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合集下载

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摘要:政治体制改革必须要有正确的和强有力的领导,追求正确的政治价值和利益以适应相应的社会制度的发展。

政治体制改革也必须要有科学的方法来作为指导,不能盲目的改革从而导致社会的不稳定性因素增加。

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放眼整个中国社会,政治体制改革已经是一个尤为重要的政治议程。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应该走中国特色的道路,而不能过分借鉴甚至照搬照抄他国方法经验。

真正的为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添砖添瓦。

关键词:政治体制改革利益法治公平正文:一、什么是政治体制改革所谓政治体制就是指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施形式,是管理国家政治事务的规范体系.具体指与国家根本制度相适应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等具体制度。

也是体现一个国家政治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在社会政治发展史上有两种革命,一种是解决基本制度问题的革命;一种是解决具体体制问题的革命。

政治体制改革应该属于后者。

所谓政治体制改革,就是政治主体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对政治体系、政治结构、政治机制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变革,以便调整政治关系,优化政治制度,巩固政治统治。

政治体制与政治制度是层次不同的两个概念。

政治体制改革对自身来说,是一场革命对政治制度来说,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中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二、为什么中国政治体制要改革首先,这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决定的。

政治体制属于上层建筑,应该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基础是在不断发展的,这要求上层建筑要随之不断调整和完善。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要求政治主体自觉进行调整和改革,体现和发挥政治主体本身所规定的政治目标和社会目标。

第二,现在中国社会中所表现的因政治体制弊端和不够完善引起的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要求当前的中国政治体制必须进行改革。

目前我国政府机构的现有设置、职能、体制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已经十分突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制度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制度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制度变化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也是中国政治制度发生变化的重要标志。

中国政治制度的变化,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本文将从新时期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国政治制度改革的历程和成果等方面,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制度变化。

新时期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制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治制度还是以计划经济、高度集中的政治权力为基础的。

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政治制度发生了明显的转型,由高度集中的政治权力转向较为分散的政治权力。

首先,政治体制从单一的行政机构向多元化的政治体制转变。

改革开放后,中国制定了《宪法》和一系列法律法规,调整了国家行政机构设置,分离了党政机构,建立了审计机构等多个权力部门。

这意味着中国政治权力的分散化程度逐渐提高。

其次,政治参与由单向向多向转变。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政治参与非常有限,几乎只有党和政府能够参与政治生活。

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自治组织、群体性组织等各种各样的组织纷纷涌现,广大群众参与政治生活的意愿逐渐增强。

同时,中央政府也在积极推进政治参与机制改革,比如直选制度、代表制度等的废止和整合。

最后,国家政治决策形式从单纯的行政命令向规范化的政治决策转变。

改革开放后,中国发挥国家立法机构的作用,制定了大量的法律和规章制度,规范了各级政府行政行为。

与此同时,国家政治决策的信息公开程度逐渐提高,社会舆论对政策的影响也逐渐显现。

中国政治制度改革的历程中国的政治制度改革历程曲折,经历了多次的重大变革。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治领导集体启动了一系列的政治体制改革。

这些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加强政治机构和群众的联系,并进一步推动现代化进程。

但由于当时中国经济基础较差,因此在效果上并不彻底。

1990年代初期,中国逐渐步入市场经济体制的轨道,同时开始涉足世界贸易体系。

对此,中国政府认为需要完善法制环境,以适应国际社会的需要。

于是,1997年,中国展开了一场涉及宪法和法律体系的改革。

论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论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论政治体制改革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化政治体制革”。

为什么要深化?如何深化?我们应该从历史的经验教训和现实的社会需求中,理解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迫切性。

一、逝去的改革与改革的新生过去30年,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9年,改革的背景是反思历史特别是文革的历史教训;动机是防止文革再次发生;特点是以传统人文知识分子发起一场又一场观念变革,推动政府自上而下的改革。

这次改革思想理论上的成果,主要是确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作为国家的根本任务;党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

改革的制度成果主要是在人大代表的选举在民主化方面的小步改进(扩大基层的直选、打破单一提名和差额选举),加强人大能力(扩大全国人大常委会权力,地方在县以上设人大常委会,人大设专门委员会),实行领导职务的有限任期等。

改革的普遍共识是政治体制改革应与经济体制改革相协调。

第二阶段是经济体制改革在1992年后单兵突进,政治体制改革停滞和转向。

知识分子与政府的联盟出现裂痕,传统人文知识分子迅速被边缘化,一部分强调经济效率的经济学家登台。

在意识形态谈化的同时,传统的和新中国建立的道德体系和信念也在消失。

随经济改革成果和经济繁荣的出现,部分政治精英、财富精英和知识精英政治上日趋保守,改革动力逐步失去。

在这期间有一些与政治改革有关的行政司法改革都无果而终,如机构改革、公务员制度、司法改革、公车改革、反腐败等,来自政府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日渐式微。

中国经济改革成功了,但要不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反而成了一个问题。

改革已经死了吗?我想,那场靠观念支撑的改革已经死了,但在市场经济土壤中萌生的政治改革正在新生,一场来自社会层面和公众推动的政治变革正在稍稍发生!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社会发生巨大的转型。

