一个质点上的三个力,F1=4N,F2=28N,F3=11N,它们的合力大小可能为()A.24NB.25NC.3ND.11N三、解答题15.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木块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在大小F=8N、方向与水平面成θ=60°夹角斜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木块所受的合力大小;16.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力F垂直于斜面作用在木块上,如图所示,则木块对斜面的压力大小是多少?17.已知力F的一个分力F1跟F成30°角,大小未知,另一个分力F2的大小为F,方向未知,则F1的大小可能是多少?18.重为G的木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一人欲用最小的作用力F使木块沿水平地面匀速运动,问此最小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应如何?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B【解答】三力中某两个力的合力|F1﹣F2|≤F1、2合≤F1+F2,若另一个力F3的大小在F1、2合的取值范围内,则这三个力的合力可能为零,物体就处于平衡状态.A.10N≤F1、2合≤20N,F3=6N不在这范围内,A不符合题意;B.3N≤F1、2合≤9N,F3=4N在这范围内,B符合题意;C.1N≤F1、2合≤3N,F3=10N不在这范围内,C不符合题意;D.5N≤F1、2合≤7N,F3=7N在这范围内,但此时三力共线,不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04-第4节 力的合成和分解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人教版
![04-第4节 力的合成和分解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943277a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15.png)
点时,橡皮筋处于原长。
图3-4-14
(1)用一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端沿轴从点拉至坐标原点,此时拉力的
4.0
大小可由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的大小为____N。
【解析】由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规则可知,读数为4.0 N。
(2)撤去(1)中的拉力,橡皮筋端回到点;现使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拉橡皮
轴和轴上的合力合 和合 ,有
合 = 1 + 2 cos 37∘ − 3 cos 37∘ = 27 N
合 = 2 sin 37∘ + 3 sin 37∘ − 4 = 27 N
图3-4-20 图3-4-21如图3-4-21所示,合力
合 =
2
2
合
+
= 27 2 N
合
体不是斜面,故选项A错误;物体受到重力和支持力 两个力的作用,1 、2 是
重力的分力,故选项B错误;2 是重力沿垂直于斜面方向的分力,其作用效果是使物
体压紧斜面,2 的大小等于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但两者的受力物体不同,2 的受力
物体是物体,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受力物体是斜面,故选项C错误;合力与分力的作
A.
3
3
3
,但方向未知,则1 的大小可能是(
3
3
B.
C. 3
2
AD
)
2 3
D.
3
【解析】
3
3
∘
> sin 30 =
,由图3-4-12可知,1 的大小有两个可能值
2
图3-4-12
在Rt △ 中, = cos
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专题辅导知识要点梳理知识点一——合力与分力、共点力1、合力与分力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与某一个力单独作用的效果相同,则这一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
那几个力称为这一个力的分力2、共点力如果几个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我们就把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
知识点二——力的合成1、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若两个力同方向, F =F1 +F2,方向与分力的方向相同若两个力反方向,,方向与分力大的方向相同2、不在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若两个分力大小分别为F1、F2,夹角为,则两个力合力的大小讨论:a.当θ=00时,F =F1 +F2b. 当θ=1800时,c. 当θ=900时,d. 当θ=1200时,且F1 =F2时,F = F1 =F2e.当θ在00∽1800内变化时,当θ增大时,F随之减小,θ减小时,F随之增大知识点三——力的分解1、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力的分解同样也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2、把一个力分解成两个分力,仅是一种等效替代关系,不能认为这两个分力有两个施力物体。
