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合集下载

《小儿年龄分期》课件

《小儿年龄分期》课件

学龄前期注意事项
学龄前期指的是3岁到6岁,此时孩子开始接受学前教育, 需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和社交发展等方面。
在学龄前期,家长应鼓励孩子参加适当的社交活动,培养 孩子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同时要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 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学龄期注意事项
学龄期指的是6岁到12岁,此时孩子 开始接受正规学校教育,需要关注孩 子的学业、兴趣爱好和心理健康等方 面。
在学龄期,家长应与孩子一起制定合 理的学习计划,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要鼓励孩子参 加体育、艺术等课外活动,促进孩子 全面发展。
青春期注意事项
青春期指的是12岁到18岁,此时孩子处于身体和心理快速发育阶段,需要关注孩子的情感、学习和 社交等方面。
在青春期,家长应给予孩子足够的自主权和尊重,同时要关注孩子的情感变化和学习情况,鼓励孩子 参加有益的社交活动,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新生儿期是指从宝宝出生到28天这段时间。新生儿需要特殊的护理和关注,因 为他们正在适应外界环境,身体各系统也在迅速发育。
婴儿期
总结词
快速生长和发展的时期
详细描述
婴儿期是指从宝宝出生后28天到满1岁这段时间。在这个阶段,宝宝开始学会坐 、爬、站立和走路,同时他们的语言和认知能力也在迅速发展。
幼儿期
学龄期特点
生理特点
学龄期是指从6岁到12岁左右的阶段,此时 小儿的身体和智力发展逐渐成熟,开始进入 学校接受正规的教育。孩子的独立性和自我 意识进一步增强,社交能力提高。
教育和照顾
在学龄期,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与学校密切配合,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 习态度和价值观。同时,需要注意孩子的安 全和卫生,如教育孩子注意个人卫生、避免

幼儿各个年龄阶段的特点和规律

幼儿各个年龄阶段的特点和规律

幼儿各个年龄阶段的特点和规律幼儿各个年龄阶段的特点和规律是家长和教育者都需要了解的重要信息。

以下是一些关于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和规律的概述:1. 婴儿期(0-2岁):这一阶段的婴儿主要的发展是满足生理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

婴儿在生理需要的满足中体验着信任、安全,反之,婴儿对周围环境就会产生不安全感、不信任感。

这一阶段婴儿的生活完全依赖于成人的照顾,当感到饥饿、寒冷、不舒服而啼哭时如果能够及时得到母亲或其他抚养者的关心和照顾,他们就会感到安全,形成基本的信任感。

此外,父母需要多给婴儿做一些抚触,多一些身体接触、眼神交流、声音交流等来表达对婴儿的爱意。

提倡母乳喂养的意义不仅出于营养学的依据,更有心理学的依据。

这对建立孩子的依恋关系,培养孩子的安全感、信赖感都具有重要作用。

2. 幼儿期(1-3岁):这个阶段是运动和探索的重要阶段,幼儿会学会爬行、行走、跑动等基本运动技能,并开始探索周围环境。

幼儿逐渐理解物体永恒性,即认识到物体即使被遮挡也存在,并开始建立简单的概念和记忆。

幼儿开始展示自我意识和自主性,表现出自己的意愿和偏好。

3. 学前期(3-6岁):这个阶段的幼儿开始学习语言、数学等基础知识。

他们也开始表现出更强烈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

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

4. 整个幼儿期的特点: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

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

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

总体来说,了解幼儿各个年龄阶段的特点和规律有助于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支持和引导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小儿发育特点

小儿发育特点

适应症:主要针对小儿
外感,既是呼吸道方面 的疾病,如流涕、鼻塞、 无汗、发热等,对咳嗽 效果较差。
注意项:适用于囟
门未闭合的小孩(即1 岁半以内),体温太高 者禁用。
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
4.胸围 胸围反映胸廓、胸背肌肉、皮下脂肪和 肺的发育程度。 出生时头比胸大1-2cm 平均胸围32cm 1岁时胸围与头围相等,平均46cm 2-12岁胸围=头围+年龄-1cm 12-21个月时胸围超过头围 胸围赶上头围的时间与小儿营养状况有密切 关系,一个营养状况良好的小儿,胸围赶上头围 的时间往往提前。 而营养不良的小儿,由于胸部肌肉和脂肪发 育较差,胸围超过头围的时间比较迟。 若到2岁半时胸围比头围小,则要考虑营养 不良或胸廓、肺发育不良。
前 囟 饱 满
前 囟 凹 陷
骨骼发育
(2)后囟:呈三角形 后囱门在宝宝出生时已接近闭合,或 仅可容纳指尖,约在出生后6-8周闭合。 囟门发育变化是婴儿颅骨发育过程中 的一个阶段,观察囱门的标准姿势是将 宝宝抱起呈直立的状态,且最好是在睡 觉、吃奶或安静的时候。
为什么不能随意摸宝宝的囟门
整个婴幼儿颅骨的结构在前囱门最弱,没 有骨片的保护,而大脑组织就在正下面;前 囱门凸出时可以用手感觉到颅内有跳动的情 形,这反映出脑内动脉的振动波;还可以感 觉到好似有凹凸不平的东西在下面,这就是 大脑表面的脑面。妈妈们要注意不要让别人 随意摸宝宝的头,千万不能用力压,否则有 可能会对大脑造成损伤。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3.婴儿期(乳儿期,28天到满1周岁) 此期是小儿体格发育最迅速时期,身长在一 年中增长了50%,体重增加了2倍。由于生长迅 速,需要营养物质较多,但消化功能尚未完善, 易发生消化不良和营养缺乏,故应提倡母乳喂养, 指导合理喂养方法。又因婴儿5~6个月后从母 体获得的抗体日渐消失,自身免疫功能又未发育 成熟,易患各种传染病,应按计划进行预防接种, 积极预防各种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

