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教学设计
人与自然的幼儿园教案大班
人与自然的幼儿园教案大班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界中的植物和动物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2.增强对自然界的认知和爱护,培养环保意识;3.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4.锻炼幼儿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自然界中的动植物有哪些?2.动植物的基本特征;3.动植物与人类的关系;4.如何保护我们身边的动植物;5.制作动植物模型。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0分钟)老师可以播放一段自然界中动植物的视频,或者请学生们进行简单的生活中的动植物讨论。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本次课程的主题(人与自然)有基本的认识。
二、探究环节(25分钟)1.动植物的基本特征简介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图片展示等多种方式,介绍动植物的基本特征,如大小、体形、体色、生长习惯等。
2.动植物与人类的关系通过带领学生们进行实地考察,或者参观附近的植物园或动物园,让学生们亲自观察和了解动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如食物链、草原生态、水污染等。
三、整合环节(20分钟)1.如何保护我们身边的动植物老师让学生们分组进行讨论,提出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身边的动植物。
学生可以通过展开小组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例如,可以定期参加社区义工活动、不乱扔垃圾、不捕杀野生动物、爱护植物等。
2.制作动植物模型在学生们的小组共同合作下,用各种元素,如纸板、毛线、布料、颜料等材料进行创作动植物模型,以此来强化学生们对所学知识点的认知和理解。
例如,制作植物的叶子和花朵,制作动物的肢体和面部表情。
四、总结思考环节(5分钟)1.让学生展示他们所做的动植物模型,并进行口头表达;2.进行简单的测验,检测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教学评价1.通过观察学生在实地考察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2.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和口头表达,评估他们的配合和协作能力;3.通过学生制作动植物模型的过程,评估他们的艺术能力。
教学反思1.师生互动不够充分。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们提出问题并解答,以达到师生互动的最佳效果;2.内容不够充实。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设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教学目标:1. 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3. 探讨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4.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概念及意义。
2.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3.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4. 个人行动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自然景观的图片,引起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兴趣。
2. 概念解释:向学生介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概念,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保护自然环境很重要。
3. 分组探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并列举出具体的例子。
4.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并讨论如何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5. 阅读材料:分发相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如节能减排、资源回收利用等。
6. 班级讨论:就阅读材料展开班级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和责任。
7. 总结:学生总结本次课的内容,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及个人应该承担的责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起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兴趣和关注,以及让他们参与讨论和思考,达到了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的目标。
但在教学设计中还可以进一步完善,例如加入更多与自然环境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自然环境的美和重要性。
另外,在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环节,可以设立更具体的问题和任务,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要确保学生参与度,尽量避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考能力。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教学内容和过程中要严禁出现任何网址、超链接和电话等信息,以确保学生的安全。
人与自然-完整版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人与自然、昆虫世界探秘
教学目标:
1、提高科学观察及分析比较的能力。
2、掌握多渠道收集信息和整理资料的方法,学会存留并使用地过程性资料。
3、学会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4、了解大自然的奥秘,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做好研究准备,激发研究兴趣。
2、选择研究主题,通过对昆虫世界的探索,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关注,了解一些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及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目标2
教学过程:
一、导课
二、研究准备:
1、请生说大自然中最感兴趣的现象。
(参考表格)
2、围绕该自然现象,学生提高问题。
三、选择研究主题:
1、出示3个主题供大家参考。
①昆虫世界探秘。
②认识“地震”。
③动物生存之三十六计。
2、确定研究主题。
四、课后小结,布置作业。
2021年教学设计-人与自然-四下-王竹-辽宁省实验学校赤山校区
学生自主回答
我们可以向全校的学生提出环境保护倡议,甚至可以向全沈阳市的学生,乃至全中国的小学生提出环境保护倡议,提倡大家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环境。
板书:
无实时发现
人精准定位
机环境监测
生态保护
了一些活动,用活动来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设计与讨论中,更直观、更清晰的学习本课的知识。
不足之处,我有时候连环的问题有点多,下次一定对多多注意。
备注
教学目标
1.掌握无人机在环境保护、环境监测、生态保护中的作用。(重点)
2.让学生自主设计水样采集器,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学会分析无人机监测比传统监测有哪些好处,升华情感,学会爱护环境、保护环.知道无人机在环境管护中的作用。
