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交融是必由之路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本文是作者为吴德全院士的《科学与艺术交融——纳米科技与人类文明》一书写的读后感。
答案:C
二、阅读训练
我拿到了书,立即埋首读起来。但是,我是搞语言的,物理只有高中水平,电子则一窍不通。我读这一本融合文理的书,真是苦乐参半。读到讲物理学的部分,则若读天书,不知所云,味同嚼蜡,苦不堪言。讲到艺术的部分,则豁然开朗,字字珠玑,其甘如饴,乐不可支。我一连读了几遍,觉得这真是一部好书,处处引人入胜,给人以无穷无尽的启悟,发人深省。它给科学与艺术架上了一座可靠的桥梁。
答案:D
3.下列各种观点不能证明“文理交融是必由之路”的一项是()。
A.科学与美术不同,但在科学可以用到美学的眼光。
B.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既需要科学家也需要艺术家。
C.科学家充满了对自然和谐与美的追求。
D.只有艺术才能让人获得持久的快乐。
答案:D
4.对选文阅读理解错误的是()。
A.季羡林对吴全德著作中关于科学与艺术关系的观点持赞同的态度。
吴全德先生在这本书中还引用了大量的名人的言论和看法,我不再引用了。总之,一句话:科学与艺术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或者联系,这一点是无可怀疑的了。
(一)选择题。
1.这段文字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AHale Waihona Puke Baidu例证法B.喻证法C.引证法D.归谬法
答案:C
2.这段文字中采用的表达方式有()。
①记叙②议论③说明④抒情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②
5.下列那一项不是报复效应的表现()。
A.抗抑郁药让人变得更加抑郁。
B.核能发电是一种有效的能源,但它会产生污染。
C.美式足球的头盔增加了运动员的危险性。
D.一个城市所修建的道路越多,交通就越拥挤。
答案:B
(二)简答题。
1.用自己的话说说科学技术的副作用和报复效应有什么区别?
答案:副作用是科学技术中不利的一个方面,但整体的功效不会被抹杀,而报复效应却和科学技术研究的目标相背离,也就是说结果和目标是南辕北车的。
我现在引用几句吴先生引用的教育家和自然科学家的话,引用原话比自己解释更为可靠。蔡元培先生在《美术与科学的关系》一文中写道:“科学虽然与美术不同,在各种科学上,都有可以应用美学眼光的地方。”鲁迅在《科学大教篇》中指出,仅片面地推崇科学,人生必大归于枯寂。他又指出,人类所当希冀要求者,不仅是牛顿,也应有莎士比亚;不仅要有玻意耳,也要有拉斐尔那样的画家;既要有康德,也必须有贝多芬;既要有达尔文,也必须有卡莱尔似的著作家。此种种,“皆所以致人性于全,不使偏倚,因此见今日之文明者也”(羡林按:请注意鲁迅使用的这一个“全”字)。正如吴全德先生在书中几个地方讲到的那样,科学与艺术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就是不“全”。
泰讷拿出了许多事实来证明他的论断。
火蚁是生活在美国东南部的一种毒蚁,因人被这种蚂蚁咬伤后,会产生烧灼般的痛感,故名。伴随着DDT及其他强力杀虫剂的发明,美国政府曾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东南部地区大量喷洒杀虫剂,试图一举灭绝火蚁。但30年后,政府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失败。由于杀虫剂杀死了火蚁的各种天敌,事实上反而帮助了火蚁的繁衍。在这场人类技术对火蚁的大战中,技术被证明是它自身最大的敌人。
B.吴全德的著作太深奥连季羡林这样的大师都读不懂。
C.科学与艺术相辅相承缺一不可。
D.科学家研究自然能从中得到审美的愉悦。
答案:B
(二)简答题
1.分析作者为什么引用了许多名人大家的语言?
答案:引用名人大家的语言使论据更具说服力。
2.为什么作者在说理之前叙述自己读吴全德作品的感受?
