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虚词(一) 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精心整理文言文18个虚词

精心整理文言文18个虚词

中考18虚词整理1、之(1)代词:①代人、事、物。

例句:长跪而谢之、亲戚畔之、呼尓而与之、肉食者谋之、学而时习之、委而去之②指示代词,这:例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2)助词:①结构助词,的。

例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咨臣以当世之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行道之人弗受②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例句:宋何罪之有、何陋之有莲之爱③调节音节,不译。

例: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怅恨久之、公将鼓之望之蔚然而深秀者④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例句: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吾妻之美我者⑤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例句:马之千里者(3)动词:到,往,去。

例:辍耕之垄上、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以(1)介词:①用、把、拿。

例句:因以为号焉、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以大易小、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以君为长者、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必以分人②按照、依照。

例句:策之不以其道、虽不能察,必以情③凭借、依靠。

例句: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以天下这所顺可以一战何以战(2)连词:①表目的,来,用来。

例句:属予作文以记之、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则责……等之慢,以彰其咎、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以光先帝遗德以乐其志②表结果,以致于。

例句: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以伤先帝之明③因为。

例句:不以千里称也、以其境过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扶苏以数谏故、徒以有先生也(3)动词,认为。

例句: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皆以美于徐公(4)通“已”,已经。

例句:固以怪之矣3、于(1)介词:①到。

例句:安陵君因使唐睢使于秦、还于旧都、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簊畚运于渤海之尾②在。

例句:骈死于槽枥之间、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躬耕于南阳、不求闻达于诸候③从。

例句: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舜发于畎亩之中④对,向。

例句: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欲有求于我也、万钟于我何加焉告之于帝⑤比。

中高考18个文言文虚词(教师上课可用)

中高考18个文言文虚词(教师上课可用)
①颓然乎其间者 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样子
文言文虚词汇总复习
3.“乎”用作介词,相当于“于” ,可译为“在”“对”“对于”。 如:
到处吵嚷叫嚣,现在我即使死在这差事上,我曾经怀疑过这句话
①今虽死乎此……叫嚣乎东西……吾尝疑乎是。(《捕蛇者说》 )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
文言文虚词汇总复习
(一)“乃”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于是”等 。如:
①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于是就假称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
②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 3.“何”用作宾语,可译为“什么”“哪里”。如:
子何恃而往?(《为学》)
你凭借着什么去
文言文虚词汇总复习
(二)“何”用作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如: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复 习

汇 总


预备知识
预备知识: (现代汉语中的代词和助词) 代词:人称代词(你、我、他等)
疑问代词(什么、谁、等) 指示代词(这个、那个、此等) 助词:结构助词(的、地、得) 语气助词(吗、呢、啊、呀等) 动态助词(着、过、了)
文言文虚词汇总复习
(一)“而”用作连词,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况: 1.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又”、“也”等,也可不译。如:
2.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

初中最全文言文虚词用法 例句含翻译

初中最全文言文虚词用法 例句含翻译

文言文常用虚词1.之(一)代词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陈胜帮助他一同杀死了两个军官。

《陈涉世家》)③肉食者谋之。

(当权者会谋划这件事的。

《曹刿论战》)2. 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①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假如太尉认为我是个可教之才而不吝赐教,那就是我的福气了。

《上枢密韩太尉书》)(二)助词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我曾探求过古时仁人的心境。

《岳阳楼记》)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要根据实情去处理。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

《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我认为大王手下的官吏攻打宋国,是和这种做法一样。

《公输》)3.音节助词。

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①公将鼓之(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过了很久,狼好像闭上了眼,神情十分悠闲《狼》)③怅恨久之(因失望而叹息了许久《陈涉世家》)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何陋之有(这有什么简陋呢《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呢《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

(但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罢了《满井游记》)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