儿科护理学重点考点整理

儿科护理学重点考点整理

儿科护理学第一章绪论1、小儿年龄分期(7个):①胎儿期:从卵子和精子结合,新生命开始到小儿出生(约40周分3个阶段,妊娠早期为期12周;妊娠中期,13周至28周;妊娠晚期29周至40周。

特点:营养完全依赖母体。

②新生儿期:自出生后脐带结扎起之出生后28天止。

围生期: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至出生后7足天。

特点:脱离母体,开始独立生活,适应能力差,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尤其是围生期)③婴儿期:出生后到满1周岁之前。

(特点:生长发育最快阶段,免疫功能发育不成熟)④幼儿期:1周岁后到满3周岁之前。

(特点:生长发育速度较前减慢,智能发育较前突出自身免疫力低,乳牙出齐,识别能力差,容易发生自伤)⑤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6~7岁入小学前。

⑥学龄期:从入小学起到进入青春期前。

⑦青春期: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长的时期。

女孩11-12岁到17-18岁,男孩13-14到18-20岁。

2、儿科特点(清楚):1)解剖特点:头部相对较大,颈部肌肉和颈椎发育相对滞后,骨骼比较柔软并富有弹性,不易折断,关节发育不完善2)生理特点: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对营养物质及能量的需求量相对成人多,但肠胃消化功能未趋成熟,容易发生营养缺乏和消化紊乱3)免疫特点: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均不健全,预防能力差,新生儿可从母体获得IgG。

3、儿科护理一般原则:1)以小儿及其家庭为中心2)实施身心整体护理3)减少创伤和疼痛4)遵守法律和道德伦理规范。

第二章生长发育1、生长发育规律:①生长发育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婴儿期和青春期发育最快)②各器官系统的发育不平衡性(神经系统最快、生殖系统最慢)③生长发育的顺序性(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④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2、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选):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营养、孕母情况、生活环境、疾病---追赶生长:疾病愈后,小儿升高、体重等短期内加快增长,以弥补患病期间造成的损失)3、生长:一般指小儿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发育: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改善和功能上的成熟。

婴幼儿各年龄段特点

婴幼儿各年龄段特点

婴幼儿是指出生到3岁的幼小儿童。

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身体和大脑发育迅速,他们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发展阶段。

下面将介绍婴幼儿在不同年龄段的特点。

0-1个月:在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婴儿的行为主要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射性反应。

他们对声音和触觉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并会通过用手握住物体、吮吸来探索新事物。

2-3个月:在2-3个月的阶段,婴儿开始对声音和视觉刺激作出更有目的的反应。

他们会追踪移动物体和人的面部表情,并会对熟悉的声音作出反应。

此外,他们的头颈肌肉也开始变得更强壮,可以抬头和侧身。

4-6个月:在这个阶段,婴儿的手眼协调能力逐渐发展。

他们会用手抓住玩具、将物体放进嘴里,并试图翻身。

此外,他们可以通过转头、眨眼和制造噪音来与大人进行交流。

7-9个月:在7-9个月的阶段,婴儿的移动能力发展迅速。

他们开始爬行、站立、探索周围的环境。

他们会试图用手指指向感兴趣的事物,并可以相互传递物体。

10-12个月:在这个阶段,婴儿开始学习走路。

他们会试图用家具进行支撑,尝试站立和行走。

他们逐渐展示出更多的独立性,试图探索周围的环境,并能理解一些简单的语言指令。

1-2岁:在第一到第二年,孩子开始表现出更加独立和自主的特点。

他们会使用简单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需求,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沟通。

他们开始展示出更多的动手能力,能够使用勺子和玩具。

此外,他们还对周围的人和事物表现出更多的好奇心。

2-3岁:在2-3岁的阶段,孩子的语言和认知能力迅速发展。

他们能够使用更多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开始组织简单的句子。

他们对绘画和模仿有较高的兴趣,并开始培养一些独立的生活技能,例如穿脱衣服和洗手。

总的来说,婴幼儿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特点各不相同。

他们的感知能力、运动能力、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

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与婴幼儿互动和支持他们的发展。

儿科护理学重点总结

儿科护理学重点总结

儿科护理学重点总结第一单元 绪 论第一节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围生期: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至出生后7天(一)胎儿期:受精卵形成至小儿出生(二)新生儿期: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到足28天1. 发病率、死亡率高,尤其生后第一周2. 围生期死亡率是衡量产科新生儿科质量的重要标准(三)婴儿期:出生后到满1周岁(四)幼儿期:1周岁后到满3周岁(五)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6~7周岁。

(六)学龄期:从入小学起(6~7岁)到青春期(13~14岁)开始之前(七)青春期:青春期第二性征出现至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长第二单元 生长发育第一节生长发育规律婴儿期是第一个生长高峰;青春期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