答案:作者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来说明吴全德作品的深刻,他作品中观点的正确,更好的为自己的说理服务。
答案:A
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技术是人类创造的,最终却将毁灭人类。
B.技术的报复效应虽然无法预料,却不能阻挡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C.人类创造的每一项技术,都不可避免地产生报复效应与副作用。
D.如果电脑技术进一步普及,将给澳大利亚的森林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答案:B
A.美国政府试图用杀虫剂灭绝火蚁,反而帮助了火蚁的繁衍。
B.旨在使足球运动更安全的技术实际应用起来,反而增加了该运动员的危险性。
C.围绕着一个城市所修建的道路越多,交通就越拥挤。
D.澳洲70%的普通办公用纸被扔掉后,没有得到循环利用,而是被当作填埋凹地的垃圾。
答案:D
3.下列对“但我们与其把泰讷的说法当成一种绝望的声音,不如把它视为一种警告”这句话的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A.枉驾寒舍一窍不通不知所云
B.味同嚼蜡苦不堪言豁然开朗
C.引人入胜心平气和鬼斧神工
D.成败得失乐不可知其甘如饴
答案:D
3.下面一段话中不能删去的一个关联词语是()。
郑板桥有一幅《竹石图》,画的虽然是竹,但不落窠臼,画上题的诗也不同凡响。这幅画我一直非常喜爱,可是对诗的领悟,却是不久前的事。
A.虽然B.但C.可是D.却
答案:D
4.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是()。
A.枉驾寒舍:拜访别人而别人不在。
B.字字珠玑:比喻说话、文章的词句十分优美。
C.鬼斧神工:形容技艺非常精巧。
D.味同嚼蜡: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
答案:A
5.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将来不会有艺术家和科学家的区别。
B.将来中国会取消考试制度。
C.未来科学和艺术有着高度统一的目标。
D.将来文科和理科在学术上相互依存,互相补充。
答案:D
6.对课文信息的解读错误的一项是()。
A.科学家懂得从艺术作品中获得灵感,从而推动科学的发展。
C.吴全德认为艺术中的“美”与“妙”不是同一概念。
B.作者认为现在的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是多学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根据同样的逻辑,围绕着一个城市所修建的道路越多,交通就越拥挤。据澳大利亚的一份报告,在过去的10年,电脑技术非但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创造出无纸办公室,反而使纸张的耗费量增加了4倍。这份报告说,每名办公室人员平均一年要用掉30公斤纸。为了满足商界对纸张的需求,1995年澳洲有165万棵树被砍伐。报告说,70%的普通办公用纸被扔掉后,没有得到循环利用,而是被当作填埋凹地的垃圾。
技术反噬人类的事例,还可以举出许多。但我们与其把泰讷的说法当成一种绝望的声音,不如把它视为一种警告。日益复杂的技术文明常常会带来,这些结果与人们当初的良好愿望大相径庭。
然而无论如何,科学要向前发展,人类也日益进步。
1.根据文意,下列对“报复效应”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技术不仅没有给人类缔造福祉,反而极大地报复了人类。
B.我们制造的新机器开始脱离我们的控制,让我们尝到屈辱的教训。
C.旨在解决现实问题的技术,反而使这些问题更加难以解决,并带来无法预料的后果。
D.切尔诺贝利核反应堆由于一种新的安全防护设施,反而引起核反应堆爆炸。
答案:C
2.文章第四段说:“泰讷拿出了许多事实来证明他的论断。”下列各项,不能证明他的论断的一项是()。
A.我们不能因为泰讷的说法而对技术绝望,但应对技术可能带来的无法预料的后果保持警惕。
B.泰讷的说法表现出对技术绝望的悲观倾向,我们对科学技术的看法应该是乐观的,但也应该吸取泰讷说法中的有益因素。
C.我们一旦把泰讷的说法当成一种绝望的声音,也就起到了它的警告作用。
D.泰讷的说法不是对技术的绝望,而是对人类滥用技术的严厉警告。
十七 文理交融是必由之路
一、选择训练