2.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参与小组合作、动手实践,并取得一定的收获。
问:这四幅图分别是什么人工监测会遇到什么困难无人机会发挥什么作用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点拨:实时发现、精准定位,并板书
除了实时发现和精准定位之外,无人机在环境管护方面还有什么作用呢?让我们了解一下。
播放大气监测和水环境监测的视频
学生思考
环境监测(板书)
3.动手实践,感受无人机水样采集的便利
无人机可真厉害,现在我们的无人机要去采集水样,需要携带采集器,你能帮忙设计一个简易的水样采集器吗?拿出你的设计图纸设计一下吧
当我们随手丢弃垃圾的时候,我们不会想到这会给野生动物带来怎样的伤害。一个人类丢弃的渔网,已经深深的勒紧了海报的皮肉,他已经无法进食,痛苦的仰望着天空。我们再也看不到他的微笑了。
一直海鸟全身沾满了油污,他已经无法飞翔,他无助的看着周围,静静的等待这死亡。我们多么想看到他再一次的振翅高飞,翱翔于蓝天之上。
人与自然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人与自然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导言】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始终关注的话题之一。
通过群文阅读教学,我们可以促使学生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本文将介绍一种人与自然群文阅读教学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培养对自然的敬畏与爱护意识,探索人类与自然的平衡。
【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兴趣和敬畏之情;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3. 增进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思考;4. 培养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选择经典文学作品:如《草房子》、《地心游记》等;2. 选取优秀自然科普读物:如《人类简史》、《未来简史》等;3. 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多种文本类型。
三、教学重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2. 如何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3. 如何通过群文阅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二部分】一、教学方法与策略1. 情境交流法:通过回顾学生对自然的感受与经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合作学习法:设置小组讨论和合作阅读环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3. 项目制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调研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4. 创设情境法:通过模拟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教学步骤1. 激发学习兴趣:组织自然经验分享,引导学生回忆与自然相关的经历;2. 文本阅读:选择经典文学作品或科普读物进行阅读,分析文本中表达的人与自然关系;3. 情感体验:组织学生讨论自然之美的感受,培养学生的情感认同与表达能力;4. 素材收集:引导学生收集自然环境和生态保护相关的素材,并进行整理和分类;5. 实践应用:依据素材设计小组项目,让学生实际应用知识并提出解决方案;6. 总结反思:组织学生分享项目成果,总结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并进行反思。
【第三部分】一、教学资源与评价1. 教学资源:网络资源、书籍、多媒体资料等;2.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合作情况、作品质量等进行综合评价。
例《人与自然》教学设计
八年级第 2 课《居家环保更健康》教学设计一、主题分析辽宁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人与自然》八年级第二课《居家环保更健康》落实了《大纲》中“友善对待居室环境的行为方式”的要求。
在第一课《绿色生态环境》放眼大环境、大视野的基础上,本课是把关注的视野从远焦收回近焦之后的微镜头,密切关注学生眼前生活实际。
课题《居家环保更健康》直切主题,明确指出居家环保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并引申出对待居室环境的友善行为方式。
二、教学目标分析评价家居环境质量,举例说明家居环境主要污染物的来源,讨论制定防止室内环境污染的有效对策,让学生意识到我们生活的家居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引导学生认同绿色消费和绿色文明的观念。
三、教学目标设定(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会评价居室环境质量。
2、使学生认识到室内污染的主要因素并找出防治对策。
3、学会利用自己的知识参与家庭环境建设。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观察、讨论、思考、总结的能力。
2、培养学生实践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形成绿色居室,绿色文明的观念,感知环境、亲近环境、关爱环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注健康、珍爱生命,创建健康的居室环境,热爱自己的家庭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重点:举例说出居室环境的主要污染物。
难点:讨论防止室内环境污染的有关措施。
五、教学资源(1)《人与自然》教科书。
(2)多媒体教学设备。
(3)本课教学资源包、通过网络收集的相关影片、图片、文字等。
六、教学策略选择(1)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策略:建立小组讨论、交流、合作的课堂氛围?(2)情景创设策略:运用生活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设计问题,组织教学内容, 提出有启发性的引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地参与到实践探究当中?。
七、教学过程?。
人与自然四年级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重要性。
2.了解自然界中的各种生态系统及其特点。
3.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4.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和解释能力。
教学重点:1.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重要性。
2.了解自然界中的各种生态系统。
3.学会保护自然环境。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2.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和解释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视频、小白板、沙盘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教师准备一段视频,介绍自然界中的各种生态系统,并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生态系统吗?生态系统对我们有什么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回答。
Step 2:新知传授(20分钟)1.教师通过图片及课件向学生介绍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分类。
并解释其中几个典型的生态系统,如森林、沙漠、海洋等,让学生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功能。