连续性和阶段性,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顺序性(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个体差异第二节体格生长(一)体格生长的指标1.体重计算公式: <6月龄婴儿体重(kg)=出生体重 + 月龄×0.7kg 7~12个月龄婴儿体重(kg)=6 + 月龄×0.25kg 2岁~青春前期体重(kg)=年龄×2 + 8(7)kg 2.身高:新生儿50cm 1岁75cm 2~12岁身长计算公式身长(cm)=年龄×7 + 70 3.头围: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

在2岁前最有价值。

新生儿头围34cm,3个月40cm,1岁46cm,2岁48cm(二)骨骼的发育 1.囟门前囟:出生时1.5~2cm,1—1.5岁闭合。

后囟:6~8周闭合;颅骨骨缝3~4个月闭合。

2.脊柱的发育: 3个月抬头颈椎前凸;6个月会坐胸椎后凸;1岁会走腰椎前凸。

3.长骨骨化中心的发育:1—9岁腕部骨化中心的数目为其岁数加1 头状骨、钩骨(3个月左右);下桡骨骺(约1岁);三角骨(2~2.5岁);月骨(3岁);大、小多角骨(3.5~5岁);舟骨(5~6岁);下尺骨骺(6~7岁);豆状骨(9~10)(三)牙齿的发育2岁内乳牙数为月龄减4~6。

儿童各年龄分期及其特点

儿童各年龄分期及其特点

儿童发展的年龄分期是按照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

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发展任务。

下面将对儿童的各个年龄分期及其特点进行详细介绍。

1.婴幼儿期(出生至2岁)婴幼儿期是儿童的生命最初两年,是全面发展的基础时期。

这个阶段的儿童在生理发展上,经历了快速生长和各种能力的迅速发展。

此外,在心理上,婴幼儿主要通过感觉和动作来获取和处理信息。

在语言发展方面,婴幼儿从最初的哭泣和咿呀学语,逐渐掌握了基本的词汇和语法规则。

他们还发展了社交能力,开始表现出对主要照顾者的依恋和让人喜欢的表情和行为。

2.幼儿期(2岁至6岁)幼儿期是儿童的“玩耍时期”。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发展出更加丰富和复杂的运动技能,如跑步、跳跃、绘画等。

他们通过想象和角色扮演的方式玩耍,并开始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语言发展方面,幼儿不断增加词汇量并掌握更复杂的语法规则。

此外,幼儿期的儿童在社交方面也有了明显的发展,开始培养友谊关系,并借助社交互动来解决冲突和分享资源。

3.学龄前期(6岁至12岁)学龄前期是儿童进入学校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接受正式的教育,并逐渐发展出学习和思考能力。

他们开始认识从书本、老师和同学那里获得的知识,并逐渐掌握了阅读、写作和数学等基本技能。

在社交发展方面,学龄前期的儿童倾向于与同伴建立更为稳定和紧密的友谊关系。

此外,他们开始形成自己的身份和价值观,并逐渐发展出道德意识和责任感。

4.青春期(12岁至18岁)青春期是儿童向成年人转变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经历了身体、情感和认知上的巨大变化。

在身体发展方面,青春期的儿童开始经历性征的发育,如月经、声音变低等。

此外,在情感和认知发展方面,青春期的儿童面临着一系列的情绪起伏、自我认同探索和未来规划等问题。

他们开始展示更加成熟的思维能力,并逐渐独立于父母,并与同伴在社会化方面发展更深入的关系。

总体来说,儿童各年龄段的发展都是一个连续而有序的过程。

小儿年龄分期各期特点

小儿年龄分期各期特点

小儿年龄分期各期特点一、胎儿期。

从受精卵形成到小儿出生为止,这就是胎儿期啦。

这个时期的小家伙们啊,那可都在妈妈肚子里安安静静地成长呢。

他们完全依赖妈妈来提供营养,就像住在“公寓”里,吃喝拉撒都靠房东(哈哈,这里把妈妈比作房东啦)。

这时候的胎儿生长发育特别快,各个器官、系统都在不断地分化和成熟。

比如说,心脏啊、大脑啊这些重要的器官,都在这个时期逐渐成型。

而且啊,胎儿在妈妈肚子里还会做一些小动作呢,像是踢踢腿、伸伸胳膊,这可都是他们健康成长的表现哟。

二、新生儿期。

从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到出生后满28天,这就是新生儿期啦。

这个时期的小宝贝们就像是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小探险家,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不过呢,他们的身体还比较娇嫩,适应能力也比较差。

比如说,他们的体温调节功能还不完善,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所以得好好保暖哟。

而且他们的免疫系统也还在发育中,抵抗力比较弱,稍微不注意就可能会生病呢。

但是啊,新生儿们也有可爱的一面哦,他们会有一些本能的反射,像吸吮反射、拥抱反射等等,这些反射就像是他们自带的“生存技能”,能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这个新环境。

