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说课稿

合集下载

说课稿“6”和“7”的认识

说课稿“6”和“7”的认识

《6和7的认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6和7的认识》。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6和7的认识》是人教版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的第一节课,它是在学生在系统的学习了《0——5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学们已有一定的经验基础。

“6和7的认识”主要是让学生结合主题图画面学会数数,建立基数的概念,理解6、7的序数含义,认识数字、数的顺序、会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

另外,“6和7的认识”既是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又是后面学习“6和7的加减”以及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最直接的基础。

因此,让学生学好这部分内容很重要。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长时间集中,虽然对6、7已有初步的认识:会数、会比较大小、会写等,但在区分6、7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上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依据《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及以上两个分析,通过认真地推敲与把握,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7两数,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观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的确定和对学情的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教学重点:正确数出6、7的物体个数;会写6、7;会比较6、7的大小。

教学难点:区别6、7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重难点突破: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我始终让学生处于情境的包围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数一数、摆一摆、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自主合作地探究学习,以突破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6和7的认识》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6和7的认识》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6和7的认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6~10的认识和加减法——6和7的认识》是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这一部分主要让学生掌握6和7的认识,以及它们的加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6和7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加减关系。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于数字的认识还处于初步阶段。

他们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基本的数字,但是对于6和7的认识以及它们的加减法运算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理解和掌握6和7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加减关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6和7的概念,能够进行6和7的加减法运算,并且能够正确地书写加减法算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6和7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加减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6和7的概念,能够进行6和7的加减法运算,并且能够正确地书写加减法算式。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6和7之间的加减关系,能够运用6和7进行实际的加减运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6和7的概念。

2.操作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行6和7的加减法运算,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引导学生发现6和7之间的加减关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动有趣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引出6和7的概念。

2.新课导入:讲解6和7的概念,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6和7的概念。

3.加减法运算:讲解6和7的加减法运算,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和掌握加减关系。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6和7的认识》优质课说课稿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6和7的认识》优质课说课稿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6和7的认识》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6和7的认识》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数字6和7,掌握它们的数位、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数字6和7的含义,会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于数字的认识还比较基础。

他们在幼儿园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数字,但对于数字6和7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思考,加深对数字6和7的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认识数字6和7,掌握它们的数位、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数字6和7,掌握它们的数位、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运算。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数字6和7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具、学具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字6和7的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情境创设,引出数字6和7,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掌握数字6和7的数位、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运算。

3.实践: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运用数字6和7解决实际问题,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4.巩固: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对数字6和7的认识。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对数字6和7的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数字6和7的特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大小比较:6 < 7加减法运算:6 +7 = 13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教案(精选8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教案(精选8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教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教案篇11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6、7,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体验“发现生活中的数的乐趣,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热爱劳动及分工合作的意识。

通过学生观察、操作、发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2学情分析通过学生观察、操作、发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重点难点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

学生会正确书写数字6。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情境导入1、猜数游戏老师伸手指学生猜数(前面学习了的数字2、4、0、3、5、1)学生活动齐说2、4、0、3、5、1。

2、给数字排序生0、1、2、3、4、5(从小到大)生5、4、3、2、1、0(从大到小)3、导出6和7,揭示课题师你想知道5的后面是谁吗你想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6和7。

(板书课题6和7的认识)活动2【讲授】讲授(一)数数课件出示39页认识6和7的主题图,并让学生仔细观察。

1、图上有些什么请小朋友们数一数,同桌说一说。

2、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有桌椅、老师、同学、黑板。

师追问物体和人的个数。

生汇报桌子(6)、椅子(7)、老师(1)、同学(6)等。

3、你是怎样数的还可以怎样数、4、小结小朋友,我们要做一个讲卫生、爱集体、爱劳动的小朋友,你能做到吗我们刚才都是按照1、2、3、4、5、6、7的顺序数数的。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课时6和7的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课时6和7的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课时 6和7的认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课时“6和7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5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数字6和7,并且能够进行6和7的加减法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数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的概念,对1~5的认识有了基础。

但是,对于数字6和7的认识,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数字6和7。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数字6和7,会进行6和7的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数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数字6和7,会进行6和7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数字6和7的认识,以及与之相关的加减法运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具、学具等,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和理解数字6和7。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数字6和7的认识。

