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题 附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卷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下列关于教育目的的说法,正确的是:A. 教育目的是由国家统一制定的,具有强制性B. 教育目的应完全由社会需要决定C. 教育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D. 教育目的是一成不变的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教育目的的理解。
A选项,教育目的虽然受到国家政策和法律的影响,但并不是由国家强制制定的,而是综合考虑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结果,故A错误。
B选项,教育目的的确应反映社会需要,但也要考虑到个体发展的需要,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故B错误。
C选项,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强调人的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故C正确。
D选项,教育目的是随着时代、社会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故D错误。
2.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学阶段学生应掌握的学习策略?A. 复述策略B. 精加工策略C. 组织策略D. 逃避策略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学习策略的分类。
A选项,复述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保持信息在大脑中存储而采取的一系列重复学习的行为,如反复阅读、抄写等,是中学生常用的学习策略之一,故A正确。
B选项,精加工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信息,采用将新信息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的方法,如类比、概括等,也是中学生常用的学习策略,故B正确。
C选项,组织策略是学习者将分散的、孤立的信息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或系统,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如列提纲、画思维导图等,中学生也应掌握此策略,故C正确。
D选项,逃避策略并不是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它更多地表现为对学习任务的回避或逃避,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故D错误。
3.在中学德育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参与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来培养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这体现了德育的:A. 导向性原则B. 疏导性原则C. 实践性原则D. 集体教育原则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德育原则的应用。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试卷及解答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试卷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在中学教育过程中,教师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应当遵循的主要原则是:A. 直观性原则B. 启发性原则C. 因材施教原则D. 循序渐进原则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学教育中的教学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这一原则强调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和尊重,符合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A项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图像,聆听教师用语言对所学对象的形象描述,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B项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D项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虽然这些原则都是教学中重要的指导原则,但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要求相比,因材施教原则更为直接相关。
2.下列关于中学生情绪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情绪的冲动性明显B. 情绪的稳定性增强C. 情绪的调节能力较弱D. 情绪的丰富性增加答案:B解析:本题要求选出不正确的描述。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其情绪特点主要表现为情绪的冲动性、丰富性、不稳定性和调节能力相对较弱。
A项、C项、D项均准确描述了中学生的情绪特点。
B项中提到的“情绪的稳定性增强”与中学生情绪发展的实际情况不符,因为青春期的中学生往往由于生理和心理的急剧变化,导致情绪波动较大,稳定性相对较弱。
3.下列哪项不属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 学习心理B. 教学心理C. 学生心理D. 生理健康答案:D解析: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教师的教学心理以及师生之间互动的心理规律等。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2024年下半年测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学教育目的基本功能的是:A. 导向功能B. 激励功能C. 调控功能D. 强制功能答案:D解析:中学教育目的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和评价功能。
导向功能指教育目的为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激励功能指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未来发展的一种期望,这种期望具有激励受教育者朝着目标方向努力的作用;调控功能指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起着调控作用,使教育过程沿着预定的轨道进行;评价功能指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而“强制功能”并非教育目的的基本功能之一,故选项D错误。
2.中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这体现了以下哪个教育原则?A. 启发性原则B. 因材施教原则C. 循序渐进原则D. 全面发展原则答案:D解析:全面发展原则是指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
题目中提到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正是全面发展原则的具体体现。
A选项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获得知识,发展能力;B选项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C选项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些原则虽然都是教学的重要原则,但与题目描述不符。
3.下列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表述错误的是:A. 教育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B. 教育的发展可以超越社会生产力水平C. 教育的发展受社会政治制度制约D. 教育内容受社会文化传统影响答案:B解析:教育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
A选项正确,因为教育通过培养人才、传播知识、创新科技等方式,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经济发展;C选项正确,因为教育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其性质、目的和内容都受到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D选项正确,因为社会文化传统是影响教育内容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文化传统会导致教育内容的差异。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年)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B. 我国的社会经济制度C. 我国的人口素质D. 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2、在“破除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下,我国古代教育()。