l.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焉能(yān)推崇(chóng)字字珠玑(jī)
B.希冀(jì)偏倚(yǐ)甘如饴(yí)
C.华裔(yì)范畴(chóu)拉斐尔(fēi)
D.濒临(pīn)筛选(shāi)熊秉明(bǐng)
答案:D
2.下列词语的有错误的一项是()。
2.怎样理解“然而无论如何,科学要向前发展,人类也日益进步”。
答案:科学技术的进步过程中会出现“副作用”和“报复效应”,人类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不能因噎废食,甚至阻碍科学技术的发展。
吴全德先生还引用了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和哲学家的话。爱因斯坦说:“真正投身于科学事业的人是对自然和谐与美的追求。”庞加莱雷写道:“科学家研究自然是因为他从中得到快乐;他从中得到快乐是因为它美,是根源于自然各部分和谐秩序、纯理智能够把握住的内在美。”德国数学家魏尔(H.Weyl)说:“我的工作总是尽力把真和美统一起来,但当我必须在两者中挑一个时,我通常选择美。”德国科学史家菲舍尔认为,所有伟大的科学家都追求美的感受,他们懂得从美学中获得科学灵感,从而揭示自然界的真理。这几句话有极大的概括性。
美式足球的头盔,最初设计时是用来在激烈的对抗中保护运动员头部的,但在引进赛场之后,却造成了大量脊柱受伤的事故,原因是运动员们自动地把他们的新装备当作进攻的工具。旨在使足球运动更安全的技术实际应用起来,反而增加了该运动员的危险性。
最熟悉的例子也许莫过于抗菌素的使用了。本世纪早期,在抗菌素研制方面所取得的突破使一些人乐观地预测说,长期以来困扰人类的一些古老疾病将被彻底消灭。而现在,抗菌素的大量使用使细菌的抗药性空前提高,我们面对一波又一波致命的“超级虫”,却拿不出新的抗菌素来击败它们!
三、课外阅读
人类对技术的乐观或悲观倾向由来已久,但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家爱德华•泰讷的说法可能会使你大吃一惊:技术不仅没有给人类缔造福祉,反而极大地报复了人类。
泰讷写道:就在我们欢庆又把自然世界的混乱削减了几分之几时,我们制造的新机器开始脱离我们的控制,获得自身生命,通过“报复效应”让我们尝到屈辱的教训。
报复效应与副作用不同:副作用是坏的影响,例如,服用抗抑郁药会导致腹泻。而报复效应的影响也很坏,但坏得让人啼笑皆非:抗抑郁药让人变得更加抑郁。核能发电是一种有效的能源,但它会产生污染,这是一种副作用;然而切尔诺贝利核反应堆爆炸的发生,却是由于核电站在试验一种新的安全防护系统,这就是典型的“报复效应”。
答案:C
二、阅读训练
我拿到了书,立即埋首读起来。但是,我是搞语言的,物理只有高中水平,电子则一窍不通。我读这一本融合文理的书,真是苦乐参半。读到讲物理学的部分,则若读天书,不知所云,味同嚼蜡,苦不堪言。讲到艺术的部分,则豁然开朗,字字珠玑,其甘如饴,乐不可支。我一连读了几遍,觉得这真是一部好书,处处引人入胜,给人以无穷无尽的启悟,发人深省。它给科学与艺术架上了一座可靠的桥梁。
答案:D
3.下列各种观点不能证明“文理交融是必由之路”的一项是()。
A.科学与美术不同,但在科学可以用到美学的眼光。
B.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既需要科学家也需要艺术家。
C.科学家充满了对自然和谐与美的追求。
D.只有艺术才能让人获得持久的快乐。
答案:D
4.对选文阅读理解错误的是()。
A.季羡林对吴全德著作中关于科学与艺术关系的观点持赞同的态度。
吴全德先生在这本书中还引用了大量的名人的言论和看法,我不再引用了。总之,一句话:科学与艺术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或者联系,这一点是无可怀疑的了。
(一)选择题。
1.这段文字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AHale Waihona Puke Baidu例证法B.喻证法C.引证法D.归谬法
答案:C
2.这段文字中采用的表达方式有()。
①记叙②议论③说明④抒情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②
5.下列那一项不是报复效应的表现()。
A.抗抑郁药让人变得更加抑郁。
B.核能发电是一种有效的能源,但它会产生污染。
C.美式足球的头盔增加了运动员的危险性。
D.一个城市所修建的道路越多,交通就越拥挤。
答案:B
(二)简答题。
1.用自己的话说说科学技术的副作用和报复效应有什么区别?