《岳阳楼记》)②北顾黄河之奔流。

(《上枢密韩太尉书》)(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初中文言文常用虚词大整理

初中文言文常用虚词大整理

(一)介词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例: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 子〉二章》)
(一)介词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 例:①屠惧,投以骨。(《狼》) 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A“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例句: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B“而后”,相当于“然后”。 例句:假诸人而后见也 《送东阳马生序》
衡于虑,而后作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既而”、“已而”,相当于“不久”,“一会儿”。 例句:既而风定 《山市》
已而夕阳在山 《醉翁亭记》 D“而或”,相当于“有时”。 例句:而或长烟一空 《岳阳楼记》
(二)读音:wèi,用作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译作“向”“对”等。 例: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译为“替”“给”等。 例: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
(3)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译作“为着”“为了”。 例: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或者不译。 例: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三)动词(属于实词)可译为“认为”。
例: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②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世说新语〉三则》)
(四)特殊用法,通“已”,已经。
例句: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介词,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可译为“在 ”、“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 "、"给"等。

文言文虚词常见知识点归纳

文言文虚词常见知识点归纳

文言文虚词常见知识点归纳文言文虚词是文言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它们数量不多,但用法灵活多变,理解和掌握虚词对于准确理解文言文的含义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归纳一下常见的文言文虚词知识点。

一、“之”1、作代词(1)代人、事、物。

例如:“渔人甚异之”中的“之”代指渔人所见到的景象。

(2)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此”。

如“之二虫又何知”中的“之”。

2、作助词(1)结构助词,“的”。

比如“水陆草木之花”。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像“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宾语前置的标志。

如“何陋之有”。

(4)定语后置的标志。

“马之千里者”。

3、作动词,“到……去”。

例如“辍耕之垄上”。

二、“而”1、表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蟹六跪而二螯”。

2、表递进关系,“而且”“并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表承接关系,“就”“接着”,或不译。

“温故而知新”。

4、表转折关系,“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表假设关系,“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6、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地”“着”,或不译。

“吾尝跂而望矣”。

三、“以”1、作介词(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等。

“以刀劈狼首”。

(2)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作连词(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而”或省去。

“樊哙侧其盾以撞”。

(3)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来”“用来”“以致”等。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4)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作动词,“认为”。

“皆以美于徐公”。

四、“于”1、作介词(1)在,从,到。

如“乃设九宾礼于庭”。

(2)“在……方面”“在……中”。

高考复习-文言文虚词知识点汇总(精创版)

高考复习-文言文虚词知识点汇总(精创版)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一)而1.连词(1)表转折,译为“然而”、“可是”、“却”,例如: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④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寡人之于国也》)(2)表修饰,用在偏正关系中,译为“着”、“地”等,或不译,例如: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3)表假设,连接主语和谓语,译为“如果”、“假使”,例如: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4)表并列,译为“而且”、“又”、“和”或不译,例如: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5)连词,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6)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以后”“然后”,或不译。

①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7)表因果关系译为“因此”、“因而”、“以致”,或不译,例如:①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六国论》)②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劝学》)③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④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游褒禅山记》)2.代词,通“如”,作“好像”、“如同”讲,例如: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3.代词,通“尔”,作“你(的)”讲,例如:①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②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项羽本纪》)4.构成复音词,【而已】仅止于此、罢了,例如:①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②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如:①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而后】以后才、方才,还有“而上(下、今、后、外、来、往、降)”,例如: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实词虚词意义知识点归纳中考语文文言文

实词虚词意义知识点归纳中考语文文言文

实词虚词意义知识点归纳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虚词意义知识点归纳中考语文文言文一、文言实词归纳:(基本篇目)二、通假字归纳:(1)固以怪之矣。

("以"通"已":已经。

)——《陈涉世家》(2)苟富贵,无相忘。

("无"通"毋":不要。

)——《陈涉世家》(3)为天下唱。

("唱"通"倡":倡导,发起)——《陈涉世家》(4)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通"披":穿着)——《陈涉世家》(5)对镜帖花黄。