2.教师告诉学生,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将带来很多问题,如气候变化、动植物灭绝等。
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重要性。
Step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20分钟)1.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保护自然环境。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进行讨论。
2.教师通过图片展示一些环境破坏的例子,如乱扔垃圾、乱砍乱伐等。
让学生认识到这些行为对自然环境的危害,并讨论如何避免这些行为。
Step 4:巩固练习(30分钟)1.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一个小游戏,在沙盘上模拟生态系统,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他们所见到的生态系统。
2.教师出示几幅图片,要求学生根据图片中的特征判断它们属于哪种生态系统,并解释他们的判断依据。
Step 5:拓展延伸(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到学校周围的公园、湖泊等自然环境进行观察和探索,通过亲身体验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和解释能力。
Step 6:课堂总结(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
四年级《人与自然》教学设计
四年级《人与自然》教学设计(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四年级《人与自然》教学设计四年级《人与自然》宗旨是“讴歌生命,关注环境”,主要介绍动植物和自然知识以及探索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探讨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作文教案——人与自然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作文教案——人与自然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作文教案——人与自然教案教学设计1人与自然是我们生活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在我们生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借助自然环境中的各种资源,同时也需要保护自然环境,使之更为健康和美好。
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话题。
本次教案的目的是通过本人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更深刻的认识,并同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1.教学目标本教案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1 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模式并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1.2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2.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2.1 教学内容:2.1.1 课前准备:老师向学生展示有关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视频或图片,并与学生讨论掌握课堂重点。
2.1.2 阅读思考:老师向学生讲授有关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知识,并要求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分析文章中的思想,提高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
2.1.3 课堂讨论: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讨论,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2.1.4 写作能力训练:学生将通过阅读和课堂讨论中的所得,把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尝试撰写一篇有关人与自然的文章,并参与同桌互评,通过反复修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2 时间安排:2.2.1 课前准备(20分钟):视频或图片的观看以及与学生的讨论。
2.2.2 阅读思考(30分钟):向学生讲授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指导学生阅读文章。
2.2.3 课堂讨论(40分钟):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深入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2.2.4 写作能力训练(60分钟):学生通过传达思想和诉求来提高写作能力,又通过反复修订来提高文章质量。
3.教学方法本教案的教学方法包括以下方面:3.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快速掌握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本知识。
3.2 阅读法:通过阅读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知识。
3.3 讨论法:通过讨论,让学生与同学思想交流,加深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
辽宁地方课人与自然教学设计
辽宁地方课人与自然教学设计辽宁地方课《人与自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辽宁地区的自然地理特点和资源情况;2.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辽宁地区的地理特点: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2.辽宁地区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农业资源等;3.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对自然的依赖、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等;4.保护环境的意义和方法: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保行动的实施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观看辽宁地区的自然风光视频,激发学生对辽宁地区的兴趣,并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如:“你们知道辽宁地区有哪些自然景观?”2.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PPT或教材展示辽宁地区的地理特点和资源情况,向学生介绍辽宁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以及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农业资源等。
3.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辽宁地区的城市或景点进行深入研究,了解该地区的自然特点、资源情况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激发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4.小组展示(10分钟)让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介绍他们所选择的城市或景点的自然特点、资源情况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其他小组成员可提问或进行补充。