三、婴儿期。

从出生后到1周岁之前,这就是婴儿期啦。

这个阶段的宝宝们啊,那可是变化超级大的哟!他们的生长发育速度那叫一个快,就像小树苗在春天里蹭蹭地往上长。

体重、身高都会快速增加,而且他们的运动能力也在不断发展。

一开始可能只会躺着,慢慢地就会翻身、坐起来,到后来还能爬呢。

语言能力也开始萌芽了,会发出一些咿咿呀呀的声音,好像在和大人们聊天似的。

这时候的宝宝们对周围的事物都特别感兴趣,喜欢抓东西、探索新事物,那好奇心简直爆棚啦。

不过呢,他们也比较依赖大人的照顾,毕竟还小嘛,很多事情都还需要大人们的帮忙。

四、幼儿期。

1周岁到3周岁这个阶段就是幼儿期啦。

这个时期的小朋友们啊,就像一个个小机灵鬼,特别活泼好动。

他们的语言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已经可以说一些简单的词语和句子了,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小儿年龄分期、儿童能量代谢、新生儿等儿科新生儿常用标准

小儿年龄分期、儿童能量代谢、新生儿等儿科新生儿常用标准

小儿年龄分期、儿童能量代谢、新生儿等儿科新生儿常用标准小儿年龄分期胎儿期:受精卵形成到出生。

新生儿期: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起,至28天止。

(此期实际包含在婴儿期内)幼儿期:1〜3周岁。

学龄前期:3周岁至入小学(6〜7岁)。

学龄期:入小学(6〜7岁)至青春期前。

青春期:一般为10〜20岁,女孩的青春期开始年龄和结束年龄都比男孩早2年左右。

青春期的开始和结束都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可相差2〜4岁。

儿童能量代谢体重低下: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均值-2SD,低于-2SD〜-3SD为中度,低于-3SD为重度。

生长迟缓:身长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均值-2SD,低于-2SD~-3SD为中度,低于-3SD为重度。

消瘦:身长低于同年龄、同身高参照人群值的均值-2SD,低于-2SD〜-3SD为中度,低于-3SD为重度。

基础代谢率(BMR):婴儿为55kcal/(kg∙d)[230.12kj∕(kg∙d)],7岁为445kcal/(kg∙d)[184.1kJ/(kg∙d)],12岁为305kcal/(kg∙d)[125.52kJ/(kg∙d)],成人为25—305kcal/(kg∙d)[104.6-125.52kJ/(kg∙d)]0食物热力作用(TEF):进餐后几个小时超过BMR的能量消耗,主要用于体内营养素的代谢。

婴儿食物含蛋白质多,TEF为7~8乐年长儿膳食为混合食物,TEF 为5%o排泄消耗:未经消化吸收的食物损失的能量,正产情况下为10%,腹泻时增加。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由于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质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主要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特征为体重不增、体重下降、渐进性消瘦或水肿、皮下脂肪减少或消失,常伴全身各组织脏器不同程度的功能低下及新陈代谢异常。

新生儿足月儿:37周(胎龄〈42周。

早产儿:胎龄<37周。

极早早产儿:胎龄<28周。

过期产儿:胎龄N42周。

正常出生体重儿:250OgW出生体重<4000go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go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500go巨大儿:出生体重>4000go宫内生长迟缓(IUGR):由于胎儿、母亲或胎盘等各种不利因素,导致胎儿在宫内生长模式偏离,或低于预期。

小儿年龄分期及其特点PPT课件

小儿年龄分期及其特点PPT课件

2岁到3岁
幼儿逐渐表现出独立性,开始有 社交行为,如与同龄孩子和成人
互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幼儿期特点
身体发育
语言和认知发展
幼儿的体重和身高增长速度逐渐减慢,但 肌肉和骨骼发育仍然在继续。
幼儿开始学会说话,词汇量和语法结构逐 渐增加。同时,他们的认知能力也得到发 展,开始有抽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交能力
自理能力
社会性发展
孩子开始对社交产生兴趣,与同龄孩子和 成人建立关系,愿意分享自己的玩具和经 验,也愿意帮助别人。
06
学龄期
学龄期定义
总结词
学龄期是指儿童从6岁到12岁的 一个阶段,是介于幼儿期和青春 期之间的时期。
详细描述
学龄期是指儿童从接受基础教育 的阶段,这个阶段是儿童身心发 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各种基 本技能和习惯的关键时期。
胎儿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早孕期、 中孕期和晚孕期。
胎儿发育阶段
01
02
03
早孕期
从受精卵形成到第12周, 胎儿主要完成器官和组织 的初步形成。
中孕期
从第13周到第28周,胎儿 的器官和组织进一步发育 和完善,同时胎儿的免疫 系统也开始发育。
晚孕期
从第29周到出生,胎儿的 体重和身长增长迅速,主 要进行脂肪储存和肺部发 育。
过期产儿
指胎龄超过42周的婴儿, 需要密切监测,防止出现 并发症。
新生儿期特点
生理特点
新生儿期各器官功能尚未完全发 育成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等均需逐步适应外界环
境。
心理特点
新生儿对外界刺激反应较弱,但已 经开始有听觉、视觉和触觉等感觉, 需要给予适当的刺激以促进大脑发 育。

