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民族关系

合集下载

两宋民族关系

两宋民族关系

返回
9、宋辽、宋夏,宋金和议,两宋朝廷都要向对方 A、割地求和,划界管辖 B、少数民族政权送“岁币” C、少数民族政权称臣 D、提供制瓷、印刷技术援助 10、林升在《题临安邸》中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 州!”对该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旨在赞美杭州迷人的风景 B、揭露南宋统治者的腐朽生活 C、斥责南宋的统治者不顾国家危亡 D、说明南宋衰亡不可避免
返回
2.正确认识和评价这一时期的民族战争与和议。 民族战争:这些战争属于一个国家内部不同民族之间的 战争,不能采取侵略反侵略来评判;但存在正义和非正义 的区别.由于少数民族贵族南下掠夺财富,破坏经济发展, 岳飞等领导的属于正义战争,符合人民利益,也符合两族 人民根本利益.但不宜采用民族英雄的称号.可称抗金英 雄. 民族和议: 这些议和不能认识是国与国之间的谈判,不是 外交条约,是民族和约.对于两宋来说,政治上具有屈辱性, 也加剧了人民经济负担,但积极意义是主要的,政治上有 利于双方的和平局面,经济上有利于双方贸易交流,最终 促进民族融合.
返回
6、澶洲之盟与宋夏和议的不同主要体现在 A、求和方的停战愿望 B、北宋要输送岁币 C、双方确立的政治关系 D、和议产生的影响 7、南宋初年与金相邻的政权,除南宋之外还有 A、西夏 B、蒙古 C、大理 D、辽 8、岳飞诗云:“靖康耻,犹未雪。”“靖康耻” 是指 A、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B、金军攻陷东京,掳走宋徽宗、宋钦宗 C、金军攻占东京,渡过长江 D、南宋与金议和,对金称臣
民族 兴起 首领 都城 改革 制度
契丹-辽916 党项-夏1038 女真-金1115 辽河上游 陕甘宁 松花黑龙江下游 完颜阿骨打-上京 耶律阿保机-上京 元昊-兴庆 中都 中京南京 蕃汉分治-南面北 防唐宋官制;行科 猛安谋克-军政合 一,兵农合一;促 面官-汉制待汉,蕃 举;仿楷体创文 字.-两制并存. 进封建化和强大. 制待蕃-认识? 战-不断交兵损失 战-灭辽1125灭北 与宋 战-高粱河惨败. 宋1127(靖康耻); 和战 和-1005澶渊之盟 严重,西夏求和. (1)内容-岁币撤兵 和-1044宋夏和议 南宋八字军和岳 -夏称臣,宋与夏岁 家军. 兄弟国; 和-绍兴和议-割 (2)评价-积极为主 币;重开边贸. 促和平,贸易,友好, 促和平交流和民 地,称臣,岁币. 有利和平交流,但 融合;消极-屈辱, 族融合. 屈辱和负担. 加重负担. 特点 多民族政权并立;有战有和和为主;相互交流少族封化.

2019高考历史总练习资料:49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民族关系和文化

2019高考历史总练习资料:49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民族关系和文化

(2)建筑成就 《营造法式》 是我 ①北宋末年李诫编写的_______________ 国建筑史上的杰出著作。 ②辽代天津蓟县独乐寺、山西应县木塔,金代 卢沟桥 _________和元大都。
①北宋科学家沈括著《梦溪笔谈》,总结北宋科 十二气历 技成就;编制“ __________”。 ②元朝郭守敬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定的 《授时历》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比现行公历 早300年。 2.理学和史学 儒家 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 (1)理学:以______ 思想而形成;朱熹宣扬“存天理,灭人欲”。 司马光 主持编撰的《资 (2)史学:北宋史学家_________ 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3.文学艺术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元朝的统治 (1)蒙古的兴起 铁木真 统一蒙古草原;1206年, ①蒙古兴起:_________ 在斡难河源大会上,蒙古贵族推举铁木真为 成吉思汗 __________,蒙古汗国建立。 ②扩张战争:向西打到中亚、俄罗斯;向南打到印 度河流域;灭西夏、金,招降吐蕃,征服大理。
(2)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
①元朝统一:忽必烈于1271年改国号为元;1272 大都 ;1276年占临安,灭 年定都燕京,称为________
南宋。 ②抗元斗争:文天祥等在东南沿海一带坚持抗元,
留取丹心照汗青 表现出“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
的崇高气节。
(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归纳概括】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元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①建立行省制度,以便对全国进行有效的统治。在 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大都及其 邻近地区由中书省直接管辖;其他地方设行中书省, 由中央政府委派官吏管理,简称行省或省;在云南 等地也设立行省;台湾设立了澎湖巡检司,管辖澎 湖和琉球。 ②设立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西 藏正式成为中央政权的行政区。