2.新课导入:教师出示数字6和7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6和7。

3.学习数字6和7的写法:教师示范,学生跟随书写。

4.学习6和7的加减法运算:教师通过教具、学具等,引导学生进行操作,理解6和7的加减法运算。

5.练习: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7.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可以设计成以下形式:数字6和7的认识6 +7 ——- 13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评价。

最新审定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7的认识》说课稿(精品)

最新审定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7的认识》说课稿(精品)

《6、7的认识》说课稿教材简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是学生已经认识了0~5各数之后进行的,是一次数的扩展。

教材中提供给学生数数的资源比较明显、丰富,数椅子数、课桌数、数人数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数。

人数的内容为了有利于学生从图抽象出数和发展6和7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教材安排了主题图——集合圈——点子图——抽象出数——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分析班上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起点相差比较大,大部分学生在幼儿园甚至更小的时候,已经会数甚至会读、写20以内各数,有一部分学生能比较熟练的进行20以内数的加减,对6、7的认识早已不在话下,但学生对数概念的建立还是不完整的、比较肤浅的,如果随机抽取一个数,让学生数出相应的物体,相当一部分会有困难。

还有在认识1~5的序数意义时,有一些不足,有一部分学生对几和第几的概念还是比较模糊。

还有班上学生观察能力比较弱,需注意培养。

目标预设1.体会6、7的基数含义。

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6、7。

2.了解6和7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7各数的大小,知道6、7的序数含义。

3.通过用不同方法数数、拼摆、拨珠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结合数数、写数的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书写习惯,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和爱护小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体会6、7的基数及序数含义。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主题图、金鱼图、点子图、直尺图、计数器学具准备:7个小圆片教学流程观看主题图,并让学生仔细观察。

1.图上有些什么?2.请同学们数一数,图上有多少人、多少桌子、椅子。

3.你是怎样数教室里的人数的?还可以怎样数?4.你们是怎样数出椅子的数量的?5.我们刚才都是按照1、2、3、4、5、6、7的顺序数数的。

在数数中我们发现:数5个以后再数1个就是6个。

接着6再数1个就是7。

7比6多1。

6比5多1。

6.你能拿出表示6的学具吗?你能用它们摆成你喜欢的图形吗?你知道6是怎么来的吗?5的后面又该是数字几呢?6的后面再加1个,又是多少?7.你能拿出表示7的学具吗?并摆出你喜欢的图形。

6和7的认识一年级数学说课稿

6和7的认识一年级数学说课稿

6和7的认识一年级数学说课稿6和7的认识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6和7的认识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6和7的认识一年级数学说课稿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2页、第43页,第48页练习七第2题、第3题。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演示,让学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6和7。

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热爱劳动的教育、爱集体、讲卫生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

3、通过学生观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

教学难点:学生会正确书写数字6。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等。

【教具、学具准备】电脑课件、计数器、小棒若干、尺子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组织学生从0数到5,再从5数到0。

(可用个人计数或指名数等方式进行)2、出示0~5六个数字,读数。

3、按顺序读数: 1、()、()、4、()。

你能说出下一个数是谁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位新朋友,就是6和7。

出示6、7揭示课题。

(板书:6、7的认识)[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复习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一)情境引入1、打开多媒体,出示第42页的主题图:2、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思考以下问题。

要求学生先观察图中的内容后,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说说图中有哪些人和物,各有多少?(学生在讨论交流的时候,教师要到各组巡视、倾听、指导。

)3、汇报刚才交流的情况。

师:图上有些什么?生:图上有同学、老师、桌子、椅子等。

6、7认识说课稿

6、7认识说课稿

6和7的认识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小节6和7的认识,课本39、40页的内容。

学材分析:在学生系统学习了“1—5的认识及加减法”后,本单元又一次集中学习10以内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

而6和7的认识则是本单元的第一节中的第1课,学好这一课对整个单元的学习至关重要。

学情分析: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选择儿童身边最熟悉的事,以图片故事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便于理解和接受。

因此,在设计中,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以活动贯穿始终,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思维中动手,让学生在动手、思维的过程中探索、创新。

学习目标:通过学材分析,我确立了如下学习目标:1、在具体情景中通过观察、操作、演示,学生能正确熟练地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2、会比较它们的大小,会用6和7表示物体的数量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3、会写数字6和7。

学习重、难点: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会用6和7表示物体的数量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学习难点是6和7的序数、数字6的书写。