儿童各年龄分期及其特点ppt课件

儿童各年龄分期及其特点ppt课件
接触周围事物增多, 智能发育较快, 语言思维, 应人应物能力增强 识别危险能力不足。 保健:注意营养,防病防意外仍为重点。
.
学龄前期(preschool age)
定义:3周岁后到入小学前(6-7岁)。 特点:体格发育稳步增长,智能发育更趋
完善,好奇性、模仿性强、可塑性大。 保健:仍以防病防事故为主,
保健:重视优生优育,抓好围生期 保健。
.
婴 儿 期 (infancy)
定义:出生后至1周岁。 特点: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
易致营养缺乏 消化功能紊乱 患传染病及感染性疾病 保健:提倡母乳喂养,接受预防接种, 完成基础免疫程序,重视卫生习惯。
.
幼儿期(toddler's age)
定义: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岁至3周岁。 特点:生长发育速度减慢,
.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注意培养良好的道德 品质和生活习惯。
.
学龄期(school age)
定义:入小学(6-7岁)至青春期前(12-14岁) 。 特点:体格生长稳步增长,器官发育(除生
殖系统外)接近成人,智能发育更为成熟。 保健:足够营养和睡眠,防止近视和龋齿,
注意坐、立、行姿势。避免思想过度紧 张,防止精神、情绪和行为问题。
.
新生儿期
(neonatal period)
定义:自出生后脐带结扎时起至生后满28天。 特点:小儿脱离母体开始独立生活,适应
外界能力差、免疫力低、发病率高、 死亡率高。 保健:特别强调护理,如保温、喂养、清 洁卫生、消毒隔离。
.
围生期
定义: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 至出生后7足天。

小儿年龄分期标准

小儿年龄分期标准

一.小儿年龄分期标准现代儿科学将小儿年龄分为七个阶段1.胎儿期从卵子和精子结合到小儿出生,称为胎儿期2.新生儿期自出生后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称为新生儿期3.婴儿期从出生后到满1周岁,称为婴儿期4.幼儿期 1 周岁至满3周岁称为幼儿期5.学龄前期3周岁以后到入小学前,称为学龄前期6.学龄期从6-7岁至12-14岁,称为学龄期7,青春期女孩从11-12岁17-18岁,男孩从13-14至18-20岁,称为青春期二、小儿各年龄期特点及与预防保健关系1、胎儿期孕期保健十分重要,应注意防止感冒和病毒感染,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定期体检。

2、新生儿期此期死亡率高,保健重点是合理喂养,保暖及预防感染。

应特别预防新生儿寒冷综合征、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肺炎等疾病。

3.婴儿期为出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

此期要注意加强营养,开发智能及防止意外事故。

加强传染病预防。

4、幼儿期1周岁至3周岁称为幼儿期。

此期要注意加强营养,开发智能及防止意外事故,加强传染病预防。

5、学龄前期3周岁至12-14周岁,称为学龄期。

应注意其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的培养,此期儿童易患肾炎、风湿热等疾病。

6、学龄期6-7岁至12-14岁,称为学龄期。

此期体格稳步增长,脑的形态发育已基本与成人相同。

此期应注意预防近视眼和龋齿。

7、青春期女孩从11-12至17-18岁,男孩从13-14岁至18-20岁,称为青春期。

此期生殖系统发育迅速,第二性征逐渐明显,应进行生理、心理卫生和性知识教育。

三、小儿体格发育的常用指标体格生长发育常用指标(体重、身高、囟门、牙齿)1、体重正常小儿出生时的体重平均为3KG,前半年每月平均增加700G,3-4个月时的体重约6KG,6 个月后体重增长减慢。

12月龄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3倍,2岁时约及出生时的4倍,2岁起至11-12岁前每年体重增长约2KG。

以下公式通常用于粗略估计小儿的体重;2.身长指从头到足底的全身长度,3岁以下卧位测量身长,3岁以后站位测量身高。

小儿年龄分期及其特点

小儿年龄分期及其特点


。 。 。
下一节请同学们自学
第三节 小儿年龄分期及其特点
• 专 业 临床 • 课件制作 黄玲 •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儿科教研室
教学目标
• 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及特点。
教学重点
•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 由各期特点推导出相应的健康措施。
第三节 小儿年龄分期及其特点
一 、胎儿期 1. 时间:受孕至生后脐带结扎。 2. 特点:一切营养物质及O2来自母;生长发育最快。 3. 保健措施:加强孕母营养,避免用药及不良因素刺激。 二 、新生儿期: 1. 时间:脐带结扎至生后满28天。 2. 特点:发病率高,死亡率高。 3. 保健措施:加强保暧、喂养、消毒隔离、清洁卫生。
三 、婴儿期
1. 时间:出生至1岁。
2. 特点:生长发育较快,运动功能发育快,抵抗力低。 3. 保健措施:加强营养、加强训练、进行计划免疫。 四 、幼儿期 1. 时间:1岁至3岁。
2. 特点:生长发育快,智力发育快。
3. 保健措施:注意早期教育,防止意外伤害和各种感染。
五、 学龄前期 1. 时间:3岁至6~7岁。
2. 特点:体格发育减慢,智力发育加快。
3. 保健措施: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预防自身免疫性疾病。 六 、学龄期 1. 时间:6~7岁至11~12岁。 2. 特点:体格发育较学龄前期加快,智力发育加快。 3. 保健措施:保护视力;预防龋齿;端正体位。
七 、青春期 1. 时间:
女孩:11~12岁至17~18岁。
男孩:13~14岁至18~20岁。 2. 特点:体格发育快;生殖系统发育快。 3. 保健措施:注意生理卫生;预防心理疾患。
思考题
• 1.在小儿年龄分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是
• 2.在小儿年龄分期中,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是 • 3.在小儿年龄分期中,最容易发生意外事故的是 • 4.在小儿年龄分期中,最容易患免疫性疾病的是 • 5.在小儿年龄分期中,最容易患近视的是 • 6.在小儿年龄分期中,最容易患心理疾患的是 。 。