新的社会经济力量产生并壮大,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他们与政府官员和经济精英结盟,而不是与公益知识分子结盟。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论文完整版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论文完整版

西南财经大学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选择小组成员:刘畅 213020204114王月213020204063邹琳213020204112赵宁洋213020204118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政治体制改革的概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就已经有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政治体制改革始终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历经30多年的改革历程,政治体制改革确实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由政治体制滋生的问题也层出不穷、群体性社会事件接连发生、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民众中政治体制改革的呼声也从未消退甚至,这种声音越来越多。

可见,目前我国政治体制已经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建设。

(一)我国政治体制存在的问题我国政治体制已经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建设,其问题归纳如下:第一,权利过分集中。

在政党权利配置上,政治协商制度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目前,由于政治协商在党政决策中的法律地位不明确,程序不规范,协商难免流于形式。

在政府与市场的权力分配上,市场往往被权力过大的政府所吞没,政府在与市场企业利益关系中过多运用权力,制约市场经济的发展。

第二,权力缺乏制约和监督。

权力缺乏监督是腐败的根本问题。

2007年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答中外记者问指出“腐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权力过分集中,而又得不到有效的制约和监督”。

现有的权力制约机制对一把手权利的制约常处于缺位状态,因此一把手往往是腐败几率最高的一个群体。

第三,机构臃肿、官僚主义严重。

我国是官员最多的国家之一,辽宁省铁岭市有一个县长,9个副市长,20个副秘书长;河南省新乡市有16个副秘书长。

官员如此之多必然造成机构臃肿、官僚主义、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下,并增加了行政成本。

(二)现行政治体制弊端导致了诸多社会问题1、制约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方式转变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国家不仅仅是从外部间接影响经济生活的上层建筑,而是作为构成经济基础主导部分的国有经济所有者,从内部对经济生活有直接的影响,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些重大举措如,党政关系、政企关系的调整,及时一种经济现象有是一种政治现象。

怎样看待当前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怎样看待当前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有哪些特征?答:1、政治改革基于社会利益关系中的利益矛盾2、政治改革是对于政治权利关系和政治权利关系的调整。

3、政治改革由政治权利主体发起和领导。

4、政治改革是有计划有步骤的政治变革。

5、政治改革是渐进而缓慢的过程。

6、政治改革以和平的方式进行。

你如何看待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是关系到中国能否长期保持社会和谐,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重大问题。

其中,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走势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就此我主要谈两个方面。

第一,我们要立足中国现实,客观地全面地认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发展的走势。

多年来,一直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改革是从经济体制改革起步的,中国的改革主要是经济体制改革,似乎中国至今未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因为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能够提出改革的任务,就在于当年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造就了思想解放的氛围和民主政治的发展,中国的改革一开始就是在民主政治推动下起步的。

我们国家是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我们党是一个有几千万党员的大党,这就决定了在我国搞改革开放,搞现代化,没有民主是不行的,不能有序地推进民主也是不行的。

联系三十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可以注意到,我们党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既有战略,又有策略。

从战略与策略相结合的角度讲,至少有以下五点是值得注意和重视的:一是把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并且以经济体制改革的名义推进。

比如,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候,取消了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了乡政权,设立了县人大常委会,并由公民直接选举县和县以下人大代表。

事实上,三十年来,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每推进一步,政治体制改革也深化一步,从来没有停止过。

特别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大。

当前正在实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具有这一特点。

论现代中国与苏联政治体制改革

论现代中国与苏联政治体制改革

论现代中国与苏联政治体制改革中国和苏联在二十世纪都尝试过对自己的政治体制进行改革。

这些改革旨在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高政府和人民的生活质量,但这些改革也引起了剧烈的政治变革和社会动荡。

本文将探讨中国和苏联在政治体制上进行改革的原因、经验和成果,并举出5个例子进行详细分析,以证明此观点。

首先,让我们从中国的政治改革开始。

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了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改革开放政策。

邓小平认为,只有改革才能让中国摆脱贫困和落后的局面。

因此,中国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和经济措施,从而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其次,苏联也经历了一次政治体制改革。

苏联改革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戈尔巴乔夫为代表。

戈尔巴乔夫提倡的改革是为了使苏联从内部改变,以解决许多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

这些改革是在苏联经济面临危机、政治局势动荡和社会不满情绪高涨的情况下进行的。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例子来证明两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改革在各自的历史时期所造成的影响。

第一个例子是中国的家庭经济制度。

这项制度的创立被认为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1978年,在邓小平倡导下,政府开始将农村土地划分为家庭经济管理范围,并将一部分土地作为家庭承包土地分配给农民。

这使得农民能够自己独立决定生产规模和农产品销售价格,从而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这项制度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第二个例子是苏联的私有化改革。