评价方案:1、采用课堂观察、课堂提问的方式检测目标1。

2、采用课堂提问、作业展示来检测目标2。

3、采用板演展示、课堂提问、评价样题的方式检测目标3。

学习过程:下面我具体说一说我的学习过程,本节课我共分五个环节进行教学:一、回顾旧知做好铺垫:出示卡片出示学生读数:3、5、2、0、1、4给数排队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 0、1、2、3、4、5。

这一环节采用全班教学,复习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激发学生求知欲,产生内趋力,为下面的新知教学打下基础。

二、创设情景激趣导入:你想认识更多的数字吗?出示主题图: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学生独立描绘自己看到的情景。

三、直观操作探究新知:(一)数数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哪些物体可以用数来表示?放手让学生自己数图中物体的个数。

汇报交流:谁来说说你数到的物体的个数?并说说你是怎样数的?让学生充分发言后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小朋友,我们要做一个讲卫生、爱集体、爱劳动的小朋友,你能做到吗?我们刚才按顺序数数的。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认识说课(精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认识说课(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认识说课(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认识说课第【1】篇〗说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P.42页6和7的数数和认数以及序数和书写的内容。

说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7两数,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2.在说教学过程中,渗透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

3.通过学生观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4.使学生体会学到的数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学、用数学的乐趣。

说教学重点:正确数出6、7的物体个数;会写6、7;会比较6、7的大小。

说教学难点:基数和序数的区别;学会写6、7。

教具、学具准备:电脑课件、计数器。

小棒若干、若干、尺子等。

教学设计:一、引入课题1.教师提出问题:“小朋友,我们以前学习了哪些数字朋友?”指一名学生回答,然后课件出示: 0、1、2、3、4、5(学生齐数)。

2.你想认识更多的数字朋友吗?你想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吗?猜一猜我们今天学习什么?(板书:6、7的认识)?二、探究新知1. 创设情境,学习数数和认数。

a.电脑课件动态展示第42页的主题图:教室里,同学们正在大扫除。

教室里摆放着6张桌子、7把椅子,6个同学在打扫卫生,又从外面走进来1个女同学。

b.引导观察,启发思考。

在学生观察画面的基础上,以二人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和物,各有多少?(学生讨论交流的时候,教师要到各组巡视、倾听,并加以指导。

)c.交流、汇报。

师:图上有些什么?他们正在做什么?生:图上有同学、老师、桌子、椅子等,他们正在搞清洁。

师:看到这一情景,你有什么感受?生1:教室是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要爱护它,保持清洁卫生。

生2:我们要爱劳动,讲卫生。

师:同学们说得好,我们从小要做一个讲卫生、爱集体、爱劳动的小朋友,你能做到吗?请同学们再说说图上有多少桌子、椅子?有多少人?生:图上有6张桌子,7把椅子,7个人。

《6和7的认识》的说课稿(精选10篇)

《6和7的认识》的说课稿(精选10篇)

《6和7的认识》的说课稿《6和7的认识》的说课稿(精选10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6和7的认识》的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6和7的认识》的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本课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2、43页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5及0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生已经会用这几个数表示事物的个数,也体会到能用它们表示事物的位置顺序,而且还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6和7的认识”要让学生体会6、7的意义,体会数学符号的价值与作用,为形成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创造条件。

二、说教法1、发挥主题图背景的作用,理解6和7的意义。

6和7都是抽象的,要认识它们必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可感知的现实背景,让6和7与它们所表示的事物的个数或事物的位置对应起来。

教学中,注意发挥好第42页主题图的作用。

先让学生从整体上说一说劳动场面,再让学生找一找、数一数、说一说,找到可以分别用6和7表示的事物,再用圆片、小棒摆6和7,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6和7,从这许多的6个事物和7个事物中抽象出6和7,使学生经历数学符号化的过程。

最后让学生说一说身边的事物,那些可以用6、7表示,帮助学生理解6和7的意义。

同时,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用数表达、交流,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2、引导学生参与,领悟数的顺序。

