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1931年9月开始到1945年8月胜利的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共同进行的一次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织部分。这次抗日战争是一个整体,全民族的各族儿女都为这场战争的胜利,也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做出了贡献。日本侵略东北以后,东北人民抗击侵略者的斗争就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更在白山黑水之间同敌人展开鏖战。卢沟桥抗战开始后,全民族抗战掀起高潮,国民党和共产党捐弃前嫌,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并存着两个战场,一个是国民党的正面抗日战场,一个是共产党的敌后抗日战场。两个战场在对日作战中的作用截然不同。一是奉行的抗战路线不同。国民党推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共产党执行依靠全民族一切力量的全面抗战路线。二是抗战的坚决程度不同。国民党坚持其反共反人民立场,政治态度具有两重性,抗战后期更是抵抗势头减弱,反共现象增长.共产党坚持抗战反对分裂,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后期抗击着侵华的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成为抗战的中沂环氏柱。三是依金的武装力圣不同。国民党依靠加O万正规军,依赖美英援助;共产党领导和指挥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经济上自力更生。四是战场范围不同。国民党把统治区域划戚若干战区.共产党在日占区创建若干抗日根据地。五足作战规模不同。国民党以大兵团打大会战;共产党打的是游击战和运动战。六是战略地位不同。国民党在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抗战的主战场.共产党在战略相持阶段起主导作用,逐步上升为抗战的主战场。

抗日战争是一次全民族性的战争,是一次用血和肉打出来的战争,是中国人民站在一起的战争,是一次中国史上意义深刻的战争,更是我们应该铭记的一次战争。

由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特殊形式、条件以及两党不同的抗战方针,因此,在抗日战争中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两个战场即由国民党军队担负的正面战场及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这两个战场虽然存在着尖锐的对立和斗争,但“相互需要,相互配合,互为协助”川的相互依存关系,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两个战场不仅从战略上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在战斗战役上也曾密切配合。本文试从抗日战争进程的三个阶段,对两个战场的相互关系做一简要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1)正面战场的作用

指挥正面战场的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坚持抵抗日本侵略者直到抗战胜利,这是符合中华民族利益,符合中国人民要求的。虽然蒋介石集团对日本有过妥协,对抗战有过动摇,但毕竟同投敌叛国的汪精卫集团有着根本的区别。汪精卫投敌叛国后,中国共产党曾表示拥护国民党抗战到底,并大力支持国民党开展反对汪精卫投降卖国的活动。所以,要把中国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中坚持抗战的蒋介石集团同投敌叛国的汪精卫集团加以区别。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曾在1944年6月20日就大资产阶级特别是英美派大资产阶级有无革命性的问题请示中央。毛泽东将此电批给胡乔木拟复。7月13日,中央宣传部复电指出:还在抗日的中国大资产阶级,在其抗日一点上是有革命性的,应该联合的,这是主要的;但其抗日不积极,又反对民主,故其革命性不大。对参加抗日的中国大资产阶级的认识,对于深刻认识国民党的本质,认识正面战场,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2)敌后战场的作用

敌后战场对日本侵略者给予了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思想上的沉重打击。敌后战场的作战,虽然大多是比较分散的游击战,但却机动灵活地歼灭日本侵略者,有力地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敌后战场的存在,成为敌人的心腹之患,使日

本侵略者在后方不得一日安宁,迫使其陷于两面作战,使用大量兵力维护巩固后方,不能调集更多兵力于前方作战,继续发展战略进攻。同时,还有力地挫败了敌人“以战养战”、“以华制华”的企图,使其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和思想奴役不能顺利得逞,使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不能得逞。1944年3月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47万军队抗击了侵华日军的64.5%;国民党军队有几百万人,只抗击了侵华日军的35.5%。如果把全部日军和伪军合计起来,则共产党军队抗击了日、伪军总数134万中的110万,即84%,国民党军队只抗击了16%。正是有赖于敌后战场,才挽救了中国免于被日寇灭亡。显而易见的是,没有敌后战场,日军就无后顾之忧,可以集中更多兵力于正面战场。

(3)敌后战场配合了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的存在和作战,给予正面战场以巨大的配合和支持。国民党战史书中也承认,由于“发动全面游击与反击,战火遍及晋绥两省,牵制日军约达四个师团之兵力;并使平汉路方面之日军始终未能越过黄河,对徐州会战及尔后之武汉会战协力甚大。”(蒋纬国总编著:《国民革命史》第3部,《抗日御侮》(第3卷),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78年印行,第110页)同时,敌后战场的存在和作战,也给沦陷区、大后方人民的抗日斗争以巨大的支持和鼓舞。正面战场的溃败和国民党的腐败,敌后战场的坚持和胜利,使全国人民对国民党更加失望,对中国共产党寄以更大的希望。全世界爱好和平和主持正义的人们也从敌后战场的胜利中得到了巨大的精神鼓舞,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抵抗侵略,捍卫民族独立、争取民族解放的浩然正气。

(七)敌后战场的深远意义

敌后战场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力量的空前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在敌后战场形成的解放区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建设、政权建设、经济文化建设、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共产党也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局部执政的宝贵经验。

三、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关系

毫无疑问,提出这个问题和过去一段时间因各种原因不讲正面战场只讲敌后战场有着直接关系。全面、客观、正确地描述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关系,对于全面、客观、正确地反映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这段历史至关重要。正面战场和敌后战

场相互支持配合,相互依存策应,这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绝无仅有,是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的一个创举,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和促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军事上的成功体现。它对中国抗战的胜利和战后的政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抗日战场上,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关系十分密切,缺一不可,但又各有特点。

对两个战场的认识和评价,应该尊重历史,客观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历史本身是什么样就应该怎样来表述。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是全民族参与、共同奋斗取得的胜利。不能因为国民党在抗战中实行反共反人民的错误的片面抗战路线就抹杀其参加抗战、坚持抗战的功绩;也不能因为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当时力量相对弱小,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了新民主主义政策就被攻击诬蔑。这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也是尊重历史的态度。正面战场、敌后战场,是怎样就是怎样。但另一方面,也不能扭曲中国抗战的历史,过分渲染和美化正面战场,国民党的将领大批投降的事实不能不讲。

过去研究中强调根据地,避讳谈正面战场,这样不行;但反过来,只讲正面战场也不行。有一种思潮认为中国抗战主要是正面战场顶着,主要依据是正面战场的战役多,数量也多。实际上,影响和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因素很多,既有军事的也有政治的、经济的等因素。军事是政治的集中体现,战争中的军事活动当然是主要的。但是,就是军事方面,也不能仅看大的战役,还要看战争本身的性质,看指导战争的路线是否正确,军事战略和策略是否正确,这些都直接关系到战争的胜负。中国抗战中,正面战场因为国民党统治着全国许多地区,拥有全国形式的政权,并拥有一支200万人的军队;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政治质量高,但数量相对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