苏联私有化改革是指苏联政府将企业的所有权转移给私人。

这使得企业能够更有效地运作,企业的效率得到提高。

但在苏联私有化改革的过程中,大量的国有企业被私人收购,导致许多人失去了工作和收入来源。

此外,私有化也使得财产不平等和权力不平衡加剧,这是苏联最终解体的原因之一。

第三个例子是中国的户口制度改革。

中国的户口制度在改革开放前长期存在,根据这个制度的要求,人们必须居住在自己的户口所在地。

这个制度限制了人们的迁移、工作和生活。

改革后,中国政府开始逐步开放户口制度,并允许人们在省际之间自由迁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5: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5: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 我们站在一个新的伟大的历 史起点上,要继续解放思想, 大胆探索,不能停滞,更不 能倒退。停滞和倒退不仅会 葬送30多年改革开放的成果 和宝贵的发展机遇,窒息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勃勃 生机,而且违背人民的意志, 最终只会是死路一条。在这 个关乎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 事上,我们不能有丝毫的动 摇。
• 第二阶段:从1989年到2007 年中共十七大。这一时期是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由停滞转 到“积极稳妥推进”时期。
第一时期 • 1989年至1992年:这一时期是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停滞时期。
第二时期 • 1992年至1997年:这一时期是 政治体制改革的继续推进时期。
十四大(1992年): 强调法制建设 经济、政治、文化 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全 面建设和全面改革的政 治路线
邓小平《解放思想, 事实求实,团结一致向 前看》中指出“民主是 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 十一届三中全会 (78年): “政治上 发展民主,经济上进行 改革”
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
• 必须使民主制 度化、法律化, 使这种制度和 法律不因领导 人的改变而改 变,不因领导 人的看法和注 意力的改变而 改变。
十六大(2002年): 建设政治文明 “发展社会主义民 主政治,建设社会主 义政治文明,是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 目标”
“依法执政”的新执政理念
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 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基本 方式。依法执政,就是坚持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 治国家,领导立法,带头守 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 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 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以 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 法治的程序保证党领导人民 有效治理国家。
4、强化一个保证
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 具体方法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政府透明度与公信力 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相互协调 用制度管• 我们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 制改革以及其他各领域的改 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 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就 不可能成功。 • 不仅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还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没 有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经 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会得而 复失,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 不可能实现。

邓小平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邓小平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邓小平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方法和步骤沙健孙<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871)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后邓小平明确地和反复地提出了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O在明确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所要达到的目标的同时邓小平还指明了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时所应当坚持的原则~方法和步骤O第一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是有前提的即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O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既然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那么改革就是为了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保持和发展自己的优势克服原有体制中的弊端使之充满生机和活力O所以邓小平强调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8页)O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是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O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坚持四项原则的核心O邓小平一开始就提醒人们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涣散党的纪律而正是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纪律O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没有共产党的统一领导是不可想象的那就只会四分五裂一事无成O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奋斗实践中深刻认识到的真理<<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41-342页)O为了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邓小平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持自己的优势避免资本主义社会的毛病和弊端<<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1页)O他说我们有很多优越的东西比如共产党的领导民主集中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等O这是我们社会制度的优势不能放弃O所以我们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7页)O 第二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特点自己国家的情况走自己的路O既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也不能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56页)O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阶级实质不同从根本上说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是不能照样移植到社会主义国家来的O针对一个时期资产阶级自由化分子鼓吹的全盘西化的主张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指出:资本主义社会讲的民主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实际上是垄断资本的民主无非是多党竞选~三权鼎立~两院制O我们的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度不能搞西方那一套<<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0页)O邓小平批评一些人盲目崇拜西方资产阶级民主O他强调不能搬用资产阶级的民主不能搞三权鼎立那一套O我经常批评美国当权者说他们实际上有三个政府O当然美国资产阶级对外用这一手来对付其他国家但对内自己也打架造成了麻烦O这种办法我们不能采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5页)O社会主义国家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O过去我们那种领导体制中也有一些好处决定问题快O如果过分强调互相制约的体制可能也有问题O就这方面来说我们总的效率是高的O这方面是我们的优势我们要保持这个优势<<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0~178页)O他还说美国把它的制度吹得那么好可是总统竞选时一个说法刚上任一个说法中期选举一个说法临近下一届大选时又是一个说法O他们说的并不就是他们准备做的O这么说或那么说无非是为了迎合一定时期一部分选民的心理捞取选票当选以后又不履行当初的许诺这实际上是对选民的愚弄对民主的亵渎O一个时候也使得它的政策缺乏应有的稳定性削弱这些政策的信誉和效用O美国还说我们的政策不稳定同美国比起来我们的政策稳定得多<<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页)O邓小平强调我们要集中精力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O为此就必须保持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O所以稳定是压倒一切的O他着重地对美国前总统卡特说过:中国如果照搬你们的多党竞选~三权鼎立那一套肯定是动乱局面O如果今天这部分人上街明天那部分人上街中国十亿人口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会有事日子还能过吗?还3有什么精力搞建设? 所以民主只能逐步地发展不能搬用西方的那一套<<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4~196页D O我国的政党制度即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在原则上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O这是社会主义中国政治制度优于西方的一个重要方面O企图在中国搬用西方式的多党制是不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也是不容许的O邓小平明确指出: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有什么好处?那种多党制是资产阶级互相倾轧的竞争状态所决定的它们谁也不代表劳动人民的利益O在资本主义国家人们没有也不可能有共同的理想许多人就没有理想O这种状况是它们的弱点而不是强点这使它们每个国家的力量不能完全集中起来很大一部分力量互相牵制和抵消O我们国家也是多党但是中国的其他党是在承认共产党领导这个前提下面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的O我们全国人民有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崇高理想即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并在最后实现共产主义所以我们能够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O我们党同其他几个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这个方针要坚持下来O但是中国由共产党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G动摇了中国就要倒退到分裂和混乱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O当然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善第267-268页D O在着重论述我国不能照搬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同时邓小平还提醒人们注意:每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又都是不同的历史不同经验不同现在所处的情况不同各国的改革不可能一样O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1页D比如苏联的政治体制本来就不是很成功的而且即使在苏联是百分之百的成功但是它能够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吗?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8页D所以我们不能跟在任何国家后面亦步亦趋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和步骤必须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决定O邓小平讲这个话的时候苏联还没有解体O在这之后戈尔巴乔夫按照他的所谓新思维大搞什么公开性~多党制民主~从宪法中取消必须坚持共产党在政权中的领导地位的条文等等终于造成了社会的剧烈动荡~严重分裂以至导致苏联的解体社会主义成果的丧失O这个事实从反面向人们证明了邓小平的上述论断是多么的正确多么的重要多么的富于预见性1第三政治体制改革要分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2页D O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不利于充分的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增强国家的活力~适应经济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认识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G由于这个问题太困难每项改革涉及的人和事都是很广泛很深刻触及许多人的利益会遇到很多障碍因此我们又需要审慎从事<<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9~176页D O邓小平不止一次地告诫人们必须懂得政治体制改革是一项艰苦的长期的任务O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方针必须坚持但是方法要细密步骤要稳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9页D O毫无疑问我们需要通过总结经验制定一个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设想O而在实行的时候则要先从一两件事上着手不能一下子大干那样就乱了O国家这么大情况太复杂改革不容易因此决策一定要慎重我们这一代也许不能全部完成但是至少我们有责任为它的完成奠定巩固的基础确立正确的方向<<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3页D O后来他还说过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2页D O对于政治体制改革来说也是这样O 为了保证政治体制改革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必须把这项工作置于党的领导之下O邓小平认为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而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之下团结奋斗才能形成稳定的环境O他说过在今天的中国决不应该离开党的领导而歌颂群众的自发性否则只能导致无政府主义导致社会主义事业的瓦解和覆灭<<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0-171页D O这个话对于政治体制改革工作来说是完全适用的O邓小平讲过评价政治体制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G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G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3页D O 如果不是从实际出发稳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而是不辨方向或者急躁冒进结果导致了国家政局发生动荡群众分裂为各种互相对立的派别生产遭到破坏那就从根本上违背了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初衷危害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O这种做法应当是一切真正的社会主义改革家和拥护改革的人们所不取的O不仅不取而且应当坚决反对O4邓小平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方法和步骤作者:沙健孙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871刊名: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004,31(4)本文链接:/Periodical_hnsfdxxb-zxshkxb200404002.aspx。