理解6和7的意义,让学生找数量是7的事物时,实际上已经为数序的学习埋下了伏笔(6个学生加上1个老师是7个人,6张课桌加1张讲台是7张桌子,6把椅子又搬来1把是7把椅子……),初步感知数序;摆圆片、摆小棒以及在计数器上拨珠,都蕴涵着6比5多1,5比6少1;在直尺上看一看、指一指、认一认,使学生感受到7的前面是6,6的后面是7,进而领悟到数不仅可以表示事物的个数,还可以表示位置顺序,这样让学生经过多次接触相关的实例,在现实背景下体验、在实践过程中体验“几”和“第几”的区别。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上册《6、7的认识》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上册《6、7的认识》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6)生活中有很多事物的个数可以用6和7来表示,请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办 法摆一摆,找一找,告诉旁边的小朋友,也可以用6根小棒和7根小棒摆出你 喜欢的图形,让同桌看看,数数。 (7)学生动手操作,可以用手指表示,可以摆圆片或三角形,可以摆数字卡片, 还可以摆各种图片、苹果、桃子、花朵等。 (8)学生汇报。(6根小棒可以用6表示……) (9)小结:我们身边有许多事物,都可以用6、7来表示,你能说说吗?(我们小 组有6个人,有6块玻璃……)
二、说学情
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好动,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容易疲劳,有意注 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表达能力有限。在学生刚刚接触数学 的情况下,需要采用亲身体验和直观感受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兴 趣和参与度。因此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集中注意的能力,充 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板块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数数和认数。 (1)出示6、7的主题图。 (2)请同学们自由看,自由说。 (3)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看,带着问题说。 图上有些什么? 数一数有多少人,多少张桌子,多少把椅子。
4)集体交流。 ①图上有多少个同学?(学生边数,老师边在图下出示6名同学的头像,再数, 数一个,下面相对出示一个点子。一共有6名同学,相对出示6个点子) ②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方法同上,老师和同学一共有7人) ③图上的桌子和椅子各是多少?同桌指着一个一个地数。 (5)像这样6个同学,7个人,6张学生课桌,7把椅子,都可以用数6和7来表示 。出示卡片6和7让学生认。 板书:6、7
八、教学反思
这堂课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教师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 的基础上,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创设情境,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的 主要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说课稿6和7的认识[1]

说课稿6和7的认识[1]

《6和7的认识》说课稿一、说教材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6. 7的认识。

这部分教材是数的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在入学前经过了学前教育,很多学生在未学本课之前都能说出、数出6 .7各数,对各数的顺序及大小也有一定的掌握,而且在生活中也常常去接触到这些数;但在孩子的头脑里,还没有形成各数的概念,如何正确书写还比较模糊。

学生的自理能力也有限。

三、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6 .7,认识应会读写6 .7,掌握6 .7的顺序。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发展初步的数感,感受生活处处有数学,能够运用数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主动与同伴交流探究的意识。

教材的重点、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6 .7各数的的含义,并且能够正确的书写各数。

本课难点是:经历6 .7各数的抽象过程,正确理解6 .7各数的含义。

四、说教法1、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建立概念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在教学新课前,我根据教材上的主题图,利用CAI课件,营造出一个教室里师生劳动的场景,由于它就来自于学生周围,是孩子们随处可见的场面,因此学生热情高涨,感到十分亲切、熟悉,情不自禁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

随后,我引导学生说图,数人,数物,不仅渗透了讲卫生、爱劳动的思想品德教育,而且让学生利用生活中已有的数数经验,初步建立了6、7的概念,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优质课《6和7的认识》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小节6和7的认识及加减法中的用数学部分一、说教材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6、7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

教材集中安排了一组以“金色的秋天”为题的“用数学”的内容,包括两道例题和一组“做一做”的习题,练习中的13题《美丽的小湖》也是类似的题目,其内容都是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计算问题。

教材在这里第一次出现了大括号和问号。

教学目标:通过分析教材,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使学生认识并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能借助图画正确分析题意。

2、技能目标:会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教学,向学生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在态度、情感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措施:本节课的重点是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是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

其中,正确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是关键所在。

二、说教法、学法为达到以上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主要采取了情境教学、小组合作和直观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过程:共分四大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我创设了如下情境:同学们,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对,是秋天,秋姑娘呀,正忙着给勤劳的人们送去丰收和喜悦呢!看,她给咱们每个小组也送来了一份礼物(电脑出示)你能根据算式猜想一下,这些礼物各属于哪个小组吗?要解决这个问题,需用到哪些知识呢?我设计这个环节,意在激发学生兴趣,借此复习6和7的加减法,为后面学习它的应用做好铺垫。