("帖"通"贴":粘上)——《木兰诗》(6)出门看火伴。

(“火”通“伙”:伙伴)——《木兰诗》(7)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诎"通"屈":弯曲). ——《核舟记》(8)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有”通“又”:还有)——《核舟记》(9)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通“拣”:挑选)——《核舟记》(10)虞山王毅叔远甫。

(“甫”通“父”:男子美称)(11)左手倚一衡木。

(“衡”通“横”:横放)——《核舟记》(12)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厝"通"措":置放)——《愚公移山》(13)指通豫南。

(“指”通“直”:一直)——《愚公移山》(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反”通“返”:往返)——《愚公移山》(15)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愚公移山》(16)汤熨之之所及也。

(“汤”通“烫”:用热水焐)——《扁鹊见蔡桓公》(17)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还"通"旋":回转、掉转)——《扁鹊见蔡桓公》(18)火齐之所及也。

("齐"通"剂":药剂,汤药)——《扁鹊见蔡桓公》(19)必能裨补阙漏。

文言文虚词教案课件

文言文虚词教案课件

文言常用虚词
(1)连词用法 (1)连词用法
4)表转折,今译为: 4)表转折,今译为:却、但。 表转折 例释: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劝学》 例释: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劝学》)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六国论》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祭十二郎文》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归去来兮辞》 ④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归去来兮辞》)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石钟山记》 ⑤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石钟山记》) 5)表假设 今译为:如果、假使。 表假设, 5)表假设,今译为:如果、假使。 例释: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 例释: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祭十二郎文》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为政》 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为政》)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廉颇閵相如列传》 ④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廉颇閵相如列传》) 6)表因果 今译为:因而、所以。 表因果, 6)表因果,今译为:因而、所以。 例释: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 例释: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表恶其能而不用也( 赤壁之战》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劝学》 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劝学》) 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石钟山记》 ④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石钟山记》)
高考文言文虚词教案
◎考试虚词要求 ◎虚词用法例释 ◎虚词基础知识 ◎虚词解决方法

考点24 古诗文阅读—文言文虚词(讲义)(原卷版)

考点24  古诗文阅读—文言文虚词(讲义)(原卷版)

考点24 古诗文阅读—文言文虚词(讲)一、必备知识[试题特点]《考试大纲》要求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高考中,文言虚词已经多年没有单独设题考查,主要是在断句和翻译题中渗透了对虚词的考查。

虚词的考查范围主要是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除了这18个常见文言虚词外,高考也还有对其他文言虚词、兼词和复音虚词等进行考查的情况。

[解题指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最根本的是要辨识语境,因为虚词的意义并不固定,用法也很灵活,只有结合语境,才能准确把握。

除了辨识语境,考场中,还要掌握以下方法以帮助判断:(1)语境分析法一个虚词往往有多种用法,要理解它在具体语句中的用法,必须根据上下文的整体语境和句子(单句和复句)之间、句子内部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来推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如“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中的“而”,上文对曹操“一世之雄”的功名大加赞许和充分肯定,下文“今安在哉”则充满了叹惋之情,下文没有顺承上文的句意,而是用“安在”逆接,可见句中的“而”为转折连词,可译为“可是、却”等。

(2)位置推断法同一虚词,在句中位置不同,其意义和用法也不同。

例如“也”,用在句末表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

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中的“也”表判断语气。

“也”如果用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中的“也”。

再如“乎”,作助词时,表感叹、疑问或反问等语气,一般位于句尾;作词尾,用在形容词后面;用于句中,则表停顿。

作介词时,位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等,相当于“于”;用于形容词后,表示比较。

(3)语法分析法同一虚词,在句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其意义和用法也会发生变化。

例如“之”,如果处于谓语位置,可视为动词,如“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中的“之”,是“到”的意思;如果处在宾语部分的两名词之间,则为指示代词“这样”,如“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中的“之”;如果处在主谓之间,则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如“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逍遥游》)中的“之”。