笔记《儿科学》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笔记《儿科学》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笔记《儿科学》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根据解剖生理特点,一般将小儿时期划分为七个年龄期:(一)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到分娩,约40周(280天)。

受孕最初8周的孕体称为胚胎,8周后到出生前为胎儿。

胚胎期是机体各组织器官原基分化的关键时期,此时受到不利因素的影响可影响胎儿各器官的正常分化,从而造成流产或各种畸形,故孕妇的保健必须从妊娠早期开始。

胎儿期以组织器官迅速生长和功能渐趋成熟为主要特点,该期的营养完全依赖母体。

因此,母体的多种因素都直接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并可导致死胎、流产、早产或先天畸形的严重后果,因此一定要加强孕期的保健。

【真题库】胚胎期指的是受孕后的(2002)A 8周以内B 9周以内C 10周以内D 11周以内E 12周以内(二)新生儿期:自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到足28天(即4周)时。

此期实际包含在婴儿期内。

例题:新生儿期是指从出生断脐至足28天新生儿机体发育尚未成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尤以第一周为高。

【真题库】新生儿期保健的重点时间是生后1周内[解析]:新生儿保健是儿童保健的重点,而生后1周内新生儿的保健是重中之重,一周内发病率死亡率最高。

围生期(围产期):国内采用的定义是指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至出生后7足天。

这一时期从妊娠的晚期经分娩过程至新生儿早期,经受了巨大的变化,是生命遭遇最大危险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死胎、死产和活产新生儿死亡率均较高。

围生期的死亡率是衡量产科和新生儿科质量的重要标准,故必须抓好围生期的保健。

【真题库】围生期包括胎儿期一部分和婴儿期一部分,国内普遍采用的定义胎龄28周至生后7天[解析]:围生期医学实际上是界于儿科学和产科学间的交叉学科,一般指胎龄28周至出生后不满1周的胎儿与新生儿。

(三)婴儿期(又称乳儿期):出生后到满l周岁。

此期是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时期(第一个高峰)。

由于生长迅速,需要营养物质较多,但消化功能尚未完善,易发生消化不良和营养缺乏,故应提倡母乳喂养,指导合理喂养方法。

小儿年龄分期

小儿年龄分期

幼儿期:
1周岁后到满3周岁
体格生长较婴儿期减慢
智能迅速发育 意外事故
(四)幼儿期


从1周岁到满3周岁。
特点:
社会接触增多,对危险的识别能力不足 ——智能发育突出,意外伤害发生率增加 免疫功能不健全 ——感染性和传染性疾病发生率较高
(四)幼儿期的保健
1、开发智能

精卵细胞结合到小儿出生前
胚胎期:
最初8周,细胞分裂,器官分化

孕8周后,胎儿体格迅速生长
(一)胎儿期
1、胎儿特点 胎儿的生长发育迅速,主要依靠母体生存。母 体的健康、营养、情绪等密切相关 胎儿期保健应以孕母的保健为重点 2、胎儿期保健
胎儿期保健

预防先天畸形疾病
①预防孕期感染:尤其是妊娠前3 个月。因为孕头3个月病毒感染 (特别是风疹)可→死胎、 流产、 先天畸形。 ②注意孕期用药、禁止烟酒,避免 接触放射线。

-新生儿的保健重点在生后1周内。
新生儿期的保健
1、保暖 室温22℃ ~24℃ ,湿度55%~65% 防硬肿症,防烫伤 2、合理喂养 母乳喂养、尽早喂养、按需喂养 3、注意卫生、预防疾病 洗手,防交叉感染,按时免疫接种
(三)婴儿期
婴儿期:出生后到满1

周岁之前,包括新生儿 期 生长发育迅速,需要较高 能量和各类营养 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 消化、吸收功能不完善, 易发生消化紊乱 免疫功能不完善 计划免疫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空军总医院 儿科 张丽娟
小儿年龄分期
小儿的生长发育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复杂过程,各组 织器官系统逐渐发育完善,功能不断趋于成熟。根 据小儿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特点,将小儿年龄划分 为7各期,分别为: 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 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一)胎儿期:受孕到分娩,约40周(280天)。

受孕最初8周称胚胎期,8周后到出生前为胎儿期。

(二)新生儿期: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到足28天。

围生期: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至出生后7足天。

1.加强护理,注意保暖,细心喂养,预防各种感染。

2.发病率、死亡率高,尤其生后第一周。

3.围生期死亡率是衡量产科新生儿科质量的重要标准。

(三)婴儿期:出生后到满1周岁。

1.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身长50→75cm,体重3→9kg.2.易发生消化不良和营养缺乏。

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应按时预防接种。

(四)幼儿期:1周岁后到满3周岁。

1.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加快。

2.活动能力增强,注意防止意外。

3.喂养指导。

传染病预防。

(五)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6~7周岁。

(六)学龄期:从入小学起(6~7岁)到青春期(13~14岁)开始之前。

(七)青春期:女孩11、12岁到17、18岁;男孩13、14岁到18~20岁。

练习题1.胚胎期是指受孕后的(答案:A)A.8周以内B.9周以内C.10周以内D.11周以内E.12周以内2.小儿从母体获得的抗体日渐消失的时间是(答案:C)A.生后1~2个月B.生后2~3个月C.生后5~6个月D.生后7~9个月E.生后10~12个月一、生长发育规律婴儿期是第一个生长高峰;青春期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