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这些知识,还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呢?好,咱们还是随秋姑娘一起去大自然中转一转,看一看吧!(出示插图,导入新课)(二)放手学生,探究新知在这一环节中,我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和直观演示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教学。

6和7的认识说课稿

6和7的认识说课稿

6和7的认识说课稿《6和7的认识》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2、教材分析《6和7的认识》这部分内容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在学生系统学习5以内数的认识的延续,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的数的认识的基础,同时又为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做好准备。

教材安排一课时来达成“认识6和7”这一目标。

6和7的认识包括数数、认识数字6和7、7以内的数的顺序。

3、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7两数,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

(3)、通过学生观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4、教学重点:正确数出6、7的物体个数;会写6、7;会比较6、7的大小。

5、教学难点:基数和序数的区别;学会写6、7。

二、说教法学法教法: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思维往往还要借助于形象直观的实物图像或实践操作的体验活动作为认识的基础。

因此本节课教学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运用直观教学法、操作发现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准确把握概念内涵。

注意贯彻启发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角色。

学法:自主研究与合作交流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虽然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能力弱,我们还是要舍得放手,由扶到放,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并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从事大量的操作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三、说教学程序(一)、引入课题1、课件出示儿歌:一二三四五,上山找老虎.老虎找不到,找到小松鼠.松鼠有几只?我来数一数。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6和7的认识》说课稿(两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6和7的认识》说课稿(两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6和7的认识》说课稿(两篇)【第一篇】一、说教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9、40页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5及0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生已经会用这几个数表示事物的个数,也体会到能用它们表示事物的位置顺序,而且还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6和7的认识”要让学生体会6、7的意义,体会数学符号的价值与作用,为形成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创造条件。

二、说教法1、发挥主题图背景的作用,理解6和7的意义。

6和7都是抽象的,要认识它们必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可感知的现实背景,让6和7与它们所表示的事物的个数或事物的位置对应起来。

教学中,注意发挥好第39页主题图的作用。

先让学生从整体上说一说劳动场面,再让学生找一找、数一数、说一说,找到可以分别用6和7表示的事物,再用圆片、小棒摆6和7,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6和7。

从这许多的6个事物和7个事物中抽象出6和7,使学生经历数学符号化的过程。

最后让学生说一说身边的事物,那些可以用6、7表示,帮助学生理解6和7的意义。

同时,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用数表达、交流,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2、引导学生参与,领悟数的顺序。

理解6和7的意义,让学生找数量是7的`事物时,实际上已经为数序的学习埋下了伏笔(6个学生加上1个老师是7个人,6张课桌加1张讲台是7张桌子,6把椅子又搬来1把是7把椅子……),初步感知数序;摆圆片、摆小棒以及在计数器上拨珠,都蕴涵着6比5多1,5比6少1;在直尺上看一看、指一指、认一认,使学生感受到7的前面是6,6的后面是7,进而领悟到数不仅可以表示事物的个数,还可以表示位置顺序,这样让学生经过多次接触相关的实例,在现实背景下体验、在实践过程中体验“几”和“第几”的区别。

3、创设情境,把握数的大小关系。

事先准备好5,6,7的点子图,让他们来比较5,6,7的大小,进而得出5、6、7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具体的情景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在理解大小关系的同时加深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认识说课(精推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认识说课(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认识说课(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认识说课第【1】篇〗说教学目标:1、能熟练地数出数量是6、7的物体的个数,会正确地读、写6和7。

2、掌握7以内各数的顺序和大小,进一步体会序数的含义。

3、通过认数、数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接受关心集体、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

说教学重、难点:书写6、7,区别6、7的基数和序数的意义。

教具学具:6、7的主题图,计数器,直尺,圆片等。

说教学过程:【创设情境,生成问题】从0数到5,再从5数到0。

刚才我们从0数到5,那么5接着数一个是哪个数?再数一个是哪个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6和7。

板书:6和7。

【探究尝试,解决问题】出示6、7的主题图。

图上有些什么?1、学习数数和认数。

(1)请同学们自由看自由说。

(2)数一数有多少人?多少张桌子?多少把椅子?(3)集体交流。

(4)师小结:像这样6个同学,7个人,6张课桌,7把椅子,都可以用数6和7来表示。

(5)摆一摆:用手边的学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摆出表示6和7的图形。

(6)学生汇报。

(7)说一说:我们身边有许多事物,都可以用6、7来表示,你能说说吗?2、学习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