5.环保行动(15分钟)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并讨论保护环境的意义和方法。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环保行动计划,并组织学生进行实施。
6.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共同建设美丽的辽宁。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辽宁地区的自然特点和资源情况的理解程度;2.观察学生对环保行动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评价他们对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情况;3.通过学生的作业、小组展示和课堂表现等综合评价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和环保知识的掌握情况。
人与自然教学设计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
人与自然教学设计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引言: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一直是人类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当今时代,面临着全球变暖、环境破坏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严峻挑战的同时,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尊重与保护意识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种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核心的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方式,并实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
一、了解自然的奇妙之处在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之前,首先需要让学生深入了解自然的奇妙之处。
可以通过组织户外实地考察,参观自然保护区或者举办生态展览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接触并体验大自然的美妙与独特之处。
这样的活动能够引发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并激发他们保护自然的动力和责任感。
二、探索生态系统的平衡了解了自然万物的奇妙之后,学生应当深入学习生态系统的运行原理与相互依存关系。
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实验等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生态系统的调查和分析中。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观点的对比,进一步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思考。
三、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学生需要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融入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中,引导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例如,在地理课上,可以探讨可持续城市规划的原则;在生物课上,可以讨论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通过这样的跨学科学习,学生能够更加综合地思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并形成对保护环境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四、实践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除了理论学习和认识觉悟,学生还应当通过实际行动来践行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
在教学设计中,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社区环境保护活动中,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和环境清理等。
此外,可以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和项目研究等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当地的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体会到自己行动的意义和价值。
三年级人与自然教案
三年级人与自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意义。
2. 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2. 保护自然环境的方法和措施3. 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技巧三、教学重点1. 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作用2. 保护环境的方法和措施3. 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技巧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2. 怎样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3. 如何引导学生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保护环境的方法和措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技巧。
2. 观察法:组织学生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了解自然环境的变化。
3.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4.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保护环境的方法和经验。
5. 游戏法:设计环保主题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培养环保意识。
教案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引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
2. 提问:你们觉得自然环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性?二、讲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10分钟)1. 教师讲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作用,如空气、水、土壤等。
2. 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全球变暖、水资源短缺等。
三、讲解保护自然环境的方法和措施(10分钟)1. 教师讲解保护环境的方法和措施,如节约用水、减少污染、保护植被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实践这些方法和措施。
四、讲解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技巧(10分钟)1. 教师讲解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技巧,如尊重生命、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等。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经验。