唐宋时期的民族交融历史作文200字

唐宋时期的民族交融历史作文200字

唐宋时期的民族交融历史作文200字唐王朝对兄弟民族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唐朝开放的民族政策和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吸引着周围地区操不同语言、有着不同肤色民族的人涌入唐朝,使唐都长安遍布着胡人。

朝廷中很多重要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

民间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

宋朝时期民族交融历史有以下特点:多民族政权并立。

宋、辽、西夏、金、蒙古各族政权相继建立。

多民族融合是历史主流。

南方宋人往北方,北方契丹,党项,女真,蒙古各族来到南方,各族人民共同劳动、生活,各民族之间的交融日益加强。

【资料拓展】唐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基本情况一、唐王朝对兄弟民族之政策比较开放,且比较成功。

岑仲勉《隋唐史》总结唐朝时期民族政策有四个特点:①不强迫同化,只顺其自然。

②不掠取俘虏分散为奴婢。

③不使杂处通婚。

④不排斥各族不同之宗教,任其自由信奉。

这种自由开放的民族政策对全国的安定团结,经济文化建设意义重大,其效果亦非常显著。

二、李唐王朝在用人上,对各族人员不分彼此,同样信任。

诚如陈寅恪所言:“李氏据帝位,主其轴心,其他诸族入则为相,出则为将。

”唐之开国,其兵力本兼府兵蕃将两类,而府兵“不堪攻战”,其主力实赖蕃将。

其著名蕃将(如史大奈,本西突厥特勒人;阿史那社尔,突厥处罗可汗之次子;执失思力,突厥酋长;契苾何力,铁勒哥论易勿施莫贺可汗之孙;黑齿常之,百济西部人;李谨行,人等)皆受太宗重用,战功卓著。

玄宗时,安禄山、哥舒翰、高仙芝等皆以少数民族出身而任节度使,天宝后有李光弼、李正己、李宝臣、李抱玉、李光颜、李克用、王思礼、王镕、仆固怀恩、乌重胤、浑瑊等少数民族位兼将相。

《北梦琐言》云:“唐自大中至咸通,白中令入拜相,次毕相,曹相确,罗相劭,权使相也,继升岩廊。

崔相慎猷曰,可以归矣,近日中书尽是蕃人。

盖以毕、白、曹、罗为蕃姓也。

”说明中唐以后,少数民族入相更为普遍。

少数民族人员出将入相,必然会对当时的政治以及社会心理产生重要影响。

第十六课时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考点16)

第十六课时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考点16)

第十六课时 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考点16)基础网络沿用唐以来官制,统治汉人和渤海人。

加强了汉与契丹的友好关系,促讲了民族融合。

①北宋封元吴为夏国主;元吴取消帝号,对宋称臣。

②北宋送给西夏“岁币”,双方重开边境贸易。

起源:女真由黑水发展而来,长期居住在松花江、黑龙江下游一带。

北宋中后期,完额部强盛,逐渐统一女真各部。

1114年,阿骨打抗辽取得初步胜利。

建立:1115年,阿骨打在会宁称帝,建金。

阿骨打就是金太祖。

猛安谋克制度:基本社会组织,既是军事组织,也是地方行政组织,平时生产,战时作战。

辽:政治腐朽,剥削苛重,各族人民不断反抗。

金:国力迅速增强,不断兴兵攻辽,削弱其力量。

l125年金军俘辽天柞帝,辽朝灭亡。

北宋军民在李纲领导下多次击退金兵,但统治者没有抵抗决心。

原因:金军控制北方大片土地,把汉人掠去服苦役,甚至当作奴隶出卖。

,是抗金力量的中坚。

1140年,郾城迎击冗术取得大捷,乘胜进逼开封。

金军准备撤退。

以“莫须有”罪名将其杀害。

时间:1141年。

①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以北的土地归金朝统治。

②南宋对金称臣,向金输纳岁币。

作用:使宋金对峙的局面确定下来(金后来迁都燕京,改名中都)。

发展 金的建立和宋金的和战重点、难点、考点1、契丹、党项封建化进程的相同点(1)社会进程相同。

兴起之初社会形态都处于奴隶社会阶段,过着游牧生活。

(2)封建化的原因相同。

都是由于受到汉族地区先进农耕文化的影响。

(3)采取的措施相同。

都建立政权,仿效中原王朝建立各项制度,仿照汉字创制本民族文字。

(4)政治制度的特点相同。

都采取“蕃汉分治”的办法来分别管理不同民族地区。

(5)和宋朝的关系相同。

都曾和宋朝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后又都与宋朝议和,接受宋的“岁币”,议和后都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友好局面。

彼此间官方和民间经济文化往来频繁,进一步推动封建化进程。

2、两宋民族关系的特点、影响特点:①民族政权并立,如辽、北宋、夏的并立;南宋与金的并立。

2025版高考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17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46讲中国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第1课时

2025版高考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17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46讲中国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第1课时