(1)拨一拨:在计数器上先拨5颗珠子数一数,再拨一颗,再数,再拨一颗,再数。

(2)填一填:出示放大的断直尺图(直尺上只标出0和7),让学生把其他的数字卡片放到直尺图上的相应位置,然后读一读。

(3)小结6、7的顺序:5后面是6,6后面是7。

(4)比较6、7的大小。

①启发思维:6和7相比谁大呢?出示点子图验证。

②独立比较5和6的大小,然后全班交流。

③说出比7小的数;说出比5大的数。

3、学习6、7的基数和序数的意义。

数金鱼。

(1)师读要求,生按要求填空。

(2)集体订正。

(3)同桌之间相互提问题并回答。

4、学习6、7的书写。

(1)观察6和7像什么?(2)师范写,生描红。

【分层练习,学以致用】练习九第1题、第2题、第3题。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说课稿(精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说课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说课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说课稿第【1】篇〗第3课时 6和7的加减法说教学内容:教材P42。

说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3、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说教学重点: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说教学难点: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说教学过程一、复习口算。

2+l= l+2= 3-1= 1+3=4-1= 1+4= 2+3= 3-2=计算后指定一至二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二、新课1、谈话导入。

同学们都会计算得数是2、3、4、5的加法和5、4、3、2减几的减法了,从这节课开始我们继续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板书课题:6、7的加减法。

2、学习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

(1)学生摆圆片。

(两人一组面对面地坐)教师提醒学生一边摆5个、一边摆1个,然后要求两个学生都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观察,并各写出一个加法算式。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所写的加法算式。

板书:5+l= 1+5=问:写出的两个算式相同吗问:大家都是根据同一组圆片写出的算式,为什么两个算式不相同师:由于每一组的两个小朋友坐的方位不同,观察的角度也不相同,所以写出的算式就不相同。

(3)先让学生计算5+1和1+5的得数,然后说一说自己计算的方法。

(4)引导学生比较5+1=6和1+5=6。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什么相同,什么不同3、学习减法。

学生两人一组在桌面上摆6个圆片,先去掉1个圆片。

让学生根据摆的过程写出减法算式6-1,然后从6里面去掉5个圆片,同学们又根据摆的过程写出减法算式6-5。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6和7》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6和7》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6和7》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6~10的认识和加减法——6和7》是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这部分教材主要让学生通过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6和7这两个数字,了解它们的大小顺序,以及能够进行6和7的加减法运算。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生活,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数字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

他们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数字,但对于6和7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学生的直观感受,通过生活实例和操作活动,让学生感受6和7的大小,增强他们的数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认识数字6和7,了解它们的大小顺序,能够进行6和7的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数字6和7,掌握它们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数字6和7的大小顺序,以及如何进行加减法运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具和学具,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和思考。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数数游戏,让学生复习前面的数字,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认识数字6和7:通过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字6和7的大小,增强他们的数感。

3.学习6和7的加减法: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发现6和7的加减法规律,掌握运算方法。

4.练习与巩固: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与拓展:引导学生总结6和7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激发他们对后续学习的兴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6和7的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人教版

6和7的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人教版

教案标题:6和7的认识课程:数学一年级上册出版社:人教版年份:2023-2024学年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6和7的数字符号,理解6和7所代表的数量,能够正确书写和识读数字6和7。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6和7的数字符号。

2. 6和7所代表的数量。

3. 6和7的书写和识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6和7的数字符号,6和7所代表的数量,6和7的书写和识读。

2. 教学难点:理解6和7所代表的数量,正确书写和识读数字6和7。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计数器、图片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数字6和7的兴趣。

2. 探索: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发现6和7的数字符号,理解6和7所代表的数量。

3. 讲解:教师讲解6和7的数字符号,6和7所代表的数量,6和7的书写和识读。

4. 练习: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对6和7的认识,提高书写和识读能力。

5. 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课后作业:1. 书写数字6和7,各写一行。

2. 识读数字6和7,每人读10遍。

3. 家长协助,用实物进行6和7的数量练习。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中的“探索”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关键时期,对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6和7的认识》说课稿

《6和7的认识》说课稿

《6和7的认识》说课稿敬重各位领导、教师:大家好!今日我说课的课题是《6和7的相识》。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流程五个方面进展阐述。