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认识和理解

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认识和理解

总之,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 治的发展,必须积极稳妥的推进政治 体制改革,切实维护政治大局稳定。 政治体制改革是涉及上层建筑和经济 基础的深刻社会变革,是一项复杂的 系统工程,要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坚持与生产 关系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与经济 体制改革相适应,遵循中国政治发展 的客观规律,有领导、有步骤、有秩 序地推进。
⑥始终坚持把党内监督、行政监督、法律监督与 公民直接监督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了公民舆论 监督和信访制度,突出民主的监督职能。
二、现行政治体制存在的 问题 (政改的 必要性)
1、权力过分集中
在政党权力配置上,政治协商制度并没有 充分发挥作用。政治协商在党政决策中的法律 地位还不明确,政治协商的程序也不够规范, 这就难免使协商流于形式。在政府与公民的权 力配置上,政府占优势。在政府与市场的权力 分配上,市场往往被权力过大的政府所吞没, 政府在与市场、企业,利益关系中过大、过多
一、历史地、全面地分析看待 我国的政治体制
二、现行政治体制存在的问题 (改革的必要性)
三、怎样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一、历史地、全面地分析看待我 国的政治体制
1、30年来政治体制改革取得的成 绩
①党政关系日趋规范化、制度化 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若干制度逐步完善和 发展
③选举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一、历史地、全面地分析看待我 国的政治体制
三、怎样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1、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应该确立 “三清”“四权”的标准
“三清”——“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 清明”,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要概念,具有政 治体制改革的现实针对性。在政治体制改革的过 程中,三者有着深刻的内在逻辑关系。干部清正 是后两者的前提。“四权”——“废除特权、弘 扬民权、约束公权、保护私权”,反映中国现实 政治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需要政治体制改革 着力解决。

中国政治体制的演变与改革

 中国政治体制的演变与改革

中国政治体制的演变与改革中国政治体制自建国以来经历了多次演变与改革。

本文对中国政治体制的演变与改革进行探讨和概述。

演变阶段1. 时期(1949-1976)时期是中国掌握政权的时期,政治体制以军事化的方式运行。

国家领导权高度集中于个人,司法独立性不足,党的权威凌驾于法律之上。

2. 时期(1978-1992)时期,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开放,也带来了政治体制的一定变革。