初三语文文言文阅读讲义(一)(教师版)

初三语文文言文阅读讲义(一)(教师版)

初三语文文言文阅读讲义(一)一、明确考点: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朗读停顿、文言虚词、句段的翻译等等。

知识链接:文言虚词指文言文中,一般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的词(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它们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

在初中阶段,应该重点掌握“之、以、而、其、于、者、乃、夫、且、然、盖、则、焉”等13个文言虚词的作用,其中,“之、以、而、其、于”应该重点掌握。

初中阶段常考的文言虚词主要有以下几种作用:⒈起指代作用,如“之”“其”;⒉起组合作用,如“以”“为”;⒊起连接作用,如“而”“则”;⒋起语气助词的作用,如“也”“焉”“乎”。

二、课内知识回顾(请注意加粗的字词句)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史上最全】高考必备 高中文言文虚词知识点总结

【史上最全】高考必备 高中文言文虚词知识点总结

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六类。

(一)代词:1、人称代词——之、其、而(通假)、若、乃2、指示代词——之、其3、疑问代词——焉、何(二)副词:1、范围副词——则、犹2、时间副词——既、已、且3、语气副词——其、何、遂(三)介词:于、以、为、因(四)连词:而、且、以、其、或、乃、则、然、但、为、故、若、虽、因、遂(五)助词:1、结构助词:之、者、所、然2、语气助词:也、矣、焉、耳、哉、乎(六)叹词:唉、嘻、呜呼、嗟乎、噫吁嚱二、词类分析:(一)代词1、人称代词①第一人称:吾、予、余、我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项脊轩志》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鸿门宴》为白尚书,出听我言。

《段太尉逸事状》余于仆碑,又以悲乎古书之不存。

《游褒禅山记》②第二人称:女、汝、若、尔、乃、子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静女》(女通“汝”)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

《晏子治东阿》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而通“尔”)③第三人称:之、其、彼、厥、渠。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师说》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六国论》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孔雀东南飞》④复数:属、辈、侪、类、徒若属且皆为所虏。

《鸿门宴》2、指示代词①近指代词:是、此、斯、兹、之、然——这、这个、这里、这样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赤壁赋》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②远指代词:彼、夫、其——那、那个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③无定指代词:或、莫——有的、有的人;没有谁、没有哪一个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张衡传》④辅助性代词:所、者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劝学》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劝学》3、疑问代词①代人:谁、孰——谁、哪一个吾孰与徐公美?②代事物、处所:何、胡、奚、曷、安、恶(乌)、焉——什么、哪里、在哪里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彼且奚适也?”《逍遥游》蹈死不顾,亦何故哉?《五人墓碑记》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二)副词1、时间副词①表过去:既、业、已、曾、尝、适、初、曩、昔、向、乡——已经、过去、刚才,从前适得府君书。

文言虚词知识梳理(上)

文言虚词知识梳理(上)
——曹操
词性 常考义项
教材举例
①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
一疑代问词、题“原解哉因””:“也”等,可译为“为什么”“什么 灭,何哉?(《六国论》
歌②行作体动,词或汉介乐词府的宾旧语题,。可译短为歌“多哪 以四言诗大为王来主何,操多?(在《宴鸿会门宴上》)
吟唱,里歌”“声什较么短”。促译,时多,“抒何发”内要后心置的忧愁和苦闷。一般篇幅较
八答章案四:节①。复音虚词“如····…何”,译为“把(对)·……·怎
么样”②疑问代词,表反问,译为“怎么”③疑问代词,表原
因,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④疑问代词,作宾语,译为
“什么”; 5副词,译为“多么” 6疑问代词,作定语,
译为“什么”
7复音虚词,即“以何”,译为“用什么”
⑧复音虚词,即“如何”,译为“怎么样”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
⑥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人而不仁,如礼何? (《《论语》十二章》
续表
短歌行
词性
常考义项 ——曹操 教材举例
⑦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
连 ⑧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 一、题词解:“因而”“因此”
吾尝歧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 也。(《劝学》)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 焉。(《劝学》)
复音 [而况】即“何况”,用反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
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
哲乎!(《谏太宗十思疏》)源自虚词 [既而]不久,一会儿
既而儿醒,大啼。(《口技》)
活动二:小试牛刀 短歌行
阅读下面的文言小故事,解释—红—体曹字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兵者,诡道也,须勠力同心。蟹六跪①而( ) 一、二埃题螯土解非,:蛇下鳝饮之黄穴泉无,可用寄心托一者也也,。②蚓而无况爪(牙之)利战,乎上?食故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知识梳理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知识梳理