一、教材分析《6和7的相识》是义务教育人教版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的内容。

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了《0—5的相识和加减法》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学生已有了必须的经历根底。

另外,“6和7的相识”既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又是后面学习“6和7的加减法”以及进一步学习“20以内其它各数的相识和加减法”的根底,因为,务必让学生学好这局部内容。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好动,留意力不简单长时间集中,虽然对6、7已有初步的相识:会数、会比拟大小、会写等,但在区分6、7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上还存在必须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依据《数学课标》要求以及以上两个分析,通过谨慎地推敲与把握,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1、通过视察、操作、演示,使学生娴熟地数出6、7两数,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依次和位置,会比拟它们的大小。

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

3、通过学生视察、操作、表述,造就学生的视察实力、动手操作实力、语言表达实力;造就学生初步的数学沟通意识。

4、使学生体会学到的数和日常生活的严密联系,感受学、用数学的乐趣。

依据以上教学目标确实定和对学情的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教学重点:正确数出6、7的物体个数;会写6、7;会比拟6、7的大小。

教学难点:区分6、7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依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构造,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我始终让学生处于情境的包围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通过数一数、摆一摆、比一比、找一找等活动,使学生在开心的情境中自主合作地探究学习,以突破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四、教法学法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当与生活实际严密联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爱好,进展有效的教学,造就学生的实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和7的认识》说课稿大家好,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6和7 的认识》,下面,我将从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用具、教学过程、教学特色等六个方面来谈。

一、教学背景(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的“6和7”部分的第一课时“6和7的认识”,即教材第39到40页的内容。

从教材内容来看,这两页可以分为五个部分:情境导入、6和7的表示、5、6、7的大小关系、7与第7的区别(也可以说是基数与序数的区别)、6和7的书写。

与本节课相关的内容还有第43页练习九中的1~3小题。

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0~5的认识,“>”“<”“=”等符号的表示,第1到第5的认识。

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后,我们还要学习8和9的认识、10的认识、11~20各数的认识。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归纳为已学过的相关内容:0~5的认识、0~5的大小比较、第1到第5的认识、0~5的书写;本节课的主要内容:6和7的认识、5、6、7的大小比较、基数与序数的区别、6和7的书写;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8、9、10的认识、8、9、10的大小比较、8、9、10的书写、11~20各数的认识。

从这个图上我们可以看出本节课的内容在本册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我们要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促进这节课的学习,在这节课的延伸中为以后的学习作铺垫。

在教材分析之后,我又进行了课标分析。

(二)课标分析在新课标中对“数的认识”的第一学段的要求是: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数的意义,能认、读、写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能用符号和语言描述数的大小。

(三)学情分析由于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所采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都不同。

所以,我又进行了学情分析。

在学情分析中我进行了三个方面的分析: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出: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正处于单向思维、表象思维、自我中心阶段。

那么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的性格特点是:活泼好动、精力不易集中、比较敏感。

同时,维果斯基曾说过“教学不能只适应儿童的现有水平,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

”那么,这个阶段学生的第一发展水平是会认、读、写0~5、会比较0~5大小关系、了解第1~第5。

在没有老师的帮助下,学生可以从1数到7,知道可以用点子图、小木棒来表示这些数。

但对6、7这两个数认识、直观感受、书写、大小意义、基数与序数的意义等内容的理解并不很清楚。

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在如何在第一个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逐步达到第二个发展水平。

(四)我的思考基于以上的教材分析、课标的分析、学情分析,引发了我以下两点思考:如何使学生在第一个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逐步达到第二个发展水平?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基数与序数的意义?二、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1)能熟练地数出6和7、会读、写6和7、能用6和7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能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并能用">""<""="符号表示它们的大小关系。

(3)能够理解基数与序数的意义。

2.数学思考(1)在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中,培养数感。

(2)在运用7以内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

3.问题解决(1)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2)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情感态度(1)能参与数学活动,对身边与数学有关事物有好奇心。

(2)在他人的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

(3)培养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数出6、7的物体个数,会读、认、写6和7,会比较5、6、7之间的大小.教学难点:理解基数与序数的区别三、教法学法教法:由于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讲授者、引导者。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结合本阶段儿童的认知特点、性格特点、以及最近发展区的发展。

所以,我将采取讲授法、演示法、动手操作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学法:由于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在操作中学习,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合作交流中学习的思想。