A. 以道德教育为主B. 以知识教育为主C. 以技术教育为主D. 以文学教育为主3、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
A、权威者B、传道者C、促进者D、教化者4、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性,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不同阶段的特征开展适当的学习。
例如在学生10-12岁的阶段,应该重点培养其()。
A、观察力B、记忆力C、思维能力D、自我意识5、关于教师职业角色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教师的职业角色中包含了“传道者”的角色B. 教师职业角色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C. 教师的职业角色是单一的D. 教师既是教育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对待学生的错误()A. 确立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对学生的错误给予严格批评教育,让学生意识到错误的严重性B. 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学生的错误给予宽容教育,让学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C. 忽视学生的错误,认为学生的小错误无关紧要D. 纠正学生的错误时,过分强调学生的错误,让学生自食其果7、在下列哪个阶段,学生开始形成抽象思维?A. 小学阶段B. 初中阶段C. 高中阶段D. 大学阶段8、以下哪项不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A. 爱岗敬业B. 尊重学生C. 教书育人D. 获得收入9、某中学英语教师在进行语法教学时,采用学生先阅读短文,再分析其中的句子结构,最后归纳语法点的方法进行教学。
此种教学方法属于哪种教学策略?A、先行组织者策略B、合作学习策略C、情境教学策略D、支架式教学策略 10、在中学教育中,教师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时,不仅考虑作品的技术水平,还重视其创新性、独特性和主观表达。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试题及解答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试题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在德育过程中,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为了取得最佳德育效果,尤其要处理好的关系是()A. 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关系B. 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关系C.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D. 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的关系答案:C解析: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是促使学生品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是多种因素互动与交融的复杂的活动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和德育环境都是德育过程中的要素,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是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
因此,为了取得最佳德育效果,尤其要处理好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
2、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答案:D解析: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包括: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这意味着,学生并不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他们具有自己的个性、情感和成长需求。
因此,选项①、②、④均符合新课程的学生观,而选项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则与新课程理念相悖,故不选。
3、新课程倡导的评价理念是()A. 强调学生学业成绩和分数排名B. 强调选拔与甄别C.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D. 强调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答案:C解析:新课程倡导的评价理念是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这一理念强调评价要贯穿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它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分数排名,也不仅仅是选拔与甄别的工具,更不是单纯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
因此,选项C“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最符合新课程的评价理念。
4、下列关于教育目的的表述,错误的是()。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在教育理论中,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是()。
A. 夸美纽斯B. 赫尔巴特C. 杜威D. 康德2、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
A. 有教无类B. 学而时习之C. 因材施教D. 道法自然3.在教育理论中,被誉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是()。
A. 夸美纽斯B. 赫尔巴特C. 杜威D. 孔子4.下列不属于教学原则的是()。
A. 因材施教原则B. 循序渐进原则C. 教学相长原则D. 量力而行原则5.()在教育过程中,首要的是要解决学生的()。
A. 学习兴趣B. 学习方法C. 学习态度D. 学习习惯6.()是教师职业的灵魂。
A. 爱心B. 责任心C. 事业心D. 敬业精神7.在教育理论中,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是()。
A. 夸美纽斯B. 赫尔巴特C. 杜威D. 康德8.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教育主张?()。
A. 有教无类B. 因材施教C. 学而时习之D. 道法自然9.下列关于素质教育的表述,正确的是()。
A. 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学生刻苦学习,“减负”。
B.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C. 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学生死记硬背,不要学生做大量习题。
D. 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学生考高分。
10.下列关于课程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
A. 课程结构是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
B. 课程结构是依据一定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
C. 课程结构是依据不同学科特点和教学目的设计的。
D. 课程结构是依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设计的。
11、以下哪位教育家的思想强调“因材施教”?A.孔子B.孟子C.荀子D.庄子12、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有效的学习通常依赖于学生具备哪一项基本技能?A.批判性思维B.记忆能力C.社交技能D.情绪管理13.[数字]在教育心理学中,不属于学习动机理论的是()。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以下哪项不属于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A、爱国守法B、关爱学生C、爱岗敬业D、追求经济利益2、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持续的专业发展被视为:A、目标B、过程C、阶段D、结果3、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操作领域三大领域。