202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知识梳理一、考查形式多以选择、简答的形式考查。

一般考查实词、虚词、文言断句、古代文化常识、筛选概括信息、翻译等。

二、知识讲解(一)五类常考实词1.通假字所谓通假,就是两字通用或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

它的分类如下:(1)通用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字,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

例:《烛之武退秦师》中“失其所与,不知”的“知”就是“智”的意思,“知”和“智”这两个字在古代是通用的,现代一般认为“知”通“智”。

(2)假借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毫不相干的字,古代有时也可以借代。

例:《鸿门宴》中“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的“蚤”,本义是跳蚤,因为它和“早”的读音相同,被借用了“早”的意义。

“早”是本字,“蚤”是假借义,“蚤”是“早”的假借字,“蚤”通“早”。

(3)古今字:一个汉字(古字)原有几个意义,后为区别,另造一个新字(今字)来表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意义。

例:《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受”字是古字,“授”是今字。

2.一词多义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

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根本的意义。

如“道”的本义是“路途、道路”。

词的引申义,就是词由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关的其他意义。

如“道”的引申义为“方向、方法、道理”。

词的比喻义,就是词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

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义是“得力的帮手或武士”,现在属贬义词。

3.古今异义古今异义是指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和用法不同的词语。

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大致包括词意扩大、词意缩小、词意转移、词意强化、感情色彩变化几种。

(1)词义扩大:古义的范围小于今义。

如“中国”,古义指“中原地区”,今义指“整个中国”。

(2)词义缩小:古义的范围大于今义,今义一般包含在古义之中。

专题1文言虚词用法及例句(一)-2024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清单

专题1文言虚词用法及例句(一)-2024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清单

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例句(一)(之、者、也、虽、然)文言虚词在文言文中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其主要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

虚词种类: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代词七类。

常见文言虚词共18个:之、者、也、虽、然、而、与、其、且、因、于、为、所、以、焉、则、乃、何。

一、“之”1.用作代词(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

一般用在动词后面,作宾语。

例句:问所从来,具答之。

(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桃花源记》)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代词,指学过的知识)(《论语》)例句: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代山水之乐)(《醉翁亭记》)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代人。

他,指曹刿。

)(《曹刿论战》)例句: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代千里马)(《马说》)例句: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去。

(指代小石潭的情景。

)(《小石潭记》)例句:亲戚畔之。

(代指寡助之至的君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例句:彼竭我盈,故克之。

(代指齐国军队)(《曹刿论战》)例句: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代指陈胜)(《陈涉世家》)(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件事”、“那”、“那样”等。

例句:渔人甚异之。

(指代渔人前面所看到的景象。

)(《桃花源记》)例句:属予作文以记之。

(代重修岳阳楼这件事)(《岳阳楼记》)例句:肉食者谋之。

(代这件事。

)(《曹刿论战》)例句: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代齐威王纳谏这件事)(《邹忌讽齐王纳谏》)2.用作助词(1)用于定语和名词之间,相当于“的”。

例句:水陆草木之花。

《爱莲说》例句:菊之爱,陱后鲜有闻。

《爱莲说》例句: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例句: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例句: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例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例句: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2)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初中 文言虚词(知识讲解)