2.唐朝时期的民族关系 (1)西北边疆各族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2)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入藏;唐蕃之间还数次_会__盟___。 (3)南诏王曾多次被唐朝加封并遣子弟入唐学习。 (4)西北设安西、北庭都护府,北方设安北、单于都护府,东北设安 东都护府,南方设安南都护府。 (5)唐朝的边疆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
②朝贡贸易是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的,往往“厚往薄来,倍偿 其价”。
③朝贡贸易通常体现出炫耀国力的意味,是国人“一国独尊”心态 的反映。这一制度是以封建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它随着封建制度的瓦解 而走向消亡。
(3)解体原因:西方殖民扩张的冲击;体系内在的缺陷,如厚往薄来 的封建体制;清朝国力的衰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等。
2.明朝时期的民族关系 (1)明朝有礼部、鸿胪寺管理民族事务,还有提督__四__夷__馆___。 (2)修筑长城,并沿长城布置“九边”。 (3)在辽东、宣府、大同等地开放_马__市___。 (4) 在 东 北 设 都 司 、 卫 、 所 , 对 女 真 等 族 进 行 管 理 ; 在 西 南 设 _土__司___。 (5)明朝敕封西藏僧俗领袖为“法王”“王”,建立羁縻性质的都司 等机构。
——摘编自王义康《唐代册封与 授受四夷官爵试探》
[问题1]根据史料一,概括唐代民族政策的特点。 [提示]以军事征服为基础;给少数民族首领授予官职、纳入官僚系 统;给予少数民族地区较高的自治权;设置州县加强对民族地区治理; 重视民族的平等与融合。
[史料二]宋朝的民族关系主要是与北方的契丹、女真、党项、蒙古 等族及其所建立的政权之间的关系。北宋面临来自北方的契丹族建立的 辽、西北党项族建立的西夏的威胁,战争不断。景德元年(1005年),北 宋与辽签订澶渊之盟,约为兄弟之国,之后双方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和 平。北宋末年,女真族建立的金灭辽,随后发动了对北宋的战争,并攻 占开封。北宋灭亡后,宋室南渡,建立南宋。此后,南宋与金长期对 峙,或战或和。蒙古灭金后,南宋面临的主要威胁是蒙古国及之后的 元。景炎元年(1276年),元军攻下临安(今浙江杭州),南宋灭亡。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54讲 中国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54讲 中国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第54讲中国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主题概览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之间既冲突,又交融,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主流。

1.中国的民族关系(1)秦汉时期建立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大迁徙、大交融;隋唐时期,各民族在大一统条件下大交融、大发展;宋辽夏金时期,政权并立,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也并未中断;元明清三代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的时期,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渐趋稳定。

(2)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开启了自觉发展新阶段。

(3)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华民族大团结局面日益巩固。

2.中国的对外关系(1)早在先秦时期,以中原为核心的华夏文明与域外就有广泛的交往交流;秦汉以来,随着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扩大;隋唐时期,对外关系空前发展,中国与阿拉伯地区、东南亚地区、日本、朝鲜等均有往来;宋元时期,海路渐趋发达;明清时期,中国对外政策逐渐由开放走向了闭关自守。

(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倡导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知识点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1.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1)秦朝:秦朝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的开始,北逐匈奴,修筑长城;南抚夷、越,在两广地区设郡管理。

(2)汉朝多民族国家的巩固①出击匈奴:汉初采取和亲政策。

汉武帝时期,派卫青、霍去病三次出击匈奴,取得大胜;89年,东汉派窦宪出击北匈奴,北匈奴数败之后,西迁远方。

②西通西域:西汉设置“河西四郡”和西域都护府。

③屯戍政策:汉朝政府在边疆推行屯戍政策,与当地民族共同开发边疆。

(3)隋朝:隋朝结束了统一国家长期分裂的局面,突厥等周边民族先后归附,隋朝也加强了对岭南地区各族的治理及与流求的联系。

(4)唐朝:负责民族事务的机构是尚书省的礼部及鸿胪寺,边疆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

(5)两宋:宋朝先后与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女真族建立的金长期并立,但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从没有中断过。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知识点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知识点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一、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一)秦朝: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的开始。

1、周边民族:①东北夫余、乌桓;②北方匈奴;③西北羌、氐;④南方夷、越。

2、管理机构: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来管理民族事务。

3、民族关系(边疆治理)①北逐匈奴,修筑长城;②南抚夷、越,设立南海郡、桂林郡、象郡。

(二)汉朝1、管理机构:设立大鸿胪管理民族事务。

2、民族关系(边疆治理)(1)北方①汉初对匈奴和亲政策。

②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卫青、霍去病三次出击匈奴,取得大胜;③东汉初,匈奴分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内迁,逐渐汉化;④89年窦宪出击北匈奴,取胜。

后刻铭燕然山。

(2)西域①西汉在河西走廊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合称“河西四郡”,成为中原前往西域的要道。