其中,强调教育对学习者情感态度和行为模式的影响的是:A. 认知领域B. 情感领域C. 操作领域D. 心理领域4、中学教育中,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实习作业法等。
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实证探究能力?A. 讲授法B. 讨论法C. 实习作业法D. 演示法5、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以下哪种教学组织形式最能体现学生之间的互动?A. 老师讲,学生听B. 学生小组讨论C. 老师提问,学生回答D. 学生独立完成作业6、以下哪项不是我国《教师法》规定的教师的基本权利?A. 教育教学权B. 研究学术权C. 教师培训权D. 职称评审权7、下列哪项不属于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A、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知识的传授者B、从教学的执行者转变为教学的研究者C、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D、从教学的控制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8、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情境,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不包括?A、接受式学习B、发现式学习C、合作式学习D、被动式学习9、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以下哪项处理方式是不合理的?A. 提高上课语速B. 请同学起立发言C. 暂停讲解,开展课堂活动D. 引导学生注意力转移到教学内容上 10、我国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模式从“教师讲授为主”转向“师生互动、合作学习”,以下哪项措施不符合这一要求?A. 教师采用引导式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B. 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C.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总是注重自己的讲授,不与学生交流D. 设置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11、以下哪个观点不属于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A.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B. 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C. 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D. 教育评价应该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12、在班级管理中,以下哪种做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A. 教师制定明确的班级纪律B. 学生参与班级规则的制定C. 教师鼓励学生自我评价D. 教师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严厉惩罚1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的是()。
A. 学前期B. 学龄期C. 青年期D. 成年早期答案:B解析: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八个阶段。
其中,学龄期(6~12岁)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2、关于教学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既要在初步掌握知识的阶段进行,也要在学习的其他阶段重视B.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C. 教学过程就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D.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是特殊的认识答案:C解析: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掌握间接知识,认识世界,发展自身的过程。
这一过程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方面。
教学过程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特定的认识过程,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选项C“教学过程就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的说法过于片面,没有体现出教师的指导作用和教学过程的本质,因此是错误的。
3、关于教育的经济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B. 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C.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唯一途径D. 教育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因素答案:C解析: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教育还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教育并不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唯一途径,实践等其他方式也可以起到类似的作用。
因此,选项C“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唯一途径”是错误的。
4、中学生智力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A. 发展抽象逻辑思维B. 培养创造性思维C. 获取知识D. 发展个性答案:A解析:中学生智力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抽象逻辑思维。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2024年下半年测试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师职业道德范畴的是()。
A. 教师义务B. 教师良心C. 教师能力D. 教师荣誉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范畴的相关知识。
选项A,教师义务是指教师依据教育法律、法规、职业规范和教育规律,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履行的责任和行为规范。
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故A选项属于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选项B,教师良心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自己履行教师职业道德义务所负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
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范畴之一,因此B选项不符合题意。
选项C,教师能力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完成教书育人任务的能动力量。
教师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任务的完成和教育质量的好坏。
它不属于教师职业道德的范畴,而是教师专业素养的一部分,所以C选项正确。
选项D,教师荣誉是指社会对教师的道德行为的价值所做出的公认的客观评价和教师对自己行为的价值的自我意识。
教师荣誉是教师道德行为的客观评价和主观认识的统一,是教师道德行为被社会所肯定而产生的积极结果,是教师道德追求的目标,故D选项属于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学生物教学原则的是()。
A. 直观性原则B. 启发性原则C. 科学性原则D. 巩固性原则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中学生物教学原则的相关知识。