同时分力的作用点也一定要和已知力的作用点相同。
3、力的分解时,应该根据力的实际效果来确定它的分力,因为分力与合力只有在相同作用效果的前提下才能够相互代替。
因此力的分解的关键是找出力的作用效果。
常见的几种情况分析如下:(1)斜面上的物体的重力一方面使物体沿斜面下滑,另一方面使物体紧压斜面,因此重力一般分解为沿斜面向下和垂直于斜面向下的两个力F1、F2,如图所示。
(2)地面上物体受斜向上的拉力F,拉力F一方面使物体沿水平地面前进,另一方面向上提物体,因此拉力F可分解为水平向前的力F1和竖直向上的力F2,如图所示。
(3)用绳子挂在墙上的篮球受到的重力G产生了两个效果,一个效果将绳子拉紧,另一个效果使球压墙,所以球的重力G可分解为斜向下拉绳子的力F1和水平压墙的力F2,如图所示。
(4)如图所示,电线OC对O点的拉力大小等于灯的重力,电线AO、BO都被拉紧,可见,OC上向下的拉力可分解为斜向下拉紧AO的力F1和水平向左拉紧BO的力F2。
4、当合力一定时,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将随着分力间夹角的改变而改变。
两个分力间的夹角越大,分力就越大;两个分力间的夹角越小,分力就越小。
知识点四——附加条件下力的分解将力F分解,(1)若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有唯一解(2)若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有唯一解(3)若已知F1的大小和F2与F的夹角θ(θ为锐角),则当F1<Fsinθ时,无解当F1=Fsinθ时,唯一解当Fsinθ<F1<F时,有两解当F1F时,唯一解知识点五——正交分解法正交分解法是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把一个已知力分解为两个互相垂直的分力。
正交分解适用于各种矢量。
在设定坐标后,可以将矢量运算转化成标量运算,所以正交分解是一种很有用的方法。
正交分解法的一般程序:a.正确选定直角坐标系b.分别将各个力投影到坐标轴上c.分别求出x、y轴上的合力Fx、Fy如图所示,将力F沿x轴和y轴两个方向分解,则d.由勾股定理求合力知识点六——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目的: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器材:方木板、白纸、弹簧测力计(两个)、橡皮筋、细绳套(两个)、铅笔、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实验原理:结点受三个共点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则F1、F2之合力必与F3平衡,改用一个拉力F′使结点仍到O,则F必与F1、F2的合力等效,与F3平衡,以F1、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求出合力F,比较F′与F的大小和方向,以验证力合成时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步骤:(1)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2)把方木板平放在桌面上,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A点,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细绳套。
(3)用两只弹簧秤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的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到某一位置O(如图所示)用铅笔描下O 点的位置和两条细绳的方向,并记录弹簧秤的读数。
注意在使用弹簧秤的时候,要使细绳与木板平面平行。
(4)用铅笔和刻度尺从力的作用点(位置O)沿着两条绳套的方向画直线,按选定的标度作出这两只弹簧秤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以F1和F2为邻边利用刻度尺和三角板作平行四边形,过O点画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即为合力F 的图示。
(5)只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O,记下弹簧秤的读数和细绳的方向,用刻度尺从O点按选定的标度沿记录的方向作出这只弹簧秤的拉力F′的图示。
(6)比较一下,力F′与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出的合力F在大小和方向上是否相同。
(7)改变两个力F1、F2的大小和夹角,再重复实验两次。
注意事项:(1)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应检查、校正零点,检查量程和最小刻度单位。
(2)用来测量F1和F2的两个弹簧测力计应用规格、性能相同,挑选的方法是:将两只弹簧测力计互相钩着,向相反方向拉,若两弹簧测力计对应的示数相等,则可同时使用。
(3)使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时,拉力应沿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弹簧测力计、橡皮筋、细绳套应位于与木板平行的同一平面内,要防止弹簧卡壳,防止弹簧测力计或橡皮筋与纸面摩擦。
拉力应适当大一些,但拉伸时不要超出量程。
(4)选用的橡皮筋应富有弹性,能发生弹性形变,实验时应缓慢地将橡皮筋拉伸到预定的长度.同一次实验中,橡皮筋拉长后的结点位置必须保持不变。
(5)准确作图是本实验减小误差的重要一环,为了做到准确作图,拉橡皮筋的细绳要长一些;结点口的定位应力求准确;画力的图示时应选用恰当的单位标度;作力的合成图时,应尽量将图画得大些。