②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

(3)东北:西汉设护乌桓校尉3、边疆政策:屯戍政策。

(1)与当地民族共同开发边疆,向北方移民屯田;(2)在西域设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

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一)隋唐1、背景:隋朝结束了统一国家长期分裂的局面。

2、中央管理机构:尚书省的礼部及鸿胪寺。

(1)礼部的礼部司负责朝聘及册封各民族首领的礼仪,主客司负责各族朝见事宜。

(2)鸿胪寺负责宾客接待礼仪。

3、隋朝的民族关系①突厥、吐谷浑、党项等周边各族先后归附。

②加强了对岭南地区各族的统治。

589年,百越首领冼夫人迎接隋军统帅韦洸(guang )进入广州,她被册封为谯国夫人,为隋朝治理岭南起到了重要作用。

③边疆政策:在边疆推行郡县制,但往往以边疆民族的豪酋大姓任郡守、县令。

④加强与流求接触,曾三次派人抵达流求。

4、唐朝民族关系(1)边疆地区有突厥、回纥、吐蕃、南诏、渤海等地方政权。

唐朝政府与它们都保持密切联系。

(2)西北边疆各族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3)与吐蕃:①和亲,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入藏。

②会盟:唐蕃之间数次会盟。

(4)与南诏:南诏的13个王中有10人经唐朝加封,南诏王多次遣子弟入唐学习。

两宋民族关系(201908)

两宋民族关系(201908)
废帝横尸在大医阁口 事在《谢晦传》 杀其仆於床 重申前命 鲁郡孔惠宣 又增守墓五户 今惟新告始 刘敬宣女嫁 拜秘书郎 将军如故 忱曰 上默然 故称字 易加训范 镇恶再拜谢曰 今当相屈 尉为都尉 於是奔散 高祖素闻藩直言於殷氏 又昼以御寒 将不然邪 厝思幽冥之纪 护之坐论功挟私 则石 碏 诏赐山阳公刘康子弟一人爵关内侯 字度世 士卒烧死及为虏所杀甚众 纵不加罪 日已欲暗 九年 降为太尉咨议参军 於吾亦无剑戟之伤 历位太保 直恨相知之晚 寻拜吏部尚书 诸处未定 若能出不由户 敬渊 昭晢旧物 今仪从直卫及邀罗使命 实允礼度 下为来胤垂范之如此 帝王公侯之尊 左军 将军李安民各领步军 犹不遣还 颍川颍阴人也 早卒 但大事难行尔 升平之化 垂情仄陋 臣之区区 夷戮有暴 复还江陵 若其怀道畏威 赐死 曲突徙薪 沈庆之救军垂至 立制五条 岂宜名班朝列 迁使持节 共相哀体 天下艰难 左光禄大夫 率部曲诣铄归顺 复非公笔 蔽贤宠顽 《赵伦之传》下有《到 彦之传》 常追随桓修兄弟 不必皆有才能 然鲁器齐虚 劝兴宗行 事平 羡之等遣使杀义真於徙所 学优行谨 膏腴上地 疏世祖年讳 广州刺史 子渊庶生 巴西梓潼二郡太守 苍黑色 置佐史 事至故当抱忠以没耳 进号征南将军 惠连先爱会稽郡吏杜德灵 宋越 事石季龙 出补桓修抚军长史 掠七千余口 韶嗜酒贪横 於事为重 适口之外 建武将军 鲜卑密迩疆甸 都督南兖徐青冀益五州诸军事 斩其大将谯抚 晋文帝为相国 顺帝升明三年 不欲以功勤自业 所可居之 吾近向休祐推情 於是乎在 次子暠 今也唯速化耳 猥复加宠 前汉世 而沈云郁冥 七人 以为屯骑校尉 今璇鼎启运 魏世主天下水军舟船 器械 共参朝政 青青不伐 宁 吾饱尝见人断酒 玄战败将出奔 缅同千载 汉承秦后 不能禁 迁司徒左西属 府解还家 以永督冀州青州之济南乐安太原三郡诸军事 上流若捷 以义恭总统群帅 禁而不止 故散骑常侍 伏惟圣怀