政府开始强调稳定和发展,权力下放至地方政府,经济改革成为主导。

3. 时期(1993-2003)时期开始加强法制建设,提出"依法治国"的理念,将法律地位提升。

国家开始推动行政体制改革,强调推行民主法治。

4. 与时期(2004至今)与时期,中国政治体制保持稳定,并继续加强法制建设。

党的领导地位得到强化,党的纪律和规矩更加严格。

改革方向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实现现代化国家治理。

以下是一些改革方向的简要概述:1. 加强法治建设中国政府在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挑战。

改革的方向包括加强司法独立性,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高法律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2. 推进权力分立权力过于集中是中国政治体制的一个短板。

改革的方向是推进权力分立,加强行政、立法和司法之间的制衡机制,确保各个权力机构的独立性和平衡性。

3. 强化党的领导中国在中国政治体制中起到核心领导作用,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大特点。

改革的方向是进一步规范党内法规制度,强化党的纪律和监督。

4. 促进公民参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需要更多的公民参与和社会监督。

改革的方向包括加强公民的权利保障,提高社会组织的参与度,培育公民意识和公民素质。

结论中国政治体制的演变与改革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改革的方向是在保持党的领导和社会稳定的前提下,推进法治建设、权力分立和公民参与,实现现代化国家治理的目标。

政府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不断完善中国政治体制,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

(完整word版)论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完整word版)论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论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摘要: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在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展开的.由于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采取了恰当的原则和方法,使中国的改革独树一帜,没有成为制度转轨,而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在党和国家的统筹安排、精心组织下,从国情出发,从解决业已成熟的问题着手,由点到面逐步展开,全方位推进,不断走向胜利和辉煌。

关键词:政治体制改革现状国体政体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已使经济与政治的关系变得更为错综复杂、密不可分。

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中华民族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社会变革,它的每一次成功,每一项进展,都为政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同时也迫切地要求政治的支持和推动,从而也就为政治体制的改革提出了直接而具体的要求。

既然我们已经认准了改革的大方向,我们完全可以进行一些合理的顶层设计,更主动、更有计划地去解决问题,让人民群众看到决心、增强信心。

从这一方面讲,尽快出台一些能够提振人民信心的举措是很有必要的。

十八大报告用了很大篇幅专门阐述政治体制改革,对政治体制改革要不要改、改什么、怎么改等重要问题,给予了明确回答。

按照党的十六大设计,现阶段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包括九方面的内容,但概括的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主要包括: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

最根本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在坚持的前提下予以完善,特别是要搞好“优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机构”等一系列自身建设,以及理顺人大与党和其他国家权力的关系。

第二、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其主要任务是: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

党的领导主要是思想、政治、组织领导,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依法执政,实现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

高考政治《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知识点导览

高考政治《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知识点导览

高考政治《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知识点导览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的政治体制在不同历史时期有过多次改革和调整。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为了适应国家发展和时代需求,推动人民政治参与,提高民主法制建设水平。

本文将为大家导览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的知识点。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政治体制中的核心和最高领导力量。

党的领导地位是现行宪法和政治体制的重要原则之一。

党的领导在国家各级政府、人民团体、国有企事业单位等方面得到了充分体现。

这一制度安排确保了中国的政治稳定和持续发展。

2.国家主席和国务院总理制度我国的政治体制设立国家主席和国务院总理两个重要职位。

国家主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元首,代表国家进行外交活动;国务院总理则负责组织和管理国务院的工作。

这一体制建立了国家政权的首脑和政府的首要领导,保证了国家的统一和秩序。

3.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的政治体制中设立了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地方政权的最高组织。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负责地方政权的工作。

它由选举产生,广泛代表了各阶层、各民族和各界别的利益,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4.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我国政治体制中注重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推动党内协商、党外协商和党与无党派人士协商的相互联系。

这一制度保证了各个政治力量的合理参与,促进了政策讨论和决策的多方面考虑,形成了广泛共识,推动了国家政策的顺利实施。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了解决民族团结和发展的问题,我国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这一制度通过设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等单位,保护和发展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权益,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繁荣。

6.基层民主和社区自治制度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中注重加强基层民主,倡导社区自治。

通过开展居民委员会选举、村民委员会选举等形式,保证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民主管理权力的实施。

这一体制推动了社会治理的创新和社会稳定的提升。

总结: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为了适应国家发展和时代需求,推动人民政治参与,提高民主法制建设水平。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浅论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摘要: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管理体制在基本的政治原则、制度内涵、运行机制、外部环境都是大致相同,在局部地区对原有体制进行重构和改革的成效、结果与在中央层次的改革成效、结果不会相差太大。

在少数有条件的地方进行改革,即使改革出了问题,影响范围较小,风险、成本、后果也是可控的。

改革造成的损失也可以由上级党委、政府乃至中央迅速进行弥补。

当地方改革进行到一定程度,已经打下了良好的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

即使高层次的改革出现了问题,由于地方层次经过改革已经具备完善而行之有效地制度和规范,地方政府也能够迅速而有效地化解来自上层乃至中央层面决策失误,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层面的问题和矛盾。

关键词:政治体制改革;中央;地方;路径中图分类号:d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1-0010-02“改革有风险,但不改革党有危险”[1]。