选项A,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这是中学生物教学中常用的一个原则,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选项B,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也是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所以B选项错误。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人是因为哭了才发愁,因为动手打了才生气,因为发抖才害怕”,这是( )的观点。
A.情绪的外周理论B.情绪的丘脑理论C.情绪的认知理论D.情绪的动机一分化理论【答案】 A2、虽然二班是全年级成绩倒数第一的班,但陈老师坚信自己一定能提高他们的成绩。
这主要反映了他具有较高的教学( )。
A.认知能力B.效能感C.操作能力D.监控能力【答案】 B3、按照迁移内容的抽象与概括化水平,可以把学习迁移分为()。
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B.正迁移与负迁移C.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D.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答案】 A4、(2020年真题)要充分发挥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就必须编制好三个文本,这三个文本是()。
A.课程计划、课程目标、课程内容B.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C.课程方案、课程标准、课程内容D.课程方案、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答案】 B5、导致青春烦躁的主要原因是()A.体重B.身高C.第二性征和性能发展D.脑重量【答案】 C6、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A.是否有目的地培养人B.是否促进人的发展C.是否促进社会发展D.是否具有组织性和系统性【答案】 A7、肯定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而且二者的作用各不相同,且不能相互替代的理论是()A.内发论B.外铄论C.辐和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答案】 C8、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教育方针颁布于()年。
A.1951B.1957C.1945D.1949【答案】 B9、学生王林因不守纪律,又一次被带进办公室,当即受到班主任的训斥:“你又违反纪律了?我跟你说了多少次?你的脸皮实在太厚!你把家长请来,当面说清楚,你到底准备怎么办。
不然,从明天起,你就不要来读书了。
”学生低着头离开了办公室。
从上面例子分析,你认为要使王林同学遵守纪律应采用的方法是()。
A.说服教育B.情感陶冶C.榜样示范D.实际锻炼【答案】 A10、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自主进行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景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强调研究与活动一体化,使教师从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是( )。
2024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及答案
1、在教育心理学中,认为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结果,从而获得新行为或修正已有行为的过程,这一理论被称为:A. 认知学习理论B.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C. 社会学习理论D.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答案)C2、下列哪项不属于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教学策略?A. 讲授式教学B. 合作学习C. 探究式学习D. 单一重复练习(答案)D3、关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 自我意识显著增强B. 情绪波动大,易冲动C. 认知能力达到成熟,不再发展D. 开始形成稳定的兴趣和爱好(答案)C4、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确定课程目标的主要依据是:A. 学生的兴趣爱好B. 教师的专业特长C. 学科的知识体系与社会需求D. 学校的硬件设施(答案)C5、下列哪种教学方法最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际操作?A. 演示法B. 讨论法C. 实验法D. 讲授法(答案)C6、关于教育评价的功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诊断功能,帮助识别问题B. 导向功能,引导教育方向C. 激励功能,促进学生发展D. 替代功能,可以完全代替教学(答案)D7、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为了增强班级凝聚力,应采取的主要措施不包括:A. 确立班级共同目标B. 开展团队建设活动C. 严格惩罚违反纪律的学生D. 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答案)C8、下列哪项不属于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A. 多媒体教学材料的开发B. 在线学习平台的构建C. 教育游戏的设计与实施D. 学生成绩的手工统计与分析(答案)D。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位教育家提出了“性善论”?()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正确答案是:B.孟子。
2、“因材施教”是哪种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A.启发式教学B.直观性教学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个性差异教学原则正确答案是:D.个性差异教学原则。
3、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中学的课程类型?()A.综合课程B.分科课程C.研究型课程D.活动型课程正确答案是:D.活动型课程。
4、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A.自主学习B.合作学习C.探究学习D.机械学习正确答案是:D.机械学习。
5、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德育方法?()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情感陶冶法D.练习法正确答案是:D.练习法。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6、请简述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教学观。
答案要点: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教学观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61、请简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答案要点: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两极性和动荡性;(2)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并趋于稳定和成熟;(3)自我意识增强,品德评价能力提高;(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611、请简述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答案要点: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和研究学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4)营造良好的班风和班级舆论;(5)协调好各方面的教育力量;(6)操行评定;(7)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位教育家提出了“庶、富、教”的教育观,将教育置于首要地位?()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正确答案是:A.孔子。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2024年下半年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题目:教育目的在整个教育工作中具有()。
A. 导向作用B. 激励作用C. 评价作用D. 调控作用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教育目的的作用。
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在于其具有导向作用,即教育目的为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规定了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根本问题,成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因此,选项A“导向作用”是正确的。