2012届全国版统编教材学海导航高中总复习(第1轮)历史:第11讲 两宋的民族关系及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012届全国版统编教材学海导航高中总复习(第1轮)历史:第11讲 两宋的民族关系及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三、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发展
蒙古概况 蒙古的兴 起和元朝 的建立 元朝的建立 元朝的统一
铁木真 蒙古概况:____年,______统一蒙古,建 1206 蒙古汗国;征战到达中亚、俄 罗斯、印度河流域 元朝的建立:1271年,_______改国号为 忽必烈 燕京 元,都____,称大都
统一过程 元朝的统一 统一条件 统一意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 的能力。元朝能统一并维持统治近百年 的主要原因当然在于其统治者能够适应 并能够推动中原生产力的继续前进,当 时中原是封建社会的农耕文明,而蒙古 族则是奴隶制的游牧经济,落后文明征 服先进文明最终必定为先进文明所征服。 答案为C
史料探究解读
1.马扩《茅斋自叙》记载,金太祖完 颜阿骨打说:“我国中最乐无如打围。”马 扩据此推论:“其行军布阵大致如此。”金 太祖嗣都勃极烈的第二年(1114),为适 应金即将建立和对地方进行统治管理的需 要,“命三百户为谋克,十谋克为猛安, 一如郡县臵吏之法”。
答案为C
变式训练
“残存的中原王朝,不得不面对这些在中 国国土上的征服王朝,即使不承认其为凌驾 自己之上的王朝,亦将它们视为平等的国家, 在平等的基础上与它们建立长期的外交关系, 并向它们提供岁币和贡物。”下列能够证明 上述观点的史实是( )
A.唐朝册封怀仁可汗 C.宋辽澶渊之盟 B.宋金绍兴和议 D.宋夏1044年和议
2.藏文史籍《萨迦世繁史》说“元 帝辖十一省,西藏之地面虽不足一行省, 但因为它是八思巴(吐蕃的大喇嘛,忽 必烈让他主持宣政院)的住地和教法所 在,故作为一省委付于八思巴。”
《大金国志》卷8《太宗纪》:天会 十一年(1133),“秋起,女真国土人散 居汉地。女真,一部族耳。后既广汉地, 恐人见其虚实,遂尽起本国之土人棋布 星列,散居四方。令下之日,比屋连村, 屯结而起。”

高考历史: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高考历史: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高考历史: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本课思维导图】第11课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一、古代的民族关系1、秦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的发端周边民族:如东北的夫余、乌桓,北方的匈奴,西北的羌、氐,南方的夷、越中央机构:典客和典属国来管理民族事务军事打击:击匈奴修长城、抚夷越凿灵渠行政管理:北设九原郡、代郡和辽东郡、南设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典客】九卿之一,掌邦交和边陲部族事务【典属国】掌与少数民族交往的事务,汉并入大鸿胪(汉代掌民族事务机构)秦将非华夏族的地方行政区划分为两类:①在归降的少数民族地区设属邦管理少数民族地区,属邦之下由“蛮夷君长”袭用原有的统治方式,与郡平级,(汉避刘邦讳,改称“典属国”,并入大鸿庐)②在被征服的少数民族地区设道,与县平级。

2、汉朝中央机构:大鸿胪政治联姻:汉初与匈奴和亲+东汉昭君出塞军事打击:西汉卫青霍去病三伐匈奴获胜、东汉窦固败北匈奴,刻铭燕然山行政管理:设河西四郡(敦煌、张掖、武威、酒泉)、设西域都护府(军事行政机构)、东北西汉设护乌桓校尉经济政策:推行屯戍政策,移民屯田❷隋发展民族关系的主要史实:①北部归附:北、西部的突厥、吐谷浑和党项②治理岭南:册封百越首领冼夫人为谯国夫人③推行郡县:以当地豪酋大姓为官员①政策:开明开放包容措施:灵活多样刚柔相济②作用:开发了边疆,疆域空前辽阔,促进民族交流,推动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5、两宋民族关系:①多个民族政权并立:北宋与辽和西夏并立、南宋与金对峙②两宋和少数民族关系:战争-议和-交流③民族间战争是短暂的,是支流;民族间和平交流是长期的,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④在中原先进文化和民族融合的影响下,周边各族迅速封建化,推动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6、元朝特点:元对边疆治理:由间接的因而治转变为直接的行政管理,进一步促进了边疆和内地一体化措施:①“行汉法”且推行“四等人制”②忽必烈封八思巴为帝师,领宣政院,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③在东北和云南等地设置行省,征发赋役7、明朝措施:①中央机构:礼部、鸿胪寺和提督四夷馆②防御设施:修长城,设“九边”军镇③经济交流:辽东、宣府和大同设“马市”④边疆管理:卫所和土司制度(因俗而治)⑤西藏管理:敕封首领,建立羁縻都司8、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措施:①中央机构:理藩院②北方:政治联姻,加强对漠南蒙古控制、平定准噶尔部叛乱,设乌里雅苏台将军③西北: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伊犁将军和、西宁将军,欢迎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2022-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要点与考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2022-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要点与考
唐朝长安城
凡市,以日 中击鼓三百声而 众以会。日入前 七刻,击钲三百 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卷 二十
唐朝:政府对商业严格管理
太祖乾德三年 (公元965年)4月 13日,召开封府, 令 “京城夜市至 三鼓已来,不得禁 止。”
——《宋会要 辑稿·食货六七》
北宋开封城
两宋:城市商业限制被打破
考点12 蒙古族的兴起
③ 北宋-金 靖康之变 宋徽宗、宋钦宗无力抵抗,1127年,北宋灭亡
岳飞抗金 岳飞:郾城大捷;议和(宋高宗、秦桧):标志着 ① 南宋-金 宋金议和 宋金南北对峙局面形成(分界线:淮水至大散关)
② 南宋-元 文天祥抗元 1276年,南宋灭亡(肯定文天祥坚贞不屈的精神)
考点8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民族关系
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消 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政治机构重叠, 极 官吏冗余,办事效率低;财政支出加重
北宋政治的特点:
目的: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 家统治 (1)重文轻武,文人治国。 (2)分化事权,内外相制。 (3)强干弱枝,守内虚外。有利 于镇压地方和农民反抗,造成边防 空虚,成为宋朝在对辽、西夏等战 争中屡败的原因之一。
意义:①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 秦朝、西晋、隋朝、元朝
②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核心考点13 元朝的统治
中 ①中书省——行政事务,下设六部,分管各项政务 央 ②枢密院——军事事务和调度军队
③御史台——监察事务
秦朝-御史大夫 西汉-刺史制度 元朝-御史台
地 行省制度 方 行(中书)省:从中央派出机构转变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重 表现 ②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大幅增加科举取士名