初中 文言虚词(知识讲解)

48
“与”“乎”等 。
例 1:不 足 为 外 人 道 也 。(《桃 花 源 记》)(为 :向 ,对)
例 2:告 之 于 帝 。(《愚 公 移 山》)(于 :向)
4.表凭借的介词
介 词 后 引 入 的 是 所 凭 借 的 条 件 ,常 见 的 有“以”。
“焉”,哪 里 。“焉 置”即“安 放 在 哪 里”。
例 3:余 之 游 将 自 此 始 ,恶 能 无 纪 ? (《满 井 游 记》)
“恶”,怎 么 ,表 示 反 问 语 气 。
(二) 介词
文言介词是把名词、代词或 名 词 性 词 组 介 绍 给 动 词、形 容 词,
以表示与之有关 的 处 所、时 间、方 式、原 因、对 象 等 的 词。 介 词 不
例 2:今 人 有 大 功 而 击 之 ,不 义 也 。(《鸿 门 宴》)
“人”字 旁 称“人 家”。
(
5)“尊 称”与“谦 称”代 词
尊称 ,即 对 人 的 礼 貌 称 呼 ,有“君”“公”“卿”“足 下”“阁 下”等 ,有
“您”“您 老 人 家”“他 老 人 家”之 意 。
例 1:以 君 之 力 ,曾 不 能 损 魁 父 之 丘 ,如 太 行 、王 屋 何 ? (《愚 公
“你 的”“你 们”“你 们 的”。
例 1:尔 安 敢 轻 吾 射 ! (《卖 油 翁》)
“尔”字 用 于 句 首 ,用 来 称 代 卖 油 老 人 ,译 为“你”,作 主 语 。
例 2:子 何 恃 而 往 ? (《为 学》)
“子”是 第 二 人 称 代 词 ,译 作“你”,指 代 穷 和 尚 ,作 主 语 。
“乃”是 代 词 ,译 为“你 的”。
44
例 6:而 翁 归 ,自 与 汝 复 算 耳 。《促 织》

知识讲解_常见虚词[9页]

知识讲解_常见虚词[9页]

常见虚词编稿:李静考点透视考点明确《考试大纲》要求“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包含“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C级。

《考试大纲》在“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的总体要求下,对文言虚词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这也是读懂文言文的基本前提。

文言虚词是指那些词汇意义比较抽象,基本不能明确地表示意义,而只能组织实词完成句子结构的词。

它是构成文言句子不可缺少的部分。

所谓“常见文言虚词”,是指在文言文中经常使用的虚词,《考试大纲》明确划定了18个,但高考的命题重点要集中在文言文课文中几个常见、常用的虚词上面。

《考试大纲》要求的18个常见的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命题趋势能理解常用虚词在文中的用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这些文言虚词的用法是学生在古文学习中常见的;二是这些文言虚词的用法是在上下文中表现出来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三是对于这些文言虚词用法的基本了解,而不是机械识记。

《考试大纲》确定的考查范围为18个虚词,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以考查能否分辨同一虚词在不同语境中用法的异同为目的;通常引用教材中的文言语句,与所选阅读材料中的句子比较;淡化词义而强调用法分析。

知识讲解高考常见文言虚词梳理:乎、乃、何、且、若、所、为、也、因、于、与、则、者。

乎语气助词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例,(1)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2)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2、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3)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4)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吗”。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知识清单18个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虚词(一)而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劝学》)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鸿门宴》)5.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廉颇蔺相如列传》)6.表示因果关系。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用作代词,通“尔”,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做主语,译为“你”。

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而”是表修饰还是表承接,这是学习的难点。

表承接的“而”一般放在承接复句中,将有先后关系的两件事或者两个动作连接起来;表示修饰关系的“而”放在单句中,将同时发生的两个动作连接起来,且前一个动词修饰后一个动词做状语,或将单句中修饰谓语动词的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与动词连接起来。