选项B“激励作用”和选项D“调控作用”虽然也是教育目的可能产生的作用,但并非其在整个教育工作中最为核心和突出的作用。
选项C“评价作用”则是教育目的对教育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价的依据和标准,虽然重要,但也不是本题询问的主要方面。
2.题目:在教学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教学理念属于()。
A.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C.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D.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的是不同的学习理论对教学理念的影响。
选项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与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不符。
选项B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改组,但并未明确突出学生的主动性。
选项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则强调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的作用是辅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与教学理念高度吻合。
选项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虽然也关注学生的内在情感和需求,但并未特别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角色。
3.题目:教育史上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
A. 夸美纽斯B. 赫尔巴特C. 孔子D. 布鲁纳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教育史上对“班级授课制”的提出者。
选项A夸美纽斯在其著作《大教学论》中首次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是教育史上第一位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
选项B赫尔巴特主要贡献在于提出四段教学法,与班级授课制的直接提出无关。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年)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在教育理论中,被誉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是()。
A. 夸美纽斯B. 赫尔巴特C. 杜威D. 孔子2、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教育的文化功能?()A. 教育具有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B. 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C. 教育具有选择和提升文化的作用D. 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3、关于中学课程设置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中学课程以综合课程为主• B. 中学课程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C. 中学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D. 中学课程对所有学生采用统一的课程标准和要求4、下列关于教育的功能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教育能够传播文化知识和价值观• B. 教育具有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 C. 教育可以直接解决所有社会问题• D. 教育具有培养人的社会功能5.()在教育过程中,首要的是要解决培养学生的()。
A.情感态度价值观B.学科知识技能C.身心健康D.思想道德品质6.下列哪个理论认为学习的本质是学习者与环境的相互作用?A.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B.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C.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D.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7.在教育理论中,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是哪位教育家?A. 杜威B. 夸美纽斯C.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D. 卢梭8.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A. 有教无类B. 学而时习之C. 君子不器D.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9.下列关于教师职业责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B. 教师职业是促进社会发展的职业C. 教师职业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D. 教师职业是进行思想教育的主体 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育研究基本原则的是()。
A. 科学性原则B. 系统性原则C. 创新性原则D. 随意性原则11.[数字]“教育心理学之父”是谁?A. 皮亚杰B. 布鲁姆C. 苏霍姆林斯基D. 夸美纽斯12.[数字]下列哪个理论强调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过程?A. 行为主义B. 认知主义C. 建构主义D. 人本主义13.[数字]在教育心理学中,被认为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阶段是( )。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卷及解答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卷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题目:下列关于中学教育目标的描述,哪一项最符合我国现行教育政策?A. 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确保高升学率B.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C. 强化学生记忆能力,以应对各类考试D. 以分数为唯一评价标准,选拔优秀学生答案:B解析:我国现行教育政策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A、C、D选项均过于强调应试和分数,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符合我国现行教育政策的方向。
2.题目:在中学教育阶段,以下哪项是德育工作的核心任务?A. 提高学生的学术成绩B.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公民意识C. 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D. 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答案:B解析:在中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公民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A项是提高学术成绩,属于智育范畴;C项是加强体育锻炼,属于体育范畴;D项是提升艺术修养,属于美育范畴。
这三项均不是德育工作的核心任务。
3.题目:在组织中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如何有效管理课堂纪律?A. 严格限制学生的自由,确保课堂秩序B. 允许学生自由发挥,不加干涉C. 建立明确的课堂规则和奖惩机制D. 依赖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答案:C解析:在组织中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建立明确的课堂规则和奖惩机制,以有效管理课堂纪律。
这样既能保证课堂秩序,又能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A项“严格限制学生的自由”会抑制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B项“允许学生自由发挥,不加干涉”则可能导致课堂秩序混乱;D项“依赖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对于中学生来说可能还不够成熟和稳定。