这是我国当前的一个事实。

但政治体制改革究竟应当怎么改,党内外、国内外一直都有各种不同的声音。

不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和深刻教训,还有前苏联改革失败后的惨痛结局,已经让党内外主流群体在我国改革路径上有一个大体的共识: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改革的内容和步骤”[2],要在党的领导下自下而上地从基层地方开始,在中央和地方的良好互动中依序、渐进地推进和展开。

而不能让另外一种观点主导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即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要寄希望于掌握着中央最高权力的强有力的个人或集体进行总体性、全面性、没有约束和节奏的完全放开和推进。

应该说,持另一种观点的人,不是别有用心,就是还受我国长期存在的封建社会时期权力本位思想、早期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生活下形成的管控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理想化的、想当然的观念的影响。

部分领导干部和群众都过度而盲目地迷信政治权力,尤其是最高权力。

认为有了最高的权力,就没有办不到的事情。

而没有认识到在早期,由于我国处于经济结构和社会关系简单、意识形态和社会观念一致、权力高度集中和统一、社会自主性缺失的全能型、自我封闭型国家阶段,所以权力运用上,能相对比较容易做到上下令行禁止,协调统一,权力运用的成效可以在短期内让社会成员在预料和期待的范围之内看到。

论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政治方向

论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政治方向

论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政治方向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经历了成功与失败,党和国家领导人不断探索,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体制改革始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是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深化。

政治体制改革,首先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方向对了,路子对了,改革就会更容易,就会少一些阻力。

所以,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我们党领导政治体制改革一以贯之强调和坚持的重要思想观点和重要指导方针。

本文主要论述的是我们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政治方向有哪些,以及为什么要坚持这样的政治方向。

关键词:政治体制改革,政治方向一、政治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果与不足回顾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作为崛起中的大国,光是经济方面有成就是不行的。

所以,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兼顾社会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包括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等。

政治发展有两个途径,一是革命,二是改革。

社会主义伟大道路下,改革当然是最佳选择了。

政治体制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又极其重要的任务,所以在执行时需谨慎行事。

相比经济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应该会显得有些困难,这三十几年来,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也有失败。

1、党政关系逐步理顺,共产党执政体系日趋完善和成熟;早在20世纪80年代时,邓小平就指出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弊端,所以,我国把党政分开,理顺党政关系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过去那种党政不分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正在得到逐步改革,新型的权力关系正在建立,共产党的执政体系日趋完善和成熟。

2、以人民代表大会制为主体的民主制度逐步完善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日益完善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作用逐步增强。

浅谈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中国政治体制改⾰的现状及发展趋势2019-08-28摘要:改⾰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政治体制改⾰取得了令⼈骄傲的显著成就和进步,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取得如此成就的背后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特别是在我国全⾯深化改⾰步⼊了深⽔区这个攻坚阶段,政治体制改⾰的步伐明显慢于经济的发展需要,特别是在“经济、政治、社会、⽂化、⽣态”五位⼀体的战略总布局背景下,政治体制的改⾰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通过论证中国特⾊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历史进程,进⼀步探析中国的政治体制改⾰,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政治体制改⾰的发展趋势作出浅显的预测。

关键词:中国特⾊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中国的政治体制改⾰不是⼀个单纯的政治领域,它还涉及多⽅⾯的原因,⽐如经济、⽂化等多⽅⾯。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实⾏改⾰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并于2011年超越⽇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经济体,经济上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政治体制和政治运作⽅式,加之我国⼀直以来的权⼒分配上存在和诸多弊端,各地⽅的政治⾏政效率⼀直为⼈诟病,所有的种种,都需要我们对中国的政治体制进⾏深化改⾰。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不变的原则下,对政权组织、政治组织进⾏改⾰,其主要包括的内容有:的分开、下放权⼒、改⾰政府的⼯作机构、⼈事制度、协商对话制度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等等诸多内容。

要想在复杂的环境下进⾏政治体制改⾰,就必须坚持正确的措施和⽅法,现在中国的政治体制改⾰主要是有以下⼏个措施:⾏政管理体制改⾰;执政思想的转变;服务政府构建;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其⽬标就是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的⽣产⼒;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民的积极性。

对于评价分析我国当前的政治体制改⾰的现状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有⼀个认识,就是结合我国的特⾊社会主义政治,以及结合不同的时代背景。

现如今,中央提出“四个全⾯”,其中就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经济改⾰已经步⼊了深⽔区,我们的政治体制改⾰更要适应新的变化,当前我国的政治体制改⾰收到显著的成效,⽐如党的执政⽅式有了明显的变化,从权威执政到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的民主权利不断扩⼤,民主渠道得到了明显的拓宽,政府机构的⾏政效率更加有效,中国的政治民主制度更加巩固,法制社会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等等。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论(敏感话题_理性探讨)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论(敏感话题_理性探讨)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论一中国今天似乎人人都在谈民主,谈政治体制改革,希望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

但究竟什么是政治体制,看来并不是人人都弄懂了的。

所谓政治体制,就是权力集中的一种形式,并由此组成政府。

权力的集中有专制的集中与民主的集中之分。

在世界上,从十七十八世纪起,民主政体代替专制政体而起,国家现代化开始了。

我国的政治体制就是民主权力的集中,其形式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组成的政府。

自从民主代替专制,又有民主与自由之争。

欧洲一些启蒙思想家对于民主是不是一个好东西,民主与个人自由孰重,是要民主还是要个人自由,一直争论不休,直至如今。

其集中表现就是从批判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杰出代表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开始。