一般规律为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二、体格生长(重点)(一)体格生长的指标1.体重:出生体重平均3kg ,生后第1周内生理性体重下降(3~9%)。

1 岁体重平均为9kg,2岁12kg,2岁到青春前期每年增长2kg。

体重计算公式:<6月龄婴儿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7kg7~12个月龄婴儿体重(kg)=6+月龄×0.25kg2岁~青春前期体重(kg)=年龄×2+8(7)kg2.身高:新生儿50cm,前半年每月增长2.5cm ,后半年每月增长1.5cm。

1岁75cm,2岁85cm,2岁以后每年长5~7cm。

2~12岁身长计算公式身长(cm)=年龄×7+703.头围新生儿头围34cm,3个月40cm,1岁46cm,2岁48cm,5岁50cm,15岁54~58cm,半岁42cm。

4.胸围出生时比头围小1~2cm,约32cm;1岁时与头围相等约46cm。

(二)骨骼的发育1.囟门前囟:出生时1.5~2cm,12~18个月闭合。

后囟:6~8周闭合;颅骨骨缝3~4个月闭合。

2.脊柱的发育:3个月抬头颈椎前凸;6个月会坐胸椎后凸;1岁会走腰椎前凸。

3.长骨骨化中心的发育摄左手X线片。

头状骨、钩骨3个月左右出现;10岁出齐,共10个;2~9岁腕部骨化中心数目约为小儿岁数+1 。

(三)牙齿的发育乳牙多于生后6~8个月萌出,最早4个月,12个月未出牙可视为异常。

乳牙20个,2~2.5岁出齐。

2岁内乳牙数为月龄减4~6。

恒牙的骨化从新生儿时开始;6岁萌出第一磨牙。

(四)运动功能的发育2个月开始抬头;4个月手能握持玩具;6个月会坐;7个月翻身;8个月爬;9个月站;1岁会走;2岁会跳;3岁跑,骑三轮车。

(五)语言的发育2月发喉音;3~4个月咿呀发音并能笑出声;5~6个月发单音认识母亲及生熟人;7~8个月发双重音;9个月懂再见;10~11个月模仿成人动作;1~1.5岁能说出物品及自己的名字, 2 岁用简单语句表达需要。

练习题1.2岁小儿标准体重、身长是(答案:D)体重(kg)身长(cm)A.970B.10 75C.11 80D.12 85E.13 852.前囟闭合的年龄最晚不超过(答案:E)A.6个月B.10个月C.12个月D.15个月E.18个月3.开始出第一颗恒牙的年龄是(答案:C)A.4岁B.5岁C.6岁D.7岁E.8岁4.3岁小儿,腕部骨化中心的数目是(答案:C)A.2个B.3个C.4个D.5个E.6个5.5岁小儿标准体重、身长、头围是(答案:D)体重(kg)身长(cm)头围(cm)A.15 100 46B.17 102 48C.17 105 48D.18 105 50E.19 108 506.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发生在出生后(答案:A)A.第1周B.第2周C.第3周D.第4周E.第5周7.小儿头围与胸围大致相等的年龄是(答案:B)A.6个月B.1岁C.1.5岁D.2岁E.2.5岁8. 判断小儿体格发育最常用指标是(答案:E)A.动作发育能力B.语言发育程度C.智能发育水平D.神经反射发育E.体重、身高、头围9.小儿体格发育的两个高峰期是(答案:D)A.婴儿期、学龄期B.学龄前期、青春期C.幼儿期、学龄期D.婴儿期、青春期E.新生儿期、学龄期10.3月小儿按公式计算其身高、头围约是(答案:B)A.55cm 38cmB.60cm 40cmC.65cm 42cmD.70cm 44cmE.75cm 46cm11.一小儿体重9kg ,身高75cm ,头围46cm ,此小儿的年龄是(答案:B)A.9个月B.1岁C.2岁D.2岁半E.3岁12.生后第一年身高增长约(答案:E)A.35cmB.32cmC.30cmD.27cmE.25cm13.出生时新生儿的头围约(答案:B)A.35cmB.34cmC.33cmD.32.5cmE.31cm14.1~2岁幼儿1年中身高约增长(答案:C)A.5cmB.7cmC.10cmD.12cmE.13cm15.恒牙骨化开始的年龄是(答案:A)A.新生儿B.1岁C.2岁D.3岁E.4岁16.一小儿体重7kg,身高65cm,头围42cm,乳牙2枚,能独坐一会,不能听懂自己的名字,此小儿的年龄最可能是(答案:D)A.9个月B.8个月C.7个月D.6个月E.5个月A3/A4 型题一正常小儿身高80cm,前囟已闭,头围47cm,乳牙16枚,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对人、事有喜乐之分。