2. 提问:你们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设计一个家庭环保计划,内容包括节约用水、减少污染、保护植被等。
2. 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记录下自己发现的环保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五年级下《人与自然》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人与自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安排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认识我国几种珍稀的植物,以及保护珍稀植物的意义。
2、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3、向学生进行保护珍稀植物的教育教材分析重点:了解一种珍稀动植物的生存状况,知道植物的作用,提出我们保护性的建议。
难点:认识到爱护珍稀植物的意义,树立爱护环境的意识。
关键:了解一种珍稀动植物的生存状况,知道植物的作用学情分析我们身边到处都是植物,相比城市的孩子多了一些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学生对植物有更多的了解。
但珍稀物种知道不多,教师应结合他图片进行教学,图文结合,促进学生了解。
教学准备教师 PPT课件学生调查生活教法设计教授法交流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指导学生认识几种珍稀的植物。
教师活:讲述:我国植物种类很多,其中有些是非常珍贵、稀少的植物,如银杏树生长较慢,在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结银杏果要20年左右,40年才能大量结果,因此,又有人把它称作“公孙树”。
银杏树是树中的老寿星,具有观赏、经济和药用价值。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些我国珍稀的植物。
提问:你们知道在我国,哪些是珍稀的植物吗?谈话:你们刚才说的这些珍稀的植物,有的书上有一些简单介绍,有的没有。
同学们,你们查找到它们相关的资料吗?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汇报,给同学们介绍一些珍稀物或植物。
组织同学汇报,学生汇报时,师生可及时点评,对汇报有新意的组给予鼓励、表扬。
认识保护珍稀植物的意义。
学生活:⑴学生课前准备好查到的资料。
⑵学生思考后回答:水杉、珙桐……⑶合作:小组同学共同准备,最后派1~2名代表来汇报。
水杉:水杉是闻名中外、称得上“活化石”的古老珍稀树种。
水杉适应性强,喜湿润,生长快。
水杉珙桐珙桐被誉为“中国的鸽子树”,又称“鸽子花树”“水梨子”,野生种群只生长在我国四川省、湖北省和周边地区。
珙桐:已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也是全世界著名的观赏植物。
金花茶: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四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人与自然-苏少版
教案名称: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人与自然教材版本:苏少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观察能力、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2. 以绘画、手工制作等表现手法,创作出表现人与自然的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发现自然之美,并将感受到的美表现出来。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教材、画纸、画笔、水彩颜料、剪刀、胶水等。
2. 学具:学生自带画纸、画笔、水彩颜料、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大自然中的美好经历,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新课内容(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教材内容,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2.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深入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三、作品欣赏(10分钟)1. 教师展示优秀的人与自然主题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分析、评价。
2. 学生谈谈自己对作品的感受,以及作品中所表现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
四、创作实践(10分钟)1. 教师提出创作要求,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表现手法,创作出表现人与自然的作品。
2. 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给予肯定和建议。
板书设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绘画作品。
2. 写一篇关于自己在大自然中的美好经历的短文。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引导学生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辽海版人与自然五年级上册《2 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教学设计
辽海版人与自然五年级上册《2 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辽海版人与自然五年级上册的《2 地球生命的保护伞》,主要介绍地球生命的保护伞——生物圈,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生物圈的概念、范围、特点以及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对自然界的事物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保护环境、珍惜资源方面,部分学生意识还不够强烈。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圈的概念、范围、特点以及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生物圈的概念、范围、特点以及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2.难点:生物圈的保护措施及学生如何在生活中实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表达能力。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精美、生动的课件,辅助教学。
2.教学素材:收集与生物圈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素材。
3.分组讨论:提前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便于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地球生物圈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生物圈的概念、范围、特点,让学生了解生物圈的重要性。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并提出保护生物圈的措施。
4.巩固(5分钟)通过问答、填空等形式,检查学生对生物圈知识的掌握程度。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举例说明在生活中如何实践保护生物圈的措施,分享各自的环保经验。
一年《人与自然》6、7、8、10课教案
人们模仿鲨鱼皮特殊的条形沟槽结构设计了鲨鱼皮泳衣,运动员穿上它游泳时就会更省力、更快捷!
5、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奇妙的新材料?
房屋树木——三角形梯形正方形椭圆形等
二、智慧泉感受生活中对各种形状特性的应用
1、PPT出示在这些物体中你能发现什么形状?
利用三角形稳固