“而”字连接两个动词时,如果两个动词有先后关系,就表承接;如两个动词没有先后关系,是同时发生且前一动词是修饰后一动词(做状语),就表修饰。

何用作副词。

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样”。

(1)水何澹澹。

(《观沧海》)(2)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在阅读和答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答案。

如“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我们知道“何”的主要用法和义项,然后一一代入,进行筛选,就不难确定是副词“多么”这个义项了。

其用作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

充当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2.第三人称代词。

充当主谓短语中的主语,可译为“它”“他”(包括复数)。

(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解决方案文言文·虚词(一)文言虚词(一)今年高考考什么一、《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二、《考试说明》中确定的18个文言虚词;所谓“用法”,就是某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其所表示的语法关系,即词性(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

文言虚词的作用:汉语语法的主要表现手段是语序和虚词而不是词类的形态变化。

(概念)文言虚词的具体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与实词一道组成某些结构(如结构助词“者”“所”“之”等);②联系词、词组、句子乃至段落(如连词、介词以及语气词中的发语语);③表示语气(如语气助词、词气副词);④修饰限制(如副词);⑤称代(代词);⑥调整语序乃至规定语序(如:“惟利是图”中用虚词“是”将宾语“利”提到动词“图”的前面,就是调整语序;疑问代词作宾语时一定位于动词之前,这便是规定语序);⑦表示一定的声音或使音节匀称(前者如叹词,后者如音节助词)。

满分必备攻略文言常用虚词的分类1.代词:人称代词(如吾、予、尔、乃、之、其等).指示代词(如是、斯、此、之等).疑问代词(如何、孰、安、焉等).无定指代词(莫、或)特殊指示代词(者)。

2.副词:时间副词(如旋、俄、尝等)、程度副词(如极、甚、颇、少等)、范围副词(如皆、咸、俱、只等)、语气副词(如必、勿、信、莫等)、频率副词(如再、又、复、数等)。

3.助词:结构助词(如之、是、所等)、缀加助词(如有、其、然等)、语气助词(如夫、岂、乎、欤等)。

4.介词:常见介词有:以、于、为、与、被5.连词:表顺承关系的(如则、乃等)、表转折关系的(如然、却等)、表并列关系的(如且、及等)、表假设关系的(如倘、若等)等。

6.叹词:主要有:吁、嗟夫、呜呼等虚词解决方法一、看语法结构借助语法结构分析可以推断文言虚词的用法。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师道之不传”是主谓短语,作“久矣”的主语,“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是结构助词,可不译。

2.辍耕之垄上(司马迁《陈涉世家》)“之垄上”是动补短语,“之”是动词,“去”“往”的意思,“垄上”是补充说明“之”的处所。

因此“之”是一个实词,而不是虚词。

二、对应位置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

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1.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

(陶潜《归去来兮辞》)“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修饰的连词。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贾谊《过秦论》)“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介词“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是乘着的意思。

此句的“利”“便”也是对文,都是指有利的形势。

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矣”和“思”处于对应位置,由“矣”是语气助词可推断“思”也是语气助词。

三、看特殊标志文言文段与段、句与句衔接过渡,起承转合,常由一些虚词充当的标志性词语。

这些词语多用来发议论、转话题、抒感叹、表关联等。

根据标志性词语,可推断其用法。

1.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王羲之《兰亭集序》)“夫”用在段首引发议论,是发语词,可不译。

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若夫”“故夫”“且夫”“盖”等。

2.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苏洵《六国论》)于”用在句首承接上文,表示另外再说一层意思,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

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至”“至若”“至如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韩愈《师说》)“是故”表事情的关联,可译为“因此”。

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是以”“虽然”“然则”“盖”等。

四、语气表达有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可以根据语句所表达的语气来推断。

以下四例中的“其”都是语气副词,但所表达的语气各不相同,因而用法也不同①其李将军之谓也“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