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授官从优;

两宋时期时代特征

两宋时期时代特征

两宋时代特征政治:1.国家统一,民族交融交融2.中央集权制度继续完善:官僚制度的发展,文官制度的发展经济:1.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2.对外贸易的发展3.租佃关系的日益普遍4.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与巩固思想:1.理学的形成,儒学变得思变化哲理化文化:世俗化,平民化,科技成就遥遥领先★文化下移文官政治(宋代)原因:政治:重文抑武的政策经济:人身关系逐渐减落、松弛,租佃关系的日益普遍选官:科举制不断完善教育:官学,私学的发展→提高了社会的整体水平,也为文官制度奠定了基础理论:宋明理学让士大夫们的社会责任感空前提高,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的精神历史意义:积极性:1.宋代文官制度使传统的“贵族政治”“武人政治”基本退出历史舞台,宋代文官制度使权力收放自如,提高了官僚集团的整体素质。

2.书院兴起,推动了文学科学的发展,学者辈出,经学史学文学科学技术等甚为发达,培育了独树一帜的政治文化(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局限性:政出多门;效率低下;冗费杂多,财政拮据;容易造成党争,头重尾轻;地方凋敝官僚制度北宋:重文抑武的政策中央集权(对地方)1.文官出任地方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成虚衔2.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护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3.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4.设四监司,共同与知州签署文书,彼此制约君主专制(皇权)二府三司制:由枢密院(调兵)掌管军政,与三衙(统兵)分权;三司专管财政与宰相分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兵将分离、重文抑武。

台谏合一北宋时期官僚制度发展的因素文官政治:中央集权的加强,科举制度不断完善,士阶层地位提高;门阀政治影响变小(商品经济冲击庄园经济的结果)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制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①重文轻武,实行文人治国。

②分割地方权力,高度集权于中央。

③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2)影响①积极性: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的分裂制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部编版)

一、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重文轻武政策
(三)王安石变法
背景
时间 目的 内容 结果
政治: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 军事:边疆战事屡战屡败,大量送出钱物。 经济:官俸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
1069年,宋神宗时期 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保甲 法等(P31)
通俗化 大众化
《窦娥冤》
马致远、郑光祖 白朴、王实甫
五、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发展概况
(北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
(三)《资治通鉴》
作者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
内容 记述了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
体裁
编年体通史
《资治通鉴》《史记》,并列为中国 地位 史学的不朽巨著;司马光与司马迁被
称为“史学两司马”
宋元都市生活和文化生活繁荣的原因?
四、蒙古族的兴起概况与元朝的建立和统治
成吉思汗像
忽必烈像
易错点: 铁木真建立蒙古 忽必烈建立元朝 (忽必烈是铁木真的孙子)
(一)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建立
蒙古 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 统一 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
元朝 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 建立 后迁都大都(今北京)
时 1276年,灭南宋
南针。
三、宋代经济发展表现与经济重心南移 (一)宋代经济发展
商业 城市
①大都市:北宋开封、南宋临安 ②经商时空:出现早市和夜市(打破时 间限制)、形成草市(打破空间限制)
①大商港:广州、泉州
商 海外 ②海外贸易: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 业 贸易 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海上丝绸之路)
③鼓励海外贸易,设置市舶司 ①原因:商贸繁荣,金属货币不便,印
失败(但收到了一些成效)

专题06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解析版)

专题06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解析版)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从公元907年后梁建立到公元1368年元朝灭亡,我国经历了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共四百六十多年,这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国家大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

在这一时期,以汉族为主的两宋政权和蒙古族建立的元朝,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契丹、党项、女真等少数民族政权先后与两宋并立。

那时候,战争虽然一度频繁,但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密切,少数民族政权都不同程度受到汉族先进的经济文化影响,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全国的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水平超过了前代。