1.此小儿的年龄最可能是(答案:B)A.1岁B.1岁半C.2岁半D.3岁E.3岁半2.按公式计算此小儿的体重约是(答案:D)A.15kgB.13.5kgC.12kgD.10.5kgE.9kg婴儿期计划免疫出生:卡介苗,乙肝疫苗1月龄:乙肝疫苗2月龄: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疫苗3月龄: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4月龄: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5月龄:百白破混合制剂6月龄:乙肝疫苗8月龄:麻疹减毒疫苗练习题1.白喉、百日咳、破伤风混合疫苗需(答案:E)A.注射1次B.每周1次,注射2次C.每周1次,注射3次D.每月1次,注射2次E.每月1次,注射3次2.下列哪种方法是错误的(答案:E)A.卡介苗皮内注射B.脊髓灰质炎糖丸口服C.麻疹疫苗皮下注射D.百白破三联针皮下注射E.乙肝疫苗皮内注射3.不属于1岁以内婴儿计划免疫的是(答案:B)A.脊髓灰质炎疫苗B.肺炎链球菌疫苗C.麻疹疫苗D.百日咳疫苗E.乙肝疫苗4.我国规定1岁内必须完成的计划免疫是(答案:A)A.卡介苗B.乙脑疫苗C.流脑疫苗D.流感疫苗E.甲肝疫苗B型题A.乙肝疫苗B.流感疫苗C.麻疹疫苗D.脊髓灰质炎疫苗E.白、百、破疫苗1.新生儿期接种的疫苗应是(答案:A)2.生后2月时应接种的疫苗是(答案:D)第一节营养基础(一)能量(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供能)1.基础代谢:婴幼儿基础代谢所需能量占总能量的50~60%,1岁以内婴儿约需55kcal/(kg.d)。

2.生长发育所需:小儿所特有。

婴儿用于生长发育的能量为30~40kcal/(kg.d),占总能量的25~30%。

增加1g体重需能量5kcal。

(特有)3.食物特殊动力作用(SDA):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可分别使代谢增加30%,4%和6%。

婴儿此项能量所需占总能量7~8%。

4.活动所需:婴儿每日所需15~20kcal/kg。

5.排泄损失能量:婴幼儿这部分损失约占进食食物量的10%,每日损失能量8~11kcal/kg。

1岁以内婴儿总能量约需110kcal/(kg.d),每三岁减去10kcal简单估计。

12~15%来自蛋白质,30~35%来自脂肪,50~60%来自碳水化合物。

(二)蛋白质:乳类和蛋类蛋白质具有最适合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配比,其生理价值最高。

(三)脂肪: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是主要供能营养素,储能、保暖、隔热和保护脏器、关节等组织的功能。

婴幼儿脂肪需要量4~6g/(kg.d)。

(四)碳水化合物:糖类所供给的的能量为总能量的45%(婴儿)~60%(年长儿),一般占50%。

(五)维生素与矿物质:脂溶性(维生素A、D、E、K)及水溶性(B族和C)。

(六)水:婴儿体内水分占体重的70~75%。

内生水,混合膳食约100kcal产生水12ml。

第二节婴儿喂养(一)母乳喂养1.母乳成分及量:①初乳一般指产后4天内的乳汁:含球蛋白多,含脂肪较少。

②过渡乳是产后5~10天的乳汁:含脂肪最高。

③成熟乳为第11天~9个月的乳汁。

④晚乳指10个月以后的乳汁。

2.母乳喂养的优点(1)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白蛋白多,不饱和脂肪酸多,乳糖多,微量元素较多,铁吸收率高,钙磷比例适宜。

(2)母乳缓冲力小,对胃酸中和作用弱,有利于消化。

(3)母乳含优质蛋白、必需氨基酸及乳糖较多,有利于婴儿脑的发育。

(4)母乳具有增进婴儿免疫力的作用。

(5)乳量,温度及泌乳速度也较合宜,几乎为无菌食品,简便又经济。

(6)母亲自己喂哺,有利于促进母子感情,密切观察小儿变化,随时照顾护理。

(7)产后哺乳可刺激子宫收缩,促使母亲早日恢复;推迟月经复潮,不易怀孕。

3.喂养方法:尽早开奶,按需哺乳,每2~4小时1次,每次哺乳15~20分钟。

4.断奶:4~6个月起可添加一些辅助食品,12个月左右可完全断奶。

(二)人工喂养:牛乳为最常用者1.牛奶(1)牛奶成分:酪蛋白为主,不易消化。

饱和脂肪酸多,乳糖少,加5~8%的糖。

矿物质成分较高,不利于新生儿、早产儿及肾功能差的婴儿。

牛奶含锌、铜较少,铁吸收率仅为人乳的1/5。

(2)牛奶制品:①全脂奶粉:重量1:8或体积1:4配制。

②蒸发乳:③酸奶:④婴儿配方奶粉:接近母乳。

⑤甜炼乳、麦乳精等不宜作为婴儿主食。

(3)牛乳量计算法(重点):一般按每日能量需要计算:婴儿每日能量需要(100~120kcal)/kg,需水分150ml/kg。

100ml含8%糖的牛乳约能供应100kcal,故婴儿每日需加糖牛奶100~120ml/kg。

例如一个3个月婴儿,体重5公斤,每日需喂8%糖牛奶量为550ml,每日需水750ml,除牛乳外尚需分次供水200ml。

全日奶量可分为5次喂哺。

2.羊奶:叶酸含量极低,维生素B12也少,可引起巨红细胞性贫血。

3.代乳品:以大豆为主的代乳品,可作为3~4个月以上婴儿的代乳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