4.题目:下列哪种教学方法最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中“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A. 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B.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C. 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记录D. 教师布置作业,学生独立完成答案:B解析: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即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024下半年教资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含答案)
2024下半年教资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一、单项选择题(共大题21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库,术(遂)有序,国有学”这种托古方式提出从中央到地方按行政建制建学设想的论著是()。
A.《论语》B.《学记》C.《中庸》D.《大学》【答案解析】B,《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题目中的说法是《学记》中关于学制系统的思想阐述。
2.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把教育目标分为:()。
A.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具体目标B.德育目标、智育目标、体育目标C.国家目标、学校目标、个人目标D.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答案解析】D,布鲁姆提出了教育目标分类的思想,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领域。
3.在张老师的数学课上,有的学生认真听讲,完全理解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有的学生心不在焉,或关注窗外悦耳的鸟鸣,或想着下课后欢快活动,对一元二次方程概念不求甚解,这体现了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是()。
A.主观能动性B.遗传C.学校教育D.环境【答案解析】A,同样是一个老师教,环境和学校教育没有差别,题目未提到遗传相关内容,学生们各自注意力不一样,导致学习有差别,这是主观能动性的差异。
4.人的心理发展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如从无意经意到有意注意,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这反映了人身心发展特征的()。
A.互补性B.顺序性C.差异性D.不平衡性【答案解析】B,题目中阐述的规律是顺序性的体现。
互补性是指个体某一个方面较差的话,必然会有另外的方面比较强大,比如盲人触觉都比较灵敏;差异性指的是个体或者群体之间存在不同的特点和差别;不平衡性指的是个体身心发展速度不均。
5.2020年教育部公布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文件要求中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课时。
A.1课时 B.2课时 C.3课时 D.4课时【答案解析】A,根据《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规定,要在大中小学设计劳动教育必修课,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高效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题 附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 、教学方法 B 、教师 C 、学生 D 、学习过程2、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有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 )。
A .班级活动 B .文学艺术活动 C .群众性活动 D .社会公益活动3、在一次心理健康培训班教学测验中,关于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学员们的答案不一,共有四种。
其中,正确的是( )。
A 、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B 、学会调节和学会适应C 、学会调适和寻求健康D 、适应学习和适应社会4、宾宾看到安安扶老奶奶过马路很是敬佩,宾宾的这种敬佩感属于( )。
A.理智感 B.道德感 C.美感 D.尊敬感5、对于知识水平、情意状态、运动技能等的数量化测定,是指( )。
A.测量 B.测验 C.考试 D.评价6、孔子曰 : “ 上好礼 , 则民莫敢不敬 。
上好义 , 则民莫敢不服 。
上好信 , 则民莫敢不用情。
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 这段话表明孔子的施教内容( )。
A 具有灵活性B 脱离社会生产C 具有全面性D 结合社会生产7、在学完一篇逻辑结构严密的课文以后.勾画出本文的论点论据的逻辑关系图以帮助理解和记忆。
这种学习方法属于( )。
A.精细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 D.做笔记策略8、在心理学实验中,为了使小狗能够区分开圆形光圈和椭圆形光圈,研究者只在圆形光圈出现时才给予食物强化。
而在呈现椭圆形光圈时不给予强化,那么小狗便可以学会只对圆形光圈做出反应而不理会椭圆形光圈。
该过程称为( )。
A 、刺激分化 B 、刺激泛化C 、刺激获得D 、刺激消退9、最早提出“学习过程就是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这一观点的人是( )。
A .巴甫洛夫 B .华生 C .桑戴克 D .班杜拉10、个体根据家庭、社会的期望和要求而行事,不考虑行为所产生的直接和明显的后果,这属于道德的( )水平。
A .前习俗B .中习俗C .习俗D .后习俗11、文化(精神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最直接的方面就是( )。
A 、教育制度B 、教育规模C 、教育方法D 、学校课程内容12、对教育结构的变化具有制约作用的是( )。
A 、专业结构B 、学科结构C 、科技结构D、生产力水平13、按照苛勒的观点,学习的本质是()。
A.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B.主动形成认知结构C.构造一种“完形”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14、小霞能根据他人的具体情况,以平等为标准,在同情、关心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道德事件进行判断,根据皮亚杰的理论,晓霞的道德发展处于()。
A.自我中心阶段B.权威阶段C.可逆阶段D.公正阶段15、依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所处的位置来判断其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其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这种教学评价属于()。
A.诊断性评价B.绝对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相对性评价16、教育和经济的关系,总的来说是()。
A、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经济B、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反作用于教育C、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对经济没有影响D、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对教育没有影响17、学校德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施,但其中最基本的途径是()。
A.思想政治其它学科教学B.课外和校外活动C.班主任工作D.共青团少先队活动18、张老师课前宣布:“今天讲的课非常重要,讲完后当堂进行测验。
”随后学生们精神抖擞,全神贯注地投入听课,课堂秩序井然,这种情况下形成的纪律属于()。
A.自我促成的纪律B.任务促成的纪律C.规则促成的纪律D.集体促成的纪律19、课程改革就其实质来讲,就是课程()的问题。
A、现代化B、综合化C、系统化D、理论化20、西方教育史上,提出“ 泛智教育” 和普及初等教育的主张,并对班级授课制作出系统阐述的教育著作是()。
A 柏拉图的《理想国》B 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C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D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21、最早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中的是()。