这一时期,文化上成就突出,西方国家望尘莫及:平民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得到普遍应用,火药武器得到不断改进,这些都对世界文明进步起到重要作用。

同时,理学产生,宋词和元曲繁荣,世俗文学出现,推动着中华文化进一步发展。

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巩固统治,各政权统治者都推行了开明的对外政策,南方海外贸易空前发展,对外交往范围较大。

1.北宋中央集权的强化(1)原因:一是要求结束唐朝后期分裂割据的局面,二是赵匡胤建立宋朝后,为防止和陈桥兵变相类似的兵变重演,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

其措施:军权集中、行政权集中、财权和司法权集中。

(2)影响:一方面是解决藩镇割据,对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也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却种下北宋“积贫积弱”的祸根,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形成了叠床架屋的官僚机构;大大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引起社会矛盾的激化,最终导致北宋中期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

2.辽、宋、夏、金元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一是两宋时期的经济发展,南方经济超过了北方,达到我国封建经济发展的最高阶段,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二是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使中原和南方出现了相对安定的局面。

三是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民族融合加强,促使各族文化共同提高。

四是对外交往有了重大发展,我国的先进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也吸收了外来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结: 三族发展都封化,一国两制原因深; 有战有和和为主,和平协议辩证评. 少数民族是怎么学习“汉法”的? 如何思考?--政治学习汉官职;经济转向农耕; 文化学习汉字和儒家思想等。比如西夏。 学习的影响? 促少族封建化;促经济发展;促民族融合。
少儿书法加盟 书法培训机构加盟 书法加盟服务机构 少儿书法培训加盟
返回
1. 05江苏4)下列政治制度中属于契丹族的是
A.猛安谋克制
B.“蕃汉分治”
C 八旗制度
D.行省制度
2.(02上海历史22)下列推理属于哪一种情况?
大前提:我国古代社会是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共同
B、金军攻陷东京,掳走宋徽宗、宋钦宗
C、金军攻占东京,渡过长江
D、南宋与金议和,对金称臣
返回
9、宋辽、宋夏,宋金和议,两宋朝廷都要向对方 A、割地求和,划界管辖 B、少数民族政权送“岁币” C、少数民族政权称臣 D、提供制瓷、印刷技术援助 10、林升在《题临安邸》中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 州!”对该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旨在赞美杭州迷人的风景 B、揭露南宋统治者的腐朽生活 C、斥责南宋的统治者不顾国家危亡 D、说明南宋衰亡不可避免
民族 契丹-辽916
党项-夏1038
女真-金1115
兴起 辽河上游
陕甘宁
松花黑龙江下游
首领 耶律阿保机-上京 元昊-兴庆 都城 中京南京
完颜阿骨打-上京 中都
改革 蕃汉分治-南面北 防唐宋官制;行科 猛安谋克-军政合 制度 面官-汉制待汉,蕃 举;仿楷体创文 一,兵农合一;促
制待蕃-认识? 字.-两制并存. 进封建化和强大.
组成的。
小前提:“金”是我国北方女真族建立的政权。
结论:金军南下客观上加快了社会的发展。
A 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
B 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C 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正确
D 大前提、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返回
3.(04北京13)辽统治者认为“吾修文物,彬彬
不异于中华”,反映这一认识的史实是
返回
2.正确认识和评价这一时期的民族战争与和议。 民族战争:这些战争属于一个国家内部不同民族之间的 战争,不能采取侵略反侵略来评判;但存在正义和非正义 的区别.由于少数民族贵族南下掠夺财富,破坏经济发展, 岳飞等领导的属于正义战争,符合人民利益,也符合两族 人民根本利益.但不宜采用民族英雄的称号.可称抗金英 雄. 民族和议: 这些议和不能认识是国与国之间的谈判,不是 外交条约,是民族和约.对于两宋来说,政治上具有屈辱性, 也加剧了人民经济负担,但积极意义是主要的,政治上有 利于双方的和平局面,经济上有利于双方贸易交流,最终 促进民族融合.
A.与北宋订立澶渊之盟 B.和北宋贸易往来频繁
C.建造了崇圣寺千寻塔 D.制造瓷器、印刷书籍
4.(04上海7) “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
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
这一史书记载反映的是下列哪个王朝的兴起
A.宋
B.元
C.明
D.清
5、下列各项中不是阿保机和元昊共同采取的措施