我将采取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相结合的学法。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提出问题:我们学习过了哪些数字?学生回答,随着学生的回答,把对应的数字卡片无顺序的贴在黑板上。

然后让学生把这些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复习以往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排列意识,为之后的学习和数学游戏活动作铺垫,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新课讲授1.创设情景,引出问题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让学生看着图片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做适当的引导)【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爱问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发言。

2.解决问题,导入新知(6和7的初步认识)(1)让学生数一数图片中有多少学生?问学生如何数的?总结数的过程(3个扫地的,1个端水的,一个搬椅子的,一个擦黑板的)出示数字6,并将数字卡片6贴在黑板上,然后问学生我们可以用什么来表示6?(点子图、小木棒)问学生6根小木棒可以摆出什么图形?出示图形(2)让学生数一数图片中有多少人?问学生如何数的?总结数的过程(6个学生、1个老师),出示数字7,并将数字卡片7贴在黑板上,然后问学生我们可以用什么来表示7?(点子图、小木棒)问学生7根小木棒可以出什么图形?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

【设计意图】让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在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获得新知。

通过直观的教学演示,加深学生对6和7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散思维。

3.5、6、7的大小比较(1)出示计数器,让学生回答现在是多少个珠子?出示5。

然后拨过来一个问学生现在是几个珠子?出示6。

再拨过来一个珠子,问学生现在是几个珠子?7。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总结规律)然后让学生把黑板上的6和7放在对应位置上。

出示6和7的大小比较。

【设计意图】通过计数器的拨动,让学生直观上感受5、6、7的大小关系,吸引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

(2)出示直尺让学生从0数到7,然后找到5、6、7的位置关系,然后用点子图来表示5、6、7,先出示5的图,然后6是在5的基础上再加1个,7是在5的基础上再加2个。

让后让学生比较5和6的关系、5和7的关系。

【设计意图】复习0~7的顺序,然后通过直尺上5、6、7的位置关系让学生在长度上感受5、6、7的大小关系,然后通过点子图来进一步理解5和6、5和7的关系。

层层递近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5、6、7的大小关系。

(3)游戏环节:猜数字规则:1.老师随便指数字,学生猜2.猜的同学可以向其他同学提问题,但其他同学只能回答是或不是3.直到猜对游戏结束。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过程中,老师可以做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7以内数大小关系的理解和记忆,开发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能够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

4.基数与序数的区别(1)先出示7个圆柱杯,让学生数一数。

然后让学生按照村长、灰太狼、沸羊羊、懒羊羊、红太狼、美羊羊、喜羊羊的顺序排成一行,引导学生能左到右报出第一个、第二个……第七个,然后出示一堆小彩棒,将小彩棒随机分入圆柱杯中,让学生数一数每一杯中有多少个小彩棒,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回答。

然后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找其他学生回答。

最后同位之间相互提问题并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对圆柱杯的排列,让学生初步感知第几的意义,然后通过数杯中的小彩棒数,让学生理解几的意义。

然后引出问题,学生解答。

层层递进的方式,让学生清晰理解知识的同时,还渗透的是一种解题思路。

(2)出示鱼缸图,先出示问题,让学生回答并说为什么?然后演示结果,提出第7与7的不同引发第几与几的思考,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不同。

【设计思路】回归课本,运用解题思路。

先出示问题,然后再逐层解决问题。

这既是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是对上一环节解题思路的运用。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更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这两个环节的层层递近是为了突破教学难点。

5.6和7的书写引入智慧小人,让学生在智慧小人的帮助下,学会6和7的书写。

播放ppt,在播放的同时让学生一边听一边写一边记。

【设计意图】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智慧小人,引入智慧小人增加学生的亲切感,同时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巩固练习回归课本上的练习,让学生打开书第43页,完成1到3题。

这既是对知识的巩固运用,又是对这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的检验。

五、板书设计认识6和75<6 6<76>5 7>6六、教学特色“两个突出特点”:1.“游戏”环节,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数的大小比较的理解。

2.”圆柱杯小彩棒“环节,通过学生课件演示、同学间相互提问,让学生对基数与序数的不同有了直观的理解,同时渗透出了一种解题的思路。

总之,为了较好的完成这节课的教学,我认真解读教材,针对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树立“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确立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希望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又培养其用数学的能力。

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