答案:副作用是科学技术中不利的一个方面,但整体的功效不会被抹杀,而报复效应却和科学技术研究的目标相背离,也就是说结果和目标是南辕北车的。
我现在引用几句吴先生引用的教育家和自然科学家的话,引用原话比自己解释更为可靠。蔡元培先生在《美术与科学的关系》一文中写道:“科学虽然与美术不同,在各种科学上,都有可以应用美学眼光的地方。”鲁迅在《科学大教篇》中指出,仅片面地推崇科学,人生必大归于枯寂。他又指出,人类所当希冀要求者,不仅是牛顿,也应有莎士比亚;不仅要有玻意耳,也要有拉斐尔那样的画家;既要有康德,也必须有贝多芬;既要有达尔文,也必须有卡莱尔似的著作家。此种种,“皆所以致人性于全,不使偏倚,因此见今日之文明者也”(羡林按:请注意鲁迅使用的这一个“全”字)。正如吴全德先生在书中几个地方讲到的那样,科学与艺术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就是不“全”。
泰讷拿出了许多事实来证明他的论断。
火蚁是生活在美国东南部的一种毒蚁,因人被这种蚂蚁咬伤后,会产生烧灼般的痛感,故名。伴随着DDT及其他强力杀虫剂的发明,美国政府曾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东南部地区大量喷洒杀虫剂,试图一举灭绝火蚁。但30年后,政府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失败。由于杀虫剂杀死了火蚁的各种天敌,事实上反而帮助了火蚁的繁衍。在这场人类技术对火蚁的大战中,技术被证明是它自身最大的敌人。
B.吴全德的著作太深奥连季羡林这样的大师都读不懂。
C.科学与艺术相辅相承缺一不可。
D.科学家研究自然能从中得到审美的愉悦。
答案:B
(二)简答题
1.分析作者为什么引用了许多名人大家的语言?
答案:引用名人大家的语言使论据更具说服力。
2.为什么作者在说理之前叙述自己读吴全德作品的感受?
答案:作者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来说明吴全德作品的深刻,他作品中观点的正确,更好的为自己的说理服务。
答案:A
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技术是人类创造的,最终却将毁灭人类。
B.技术的报复效应虽然无法预料,却不能阻挡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C.人类创造的每一项技术,都不可避免地产生报复效应与副作用。
D.如果电脑技术进一步普及,将给澳大利亚的森林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答案:B
A.美国政府试图用杀虫剂灭绝火蚁,反而帮助了火蚁的繁衍。
B.旨在使足球运动更安全的技术实际应用起来,反而增加了该运动员的危险性。
C.围绕着一个城市所修建的道路越多,交通就越拥挤。
D.澳洲70%的普通办公用纸被扔掉后,没有得到循环利用,而是被当作填埋凹地的垃圾。
答案:D
3.下列对“但我们与其把泰讷的说法当成一种绝望的声音,不如把它视为一种警告”这句话的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A.枉驾寒舍一窍不通不知所云
B.味同嚼蜡苦不堪言豁然开朗
C.引人入胜心平气和鬼斧神工
D.成败得失乐不可知其甘如饴
答案:D
3.下面一段话中不能删去的一个关联词语是()。
郑板桥有一幅《竹石图》,画的虽然是竹,但不落窠臼,画上题的诗也不同凡响。这幅画我一直非常喜爱,可是对诗的领悟,却是不久前的事。
A.虽然B.但C.可是D.却
答案:D
4.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是()。
A.枉驾寒舍:拜访别人而别人不在。
B.字字珠玑:比喻说话、文章的词句十分优美。
C.鬼斧神工:形容技艺非常精巧。
D.味同嚼蜡: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
答案:A
5.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将来不会有艺术家和科学家的区别。
B.将来中国会取消考试制度。
C.未来科学和艺术有着高度统一的目标。
D.将来文科和理科在学术上相互依存,互相补充。
答案:D
6.对课文信息的解读错误的一项是()。
A.科学家懂得从艺术作品中获得灵感,从而推动科学的发展。
C.吴全德认为艺术中的“美”与“妙”不是同一概念。