(6)白纸不要过小,并应靠木板下边缘固定,A点选在靠近木板上边的中点为宜,以使O点能确定在纸的上侧。
规律方法指导1.对等效替代法的认识等效替代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通过等效替代可以简化物理模型:用一个力替代几个力,简化物体的受力。
等效替代强调的效果相同,这是等效代替法的灵魂。
2.任意两个力的合成任意两个力的合成满足公式;当θ等于零时,合力等于两分力相加;当θ等于1800时,合力等于两分力相减的绝对值。
合力随两个分力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因此两个力合力的范围3.多个力的合成力的合成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如果是多个共点力求合力,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先求出其中两个力的合力,然后同样再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这个力与第三个力的合力,直到把所有外力都合成为止,最后得到这些力的合力。
4.三个力合力的范围对于三个力求合力的范围,可以先将任意两个力合成,然后看剩余的力是否在这两个力合力的范围内,若在,合力最小一定为零。
若不在,将剩余的力与这两个力的合力作差,最小值就是最小的合力。
合力最大值将所有的力求和即可。
5.力的分解时,应该根据力的实际效果来确定它的分力力的分解时,应该根据力的实际效果来确定它的分力,因为分力与合力只有在相同作用效果的前提下才能够相互替代。
因此力的分解的关键是找出力的作用效果。
6.力的分解是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力的分解是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切不可认为每一个分力都有施力物体,同时分力的作用点要和已知力的作用点相同。
7.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的注意问题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两次必须使橡皮条伸长到同一位置O点,这样保证作用效果相同。
用一个弹簧秤拉动时,拉力的方向一定与橡皮条的方向相同。
类型一——合力与分力的关系1、关于合力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几个力的合力就是这几个力的代数和B.几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这几个力中的任何一个力C.几个力的合力可能小于这几个力中最小的力D.几个力的合力可能大于这几个力中最大的力思路点拨:合力与分力之间满足平形四边形定则解析:力的合成不是代数运算,而是矢量运算。
答案:CD总结升华:合力可以比分力大、可以比分力小、可以和分力的大小相等。
举一反三【变式】关于合力与分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每个分力的大小B.合力的大小至少大于其中的一个分力C.合力的大小可以比两个分力都大,也可以比两个分力都小D.合力的大小不可能与其中的一个分力相等思路点拨:合力与分力大小之间的关系存在多种可能。
解析:如果两个分力同方向,合力比任何一个分力都大;如果两个分力等大反方向,合力比任何一个分力都小;如果两个分力大小相等,夹角为1200,合力大小与分力大小相等。
答案:C总结升华:不能理解为合力(合在一起)就一定比分力大,因为这是矢量合成类型二——两个力合力的范围2、5N和7N的两个力的合力可能是:()A.3N B.13N C.2.5N D.10N思路点拨:两个力合力的范围解析:5N和7N的两个力的合力最小为2N,最大12N。
答案:ACD总结升华:清楚两个力合力的范围,只要是界于这个范围之间的所有力都有可能,这是由于这两个力夹角的不同来决定的。
举一反三【变式】两个力的合力最大值是10N,最小值是2N,这两个力的大小是______和______。
思路点拨:两个力同方向时,合力最大为二者之和;两个力反方向时,合力最小为二者之差的绝对值。
解析:设其中一个力为F1,另一个力为F2,则,,解得:,答案:6N、4N总结升华:该题中两个力反方向求合力没有加绝对值,这是由于这两个力哪个大都可以。
类型三——三个力求合力3、大小分别是5N、7N、9N的三个力合成,其合力F大小的范围是:()A.2N ≤F ≤20N B.3N≤F ≤21N C.0N≤ F ≤20N D.0N ≤F ≤21N思路点拨:三个力的合力,可以先将其中的两个力合成,然后与剩下的一个力再合成解析:三力的合力求其大小的范围,则先确定两力合成的大小范围,5N和7N的合力F′最大值为12N,最小值为2N,也就是大小可能为9N,若是F′的方向与9N力的方向相反,这两力合成后的合力可能为零。
若F′的大小为12N时,其方向与9N的方向相同时,合力的大小可能为21N,实际上就是三个力的方向相同的结果。
综上所述,选项D正确。
总结升华:三个力求合力,先将其中任意两个力合成,然后看剩余的力是否在这两个力合力的范围内,若在,合力最小一定为零。
若不在,将剩余的力与这两个力的合力作差,最小值就是最小的合力。
合力最大值将所有的力求和即可。
举一反三【变式】有三个力,F1=2N,F2=5N,F3=8N,则:()A.F1可能是F2和F3的合力B.F2可能是F1和F3的合力C.F3可能是F1和F2的合力D.上述说法都不对思路点拨:看这个力是否是另两个力的合力,可以将这两个力合成,如果这个力在这个范围,这个力就可以是这两个力的合力解析:将三个力中任意两个合成,第三个力都不在这个范围,因此A、B、C都不对。
答案:D总结升华:三个力中其中一个能否是另两个的合力,可以先将另外两个力进行合成,观察这个力是否在这个范围,如果不在,这个力一定不是这两个力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