②其真不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其”表反诘语气,可译为“难道”。

③吾其还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其”表商量语气,可译为“还是”。

④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欧阳修《伶官传序》)表命令语气,可译为“一定”。

五、看具体语境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法就必须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

1.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蒲松龄《促织》)语境是一只“青麻头”(蟋蟀)藏匿在“针针丛棘”之中。

由此可推断“焉”是兼词“于此”。

“伏焉”即“伏在那里”。

2.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语境是交代写文章得目的是等待那些考察民情得人能够看到这篇文章。

由此可推断“焉”是代词,代文章。

“得焉”即“能够看到它”。

3.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将伐颛臾》)(相:就是当引导盲人走路的人的意思讲 )“焉”用在疑问句中,表示责备得语气,由此可推断“焉”是疑问代词,可译为“何、哪里”。

4.圣心备焉(荀子《劝学》)“焉”用在陈述的语境里,是语气助词。

六、看删换变化有些文章虚词的用法,可以通过删除或替换的方法来推断。

删除或替换虚词后句意表达不受影响的一般是介词。

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①俅以幸臣躐(liè)跻显位②得全首领以没③扈从以行④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A、①和④相同,②和③相同B、①和④相同,②和③不同C、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不同解答此题,先要确定“以”得词性,然后作具体分析。

可采用“删除法”,删除“以”字,例①④句意表达受到影响,例②③句意表达则不受影响,由此可推断例①④“以”是介词,例②③“以”是连词。

再作具体分析,例①“以”表凭借某种身份,例④“以”表动作行为所用得工具,两者的意义不相同。

例②③“以”都是用在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两者的意义完全相同,由此得知正确答案是C。

此题还可以通过“替换法”解答。

把四句中的“以”用“而”来替换,例①④句意表达受到影响,例②③两句意表达不受影响,据此可推断例①④“以”是介词,例②③“以”是连词。

七、看句式特点要准确把握以下句中带点的虚词的用法,可根据句式特点进行推断。

①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是介宾短语后置句,“于南亩之农夫”介宾短语,“于”是介词“比”的意思。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苏轼《石钟山记》)是定语后置句,“石”是中心语,“铿然有声者”是定语,“之”是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③何以战(《左传•曹刿论战》)是宾语前置句,“何以”即“以何”,“以”是介词“凭借”的意思。

解答虚词题的思路:①检索该虚词的用法和意义②辨认课内语句的出处和意义、用法③放回原文,结合较宽的语境加以代入、确认。

提醒:熟记常见虚词意义和用法是解题的前提,了解课文出处并理解正确是成功的关键。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本义阐析:“而”的意思很抽象,但它本来是个实词,指整个胡须。

后来,“而”字用作虚字,那是属于假借。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道难》)③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

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师说》)④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陈情表》)④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归去来兮辞》)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祭十二郎文》)②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廉颇閵相如列传》。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③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

(《赤壁之战》)③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石钟山记》)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鸿门宴》)(二)用作代词。

1.通“尔”,第二人称,今译为:你(们)、你(们)的。

它与“尔”是同源字,在上古之时音近义通。

①妪每谓予曰:“其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②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③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促织》)2.近指代词,今译为:此、这样。

①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

(《孔雀东南飞》)(三)音节助词,不译。

①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四)语气词,用在句尾,今译为:啊、吧。

①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

(《左传•宣公四年》)(若敖鬼馁:若敖:指春秋时楚国的若敖氏;馁:饿。

若敖氏的鬼受饿了。

比喻没有后代,无人祭祀。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②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后出师表》)【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石钟山记》)【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

(《促织》)【何】本义阐析:“何”在金文中的个独体字,像人扛着戈,是“荷”的本字。

后来,“何”字成了“曷”的假借字,便另造“荷”字来表示原义。

另:“何”“曷”“盍”三字音同,词义相通。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③阁中帝子今何在?(《滕王阁序》)④丞相祠堂何处寻?(《蜀相》)(二)用作疑问副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