A、泰勒B、罗杰斯C、布卢姆D、布鲁纳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国家课程在实施上具有可选择性。
2、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3、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4、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必须明确确立班级奋斗目标。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美育对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意义。
2、简述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
3、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的基本点。
4、简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特征。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冯亮和丁明是初二的学生,最近两人都有些心事。
于是凑在一起聊天……冯亮:你说咱们已经快要和爸爸一样高了,可父母还老把我们当小孩看,什么都管。
丁明:可不是吗,吃饭要管,穿衣服要管,去哪玩也要管,放学回家稍晚就唠叨个不停……真烦!有时他们让我做什么,我偏不听他们的话。
丁明:最近一段时间,我情绪似乎失控了。
今天的课堂演讲,我紧张得要命,生怕在老师同学面前出丑。
冯亮:我发现了,你脸都红到脖子根儿了。
丁明:不光这个,有时高兴起来,我就跟飞上天似的,觉得无所不能,可是难过起来,又像被打入了十八层地狱……冯亮:我也一样,就比如每次跟女同学打招呼,我常莫名地心跳加速,感觉既紧张又害羞,以前不是这样。
丁明:有时候也会担心自己在别人眼中形象不好,譬如不够帅之类的。
冯亮:还有不够优秀,能力不够强等。
我特别希望在别人眼中是一个聪明、有实力的人。
丁明:我特理解你,这种感觉我也有,而且特想跟人倾诉,但就是不知道该跟谁说。
问题:(1)上面两位同学的对话,反映了中学生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哪些特点?(2)作为老师,你会对他们提出哪些建议。
2、昆特女士教八年级的英语课。
一天,刚上课时她就很兴奋地宣布:“我想告诉你们,咱们班出了一个诗人。
弗兰克写了一首很美的诗,我想读给大家听听。
”昆特女士朗读了那首诗,它的确很美。
然而,昆特女士注意到弗兰克的脸红了,看上去非常不安。
班上有些同学在窃窃私语。
后来,昆特女士问弗兰克是否愿意再写一首诗去参加全市的诗歌比赛,他说再也不写了,因为他真的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并不擅长,并且也没有时间写。
(1)你认为弗兰克为什么会有上述反应?(2)为了鼓励弗兰克,昆特女士应该怎么做?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D2、C3、A4、B5、B6、答案:B7、B8、A9、B10、C11、答案:D12、答案:D13、C14、【参考答案】D15、答案:D16、答案:A17、A18、B19、答案:A20、答案:C21、答案:A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此说法是错误的。
国家课程侧重于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共同素质。
在实施上具有强制性。
2、正确。
遗传素质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遗传因素为心理发展提供了生理前提、物质基础和发展的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个体受到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使遗传素质发生一些改变。
3、此题说法正确。
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其中相对独立性包括三方面,分别是、质的规定性、历史继承性、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任何教育都具有历史继承性,教育要注意继承与发扬本民族的传统。
4、此说法是正确的。
班级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的基础组织,是按一定的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教育要求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
班级形成的基础就是要有明确的共同目标。
班级目标对班级建设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获得学生对班级发展的认同和支持;有利于引导班级发展方向,协调班级成员间的言行;有利于激发班级成员努力进取的行为动机;还可作为设计与选择班级活动的依据以及班级实施监督与考评的标准。
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班级奋斗目标。
班级的奋斗目标一般可分为近期的、中期的和远期的三种,目标的提出应由易到难、由近到远、逐步提高。
教师应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学校的培养目标和班级群体的现实发展水平制定适当的明确的奋斗目标,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班级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美育能促进教育目的实现,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具体表现为: (1)美育对德育的促进作用------以美储善,美育能够陶冶个体的性情,抑制其功利化倾向,在潜移默化中修养超越生死、不计功利的道德情操,使人逐渐高尚起来,即起到以美储善的作用。
(2)美育对智育的促进作用-----以美启真,从生理角度来看,美育可以开发大脑的潜能。
审美教育可以促进大脑两半球的协调发展,可提高学习的兴趣,为学生了解客观世界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使其在对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体验中,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广范的兴趣和创造的精神。
(3)美育对体育的促进作用-----以美助健,健康的身体是探索知识、攀登科学高峰和从事劳动的基础。
美育则可以从身心两方面来促进体育,起到以美健体的作用。
一方面美育可以促进人的生理健康,另一方面美育可以促进的形体美和体育技巧的提高。
2、(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
教材是直接反映教学内容的,所以在内容上一定要准确无误。
同时各学科教材还必须体现一定思想性,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各科教学中,力求结合本学科特点和不同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对学生进行具体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
(2)知识的内在逻辑和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教材体现为传授知识的逻辑性和连续性,所以编写教材时既要符合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顺序,还要符合知识的逻辑顺序。
只有把两者统一起来教材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3)易懂性。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理解能力不同,所以教材内容的叙述要简明、准确、生动,标题、结论要醒目,字体大小、用词要适当。
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容易读懂教材。
(4)理论与实践统一。
教材既要有理论,又要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
教材要结合实际材料来论证理论。
使学生通过教科书的学习既学会了理论,又能较好地应用理论。
(5)教材应具有开放性,应有利于学生改变呆板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实践、资料搜集、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活动,从而实现其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拓展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6)教材应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增强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克服学科中心主义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