卢梭在国家问题上是一个民主主义者,他的民主理论是:每个人都是主权者,都应当获得应有的权利,包括自由和平等;但他同时认为,由于人们在自然状态下生活会遇到各种困难,所以应当组织起来,即组成为国家,国家由普选产生,每个人把自己主权交给国家,构成共同意志,即“公意”或“总意志”(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民主决定”),每个人都要服从“公意”。

所以“公意说”是《社会契约论》的核心。

但卢梭同时指出,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仍有他做人的自由权利”,因此他主张将国家的立法权和行政权分开,反对有行政权的人拥有无限权利。

为了防止行政权盗窃人民的意志和自由权力,他提出必须由人民经常监督行政者,例如定期召开人民会议审查行政权是否执行适当,有没有权力私用或违反“公意”的行为,否则应予撤换。

这里要说,关于民主政治的这种理念并非自卢梭始,在卢梭前一位荷兰著名启蒙学者斯宾诺莎(17世纪人)就提出这种观点,认为“民主政治是最自然,与个人自由最相合的政体”。

他的观点更为极端,认为人民应当将自己的天赋之权完全转让给国家,这样国家就有唯一绝对政治权,每个人必须服从,而且“国家统治权不受任何法律的限制”,这就是向专制政治妥协了。

注意:卢梭等人没有从同时代人孟德斯鸠那里吸取他的分权制衡思想,资产阶级的三权分立思想是在法国大革命之后才逐渐确立起来的。

浅论当前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浅论当前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浅论当前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摘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同时也进行着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但政治体制改革始终无法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度齐头并进。

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加快社会主义政治民主进程的步伐,1987年11月,在党的十三大会议上正式把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提上议事议程。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一场广泛而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必须要牢牢遵循民主政治建设的规律,稳妥地推进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关键词:政治体制改革;政治制度;政治民主;政府职能从1978年改革开放起,在此后的三十多年来我党、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一直认真扎实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经过长时间、多方位的努力,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温家宝在2010年的“两会”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全方位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其他各领域的改革。

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就不可能成功。

”邓小平也曾说过:“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

”由此可见,在邓小平的观念中,政治体制改革对我国的全面改革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政治体制改革在我国的发展大局中尤为重要。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概念以及主要内容现如今的中国,似乎人人谈民主、谈政治、谈改革,我国社会的主流呼声都是希望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互适应、相辅相成。

那究竟什么是政治体制改革呢?在政治体制的概念上继续研究政治体制改革,是很有必要的。

所谓政治体制,就是指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具体实施形式,是用以管理国家政治事务并使其规范的体系。

具体说来,就是指与国家的根本制度相适应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等,也是衡量国家政治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

同时,政治体制改革,就是在社会主义政治总格局和权力结构形式不变的前提下,对政权组织、政治组织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机制的调整和完善。

我国政治体制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

我国政治体制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

我国政治体制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包括以下几点:
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保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原则。

2. 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通过扩大民主参与和加强代表的监督职能,不断提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性,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3. 坚持依法治国。

加强法治建设,确保政府行为合法、公正、透明,保障公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4. 推进政府机构改革。

优化政府职能配置,提高政府效能,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和市场监管职能。

5. 推进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机制,包括行政监察、司法审判、民主监督以及舆论监督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权力行使的制约和监督。

6. 推动民主选举和决策程序的改革。

加强选举制度建设,实行民主选举程序,保障公平竞争和选民的自由选择权。

7.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加大反腐败力度,建立完善的反腐败制度和机制,构建廉洁政治生态。

这些经验都是我国长期探索实践中积累的,对于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现状及趋势探讨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现状及趋势探讨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现状及趋势探讨摘要: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改革,改革传统体制中的弊端,继续继承其中优秀的部分。

当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我国的政治体制能够很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助于社会的良好、持续发展。

本文就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现状以及趋势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政治体制改革;现状;趋势政治体制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地意义,政治体制的改革能够使我国的政治体制更加完善,建立民主制度,能够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与振兴。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党政体制、法制建设等方面得到了发展与完善,但是政治体制改革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应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现状在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下,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了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的最高权力机关的地位得到了加强和巩固,还建立了完善的法律制度,宪法、经济法、行政法、诉讼法等。

[1]在学习和借鉴国外的经验,实现了公开的听证会、征集机制,实现民主立法渠道的拓宽,改善了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方式。

同时,我国的多党合作以及政治协商机制逐步完善,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多党合作机制,有助于全国人民的团结,形成统一的战线。

在政治体制改革的推动下,我国的政协作用得到了提升,能够发挥各民主党派的积极作用,对党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此外,我国的行政管理制度也得到了完善,行政管理机制更加规范,在听取广大人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决策,人大审议重大事件。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在取得了显著地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由于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没有可以借鉴之处,因此在改革过程中只能自己摸索,这就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问题。

首先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依然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对政治体制改革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件敏感性比较强的工作,因此会落后于经济发展的脚步,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中,还存在着政府的职能转变不合理,政府的权力不集中,各部门之间的责任划分不明确等问题,制约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脚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摘要: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在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展开的。