运用平行四边形不稳定性
圆面积大,美观又没有方向性
2、还有一些物体中,我们会发现椭圆形、菱形、梯形和不规则图形,你见到过吗?说说在哪里见到过。
三、活动场动手拼拼形状
1、他们都是什么形状?书47页连一连
教学难点:找出不同形状的特点
教学准备:PPT课件七巧板不同形状的香皂圆柱形和棱柱形铅笔
教学过程:
一、启迪园认识简单的图形
1、教师PPT出示书45页中常见物体,请学生说说他们的形状。
2、师生共同归纳:
书写板——长方形;小挂钟——圆形
小汽车——圆形梯形等自行车——圆形三角形长方形等
书——长方形三角形书柜——长方形正方形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气球、小车、胶皮管、水杯、水轮,塑料瓶
教学过程:
一、启迪园
1、问题导入:从远古到现代,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你知道远古时代人们是怎样生活的吗?
2、教师启发:从人们的穿衣、吃饭、使用的工具、住的房屋、交通等方面引导学生说出远古时代人类的生活状况。
3、PPT课件展示远古人类衣食住行生活方式等的图片,
小挂钟圆形小挂钟圆形小挂钟圆形小汽车圆形小汽车圆形小汽车圆形梯形等梯形等梯形等自行车圆形自行车圆形自行车圆形三角形三角形三角形长方形等长方形等长方形等书长方形书长方形书长方形三角形三角形三角形书柜长方形书柜长方形书柜长方形正方形正方形正方形房屋树木三角形房屋树木三角形房屋树木三角形梯形梯形梯形正方形椭圆形等正方形椭圆形等正方形椭圆形等感受生活中对各种形状特性的应用感受生活中对各种形状特性的应用感受生活中对各种形状特性的应用11pptpptppt出示出示出示在这些物体中你能发现什么形状
五年级上人与自然教学设计全
五年级上《人与自然》教学设计课时第一课时课题地球生命保护伞教学过程一、导入晒太阳对身体很有好处,但是太阳光中有一种我们看不见的光—紫外线,当它的辐射过强时,就会对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造成极大的威胁。
如果紫外线太强,我们的皮肤会被晒得特别黑。
除此之外,过强的紫外线还会伤害我们的眼睛,破坏我们的免疫系统,甚至造成生态破坏等严重问题。
有同学会问是什么阻挡了过多的紫外线到达地面呢?是臭氧层默默地保护着地球上的生物。
二、臭氧层PPT出示图片,教师解释臭氧层。
臭氧层是指大气层中臭氧浓度较高的部分,其浓度最大的一层位于离地面20-25千米的高空。
臭氧是无色气体,有特殊臭味,因而得名“臭氧”。
虽然在大气中臭氧含量很少,但臭氧层的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光紫外线中对生物有害的部分,保护地球上的生命不被过量的紫外线辐射伤害。
臭氧层对地球的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被称为“地球生命保护伞”。
(板书:地球生命保护伞)三、臭氧层空洞。
1、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
后来,科学家们在北极上空也发现了臭氧层空洞。
2、为什么会出现臭氧层空洞呢?因为一些特殊的空气污染物。
它能破坏臭氧层是臭氧不断减少。
3、PPT出示空调,冰箱,灭火器,泡沫餐盒,还有喷雾杀虫剂,漂白剂,空气清新剂等。
这些产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排放了大量的氯氟烃。
氯氟烃就属于破坏臭氧层的物质。
四、臭氧层的保护世界为了控制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全球排放问题,保护臭氧层,1987年制定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协定》。
中国于1991年加入该协定。
联合国还决定每年的9月16日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五、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保护臭氧层呢?六、拓展以小组为单位,写三个保护透臭氧层的标语。
在今年的9月16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进行保护臭氧层宣传活动。
七、作业自读臭氧的多种功能。
p9板书地球生命保护伞吸收紫外线生活中的破坏9月16 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课时第二课时课题人口老化需关注一、导入今天我们这节课讲了解人口老龄化。
人与自然教案范文
人与自然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与自然"的概念,并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其能够理解自然规律,从而更好地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3.情感目标:通过对自然的认识和感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概念。
2.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2.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展示素材:自然景观图片、生物标本等。
3.讲解工具:黑板、多媒体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自然景观视频,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绚丽多彩。
引导学生讨论自然对生物和人类的重要性。
2.知识讲解(15分钟)a.通过展示自然景观图片,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包括陆地、水域、大气等,并帮助学生认识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这些自然资源。
b.讲解"人与自然"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通过讲解一些例子,如人类依赖自然提供的食物、水等,同时人类的活动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影响,例如污染、砍伐森林等。
帮助学生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3.讨论与思考(15分钟)分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a.自然环境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b.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有哪些影响?c.人类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4.案例分析(20分钟)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选择一个实际案例,分析其中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并找出案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例如,地河水污染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以及如何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
5.总结归纳(10分钟)帮助学生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部编版)《人与自然》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人与自然》优秀教学设计一、设计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人与自然》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全面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2.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3. 环境污染与生态平衡4. 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三、教学策略1. 多媒体教学:采用图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材料,生动直观地展示人与自然的关系及环境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开展小组活动,促进学生思维和交流能力的发展。