B.作者认为现在的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是多学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根据同样的逻辑,围绕着一个城市所修建的道路越多,交通就越拥挤。据澳大利亚的一份报告,在过去的10年,电脑技术非但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创造出无纸办公室,反而使纸张的耗费量增加了4倍。这份报告说,每名办公室人员平均一年要用掉30公斤纸。为了满足商界对纸张的需求,1995年澳洲有165万棵树被砍伐。报告说,70%的普通办公用纸被扔掉后,没有得到循环利用,而是被当作填埋凹地的垃圾。
技术反噬人类的事例,还可以举出许多。但我们与其把泰讷的说法当成一种绝望的声音,不如把它视为一种警告。日益复杂的技术文明常常会带来,这些结果与人们当初的良好愿望大相径庭。
然而无论如何,科学要向前发展,人类也日益进步。
1.根据文意,下列对“报复效应”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技术不仅没有给人类缔造福祉,反而极大地报复了人类。
B.我们制造的新机器开始脱离我们的控制,让我们尝到屈辱的教训。
C.旨在解决现实问题的技术,反而使这些问题更加难以解决,并带来无法预料的后果。
D.切尔诺贝利核反应堆由于一种新的安全防护设施,反而引起核反应堆爆炸。
答案:C
2.文章第四段说:“泰讷拿出了许多事实来证明他的论断。”下列各项,不能证明他的论断的一项是()。
A.我们不能因为泰讷的说法而对技术绝望,但应对技术可能带来的无法预料的后果保持警惕。
B.泰讷的说法表现出对技术绝望的悲观倾向,我们对科学技术的看法应该是乐观的,但也应该吸取泰讷说法中的有益因素。
C.我们一旦把泰讷的说法当成一种绝望的声音,也就起到了它的警告作用。
D.泰讷的说法不是对技术的绝望,而是对人类滥用技术的严厉警告。
十七 文理交融是必由之路
一、选择训练
l.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焉能(yān)推崇(chóng)字字珠玑(jī)
B.希冀(jì)偏倚(yǐ)甘如饴(yí)
C.华裔(yì)范畴(chóu)拉斐尔(fēi)
D.濒临(pīn)筛选(shāi)熊秉明(bǐng)
答案:D
2.下列词语的有错误的一项是()。
2.怎样理解“然而无论如何,科学要向前发展,人类也日益进步”。
答案:科学技术的进步过程中会出现“副作用”和“报复效应”,人类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不能因噎废食,甚至阻碍科学技术的发展。
吴全德先生还引用了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和哲学家的话。爱因斯坦说:“真正投身于科学事业的人是对自然和谐与美的追求。”庞加莱雷写道:“科学家研究自然是因为他从中得到快乐;他从中得到快乐是因为它美,是根源于自然各部分和谐秩序、纯理智能够把握住的内在美。”德国数学家魏尔(H.Weyl)说:“我的工作总是尽力把真和美统一起来,但当我必须在两者中挑一个时,我通常选择美。”德国科学史家菲舍尔认为,所有伟大的科学家都追求美的感受,他们懂得从美学中获得科学灵感,从而揭示自然界的真理。这几句话有极大的概括性。
美式足球的头盔,最初设计时是用来在激烈的对抗中保护运动员头部的,但在引进赛场之后,却造成了大量脊柱受伤的事故,原因是运动员们自动地把他们的新装备当作进攻的工具。旨在使足球运动更安全的技术实际应用起来,反而增加了该运动员的危险性。
最熟悉的例子也许莫过于抗菌素的使用了。本世纪早期,在抗菌素研制方面所取得的突破使一些人乐观地预测说,长期以来困扰人类的一些古老疾病将被彻底消灭。而现在,抗菌素的大量使用使细菌的抗药性空前提高,我们面对一波又一波致命的“超级虫”,却拿不出新的抗菌素来击败它们!
三、课外阅读
人类对技术的乐观或悲观倾向由来已久,但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家爱德华•泰讷的说法可能会使你大吃一惊:技术不仅没有给人类缔造福祉,反而极大地报复了人类。
泰讷写道:就在我们欢庆又把自然世界的混乱削减了几分之几时,我们制造的新机器开始脱离我们的控制,获得自身生命,通过“报复效应”让我们尝到屈辱的教训。
报复效应与副作用不同:副作用是坏的影响,例如,服用抗抑郁药会导致腹泻。而报复效应的影响也很坏,但坏得让人啼笑皆非:抗抑郁药让人变得更加抑郁。核能发电是一种有效的能源,但它会产生污染,这是一种副作用;然而切尔诺贝利核反应堆爆炸的发生,却是由于核电站在试验一种新的安全防护系统,这就是典型的“报复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