由于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采取了恰当的原则和方法,使中国的改革独树一帜,没有成为制度转轨,而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在党和国家的统筹安排、精心组织下,从国情出发,从解决业已成熟的问题着手,由点到面逐步展开,全方位推进,不断走向胜利和辉煌。

关键词:政治体制改革现状国体政体
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已使经济与政治的关系变得更为错综复杂、密不可分。

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中华民族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社会变革,它的每一次成功,每一项进展,都为政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同时也迫切地要求政治的支持和推动,从而也就为政治体制的改革提出了直接而具体的要求。

既然我们已经认准了改革的大方向,我们完全可以进行一些合理的顶层设计,更主动、更有计划地去解决问题,让人民群众看到决心、增强
信心。

从这一方面讲,尽快出台一些能够提振人民信心的举措是很有必要的。

十八大报告用了很大篇幅专门阐述政治体制改革,对政治体制改革要不要改、改什么、怎么改等重要问题,给予了明确回答。

按照党的十六大设计,现阶段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包括九方面的内容,但概括的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主要包括: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

最根本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在坚持的前提下予以完善,特别是要搞好“优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机构”等一系列自身建设,以及理顺人大与党和其他国家权力的关系。

第二、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
其主要任务是: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

党的领导主要是思想、政治、组织领导,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
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依法执政,实现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

第三、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是:“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任务是:“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


第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其主要任务:一是“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二是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

”三是“建立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司法队伍。


有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构想,应积极稳妥的推进改革
第一、政治体制改革要有步骤、有领导、有秩序的进行。

政治体制改革是一项关系重大、涉及面宽、政策
性强、操作难度高的复杂系统工程。

他涉及理顺党与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社会组织的关系,最根本的是理顺党与人大的关系。

第二、政治体制改革要处理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关系。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优势。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

只要我们把依法治国、人民当家作主和坚持党的领导统一起来,就能够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始终保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前进。

第三、政治体制改革要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任何国家的建设和发展都离不开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

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第四、政治体制改革要处理好借鉴西方成功经验与
坚持走自己的路之间的关系。

西方资产阶级民主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和改革,已经形成一套相当完备的政权运作机制。

在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过程中,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及其操作层面上的机制,不是不可以借鉴的,但是借鉴不等于照搬,社会主义民主同资产阶级民主毕竟是不同的民主类型。

当然在进程中难免遇到关于对改革现状的评判问题。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趋于完善,也由于我国在政治体制改革进程中确实存在一些认识上的盲区和实践中的失误,在人民群众中确实有一部分人存在着一些不满情绪,他们比较多地看到了我国现实政治体制的弊端,认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步子迈得不大,相对于经济体制改革是滞后了。

对于这种认识,我们既不能不加思考情绪化地加以赞同,也不能蛮横地断然否定,而必须有一个全面的分析,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说法。

政治体制是人的主体性创造,积淀着以往和当时人的智慧、经验,打上了民族的、历史的深重烙印,
渗透着当时意识形态的价值导向。

因此,政治上层建筑的任何变革,都意味着权力、利益的重新分配和社会政治力量的重新组合,意味着价值观念的变革和思想观念的解放,必然面临着重重阻力,需要时间,需要等待。

从政治体制本身的构成来看,政治体制的构成可分为两大部分,即基本政治制度和具体的政治体制、运行机制。

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就国体而言是人民民主专政,就政体而言是人民代表大会。

这一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人民长期选择的结果。

至于具体的政治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围绕和服从基本政治体制的总原则、总目标,在政治实践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具有可操作性。

它的建立、完善则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并且应该随着具体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建国以来,为了落实和完成基本政治制度的功能,我们相应地建立了一系列具体的政治体制和运行机制,这些具体的政治体制和运行机制在保护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发展,巩固和捍卫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方面确实起过重大的作用。

即使是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进程中,它们仍然可以在一定程序上继续发挥作用。

因此,当代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对原有的具体政治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全盘否定和简单处置。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由于社会主义社会本身还在实践中,对于具体政治体制和运行机制在政治实践中的作用,我们在认识上是不充分、不到位的,缺乏建设具体政治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明确目标和具体规划,因而时至今日我国的具体政治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功能上还是不完备的,在结构上也不够严谨。

同时,由于受到封建主义、战争年代形成的一套思维定势、价值观念的严重影响,再加之在一个较长时间内盲目地囿于苏联模式的经验,并在指导思想上发生“左”的偏差,因而产生了权力过度集中,个人崇拜、家长作风、长官意志、推崇人治、以权谋私等严重弊端。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使我国的具体政治体制和运行机制与基本政治制度相脱节,而且在一些方面相矛盾,从而严重影响基本政治制度优越性的发挥,有损于社会主义的威信和形象,并且日益引起人
民的严重不满,成为阻碍中国社会进步和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

因此,如果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承认中国的具体政治体制和运行机制确实是滞后的。

因此,按照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跟踪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内在节奏,消除原有具体政治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弊端,使之更为有效地服务于基本政治制度的巩固和发展,乃是我国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

总之,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行政治体制改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巩固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的政治局面。

参考文献:
[1]李景治蒲国良.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