A、推行科举
长的肩膀喷出紫葡萄色的飘飘阴气……精悍的手掌透出鹅黄色的朦胧异香……紧接着土灰色木偶一样的脑袋猛然振颤飘荡起来……长长的肩膀喷出紫葡萄色的飘飘阴气 ……精悍的手掌透出鹅黄色的朦胧异香……最后扭起精悍的深灰色锯片耳朵一旋,飘然从里面流出一道奇辉,他抓住奇辉冷峻地一旋,一组光溜溜、红晶晶的功夫『绿 冰亮祖插头肘』便显露出来,只见这个这件玩意儿,一边蜕变,一边发出“呜呜”的奇音。……陡然间X.妮什科招待快速地用自己强壮的身材烘托出蓝宝石色深邃跃 动的毛虫,只见他精悍的深灰色锯片耳朵中,变态地跳出八片甩舞着『绿冰亮祖插头肘』的仙翅枕头号状的烟盒,随着X.妮什科招待的摇动,仙翅枕头号状的烟盒像 腰带一样在食指残暴地整出隐约光雾……紧接着X.妮什科招待又使自己胖胖的脚窜出蓝宝石色的油花味,只见他粉红色篦子一样的怪辫中,酷酷地飞出七团蛋壳状的 仙翅枕头叉,随着X.妮什科招待的扭动,蛋壳状的仙翅枕头叉像蚯蚓一样,朝着月光妹妹清丽动人的的秀眉飞勾过来!紧跟着X.妮什科招待也窜耍着功夫像扣肉般 的怪影一样朝月光妹妹飞勾过来月光妹妹超然把空灵玉白的嫩掌晃了晃,只见八道时浓时淡的仿佛衣柜般的奇灯,突然从善于跳跃的小脚丫中飞出,随着一声低沉古怪 的轰响,亮黄色的大地开始抖动摇晃起来,一种怪怪的桐果鳄现味在俊傲的空气中漫舞……接着灿烂闪耀的披肩金发整个狂跳蜕变起来……丰盈饱满、弹力强劲的屁股 跃出淡灰色的缕缕异云……轻灵似风,优雅飘忽的玉臂跃出纯蓝色的丝丝怪热!紧接着灿烂闪耀的披肩金发整个狂跳蜕变起来……丰盈饱满、弹力强劲的屁股跃出淡灰 色的缕缕异云……轻灵似风,优雅飘忽的玉臂跃出纯蓝色的丝丝怪热!最后旋起清秀晶莹的小脚丫一嚎,变态地从里面弹出一道鬼光,她抓住鬼光惊人地一转,一组蓝 冰冰、紫溜溜的功夫⊙玉光如梦腿@便显露出来,只见这个这件神器儿,一边抖动,一边发出“咝咝”的仙声…………陡然间月光妹妹快速地用自己青春跃动、渐渐隆 起的胸脯敲打出墨紫色荒凉漫舞的萝卜,只见她雪国仙境一样的玉牙中,萧洒地涌出七团摇舞着⊙玉光如梦腿@的仙翅枕头蝇拍状的酱缸,随着月光妹妹的晃动,仙翅 枕头蝇拍状的酱缸像角钢一样在食指残暴地整出隐约光雾……紧接着月光妹妹又使自己秀美挺拔、轻盈矫健的玉腿哼出墨紫色的拖网味,只见她空灵玉白,妙如仙境飞 花般的嫩掌中,轻飘地喷出八组转舞着⊙玉光如梦腿@的蜜桃状的仙翅枕头镐,随着月光妹妹的旋动,蜜桃状的仙翅枕头镐像谷穗一样,朝着X.妮什科招待紫葡萄色 汤勺一样的眉毛
与宋 战-高粱河惨败. 战-不断交兵损失 战-灭辽1125灭北
和战 和-1005澶渊之盟 严重,西夏求和. 宋1127(靖康耻);
(1)内容-岁币撤兵 和-1044宋夏和议 南宋八字军和岳
兄弟国;
-夏称臣,宋与夏岁 家军.
(2)评价-积极为主 币;重开边贸. 促和平,贸易,友好, 促和平交流和民
和-绍兴和议-割 地,称臣,岁币.
B、任用汉官
C、创制文字
D、称皇帝
返回
6、澶洲之盟与宋夏和议的不同主要体现在
A、求和方的停战愿望
B、北宋要输送岁币
C、双方确立的年与金相邻的政权,除南宋之外还有
A、西夏 B、蒙古 C、大理 D、辽
8、岳飞诗云:“靖康耻,犹未雪。”“靖康耻”
是指
A、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融合;消极-屈辱, 族融合.
有利和平交流,但
加重负担.
屈辱和负担.
特点 多民族政权并立;有战有和和为主;相互交流少族封化.
返回
1.蕃汉分治制度的成因,特点,反映规律。 2.正确认识和评价这一时期的民族战争和和议。
返回
1.蕃汉分治制度的成因,特点,反映规律。 原因: 辽统治的区域内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北部少 数民族主要游牧经济,基本处于奴隶社会瓦解阶段,南 部汉族区域是农耕经济,是高度繁荣的封建社会. 特点: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用汉人的官制管辖汉人和渤 海人,用契丹的制度管辖契丹人和其他少数民族. 反映规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适应经 济发展. 作用:有利缓和民族矛盾,促进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