3. 观察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观察自然环境、野生动植物及其保护情况,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
4. 探究式研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活动安排第一课时: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1. 活动1:播放相关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2. 活动2:小组讨论,就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展开辩论。
3. 活动3:展示学生选做的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调研报告。
第二课时: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1. 活动1:观看图表和图片,了解不同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 活动2:小组合作,设计一个解决资源浪费问题的方案,并进行展示。
3. 活动3:学生在家中观察自然资源的利用情况并撰写观察报告。
第三课时:环境污染与生态平衡1. 活动1:以案例分析的方式了解环境污染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2. 活动2:学生自主选择一个环境问题,并设计调查问卷,在班级内进行调查并整理数据。
3. 活动3:学生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同学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第四课时: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保护1. 活动1: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一个生态系统的特点及其中的生物多样性。
2. 活动2:学生设想未来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案,并利用图片、文字等形式进行展示。
3. 活动3:学生自主完成一份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短文,分享给同学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与自然》教学设计
《人与自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以“环保“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教学设计理念:
1、有意识地开发和整合包括教材在内的语文教育资源。
作文前引导学生广泛查阅相关资料,丰富学生积累;作文时引进相关资料补充阅读,加强感性认识;作文后引导学生实践活动,强化认识,深化感情。
2、以创新教学为理念,倡导自主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自行查阅资料,考察、调查、研究,感悟生活,培养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多角度认识自然,多层面地进行观察自然,撷取信息感悟生活,培养创新能力。
2、开放形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研究性学习行为,让学生写自己所想所悟,我手写我心,提高写作兴趣。
3、通过习作活动,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自觉地担负起保护地球,关爱生命的责任。
课前准备:
学生:进行亲近自然的观察、体验活动。
准备相关“人与自然”的资料。
老师:有关“环保”的多媒体课件及相关络资源。
教学流程及设计:
一、走进自然,感受自然之美
1、播放一组自然景观图。
2、学生自由表达见闻。
(老师认真倾听,激励学生大胆表达,让学生互相评论。
)
3、说说你眼中的大自然。
(鼓励学生表达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
二、激发兴趣,感悟环保之责
1、课件演示:蓝色的夜空,群星璀璨,音乐响起“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
师述:小时候,我们常常唱着这支儿歌,数天空中的星星,那些闪闪发亮的星星,曾经给我们带来多少美好的遐想,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同学们是否注意过,我们很难看见满天繁星,快乐地向我们眨眼睛,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这个提问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课前搜集资料,阅读资料所完成的知识的初期建构,以便调整学生的学习进程。
)
生:是因为地球的大气资源受到污染。
2、小组交流“人与自然“的不和谐。
生:人类滥砍滥伐,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
生:工厂排放废气、废水,污染了空气和水源。
生:人类破坏性地开发,使许多动植物失去了栖息地------
3、小组表演,激发写作欲望
戴头饰的丹的顶鹤被枪击中,一个小姑娘为了救它,陷进沼泽地。
戴地球头饰的学生哭泣着说:“我已经千疮百孔了,救救我吧------”
(音乐响:狂风大作)沙尘暴来了,学生四处逃窜------
(通过表演作为教学手段,震撼学生的心灵,唤起环保意识,激发学生写作欲望。
)
三、奇思妙想,话(画)环保之歌
过渡语:人类在深刻地改变自然,自然也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森林一天天减少,物种一天天灭迹,沙漠扩大了,海洋污染了,我们最终将生活在哪里?你能拿起手中的笔,用你的心去呼吁,呼吁人们保护地球,关爱生命吗?(激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
1、出示习作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有真情实感
2、小组研究、汇报:
倡议书:《保护环境,关爱生命》
童话:《青蛙王子的泪》、《群星会》
剧本:《沙尘暴来了》
书信:《动物给人类的一封信》、《噪音的忏悔信》
诗歌:《生命之歌》、《绿色畅想曲》
演讲稿:《还蓝天一片纯净》、〈〈保护母亲河〉〉
调查报告:〈〈关于沅水的调查报告〉〉
记叙文:〈〈小海豚,你想家吗〉〉
说明文:设计各种环保产品,说明设计意图。
四、精心构思,谱写环保的旋律
(播放环保歌曲《装扮蓝色地球》“地球、地球属于你,地球地球属于我,地球、地球属于你和我-----)营造气氛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文体创作,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五、交流评价
1、小组互赏,推荐佳作
2、佳作欣赏,赏析探讨
六、拓展延伸,试写环保公益广告
1、结语:同学们,星星喜欢明净的夜空,蓝天喜欢七彩的云霞,小鸟喜欢凉爽的树阴,春风喜欢芬芳的花朵,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我们的家园开创一个绿色的明天!
2、课件演示:环保公益广告
“青青的草,怕你的脚”
“保护母亲河,关爱生命水”
“同享一片蓝天,共护一方水土”
“人类与动物共存,生命和绿色拥抱”
3、试写环保公益广告,向报纸、电台、电视台投稿,走向社会。
学生习作:
小海豚,你想家吗?
木子
星期天,我和妈妈去海洋馆观看了海豚表演。
可爱的小海滩表演了打球,跳水等节目。
他们在水里欢腾跳跃,激起了观众阵阵的掌声。
散场了,我久久不愿离去。
小海豚也竖起尾巴摆来摆去,好像想跟我交朋友,我跟他说:“小海豚,你的家住在遥远的大海,我听说过一个故事,一个船员遇到了海上风暴,是海豚及时救了他------小海豚竖起了尾巴在水中跳跃了一下,好像听懂了我的话,”为什么我们大人总是认为鱼是所有动物最没有感情的,所以捕杀鱼是最毫不留情的,我不禁为我们人类感到羞愧------小海豚潜入海底,飞快地游向远方,一会儿又冒出了水面,我听老师说,海豚在大海中游泳的速度可达到每秒15米,这小小的水池怎能让小海豚开心呢?有句俗话:“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觉得小海豚好可怜啊!我想它的妈妈是多么思念他,如果我们人类不把他捕捉来,此刻他在和他的妈妈尽情地在海洋嬉戏。
我仿佛看见了蔚蓝的大海,迷人的海底风光------我仿佛听到了海豚妈妈在呼唤:“海豚宝宝,快回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